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涉农专业

2024-06-17

中职涉农专业(共12篇)

中职涉农专业 篇1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实施办法 (试行) 》于日前正式发布。记者从江苏省财政厅了解到, 江苏省财政同时下达各市县2009-2010学年的免学费补助经费9 330万元。

据介绍, 该办法中的涉农专业为2000年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200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中的农林类所有专业。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 江苏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 (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 , 以及在政府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一、二、三年级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免收学费。2009年秋季学期已收取的学费, 在2010年春季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予以退还。

同时, 对因免除学费导致学校收入减少的部分, 通过财政给予免学费补助资金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及顶岗实习获取的收入解决, 以保证学校正常运转。

中职涉农专业 篇2

关于开设现代农业技术等三个涉农类专业的申请

一、市场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壮大的战略优先地位。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於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加大财政用於“三农”的支出、以及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近9亿),要保证全国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并且保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科学发展和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加大,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在“三农”上的投入更是达到了空前的力度,各项惠民政策密集出台,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就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情况却不能令人乐观:在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高中以上的只占12%,同时,仅有5%的农民接受过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这些因素制约着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的新农村建设,使国家的惠农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根据国家政策和“三农”发展的现状,中等职业教育在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战略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利用职业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和现有的教学设备,开设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涉农类专业,提高农民素质、帮助其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既是职业学校响应国家号召的政治责任,又是职业学校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目前,最根本、最迫切的是将更多的农民培育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当今时代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即使是农村出来的学生也不愿报考涉农类专业。正因为如此,国家才于2009年出台了涉农类专业免学费的政策,用政策的导向来解决农业和农村中劳动力素质偏低的现实。

三门峡中专经过周密调查和科学论证,依据学校已开设多年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金融业会计专业和美术设计专业的雄厚师资力量和健全的实习实验设备,于2010年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和园林三个涉农专业,当年招生近百人,2011年招生达到695人,各项教学工作进展顺利,学生表现平稳。但这三个专业已不能满足农村学员的需求,现申请开设现代农艺技术(010200)、畜牧兽医(012000)和农产品保鲜与加工(012500)三个专业。

中职涉农专业 篇3

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加大中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办好涉农专业,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这些要求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供销合作社是农民在流通领域的合作经济组织,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行业组织,为“农”服务是其宗旨。供销社的中职学校理应秉承供销社为“农”服务宗旨,为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培养技能人才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供销社中职学校应准确办学定位,坚持“依托行业,立足地方,服务三农”的基本原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涉农专业建设力度,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技能型人才。

二、供销社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供销社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发展步伐缓慢,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涉农专业的办学规模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存在较大差距

供销社中职学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和家长对涉农中职教育的认识不足。不少学生和家长厌农、“跳农门”等封建思想依旧十分严重,认为从事农业前途不大的观念根深蒂固,就业理念存在偏差,导致学生入学时普遍不愿选择涉农专业,学校涉农专业学生人数偏少,开办的班级有限。

2.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不够,课程体系不能体现岗位需求

涉农专业教学模式传统化,文化课所占比重较多,而专业课却不足。专业课的学习依然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实践实习不足。缺少对学生就业的基本素养及个性发展潜能的教育。

3.涉农专业师资力量较薄弱

在校教师多是大学毕业生,教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师明显多于教实习指导课的教师,既能教专业课又能教实习指导课的教师更少,学校实训教学功能较低。

4.学校服务社会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对社会生产实际了解程度滞后,生产一线的实践技能水平不高,科技研发与推广能力不强,社会服务能力不高,无法很好实现服务农村、服务农业经济建设的作用。

5.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难融合

学校缺乏对企业和农村有效的服务,造成校企合作困难,导致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缺乏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涉农专业都是艰苦专业,待遇相对较低,企业很难留住学生就业,使得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很难融合。

三、加强供销社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建设的策略

(一)创新招生模式,扩大办学规模

1.加大涉农专业的宣传力度,改变社会上的“轻农”思想

学校在招生过程中,要大力宣传国家对涉农专业减免学费等政策,分析现代农业的广阔前景和社会对农技人才的需求,增强涉农专业的吸引力、影响力,解决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引导学生就读涉农专业,扩大涉农专业的办学规模。

2.发挥行业办学优势,以就业“出口”拉动招生“入口”

充分发挥供销社产业链长,社有企业多,专业工种多、岗位多,吸纳人才强的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实现学习和生产“无缝对接”,大大提高就业率,通过解决好“出口问题”更有效地解决“入口问题”。

(二)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涉农专业培养的是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学校应围绕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1.构建与岗位需求相适应,与职业标准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学校应通过行业、企业调研,确定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突出能力本位,与岗位需求相适应,与职业标准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如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可按照茶树栽培与管理、茶叶加工、茶叶审评与检验3个核心职业岗位群,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传统的专业课程整合、分解为《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红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青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黄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白茶加工、审评与检验》和《黑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等核心课程和《茶树栽培技术》课程,补充《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茶叶经营与贸易》《茶叶机械》、《茶叶包装与储运》等内容;引入茶业行业的操作规程、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与茶业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形成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现场教学、项目训练、顶岗实习”,培养学生不同岗位的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

2.创建“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理实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改革,应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实现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为目标,形成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融合、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融合、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融合的教学模式。如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可根据茶树物候期的特点和栽培工作过程来确定《茶树栽培技术》的教学内容,按绿茶、红茶、黄茶等不同类型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和审评检验的工作过程来确定《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红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黄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的教学内容;在学校按真实的工作场景建设理实一体化功能教室,使学中做,做中学;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作,接受企业的管理,师傅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这种模式通过“教、学、做”合一,可实现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深度融合。

3.加强学生就业的职业素养及个性发展潜能的教育

积极推进“产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通过校企文化的深度融通,以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以内在的力量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熏陶学生,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激发学生个性发展的潜能。

(三)搭建平台,打造一流“双师型”教师队伍

1.不断完善技能课教师补充机制

充分吸纳掌握行业领先技术的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为涉农专业教师队伍注入新活力。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是可以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定期地举行校企合作洽谈会,交流生产经营经验,实施产教研结合,培养和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二是分批、分期将中青年教师派到企业学习现代先进的技术、技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积累生产实践经验;三是鼓励获得中级以上的技能等级证书,使其能掌握更多的实用农业技术。

3.完善教师技能竞赛机制,把它作为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大练兵、大比武,从而真正实现高效教学,提高专业教师整体业务水平。

(四)建设涉农专业综合性实验基地,拓展学校社会服务功能

学校可依托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涉农专业综合性教学实验基地,聘请农技、农机方面专家,种、养殖能手,社会能工巧匠进驻基地。基地实行生产、教学、经营一体化,增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力。学生到基地顶岗实习,教师既传授知识,又实地指导生产、经营,可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对企业、行业、社会的适应性,提升综合职业素养和创业能力。同时,有利于拓展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展示办学实力。

实践证明,供销社中职学校只有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正确方向,不断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

中职涉农专业 篇4

(一)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招生难。

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由于城乡差距大,轻视农业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大多数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根本不愿意让孩子学习和农业有关的专业。子女也深受其影响,对涉农教育的认识存在偏颇。选择专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哪些专业学了以后,能够去大城市从事经济收入好的非农行业就业。国家为了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涉农专业,对中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了减免学费、补贴生活费的政策,这对涉农专业招生和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中职涉农教育还是没有受到涉农专业潜在生源的农村学生及家长的充分认可,他们大多数心理上还在排斥涉农专业,从近几年中职学校招生情况看,涉农专业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呈下降的趋势。可见,传统观念导致中职涉农专业招生难,严重束缚了涉农专业的发展。

(二)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建设缺乏活力。

涉农专业招生困难一直困扰着设有涉农专业的中职学校。由于多年来涉农专业人数少,开办的班级十分有限,导致学校对涉农类专业重视不够,在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实验基地等方面投入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需求不匹配,专业建设缺乏活力,成为学校发展的薄弱环节,这些关键要素的缺失都严重制约了中职涉农专业的发展。受其影响,教师教改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改革意识不强,重理论、轻实践,加上教师本人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造成涉农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十分严重,社会对中职涉农专业办学情况认可度不高。

(三)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

许多学生认为涉农事业属艰苦行业,就业单位一般位于偏远的农村,工作环境差,薪酬不高,地位低,所以对所学涉农专业兴趣淡漠,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学农而不爱农,属于被动式学习。基于这种学习态度,从学生本身来讲,专业基础薄弱,加之实习期间,企业从自身的经济效益考虑,对实习学生缺乏热情,不能提供完整的实习流程,所以学生得不到全面的专业训练,应用技能水平不高,经验极少,综合素质与社会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同时,因为就业观念的影响,有的毕业生为了能留在城市工作,宁愿到电子企业上流水线、在服务行业从事无技术含量的工作,也不愿去专业对口的涉农企业工作,造成中职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低,农村急需农业专业人才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加强中职涉农教育的对策

(一)改变“轻农”思想,提升涉农专业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现代化农业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和支持中职涉农教育的发展,为农业的现代化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改变社会上的“轻农”思想,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转变传统观念对涉农专业的认识偏差,使社会共同关注、支持涉农专业的发展,提升涉农专业的社会地位,增强涉农专业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鼓励更多有志青年选择涉农专业,确保涉农专业有稳定的生源,解决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招生难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涉农专业学生毕业后即成为现代农业的能手,使我国农业后继有人。

(二)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办学主题是服务“三农”,这也是涉农专业赖以生存之源。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设施农业等技术推广,传统生产方式已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对涉农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中职学校应切实转变观念,紧紧围绕地方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和社会发展对涉农人才的需求,加强涉农专业建设。

1. 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

由于涉农专业开设的科目多,强调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导致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影响了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讲求实用性,打破原来单一的课程结构,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主线来设置课程,开发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适应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对知识、技能需求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2. 增加教学设备、实验基地等方面投入,为学生实践活动、技能训练提供实践平台,实现学习和生产“无缝对接”。

一是增加校内实习基地教学设备,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践场所;二是实行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三是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支农活动和社会服务等,组织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3. 强化涉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涉农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首选的重要条件,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要有先进的埋念、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娴熟的专业技能,不仅是教学的能手,还要成为精通生产,熟悉销售的行家里手,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又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三)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涉农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1. 政府应对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出台更加优惠的就业政策。

要加大对涉农专业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帮助涉农专业毕业生回到农村就业、创业。如把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回乡创业与产业结构调整中给予农业企业的优惠政策结合起来,鼓励涉农专业毕业生回乡创业。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调整土地经营方式,实行一体化规模生产,为涉农专业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2. 中职学校应加强学生就业工作,提高涉农专业学生就业能力。

(1)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学校一是要通过德育专题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目标,培养良好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抛弃陈旧观念,树立专业信心,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二是通过《就业指导课》,向学生讲授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一些政策,明确专业的就业方向,让学生关注农业人才市场及用人趋势,知晓农业产业化产业链中的不同岗位,指导学生正确评估自己的就业综合能力,正确进行择业定位,做好个人职业规划。

(2)建立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学校就业部门应强化服务意识,广泛进行市场调研,摸清当地乃至全国可能接纳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单位,建立涉农企业档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举办校内招聘会,提高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签约率,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总之,随着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对农业人才的需求量会逐步增长,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是关键。中职涉农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各级政府和中职学校共同努力。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国富民强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目前农民已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向小康生活迈进,农村产业结构由分散向集中、由单一向特色产业转变。这一转变的实现必然要依靠一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农业人才。而中职学校涉农类专业,正是为农村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的专业,所以加强中职学校涉农教育势在必行。

涉农专业现代学徒制交流材料 篇5

——湖州市现代农业技术学校推行“现代学徒制”交流材料

2011 年 6 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国家试点推进会强调,中国正面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学徒制肯定是产业升级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我校抓住课改契机,努力以“现代学徒制”作为校企“联姻”的合作有效形式,翻开中职农业教育的新篇章。

浙江省湖州市现代农业技术学校的前身是湖州市埭溪中学,创办于1956年。1985年,经教育改革布局调整后开始招收涉农专业职高班,2001年湖州市现代农业技术学校挂牌,成为全省唯一一所纯涉农的省一级重点职业学校。现有在校农业类学生共计1092人,已开设现代农艺、园林技术、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商品花卉、淡水养殖、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与检验等专业。2010年秋季开始承担招收中职西藏学生这一光荣而艰巨的教育任务,至今已有两届。学校现为浙江省中职农经专业教研大组理事学校。

一、我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几大条件:

(一)专业提升:专家引领,联袂前行

在多方联系,积极争取下,我校已聘得浙江大学、湖州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农科院、相关农业龙头企业的专家8人为我校外聘教师,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作为“现代学徒制”推行的专家资源库。对学校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基地运行和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提供咨询。这些正是“现代学徒制”推行的软件基础。(二)课程改革:坚守专业,重点突破

我校坚定围绕品牌专业特色和本市经济发展要求,不搞大而全,而是有重点地就一二个专业进行突破。如为了做强我校的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借助省教育厅在全省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东风,2011年6月我校成立项目研究课题组,同时我校的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省级课程改革项目申报成功,成为我市首家中标学校。这些成为“现代学徒制”推行的课程基础。

(三)基地建设:精心规划,打造品牌

近年来我校重点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2008年园艺专业和现代农业实训基地同时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和省级示范基地;2010年成功申报了省级养殖示范专业和市级园艺品牌基地;2011年园林技术专业成功申报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和市级品牌专业,并成功注册“湖州博创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实现了基地的公司化运作;2012年投资260万元,开始建设一座建 1

筑面积18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花卉大棚,基地建设是“现代学徒制”推行的实践场所。

(四)校企合作:服务社会,扩大影响

为尽快深入落实“现代学徒制”,我校园艺、园林技术、养殖等骨干专业都走上了“校企合作”之路。学校先后与多家单位合作,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包括上挂下联模式、横向联系模式、校校联合培训模式、校村结对辐射指导模式。拟成立“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实验职业高中”,下与德清阳光园艺有限公司、浙江绿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派学生见习、实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多种模式的灵活推行,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铺平道路。

二、实践“现代学徒制”的几步探索(一)中职西藏班

本学期初,我校中职西藏班学生分三组奔赴各实习单位开始第一期实习,一周一轮训。此次实习的单位主要有:浙江德清绿色阳光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湖州方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州博创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进行了涉农专业现代学徒制尝试,得到了吴志广经理、褚国平主管的大力支持。

内地中职西藏班学生顶岗实习责任大,任务重,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完成,学校专门成立了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实习前,学校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联系落实实习单位,给每位实习生配备了工作服、鞋帽、劳保用品等。

在实习过程中每个实习点每天都安排了带队老师,并确定学生实习小组长,明确责任。每3-4位实习生分别和一位师傅进行师徒结对,落实实习任务,并要求每位带队老师和实习生分别填写工作日志和实习日志。为确保中职西藏班学生的安全,加强住宿管理,顶岗实习期间采取早出晚归、教师带班护送的形式。

在总结上学期第一期实习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涉农专业实习受生产季节周期性影响较大等特点,克服各种困难,探索创新实习方式。试行创业承包式实习,小组合作比赛,分阶段分项目安排分配实习内容,定期轮岗实训,践行和诠释湖州市中职现代学徒制。(二)涉农职高班

本学期学校探索实训实习新举措,借鉴“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尝试开展创业承包式实习,分班级承包了埭溪镇小羊山绿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五个瓜果大棚。

每个大棚由各班主任当“班级农场主”,分别种植新品种甜瓜、樱桃番茄等,由班级学生亲自轮流参与施肥、种植、喷药、整枝、授粉等全程管理。学校专业老师和吴兴绿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家师傅给予技术指导,进行师徒结对。2

师生主动参与性空前高涨。

涉农专业实习受生产季节周期性影响较大,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周期分阶段分项目制定实习内容成了湖州市现代农业技术学校在实施市中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新课题。而创业承包式实习无疑为涉农专业实习开创了一条新思路。

学期结束前,湖州市现代农业技术学校学生在实训基地种植的新品种樱桃番茄、甜瓜等喜获丰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作品走向商品”,师生们在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基础上,“小羊山瓜果团”成员对产品进行包装,走进埭溪中心农贸市场等,进行农产品营销。真刀实枪体验,全方位锻炼了学生的创业能力。

尤其是至尊金珠樱桃番茄的味道,大家都啧啧称赞,市场反馈较好。实训基地引领示范,许多教师、农户回家亲自种植,学校提供技术,大大提高了湖州市现代农业技术学校办学的影响力和声誉。

三、探寻“现代学徒制”的几点困惑

实践中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工和学的结合停留于形式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缺乏落实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落实校企合作政策,需要制订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保障发展并逐步形成制度化的保障机制。当前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两个方面都存在欠缺,如在校企合作的合同协议签订、执行过程、成效评估等方面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定,使得合作效果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也就难以对评估对象进行适当的奖励和督促。(二)企业自身利益缺乏保障,合作积极性不高。

由于企业在合作中没有得到预期的成本补偿和收益,即政府的财政补贴或合格人才的不断补充,因此导致校企合作中企业积极性欠缺,不愿为校企合作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三)对校企合作的作用认识不够。

由于缺乏深层次的合作意识,不少企业把校企合作作为解决暂时用工困难的手段,没有长期的人才培养、储备规划。(四)校企双方对学生的协调管理不足。

部分企业对学生的管理模式不当,缺乏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致使部分学生没有归属感,并未起到企业对学生应有的教育教学作用。(五)课程体系未能满足企业需求,针对性不强。

学校培养学生受多方面客观条件制约,多侧重理论方面的内容,过多强调基础技术教学,而针对企业具体用工要求的系统能力训练不足,针对岗位工作过程 3 的训练不足。

(六)师资理论扎实,技术更新落后。

由于缺少更多的实践历练,在推行过程中已暴露出许多问题,亟待通过各种培训途径来弥补不足。

四、拓展“现代学徒制”的几点建议:

“现代学徒制”的发展需要的体现现代学徒制精髓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寻找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个方面共同的利益诉求点。(一)政府层面

校企合作是校企之间资源交换的一种形式,是涉及到不同社会经济主体的合作,要兼顾多元办学主体的利益,必须遵循权益平衡,因此需要政策的引导和公共财政的支持,作为一所办学规模不大,但特色鲜明,极具潜力的中职农业学校,我们期待来自上级领导部门更多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以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展开合作。(二)合作层面

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运行中,需要校企双方互相高度认可和积极合作,只有校企合作模式中的院校和企业通过深层次的了解,互相认可对方的实际教育、培训效果才能积极地开展合作。推行校企合作试点,论证、修订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协调校企双方的优质师资,形成最佳的可行方案已迫在眉睫。而我们也希望企业也不能简单地把顶岗实习的学生视为学徒工,应认可并像培养自己的员工一样开展培训教学,激发我们学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进而形成认同感。(三)学生层面

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篇6

【摘 要】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整合多专业资源,依托行业企业建设涵盖农产品种植、加工、流通、营销的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及实践经验。

【关键词】涉农专业群 实训基地建设 思路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85-02

一、研究背景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要有效地实施人才培养,就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一般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都是以服务于单一专业或专业群人才培养而规划建设的,但现代农业产业链要求培养覆盖种植、加工、物流、营销等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只有整合多专业资源,统一规划建设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自2004年以来,紧抓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契机,先后建设了一批中央财政支持及自治区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并整合形成了服务种植、加工、流通、营销的农业产业链“一条龙”实训基地,为学院涉农专业群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教学条件。本文拟探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的思路及实践经验,以期为职业院校的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二、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在围绕农业产业链探索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思路,提出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主要类型等,使得基地建设能够有序、稳步、有效地进行。

(一)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合全校各专业资源,整体统一规划,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从农作物生产标准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到农产品营销,包括种植、加工、流通、销售四个环节的农产品全生产过程,具有全面性、全程性的实训基地。

2.示范性原则。引入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设计集教学、生产、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一体化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努力探索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从而使实训基地成为广西现代农业新技术应用的示范,成为高职高专院校职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示范。

3.共享性原则。实训基地不仅用于本校涉农专业实训教学,其教学资源也与区内的同类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共享使用,与广西有涉农专业的4所职业院校,共享实验实训设备,共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共同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等。

4.开放性原则。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多元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路径,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基地建设资金,采取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模式,为社会、行业、企业提供生产、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多功能服务。实训基地不仅向校内外涉农专业的学生开放,向全校开放,也向广西农业企业、农垦行业企业开放,向社会开放。

(二)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的类型

学院围绕农业产业链人才培养需求,重点建设“两种类型”、“四种性质”的实训基地。

首先,“两种类型”的实训基地,即“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校中厂”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厂中校”实训基地建设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其次,“四种性质”的实训基地,即生产性、真实性、仿真性和研发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指以学校、企业的生产项目、生产任务为平台,实训内容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同步进行,为学生提供生产性的实训环境。真实性实训基地,指企业提供真实性的实训环境,在企业的生产部门、管理部门进行实训,但不参与企业的生产,不参与企业的管理。比如,在企业的财会部门、进出口的报关部门的实训。仿真性实训基地,指营造职业岗位生产氛围,提供合乎企业生产要求的设备条件,按照企业生产工艺开展的操作训练,为学生提供仿真性的实训环境。研发性实训基地,指将实训内容与学校和企业的研究开发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为学生提供研发性的实训环境。

三、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一)整合资源,优化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新时期的农业是以先进制造业、装备业和信息化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为特征,现代农业已发展为集三大产业于一体的产业。因此,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建设涵盖农业产业链——种植、加工、流通、营销的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为涉农专业群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具有全面性、全程性、生产性、真实性的实习实训环境。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央财政支持、自治区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切入点,整合作物生产技术实训基地、教学农场、茶叶及类茶植物加工中心、农产品冷链储送及配送中心、营销管理实训中心、广西农垦农产品质量溯源数据中心、广西农垦甘蔗糖业信息化技术服务平台等资源,形成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质量溯源的现代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技术实训基地;整合无公害标准化茶园、茶叶加工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农产品质量溯源实训室、包装设计实训室、淘宝电子商务实训室、环境艺术实训中心、茶艺实训中心等资源,形成了涵盖茶叶生产、加工、包装、营销、溯源、茶艺等茶业产业链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二)以点带面,多渠道、多形式建设多类型的实训基地

1.校企合作共建仿真性实训基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整合种植、加工、流通、营销产业链中专业群的实训教学资源,与区内外相关的10多家企业,按照行业、企业的相关技术、生产工艺、管理技术标准,建设了校内1个仿真实训中心、1个仿真实训基地、4个仿真实训室。为学生提供食品加工、生物化工、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及国际物流管理、农务信息管理、农产品质量溯源、农产品质检、糖厂生产过程中供配电技术、压榨控制技术、仪表自动技术等仿真性实训环境。

2.校企合作共建研发性实训基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两个国家级实训基础——能化农业技术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与10家行业企业及科研所合作建立了学院茶业、油梨等研究所,组建了跨专业团队,围绕糖业、淀粉、茶业等广西特色农业产业开展科研技术服务。近年来,共承担了6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开发茶叶新产品9个、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0项、获得科技进步奖5项,为企业累计增收近2亿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围绕广西特色农产品茶叶、油梨产业,对接广西食品、生物两个千亿元产业,校企共建了17个全面涵盖种植、加工、流通、营销等方面的生产性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亚热带果树生产技术和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研究、木薯酒精生产、果蔬加工、酿酒、烘焙、组培、食品检测、农产品流通管理、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等真实的生产性任务,营造真实性、生产性职业氛围,为企业提供营销咨询、营销策划、网站开发等技术服务,同时为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提供操作平台,也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及实践的平台。

4.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校中厂”实训基地。一是“厂中校”实训基地。学院4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与学院理事会单位合作共建了4个“厂中校”实训基地。将专业实训基地入驻到对口的企业,企业提供场地、校企合资共建“厂中校”,将专业实训教学课堂搬到产业园区、企业生产车间一线,校企共同设计和实施实践教学方案,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授课,校企共同负责顶岗实习管理,共同落实顶岗实习学生考核制度、效果评价制度、阶段检查制度,同时依托“厂中校”教师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二是“校中厂”实训基地。依托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的实训基地,校企共建4个“校中厂”。“校中厂”建设采用学院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生产技术和师资方式联合组织实训,企业生产设备与学校实训设备资源共享,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实训教师合作教学,学校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相结合,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同时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为企业员工培训基地和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基地。

四、结语

实践证明,行业型职业院校必须充分依托行业企业资源进行开放性办学,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以农为特色、三大产业专业综合发展的职业院校,积极整合多专业优势资源,对接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优势。同时,该校以中央财政支持的物流管理、智能化农业技术两个实训基地建设为龙头,通过校内资源整合、校企共建等形式,历经多年不懈努力,建成了包括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和6个涉农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形成颇具特色的作物生产、加工、流通“一条龙”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探索出实训基地建设的新路子,可为行业型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姚丽梅,王玉生.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9)

[2]丁金昌,童卫军.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作者简介】阳琼芳(1973-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梁 裕(1972- ),男,广西梧州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

减免农业院校涉农专业学费 篇7

“农业类高等人才的培养目前正处于关键时期, 能否采取得力措施, 培养和留住一批高素质农业人才, 对于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张全国呼吁, 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规定, 减免农业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学费。

张全国委员认为, 目前减免农业高等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具有可行性, 时机也较为成熟。近几年来, 国家不断增加教育投入, 对家庭困难学生实行资助政策。从去年起, 在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这一政策的成功示范, 对处于基础地位而且社会效益巨大、经济效益不高、工作条件艰苦的农业来说, 借鉴作用十分明显。此外, 2007年中央1号文件也已明确提出, 要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

职专涉农专业化学课教改设计初探 篇8

一、试行分组教学, 注重梯度挖潜, 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各得其所

心理学家揭示出人性的一个本质现象:即人人渴望得到认可, 欣赏和赞美。而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参差错落, 用单一的硬性统一标准来要求, 很难使不同底蕴的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更谈不上激发向上的激情与动力了;采取分组层次教学效果则大不一样:

入学之初依据问卷调查和测验, 将每一班的学生初步划分为三个教学组:

第一:“精英组”, 基础扎实, 学习积极性高, 课堂表现活跃, 是同学们的航标灯, 班级的生力军。对这些学生则更多的以欣赏、鼓励、赞赏的眼光看待, 并将老师的期望于适当的时机通过身体语言或坦言直述等方式传达给他们, 营造出教与学互促互长、相得益彰的和谐气氛。留出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题, 使他们能通过努力以及同学们共同研讨等途径,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灵活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做到“膳食结构合理, 营养调配均衡”, 能“吃得好”。

第二:“复活组”, 有一定基础, 但底子薄, 兴趣不浓仍有可拯救可发展的余地。对他们则格外严格要求, 多提问多检查, 使其时时感到压力的存在;同时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 恰到好处的交流。于每一次课后留出与基础知识同步的训练题, 以牢固掌握基本概念、理论、操作技能, 力争使这些学生“吃得饱”。

第三:“专业组”, 学生化学基础极其薄弱, 只求一技之长。课堂上对他们只作纪律上的约束, 而不作化学系统学习的强求, 对专业必需的相关知识特别强调注意。诚然这是在课下个别谈话达成共识后而为之的, 使其没有被弃的冷落感。有条件时, 可组织课后辅导班, 使这部分学生尽可能“吃得着”。

如此, 使得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并藉以获得被认可的愉悦感, 试验表明, 学习效率比较高, 教学效果好。

有条件, 最好能分批次单独授课, 采取动态管理方式, 补后促前。

二、重视情感教育, 开启学生心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情感是和人的社会观念及评价系统分不开的, 是人类特有的高级体验, 是人的社会性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不同的情绪与情感, 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与降低, 因而在教学中, 应创设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的情境, 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启发学生思维, 开发学生智力。

1. 设计教学语言, 实施情感教育

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 它对人情感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亲切的、善意的、情感充沛的语言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对行为起到巩固、调整和校正的作用, 把教师的要求变为推动自己前进的力量。

教育重情感, 教学语言就必须生动感人。情感教育要求教学语言要有一定的激励性、教育性, 要有一定的号召力。为此, 在教学中不论是导入、过渡、还是总结, 我们都必须精心设计。如《乙酸》一节结束时, 对同学们说:“学习上发扬‘喜新不厌旧, 吃醋不嫌酸’的精神迎难而上, 我们就一定能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成绩。‘相信自己, 你能行!’”。学生听了以后, 感到振奋, 从内心深处激起了做一个求知学子的内在心理要求, 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 谨塑师德形象, 实施情感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这种影响不仅有赖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与教学的方法、技能, 而且也有赖于教师的情绪与情感的感染力, 积极的正态效应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他传授的知识、技能, 而且也会使学生无意中接受教师个性的影响;能使教师的要求较容易地转化为学生的需要, 易于丰富学生的情绪记忆, 易于解决学习中的冲突与挫折。

在教学中, 教师总是严格要求自己, 严明自律, 一丝不苟。小到理化作业的错别字, 也不肯放过, 一一划出;醒目刺眼的红标记迫使他必须写对方能罢手;如有书写潦草字迹混乱的, 能在作业本上给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提示改正语, ……看似不足为道的些微之举, 常常收到爱屋及乌的情感迁移功效, 由喜欢老师而喜爱他讲授的学科。

三、重视兴趣教学, 启迪学生思维, 变“苦学死学”为“愿学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卢布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 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丰富新颖并具有科学性的教学内容, 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使学生产生兴趣。

1. 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激发兴趣

根据化学课内容大多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特点, 选取合适的问题切入点, 或巧妙设疑或开门见山援引实例,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激发浓厚的探索兴趣。如在讲《盐类水解》一节时, 可选取生活常用的食盐、小苏打, 生产中常用的硫酸铵为材料, 用pH试纸检验其水溶液的酸碱性, 根据现象提出问题, 引出课题。有了这样的开篇导引, 学生兴味盎然, 激情万分。授课中结合“盐类水解的规律特点”, 又可将《肥料学》中的生理酸性、碱性、中性肥等相关内容引入, 既透彻的理解了化学的基本理论又有效地服务专业课学习, 学生积极性高、劲头足, 效果好。

2. 深入结合专业实情, 巩固兴趣

针对学生“专业, 轻文化”的思想倾向, 本着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 二者有机协调, 相辅相成的原则, 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化学与专业学科的联系, 使学生明晓学科间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体系, 化学在专业学习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如:浓度的有关计算是农、牧等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问题, 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是一项基本的操作技能。学习时, 可补充介绍几种类型的浓度:ppm浓度、体积比浓度、质量浓度, 尤其是质量百分比浓度, 在初中学过的基础上, 又可适当地拓宽加深, 增加不饱和溶液的有关计算, 以及改变温度或溶剂量有关晶体析出的计算。克服实际困难, 让学生进行溶液配制操作。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渗透与实际运作, 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学点化学还真有用, 可得好好学。

3. 挖掘辩证认知关系, 升华兴趣

化学知识的许多内容都涉及到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化学知识中蕴藏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找出唯物辩证法与化学知识结合点, 将化学知识提高到哲学高度去认识, 使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得到提炼和升华, 也有利于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有规律的排布, 从活泼的金属到活泼的非金属, 体现着质量互变规律, 也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可借化学课渗透进去。

中职涉农专业 篇9

1 结合学院的实际, 突出专业教学特点

我院茶叶、畜牧、酿酒、作物、生物技术等涉农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农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这一实际出发在教学上要首先考虑到职业院校的特点, 强调知识的实用性, 理论课讲授内容要广而浅, 达到“必须够用”的要求。重点在于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有关反应和应用规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认识一些和专业有关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化学知识。通过学习物质的性质, 知道各种物质的性质是由它的结构决定的。熟悉各种官能团, 根据官能团判断物质所具有的性质以及所能发生的反应。另外, 应合理安排有机化学实验课, 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巩固,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

2 根据专业特点,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有机化学内容多, 学时少, 要让像化工专业学生一样全面掌握有难度, 也没有必要。因此在讲授中不能面面俱到, 而应分清主次, 突出重点和要点。要围绕重点设计适合于课堂讲授的内容, 对关键问题务必讲深讲透。如畜牧兽医专业要把杂环化合物、生物碱、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作为教学重点;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要把含氮、硫、磷有机化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等作为教学重点;酿酒技术专业要加强糖类、醇类、醛类、酯类、羧酸有关知识的学习, 特别强调各类化合物之间转化的反应机理和条件, 而茶叶专业则将天然产物有关知识作为重点。

知识讲解上注重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 如讲解烷烃命名, 可着重讲授系统命名规则, 而对烯烃、炔烃卤代烃的系统命名可让学生自学。当讲到芳香烃命名时, 可以将环烷烃和前面几类有机化合物命名方面加以对比的基础上进行引申, 学生很容易掌握对后续有机化合物如芳烃衍生物、醛、酮、酸、胺等有机物的命名。讲课时凡涉及到学生已学过的有关知识, 应注重诱导、启发式提问。如讲授炔烃化学性质时, 因为学生对烯烃的性质已有较深的掌握, 所以采用了在黑板上写出几个烯烃的构造式, 分别请几个同学发表意见和见解, 展开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碳碳三键入手, 分析其加成、氧化、还原取代等方面的性质。对不正确的加以纠正, 正确的加以肯定, 最后进行小结。这样, 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加深了对新内容的理解,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有机化学与农业、生命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 面对涉农专业学生, 有机化学应该注重传授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开拓他们的视野。内容选取上, 我们删除所有有机波普分析内容, 删除大部分有机化合物制法的内容, 如环烷烃的制法、烯烃的制法、共轭二烯烃的制法、炔烃的制法、芳烃的制法、卤代烷的制法、醚的制法、醛酮的制法、胺的制法。但在给不同专业授课时某部分给予保留甚至作为重点, 如给酿酒专业学生授课时则详细讲解醇的制法和羧酸的制法。要想真正实现与农科知识的交叉渗透, 需要任课教师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 因此课程组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各专业间的相互听课活动, 要求教师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

3 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

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 分数较高的学生都纷纷进入本科院校学习, 而且部分人仍然对高职院校存在偏见, 导致高职院校的招生相对困难, 学生来源较为复杂, 包括中专、职高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毕业生。再加上涉农专业基本都是文理兼收, 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普遍特点是底子薄、基础差, 部分学生只有初中化学基础, 学习热情不高。这些生源的差异, 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惑。而有机化学的内容又相对难、抽象, 不易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照顾, 可在重点知识讲授前讲解相关必备知识后再开始讲解, 如讲到苯环上取代基定位效应时, 可先讲授原子的电负性, 使学生对“吸电子”“供电子”有深入了解后再讲授邻、对位定位基和间位定位基。授课中可将复杂知识用简单、形象并且学生熟悉的事物作类比。对于基础相对好的学生, 对他们的要求要高一些, 不但要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还要给他们布置选学内容, 让他们了解一些学科的前沿知识。

有机化合物有几千万种、反应多。教材内容涉及的有机反应就有几百种。学生要死记硬背这些反应是很困难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不断向学生灌输每一种化合物的性质与其结构都有内在联系。也就是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因此, 在讲授这些反应时, 要学生先从化合物的特征结构, 即官能团的结构特性进行分析, 同时考虑分子中原子间的相互影响, 就可以推断出该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 同时考虑反应条件即能掌握该物质发生那些类型的反应。

另外, 有机化学的基础内容往往彼此相关, 缺一不可。因此, 学生必须较好地掌握上一个知识点, 才能理解后面的内容。较好办法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来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 文科生和基础差的同学更应加强, 在做题中发现问题, 然后想办法弥补相关知识, 解决问题。在授课中, 教师应注重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及时的回顾和串联, 以增进学生的理解, 对于学生在重要知识点有遗忘时, 要及时提示和指正。强化学生的记忆, 促进学生消化吸收。

4 教学内容立体化, 提高教学效果

物质的结构决定了它的性质、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及立体化学的有关知识, 对掌握相应化合物的性质非常重要。但仅凭教师讲解或板书, 很难使学生理解空间构型及构型间的转化过程, 也会令学生感到枯燥难懂, 尤其是对应异构体部分的教学, 学生更难理解。而这些知识对于涉农专业学生比较重要, 也是学习后续课程《生物化学》的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同样也使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优势非常明显。首先, 可用多媒体课件替代大量的板书, 把时间放到讲解难点、重点内容上。在教学演示和实验的仿真模拟方面, 多媒体教学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通过画面、音乐、解说词的配合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 尤其在模拟和展示化学反应方面效果十分突出。其次, 可以用Chemdraw等软件的3 D功能制作出各类有机物的结构, 使学生能够清楚直观地看到其立体结构, 便于理解掌握。我们还注重用球棍模型给学生展示并操作。这样就把复杂的抽象的空间概念一下子变得通俗易懂、形象直观。

5 利用网络资源, 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

我们建立了《有机化学》教学资源平台。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自学和在线交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在线答疑和提交作业;有机化学精品课程网络资源, 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机化学进行学习, 同时又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有机化学试题库中, 学生可以在线选择试卷, 在线答卷, 对所学知识进行测试。由于期末试卷也是在题库中生成, 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又避免期末考试时疲于应付。同时还在教学资源平台上链接了“有机化学论坛”“小木虫”等大型有机专业网站, 拓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

6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有机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开展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实验技能训练, 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开设了熔、沸点测定实验、分馏实验、水蒸气蒸馏实验、重结晶实验, 使学生初步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做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 菠菜中叶绿素的分离实验, 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与纯化实验, 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如培养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上, 我们就强调学生走进实验室要保持实验室卫生, 不能乱扔垃圾, 乱放药品;实验过程中仪器要安装正确美观, 做到横平竖直, 实验台面干净整洁;实验结束后要将仪器整理, 桌面清理干净。药品的使用上, 要求学生取量适当, 不能随意浪费,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能回收的药品尽量回收, 如菠菜中分离叶绿素, 洗脱剂有机溶剂, 经过蒸馏后回收以便下次实验中可以再次使用;对于不能再用的废弃物和实验产品, 我们实验室准备了废物回收桶, 将废物处理回收后交专门废物处理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7 结语

面对高职教育新的形势与挑战, 怎样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是每个高职教师的责任, 只有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 努力创新教学方法, 不断助推教学改革才能进一步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因此, 需要我们开动脑筋, 对有机化学教学进行改革探讨与实践, 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其自学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研究和学习, 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完成高职专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党金宁.高职高专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究[J].时代教育, 2008 (4) .

[2]孟祥明, 张泽.大学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探讨[J].大学教育, 2012 (8) .

[3]汪佳凤, 王萍, 薛璇, 等.对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的教学体会[J].广州化工, 2011 (3) .

[4]隆金桥, 史兵方.创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11 (13) .

高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篇10

自2004年开始, 国家连续出台文件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 “三农”问题成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而中国传统农业也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型, 人们对农业生产的认知从“体力型”转向“知识型”, 拥有农业技能的人才无疑是转型发展之必须。但是由于社会上涉农工作岗位单一, 高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走向农业岗位后需要不断深入基层, 不仅工作辛苦, 社会地位也不高, 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报考涉农专业, 高校招生时也不得不降格以求, 并且考生及家长对农业和农业院校认可度低, 农村与城镇生源人数差距很大。除此以外, 我国部分高校在涉农专业教育方面也存在“重理论, 轻实践”、“重考核和学历, 轻技能应用”的问题。如何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农业高职院校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高职学院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确定、综合素质的培养、产学结合等方面进行探讨, 以期为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1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我国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高等农林教育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处于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地位。”要培养“面向农林业生产一线以及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 深化面向基层的农林教育改革, 培养数以万计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懂经营、善管理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因此, 培养更多的熟悉并热爱三农、具有服务“三农”意识的大学生是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要任务和责任。

服务“三农”意识的教育属职业教育范畴, 它除了培养学生必须具有服务“三农”的职业意识外, 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 激发学生对涉农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基于兴趣导向去自主学习农业专业技术, 并对农业行业和自身的未来就业拥有信心和高昂的热情。

服务“三农”意识的教育需要高校开设农业专业课程, 通过专业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在国内关于此课题暂时没有相关学术作品, 根据国内文献检索, 针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情感教育, 仅有《大学生村官情感教育问题探讨》 (姚琳2009) 一文, 文章提出大学生村官要树立起尊重农民、热爱农村、关心农业的基本感情。但是国内学者对提高大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大学生基层就业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吉林农业大学郭为民、王成章的《农业高等院校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培养》、北京大学张秋山的《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调研分析》、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李文涛的《论大学生基层意识的培养》等, 分别研究了提高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及大学生基层培养意识的障碍问题等。

综上所述, 我国学者关于涉农专业大学生提高服务“三农”的意识问题研究较多, 在关于如何培养涉农专业大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方面研究较少, 亟待完善。

1.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关于此类研究甚少, 但是关于对大学生职业指导、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 我国可以采纳借鉴。在西方, 职业生涯理论是慢慢形成的, 期间与职业辅导的关系密不可分。美国是最早开展大学生职业辅导的国家, 早在1908年, 美国波士顿大学帕森斯教授就创办了职业咨询所, 对每个入学的学生进行心理测试,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 从而确定专业和职业定向, 便于在毕业前期确定择业目标。而在日常的学习中由于学生确定了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定向, 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需要的某些能力, 学会掌握职业发展策略, 形成毕业辅导与日常规划相结合, 注重知识、注重能力。

2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对涉农人才的需求

2.1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 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 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供给,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可持续发展, 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的有效途径。

2.2 现代农业对涉农人才的需求

我国虽然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但现代农业发展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比较缓慢,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培养一批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至关重要。

3 基于能力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涉农人才教育思路

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服务“三农”, 从职业情感教育层面培养大学生到农村和农业战线工作, 具备服务“三农”的热情、能力和素质, 对大学生服务三农的热情和素质培养, 提出“一课程、一活动、一讲座”的理实一体化农科人才教育体系 (见图1) 。

3.1 理论教育模块———通过理论讲学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

改变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式的学科教育为模块式能力体系教育;由注重专业教育向注重素质教育转变;由专业教育“一元化”向辅修制、双证制的“二元化”转变;由以教师为主的单主体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转变。要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专业理念, 就应该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优化设计, 合理划分涉农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 必修课程, 2个学分 (1+1) 。理论教育模块 (含农科专业课程和围绕专业举行的三农讲座) 占1个学分。

该模块主要针对全校所有专业学生设立, 主要任务和整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查阅资料, 了解当前“三农”问题以及国外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培养全校各专业学生“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情感。树立求真务实, 特色鲜明, 立足专业, 服务三农的志向。

3.2 实践教育模块——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专业技能

实践融入模块 (学校统一按生源地组织学生走进农村、了解家乡的调研活动) 占1个学分。

本模块以家乡三农发展为立足点, 了解家乡农村环境, 农业发展现状, 培养“热爱家乡, 情系三农”的情怀, 树立当代农业发展观。

实践教育模块主要通过由学院组织的“走进农村, 了解家乡”大学生调研活动, 进一步提升对家乡新农村建设、产业状况、农产品的供销产业链、家乡农产品的发展历史、发展环境、未来发展前景的认识。如当前许多农业学院的特种动物养殖技术专业确立了“建立专业基础公共平台, 实践教学实行分流, 按模块嵌入主要生产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5+1的教学法模式”。中草药栽培技术等相关专业形成了3+2+1的教学模式、双循环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多元启动的二主二辅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与丰富多彩全园素质教育模式。农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行了“融合式理论教学与开放式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循环培养模式。

3.3 文化养成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

通过“三农”宣传阵地、社团、志愿服务等形式, 加强“三农”情景教育, 深化对农村农业农民的认识, 形成具有三农氛围的校园文化;各社团组织一定数量的走进三农、服务三农的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以三农为载体的志愿者活动, 培养“三农情怀”。 (1) 加强微博、空间等网络媒体和纸媒等三农情怀宣传阵地建设, 宣传三农政策、农业创业典型事迹等。 (2) 通过农村社区志愿服务, 了解农村, 加深对农民的感情, 培养农村认同感。 (3)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农村农业农民题材选用, 以文艺形式, 挖掘三农的魅力, 增强三农吸引力。 (4) 通过主题论坛、演讲、征文等, 农业创业、农村工作典型事迹宣讲、认知交流。 (5) 通过三农主题社团建设, 开展三农特色活动, 培养自主能力, 培养从事农村工作、农业创业的学生骨干。 (6) 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新苗人才计划, 引导学生思考三农问题, 认识和探索发展规律, 通过农业创业实践, 挖掘、孵化农业创业项目, 培养骨干。

3.4 以校、地合作为纽带, 实现产学结合

加大力度开展院校和地方合作, 签订合作协议, 充分发挥院校的人才、信息和科技等优势, 指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地方实习和学习, 如此不仅能够为地方科技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也能够发现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为高校树立新的研究课题, 推动院校的科研与创新。

比如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百年的办学历程中, 学院立足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 先后与吉林省的九台市、双辽县、郊河市、长春市双阳区等十多个县、市、区、镇建立了院地合作项目对接, 充分发挥学院教育培训、科研开发与推广等优势,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获吉林省政府校企合作优秀奖和吉林省人才优质项目二等奖。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职业院校涉农专业调整成为了当务之急。目前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把专业调整与专业内涵建设结合起来, 从而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 在涉农专业建设过程中, 必须明确专业建设的思路与方向, 依托学校现有资源, 充分发挥优势专业作用, 立足涉农产业, 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案和方法, 彰显办学特色, 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性优秀人才, 较好地满足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高职学院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确定、综合素质的培养、产学结合等方面进行探讨, 以期为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能力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三农情怀

参考文献

[1]郑学梅.福建省农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 (05) .

[2]王具元.高职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其保障机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10) .

中职涉农专业 篇11

[关键词]地方高校 涉农专业毕业生 就业指导

[作者简介]杨仕勇(1971- ),男,安徽全椒人,安徽科技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安徽 凤阳 233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7年安徽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畜牧兽医本科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2007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064-02

当前,由于社会就业环境和毕业生择业意识等变化,地方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安徽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针对近年来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通过调研分析,在大学生就业工作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注重更新观念,创新就业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就业质量。

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创新离不开观念的更新。要实现学校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培养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校就必须转变观念,适时地调整办学思路,及时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培养面向基层的具有创新精神、较强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由于学院涉农专业的生源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具有传统的诚恳、勤奋、务实等优点,同时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对他们的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院本着对国家、社会和毕业生负责的态度,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时机,通过邀请大型农牧企业负责人和在农村做出突出贡献的校友来校作报告等形式,引导这些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要能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急需各类农业科技人才,如特色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专业经营人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都需要大量的毕业生。只有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达到新农村建设和自身成长的“双赢”效果。

二、以“四力”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培养社会需求的特色人才

1.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突出实践环节,学院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后,参与生产的全过程,尽早熟悉养殖业、种植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的各个生产流程,并掌握各个环节实践操作技能。学员充分利用畜牧科技园、兽医院、种植园、食品科技园和实验室等校内基地以及太仓温氏公司、淮海种业、绿色农华等校外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和科技服务,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课题的研究和科技服务工作。这不但能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与融会贯通,而且能促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心理得到调适,即在成功的体验中发现自我,从而激发努力学习、投身科研的热情。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在失败的体验中反省自我,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3.突出职业性,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院通过与北京伟嘉集团、隆平高科公司等农牧业企业合作,通过科技下乡、信息服务、成果孵化等方式帮助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社交能力、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适应变化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从而有利于学生就业后能不断地挖掘自身潜力,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

4.推行专业技能证书制度,提高职业准入能力。从2001年开始,学院在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产品加工、中草药栽培等专业的毕业生中推行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农业部组织的12种技能考核。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推行不仅提升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较高技能的要求,而且也符合学校对目前服务“三农”人才培养模式转换和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三、创新工作机制,突出重点,加强环节,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结合学生共性与个性,突出就业指导服务全程化,积极引导并创造条件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层次,加强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信息网络建设和供需见面会的组织,进一步完善具有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特色的服务体系。

1.实施全程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此,从新生入校后,学院便开始全程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一年级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着重讲授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明确所学专业和职业的关联;二年级着重加强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三年级根据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着重职业定位;四年级重点是加强就业政策、方针和形势宣传,提供大量就业信息,督促学生主动地参加各种形式的供需见面会。

2.提升就业层次。积极引导并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考研、考公务员。以专项活动为契机,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教育相结合的职业指导,即鼓励学生志愿服务于西部和安徽基层,自觉承担起大学生服务贫困地区的社会职责和使命。

3.创造良好的平台。(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社会的参与。在众多的社会力量中,应该重视校友资源,他们往往与本校的毕业生属于同一行业,可以通过他们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实习岗位、创业讲座等。而且,他们直接来源于用人单位,可以为毕业生与其意向就业的单位搭建沟通平台,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问题。(2)加强网络信息的收集。为保证就业信息的质量和时效,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学院加强了就业服务网建设,不断拓展就业服务网的功能、空间和领域,努力实现多渠道、立体化的网上就业信息收集和发布。积极开展与“教育部就业网络联盟”“中国农博网”和“中国畜牧人才网”等大型人才网站及有关地区人才网站的链接与合作,实现网上双选。(3)组织毕业生实习与就业供需见面会。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就业市场的主导作用,探索实习与就业相结合,认真组织毕业生实习和就业供需见面会。为提高双选会的成功率,学院按企业的需求以1∶1的比例将毕业生分配到用人单位实习,提高学生和企业的双方预见性,缩短磨合期,发挥毕业实习对于毕业生就业的推动性。

四、对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地方高校涉农专业学生要顺利就业,提高培养服务“三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质量是根本,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纽带,发挥专业特长是关键。而且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深入基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通过对2005、2006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学院认为涉农专业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是饲料公司、兽药公司、农资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其工作性质主要是从事饲料和农资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技术服务等。调查显示,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善于动手操作的毕业生最为抢手。因此,学院就有意识地引导毕业生到基地,如太仓温氏养禽养殖场等,进一步学技术,学管理,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2.以创新创业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培养了创业型人才,才能大力发展智力农业、精细农业、信息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才能推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为此,学院应深化创业课程改革,构建大学生创业基地,通过创业教育来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并形成一定的创业能力。

3.深化校企合作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就业基地。学院通过与北京伟嘉集团、隆平高科种业公司、上海华艾公司等公司合作办学,对养殖、种植等专业人才进行合作培养。这些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而且还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科研课题和毕业实习等形式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实践证明,这种合作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对学校扩大办学、对社会稳定都十分有益。

总之,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我们应该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方法,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林丽娟,等.当代农业大学生培养与就业新探[J].中国农业教育,2005(6).

[2]冯发明.农村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内容与措施[J].高等农业教育,1999(10).

[3]刘峻峰,胡小元.试论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4]田爱民,孟祥龙.对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3).

[5]姜玉梅.西部地方高校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电子商务专业涉农人才需求分析 篇12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子商务,涉农人才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 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的流通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建立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立的关键是合格的能扎根于农村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人才的培养。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商务模式, 是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的一种好的方式, 各级政府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也是很重视, 2012年底, 商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创新的指导意见》, 提出要鼓励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 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鲜活农产品网上批发和网上零售;2014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若干意见》提出要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 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1]。要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加快农产品现代流程体系的建设, 合格电子商务涉农人才的培养是关键, 它也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合格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 具有传统商务没有的很多优点, 如跨时空、跨地域、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经过近20年的发展, 其模式与应用逐渐成熟, 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的应用。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可以减少农产品的流通环节, 降低农产品流通的成本, 健全农产品市场机制和功能, 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各种问题,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也是对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1.1 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范围

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是指农产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各种交换活动和运动过程中应用电子商务如农副产品的收购、仓储运输、批发、零售等环节和活动, 也就是电子商务在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阶段的应用[2]。

1.2 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形式

(1) 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与调查

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也是要建立对市场的了解的基础上的, 如果不对市场进行了解而盲目生产, 将导致巨大损失。电子商务以互联网为工具, 能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 同时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的农产品信息平台, 利用这些平台我们可以快速了解农产品的市场动态、政策、价格、销售等信息, 为我们农产品的生产迅速对接市场提供了丰富及时的信息;互联网的发展, 上网人数的不断增长, 网络购物成为普遍的现象, 网民的消费行为与特点成为了各类产品生产者的研究对象, 而对于农产品的生产我们也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与工具低成本的对直接的消费对象网民进行调查, 方便地收集第一手消费者的数据。

(2) 农产品宣传与推广

农产品生产出来要转移到消费者手中, 必须要让消费者熟悉了解, 利用互联网的各种工具与手段对于提高农产品宣传与推广的效率与效果具有其它手段没有的优势。在农产品打造品牌, 扩大知名度的现阶段, 利用互联网来宣传与推广, 既可扩大宣传与推广的效果, 又能节省成本。

(3) 农产品销售

在农产品流通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农产品的销售, 我们利用电子商务可以促进农产品销售。目前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的销售平台, 如大宗销售平台、零售平台, 以及农产品企业自建购销平台, 利用这些平台, 我们可以很好的促进农产品的销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更多新的网络工具与手段的产生, 如微信、微博等, 利用这些工具与手段也可以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互联网上还出现了以农产品的预售模式, 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农产品的以销定产, 实现产与销的无缝对接。通过电子商务这种新的模式, 我们既可以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收益, 又能缩短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环节, 把收益实惠于消费者, 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率,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2 电子商务专业涉农人才需求

(1)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环境的逐步成熟, 电子商务迎来了大发展,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未来5年, 我国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将有半数企业尝试发展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更加趋紧, 2013年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35万人。从下图1我们可以看出,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供给与需求明显不匹配, 年新增电子商务专业就业人数50万以上, 而从2000年来, 教育部已经批准了339所本科高校和650多所高职高专设置电子商务专业, 每年大约有8万多毕业生, 供应明显不足。同时我国还存在着学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跟社会需求之间脱钩, 学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电商行业快速更新的知识结构的矛盾。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中通过对286家样本电商企业调查后发现被调查企业中, 37.68%急需电商运营人才, 28.57%的企业急需技术性人才 (IT、美工) , 17.39%的企业急需推广销售人才, 18.84%的企业急需综合性高级人才, 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2) 电子商务专业涉农人才需求

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中可以应用于产前、产中和产后贯穿于流通全过程, 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完成, 我们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来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就必须培养熟悉农村植根于农村而又懂得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电子商务专业涉农人才。

2013年是农产品电子商务井喷的一年, 迎来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大发展。阿里研究院发布的《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 (2013) 》指出2013年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为39.4万个;阿里平台上的农产品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同比增长112.15%;2013年在淘宝网 (含天猫) 平台上的农产品的包裹数量达到1.26亿件, 增长106.16%。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发展的背景下, 涉农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出现了严重欠缺。

2013年湖南省供销合作社对湖南供销系统"新网工程"的农产品电商人才需求岗位进行了调查, "新网工程"中企业35%的急需电商运营人才, 25%需要网络营销人才, 22%需要网络编辑, 18%需要其他岗位人才, 具体情况如下图3所示。

3 结论

我们对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中的岗位需求与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新网工程"的调查数据分析, 结合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中应用形式可知,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涉农人才需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农产品电商运营人才

国内农产品电商运营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为B2B、B2C以及C2B的预订。这三种模式更多是利用国内一系列知识的电商平台如阿里系的淘宝天猫平台、1688平台, 还有一些专业性的农产品B2B平台, 当然也有专业性的B2C平台或是利用移动APP开展的移动电子商务, 不管是用哪个平台或是哪个工具, 对于农产品这种形式的产品, 怎么样更好的去开展运营成为关键, 这就大大刺激了农产品电商运营人才的需求。

(2) 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都要对农产品的网络市场进行调查, 对农产品进行宣传推广, 特别是现在农产品电子商务进入到了品牌竞争阶段, 我们还必须对农产品塑造网络品牌, 这些都要求我们需要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

(3) 农产品电商技术性人才

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商务活动的结合, 它的本质是商务, 技术是它的手段与工具, 缺少了技术与工具的商务就不是电子商务, 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必须有电子商务的技术作支撑如网页美工技术、网站设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专门的农产品电商技术性人才来为我们服务。

(4) 农产品电商综合管理型人才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是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 对于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企业来说是企业的战略问题, 它的开展不能以传统企业管理的思维与习惯来做, 而倡导从消费者出发的互联网思想, 它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管理者有互联网思维有创新精神有激情等, 这些都要求农产品电商的开展需要农产品电商综合管理型人才作为决策的向导, 精神的支柱, 团队前进的动力。

作为为社会提供合格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应该适时根据社会的需求, 培养合格符合社会需要的电子商务专业涉农人才,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阿里研究院.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 (2013) [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 12.

上一篇:技能大赛英语教育下一篇:幼儿教育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