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学生智能培养

2024-06-29

机械专业学生智能培养(共11篇)

机械专业学生智能培养 篇1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提高了企业对于员工的总体要求, 也提高了对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要求。机械专业学生作为我国机械类企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 还要具有较高的动手能力, 以便完成实际工作中机械设计、机械设备组装与维护等工作。因此, 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但是, 传统教学模式中仅以演示实验、实际操作实验等方式进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效果。如何对机械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如何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成为了现代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

1 机械类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重要性分析

机械类专业是一项以实际动手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的专业, 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 还需要具有较高的动手能力以完成实际工作中的机械设计、设备组装与维护等工作。而现代企业更是对机械类专业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要求学生在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能够依照企业的规划与发展进行机械设计与制造、安装与维护等工作。仅有专业理论知识而不能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其就业困难成为了必然。高校机械类专业教学的改革也说明了动手能力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性。针对这样的情况, 如何有效开展机械类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加快我国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已经势在必行。

2 机械类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机械类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是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基础实验、实践实习等不断提高的过程, 需要教师和学生双重努力来完成的能力培养过程。

2.1 注重基础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基础动手能力

基础实验是培养学生基础动手能力以及安全习惯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每一个实验都认识进行教学, 并针对实验中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等进行反复演示, 以保障学生对实验目的的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要进行巡回检查, 并严禁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抄袭, 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实验, 以此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部分实验必须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完成, 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另外, 基础实验是学生实验习惯养成的阶段, 是学生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与操作安全的基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对实验操作安全进行详细讲解, 并在对学生实验过程的巡回检查中时刻注意学生是否按照安全要求进行, 通过实验安全的教学, 为学生实际工作中的安全打下基础。

但是传统机械类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是以理论课为主导方向, 并不能很好的对学生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因此, 在进行机械类专业学生实验教学时, 要根据现代企业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应掌握技能的实际要求进行科学的实验内容设计, 将实际应用为主导进行实验设计, 以此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2.2 加强机械类专业学生制图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机械设计、制图的动手能力

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仅是实际的设备安装、维护等, 还包括机械设计中的制图等工作。因此,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制图能力的培养, 通过制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机械设计、制图工作中的动手能力。目前机械设计与制图中多采用CAD软件进行, 但是手工绘图在实际工作还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因此学生制图能力培养中, 要以手工绘图为基础, CAD软件绘图为提高进行。在传统制图课程中主要对制图基本知识进行讲解、培养学生识图能力、手工绘图能力、讲解制图国家标准规范等, 在计算机制图课程中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通过两种绘图课程的教学, 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提高学生基础绘图能力, 为学生的工作打下基础。

2.3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过程按照教学内容可以分为理论知识、实验教学、实际应用三个部分。其中理论知识及实验教学在学校进行, 其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机械基础知识及动手能力, 实际应用多采用校企联合的实习方式进行, 通过实习活动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传统实习活动中, 学生对于实习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敷衍了事。只是为了毕业论文而进行简单的参观、实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机械实践的理解和基本实践能力的掌握。因此, 学校在进行校企联合实践培养活动中, 应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要方向, 毕业论文为辅。通过将企业对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态度、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纳入学校考核范围, 提高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和重视。以此促进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的实习方式还能够使学生了解到当前企业对机械类专业学生需求情况、技能要求情况等, 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3 加强学校动手能力培养环境建设, 促进机械类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机械类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还需要学校加强环境建设,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地与实践课程, 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学校应加强机械类专业有关硬件设施的建设, 确保学生实验课程的顺利开展, 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实验。另外, 对于还要加强综合性实验的教学, 通过结合现代企业对机械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与教学实验内容等, 科学规划适合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实验。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机械类实验课程教师不仅要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还要掌握现代企业对机械类专业学生技能需求情况, 针对企业实际应用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实验设计, 以此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论

现代企业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要求, 决定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必须以实际应用、动手能力为主要培养方向。这就要求学校要提高对学生实验教学的重视, 通过加强实验教学设备、仪器、场地建设, 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实施。同时还要加强有关教师的在职培训, 通过不断提高机械类教师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工作的开展。鼓励教师在企业任职顾问等职务, 以此加强教师对现代企业机械类人才需求情况以及专业技能要求的掌握, 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讲解, 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促进机械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促进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杨丽娟.高等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M].西南教育出版社, 2007, 12.

[2]赵海洋.以实际应用为主要方向的现代人才培养[J].教育学报, 2008, 4.

[3]张欣芮.实践能力为主导的高职院校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建立[J].教育科学前沿, 2006, 7.

[4]郑桐.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现代机械人才, 2007, 9.

[5]王华强.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验能力的重要性[J].理工教育资讯, 2007, 12.

机械专业学生智能培养 篇2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内容交叉不紧密的特点,提出了以机器人机构设计及控制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机器人各模块本体机构设计、各模块及整体建模、各模块及整体控制方法设计、关节驱动模块设计、检测模块设计和最后的顶点项目环节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课程间建立了联系,同时借助机器人平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软件与硬件的融合,扩展了学生的学科领域,该模式有助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机器人;机构设计;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都十分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但由于学时和学生层次的限制,许多学校存在理论教学深度不够,教材内容更新滞后,配套的实验设施及器材老旧,无法满足社会及知识更新的需求。同时专业课程设置求全、量多,课程之间联系不强,实验、实训教学通常只针对各独立专业课程,缺乏关联多个专业课的综合性实验平台。这些原因导致学生掌握知识片面,缺乏对专业理论课程之间内部关联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无法在毕业后满足社会及企业的要求[1]。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工程应用各学科及学科内各个专业课程联系更加紧密,跨学科成为创新的新增长点,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急迫,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困扰了许多机械类专业的教师。

1如何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机械类专业的培养方案都倾向于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也是遵循这一标准。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机械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和较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专门知识,能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3]。毕业要求中明确了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工程要求、特别要求四个要求。如何在有限学时和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满足认证标准,需要有新的载体将课程体系联系起来。机器人集机械、电气、传感、控制、计算机和通信等多学科领域于一体[2],融软件与硬件、理论与实践于一身,是联系机械类各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理想平台,是应对上述问题的有效实际载体。

2以机器人为载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主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参见表1。不难发现这些课程与机器人联系紧密,图1更从层次性、递进性角度给予了直观表示。下面以六自由度机械臂各层次设计为例进行说明。图1中右侧箭头表明了各模块随着各学期课程的情况逐层递进,其内在逻辑符合控制规律,即满足从系统硬件搭建、模块及整体建模、控制器设计、执行驱动、反馈检测各阶段。各层次右侧的双箭头表示在学完相应理论后可以进行的机器人各模块设计及实验,同时在设计时也能促进对各相应课程内在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2、1机器人各模块

本体机构设计本阶段主要完成机械臂各模块的机械设计,包括基座、连杆、手爪。在学习完L1课程后,学生具备了看图及用计算机实现平面和三维绘图的能力,L2、L3课程能使学生具备对刚体和弹性物体的受力分析能力,Z1、Z2课程后学生将能设计多杆件的机械臂系统,在修完Z8课程后能完成各关节电机选取。可通过在计机上设计六自由度手臂完成S1课程设计。

2、2各模块及整体建模

机械臂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除了需要较强机械专业背景外,还要具备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能力,这需要L4、L5课程的知识,同时当对由各模块构成的整体机电系统建模时,还需要Z5课程的支撑。本阶段的工作和实践经验对于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设计极为关键。

2、3各模块及整体控制方法设计

机械臂的控制往往需要建立其运动学方程,有时候还需要构建动力学方程,采用的控制方法通常属于反馈控制,如PID控制。Z5、Z9课程能使学生具备设计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算法的能力。

2、4关节驱动模块设计

机械臂关节运动有液压、气压、电动驱动三种方式。液压、气压驱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及其常见的驱动设备控制在Z3课程中进行讲授。学生在学习完Z4课程后,也将掌握机械臂关节的电动驱动方法。配套的相关实践课程在S2、S3中进行,课程Z6将使学生具有设计相关驱动模块的软、硬件能力。通过该模块的设计,能将上述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体系化。

2、5检测模块设计

要完成机械臂位置、姿态的.精确控制和轨迹的快速追踪,就需要在反馈环节中加入高精度的检测器件,这里主要采用传感器。如采用测速发电机测量机械臂关节的运动速度;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关节的位置[4];采用腕力传感器调节手指、手臂的位置,以合适的力度抓取物体。若想进一步提高机械臂的智能控制,还可采用视觉、滑觉、接近传感器[5]。

2、6顶点项目

这里我们引入了国外高校实践课程最后阶段名为“顶点”的项目经验[6],让学生利用设计的机械臂在设定的不同的任务场景下完成随机任务。它一般历时一年,通常是动手的、跨学科的和基于团队的。该项目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能接触到工程的广度、发展周期的各个阶段,以及管理一个项目组的挑战。顶点项目的推广将使学生在毕业时能顺利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毕业生的十二项要求。

结论

机械专业学生智能培养 篇3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 创新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91-02

引言

创新对人类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突出的地位,成为高科技的人才。高校机械类专业是专业性强、技术性高、难度大的专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由于教学模式的影响造成教学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参加工程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应该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出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1.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高校机械类专业的创新主要是学生对原有产品的改良、新产品的设计以及相应的创新技能等,这是高技能人才应该必备的基本素质。在高校创新能力培养中,要具有针对性、职业性、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分析能力、批判性看问题的能力、对新产品的思考和创造能力。机械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对机械知识的研究、设计和开发利用,每个环节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能提升学生对机械产品的创新改良、设计、维护等综合开发的能力,高校教学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核心,通过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创造出实用的、新颖的、创新的机械产品。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引导,不断发掘学生潜能,这样就能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容易适应社会的发展。

2.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不合理

机械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各门课程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的,但是它的教学体系设置的不太合理,不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利保障。首先,机械教学模式落后,上课时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没有自主讨论和自主钻研的机会,学生学习时更是完全依附老师,不自主思考问题,造成创新能力较差。其次,教学不能紧跟时代要求,内容陈旧。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并且内容单一,造成学生不能开阔视野,学习前沿机械知识,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实践中,严重限制学生的能力。第三,机械类专业实践性很强,但是很多高校只是一味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不进行实践操作,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使理论和实践脱离实际。

2.2 师资力量落后

高校在人才竞争中处于重要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师资力量。很多高校由于缺乏高创新能力的教师,使学校的教师水平不稳定,造成教师不能将本专业的特色发挥出来,就没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很多高校的教师虽然授课能力很强,但是他们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能够将理论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教师很少,严重阻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新精神,这样就不能满足高技术实用性创新人才要求的。

2.3 专业特色定位不准确

很多高校对本学校的专业特色定位不准确,在教学过程中专业学习针对性不强,不能将传统专业有效整合和建设,造成人才培养特点不突出。机械类专业实践性较强,而某些高校在专业定位时,不考虑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造成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同其他高校雷同,使学校不能充分发挥其专业特色,不能体现学校的教学优势,更不能适应社会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

2.4 创新教育不受重视

培养高科技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点,而很多高校只重视专业知识,不重视创新教育。首先,学校评价学生好坏的手段主要是分数,并且单纯依靠理论考试来作为唯一标准,这样培养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其次,学生缺乏思维训练和专业交流,造成学生缺乏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阻碍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学校管理中,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主平等交流问题的能力,不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且学校的文化氛围不浓,学生不能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些都是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3.高效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3.1优化教学体系,建立创新型教学

教育改革中要求实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高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优化教育体系,建设新型教学模式,其中实践性教学、将各个课程之间进行整合、教学方式多样性等都是好的方法。首先,教学课程应该以广泛的基础知识为基础,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将前沿知识和创新思想渗透到教学中,保证教学的先进性。根据时代的步伐,时常更新教材内容,将前言知识渗透到教材中,并要建立专业特色,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其次,要变被动的学习模式为主动的学习模式,时常鼓励学生要有探索精神,善于动手,善于思考。学生不仅要学会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多采用讨论、启发、实践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如对于抽象的机械内部结构,教师要结合多媒体技术将其内部结构做成动画的模式来模拟工作过程,还可以采用实物模型、录像等对学生进行生动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对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3.2 建立创新型师资力量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各种软硬件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活动条件。首先,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可以为学生建立金工实习场所、工程训练中心、综合实验室等,并采用开放性管理的模式,保证实验内容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其次,要建立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在建立创新型师资队伍中,要投入经费引进一批学科前沿的先进人才,使师资队伍有很强的竞争力。鼓励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在招聘教师时,尽量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教师,或者聘任在该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作为校外兼职教师,这样教师的整体素质就会有一定的提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endprint

3.3 根据专业特色,制定创新培养方案

高校机械类专业应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机械行业的发展,结合相关的机械化单位的要求,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先进的专业优势,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制定一定的方向,做到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泛、特色鲜明的专业创新培养方案,做一个能够适应现代社会机械类专业要求的、先进的学科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通过工程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的综合提升。

3.4 健全创新教育机制,增强创新氛围

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才能为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因此应该健全创新教育机制,增强学校的创新氛围。首先,可以在教学中增加创新学分,这样就能督促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发的开展科研活动,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创新思考的能力。其次,根据学科的需要,定期聘请本专业领域的专家为学生做前沿知识的讲座,这样学生就能从多彩多样的讲座中丰富知识,拓宽视野。特别是现在机械技术更新很快,通过各位专家对先进的机械加工技术的讲解,学生能及时了解最新的机械专业动态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的兴趣。第三,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创新竞赛,将学生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5 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锻炼机会

实践是创新的必备条件,机械类专业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强,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建立科研基地,为具有创新科研想法的学生团队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教师也要为学生的创新科研活动提供相应的技术帮助,使学生的创新科研工作顺利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竞赛,如全国机械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今天,高校机械类专业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建立相应的创新机制,抓住相应的机遇,不断总结机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实时改革,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真正发挥其创新才能的平台,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机械创新竞赛,不断进行专业学术间的交流,锻炼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清,易飚. 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3,05:24-26.

[2]周树涛.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5:16-17.

[3]伍俏平,王知知,康辉民. 论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当代教育论坛,2013,04:28-32.

[4]李璐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5]祝建孙,陈俊杰.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技信息,2009,36:148-149.

机械专业学生智能培养 篇4

1 “案例+ 项目驱动”模式提出

传统的案例培养模式是老师自己根据培养目的和要求, 找出一个典型的案例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协作,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识别、分析的能力。这种案例优势主要表现在能较好配合所学知识, 但是也存在不足,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案例主要来源于老师自己的检索, 导致检索范围不够宽广经典案例来源不足;二是案例更换速度慢, 易陈旧, 难以与时代同步[3,4]。项目驱动培养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或多个项目为主线来开展教学, 把相关知识点融入到项目各个环节, 层层推进项目, 通过对问题深化或功能扩充来拓宽知识广度和深度, 直至得到一个完整的项目解决办法, 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5,6]。而文中“案例+项目驱动”模式所提出的案例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根据项目需求, 由学生自己选择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 对这个案例开展较为有针对性探讨和分析, 且做出自己的评价和判断, 并研究该案例的主要知识点和创新点是否能够运用到所研究项目, 不同同学针对相同或不同的案例得出不同结论, 对不同结论做出评估、选优, 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完成项目。由于学生这个大群体参与, 大量的相关案例得到检索, 案例来源具有明显多样性和新颖性, 并以这些案例为原材料构建相应案例库作为后人学习参考资料。

2 “案例+ 项目驱动”模式基本要素

在此模式下, 主要包含项目案例、项目、学生和老师等四个基本组成要素。基本阐述如下。

2.1 案例

根据所选择项目的需要, 将该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可以具体执行研究小项目或个体任务, 师生共同探讨每个小项目或个体任务所应用到知识点有哪些, 了解当前针对这些知识点有哪些前沿性的研究进展。学生以这些知识点为核心检索相关案例并加以收集整理, 形成案例数据库, 所选案例具有宽泛性、前沿性和经典性, 且具有可再现性和可模拟型, 比如设计某个机械装备的结构, 可以用到哪些软件, 设计后达到什么样效果, 学生均可以按照案例所述自己动手操作达到再现的目的。

2.2 项目

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有一定技术含量, 创新性和挑战性较强, 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较为领先地位, 根据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以实际科技类应用性课题、机械创新大赛或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等创新类设计项目为主, 该类项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创新性,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3 学生

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来源于机械类相关专业学生, 该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基本知识, 如工程计算、二维或三维绘图及基本设计等能力, 该阶段的学生也对本专业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好奇心和兴趣, 急于想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创造一些新东西, 自身具备良好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定批判性、独立思考、拒绝复制思维方式和多侧面思维方式。

2.4 老师

老师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起到具体指导和亲身参与作用, 自身具有充分把握整个过程能力, 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能及时解决学生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新问题, 并乐于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老师不仅立足于自己所任教学科的前沿阵地, 了解科学技术新成就和把握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还应熟悉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密切联系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这是因为, 一方面要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辩证的思维, 这是在各学科相互联系基础上形成的, 老师具有比较广博知识, 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另一方面, 它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且又高度分化与综合, 不断出现新学科。要求高等教育在注重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和发展学生创造能力, 同时注意相互渗透, 课程综合化, 以加强学生综合能力。

3 模式实施过程

3.1 案例收集

老师根据所选择项目与学生共同探讨项目主要难点所在, 并根据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分配具体工作任务, 由1~2名学生负责每个分解后小项目或工作任务, 围绕各自小项目或工作任务展开案例的收集。案例的收集主要通过网络搜索引擎 (如百度等) 、中国知网、外文检索 (如EI、SCI论文) 以及图书馆相关资料。及时跟踪学生在收集过程中遇到问题, 防止出现查阅的资料与所负责任务或项目需求信息差距过大情况发生。学生定期反馈案例收集情况, 并根据案例的发表时间、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分类, 以便于案例库的建立。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 在此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始终保持相互交流。

3.2 案例模拟

由于机械类专业学生所选项目主要以实际科技类应用性课题、机械创新大赛或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设计项目为主, 因此其对应案例也应具备较强再现性, 在案例查询收集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收集案例有针对性进行再现模拟, 在模拟这些案例时, 学生运用已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工具 (如Auto CAD、Pro/E、Ansys等) 进行训练, 同时体会该案例知识点、创新点以及与项目结合点。定期了解学生进行案例模拟进展情况, 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提出各自解决方案, 找出该案例中哪些知识点可以直接运动或间接运用到项目中来, 或者通过变换这些知识点思路或思维方式产生新的创新性想法, 这个过程是老师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过程, 基本过程如图2所示。

3.3 案例分析

召集所有参与项目学生, 每个人均将在案例模拟过程中所获得知识、创新点及与项目结合点等做成PPT形式, 面向全体项目参与人员以报告形式进行讲解, 将自己所遇难题进行阐述并与老师及其他参与人员进行共同讨论, 集思广益找出难题突破点及解决办法, 老师和其他项目参与人员根据PPT报告人所讲案例提出自己对案例看法以进一步优化解决方案, 在此过程中老师从学生那里学习到他们创新点和创新思维,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能更好地把握住与项目有关知识点并加以创新, 基本过程如图3所示。

3.4 项目驱动过程

以需要完成项目为主线, 以提高项目创新性为目的, 将各学生在案例模拟分析获得知识点、创新点和项目结合点应用于需要完成具体项目中。在具体实施中, 学生为参与项目完成的主体, 学生之间及时交流沟通做好配合、衔接工作, 使得各个学生所负责的项目任务进展基本保持同步, 以提高学生之间合作性和协调一致性, 并以小组会议形式定期报告自己所负责的项目进度。老师全程指导、全程参与, 协调各个学生之间步调及与学生共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困难, 师生随时交流讨论, 达到共同提升创新能力、知识共享共赢目的。项目实施不仅巩固了学生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4 结语

该文根据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培养目标和预期工作特点, 以案例收集模拟分析和完成具体实际项目并交互提高师生创新能力为目标, 针对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学生, 提出了“案例+项目驱动”的培养模式对学生创新性及其他综合素养进行培养和训练。在此模式下学生作为主体通过案例收集模拟分析和完成项目等具体工作得到了较为全面的锻炼, 老师作为全程指导和实际参与者, 时时刻刻与学生保持沟通和交流, 提升了学生和老师创新能力, 该培养模式的提出不仅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 对老师自身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摘要:根据机械类学生特点, 结合学生培养实际社会需求, 针对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学生, 提出“案例+项目驱动”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参与主体、老师全程指导并参与讨论, 结合前沿性科技攻关项目,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创造性和老师对专业知识掌控性, 以案例收集、模拟、分析和完成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项目任务为实施主线, 实施过程中师生针对所遇难题以讨论及报告形式积极交流和相互学习, 达到交互提升师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案例,项目驱动,创新能力,交互提升

参考文献

[1]成江荣.“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模式下的计算机综合实践能力提升策略[J].软件导刊, 2015 (2) :190-192.

[2]金炜, 周亚训.“数字图像处理”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7) :82-83.

[3]刘家友, 王以功.“土木工程CAD”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 2015 (5) :61-63.

[4]陈伟, 刘军, 谷凌雁.以案例驱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课程[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8) :152-153.

[5]王欣, 张毅.基于“项目驱动”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2 (2) :108-111.

机械专业学生智能培养 篇5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高职学生;创新能力

一、我国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引导实践创新教育,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参与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如举办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同时各类高校也在积极培养工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如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在科技创新创业园、技术创新工作室等采取“五结合”的创新模式;大连理工大学的综合创新实验教学新模式等等。总体来说,教育实践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在质量和数量上有了较大的进步。

二、高职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与世界经济接轨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与世界知名企业争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对于中国企业来讲,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专业技术人员是促使一个国家社会与经济腾飞的骨干力量,而高职教育则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技术专利可以购买,研究成果可以引入,但是技术人员必须依靠高职院校自身来培育。因此,高职院校肩负着创造新型人才的特殊历史使命。

三、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偏少,试验设备不足,仪器设备在实验时无法做到人手一台,比如大型设备更是让学生不敢奢求,只能观看实际操作步骤,不能进行自己动手操作,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实践教学只是停留在表面。

(2)专业培养方案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节,不能跟实际社会需求相结合。课程安排多是注重理论性,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开设的课时较少,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识不够,不能跟社会挂钩,导致学生在就业时不能找准自己的就业方向。

四、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讨

(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结构,知识内容可以包括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也应由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向开放式过渡。实验课程设计中,应在原有的公共实验课程的基础上,增设选做实验课程。在实验内容改革中,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应逐渐增加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数量,减少验证及演示类的实验项目。以“宽基础、专门化”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优化课程体系,鼓励增加课程的种类和数量,多开设选修课,允许学生跨专业进行选修。

(2)改革教学方式。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思路,探索高职教育四年制改革。应考虑在不明显削弱传统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学习的同时,建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教学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项目式教学,科研项目主要选择可服务于生产实际的项目,突出导师的导引与学生的实践,使学生的学习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3)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是实践教学条件,它同时也关系到课程体系能否落到实处,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可通过“引企入校”,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政校合作”搭建实训平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同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等。

(4)突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念。创新能力培养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要与生产实践和工程实践相结合。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参与到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中来,从最基本的测绘、建模入手,逐渐深入,建立学生工程意识,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5)改善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与是否具有完善的考核机制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在实验实训方面严格把关,对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创新性实验和毕业设计分别进行考核。同时,学校要建立一支师资雄厚的教师队伍,聘请高级技师和技术性骨干来指导学生的实践。完善学校的教学管理队伍,注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保证实验实训所需的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机械基础技能,锻炼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对于应用型新人才的需求将更加紧迫。这对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但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并不统一,所以我们就应在教学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可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条件、突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念等等,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培养社会合格的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加快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步伐,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铁钢,王彤,刘玉利. 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市场调研分析与实施模式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2013,14:124-125

[2]胡新华,马广,章跃洪,戴欣平. 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1):5-7

机械专业学生智能培养 篇6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传统教育教学中, 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将学生看成是装知识的器皿, 忽略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忘记了学生才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人, 这样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缺失。 因此, 在中职机械加工模具专业教学中, 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将课堂重新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并不断创新学习教学思想, 实现教学目标。 机械加工模具主要以学生的技能学习为主, 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 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在课下了解学生对于实践的看法与想法, 以此确定教学内容, 将课堂打造成学生喜欢的模式,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 教师还应当对机械加工模具专业中的教学大纲、教学材料、教学计划、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多加研究思考, 转变其中不科学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打造实用型的课堂。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机械加工模具专业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较为紧密, 专职教师不但需要储备一定的有关机械模具操作与实施的理论知识, 而且需要熟知其在生产流程中的具体运用与加工方法, 这就对专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不断提高专业技能, 努力成为“双师型”的优秀教师。 唯有这样, 教师才能在机械模具专业的具体教学活动中, 熟练、灵活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联系, 课堂教学才能变得如鱼得水。 例如, 在执教“四杆结构”一节时, 教师可以结合缝纫机脚踏板的结构进行讲解教学。 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到各个车间进行实训观摩, 实训前还可设计一定的问题, 让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习得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让学生明白机械加工模具不仅是一门理论实践学科, 更是一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要想培养机械加工模具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正确的教学方式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机械加工模具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动手实践, 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操作训练与动手实践。 因此, 在机械加工模具教学中, 教师要传统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例如, 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机械加工模具相关的实验与话题,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与探讨, 让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加强对机械加工模具理论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在动手实践中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教学中, 才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四、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加强学生操作练习

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学重点。 如果教学中一味地依靠到各大企业进行实习与培训, 就不太现实, 因为学生不可能每天都去, 而且各个车间不是随时都有岗位可供学生实训。 所以, 在中职机械加工模具专业教学中, 学校应当建立相对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 保证学生实践次数与实践效率。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另一大优势是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实习培训, 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弥补不足, 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学生的最新状况, 对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生能在自己所熟识的环境中积极操作与练习, 调动主观能动性,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习训练中, 树立自信心, 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将来有能力在社会中生存与立足。 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当重视实训的内容, 内容与项目的确定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实训的质量与效率。

总而言之, 加强中职院校机械加工模具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是整个中职院校教育改革中的必经之路。 教师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理念,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促使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此外, 学校应当建立相对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 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社会与企业对人才的规格与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动脑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是我国教育对中职院校的要求, 教师在中职院校教学改革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重点, 更新教学理念, 才能有益于培养出适应于社会发展与需要的新型人才。对于中职机械加工模具专业, 教师更应当注重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动脑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学,机械加工模具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凤清.对中职机械加工模具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 2014, A3:181.

[2]吕丽禾.谈中职机械加工模具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14, A5:139.

[3]汤叶飞.浅议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 (下) , 2015, 04:63.

机械专业学生智能培养 篇7

1 传统的机械专业大学生实践培养分析

1.1 制造类专业传统的实践培养内容

通过在多家高校的机械制造类专业调研, 各高校机械类实践培养教学内容基本一致, 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金工实习、机械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1.2 机械制造专业实践内容的缺点

目前专业内的实践教学内容, 具有以下几个缺点:一是实践教学大纲与实践设备、工艺陈旧;二是实践教学内容以完成大纲规定的传统内容为主, 缺乏对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考核;三是高校教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掌握未来社会工作的本领。但部分教师思想保守, 安于现状, 自身知识更新缓慢, 缺乏对最新制造科技的掌握和教授能力[2]。

2 创新实践培养改革方案研究

2.1 对传统的实践培训内容进行改革

目前, 机械专业使用的实验教学大纲侧重于传统机械制造技术, 实践培训内容以基本手动操作、演示和参观为主, 实践内容单一陈旧, 实践设备老化, 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独立思索能力的训练。鉴于此, 实践改革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通过调研国内先进机械制造企业, 跟踪最新先进制造技术, 重新编写实践教学大纲并更新教学内容。编制与实际生产和机械技术发展紧密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研究方向多元化。通过设计机械专业内多个方向的实践题目, 建立多方位的实践教育考核方案,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题目进行实践操作并获得相应考核成绩, 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视野。

3) 提高数字化制造知识的培训比重, 更新实践教学所需的机械设备。如果经费紧张, 可以自制模拟设备或采购仿真设备, 提高实践培训的技术含金量和新鲜度。

4) 将实践教学内容柔性化。实践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最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 使学生持续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知识, 保持快速提高向上的趋势。

5) 与高新制造企业对接, 让学生跟踪把握最新的制造技术发展方向。可以将在企业调研获得的生产信息和技术问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 拉近在校生和用人企业之间的技术距离, 让学生提早获得企业科研工作的训练[3]。

2.2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机械专业大学生来说, 创新能力是体现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志, 是实现其个人价值的最快捷径。因此, 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应该创立多种多样的创新培养模式, 让学生们通过各种创新模式的锻炼, 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1) 改革传统的、模式固定的机械实验教学内容, 开设面向学生兴趣选择的开放性实验课程, 通过教师的多课题设置和学生兴趣的双向选择, 实现兴趣化的实验教育, 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创新竞赛, 例如节能减排大赛、机械创新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 在开发创新思维的同时,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并且对学生未来的工作科研能力形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 辅导学生进行技术专利写作与申请。写作专利需要申请人具有技术创意清晰表达、设计图纸完整绘制以及各种程序文件严格写作等综合知识能力。能够用专利文件的形式清晰表达自己的技术研发成果, 可以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尤其是申请到国家专利证书后, 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积极性有突出的促进作用[4,5]。

2.3 改革实践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

改革实践培养模式同样需要重视学生和指导教师的业绩考核方式的改革。在实践培养过程中, 仅仅依靠传统的考试或考查考核模式, 不利于学生思维创新和保持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同样, 对于教师, 单纯以教学工作量考核也不利于教师工作的开展。因此, 高校应根据自身开展实践培训的模式种类和定位标准, 制定一套适合的考核体系, 将学生的创新实践学分化, 将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业绩化, 实现一种广度化的量化考核方案, 保证创新实践培养取得预期效果。

3 结束语

创新型实践培养模式, 相比与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 对提高机械专业大学生的知识广度、思维活跃度等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和效果, 通过创新实践培养, 大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制造业现状, 尽快地实现个人价值;对于指导教师, 保持了持续学习的动力, 促进了知识的更新和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对于高校, 保持了改革的活力, 更深刻地实现了教育的目的与价值;对于社会, 为振兴我国的机械行业发挥出突出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淼, 徐浩然, 张媛媛, 等.高校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方法探索[J].大家, 2012 (9) :212.

[2]赵夏青.浅析个性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7) :20-21.

[3]魏克湘, 刘迎春, 董丽君, 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 :74-76.

[4]周海, 王黛萍.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探索[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0 (10) :174-175.

机械专业学生智能培养 篇8

一、社会对机械类高职大学生的要求现状

(一)现代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综合素质高

机械制造行业正在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这与中国当前国内经济的发展是吻合的。机械类高职学生面向生产一线,就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技能,严谨的作风纪律和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长期扎根一线的良好心态,以及较强的质量意识和较高的安全素养。

(二)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复苏迅速,迫切需要人才

目前,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复苏迅速,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人才紧缺,另一方面,大量高职生不能理想就业,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在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现象和高职生自身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有直接关系。

二.影响机械类高职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

大学生要能够参与社会竞争,适应社会要求,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从以往的片面注重专业知识学习,转向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部分学生片面追求一技之长,而对人文素质强化过少,与社会实际的要求错位,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

(二)核心竞争力不突出

机械类学生要在就业上成功,必须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部分学生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意识,缺少核心本领和特长,因此竞争优势不明显。

(三)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今的高职生,在家里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而养成了只讲索取、不懂奉献的习惯,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有的学生把待遇高、福利好作为择业目标,急于求成、盲目攀比、就业期望值较高,与社会需求形成很大反差。

三、培养就业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异质化特色和能力,提升学生竞争力

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上,要以社会需求为核心。“最紧缺、最适合”就是特色!要积极邀请企业介入办学过程,逐步实现学生培养分阶段、分环节、分模块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让企业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要坚决落实素质化教育管理基本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效率意识、品质意识、安全意识,和能吃苦、讲奉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借助第二课堂,促进就业能力提升

开展各种技术竞赛、能力训练等活动。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的技术、技能大赛,参与竞争,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参赛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激发学习的热情。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和学生,正在受到用人单位的特别关注。积极推进专业社团建设。系部可广泛发起组建学生的专业社团、各学科兴趣小组等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由于学生专业水平所限,学校应提倡专业教研室、教师参与指导,并对指导教师加计必要的工作量,对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三)大力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新生入学时通过专业介绍会、优秀学长交流会、企业参观等方式大力开展专业归属与认同教育,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生设计“全景成长路线图”,使学生明白入学学什么,毕业后干什么,十年能成就什么。机械类专业的职业发展都是技术员、技师、车间主任、总经理,提前为学生树立就业意识和职业意识。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将就业能力培养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中,始终以职业生涯设计为核心,针对自己要从事的职业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个人与职业之间的适应关系。

加强职业道德的培育,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弥补文化素质的不足。通过对企业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主要包括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目前高职机械类专业的大学生在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四)加大高职生心理问题的疏导,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

应届毕业生普遍对就业形势感到焦虑,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急于求成、盲目攀比、就业期望值较高,与社会需求形成很大反差,从而产生了失落感和自责、自卑的心理,形成了心理障碍。因此,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应加入心理辅导与咨询。

树立良好的就业观。选择职业就是选择事业;选择行业就是选择生活方式。学生要把就业的选择和自己的人生规划结合起来,和自己将来的事业建设结合起来。

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是提升机械类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条件。学生毕业后从事企业生产第一线工作,多数企业要求倒班和加班;要求毕业生具备不怕脏、不怕累、能够吃苦的精神。在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应教育学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走进企业更快地转型为具备职业素养的“机械人”打下基础。

摘要:针对近年来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社会对机械类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化,对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俊奎,张剑.河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J].农技服务,2011,28(3):409-410.

机械专业学生智能培养 篇9

1 机械拆装实训中学生专业素质

学生专业素质是指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同时, 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结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且通过相关的实践经验将这些专业知识能力进行内化和专业化, 使得其形成一种相对稳定, 较为出色的专业工作品质和素质。在教学之中, 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培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之中的。在机械拆装实训教学中, 学生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的培训主要是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包括了对资料的查阅、社会的调查和相关内容的统计和写作等。机械拆装实训是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整个教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点环节。在教学之中, 机械拆装实训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理解能力和熟练操作能力的关键, 也是解决机械拆装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方式。按照实训大纲的要求, 机械拆装实训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及其和相关零件进行拆除和重组, 从而真实、详细的了解机器的构造原理和构成方式, 并且能够使得学生正确的对机械进行拆除和安装,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我创新能力和劳动观念。

2 自学能力培养

在市场经济日益兴起, 产品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 科学技术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这就为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 在今天的机械拆装实训教学过程中, 一般都教学模式都是通过安排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 但是由于受到现阶段科学技术水平和教学设备的影响, 使得在课堂之中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及时的进行手动操作和实训, 因此就需要在课堂之外学生自我学习, 通过自学能力来完善和提高对机械设备原理和构成流程的认识。教师可以在实训教学中通过质疑、分析、解答来引导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提高。在教学中实训教学都是由教师短暂的讲解专业知识, 最后通过学生进行手动操作。在这种教学过程中, 由于学生的好奇心理, 使得在教师对专业知识讲解中不曾重视和注意力不集中, 造成了对专业知识水平的认识不够, 这就迫使学生需要利用较多的时间去自学。教师用很短的时间讲授基础知识, 而实训考试中又有一定的基础知识题, 这就迫使学生就典型机器、设备的基础知识进行自学。

3 机械拆装实训中综合能力培养

随着机械制造业在近年来的迅速发展, 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这种要求主要表现在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要求的同时, 对熟练的操作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机械拆装实训工作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拆卸和装配机械元件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去完善和创新。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 由于受到教学理念和流程的影响, 使得在教学中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1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不过关, 使得对挂图、模型和多媒体等多种辅助教学设备的应用较少, 同时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讲解不够全面。即使在教学中采用机械设备进行讲解, 也由于人多设备少的原因使得一部分学生无法有效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2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试训比例失调较为严重, 同时可供学生动手拆装的机械设备严重不足, 学生在实训之中轮空人数较多, 无法对知识进行全面、综合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是现阶段教学体系的关键, 也是机械拆装实训教学的最终目标。例如, 在减速器的拆装过程中要对设备的工作原理、相关零件的安装与位置定位进行统一合理的配置, 并且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全面的讲解, 避免学生在安装中出现盲目和无法有效控制的隐患。又如, 在减速器主要零件中, 我们要正确的认识挡油环和甩油环之间的联系和相关作用, 并且要帮助学生全面的了解设备中轴承的作用, 并通过不同的润滑方式来展示轴承的工作效率和流程。在液压元件的拆装实训中, 针对容积式泵的工作原理提出泵的密封容积的构成及变化、影响液压泵效率的主要因素、液压泵在工作中为什么要按规定的方向转动, 各种液压阀阀芯的结构与阀工作原理等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剖析和解答。通过上述实践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得到加强。

4 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 各种工科技术人才的培养逐步成为教学工作重点, 也是现阶段各类技术院校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应用技能是通过实践操作、反复训练而逐步养成的, 充分利用机械拆装实训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十分有效。首先在实训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实训前认真做好动员准备工作, 强调实训的意义及重要性,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训中。实训前的准备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环节, 准备的是否充足, 直接影响实训的效果, 要在实训前对所要用到的技术和理论胸有成竹, 才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心应手。其实劳动观念的养成在实训中也非常重要, 拆装实训技能训练, 需要大量的动手操作, 只有通过培养劳动观念才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勤于动手, 多动手才能发挥实训的作用, 锻炼了专业技能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结束语

机械专业学生智能培养 篇10

一、努力培养学生的“诊断”能力

机械设备维修要求维修人员具备较高的诊断能力。所谓诊断能力,类同中医所说的“望、闻、问、切”,机修中常说的“一听、二看、三观察”能力。具体说就是当设备出现某种故障时,维修人员通过听机床声音、看机床及产品的外在表象、问故障出现的详细过程、查故障记录单及相关资料,并结合维修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通过分析判断,逐步缩小故障检查范围,最后准确得出设备故障的具体部位及原因。这要求我们引导学生:

1.逐步形成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

机械维修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应用技术,要求维修人员必须具备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包括材料学、力学、热处理、机械理论、液压传动,以及各种设备的结构原理、使用、调整、安装、调试等技术知识,此外数学、计算机应用知识等都是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的,只有这样才能胜任于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现代设备维修需要。

2.具备常见故障总结归纳分类的能力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将遇到的问题与前人的经验,不断总结、归纳、分类,变为自己的经验知识。例如,车床加工圆柱形工件时,外径发生椭圆及棱圆现象通过总结有四种原因:主轴间隙过大、主轴轴径的椭圆度过大、主轴轴承磨损、主轴轴承(套)的外径(环)有椭圆或床头箱体轴孔有椭圆或两者的配合间隙过大。这样就缩小了故障的检查范围,通过进一步观察、测试、分析,就很容易确诊了。

3.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全面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对初学者来说,由于基础知识不系统,又缺乏经验,在维修过程中很难一次性地准确诊断出故障部位及原因。但他们往往会急于求成,这样就容易造成多次误诊、多次拆卸、多次安装的现象,最后还不一定找出问题的本质原因,不仅浪费了时间,还降低了拆卸零部件的精度。为了避免这一缺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初级阶段就养成科学严谨、全面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在分析故障的起因时一定要思路开阔,无论是机械传动,还是机械液压、气路、电路等,只要有可能引起该故障的原因,都尽可能全面地列出来,进行综合判断和筛选,然后通过必要试验,达到确诊和最终排除故障的目的。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故障排除能力

当设备故障确诊后,如何排除故障是维修工作的关键所在,这一过程要使学生具备:

1.对失效零件修复或更换的确定能力

确定零件是修复还是更换,将直接影响机器修理的质量、成本、效率和用期。它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同时要考虑设备的精度、修理费用、本单位的工艺技术水平,以及机器设备各种性能要求等。总的原则是确保设备性能、精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费用,延长修理周期。

2.修理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能力

要求维修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修理方案的确定、计划报表、人员安排、技术物质准备、实施维修、修后调试、试车验收及协调合作能力等。这种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提供环境,让学生分组自行组织维修,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后再作综合点评。

三、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中的创新能力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术改新能力。机修钳工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好教材,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故障排除的过程蕴含着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修理过程中要结合对失效零件的分析,决定某些结构或零件是否需要改进,使学生认识到设备修理不仅是恢复原有的性能和精度,关键是结合维修改进设备结构、改善设备性能。比如,老式机床增设现代化的刀具、夹具和检测控制装置,将老式旧机床改装成半自动化的单工序机床,增加数控系统,变普通设备为数控设备。这样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利用了现存资源,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术改新能力。

机械专业学生智能培养 篇11

一、机械专业大学生两方面能力培养现状分析[1,2]

(一) 大学新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方向把握不准。

目前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模式仍然是“应试教育”, 学生习惯了在老师和家长的规划下学习考试, 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课堂安排及学习节奏, 再加上刚入学对自己所学专业内涵不了解, 没有及时思考上大学的目的和意义。当大学赋予刚入学新生“自主学习, 快速成长”的学习方式时, 学生并不能客观地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 同时不能准确地把握好自己的学习方向。

(二) 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难以形成自主学习的强烈意识。

由于机械专业大部分课程内容非常经典, 而教学计划又不断调整减少授课学时, 为了完成授课内容这一刚性任务, 教师只能采用“满堂灌”,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而言就很难有自主积极性, 最终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

(三) 学校政策导向积极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却不高。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在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 不管是在教师配备、还是在经费投入方面都从政策上给予了积极的导向和支持。但实际上多数学生没有积极参与, 即使有些学生参与了, 完成的质量和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

(四) 环境和场地的客观限制使得创新实践运行受到制约。

学生创新实践需要有足够的课外活动空间及场地, 目前学校各专业实验室在完成课内教学的同时已经全面向学生开放, 但是相对于班级人数较多的现状, 仍然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另外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由于题目、过程的新颖性和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都有很高要求, 所以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也提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这一需求面对师资队伍不足和教师精力不够同样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运行限制。

二、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思考[3,4]

(一) 如何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什么时间渗透最合适。

大学新生刚入学时通常比较迷茫, 必须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否则由于大学的生活学习节奏完全不同于中学阶段, 必然会使一些同学无所适从。如果能在大学生刚入学时通过入学教育等环节促使学生思考上大学的目的和意义, 进而结合自己的理想做好人生或职业生涯规划, 应该是最合适的。

(二) 如何让学生了解专业内涵, 形成初步学习兴趣。

调研显示, 多数学生在完成大一到大二的基础课学习时并不是非常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内涵。夸张地说可以概括为不知道学的是什么、为什么学、学了以后将来会有什么用, 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自主性。如果能让学生早些了解所学专业内涵,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一些, 则势必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 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共同讨论问题, 并鼓励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引导和组织, 指导学生思考并培养学生获取学习方法的能力。

(四) 如何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需要持续不断地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加强, 为此教师要发挥好启发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并给学生主动学习正确的指导。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

(五) 如何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学生光有主动学习意识还不够, 所谓学为所用, 学有所用, 学习的内容必须转化为实践, 才能让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目前学生的实践环节通常有课内实验, 并保证实验内容、实验学时和实验条件符合课内实验的需要。因此, 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内实验的组织, 包括时间、场地、内容等, 将着眼点放到实验对学生工程实践的培养这一目标上。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工程能力, 并将工程中的实际需求挖掘出来, 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然后, 再以学生科研立项等办法寻找解决方案, 并通过实践进行检验, 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六) 如何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具备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

通常讲自主学习和创新设计能力都可以举出一两个典型, 说某位同学或某个小团队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多好的成绩, 事实上大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应该使全体同学或至少大部分同学在综合能力方面得到训练并取得效果。为此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不同层次学生, 因材施教, 通过严格管理和自主学习计划的合理组合, 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三、培养我校机械专业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具体方法与实践

(一) 抓好入学教育, 促使新生明确大学使命。

通过入学教育、实验室专业认知讲座、主题班会的形式, 由班主任主持并邀请高年级甚至已经毕业的学长开展专题研讨, 让同学认识大学生活各方面与中学的不同, 力求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发言并书写总结报告, 让同学仔细思考, 从一开始就建立班级全体同学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 专业早介入, 指导学生自主规划大学学习四年计划。

让学生早些接触本专业, 主动了解自己将来能干些什么, 思考自己将来想干点什么, 大学期间需要储备哪些知识。为此可以选用专业教师作为班级班主任配合年级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 并根据学生学习兴趣找一个专业教师科研课题为切入点, 让学生主动规划大学四年学习计划, 并由相应老师作为他们的导师具体实施。

(三) 开发多门专业综合实验, 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开发专业综合实验, 实验内容的组织突出综合性及设计性, 具体实施以小型项目的形式开展,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借助多门课程的知识综合运用方能完成。

以“机械方案创新创意设计模拟实施与分析改进”实验为例。该实验首先要求学生认识实验台, 在了解实验台功能的前提下, 对指导教师给出的若干典型创新案例进行分析归纳, 并借助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所学方法, 发散思维, 自拟题目, 制订设计方案;接着运用机械原理知识,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做相应的机构分析;其次, 学生根据设计的方案在实验台上进行实物搭接。搭接过程中重点分析各零件的结构特点, 各构件之间的运动连接等, 加深对机械设计课程中讲到的结构和连接这两部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并根据运行效果找出设计方案的问题及不足。再次, 进一步基于产品建模与仿真分析这门课程所学内容, 通过Pro E等软件建立设计机构的三维模型, 并对其进行虚拟装配和机构定义;最后, 进行仿真分析, 根据仿真结果与实物机构作对比验证, 提出改进方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两门专业基础课、两门专业课所学的知识, 从方案拟订到具体实施再到分析改进, 通过一个实验项目对机械设计的方案设计阶段的能力需求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训练。

同类实验可以作为开放实验供学生选修, 从开展效果看三年级的学生对该实验有更加浓厚的兴趣, 项目的训练能够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课堂上没有消化的知识, 并将一些抽象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工程实践对应, 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 将课程所授内容与学生科技竞赛结合,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产品建模与仿真分析》专业选修课为例, 课程所授内容包括基础建模、虚拟装配、仿真分析、工程图等模块以满足机械设计细节设计阶段的多方面需求。授课时如果没有具体任务导向, 仅单独讲解各模块的操作实施, 则学生势必没有太浓厚的兴趣。但以大作业的形式分小组给学生设计题目, 并期望课程结束后题目完成结果能够参加北京市乃至全国组织开展的“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等赛事, 学生则有了任务驱动, 根据小组制定的目标便会逐步甚至超前地去深入课程内容, 主动寻求解决办法以完成作业, 并进一步加以完善去参加比赛。

以课程与学科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几年, 每年都有若干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获得市级以上的奖励。一方面巩固了所学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同时从参与面这一角度看, 这样的开展方式能使更多学生从中受益。

(五) 在自然班中形成若干项目小组, 团队协作互相促进。

结合班主任工作, 以所带班级为试点, 根据班级学生状况, 分成若干项目小组, 划分时兼顾学生各自兴趣特长, 从独立实践环节开始小组作业, 依次完成开放实验选修、大学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参加各类学生科技竞赛, 过程中同学互相协作, 遇到问题积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 班级整体状态优秀。机械0802班毕业时全班34名同学考研5人, 出国1人, 其余同学全都找到工作。毕业率100%, 全班同学拿到毕业证书;毕业设计通过率100%, 其中优秀毕业设计4人;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2名;班级同学参加“北京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参加“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北京市特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项。

(六) 以开放实验室为平台, 通过开放实验发挥传帮带作用。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总是枯燥乏味的, 所获得的收获是有限的, 而学生之间的互相促进则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另外教师的授课内容虽然系统性很强, 但是由于受到学时安排及排课的影响, 有些课程内容对一些同学来讲多数情况下却有较严重的滞后性。开放实验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开放实验课题设计比较系统全面, 选修的学生通常来自不同年级。如此便可在实验的组织开展过程中, 通过高低年级的同学传帮带, 促进同学主动学习、主动实践。通常, 开发一个好的实验项目可以持续应用至少四五年的时间, 如此一届接着一届的传递下去, 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四、结语

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文从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出发, 结合我校具体情况, 做了相应的分析思考, 并就已经开展的具体方法措施做了总结归纳。从实施效果看, 对参与学生的相关能力培养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所述方法也可为培养机械类专业大学生相关能力提供借鉴与参考。当然由于实践实施的学生范围较小, 还有很多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实践验证。

参考文献

[1]王静琼, 张卫, 朱祖德.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培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7, (1) :196-199.

[2]高宏.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4) :33-34.

[3]黄波.关于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思考[J].沈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 :54-56.

上一篇: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下一篇:先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