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电视节目(精选8篇)
涉农电视节目 篇1
1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涉农节目存在的问题
1.1 供需矛盾突出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媒介电视作为一种传统主流媒体,普及率越来越高,逐渐形成了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尤其在农村地区,电视媒介逐渐融入到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当中,成为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对于农村受众来说,受制于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和审美水平所限,电视媒介相较于报纸、广播、网络等更易让人接受,且凭借声画并茂、直观易懂、感染力强的优势在农村拥有广泛的受众,不仅是农村居民最重要的信息来源,还是他们最信赖的传播媒体。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视频道超过1300多套,其中还不包括近2000家县级电视台,全年播出时间总量超过1000万小时,其中专业类农业频道只有7个,播出时间不到1%,代表性的只有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每日农经》,湖南卫视《乡村发现》,湖北电视台的《垄上行》等寥寥数档节目,在这样巨大的数字对比下可以看出,涉农节目可谓是凤毛麟角。
1.2 内容质量不高,定位模糊
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宣传各项方针政策的“喉舌”,服务“三农”自然成为各涉农节目的目的和宗旨。但一些涉农节目缺乏对“三农”问题和农村受众的深入了解,站在高姿态的角度,以说教的方式播出,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较弱。在一些节目涉及的农业新闻中,以领导讲话、会议新闻为主,而实用有效的信息少;一些涉农科技节目,还停留在简单地传递农业信息上,过多地关注农业生产,将农业生产等同于新农村建设;节目内容缺乏专业指导,没有考虑农村受众需求,强行把节目内容灌输给受众。而对涉农电视节目所涉及的农村加工业、商业咨询、打工信息和法律援助等当代农村的新动向、新事物、新问题的关注不够。
总的说来,大部分涉农节目并未考虑农村受众的需求,把农村生活描述的概念化、静态化,也没有相应的反馈机制,传播效果并不理想。
2 涉农节目缺失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广电事业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一方面,媒介要扮演好意识形态属性的角色,肩负着新闻宣传的重任;另一方面,媒介又要想方设法追求利润最大化,维系媒介再生产。在这个矛盾下,媒介开始寻找差异化与错位发展的生存战略,媒介的市场定位概念就被这样引出,在媒介的市场定位中,受众定位是其核心内容,选择并锁定自己的受众是各媒介的首要任务。
精确地受众定位本应成为媒介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满足各个阶层的多元需求,但现实情况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城市和农村两种社会结构,在电视传播上,这种情况更甚,农村虽然有绝对的人口优势,但城市拥有巨大的消费能力和广告市场,不少节目的经费完全来自广告,在这种市场营销理论的导向下,媒介大都把目光投向以城市为代表的精英阶层,而以广大农民为代表的群体却很少受到关注。电视这个最典型的大众传媒,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并不是针对所有可能接受到电视的大众,而是可能有购买能力的“大众”,于是电视节目极力从时间、观念、情感和思想方面满足有相当消费水平的观众需求。这种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从客观上造成了大众传媒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排斥和歧视,造成了信息资源分配上的不平衡。媒介以此扩大了受众群体,获得了高额利润后又投入到内容的再生产中。如果媒介将自己的受众群体定位为广大农民阶层,则可能面对投资大、效率低、回报少和风险高的处境之中,涉农节目长期不受关注也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3 对于涉农节目发展的对策
从前期选题策划入手,农村的农业科技、新闻事件、风土民情和逸闻趣事,行业信息、农村综艺等都可以纳入涉农节目的关注中,立体鲜活地展现农村生活,构建荧屏上的“大农业”。
再次,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尽管总体来说农村地区的观众文化程度不高、欣赏水平有限,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时,电视媒介的传播使他们对电视艺术鉴赏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要求涉农节目的制作不仅要内容出彩,也要在节目包装和声画上追求精耕细作,让受众产生强烈的观看欲望。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涉农节目在近年来的发展是众所瞩目的,在社会不断变革的时期,只有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将形式与内容结合起来,塑造农村品牌,才是涉农节目的新出路,才能为更广大农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黄鸣刚,边吟.农村电视节目缺失现象的思考[J].电视研究,2004(8).
涉农电视节目 篇2
豫办﹝2016﹞28号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53个贫困县(38个国定贫困县和15个省定贫困县)同步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十三五”时期我省脱贫攻坚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加大统筹整合和资金投入力度,优化涉农资金使用机制,赋予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自主权,提高涉农资金配置效率,形成全方位帮扶合力,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二)试点目标。通过试点,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激发贫困县内生动力,支持贫困县围绕突出问题,以摘帽销号为目标,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帮扶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
(三)基本原则
1.渠道不变。攻坚期内,对《意见》明确的中央和省市级财政安排的相关涉农资金,除个别有特定用途不宜统筹的外,全部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省市级有关部门仍按照原渠道下达,由贫困县统筹用于脱贫攻坚工程。
2.充分授权。将纳入统筹整合使用范围的中央及省市财政安排的涉农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完全下放到贫困县,由贫困县围绕脱贫攻坚规划集中统筹使用。省有关部门和省辖市不得限定资金在贫困县的具体用途,不得干扰涉农资金统筹整合。
3.精准使用。贫困县要结合当地实际编制脱贫攻坚规划,做好与上级脱贫攻坚规划的衔接,以规划引领投入。资金使用要精确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着力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4.提高效益。贫困县要围绕当地脱贫攻坚规划,制订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方案和统筹整合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规范高效使用统筹整合资金,并承担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的主体责任。
第三条
整合资金范围
(一)中央财政资金统筹整合范围。按照《意见》确定的范围执行,共20类共61项资金及省级相应安排的配套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在优先保障试点任务圆满完成的基础上,将中央相关部门安排的试点类项目资金纳入统筹整合使用范围。以后新增归属于《意见》确定的20类中央和省级配套资金,也纳入统筹整合范围。
(二)省级财政安排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部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保方面的13类共28项资金,纳入统筹整合范围。在优先保证试点任务圆满完成的基础上,将属试点类的项目资金纳入统筹整合范围。
(三)市县本级财政安排的相关涉农资金整合范围。市县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大本级安排的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逐级明确可统筹整合用于脱贫攻坚的资金范围。鼓励市县将省本级财政安排、未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等相关项目资金在县级层面开展统筹整合。
(四)支持贫困县统筹结余结转资金用于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各项要求,推进结余结转资金的统筹使用。攻坚期内,对财政净结余资金和结转一年以上未用完的结余资金,由项目所在地(贫困县)财政部门收回,优先用于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对不足一年的结转资金,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可按规定履行报备程序后,由贫困县收回统筹用于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第四条
整合方式
(一)中央财政及省级相应安排的配套资金整合方式
1.实行项目法分配的资金。凡属中央相关部门审定或需报备中央相关部门确定的投资补助类项目,在本办法下发之前,项目已确定或已实施的,仍按原渠道分配下达资金,按原项目规划组织实施;在本办法下发之前下达的属于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项目资金,仍按中央确定的项目兑现贴息、奖补资金。凡属项目审批权限在省级的资金,项目已确定或已实施的,仍按原项目规划组织实施。今年尚未分配下达及以后中央安排的由省级确定项目的资金,省级不再确定具体项目,由省财政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因素法切块下达,由其统筹使用。
2.按因素法切块下达的资金。对于中央相关部门直接计算到县的财力性补助资金,仍按原渠道下达由贫困县,由其统筹使用。对于中央相关部门按因素法切块下达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在本办法下发之前,已分配下达的,按原分配下达的资金额度由县级统筹使用。今年尚未分配下达及以后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由省财政会同有关部门切块下达贫困县,由其统筹使用。
(二)省级财政安排的项目资金整合方式
1.实行项目法分配的资金。在本办法下发之前,项目已确定或已实施的,仍按原项目规划组织实施。今年尚未分配下达及以后安排的资金,省级层面不再确定项目,由省财政会同有关部门,按因素法切块下达贫困县。
2.按因素法切块下达的资金。在本办法下发之前,已分配下达的资金,按原分配下达的资金额度由县级统筹使用。今年尚未分配下达及以后安排的资金,由省财政会同有关部门,按因素法切块下达贫困县。
为体现资金分配向贫困县倾斜,省市有关部门在向贫困县分配纳入整合范围的中央和省市涉农资金时,要确保用于贫困县的资金占比高于以前补助贫困县的资金比例。
第五条
指标下达和列支
(一)专项转移支付下达。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专项转移支付,由省财政会同有关部门按原预算支出科目切块分配至有关贫困县,指标文件注明“可统筹使用”,由贫困县围绕脱贫攻坚规划统筹使用。统筹整合资金用于教育事业发展支出,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5教育支出”相应明细科目,其余统一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1305扶贫”相应明细科目。
(二)财力性转移支付下达。纳入统筹整合范围内的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革命老区转移支付、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省级统筹部分)等财力性转移支付,由省财政综合考虑贫困县财力、当年脱贫任务等因素分配至有关贫困县,由贫困县围绕脱贫攻坚规划统筹安排使用。统筹整合资金用于教育事业发展支出,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5教育支出”相应明细科目,其余统一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1305扶贫”相应明细科目。
建立补助贫困县资金单列安排制度。为便于对贫困县资金投入情况统计和考核,今后中央和省财政下达市县所有转移支付资金(包括未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资金),凡涉及贫困县的,省级有关部门在分配时应单独核定相关贫困县补助额度,下达指标文件时单列贫困县补助数额。
第六条
资金使用管理
(一)加快资金拨付。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提前下达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转移支付预计数比例,按因素法分配且金额相对固定的转移支付,提前下达的预计数比例要达到90%,其他专项转移支付提前下达的预计数,原则上不能低于上执行数的70%。对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安排资金,分别在中央资金到位后和省人大批准预算后30日内一次性切块下达到县。贫困县要加强脱贫攻坚项目储备,加快相关涉农资金安排进度,项目成熟一个资金到位一个,计划的建设任务应在接到上级转移支付后一年内完成,确保不出现资金滞留问题。
(二)规范使用资金。贫困县整合的涉农资金要严格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脱贫目标走、目标跟着脱贫对象走的原则,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范围内,围绕“五个一批”脱贫路径,以产业发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易地搬迁扶贫为重点,制订包括脱贫目标、具体建设任务、资金安排使用、部门分工、操作程序、监管措施在内的统筹整合资金实施方案,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后认真组织实施。贫困县不得将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用于脱贫攻坚以外的支出。统筹整合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工程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确定的工程建设投资标准和定额。
(三)创新扶持方式。贫困县政府要优化财政涉农整合资金运作方式,积极探索开展产业扶贫、资产受益扶贫等机制创新,鼓励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收益补偿、风险补偿、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有效方式,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帮扶资金参与脱贫攻坚。各贫困县政府要加强与开发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投资机构、信贷担保、农业保险等方面的合作,为贫困县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项目提供金融和投资服务。
(四)加强绩效考评。省市扶贫、财政、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的绩效评价,将其纳入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以本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名义通报。对试点工作成效好、资金使用效益高的地方,在分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时给予奖励和倾斜;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第七条
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调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在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立有关部门广泛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确定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支持政策,取消限制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管理要求。贫困县要制定统筹整合后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及时研究处理具体操作层面遇到的问题,并向上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报告。各级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注意积累可借鉴的经验,发掘可复制的典型。
(二)加强规划衔接。各级发展改革、扶贫部门要科学编制脱贫攻坚规划,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脱贫攻坚规划要求及时调整完善相关专项规划,实现脱贫攻坚规划与部门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保障完成脱贫任务。部门专项规划与脱贫攻坚规划不一致的,应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准。
(三)严格监督检查。贫困县要在本地政府门户网站和主要媒体公开统筹整合使用的涉农资金来源、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并实施扶贫项目行政村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要把贫困县履行监管职责、整合资金使用绩效纳入贫困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各级审计、监察、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将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作为监管重点,重点检查统筹整合和盘活存量情况、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等落实情况、有关资金安排和项目绩效情况,以及不执行试点政策、继续限定财政涉农资金具体用途或干扰统筹整合使用资金,造成资金不能及时发挥效益的问题。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委会要深度参与涉农资金和项目的管理监督。
附件:1.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中央财政及省配套资金目录
2.省级财政安排的主要涉农资金目录
附件1
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中央财政及省配套资金目录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精神,目前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中央财政及省配套资金目前主要有:
一、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扶贫发展、以工代赈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
二、列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建设补助资金。
三、列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现代农业项目县建设资金、畜禽标准化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补助资金、园艺作物标准化和渔业标准化资金。
四、列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的测土配方施肥补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农业高产创建补助资金、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资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资金和现代农业示范建设资金。
五、列林业补助资金的中央财政林木良种补贴资金、中央财政造林补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湿地和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助、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资金。
六、列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的土地治理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基金化改革部分除外)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资金(试点部分除外)。
七、列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资金、传统村落保护资金。
八、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九、列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的农村环境整治补助资金。
十、列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十一、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含奖补资金)。
十二、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资金。
十三、产粮大县奖励资金。
十四、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省级统筹部分)。
十五、列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的耕地地力保护与质量提升补助、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渔业资源保护补助资金。
十六、支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资金。
十七、列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的抗旱规划小水库建设、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水系连通)、中小河流治理资金,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
十八、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经费。
十九、中央财政旅游发展基金。
二十、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建设部分资金,包括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油茶产业发展、以工代赈示范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农村小水电项目、农村沼气工程、林木种苗工程、草原防火、渔政项目、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续建项目。
附件2 省级财政安排的主要涉农资金目录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精神,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省本级财政安排的涉农资金和暂不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涉农资金主要有:
一、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省本级财政安排的涉农资金
(一)财政扶贫资金。
(二)列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
(三)列农村社会发展资金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
(四)列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补助资金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五)列水利发展资金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及新技术推广资金、水土保持建设补助资金。
(六)列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的农村人居环境奖补资金、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补助资金。
(七)列土地整治治理资金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八)列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的普通高中改造项目资金。
(九)列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的学前教育以奖代补资金。
(十)列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的林业生态省提升工程建设补助资金、林木种质资源建设资金、林业科技兴林资金、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十一)列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资金、农业结构调整资金、支持农村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农作物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补助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与体系建设资金、农作物种业发展资金。
(十二)列农业综合发展资金的水产业发展与产品质量监管资金、畜牧业发展扶持资金、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资金、农机合作社补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
(十三)列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资金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提升专款。
二、暂不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省本级财政安排的涉农资金
涉农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思考 篇3
涉农电视新闻节目应和民生新闻节目一样,具有固定的受众群体,专业的节目视角和节目宗旨,以及较为贴切的报道形式。涉农电视节目本身起步较晚,在自身的节目设置、运作,具体的采编和播出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涉农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也应以受众的客观需求为主导。人民网一篇文章中提到:“农民对电视的需求,一是信息类(包括三农政策、科普知识、致富门路等信息,而财富类节目是农民关注的热点);二是娱乐类(包括影视剧、综艺节目,晚会等)。”根据这一点,就可以说明涉农电视新闻节目于其他类别的新闻节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是农村和城市的差异,所以涉农电视新闻节目必须尽可能地多考虑农民受众的特殊性和特殊需求。
1 农民阶层分化思考
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村需要更多、更全面、更多元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农村的人口已经不再只是单一的从事农耕劳作的农民,而是出现了许多不同的阶层及群体(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农民分层的增加,给媒体的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目的针对性和丰富性都要加强。媒体要定准不同的受众群,在节目报道中集中特定受众群体的重要问题,还要对该人群制定全方位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策略。例如,对涉农新闻传媒来说,可以将节目受众定位在农业劳动阶层和个体劳动者,也可以定位在农民工和雇工。当然,还可以是农村管理者阶层,这几个阶层约占农村人口的大多数。私营企业主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则基本上可以归为城市受众群,相对于其他农民阶层,他们收入高,生活习惯与都市人更为接近。例如,农业劳动阶层和个体劳动者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农村教育;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医疗等。农民工和雇工阶层领域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农民工子女教育、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安全,以及社会保障等。
媒体在为农民进城打工做服务时,重点内容是提供各种招工信息,技能培训信息以及春节前后农民工的返乡交通信息等。农村管理者阶层最突出的问题是职责问题。例如,河南的《大河报》曾对加重农民负担的政府部门进行了曝光,有的村官为了完成乡政府制定的“目标”曾拉走老百姓的牛,以至于出现村官和众乡邻打闹的事件。
目前,我国专业的涉农新闻传播已有了自身的受众定位,如央视7套的《致富经》、山西电视台的《黄土地》、新疆电视台的《农牧天地》,将受众定位于农业劳动阶层和个体劳动者。但目前,定位于此农民工和雇工的节目还比较缺乏,只是在年末时会集中出现一批为农民工讨要工资的报道。因为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巨大,是新闻传播不可忽视的阵地。与实际不符的是,新闻传播媒介对农民工的报道不仅量少,而且质差,甚至因为媒介报道的偏差,使得农民工形象非常糟糕。如何做好新时期对农民工的报道,如何更好地为农民工服务,已经成为媒体的一个新的亟欲解决的“三农”问题之一。
2 农民媒介素养的培养
农民受众的自身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涉农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最根本的两个方面就是农民经济实力和文化素质较低。在我国,农业发展有很大的进步,农民收入增加,新农村建设使农民生活有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农民的经济实力还有待提高。首先是经济创收能力,大多数农民还是依靠农事劳作来获得经济收入,也仅是满足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消费能力还远不足以使各大企业将目光投向农村,投向农民,这直接影响了涉农电视节目的发展。
文化素质较低,是因为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民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媒介的使用和认识还不够。虽然电视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媒介,如报纸、书籍等对农民教育水平的限制,但把媒介作为一种文化来说,农民并没有这样的认识。再加上受文化素质的影响,广大农民还缺少运用媒介满足自身需求、拓展自身发展的主动意识。结合这两点制约因素,受众对于涉农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制约。
受众是媒介传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受众的媒介素养直接影响着媒介传播功能的发挥和媒介传播效果的实现。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受众的媒介素养普遍较低,直接影响了涉农电视新闻节目在农村的传播。农村传播离不开农民,所以如何提高农民的媒介素养是一个重要议题。
在农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必须找到合适的突破口,而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当前,最紧要的任务是帮助广大的县、乡、村干部、专业农户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念。要通过种种学习教育活动,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媒体与传播学知识,提高理解媒介传播的能力和使用媒介的深度广度,让他们知道怎样科学有效地从媒介中获取、利用信息,辨别和传播信息,并建立必要的防范意识和抵抗能力。对于农村受众来说,必须打破对媒介的漠视,并培养其媒介认知能力,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教育引导,引导农民去来接媒介,接触媒介,通过媒介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农民媒介素养的培养必须有计划、有层次地展开,不能急于求成,首先要从基层干部入手,然后是不同的农户。这主要是结合农村传播主要以人际传播为主,从传播学角度来讲,就是容易通过意见领袖来实现传播效果。因此,在农村中发现并培养出一部分意见领袖,进行重点的媒介素养培养,再通过他们的“领袖”作用带动一定范围内的农村受众,逐步分层次、分阶段、划范围地实现农民素养的提升。
除了政府的主导以外,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大众媒介的参与。媒介应当主动地去接近广大农民受众,鼓励并引导他们去接近媒介、认识了解媒介,例如通过媒介互动反馈平台,邀请部分农民参观媒体,了解媒体运作,利用媒介时段,在涉农电视频道或者涉农电视节目中举办专门的讲座或者特定的节目形式,传授媒介知识。
3 其他方面的思考
3.1 特定受众的特殊形式
“三农”新闻报道和都市新闻报道的背景是完全不一样的,涉农新闻报道必须从封闭的演播室走到田间地头、村里村外。对于占了农业人口大比例的农村劳作阶层,他们的工作环境就是田地里,生活环境就是村里村外,邻里之间。所以,在演播室里是不可能了解农民的生活生产现状,更不可能深入挖掘出农民需要解决的真正问题。甚至说不同季节,不同农作物种植区域,所反映的问题都是不同的,有差异的,所以涉农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也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
另外,是农民工群体。虽然他们离开了农村,来到了城市,但还是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还是处于城市生活的边缘,他们的工作地点大多在工地、工厂、城市郊区等。因此,针对农民工的新闻报道,也是要进行实地考察,到其工作一线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虚假、不实或者是有损农民工真实形象的新闻报道出现。
3.2 内容的针对性
涉农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内容针对农民的需要,同时必须意识到内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农村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流动,随着农事的变化不断变化的。
一年四季,农村的农业生产是不一样的,特别是现在在农闲的时候,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所以,涉农电视新闻节目必须加强节目的针对性。首先是根据农忙的安排来制定新闻报道的内容。例如,《聚焦三农》在春分以后开展的“粮安天下2013年春耕”,针对农民春根是遇到的农资、农业技术、农业机械等问题,展开系列报道,为农民提供集中的农耕资讯,引导农民顺利春耕。农民工进城的事件也比较集中,如春节过后,或是秋收以后,都是农民工进城的高潮期。在这一时间段,集中报道城市招工信息,工薪调整信息,自身权益保障等知识教育,可以为农民工务工做出重要的引导服务。
3.3 农民在现场
为了实现“农民自己的新闻”,涉农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新闻采访报道,需要尽可能多的现场声音,特别是被采访者—农民的声音。
现场报道是最能体现电视新闻报道特色和优势的节目形态。它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以采访记者、目击者、参与者的身份做出的图像报道。现场报道具有时效性强、现场感强、参与感强以及可信度高的优势,这些都非常适合涉农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要求。
通过现场报道,展现“三农”发展的真实面貌;通过现场画面的采集,展现农民熟悉的生活画面;通过现场同期声收集,让农民听到熟悉的、带有感情共鸣的农民话语。这样可以更好沟通被农民的农民和采访者、电视报道与受众接受等之间的距离,获得良好的报道效果。
3.4 问题的呈现
相对于较死板的政策宣讲,农民更容易接受讲故事的问题呈现方式。有学者这样评价电视媒体的叙事,说它在中国社会叙事中占有主导地位,并且还是人类掌握最好的叙事媒介。电视新闻叙事要具备事件、任务、环境,通过对事件发展进行真实的报道,还可以通过报道顺序的调整剪辑来突出事件的矛盾和重要情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新闻叙事的根本还是新闻真实,否则就不存在新闻叙事。通过叙事来呈现问题,这符合农民的审美情趣,比起严肃庄重的新闻报道方式,通俗的、情节化的叙事,更容易被农民接受;同时,在人际传播中,更容易转化为农民的语言进行新闻事件的再传播。
参考文献
[1]张燕.电视农业节目的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J].今传媒,2009,(5).
[2]郑志斌,樊国宝,论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3).
涉农专业问题调研 篇4
一、学校概况
眉县职业教育中心是县委县政府建设的有眉县教育局主管的集信息服务、科技推广、成人科普培训、劳动力资源开发与转化为一体的了农村职业教育基地。近年来,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学校以次为目标。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的实际,立足市场,服务“三农”,积极拓展职业教育服务功能,构建起一中心(职教中心)、八个辐射点(八个乡镇农科教综合服务中心)、123个村农技校的融职教、成教和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为一体的,以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转移为核心的大职教体系。学校现有教职工168名,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占地面积203亩,建筑面积57466平方米,学校建起了具有领先水平的教学设施和实习实验场所。职教中心多方开发职教服务三农的新途径,搭建农民与农科专家相互沟通的平台,通过科技引导,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学校注重涉农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宝鸡金果公司联合开办职教为农服务基地,投资13多万元建起植物组培室及“农民远程科技教育网”,定期向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到2012年,此科技示范基地为全县培育高产无病毒草莓种苗10万多株、大田生产种苗100多万株,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草莓业发展,出现了槐芽、小法仪“草莓乡”等杂果栽培规模乡镇。同时,职教中心与政府职能部门联合,依靠科技推广,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订单农业”。猕猴桃、大樱桃、苗木繁育不断上规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学校不断探索职教服务三农的新途径,搭建农民与农科专家相互沟通的平台,通过科技引导,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县委县政府“科教兴农”政策推动下,我县县域经济不断发展,科教兴县连创佳绩。全县“科技示范户”、“示范园林”发展到600户,有1895名农民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有1900名农民取得“绿色证书”。金果园艺公司等二十多家园林企业、三十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万名,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转移。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改革和创新,立足“三农”,以农业实用技术开发和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为已任,走出了一条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眉县职业教育立于“三农”,服务县域经济,眉县职业教育中心为农村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有力的探索,学校先后被授予“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农村青年劳务输出培训基地”,省级 “文明校园”、“绿色学校”,被国家教育部授予“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
二、课程改革情况
“涉农类” 专业开设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大突破
1、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推动了我县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鼓舞了学生和家长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如何转产转业,发展高效农业,从有限的土地
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农民面临的涉及生计的重大问题,人们认识到有技术、懂经营是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成功的关键。因此通过职业教育学习农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大的市场
开设“涉农类”专业能更好的促进我校的专业建设,扩大我校的办学规模,而对就读“涉农类”专业的学生,国家给予学费全免,有利于我校招生。
2.开设的“涉农类”专业需合理、合情
专业的开设关健在于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调查表明,我县在种植、园艺、园林、养殖行业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不仅需要大量的高级技术人员,还需要更多的一线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正担负着这一重任。我校作为我县唯一的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我县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是我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校开设涉农类专业势在必行。
经调研综合分析得出,比较适合我校开设的是园艺专业。一是该专业的专门化方向较广,包括: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生物技术应用、草坪生产和养护、食用菌,比较切合我县农业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能结合招生市场需求对专化方向作出灵活调整。二是我校生源地的群众主要从事和园艺专业相关的农业生产,且已认识到种植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他们的收入,更愿意送子女到学校学习相关技术,有利于招生。三是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本低。我校建有农业
实习、实训基地,且我县果业和园林种植规模较大,可与种植户们合作,聘请他们做技术指导教师,也可租用他们的农业设施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场所。这些因素为我校以较低的成本、更好的条件来开设涉农专业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开设的“涉农类”专业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1)师资:目前我校的“涉农类”师资比较缺乏,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农业实践操作水平有待提高,这会直接影响我校开展“涉农类”专业教学的成效。
(2)设备:我校涉农专业起步较晚,导致“涉农类”专业教学设备和实训设施都比较落后,这将严重束缚我校“涉农类”专业教学的长足发展。
(3)经费:要办好“涉农类”专业,需要必要的经费投入。但目前我校的经费十分紧缺,维持正常运转都很困难,更无法投入更多的经费到“涉农类”专业的教学工作中,这是我校“涉农类”专业开设的较大阻碍。
三、教材使用情况
学校涉农类专业教材以全国自学教材及中职大专教材为主,同时开发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县本教材和校本教材。先后开发了《素养》、《农业实用技术汇编》、《外出务工手册》、《猕猴桃栽培》、《礼仪》等以及农民素质教育读本《做一代新型农民》。在使用中教师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和自主性,这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但不利于规范的教学管理,不利于教学质量标准的把握。
四、教材规划及建议
学校将在原有国家规划教材和校本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我县近年来农业产业格局的变化,再进一步完善。从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编写新型涉农专业的教材,力求时效性、实用性、专业性、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在教材编写中将充分考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我县农民的现实情况,降低教材的理论难度,增大实际应用的篇幅,实践操作实训的教学内容。
五、组织形式
以专业组为龙头,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分学科编写。先讨论课程提纲,再搜集各学科专业素材,以科学性、发展性、拓展性、趣味性、灵活性、开放性、实用性为原则。
涉农电视节目 篇5
一、重视时空性, 把握好叙事结构, 讲究叙事技巧
电视节目是一种家庭消费艺术, 主要靠的是时间的延续、空间的扩展、信息的刺激、情节的曲折变化和人物命运变迁等来吸引观众。因此, 重视时空性, 把握好叙事结构, 讲究叙事技巧是访谈节目创作的重要理念, 我在每一期节目的制作过程中, 都力求在时空的艺术处理上做着积极的探索与突破。
本期节目是在金秋时节, 也就是丰收季节里策划制作的一期特别节目, 主要是围绕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粮食的丰产丰收和为国家粮食安全作保障这一重大主题而进行的。由于拍摄地点选择在了农垦九大分局之一的农垦红兴隆管理局, 所以首先就要在时空上为观众交待清楚原因, 而后就要在众多的事件中选取拍摄能够为主题服务的事件, 而在这些事件中又要把握好叙事结构的安排与叙事技巧的运用。例如:在本片中, 我就采用了一望无际的万亩水稻示范田与水稻实收测产场地、农机整地场地相结合, 现场访谈与小短片采访相结合、嘉宾同期与观众同期相结合、现场主持人与外景主持人互动, 主持人与嘉宾以及与现场观众互动 (台下的现场观众与台上的嘉宾同等重要、都是主角。谈话节目的魅力之一就是大众传媒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等多种叙事手法, 使整个片子看起来有立体感, 而且不乏味。
德勒兹在《运动-影像》中强调:“每当我们置身于时延之前或之内, 我们就能够归结出一个全体的存在, 而这个全体正改变着, 并且‘进行着某种开敞’”。
在此意义上, 我们不难看出, 电影与电视已经不是“再现现实”的工具, 而是“获取完整现实”的方式!也就是说人们目的性的“感官”方式使现实“不完整”, 因此它要呈现出人们超出目的性的“感官-运动”, 而以“时间-运动”为核心的存在:摄影本身变成了记录人们“时间性存在”的工具, 而自身的记录行为也成为了“时间性存在”。
由此, 我想到了“安排时间”与“时间安排”这一电影美学的本源冲突, 而且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这一最珍贵的电影美学理论。
二、展现艺术性, 运用多种电视手段, 强化声画技术
电视是声画结合的视听艺术, 所以电视艺术价值还体现为具体的电视手段运用。镜头语言、声音语言等都是增强节目艺术价值的重要元素。
(一) 镜头语言的正确运用。
电视纪实艺术不仅用纪实镜头完成对人和物的纪录, 而且还要善于用纪实镜头完成意境的创造, 完成情感的抒发和内心的揭示, 只有将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是真正的艺术。例如, 在本片中, 一些航拍的镜头、水稻田的远景、中景、近景及水稻稻穗的特写画面不仅真实纪录着红兴隆美丽的丰收景象, 还折射出这里人们丰收的喜悦、生活的美好以及取得这些成绩背后所付出的努力。让观众在认同丰收成绩的同时也找到了取得成绩的原因所在。
(二) 声音语言的有效应用。
电视声音艺术包括三大元素, 即语言、音乐、音响。我们先来看语言。
1. 语言
语言种类很多, 有对白, 同期声, 解说词等等。在这里我以本片的同期声为例, 进行艺术性的分析。
同期声是一种当事人现身说法的语言表达方式, 它由当事人向观众直接倾吐自己的心曲, 抒发情感, 揭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访谈类节目当中, 同期声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还是以本期节目为例, 这里有主持人现场提问同期声, 嘉宾解说同期声, 现场农户同期声, 现场观众同期声, 外景记者出镜同期声, 外景采访当事人同期声等等, 尤其是开篇包装里大量策划设计了同期声。这些同期声的采访与运用不但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现场感与观众的参与感, 还可以丰富片子的信息量, 增加真实性与可视性。
2. 音乐
音乐具有渲染环境, 深化主题, 调动情绪的作用。一个电视片中如果音乐运用的合理、恰当、到位、巧妙, 就可以为片子增色不少。例如本片中, 《中华大粮仓》这一背景音乐在最开始的包装里, 中间的小短片里, 还有结尾滚屏里的运用都恰到好处地升华了主题, 让人看后听后心潮澎湃, 思绪万千, 记忆深刻。还有, 外景主持人在大豆田整地现场出镜时, 我也运用了一小段“向着快乐出发”的音乐间奏部分, 并把她的行走画面做成了快镜头, 这样的声画结合在一起不但风趣幽默, 还起到了节省表述时间, 省略动作过程的作用, 而且和前后情节衔接起来也很流畅。不知不觉中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 音响
同期拍摄中的音响语言是除了人声语言和音乐语言之外的所有音响, 它具有传达信息、交待环境、表达情感的作用, 例如本片中的现场观众来宾的阵阵掌声、外景采访时机械作业的轰鸣声等音响语言的运用, 就有力地增加了片子的现场感, 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实感觉。因为访谈节目的艺术价值往往决定其作品对观众的感染程度, 尤其是农业访谈节目就更需要接近作品与农民朋友们的距离。
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涉农报道 篇6
由于县级电视台涉农报道受众对象主要是农民, 报道时就要本着贴近农民、贴近基层、贴近农村实际的原则, 广大农民群众需要看什么样的新闻就报道什么, 这样就能使节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满足农民的需求, 具体做法如下:
一、不断创新, 突出贴近性, 努力增强节目的影响力
因为县级电视台是最接近农村的基层媒体, 所以制作电视节目时就可以随时走出制作室, 到农民身边去和他们近距离直接对话, 以增加节目的现场感。例如我台开办的《农民之声》栏目中有一期就采用主持人现场主持和聊天的方式进行报道。镜头拍摄从一群农民热火朝天盖房子切入, 现场主持人出镜介绍这个村的基本情况, 并向屋主询问为什么要盖房, 屋主说在他们村附近是县里的一个扶贫经济开发区, 这几年吸引了不少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建厂, 村里的闲置劳动力不但到厂里打工实现了劳动力转移, 还在自己家建起了出租屋、超市、饭店, 专门为外来打工人员提供服务, 这样下来每年收入很可观。这期节目的制作不但反映了县里招商引资政策给农村农民带来变化, 还因为现场采访使用了唠家常的形式, 拉近了媒体和农民间的距离, 使他们觉得媒体很亲近, 像是朋友一样, 增加了对媒体的好感, 也间接增加了节目收视率。通过近距离采访发现, 许多农民在现场接受采访的时候, 经常因为受教育程度不高、紧张等因素而不知所云, 这样在采访时可以先用唠家常的方式, 如经济收入、子女上学工作、生活状况等农民身边的话题入手, 并为农民的不同境遇而做出情感联动, 这样往往可以挖掘出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 得到最真实、朴素的素材。同时还可以做一些现场参与感比较强的栏目, 如农业技能大赛, 既宣传了农技信息, 又增强了农民参与节目的积极性, 加强了基层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主持人也可以采用说新闻的方式, 和农民朋友聊聊天, 增加节目的亲和力, 在节目具体的制作方法上, 要变训导式为诱导式, 变灌输式为启发式, 解说词尽量通俗易懂, 也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幽默元素、音乐, 一些场景还可以使用绘画、FLASH动画等时尚元素来表现, 增加节目的新鲜感和可看性。使观众在收看节目后更易产生共鸣, 引发思考。
二、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点
在节目播出上也可以根据地方农时进行调整。农闲时节多做些发生在农民身边的趣闻, 策划开办与农民有关的节目, 如农民歌手大赛、秧歌表演等文化活动, 农忙时, 可以适当播出科学管理技术讲座、农作物市场销售情况等节目, 并调整播出时间, 让农民在忙碌了一天后依然可以看到自己关心的时事, 县级电视台还可以适当使用家乡话进行采访和播出, 增加节目的亲切感和乡土气息, 如山东电视台的《啦呱》栏目就采用了济南方言, 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各地观众的普遍欢迎。“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 这些“土话”虽然比不上普通话洋气, 却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使整个农村电视节目变成一块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文化品位的沃土。
三、节目“下乡”突出参与性, 让听众动起来, 让节目活起来
涉农电视节目 篇7
笔者曾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创办了经济新闻述评栏目《点经内蒙古》和深度评论栏目《新闻再观察》, 并担任制片人, 现结合这两档栏目的实际运作谈一谈如何高效开发“电视新闻评论员资源”的几点认识。
一、关于高效利用评论员资源的几点建议
在《点经内蒙古》栏目运作的几年中, 我们组建起了一支96人的新闻评论员队伍。随后, 在筹建和运作深度评论栏目《新闻再观察》的过程中, 我们又将20多位国内各专业领域的著名学者充实进了我们的新闻观察员队伍。虽然, 这100多人的评论员库看起来规模不小, 但距离真正实现评论员资源的高效利用还差得很远, 绝大部分评论员还固守着自身“学术型”的话语体系, 不会用直白的“电视语言”来表达,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评论不到位成了节目难上层次的瓶颈所在。突破口在哪里?我认为关键在于要对评论员队伍实现有效管理, 而管理的第一步就在于“分类管理、重点培养, 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不同的评论员”:
1.让有“镜头感”, 会说“电视话”的评论员上电视
第一、并不是所有专家都适合上电视, 即使他是学界泰斗。要知道“上电视”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能”, 对评论员的表达、口齿、外貌、气质、镜头状态和表现欲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要按照以上几点, 在现有的评论员中分领域地确定几名“签约评论员”。
第二、我们要思考专家们为什么愿意为我们“牺牲时间、贡献智慧、发声出力”?我觉得首先是基于“荣誉感”的“精神需求”。在我们承担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重大理论宣传任务———摄制六集电视系列片《守望相助·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的过程中, 由于主题多次调整, 很多专家先后五六次来演播室接受采访却毫无怨言, 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一种“荣誉感”。所以我们“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特约评论员”的头衔要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成为专家们可以印在名片上的一种“荣耀”。这就要求我们对评论员的聘任要“少而精”, 并以“签约”的方式, 一年一聘。高规格地签合同、发聘书, 通过“仪式感”让专家们获得“荣誉感”, 获得与他们的付出相对应的“精神回报”。屏幕也是稀缺资源, 要把优势资源集中给几个有价值的评论员, 成就他们就是成就我们自己。其次是“情感回报”, 在一些特殊的节日, 如春节、中秋、教师节、记者节等, 以慰问品、纪念品、感谢信、祝福短信等形式给予评论员必要的慰问, 以沙龙、座谈会、茶话会等形式经常性的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加深友谊。最后是“物质回报”, 在与评论员的合作中这也是一种尊重的体现, 应按照相关规定合理确定评论员的稿酬标准。
做到以上两点, 一是有利于让签约评论员把更多的心思真正用在节目上;二是有利于主持人与签约评论员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进行深入交流, 增长相关知识, 以达到在节目中实现平等对话、甚至观点交锋的效果;三是有利于培养“名嘴”, 打造知名评论员品牌, 未来也可以衍生出为个别知名评论员量身打造的言论节目。因为评论员不仅是我们整合进来的“外部资源”, 也可以转化成我们的“内生动力”, 成为一个电视台的“特有品牌”。
2.让“有见识”的专家成为主持人的“外挂大脑”, 贡献“智慧营养”, 培养“杂家型主持人”
除了少数“露脸”的签约评论员外, 更多的专家应该是为节目和节目主持人服务的“外脑”。在这一点上,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雷蒙的经验值得推广。因为说到底, 评论节目想要靠观点致胜, 还得靠我们的“自己人”———主持人才最妥帖!就某一领域的专业问题, 我们的主持人面对签约评论员可能“底气不足”, 可如果他集合了这个领域十几位专家的观点, 那么就可以在演播室和评论员平等交流, 甚至交锋了。
建议这一部分专家以“特邀专家”、“智力支持”等形式在节目中体现为宜, 突出专家本身的职位、专长和供职机构, 以增加节目的权威性。同时, 这部分专家的观点也可以在节目中以记者采访、电话 (视频) 连线、微信微博互动的形式来呈现。
3.让“大腕儿级专家”借助“社交媒体”助推节目上档次对于电视观众来说, 很多时候是“认人不认理儿”的, 同样的观点, 从国内知名学者的嘴里说出来可信度就高。可是, 这些“大腕儿级专家”人都在北京、上海, 专门去采访不现实, 请到内蒙古来做节目更不可能, 好在现在网络社交媒体很发达, 建一个微信群就能把他们拉进来交流。他们在微信上的留言 (语音或文字) , 发的图片或视频都能用在节目里。
与大腕儿级专家合作, 增加粘合度是最重要的。一是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 不能“为要观点就上微信, 得到观点就潜水”, 要真诚地与大腕儿专家们互动交流, 向他们介绍内蒙古的情况, 只有他们真正对内蒙古感兴趣了, 才会对我们抛出的话题感兴趣;二是要善于积累, 专家们在朋友圈讨论的内容可能今天的节目用不上, 可在未来的节目中可能就用得上, 所以要有专人进行收藏整理, 同时要对他们的官方微博、微信密切关注, 寻找节目需要的观点;三是我们不能光做节目, 也要做平台, 做一个为内蒙古引进国内顶级智力资源的平台。只有我们自身强大了, 才会对大腕儿形成吸引力。
4.从优秀主持人、记者编导中选拔培养“本台评论员”, 打造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权威声音”
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我们有很多长期从事新闻评论节目采制的优秀主持人和记者编导, 比如说雷蒙, 他们对于新闻事实的认知、新闻背景的分析、新闻话题的观点、新闻价值尺度的把握都非常独特、非常有见地, 再加上善于电视表达, 使得他们在观众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意见领袖。有效利用他们已经在观众中形成的公信力, 着力培养他们成为“本台评论员”, 这既有利于媒体机构打造“权威声音”, 强势引导舆论, 也有利于这些优秀的主持人和记者编导的职业发展。
二、如何对评论员进行有效包装
对演播室评论员, 我认为得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评论员要学会用老百姓的话来谈观点讲道理。这一点, 关键在于我们要选对人, 有的专家一点就透, 甚至会让你惊喜, 有的专家再怎么要求也是枉然。
2.语调、语速和肢体语言有时比观点更重要。有研究表明演讲者对听讲者70%的感染力来自语调、语速和肢体语言。可以设立一个指标, 演播室访谈评论, 评论员每分钟语速应在200字左右。
3.根据每位评论员的外貌、气质设计不同的形象。这需要由专业老师来设计, 确定标准形象。
对于记者外采专家, 要按照新闻拍摄标准来执行。而对于电话连线、微博微信互动, 要求专家一定要提供能够展示个人特点的生活照, 绝不能是免冠照、证件照, 必要时我们可派专业人员去为专家拍摄照片。
对包括签约评论员在内的专家团队的包装宣传不能只依靠节目和屏幕, 要借助新媒体的作用, 在我台的官网、官微和APP客户端上着力推广, 尤其要为我们的签约评论员拍摄自宣短片, 循环播出。
参考文献
[1]张雨雁.从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兴起看新闻评论员队伍建设[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 9.
涉农电视节目 篇8
《垄上行》常态子栏目“我住农家”每周安排记者到预先联系好的农户家住, 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给农户适当的食宿补贴。记者根据选题不同, 每次住农家3至5天, 要完成至少两期节目, 而且也要对所在农户周围村庄的新闻进行关注报道, 由点 (记者所在农户) 到面 (整个村庄) 展开对新闻信息的全面搜集。内容可以是发生在村子里的突发事件, 或是农村先进典型、致富典型的人物事件报道, 也可以是农民生产生活情景真实反映等。除了每天去农村采访报道, 《垄上行》的记者每年有近两个月时间要在农户家度过, 由此与农民形成了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
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中国乡村社会的信息传播体系是按照熟人社会的信息传播逻辑来实现的”, 《垄上行》记者与农民形成的信息互动新模式与“熟人社会”关系密切。中国乡村社会农民生活空间的常态性以及时间的延续性, 致使村落间以及村落内部形成独特的人际关系, 任何人之间都是熟悉的, 独特的地方集聚性特色催生了熟悉的社区信息传播状态。《垄上行》记者通过住农家与农民长期维持亲密朋友关系, 记者以进入乡村社区并融入乡村信息传播系统为目的, 从时间、空间等多方面频繁与农民接触, 形成彼此间的亲密感觉。村民与住访记者的日常接触, 自然而然会了解双方的性情、癖好, 会加深彼此接受与认可, 促使双方合作关系的顺利形成。住农家期间, 记者与农户每个人生活半径非常狭小, 较小的生活空间中只需要与熟悉的人更为熟悉自然的交流就可以, 陌生的信息传播情境与行为模式随之消失。在一个熟悉的社会里, 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流都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体验式交流。在没有陌生人的信息传播社会里, 人们会找到随心所欲的交流状态, 从记者角度看, 由此获取的信息真实度、清晰度会更高。
另外, 由于乡村生活范围的狭窄, 无论是乡村内部还是乡村社会之间, 乡村信息传播系统里的每个个体都是以乡村社会中被别人极度熟知的个体身份存在, 所以乡村社会又是一个“没有新闻的社会”。而从记者工作角度来看, 一个对内而言“一切都不叫新闻”的环境里恰恰发生的所有事对外而言都是新闻, 一个相对于外界较封闭的“社会空间”, 空间里的所有事对外界来说都是神秘新鲜的, 这是最好的新闻素材。而且由于独立的乡村社会个体间生活地域的紧密性, 使其新闻产生的可能性与传播范围的扩大性变得更加现实, 记者身处一个信息传播障碍可以降至最低的环境里, 对于获取更多的新闻素材大有裨益。
二、“住访”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
“住访”一词最早由华中师范大学喻发胜教授提出。作为《垄上行》的一种内生型、制度化的新闻采访模式, 记者通过长期“住农家”与农民形成较亲密的“朋友”、“亲戚”关系, 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与温度。
(一) “住访”的实践价值:实现了报道的深度、广度、温度
1.“深度”方面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 新闻采访作为认识事物的过程, 记者通过“住”的形式, 深入采访对象 (农民) 的生产生活, 与采访对象结成“亲戚”, 能更加真切地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 这对于认识采访对象以及抓住事物本质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记者本人来说, 他是自己所要报道新闻中的一员, 与被采访者一起经历生产生活, 由于亲身参与实践, 他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自然、合乎情理, 对于农民生活现状的认识较容易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的采访活动, 记者与采访对象仅有“一面之缘”, 对采访对象的真实内心、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不甚了解, 而且对所发生的事件也只是“大概知道”, 回去之后迅即完成相对真实完整的采访稿, 记者如此认识事物的态度会使许多很有深挖价值的新闻被掩埋。由表及里来认识、分析新闻、深度挖掘新闻才是一个优秀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2.“广度”方面
从工作业务角度分析, 记者的“住访”实现了新闻采集范围由“点”到“面”的拓展。若把整个村庄比作一个圆, 那么住访记者所在的农户就处在圆心位置, 住访记者在与农户进行“一对一”有效互动同时, 也为记者与周围村民进行“一对多”的信息互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在农民看来, 《垄上行》的记者就是“咱大家的亲戚朋友”, 无论住在谁家, 大家都很乐意主动把自己的“新闻”送上门, 有困难希望帮忙解决的, 有好人好事希望宣传的, 有奇闻轶事想和大家分享的等等, 各种各样的新闻在记者住进村里的那一刻似乎形成了“井喷”的态势, 这些新闻有的是村民平时务农较忙没来得及向媒体反映的, 记者的到来刚好省去了传达的中间环节;有的是觉得价值不大没必要惊动媒体的, 记者的到来激起了乡亲的倾诉欲, 还有很多乡亲为了一睹“大明星”的风采而来和记者闲聊的……总之, 住访记者由最初的“定点”采访报道转换成了全面的“游击”采访报道。比如《垄上行》记者李夏眀在2013年1月“住农家第一天在秭归县屈原镇长江村付国胜师傅家, 体验了长江捕鱼的艰辛。住农家第二天, 付师傅的老朋友谭复魁听说《垄上行》记者在住农家, 特意邀请小李无论如何, 都得到他家住一天, 体验长江摆渡人的生活。住农家第三天, 在谭师傅的介绍下, 又住进了屈原镇长江村的村主任崔旭东家里, 跟着崔旭东做起了临时地灾员”。住农家三天, 李夏眀体验了乡亲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用笔和镜头记录了农民最真实的生活。类似李夏明这样的记者还有很多, 一方面, 乡亲们朴实、乐观、刻苦的精神也一直感动着记者。另一方面, 这些真实的记录也折射出了农民对《垄上行》记者的信任。
3.“温度”方面
“住访”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温度”。这里的“温度”成为衡量记者与受访农民情感互动成功与否的参照标准。住访记者长期融入受访者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 提升了对农民最关注的问题的觉察意识。例如记者知道当前农民最关注的问题, 他会在住农家前掌握大量的相关信息, 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参谋”, 像春耕时节, 记者会在乡村采访期间为农民做好动员、提示、预报工作, 保证春耕的顺利进行。此外, 对受访者的心理、见解或表情可做到细致入微的把握与理解, 这些可能感染记者, 形成情感共鸣的因素, 又反作用于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同时, 由于记者深入体验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 记者与农民之间的距离拉近, 农民对媒体产生信任感, 记者无论是对农民的快乐还是疾苦, 都可以产生发自内心的感受, 而且还会淡化农民“面对话筒只能讲好话”的意识, 双方真情实感的融入使新闻作品更饱满, 极富感染力。
(二) “住访”的理论意义:丰富了“体验式采访”理论
体验式采访主要涉及“隐性”和“显性”的问题, 尽管“住访”更侧重于“显性”, 但与“隐性”体验式采访的对比会更利于我们准确、全面地定位“住访”, 所以我从这两方面分别展开叙述:
1.与隐性体验式采访对比
首先, 《垄上行》“住访”相对常态化。对于一些追求深度报道的电视新闻节目, 比如《新闻调查》, 隐性体验式采访只是作为节目新闻采访的辅助方式出现, 根据新闻选题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手段”。其次, 隐性体验式采访主体的“记者身份”为了调查的需要是不公开的, 而“住访”中记者的身份则毫无隐蔽性。对“住访”的采访对象 (农民) 而言, 正是由于“记者”的身份也许会激发采访对象的倾诉欲, 某种程度上对记者获取丰富的新闻素材是非常有益的。再次, 从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看, 隐性体验式采访的记者是以“虚构”的身份融入采访对象世界, 两者之间的朋友、同事等关系是出于记者的“来访目的”虚构出来的, 而记者成为这种关系建构的主导者, 当达到目的之后这种关系就不复存在。“住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无论是朋友关系还是“亲戚”关系, 都是建立在双方自愿、认同的基础上, 当记者离开农家之后, 这种关系依然长久维持, 甚至变得更加亲密。比如, 在《垄上行》调研期间, 笔者采访了垄上频道记者“小燕子” (因所在子栏目名为“燕子看农事”) 的“姑妈”熊远珍, 她说:“我成了她的‘姑妈’后, 尽管有时候见不到小燕子, 但只要遇到种棉花、喂猪有什么问题, 都给她打电话, 她都耐心教我。”电视屏幕里的“明星老朋友”变成现实中的“亲戚”, 熊远珍说;“能有这么一个‘侄女儿’, 我也感到很得意”。记者和采访对象较好的互动, 让每一位《垄上行》记者都能被受众所认可, 这是每一位记者写出优秀作品的基础。最后, 隐性体验式采访以揭露式反面报道居多, 前期会有较为缜密的采访策划, 而“住访”的新闻报道则多以纪实报道为主, 甚至没有事先预知的可能, 对采访对象以及周围的生活环境里会产生怎样的突发事件是“住访”前所无法预料的。正是由于这种无法预知性, 记者的体验反而更加全面、深刻、真实, 更利于拓宽新闻报道的范围, 拓展新闻报道的视角, 曾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所报道的新闻更易被观众认可。
2.与显性体验式采访对比
2011年8月, 国家针对全国新闻战线提出的“走、转、改”的要求可以说是显性体验式采访的最直接说明。其特征与“住访”特征相比如下:第一, “走、转、改”记者的采访目的较为明确, 而且报道多以展现基层人民生活状态, 引起大家关注为主, 而对“住访”记者而言, 农村就是自己日常工作的必然环境, 像记者朱望君2011年在洪湖、沙市、江陵、公安各地农户家里住了10次, 帮农户打柴、收鸡粪、挖水槽、喂猪……他们到农家更多倾向于帮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记者对农民生产遇到的很多问题可以直接向农业专家反映或是自己直接参与解决, 及时有效地帮农民走出困境。在这个过程中, 农民遇到的很多突发问题成为记者报道主题的引导者, 但一般“走、转、改”的新闻报道多是记者事先为自己策划好采访报道主题, 然后根据报道的需要向采访对象“索取”相关信息, 对于与“采访主题”无关的受访对象个人问题则直接忽略, 两者相较, “住访”报道更具价值。第二, 每位“走、转、改”的记者“走基层”时限是明确的,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 他们多以“匆匆过客”身份出现, 所以对记者的突然到访, 彼此的距离感使采访对象对自己所知晓的信息相对有所保留。由于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打好群众基础, 所以记者的报道必然缺乏全面性。而就“住访”记者而言, 与采访对象长久维持的亲密关系在农民看来他们就是自己的“家人、亲戚、老朋友”, 彼此的相当熟悉, 让他们的采访变成了轻松自然的聊天。受访者见到记者当然会“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记者此时的采访由“要”信息变成受访者主动“送”信息。
不可否认, “住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记者体验式采访的一种。但对于“体验”, “住访”似乎能把这个概念诠释的更加到位。“体验”是由物境到情境再到理境的步步深入, 由于受采访报道时效性的要求, 这对偶然进行体验的记者来说可能出现报道认识上的偏差, 主观感受可能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而这些问题对于“住访”的记者来说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住访”作为《垄上行》记者常态化采访方式, 让记者有更充裕的时间与采访对象接触, 无论是“体验中的采访”还是“采访中的体验”, 住访记者都能顺利实现物境、情境与理境转换, 在完成节目需要的同时也能真正走进采访对象的“心境”, 对这些记者来说下次的采访无疑是一次“走亲戚、唠家常”, 既提高了栏目录制效率和质量, 又加深了和采访对象的感情, 久而久之, 农民、记者和栏目三者便形成一种三方互利的良性循环关系。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7至10页.
[2]王众, 郑业鲁.《农村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机制的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4年第02期.
[3]蓝鸿文主编.《专业采访报道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4]宋晓辉.《当前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探索》[J].图书情报知识, 199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