机械专业硕士(精选9篇)
机械专业硕士 篇1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本科生就业问题,避免学术型研究生扩招而导致的质量下降。2009年,教育部决定增加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推出“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式,并逐年增加招生人数,计划在“十二五”末期形成与学术型硕士招生人数相均衡的局面[1]。
专业硕士是相对于学术型硕士而言的,两者在培养体系、培养目标等方面相差较大。就培养目标而言,学术型硕士主要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研究,培养科学研究人员;而专业型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应用,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2]。然而,目前我国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在培养体系、培养方案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部分高校机械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特别是实践培养环节,对现存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我国专业硕士的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1 我国专业硕士实践培养体系调查分析
以机械专业为例,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既不同于学术型工学硕士,也不同于以往的工程硕士。工程硕士主要面向在职人员,为非全日制培养,且不涉及就业分配等问题,是对在职人员补充知识和能力提升的一种途径。而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招生和报考条件上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本一致,主要面向无任何实践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全日制专业硕士在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的制定上应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机械类专业硕士的实践培养体系进行调查分析[3,4,5,6,7,8,9],总结得到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在培养过程中常常混用学术型硕士或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与培养体系
部分高校在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中没有突出专业硕士培养应有的特征,而是套用学术型硕士培养体系,或者直接等同于工程硕士,这显然与国家建立全日制专业硕士初衷不符。同时,对专业硕士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学校本身也没有将其与学术型硕士同等对待,导致学生在报考和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困扰。
1.2 实践能力培养过程含糊不清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10]。同时强调全日制专业硕士在企业至少进行半年的实习与实践,因此各高校应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但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对实习并未重视,甚至有些学校的专业硕士并不进行企业实习。有些导师也对实习存在无所谓态度,没有真正联系企业并落到实处。如此一来,专业硕士仍然按照学术型硕士来培养,无法实现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的目标。
1.3 双导师制缺少监督
为了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专业硕士常常在培养过程中建立双导师机制,校内导师负责学生的理论学习,校外导师负责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的指导,并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达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然而,由于目前部分学校并未建立健全双导师监督机制,致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校外导师基本不联系,在企业实习期间,校内导师不插手的这种脱轨现象。
1.4 实践基地建设滞后
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基地和企业基地,基地建设应能满足全日制专业硕士完成专业实践学习所需的各项条件。但目前部分高校将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直接拿来给硕士生用,无法满足专业硕士培养要求,而校外企业实践基地存在无法持续性进行学生培养等问题。
综上所述,由于全日制专业硕士发展时间较短,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存在各种问题。随着专业硕士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高校应尽快采取相应措施,修改并完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健全双导师监督机制,完善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评价体系的建立。
2 工程实践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施案例
2011年10月,南京工程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专业硕士招生试点应用型本科院校。无论是学校还是学院都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高度重视。经过近五年的改革试点,对专业硕士在培养体系、培养方案、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经验。
2.1 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为:“面向机械工程及其相关行业领域,培养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工程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面向生产或工程一线,能够胜任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制定、检测试验、系统集成、现场运行与管理等岗位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2.2 培养方案
专业硕士的培养上突出注重专业核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培养,实施培养方向与产业发展、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个对接”。其中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将课程分为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工程实践三大模块。实行弹性学分制,要求学生至少修满32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6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7学分,实践环节不低于9学分。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非学位课程包括专业方向模块、职业素养模块。工程实践模块包括认知实践、综合创新训练和专业实践。
2.3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为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课程状况,以项目为载体,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交替互补,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培养全程,强化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工程性、探究性和有效性,构建了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
工程实践学习主要分为三部分:认知实践是新生入学第一、二两周通过企业参观学习以及听取企业专家讲座,对所学专业有个全面概括的认识过程。综合创新训练主要包括工程综合训练和项目训练两个学分,该部分均在学校创新学院内进行,其中工程综合训练是利用2周的实践训练,由学生进行指定课题和自选课题两部分与机械工程相关的实践内容,解决实际问题。项目训练要求学生利用15周的课外实践,以3人为一组,完成选定项目的设计与训练,包括智能机器人、PLC、立体仓库等方向的选题。第三部分为第二学年开始的专业实践过程,要求在企业实践时间半年以上。同时严格执行双导师指导制度,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企业实践与工程训练,并结合培养企业的工程项目,与校内导师联合指导毕业论文
2.4 实践基地的建立健全
在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中,通过多种模式实现校企合作,建立健全实习基地。如与康尼公司(校资企业)等联合共建了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国家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科研与实践平台和11个研究生培养工作站。与美国GE、德国西门子、德国博世-力士乐、日本三菱等世界500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校企共建7个体现行业先进技术水平的实验室。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支持,建设了中央地方共建轨道车辆现代化装备实验室、先进数控技术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机械产品现代设计技术及应用学科综合训练示范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实验室或实训中心。整合校内资源,成立了集基础实验、工程训练、项目教学、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大型工业中心和创新学院。
通过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指导并参与到学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和制订,并群策群力不断完善培养计划,目前学校自2012年开始招生的四届机械工程领域研究生,均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工程实践各个阶段。尤其是2012级已经毕业的16名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中2名学生在企业、研究机构实习过程中,因表现优异、成绩突出,切实参与到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毕业后均被实习单位所录用,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
3 结束语
随着国家优先发展专业硕士政策的接连出台,专业硕士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认可。为了适应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各高校应积极出台和优化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建立健全双导师监督机制、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增加校企合作平台等多种措施,为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条件,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摘要: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培养体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专业硕士培养方面的调查分析,总结目前在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案例分析,对我国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培养体系进行优化,为专业硕士的发展和完善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专业学位硕士[EB/OL].[2016-04-07].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26GeHh2A4sI0F7HL GBYVrnUAt4BcEodudC-BICi97vCY-i AJOKZUjX3q3jSlse4uldg-cGpPKo8hbTc6J7Za.
[2]专业学位简介[EB/OL].http://yz.chsi.com.cn/kyzx/zyss/201006/20100602/94524087.html.
[3]中国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培养方案[EB/OL].http://gradschool.ustc.edu.cn/ylb/material/zyxw/430102.html.
[4]上海交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EB/OL].2011-09-01/2013.04-17.http://www.gs.sjtu.edu.cn/eduschem_e/show_Schem-e.ahtml?id=56271.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招收实施办法[EB/OL],2009-04-08/2013-04-17.http://www.ezkaoyan.com.school/buaa/Column8/2009-4-8/2009482416625.htm.
[6]东南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EB/OL].2012-12-31/2013-04-18.http://202.119.4.150/nstudent/pygl/pyfaprintl.aspx?zydm=sl&xslb=qrzzyss.
[7]西安交通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EB/OL].http://mec.xjtu.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72&id=96.
[8]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方案[EB/OL].http://mefaculty.tongji.edu.cn/index.php?classid=2799.
[9]清华大学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原则意见[EB/OL].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education/pdf/edu-2015-03-27cn02.pdf.
机械专业硕士 篇2
A man is 29 years old in shandong province
Degree: master and above
Length of work: fresh graduates
Expected salary: negotiable
Where to work: shenzhen - nanshan - no
Job objective: | mechanical engineer | technology/technical engineer | technical engineer | equipment management maintenance
Be careful and be enthusiastic
Work experience
(I worked for 8 months, got 2 jobs)
Foxconn, inc
Working hours: May 2013 to August 2013 [3 months]
Position name: line length of production line
Job description:
Shandong hongyuan machinery factory
Working hours: March to August 2010 [5 months]
Title: deputy monitor and warehouse management
Education experience
In July 2016,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July yantai university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Professional skill
Word: good experience: 10 years
Excel: good experience: 10 years
AutoCAD: five years of experience
Pro/E: good experience: 5 years
CATIA: good experience: three years
Language skill
Mandarin: good English: good
Certificate award
机械专业硕士 篇3
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 创新对经济的繁荣和民族的富强有着越来越显著的决定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 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对研究生来说, 今后的竞争力就是创新能力。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 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相应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也在发生变化。如何培养具有高层次应用型、实践型、创新型人才这是高校管理层和教学实施环节中的各个主体单位和部门所必须面对和必须认真加以考虑的问题。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机械专业中学科交叉的典型学科, 对机、电、液等相关知识都有一定的要求, 然而近几年, 社会上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存在一些看法, 认为该专业硕士研究生机械方面的知识不扎实, 有关电方面的知识更是短缺, 其实这种现象是存在的, 这是有悖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有悖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硕士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和研究生期间对电的实践较少, 对电方面的实验亲自动手做的机会较少, 更制约了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TRIZ理论
TRIZ是俄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缩写, 其英文翻译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TIPS) ”。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 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的过程, 有规律可循。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 就可以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 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TRIZ正是这些规律的综合。运用这一理论, 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 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同样我们可利用这一理论来实现开发高质量的创新实验。
三现状问题分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本科生的培养是有所不同的, 研究生的理论学习时间是一年, 其余两年时间主要是硕士课题研究, 这就使得自己的专业水平局限于某个方面, 因此, 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来说, 课堂学习和实验环节是扩宽电知识结构的重要过程, 为了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争取掌握更多的有关电方面的知识, 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多做实验, 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从而加深电方面知识的理解。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开设的与电相关的课程一般包括《现代控制理论》《机电系统检测与控制》《计算机控制及接口技术》《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数控技术》等, 这些课程都涉及信号检测、信号处理、信号辨别、算法处理、输出控制等内容, 通过传统的实验箱装置实现这些内容的实验是有难度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目前关于电子开发的实验箱数目有限, 价格昂贵无法实现人手一套, 并且各个模块相互独立, 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回路;第二, 实验所用技术虽然基础但较落后, 无法适应技术的发展趋势, 作为本科的基础教学实验可以满足, 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应用型教学实验却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三, 实验箱的实验与实际应用开发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作为硕士研究生的研究学习, 目的是为了今后更好地进行科研工作、开发产品等, 所以, 硕士研究生的实验应更加的接近实际应用;第四, 实验内容单薄、僵化无法开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思想。传统实验箱没有留有扩展接口, 只能做实验箱上固有的实验, 不利于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培养。
因此, 大部分课程实验无法完成或部分实验停留在演示阶段上, 使得硕士研究生无法深入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 与实际应用脱轨。如最基础的接口应用、基本的通讯实现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 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编程操作, 对于算法如经典的PID控制算法也没有进行过实验和深入的了解, 从而在今后的课题中涉及到该内容的知识感到无从下手, 市面上的产品非常昂贵, 所以, 开发一个既能满足以上课程的基本实验要求又能贴近实际应用的先进的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很有必要。
开发什么样的电子实验, 既可以满足硕士研究生的学习, 又能满足其的科研, 且不能与当前的技术脱离太大, 成本较低, 成为我们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四利用TRIZ求解
利用TRIZ理论的矛盾冲突矩阵求解。首先找到矛盾问题, 也就是先进的、良好扩展性的电子实验平台与可操作性、低成本构成了矛盾。
如上表所示, 选用先进的技术、良好扩展但这样造成成本高、操作复杂。选用“No.36装置复杂性”“No.34可修理性”来描述这一冲突。选择“可修理性”是为了能够让硕士研究生在该实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 可以改变实验平台的原有实验, 达到创新的目的。选用发明原理“No.1:分割”来解决这一冲突, 即把复杂功能模块分割成简单功能模块。
五根据分割远离设计实验平台
根据分割原理设计实验平台, 框架见下图:
上述功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平台, 采用了模块化设计,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各个功能模块的同时,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相关课题进行裁减, 以满足自己课题需要, 相当于学习和科研并行。
MCU的选择很重要, 由于先技术的不断更新, MCU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越来越完善。基于51内核的MCU仍然专有主导地位, 因此在该开发平台上仍然选择51内核的MCU。该开发平台选择C8051F020, 该型号单片机集成了AD、DA等功能,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通讯是现代电子产品必不可少的功能, 在该平台上集成两种通讯方式:RS485和RS232。这是在工业产品中应用较多的通讯方式。
仪器的网络化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因此在平台上扩展了网络接口, 采用CP2200芯片, Silicon Laboratories公司推出CP2200, 是业界体积最小和效能最高的单芯片以太网控制器可以提供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CP2200最多能将所需的电路板面积减少90%, 同时让系统成本和复杂性减至最少, 相对于RTL8019以太网控制芯片来说, 更容易将嵌入式以太网功能导入各种产品。
因为该平台除了提供硕士研究生学习外, 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其进行课题研究, 为了不同课题的开展, 所用功能也不同, 因此必须留有扩展的接口, 方便其进行扩展以满足课题的需要。
因此, 通过该平台, 硕士研究生能实现电子产品的完整开发, 从程序编写到程序下载程序到程序调试等完整的步骤, 因为对于电子产品来说, 程序是灵魂, 硕士研究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程序的编写和算法的研究上面。
六结论
第一, 运用TRIZ理论的分析工具与知识库工具, 不仅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克服心理惯性、有限知识等因素对创新方案形成的限制, 系统地进行产品创新设计, 还能够帮助老师进行实验创新。第二, TRIZ理论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有很好的逻辑严密性和操作程序性, 易于应用。
摘要:通过分析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在电子创新实验平台存在的问题, 利用TRIZ理论的矛盾冲突矩阵工具, 分析解决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研究生电子实验的问题。将TRIZ理论应用到了实验教学环节。该平台能很好地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 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电子创新实验,TRIZ,矛盾冲突
参考文献
机械硕士毕业论文 篇4
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要求系统、具体,存在设计难度大、影响因素多、设计质量难以提高的问题。快一起来看看机械硕士毕业论文吧!
机械硕士毕业论文:《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实践》
【摘要】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这门课的特点和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训环节进行了探索和改进,取得了一定成绩。
【关键词】机械工程材料 教学改进 实践教学
《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为后续学习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加工工艺等课程做铺垫,是进行各种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加工制造,必要考虑的部分。可见,这门课十分重要。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方式体现培养学生“能力”,即不仅培养学生能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开展这门课理论和实践教学,以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1机械工程材料特点和教学现状
这门课安排在第三学期上,是学生开始接触到专业课阶段。它涉及到机械、设计、材料和加工四方面。主要包括材料种类和性能,材料的微观结构、凝固与变形,铁碳合金相图及应用,热处理,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特性及选材。其知识面广,内容多,专业术语多,概念抽象,理论性强,但逻辑联系不强。学生们感觉内容头绪太多、记忆多。由于专业学时调整,课时现削减为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仅为24学时,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信息,学生接受难度大。加之,由于此门可前期没有认知实习,而金工实习通常又在此课之后,学生没有实践经验,缺乏感性认识,很难把它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实验教学多为普通验证性实验,设备老旧数量少,5—6人用一台,教学效果不好。因此,学生感觉学习空洞、乏味,兴趣低,考试就死记硬背。没有达到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目的,也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
2机械工程材料的改革措施与实践
2。1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机械工程材料,本科生培养目标是保证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理论,运用它进行工程选材和帮助设计工艺流程等。因而教学内容设计,应与机械工程类紧密相连。对金属学部分,基础为材料的性能和结构,重点为材料成形的组织变化和性能,如铁碳合金相图。对热处理部分,重点为热处理的原理和工艺过程,改善材料的性能。对金属材料部分,重点为常用的机械材料的牌号、性能、热处理方式,及选材。而对于非金属材料部分,可不作为重点,但要了解,可精选些前言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讲解,如高分子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等,开阔学生的眼界。压缩材料组成和微观结构,如晶体内部结构等内容。
2。2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联系工程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源,仅是枯燥的理论,学生们很难有兴趣。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可采用多种生动的形式,如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把枯燥的理论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明白理论与生活密切相关,把抽象概念立体化、生动化,运用它可解决很多实际中难题。如在讲解它碳素钢时,含碳量对钢性能的影响,可以启发学生们思考:家中用的传统菜刀和砍刀,为何菜刀不能砍骨头,砍刀不能来切菜,原因是什么?若都用碳素钢,具体成分有何不同?通过层层剖析,让学生明白,含碳量大小影响材料的强度、硬度,从而影响用途。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抽象概念具体化,易理解。再者,也可以设立一题目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自行车外壳和车轴选材,哪些材料可以满足要求?材料加工工艺路线是什么?学生们提出了20多种方案,令人打开眼界。然后,由老师指导,理清思路,同大家一起对方案讨论,优劣对比,得出最佳方案。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好。
2。3改进实践环节
实训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近两年,我系更换了一批老旧设备,增添了许多新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如高清晰的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计和金相试样抛光机等,实验硬件能力大大提升。可以开设一些新实验,还可以把某些理论课放到实验室进行。如讲解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可让每位学生自行动手实验,观察组织,总结材料性能,得出结论,老师仅从旁辅助。把原课堂难理解的知识放到实验室讲解,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同时,还增加了综合实验项目。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能学以致用。由指导老师设定题目,题目通常涉及到的零件是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如锉刀、锯条、自行车链轮等。给出机械零件的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接着,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制定工艺流程方案;指导老师审阅、修改。然后,学生独立自个动手完成实物操作,得出硬度分析和金相图,完成实验报告。最后,参加口试答辩,做为这课成绩考核的重要部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能熟练操作硬度计、金相显微镜、电阻炉和金相试样抛光机等仪器设备。像金相试样制备难度较大,可能需要失败多次,才能做出合格的试样。若对设备和操作掌握不牢固,就需要花更过的时间,反复做实验。而实验教学一共才8学时,显然不够。可允许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完成实验。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学生可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实验,避免因时间紧就应付了事。给失败的同学再做机会,给有兴趣的同学敢于尝试创新的机会。实践证明,综合实验项目,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另外,根据我系机械工程学生培养方案,机械工程材料和“金工实习”在同一学期,可让两者同时进行,而不是同期的一前一后。让学生们在金工实习中,了解材料和加工工艺,增加感性认识,帮助材料理论知识掌握。如在车工实习中,实习指导教师可引入使用的各类刀具的材料,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区别;加工工艺中,零件的调质处理方式,就是热处理的淬火和回火。实践表明,学生提前有了感性认识,进行理论教学效时,易于接受和掌握知识。
3结论
通过对机械工程材料的教学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知识掌握更牢固、全面,动手能力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夯实理论知识,能“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有强,罗树丽,周岭。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56—58。
[2]崔国明,李兴霞。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5:72—73,77。
会计专业硕士(MPAcc) 篇5
MPAcc, 一个新时代孕育出来的会计产物。
会计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历程中, 许多民族和国家都为会计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西方经济学已不再满足于定性演绎与归纳推理式的规范方法, 转向热衷于以数字与公式为武器的实证分析。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会计制度演化的过程, 实证法也自然而然的涌入中国会计研究领域。这就引发了MPAcc实务性的重要性。
出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要, 经过始自1992年的会计改革后的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在众多会计领域达成了一致, 这是中国会计的一大进步, 也是中国会计对世界会计的一大贡献。
中国会计界基本上也是一直参与会计教育活动的。首先, 财政机关作为政府的会计管理部门, 不但承担指导和组织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培训;还亲自领导一大批财经类院校, 组织审定会计专业教材, 其次, 中国会计学会也专门设立了会计教育研究组, 并定期举办会议, 一组织关于会计教育方面的研究和推动会计教育改革。
会计本科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我国知名会计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阎达五教授, 在研究和总结了美国的会计教育和改革后提出:要改革我国的会计教育, 首先“必须疏通会计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 是会计人才的供给者—会计教育部门能够根据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 定力教育目标,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M a s t e r o f P r o f e s s i o n a Accounting, 简称MPAcc) 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 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 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培养面向会计职业的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 健全和完善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 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与会计学学术性学位是规格不同的两种学位类型, 各有侧重, 其招生办法、教育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要突出职业要求, 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要转变教育观念, 既要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 又要深入探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有规律;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注重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与保障制度, 保证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和培养质量。与会计学学术性学位相比, 更侧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更突出会计职业实务工作的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对会计实务有充分的了解, 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MPAcc后, 学员将会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会计毕业生最终将步入会计理论与实务界, 因此, 会计教育就不可能离开会计职业界的参与。
(1)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曾于1993年的第11届会议上专门讨论会计教育问题;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也专门设立了会计教育委员会来指导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并对正规教育施加影响, 并发布了一系列的公告。
(2) 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泰国会计职业界提出了加强会计职业发展的21条战略, 其中前9条定名为教育战略, 内容涉及会计教材、教师、教育实习以及教育界与会计职业界的合作、对会计教育的要求、乃至会计学生组织的活动等等。
加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培养基地建设, 不断改善培养条件, 是保证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要注重教师的职业培训, 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合理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 积极选聘会计实际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培养会计硕士研究生。要具备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场所及设备条件, 加强教材、课件、案例库建设和图书资料、网上文献信息数据库、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网络接入条件等教学设施建设。要与会计实际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和合作, 能提供良好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践基地。
摘要:会计专业硕士是近年来比较火热的学科, 是会计通往实践的进一步道路, 是现在大学生比较热衷的一个科研项目, 是健全和完善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 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化学工程专业硕士教育探讨 篇6
关键词:专业硕士,双导师制,培养机制
专业硕士是1991年以来开展的具有职业背景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 现已成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仍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专业硕士的培养与发展, 以及如何保障专业型硕士生教育质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 培养目标
专业硕士研究生既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又有在职硕士的特色。因此在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 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 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 借助案例分析, 注重专业实习, 保障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存在问题
截止目前, 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50%, 但随着专业硕士的发展, 高层次人才供需矛盾日益显现, 专业硕士的教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并暴露了其培养过程中的许多问题。
(1) 专业硕士教育所需教材严重滞后, 应用型教材短缺。专业硕士大多与学术型硕士共用教材, 理论内容过多、缺乏实际工程应用案例、缺乏实践应用模拟, 已不适应大规模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生的培养要求。因此, 专业硕士的教材建设迫在眉睫。
(2) 培养方案不合理, 课程与学术型硕士趋同。专业硕士的教学方式单一, 同学术型硕士课程类似, 多采用固定的教学模板, 课程设置不能结合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专业特色, 没有针对专业硕士开设专门性理论及实践课程, 模板化严重, 难以真正满足社会需求。
(3) 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学制过短。多数学校专业硕士的学制为两年, 两年的时间里不但要完成大量的专业课程学习, 而且要进行实习实践活动, 撰写实习报告, 完成学术论文与答辩, 造成了极大的课业压力, 论文写作的质量与实践活动的效果都无法保障。
(4) 导师的投入及指导不足。随着硕士研究生的增多, 原本带学术型硕士的导师也开始指导专业硕士, 培养思路没有转变, 培养模式依然是学术硕士的模式, 缺乏相应的培养经验, 导致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不成熟。与此同时, 导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
(5) 专业硕士生个人择业观定位不准。当前全日制专业硕士择业观呈现出就业期望值偏高的现象。对于全日制专业硕士来讲, 企业是最好的职业选择, 理应回归国家的培养初衷, 更多地去企业创造人生价值, 然而, 现实中更多的是想“逃离”企业。
(6) 缺乏实习机会。全日制专业硕士应有一年的实习时间, 随着专业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 学校方面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实习需求, 学生自身的校外实习机会也较少, 学生实践多留在学校进行, 不能了解当前企业的需求与现实情况。
3 健全措施
(1) 构建高校负责、企业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专业硕士教育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可通过组建校企合作的管理组织, 建议建立弹性机制, 制定开放性的管理政策和办法, 调动各级管理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 在专业硕士教育质量形成的过程中对影响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 从而实现对专业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
(2) 落实双导师制度, 引进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大力落实双导师制度, 鼓励校内导师关注实践知识, 同时, 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来担任专业硕士的校外导师, 校内外双导师联合指导, 有助于培养优秀的全日制专硕, 使其成为合格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3) 编写高质量专门教材。针对专业硕士的课程特点及实践需要, 组织高校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硕士生导师编写适用于专业硕士的教科书, 规范课程内容。同时应编写具有地方特色及专业特色的专业硕士教育特色教材, 丰富专业硕士教材的多样性, 为各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地选择性教材。
(4) 区别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教育, 小班教学。建立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不同的培养模式, 凸显专业硕士教育的专业性和多样性, 消除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的同质化教学现象。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 研究生教学小班化成为了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是专业硕士发展破除壁垒取得进步的关键一环。
(5) 为学生增加实习机会, 基地实习与自主实习并举。随着专业硕士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 能够保证专业硕士实习质量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实践基地, 为此教育部行政部门应鼓励支持高校积极探索新型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 实行校企合作培养方案, 建立起与企业、行业长期合作的多形式专业硕士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张亚菲, 刘文波: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六大问题[J].当代经济, 2013 (5) :86-88.
[2]高文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6) :59-61.
[3]阴天榜, 张建华, 杨炳学.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 1998, (4) :46-47.
[4]黄德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J].计算机教育, 2014 (6) :35-38.
机械专业硕士 篇7
一、美国专业硕士培养的现状
(一)规模
截取某个年度,横向比较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分布比例,可得知专业硕士学位在整个硕士学位结构中占据绝大部分。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报告,2007~2008年度按照修读硕士学位学生数进行划分,学术型硕士学位仅占32%(其中M.A为11%,M.S为21%),专业硕士学位占68%(其中教育硕士M.Ed占31%,M.B.A占19%,M.P.A等其他领域占18%)。[2]
纵向考察1970年~2012年40多年间按学科领域划分的硕士学位修读人数,M.Ed远超出其他学科领域,维持在23.6%以上水平,最高比例达39.7%。直至近年,因商学院迅猛发展,M.B.A追赶增长至25.6%,二者才持平。从单个学科来看,教育学科领域的学士(近10年约维持在6%~9%)、硕士、博士学位(约维持在5.9%)授予人数呈现出典型的“橄榄型”发展态势。说明M.Ed因具庞大容量,在调节本科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起到缓冲功能。商学硕士生仅比本科生高出几个百分点,均约维持在20%。
从历史实践与增长态势来看,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职学生相对比例较高;全日制学生在21世纪初实现逆转并预计将继续保持领先;与此同时,在职学生绝对规模也在增长(见图1)。人们宁愿花费时间与学费去修读高级学位,专业硕士的整体规模越发扩增,在未来较长时间将依然得到市场认可与追捧。
资料来源:http://nces.ed.gov/programs/coe/indicator_chb.asp
(二)性质
尽管美国的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所授予的具体学位类型存在区别,且传统上学术型硕士更为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重理论,但随着就业竞争愈发激烈,二者在培养要求、授予条件、招生设定、课程主旨、地位层级、社会接受度、进一步深造资格及资助贷款上变得更加接近。
第一,从总体培养目标来看,二者相互参照与模仿,并围绕职业技能设计课程。学术型硕士要求完成指定课程、研讨与综合考核。虽有的要求准备及通过硕士论文答辩,但在通常情况下可能无须硕士论文,可用一个主要项目或系列小论文代替便可授予学位。而有的专业硕士学位授予要求便是按照学术型的标准来规定的(如工程领域)。同时,学术型硕士在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通过课程、实习去训练与提高职业技能,与专业硕士的要求颇为一致。专业硕士可能更为明确地要求为较高职业能力做准备,以满足在应用领域工作的需要(如M.B.A),如须遵循一整套详细说明的课程或研讨要求、进行明确的阶段训练,以及须在实习场景中接受指导和监督等。以高等教育领域为例,高等教育标准促进委员会(CAS)规定针对学生事务方向的专业硕士水平预备项目标准,主要涵盖基础研究,专业学习和实习指导,且通过CAS标准可判断学习努力程度及评估学习成果。[3]
第二,从所处学位系统层级来看,二者处于同一地位。硕士学位是第一个具有研究生资质的学位,或是第二个周期性学位。在有些学科领域可能被视作是终结性的专业学位,如美术;或在有些领域虽被视作第二学位,但也有可能不再通向博士学习。在有些学科如行为与自然科学,愈发普遍的做法是直接从学士学位跨越到博士学习,即攻读博士不需要以获得硕士学位(无论是专业硕士还是学术型硕士)为前提条件。
第三,从招生要求来看,两种学位类型区别不大。以高等教育领域为例,马萨诸塞大学的M.Ed.招收80%的全日制与20%的在职学生,不仅欢迎不同本科专业的毕业生直接入读,还欢迎有工作经历的职场人士报考,如在大学或政府机构从事教学、管理、研究以及政策分析的中层人员。与此相对照的是,尽管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提供的是M.A项目(M.A in higher education),也主要是招收高等教育领域和相关企业的行政人员、教员、研究者和政策分析者,同样希望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并尊重多样化的职业目标。德雷塞尔大学提供的高等教育M.S项目(M.S in higher education)也直接面向专业人员招生。由此来看,M.Ed、M.A与M.S均乐于招收有一定职业背景、具有工作经验及综合能力的学生。
第四,从课程主旨来看,专业硕士与M.A及M.S不存在明显区别。一是体现在课程的广泛适应性。如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认为,由于领导与管理技巧驱动大学成功,很有必要对当代高等教育领域的政策与实践进行探寻与分析。由此M.Ed课程旨在培养将来能在大学、非营利组织或政府机构的领导者角色。其并非培训学生去适应单一的行政管理或学生事务岗位,而是着力于提供综合全面的课程,以便未来适应多个岗位并能在感兴趣的方向深造。德雷塞尔大学M.S课程旨在通过严格要求,使得学生在高等教育机构、协会、组织、政府、基金会和企业构建的广泛高等教育格局中,能适应复杂的岗位需求。二是体现在课程本身的学术性和对质量的把控。马萨诸塞大学强调M.Ed与博士学习的衔接,尤为关注学术写作与阅读,且允许选修博士生课程;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M.A项目鼓励选修博士生课程;德雷塞尔大学也致力提供卓越的M.S课程,为博士学习打下理想基础。
二、美国专业硕士培养的特征及相关争议
美国的专业硕士培养具有显著特征,如面向就业市场,实现规模扩增并注重学生资助,创新硕士培养项目推行双学位培养以及注重国际化等。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有的培养方式成为通用做法且受到社会认可,另一方面又因出现一些现实问题而引发争议。
(一)基于就业市场的需求——专业硕士培养坚持职业导向性
近年来,许多职场人士认为,获得一个专业硕士学位等同于迅速累积职业经验与资历,有利于跳槽、升职或加薪;入职经历与硕士学位相组合可更好地打动雇主,是一项非常有效率与高回报的个人教育投资。尤其是双硕士学位适应性更广,可能会获得更好、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一些在线或速成硕士项目的学习时间灵活,较少与工作相冲突,使得课程易于完成。若慷慨的雇主能资助学费,则更能被激励重回大学。[4]专业硕士学位看上去已成为激烈就业市场上一枚颇有分量的筹码,因而,投入时间、金钱及精力去获取这一高级学位是不错的选择。
专业硕士学位在就业市场受青睐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较高的就业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招录及各培养环节对接职业要求,易于将来求职。如在招生时强调职业背景和专业经验;在培养过程中设置解决问题的真实环境,在大学内部提供助管、助研、助教岗位,依托校友网络提倡校友互助,运用大学平台优势及与其他伙伴机构的合作关系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打造全方位课程支持体系;注重学生的课程体验使其在毕业后能解决实际问题等。二是相对较高的薪水。伯纳德·格林(Bernard Greene)早在1985年的调查中就指出获得硕士学位对薪水产生正向作用。[5]统计数字也表明,以2003年为例,较之精英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中等或较差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分别每年少赚4,100美元和6,000美元,而在就业市场上同时拥有本硕学位更有竞争力,每年能多赚6,000美元。然而,最大的问题来自于伴随专业硕士规模扩增引发雇主对质量的质疑,尤其以营利性大学最为突出,以及越发潮流的远距离专业硕士教育导致文凭的含金量下降。与获得博士学位每年能多赚25,000美元相比,专业硕士与之已拉开较大距离。[6]
具体来看,M.Ed与M.B.A最受学生欢迎,主要原因在于除本专业外,这两个领域易于吸纳较多来自不同本科专业背景的学生,体现出对多类岗位、多元价值的包容力。以M.Ed为例,旨在打造复合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就业市场。不仅乐于招收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生,还偏重于招收数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生,因为较好的数理统计基础有利于熟练使用量化工具去进行科研。追根溯源,美国的本科专业也可划分为就业导向(为本科生直接工作做针对性准备的相关领域,包括教育、商业、卫生、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与学术导向(并不是专门为在特定应用领域就业做准备的,如社会和行为科学、艺术和人文科学、生物科学、数学/物理科学等)。因而,学术型专业本科生为更好就业则转修应用性更强的硕士专业。至2003年,18%的历史专业和14%的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会选择M.Ed进行深造,10%的社会科学专业会流向M.B.A项目。[7]可见,专业硕士学位对本科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基于大学的立场———专业硕士培养蕴含普遍逐利性
专业硕士招生规模持续扩增的同时,收取较高学费。各学生资助机构及社会渠道提供资助与贷款申请,但额度或比例较低。联邦政府每年提供超过1,500亿美元贷款去帮助数百万的学生支付高等教育费用,明确涵盖修读专业学位的学生。大学及其他资助项目也提供申请。[8]但是专业硕士学费负担依然较重。2013~2014年度,除去各种资助,个人仍须承担95%的学费。加之,公立大学学生的受助比例低于平均水平,其硕士在整个学位系统(包括本硕博及副学士)中的获助比例为19.3%,私立非营利性大学则为32.4%,私立营利性大学也达到21%。[9]由于公立大学与私立非营利性大学的硕士生数量远超出私立营利性大学,许多学生会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大学在专业硕士项目上体现出普遍逐利性,尽管有公开与隐蔽之分。近年来,不少学者对非营利性大学运行逐利性专业硕士项目提出了较为激烈的批评。新美国教育政策项目主管凯文·凯里(Kevin Carey)指出,公立大学与私立非营利性大学专业硕士扩招,也参与兜售定价过高的由政府支持(资助或贷款)的2年期文凭,也即自称的“硕士学位”,这是不应该的。2012年硕士生债务中位数为57,600美元,相比4年前增长31%;修读教育学科项目虽从33,910美元仅增长到50,879美元,但增率达到50%,超出平均水平。此类大学大量销售很大程度上不必担责的终结性硕士学位,且多由市场价格决定以及通过借贷才能完成的学位,逃脱不了逐利的嫌疑。由此建议联邦政府应进一步规范此类硕士项目,将更多的营利性大学也调整为实施主体,以帮助学生识别营利属性并拥有更好的教育体验。[10]正如欧特曼(Ortmann,A.)指出的,营利性大学与传统大学相竞争的立足点在于,其更能理解高等教育首先是一个服务行业,必须首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与未来雇主的满意度。[11]概言之,指责的焦点在于专业硕士定价过高,非营利性大学有哄抬市场之嫌;加之有的课程质量一般,使得学生就业预期降低,还贷能力堪忧。从这一角度来看,应扩张营利性高等教育市场使得专业硕士价格更为透明理性,加之营利性大学课程时间更为灵活且可兼顾工作,既使得学业能较好完成又能分担借贷压力。因而,以营利性大学为重要主体之一具有适切性。因政府已投入较多资源给予非营利性大学,其重心不应在运营广泛的逐利性学位项目去与营利性大学争利,而应在收取合适学费的基础上更为关注课程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营利性大学的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与学生贷款违约问题不容忽视。普瑟(Pusser,B.)等维护非营利性大学的行为,认为在“生产者”比“购买者”更了解教育产品的实质与价值的情境中,学生易处信息不对称境地,非营利性大学能将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价格欺诈降至最低。[12]加之,单纯以价格来衡量专业硕士扩招的合理性是片面的。培养质量涉及到师资、管理、学科领域的综合实力等要素,如在全美排名前50名的教育学院几乎全为公立大学或私立非营利性大学,实力雄厚的教育学院能为专业硕士提供厚实的基础与全面支持。非营利性大学虽强调课程与技能的衔接,但办学历史较短,在课程运行与质量监督等方面难与传统精英大学相比。更为糟糕的是,营利性大学学生数虽只占总数的13%,却背负31%的学生贷款和近半数违约贷款;约有22%的营利性大学学生在3年之内仍拖欠贷款(公立大学为13%)。学生债务问题促使奥巴马政府着手为学生提供一些经过认证或经州、联邦标准许可的有偿就业计划,使得负债的同时有能力偿还贷款,以降低违约率。[13]
综合来看,当传统精英大学不因过分逐利而去损害自身学术价值与质量原则,坚持培养学生的广博能力,契合就业市场要求以及满足学生长远发展所需,那么此项收费就具有正当合理性。与此同时,营利性大学专业硕士项目的跨越式扩增还将持续。在未来,非营利性大学与营利性大学可拓展一种新型伙伴关系,由此既可一定程度上弥补营利性大学在师资、课程、管理上的经验不足,又可使得非营利性大学形成价格敏感性,提高课程性价比。
(三)基于国际化生源考虑———专业硕士培养具有复合性
有别于单一学位培养模式,美国开设双学位或联合学位项目(Dual Degree或joint degree)来对应需求人群。其原因在于:一是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更为全面的职业准备需求,通过跨学科学术与技能训练,获得更多在行政、管理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适应不断变化的职场,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希冀学习丰富的硕士课程,获得与多元专业背景的同学互动、联系与实践的机会。二是从整体来看,美国在硕士学位颁授上延续了国际化的传统。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获得硕士学位的国际学生持续增长,而本土学生10多年间出现负增长。21世纪以来,各国广泛开展国际化以提升高等教育实力,美国为维持对人才的吸引力,其中之一便是开展双学位硕士项目以满足国际学生需求。美国教育协会的报告指出,2011年,93%的博士学位授予机构,84%及78%的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机构,与50%的高等教育相关机构在过去3年里加速了国际化;27%的机构开办双学位或与他国合作认证项目。过去5年国际化资助增加了47%或维持在27%的稳定水平。[14]专业硕士双学位项目促使大学或二级学院(系)须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机构间进行深入协作。
美国大学具有培养杰出人才的经验与能力,擅于创造性地设计与重塑学生的教育经历。以高等教育方向的M.Ed双学位项目为例,大学加强内部各相关单位的网络联结,共同把握运营高级学位的机遇。尽管课程的设置和评估相对变得复杂,但仍旧成为一种潮流。由于这一项目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常与管理学、经济学或教育学其他方向的课程相互搭配。如马萨诸塞大学设置教育硕士和公共政策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Policy&Administration),培养目标为通过3年全职学习,毕业后能胜任政府机构、咨询机构、教育研究或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政策分析与管理职位。达拉斯浸会大学提供高等教育方向教育硕士和课程与教学教育硕士(Master of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要求获得54个学分,提供平台使得学生能胜任高等教育领域里的课程设计、有效教学计划制定、团队领导等工作。与此类似的,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在高等教育领域M.A项目也设置相应的双学位,与公共政策硕士(Master of Public Policy)或M.B.A相搭配。M.Ed与M.A具一致性,都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效率。由此说明,在高等教育全球性竞争中,大学不仅要适应挑战,更须改善自身的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新型人才的培养去维护与提升大学声誉。
专业硕士双学位也遭受一定的质疑。如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通货膨胀式的文凭主义”,随着招生规模增大越发凸显。一方面,双学位有可能偏离传统的学科训练,且各学科领域、机构部门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尤其有些项目是与其他大学甚至海外大学联合开办,管理与评价难度相应增大。米夫苏德·狄俄涅(Mifsud,Dione)在对美国的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与马耳他大学联合创办硕士双学位的研究中,发现两所大学在创建统一项目体系(包括学费、评估、认证和监管等)时面临困境,以及在授课、学习、跨文化理解、师生相处、学术共同体构建中存在障碍。[15]在这种跨文化情境中,大学既应加大机构、学科、领域与师资协作,又要甄选出对修读这类项目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并增加资助。学生质量高,则能提升培养机构的声誉与形成项目影响力,也能招收到更为优秀的国际与本土学生,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对双学位专业硕士的过分追捧可能会导致异化的国际化。数据显示,这类项目严重倾向于招收非本土学生,62%仅招收国际学生,34%二者兼收,4%项目仅招收美国学生。[16]大学若习惯于从招收国际学生中获利,忽视了为之提供异质文化的融合条件与学习环境,则与尊重学生多元价值观的项目主旨是相违背的,必将损害培养质量。
三、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专业硕士培养规模与比例应进一步扩大。近年经济下行导致就业困难,使得专业硕士报考势头强劲。2014年68万人报考;2015年则达73万人,占当年硕士报名总数的44%;2016年为85万人,占当年硕士报名总数的48%。[17]尽管如此,与美国专业硕士学生数达68%相比,我国还须进一步切实提高比例。乐观的是,在一些发达省份如江苏,将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调整招生规模及结构,3年后应用型与学术型招生比例将大致相当。可见,提高专业硕士规模与比例,是适应新经济形势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专业硕士培养应与学术硕士相互参照与融合,改变观念及提高地位。在培养过程中,即使是同一院系同一专业方向的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课程资源少有共享,更勿论拥有修读部分博士生课程的机会。这样既导致教学资源浪费,又人为造成二者隔离与割裂。美国专业硕士在就业与深造上少受歧视,而我国的专业硕士则比较尴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具有职业背景且具有一定理论视野的专门人才的需求加大,使得某些专业硕士项目应借鉴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而学术型硕士也应更接地气,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需求。
我国应反思及调整专业硕士的课程、师资、管理及资助,提高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2016年教育部印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多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被评为不合格或主动提出放弃授权,有的还隶属“985”“211”大学或拥有在全国排名居前的相对应的一级学科的大学。由此暴露出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过多的大学热衷去争取及开设各种专业学位点,招生急剧扩容;另一方面,师资配备、课程教学、培养管理、质量监督等环节并不完善。究其原因,一是与美国类似追求隐性创收,二是对培养质量的把控过于宽松,并形成惰性与惯性。虽然专业硕士招生逐年增加,但生师比过高,学费贷款与助学奖励并不完善,即使重点大学的专业硕士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也并不具备较强竞争力(本科毕业于重点院校的除外)。概言之,专业硕士教育在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实践及转型发展阶段,遭遇较多困难,应在培养的多个环节实现突破。
我国目前在着力推进专业硕士培养改革,如提高全日制专业硕士比例,以提升培养质量;推行专业硕士“4+2”(4年本科,2年专业硕士进创业学院),进行新型创新创业骨干人才培养试点;打通从中职到高职、本科,甚至专业硕士的学业晋升路线,使得生源更为广阔等。随着经济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人才的需求,我国应进一步创新专业硕士培养形式,如试点双学位培养,与海外一流大学协作,既探索跨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拓展国际化生源;又可推行专业硕士远程教育,满足更多受众的学历提升要求与职业发展所需。与此同时,应吸取美国的教训与经验,注意把关培养质量,避免文凭通货膨胀。
机械专业硕士 篇8
1 工学专业硕士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高校多数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与学术硕士基本相同, 仍然定位在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上, 偏离了工学专业硕士专业技术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
(2) 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对工学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定位不准确, 部分高校相同学科或方向的工学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课程设置相同, 甚至两类研究生同班上专业课, “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和课程内容也一成不变。也有部分学校只是对工学专业硕士增加了很少学分的实习, 但实验、设计等其他实践类课程几乎没有开设。这样就导致了理论脱离实际,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3) 师资专业技能参差不齐, 工学专业硕士导师缺乏。高校教师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相差悬殊, 有些教师对外服务课题多, 参加过很多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等工作, 有的教师甚至是国家级或市级重大工程的评审专家, 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很高的专业技术技能。但大量年轻教师, 他们刚刚走出校门, 虽然有着博士学历、博士后甚至海归经历, 科研能力强, 也发表了很多SCI论文, 却没接触过实际工程, 根本谈不上工程经验和专业技术技能。因此, 工学专业硕士导师缺乏现象普遍存在。
(4) 考评体系不完善。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工学专业硕士的考核体系仍然类同于学术硕士, 基本上还是“三步”考评制:第一步是先修满理论课程学分, 一般在30学分左右;第二步是发表1~2篇期刊论文, 对期刊等级的要求不同学校、同一学校不同学院也不一致, 甚至不同导师也有不同的要求。第三步是毕业论文和答辩必须通过专家审核, 特别是要通过专家盲评。第一步主要考核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步和第三步目前主要考察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二和第三步中把关的导师和同行专家, 他们还是按工学学术型硕士的科研标准来加以评判, 而对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却无任何规定和标准可循。
2 工学专业硕士教育培养的改进措施
2.1 明确工学专业硕士培养目标
按国家教育部要求, 工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 (或职业) 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胜任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 因此, 各高校必须切实提高对工学专业学位教育的认识, 改变同学术型硕士同质化的培养模式。工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 以促进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提高为核心, 以推动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导向, 打造出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视野开阔、具有创新性意识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这才是对工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唯一目标和科学定位。
2.2 建立工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应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 建立和加强专业课程中的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 突出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实践教学是专业技术技能提高的主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加强高层次的实践教学是专业硕士培养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实践教学应从课堂教学、企业实习、科研基地实践等多方面重视和加强。
2.3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 要切实改变重机理分析和公式理论推导等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模式, 应采用PPT、录像、电影等多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多方面的资料、资源和先进的教学设备交互对接。提出工程实际亟待解决的问题, 构建课堂理论教学、仿真实验教学与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课堂案例教学的多层次、丰富的教学模式, 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与操作性。
2.4 增设企业实习学分
企业实习是工学专业硕士培养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 企业实习不应拘泥于形式。实习的企业可根据学生的兴趣自己联系, 也可由导师推荐或进入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的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参加导师承担的企业横向课题, 结合课题进行实习, 或是毕业论文结合企业的工程实际课题展开研究。企业实习应不少于5学分, 时间不少于半年。
2.5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根据工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 需要建立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导师队伍。加强工学专业学位硕士导师队伍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改革工学专业学位硕士导师遴选机制, 鼓励年轻教师进入设计院、工厂、施工企业, 参与企业的实际课题攻关, 提升专业技能和工程素养。 (2) 从设计院、大型工、矿企业引进具有副总工程师以上职称的高水平的人才, 解决理工院校专业硕士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 (3) 在实习企业聘请研究生导师, 采用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 提高全日制工学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质量。
2.6 建立新型的研究生考核机制
(1) 专业课程考核。改变以笔试作为唯一的课程考核的方式, 以课堂讨论、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报告和期末论文或设计和实验成果等多种形式进行课程综合考核, 切实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 企业实习考核。除了提交实习报告和企业实习证明外, 还应增加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具体工作业绩考核。学生应提交参加工程设计、施工或实验的成果。为增强学生对企业实习的重视, 将实习成绩作为学生能否进入毕业论文环节的考核条件, 企业实习不合格者, 不能进入毕业论文工作。 (3) 研究能力考核。改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考核方式, 以学术论文、专利申请、实习企业亟待解决问题分析报告等多种形式加以考核。
2.7 实践性的学位论文选题
工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结合实际工程问题, 避免纯理论性的基础研究课题。课题来源可以是导师的企业横向课题, 最好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完成企业内部立项的研究课。这样的学位论文选题既体现工程实践背景, 又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更具有工程应用和推广价值。学位论文开题必须要有本领域的企业高级工程师和校内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参与, 以确保学位论文研究内容来源于工程实际, 预期论文成果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论文评阅及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应区别于学术型硕士, 成员应由工矿企业的高级工程师2-3名与高校的学术权威共同组成。论文答辩应侧重于学位论文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 注重论文的技术创新。这样既保障了论文的质量, 又实现了对工学专业硕士的知识应用、创新和实际专业技能的考核, 从而进一步促进工学专业硕士向应用型高层次技术人才方向快速成长。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国家对于实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因此, 必须从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 进一步明确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不断改进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 完善课程设置和考核办法, 加强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建设, 积极探索全日制工学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保障教学质量, 实现工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
摘要:目前, 全日制工学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培养存在同质化问题, 必须通过进一步明确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强化实践课程设置和完善考核办法,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 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工学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注释
1刘少华.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 2011 (4) :59-60.
2王晓琴.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培养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12.5.
3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10) :1-7.
4朱永梅, 任家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初探[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2.27 (5) :118-123.
5赵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旅游教育管理, 2011 (3) :94.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调查 篇9
自1997年创办以来,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招生专业的扩展, 培养院校的增加, 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也急剧扩大, 从1997年的191人增加到2007年的1.19万人, 目前在校生规模已达到3.5万人, 成为我国培养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教育类型之一。[1]然而,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创办时间不长, 仍属于新兴领域, 在培养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 如此迅速的规模扩张不由得使人们对其质量表示担忧。本文以一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在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其教师为调查对象, 通过对某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指导、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以对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某部属师范大学在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其教师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采用网上填写问卷的形式对在读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调查, 共计回收问卷245份, 得到有效被试245名。其中男性79人, 女性166人。年龄20~25岁者3人, 26~35岁者173人, 36~45岁者68人, 46岁以上者1人。在小学任教的34人, 在初中任教的55人, 在普通高中任教的134人, 在中职任教的22人。第二阶段对教育硕士的任课教师和导师采用传统的纸质问卷的调查方法, 共发放并回收问卷71份, 得到有效被试61名,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9%。其中男性30人, 女性31人。年龄26~35岁的11人, 36~45岁的26人, 46~59岁的20人, 60岁以上的4人。任教1~3年的27人, 任教4~9年的30人, 任教10年以上的4人。讲师11人, 副教授23人, 教授27人。
(二) 调查工具
调查采用自编的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的背景信息、对培养目标定位的认知、教师的教学指导效果、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的情况等几个方面, 所有问题均为封闭式问题。
(三) 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对各变量进行频数分布等描述统计, 并通过列联表卡方检验对有关变量与被试的年龄、任教时间等背景因素进行分类统计, 分析、比较不同背景被试在各问题上的意见差异。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对培养目标定位的认知情况
第一, 师生对培养目的的认识。根据1996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规定,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 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它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 但规格不同, 各有侧重。而对其培养目标和定位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格。调查发现, 大部分教育硕士和教师都认为教育硕士培养的最重要目的是“提高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此外还有30%左右的人认为最重要的培养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水平”, 选择“了解外界信息, 开阔视野”和“广交朋友, 积累人脉”这两个选项的人数很少 (表3-1) 。可见, 教育硕士及其任课教师对教育硕士培养目的认识非常一致, 都认为教育硕士的培养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其次则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水平”。
第二, 教师对培养目标、规格的了解。表3-2是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了解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 只有55.8%的任课教师认为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了解”或“非常了解”, 还有很大一部分教任课师对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认识比较模糊, 其中认为“一般”的占29.5%, 认为“不太了解”的占14.8%。进一步分析后发现, 任教时间短的教师对培养目标的了解更少, 尤其是任教1~3年的教师, 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对培养目标“了解”或“非常了解” (X2=25.061, p<0.01) 。
对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了解是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的前提。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 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各有侧重, 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主要以学术训练为主, 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则主要是通过专业训练实现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因此在培养方式上对这两类研究生应该区别对待。然而, 调查发现事实并不全然如此, 在“您对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方式跟对待学术型研究生有很大差别吗?”这一问题上, 有21.3%的教师表示“差别不大”, 23%的教师感觉“一般”, 表示“差别大”和“差别非常大”的教师只有45.9%和8.2%。可见, 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是沿用指导学术型研究生的方式来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并没有根据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应用性的特殊要求来开展教学和指导活动, 这可能是由于对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认识模糊所致。
(二) 教师的教学和指导情况
第一, 师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教育硕士都是来自基础教学一线的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 对他们的授课难度相对较大, 既要有深入的理论讲解, 又要与实践紧密联系。从调查结果来看, 教育硕士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低, 只有47.3%的人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相较而言, 任课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自评要高于教育硕士学员对其的评价, 有65.4%的教师对自己讲授教育硕士课程的教学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表3-3) 。进一步分析发现, 任教时间越长的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也更高 (X2=22.103, p<0.01) 。
为了深入考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教学情况, 问卷还问及了“任课教师在讲课时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什么”。调查显示, 80.4%的教育硕士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自学法”、“课堂讨论法”等其他教学方法的很少。进一步分析后发现, 在这个问题上选择“课堂讨论法”和“案例法”的教育硕士明显比选择“课堂讲授法”和“自学法”的教育硕士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更高 (X2=52.319, p<0.001) 。可见, 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 并没有走出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学方式单一、缺少互动可能是致使教师教学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 师生对指导效果的满意度。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关键因素, 其指导状况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在中小学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对于教育教学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因此更加需要导师的引导和帮助。从对导师指导效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来看, 教育硕士和教师自己的满意度都不高, 只有50.2%的学员和55.8%的教师对指导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其余还有近半数的人感到“一般”、“不太满意”或“不满意” (表3-4) 。与前面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自评一样, 授课时间越长的教师对自己指导效果的满意度越高 (X2=28.548, p<0.001) 。
影响导师指导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导师的学术水平、精力投入、指导频率、指导方式等, 其中精力投入作为影响导师指导质量的关键因素, 在目前高等教育规模大发展的背景下日益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教育硕士对问卷中“您对导师的指导力度、精力投入和关心程度满意吗”一题的回答中, 只有46.9%的教育硕士选择“满意”或“非常满意”, 还有41.6%选择“一般”, 11.4%选择“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可见, 教育硕士对导师的指导力度和精力投入满意度不高, 导师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还存在不足, 这也是导致指导效果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课程的结构与设置情况
第一, 师生对课程结构的评价。教育硕士作为一种专业学位, 在培养方式上不同于学术型学位, 学术型学位主要以科研训练为主, 而专业学位则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 一般需要学习十二门必修课和选修课, 因此, 合理的课程设置和结构安排是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从调查来看, 教育硕士生及其教师对课程结构的认可度都很低, 尤其是学生在“您认为当前教育硕士的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这一问题上, 59.6%的人认为“不合理”或“不太合理”, 认为“非常合理”和“合理”的只有0.8%和34.3%。而教师在此问题的回答上则无一人选择“非常合理”, 选择“合理”的也只有25%, 另外还有51.7%的教师选择“一般”, 23.3%选择“不合理”或“不太合理” (表3-5) 。可见, 目前教育硕士的课程结构不能较好地适应教学要求, 亟待调整。
第二, 师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表3-6是教育硕士生和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 从调查结果来看, 教育硕士生和教师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可度都很低, 只有33.8%的学生认为当前的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或“非常合理”, 与对课程结构的评价一样, 没有一位教师选择“非常合理”, 选择“合理”的教师也只有26.7%。此外, 还有17.2%的教育硕士生、21.7%的教师认为当前的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合理”或“不合理”。
专业课程设置是专业学位教育“专业性”的主要体现, 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课程往往会导致“专业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调查中发现, 在“您认为当前的教育硕士课程很好地体现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性吗”这一问题上, 教育硕士和教师的认可度都很低, 尤其是教师, 只有21.7%的教师和35.1%的教育硕士选择“好”或“非常好”, 多数人都感觉一般, 还有23.3%的教师和13.5%的教育硕士选择了“不太好”或“没有体现”。可见, 当前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未能充分体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特点。
(四) 师资队伍情况
第一, 教育硕士生对师资队伍的评价。一支高素质、适切性强的师资队伍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调查发现, 教育硕士生对师资队伍的满意度不高, 当前的师资队伍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硕士的教学。在“您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师资队伍 (包括导师) 适应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要求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上, 只有45.7%的教育硕士生选择“非常适应”或“适应”, 还有40%感觉一般, 14.3%认为“不太适应”或“不适应” (表3-7) 。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到底需要一支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呢?教育硕士生对问卷中“您认为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的任课教师最应该具备以下哪项要求”和“您认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最应该具备以下哪项要求”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中, 分别有49.8%、57.1%的教育硕士生认为任课教师和导师“其研究领域应跟基础教育密切相关并对基础教育有较深入研究”, 接下来依次是“熟悉基础教育教学的现状和改革要求” (任课教师29.8%、导师25%) 、“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理论水平” (任课教师21.1%、23.2%) 、“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的经验” (任课教师1.8%、导师5.4%) 。可见, 教育硕士生的任课教师和导师除了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造诣之外, 尤为重要的是要对基础教育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这是由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第二, 师生对师资队伍构成的意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是的能够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这种培养目标的明确指向性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3-8是教育硕士生和教师对师资队伍构成的意见, 从调查结果来看, 师生的意见较为一致,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师资队伍应该由“高校教师” (教育硕士生80%、教师75.4%) 和“中小学高级教师” (教育硕士生71.8%、教师59%) 组成。此外, 还有60.4%的教育硕士生认为“除高校教师之外的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也应该被纳入师资队伍的行列。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 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教育硕士生和教师对培养目的的认识基本一致, 都认为教育硕士生最重要的培养目的是提高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其次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水平。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 尤其是年轻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不甚了解, 采用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方式来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第二, 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指导效果欠佳。课堂授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仍是传统的“讲授法”, 较少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其他教学方法。导师指导存在着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指导力度不够的问题。
第三, 课程结构与设置不合理, 未能充分体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 师生对其认可度低, 特别是课程结构, 近60%的学生反映课程结构不合理。
第四, 师资队伍不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要求任课教师和导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还要熟悉基础教育教学, 对基础教育有较深的研究。在师资队伍构成上, 多数人认为应由高校教师和中小学高级教师组成。
对此, 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 明确目标定位, 增强质量意识。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开办之初就明确指出,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 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2]有别于传统的学术学位教育, 其培养目标不是以学术研究为主, 而是以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为主, 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应用性倾向。鉴于目前不少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模糊, 有必要组织任课教师和导师进行培养目标和定位的专门培训, 明晰教育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其次, 拓宽师资来源渠道, 加强师资队伍多元化建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在职的继续教育, 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 要求任课教师和导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还要熟悉基础教育教学的现状和改革趋势, 对基础教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 目前任课教师和导师大多由学术性研究生的教师兼任, 他们往往习惯于用培养学术性研究生的方式来培养教育硕士生。另外, 一些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但是对基础教育关注较少, 缺乏中小学教育的实践经验, 在教学和指导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因此, 有必要选聘一些中小学的高级教师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来充实师资队伍, 多方联合起来进行培养。
最后, 优化课程体系, 凸显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 一是看课程设置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是看课程设置是否能充分体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目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不能很好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源自实践, 高于实践”应该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 要适当增加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实践性课程, 突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
注释
11张斌贤, 翟东升.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前瞻[J].教师教育研究, 2008, (3)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