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共12篇)
机械专业 篇1
机械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开展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 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来充分掌握和了解机械专业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深入学习机械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对于中职学校学生而言, 机械基础课程相对于其它课程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机械基础课程相对于其它专业课程来讲, 其更具抽象性, 学生学习起来也略显得的枯燥乏味, 同时由于中职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 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起抽象性较强的机械基础课程也相对较难, 所以, 在素质教育深化的背景下, 如何有效提高机械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成为中职机械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下面, 我们就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了解。
1 课前准备, 在动中学, 让学生动起来
传统的教学大多是“牵牛式”的, 教师按书本内容教, 学生按书本内容学,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教学。“机械基础”学科是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 专业理论知识较多, 动手课题较少, 学习较为枯燥。但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强, 奇思妙想较多, 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笔者采用了指定课题小制作比赛, 以成果自评、互评、讲评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讲授“铰链四杆机构的特性”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的前一周, 笔者安排学生回家按图上的要求制作一铰链四杆机构, 然后在上课时带到课堂上来演示并讲述制作过程、工作原理及能实现的功能。接着笔者有意挑选两个双摇杆机构模型来演示:一个是笔者把机架进行变换, 由双摇杆机构一会儿变成了双曲柄机构, 一会儿变成了曲柄摇杆机构;另一个不管机架怎么变换, 它始终是双摇杆机构。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是双摇杆机构, 为什么一个能变, 一个却不能变?这时可以讲曲柄存在的条件“铰链四杆机构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 且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这个大前提。通过教具演示, 让学生理解在这个大前提下所得出的三个结论:一是取最短杆的邻杆为机架时, 构成曲柄摇杆机构;二是取最短杆为机架时, 构成双曲柄机构;三是取最短杆的对杆为机架时, 构成双摇杆机构。若这个大前提不存在, 即当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之和时, 则曲柄不存在, 只能构成双摇杆机构。最后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模型中各构件的尺寸, 算一算数据, 然后试一试自己的模型变化是不是与上面的结论一致。学生在这种既轻松愉快又能动手动脑的课堂上听课, 肯定比纯粹听理论课来得有兴趣, 所掌握的知识也不易忘记。
2 通过问题的巧设,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玩中学,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去探索知识、学习知识,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问题的设置上, 教师要学会巧设障碍, 来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只有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兴趣, 才能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同时采用巧设问题的方法, 才能将枯燥的基础课程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使学生被这种融洽的氛围所感染, 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多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3 善于应用多媒体教学法
正如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已经成为无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源泉,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 可谓是声形并茂。可以在教学艺术上将思维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进行有机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并且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比如, 教师在介绍那些国际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与新产品的时候, 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国外的先进事物带到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课堂中来, 从而让学生们能够了解世界与认识世界, 这对于活跃其思想, 拓展其视野, 拓宽其思路, 丰富其知识, 激发其专业学习的兴趣, 掌握与运用国外先进科技知识与工艺技术是十分具有成效的。又如, 在讲解棘轮机构之时, 通过画面, 不但能够将棘轮的整个运动过程形象逼真地反映出来, 而且还能将棘轮机构在各类机器设备当中的具体应用加以播放。可以说, 不仅有局部, 而且还有整体。让中职生们仿佛身临其境地参观各类机器设备, 对于棘轮的运动、特点及应用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4 结语
总之, 机械基础课程相对于其它课程来讲, 知识点相对较多, 内容页比较抽象, 所以我们要想改复现阶段机械基础课堂教学现状, 就必须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 应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 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进行创新, 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高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水平、教学质量, 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摘要:开展教育教学探索是国民教育发展中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教学理念的深入, 有效地解决了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 提高了中职机械专业机械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效率,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该文也是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展开对中职机械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 并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谈了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 希望可以给广大同行业者提高资料参考和经验借鉴, 来推动我国机械专业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昊志清.《机械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浅议[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2) :223.
[2]胡金星.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8) :174.
[3]卢隆有.谈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J].前沿, 2010 (3) :195.
[4]刘海庆.浅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J].科技信息, 2010 (14) :200.
机械专业 篇2
1两构件通过 点 或 线 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机构要能够动,其自由度必须 大于零。
2满足曲柄存在条件的铰链四杆机构,取与最短杆相邻的杆为机架时,为 曲柄摇杆机构 机构,取最短杆为机架时,为 双曲柄 机构。
3在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为 等速(简谐)(正弦加速度运动)运动时,将出现刚性(柔性)(无)冲击。
4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打滑 和 发生疲劳损坏。
5直齿圆柱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 节点 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其载荷由 一 对齿轮承担。
6斜齿圆柱齿轮的法面模数与端面模数的关系为 mn=mt*cosβ(写出关系式)。
7工作时既受弯矩又传递转矩的轴称为 转 轴。传动轴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心轴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转轴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 对于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主要按 齿面接触 强度进行设计,而按 齿根弯曲 强度进行校核,这时影响齿轮强度的最主要几何参数是 齿轮直径d。
8一对标准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它们必须满足 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和 螺旋角相等方向相反。
9.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 凸轮轮廓的形状。10带轮的基准直径越小,带所产生的弯曲应力越 大。11.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相对运动的活动联接称为 运动副。
12.斜齿圆柱齿轮以 法向 模数为标准模数。法向模数=端面模数*螺旋角的余弦 13.根据工作原理分类,螺栓联接采用对顶螺母防松是属于 摩擦 防松。14.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越 大,则该凸轮机构的传动角越大,机械效率越 高。
15.普通螺栓联接在工作时主要承受拉力,它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螺纹部分的 压溃或 剪断。16.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越 小,弯曲应力越大,弯曲应力是引起带 疲劳破坏 的主要因素。17.磨粒磨损和弯曲疲劳折断是 开式 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18.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和 小于或等于 其它两杆长度之和,则最短杆相邻杆为机架时,可得曲柄摇杆机构。
19.型号为6307的滚动轴承,其内径d= 35mm,公差等级为 零级。
二、选择题
1.在曲柄摇杆机构中,为提高机构的传力性能,应该____________。极位角表示极位特性,压力角,其余角为传动角,传动角越大,传力特性越强
A.增大传动角 B.减少传动角 C.增大压力角 D.减少极位夹角 2.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机构的传动角和压力角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A.=180-
B.=90+
C. =90-
D.= 3.链条的节数宜采用____________。
A.奇数 B.偶数 C.5的倍数
D.3的倍数 4.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____________。
A.包角1太小 B.初拉力F0太小
C.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D.传动过载 5.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____________。
A.压力
B.扭矩 C.拉力 D.拉力和扭矩 6.渐开线标准齿轮的根切现象发生在 ____________。
A.齿数较少时 B.模数较小时 C.模数较大时 D.齿数较多时
7.当一对渐开线齿轮制成后,即使两轮的中心距稍有改变,其角速度比仍保持原值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压力角不变 B.啮合角不变 C.节圆半径不变
D.基圆半径不变 8.在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____________必须成对使用。
A.深沟球轴承 B.圆柱滚子轴承 C.推力球轴承 D.圆锥滚子轴承 9.在计算轴的弯矩时,常用当量弯矩MeM2(T)2,式中在不变的转矩作用下可近似取为________________。对不变的转矩,=0.3;当转矩脉动变化时,=0.6;对频繁正反转的轴=1;
A.0
B.0.3
C.0.6 D.1 10.下列四种联轴器,能补偿两轴相对位移,且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的是____________。
A.凸缘联轴器 B.齿式联轴器 C.万向联轴器 D.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11.题1图为卷扬机传动示意图,图中序号3所示部分属于()A.动力部分 C.控制部分
12.由m个构件所组成的复合铰链所包含的转动副个数为()A.1 C.m
B.m-1 D.m+l B.传动部分 D.工作部分
13.无急回特性的平面四杆机构,其极位夹角为(极位角越大极位特性越强)A.<0
C.≥0
14.凸轮机构的主要优点是()A.实现任意预期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C.适合于高速场合
B.承载能力大 D.凸轮轮廓加工简单 B.=0 D.>0 15.在设计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若出现运动失真现象,则应()A.减小凸轮基圆半径 C.减小平底宽度
B.增大凸轮基圆半径 D.增大平底宽度
16.棘轮机构中采用了止回棘爪主要是为了()A.防止棘轮反转
C.保证棘轮每次转过相同的角度
B.对棘轮进行双向定位 D.驱动棘轮转动
17.与相同公称尺寸的三角形粗牙螺纹相比,细牙螺纹()A.自锁性好,螺杆强度低 C.自锁性差,螺杆强度高
B.自锁性好,螺杆强度高 D.自锁性差,螺杆强度低
18.普通V带传动中,若主动轮圆周速度为v1,从动轮圆周速度为v2,带的线速度为v,则()A.v1=v=v2 C.v1>v=v2
B.v1>v>v2 D.v1=v>v2
19.常用来传递空间两交错轴运动的齿轮机构是()A.直齿圆柱齿轮 C.斜齿圆锥齿轮
B.直齿圆锥齿轮 D.蜗轮蜗杆
20.选择齿轮精度的主要依据是齿轮的()A.圆周速度 C.传递功率
B.转速 D.传递扭矩
21.对齿轮轮齿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是()A.齿面要软,齿芯要韧 C.齿面要软,齿芯要脆
B.齿面要硬,齿芯要脆 D.齿面要硬,齿芯要韧
22.开式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A.轮齿折断和齿面胶合 C.齿面点蚀和齿面磨损
B.齿面磨损和轮齿折断 D.齿面胶合和齿面点蚀
23.在传动中,各齿轮轴线位置固定不动的轮系称为()A.周转轮系 C.行星轮系
B.定轴轮系 D.混合轮系
24.型号为7315的滚动轴承,其内径是()3圆锥滚子轴承5推力球轴承6深沟球轴承7角接触球轴承+宽度系列代号(可省略)+直径系列代号+内径写列代号(5的倍数)+内部结构代号 A.15mm C.75mm
B.60mm D.90mm 25.当机构中主动件数目()机构自由度数目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A.小于
C.大于
A.大于
C.小于
A.F1/F2=eC.F2/F1=eμα
B.等于 D.大于或等于 B.等于
D.可能等于也可能大于 B.F2/F1>e
μαμα26.一对标准齿轮啮合传动时,其啮合角()其分度圆压力角。
27.带传动中紧边拉力为F1,松边拉力为F2,则即将打滑时F1和F2的关系为()。
μα
D.F2/F1 C.30000 D.60000 三、判断题 1.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当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为双曲柄机构。X 2.在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取得较大时,其压力角也较大。X 3.一对齿轮啮合时,其齿相互作用的轮齿上受的接触应力大小相等。V 5.在蜗杆传动中,由于蜗轮的工作次数较少,因此采用强度较低的有色金属材料 7.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传动过载。X 8.转轴弯曲应力的应力循环特性为脉动循环变应力。V 9.推力调心球轴承既能承受径向载荷,又能承受轴向载荷。X(单列球轴承仅承受单向轴向荷载,双列球轴承可承受双向轴向荷载)10.四杆机构的传动角是指从动揺杆的受力方向与受力点的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X) 11.带传动的最大应力点发生在紧边绕上小带轮处,其值近似地表示为:σ(V) 12.螺纹的公称直径为: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体的直径。(V) 13.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主动轮1和从动轮2的材料和热处理硬度不相同,齿数Z1 四、问答题 五、分析计算题 1.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AB=30mm,lBC=70mm,lCD=67mm,lAD=80mm,试判断该机构的类型,并说明理由。(本题6分) 曲柄摇杆机构因为30+80≦70+67,且最短边的邻边作机架 max=σ1+σb2+σc。 题 五、1图 2.计算题33图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请明确指出。 活动构件5个,平面高副0个,低副7个,所以自由度=3*5-2*7=1,其中e、f处为虚约束,d处仅仅是滑动副。 3.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必须编号明确指出。有虚约束,两处都有复合铰链,活动构件=7,低副=10,高副=0,自由度=3*7-2*10=1,由一个自由度有一个主动力,所以机构有确定的运动。 4.如题37图所示,设计一摆动导杆机构。已知机架lAC=50mm,行程速比系数K=2,用图解法求曲柄的长度lAB。 (注:写出简单的作图步骤,并保留作图线。) 5.已知图示机构中,LAB=72mm,LBC=50mm,LCD=96mm,LAD=120mm问: (1)此机构中,当取构件AD为机架时,是否存在曲柄?如果存在,指出是哪一构件?(必须根据计算结果说明理由) (2)当分别取构件AB、BC、CD为机架时,各将得到什么机构? 50+120=170大于72+96=168,所以 机构没有整转副,所以无论那个机构作为机架都只能得到双摇杆机构。 6.下图蜗杆传动中,标出未注明的蜗轮的螺旋线旋向、蜗轮转向,并绘出蜗杆传动中蜗杆的三个分力方向(本题12分)逆时针 7.已知在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1轮为主动轮,其螺旋线方向为左旋,圆周力Ft1方向如题31图所示。在图上标出从动轮2的螺旋线方向,轴向力Fa1、Fa2及圆周力Ft2的方向,两轮转向。轮1逆时针旋转,轮2顺时针旋转,轮2右弦,轮2圆周力向右(2图中),轮1轴向力水平向右,轮2轴向力水平向左(1图中) 8.图示一斜齿轮一蜗杆传动装置(转向如图)。(1)分析蜗杆3受力,用分力表示于啮合点A;(2)判断蜗轮4转动方向(标明在图上)。逆时针 9如下图示,一钢制液压油缸,已知油压p=1.6N/mm2,D=160 mm,采用8个螺栓进行联接。根据密封性要求,对于压力容器可取残余预紧力Qr=1.8Qe(工作载荷)。另外,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为s=306,安全系数可取3。试计算其缸盖联接螺栓的直径d。(本题15分)1.轴向工作荷载fe=p*a/z=1.6*160*160/8=5120n;2.残余预紧力:fr=1.8*fe=1.8*5120=9216,则总的轴向荷载为:fa=fe+fr=5120+9216=14336n;3.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为s=306,安全系数取3,则【s】=s除以s =306/3=102mpa;4.故螺栓小径为:d≧√4*1.3fa/3.14/【s】=15.25;5.查表,取m20,则螺栓分布圆直径为DO=D+2E+2B=160+2*(20+(3-6))+2B=? 10.如题35图所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1=20,z2=40,zz3=30,z4=30,z2=50,3=20,试求此轮系的传动比i1H。 11.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1=40、z2=20、n1=120r/min,求使系杆转速nH=0时齿轮3的转速n3的大小和方向。 12.图示单个铰制孔螺栓联接,两被联接件的材料及厚度相同,已知该联接承受横向载荷为Ft=5000N,光杆部分直径为d0=9mm,h1=8mm 13.一对角接触球轴承反安装(宽边相对安装)。已知:径向力FrI=6750N,FrII=5700N,外部轴向力FA=3000N,方向如图所示,试求两轴承的当量动载荷PI、PII,并判断哪个轴承寿命短些。注:内部轴向力Fs=0.7Fr,e=0.68,X=0.41、Y=0.87。(本题15分) 题 五、5图 14一工程机械的传动装置中,根据工作条件拟在某传动轴上安装一对型号为7307AC的角接触球轴承,如题36图所示。已知两轴承的径向载荷Frl=1000N,Fr2=2060N,外加轴向载 荷FA=880N,内部轴向力为FS=0.68Fr,判别系数e=0.68,当Fa/Fr≤e时,X=1,Y=0;当Fa/Fr>e时,X=0.41,Y=0.87。试画出内部轴向力FS1、FS2的方向,并计算轴承的当量动载荷P1、P2。 .15某轴系部件用一对角接触球轴承支承。已知斜齿圆柱齿轮上的轴向力FA=1200N,方向如图所示,轴承内部轴向力FS1=2800N、FS2=2400N。(1)试画出FS1、FS2的方向,并确定轴承1的轴向载荷Fa1;(2)若轴向力FA方向向左,试确定轴承1的轴向载荷Fa1。.16 下图为斜齿轮、轴、轴承组合结构图。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指出该设计的错误。要求: 1. 在图中用序号标注设计错误处; 2. 在图下方的空白处标注序号,按序号列出错误,并提出修改建议; 3. 不必在图中直接改正。看收藏的幻灯片“轴的作业” 1.端盖与轴接触且无密封,应有一定的空隙且装有密封; 2.套筒与轴承接触时超过轴承内圈高度,使轴承装卸不方便,应低于轴承内圈高度; 3.套筒顶不住齿轮,应使轴肩适当向齿轮内部,使套筒只是顶在齿轮上; 4.精加工面过长,且装卸轴承不方便,应该给轴分级; 5.联轴器的键和齿轮的键位置不对,两者的键应该在同一条直线上; 6.轴肩过高超过轴承内圈高度,无法拆卸轴承,应适当降低高度,使其在轴承内圈内; 题六图 17.题38图所示轴系结构,按示例①,编号指出其他错误(不少于7处)。(注:不考虑轴承的润滑方式以及图中的倒角和圆角)。示例:①—缺少调整垫片 1.端盖直接与轴接 触,且无密封; 2.套筒太高,超过轴承内圈高度; 3.键过长,套筒无法装入; 4.精加工面过长,且装卸轴承不方便; 5.轴无分级,致使轴套无法紧固齿轮; 6.轴肩过高,超过了轴承的内圈高度,无法装卸轴承; 7.轴承不用用键周向固定; 8.缺少调整垫片,无法调整轴承间隙。 18.指出轴系中的错误结构,编号说明其错误原因。 1.此处不用键,无周向旋转构件可固定; 2.精加工面过长,使轴承装卸不方便; 3.端盖直接与轴接触且无密封; 4.无调整垫片,无法调整轴承间隙; 【关键词】机械制图 AUTOCAD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42-01 1.教学改革的背景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至关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目前高职院校的一年级学生专业实践少,空间想象力较差,是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最大障碍。同时技术基础课教学时数又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如何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合理、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一方面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另一方面使学生能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为此我们尝试了将《机械制图》与后续课程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 2.教学改革的思路 2.1合理调整授课内容 《机械制图》授课应遵循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特点,以学生的可接受水准为出发点,以实用、够用为目的,按需施教。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能用到的重点讲,用不到的少讲甚至不讲。减少纯理论知识的讲解,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强化技能方面的训练。例如可以简化“表面交线”和“轴测图”的难度,删去“换面法”的内容;而对于徒手绘图以及零件图、装配图的组装、分拆画法的讲解与练习则可以增加一定的比重。 同时,整合教学内容,对课程进行优化,将整门课程整合为两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以组合体为中心,将正投影法、基本体的视图、轴测图、组合体、图样的基本表示法等内容进行整合,加强组合体与视图,组合体与其它各章节的联系。第二部分以装配体模型为中心,通过模型来展开对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前后呼应,融会贯通 以往的授课过程中,《机械制图》和《AUTOCAD》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常由两个不同的老师分不同的学期进行讲授,教学内容相互重复,浪费师生的时间与精力。因此,我们尝试将这两门课程合二为一,贯穿始终,即在每一个制图环节讲授完毕之后,要求学生能使用AUTOCAD软件相应的功能或绘制出有关的图形。 安排大量的实训环节,在零件图、装配图训练中,与《数控技术》老师进行合作,有意识的从当届的校级“数控机床实操竞赛试题”中选择4到5组的装配组件,先抄画装配图,再拆画零件图。待后续相关课程上完后,在“数控加工实训”中通过自主编程、加工并进行装配,从而深刻理解零件精度设计要求与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 同时,在绘制这些训练中,我们精选出一些零部件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零件表达方法来完成绘制,通过比较,加深了学生对于各种表达方法和简化画法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绘图的速度与准确性。 安排学生画螺纹连接、键连接、滚动轴承、齿轮传动,为《机械设计基础》打基础;测绘液压阀和液压泵,为《液压与气压传动》打基础;画夹具装配图,为《机械制造工艺学》打基础。 3.教学改革的实施 3.1 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引入了机械制图的多维教学法来进行授课,即以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整合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测量基础、AutoCAD等课程标准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通过“理论指导—实物测绘—多媒体演示—CAD绘图”路径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质量目标的新型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另一方面使学生能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3.2 教学手段 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存在,《机械制图》课程的课时相较以往有比较大的压缩,如何能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制作了大量的动画和视频资料供学生参考,同时将这些动画与视频上挂至学校网站,以方便有需要的学生课下自学。 在教学中,我们使用AUTOCAD来模拟实际的绘图过程,以往授课中,大量的时间被浪费在了黑板绘图中,而现在通过软件模拟,加快了授课的进度,节约了时间,同时也增加了绘图的精准性,提高了授课的质量。 在教学中,我们使用AUTOCAD的三维功能对一些不好讲述的,例如形体剖切,轴测图的形成等问题,进行三维展示。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掌握课程的重难点。同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学生的作业讲解中,将每一道二维的习题都转化为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展示,而将每一个三维的习题又都自动生成出其二维的工程图样。如此,在反复的练习中,极大的开拓了学生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转换上的想象空间,提高了学生读图、绘图能力。 3.3 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采用第一学期笔试,第二学期“综合+考证”的方式。在第一学期,我们引入了试题库系统,将大量题目按易、中、难的方式分不同的题型进行导入。再在笔试前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方式形成考卷,以保证试卷在知识点覆盖、分值分布、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合理性。 在第二学期,我们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训上,通过学生对不同零部件的测绘,画出相应的手绘图样及CAD图样。按照绘图的精准度、美观度和熟练度来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二维CAD工程师(机械设计)”的证书考试,来检验学生对于机械制图和AUTOCAD实际掌握情况。最后将实训所得分数与考证通过与否进行综合评判,来确定学生考核是否通过。 4.结束语 与时俱进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一大特色,《机械制图》课程作为机械专业的专业必修基础课,教学改革是重要且急迫的。通过“多维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将制图和AUTOCAD更好的融合,通过与其它后续课程有机的结合、穿插。使得学生学习体系更优化、更系统、更完整,加强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于技能的掌握。此外,通过AUTOCAD的三维功能的展示,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教学的内涵,为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好了坚实的基础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姣. 浅谈高职高专机械制图课程改革[J]. 科技信息,2009第35期:265-265 [2]刘颖等. 高职高专《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第22期:249-249 《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它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的技术学科, 它既不同于基础课程, 又不同于专业课程, 更接近操作技能的理论化。本课程内容涉及到热加工工艺、冷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三大部分的基础知识, 是一门实用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尽管内容庞杂, 知识点很多, 但可以用一线、两段、三重点、五要求来概括。 “一线”是指整个课程内容贯穿着从毛坯制造到加工成产品的一条主线, 这与实际生产的工艺路线一致。用这样一条线来引导学生学习就使知识有了系统性。 “两段”是指产品的制造过程可分为毛坯制造与机械加工两个阶段。在一般工厂或企业中通常称之为“热加工”及“冷加工”。热加工的主要基础理论是“铁—碳平衡图”, 而冷加工的基础理论则是“金属切削原理”。 “三重点”是学生学习必须理解与掌握的基本知识, 它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密切相关。其一是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 组织性能与热处理方法。二是了解铸造、锻压、焊接等热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零件毛坯制造工艺性的初步能力。三是领会并掌握机械零件的各种常用加工方法的实质、工艺原理与生产特点, 以及加工所用设备、工卡量具的工作原理与安全技术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和选择加工方法的初步能力。 “五要求”是如下几点: (一) 了解毛坯制造及零件切削的主要工作内容、工艺特点、工艺装备和应用范围等基础知识; (二) 了解各种主要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 (三) 掌握选择毛坯制造、零件切削加工的方式方法的基础知识; (四) 对常见典型零件能合理确定其加工工艺过程; (五) 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方法。 通过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分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不难看出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性强, 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因此, 教师要教好《机械制造工艺》这门课程, 就必须从多方面努力。 2《机械制造工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陈旧 该课程的内容多又相互独立, 学时少而且有些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日显陈旧;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变化与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完全相适应, 必须探索一套与之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程实践性强、学生实践经验少, 难以保证在较少学时内既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2 教学方式陈旧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灌输式教学, 对于教材内容的教授面面俱到, 惟恐学生不能完全掌握。结果导致学生只有死记硬背, 没有独立思考的余地, 并且对于每一章中的“精髓”没能很好地把握。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停留在从书本到书本的狭隘教学方式, 不能拓宽视野, 获取的信息量较少,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的人才。 3《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 3.1 通过直观教学, 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在学校的学生, 多数在过去的在校学习中, 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现代化的工业生产, 不了解生产中的机床设备和操作要点。如果按照过去的教育模式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进行教学,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无法形成感性认识, 渐渐的就会所学课程失去兴趣, 而形成恶性循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课前或授课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领学生到实习基地观看, 及时地通过生产现场的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根据教学内容, 分块打包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把十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浓缩在一起, 分为冷加工、热加工和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制定三个部分, 在教学中每个部分都要进行“打包”, 既为应知理论包、应会技能包、能力应用考核包;应知理论包, 就是以够用为度, 以机械加工部分为例, 在教学中把各种机械加工方法中所用到的机床的组成、工作原理、加工内容、运动形式、刀具、夹具的形式作以详细介绍并进行认真对比, 掌握特点, 使之有效地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应会技能包就是突出技能, 根据现在学生的特点 (易跳槽) , 企业生产的需求 (复合型人才) ,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 到生产现场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在以车削加工练习为主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其它类型机床切削方法的模拟练习。通过对比练习, 进行多方面的技能培训。能力应用考核包, 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实例让学生找出设备事故原因、产品质量差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工艺措施。 3.3 结合专业特点, 进行教材的相应处理 由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就决定了学校对学生的培训目标的不确定性。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中, 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有不同的侧重面。机械加工与数控专业的学生应以各种机床的切削加工为主, 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则应以车、钻、磨为主。因为一个好的钳工, 不仅要对钳加工的教学内容达到应知应会, 对常用的通用机床也应有一些了解和掌握。另外在机械加工和钳加工中所采用的刀具不同, 运动形式不同, 在授课时都进行相应的比较, 使学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 3.4 通过开放型习题教学, 纵横对比开阔思路, 确定最佳加工方案 《机械制造工艺》同其它学科不同, 虽然章节很多, 知识面很广, 但计算题数量很少。如果始终采用讲解——观看的教学方法, 难免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在每个部分的内容结束后, 上一次开放型习题课, 通过纵横对比, 开阔思路, 确定最佳加工方案。传统的习题课就是老师按照例题的形式改几个数、换个问法, 让学生多做几道题, 熟练的掌握解题思路,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而在《机械制造工艺》的教学中,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是没有意义的。我通过多年的探索, 有一定的收效, 就是全学期只上三次开放型习题课 (在每个部分完成后进行) 。因为教学是一种特定的情境中的人际交往, 通过创设、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需求和兴趣。在探索——发展的教学模式中, 启发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动力。 3.5 提升自身素质, 做合格的双师型人才 男 27岁 江西人 学历: 本科 工作年限: 3-5年 期望薪资: 面议 工作地点: 广州 - 白云 - 不限 求职意向:设备管理维护 | 机械工程师 | 机电工程师 | 结构/土木土建工程师 | CAD设计/制图 工作经验 (工作了3年7个月,做了1份工作) 广东新合铝业有限公司 工作时间:7月 至 2月[3年7个月] 职位名称:机械设备经理助理 工作内容:本人在职期间的工作内容主要为设备管理: ①从设备入厂开始与设备厂家协调沟通,到设备安装调试,设备试运行,直至设备验收投入生产这一过程的跟进,主要包括熔铸炉、型材挤压机、氧化和喷涂表面处理、自动化立体仓储设备等。 ②公司设备月度、季度、年度运行生产能耗的统筹运算,包括水、电、气耗等。 ③同时还监管厂内特种设备,主要包括起重机、压力容器、叉车等的.报备,使用登记证书的办理,特种设备季度审、年审等相关事宜。 ④对公司相对陈旧的设备进行改造,并对改造设备进行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存档,曾三年内两度获得公司技术创新改造鼓励奖。 ⑤协助本部门经理日常办公及其所有相关事宜。 教育经历 207月毕业 江西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项目/培训经验 年11月-10月广东新合铝业新兴有限公司筹建项目 项目/培训内容:该项目为大型铝型材加工新建厂区筹建项目,占地面积700亩,总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 专业技能 AutoCAD:熟练 经验:3年 Word:熟练 经验:2年 Excel:熟练 经验:2年 Solidworks:一般 经验:1年 语言技能 英语:较好 证书奖项 证书名称:C1驾照 颁发时间:2月 证书名称: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 颁发时间:209月 证书名称:大学英语四级 颁发时间:月 自我描述 关键词: 高职机械 教学改革 教学效率 一、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及缺陷 随着相关专家和教師对于高职教学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升,学校和国家对于高职机械教学的关注和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机械教学质量相比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必须理性看待目前我国的高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1.机械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随着人们对于机械认识的不断提高,机械制造技术正在不断向前发展,由最初的手工作坊机械劳动方式,逐渐融入电工学知识、计算机编程、三维绘图学知识及力学知识等,让机械专业变得更加繁杂和综合。现如今,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自动化机械设计技术在我国的工业部门中越来越重要,机械制造这门学科的内容变得更加繁杂和博大精深,变得更加深刻。然而,在我国的很大一部分高职机械专业中,在教学课程的设计上多半时间还是在理论教学,这就导致忽视了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方法。当代的很多先进课程没有加入到教学计划中或者说是学习的程度不深,例如计算机辅助绘图、计算机设计和Pro-E等,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课本知识与当前的社会需要脱节。 2.教学模式存在不合理现象。在目前的高职机械专业教学中,课堂讲课还是采取比较老式的方式,大部分还是采用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讲的传统模式,这样比较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考核过于侧重理论测试,也就是考核的方式,这样虽然有利于学校统一组织教学和进行学习评价,但是忽略了对学生实际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模式革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机械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企业对于高职院校人才的素质要求正在不断提高,高职机械专业教学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以往的思维禁锢,力求推陈出新,不断提高高职机械专业教学质量。 1.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最终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工业人才,因此,必须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包括专业技能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教师和学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特点,合理设置课程,使得所学课程能够与教师的教学计划相配合,能够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适应,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全能型人才。学校还要增加与现代化机械专业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跟上时代步伐,例如计算机技术、工业自动化、Pro-E、数控机床技术、金属切削机床、机电一体化和自动控制技术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和了解最新机械技术知识。 2.注重实践,增加实习机会。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而且要参与实践,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有一些复杂的知识不容易理解,只有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够更清晰地让学生理解透彻,因此,高职学校要提高对于机械类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断优化和升级学校的机械设备,建立数控学习中心、CAD设计活动中心等现代化机械学习场地,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与此同时,学校可以与周边的机械工厂建立合作关系,定期让学生到厂房进行机械参观和学习调研,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目前机械市场的行情,让他们对于国家的机械现状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3.探索新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关专家和教师需要不断研究机械行业与教学的内在联系,积极探索和创新机械专业教学的新方法,大力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当下,网络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多媒体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CAD技术等,让机械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觉到机械行业的魅力,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会更加流畅和频繁。与此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机械技术人员来学校给学生答疑解惑,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机械行业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机械专业素质。 推进高职机械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这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国家和企业都有深远意义,因此,对于高职机械课堂教学,我们要投入更多精力和耐心,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不断进步,力求创新,为国家和企业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为中国的工业现代化的早日到来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陈铭,张淑会.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08:105-106. [2]燕金华.高职机械制造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电子测试,2013,13:155-156. 1、进厂学习, 理论实践一体化 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依据, 侧重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使学生成为适应性较强的实用型技能人才。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其技能训练, 我们组织学生进工厂学习, 实现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机械制图》课程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 此时学生没有机械专业背景知识, 要想学生在短期内掌握读图和绘图技能, 进工厂实习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进工厂现场学习, 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图样的作用和重要性, 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而且对零部件的结构形状、工艺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学生读图过程中, 很容易将图样和实物联系起来, 有利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想象能力的提高。 进厂教学内容: ⑴认识螺栓、螺母、螺柱等螺纹紧固件及键、销、滚动轴承等标准件, 认识齿轮、弹簧等常用件。 ⑵认识起支承和传递动力作用的轴类, 起定向定位、传动和连接作用的套类零件。了解常见的局部结构, 如中心孔、倒角、圆角、键槽、退刀槽等工艺结构, 让学生以后能与零件图对应。 ⑶认识起支承、轴向定位及密封作用的盘盖类零件, 如端盖、阀盖等, 了解它们的结构形状是扁平的盘状, 并了解零件上常见的凸台、凹坑、螺孔、销孔和肋条等工艺结构。 ⑷认识起支承和连接作用的叉架类零件, 如拨叉、连杆和各种支架等, 了解零件上的铸造圆角、拔模斜度等工艺结构。 ⑸认识起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的箱体类零件, 如阀体、减速器箱体等, 了解零件上较多的细小结构, 如凸台、凹坑、螺孔、安装孔等。 通过在工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使学生了解了《机械制图》课程的作用和重要性, 获得了较强的感性认识和想象能力, 大大激发了其学习兴趣, 驱动了其学习的原动力。 2、充分利用实物模型, 加强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 (如实物、模型等) 作为感官传递物, 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 以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直观教学这种教学法是由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J o h a n n Amos Comenius (夸美纽斯) 把“直观性”作为一项教学原则正式提出后, 直观教学便由教育者不自觉活动转而成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尤其对我们高职、高技这类学校, 进行直观教学, 对提高教学效果极为明显。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能把抽象的书本知识演变成可以观察、可以触摸的知识, 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所以, 在课堂上应尽量使用实物或模型作为感官传递物。例如:学习三视图形成时, 可以制作一个三投影面体系模型, 在三个投影面绘制出三个视图, 然后演示按规定的方法将三个视图进行展开, 这样对学生理解三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方位对应关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精讲多练, 强化技能操作 精讲就是将教学内容分门别类, 精选典范, 注重差别, 讲解特点, 重在“引导”。多练即强调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通过独立思考, 能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系列的制图作业训练。 4.1 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多练。 课内课外题的选定, 不仅要考虑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还要考虑题目间的联系, 找出它们的差别, 灵活应用比较法进行分析。同时, 有针对性的选题, 应从有利于帮助学生归纳和掌握教材的要点、难点, 有利于总结解题思路和分析常见错误等方面加以考虑。 4.2 适当地增加作图实训。 在学完平面图形的画法、轴测图、三视图、剖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等章节后可安排学生作图实训, 并将实训结果计入平时成绩。在学生自主完成作图时, 老师加强辅导,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 有一定的成就感, 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 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手段。 5、采用形象思维教学, 活跃课堂 气氛 形象思维 (imaginalthinking) 是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体系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 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 (包括审美判断和科学判断等) , 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 (包括文学语言、绘画线条色彩、音响节奏旋律及操作工具等) 创造和描述形象 (包括艺术形象和科学形象) 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 采用形象思维教学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介绍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的概念时, 将比较抽象的正投影看做是正午时太阳光照射物体得到的影子, 而斜投影可看作是早晨或傍晚时物体的影子, 这样很形象、逼真地将两者区别开来;使学生既能理解又能掌握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的概念。 5、运用多媒体教学, 增强视觉感觉效果 多媒体教学以其突出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 能直观、生动地呈现一些传统教学不易表现的教学内容。 《机械制图》中剖视图这一节一直以来是这门课程中的难点, 也是重点, 掌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断面图、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学习。 要表达剖视图这个概念, 首先需要引入剖切面这个基本概念, 然后用剖切面去切开机件, 最后按照正投影的原理表达出图形。理解这一方法需要有很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果借助于flash动画, 就会有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抓住三个关键的地方, 一是突出“假设的”的剖切面, 二是用动画表达切开机件的过程, 三是移开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 内部结构一目了然。至此, 复杂的剖视图的概念就会很轻松地表达出来, 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很快上升到理性认识,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果。 6、结论 为培养机械行业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进厂学习, 使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 精讲多练;进行形象思维、直观教学方法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驱动其学习的原动力, 并能有效地提高其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摘要:本文根据机械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特点和教学目的, 提出在其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厂学习, 使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精讲多练, 强化技能操作;采用形象思维教学、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 进行直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提高其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机械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探讨 参考文献 [1]张金萍.依法治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考[J].才智.2009 (9) :167~169 [2]邱润生.机械C A D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02 (S) :108~112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机械专业,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带来了高等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和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多样性, 应用型本科教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作为一个新的教育概念提出的。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是有一定的宽度的, 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地市高校, 其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等方面既要不同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院校, 也要有别于精英教育下工程应用型院校, 因此要结合应用型院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 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 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的内容。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校扩招以来, 大量的学生涌入大学校门, 结束了以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历史。我国大学生比例增加是一个可喜的事情, 它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但由于入学的学生素质千差万别, 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摆在了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如何把各个层次的学生培养成各行各业的有用人才? 实际上,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一定宽度的, 我们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在大学四年里, 培养出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良好的学术修养、较强的研究能力, 又有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现场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是不现实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是, 各个层次的学校科学、合理地制定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制订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院校, 通常办学历史较长, 学科基础扎实而且生源好, 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较高;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 应以技术为导向, 培养学生具有系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 强调面向区域经济, 面向行业发展需要, 重点培养学生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台州学院是新世纪由师范专科升格为综合性本科的一所地方性院校, 确定了“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高教性”为学校的办学定位, 在加快转型的同时, 始终以服务地方为学校的办学宗旨, 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校瞄准地方产业需求建立的机械类专业, 自成立以来, 紧密结合台州地区制造业发达, 而技能型人才紧缺这一现状, 进行大量调研, 制定了符合地方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强调与生产一线实际结合, 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学院有效落实办学定位, 几年来, 为台州地区的机械行业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 即为生产一线和社会活动培养实用型人才, 结合机械类学科的特点,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因为机械类专业的许多课程都与生产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 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学习这些课程往往很难学透、学精。大学里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基本都是按照教学计划来组织,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验大多是根据理论课开设的, 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完成, 有验证性的、综合性的和设计性实验, 学生一般按照教师的布置和指导书的步骤完成的, 处于被动状态, 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通常受到时间和经费的限制, 也只能走马观花, 未能充分进行学习、分析和实际动手操作, 限制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虽然是学生自己动手, 但由于实践经验极其缺乏, 往往设计出来的东西无法制造, 即使能够做出来, 也与“工艺性”、“经济性”要求相差甚远。为改变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严重脱轨的现状, 急需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目标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较好地解决了学校里实践教学“形同虚设”的弊端。目前, 台州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针对机械类专业的特点, 提出了“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 以期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现在正在试点。具体的做法是大学四年的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 第三年到企业实习, 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 第四年再回到学校学习余下的专业课及毕业设计, 即2+1+1, 体现“学习—实践—学习”结构一体化教育过程, 缩短毕业生在企业上岗的适应期, 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比起单纯在学校上课, 这种培养方式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 首先能较好地解决当前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能更好地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第二, 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下企业, 学生自己去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从而会使学习有目的性, 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得多;第三, 能促进教学方式与课程体系的变革, 以学生下企业实习为纽带, 校企联系会更加密切, 学校不再闭门造车, 更加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进而促使学校优化教学内容,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见图1) 。 三、课程体系的设计 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主要依据和基本保障, 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上, 不能盲目效仿重点高校, 也要有别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 要有自己的特色。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追求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 课程自成体系, 相互独立, 人为地把作为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割裂开来, 导致课程内容重复, 对整个认知过程造成困难, 因此必须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设计一套适用于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1. 机械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1) 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前提。它规划了学校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 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 应以此为依据。 (2) 根据学校所在地方周边地区人才市场的供求情况, 地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制定既满足市场需求, 又具备本科层次分量的课程体系。 (3) 进行调查研究。对毕业生的择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 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设置新的课程体系时作为重要的参考。 如台州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设计课程体系的原则是:以台州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 面向浙江省及全国, 以学校的“地方性、综合性、应用性、高教性”的办学定位为依据, 培养工程应用能力强, 具备解决现代制造技术的实际问题, 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设置课程。 2. 机械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以上述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为基础, 我们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精心设计。因为采用“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在大学三年级的整个一年的时间里在企业里实习, 所以必须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适当的整合、删减, 但对现行课程中缺少的一些实用性、先进性的内容也要适当增加。 (1) 公共基础课的设置 公共类课程整个模块的设置几乎都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确定, 几乎所有大学的所有层次都是一样的, 大学英语、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等。 (2) 专业基础课的设置 对于机械专业, 虽然是较成熟的一个模块, 但对按“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 需对部分课程进行精减。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及数理统计、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等十几门经典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是十分有用的, 这些课程为专业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台州学院“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仍然保留这些课程, 但对部分课程进行了整合, 如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内容上有重复, 相应的授课教师对重复的内容进行研究, 合理分配教学内容, 避免无味的重复, 从而节省课时。删掉了不是很实用的课程, 如“控制工程基础”, 增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 这门课程把“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学”的基础内容整合起来, 使学生获得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 为在企业的实习打下专业理论基础, 为以后学习主干专业课“机械制造工艺学”做好铺垫, 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不再单独安排“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上, 不仅优化组合传统的机械课程, 还要删掉部分课程过时的内容, 增加现代科技的内容, 如在机械制造工艺学夹具设计的内容中增加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的内容;在讲工艺规程的编制时, 把CAPP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 融入到教学中。 (3) 专业课程的设置 大学三年级到企业实习一年后回到学校要完成以下专业必修课的学习, 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加工实用技术、CAD/CAM应用软件、电气控制与PLC等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知识, 在掌握了一定的实践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 (4) 专业选修课的设置 这是形成专业特色和特长的模块, 这一模块, 应完全受就业导向。必须仿照国家的机械工业发展战略, 参照院校周边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精心设计。不同院校, 处于不同地域, 周边地区的机械工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有所不同, 这一模块的设计也可能有所不同。以台州学院机械专业为例, 台州是制造业极为发达的地级市, 黄岩区是中国的模具之乡, 模具业极为发达, 具有广阔的市场, 人才需求较大, 台州学院是台州市唯一的一个本科院校, 有近水楼台之优势, 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 安排了“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 供学生根据自己的择业意向进行选修。此外还安排了控制类的课程, “液压与气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及实用性的设计软件“PRO/E”等课程。 (5) 实践课程的设置 实践环节是本科学习阶段强化学生课堂知识, 训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工艺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三明治下的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工艺实习安排在下企业实习的同一年进行, 一方面可以缓解已经很紧张的学时, 另一方面学生在企业这个大舞台上进行这些实习远比原有的课程体系下校内进行这些实习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完成全部的专业课后, 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之前, 安排专业课程设计, 在校内完成, 因为前一年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实践经验, 这样自己独立进行的课程设计结构一定会更合理, 更贴近实际。这个环节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同时“垫高”了毕业设计的起点, 丰富了设计经验, 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四、结语 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决定了其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有别于其他层次的院校。以上以台州学院机械专业“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了探讨。课程体系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并且进行动态调整, 以便制定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的、合理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邓奕, 宁立伟.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6, 1 [2]陈扼西, 冯培锋.独立学院本科课程体系的设计[J].集美大学学报, 2006, 4 [3]钟小勤, 瞿志豪.构建现代机械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11 一、课程名称更改为机械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无论从机械类专业角度和非专业的角度, 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 以为这门课主要探讨的是机械零件设计, 好像与毕业后从事的技能型工作关系不大。实际上, 《机械设计基础》主要探讨的是机械传动, 零部件设计是次要的。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学校期间要学的课程较多, 用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课时较少, 一般在50~60时学时, 从高职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出发, 学生在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里, 只要掌握机械传动方面的知识就可以了。如果在课程内容上做些调整, 减除机械零件设计方面的内容, 课程名称改成机械传动, 使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一开始就能领会到本课程的学习任务, 把任何能从事施工的机械分成三大部分:动力部分 (如内燃机、电动机等) 、传动部分 (如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等) 和工作装置 (如装载机装料装置、压路机的振动行走装置等) 。将课程更名为机械传动, 从课程体系上能体现高职机械类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点, 也避免了非机械类专业人士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产生误解。 二、课程内容选取机械传动方面 将《机械设计基础》的主要内容进行分类, 如表1所示 将表1的内容按照绝大多数企业岗位对高职机械类毕业生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要求进行分类, 第一部分机械传动方面, 这部分在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岗位上应用比较多;第二部分机械零件设计方面, 该部分在工作中能用到的很少。根据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知识够用的需求, 可将第二部分内容删减。这样既保证了机械传动方面的教学课时, 又减轻了高职学生学习机械设计理论计算方面的学习负担, 进而可以提高学生对具体需求知识的学习效果。 三、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机械传动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比较抽象, 如机构自由度计算中虚约束的判断、平面连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的判定、滚子半径和基圆半径对凸轮轮廓的影响、渐开线性质等。这些内容学生在学习时既看不到, 又摸不着, 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以往我们大多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 虽然也能有动画演示, 但毕竟抽象, 学生理解起来还是不够直观。采用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可以很容易的解决这些教学中的困难。因此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尽量多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来帮助学习和理解。将让学生通过看的理解变为直接的体验或揣摩, 例如在认识平面机构的学习中, 可以让学生亲自制作一个平面机构, 使学生能在制作中揣摩和体会连杆机构的特性及制作要领, 这个方法我在模具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用过,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知识掌握效果比以往老师讲解效果更好。常用的实践教学法主要有实物教学法和实习教学法, 这两种方法可以在具体的机械传动教学中灵活使用。 1. 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 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 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 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机械传动课程教学中, 由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 以配合课堂教学。通过实验教学, 可以使学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识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 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 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 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为此, 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手参加实际操作。为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实验, 任课教师应与试验人员密切配合,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认真做好准备、讲解、指导及批改实验报告等工作, 提高实验的质量和效率。 2. 实物教学。 实物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使用大量生活中真实的物体和教具, 模拟生活情境来进行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 它是一种既古老又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机械传动课程的教学中, 有些教学内容离不开实物。在课堂上不易讲解透彻的机构, 可以将其实物搬进课堂, 对照实物进行讲解。再好的修辞, 再好的演讲, 也不如看到实物清楚明白。更好的教学方法, 就是组织学生到工厂车间进行动态观察, 从而使学生能充分地对机构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这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例如, 讲解摆动导杆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时, 在牛头刨床边对照机器的结构和运动情况进行讲解, 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到工厂车间参观教学时, 一定要做基本操作演示, 切忌为了“保险、安全”而走马观花。在曾教过的工程机械专业的工学结合班上, 便尝试过将学生直接带到工厂车间进行参观教学, 学生通过眼观、手触, 更直接更具体地感受到机械传动构件的应用, 触发了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 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的配合性和主动性也显著增强, 教学过程也进行得轻松自如。 3. 实习教学。 实习教学法是教师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将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机械传动课程教学可以结合专业实习来进行, 即在专业实习前,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拟出实习思考题, 让学生带着机械传动问题去实习, 启发学生自己动脑去发掘尚未掌握的知识, 寻找尚未知晓的事物。例如, 在齿轮传动机构拆装实习时, 可通过对传动齿轮的装拆和齿轮侧隙的测量进一步理解中心距可分性原理;再通过讲解启发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充分分析, 热烈讨论, 去理解该原理的现实意义, 即生产实际中齿轮的装配虽不按标准中心距安装, 但仍然可使传动平稳的道理。因此, 任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专业实习, 认真加以引导,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实习的结果要进行检查总结, 以提高知识技能的运用水平。以上三种都属于实践教学法, 在机械传动的教学中, 还要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 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在整个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其课程内容应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 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适应企业岗位需求, 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而课程教学方法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总结和完善, 才能更好地推进机械类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金工实习教学方式改革 金工实习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改变过去金工实习中单纯而枯燥的操作技能训练, 做到操作训练与机械制造工艺知识的初步认识有机结合;改变过去金工实习仅仅是对机械加工的初步认识和对机械加工操作技能的初步掌握的较低要求, 而是通过初级金工实习———理论学习———高级金工实习的三个教学环节, 特别是高级金工实习环节, 既可验证和巩固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知识的掌握, 又可使学生获得较高的操作技能, 从而实现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掌握和操作技能提高双丰收, 也避免了只懂理论而不会操作或会操作而不懂工艺的现象出现。因此, 机械师范专业的金工实习应做如下具体改革。 将金工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为3周, 主要是传统的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铸工、锻工和焊工等实习, 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 放在“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之前。通过金工实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机械加工, 初步掌握机械加工操作技能, 为后续机械专业课的学习, 特别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的学习提供认识和实践支撑。为此, 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以往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对现行的金工实习提出配合理论教学的要求。特别是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 需要金工实习的有力帮助。例如, 金工实习训练应帮助学生了解工件的三种装夹方式, 即直接找正法、画线找正法和夹具装夹法;通过金工实习训练, 使学生对车刀的具体结构及五个几何角度的概念、作用及合理选择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阶段时间为3周, 安排在第三学年学完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理论课程之后。任务是对车、铣、刨、磨、钳工种的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和强化, 验证工艺设计的正确性。方法是:第一周先对第一阶段进行复习, 第二周开始根据所学知识, 结合指导教师给出的具体要求, 让学生自己设计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交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加工出实际零件。通过实际零件加工和检验, 验证工艺的正确性和操作的正确性。安排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一方面, 检验和巩固学生所学工艺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 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而且是高级操作技能。 理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 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理论课程主要有“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学”。有些学校将“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基础”合为“机械制造基础”。目前, 笔者所在学院机械师范专业仍然将“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基础”分成两门课来组织教学。“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的内容特点是以叙述为主, 所以仍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由于“机械制造基础”的内容均与实际操作紧密相联, 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此专门购买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录制出版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声像光盘, 光盘中的某些教学内容是现场录制或专门制作的CAI课件, 内容很生动, 讲解也很清楚。 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理论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性非常强, 给学生的感觉是抽象、难以理解。虽然机械制造模块里也安排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 但其质量和效果尚未得到足够的保证, 使得理论教学非常困难, 效果大打折扣。总体印象是理论教学时学生实践知识不够, 听得云里雾里;实习时又觉得没有理论支持、不知所以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性和针对性不够, 做不到互为支撑、互为促进。另外, 根据认知理论, 智力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做”来实现。所以, 学生要真正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能力, 必须通过诸如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来保证。为此, 我们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理论教学提出如下几项改革措施。 金工实习为理论教学提供认识支撑 改变过去金工实习中单纯而枯燥的操作技能训练, 将实习中的操作训练与机械制造工艺知识掌握结合起来, 使金工实习为“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 生产实习与理论教学合一, 实施现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 学生产实习不单独设立环节, 与理论教学合为理实一体化教学, 可由主讲教师负责统一实施。其目的是使生产实习更具目的性、针对性、指导性。生产实习为理论学习服务, 理论学习指导生产实习, 这既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也有助于提高生产实习的有效性和目的性。根据学生实践经验少而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采用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并行的方式进行。课程中理论性强的部分在课堂上讲, 实践性强的内容放在现场教学中讲。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 实施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穿插进行。具体各阶段的划分和要求如下: (1) 第一阶段是机械制造过程认识实习, 以现场教学为主。先粗略介绍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然后带领学生参观机械制造工厂, 了解生产的整个过程、工艺过程和各种加工方法, 感受企业生产气氛和企业文化。 (2) 第二阶段是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制定, 以理论教学为主。在实习基础上总结概述生产过程、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然后学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3) 第三阶段为机床夹具设计, 以现场教学为主。现场介绍各类工件的装夹、各类夹的结构, 然后回到课堂介绍定位原理、定位误差计算及机床夹具的设计过程、设计准则等理论知识。 以课程设计为载体,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 确保培养学生的能力 认知科学认为, 智力技能的学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信息进入, 与学生头脑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 从而出现新的意义构建;第二阶段, 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 使规则的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第三阶段, 程序性知识发展到高级阶段, 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 智力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所以,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夹具的设计等知识的巩固和能力培养必须通过“做”来实现, 如通过诸如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 使规则的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学生学完了工艺规程制定和夹具设计等理论教学内容后就可以安排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可以来自于工厂实际, 以便学生所设计的结果与企业实际进行比较, 以验证学生设计的正确性或与实际应用的距离;也可以采用教师自拟的典型零件为实例, 学生完成其工艺规程或夹具的设计, 但必须通过金工实习后一阶段的实习, 加工出实际零件或夹具, 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和差距。 提高“机械制造工艺学”课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效果 “机械制造工艺学”中有许多概念, 学生由于缺乏实践基础, 初学时很难理解透彻和掌握。这些较难理解的概念有机械加工工序、调整法加工、工件装夹、基准、定位误差、误差复映等。教师首先应自己理解透彻, 同时尽可能采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例如, 介绍机械加工工序时, 就可以用包饺子的过程来类比;讲解调整法加工时, 可以借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多段等长线材或角钢为例, 学生就感觉很直观, 也很容易理解。 讲好“典型零件加工工艺”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是对前述机械加工工艺理论的综合运用, 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 这一章介绍的是典型零件的加工, 其加工工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学好了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对一般零件的加工就有了借鉴的例子, 甚至有了模板。所以, 教师应讲好这一章内容, 学生应学好这一章内容。典型零件主要指轴类零件、套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和齿轮类零件。目前, 教材介绍的几种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都是用静态文字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不直观、不生动, 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不佳。为此, 我们采用实际加工过程录像或CAI课件, 以“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再加以旁白, 教学效果良好。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师范) 专业的人才培养有别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 不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上加几门教育学课程那么简单, 而是应从中等机械职业学校教师的岗位能力培养出发, 培养具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知识背景和能力, 并具有理论课程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应对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的教学有所侧重。由于机械制造技术模块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知识体系, 没有足够的实践知识, 很难达到完全理解和掌握, 必须处理好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使它们互为支撑、互为促进,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才能保证机械制造模块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此, 我们对机械制造模块教学做了如下三方面的改革:第一, 改变过去金工实习中单纯而枯燥的操作技能训练, 强调金工实习要为理论教学提供认识基础, 降低理论教学难度;第二, 将生产实习与理论教学合一,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第三, 以课程设计为载体,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 确保教学质量。这三方面的改革实践证明, 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的教改是有成效的。学生普遍反映, 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和实践, 既培养了工艺设计能力, 又提高了操作技能。 摘要: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师范) 专业的人才培养有别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 机械制造技术模块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由多门理论课程和多个实践教学环节所组成, 应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 使它们相互支撑、互为促进,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才能保证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师范) 专业,机械制造技术模块,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吴世德, 张宏.机械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 2001 (3) :31-35. [2]李鹭杨, 等.机械制造专业课程综合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 2007 (6) :82-86. [3]崔彦平, 谷进军.地方院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4) :113-114. [4]许中明, 罗勇武.以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的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基础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8) :15-33. [5]王奎英.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5) :49-50. [6]李军.“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8) :39-40. 公元前三千年以前,人类已广泛使用石制和骨制的工具。现代各种复杂精密的机械,都是从古代简单的工具逐步发展而来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让我们细数下被称为机械专业的“七种武器”。 拳头——机械工程 拳头也许是最不引人注意的武器,但却是最基础、最有效、最直接,也最可靠的武器,机械工程专业也如此,它是机械专业的基础。是一个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修理各种机械过程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专业。机械工程专业的知识可应用于汽车、飞机、空调、建筑、桥梁、工业仪器及机器等各个层面之上。 独门绝技:工程制图、AutoCAD辅助设计、机械制图、机械原理 霸王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霸王,力拔山河兮气盖世。枪,百兵之祖是为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机械制造的始祖。其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以及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今后可在科研单位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工作,或是在各类机械制造行业从事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抑或是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独门绝技:电工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机械加工工艺、液压与气动技术、检测技术、数控技术 多情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多情环为什么叫多情环?因为这双环无论套住了什么,立刻就紧紧地缠住,绝不会再脱手,就好像是个多情的女子一样。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也是如此多情。它是材料科学、成型工艺及自动控制技术等多个学科交叉而成的综合学科。培养的是具有材料成型加工基础理论与应用能力,今后可从事设计制造、科学研究、材料成型设备与模具设计开发、生产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设两个专业方向,分别为金属成型及模具方向和塑料成型及模具方向。 独门绝技: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弹塑性力学、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热加工工艺基础 孔雀翎——机械电子工程 孔雀翎作为一种暗器,特点是小、精、准。这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所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该专业的毕业生需具备仪器设计、制造、测量、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测控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仪表、智能设备、计算机应用等方面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独门绝技:机电装备设计、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碧玉刀——工业设计 碧玉刀白银吞口、黑鳖皮鞘、镶着七颗翡翠,说是武器,更不如说是一件艺术品。这正好符合工业设计这个偏艺术类的专业特点,工业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于机械类的工业设计专业,一部分属于艺术类的产品设计专业。机械类工业设计主要学习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环境等;而艺术类的产品设计专业主要学习造型设计原理,以处理好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的关系为主。该专业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教学、科研等工作。 独门绝技:设计概论、设计图学、工业设计机械基础、设计材料与工艺、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模型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离别钩——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离别钩是一柄特殊的钩,既不像刀,也不像剑,前锋虽然弯曲如钩,却又不是钩。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正是如此,名字像机械专业又不同于传统的机械专业,其前身是化工机械专业。该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机械及劳动安全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独门绝技:化工原理、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设备设计、工程热力学、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 长生剑——车辆工程 长生剑是把神奇的剑,剑名取意来自于李白的诗:“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故使用该剑的人能长生。车辆工程专业就是这样一个长生的专业,从开创以来它就被大家追捧,就业率居高不下。它研究的是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该专业毕业生应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的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 一、机械专业课的教学特点 专业课主要担负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任务, 它的专业性、实践性强。内容本身枯燥, 既没有什么严格的推理, 也没什么曲折动人的情节, 只是平铺直叙, 述说事理。专业课课程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专业知识, 培养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 为今后参加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二、改进机械专业课教学方法 机械专业课的老师不但要了解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 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课时力求深入浅出, 切忌照本宣科。 1. 掌握实践知识 专业课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如果老师对教材中所讲机械设备的实际结构等不清楚, 也没亲自体验过, 那么讲课时即使能把教材背下来, 也很难把学生没见过的东西, 抽象的原理, 形象、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 学生听起来就会感觉没意思。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 再就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老师讲课时多联系实际内容, 讲这些机械时, 先让学生看看这些机械的实物或模型, 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样再讲这些机械设备时就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重视形象化教学 所谓形象化教学就是以具体的、生动逼真的形象来把握抽象枯燥的理论。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形象化教学具体表现在利用挂图、实物、模型、幻灯、录像、形象举例等教学手段。比如, 讲通风设备的时候, 学生感觉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一件事, 可结合生活中的抽油烟机、电风扇的工作原理给他们讲解, 学生一联系实际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原理) 。 3. 讲课应重点突出 讲课时应分清主次, 重点突出, 注意总结。如果讲课时把书本的内容不分主次和盘托出, 学生会觉得一节课下来掌握内容很多很乱, 听得很累。老师再不作总结, 学生课后消化起来会觉得无从下手。因为专业课不像基础课那样一个公式或一个定理贯穿整个章节, 学生能很容易弄清重点所在, 而专业课的重点则需老师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 三、职高学生的教学特点 中专学生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 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而不能把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实习和技能训练的实践性教学基地和校外职业能力训练基地,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等级考试, 以获得多种技能, 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素质的要求。 由于机械专业课的特点, 过去教学“硬件”不足, 很难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果, 还需要加大教学的投入, 完善必要的教学实物和模具。教学方法上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计算机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特别是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更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突破。机械设备的构造原理通过计算机来演示能够一目了然, 比用挂图或模型来讲要清楚很多。机械专业 篇3
机械专业 篇4
机械专业全职简历 篇5
机械专业 篇6
机械专业 篇7
机械专业 篇8
机械专业 篇9
机械专业 篇10
机械专业之七种武器 篇11
小议轻松学习机械专业课 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