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专业(精选8篇)
中职机械专业 篇1
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摘 要:机械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一门非常重要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原有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阶段中职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作者分析了现阶段机械基础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可以提高机械基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一、我国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1.学生自身的基础较差
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一些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普遍来说自身的基础比较差,学习的习惯也比较差,因此他们也很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没有兴趣。
2.教材五花八门
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都是各学校自行订的,教材五花八门,版本不一,有些是太简单了,知识点没讲清,有些则是本科教材的压缩,因此理论知识难度很大,使得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地进行结合。所以选用合适的教材很重要,教材的选用与内容的组织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
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没有兴趣
很多中职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颇深,导致其教学观念跟不上现阶段的要求,这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这种方式使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学方式的单一和内容的枯燥,导致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缺少学习兴趣,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过程中师生缺少互动,课堂参与率低
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时候,由于机械基础课程的知识面广、课程内容多,课时又是有限的,因此,教师为赶进度不停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述,跟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很多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全身心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二、改进和创新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效率
1.凸显教学重点
机械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常用结构、液压传动、机械传动以及常用结构四大部分,这其中常用结构以及机械传动又分为很多种类,这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这部分内容很繁杂,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想要学生掌握传送知识整体,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将常见的往复式四冲程内燃机作为重点内容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进行一种机构的学习时就可以联想到另外几种机构,并进一步去引导学生对各种机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
2.使用多媒体以及网络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
随着我国近年来教学的不断改革,中职课程系统也有了进一步的调整。当今世界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水平越来越发达,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于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来说,将多媒体、网络与传统的教学进行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将机械的图片、文字以及声音结合起来以PPT 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方式更加生动、活泼、形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相关的动画、微课小视频等来进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这样可以将学习的内容更为直观、清晰、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抓住重点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3.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见到机器和机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教师再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分析以及实际操作,从而达到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最佳效果。目前,广东省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已经具有多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教室,很多机械类的专业课程都可以在这些教室里进行教学,如在《平面连杆机构》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理实一体化教室里配备了牛头刨床横向进给机构、惯性筛以及剪板机等机构和机器,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行分析其所属机构,这就使学生对双摇杆机构、曲柄机构以及曲柄摇杆机构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讲的理论知识少了,但学生却学习和掌握到了更多的知识。
4.采用教学模型
在机械基础课程中,所有的知识都和现代机械工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都是建立在生产和实践的基础之上。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电化教学、实物直观演示教学以及现场参观教学的方法,让传动系统运动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对系统的运动特?c和工作原理进行领悟和理解。
三、加大实习教学,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加强各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以及“机械制图”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的教学时要与这些课程的内容进行结合,例如,在《轴》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这几门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再以车床主轴箱为例进行轴的讲解,车床主轴箱这个例子涉及前面我们提到的好几个学科的知识点,即轴和齿轮等零件的尺寸确定、零件的结构图、热处理方式的选择以及加工工艺、末轮转速计算等。将各科之间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重新将原本孤立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进行实习教学,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
中职教学更注重的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在初中时接受的大多是理论知识,因此在升入中职后实践动手的能力就会比较弱。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听与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中进行学习。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去仔细地观察演示操作,观察完后再进行实际的操作,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期间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巡回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领悟程度来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那些动手能力和领悟能力差的学生一定要耐心地进行指导,让尖子生和学困生可以共同进步。
总之,笔者认为一个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师一定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能够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将教学重点凸显出来,能使用多媒体以及网络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领悟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法,耐心指导每一个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机械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意识,同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全方面地进行发展,为自己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海庆.浅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J].科技信息,2010(14).[2]卢隆有.谈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0(3).[3]胡金星.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8).[4]翟永清.中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初探[EB/J].软件(电子版),2013(6).(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
中职机械专业 篇2
一、整合数学的教学内容
中职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及成形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CNC等, 技能训练包括车工、钳工、焊工、电工、铸工、锻工、模具、钣金等。
“机械制图”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正投影的基础知识、基本体、轴测图、组合体、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零件的测绘、专用图样、第三角画法和计算机绘图基本知识等, 涉及的是初中的平面几何知识和中职的《数学》下册的立体几何中的内容;“工程力学”课程主要阐述的是静力学 (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 、运动学 (点的运动学、刚体的简单运动) 和动力学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等, 主要涉及的是《数学》下册的平面向量的内容。“机械制图”和“工程力学”这两门课程, 一般在中职机械专业的第一学期开设;同时, 作为基础的技能训练——钳工, 其课程开设时间也较早, 同时也需要与制图相同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支撑。由以上分析可知, 这些课程及技能训练涉及的数学知识较多、较难, 对数学知识有较强的依赖性, 但数学课程开设时间严重滞后, 极大阻碍专业基础课的教学, 更谈不上服务于专业课。所以, 中职机械专业第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首先系统复习平面几何知识及其作图, 重点是曲线和圆弧的连接等, 并提前教学《数学》下册中有关立体几何、平面矢量、直线和圆等内容, 内容应更多地涉及三维产品设计和制造、模型制作、模具设计制造等例子, 应简略涉及定理证明题之类的内容, 着重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内积等, 并同时为后续的“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 另一需要较多数学知识支撑的课程及技能训练项目是“数控技术”、普通车工、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等的编程和加工, 其涉及的数学知识主要是相对坐标和绝对坐标、度和弧度的概念、三角函数的运算等, 因此, 《数学》职业模块中的相关模块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三角函数、计算及其应用等内容要提前开设, 服务于这些专业课和技能的训练。
同时, 由于中职中有60%以上的学生会参加高职升学考试, 所以, 相关的数学知识也不能省略, 但课程开设的时间可以安排在第三年。
二、改变任课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职教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性极大地局限了文化课与专业的有机结合。学校应形成机械专业专任数学教师的培养机制, 专任数学教师应定期有计划地进行机械专业知识培训, 例如, 经常深入地听机械专业的课程, 充当机械专业学生技能训练和课程设计的计算导师, 提高教师自身的机械专业知识素养, 逐步胜任机械专业数学的教学工作。
三、创建机械专业情境,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 课堂教学是它的主渠道, 遵循专业为导向的原则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尤其重要, 应注重机械专业情境的创设, 即应尽可能导入典型机械专业例题, 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成就感, 自觉学习数学, 从而最大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例如, 在“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教学中, 可通过“假设学生为一名机械钣金工, 要制作一邮筒如图1所示, 该如何下料?”这一典型例子来引入, 让学生计算需要购买多大的钣金材料, 来引出求邮筒的表面积的例子;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教学中, 可引入如图2所示的例子, 机械车间要起吊一物体, 该重物重1吨, 每条绳子的最大起吊重量是0.6吨, 两条绳子与垂线的夹角为45度时, 能否吊起该重物?在“坐标变换”和“三角函数运算”的教学中, 可引入如图3所示的例题, 假设要用数控机床加工手柄, 该如何编程?
四、完善考评机制
完善的考评机制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中职机械专业的数学教学的考评应贯穿整个教与学的全过程, 既要有常规的各阶段的考试成绩的评价, 更要有对学生重树数学学习信心和热情的关注分, 应建立多元的评价目标体系来保障教学效果。
总之, 中职机械专业的数学教学, 要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遵循专业导向、强化与机械专业相关的数学内容, 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 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热情, 并最终完成中职数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宝妮.中职机电专业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4.
[2]叶环.机械专业中重构中职数学教学内容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2.
[3]李智杰.以专业需求为核心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 篇3
关键词:机械专业 教学效果 能力培养
进入中职的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相对于进入普通高中的學生而言有一定的差距。中职机械专业所开设的课程相对于大专院校机械专业的课程内容几乎相当,难度也没有降低多少,这就决定了中职学生在学习机械专业课程时面临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教师不但要能够准确地向学生传授机械专业课的知识,还要根据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的受众,灵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与学,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专业素养的作用
教师职业能力的大小决定了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的专业能力可以决定专业教学的深度与广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愈来愈高,教师也应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教师应从知识更新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自身建设。
2.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途径
一是理论学习,形式有校本培训,大学进修,专家讲座等。二是校企合作,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实现互惠互利的双赢结果。实行校企合作后,校方可将没有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安排到企业进行锻炼,以提高教学能力,还可聘用企业实践型高级技能人才来学校指导生产实习活动。
二、教学内容要有取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应区别于大学机械专业的教学模式,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即培养社会上需要的所谓产业工人。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设备维护能力、设备操作能力以及产品制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课程中的概念、定理、工作原理、相对简单的设计等方面可以作为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地方,而涉及公式的推理,复杂的设计、计算等方面在教学中可以提到,但不详细展开论述。还要从教学环节、教材建设以及实践性环节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根据教学大纲调整设计、公式、原理等理论课程,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帮助学生在牢固掌握机械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分析设计机构、拟定系统方案、绘制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分析平面机构、设计齿轮机构以及计算齿轮的系传动比等综合能力。通过这样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做到为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实现中职专业教育的价值。
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可以利用三维软件实现交互式教学。机械专业课程中静态方面涉及零件、机构、机器,动态方面涉及受力,变形与运动。无论静态还是动态,首先要掌握的是机器的构成、运动原理等。这就要求学生学习好机械制图、机械基础两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习机械制图课程对空间想象力的建立至关重要,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技术所能提供的手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利用inventor软件建构空间模型,在“相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看到具体的“相贯”效果。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要具备很强的手工绘图能力且费时费力才能呈现的结果,在inventor软件的应用下,可以轻松地得以呈现,让学生很容易理解“相贯”这一概念。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关于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凸轮机构、间歇机构、螺旋机构等可以通过运用inventor来制作相应的数字样机,实现在不同的条件下受力与运动的结果,这种交互式地教学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现代技术教育优势,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从而达到深化课程、改革教学的目的。
四、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学习了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相当比例的实习生产时间,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反过来更有益于学生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能力本身就弱,况且机械专业课程中会涉及复杂的计算、推理及空间想象,这些极易学生磨灭学习的兴趣的内容。如果在学生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合适地安排实习,在实习中让学生动手去做、用眼去观察,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在课堂上理解不了的专业内容,也容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中职机械专业 篇4
南川隆化职中严涛
本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在本学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学生进行了宽松式教育。总体来说还算正常,没有重大问题发生,班风保持积极、活跃,学生能够认真学习专业技能。现将一期来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耐心细致、严格要求是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
则。
由于学生刚进入中职阶段,如果按普高学生那样去要求他们,肯定会使班级工作受到影响。所以,要做好中职教班工作就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绝不意味着放松对他们的管理。在管理与教育上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他们热爱劳动,讲文明讲礼貌,教育他们向雷锋学习,帮助他们培养热爱劳动的观念。
积极配合学校学生处的工作,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使其不断提高认识,端正思想,树立学生中好的典型。一旦发现好人好事便即时给予奖励,以个别的典型事例教育全班、带动全班,让班级快速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同时,又制订出相应的惩罚措施,对那些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人给予严惩。
二、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
对后进生耐心教育,但不能迁就。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 “ 与人为善 ” 的爱心和班集体 “ 普遍的友爱 ” 倾注给班上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在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时,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
严爱优等生。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
博爱中等生。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
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三、加强学生品质、素质教育。
面对学生即将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们的需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处事,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加强学生全方面的培养。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反思 篇5
周玮
职业技术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多元化招生。学生整体水平下降并且个性差异大。《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抽象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怎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学生实际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
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就是在制图教学中运用模型、实物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视图,变得形象、具体、直观。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掌握、记得牢。例如:在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内容教学中,让学生先看一些简单、典型的基本形体。如长方体、棱柱、梭锥、圆柱、圆锥,对照这些形体,熟悉这些空间形休所对应的视图,实现从空间到平面的思维转换,帮助学生将复杂视图分解成简单图形,为识读和绘画组合体视图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直观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投影规律,认识实物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使投影要素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印象,有效地培养空间思维想像力,提高了读图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以及音像资料有机结合,运用到教学当中,比传统方式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手段更完善、收效更显著。逼真的三维立体呵与抽象的二维工程图相对照,一幕幕动画展示、显现着投影理论、图示方法、绘图技术等,使那些用传统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于讲清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视图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优化了教学过程,解决了课时减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节省了教师课堂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使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率。例如:讲“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时,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接受,而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将,正投影”的投影原理和三视图的“看图方法”有机地结合。同时,将三视图的“形成”及“展开”过程也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学生的学习是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过程,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过程。为此,落实这一原则,首先要重视理论教学,理论要联系实际。《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但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是为了指导识图绘图实践,为生产服务,将来在生产一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对实践性强而又反映实际知识的章节如零件测绘、装配体测绘等内容。适当加强。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改与创新 篇6
【摘要】:《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制造、机械加工及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其他后续专业课程与生产实习的重要基础保证,“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按 “够用适度”为原则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融为一体,通过综合性的职业技能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达到学生解决能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整个过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主题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制定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科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统筹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职业教育遇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的职业教育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仅注重传授知识,过于强调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其实用性和实践性,而中职学生理论基础知识薄弱,普遍感觉学习的盲目性强,难度较大,难以适应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结果是:一方面专业老师教得很累、很辛苦,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产生厌学、逃学乃至弃学状况,这种不良现象的时有发生,严重阻碍制约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显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难以达到目前职业教育要求的水平,也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社会企业需求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就业为导向,以工作能力为核心,大力培养生产第一线技能型实用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目标为核心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方向。如何进行“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历史性地摆在了我们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 笔者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工作,思考了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面对职业教育的大好发展机遇,推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可理解为: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就业需求,按够用、实用的原则,制定合理教学目的要求,精选教学内容;以工作能力目标为核心,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融为一体,通过综合性的职业技能实践活动,达到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将综合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此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笔者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制图》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一、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社会与学校教师想要达到的教育教学目的和标准,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是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改革就会出现偏差或失误。职业教育以培养一线生产技能操作型人才为根本任务,课程目标的设置应紧紧围绕培养对象的特点及职业技能和能力这一主题,将课程培养目标与就业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机械制图》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基本的手工绘图及CAD绘图技能,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和国家制图技术标准规定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的能力。 根据中职学生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就业方向,应进一步降低对中职生来说难度较大的绘图要求,特别是装配图样的绘制以及其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的标注等难点内容,只要求学生能理解其表达含义。而对机械图样的识读应当创造性地增设与本专业相联系的零部件图例来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创新能力。二、筛选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培养目标与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机结合,意味着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应过多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在基础理论适度的前提下,根据培养对象的知识结构特点及能力因素和工作岗位需求,精选出与职业技能相关且应用频率、场所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加强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学习基础知识,形成一种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体,以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内容体系,力争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知识与应用的有机统一。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以 “够用适度”为原则,认为可以将《机械制图》课程体系化简为四个模块:制图基础模块、制图原理模块、机件表达方法模块、机械图样模块。前两个属基础理论部分,后两个属于实践活动应用部分。制图基础模块的主要教学内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几何作图及平面图形的画法等。通过该部分的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意义,掌握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一般平面图形的画图方法,为钳工实训的平面画线模块作好理论准备。制图原理模块的主要教学内容: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性,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的投影,组合体的投影,轴测图的画法等。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了解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掌握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和组合体的投影规律,掌握轴测图草图的画法。在实际教学中对那些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与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关系不大内容作了删除处理,如装配图的画法、轴测投影图内容的教学,只要求学生了解装配图画法、掌握正等轴测图的徒手画法,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这样的处理降低了绘图难度,又满足了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机件表达方法模块的主要教学内容:基本视图、剖视图(半剖、全剖、相交旋转剖、阶梯剖、复合剖)、断面图、第一角画法等。要求学生掌握机件常用表达方法的画法,能读懂其有关标注,能综合应用各种表达方法表示机件的内外结构形状。对局部放大图、常用简化画法等局部结构表示法放在零件图的识读中作相关介绍效果较好。 机械图样模块的主要教学内容: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技术要求等。要求学生理解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规定画法,具有查阅标准和手册的初步能力;掌握常见零件图样的画法,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具有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能力,对零件图的识读,重点是能根据表达方法分析零件结构,对尺寸和技术要求主要是能理解其各部分的含义;对装配图的识读,重点是能根据图形读懂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明确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工作原理,了解装拆的先后顺序等。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技能课程,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顺利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偏重知识的传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应《机械制图》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以“学中练、练中学”为特点的“任务驱动、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目标考核”等教学方法,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能较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有机结合,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要求。 例如:在制图基础模块的教学中,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设计了五个平面图形绘图学习任务,巧妙地把常用图线的种类和应用、尺寸的标注与识读、绘图工具的使用、基本作图方法、比例等相关知识点涵盖在内,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很轻松愉快地就学会了对初学者来说较为难懂枯燥的学习内容。 考虑到中职生的主要学习目的是具有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故对标准件、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主要要求学生能理解其含义,所以在具体教学时建议尝试不对其作专门介绍,而在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过程中,遇到齿轮、螺纹、键等结构时,教师给学生以启发性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相应知识点并联系相关的机械知识,很轻松地就理解了相关结构的规定画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解决了以前教学模式中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衔接过渡上的知识遗忘问题。 在理论与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由传统模式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实践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作用。四、正确对待“手工绘图”与“CAD绘图”的关系 新技术的发展,为《机械制图》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动力支持。除了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外,首先进行的就是新技术的采用,让学生从繁重的手工绘图中解脱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必须有清晰的头脑认识: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制图理论基础与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是绘不出符合工程技术要求技术图样的。因此,制图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仍是第一要位,是靠手工绘图才能达到的。在制图软件不太熟悉的条件下,手工绘图的潜在功能以及对学生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培养过程是计算机绘图所无法替代的。故CAD绘图是在《机械制图》手工绘图较为熟练的基础上被引入并加以训练,在后续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CAD计算机绘图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是一场深刻机《机械制图》教学改革。随着教学设备引入和教学技术革新,制图教学改革为中职学生增长知识与技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五、确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制定和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成为对学生的教育和激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措施。 职业学校的学生中比较普遍地存在自由散漫,抄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而常规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为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成绩,所以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谈不上教育和激励学生并促进其发展。 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即既要反映考试情况,更要反映平时表现和学习情况,如:遵守纪律,回答问题,测验,作业等。而平时的表现及学习情况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以下的评价方法:平时成绩40%,包括出勤5%、课堂纪律5%、回答问题5%、测验5%、作业20%;期末考试60%。作为学期成绩的评定考核办法。 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引导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积极思考,注重积累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从根本上改变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的不良风气。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过少的考试和过于单一的考试形式都不利于学生的教育和激励。笔者曾多次尝试各种形式的考试,都较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比如:以考代练,即以随堂考试代替课堂练习,以同桌及前或后四人为一小组,组内可互相讨论,下课即交卷,成绩取小组内的平均成绩,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及竞争意识。再如以口试代笔试:对零件图及装配图的识读部分,采用这种考试方式既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完成本课程主要学习任务,全面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六、注重将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是中职学生立足社会、参与社会职业竞争的基础前提保证。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在初中阶段,大多数不是基础知识较差,就是有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所以专业课教师也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体协调能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规范严谨的工作态度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能力。七、结束语 教育教学亦须破旧立新,与时俱进,坚持可持续协调发展。伴随历史前进的步伐,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职教工作者的光荣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以求索”,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仍需继续努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参考文献:1、《机械制图》,金大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七版 ).52、中专《机械制图》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 成明放 周丛姣3、中职生《机械制图》求趣教学初探 李素荣 教育科研论文2007.05
探究中职机械专业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7
中职主要是招收初中毕业生,这一时期的学生思想不成熟,还处于比较懵懂的状态,对待许多事物还没有确切的主观意识,但是这一时期却是他们成长最关键的时期,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这一时期积极地引导学生,使之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首先,培养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以后面对各种问题时都能灵活地运用逻辑思维方式思考并解决。其次,机械专业是一门技术性与不确定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在每天的实践学习当中都会碰到许多突发情况,只有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使学生在碰到新问题的时候自觉并有效地展开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动我国机械专业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的机械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二、中职机械专业中创新思维培养的现状与应用
(一)中职机械专业创新思维培养的现状
要想培养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工具就是基础,但是从目前看来,许多中职学校和授课教师还是不够重视教学课堂的质量和效率,甚至没有专门的教学方案,这样的教学现状阻碍了机械专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中职三年的学习生涯中没有实质性的“收益”,更别说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了。所以,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规划与授课方案,用自己饱满、热情的教学态度感染学生,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够以最好的状态参与机械课程学习,积极地运用逻辑思维学习和思考问题,进而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思维培养在机械专业中的运用
培养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两个不同方面展开,从整体角度来看,教师要改善并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模式,积极地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实践学习活动,在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课程教学的内容上来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自觉思考的良好习惯,以此推动自身创新思维的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专业教学中学生的想法进行即时点评,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机械专业是一门技术性的学科专业,它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教学方式,所以,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意识。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有效的内在推动力,要想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积极地展开实践操作,那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是十分关键的,只有学生对实际操作课堂充满了兴趣,学生才会更加专注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机械课堂中,从而使学生在碰到新问题的时候能够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索和思考,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发展。例如,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许多器材数量有限,所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只能观望,这些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会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养成一种不愿意动手的不良学习习惯。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实践器材,器械之间是相通的,这样学生便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有效地选择操作工具,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满满的求知欲望参与实践操作的过程,在操作中发现并解决新问题,不断地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将会是未来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教学课题。要想加强我国的机械创造能力,那么就必须积极地培养创新型的中职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散自身的逻辑思维,为最终的创新思维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创新是发展的前提,是推动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但可以为我国输送更多的新型人才,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水平,让“中国创造”的字样可以走出国门,以此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根据多年的机械专业教学经验,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此促进我国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发展,为我国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机械专业,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利均.论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的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46-47.
中职机械专业 篇8
通过广泛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感觉未来的职业生涯迷茫,尤其是从事非专业工作的同学;工作态度合格者一半以上,但不合格的比例也占到将近6%;专业知识“优”的比率过低;实践能力的合格比例最高;首次顶岗实习以及就业以学校推荐为主,与以往相比,学生自己去企业自荐的比例有所提高。
二、调查结果的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一)原因分析
就毕业生自身而言专业知识掌握少,基本功不够扎实,在能力层级上的特殊职业能力不强,岗位的不可替代性过低,通用职业能力不扎实。就业竞争激烈,中职生学历层次较低,在技能岗位上缺乏职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培养中职生的制度不规范,企业规避与劳动者签订合同,使得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就业环境较差,尤其是小型民营工业企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又低。
(二)教育对策
1.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学校需制定更加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加强学生整体职业意识、职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狠抓教学质量。教学中要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依企业岗位“应知应会”需求而施教,使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
3.管理上加强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学校可以利用往届生就业成功典型人物的现场报告、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电教片宣传等形式教育学生,培养吃苦耐劳意识,缩小企业用人标准与学生认知上的差异。
【中职机械专业】推荐阅读:
中职机械专业09-04
中职机械专业教学07-17
中职学校专业机械制造08-24
中职机械类教材06-29
中职机械制造12-31
中职机械零件测绘05-17
中职机械加工教学09-29
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10-28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随谈06-15
中职机械识图教学反思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