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专业

2024-09-18

翻译专业(精选12篇)

翻译专业 篇1

1背景

(1) 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市场现状

根据统计, 截至2011年底, 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专业翻译人员不足3万;通过全国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考试的人数为2.7万余人;翻译本科和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专业毕业生不足万人。另外, 目前从事翻译工作的大多数是无翻译专业资格的兼职者, 翻译的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 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 (《翻译行业的现状与窘境》)

这样一支力量相对薄弱 (人数、翻译能力) 的翻译队伍难以适应国内各行业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实施和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由此可见, 目前专业的高素质翻译人才较为缺乏, 是翻译行业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产生, 与翻译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2) 翻译专业发展沿革

到2014年, 全国有152所学校开设翻译本科专业, 拥有在校人数14693人, 有206所学校开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在校MTI学生20257人, 目前全国在读的翻译学研究以及和翻译学研究相关的博士研究生人数大约在90人左右。从数字上来看, 翻译学科和翻译专业取得较大的成就。

但是目前, 中国在读的外语本科生人数接近80万人, 其中58.7万人在读英语本科专业, 14693名学翻译专业的学生和接近80万人的学外语专业人才相比, 还是非常小的一个比例。 (中国翻译协会)

针对以上现实, 在我们的研究中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翻译专业学生自身的职业诉求是什么?他们将来能否适应市场需求?能否充实我国专业翻译人才储备?

2前期调查

为了解在读翻译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情况, 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涵盖“985”、“211”、普通一本高校、二本三本学校以及高职高专的翻译 (英语) 专业学生, 通过纸质问卷及在线问卷的方式, 共收回1248份有效问卷。

通过这些问卷, 我们大体知道了现今在读翻译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情况。

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中, 58%的学生已有职业规划, 67%的学生关注过目前的就业形势或信息, 但只有4%的学生认为翻译专业的就业形势乐观,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本专业就业形势一般, 但能找到工作。而在对本科毕业后的规划, 只有22.6%的同学打算参加工作, 其他则决定读研或出国深造。尽管对翻译专业的就业形势普遍消极, 但大多数同学对将来从事工作的期望却并不低, 在参加调查的同学中, 52%希望在东部沿海城市工作, 24%希望在北上广工作, 近一半的同学对刚就职时月薪的期望在5000元以上。可是在所事工作与翻译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上, 仅有12%的同学希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本专业完全匹配。

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可知, 翻译专业学生对今后的就业问题都有一定的了解, 大部分同学已经有了职业规划也关注着现今的就业市场, 但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选择本科毕业后工作的只占两成, 尽管如此, 大多数同学对将来从事的工作仍抱有较高的期望。而在2013年底知名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布的全国城市大学毕业生收入排行中, 尽管上海、深圳、北京位列前三, 排行第一的上海的2010届本科生平均月收入也仅为3869元。现实与理想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

3基本原因探究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 不愿将从事翻译行业纳入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中的翻译专业学生并不是少数, 而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可能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 学生们所在的学校对翻译专业的学生规划有一定影响。在参加调查的学生群体中, 既有来自国内知名语言类学校的学生, 也有来自师范类、财经类院校的学生。相比之下, 从语言类院校毕业的学生更倾向于在毕业后投身于翻译行业。而师范类院校翻译专业的毕业生则更愿意从事教育机构的培训工作, 财经类院校的翻译专业学生则更多地会选择从事与专业并不相关, 或与第二学位挂钩的工作。

其次, 学校教育和市场人才需求有一定脱节可能也会导致翻译专业毕业生求职不利, 从而使他们离开翻译行业转投其他行业。

在研究中可以发现, 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中, 将文学类作品的翻译和翻译赏析作为主要内容, 花了大量的精力在类似的课程上, 而对于机械翻译、法律翻译等非文学类的翻译则是带过, 有的学校根本没有非文学类翻译的课程设置, 有的学校甚至将翻译专业与英语专业简单地等同起来。

而在翻译实践中, 根据国内某著名翻译公司的数据显示, 在该公司平时所接取的翻译任务中, 非文学类翻译, 如法律文件、机械说明书所占的比重超过了百分之八十, 文学类翻译则仅仅占了很小的比重。

学校的教育偏向于理论性、研究性, 而实际的翻译工作中却更需要翻译类专业学生们接触他们不熟悉, 甚至根本不了解的内容, 这也为翻译专业学生在翻译行业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最后, 学生们自我定位过高也是导致如今现象的一部分原因。部分学生对翻译行业不够了解, 或者是了解翻译行业, 但由于认为薪水不符合自我的预期所以不愿从事。还有学生认为翻译工作的发展空间太小, 因此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

4建议解决方案

(1) 各个高校应该面向学科建设中国翻译教育

根据当前翻译学科建设成果和现状, 加强翻译学学科建设, 完善翻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改制, 仲伟合教授提出从三个方面完成:首先完善中国翻译教育教学体系。现在虽然已经有了本科、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 但是高层次的翻译专业人才、高端的能够承担译审工作的, 不足千人。下一步应该论证、设置DTA, 即翻译专业博士, 逐步完善中国的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其次, 深化学科建设内涵, 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学科建设, 完善课程设置, 推进教材编写, 注重教师培养包括建立高级访问学者项目和师资培训班在内的教师教育平台, 建设由学术研究团队、高级教授团队、人才管理团队组成的人才培养团队。 (中国翻译协会) 加强校校协同, 根据调查结果, 师范类和财经类学校的翻译教学应加大同知名语言类学校的联系, 取其长处, 结合自己学校的专业独特性, 发挥自己学校长处, 资源共享。

(2) 学界和业界应该加强合作, 翻译行业、协会与高等学校多方位合作, 校企协同, 共同促进中国翻译教育的发展。让翻译行业参与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制定, 和高校一起共建实习基地以及教学平台, 比如武汉传神翻译公司同华中师范大学翻译系长期合作, 建立了实习基地, 有助于学生的翻译实习;翻译以及语言相关行业应该制定并推行行业规范, 协调高校、企业、政府、相关管理以及政策制定部门之间的关系;负责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 除在培养学术性翻译人才方面继续大力投入, 还应重点培养应用型职业翻译人才和高级翻译管理人才, 为企业提供订单式培养人才。各高校还要关注翻译技术、本地化和行业的最新发展, 并融合到翻译教育教学过程中。

(3) 翻译专业学生应该对自我能力形成清楚认识, 学会自主了解市场行情和自我调解, 切忌自视过高或自愧不如。

深入市场, 了解需求和竞争, 抓准自己定位, 同时考虑影响就业的多方因素, 合理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建议在做出职业选择时, 结合国家政策、区域特色、当地政府支持力度、个人长处和兴趣、未来发展方向和师长意见来选择。当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青年, 在做出职业选择时, 不仅要考虑个人, 还应该考虑到社会国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思想, 努力实现中国梦和个人梦想。 (人民网)

摘要: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 从学生个人及学校课程设置等方面研究了导致现今专业英语翻译人才缺乏窘境的原因, 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翻译人才,职业规划,缺乏

参考文献

[1]http://www.sirtrans.com/html/77.html《翻译行业的现状与窘境》

[2]http://www.tac-online.org.cn/ch/tran/2014-08/06/content_7121590.htm中国翻译协会

[3]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0801/c172318-25387063.html人民网

翻译专业 篇2

目前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现在不管是哪里的国际会议,都离不开中文,都少不了翻译和同声传译,特别是同声传译在国内和国际的市场都是巨大的。但翻译、同声传译人才属于全球稀缺人才,也是最难培养的人才之一。

全球专业的同声传译人员总共也就2000多人,中国同声传译人才更是紧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专业的同声传译人才30人左右,至于国际上流行的在经贸、科技、政法等各个领域学有所长的专业型同声传译人才仍是一片空白。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口译人才需求量为百万人,高端的口译人才缺口也为上千人。而且,同声传译人才的薪资也是不菲的。一般同声传译人员的工资多以小时来计算,每个译员每天的工作量不会超过8小时。它也有低档、中档、高档之分,与之对应的薪水可以划分为一天6000元、7000元、8000元不等。因此同声传译的市场前景越来越被看好了。

翻译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

生物专业文献翻译技巧 篇3

摘要:在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类专业选修课程之一生物专业英语中,翻译结构复杂的句子是生物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困难点。本文将以生物专业英语教材中的具体语句作为例子,阐述了中长复杂语句的名词性短语、被动时态、用It引导的强调句和主语从句的转换翻译技巧,与倒置法、拆句法等在翻译过程与生物专业的巧妙结合。

关键词:生物专业英语;翻译技巧;拆句法;倒置法

中图分类号:H319

生物专业英语是在高等院校中由生命科学专业开展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通常在学生学习完基础英语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后开展的。该课程是以使学生能轻松阅读国外相关的专业文献和了解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能使用英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并拥有能检索专业英语文献和撰写英语专业论文能力为教学目标。生物专业,是描述自然界生物的特点和发展过程等。同时生物专业英语表达要求客观精确,句子的结构严密。生物专业英语通常具有词汇的词形较长,被动句出现频率高、专业高、词性转换频繁强等特点,较为枯燥乏味。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主要是被专业文献中的难句和长句翻译所难住。因此,难句和长句的翻译是教师提高生物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点与难点,也是提高学生实际阅读生物英语参考文献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以it引导的强调句或主语从句的翻译

it引导的主语从句和强调句在生物英语专业中是非常常见的。通常情况,强调句型是为了强调某一成分,主语从句则是为了保证句子结构的平衡。进行这种句子的翻译要注意汉语的语法规则与逻辑顺序:有it引导的主语从句只用译出句子中的逻辑主语意思即可;由it引导的强调句,主要是为了强调,需在译文中加上相应强调词,如“就是“正是”等。

二、将被动转换成主动

生物专业英语作为科技英语的一种,通常是表达事理,常不用说出当事人;而且,常为了表示客观,通常会避免使用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的主动时态,而是尽量使用被动语态。汉语则不同,其用被动时态的频率远低于同种英文文章。因此,为了让译文更加符合汉语规则,更适应中文读者的习惯,在翻译时,我们常常需要把翻译英文时我们需转被为主。

有时候在译成中文时,则要补充泛指性的词(像大家、人们等)作为的主语。如:To determine if mechanistic models of isotopefractionation can reproduce the find effect of precipitationacross all ecosystems, the equilibrium global vegetation model B10ME4 was used to plot △e against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译文:为弄清同位素分馏机制的模型能否再现己经发现到的全部生态系统的降雨效应,有人B10ME4模型来绘制△e和降雨的关系。再如:It is believed that properties of the cell cytoplasm control the cell cycle. 译文:人们相信是细胞质的特性对细胞的周期具有控制权。

当然,也不是科技文献中全部被动都转被为主。有些着重被动的被动句,则要翻译成被动句,以突出其的被动意义。

三、分句法

分句法是指分开定语从句和先行词。当定语从句的结构较为复杂时,或着定语从句只描写、叙述或解释了先行词,而不限制时,如果将定语从句译成前置定语,是与汉语的表达习惯不相符合的。此时,便可以使用分句法。

例3 Qauantitatie trait locus(QTL)mapping depends on a given cross which is only related to two parents and the parents are always of lowerbreeding value In practice. 分析:句子基本结构为Qa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mapping depends on a given cross and the parents are always of lower breeding value In practice,其中Which is only related to two parents是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是来修饰cross的,该句就能翻译成将定语从句与主句并列的一个分句。

翻译:数量性状位点的作图需一个固定的杂交群体,该群体只关联两个,而这两个亲本在实践中常常育种价值较低。

四、结构分析法

定语从句分为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它们的结构虽然有共同点但是在结构上依然还是有许多不同点的,故对它们的翻译要求也是有所差别的。限制性定语从句对先行词的修饰范围是改变的,与先行词有紧密关系,且定语从句和先行词无需用逗号。有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句子,光主语的是不足以表达作者的本意,也就是句子的原意的,还从句的补充,看完全句才能明白意思。如去掉,则会产生歧义,甚至会扭曲原意,产生和原意完全不同的意思出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和先行词关系较为小,它只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要在主句和从句间使用逗号。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既能修饰修饰整个句子,也能修饰单个词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从而又加大了我们翻译的难度。

例1 To overeane this probian we generate a new series of BIFC vectors that are based on thefluorescent proteins Venus and SCEPA,which are known to exhibit significantly brighter fluorescence emission than eyfp and CFP,respectively

分析:基本结构…we generated:new series of BIFC vectors...,其中,that are based on the fluorescent proteins Venus and SCFPA,是有that引导一种限制性的定语从句,对先行词BIFC vectors which are known..进行修饰.则是Which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先行词是the fluorescent proteins Venus and SCFP3A。翻译: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搭建了许多以荧光蛋白Venus和SCFP3A为基础的BIFC载体,我们都知,荧光蛋白Venus和SCFP3A所发射的荧光信号分比eyfp和CFP强很多。

参考文献

[1]蒋悟生.生物专业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 -302.

[2]工音.对科技英语句法特点及其翻译方法的初步探讨田.科技通报,2010 (26) :949一952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初探 篇4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0年3月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大纲进一步明确了英语专业教学在原则上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 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从大纲对专业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的阐述中, 不难看出, 翻译能力作为语言学习者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最终体现, 是素质教育理念中极为重要的概念;专业英语改革中, 翻译教学改革更应该成为重中之重, 这不仅是实现专业教学目标的需要, 更是翻译教学相对滞后的现状决定的。

2 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2.1 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我国的翻译教材虽然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多, 但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 尤其是中西译论的碰撞, 不可否认的是, 原来这种体例已远不能满足我国蓬勃发展的翻译事业的需要。现行教材中的例句大多选自文学作品, 让学生通过这些语言表达复杂的例子, 理解翻译理论和技巧的运用, 不但困难重重, 缺乏新意和时代感, 而且容易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降低。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 现有的教学内容较为沉闷, 主要停留在课本上。而教学的主要形式基本上是课堂为主, 教师讲解为主。教学方法仍然是“语法教学法”, 既机械又单一。这对于处于青春期, 思维活跃的现代大学生来说无疑缺乏应有的吸引力, 从而导致学生对翻译课程缺乏热情, 严重影响了翻译教学效果。

2.2 翻译师资匮乏, 教学存在不稳定因素。

不可否认, 翻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但翻译教师中真正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优秀翻译教师严重匮乏。穆雷于2004在《中国翻译》编辑部在北京举办的口笔译教学高级研讨班上指出:多数翻译教师缺乏严格的职业训练和学术训练, 凭个人喜好进行个人教学, 或重视理论、或重视技巧、或重视历史, 导致翻译教学的内容随意性和片面性。同时, 由于外语专业的火热导致许多外语教师尤其是翻译教师课程量加大, 加之大部分翻译教师缺乏同样深厚的中英文功底, 导致在翻译教学中重英译汉, 轻汉译英;重实践轻理论;重字斟句酌轻高屋建瓴,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 找出原因, 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促进翻译教学与研究的持续发展。

2.3 翻译及其相关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在课程安排上, 由于英语翻译是建立在各项英语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 因此各学校都将其安排在大二上至大三这个时间段。但是, 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 这就是翻译不仅是建立在英语基础知识之上, 同时也是建立在一定的汉语能力基础之上的。不少学校在开设翻译课程之前没有开设过大学语文这一类的课程, 这导致学生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 具体表现为其无法用比较流畅的语言表达出他们所理解的意思, “翻译腔”频频出现, 这对翻译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 翻译课的课时设置也显得捉襟见肘, 一些大专院校为了响应减轻学生负担的号召, 直接将翻译课削减为一个学期, 翻译教师要在三十学时内既讲理论又进行实践, 既讨论汉译英又讲解英译汉, 无疑是一个极为艰巨的挑战。

3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方法与改革

3.1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当然也需要理论, 特别是实用理论的指导。“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刘宓庆先生指出, “翻译实践水平的提高, 不能依靠增加劳动强度, 只能依靠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水平相适应的理论指导。”高校翻译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学习掌握和运用翻译理论。掌握理论有利于教师高屋建瓴, 从深层次解决问题, 避免就事论事。对学生而言, 理论教学能够培养他们的理论思维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从而使他们在翻译实践中触类旁通。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能够指导翻译实践, 但不一定立竿见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要经历一个由内到外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其次, 讲授方法应该是描述性的, 让学生对翻译理论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理论, 最后形成自己的看法, 并用其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

3.2 更新教学内容, 革新教学方法。

首先, 在教学的内容上。现有的教材, 有的内容过于陈旧, 有的词汇在现代英语中已不常用, 例子也不够新颖、适用。因此, 在教材的编制方面, 我们应当适当的增加篇章翻译、佳译赏析、翻译批评的篇幅, 同时突出表达能力的培养。以之为基础增加国外文化背景、中西文化差异这些内容的容量, 使学生在进行翻译学习的同时也增加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增加其学习的兴趣, 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宏观语言对比思想的指导作用, 进一步增强跨文化转换的意识, 才能从本质上改善翻译课程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和教学效果滞后的弊端, 才能真正有益于培养具有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其次,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改变教学方式单一的情况。一是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该扮演领路人的角色, 在课堂教学上更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 在图片阅读时以更多的图片和影像吸引学生的眼球, 而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黑板教学方式;二是改变传统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 采用多元系统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临场表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增加讨论课的课时。翻译课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课堂上以讨论课的形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使学生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真正思想。在这种交流之下使教师认清各个学生的优势和劣势, 。在其后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做到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3 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翻译教师自身的素质。

实践证明, 大专院校完全可以通过引进人才和内部挖潜两种方式提高翻译教师自身的素质。一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优厚的政策待遇吸引真正学有所长的翻译教学人才为我所用;另一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内部挖潜, 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深造, 给教师创造出去学习交流的机会, 同时加大对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力度, 让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熟悉本校的教学特点, 建立阶梯式教师再教育培训深造制度,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并进而形成强有力的教学团队。

4 结论

我国翻译教学已有50年历史了, 时间虽然不短, 但翻译课教什么?怎样教?这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由于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不一, 教学中多自行其是, 教材编写及教法等方面常有这样那样的偏差, 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总的来讲不够理想。翻译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方面, 与其它课程相比, 虽费时不多, 但收效同样较低。这固然与整个外语教学有关, 但翻译教学自身也确实需要反思。笔者认为, 要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应首先对翻译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对我们的翻译教学现状有一个理性深入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解决办法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 从而对广大翻译教师及学生有所启发, 对翻译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2]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3]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3]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5]穆雷.翻译教学发展的途径[J].中国翻译, 2004 (5) .[5]穆雷.翻译教学发展的途径[J].中国翻译, 2004 (5) .

专业英语翻译 篇5

The higher design speeds(设计速度)used for freeways result in long sight distances(视距)due to long radiushorizontal curves and long vertical curves, and otherdesirable design features that create a safe drivingenvironment.高速公路采用较高的设计速度导致的长视距是由于大半径水平曲线和长的竖曲线,以及其他创造安全的驾驶环境的适宜的设计特性.Although most of the nation’s freeways enjoy this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design and safety, there are many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enhancements.尽管全国绝大部分高速公路最喜欢这样的设计和安全性比较高的水平,但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增强。

Safety improvements on freeways can also result in substantial savings in life and property(生命和财产)because freeways carry 25 percent of the nation’s total traffic.高速公路安全方面的改善,还会节约大量的生命财产资源,因为高速公路流量占了全国的总流量的25﹪。

Selecting the design speed for a freeway is an important safety element because most geometric criteria(准则,标准)related to or depend on it.选择高速公路的设计速度是一件重要的安全因素因为大部分的几何设计标准都是与它相关或者取决于它

In general, 110 kilometers per hour(km/h)should be the design speed for the mainline of a freeway , but it may need to be lower in areas of severe terrain or heavy development.一般来说,110千米每小时应该作为高速公路主干道的设计速度,但是在崎岖的地区或者施工难度大的地区可能需要降低。

For reconstruction, rehabilitation, and resurfacing(3R)

projects, the design speed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the original design speed or the current legal speed limit of that highway section.对于重建,恢复铺新路面工程,设计速度不应该低于平时设计速度或者那块交通干线区域的目前规定的速度限制。Design speeds for interchange ramps(立交匝道)depend on the type of ramp selected, for example , loop,diamond, or direct, and the low-volume(低交通量), running speed(行驶速度)of the intersecting highway.立交匝道的设计速度取决于砸到的选择类型,例如,环形、菱形、直线型以及低交通量,相交交通干线的运行速度。Usually, the design speed is established by the most restrictive element of the ramp, typically, the sharpest curve(小半径曲线).通常,这个设计速度被匝道的最限制的范围,典型的是小半径曲线。

Whatever design speed is selected, adequate transitions(转变、过渡)from the freeway proper and at the ramp terminal(末端、末尾)or merge point(合流点)should be developed.无论选择多大的设计速度,都应该发展来自高速公路本身的和在匝道末尾或者合流点的合适的过渡。

Safe and efficient traffic operations depend on adequate lane

and shoulder widths as outlined in A Police on Geometric Design of Highways and Streets.安全及高效的交通运作取决于按照《道路的几何尺寸的规定》设计的适当的行车线和路肩宽度。

The need to accommodate more traffic within existing or limited additional right-of-way on high-volume urban freeway has led some agencies to increase capacity by exchange full-lane or shoulder widths for additional travel lanes with reduced widths.在高交通量的城市高速公路上,在已有的或者额外有限的公路用地条件下,容纳更多的交通的需求,导致许多机构通过减小车道宽度或者路肩宽度来腾出额外的车道来提高通行能力。

Any proposed use of less-than-full-standard cross-section must be analyzed carefully on a site-by-site basis.Experience indicates that 3.3-m lane can operate safely if there are no other less-than-standard features;however, combined with shoulder-width reductions, substandard sight distance, and other features, 3.3-m lanes may not provide the same safe operation.任何少于全标准道路横截面的提议都必须建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经验表明,不考虑其他低于标准的因素,3.3

米得行车道宽足够保证安全。但是结合路肩宽度的减少,视距不足及其他因素,3.3米得行车道宽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度。Converting shoulder to travel lanes for additional capacity through a short bottleneck section has been shown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congestion-related accidents on some projects.Removing shoulders for several kilometers, however, has not had the same result.在某些项目中,在短程的瓶颈路段为了额外的通行能力,将路肩转变成行车道能显著减少由道路拥挤导致的交通事故。然而减少几公里长的路肩宽度,得不到同样的的结果。

Pavement marking, such as lane lines, edge lines, channelizing lines at interchanges and ramps, and word symbol markings,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the drivers.路面标记,像在立体交道和斜坡处的车道线,边缘线,通道线以及文字和符号标记,为驾驶员提供重要信息

Pavement markings define separate lanes of traffic travel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 inform drivers of lane restrictions, and convey certain regulation and warnings that would not otherwise be clearly understand.路面标记定义了单独的车道交通朝同一方向行驶,告诉驾驶员该车道限速,以及传达某些规则和警告,否则,它们不会被驾驶员清楚的明白。

Pavement marking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t night and during inclement weather, and,therefore, must be retroreflective.While well-maintained painted pavement markings are acceptable, thicker, long-life markings ,such as thermoplastic or performed tapes ,may perform better in wet weather and heavy traffic.同时保养好的涂有油漆的路面标志是可以采用的,厚的,长寿命的标记,像热塑性塑料或预成行的条带,可以在潮湿的空气和交通繁忙时表现得更出色。

翻译专业 篇6

关键词:翻译教学;影视翻译;任务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48-02

一、引言

翻译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社会需求很大的一项技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翻译课程和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笔译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的能力。根据大纲的要求,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为主要目标。根据穆雷2002年的统计,我国约有400所高校开设了翻译课程[1]。但近年来,翻译教学的实际情况令人担忧,高校的翻译教学已经与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求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这些差距体现在学生所学的翻译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翻译实践相脱节,学生真正想学的内容与课堂能够传授的相脱节,学生所学的内容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等等[2]。学生感觉翻译课上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翻译技能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毕业后很难直接从事职业翻译活动[3]。国内已有多名学者撰文探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改革,指出了翻译课程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状。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课程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翻译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主干课,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急需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法几方面进行改革,本文拟将影视翻译作为突破口,揭示影视翻译在翻译教学中的引入是对翻译教与学的促进与革新。

二、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

翻译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国内高校非常具有普遍性,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这些问题主要涉及教材、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几方面。

1.翻译教材落后。不管是国家统编教材还是教师自编教材,在理念上已经落后,不外乎由翻译基础理论、翻译方法讲解、练习加参考答案几部分组成。教材前面的理论介绍只是“装饰品”,对后面翻译活动的指导性很差。翻译理论偏重翻译标准的探讨,尤其是奈达的“对等”和严复的“信达雅”,与现实社会中的翻译实践活动的关系不够紧密。

2.翻译教学模式单调。翻译教学模式多为教师的讲解和“纠错式”的点评,学生进行翻译练习,课后完成相应的作业。翻译练习侧重微观层面,尤其是字句翻译的讲解和操练,语言层面的翻译技巧过多。很多教师认为,翻译课就是教给学生一些翻译技巧,甚至把技巧与数理化公式一样套用。然而过于重视翻译技巧,用几条翻译经验去套用多姿多彩的语言现象,难免会以偏概全。宏观的语篇翻译倾向于以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的翻译题目为导向,偏重散文类语篇,时效性差,种类单一。翻译教学没有体现出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宏观指导作用,“翻译教学”变成了“教学翻译”,不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为目标,而变成了巩固语言知识的教学辅助手段。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林,对翻译只有技巧层面的认识,缺乏从宏观层面确定翻译策略的能力,难以胜任实际的翻译任务。

3.翻译课程设置的束缚。英语专业翻译课安排在三年级,共两学期,每学期32学时,在16周内完成,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见面的机会一年总共32次。学制短,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学生没有翻译理论基础,在这样的前提下要培养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对翻译教学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三、影视翻译的引入

传统教材、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学生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在既有课程设置无法改变的局面下,教师必须以翻译教学的思想去设计翻译课,以专业技能培训的方式去组织翻译课,精心设计教学要点,布置翻译任务,体现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领会翻译理论,减少实践的盲目性,避免机械的练习和背诵。影视翻译的引入对国内翻译教学是极大的革新,其实国外翻译教材早已把影视翻译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而且兼顾理论与实践。英国Routledge1992年出版的Thinking Translation-A Course in Translation Methods:French-English在英国广为使用,书中第12章有练习题如下(转引自刘季春[4])小组题(电影字幕的翻译):①听下列原文的录音,讨论若要将其译成电影字幕需做出哪些决策,并简要列出各自的翻译策略;②将文本当作对白,使用秒表或手表将其计时切分;③将文本译成英语的电影字幕,并将译文如162页所示格式排出;④对翻译过程中某些主要细节的处理加以说明。米勒(J.Hillis Miller)在1985年的演讲中提到,“不管我们如何反对,我们的文化已经不再是书本文化,而更多的是影视和通俗音乐文化”[5]。国外影视翻译研究已经由从前局限于如何成功地进行配音翻译,转移到强调影视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影视与多媒体研究和传媒研究的互动关系[6]。但是,影视翻译的重要性被国内的翻译研究和教学极大地低估了,我们急需重新认识影视翻译研究和教学的价值。首先,国内外影视交流频繁,影视作品的社会需求强大。翻译教学必须尽最大努力满足社会需求和目的语文化建设需求,必须尽最大努力适应并指引翻译实务的发展[7] (13)。社会现实的需求通过各种途径反映在翻译实务上,所以影视翻译应该是翻译教学所关注的关键环节,在翻译练习实践中有所体现。如果翻译教学置实务教学素质和需求于不顾,则翻译教学的基本目标和目的都不可能落到实处[7] (18)。其次,影视作品类型多样,案例丰富,可以将翻译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影视翻译的引入能够有效拓展传统教材在翻译理论方面的局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翻译活动总是处于某种具体的语境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翻译的目的、接受者、传播媒介及场合等因素,从而领会翻译不仅仅是忠实通顺,还涉及从改译到变译等各种翻译策略和手段。①从传播媒介来看,影视翻译主要有字幕与配音两种形式。观看影视作品时是一次而过(反复播放DVD除外),这一艺术特点决定了不管是字幕还是配音,译者翻译影视对白时都要考虑作品的瞬时性和无注性,这与纸质文本的翻译存在着巨大差异。此外,译者还必须思考字幕与配音两种媒介的特殊要求而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配音译制片要通过听觉形象,即配音演员的表现,来再现原片的艺术风格,对白的翻译不但要禁得起看,更要禁得起听,因此,译者翻译时必须考虑到演员的对白与口型要一致,对白的语序与画面要一致,演员的对白风格要一致等。而字幕翻译则需要考虑不同的限制因素,最主要的是屏幕的空间局限性,字幕对白的翻译必须顾及对白的密度和演员说话的速度,避免让观众顾此失彼。②从接受者来看,观众的文化背景、审美特点等因素会影响翻译的结果。英译汉时,同一部作品在大陆港台两岸三地的翻译取向和翻译方法就有较大差别,比如电影片名的翻译。动作片The Fast and the Furious在内地、香港和台湾分别译为《速度与激情》、《狂野时速》、《玩命关头》,虽然措辞有较大差异,主题还比较一致,但以战争为背景的爱情片Captain Corellis'Mandolin在翻译取向上就有很大差异,分别为《科雷利上尉的曼陀林》、《火线有情天》、《战地情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片名翻译的因素,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③影视剧总是设定在某一种场合之中,题材、体裁多样,语言从口语到正式,可以满足翻译练习对文本类型多样化的要求。影视剧的分类方法不一而足,但从喜剧片、动作片、悬疑片、恐怖片,到动画片和纪录片,每种影视类型都有独特之处,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文本类型特点制定翻译策略,保持语言风格的连贯性与完整性。最后,影视翻译可以促进传统教与学模式的改革,由机械翻译到主动学和随时学。翻译课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基础教学阶段,培养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二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实践性翻译,强调实用性、社会服务性,影视翻译可以在这个阶段引入。传统的翻译教材都没有包含影视翻译,教师可以采取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性,激发学生从不自觉到比较自觉地用翻译的基本技能规范和原则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教师在整个翻译实践活动中更多的是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评价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主动探索、思考和实践,积累翻译知识并提高翻译能力。①翻译任务的布置。教师要根据明确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任务,难度应由简单到复杂,启发学生更主动地思考翻译理论对影视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并练习运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汉英练习一般侧重于中文电影的英文字幕翻译,而英汉练习则字幕与配音兼而有之。结合具体的翻译任务还要布置明确的思考题目,比如,影视作品的翻译与原作相比肯定会有所损失,译者如何弥补?或者译者如何处理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因素?翻译任务涵盖的范畴要广泛,要涉及喜剧、动作等各种类型的影视作品,话题应包含从文学、科技、经济到军事等。

对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传统的纯语言文学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需求。翻译标准并非只有“信、达、雅”,而是要根据文本类型、接受者的需求等众多因素,采取适当的方法达到翻译目的。此外,仅仅依靠教材中有限的翻译练习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远远不够。我们急需调整翻译教学的思路,强化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重视以市场为导向的各类真实的实用文本的翻译。基于任务型的影视翻译教学是一个理想的突破口,这种模式使翻译教学不再是机械的语言训练,而是更贴近学生需要,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使学生掌握多种文体的翻译技能,拓展学生对翻译理论的认识,更好地应对各种翻译任务,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百年回顾与展望[C].

[2]张柏然,许钧.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15.

[3]李德凤,胡牧.翻译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1980-2006)(下)[J].中国科技翻译,2009,(3):46.

[4]郭英真.翻译专业的翻译教学探索——以河南师范大学的本科教学实践为例[J].上海翻译,2010,(3):53.

[5]刘季春.调查与思考——谈建立我国翻译教材的新体系[J].中国翻译,2001,(4):52.

[6]Lefevere,Andre.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

[7]Kuhiwczak P.and K.Littau.A Compan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M].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2007.

[8]劉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3-18.

[9]曹曦颖.翻译教学改革的新走向——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273.

作者简介:杜志峰(1977-),男,硕士,讲师,常州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院长助理,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专业 篇7

建筑类相近专业本科生通常会在大三上学期修读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英语课, 课时为32 学时, 课程性质为专业限选课, 由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师进行讲授, 主要培养学生对专业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及翻译能力。因为本科生在大三上学期刚接触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知识背景还不具备, 专业术语掌握的不多, 进行段落翻译或阅读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多数教师在讲授专业英语时, 重视课本内容轻视课外练习, 只提供正确的翻译结果, 不比较出现不同翻译结果的原因, 翻译技巧讲得多, 相关的专业背景讲的少, 还存在部分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的现象, 这些现象都将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师生之间有效互动不多。

为了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 任课教师通常将翻译实践的环节集中在毕业设计环节英文摘要撰写以及一篇长度为2000字的英文科技英语翻译。多数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考虑到自身翻译能力太差, 选择互联网在线翻译结果来拼凑, 更有一些同学选择网上现有的中英文文章来应付了事, 这很容易造成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重复率过高的现象。

近几年来, 笔者担任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工作, 在翻译能力方面进行了课堂及课外的训练, 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科技论文标题翻译、规范及技术规程名称翻译、科技论文摘要翻译、科技论文段落翻译以及科技论文阅读中的科技术语、短句及长句翻译。发现学生在翻译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学生翻译标题时无法准确找出中心词;中文翻译过程中不调整不同的后置定语前后顺序, 直接按照英文中顺序罗列;标题不简洁, 出现“关于……的调查 (报告、研究、分析) ”等字样。例如:

Urban design to lower summertime outdoor temperatur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high-rise housing in Shanghai

错误翻译1:城市设计为降低夏季户外温度:在上海关于高层建筑的经验研究。

错误翻译2:夏季户外温度下的城市设计:一项关于上海高层建筑的实证研究

正确翻译:为降低夏季室外温度的城市设计:以上海高层建筑为实例。

在翻译规范及技术规程名称时, 不注重区分专业上对“规范”、“规程”、“标准”、“条例”“法规”这些术语在中文范畴中的差别, 一律翻译为“规范”。例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elding of steel structure of build⁃ing

错误翻译: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说明 (规格、规范) 。

正确翻译: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water saving products and general regulation for management

错误翻译:节水型产品技术状况与管理条例。

正确翻译: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

在摘要及段落翻译过程中, 术语翻译有待斟酌, 多数不专业, 长句及复杂句不遵从通用的翻译技巧, 前后顺序混乱, 因果关系颠倒, 从属关系不清晰, 还有些人名翻译不规范。对部分一词多义的单词斟酌不够, 想当然地套用自己知道的单词含义, 使得词不达意, 文理不通。

Physically, the museum nestles comfortably against a residen⁃tial backdrop to the west, sharing its site and a central lobby with the Guthire Theater. Yet to the east it confronts 16 lanes of highspeed freeway traffic that sever it from downtown Minneapolis[1].

错误翻译:物理上, 博物馆舒适地依偎于一片住宅背景西面, 同格斯里电影院共用场地和中央大厅, 而东面博物馆面临与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隔开的16车道的高速公路。

错误点评:“physically”翻译为“物理上”, 不通顺;“residen⁃tial backdrop”翻译为“住宅背景”, 理解起来困难;“Guthire Theater”翻译为格斯里电影院不规范, “格斯里剧院”与当地实际的建筑功能更相符;“high-speed freeway traffic”翻译为高速公路含义仍然不具体, 后面的freeway traffic没有译出, 翻译为“高速快车道”更好;因为对当地的建筑布局不清楚, 使得翻译方向时出错;定语从句太长, 将其放在先行词前翻译, 阅读起来过于繁复。

正确翻译:空间上, 博物馆舒适地依偎于西边的一片住宅群下, 同格斯里剧院共用场地和中央大厅;而东面, 博物馆面临的是16车道的高速快车道, 这将其与明尼阿波利斯相隔开来。

2 探索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及翻译实践的新模式

翻译能力是学生阅读国外科技文献的前提条件, 而大学英语课程在选取阅读材料时多为新闻性、科普性、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多注重学生对短语、短句的翻译, 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并不明显, 这使得学生在阅读专业性强、句子长、成分多的科技文献时往往非常吃力, 从不同模块入手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很有必要。但是很多教师受制于自身英语水平、专业造诣、学时、阅读材料及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因素, 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或者力不从心, 或者无从下手, 或者收效甚微。探讨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实践模式, 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 是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老师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翻译能力是译者语言转换能力和信息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2], 翻译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分类定位能力 (要求译者将翻译材料准确归类于自己的专业范畴, 即能确定那些半科技词汇、缩略语、科技词汇、专业名人在专业框架下的准确含义) 、专业知识理解能力 (要求译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广的专业视野, 即能在母语背景下理解专业问题中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 、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译者能熟练利用各种翻译技巧, 将翻译材料准确地表达出来) 、文章处理能力 (要求译者能熟知中英文文献在参考文献格式、文献引用格式、符号使用原则、文化及行业标准差异而对文献材料的再生成能力) 、语言推敲能力 (要求译者以美学原则对措辞、句法、篇章翻译反复推敲, 力求用词准确、逻辑缜密、行文活泼、文采丰富) 。

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而学生能否开展有效的翻译实践则是至关重要的。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是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翻译活动环节[3], 翻译实践得益于翻译教学, 但翻译教学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它在有限的时间内, 以统一的翻译材料为解决对象, 往往出现照本宣科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如果以翻译理论为教学重点, 学生常会觉得理论过于“高大上”, 逐渐丧失翻译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以翻译材料为教学重点, 学生只能获取的都是些七零八碎的翻译技巧, 若没有及时归纳总结, 将会出现“两张皮”现象:对讲授过的翻译材料了然于胸, 对未接触的翻译材料总感觉无从下手, 了不可见。翻译课上的两难现象:“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是每个讲授翻译课教师都会碰到的难题, 结合我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及教学反思, 在“授鱼”过程中“授渔”, 学生注意力更集中, 更容易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例如:

Over this simple structure is laid a traditional light aluminum and clear glass greenhouse skin . The symmetry of the garden plan is reiterated in the conservatory’s pair of low, 110-Foot-long side wings that flank a 62-foot-high central pavilion. While the long houses are familiar greenhouse forms, the pavilion is an exercise in pure geometry, composed of elemental Barnesian prime forms.

这段句子体现了专业英语的特点:多次使用被动句、单词“skin、wing、pavilion”前有较长的修饰成分、专业术语多、句式结构复杂 (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以“授鱼”为目标的教学过程是:查生词, 确定中文含义→分析句子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及从句) →指定某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翻译结果→教师对同学的翻译结果进行评价, 给出正确的翻译结果。这样的教学过程虽然强调了学生在翻译中的主动性 (查单词、找成分、试翻译) , 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更大程度地发挥, 因为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没有得到合理的引导, 出现翻译错误的概率较高;以“授渔”为目标的教学过程[4]大体按下面的顺序展开:被动句的翻译→形容词修饰名词的翻译→定语从句和过去分词作定语的翻译→状语从句的翻译→段落翻译讲解。如果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 也许从讲解中掌握了一些翻译技巧, 但学生上课容易疲累, 且遗忘速度比较快;笔者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 不同于上面的“授鱼”教学和“授渔”教学, 在此定义为“职业学渔”教学。具体过程如下:图片展示该温室的建筑构造和建筑布局→图片展示建筑师爱德华·巴恩斯的代表性建筑 →指定某位同学说出温室的外部结构形式、巴恩斯的建筑风格→指定同学说出自己的翻译结果→介绍该段落的翻译特点、翻译技巧及学生容易出错的翻译内容。通过对比, 可以清晰地发现:“授渔”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句式结构、掌握翻译技巧, 更侧重于语言教学, 容易束缚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创造性;“职业学渔”教学侧重于让学生了解专业背景知识, 进而学会用自己的职业语言来表达翻译内容, 专业背景知识打破了学生在母语和外语交流中的屏障, 克服了学生的畏惧心理, 更容易提高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能动性。

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5], 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在“职业学渔”教学中, 布置一定数量具有职业背景的课外翻译作业, 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常用的专业术语和句式结构, 也可以让学生打开专业视野, 阅读最新的科技信息。笔者布置的作业形式有:以小组为单位, 翻译施工图中的建筑设计总说明;在外文期刊网下载英文文章, 进行英文题目及摘要翻译;以小组为单位, 翻译建筑投标合同;推荐国外比较优秀的设计网站和设计师门户网站, 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撰写英文求职简历。翻译实践形式的多样性尽可能照顾到了学生的职业兴趣, 避免了学生应付完成作业的坏习惯。为了对照总结翻译实践成果, 需要实践小组附上自己遇到的专业术语, 并提出课堂教学中讲解的翻译技巧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实践总结, 学生认识到了理论学习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老师可以发现课堂教学中需要更新完善的理论知识。

3 问题及启示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是难度高、规模大, 大型工程项目经常涉及国际招投标和工程设计问题, 而且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开展商业会晤、技术沟通等问题, 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建筑翻译需求的扩大, 建筑从业人员的翻译能力将提高其在工作应聘过程中的自由度。“职业学渔”的课堂教学模式及翻译实践模式,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但是, 这种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将遇到一些现实性问题:其一, 专业英语课往往没有后续课程, 多处于“盲肠”境地, 虽然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短时间内会有所变化, 但没有更多的时间和课程来巩固翻译能力;其二, 根据翻译小组提交的翻译成果无法判定每个组员的翻译能力, 个体的差异性人为地增加了翻译小组内的管理难度;其三, 搜集职业学渔的教学案例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仅仅依靠高校教师的个人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若能成立专业英语教学小组, 搭建学院层次的职业学习平台, 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蒋山, 应宜文.建筑学专业英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王树槐, 王若维.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和发展层次研究[J].外语研究, 2008 (5) :80-88.

[3]曹明伦.从教学视角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13) :1-8.

[4]王海峻.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翻译教学探索[J].山东外语教学, 2006 (5) :92-94.

翻译专业 篇8

翻译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技能, 也是社会需求很大的一项技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翻译课程和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笔译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 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 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的能力。根据大纲的要求, 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为主要目标。根据穆雷2002年的统计, 我国约有400所高校开设了翻译课程[1]。但近年来, 翻译教学的实际情况令人担忧, 高校的翻译教学已经与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求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这些差距体现在学生所学的翻译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翻译实践相脱节, 学生真正想学的内容与课堂能够传授的相脱节, 学生所学的内容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 等等[2]。学生感觉翻译课上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 翻译技能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毕业后很难直接从事职业翻译活动[3]。国内已有多名学者撰文探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改革, 指出了翻译课程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状。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 课程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翻译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主干课, 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急需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法几方面进行改革, 本文拟将影视翻译作为突破口, 揭示影视翻译在翻译教学中的引入是对翻译教与学的促进与革新。

二、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

翻译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国内高校非常具有普遍性, 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 这些问题主要涉及教材、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几方面。

1. 翻译教材落后。

不管是国家统编教材还是教师自编教材, 在理念上已经落后, 不外乎由翻译基础理论、翻译方法讲解、练习加参考答案几部分组成。教材前面的理论介绍只是“装饰品”, 对后面翻译活动的指导性很差。翻译理论偏重翻译标准的探讨, 尤其是奈达的“对等”和严复的“信达雅”, 与现实社会中的翻译实践活动的关系不够紧密。

2. 翻译教学模式单调。

翻译教学模式多为教师的讲解和“纠错式”的点评, 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课后完成相应的作业。翻译练习侧重微观层面, 尤其是字句翻译的讲解和操练, 语言层面的翻译技巧过多。很多教师认为, 翻译课就是教给学生一些翻译技巧, 甚至把技巧与数理化公式一样套用。然而过于重视翻译技巧, 用几条翻译经验去套用多姿多彩的语言现象, 难免会以偏概全。宏观的语篇翻译倾向于以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的翻译题目为导向, 偏重散文类语篇, 时效性差, 种类单一。翻译教学没有体现出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宏观指导作用, “翻译教学”变成了“教学翻译”, 不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为目标, 而变成了巩固语言知识的教学辅助手段。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林, 对翻译只有技巧层面的认识, 缺乏从宏观层面确定翻译策略的能力, 难以胜任实际的翻译任务。

3. 翻译课程设置的束缚。

英语专业翻译课安排在三年级, 共两学期, 每学期32学时, 在16周内完成, 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见面的机会一年总共32次。学制短, 课时少, 教学内容多, 学生没有翻译理论基础, 在这样的前提下要培养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对翻译教学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三、影视翻译的引入

传统教材、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学生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在既有课程设置无法改变的局面下, 教师必须以翻译教学的思想去设计翻译课, 以专业技能培训的方式去组织翻译课, 精心设计教学要点, 布置翻译任务, 体现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 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领会翻译理论, 减少实践的盲目性, 避免机械的练习和背诵。影视翻译的引入对国内翻译教学是极大的革新, 其实国外翻译教材早已把影视翻译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 而且兼顾理论与实践。英国Routledge1992年出版的Thinking Translation-A Course in Translation Methods:French-English在英国广为使用, 书中第12章有练习题如下 (转引自刘季春[4]) 小组题 (电影字幕的翻译) : (1) 听下列原文的录音, 讨论若要将其译成电影字幕需做出哪些决策, 并简要列出各自的翻译策略; (2) 将文本当作对白, 使用秒表或手表将其计时切分; (3) 将文本译成英语的电影字幕, 并将译文如162页所示格式排出; (4) 对翻译过程中某些主要细节的处理加以说明。米勒 (J.Hillis Miller) 在1985年的演讲中提到, “不管我们如何反对, 我们的文化已经不再是书本文化, 而更多的是影视和通俗音乐文化”[5]。国外影视翻译研究已经由从前局限于如何成功地进行配音翻译, 转移到强调影视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影视与多媒体研究和传媒研究的互动关系[6]。但是, 影视翻译的重要性被国内的翻译研究和教学极大地低估了, 我们急需重新认识影视翻译研究和教学的价值。首先, 国内外影视交流频繁, 影视作品的社会需求强大。翻译教学必须尽最大努力满足社会需求和目的语文化建设需求, 必须尽最大努力适应并指引翻译实务的发展[7](13) 。社会现实的需求通过各种途径反映在翻译实务上, 所以影视翻译应该是翻译教学所关注的关键环节, 在翻译练习实践中有所体现。如果翻译教学置实务教学素质和需求于不顾, 则翻译教学的基本目标和目的都不可能落到实处[7](18) 。其次, 影视作品类型多样, 案例丰富, 可以将翻译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影视翻译的引入能够有效拓展传统教材在翻译理论方面的局限,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翻译活动总是处于某种具体的语境之中, 翻译策略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翻译的目的、接受者、传播媒介及场合等因素, 从而领会翻译不仅仅是忠实通顺, 还涉及从改译到变译等各种翻译策略和手段。 (1) 从传播媒介来看, 影视翻译主要有字幕与配音两种形式。观看影视作品时是一次而过 (反复播放DVD除外) , 这一艺术特点决定了不管是字幕还是配音, 译者翻译影视对白时都要考虑作品的瞬时性和无注性, 这与纸质文本的翻译存在着巨大差异。此外, 译者还必须思考字幕与配音两种媒介的特殊要求而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配音译制片要通过听觉形象, 即配音演员的表现, 来再现原片的艺术风格, 对白的翻译不但要禁得起看, 更要禁得起听, 因此, 译者翻译时必须考虑到演员的对白与口型要一致, 对白的语序与画面要一致, 演员的对白风格要一致等。而字幕翻译则需要考虑不同的限制因素, 最主要的是屏幕的空间局限性, 字幕对白的翻译必须顾及对白的密度和演员说话的速度, 避免让观众顾此失彼。 (2) 从接受者来看, 观众的文化背景、审美特点等因素会影响翻译的结果。英译汉时, 同一部作品在大陆港台两岸三地的翻译取向和翻译方法就有较大差别, 比如电影片名的翻译。动作片The Fast and the Furious在内地、香港和台湾分别译为《速度与激情》、《狂野时速》、《玩命关头》, 虽然措辞有较大差异, 主题还比较一致, 但以战争为背景的爱情片Captain Corellis'Mandolin在翻译取向上就有很大差异, 分别为《科雷利上尉的曼陀林》、《火线有情天》、《战地情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片名翻译的因素, 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 (3) 影视剧总是设定在某一种场合之中, 题材、体裁多样, 语言从口语到正式, 可以满足翻译练习对文本类型多样化的要求。影视剧的分类方法不一而足, 但从喜剧片、动作片、悬疑片、恐怖片, 到动画片和纪录片, 每种影视类型都有独特之处,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文本类型特点制定翻译策略, 保持语言风格的连贯性与完整性。最后, 影视翻译可以促进传统教与学模式的改革, 由机械翻译到主动学和随时学。翻译课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基础教学阶段, 培养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二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实践性翻译, 强调实用性、社会服务性, 影视翻译可以在这个阶段引入。传统的翻译教材都没有包含影视翻译, 教师可以采取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性, 激发学生从不自觉到比较自觉地用翻译的基本技能规范和原则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教师在整个翻译实践活动中更多的是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评价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通过主动探索、思考和实践, 积累翻译知识并提高翻译能力。 (1) 翻译任务的布置。教师要根据明确的学习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任务, 难度应由简单到复杂, 启发学生更主动地思考翻译理论对影视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并练习运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汉英练习一般侧重于中文电影的英文字幕翻译, 而英汉练习则字幕与配音兼而有之。结合具体的翻译任务还要布置明确的思考题目, 比如, 影视作品的翻译与原作相比肯定会有所损失, 译者如何弥补?或者译者如何处理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因素?翻译任务涵盖的范畴要广泛, 要涉及喜剧、动作等各种类型的影视作品, 话题应包含从文学、科技、经济到军事等。

对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 传统的纯语言文学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需求。翻译标准并非只有“信、达、雅”, 而是要根据文本类型、接受者的需求等众多因素, 采取适当的方法达到翻译目的。此外, 仅仅依靠教材中有限的翻译练习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远远不够。我们急需调整翻译教学的思路, 强化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 重视以市场为导向的各类真实的实用文本的翻译。基于任务型的影视翻译教学是一个理想的突破口, 这种模式使翻译教学不再是机械的语言训练, 而是更贴近学生需要, 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使学生掌握多种文体的翻译技能, 拓展学生对翻译理论的认识, 更好地应对各种翻译任务, 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摘要:英汉互译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但近年来翻译教学与学生的需求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 存在较多问题。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急需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影视翻译在翻译教学中的引入可以对教与学两方面起到促进与革新的作用, 国内需重新认识影视翻译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关键词:翻译教学,影视翻译,任务型

参考文献

[1]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百年回顾与展望[C].

[2]张柏然, 许钧.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615.

[3]李德凤, 胡牧.翻译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1980-2006) (下) [J].中国科技翻译, 2009, (3) :46.

[4]郭英真.翻译专业的翻译教学探索——以河南师范大学的本科教学实践为例[J].上海翻译, 2010, (3) :53.

[5]刘季春.调查与思考——谈建立我国翻译教材的新体系[J].中国翻译, 2001, (4) :52.

[6]Lefevere, Andre.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3.

[7]Kuhiwczak P.and K.Littau.A Compan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M].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 2007.

[8]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13-18.

大学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探究 篇9

翻译, 作为一个独立的题型, 也已经出现在改革后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试卷上。由此可见, 作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翻译和翻译教学, 开始得到了大学英语教学界的重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一般要求中指出:“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 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英语单词, 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 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但很多学生得分都偏低, 在遣词组句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甚至有不少学生直接放弃该题型。学生的翻译水平极大地影响了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本文拟对当前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适当分析, 并就如何完善和改进翻译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问题

对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定位在以培养其应用翻译能力为目标。目前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 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主要表现出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缺乏整体性的教学计划。虽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翻译能力提出了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 但是对各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给予明确的指示, 从而导致翻译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其次, 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大多数都被设置为公共选修课, 甚至很多院校没有设置翻译教学课程。翻译等应用型课程被设置为公共选修课, 选课学生人数多, 翻译课经常是大班授课, 学生在课上锻炼机会少, 教师不能对每个学生的翻译练习进行修改、评议,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胜任翻译任务。

2. 教材编写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始终缺乏专门实用的英汉互译教材。很多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材大多是以四、六级考试或考研英语中的翻译题型为导向, 仅仅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没有将翻译视为学生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素养予以重视。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后设立的翻译练习, 基本上都是单句翻译, 但这些翻译实际上是一种造句, 是一种语言学习的手段, 目的是巩固课文中的重要词汇或句型。即便是教师通过练习讲解了一些翻译技巧, 但是比较零散, 不能有效帮助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学习。

3. 师资力量

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毕业于外国语言学与文学专业, 长期从事大学英语基础教学工作, 基本上不从事应用翻译的实践与研究, 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化。大学英语教师都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 但大多缺少实践的机会。这使得很多教师在授课时感到力不从心, 局限于理论、技巧的讲解, 不利于学生的接受。

二、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对策

1. 系统讲授翻译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

教师可结合教材, 在平时的读写教学中穿插翻译教学, 系统讲授一些翻译的原则、标准、过程和要求等基础翻译理论知识, 以及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指导学生练习,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翻译技巧和译感。英汉互译的方法有许多种, 教师应把基本的翻译方法系统地介绍给学生, 如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法、增译法、删略法、分清主次法、词类转换法、长句拆译法、替代法等, 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又有较高的汉语修养, 如果教师能在授课中增加一定的翻译理论指导, 对学生稍作点拨, 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尝试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目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大多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是课堂的主体, 很少给学生在真实语境下进行翻译实践的机会。引起的后果, 首先是翻译占用时间过多, 内容抽象、过程单调;其次是教学效果不佳。现有的翻译教学模式的确已经不适应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 (2003) 明确提出:“我们认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以课堂教学与在校园网上运行的英语教学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主要发展方向。”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的推进, 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及测试在国内大专院校日益普及。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强调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 并充分发挥计算机可反复进行训练, 以及教师可通过课堂传授翻译知识和课外辅导学生培养翻译技能的特点,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来选择合适的翻译学习资料, 借助计算机迅速提高自己的英汉双语翻译能力, 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3. 运用英汉对比法促进学生语言思维转换

翻译的过程是译者语言思维转换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首先要让其对英汉表达的差异及深层原因———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有一定的认识, 使其能够在翻译过程中顺利完成思维方式的转换。英语区别于汉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英语重语法而汉语重语义;英语多用连词、介词来表示词、词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汉语很少用;英语忌重复, 为避免重复常用代词、省略和变换的表达方式, 而汉语习惯用重复表强调;汉语常用无主句, 而译成英语时则常用被动语态;英语有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且有时态、语态的变化, 而汉语动词可连用且无时态变化;英语谓语必须在人称、数上与主语一致, 而汉语的句子结构较松弛;英语是形态语言, 要求句子成分齐全, 而汉语是逻辑语言, 写句子“意尽为界”, 句子的信息量没有语法形式上的限制, 弹性大。所以教师如能抓住英汉的这些特征, 适时地对学生加以指导, 学生就可以避免母语的负面影响, 从而增强对英语的敏感度。教师在读写教学中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结合课文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 找出它们在语法、文化、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段等方面的差异, 使学生通过翻译训练掌握一定的应对语言差异的翻译技巧, 并通过翻译训练积累经验, 加速学生从母语思维向英语思维的转化, 从而提高其翻译水平。

4. 加强学生的翻译练习和实践

只有将其所学到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及时应用到翻译实践中, 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生的翻译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学生大量地练习是提高其翻译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节选课文中有代表性的句子作为学生口头翻译的语料, 定期选取阅读材料中一些代表性的英语或汉语段落供学生练笔。同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英汉对译的杂志和读物, 促使学生在不断总结和领悟中逐渐提高翻译水平。同时, 各高校在考查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过程中, 应当重视翻译能力的测评。测试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可以采用汉译英填空题形式, 还可以有段落翻译, 英汉句子翻译, 或者是定期组织翻译竞赛, 等等。通过这些测评方式,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翻译技能的重视程度, 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对翻译的兴趣。

三、结语

如果说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和不断积累的过程, 那么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改革就是缩短这个过程的加速器。在有限的学时中把繁杂的翻译理论与技巧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从而最大化地提高英语学习者的翻译能力与水平, 将是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谢帮秀.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概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2) .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 2003.

高职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策略研究 篇10

翻译教学的必要性

对外交流的需要随着我国对外交流进一步加强, 英语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功能越来越突出。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盛大召开, 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步伐明显加快,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对当今的大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学生就业的需要近年来,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感到不满意, 学生大多握有英语四、六级证书, 可在实际工作中连普通的本专业文章都翻译不了。可见, 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需要加强。因此, 教学要从实际出发, 充分利用现有教材等资源, 结合学生专业, 力求培养与社会接轨、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是翻译教学还是教学翻译目前, 关于翻译教学争论的问题很多, 不同的翻译教学观念往往导致完全不同的翻译教学体系和培训模式。“是翻译教学还是教学翻译?”就是其中争论的问题之一。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是两个不同概念:翻译教学是以翻译为媒介进行语言教学, 而教学翻译则是以语言教学为媒介进行的翻译教学。语言教学中采取的翻译方法不是以交流为目的, 而是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并掌握语言知识, 获得语言能力;而翻译教学则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语言能力基础上训练翻译技能。翻译学家穆雷教授指出:在教学翻译中, 翻译是外语教学的附庸, 是教学的手段而非教学的目的。如果是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检测学生对外文词汇和语法的掌握程度, 那属于教学的范畴;如果在学生达到一定的英文水平之后, 专门开设翻译选修课, 按照翻译教学的要求进行训练, 旨在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那才称为翻译教学。所以, 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教学类型, 前者的目的是巩固和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后者旨在培养学生的双语交际能力。

中西文化差异因素学生在翻译的时候常常会遇到生活常识、历史事件、典故或英语习语等方面的问题, 对这些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对学生文化功底的反映。如果我们的语言教学忽视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来孤立地讲授抽象的语言现象, 那么学生在从事翻译工作时就会弄出许多笑话。例如:“真是一个铜板掰成八瓣儿花……”这句如果译成“Each single copper had to be broken up into eight pieces before being spent…”外国人一定看不懂:中国人为什么把钱掰成八瓣儿花呢?这样做是否违法呢?这样的钱是否能花出去呢?这样的译文就产生了文化障碍, 外国人就看不懂了。而改译成“Each single copper had to be eked out…”, 外国人一看就明白了。所以, 语言是为了更好地交际和交流, 缺乏对文化知识的了解, 肯定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 影响使用。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必须是一个“杂”家, 需要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国情地情、名胜古迹、花草树木、昆虫动物等百科知识, 避免因缺乏相关知识在对外翻译中出现尴尬的局面。

薄弱的汉语功底一篇好的译文, 既要求对原文的理解正确无误, 又要求译文的语言通顺流畅。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常常有的学生心里明白译文的含义, 却苦于无法用恰当的汉语表述出来;译出的句子往往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不知所云。例如:“People were getting to consider it old-fashioned to limit their purchases to the amount of their cash balances.”有人译成“人们越来越认为将购买力限制在现金余额的范围内已经过时了。”这样的翻译不算错, 只是译者不会用四字格这种技巧使译文变得更为精练。一个“量入为出”就把“limit their purchases to the amount of their cash balances”的意思全包括进去了。所以, 原文若译成“人们越来越认为量入为出已经过时了。”就更加贴切, 也更加符合我们的语言表达习惯了。

专业术语词汇的缺乏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专业术语, 如科技类翻译除了有英语、汉语的语言和文化修养外, 必须掌握一定的科技术语知识。在翻译中人们会发现, 这些科技术语方面的英语词汇和普通字典上的含义是不同的。例如, 有人把“Analysis of Variance program”错译成“不同程序的分析”, 而正确的应该是“方差分析程序”;又如“Description of Population program”是指“总体描述程序”, 却有人误译成“人口程序的叙述方法”;再如有人把“sweetened condensed milk (甜炼乳) ”译为“加糖冷凝牛奶”。这些错误都是由于译者自己不懂, 也不查词典, 望文生义而造成的。英语中有的词可以当普通词用, 也可当科技术语用。如“significance”作为普通词, 意思是“重要性”、“意义”, 而作为数理统计学术语意思就是“显著性”了。举个例子:As part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data pooled for the six subject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eneficial effect on acidogenicity of plaque was determined (对菌斑产酸性的有利影响的显著性进行了测定, 作为六人数据处理的一部分) , 从这句本身和其上文来看, 这里讲的是实验所得数据的数理统计处理。因此, significance在这里应该翻译为“显著性”。

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方法

课前介绍,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课上开展自主式的翻译实务教学活动在翻译实务教学活动中,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参与翻译实践活动的机会。激励学生根据其自身需要进行课后自主学习、提高和扩展, 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自觉学习, 大胆实践, 积极积累翻译知识, 充分实践翻译理论, 迅速提高翻译能力。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扩大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知识首先, 引导学生在课外去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报纸、杂志, 增加中国文化 (包括汉语) 及所学语言国家概况等知识, 多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以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其次, 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英美原版电影和录像片。这不仅是因为大部分电影或录像片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某个侧面的缩影, 而且还在于通过观看片中演员的表演, 学生可以了解和学到许多与英语文化有关的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

坚持启发式教学模式, 注重研讨翻译行为涉及语言的审美过程和语言表现的经验, 而这些经验的获得均来自于实践, 所以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是翻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才能有效实现翻译教学的效果, 实现翻译课堂教学中师生间互动, 坚决避免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坚持启发式教学, 将新的信息留待学习者自己去探求。在教学实践工作中, 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难易适度的原文, 先要求学生去独立翻译, 然后指导学生之间展开讨论, 在相互探讨中获得最佳译文。以此来让学生不断积累翻译经验, 不断调整学生的翻译思路, 从而有效地训练学生形成又快又准确的双语转换能力。

今后的翻译教学是综合知识体系教学的高度概括, 是以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为目标的教学, 对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 多指导、勤点拨, 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修养。翻译常常需要思考和灵感,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实践是提高翻译能力的捷径, 要不断地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同翻译理论相结合, 灵活运用翻译原则和标准, 以此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黄信.高职高专翻译教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8) .

[2]穆雷.建设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J].中国翻译, 2008 (1) :41-44.

[3]卜玉坤.高校专业英语翻译教学训练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6) :133-134.

环境化学专业英语翻译技巧初探 篇11

一、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交流语言,正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英语为书写语言发表的科技学术论文、书籍和刊物越来越多,无论是生产设备说明书,或是生产操作程序说明书;无论是商务谈判,或是学术论文的写作与翻译,这一切都和英语紧密相关,所以英语的学习和科技英语的翻译日益受到重视。

环境学科作为近几年比较热门的学科,各国在其相关领域的交流愈加频繁,有关环境的科技文献翻译逐渐增多,这对大量了解国外前沿的环境问题、对该学科在国内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环境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必须了解环境学科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技巧以及常用的词汇。

二、环境化学英语的特点

环境化学专业英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和修辞等多个方面。

1 .词汇

在词汇方面,环境化学领域有自己的一套专业术语,通常通过缀合法、复合法、缩合法、首字母缩略和专有名词等方法进行构成,例如:photomorphogenesis(光形态发生)一词就是由photo+morpho+genesis三个词缀合而成;salt-former(卤素)则由两个词复合而成;由smoke和fog缩合成smog(烟雾);POPs则是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的缩写等等。

2.句法

在句法方面,与科技英语一样,环境化学专业英语具有大量使用长句和名词化结构(主要是用具有动作意义的名词+of+修饰语)、广泛使用被动语态和非谓语动词、不同用法的时态和定语后置等特点。

3.修辞

在句型和时态的使用上,多为用来陈述客观事实和问题,描写过程和状态,说明特性和功能,所论情理多为一般性、频繁性和特征性。因此,在文中大量使用陈述句型,谓语动词主要以一般时为主,如一般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等。在语气的使用上,往往采用虚拟语气;在表达上力求简明、扼要、规范,逻辑严密。

4 .其他特点

由于科技文章本身的客观性、信息性,所以在句子结构和其他语言特点上就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如分隔结构、非言词符号、倒装、省略等的使用。

三、环境化学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翻译方法

1.翻译的基本原则

专业英语的翻译是词汇、语句、段落、文章翻译的有机整体,且十分注重逻辑关系,所以翻译一般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表达原文,使得译文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用词准确,行文流畅通顺。

文中多用长句、难句,修饰语多、联合成分多、结构复杂,例如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同位语、插入语等,通过一定的语法规则与句子主干结合在一起,使句子长而复杂,具有严密、紧凑的特点;而汉语句子倾向于短句,在英语长句汉译时,既要从汉英差异出发,处理好句子结构形式上的问题,又要做到保留英语长句在表达思想方面严密紧凑的特点。

综上所述,翻译基本上要遵循“忠实”“通顺”和具有“美感”这三个主要原则,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日常翻译中都要注意这些原则。

2 .常用翻译方法

(1 )科技术语和专有词汇的翻译

一般来说,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意译法:意译法就是根据原词的实际含义译成对应的汉语术语。这种译法广泛运用于科技术语的翻译,具有概念明确、易懂易记的优点。例如:persistent residue 持久性残留;ozone layer 臭氧层;particulate matter大气颗粒物;photochemical reaction 光化学反应;methyl mercury 甲基汞;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homeostatic mechanisms 自调节机理;inorganic chemicals 无机化学;limestone 石灰石等等都是采用意译的方法来翻译的。

还有一类就是合成词的翻译,根据特定的含义的词根词缀组合成新的词,环境化学中常用的出现频率较高的前缀如anti-,auto-,contra-,ex-,intra-, mono-,pre-,per-,poly-,syn-,semi-,trans-,thermo-,un-,等;后缀如-able,-al,-acid,-amide,-ic,-ise,-meter等。

例如hydrochlorofluorocarbon (氟氯氢化碳)一词,该词由hydro-(氢),chloro-(氯代),fluoro-(氟代),carbon(碳)四个基本词素构成。即便是包含多词素结构的长词,只要懂得分析词中所包含的基本词素,也同样可以猜到它们的意义。又如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二氯二苯三氯乙烷,即DDT),就是由di- (二),chloro-(氯代),di-(二),phenyl(苯基),tri-(三),chloroethane (氯乙烷)构成的。所以掌握了构词法和环境化学常见词根词缀,可以很快推出单词的意思。

音译法:音译法就是按原词的英语发音译成相对应的汉语,这种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无法揭示词汇的真正意义。随着新术语的出现,对不少词已用意译来代替。如:atrazine 阿特拉津;clone克隆;nylon 尼龙;dichlorodiphenyl trichloroethane(DDT)滴滴涕;calories 卡路里;Chernobyl 切尔诺贝利;El Ni&o 厄尔尼诺;Humus 胡敏素;Mole 摩尔;DDVP 敌敌畏。

半音半意法:这是音译与意译的结合。如:Nernst equation能斯特方程;Thomas model 托马斯模型;Michaelis(-Menten)equation 米式方程;Beer-Lambert law比尔-朗伯定律;Diels-Alder condensation 狄尔斯-阿尔德缩合反应等。

缩写替代法:有一部分单词由于使用广泛,直接写出其英文缩写便可知其含义,所以这类的单词基本不翻译,可以直接引用。如:GDP 国内生产总值;UV 紫外(光);VOCs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POPs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AHs 多环芳烃;BOD 生物需氧量;COD 化学耗氧量;HFCs 氟氢化碳;DNA 脱氧核糖核酸;CEC 阳离子交换量;PCBs 多氯联苯;ATP 三磷酸腺苷等等。

特殊含义:有个别单词在环境化学专业英语中所选择的词义是与非专业英语不同的特殊含义,如:bond一词在日常用语中为纽带、契约、证券等意思,在环境专业中则表示键的含义,O-H bond表示O-H键;pack本义为包、捆,而battery packs则译成电池组;current本义为流通,引申为电流等等。这些词汇需要结合句子含义在词的本义上引申,进而找到最合适恰当的词义。

(2)句子的翻译

环境化学专业英语作为科技英语是用来陈述自然界、科技界所发生或出现的事情,描述其规律、特点、过程等的语言,表达客观准确、逻辑性强、结构严谨,这样才能更好地记录自然界和科技界的动态,所以根据这些特点,其使用长句,难句的频率也比较高,翻译时要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

①将名词性短语扩展成分句或转换成动宾结构

大量的应用名词性短语可以使文章变得简洁,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但在翻译中我们要注意将名词性短语扩展成分句或是改变其结构顺序,使其译成中文的语句逻辑准确,表达清楚。

如下例子所示:

a.The earth rotates on its own axis, which causes the change from day to night.

b.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on its own axis causes the change from day to night.

译文:地球绕轴自转,引起昼夜的变化。

名词化结构“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on its own axis”使复合句变成了简单句,而且使表达的概念更加严密准确。

又如:The slightly porous nature of the surface of the oxide film allows it to be colored with either organic or inorganic dyes.斜体部分可翻译为氧化膜表面具有轻微的渗透性。这样的翻译避免了冗长的句子,使其成为动宾关系,同时也更加简洁准确。

The harnessing of energy for the manifold needs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has driven economic development.

对斜体部分进行扩充,可翻译成:对于工业文明的多种需要来说,能量的利用驱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获得足够的能量已经成为提高全人类生活水平的关键。这样整个句子变得浅显易懂。

②将定语成分转换成独立句、状语分句等

由于专业英语要求准确简练的原则,所以为了明确表示和描述对象,常常需要较多地使用非限定性动词作定语,句子中常使用非限定性动词构成的各种短语来替代从句或是分句,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将其转换成独立的句子或是状语分句,提到所修饰的词之前,以符合汉语的语序。

如:Another environmental problem associated with high nitrate concentrations in groundwater is eutrophication of receiving waters.

译文:与地下水含硝酸盐过高的有关的另一环境问题是供水源的富营养化。

This combination,the material and energy balance,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tools used in the sequence of steps necessary to bring a chemical reaction from the idea stage to a viable large-scale commercial process.

译文: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的结合是把化学反应从理想状态变成实际的大规模工业生产过程的必要步骤和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③将被动转换成主动

英语被动句的翻译处理具体大致有四种,即将英文原句译成汉语的无主句;将原文其他成分改译成主语; 加译主语;原文主语仍译作主语。请看下面的例子:

Industrial production is being examined on a wide front,with a view to reduc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by appropriate choice of materials,and their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译文:为了能够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和合理的化学反应路线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对工业产品做全面的监测。(无主句)

However,many other redox processes are utilized by bacteria.

译文:然而,细菌可以利用许多其他的氧化还原过程。(其他部分改译主语)

Proteins,carbohydrates fats are often grouped together and called organic nutrients.

译文:人们常把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归为一类称其为有机养分。(加译一个主语“人们”)

The reactivity of gasoline components with hydroxyl radicals can be understood on the basis of the number of C-H bonds and their relative strengths.

译文:汽油各组分与羟基自由基的反应活性可根据所含C-H键的数目以及其强度来理解。(主语不变)

④增加词语以表示不同的时态

从时态上看,科技英语多采用一般现在时,使表述具有“无时间性”,所以在翻译中,我们需要补充一些与时间有关的词汇,使得时态更加明显。

如:Virtually,all decisions about the control of nitrate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are made in the face of uncertainties that frustrate efforts to guarantee the desired results.

译文:实际上,迄今为止所有关乎控制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决策都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这往往使我们的计划落空,难以达到期望的结果。

⑤以“it”引导的主语从句的翻译

这种句式在环境化学专业英语中及其常见,既突出了所要强调的部分,同时避免了句子主语过长导致头重脚轻的弊端,还可以丰富句式,使得文章中的句式不至于仅仅使用被动语态或是名词性结构,而过于单调。

如:It is instructive to view human energy use against a backdrop of the continual and massive flow of energy that occurs at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译文:考察人类对地球表面上持续不断的巨大能量流动的利用是有益的。

It has recently come to be appreciated that methane hydrates occur widely in nature,principally in ocean sidements or in the arctic permafrost.

译文:最近,甲烷水合物在自然界主要是在海洋沉积物中或者在北极的永久冻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得到人们的重视。

翻译这类句子是要注意按照汉语的顺序翻译,将主语从句部分提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化学专业英语的翻译属于书面语的翻译,注重逻辑关系,表达客观准确、结构严谨,风格独特,但翻译并不是无规律可循,只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专业词汇,积累专业知识,掌握并运用翻译的基本技巧,力求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用词准确。

参考文献:

[1]Thomas G.Spiro,William M.Stigliani.Chemistry of the Environment[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楠.基于水利专业科技英语翻译的技巧[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2(36):98-99.

[4]李新颜,王贵元.科技英语的特点及翻译原则[J].大众科技,2008,6:167-168.

[5]刘爱勤.科技英语的词汇特征及其翻译策略[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8,1(17):79-81.

[6]刘毅.英文字根字典[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

[7]马永祥等.化学专业英语[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8]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翻译专业 篇12

关键词:非通用语种专业,跨文化交际,翻译教学,教学改革

外语学科非通用语种专业,是指相对于英语专业教学而言的日语、俄语、德语、法语等专业。随着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交流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对英语以外的非通用语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非通用语种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近三年来,国内很多高校在原有的英语系的基础上增加了日语、俄语、德语、法语等小语种专业并组建了外语学院,已开设非通用语种专业的高校则扩大了招生量。就河南省情况来看,除了原有的开设非通用语种专业的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外,河南省不少专科升本科的院校也都开设了非通用语种本科专业。非通用语种专业的毕业生近5年来增加了将近3倍,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才市场的需求。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给我省非通用语种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就要求我们及时把握就业动向,认识当前形势,及时调整专业发展策略,以培养更多更好、适合社会需要的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

一、当前非通用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2008年3月和6月,我们课题组分别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始和收尾两个时间段,在相关高校非通用语种专业教师和学生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对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南阳师范学院、升达学院、新乡学院、南阳理工学院9所高校的非通用语种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其中,“3月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3份,有效回收率为97.67%。“6月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有效回收率为95.67%。“3月调查”调查学校9所(男生13.2%,女生86.8%),“6月调查”样本210份,调查学校9所(男生12.9%,女生87.1%)。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就业观念、就业渠道、就业指导、毕业去向等各个方面。我们认为,这两次调查的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2008年河南高校非通用语种毕业生就业的真实状况。

1. 就业结果。

不少毕业生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就业形势较好。“6月调查”表明,2008年河南高校有73.21%的非通用语种专业大学毕业生已经找到工作单位(包括“自己创业”),对找到的工作“很满意”的占11.34%,“满意”的占24.17%,“不满意”的占14.91%,“很难说”的占49.58%;有26.79%的毕业生尚未就业,其中包括“考研”与“出国深造”。3—6月两次调查对比显示,当初有一部分准备考研、出国、自己创业的学生遭遇了失败,进而转向了就业。值得注意的是,有11.1%的大学毕业生暂时不想就业,他们或者准备考研,或者准备留在大城市“打工”。这是一个尚处于变化中的不稳定的群体,值得有关部门关注。

2. 就业倾向。

重发展,亲实惠,工资收入期望较高。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表现出“重发展、亲实惠”的趋向,能否发挥特长、是否有发展机会成为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调查显示,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因素依次是:能否发挥特长(51.44%)、经济收入(29.68%)、工作环境(19.04%)、社会声誉(9.1%)、工作地点(7.61%)和父母在一起(0.51%)。对于就业单位的条件,大学毕业生所看中的依次是:发展机会(57.91%)、工资收入(26.27%)、深造机会(19.13%)、住房条件(6.51%)、出国机会(7.19%)、交通便利(0.6%)。

对于工作后月工资收入的最低要求,大学生的选择依次是:1500—2500元(40.8%)、800—1500元(31.4%)、2500元以上(26.5%)、500—800元(1.3%)。其工资收入的期望值远高于大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根据麦可思 (MyCOS) 公司的调查,“河南省2007届大学毕业生薪资期望底线与实际薪资:本科薪资底线1456元,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2091元,雇主愿意提供的最高薪资2259元。”从非通用语种专业毕业生当年收入的平均值来看,工资收入达到了2500元以上。从调查数据来看,非通用语种专业毕业生多在经济发达城市的外资就业,工资收入高于平均水平。

3. 择业地点多集中在大城市。

据新浪网2008年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中国2007届大学毕业生省际流动频繁,从流动比例上来看,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四地的毕业生净流入比例分别为185.2%、130%、117%和70.8%,均大幅度超过其他省/市,其中广东的人才净流入率更是遥遥领先”。对于就业“首选就业地”这一问题,有74%的非通用语种专业大学生选择了上海,选择北京、广东、江浙及其他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比重不大,基本上都低于5%。可见,大学生择业地点趋于集中,绝大多数学生把上海作为首选就业地。

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这些大城市能够提供较多的施展个人才能的就业机会。这些地方不断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优厚的待遇,吸引外地人才。所以这些地方一直是学生求职的第一选择。

二、高校非通用语种专业翻译人才培养———以翻译教学为例

相比英语专业教学和公共外语教学,非通用语种专业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不多,可借鉴的经验也比较有限。所以,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跨世纪的合格的非通用语种专业人才,就有必要在外语教学特别是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翻译课是我省高校非通用语种专业高年级普遍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培养非通用语种外语人才最主要、最直接的渠道之一。翻译教学的得失成败直接影响着非通用语种专业人才的素质。然而,长期以来,翻译教学总是倾向于教师讲技巧,学生做练习,完全把翻译课当作一种技能课,而忽略了翻译理论的传授,结果导致学生难以举一反三,甚至由于大量的练习而对翻译课产生了厌学心理。

翻译课应该是一门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教学。外语教学中应包含文化的内容,这早已得到了公认,因为语言也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翻译课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教学,虽然在外语教学中所占的时间比例不必太多,但这种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方法的优点却不容忽视。

通过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独立地做出翻译策略的调整。例如汉语中的“龙”在德语中翻译为“Drachen”,表面上看意义等值,但在中德文化中表示的意义却大相径庭。中国文化中龙是一种图腾,中国人称为龙的传人,古代皇帝都穿龙袍、绣龙旗,而在德国文化中,龙是一种凶残的动物,是恶魔,在神话和童话中,勇士单枪匹马屠龙救公主的故事屡见不鲜。在翻译时,如果直接对应翻译,会使读者感到困惑。因此必须加以解释或注释。再如:德文中合成词“Fachhochschule”按字面意思中文翻译为“高等专科学校”。事实上德国的“Fachhochschule”一般年限为4至4年半,毕业文凭是被中国承认的学士,这与中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完全不同。学生必须了解这一背景,在翻译时将“Fachhochschule”一词翻译为与中国相对应的“应用技术大学”。

目前我国的翻译教学比较注重讲授翻译技巧,尤其是本科生的翻译课基本上是翻译技巧的传授。我们认为,翻译课仅仅传授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它不仅应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中外文化比较。

一般认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与该民族的文化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翻译中欲从根本上了解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形成的根源,必须了解该民族所独有的文化。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系统性地学习中国和外国在历史、地理、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可采取选修课、讲座或论坛的形式进行。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同一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快慢、特征和该民族思维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从而抽象出中外文化和民族思维方式的异同。

2. 中外语言对比。

语言的发展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地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了解一种语言的起源与发展,必须从语言的历史着手,从整体上把握语言的起源和演变。在翻译教学中,由于课时所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采取课后阅读、集中讨论的方式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抽象出各语言的特点,从宏观上对汉语和外语这两种语言的形成、发展、特点有所把握。其次,通过对汉语、外语两种语言文字在语法范畴、句法、词义、篇章结构和思路上的分析和比较,抽象出汉语、外语两种语言因思维方式的异同而各自产生的特点。在翻译教学中,应选取中外语言对比和翻译的关系方面的书籍,通过课堂讲解或指导学生阅读、组织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独立分析汉语、外语的语言结构特点,并在翻译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以克服中外思维差异性所带来的障碍。在翻译技巧训练中,教师应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来验证这些差异性对翻译的影响,同时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帮助其不断修正自身的思维,掌握翻译的基本方法。应用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学习、模拟加实战的综合过程,需要打好词汇与语法的扎实基础,提高阅读的质量,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中外文化背景的了解,提高文化素养。

三、结语

通过对河南省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非通用语种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结果、就业观念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和全国开设非通用语种专业的高校增多,以及原有非通用语种院校的扩招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对毕业生的就业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针对这一挑战,为了达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合格的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的目的,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就有必要对传统纯粹的知识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本研究试图通过具体的翻译课教学改革,通过翻译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改变以往教学中过分重视书本知识讲授、忽视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弊端。

参考文献

[1]河南省2007届大学本科生平均月薪2091元[Z].大河报, 2008.12.8, 第3版.

[2]新浪网.http://edu.sina.com.cn/zt/focus/jiuyebaogao/index.html.

[3]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

[4]束定方,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上一篇:时频联合下一篇:新生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