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专业硕士现状研究(精选10篇)
翻译专业硕士现状研究 篇1
1 教育硕士培养现状调查
1.1 问卷编制
本研究在查阅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教育硕士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参阅和借鉴了2008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编制的《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金玲的《教育硕士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余云珠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历史、现状与问题研究》后, 编制了《教育硕士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初版) 》, 在征求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部分教育硕士培养导师、在读教育硕士和对问卷进行试测的基础上, 对《教育硕士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初版) 》进行了修改, 形成了《教育硕士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1.2 样本选择及调查实施
本研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湖南大学 (985名校) 、湖南师范大学 (211高校) 、湖南科技大学 (普通一本) 、湖南文理学院 (普通二本) 四所普通高等院校的在读教育硕士、教育硕士导师及长沙市部分社会公众发放调查问卷250份, 回收问卷238份, 剔除无效问卷7份, 获得有效问卷231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4%, 符合统计学要求。其中有效调查样本的情况详见表1。
1.3 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 抽取了前述四所具有代表性湖南省高校的50名教育硕士导师、150名教育硕士生和50名社会公众发放调查问卷, 对收集到的有效问卷进行编号, 运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得到了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策。
2 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教育硕士培养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发展, 已经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硕士培养制度。但仍存在着对教育硕士学位认识不足、课程设置和进度安排不合理、教育硕士培养机制运行不完善等问题。
2.1.1 对教育硕士学位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教育自古以来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学而优则仕”, 在我们所推崇的孔孟之道中, 重学术轻技艺的思想更是盛行, 中国教育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 这一点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
首先, 在读教育硕士自身对教育硕士学位认识不足。本研究在对在读教育硕士决定报考教育硕士原因的情况统计中, 有约78%的在读教育硕士是因为“考不上学术型的, 没有办法”, 有约14%的学生是因为“其他”原因, 仅有约8%的学生是因为“对教育硕士专业很感兴趣”, 可见我国高校毕业生对教育硕士学位的重要性认识远远不足。
其次, 硕士生导师对教育硕士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从湖南省前述四所高校教育硕士导师对教育硕士培养重视程度的调查情况来看, 有约14%的教育硕士导师对教育硕士和学术型教育学硕士“一样重视”, 约15%的教育硕士导师对教育硕士的重视程度“略低于”学术型教育学硕士, 约50%的教育硕士导师对教育硕士的重视程度“低于”学术型教育学硕士, 约11%的教育硕士导师对教育硕士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学术型教育学硕士, 可见近六成的教育硕士导师对教育硕士的重视程度是“低于”或“远低于”学术型教育学硕士, 从而体现了我国大学在追求高标准、高要求、高目标的过程中, 普遍认为有上层次、上水平, 实现跨越式发展, 就要搞科研, 攻占“高、精、尖”领域的制高点, 忽视了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1.2 课程设置不合理, 强调理论轻实践
目前, 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硕士培养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研究, 忽视实践学习的趋势, 这一点在本研究的表2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效果调查中得到了印证。
从表2中可以看出, 认为通过教育硕士阶段学习, 个人实践能力有“显著提升”的仅占总人数的约22%, 而认为个人实践能力提升不高或“没有提升”的占总人数的78%, 这间接反映了我国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过于强调理论学习, 忽视对教育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
2.1.3 教育硕士运行机制不完善
目前, 我国教育硕士招生录取工作普遍实行的是联考笔试和专业面试相结合的两阶段考核。其中笔试部分侧重对考生基本素质的考查, 而专业面试则更强调从专业的视角考核考生的专业能力、工作状况、专业背景和基本专业技能等, 两个阶段相互补充, 缺一不可。然而从本研究的调查情况来看, 我国教育硕士招生过程中“笔试定录取”和“复试走过场”的情况仍普遍存在, 这直接反映了我国教育硕士运行机制的不完善。
2.2 教育硕士培养问题原因分析
(1) 教育支撑环境欠缺导致教育硕士地位尴尬。目前, 我国各大用人单位尚未意识到教育硕士教育对员工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和长远性, 在员工报告专业教育硕士的员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行政或经济手段阻止本单位员工报告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导致绝大部分在职员工放弃了接受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机会, 加上高等院校对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的收取普遍高于学术型研究生, 而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门槛普遍低于学术型研究生, 间接地影响着报告人员的积极性。可见, 我国当前教育硕士的教育支撑环境仍旧欠缺。而教育支撑环境的欠缺直接导致社会公众对专业教育硕士学位的误解, 认为教育硕士学位教育是第二等级的研究生教育, 专业教育硕士地位颇为尴尬。
(2) 教育结构的不平衡导致教育质量不高。当前, 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教育硕士在纵向和横向方面的发展都极端不平衡。从纵向上, 对强调应用型专业学位的教育仅开设到硕士研究生层次, 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才刚刚起步, 缺乏与专业硕士层次的衔接;从横向上看, 经济发达地区的专业硕士培养院校较多、生源质量好,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专业硕士培养院校少且生源质量差。专业硕士教育结构的发展部平衡直接导致我国专业教育硕士的教育质量不高。
(3) 单一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 专业教育硕士培养会涉及到不同学科领域、满足不同社会背景人员的需求, 然而我国当前专业教育硕士学位的单一培养模式仍偏重理论教育, 轻视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得对不同群体学习需要的刺激性远远不够。
3 提高教育硕士培养效果的建议
(1) 转变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定位, 着力培养研究实践型人才。本研究认为我国专业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试研究型教师, 即在读专业教育硕士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研究现代教育教学实践来提升和完善其工作过程中的教育教学能力, 促使其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能力共同发展, 真正培养既有较强实践能力又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研究型”、“学者型”和“专家型”的教师, 最终成为教育大家。
(2) 加强教育硕士重要性宣传, 完善教育硕士法律法规。一方面, 教育主管部门可通过积极引导新闻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体, 网站、手机报等电子媒体积极宣传专业教育硕士培养在教育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引导社会各界提高对专业教育硕士学位重要性的认识, 理解学术型教育硕士和专业型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的不同, 从而正确、客观地看待专业教育硕士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 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教育政策、法规和战略的设计者, 应从全盘考虑, 统筹规划不同区域的专业教育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 在研究专业教育硕士学位教育发展规律和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制定针对性强、指导性明确的专业教育硕士学位管理发展政策。
(3) 创新专业教育硕士的招生培养机制, 形成时代特色的教育硕士质量观。由于专业教育硕士的培养涉及到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社会背景的教师, 这就要求专业教育硕士培养单位必须根据社会实际, 创新专业教育硕士的招生培养机制, 形成时代特色的教育硕士质量观。在专业教育硕士的招生过程中充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的同时, 在笔试和复试过程中着重考查考生的个人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潜力;在培养过程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加强对教学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 充分体现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应用实践性强的特点。
4 结束语
教育硕士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 具备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获得了我国教育硕士培养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我国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并针对教育硕士培养中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对我国广大教育学者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对我国教育管理工作者制定教育硕士管理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我国专业教育硕士培养进行了调查, 得出我国专业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对教育硕士学位认识不足、课程设置和进度安排不合理、教育硕士培养机制运行不完善等问题, 在从教育环境、教育结构和教育模式三个维度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专业教育硕士培养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硕士,培养,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罗岩, 葛媛媛.对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12 (5) :98.
[2]杨云兰, 赵清明.教育硕士培养的问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33) :9-11.
[3]金玲.教育硕士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贺双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 2012.
翻译专业硕士现状研究 篇2
中西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现状比较研究论文【1】
摘 要:艺术硕士在我国只有七年多历史,教育的各方面问题还有待于今后的经验摸索和总结。
从我国艺术硕士教育科研状况和国外艺术硕士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和比较中,可以较清晰的窥视我国艺术硕士教育中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艺术硕士;音乐教育;比较研究
一、我国艺术硕士教育的出台背景
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5年决定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健全和完善了国家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系。
“高层次、应用型”具体体现在“学位获得者应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技能、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胜任本专业艺术创作领域的各种表现形式。”
对招生对象的原则要求是“学士学位”和“艺术创作实践经历”,而入学考试则着重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这种强调专业内容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在目前我国音乐艺术专门人才结构状况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当时,我国只有9所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可招收音乐表演研究生,但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基本上都从事教师工作,真正回到舞台上从事音乐表演的极少。
“在学校艺术教育方面,建设一支以具备相当艺术实践能力的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我国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依据当时的情况看,整个文化系统中,音乐教育从业人员普遍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水平低、缺乏系统性的训练,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二、我国艺术硕士教育科研现状
艺术硕士的诞生,打破了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中只有单一文学硕士学位的缺憾。
艺术硕士在我国是一个新生儿,只有短短的五年多的历史。
在这五年当中,已经有几十多所院校陆续获得培养艺术硕士的资格。
从目前教学要求来看,有些院校的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相比传统理论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方面,不仅仅强化了技术技巧的学习,甚至理论课要求要强过前者;理论课的学分要求还要高过前者,这样对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学习,必然造成更大的压力。
至于课程设置的种类与多样性、生源差别、学术交流活动、学习与就业等等问题,尚没有系统性的经验总结与可供参考借鉴的任何权威性、开放性的资料。
这五年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交流情况,能够见诸媒体的信息,不外乎是一些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陆续归纳出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与交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学术支持。
从这些间断性的零星报道和体会文章,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教师以个体为单位在总结归纳教学经验,在有限的传播范围内起作用,缺乏相互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没有系统性地搜集和整理,急需将这些零散但是具有统计和理论价值的资料,上升到理论高度,成为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公共财富。
目前国内几乎见不到就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学与学习方面理论研究和探索方面的学术文章和科研论文,缺乏系统的经验总结报告和经验探讨文章,没有后续的科研提供权威、全面、翔实、可靠的资料保证。
部分原因,是由于艺术硕士学位类别的起步较晚,一切尚处于摸索方向、积累经验的开端。
艺术硕士源于系统性、专业性地提高艺术专业实际表现能力的要求。
相对于理论型人才培养,摸索经验、总结教训、对教学现象的分析与归纳、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等方面,更加需要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的数据采集、分类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因为所有教学行为的个性更强,共性相对较少;教学的即兴性更强,计划性较弱;经验总结方面更困难,更加需要专业的面对面指导,艺术表现和交流的平台作用更强。
这就决定了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归纳成果方面,全面、细致科学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这又涉及到数据采集方式、采集时间、分析模型的建立、分析方法、结果归类等等一整套系统的作业程序。
三、国外艺术硕士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艺术硕士在美国、英国以及原英联邦主要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发展得比较成熟。
涉及的专业非常广泛:电影、戏剧、美术、音乐、艺术设计、舞蹈、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制作等艺术创作领域。
然而在美国,MFA通常授予戏剧相关的专业。
美国的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却大都不使用MFA这个称谓。
表演演奏专业和作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常叫“音乐硕士Master of Music(MM)”;音乐理论和音乐史方面的研究生则授予“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MA)”;音乐教育专业则授予“音乐教育硕士Master of Music Education (MME)”等等。
从艺术硕士教育的发展模式上看,美国的艺术硕士教育体系十分成熟,影响力也最大。
这种成熟并非是僵化套路的程式化。
开放性和多样性,是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与进步的机制性措施。
美国开放的教育体系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吸纳人才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发达的教育体系和先进的科研理念。
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伊阿华大学等院校的艺术硕士培养体系非常完备。
师资、课程、课外专业活动、学术交流都有机地穿插在一起,学校的教学和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并且给学生充分的表现和交流机会。
对于音乐艺术硕士的培养方向来说,最大可能地满足了学生的成长空间。
在相应的科学研究方面,他们往往针对非常具体的项目提出针对性极强的项目建议、可行性分析,并且给予任课教师以充分的自主决策空间,充分发挥艺术的个性。
在总结评价中,也是以学生艺术表现的个性价值作为首要条件。
这一切看似随意、以“个性”为前提的判断标准,背后是强大的资料数据分析和科研体系作为支撑,将庞大的数据量通过科学的归类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作为科学证据,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
美国艺术院校协会(The College Art Association, CAA)和美国专业艺术和设计学院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Art and Design)对于艺术硕士(MFA)设有明确、详细的规定。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以实践性、创作性为主,强调应用性,同时,也要求必要的艺术素养和理论知识。
入学考试着重考察学生的创作才能和表演天分。
教学计划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表演作品的广泛性,同时兼顾理论修养的提升。
学位授予标准主要看学生创作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艺术创作技能和表现力。
毕业汇报以演出和作品展示为主要考察标准,同时完成专业艺术分析、总结文章或论文。
德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
音乐专业的设置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
比如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大学之一“柏林艺术大学UDK”,音乐专业分为音乐表演专业、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继续进修学制。
音乐表演专业就是以培养表演艺术家为宗旨,针对那些准备成为职业乐团、乐队演奏员以及独奏演奏者的学生设立;音乐教育专业就是为培养教师,课程以教育理论为主;而音乐继续进修学制是在以上专业基础上继续学习,已获得不同的文凭。
与艺术硕士同等学历的学习,就在表演专业的学习当中,毕业授予Diplom(硕士学历)。
法兰克福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的音乐艺术硕士的培养模式也大致相似,专业设置直指培养目标。
四、艺术硕士教育应关注的问题及启示
目前我国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培养模式相对单一,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集中于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和学位论文写作等理论方面,音乐艺术表演还需有更多的时间去提高他们社会最需要的艺术实践能力。
在校学习期间的艺术交流活动应当更加丰富,加强校际之间的艺术交流活动。
教学体系尚应体现重视艺术实践的特点,与艺术人才成长规律。
艺术硕士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于今后的经验摸索和总结。
基于此,笔者开展了“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科研项目研究,这一项目具有单一的针对性和明确的实用性――为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的培养教育整理出第一份全面、细致、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基于此资料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为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的教育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提供授课方式、课程类别、课程内容、课内外相关交流活动的建议;毕业生就业跟踪及反馈建议;如何体现艺术硕士培养的“高层次”和“实用性”。
增设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是为我国艺术人才在职攻读艺术硕士学位、全面提升艺术技能和素质提供了新的渠道。
同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为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等和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刘伟冬.关于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的几点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2000(02).
〔2〕欧春生.高师院校非美术专业美术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高师舞蹈硕士人才培养模式【2】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等师范类院校舞蹈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融合个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感受,明确高师舞蹈教育的特色性,为高师舞蹈人才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舞蹈硕士 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当代社会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艺术教育本身也不断向更高的学术层次发展。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浅析 篇3
【关键词】翻译硕士 教学 市场实践 类别专业化
翻译硕士专业通常被称为MTI专业,即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适应日渐融合的“地球村”而专门设立的为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而设立的学科。2007年首次在15所大学设立此学科,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超过200所大学拥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试点。而学习这一专业的人员则被称为“实践型翻译硕士”。中国与世界的接轨,对翻译实践来说是把双刃剑,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试点的增多对热爱翻译的人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目前在各个学校,翻译硕士接受到的教育并不统一,学校在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各有千秋,但同时也造成了市场上翻译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若学校开设的课程以及选择的教学方式不适合实践型翻译硕士这一专业,则更是对翻译人才的培养不利。
一、翻译硕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对翻译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由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相对较新,其实践型的性质与以往应用语言学、翻译学以及中外文学对比等学术型研究有着根本上的差异,导致翻译硕士的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使得此专业得不到实践型人才该有的培养方式。
在以往语言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中,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最为相近的是翻译学硕士。在很多MTI教学试点则存在着这种问题:翻译学硕士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两种教育的培养模式与操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清晰和完善。一些高校在MTI教学中仍然沿袭传统的学术型翻译教学的理念和模式,造成MTI人才培养和翻译市场需求脱节,MTI教育远未达到职业翻译教育的目标。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翻译硕士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实践问题。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是以后直接进入市场工作的实践型人才,而翻译学硕士则以研究为主要任务,也可以为以后培养这方面的博士研究生人才打下基础。
二、翻译硕士的实践教学
对于实践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应该让他们走到实践中去,执行“双课堂”、“双导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充分接触走向职场后将要接触的工作和模式。
1.翻译硕士教学与职业相结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些翻译人才会成为不同语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项目的衔接者,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翻译技能。新时期,需要翻译教育与时俱进,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契合点,使翻译理论研究走出象牙塔,更多地考虑用人单位和市场的需求,更多地为社会,为翻译事业的发展服务。翻译硕士教学不仅要与翻译产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培养更加优秀的市场上所需要的实践型翻译人才,还要在教学方法中与市场的发展同步。比如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要求翻译人才要熟练市场上常用的翻译软件;再如随着翻译公司的蓬勃发展,项目合作也逐渐成为翻译实践的大趋势,一份翻译由多位译员合作完成,这就需要翻译人才需要有的合作精神,因为在翻译中会出现我们下文将会提到的“术语统一”的问题。
2.翻译硕士教学与术语统一问题。在翻译硕士的教学中对学生强调术语的统一问题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术语上的误解会导致合同的作废,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不难看出,术语标准化是科技社会化和网络技术普及的需要,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高科技贸易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相关学科协同发展的需要,也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虽然翻译界不能单独完成术语的统一,而是需要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共同努力,但在翻译硕士的教学中应强调这一点,为翻译人才以后的实践工作做准备。
3.翻译教学“专业化”。目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在教学方面仍然是综合型,很多学校在教学中所用资料是文学方面的材料,而翻译硕士参与工作后所接触的翻译文本大多属于科技类文本,课堂上没有参与过科技文本的实践翻译,面对工作时会非常棘手。因此,应发挥培养单位的学科优势,通过跨学科合作等进一步丰富MTI方向设置和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向经贸金融、法律法规、医疗卫生、对外宣传、信息传播、工程技术、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国家安全等领域的专业翻译纵深发展。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翻译硕士教学与翻译人才的未来连接起来。
三、结语
对于实践型翻译硕士的教学应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实践中的联系,保持与市场的发展共同进步,避免模糊翻译学硕士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之间的差别,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穆雷.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J].中国翻译,2012,(4): 14.
[2]黄友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趋势[J].中国翻译, 2010,(1):50.
[3]吴启金.翻译教育要进一步与市场需求相衔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47.
翻译专业硕士现状研究 篇4
1 我国物流教育历程
1.1 物流教育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 “物流”课程初次引入高校课堂, 之后我国不少院校陆续开始设置物流类专业。2001年教育部批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开始恢复招生, 在这之前全国开展物流教学的大学仅有15所。2002年全国正式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工程专业或者x相关专业方向的大学约60所。2003年全国已有120所高校开展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2004年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方面的课程。到2008年年底, 我国开设物流类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308所。
1.2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专业设置
目前国内物流类硕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是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方向, 少数学校也开有物流经济方向。现在的物流专业一般设置在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机械学院 (或系) 下面, 也有的单独成立物流学院 (系) 。各个院校通常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特色设置物流专业, 发挥自身优势。在开设有物流学院的学校, 如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 结合本校理工类特色, 其物流专业大多数都设置在工学学科门类下, 授予工学学位;而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等, 结合本校财经类特色, 其物流专业大多数都设置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 授予管理学学位;还有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学校, 如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 在物流专业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海运、港口的特色, 其物流专业设置比较全面, 涉及经济学、工学、管理学多门学科, 合格的毕业生可授予经济学学位、工学学位、管理学学位。我国物流专业的背景多种多样, 有从交通运输、机械工程等工科基础上发展的物流工程专业 (目前仅54所) , 也有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 (高达254所) 。
1.3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培养方案是培养单位进行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依据, 一般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学位论文工作、培养方式与方法及各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他内容 (如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活动等) 。培养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 便于考核、核查。针对教育部规定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具体情况,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培养目标:政治思想上要求硕士研究生要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在专业知识方面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系统规划理论等知识和专业技能, 具有独立从事物流管理专业领域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 学习年限: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 实行弹性学制, 可以提前或者推迟毕业。
(3) 学位论文工作:大多数高校要求论文选题密切结合本学科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4) 培养方式方法: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 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2 问卷调查内容与反馈信息
2009年11月, 我们对北京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做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共发出98份, 收回89份有效问卷, 被调查人员涉及研一 (28人) , 研二 (34人) , 研三 (36人) 。调查的内容涉及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专业教材、教学实践等方面的问题。由于篇幅限制, 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在此不予显示, 关于统计分析的结果将在下文中分别说明。
2.1 关于学生来源问卷调查
调查问题与统计结果:①你的本科专业是什么?本科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仅为14%, 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占47%, 理工类学生占24%, 其他专业的学生占15%;②研究生之前对物流管理的了解程度:很了解的仅占3%, 一般的占40%, 不是很了解的占36%, 不了解的占21%;③选择物流管理专业的原因:认为是学校的热门专业有前途占57%, 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占20%, 别人的建议占10%, 随便选的占13%。
总体来说, 我们国家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从对北京某高校的学生的来源分析, 本科就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占比重很小, 大多数同学是从管理类相关专业转过来的, 同时还有少量理工类学生, 所以很多同学在研究生之前对物流知识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并且很多同学选择物流专业也是因为是学校的热门专业, 再加上近年来社会上对物流炒得比较热的缘故。
2.2 关于培养效果的问卷调查
调查问题与统计结果:①你认为该校毕业生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如何?认为一般的占54%, 很好的占6%, 好的占16%, 很差的占24%;②你对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否满意?表示一般的占48%, 不满意的占33%, 满意的占16%, 非常满意的占3%;③你觉得国内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如何?是否需要改进?表示一般、需要改进的占58%, 不好、应该完全推翻的占18%, 很好、不需要改进的占7%, 好、可适当改进的占17%;④你是否认为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有继续深造的必要?不需要的占52%, 没有影响的占20%, 非常需要的占17%。
总体来看, 学生对现阶段的教育模式基本持肯定态度, 但也有33%的学生表示不满, 说明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在问到北京某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时, 54%的同学表示一般, 24%的同学表示很差。从此结果来看, 该校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急需改善。另外, 针对该校的具体情况, 仅有17%的同学认为有继续深造的必要, 可见毕业以后参加工作的同学占绝大多数。
3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概况
结合《物流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问卷调查》结果, 我们拟从课程设置、专业教材、师资力量、教学实践四个方面讨论一般院校物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
3.1 课程设置
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种, 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 非学位课包括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各个学校的公共学位课基本相同, 为第一外国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非学位课里面的必修环节基本类似, 是学术交流、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实践教育等。财经类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包括:供应链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等;理工类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运输系统分析、运输管理与政策、交通运输与规划、物流工程、物流技术等。调查问卷显示:研究生基本肯定本专业的课程设置, 但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56%的学生表示学习该课程对于以后的工作用处不大或者是完全没有用处, 44%的学生表示课程的学习对于以后从事物流行业有极大的帮助。
3.2 专业教材
物流管理是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 两百多所院校在近十年成功申办物流管理专业后, 急需大量的教材, 造成教材的出版时间短、任务重, 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另外, 各院校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的不同也使得教材难以普遍适用。现在充斥市场的物流专业教材和辅助教材内容多相似, 引用的参考文献多雷同, 缺少具有真知灼见的专业教材。目前, 硕士研究生所使用的物流类教材与本科生无明显区别, 专门针对硕士研究生所编写的物流类教材很少。从问卷的调查结果看:仅有7%的学生认为现在的教材很好, 表示一般的占49%, 表示没用的占30%。说明现阶段的教材质量还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3.3 师资力量
现阶段我国的物流教师大部分是从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机械工程、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转行而来。从而造成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通用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财务与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师资充足, 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供应链物流、物流园区规划、运输与配送、仓储与终端管理、物流分析、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运营规划与控制等的使用与开发等需要专业师资担纲的课程教师稀少。问卷结果显示:有5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质量一般, 认为不好的占28%, 说明现在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结果都不甚满意。
3.4 教学实践
现阶段的物流教育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 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亦是如此。我国一些院校中对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要求, 一般都是参加“三教 (助学、助研、助教) ”。从调查问卷中也可以说明这一点:52%的学生表示自己在社会实践方面需要加强, 而另有28%的学生表示自己动手能力需要加强, 在问到现阶段北京某高校物流学院安排的实践活动能否满足需求时, 表示完全不能的学生占37%, 另外有27%的学生表示少了点。
4 思考与建议
根据对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现状研究, 以及结合对某校问卷调查数据资料分析, 我们认为, 目前在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许多问题与课题需要解决、研究, 但首先需要解决下述几个问题:
第一, 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要与最新的物流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科学研究是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 与教学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者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要与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 在课题研究中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按照学校特色, 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势必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过窄, 严重影响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目前国内各院校不仅要突出特色, 还要加强基础课程的配置, 在“宽口径、厚基础”上下工夫,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学生。
第三, 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师资水平。物流师资水平决定教学水平, 特别是我国不少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师稀少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在校教师接受专业培训和聘用国内外物流专家和企业资深物流经理为客座教授等办法来实现。
第四, 组织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编写。为了保证教学质量, 配备适用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 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优秀教材, 同时也可引进国外优秀的教材作为参考。另外, 需要增加专门针对硕士研究生教材的编写量, 提高物流教育层次性。
第五, 注重实践与案例教学。物流是一门新学科, 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除了参加“三教 (助学、助研、助教) ”实践外, 还可以利用校内外资源让学生增加对物流设备设施、物流业务流程的感性认识。一些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展案例教学, 通过视频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速物流知识的传播和更新。
摘要: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及现状, 列举分析了对北京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做的问卷调查数据, 并从课程设置、专业教材、师资力量、教学实践等四个方面对物流管理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了简要分析, 最后提出了作者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物流,硕士,培养
参考文献
[1]梁海琼, 侯廷娴.我国物流发展与物流教育现状的分析[J].商业经济文荟, 2004 (6) :36-39.
翻译专业硕士现状研究 篇5
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接收推荐免试生
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者请按照《北京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的要求,申请攻读我校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报名考试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的考生,须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2位)。除复试外还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
(二)报名
1、考生报名前须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报名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报名考试费按照北京教育考试院的规定收取。
(三)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初试科目如下:
① 思想政治理论
② 翻译硕士日语
③ 日语翻译基础 ④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关于考试科目④:我校翻译硕士英语、日语的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为1份试卷,分为基础知识(100分)和专业知识(50分)两部分,满分15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选答,其中翻译硕士日语笔译、口译的专业知识相同。
参考:《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四)复试安排
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份,复试形式分为笔试和面试(主要考查翻译能力)。参加复试的考生一般应达到北京大学复试分数线,复试人数一般为招生规模的150%左右。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北大研究生院网页下载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可以证明自己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
参加复试的考生需缴纳复试费,收费标准按北京教育考试院规定执行。
(五)录取
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成绩及格者能否录取,以考生的总成绩名次为依据。总成绩包括两部分,即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复试成绩权重为总成绩的40%。
三、培养方式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年。上课地点为北京大学校本部。
四、学历与学位
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实习任务、硕士学位翻译项目及翻译研究报告,并通过答辩,经校长批准,颁发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北京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五、学费
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学费,日语口译专业学费总额为8万元。在新生入学报到及第二学年开学注册前分别交纳4万元;日语笔译学费总额为5万元。在新生入学报到及第二学年开学注册前分别交纳2.5万元,届时未交纳或未足额交纳学费者,将不予办理入学及注册手续。本专业不设学业奖学金、助学金等,学生需交纳学费。住宿及费用自理。
六、就业派遣
人事档案不转入我校的研究生,毕业后应回原工作单位或自谋职业,学校不负责就业派遣。如原为在职人员,在学习期间发生原单位由于撤消、合并等原因不能接收,由学生自谋职业。
七、违纪处罚
若发现考生有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八、招生咨询
1、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联系人:崔老师
电话:010-62754090 邮箱:cuigh@pku.edu.cn
联系人:杜老师
电话:010-62753141 邮箱:duxiaomei531@126.com
2、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翻译专业硕士现状研究 篇6
【关键词】用人单位视角 广西高校 翻译硕士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120-02
自2007年设置以来,我国翻译硕士专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国内已有200多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其中,广西有5所高校设置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分别是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设置该专业学位的学校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司等建立了各种翻译实习基地。笔者所在的单位也是区内几所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学生实习基地之一。为此,本文试基于用人单位视角,从用人单位对翻译硕士人才需求情况出发,分析广西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及遇到的问题,并从专业设置、校内师资和学生培养三方面提出广西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广西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发展背景分析
(一)广西对外开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使得翻译硕士人才的需求增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商务与投资峰会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持续成功举办,中越陆地边界广西段勘界立碑工作圆满结束,使广西在周边的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周边发展环境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深入实施,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也使广西外事工作具备了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条件。广西对外交往合作迅速发展、交流领域不断拓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对接受过专门翻译培训的翻译人员需求不断增加。
(二)广西外事办公室翻译室职能及翻译人员现状。广西外事办公室翻译室负责到广西访问的外国党宾、国宾的接待翻译;负责自治区领导重要外事活动及出访的翻译;负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各种文件、资料、来往广电的笔译;协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举行的有关国际性会议的同声传译和口译工作;负责区内外事文件、涉外文书和重要资料的笔译、校译工作;收集、研究和规范广西涉外翻译常用词汇的新词汇;指导全区外事翻译工作。广西外事办公室翻译室编制10人,目前满编,包括4名英语翻译,其中3名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毕业生,1名是高级翻译学院同声传译方向硕士毕业生,越南语、柬埔寨语、老挝语、泰语、印尼语、韩语翻译各1名。除了英语翻译,非通用语种翻译基本是本科毕业,在校期间没有接触过多少翻译训练。
(三)用人单位对翻译硕士人才的使用情况分析。从笔者所在单位的翻译人员工作情况以及广西大型外事活动借调的人才使用情况来看,笔者发现接受过专门翻译专业培训的人员翻译实践性强,不用入职培训即可独自承担口笔译任务。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两个问题:
1.口译和笔译专业分开教学,使翻译素质不够全面。目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分口译与笔译专业,口译专业的学生不重视笔译,笔译质量不高;笔译专业的学生不一定能做口译。在联合国系统、欧洲联盟以及在其他一些国家,从事口、笔译的人员是分开的。但是,从国内用人单位角度看,这种口笔译分开的方式很难为用人单位培养出适合需要的人才。从笔者所在单位使用翻译情况来说,我们需要的是既能做笔译又能做口译的人,而不可能一个岗位招聘两个翻译,一个专门从事笔译,一个专门从事口译。
2.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语种单一,以英语为主国内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语种单一,以英语为主,很难满足笔者单位翻译需求。随着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迎来了新的“钻石十年”,国内特别是广西对东盟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但目前国内基本没有开设东南亚语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笔者所在单位的东南亚语翻译在校期间基本没有接受过翻译实践训练,工作后也只能从工作中逐渐提高。
二、广西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问题
(一)优势。广西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西区内各类大型外事活动为区内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任课教师和学生实践提供大量机会。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2004年以来,三大国家级政府主导型展会之一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商务与投资峰会每年在南宁举办。博览会期间,笔者所在单位、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广西分会等相关部门借调广西区内主要高校的外语教师和学生从事会务接待、翻译工作,这些活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任课教师和学生,增加了他们的实践机会。此外,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以及其他各类大型外事活动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任课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外事接待和翻译的实践机会。二是广西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高校任课教师和学生在担任涉及东盟国家的翻译中具有独特优势。广西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高校任课教师和学生在大量外事活动的实践中有机会熟悉东盟国家人员的发音,有机会接触中国与东盟,特别是广西与东盟交往情况的材料。
(二)问题。目前国内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高校普遍面临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师资严重缺乏,特别是有翻译实践经验并能从事翻译教学的合格教师非常缺乏。二是学生实践量不够,学习内容以书本为主,与现实脱钩。三是实践型教师职称评定困难,侧重学术研究的职称评审体系无法激起教师参与翻译实践的积极性。
三、广西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专业设置方面。具体如下:
1.口译与笔译专业相结合。建议在口译和笔译专业之间建立桥梁,在各有侧重的基础上,口译专业学生开设笔译课程,笔译专业学生开设口译课程。不管侧重于哪一方面,每一个同志都必须从事笔译,因为,笔译是基础。有平时笔译经验的积累,才能练出口译所需要的快速反应和熟练的语言转换能力。反过来,经常从事口译工作、经常接触活的语言、跟上形势的发展,才能不断丰富语言,提高笔译水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译员应力争使自己成为“全才”,成为交传、同传、笔译都行的“三栖翻译”。
2.开设东南亚语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专业人才培养的另一需求是翻译语种要不断增多。建议结合广西地区优势,增加东南亚语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广西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通道的省区,在中国与东盟的交流与合作中具有区位、人文、政策等独特优势,正在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在我国,特别是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交往中,高层次、高水平的东南亚语翻译人才是重要保障和宝贵资源。目前,国内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基本以英语为主,东南亚语翻译硕士专业属于空白。基于目前中国,特别是广西与东盟国家交往对高端翻译人才的紧迫需要和广西丰富的东南亚语人才资源和优势,增设东南亚语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更能突显广西高校地区特色和优势。
(二)校内师资方面。具体如下:
1.培养一批有实践经历的师资队伍。重视培养一批有实践经历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参与翻译实践活动,并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在教师从事翻译实践与其上课时间发生冲突时,能采取灵活手段,允许教师调课或请其他教师代课。这样可以调动教师从事翻译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既提高了教师的翻译实践水平,又能为学生带来真实场景练习材料。
2.采用灵活的职称评定制度。考虑采用灵活的职称评定制度。允许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任课教师参加翻译系列职称评定,并享受与教师系列职称基本相同待遇。翻译系列职称评审侧重实践量,这样可以解决翻译实践型教师职称问题。
(三)学生培养方面。具体如下:
1.坚持双导师制度。坚持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学生。第一,在校外导师选择上,坚持选择广西区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口笔译从业人员,并不断更新、扩大校外导师队伍。第二,开设校外导师培训课程,帮助有翻译实践经验但没有教学经验的校外导师更好地完成指导学生的工作。第三,充分发挥校外导师优势,用好校外导师资源,鼓励校外导师在其方便的时间结合其专业特长开设相关课程、讲座、参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
2.不断寻求学生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实践途径。MTI教育是一个开放式体系,与翻译市场、翻译客户有着紧密联系,而且在翻译服务的有偿链接中有一席之地。建议广西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高校不断寻求学生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实习途径,与广西区内对翻译需求较多的单位,如广西外事办公室及广西14市外侨办、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西分会、中马钦州产业园、企事业单位等共建学生实习基地,承接广西外事活动翻译项目,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3.探索开展实景口译教学模式。探索开展实景口译教学模式。广西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任课教师承接广西区内一些重要外事活动翻译任务时,采取“一名有经验的老师+一名优秀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学生”的模式完成有关活动的翻译工作。通过实景教学,学生既可以观摩教师现场口译处理方法,也可以得到相应锻炼,激发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明白自己的优势所在和需要加强的地方。
总之,MTI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翻译人才。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交往频繁,并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因此,广西开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专业的高校,应结合所在区域特点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专业的实践特点,设计具有地区特色的课程和培养模式,培养一批适应本地区需要的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柴明熲.对专业翻译教学建设的思考:现状、问题和对策[J].东方翻译,2010(1)
[2]黄国文.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刘和平.中国口译教育十年:反思与展望[J].中国翻译,2016(3)
[4]任文.交替传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沈 菲(1977— ),女,广西外事办公室翻译室副主任,副译审,MTI硕士生导师,硕士,研究方向:英汉口笔译实践及教学。
翻译专业硕士现状研究 篇7
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大都照搬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的做法, 采用相同课程体系, 但随着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的扩大及医疗快速发展, 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 建立科学合理的、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 对解决目前培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通过文献调查研究, 笔者认为,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课程目标不明确。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 院校之间又缺少可借鉴的培养经验, 所以普遍存在对培养课程目标认识不足, 过度借鉴学术学位课程体系, 针对性不强;重视学习与科研能力, 忽视临床技能和职业态度的培养, 没有体现分类培养。
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基本上以学科为中心, 缺少对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关注。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优点在于能够把握学科内容和内在逻辑[4], 以便于实施和教学管理。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逐渐暴露出课程门数增多、体系膨胀、课程设计缺乏整体优化、学科界限明显及更新不及时等缺点。
课程结构比例失调。笔者发现我国大部分高校对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 将课程与传统意义上的学位课程混淆,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偏重理论教学而弱化课外实践教学、重视考核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的现象, 于是直接导致课程结构比例失调, 出现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 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 公共课程多、专业课程少的情况。
课程实施效果不佳。过度借鉴学术学位课程体系而使课程实施过程出现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共用师资和学科资源、教学方法仍旧以教师讲授为主等教师队伍薄弱和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被动接受, 师生交流碰撞少, 不利于教学相长。
2 体系设想
2.1 学术型与专业学位型培养比较
经查阅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通过比较临床医学硕士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培养异同点 (见表1) , 得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应更加侧重其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如继续使用学术学位的培养体系、标准予以培养或衡量都将是不正确的。
2.2 课程体系结构的构建
根据文献调查得出的现状及比较结果, 设想构建如图1所示的课程体系结构。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科学合理与否, 取决于其是否符合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实际, 其培养目标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培养内容侧重以核心能力为基础, 因此构建的课程体系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五个要素。整个体系需明确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和价值取向, 其中培养目标需准确定位, 课程结构需调整, 课程教学内容需充实, 课程实施需设计安排, 课程评价需建立科学有效的保障体系。这五个要素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2.3 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
通过文献研究、比较, 笔者认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核心能力指标课程应以临床操作能力、医学专业素养、判断性思维能力、临床科学研究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规划发展能力、教学能力及照护病人能力等8项能力为培养目标。
临床操作能力是所有培养能力目标的基础, 其基本要求能胜任临床医师的岗位需求;医学专业素养要求德才兼备, 要遵守道德伦理规范, 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判断性思维能力要求培养的研究生首先要树立判断性思维的自信心, 不仅具有质疑、发现问题, 并且还应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科学研究能力要求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同时, 也要求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要求医生同病人、家属及医疗同行具有人际沟通和交流协作的能力;规划发展能力要求其能够明确个人的发展方向, 具有自主学习、英语应用及职业规划的能力;教学能力要求在完成临床实践和科研任务的同时, 还能胜任教育、指导实习的学员和低年资的研究生, 能担任部分研究生授课任务及学术交流汇报任务;照护病人能力要求在能与病人及其家属建立互信关系, 具有制定病人照护和健康教育方案的能力。
2.4 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同时, 也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技术, 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Seminar教学法 (A study meeting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a teacher, 即大学的研究讨论会) [4]、PBL教学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 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5]、案例教学法[6]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并结合目前教成熟且流行的基于网络覆盖的移动、灵活的教学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2.5 课程评价多元化
课程评教是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的、用于促进课程体系发展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发展性评价。评价对象应以学校为主体, 各类人员广泛参与的评价;评价实施应做到构建多元化的评价对象, 建立围绕课程体系结构的多样化评价方式, 并采取网络、纸质问卷等灵活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又可促进现有课程体系结构的改进。
3 结语
本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培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五要素的课程体系概念, 突破了传统观念对课程结构认识的局限性, 为课程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课程体系设置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可有效提升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注:“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是在 《Flexner报告》发表100 周年之际, 由20 位国际医学教育专家组成的21 世纪全球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 (GlobalCommission on Heal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21st Century) 于2010 年12月在《柳叶刀》上发表了题为《新实际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该给医学教育》的21 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所提出来的。第一代医学教育改革是在20世纪初把医学教育纳入以科学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是20 世纪中期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Julio F, Lincoln C, Zulfiqar AB, et al.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J].Lancet, 2010, 9756 (376) :1923-1958.
[2]关于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的通知 (学位[2010]49号) [EB/OL].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zxkb/hyxx/yyxz/267719.shtml, 2010-10-22.
[3]秦永杰.基于核心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 2012.
[4]陈兵, 黄美.美国大学Seminar教学范式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18) :191-193.
[5]杨耀防.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剖析[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 1994, 15 (4) :150-152.
翻译专业硕士现状研究 篇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以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走出去”文化战略的逐步实施, 社会对高质量、专业化、职业化翻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翻译产业发展日益迅猛, 翻译专业日趋成熟, 成为我国高校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自2006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翻译本科专业 (Bachelor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简称BTI) 和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aster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简称MTI) 以来, 截止到2013年7月, 我国内地分别有107所和159所高校获批成为BTI和MTI培养试点单位, 初步确立了包括三个层次 (本科、硕士、博士) 和两种类型 (学术型、专业型) 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但是, 目前对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在目标和理念上尚有一些模糊认识, 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与就业市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加上这两个专业开办时间之短、培养单位数量之多, 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有必要加强本科生、研究生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化、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
2 构建翻译专业人才衔接机制的必要性
随着众多高校试办翻译本科和/或硕士专业, “一方面很多翻译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另一方面太多雇主或者公司找不到适合译者” (Gouadec, 2007:327) , 毕业不能就业、就业必须转行、译员无法适应市场的现象日益常突出, 翻译人才培养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 突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BTI和MTI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不清
BTI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 (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 2012:1) , MTI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一体化及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国务院学位办公室, 2007) , 这两个培养目标虽有“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之分, 但培养理念该如何区分, 培养实践中又该如何操作, 不仅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界定, 各类高校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翻译界、译学界也未取得共识。
2.2 BTI和MTI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存在重复
BTI的课程设置包括三大模块:语言知识与能力、翻译知识与技能、相关知识与能力, MTI的课程设置也包括类似的三个方面:语言知识、百科知识和翻译技能训练, 稍有不同的是MTI强调翻译职业培训, 但两类培养中都包括翻译概论、交替传译、专题口译、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概要 (中国语言文化) 等课程。BTI和MTI系列教材在名称上存在重复, 内容上也无实质的难易之分。教学中如何避免知识类课程的内容重复, 如何区分技能类课程的训练难易程度, 似乎又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2.3 不同类型的翻译研究生培养存在交叉
MTI人才培养是新生事物, 脱胎于学术型翻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认识可能先入为主或因循守旧, 从而导致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在培养理念和实践中存在一些交叉与纠葛。即使是在学术型翻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面, 大多高校采取的是已经拥有几十年培养经验的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文学硕士 (Master of Arts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简称MATTP) , 近年来少数几所高校自主开办了翻译学硕士 (Master of Art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简称MATIS) , 二者在培养目标与理念上似乎没有较大区分, 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差异较大, 某些高校的MTI可能只是MATTP或MTS的翻版或改头换面, 不同程度地存在变更培养之名而保留培养内容之实的情况。
2.4 不同层次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出现脱节
一方面, 本科、硕士阶段的翻译人才培养无法衔接:BTI试点培养单位良莠不齐, 培养的毕业生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考研时面临困惑:报考专业型的MTI还是学术型的MATTP或MATIS?大多高校的MTI生源质量不高, MTI培养院校多于BTI院校, 有些重点高校的BTI毕业生比普通院校的MTI毕业生更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 硕士、博士阶段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也存在脱节:MTI、MATTP和MTIS毕业生不知未来发展前景究竟如何, 立志深造时不知是报考学术型的翻译方向哲学博士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简称Ph DTTP) 或翻译学博士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简称Ph DTIS) , 还是报考即将推出的翻译专业博士学位 (Doctor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简称DTI) 。Ph DTTP、Ph DTIS、DTI如何侧重, 如何跟MATTP、MATIS和MTI进行衔接, 是翻译人才培养实践中面临的新课题。
上述四个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翻译人才培养机制未能很好衔接, 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因此, 构建一个完善合理的本科生、研究生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衔接机制亟待提上议事日程。
3 构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衔接机制的可行性
构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衔接机制不仅是当务之急, 也是培养实践和理论探索的水到渠成。
3.1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
尽管翻译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一些问题, 但几十年MATTP和近几年MTI和MTS的人才培养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经验, 摸索了一些成功路子, 包括:借鉴国外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启示, 强调翻译人才的应用型、职业化、市场化, 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翻译人才实习实训基地, 促成了MTI教育和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证书 (CATTI) 的紧密衔接, 推动了我国翻译人才培养与评价工作的发展。另外, 中国译协自1997年起连续举办“暑期全国英汉翻译高级研讨班”, 2010年起与MTI教指委联合推出“全国高等院校翻译师资培训证书课程”, 在培养大量高素质翻译师资队伍的同时, 也有效提高了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些实践探索为构建本科、硕士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衔接机制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3.2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近年来随着本科、硕士翻译专业学位的设置, 教育界、翻译界人士开始进行翻译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中国知网中以“翻译专业”并含“人才培养”为主题的论文174篇, 主要内容包括:MTI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定位, 如仲伟合 (2006、2007) 、黄友义 (2010) 、许钧 (2010) 、黄忠廉 (2010) 、苗菊、王少爽 (2010) 、朱振武、綦亮 (2011) ;培养模式, 如李军、黄宝印、朱瑞 (2007) 、穆雷、王巍巍 (2011) 、葛林、罗选民、董丽 (2011) ;课程设置, 如文军、穆雷 (2009) 、苗菊、高乾 (2010) 、崔启亮 (2012) ;毕业论文写作, 如马会娟 (2010) 、穆雷 (2011) 、穆雷、邹兵 (2011) 、陈琳、章艳 (2011) 、穆雷、杨冬敏 (2012) ;MTI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如孔令翠、王慧 (2011) 、王建国、彭云 (2012) 、李昌银2013, 等等。针对BTI的研究包括:专业建设, 如姜秋霞、曹进 (2006) 、何刚强 (2007;2012) ;培养理念或模式, 如陈科芳 (2009) 、吴青 (2010) ;课程设置或翻译教学, 如穆雷、郑敏慧 (2006) 、文军、李红霞 (2010) 、郑庆珠 (2011) 、贺学耘 (2012) 等等。有学者探讨翻译人才培养的衔接问题, 如陈学斌 (2009) 尝试构建本科与硕士翻译教学之间的对接机制, 仲伟合、穆雷 (2010) 在理论上探讨并在实践中检验了包括翻译本科专业、翻译学/MTI硕士、翻译学博士在内的完整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穆雷、仲伟合、王巍巍 (2013) 从职业化角度探讨设置DTI学位的可行性, 尝试建立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完善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也有一些专著论及翻译教学 (如穆雷, 1999) 、翻译教材 (如穆雷, 2001) 、翻译课程模式 (如文军, 2005) 、翻译专业建设 (如庄智象, 2007) 、翻译与技术 (如崔启亮、胡一鸣, 2011;杨颖波、王华伟、崔启亮, 2011) 等。所有这些丰硕成果, 以及英国学者克尔斯坦·马姆克 (Kirsten Malmkjaer, 2010) 主编的论文集《本科翻译学位教育》, 对于构建本科、硕士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衔接机制带来了深刻启迪, 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3.3 构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衔接机制具备了较好的前期基础
在上述实践和理论基础上, 众多高校近年来也大力发展翻译学科专业建设, 为构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衔接机制奠定了较好的前期基础和实践准备。下面仅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1) 学校高度重视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鼓励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出台优惠政策, 进行财力物力人力支持, 提供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 先后成为MTI和BTI培养单位。
(2) “本科、硕士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衔接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已获批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组成员都深入翻译实践、教学和研究第一线, 并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基地项目、湖北省社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和校级人文社科项目16项, 发表专著、译著和翻译教材14部, 发表译学论文40余篇, 2次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3次荣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12人次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3) 项目负责人17年的翻译实践、教学与研究积淀了较多成果, 先后6次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荣获学校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主持完成湖北省社科基金和校级科研基金各1项, 参与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目 (并担任子项目负责人) , 参与完成省级教研项目2项、校级教研项目6项, 正在主持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3年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他发表译学论文20余篇, 其中A&HCI、CSSCI来源期刊论文6篇, 会议获奖论文2篇。主编翻译教材2部, 合著2部, 其中《翻译方法论》荣获第六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著作类三等奖。另外, 作为分管专业外语本科教学和MTI教育的副院长, 负责人有很高的管理水平, 曾主持申报MTI学位点和朝鲜语、商务英语、BTI三个本科专业, 熟悉本科、硕士两个层次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能够确保翻译人才培养衔接机制的顺利实施。除了谙熟国内翻译教学和研究现状之外, 负责人还具有国际视野, 曾赴欧洲高校考察, 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从事为期一年的访学, 师从国际知名医学专家Mona Baker教授, 在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管理培训。
4 构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衔接机制的实施方案
构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衔接机制的实施方案包括: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研究目标和预期效益。
4.1 研究对象和内容
紧紧围绕学校“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 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 坚持应用型、市场化、职业化的翻译人才培养目标, 项目组成员将深入考察民族地区尤其是武陵山区翻译人才市场的需求现状, 赴国内高校调研翻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 以本校2010、2011、2012级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本科生, 2013、2014级BTI学生以及2013、2014、2015级MTI学生为研究对象, 探讨如何构建并实施本科、硕士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衔接机制。
本项目围绕BTI人才培养、MTI才培养和人才培养衔接机制三个关键词, 着重研究翻译人才市场需求、翻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具体内容包括: (1) 深入民族地区尤其是武陵山区调研, 全面了解并客观评估翻译人才市场的现实需求, 撰写调研报告, 为增设MATIS二级学科硕士点奠定基础; (2) 赴国内重点高校实地考察, 观察和描述高校本科、研究生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分析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 根据翻译人才的市场需求, 借鉴和吸收重点高校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针对BTI、MTI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衔接不紧等突出问题, 探究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衔接机制和一体化模式, 制定本校BTI人才培养方案、MATIS人才培养方案, 并修订MTI人才培养方案。
4.2 研究方法和实施计划
本项目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 调查研究法:深入考察民族地区尤其是武陵山区翻译人才的需求现状, 实地调研国内重点高校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撰写调研报告; (2) 实证研究法:将实地调研中掌握的事实和搜集的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 做到“让事实说话, 用数据证明”; (3) 个案研究法:对部分学生从本科、硕士到工作各个阶段进行跟踪调查, 记录他们作为一名合格译员的成长历程, 作为人才培养的个案; (4) 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中较多运用案例教学和笔译实训平台, 旨在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 (5) 跨学科研究法:综合运用翻译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知识, 并运用于研究与实践探索。
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包括:1) 2013.06-2013.07撰写《XX大学申办翻译本科专业 (BTI) 的论证报告》, 制定《XX大学翻译本科专业 (BTI) 人才培养方案》和系列课程的教学大纲;2) 2013.07-2013.09深入了解武陵山区翻译人才市场的现实需求, 撰写调研报告;3) 2013.09-2014.06实地考察国内重点高校BTI和/或MTI人才培养的现状, 撰写调研报告;4) 2013.09-2014.07评估本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MTI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 修订2013版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MTI人才培养方案;5) 2014.07-2014.10选拔英语专业2011级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MTI, 设计这些学生在本科第四学年和MTI第一学年的学业规划方案, 制定《XX大学外语学院推荐优秀翻译专业 (方向) 本科生免试攻读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实施细则》;6) 2015.01-2015.08撰写《XX大学增设翻译学硕士 (MATIS) 二级学科学位点的论证报告》, 制定《XX大学翻译学硕士研究生 (MTI) 人才培养方案》和系列课程的教学大纲;7) 2015.06-2015.08跟踪调查本校2013届、2014届英语专业和MTI毕业生的就业和工作情况, 及时了解翻译人才的市场需求;8) 2015.01-2015.12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和研究成果, 组织人员编写BTI、MTI系列翻译教材;9) 2016.01-2016.07召开本科、硕士翻译专业建设座谈会, 进行本科、硕士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卷调查, 组织专家集体论证, 完成研究报告《本科、硕士翻译人才培养衔接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4.3 研究目标和预期效益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包括: (1) 申办BTI, 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通用型初级口笔译专业人才, 能够胜任外事、商务、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口笔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 能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文化的生力军。该项目申报已在学校通过, 将由教育部下文公布; (2) 增设MATIS二级学科硕士点, 培养具有扎实双语功底、坚实翻译理论基础、掌握系统口笔译知识与技能, 能胜任外交、外经贸、科技交流、跨文化交际等工作的中级口笔译人才。该项目将于2015年启动; (3) 构建本科、硕士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衔接机制, 并付诸教育教学实践, 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化、职业化中级口笔译人才。
本项目将主要在本校外语学院付诸实施, 覆盖英语专业 (翻译方向) 、商务英语专业连续四届近千名本科生以及近百名BTI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最终成果将让连续四届攻读MTI的推免生直接受益, 惠及所有MATIS学生, 并辐射全校对翻译产生兴趣并具有发展潜力的其他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5 结论
本项目旨在构建一个机制, 即本科、硕士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衔接机制, 明确两个定位, 即翻译专业人才的市场定位 (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和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本科生和硕士生) , 关涉三个方面, 即教学管理的观念转变、师资队伍的职业发展和学术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 从而实现民族院校本科、硕士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三结合”创新理念, 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四个环节的紧密结合, 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衔接机制的紧密结合。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会促进学校的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提高本科、硕士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助力产学研一体化, 实现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预期目标, 最终成果可直接适用于其他民族院校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 成功经验还可推广到同时开办BTI和MTI的其他高校, 因而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与推广价值。
摘要:针对我国目前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笔者借鉴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究, 论述本科、硕士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衔接机制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实施方案, 以期推动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提高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翻译专业硕士现状研究 篇9
一、美国专业硕士培养的现状
(一)规模
截取某个年度,横向比较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分布比例,可得知专业硕士学位在整个硕士学位结构中占据绝大部分。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报告,2007~2008年度按照修读硕士学位学生数进行划分,学术型硕士学位仅占32%(其中M.A为11%,M.S为21%),专业硕士学位占68%(其中教育硕士M.Ed占31%,M.B.A占19%,M.P.A等其他领域占18%)。[2]
纵向考察1970年~2012年40多年间按学科领域划分的硕士学位修读人数,M.Ed远超出其他学科领域,维持在23.6%以上水平,最高比例达39.7%。直至近年,因商学院迅猛发展,M.B.A追赶增长至25.6%,二者才持平。从单个学科来看,教育学科领域的学士(近10年约维持在6%~9%)、硕士、博士学位(约维持在5.9%)授予人数呈现出典型的“橄榄型”发展态势。说明M.Ed因具庞大容量,在调节本科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起到缓冲功能。商学硕士生仅比本科生高出几个百分点,均约维持在20%。
从历史实践与增长态势来看,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职学生相对比例较高;全日制学生在21世纪初实现逆转并预计将继续保持领先;与此同时,在职学生绝对规模也在增长(见图1)。人们宁愿花费时间与学费去修读高级学位,专业硕士的整体规模越发扩增,在未来较长时间将依然得到市场认可与追捧。
资料来源:http://nces.ed.gov/programs/coe/indicator_chb.asp
(二)性质
尽管美国的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所授予的具体学位类型存在区别,且传统上学术型硕士更为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重理论,但随着就业竞争愈发激烈,二者在培养要求、授予条件、招生设定、课程主旨、地位层级、社会接受度、进一步深造资格及资助贷款上变得更加接近。
第一,从总体培养目标来看,二者相互参照与模仿,并围绕职业技能设计课程。学术型硕士要求完成指定课程、研讨与综合考核。虽有的要求准备及通过硕士论文答辩,但在通常情况下可能无须硕士论文,可用一个主要项目或系列小论文代替便可授予学位。而有的专业硕士学位授予要求便是按照学术型的标准来规定的(如工程领域)。同时,学术型硕士在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通过课程、实习去训练与提高职业技能,与专业硕士的要求颇为一致。专业硕士可能更为明确地要求为较高职业能力做准备,以满足在应用领域工作的需要(如M.B.A),如须遵循一整套详细说明的课程或研讨要求、进行明确的阶段训练,以及须在实习场景中接受指导和监督等。以高等教育领域为例,高等教育标准促进委员会(CAS)规定针对学生事务方向的专业硕士水平预备项目标准,主要涵盖基础研究,专业学习和实习指导,且通过CAS标准可判断学习努力程度及评估学习成果。[3]
第二,从所处学位系统层级来看,二者处于同一地位。硕士学位是第一个具有研究生资质的学位,或是第二个周期性学位。在有些学科领域可能被视作是终结性的专业学位,如美术;或在有些领域虽被视作第二学位,但也有可能不再通向博士学习。在有些学科如行为与自然科学,愈发普遍的做法是直接从学士学位跨越到博士学习,即攻读博士不需要以获得硕士学位(无论是专业硕士还是学术型硕士)为前提条件。
第三,从招生要求来看,两种学位类型区别不大。以高等教育领域为例,马萨诸塞大学的M.Ed.招收80%的全日制与20%的在职学生,不仅欢迎不同本科专业的毕业生直接入读,还欢迎有工作经历的职场人士报考,如在大学或政府机构从事教学、管理、研究以及政策分析的中层人员。与此相对照的是,尽管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提供的是M.A项目(M.A in higher education),也主要是招收高等教育领域和相关企业的行政人员、教员、研究者和政策分析者,同样希望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并尊重多样化的职业目标。德雷塞尔大学提供的高等教育M.S项目(M.S in higher education)也直接面向专业人员招生。由此来看,M.Ed、M.A与M.S均乐于招收有一定职业背景、具有工作经验及综合能力的学生。
第四,从课程主旨来看,专业硕士与M.A及M.S不存在明显区别。一是体现在课程的广泛适应性。如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认为,由于领导与管理技巧驱动大学成功,很有必要对当代高等教育领域的政策与实践进行探寻与分析。由此M.Ed课程旨在培养将来能在大学、非营利组织或政府机构的领导者角色。其并非培训学生去适应单一的行政管理或学生事务岗位,而是着力于提供综合全面的课程,以便未来适应多个岗位并能在感兴趣的方向深造。德雷塞尔大学M.S课程旨在通过严格要求,使得学生在高等教育机构、协会、组织、政府、基金会和企业构建的广泛高等教育格局中,能适应复杂的岗位需求。二是体现在课程本身的学术性和对质量的把控。马萨诸塞大学强调M.Ed与博士学习的衔接,尤为关注学术写作与阅读,且允许选修博士生课程;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M.A项目鼓励选修博士生课程;德雷塞尔大学也致力提供卓越的M.S课程,为博士学习打下理想基础。
二、美国专业硕士培养的特征及相关争议
美国的专业硕士培养具有显著特征,如面向就业市场,实现规模扩增并注重学生资助,创新硕士培养项目推行双学位培养以及注重国际化等。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有的培养方式成为通用做法且受到社会认可,另一方面又因出现一些现实问题而引发争议。
(一)基于就业市场的需求——专业硕士培养坚持职业导向性
近年来,许多职场人士认为,获得一个专业硕士学位等同于迅速累积职业经验与资历,有利于跳槽、升职或加薪;入职经历与硕士学位相组合可更好地打动雇主,是一项非常有效率与高回报的个人教育投资。尤其是双硕士学位适应性更广,可能会获得更好、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一些在线或速成硕士项目的学习时间灵活,较少与工作相冲突,使得课程易于完成。若慷慨的雇主能资助学费,则更能被激励重回大学。[4]专业硕士学位看上去已成为激烈就业市场上一枚颇有分量的筹码,因而,投入时间、金钱及精力去获取这一高级学位是不错的选择。
专业硕士学位在就业市场受青睐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较高的就业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招录及各培养环节对接职业要求,易于将来求职。如在招生时强调职业背景和专业经验;在培养过程中设置解决问题的真实环境,在大学内部提供助管、助研、助教岗位,依托校友网络提倡校友互助,运用大学平台优势及与其他伙伴机构的合作关系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打造全方位课程支持体系;注重学生的课程体验使其在毕业后能解决实际问题等。二是相对较高的薪水。伯纳德·格林(Bernard Greene)早在1985年的调查中就指出获得硕士学位对薪水产生正向作用。[5]统计数字也表明,以2003年为例,较之精英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中等或较差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分别每年少赚4,100美元和6,000美元,而在就业市场上同时拥有本硕学位更有竞争力,每年能多赚6,000美元。然而,最大的问题来自于伴随专业硕士规模扩增引发雇主对质量的质疑,尤其以营利性大学最为突出,以及越发潮流的远距离专业硕士教育导致文凭的含金量下降。与获得博士学位每年能多赚25,000美元相比,专业硕士与之已拉开较大距离。[6]
具体来看,M.Ed与M.B.A最受学生欢迎,主要原因在于除本专业外,这两个领域易于吸纳较多来自不同本科专业背景的学生,体现出对多类岗位、多元价值的包容力。以M.Ed为例,旨在打造复合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就业市场。不仅乐于招收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生,还偏重于招收数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生,因为较好的数理统计基础有利于熟练使用量化工具去进行科研。追根溯源,美国的本科专业也可划分为就业导向(为本科生直接工作做针对性准备的相关领域,包括教育、商业、卫生、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与学术导向(并不是专门为在特定应用领域就业做准备的,如社会和行为科学、艺术和人文科学、生物科学、数学/物理科学等)。因而,学术型专业本科生为更好就业则转修应用性更强的硕士专业。至2003年,18%的历史专业和14%的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会选择M.Ed进行深造,10%的社会科学专业会流向M.B.A项目。[7]可见,专业硕士学位对本科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基于大学的立场———专业硕士培养蕴含普遍逐利性
专业硕士招生规模持续扩增的同时,收取较高学费。各学生资助机构及社会渠道提供资助与贷款申请,但额度或比例较低。联邦政府每年提供超过1,500亿美元贷款去帮助数百万的学生支付高等教育费用,明确涵盖修读专业学位的学生。大学及其他资助项目也提供申请。[8]但是专业硕士学费负担依然较重。2013~2014年度,除去各种资助,个人仍须承担95%的学费。加之,公立大学学生的受助比例低于平均水平,其硕士在整个学位系统(包括本硕博及副学士)中的获助比例为19.3%,私立非营利性大学则为32.4%,私立营利性大学也达到21%。[9]由于公立大学与私立非营利性大学的硕士生数量远超出私立营利性大学,许多学生会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大学在专业硕士项目上体现出普遍逐利性,尽管有公开与隐蔽之分。近年来,不少学者对非营利性大学运行逐利性专业硕士项目提出了较为激烈的批评。新美国教育政策项目主管凯文·凯里(Kevin Carey)指出,公立大学与私立非营利性大学专业硕士扩招,也参与兜售定价过高的由政府支持(资助或贷款)的2年期文凭,也即自称的“硕士学位”,这是不应该的。2012年硕士生债务中位数为57,600美元,相比4年前增长31%;修读教育学科项目虽从33,910美元仅增长到50,879美元,但增率达到50%,超出平均水平。此类大学大量销售很大程度上不必担责的终结性硕士学位,且多由市场价格决定以及通过借贷才能完成的学位,逃脱不了逐利的嫌疑。由此建议联邦政府应进一步规范此类硕士项目,将更多的营利性大学也调整为实施主体,以帮助学生识别营利属性并拥有更好的教育体验。[10]正如欧特曼(Ortmann,A.)指出的,营利性大学与传统大学相竞争的立足点在于,其更能理解高等教育首先是一个服务行业,必须首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与未来雇主的满意度。[11]概言之,指责的焦点在于专业硕士定价过高,非营利性大学有哄抬市场之嫌;加之有的课程质量一般,使得学生就业预期降低,还贷能力堪忧。从这一角度来看,应扩张营利性高等教育市场使得专业硕士价格更为透明理性,加之营利性大学课程时间更为灵活且可兼顾工作,既使得学业能较好完成又能分担借贷压力。因而,以营利性大学为重要主体之一具有适切性。因政府已投入较多资源给予非营利性大学,其重心不应在运营广泛的逐利性学位项目去与营利性大学争利,而应在收取合适学费的基础上更为关注课程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营利性大学的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与学生贷款违约问题不容忽视。普瑟(Pusser,B.)等维护非营利性大学的行为,认为在“生产者”比“购买者”更了解教育产品的实质与价值的情境中,学生易处信息不对称境地,非营利性大学能将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价格欺诈降至最低。[12]加之,单纯以价格来衡量专业硕士扩招的合理性是片面的。培养质量涉及到师资、管理、学科领域的综合实力等要素,如在全美排名前50名的教育学院几乎全为公立大学或私立非营利性大学,实力雄厚的教育学院能为专业硕士提供厚实的基础与全面支持。非营利性大学虽强调课程与技能的衔接,但办学历史较短,在课程运行与质量监督等方面难与传统精英大学相比。更为糟糕的是,营利性大学学生数虽只占总数的13%,却背负31%的学生贷款和近半数违约贷款;约有22%的营利性大学学生在3年之内仍拖欠贷款(公立大学为13%)。学生债务问题促使奥巴马政府着手为学生提供一些经过认证或经州、联邦标准许可的有偿就业计划,使得负债的同时有能力偿还贷款,以降低违约率。[13]
综合来看,当传统精英大学不因过分逐利而去损害自身学术价值与质量原则,坚持培养学生的广博能力,契合就业市场要求以及满足学生长远发展所需,那么此项收费就具有正当合理性。与此同时,营利性大学专业硕士项目的跨越式扩增还将持续。在未来,非营利性大学与营利性大学可拓展一种新型伙伴关系,由此既可一定程度上弥补营利性大学在师资、课程、管理上的经验不足,又可使得非营利性大学形成价格敏感性,提高课程性价比。
(三)基于国际化生源考虑———专业硕士培养具有复合性
有别于单一学位培养模式,美国开设双学位或联合学位项目(Dual Degree或joint degree)来对应需求人群。其原因在于:一是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更为全面的职业准备需求,通过跨学科学术与技能训练,获得更多在行政、管理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适应不断变化的职场,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希冀学习丰富的硕士课程,获得与多元专业背景的同学互动、联系与实践的机会。二是从整体来看,美国在硕士学位颁授上延续了国际化的传统。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获得硕士学位的国际学生持续增长,而本土学生10多年间出现负增长。21世纪以来,各国广泛开展国际化以提升高等教育实力,美国为维持对人才的吸引力,其中之一便是开展双学位硕士项目以满足国际学生需求。美国教育协会的报告指出,2011年,93%的博士学位授予机构,84%及78%的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机构,与50%的高等教育相关机构在过去3年里加速了国际化;27%的机构开办双学位或与他国合作认证项目。过去5年国际化资助增加了47%或维持在27%的稳定水平。[14]专业硕士双学位项目促使大学或二级学院(系)须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机构间进行深入协作。
美国大学具有培养杰出人才的经验与能力,擅于创造性地设计与重塑学生的教育经历。以高等教育方向的M.Ed双学位项目为例,大学加强内部各相关单位的网络联结,共同把握运营高级学位的机遇。尽管课程的设置和评估相对变得复杂,但仍旧成为一种潮流。由于这一项目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常与管理学、经济学或教育学其他方向的课程相互搭配。如马萨诸塞大学设置教育硕士和公共政策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Policy&Administration),培养目标为通过3年全职学习,毕业后能胜任政府机构、咨询机构、教育研究或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政策分析与管理职位。达拉斯浸会大学提供高等教育方向教育硕士和课程与教学教育硕士(Master of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要求获得54个学分,提供平台使得学生能胜任高等教育领域里的课程设计、有效教学计划制定、团队领导等工作。与此类似的,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在高等教育领域M.A项目也设置相应的双学位,与公共政策硕士(Master of Public Policy)或M.B.A相搭配。M.Ed与M.A具一致性,都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效率。由此说明,在高等教育全球性竞争中,大学不仅要适应挑战,更须改善自身的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新型人才的培养去维护与提升大学声誉。
专业硕士双学位也遭受一定的质疑。如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通货膨胀式的文凭主义”,随着招生规模增大越发凸显。一方面,双学位有可能偏离传统的学科训练,且各学科领域、机构部门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尤其有些项目是与其他大学甚至海外大学联合开办,管理与评价难度相应增大。米夫苏德·狄俄涅(Mifsud,Dione)在对美国的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与马耳他大学联合创办硕士双学位的研究中,发现两所大学在创建统一项目体系(包括学费、评估、认证和监管等)时面临困境,以及在授课、学习、跨文化理解、师生相处、学术共同体构建中存在障碍。[15]在这种跨文化情境中,大学既应加大机构、学科、领域与师资协作,又要甄选出对修读这类项目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并增加资助。学生质量高,则能提升培养机构的声誉与形成项目影响力,也能招收到更为优秀的国际与本土学生,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对双学位专业硕士的过分追捧可能会导致异化的国际化。数据显示,这类项目严重倾向于招收非本土学生,62%仅招收国际学生,34%二者兼收,4%项目仅招收美国学生。[16]大学若习惯于从招收国际学生中获利,忽视了为之提供异质文化的融合条件与学习环境,则与尊重学生多元价值观的项目主旨是相违背的,必将损害培养质量。
三、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专业硕士培养规模与比例应进一步扩大。近年经济下行导致就业困难,使得专业硕士报考势头强劲。2014年68万人报考;2015年则达73万人,占当年硕士报名总数的44%;2016年为85万人,占当年硕士报名总数的48%。[17]尽管如此,与美国专业硕士学生数达68%相比,我国还须进一步切实提高比例。乐观的是,在一些发达省份如江苏,将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调整招生规模及结构,3年后应用型与学术型招生比例将大致相当。可见,提高专业硕士规模与比例,是适应新经济形势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专业硕士培养应与学术硕士相互参照与融合,改变观念及提高地位。在培养过程中,即使是同一院系同一专业方向的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课程资源少有共享,更勿论拥有修读部分博士生课程的机会。这样既导致教学资源浪费,又人为造成二者隔离与割裂。美国专业硕士在就业与深造上少受歧视,而我国的专业硕士则比较尴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具有职业背景且具有一定理论视野的专门人才的需求加大,使得某些专业硕士项目应借鉴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而学术型硕士也应更接地气,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需求。
我国应反思及调整专业硕士的课程、师资、管理及资助,提高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2016年教育部印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多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被评为不合格或主动提出放弃授权,有的还隶属“985”“211”大学或拥有在全国排名居前的相对应的一级学科的大学。由此暴露出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过多的大学热衷去争取及开设各种专业学位点,招生急剧扩容;另一方面,师资配备、课程教学、培养管理、质量监督等环节并不完善。究其原因,一是与美国类似追求隐性创收,二是对培养质量的把控过于宽松,并形成惰性与惯性。虽然专业硕士招生逐年增加,但生师比过高,学费贷款与助学奖励并不完善,即使重点大学的专业硕士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也并不具备较强竞争力(本科毕业于重点院校的除外)。概言之,专业硕士教育在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实践及转型发展阶段,遭遇较多困难,应在培养的多个环节实现突破。
我国目前在着力推进专业硕士培养改革,如提高全日制专业硕士比例,以提升培养质量;推行专业硕士“4+2”(4年本科,2年专业硕士进创业学院),进行新型创新创业骨干人才培养试点;打通从中职到高职、本科,甚至专业硕士的学业晋升路线,使得生源更为广阔等。随着经济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人才的需求,我国应进一步创新专业硕士培养形式,如试点双学位培养,与海外一流大学协作,既探索跨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拓展国际化生源;又可推行专业硕士远程教育,满足更多受众的学历提升要求与职业发展所需。与此同时,应吸取美国的教训与经验,注意把关培养质量,避免文凭通货膨胀。
翻译硕士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篇10
近年来,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以及对外文化交流成果的日益加大, 对口译、笔译类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适应我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提高国家在国际的竞争力,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简称MTI) , 首批批准北京大学等15家高校为教育试点院校。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 截至2014年7月, 翻译硕士获准试办的高校已达206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为我国培养更高层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发展途径, 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科发展指引了方向。
自开始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来, 翻译硕士培养单位就开始与国内的翻译行业合作, 探索培养高层次翻译人才的途径。2008年9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印发了《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证书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 (学位[2008]28号) , 允许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参与报名考试工作, 同时在报考等级考试的过程中可免试部分口译、笔译专业性科目, 只需参加具有实务性的科目考试。这是一项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 该考试作为国家翻译人才评价的统一标准已纳入职业资格的统一规划。这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与职业资格 (水平) 实现有效衔接, 从而促使我国翻译硕士培养单位在培养研究生方面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的特点, 达到国际上通行的“职业技能”标准, 这个通知同时也标志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职业管理机制实现了有机结合。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通过几年的发展壮大, 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 但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处于在探索中总结经验的初级阶段,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仍在研究如何较好的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在本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如何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后获得的从事翻译职业所需要的实际应用, 以及如何把翻译硕士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有效衔接, 这些问题存在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些方面。
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近些年来, 随着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视, 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以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扩大招生, 大量没有职业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入攻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行列, 这些研究生英语的理论基础较好, 但缺少实践经验。翻译硕士培养年限一般为两年, 这些没有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在经历第一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后, 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 一般经过半个学期的实习实践, 但他们要胜任翻译口 (笔) 译的职业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需取得相关的翻译职业资格证书。
相对于学术型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生教育,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起步较晚, 在其发展过程的初始阶段, 不可避免的是在翻译硕士的培养过程可能沿袭学术型学位教育的模式, 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导师指导、毕业标准等诸多环节都以学术型学位为参考或完全依照国家指导性培养方案执行, 完全没有自己的创新之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最主要区别, 就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特定职业背景这一重要属性。以前, 我国翻译硕士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时重视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的实习实践, 忽视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证书考试的工作, 使在校培养不能与翻译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有效衔接, 造成了很多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校完成专业学位教育后, 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费用去考取相应的任职资格证书, 以使自己能获得在相关行业任职的资格。
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
(一) 注重课程设置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特别注重符合职业需求, 力求达成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三个方面相互支撑, 翻译硕士的课程设置应针对着重培养学生的笔译和口译实践能力。针对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证书考试可适当更新教学内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职业考试。此外, 在翻译教学理念和方法上越来越注重采取突出实践与职业相结合的手段。口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和市场培养合格的口译人才。因此, 口译教学应以实践为主, 口译课的内容应完全根据市场需要和实际工作的要求而设置, 目前的口译教学往往离不开外交题材和重大记者招待会、国家领导人讲话等。笔译课程设置主要是控制翻译理论的课程比例, 加大文学翻译的课程比例, 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仅限于单一题材的笔译讲解, 过分追求笔译的译文效果, 从而降低了实践课程的实际意义。
(二) 优化教师结构
重视师资能力培养翻译人才, 目前我国的翻译硕士师资水平仍有待提升, 部分学校存在师资不足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应该鼓励校内教师接触实践丰富翻译经历, 并给予支持, 为教师开展翻译实践提供必要的平台, 同时注意引进有实践经验的资深翻译工作者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 充分发挥双导师制, 专业指导与实践指导的相互配合。翻译硕士研究生从校内导师学习了专业知识, 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 能够加入到导师的翻译工作中, 参与中外名著、学习书、学习资料等翻译工作, 再经过校外导师对处理实践问题和发展职业技能提供指导和支持下, 掌握本专业的职业技能, 增强了职业能力。
(三)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最终目标, 是相关的职业岗位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这就必须考虑相关职业场所的实际需求, 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校内训练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翻译硕士的培养单位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对内, 建立了口译实验室、同声传译室、多媒体教室等为翻译硕士提供了方便的实践场所;对外, 培养单位与一些大中型的翻译公司、政府机关、出版机构、语言服务企业等企业签订实习实践基地, 保证学生实习实践的质量, 切实把翻译硕士研究生送到职业培养的第一线。使学生可以在实习过程中增强职业能力和素质, 真正做到培养能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传英.本地化行业发展与MTI课程体系创新[J].外语教学, 2010 (7) .
[2]苗菊, 王少爽.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向对翻译硕士专业 (MTI) 教育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 (3) .
[3]张旭东, 王颖鹏.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MTI) 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J].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 (1) .
[4]张淑林, 夏清泉, 陈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的有关问题探讨[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 (1) .
【翻译专业硕士现状研究】推荐阅读:
澳洲留学翻译硕士专业就业前景10-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年招收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06-19
高译考研-北京大学2015年翻译硕士(MTI)日语口译、日语笔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09-24
英语翻译专业发展现状09-02
英语专业翻译硕士MTI的就业前景怎么样?06-11
201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译硕士培养目标与专业介绍06-29
专业英语翻译特征研究11-04
翻译专业09-18
公示语翻译现状研究11-01
翻译专业教育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