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专业论文(精选11篇)
机械类专业论文 篇1
机械类专业介绍
机械类专业介绍:
一、师资力量
专兼职教师15名,其中高级讲师1名,讲师8名,95%以上具有本科学历,“双师型”教师8名。
二、实习实训
机械类专业拥有实训车间(机械加工车间,钳工车间,焊接车间)3个,可同时满足300多个学生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室2个、机械拆装和模具拆装室各一个。
三、获得证书
参加职业认证考试合格者,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业类中级职业等级证书。
四、专业介绍:
1、机械加工技术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掌握机械加工技术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现代制造技术;主要从事普通机械加工的工艺实施、加工质量检测和机械加工设备的调试、操作、保养等工作。
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金属工艺学、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基础、机械加工技术、机械设备控制技术、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机械CAD/CAM等。适应岗位: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于制造业所需要的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钳工、钻工、数控机床操作等岗位需求。
2、数控技术应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控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的能力,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初级数控技术实用性专门人才。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加工技术、电工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CAD/CAM、数控技术基础、数控仿真加工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工装、数控专业外语等课程。
适应岗位:
主要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编程、维护工作、CAD/CAM软件的应用工作、车间生产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2机械类专业介绍
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的模具设计、制造、维修能力及相关设备的操作、维护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模具材料、模具制造、模具结构设计、电工基础、ProE、金属工艺学、模具CAD/CAM。
适应岗位:
从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金属材料、塑料等制品的成型、工艺规程编制;冲压与塑料成型机械的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
4、焊接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金属材料焊接技术基本理论,熟练运用焊接操作技术,具有分析和解决生产现场工艺和质量问题的能力,具备从事焊接技术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基础、焊接工艺学、焊接方法与设备、结构生产工艺与工装、焊接检验、焊接结构、焊接质量管理、钢结构等。
适应岗位:
从事钳工、机械制造和焊工及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及管理等。
五、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从事机电技术必需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成线的运行与维护人员。该专业学生需掌握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具有一般机械加工操作能力和编制简单零件工艺流程的能力,具有机电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电子与电子技术基础、金属工艺学、机电设备概论、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车工、机床数控技术、家电维修、金属加工与热处理。
适应岗位:
车工、钳工、机修工、电工、电气装配与维护。/ 2
机械类专业论文 篇2
《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它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的技术学科, 它既不同于基础课程, 又不同于专业课程, 更接近操作技能的理论化。本课程内容涉及到热加工工艺、冷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三大部分的基础知识, 是一门实用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尽管内容庞杂, 知识点很多, 但可以用一线、两段、三重点、五要求来概括。
“一线”是指整个课程内容贯穿着从毛坯制造到加工成产品的一条主线, 这与实际生产的工艺路线一致。用这样一条线来引导学生学习就使知识有了系统性。
“两段”是指产品的制造过程可分为毛坯制造与机械加工两个阶段。在一般工厂或企业中通常称之为“热加工”及“冷加工”。热加工的主要基础理论是“铁—碳平衡图”, 而冷加工的基础理论则是“金属切削原理”。
“三重点”是学生学习必须理解与掌握的基本知识, 它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密切相关。其一是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 组织性能与热处理方法。二是了解铸造、锻压、焊接等热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零件毛坯制造工艺性的初步能力。三是领会并掌握机械零件的各种常用加工方法的实质、工艺原理与生产特点, 以及加工所用设备、工卡量具的工作原理与安全技术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和选择加工方法的初步能力。
“五要求”是如下几点: (一) 了解毛坯制造及零件切削的主要工作内容、工艺特点、工艺装备和应用范围等基础知识; (二) 了解各种主要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 (三) 掌握选择毛坯制造、零件切削加工的方式方法的基础知识; (四) 对常见典型零件能合理确定其加工工艺过程; (五) 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方法。
通过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分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不难看出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性强, 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因此, 教师要教好《机械制造工艺》这门课程, 就必须从多方面努力。
2《机械制造工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陈旧
该课程的内容多又相互独立, 学时少而且有些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日显陈旧;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变化与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完全相适应, 必须探索一套与之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程实践性强、学生实践经验少, 难以保证在较少学时内既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2 教学方式陈旧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灌输式教学, 对于教材内容的教授面面俱到, 惟恐学生不能完全掌握。结果导致学生只有死记硬背, 没有独立思考的余地, 并且对于每一章中的“精髓”没能很好地把握。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停留在从书本到书本的狭隘教学方式, 不能拓宽视野, 获取的信息量较少,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的人才。
3《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
3.1 通过直观教学, 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在学校的学生, 多数在过去的在校学习中, 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现代化的工业生产, 不了解生产中的机床设备和操作要点。如果按照过去的教育模式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进行教学,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无法形成感性认识, 渐渐的就会所学课程失去兴趣, 而形成恶性循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课前或授课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领学生到实习基地观看, 及时地通过生产现场的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根据教学内容, 分块打包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把十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浓缩在一起, 分为冷加工、热加工和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制定三个部分, 在教学中每个部分都要进行“打包”, 既为应知理论包、应会技能包、能力应用考核包;应知理论包, 就是以够用为度, 以机械加工部分为例, 在教学中把各种机械加工方法中所用到的机床的组成、工作原理、加工内容、运动形式、刀具、夹具的形式作以详细介绍并进行认真对比, 掌握特点, 使之有效地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应会技能包就是突出技能, 根据现在学生的特点 (易跳槽) , 企业生产的需求 (复合型人才) ,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 到生产现场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在以车削加工练习为主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其它类型机床切削方法的模拟练习。通过对比练习, 进行多方面的技能培训。能力应用考核包, 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实例让学生找出设备事故原因、产品质量差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工艺措施。
3.3 结合专业特点, 进行教材的相应处理
由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就决定了学校对学生的培训目标的不确定性。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中, 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有不同的侧重面。机械加工与数控专业的学生应以各种机床的切削加工为主, 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则应以车、钻、磨为主。因为一个好的钳工, 不仅要对钳加工的教学内容达到应知应会, 对常用的通用机床也应有一些了解和掌握。另外在机械加工和钳加工中所采用的刀具不同, 运动形式不同, 在授课时都进行相应的比较, 使学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
3.4 通过开放型习题教学, 纵横对比开阔思路, 确定最佳加工方案
《机械制造工艺》同其它学科不同, 虽然章节很多, 知识面很广, 但计算题数量很少。如果始终采用讲解——观看的教学方法, 难免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在每个部分的内容结束后, 上一次开放型习题课, 通过纵横对比, 开阔思路, 确定最佳加工方案。传统的习题课就是老师按照例题的形式改几个数、换个问法, 让学生多做几道题, 熟练的掌握解题思路,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而在《机械制造工艺》的教学中,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是没有意义的。我通过多年的探索, 有一定的收效, 就是全学期只上三次开放型习题课 (在每个部分完成后进行) 。因为教学是一种特定的情境中的人际交往, 通过创设、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需求和兴趣。在探索——发展的教学模式中, 启发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动力。
3.5 提升自身素质, 做合格的双师型人才
机械类专业中电类课程的设置研究 篇3
【关键词】 机械类专业 电类课程 设置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1-01
在我国机械类专业培养学生的总方向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拥有基本机械设计制造的知识与使用能力,可以在广大企业的生产第一线从事该领域的相关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产品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人才。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推广以及企业改革的稳步推进,笔者经过大量的调研以及和本校毕业生访谈,了解到现今企业已经大规模的使用成熟的生产线开展相应产品的具体生产与加工作业。国内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利用现代的高新电子计算机对传统落后的设备进行改造,像利用PLC技术对生产线进行控制、柔性制造系统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这就导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实现对设备的有效维护、使用、改造,操作者必须具备基本的自动控制系统方面的知识。
一、我国机械专业课程设置的尴尬
在企业的具体运作过程中,机电不再分离,而是紧密结合的时代大环境下,从事机械类专业学习的学生要想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必须拥有相对完整的机电一体化领域的知识储备,这是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以及实现学生自身价值的客观现实,也是增加用人单位对学校认可度的必要方法,然而在机械类专业的具体课程安排中,学校并没有对电类课程开设给与应有的重视。尽管在社会上,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机械行业不断向前推进过程中的时代潮流,为了满足社会需求,电类课程必须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广以保证学生可以在毕业后拥有熟练操作机电产品以及系统的现实工作要求。然而实际上学校并没有这样做,笔者通过对大量机械类专业的课程研究,发现与电类课程有着或多或少联系的科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门课程:电工、电子;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微机原理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七门课程。
二、对机械类专业中电类课程的分析
(一) 电工技术
在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学的目标是保证学生熟悉电路的学术概念以及最基本分析办法,并进一步的能够对电动机的结构以及如何进行工作原理进行把握,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可以有较为熟练的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到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
(二)电子技术
本门课程作为一项基础课程,其重点在于确保学生可以懂得电子技术的学术概念以及会使用日常使用的分析方法进行电子技术分析。
(三)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该门课的设置要求为,要求学生把握握不同信号的时域以及掌握对不同频域描述方法;在思想意识中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信号、频谱结构意识;懂得常用的频谱分析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术原理以及方法;明确懂得数字信号分析过程中使用到的常见专业概念;要了解如何评价测试装置特有属性的办法以及确保测试准确性的条件要求,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测试装置的分析工作以及选择最恰当的装置型号。懂得一阶、二阶线性行系统的特点和如何进行测试,在具体的实践中应当熟悉生活中常用传感器、常用信号调理电路以及记录仪器能够正常运作的原理以及性能,并懂得如何选择适合不同要求的机器型号;了解动态测试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并对该项工作有明确的认知,在机械工程中的参量测试中可以初步应用。
(四)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本门课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经典控制理论知识中最常用到的概念,要求学生可以对机械工程的实际应用中控制系统进行原理分析与方法解读,除此之外,学生应当具有在机械工程实际应用中参与到对控制系统设计与校正的初步能力。
(五)单片机
学生应当在对MCS一51系列单片机特点、构成以及其运作原理了解的基础上,懂得MCS一51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原理。
(六)机电传动控制
学生需要对机电传动控制过程中的静态以及动态特性进行起码的估算,并需要掌握动态特性的现实意义;了解常见的直流和交流电机运作特点;对现今电力电子技术在机电传动中的推广情况有基本的了解;可以熟练的对交流和直流电动机进行初步的调速和伺服控制同时,懂得该部分的现实意义。
(七)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学习过程中的基础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全面的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具体构成以及设计办法,掌握不同部分选用的基本准则和设计原理,为今后进行系统学习奠定必要基础。
三、结语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其在毕业后能够成为用人单位的栋梁之才,广大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应当对这些基础课程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通过将大量的案例引进课堂,在引导学生进行实用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彭智娟,殷永贵.机械类专业培养中电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方
机械类专业应聘简历 篇4
男 22岁 陕西人
学历: 大专
工作年限: 1年以内
期望薪资: 面议
工作地点: 上海 - 不限
求职意向:其他技工/工人职位
执行能力强 学习能力强 有亲和力 诚信正直 责任心强 沉稳内敛
工作经验(工作了7个月,做了1份工作)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
工作时间:6月 至 1月[7个月]
职位名称:操作工
工作内容:涂装车间前处理工段 获得A级证书
教育经历
至今在校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专业
证书奖项
证书名称:车工上岗证 颁发时间:205月 颁发机构: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证书名称:电工上岗证 颁发时间:年5月 颁发机构: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证书名称:C1驾照 颁发时间:3月 颁发机构:陕西咸阳
机械类专业实习目的 篇5
在走出校门走之前,我很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多学多问。把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综合的应用起来,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机械设计需要个人不断积累不断思考,不能为了机械而机械,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风格,也要有创新。目前纯机械已经越来越少了,一般要求我们会一点电或者控制方面的知识了,还有就是会3d绘图和有限元分析,这些我都必须好好学学。
我对自己的课题要求更为严格,任务更加
加繁多、细致、要求更加严格、设计要求的独立性更加高。我充分利用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的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的灵活度。在对设计的态度上是认真的积极的。 通过近一学期设计的学习,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我的设计思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要设计出有创意而功能齐全的产品,就必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我留心观察思考身边的每一个机械产品,只有这样感性认识丰富了,才能使我的设计思路具有创造性
机械类专业的具体简介 篇6
培养目标: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培养学生熟悉现代汽车及其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原理,掌握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能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检测和诊断汽车的性能及故障,掌握汽车4S店经营管理理念,毕业后可到汽车“后市场”各类企业从事现代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汽车营销、售后服务管理、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管理、汽车维修与营销业务管理、车辆鉴定与评估、车辆保险与理赔,车辆事故查勘等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运输管理、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等技术工作,培养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空调结构原理与维修,汽车自动变速器结构原理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维修技术,汽车检测技术,汽车营销技术,汽车商务礼仪,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美容与装饰技术,汽车性能与实用技术,汽车文化。
就业方向:
汽车4S店、汽车维修企业、汽车检测站、汽车销售和贸易企业、汽车美容和养护行业、汽车生产企业、汽车运输与管理企业等。
就业岗位:
汽车4S店前台接待、汽车保养维修,汽车维修公司前台接待,汽车营销,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售后服务,汽车机电维修工,汽车配件销售;汽车故障诊断检修和保养;在汽车金融机构从事车辆鉴定、评估、理赔等工作;在汽车制造企业从事汽车装配与调试工作等。
人才需求情况:
随着汽车特别是小轿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近几年始终处于用人单位提前预订、提前录用状态。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检测与维修及技术管理,具有诚信敬业良好职业素质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能力: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数控加工、模具CAD/CAM、生产管理、模具及相关产品销售等能力。
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CAD、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数控加工工艺、冲压与塑料成型设备、模具CAM、模具材料学。
主要实践环节:
机械制图测绘、金工实训、模具拆装实训、数控加工实训、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就业岗位:
冲压模、塑料模等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岗位;板料、塑料等制品的成型工艺规程编制岗位;冲压与塑料成型机械的安装、调试、使用与维护岗位;生产一线的质量控制、技术管理岗位。
工业设计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培养精通绘图操作、产品结构、人机工程及各种标准等综合知识,精通产品建模、生产、包装等环节。能独立完成产品结构造型输出、外观模型、产品结构草图等工作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素描、设计色彩、工业设计概论、工程制图、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机械设计基础、设计表现技法、工业产品设计、造型材料与造型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等。
就业岗位:
(1)家电类产品造型设计岗位;
(2)家具类产品造型设计岗位;
(3)消费电子类产品造型设计岗位;
(4)卫浴类产品造型设计岗位;
(5)视觉传达设计岗位。
数控技术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为机械生产加工企业和机械制造业培养数控加工技术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掌握数控技术领域方面的技术知识,熟练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熟练进行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熟练进行机械零件的加工,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
主干课程:
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数控加工工艺、机械CAM、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液压与气压传动、机床电气控制、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安装与维护、金工实训、数控机床操作及零件加工实训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相关企业从事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的操作、调试、维护与技术管理,数控机床管理、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
就业岗位:
(1)数控机床操作岗位;
(2)数控编程员(工艺员);
(3)CAD/CAM软件应用岗位;
(4)机床机修及电修岗位。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具备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操作通用机械设备和先进加工设备进行加工的能力。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业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AutoCAD、液气压传动技术、机械CAM、互换性与技术测量、Solide Edge三维、机械设计、机修钳工、焊接工艺、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模具设计概论、模具CAM(Pro/E)等。
就业岗位:
机械类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篇7
山东科技大学机械本科大类招生、分类培养, 是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四个本科专业按机械大类招生, 分专业方向毕业。前两年按机械工程学科中各专业培养规格的共同要求, 开设公共基础课;后两年为专业培养阶段, 按照“学习成绩优先、尊重学生志愿、学院综合平衡”的原则, 分专业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 并完成所选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就原煤炭高校而言, 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类专业是由原煤矿机械制造和煤矿机械化专业发展而来, 在煤矿机械方向具有悠久的传统和强劲的实力, 并已于2011年获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同时, 自1997年转归山东省后, 学校由泰安搬迁至青岛, 处于山东半岛制造基地的核心区域, 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已向为半岛制造业基地服务转变。因此, 教学改革既要加大力度, 向培养通用型、复合型、一专多能型人才方向发展, 还应保持煤炭特色, 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煤矿工程意识和特点, 以满足面向煤矿企业的需要。因而, 我们确定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加强基础, 拓宽专业, 扩大面向, 培养复合型人才;立体构架课程体系, 更新内容, 突出整合, 推动整体优化;压缩课内学时, 增加课外学时, 减少刚性课程, 扩大柔性课程;加强与突出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培养, 在通识教育中增加工程导论课程;保持煤炭特色, 服务煤炭行业。
二、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一) 新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及特色
贯穿四年课程体系的主体是设计综合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的框架上 (如图1所示) , 采取“平台+方向”的模式, 分为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主干平台和专业方向课程组。不同于传统课程体系, 平台体现了课程的分类与整合, 而不是先后次序, 突出了课程的整体优化与整合, 加强基础, 突出了方向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新的课程体系课内总学时设定为2400学时, 其中必修与选修课程比例为8:2, 课内必修部分为1920学时。
课程设置坚持五个不断线原则, 即工程设计意识训练不断线;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计算机应用不断线;实践训练不断线;交流技能培养不断线。
在每个平台内, 根据不同情况对传统的课程进行大规模的整合与调整, 大力推进内容的更新与改造, 将课内总学时由原来的2600学时左右压缩到2400学时。在压缩课内学时的同时, 增加课外学时, 做到课内课外结合, 显性隐性统筹, 使学生能有更多的自主性和自由支配的时间。
(二) 公共基础平台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平台课程构成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教育, 该平台的功能是为贯穿四年的素质教育和技术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着眼于知识获取后劲和适应能力, 而不应当完全从后续课程是否需要的角度, 将此模块中的教学内容与后续课程一一对应起来。作为公共基础平台, 其内涵必须以足够的学分、学时和具体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来保证。公共基础主模块由六个子模块构成, 即人文科学子模块、数理基础子模块、外语基础子模块、计算机基础子模块、工程概论子模块和体育子模块。公共基础平台共76学分, 其中课堂教学72学分, 实践4学分。
数理基础课程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 也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后续潜力、拓展应用领域的关键。我们在考虑数理课程设置时认为, 不能一味追求学科体系的逻辑严密性, 而是要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 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数理理论教学有鲜明的实践导向, 强调科学知识和方法如何运用于实际生产和其他领域, 偏重于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 数理基础课程讲授要为机设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三) 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设置
专业基础平台中的子模块和教学内容要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打通设置, 应基本覆盖机械工程一级学科领域中各主干方向所需要的技术基础知识面, 还要考虑到学科的融通与交叉, 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先进性, 以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和适应性, 并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坚实的学科基础。我们将专业基础平台分为学科基础子模块和机械基础子模块两个子模块, 将学科基础子模块分为三个部分:力学基础、电工电子基础和计算机基础。机械基础模块中的课程为机械工程学科中最基础的传统课程, 由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组成。
(四) 专业主干平台课程设置
专业主干平台内的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在掌握机械工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知识的基础上, 应该掌握的本专业基础专业知识课程。专业主干平台中的机械设计类子模块由工业造型设计、现代优化设计、机械动态设计、产品反求设计等课程组成。
考虑到山东科技大学机设专业的煤炭机械传统, 我们加大了液压传动及控制的教学, 不仅开设60学时3学分的必修课, 还在课程设计中开设一周的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控制类课程则开设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数控系统原理。
为保证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 新课程体系开设2学分的专业英语选修课, 同时在部分专业课程 (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中采用双语教学。考虑到山东科技大学机设专业的煤炭机械传统, 我们开设煤炭概论选修课, 使学生对煤矿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五) 专业方向课程组课程设置
专业方向课程组是在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主干平台上的分叉, 对应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四个本科专业, 结合山东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和学术优势, 以及教学过程软、硬件的优势, 我们设置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矿山机电、矿山机械、过程控制、材料成型六个方向, 分别授予四个专业的学士学位。六个方向体现了行业特色, 方向之间自成体系, 相互关联, 相互渗透, 相辅相成, 合起来基本覆盖了机械类专业领域的全部或大部空间。随着国家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我们还将对专业方向作进一步的调整,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六)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 我们坚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实验教学与课程大作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相结合, 教学实验与科研实验相结合, 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外创新活动相结合, 以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增加实验教学的比例, 17门技术基础、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达到100学时, 占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总学时的 (776学时) 12.9%, 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的实验学时均由原来的6学时改为8学时。重新优化了课程设计的设置, 保留了1周微机原理、1周机械原理、3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去掉了1周单片机课程设计, 增加了1周液压系统课程设计。重视毕业设计, 第八学期被全部安排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较原有培养计划增加了3周。
新课程体系中包含电工电子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四个实习环节。
(七) 创新素质培养体系改革
开设了创新教育课程, 如在大一阶段开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创造学”、“创新思维及其培养”, 大三阶段开设“机构创新设计”等选修课;利用生产实习、设计性实验、科研立项、机器人创新大赛等教学环节进行创新素质培养训练, 体现“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完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学分确认制度, 制定了第二课堂创新学分的实施细则, 要求学生必须完成4个课外创新学分, 将学科知识竞赛获奖、发表专业论文、科技成果、科研活动、课外实验活动、参加学术报告会、素质拓展教育列入创新学分, 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活动。
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其工作量巨大, 涉及师资、教材、实验实习条件、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诸多因素, 我们必须在借鉴其他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把这项工作切实做好。
参考文献
机械类专业论文 篇8
关键词:机械类 学制 实习
技工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培养高级技术工人。中职学生专业实践环节作为职教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关键环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特别指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机械类专业学制基本上是2~4年,如何根据学制不同安排实习呢?按照各工种专业实习教学内容和技能形成的过程,以3年学制为例,笔者认为基本上可划分为三个主阶段。
一、第一阶段:以实习前的动员为主阶段
每次接待学生实习前,都要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动员工作。在动员会上,我们不但要讲解学生在工厂实习期间必要的纪律要求,还要讲解必要的安全常识。在讲解纪律要求时,教师一定要严肃认真,让学生感觉到来到这里,任何问题都不能忽视,同时让他们体会到,约束是为了让他们飞得更高。笔者讲记录表要求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必须尊重师长,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二是作息时间必须保证;三是仪表必须符合学校规定;四是实习期间必须团结;五是实习过程中要善于培养自己,培养自己良好的工作习惯,如工具的摆放、工位的清洁等,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如面对枯燥、艰苦的训练课题,能平心静气地去完成,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
二、第二阶段:以基本功训练为主阶段
这一阶段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学生刚入学对自己所学专业还比较陌生,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主要是专业基础理论学习阶段,是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认知阶段。在这一学期,可以适当安排学生进行入门知识教育,主要是组织学生参观、介绍实习工厂和工作岗位的要求、设备和实习产品等,使学生初步获得对实习工场的感性知识和必要的安全常识,并提出在实习车间实习的有关纪律要求。
基本功训练阶段,就是按照工序课题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是学生整个实习过程中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在这一阶段的实习教学过程中,应按照实习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题内容、顺序和课时,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对关键课题的内容,要反复进行训练。不仅要使每个学生正确地掌握要领、操作姿势和合理的操作方法,同时还要培养锻炼学生的耐力、速度和准确度。必须明确,学生如果没有好的基本功,就不可能有好的生产技能,也不会发挥技工学校学生适应性强、实践性强的优势。因此实习教师在这个阶段,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地把基本功练好。以钳工实习教学为例,这一阶段,主要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种手工工具,掌握各种手工操作(錾、锉、锯、刮、研等)的基本要领和正确的操作姿势。
三、第三阶段:以独立操作训练为主阶段
独立操作训练阶段,是技工学校实习教学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在校实习工厂实习的最后阶段,通常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通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实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综合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要经常进行3~5级工件的加工,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进而掌握比较复杂的操作技能,达到或接近中级技工的熟练程度,能独立完成生产任务。在这个阶段,实习教师对工艺和操作技术等的教学内容指令性的要少,启发性的要多,要注意不要有限制学生思维活动的意向,要鼓励学生革新和创造,使教学内容多样化,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实习教学的这三个基本阶段所要求的内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交叉和相互促进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和发展,各个阶段均有自己的教学重点。因此,要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具备更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好的操作能力,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机械类专业论文 篇9
摘 要:机械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一门非常重要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原有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阶段中职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作者分析了现阶段机械基础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可以提高机械基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一、我国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1.学生自身的基础较差
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一些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普遍来说自身的基础比较差,学习的习惯也比较差,因此他们也很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没有兴趣。
2.教材五花八门
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都是各学校自行订的,教材五花八门,版本不一,有些是太简单了,知识点没讲清,有些则是本科教材的压缩,因此理论知识难度很大,使得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地进行结合。所以选用合适的教材很重要,教材的选用与内容的组织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
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没有兴趣
很多中职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颇深,导致其教学观念跟不上现阶段的要求,这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这种方式使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学方式的单一和内容的枯燥,导致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缺少学习兴趣,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过程中师生缺少互动,课堂参与率低
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时候,由于机械基础课程的知识面广、课程内容多,课时又是有限的,因此,教师为赶进度不停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述,跟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很多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全身心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二、改进和创新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效率
1.凸显教学重点
机械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常用结构、液压传动、机械传动以及常用结构四大部分,这其中常用结构以及机械传动又分为很多种类,这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这部分内容很繁杂,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想要学生掌握传送知识整体,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将常见的往复式四冲程内燃机作为重点内容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进行一种机构的学习时就可以联想到另外几种机构,并进一步去引导学生对各种机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
2.使用多媒体以及网络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
随着我国近年来教学的不断改革,中职课程系统也有了进一步的调整。当今世界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水平越来越发达,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于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来说,将多媒体、网络与传统的教学进行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将机械的图片、文字以及声音结合起来以PPT 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方式更加生动、活泼、形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相关的动画、微课小视频等来进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这样可以将学习的内容更为直观、清晰、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抓住重点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3.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见到机器和机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教师再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分析以及实际操作,从而达到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最佳效果。目前,广东省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已经具有多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教室,很多机械类的专业课程都可以在这些教室里进行教学,如在《平面连杆机构》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理实一体化教室里配备了牛头刨床横向进给机构、惯性筛以及剪板机等机构和机器,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行分析其所属机构,这就使学生对双摇杆机构、曲柄机构以及曲柄摇杆机构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讲的理论知识少了,但学生却学习和掌握到了更多的知识。
4.采用教学模型
在机械基础课程中,所有的知识都和现代机械工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都是建立在生产和实践的基础之上。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电化教学、实物直观演示教学以及现场参观教学的方法,让传动系统运动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对系统的运动特?c和工作原理进行领悟和理解。
三、加大实习教学,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加强各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以及“机械制图”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的教学时要与这些课程的内容进行结合,例如,在《轴》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这几门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再以车床主轴箱为例进行轴的讲解,车床主轴箱这个例子涉及前面我们提到的好几个学科的知识点,即轴和齿轮等零件的尺寸确定、零件的结构图、热处理方式的选择以及加工工艺、末轮转速计算等。将各科之间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重新将原本孤立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进行实习教学,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
中职教学更注重的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在初中时接受的大多是理论知识,因此在升入中职后实践动手的能力就会比较弱。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听与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中进行学习。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去仔细地观察演示操作,观察完后再进行实际的操作,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期间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巡回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领悟程度来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那些动手能力和领悟能力差的学生一定要耐心地进行指导,让尖子生和学困生可以共同进步。
总之,笔者认为一个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师一定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能够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将教学重点凸显出来,能使用多媒体以及网络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领悟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法,耐心指导每一个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机械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意识,同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全方面地进行发展,为自己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机械类专业个人求职简历 篇10
目前所在: 顺德区
年 龄: 39 岁
户口所在: 湖南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已婚
民 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72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68 kg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工厂经理,质量管理/测试经理(QA/QC经理):技术质量经理,生产经理/车间主任:质量总监
工作年限: 16
职 称: 中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一个月
月薪要求: 面议
希望工作地区: 广东省,北京,上海
工作经历
广东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xx-01-01 ~ 至今
公司性质: 中外合资
所属行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担任职位: 质量部经理
工作描述: 概要:协助总经理制定公司的质量发展战略,负责组织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及时了解和监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在质量体系中行使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在产品安全认证中行使质量负责人的职责。
工作职责:
- 建立、贯彻和监督公司质量、环境体系,保证其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公司的规划发展。
- 负责年度管理评审的策划、实施。定期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后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 收集顾客的故障数据,做顾客满意度测评,对失效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制定改进计划并落实行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满意度。
- 对公司质量成本做统计分析,制订纠正、预防措施,降低质量成本。
- 制订公司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批准公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范并监督执行。
- 监控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审核供方过程及其质量管理体系,督促供方落实改进行动,持续改进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
- 制定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培训计划。
- 实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承担部门组织机构设计、优化和管理员工(包括招聘、培养和调配、业绩评估、员工关系、激励制度等方面)的职责。
离职原因:
珠海保税区额部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xx-03-01 ~ 20xx-12-01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
所属行业: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担任职位: 品质保证部长
工作描述: - 公司的质量代表,负责签署质量协议及相关文件,纠正和制止不合格品产生和流转的不规范操作,行使质量负责人特权。
- 建立、实施、维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 根据公司的年度审核计划,定期组织体系审核、产品审核和过程审核。
- 按照客户和产品要求及时开展新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组织APQP多功能小组(CFT)活动,准备PPAP文件,负责PPAP文件提交前的审批。
- 主导公司各职能部门完成第二方和第三方对公司的审核,检讨不符合的原因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和跟进结果。
- 制定质量目标和指标,定期检查质量目标和指标的达成情况,如主持和召开月/年度品质会议,参与绩效分析及改善方案的制定。
- 对供应商进行体系、过程审核,跟进其纠正、预防措施的改进效果,必要时提供技术援助,督促供应商进行质量改进。
- 跟进进料、制程、成品的质量验证和作业管制,对质量制程能力进行分析改善及效果进行跟踪和确认。
- 制定和完善质量控制程序,负责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及不合格品的控制和处理。
- 快速反应处理客户抱怨,采取遏制措施保护客户利益。
- 品质管理部人员日常工作的管理、年度绩效评估、人力资源规划和薪金制度的实施。
离职原因:
威士茂科技工業園(珠海)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08-01 ~ 20xx-03-01
公司性质: 中外合资
所属行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担任职位: 产品项目部经理
工作描述: - 根据公司年度计划和工作指令,组织实施新产品开发和跟进工程样品,对新产品的经济性、工艺性负责。
- 负责审核工程图纸、工艺规程、质量计划、产品标准和检验标准,并监督相关部门实施。
- 确定产品所使用的原料种类、数量、规格,审核产品消耗定额。
- 设计、制作和修改五金、塑胶模具及生产用工装夹具,对产品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等提出改进意见。
- 实施对技术人员、质检人员的培训,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艺技术问题。
- 执行公司下达的其它工作指令,统筹整个项目部的日常工作。
离职原因:
广东多纳勒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1992-08-01 ~ 1998-08-01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
所属行业:机械/机电/设备/重工
担任职位:
工作描述: - 负责公司厂房、生产线规划、布局及设计。
- 制订及修改工艺文件和操作规程,跟进生产线日常工艺运作,解决生产现场的工艺问题。
- 制订标准工时和产品原材料单耗标准,参与对供应商的管理,如资格评定和现场审核等。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湘潭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1992-07-01
专 业 一: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 业 二: 计算机应用技术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xx-08-01 20xx-03-01 路通汽车培训学校 机动车驾驶 C1驾驶证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十多年,有丰富的品质管理实际经验和多年全面负责质量环境管理体系 (ISO900、ISO/TS16949、ISO14001:20xx) 认证及管理体系文件编写、维护经验。有全面推动ISO/IEC17025:20xx实验室能力认可工作经验;深厚扎实的语言文字写作、表达功底;有培训能力,能熟练地运用现代管理知识与工具,如:QC工具、TQM、APQP、FMEA、SPC、MSA、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理论与实践、IE研究与实践等服务于生产并提高生产效益;会设计、制作工装夹具,编制产品质量标准;熟悉质量检测技术和标准,会实验室一般测量器具的使用,熟练运用Auto-CAD绘图和技术标准转换。
熟悉机械加工、注塑和金属冲压、焊接、表面处理工艺技术及其产品质量缺陷。扎实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机械加工工艺及技术水平,能运用分析工具(PDCA、FTA、5W2H等)解决现场质量问题。尤其在现场管理、工程技术管理、质量控制、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生产计划与控制、工业工程、设备管理、物流管理、质量体系的建立与维护、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开发及供方过程和质量体系的审核、制程品质研究与改善、客户投诉问题分析与处理等有丰富的经验。
个人自我评价
8年品质管理部门经理工作经验;20xx年产品过程开发及工艺设计经验。
机械类专业论文 篇11
笔者所在学校——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是原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在2003年成立的高职学院。湖南电大成立30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特别是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高专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成功经验。高职开办五年多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招生专业20多个,在校学生6000人,2009年计划高职招生规模2400人。高职教育将成为学校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笔者从突出实践教学出发,谈谈推进高职机械类专业建设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是体现高职特色的前提
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高职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它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定位在高等教育培养的研究型、工程型和设计型人才上面,而是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和基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包括高级技术员,中、初级管理人才和现代设备的智能操作人才等。它的专业培养目标有以下4个特点。
1.面向基层性
高职人才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密切联系“第一线”,培养计划要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正确把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这也是高职区别于本、专科的以完整学科教育为基础的地方。
2.高等性
高职教育不是单纯的技术、技能、技艺教育,而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以专业为基础,保证了高职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但与学科为基础的专业教育是有区别的,高职教育强调的是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理论、原理和基本知识,以“必需、够用”的成熟知识为原则。
3.人才培养的复合性
随着现代生产、现代管理的发展,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越来越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例如,随着CAD/CAM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急需大批既懂机械加工技术,又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CAD/CAM技术复合型数控技术人才。
4.能力培养的职业性
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职业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某种职业教育,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就职业教育而言,衡量达到人才培养规格的尺度应是职业岗位资格证书。因此,高职教育应实行“双证书”制度。
由此可见,一套符合以上专业培养目标特点,与时俱进、与实践工作业务无缝连接的课程体系将成为一所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学院开办的高职“数控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体系中,正是围绕应用能力培养这个中心,突出实践教学特色,把技能训练课程与专业理论课并列设置并计算学分,增加部分选修实践课程,实践环节课时占总课时的53%,从而在总体计划上突出了实践教学的主导作用。在课程目标上,特别强调“ 职业”教育,要紧密联系具体的岗位实践,强调岗位工作能力的训练。在课程内容上,应重在应用技术,而不是起基础作用的科学知识,应把高职课程开发与应用技术的开发和运用结合起来。在课程组织上,应以实践为中心,紧密围绕切合实际需要的技术运用与开发活动,综合安排多种课程成分。在课程实施上,实行高水平的产教结合。这种结合不是把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简单的“双元”并列或交替,而是技术知识与一线的具体实践之间,围绕技术开发与新技术的运用这个中心,进行产教结合,也就是生产、学习、技术开发与运用三者进行三位一体的融合。
二、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是突出实践教学特色的物质基础
高职教育中,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主线,因此技术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质的训导也在教学占据主导地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围绕数控和模具专业的建设,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重点练就学生职业能力,在培养职业素质上做文章,在建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校内实训基地的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1.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多功能实践基地
学院数控技术中心2004年共投资300多万元,高起点、高标准地配置了各种工业型数控设备,完全仿造工业车间设计,一个现代化的多功能的实验中心已初具规模,它集实践教学、技术开发、职业培训、生产制造于一体,刚建成就承办了湖南省数控技能大赛。CAD/CAM实训中心还于2004年6月获得上海宇龙软件公司100个节点的数控仿真软件的使用权;2004年8月获得国际知名CAD/CAM公司Cimatron公司50个节点的CAD/CAM软件使用权;2006年获得“湖南省数控车工示范鉴定基地”;2007年获得“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称号。
2.硬件设施的建设还要体现高职教育的技术先进性以及工环境的真实性
在仪器设备的添置方面,学院考虑到了国内企业的实际技术应用水平,也考虑到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系统,例如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日本FANUC数控铣系统、有国内很有代表性的图形线切割、广数数控车系统等。总体目标是要保证设备满足教育培训多样性和技术先进性,以期让学生对现代化生产前沿技术有直接认识和掌握,同时也提高学院在数控加工技术领域中的领先地位。另外,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最大区别体现在高职教育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程度,对技术革新、技术推广有较高的要求。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搞好实践教学的关键。高职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既要了解现代企业的运作情况和最新技术,又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也就是说必须是“双师型”或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
学院对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首先是在政策上对引进“双师”型教师给予特殊倾斜。其次,要求所有的专业教师必须要具有“双师型”素质。专业教师都要求既是理论授课教师,又是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这就要求专业教师,特别是原来没有在企业技术生产一线工作过的教师要向“双师”转变。具体途径如下:
1.重点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聘请企业或学校的知名专家教授来校作兼职教师,通过积极开展应用技术项目研究和专题讲座等形式,重点带动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聘请的专家教授既解决了教学人员不足的问题,也为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技术项目,为学院开展产学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提高技能
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技术学习和技能竞赛,正面树立技能行家的光辉形象。学院先后派教师参加全国数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参加省数控竞赛、全国数控大赛,并对取得优异成绩者给予奖励,大大激发了其他教师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在学生中也形成了一种重视实践技能培养的良性影响。
3.走“学、产、研”相结合的道路
引入一些企业的技术开发、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项目,在政策上积极鼓励专业教师指导部分优秀学生去参与、去完成,从而让更多的教师真实地了解企业、了解产品,大大增强了教师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了教师们的“双师”素质。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的结合,最显而易见的效应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有可能获得系统的以能力为本位的岗位适应性训练与培养。
4.积极推行专业教师“双证书”制度
高职教育要实行“双证书”制,对于教师也必须有相应的要求。为了使专业教师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学院对专业教师提出了除了要有教师资格证书外,还要求逐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学院专业教师既有数控高级技师和高级工,还有CAD绘图员高级考评员、数控高级考评员等,这些资格证书的取得,证明了学院师资的实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实践教学既包括硬件的教学设备、教师等,也包括软件的大纲、教材、实践基地的规范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这些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高职专业学生的各项实践能力培养最终都要落到实践教学体系及其教学过程中去。
1.划分模块,明确项目,以项目为主来展开实践教学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将实践环节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三个大模块,然后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并制定每一门实训课程的实训大纲。根据实训大纲再确定实训单元,每个单元对应有项目单(任务单)和项目报告(评分标准)等内容。实验项目单就是任务单,内容包括实训目的、方法、步骤、要求达到的标准以及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材料等。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模块的项目单一般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和学院的实训条件来开设,有理论实践结合型的项目(如金工实训),也有实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型的项目(如数控车、铣加工),还有实训操作型的项目(如公差测量、刀具刃磨等)。工程实践模块的实验项目是综合性较高的任务,一般根据实际任务来确定,例如外协模具加工任务等,要求要有成果输出(可以是一项制作、一个设计、一项服务),要突破低层次的只限于感性认识和动作训练的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项目报告是学生实训项目完成后需要提交的规范化报告,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能力测评(如分析、思考能力)的依据,并最终给出学生完成该实训的考核成绩(评介)。
2.核心课程实训教材的开发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实训教材建设一直是高职教育的薄弱环节,因为每个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繁多,各层次要求也不尽相同,并且各校基本上都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设实训课程,差异性较大,难以形成系统规范的实训教材。学院将根据数控和模具专业建设的要求,从关键实训教材入手,重点规范实践操作,开发《数控车、铣操作与编程指南》、《线切割加工技术指南》等,计划文字版和多媒体教学版同步发行,目前已与出版社取得初步联系,并在逐步向多类型发展,力争形成实践操作、案例教学以及职业素质培养等内容同步开发的格局。
3.积极做好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工作
目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已在多数行业推行,并在逐渐与国际接轨。学院专业教师在专业技能鉴定方面已有多年的经验,结合学院的专业建设,积极参与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发数控技能鉴定的鉴定规范和试题库的建设工作。反过来,职业技能鉴定中的开放式的、以能力为主考核思路对学院教师的实践教学又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学院正在引入这种思路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进行改革,建立考核标准、考核大纲、开放式题库,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再单凭一纸试卷来评定成绩。
4.搞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二课堂活动,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
第二课堂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空间。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文化,组织学生参与就业与创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需要,把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成立学生自主组织的“数模协会”,定期选拔学生参与一些教师承接的加工或技术服务项目,通过内业余时间的锻炼,这些骨干成员实践动手能力就有了长足的提高,足以充当其他成员的辅导员,这样就形成了良性的发展,也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突出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区别于传统高校的根本之一,对高职教育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这几年高职教育的实践,笔者有了深刻的体会:第一,突出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人才的适应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趋势,使教学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彻底克服了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倾向,大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第二,突出实践教学有利于高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就找到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引起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把传统的课堂变成了教、学、做相统一的特殊课堂,考核方式也因此由单一的闭卷考试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的全面考核。第三,突出实践环节教学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突出实践教学是推进高职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机械类专业论文】推荐阅读:
机械类专业课06-13
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论文07-23
机械类专业学生就业简历05-11
机械类专业班长论坛主持词09-04
机械类专业职业生涯规划09-05
机械制造类专业求职简历09-20
非机械类专业金工实习报告05-13
机械类毕业生论文05-26
机械专业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