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创新教育(精选12篇)
机械专业创新教育 篇1
我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 对中专生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我们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成为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对此, 我就加强机械专业中专生的素质培养谈谈体会。
一、加强综合创新教育的出发点
1. 注重全面智力发展, 培养技能型人才。
中专着力培养有职业道德、有生存和适应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随着社会发展和企业技术的升级与进步, 机械专业培养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智力发展为己任, 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 通过课程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等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力和思辨力。同时, 通过人文教育课程促进学生人格高尚、品行提升、道德完善和个性成长。
2. 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机械行业工作环境比较特殊, 为了适应工作要求, 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在课程体系中加入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训课程,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专业课对技术规程、操作规程的学习, 掌握机械专业的技术特点和要求;通过企业工程师的专题讲座, 了解机械行业技术现状, 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态度;通过现场实习, 熟悉机械行业各个环节, 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 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安心在生产、建设第一线工作”。
3. 加强硬件和师资队伍建设, 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夯实软硬件基础。
学校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主要基地和首要前提保障, 因此改善办学条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完善教学硬件设施
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重点之一。学校重点完善了校内实验实训设施, 包括各类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厂, 并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 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又提高了实践能力, 使学校的办学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 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通过校内外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 实现了“基本技能培养迁移到实训室, 专项技能培养迁移到实习工厂, 综合技能培养迁移到企业现场”, 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1. 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培养高技能学生, 教师必须具备高技能。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质量, 首先需要一支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较高专业技能, 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传授实践技能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学校通过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一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进修提升学历, 为在职读研的教师提供时间和资金支持, 二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和资格培训, 三是从企业工程师、技师和能工巧匠中聘请一批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我校已基本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为实现技能型学生的创新教育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中等专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为目标, 以日常工作行动为导向, 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开发整合课程。
三、课程优化要与时俱进
1. 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 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按照生产工艺过程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各专业均实现“双证书”教学。
新课程从形式上, 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 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 逐步培养工作能力, 从内容上涵盖相关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将课程分为基础知识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和素质能力教育模块等, 体现了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突出了关键能力的培养。
2. 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创建良好的育人氛围。
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个讲文明、讲礼貌、和谐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是无可替代的。所以学校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精神环境的建设。我校以“两课”教育为突破口, 把课堂教学与创新教育实践基地教育有机结合, 通过课堂主渠道完成思想道德理论教育, 通过第二课堂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笔职业能力, 通过社团、假期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 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等,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 开展诚信、守法、吃苦耐劳等教育,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保持就业率。
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课程教学方法认真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 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如“电工电子”课程, 采用从实际需求到功能再到单元电路, 再从单元电路到系统, 从局部结构再到整体结构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以机械行业工作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 教师设计钳工、车工等具体实训项目, 教学在实训车间进行,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教学效果得到极大增强。 (3) 采用“讨论法”教学, 教师提前布置一些较可行的任务, 学生课下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资料, 课堂教学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 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供教学网站, 提供丰富教学资源。课程教学网站除提供本课程相关的教学信息、在线学习功能外, 还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拓展资源, 包括视频库、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等, 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下, 便于学生自主性学习。
2. 教学手段的运用。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 充分利用多媒体, 通过电子课件的图片和相关视频进行教学, 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 精心设计课程内容, 从厂矿企业收集大量的作业规程、事故案例和技术手册等, 补充到教学内容中,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通过校园网建立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 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习题库、案例库等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测试和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 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五、根据生源的不同, 适度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法
针对近几年中专学校出现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 我们适度采取了“分层次”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来源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进行分班教学, 如继续深造班和基本技能班等;对于继续深造班, 适度加强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 为学生进入对口高职学习奠定基础:对于基本技能班, 则适度增加专业技能课的学时, 重点培养动手能力, 为学生就业搭建良好的平台。
机械专业创新教育 篇2
专业简介
学科:教育学
门类:职业技术教育类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
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内具有较宽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技能和一定管理能力的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培养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制造领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及从事机械制造业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培养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国家或省级规定的等级水平。为适应现代化制造技术的发展,本专业下设两个专业方向:毕业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数控加工技术方向: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和操作;
◆熟练掌握数控手工和自动编程技术、三维CAD/CAM软件;
◆具有模具设计的基本能力。
机电一体化方向:在掌握机械制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电学、计算机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与设计及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注重培养机电系统的初步设计、研发能力。
主要课程:机械工程设计、机械制造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可编成控制器原理与应用、电工电子技术、数控编成与先进制造技术、汽车理论及构造、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等课程。
院校分布(部分)
机械专业创新教育 篇3
【摘要】专业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居尤为重要的地位,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为对象,针对其特点,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为培养目标,分析了目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一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网络辅助教学为辅的综合教学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对该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新教育 专业基础课程 网络辅助教学 机械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31-02
Teaching Mode of Fundamental Courses for Mechanical Major Aimed at Creative Education
SUN Jing, YANG Xing-hua, YANG Jun-ru, WANG Ji-dai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90)
【Abstract】Fundamental courses, arranged to learn prior to specialized courses at college or universit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whole education system. For mechanical major, the teaching of fundamental cours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ng creative thinking and ability of students. Aimed at improving creative ability of students,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for fundamental courses for mechanical major we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it, a comprehensive teaching mode, which is made up of mainly traditional class teaching and network assisted teaching as minor, was put forward and discussed the ways and measures to practice this teaching mode.
【Keywords】Creative education;Fundamental course;Network assisted teaching;Mechanical major
一、引言
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既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各高等院校争相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为重点,专业特长培养为特色的宽口径教育”模式 ,开展和实施创新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机械类本科专业是我国工科类院校的传统专业之一,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本文以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为主要对象,重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探讨高效、可行的教学模式。
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
专业基础课是专业课前的先修课程,其学习过程是学生由通识教育向专业教育过渡的关键环节,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机械类专业学生而言,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不仅是夯实工程基础的重要阶段,更是训练专业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与课程体系的其它课程相比,专业基础课因其自身特点和教学目标,在实践中给 “教”和“学”都带来不少困难。
1.一般理论性与实践性并存
例如《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专业基础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一方面,基本理论和概念多,且抽象难懂,如果教学方法不当,“教”与“学”都容易枯燥乏味;另一方面,工程应用性又很强,对于毫无工程概念的学生而言,学好这类课程难度较大。
2.课程内容多,课时有限,任务重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多,重点、难点也多;而且经过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后,课程的授课学时减少,一些重点以及应精讲的难点内容往往难以展开。所以,这类课程的“教”与“学”任务都很重,教师与学生承受的压力很大。
3.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开展创新教育,尤其有利于学生构建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提高其专业综合创新能力。所以,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机械类专业中,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除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外,也逐渐尝试应用网络辅助教学。随着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暴露出很多弊端与不足。
1.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课堂上,尽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仍脱离不了依照教学大纲进行的“满堂灌”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甚至无暇顾及理解程度;课堂外,尽管实施了网络辅助教学,学生仍然按照课堂要求被动地练习、测试、作业等,网络只是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整个教学的组织完全以教师 “教”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思考、探索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2.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启发式和创新性实践教学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的实验多为验证性质,主要用来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缺乏创新性实验。针对课程专门设置的课程设计,也依旧沿袭“教师指定题目、学生机械地完成近似模仿的设计”,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启发式教学环境,导致创新意识较差。这种缺乏启发和创新性的实践教学方式极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收效甚微。
四、探索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的更新是一个不断继承与发展的过程,而在该过程中,应首先重视发挥各教学方式的优势。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有着完备的理论体系,便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组织、监控整个教学过程,尤其有利于科学知识的系统传授;其中所特有的师生面对面交互方式及情感交流也是网络难以替代的,主要缺陷是过于强调“教师为中心”。网络辅助教学的实施有利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为中心”转变,建设网络辅助教学不是为了替代传统教学,而是将网络作为工具和手段,充分发挥其优势,对传统教学环境进行有益的补充。在实际教学中,应将二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建立一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网络辅助教学为辅的综合教学模式,使该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1.构建与传统课堂教学切实“互补”的网络辅助教学形式
网络辅助教学的作用重在“辅助”。它必须在继承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充分利用网络特有的多媒体、共享性、交互性、开放性等优势,基于组织方式、内容和功能互补,建立简单、实效,且功能互补的网络辅助教学,为学生创造交互性、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的条件,而完全没有必要模拟和重复课堂教学的全部功能。
例如,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缺陷之一,是离开课堂后师生交流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这时便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交互功能来“辅助”,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各种功能模块设计,打破空间和时间阻隔,实现师生之间的“在线”或“离线”畅通交流。为了改善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可以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比如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收集甚至制作与实践相关的大量多媒体资源,或将课堂的理论超链接至相关的技术、产品或公司,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设置创新模块,及时发布创新课题和信息,吸引学生关注并参与,直至启发和引导部分学生尝试实践创新。
2.调整课堂教学思路和内容,引导和充分发挥网络辅助教学作用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并充分发挥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应作相应的调整,以实现课堂教学到网络辅助教学的良好过渡。一般来说,学生刚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时,处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的关键阶段,此时教师的启发和引导非常重要。课堂上,除讲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外,教师应利用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师生感情及教师人格魅力等,启发和引导学生去应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一方面巩固和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中的丰富资源,延伸和扩展课堂知识,激发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培养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将因课时有限而无法在课上开展的“课堂讨论”,通过课堂上“抛砖引玉”的启发,将其延伸到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借助网络的强大交互功能来进行,这样既完成了必要的内容讨论,丰富了教学,又激发了学生利用网络辅助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课堂上,教师可结合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或自身的科研情况,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和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同时通过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创新模块,将这种兴趣转化为创新的动力,从而引导部分学生从主动学习向研究型学习[4]过渡。
3.将网络辅助教学作为连接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的有利纽带,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的必修课程之外,学生自愿参加、旨在提高综合素质、丰富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对机械类专业学生而言,“第二课堂”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向研究型学习发展的重要途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开放空间及多种畅通的交互方式,完全有条件成为第二课堂的“排练场”。在这个平台上,师生之间可以打破时空制约进行互动:教师可以通过遴选,在平台上及时发布创新课题,或启发学生提出课题,公开讨论论证后发布;学生则自主选择课题,自行组成协作小组进行课外的创新活动,期间还可以通过平台获得教师的指导与支持。为了充分发挥网络辅助教学的“纽带”作用,教师还可以将“挑战杯”、“机电产品大赛”等各种竞赛信息及时发布在平台上,并将以前参赛的获奖作品在网上展示,以鼓励、引导学生以参赛为契机参与实践创新。
通过网络辅助教学,可以很好地将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既可活跃“第二课堂”,也可引导部分学生向研究型学习发展。
五、总结
构建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既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际教学的需要。针对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自身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继承和发扬传统课堂教学优势,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等先进信息技术,建设并有效实施网络辅助教学,从而形成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网络辅助教学为辅的综合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将有利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刘悦,等.机械工程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164-165.
[2] 张文慧,等. 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J]. 中国电力教育,2009, (15): 70-71.
机械专业创新教育 篇4
1.机械类专业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 高等院校在产学研合作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主要表现在: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日趋多样, 规模日益扩大, 内涵得到拓展, 机制进一步健全等[2]。机械类专业作为工科学校的重要专业之一, 因专业与实际生产的密切相关性, 其本科毕业生将直接进入生产一线从事工程实际工作。如何有效利用产学研合作优势,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是近年高校工科专业教学中不断探索的热点。湖南工学院从改革教学内容, 优化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入手, 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及动手能力, 构建了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模式[3]。湖南师范大学机械专业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改革, 围绕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就创新思维的培植、教学体系改革、产学研平台搭建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以产学研为平台、理论课程体系为构架的机械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4]。
但是, 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创新需求相比, 我们的产学研合作还存在明显不足。例如高校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不够高;校企合作的紧密度、制度化还不够强;科研组织的建构联系松散、渠道不畅;科技项目的立项机制和评价机制存在“EI”、“SCI”导向, 使科研工作者倾心论著成果的动力有余、面向产学研应用的动力不足等[5]。产学研合作的艰难开展同样影响了教育模式改革, 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脱节。现阶段, 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侧重于培养机械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 对创新思维的培养重视程度仍不够。有关调查显示, 机械类专业的大学生在进入公司企业之初, 实际工作能力较薄弱, 动手能力较差, 创新能力不足,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主要是机械类专业的培养模式不合理。
2.机械类专业产学研创新教育模式探讨
2.1基 于 产 学 研 创 新 教育的人 才 分 类培养 方 案 探 索 与课 程教学体系改革
现代制造业迫切需要的是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其来源于高等教育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的培养, 因此整个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起关键作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大都致力于培养具备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的, 能够从事机械设计、加工、制造、科学研究、专业教学和管理的多样型高级应用人才。但以实际情况而论, 毕业生的主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为在机械工业企业单位从事机械设计、加工、制造等方面的应用型工作;一类为选择继续深造, 而后在科研机构、相关院校等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专业教学和管理等学术型工作[6]。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 制订符合不同类型学生发展要求的应用创新型与学术创新型的分类培养方案十分有必要。
为践行上述理念, 本着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 在本科四年里, 以三个阶段、两次分流的形式完成机械类学生的个性化分类培养。三个阶段即通识教育阶段、专业教育阶段和拓展教育阶段。 通识教育阶段一般以一年为期, 在完成大学期间主要的基础课学习的同时, 在课程设置中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 充分调动机械类专业学生的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其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的全面和谐发展。专业教育为两年, 学习主要专业课程, 课程内容可以根据自身特色酌情设置, 一般可以从基础理论知识 (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等) 到专业基础知识 (如机械制造、模具与夹具、机械系统优化等) , 再到实践能力 (如数控机床技术、机电传动技术等) , 步步提高, 层层深入。课程设置以培养目标为指导, 结合自身资源, 从学生出发, 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综合能力。拓展教育为一年, 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识教育完成后, 学生进行第一次分流, 根据个人的成绩、爱好、个性特点并结合学校开设的专业, 由个人选择和学院安排双向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专业。第二次分流在专业教育完成后, 学生自主选择应用创新型与学术创新型发展方向, 在拓展教育阶段进行不同类型的学习和训练。
课程教学体系设置是完成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基础, 专业教育阶段和拓展教育阶段尤为重要。在专业教育阶段, 主要以整合课程体系、革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手段为主,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教育阶段根据不同的分类培养要求, 对于应用创新型培养, 应以实习、实训、学生科技创新等形式为主, 对于学术创新型, 则应以高层次的理论教学为主并开设考研相关辅导。
2.2基 于 产 学 研 创 新 教育的学生 实践能力培养 与 创新 思 维的激发方法
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到其工作质量, 但单纯强调实践能力, 无法体现高等教育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差异。基于上述原因, 产学研创新教育应融实验、实习、实训、创新设计、毕业设计为一体, 内容涵盖基本理论、机械设计制造、高新技术和团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从一个综合角度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工艺具体操作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 可以将内容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基础技能, 如制图和测绘、互换性与公差实验、金工实习等, 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机械专业素养。二是专业知识, 通过机械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等综合实验, 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实践技能。三是工程实践, 通过数控技术、先进制造等工程实训和带薪实习等, 使学生具有较深刻的先进制造概念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四是创新理念培养方面, 通过导师课题引导、科技展览、机械设计大赛和大学生创新设计等途径, 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思维能力。
2.3基于产学研创新教育的六位一体化实践平台建设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 校内实践场所往往满足不了机械类专业学生全面实践能力提高的需求, 企业是创新实践的主体, 联合企业共同开展教学基地建设, 建立集学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创业、教师实践锻炼、产学研合作六位一体化的实践平台, 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与企业的平台力量, 组建联盟、聚集资源是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广的途径。
企业不但承担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 而且是学生重要的出路和落脚点。机械类专业可以依靠地域优势, 突出自身特色, 扬长避短, 校企合作, 共同培育各类专门人才, 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 围绕生产实际和科研项目做课题, 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企业留下满意人才, 实现校企双赢, 这是产学研创新教育的实际意义所在。
2.4地方高等学校教师实践能力提高与结构优化
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普遍高于实践水平, 对于实践性强的机械类专业来讲, 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直接影响授课效果, 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当务之急。对于新进教师, 可以增加相关规定, 必须到相关的研究所或合作企业, 进行至少为期半年的实验指导或生产实践, 弥补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的工程实践的不足。对于从事对实践动手能力有较高要求的相关科目的教师, 可以利用寒暑假进合作企业的研发机构或生产一线, 逐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进行“双师型”训练。开展“教师企业特派员计划”, 将部分教师派往相关合作企业, 深入生产一线, 了解掌握企业的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也可以通过职称评定和科研申请适当倾斜等手段, 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让教师不断掌握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方法, 提高实践动手及创新能力。同时, 采用“引进来”的方式, 从生产、管理、研发的第一线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作为兼职教师, 通过讲座、实习指导等方式, 多层次和全方位地参与教学活动, 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
3.结语
机械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需要各种不同的条件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包括教师队伍的建设、平台的建设、课程体系的建设及其他资源的投入。操作中应以实践平台建设为基础,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依托, 以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 同时, 各学校需要根据自身条件与培养目标确定必要的辅助手段, 从而确保创新教育模式能切实可行地运转。
参考文献
[1]邹玉.地方院校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研究.理工高教研究, 2010.6 (29) :75-77.
[2]陈海燕, 张海燕, 骆小婷.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科技管理研究, 2007 (12) :63-65.
[3]李天生, 徐慧.产学研合作提升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模式研究.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 (17) :1-2.
[4]唐峰, 朱瑞林, 蔡磊.基于产学研平台培养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中国电力教育, 2012 (11) :12-13.
[5]孙健.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问题的探索.现代教育科学, 2009 (4) :145-147.
机械专业创新教育 篇5
在我国课堂教学中长期占主要地位的使“填鸭式”教学模式,这就使得旧有的教学观念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无法很好地实施创新教育。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改变自身观念出发,与时俱进,在新时期的教学过程中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创新教育的理解,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切实融入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比如教师在对机械制图课本内容进行备课准备的时候,可以与其他教师一起展开讨论,积极进行自查工作,在讨论中发现教案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创新教育,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有详细的计划,防止在创新教育中出现突发状况。
2.2通过实践活动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不是一句空话,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或理论上,必须融入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也需要对学生进行不断地实际训练,只有这样创新教育的成果才能有效转化为学生自身掌握的各种专业技能,同时也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查缺补漏,反向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如教师在讲解机械部件的构成知识时,可鼓励学生使用橡皮泥等辅助工具亲手制作机械模型,到实验室帮助学生对机器零件进行装卸操作,使学生亲自感受到机械的魅力和作用;同时也可以展开校企合作计划,让学生到机械制造类企业进行实训,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创新教育的成果更加显著。
3结语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对解决传统教育模式的种种弊端以及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也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机械制图知识更加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就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杨波,崔卫华,潘永智,等.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思考与对策[J].大学教育,,29(7):54-56.
[2]刘艳秋.如何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19(6):62.
[3]黄国泰.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索[J].职业,2017,39(28):229-230.
机械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三议 篇6
关键词:机械专业;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迅速成为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但还不是一个高等教育强国。机械行业的同志们常说:中国已成为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在这一点上,教育与制造业非常相似。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创新能力差:我想,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恐怕主要也是因为其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不足,机械类专业可以说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有了迅速扩大的规模,却没有随之跟进的质量,反倒是在一定程度上质量受到了规模的负面影响:这恐怕是制造和教育共有的不可忽视的通病。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一方面我们的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中国招聘合格工程师又很困难,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足的缺陷,工科(包括机械专业)尤甚。因此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成了当今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本文无意就此宏大话题全面评论,且发三条管中窥豹之议,以求抛砖引玉。
一、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是谁
大家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看法如何?近期有研究者做过专项调查。调查的问题之一是:“大学的课程与教学应当以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基本目标吗?”统计结果是:研究型大学几乎一致赞同,普通教学型大学赞同度70.58%。问题之二:“您认为现在的大学教学普遍的是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基本目标吗?”统计结果是:认为“完全是”只占1.80%,“基本是”占16.22%(两者合计不到20%),可见持否定态度的占大多数。把这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放在一起比较,结论显然:创新教育真该重视,但实际上没人重视,至少是没搞好。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或者说: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是谁呢?
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都知道“以人为本”在学校的具体表现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创新教育有问题,是不是也是学生主体应负主要责任呢?学生不好好学,学风浮躁,导致教学效果差,当然学生应负一定责任。但是学生绝不应该负主要责任,因为学生是受教育者,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还要强调“以教师为主导”。有句颇为拗口的话也颇具哲理:学生不理解教师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学生没当过教师;教师不理解学生是不可以理解的,因为教师都当过学生。
那么,是不是教师就该负主要责任呢?从“教师为主导”这个意义上而言,的确教师应比学生负更多的责任。但从社会大环境来看,社会责怪高等教育质量不高,而大学教师颇感委屈的是:中国的教育氛围使得孩子们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在中小学、甚至在幼儿园就已被束缚了手脚,从小习惯于“听话”、又一直背负升学压力而不得不“死读书”的孩子们,到大学突然要求他多实践、搞创新,几乎是不现实的。仔细想来,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可能取决于其“前生、现世”的诸多因素,的确不是单纯依靠高等教育就可以解决的。但高等教育毕竟是在人生思维最活跃、最有“灵性”的阶段进行的教育。因此,高等教育应当是开发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或者说,高等教育虽然不能对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包治百病,却处在治病的最佳时机;虽然这个病可能是陈年老病(例如中小学应试教育的遗留问题),但高等教育决不能推卸责任,不可能无所作为,否则难辞其咎。
说到社会责任,的确也有可商讨之处。大学及其教师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所培养的学生将来要服务或引领社会,就必须要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以求了解社会,贡献社会。而现实却让我们十分不容乐观。拿我们机械专业来说,从道理上讲,要真正知晓、领会现代企业的产品、工艺、管理乃至企业文化,必须深入到企业中去,而现实是,学生到企业实习近年来已变得越来越困难。
近期发表的有80多位知名教授联名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关于我国企业接收工程类大学生进行工业训练的建议》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少企业把接纳学生当作一种负担(当然,仍然存在一些重视教育的企业,如首钢、一汽、二汽等),并不希望学生去实习或训练,而学校亦难以承受企业的收费和学生的差旅费等。这就形成一种新的倾向,学生的知识越学越多,越学越新,而参与工程实践和工业实践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参与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我们认为,这不应该是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主体倾向。”同时郑重建议:“要解决工程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问题,国家应该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制订相应法规,使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逐渐形成国家、高校、社会、教师、学生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此建议真可谓发聋振聩,国家、高校、社会、教师、学生五位一体,就是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
二、高等教育应该如何培养实践创新人才
怎么样着力培养人才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呢?关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心深处并不统一,我们不少名言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如“行胜于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但同时我们的传统哲学中也有不少类似于“知难行易”、“知行合一”等思想,把“知”放在首位。所以,教育学生,主要是教他知识,还是教他实践能力,主要教他know-what,还是教他know-how,似乎还是争议中的问题。也就是说,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的问题,首先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或许不同的学科专业会有不同的看法,都是合理的。但从我们“机械专业”来看,或从“工科思维”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毋宁说它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要知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去尝一尝;要想学会游泳,就不要怕下河呛水;要想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就要在创新实践中摸索锻炼。因此,“面向工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法和渠道,在于工程和创新实践。笔者衷心期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都不要再纠缠于理论,而要更加重视行动。
当然,大学要“工业批量化地生产”实践创新人才,必须要有系统地培养计划,不能把希望寄托于一些分散、突击性的科技实践活动,那样可能产生一些突发奇想或创新火花,但大多可遇不可求,至少不能作为创新教育的主流。高等教育要系统化地培养创新人才,必须系统化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要使所培养的学生具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足够的实践经验、饱满的创新激情、熟练的创新技能,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创新活动,不只是产生了可以参加竞赛的发明小成果,而是系统地产生有发展后劲的创新人才。
为了这样的目的,北京理工大学通过近年来三次修
订本科教学计划,逐步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图1)。该体系由三个子系统有机构成。基本教学实践子系统(图1中)是全体学生必须接受培训的系统,使每位学生接受到完整的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这是实践教学育人体系的主体。创新能力提升子系统(图1右)以培养“拔尖”学生为主要目标,为部分具有学术研究潜质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方面的培养、锻炼和崭露头角的机会。知识技能拓展予系统(图1左)以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为厚基础、宽口径、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渠道。三个子系统各有侧重,相辅相成。
三、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定位问题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当然应该有不同的特色与定位,这本不成问题。但由于目前实际上存在的大学教育严重趋同的问题,使特色与定位的问题值得认真讨论。
国家提倡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那就要求人人都要实践,人人都要创新,高等学校要培养服务和引领社会的人才,当然都要把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己任。但实践和创新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不同的培养层次上都有不同的对象和目标,并不能一概而论,否则难以付诸有效的实际行动(或者太容易行动,做什么都可以冠名为实践与创新)。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应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在教学实践中以切实的行动为之服务。
例如那些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其学科实力与背景、所获得的生源和其他教育资源、所承载的历史使命等,决定了他们必须以培养社会高端人才即所谓“拔尖创新人才”为使命。如果把“拔尖创新人才”认为是社会精英,那么,虽然全中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而这些研究型大学却不能只满足于通过扩大招生对大众化教育作出贡献,更应该追求的目标是大众化教育氛围之上的“精英教育”。他们的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主流应当是研发与创新,而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职业操作能力。因此,实践就不应当只是操作性实践,而更多地应当是科研实践、创新实践。
既然不同的学校应有不同的目标定位,那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就应有不同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而目前的现状是,定位于“厚基础、宽口径”的学校,没见其基础厚到哪里去,与国外同类大学相比,我国的机械专业许多重要基础课缺失,如化学、热力学、传热学、热工学、材料学、流体力学、粉体力学等课程,在国外的机械专业教学计划中普遍开设、而我国的大部分机械工程专业中开课很少。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自然应该加强实践、实训、实习环节,例如美国普渡大学的盖莱默校区的机械工程专业,要取得工科学士学位,学生要花一年的时间作高级工程设计项目,其中相当多的项目以学生团队的形式在企业进行,平常还有许多与企业合作培养的课程或半工半读的教学计划(Professional Experience Programs),而我们在这方面显然也做得很不到位(当然,这里有许多社会环境因素使学校无奈,如前所述)。
如果我们真的信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那么在特色与定位上就不仅是张扬学校和教师的特色与定位,更多地应考虑学生的特色与定位需求。加入“华盛顿教育协议”的国家,其绝大部分学校的工科专业对本科及以下的学生均设计了多种不同的学习注册模式例如:学士学位(Bachelor Degree)、助理学士(Associate Degree)、专业证书(Certificate Program)、辅修专业(MinorProgram)、借读计划(TransferProgram)等,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发挥以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调整学业与就业方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特色与定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中国已迅速成为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但还不是一个高等教育强国,主要原因是所培养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足,正如中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创新能力差。
培养服务和引领社会的实践创新人才,不仅需要教师、学生的努力,而且需要社会大环境的密切配合,国家、高校、社会、教师、学生五位一体,是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面向工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法和渠道,在于工程和创新实践,要通过培养方案的系统化设计,使所培养的学生具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足够的实践经验、饱满的创新激情、熟练的创新技能。
要把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落在实处,首先要明确特色与定位,否则难以付诸有效的实际行动。不同的学校不仅要大力弘扬学校和教师的特色与定位,更要认真地考虑学生的特色与定位需求。
参考文献:
[1]昌林海等,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大学本科教学——基于江苏省部分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8(7)
[2]傅水根等,关于我国企业接收工程类大学生进行工业训练的建议[J],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09(4)
[3]庞思勤,实践能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
[4]庞思勤,中美机械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
论中职机械专业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7
关键词:机械专业,培养,教学,创新思维
机械专业是我国制造业的基础, 从机械设计与制造到机械、电气、液压气压等控制设备的维护维修, 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设备的编程与操作到钳工、电工等一线工人, 涵盖了整个工业制造业。机械专业的创新思维培养是大有可为的, 也是最容易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实效的。
一、创新思维对中职机械专业的意义
中职主要招生对象是初中生, 这一时期的学生是思想最活跃, 也是最容易塑造成型的关键时期。首先, 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以后学生的思维方式会产生重大影响, 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马斯洛的人类五层基本需求来说,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 创造性思维能结合学生自我实现在这一方面的需求, 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 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机械专业的现实需要。现代机械引进了电子科技, 是一门越来越复杂的学科, 每天在实践中都会遇到新的问题, 只有加强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才能提高工人的技术才能与专业素养, 解决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 并在工作中出彩、出新, 适应现代化工业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在中职机械专业的教育中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如何在中职机械教育中进行创新思维培养
(一) 中职机械专业创新思维培养的现状
当前, 中职机械专业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容乐观, 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授业教师和学校不重视, 也没有专门的教学方案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其次是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三个学年的时间中, 既要学习基础知识, 又要进行实践操作, 还要培养创新新思维, 没有一个好的课程规划, 培养效果并不理想;最后, 中职教育中, 创新思维的培养没有合适的方法, 教育工作者不得其门而入, 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 浅析如何培养创新性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具有反常性、辩证性、开放性、独创性和能动性等特性, 基本方法有逆向思维、心理思维、跟踪思维、替代思维、物极思维、发散思维、否定思维、多路思维等。如何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 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了创新意识, 学生才会处处留心, 主动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其次教师要在教育思想上进行创新, 树立创新教育观, 把个性培养纳入学生的培养体系中, 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怀疑精神;最后,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学方式, 加强教学模式多样化和现代化, 以学生为主体, 创建多种创新思维培养机制。这一点需要广大师生和教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三) 创新思维培养在机械专业中的运用
培养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全局角度分析, 要做到专门课程的设立、优化教学方案并广泛开展实践活动。从专门课程的设计上来讲, 可以相对系统的介绍专业上创新思维的方法, 开发创造力, 培养创新意识。同时要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介绍机器发明创造的普遍规律, 使学生了解创新设计的基本知识, 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提高创新能力;从教学方案的设计上来讲, 先要重视提高创新能力, 结合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授课。广大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运用双向互动策略,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创新思维。
除了总体意义上的规划外, 我们还需要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具体操作。笔者整理了如下几个步骤, 以供大家参考。一、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建议在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首先了解学生的兴趣, 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这样既可以寓教于乐, 又能提高教学效果。然后组建学习小组,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与发言, 培养学生自信以及创新意识;二、营造创新思维的学习氛围。建立提出问题-积极讨论-择优选择-解决问题-自我反思的思维过程与方法, 使每个人参与其中, 归总学生的解决方法, 并与学生讨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把这种方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经过一番思考与反思之后对于教学内容也会理解得更加深刻;三、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计算机和仿真技术在机械专业中的多门课程都有所应用, 可以通过计算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 机械原理主要论述了机械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机械机构分析的原理。在多媒体教学中, 可以利用三维立体图案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加深教学内容, 运用仿真技术对相关程序进行编制, 学生能直观的观察机械运动的情况, 审视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数控课程中, 让学生设计、编制虚拟系统, 并进行检验, 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完善自己的设计不足, 并加深教学内容的印象。工程力学中, 通过仿真技术构建相关模型, 机械制图中, 引导学生进行高级绘图软件的编制, 既能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 又使机械绘图方面得到提高。对于知识的熟悉, 使学生能快速的进行发散思维和多向思维, 自然提高了创新思维。
对中职机械专业创新思维的培养将是未来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以上仅作一些抛砖引玉之言。加强我国机械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需要我们一再重视。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应具有创新意识, 然后有创新思维。中职学生一般都思想活跃, 发散意识强, 思想束缚少, 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绝佳年龄, 中职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优势, 我们更不应该错失良机, 积极推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利均.论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的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35:46-47.
[2]马豪.基于就业角度探讨机械专业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途径[J].青年文学家, 2013, 24:151+153.
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篇8
1 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一) 创新教育理念有待转变
在高职院校, 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普遍存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一种是创新有效论, 即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机械专业人才建设是非常有效的, 在机械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竭尽全力强化创新能力。这种创新有效论的定位无可厚非, 但实施过程容易出现重创新能力培养忽略基本能力训练的现象, 从而违背了人才构建内在能力的发展规律。另一种则是创新有限论, 不仅创新能力对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作用是有限的, 而且高职院校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也是有限的。部分高职院校认为企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不高, 无需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加大投入。也有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周期过长, 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完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从而把应用技能型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
(二) 创新教学方法有待优化
除了创新教育理念欠缺为, 高职院校在创新能力教学方法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首先是教学内容与时代需求存在差距。其次是教学方式阻碍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最后是实践教学中创新比重偏低。实践教学是机械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各类实验和实习, 创新能力训练所占比重偏低, 可以说创新能力的塑造基本被忽视。
(三) 创新教育环境有待改善
现今高职院校倡导创新标语随处可见, 创新教育环境表面上看似良好, 但仍停留于表面,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颇多。在制度层面, 日常管理及教育教学中没有体现创新教育理念及做法, 大多停留于口号宣传而没有付诸于实践。高职院校整体创新学术氛围不够活跃, 不同学科间、不同专业间的互动与交流较少, 也缺少对学生创新合作的训练及指导。
2 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针对上文所述高职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综合性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 创新教育理念的转变
为了使机械专业人才全面拥有创新能力, 首先必须转变对创新能力的狭隘理解, 对创新过程中动机、态度、意愿以及更高层次的创新意识给予更多的关注。在机械相关课程教学中, 需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尊重学生的创新热情, 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其次基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需在机械专业教学全过程都贯穿创新教育。一方面, 创新能力要作为机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渗透于理论及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要求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 从而形成创新能力培养合力。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机械专业自身教育方式也需创新, 应根据学校及学生实际情况, 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 探索出可行性、有效性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
(二) 创新教学方法的优化
创新能力可以说是个综合体, 从构成要素来讲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素质四个组成部分, 其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为了保证创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必须基于创新能力的四个构成要素, 采取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教学方法, 在此, 笔者认为可以应用“学—做一思—创”四级培养方法。“学”即完成机械专业知识体系的接受和领悟, 可通过以机械产品生命周期为主线的过程式课程内容体系来完成;“做”则是机械专业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训练, 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模式来实现, 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技能培训、科研培训、竞赛、素质拓展、企业实习等;“思”是对“学”和“做”的科学归纳及反思, 重点是加强创新思维的训练, 包括逆向思维、超前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等;“创”是前三个阶段的成果转化, 除了创新性试验外, 可通过项目设计、研究准备、项目实施、报告撰写、成果交流等一系列创新训练项目来完成。
(三) 创新教育环境的构建
在保障创新教育充足资金的基础上, 应构建相关制度体系, 如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教育师资建设机制、创新能力培养教学考评机制、实践学习目标机制等。同时, 成立相关创新教育组织机构, 如校企合作委员会、机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 为机械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专业人力支撑。
参考文献
机械专业创新教育 篇9
1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必要性
1.1 更新教学观念的需要
更新教学观念是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前提, 也是高校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因此, 创新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积极更新教学观念。
首先,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教师应积极改进传统的教育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组织教学活动, 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指导;其次, 高校应加强重视人文教学, 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最后高校应树立个性化教育思想,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 在实际高校机械设计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十分陈旧,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缺乏人文教学, 机械设计专业教学质量不高。因此, 创新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更新教学观念的需要。
1.2 社会的人才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化和高素质人才, 并且, 社会的人才要求不断提高。这就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人才培养应加强重视社会的人才要求, 以社会的人才要求为依据调整人才培养体系。因此,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应积极重视社会对机械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 并积极创新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由此可见, 创新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1.3 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机械制造业也不断发展,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机械制造业对高素质综合型的机械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而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是机械设计人才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为了满足机械制造业的人才需求, 适应工业化的发展, 要不断创新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提高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方法
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要求机械设计专业积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的认知特征以及社会对机械设计人才的要求制定符合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保证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同时,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机械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我国机械制造业提供高素质人才。
2.2 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支撑, 也是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因此, 创新高校是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积极优化高校机械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 将高校机械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和通识课程相结合, 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为此,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应积极完善专业课程模块、公共课程模块和同时课程模块, 增强机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同时,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应加强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此,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应积极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传统文化等选修课,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2.3 改进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创新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积极改进高校机械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将实践教学贯穿于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始终。
为此, 高校应积极调整机械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思维, 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 积极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机会, 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锻炼, 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 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综合能力。
3 小结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是我国机械设计人才得到主要来源。因此,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受机械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同时, 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所有高校机械是设计专业的发展方向。
文章从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方法的角度研究了高校机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作者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深入研究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以提高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川林, 明兴祖, 刘金华, 何国旗, 周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J].教学研究, 2011 (06) .
[2]赵岩.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3 (04) .
机械专业创新教育 篇10
经过研究发现,机械专业教育实践活动强调“教授”“学习”“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目前,国内的机械专业仍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学生纸上谈兵,与实际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不匹配的现象。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对创新能力培养有重要意义。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培养学生的应用及创新能力,全方位打造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创新素质的素质教学专业性人才,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上学生成为“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上的矮子”的弊病。机械专业教师应重视教学体系改革及创新能力培养,为社会企业培养更多与现代机械发展趋势相匹配的技能型人才,为专业技能领域不断输出综合型人才。
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及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才是现代经济发展进步的根本,创新型人才能够促进专业技能的发明发现。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不断的人才供应,以实现经济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职业院校需加强实践教学手段,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课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如:文字、声效、电子实验以及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实践授课,这样能够让实践教学与教师讲授、实践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设置课程时可以增加动手及富有创造性的综合性实验。这种动手性极强的实践教学设计,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教学与实践性和创新性能力培养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二)开展第二课堂,增加科技类竞赛机会
要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仅仅进行课堂教授和课外实践,是不足以完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所以,教师可以开展课外的科技类竞赛,这是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增加科技类竞赛机会,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教学组织机构要重视开展创新教育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同时,激励学生运用以往的知识进行不断创新,促进学生对于教学成果的扎实掌握。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质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数控机床操作大赛等各类型专业型竞赛活动。学生通过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将以往的知识穿插运用,与此同时,由于机械创新制作需要学生会自发地进行创新活动,以适应大赛要求。所以,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不仅需要将知识灵活运用,还要不断进行开发和拓展,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技能掌握得更加灵活,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多参加科技类竞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竞赛中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将实践原理、实践方法、实践操作等部分通过竞赛作品完美结合。例如:在数控机床操作大赛中,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数控机床操作竞赛中,同时,学生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对知识进行刷新,对实践方法及操作技能有了全新的认识。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践提供必要支持
机械专业教学重视实践,必然需要为实践提供有利的环境基础,为保证学生能够在实训场地得到机械实践的机会,在实训中学生能力得到提升,实现创新能力培养这一终极目标,因此,提高学生校内实践能力,需要加强实习基地的拓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加强与校外相关对口企业的联系,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促使校企联合,开拓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校方应尽最大的可能让学生到机械相关企业进行一线实训和实习,了解一线生产所需要的实际应用技能,弥补校内实践基地的不足,同时,学生进入一线生产企业实习,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企业对机械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以此学生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能力提升,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将理论知识落到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能够适应职业需求,将所学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真正从书本走向实践,实现学生到人才的蜕变,成为社会企业真正需求的富有创造力及专业性的专业化人才。
机械专业教学体系改革需要加强重视,同时,还应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以实践教学为基础,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热情,以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借助于建立第二课堂,通过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机会,同时,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以引导学生全方位发展,达到培养综合型机械人才的教学目标。
摘要: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机械,培养具有专业机械知识的人才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机械专业作为应用型学科,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现代机械技术来解决实际操作问题。因此,将通过了解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进而讨论在教学中达到改革及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米洁.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机械专业创新教育 篇11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 创新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91-02
引言
创新对人类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突出的地位,成为高科技的人才。高校机械类专业是专业性强、技术性高、难度大的专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由于教学模式的影响造成教学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参加工程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应该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出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1.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高校机械类专业的创新主要是学生对原有产品的改良、新产品的设计以及相应的创新技能等,这是高技能人才应该必备的基本素质。在高校创新能力培养中,要具有针对性、职业性、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分析能力、批判性看问题的能力、对新产品的思考和创造能力。机械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对机械知识的研究、设计和开发利用,每个环节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能提升学生对机械产品的创新改良、设计、维护等综合开发的能力,高校教学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核心,通过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创造出实用的、新颖的、创新的机械产品。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引导,不断发掘学生潜能,这样就能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容易适应社会的发展。
2.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不合理
机械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各门课程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的,但是它的教学体系设置的不太合理,不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利保障。首先,机械教学模式落后,上课时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没有自主讨论和自主钻研的机会,学生学习时更是完全依附老师,不自主思考问题,造成创新能力较差。其次,教学不能紧跟时代要求,内容陈旧。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并且内容单一,造成学生不能开阔视野,学习前沿机械知识,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实践中,严重限制学生的能力。第三,机械类专业实践性很强,但是很多高校只是一味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不进行实践操作,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使理论和实践脱离实际。
2.2 师资力量落后
高校在人才竞争中处于重要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师资力量。很多高校由于缺乏高创新能力的教师,使学校的教师水平不稳定,造成教师不能将本专业的特色发挥出来,就没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很多高校的教师虽然授课能力很强,但是他们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能够将理论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教师很少,严重阻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新精神,这样就不能满足高技术实用性创新人才要求的。
2.3 专业特色定位不准确
很多高校对本学校的专业特色定位不准确,在教学过程中专业学习针对性不强,不能将传统专业有效整合和建设,造成人才培养特点不突出。机械类专业实践性较强,而某些高校在专业定位时,不考虑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造成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同其他高校雷同,使学校不能充分发挥其专业特色,不能体现学校的教学优势,更不能适应社会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
2.4 创新教育不受重视
培养高科技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点,而很多高校只重视专业知识,不重视创新教育。首先,学校评价学生好坏的手段主要是分数,并且单纯依靠理论考试来作为唯一标准,这样培养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其次,学生缺乏思维训练和专业交流,造成学生缺乏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阻碍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学校管理中,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主平等交流问题的能力,不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且学校的文化氛围不浓,学生不能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些都是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3.高效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3.1优化教学体系,建立创新型教学
教育改革中要求实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高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优化教育体系,建设新型教学模式,其中实践性教学、将各个课程之间进行整合、教学方式多样性等都是好的方法。首先,教学课程应该以广泛的基础知识为基础,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将前沿知识和创新思想渗透到教学中,保证教学的先进性。根据时代的步伐,时常更新教材内容,将前言知识渗透到教材中,并要建立专业特色,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其次,要变被动的学习模式为主动的学习模式,时常鼓励学生要有探索精神,善于动手,善于思考。学生不仅要学会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多采用讨论、启发、实践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如对于抽象的机械内部结构,教师要结合多媒体技术将其内部结构做成动画的模式来模拟工作过程,还可以采用实物模型、录像等对学生进行生动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对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3.2 建立创新型师资力量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各种软硬件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活动条件。首先,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可以为学生建立金工实习场所、工程训练中心、综合实验室等,并采用开放性管理的模式,保证实验内容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其次,要建立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在建立创新型师资队伍中,要投入经费引进一批学科前沿的先进人才,使师资队伍有很强的竞争力。鼓励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在招聘教师时,尽量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教师,或者聘任在该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作为校外兼职教师,这样教师的整体素质就会有一定的提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endprint
3.3 根据专业特色,制定创新培养方案
高校机械类专业应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机械行业的发展,结合相关的机械化单位的要求,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先进的专业优势,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制定一定的方向,做到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泛、特色鲜明的专业创新培养方案,做一个能够适应现代社会机械类专业要求的、先进的学科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通过工程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的综合提升。
3.4 健全创新教育机制,增强创新氛围
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才能为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因此应该健全创新教育机制,增强学校的创新氛围。首先,可以在教学中增加创新学分,这样就能督促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发的开展科研活动,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创新思考的能力。其次,根据学科的需要,定期聘请本专业领域的专家为学生做前沿知识的讲座,这样学生就能从多彩多样的讲座中丰富知识,拓宽视野。特别是现在机械技术更新很快,通过各位专家对先进的机械加工技术的讲解,学生能及时了解最新的机械专业动态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的兴趣。第三,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创新竞赛,将学生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5 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锻炼机会
实践是创新的必备条件,机械类专业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强,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建立科研基地,为具有创新科研想法的学生团队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教师也要为学生的创新科研活动提供相应的技术帮助,使学生的创新科研工作顺利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竞赛,如全国机械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今天,高校机械类专业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建立相应的创新机制,抓住相应的机遇,不断总结机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实时改革,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真正发挥其创新才能的平台,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机械创新竞赛,不断进行专业学术间的交流,锻炼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清,易飚. 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3,05:24-26.
[2]周树涛.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5:16-17.
[3]伍俏平,王知知,康辉民. 论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当代教育论坛,2013,04:28-32.
[4]李璐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5]祝建孙,陈俊杰.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技信息,2009,36:148-149.
机械专业创新教育 篇12
1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现状
1.1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现象
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本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导致该学科的教学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结合、深度与宽度兼顾等难题。往往形成“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模式, 即分别设置机械类和电气类核心课程, 课程种类繁多, 深度不够, 更重要的是机械技术与电气技术难以融合, 达不到真正的一体化效果, 学生最终陷入“机不精, 电不通的尴尬局面[2]。
1.2 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械类课程现状
我院开设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以着重培养学生掌握自动化控制技术为目标, 以柔性自动生产线为载体, 开设课程有PLC技术、传感器技术、电机拖动、电力电子、组态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液压气动技术等。在自动化技术为载体的模式下, 机械类课程科目较少课时不足, 实训项目相对薄弱。机械技术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不可忽视, 同时机械技术本身内容宽广、系统性不强,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有效地将机械学科相关知识在课程体系中充分体现。一旦机械学科出现短板现象, 将会影响机电一体化专业整体发展, 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应该对机械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探索出一种适合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机械类课程教学模式。
2 机械类相关课程的探索与改革
2.1 整合相关课程内容
机械技术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基础课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工程力学等, 核心课程包括机械零件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动、数控加工等。以往按照系统化进行学习, 不仅时间不够而且深度也很难达到, 常采用的措施不外乎减少课程内容或删减某些课程, 实际教学并没有做到相关机械技术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打破常规的完整系统性教学思路, 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特点重新设置教学内容, 将相关课题内容进行整合, 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必要且有效的相关知识技能教学。2.1.1机械制图与电气制图相结合。机械制图方面, 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 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 还必须同时掌握电气制图的相关知识, 针对这种需求可以在机械制图技能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入电气制图标准, 电气元器件的绘制、读图及绘制电气图等内容。2.1.2机械设计基础内容整合。力学方面理论性强, 高职层次学生对理论推导要求不高, 然而直接删减该课程又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 因此适当地在机械设计基础中增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方面的一些基础内容, 简化理论推导, 着重实际计算方法。另外,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应弱化机械原理, 强调机械零件。2.1.3机械加工制造技术内容整合。适当地了解机械加工技术有利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更好地进行机电产品开发与应用, 将金属材料理论、机床与刀具、切削技术、机械加工方法、工艺学等内容有机地整合为一门机械制造课程, 着重知识面宽度, 增加学生专业知识储备, 为后期的学习工作打基础。2.1.4增加智能制造方面课程内容。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 以及先进机电产品的不断更新, 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提出了智能化制造的新要求。机、光、电、液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顺应了当今机电方向发展模式, 因此应引入新知识新技术, 开阔思路积极开发此形式的一体化课程, 着重培养学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概念。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等课程应增加深度, 注重应用、维护等方面教学内容。
2.2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2.1理论课堂中引入实践教学。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理论基础, 在教学过程的中灌输复杂理论知识, 将会导致课堂内容单调、气氛不够活跃, 如果能够简化理论推导, 引入更多的应用实例来说明问题本质, 深入简出, 将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明显改善教学效果[3]。2.2.2实训项目中体现理论教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训设备一般比较先进, 而且与市场中应用设备匹配程度高, 具有集成性强的特点。在实训项目中容易出现某些技术领先于理论教学内容, 此时应充分利用实训教学资源, 以点向面展开, 伺机引入先进教学内容, 为该专业学生补充理论教学中相对滞后而实际应用中极为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力求学生专业知识的领先性和保鲜性。
2.3 以技能大赛为导向调整教学思路
根据近几年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大赛项目赛项要求, 分析得知, 就机械方面, 提出了精良制造的要求, 逐渐培养学生在机械装配、机械制造中建立精密制造意识, 不断提高精度要求。由此, 需要更加注重在课程设置中向机械检测方面内容倾斜。先进的机械测量、机械测绘等技术将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又一个发展方向。
2.4 提高师资水平及改善教学方法
机电一体化的专业特点决定了该专业教师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师应该对该专业进行深刻的研究和认识, 明确机电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努力探索, 务必把自己培养成优秀的机电一体化人才, 打破以往的机电分家教学模式, 机械专业教师单纯研究机械, 电气专业教师只研究电气。
教师在专业学习中应在自身研究领域的基础上尽量向相关边缘学科扩展, 了解并掌握机电专业先进技术, 不仅可以扩大视野还能促进在自己专业领域的进步。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查阅文献、与行业专家进行交流、参加相关培训、与企业进行合作等。
在教学业务学习中, 应注重研究先进教学理论, 针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探索出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 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内容出于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 积极与市场应用相结合, 引入学科前沿技术等[4]。
3 结论
全球经济迅速增长, 先进工业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是决定工业发展的核心因素。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是该专业普遍面临亟待解决的系统性难题, 能否成功地进行课程改革直接影响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 乃至我国机电人才的培养、机电事业和整个制造业的发展。
摘要:针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现状及机电专业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机械类课程创新模式改革。分别从整合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改善师资情况等方面入手, 探索出一套适合该专业发展的教学模式。该研究对高职机电专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指导价值。
关键词: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机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杨春光, 杨景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1, 12 (6) , 47-51.
[2]洪小丽.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科技信息, 2017, 7, 12-13.
[3]洪小丽, 孙涛.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现状及改革思考[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9 (3) , 14-16.
【机械专业创新教育】推荐阅读:
机械专业课的创新教学06-24
机械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11-21
机械专业11-02
中职机械专业08-30
汽车机械专业05-23
机械专业硕士06-07
机械设计专业08-19
中职机械专业09-04
化工机械专业07-19
数控机械专业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