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课程翻译

2024-06-30

大学专业课程翻译(通用8篇)

大学专业课程翻译 篇1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College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vation Ideologische und moralische bildung 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Universitaetsenglisch 高等数学

Advanced Mathmatics Hoehere Mathematik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Computer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 Basis und Anwendung des Computer 计算机实习

Computer practice Computerpraktikum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Militaertheorie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Marxist Political Ecnomic Principle Die politischen und oekonomischen grundlegenden Prinzipien des Maxismus 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 线形代数

Linear Algebra Linear Algebra 电磁学

Electromagnetics Electromagnetismus 法律基础

Fundamentals of Law Grundkurs der Rechtswissenschaft 力学

Mechantics Mechannik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Principles of Marxist Philosophy Die grundlegenden Prizipien maxistischer Philosopie

物理实验

Physical Experiment Physikaliesche Experimente 电路分析

Circuit Analysis

Stromkreitsanalyse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Wahrscheinlichkeitstheorie und mathematische Statistik 光学

Optics Optik 数学物理方法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Metheode der mathematischen Physik 毛泽东思想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s Einfuehrung in den Maoismus 大学英语四级

Collge English Test Band Four(CET-4)Universitaetsenglischpruefung CET-4 邓小平理论概论

Introduction to Deng Xiaoping Theory Einfuehrung in die Deng Xiaopings theorie 电磁场与电磁波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Wave Elektromagnetfeld und elektromagnettische Welle

电工电子线形实验

Experi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 Circuit Experimente der Elektrotechnik und des Stromkreises 数字逻辑电路

Digital Logic Circuit Digitaler logischer Stromkreits 线形电子线路

Linear Electronic Circuit Linearer Stromkreis 大学语文

College Chinese Universitaetschinesisch 企业文化学

Enterprise Culture Unternehmenskultur 电子线路实验

Experiment of Electronic Circuit Experimente des Stromkreises 微机原理实验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Experiment Prinzipexperimente des Computers 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 Signale und Systeme 非线形电子线路

Nonlinear Electronic Circuit Nichtlineare Stromkreise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

Experiment of High-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 Experimente des Hochfrequenzstomkreises 大学英语六级

Collge English Test Band Six(CET-6)Universitaetsenglischpruefung CET-6 微波原理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Experiment Die grundlegenden Prinzipien der Mikrowelle 专业英语

Speciality English Fachenglisch WEB程序设计

WEb Programming Webprogramierung 微机原理接口技术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Die Prinzipien des Mikrocomputers unt der Interfacetechnik 通信原理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Kommunikationsprinzipien 单片机技术实验

Expriment of Technology of Single-chip Technology Experimente der Technologie des Einscheibekupplungsmikrocomputers 计算机网络

The Computer Network Das Computernetzwerk 软件工程基础

Fundament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Basissoftwaretechnik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igitale Signalverarbeitung 通信原理实验

Experiment of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Experimente der Kummunikationsprizipien DSP技术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DSP(Digital Signalverarbeitung)-Technologie

EDA技术实验

EDA Technical Experiment EDA technische Experimente 微波技术实验

Experiment of Microwave Techniques Experimente der Mikrowellentechnik 微机接口实验

Microcomputer Interface Experiment Interfaceexperimente des Mikrocomputers 多媒体技术

Multimedia Technique Multimedientechnik 光纤通信

Fiber-Optical Communication Fiber-Optical-Kommunikation 数字图象处理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Digital Image-Verarbeitung 信息论基础

Elementary Information Theory Basisinformationstheorie 移动通信

Mobile Communication Mobile Kommunikation JAVA程序设计

JAVA Programming JAVA Programmierung 毕业设计

Graduation Design Abschlussdesign

大学专业课程翻译 篇2

翻译, 作为一个独立的题型, 也已经出现在改革后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试卷上。由此可见, 作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翻译和翻译教学, 开始得到了大学英语教学界的重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一般要求中指出:“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 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英语单词, 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 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但很多学生得分都偏低, 在遣词组句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甚至有不少学生直接放弃该题型。学生的翻译水平极大地影响了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本文拟对当前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适当分析, 并就如何完善和改进翻译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问题

对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定位在以培养其应用翻译能力为目标。目前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 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主要表现出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缺乏整体性的教学计划。虽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翻译能力提出了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 但是对各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给予明确的指示, 从而导致翻译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其次, 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大多数都被设置为公共选修课, 甚至很多院校没有设置翻译教学课程。翻译等应用型课程被设置为公共选修课, 选课学生人数多, 翻译课经常是大班授课, 学生在课上锻炼机会少, 教师不能对每个学生的翻译练习进行修改、评议,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胜任翻译任务。

2. 教材编写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始终缺乏专门实用的英汉互译教材。很多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材大多是以四、六级考试或考研英语中的翻译题型为导向, 仅仅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没有将翻译视为学生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素养予以重视。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后设立的翻译练习, 基本上都是单句翻译, 但这些翻译实际上是一种造句, 是一种语言学习的手段, 目的是巩固课文中的重要词汇或句型。即便是教师通过练习讲解了一些翻译技巧, 但是比较零散, 不能有效帮助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学习。

3. 师资力量

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毕业于外国语言学与文学专业, 长期从事大学英语基础教学工作, 基本上不从事应用翻译的实践与研究, 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化。大学英语教师都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 但大多缺少实践的机会。这使得很多教师在授课时感到力不从心, 局限于理论、技巧的讲解, 不利于学生的接受。

二、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对策

1. 系统讲授翻译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

教师可结合教材, 在平时的读写教学中穿插翻译教学, 系统讲授一些翻译的原则、标准、过程和要求等基础翻译理论知识, 以及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指导学生练习,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翻译技巧和译感。英汉互译的方法有许多种, 教师应把基本的翻译方法系统地介绍给学生, 如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法、增译法、删略法、分清主次法、词类转换法、长句拆译法、替代法等, 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又有较高的汉语修养, 如果教师能在授课中增加一定的翻译理论指导, 对学生稍作点拨, 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尝试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目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大多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是课堂的主体, 很少给学生在真实语境下进行翻译实践的机会。引起的后果, 首先是翻译占用时间过多, 内容抽象、过程单调;其次是教学效果不佳。现有的翻译教学模式的确已经不适应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 (2003) 明确提出:“我们认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以课堂教学与在校园网上运行的英语教学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主要发展方向。”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的推进, 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及测试在国内大专院校日益普及。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强调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 并充分发挥计算机可反复进行训练, 以及教师可通过课堂传授翻译知识和课外辅导学生培养翻译技能的特点,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来选择合适的翻译学习资料, 借助计算机迅速提高自己的英汉双语翻译能力, 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3. 运用英汉对比法促进学生语言思维转换

翻译的过程是译者语言思维转换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首先要让其对英汉表达的差异及深层原因———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有一定的认识, 使其能够在翻译过程中顺利完成思维方式的转换。英语区别于汉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英语重语法而汉语重语义;英语多用连词、介词来表示词、词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汉语很少用;英语忌重复, 为避免重复常用代词、省略和变换的表达方式, 而汉语习惯用重复表强调;汉语常用无主句, 而译成英语时则常用被动语态;英语有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且有时态、语态的变化, 而汉语动词可连用且无时态变化;英语谓语必须在人称、数上与主语一致, 而汉语的句子结构较松弛;英语是形态语言, 要求句子成分齐全, 而汉语是逻辑语言, 写句子“意尽为界”, 句子的信息量没有语法形式上的限制, 弹性大。所以教师如能抓住英汉的这些特征, 适时地对学生加以指导, 学生就可以避免母语的负面影响, 从而增强对英语的敏感度。教师在读写教学中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结合课文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 找出它们在语法、文化、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段等方面的差异, 使学生通过翻译训练掌握一定的应对语言差异的翻译技巧, 并通过翻译训练积累经验, 加速学生从母语思维向英语思维的转化, 从而提高其翻译水平。

4. 加强学生的翻译练习和实践

只有将其所学到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及时应用到翻译实践中, 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生的翻译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学生大量地练习是提高其翻译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节选课文中有代表性的句子作为学生口头翻译的语料, 定期选取阅读材料中一些代表性的英语或汉语段落供学生练笔。同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英汉对译的杂志和读物, 促使学生在不断总结和领悟中逐渐提高翻译水平。同时, 各高校在考查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过程中, 应当重视翻译能力的测评。测试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可以采用汉译英填空题形式, 还可以有段落翻译, 英汉句子翻译, 或者是定期组织翻译竞赛, 等等。通过这些测评方式,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翻译技能的重视程度, 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对翻译的兴趣。

三、结语

如果说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和不断积累的过程, 那么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改革就是缩短这个过程的加速器。在有限的学时中把繁杂的翻译理论与技巧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从而最大化地提高英语学习者的翻译能力与水平, 将是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谢帮秀.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概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2) .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 2003.

大学专业课程翻译 篇3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对于具备英语翻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未来的交际中对英语的运用游刃有余,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常见的翻译错误,总结出适用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提升翻译能力的对策,旨在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大学生 翻译能力 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50-02

翻译是一种包括思维参与在内的语言活动,其中涉及两种语言和各种知识及技巧,需要将一种语言中所包含的中心思想、情感、潜在态度、内容以及风格等用另一种语言以最贴近、最自然的形式表达出来[1]。

一、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能力及翻译教学现状

(一)英汉语言差异的盲区造成乱译

英汉翻译主要涉及到词与句的翻译。根据经验分析,在词汇层面上,我们发现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翻译出单个单词或是短语的含义,比如“大雪”汉译英为“heavy snow”;“a family tree”英译汉为“家谱”,但是还有部分学生采用直译导致译文出错,则把前者译为“big snow”,后者译为“一棵家庭树”。在句子层面上,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不擅长句式的翻译,汉译英时发现汉语式英语比较明显,比如“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玩游戏。”汉译英为“There ar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like playing games.”,这明显是一个病句,英语语法上是说不通的,应该去掉引导词“There are”只剩下一个谓语动词才对。再如,有些学生把“I wont go there unless you go,too”按照句子顺序英译汉为“我不去,除非你也去。”这不太符合汉语的语序,句意表达不清晰,易产生歧义[2]。因汉语语序主要靠逻辑思维而定,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等进行排列的,故译为“你不去,我也不去”较为合理。这不同于比较灵活的英语语序,状语部分可前可后。由此可见,学生是因没有掌握英汉语言层面的差异,他们就会依据已掌握的,有限的经验或知识来推断原语句的语义,从而使得译句偏离了本来意思。

(二)英汉文化差异的障碍导致误译

英汉文化差异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难”的重要原因。由于中西方生存条件及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在思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比如“a Dear John letter”,大部分同学将这个短语错译成了“一封给亲爱的约翰的信”,这是个典型的因文化差异产生的非语言错误。其实“Dear John letter”这个典故源于二战时期,一般是指女性写给男性的绝交信。汉语文化学习者因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故在翻译过程中较容易遇到障碍。

再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询问对方姓名的问句“您贵姓?”我们中国人为表示对对方的敬意常在其姓前加上一个“贵”字,属于一种文化习惯,可英语中并无此说法。在问卷中,近一半的学生将“贵”直译成“honor-able”,则全句译成“What is your honorable name?”这对西方人来说会感觉很别扭,因在英语中,通常直译成“What is your name?”或“May I know your name,please?”或“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name?”即可。显而易见,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要想翻译出准确地道的译文也是不可能的[3]。

(三)语言功底的薄弱使句子翻译刻板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句子翻译过于死板。很多大学生对于英语长句子、长对话的翻译,出现了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也看不懂的尴尬情况。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英译汉句子“They have developed an inter-est in gardening.”在问卷调查中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把它翻译成“他们发展了一个兴趣在园艺上。”从这个句子的翻译便能够看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翻译某个单词的时候虽然很准确,但是却是采用的是“直译”的方法[4]。这种翻译方式很刻板,很容易导致翻译的语句语义不通顺、不流畅,缺少修饰词的应用,这不符合汉语的惯用方法。其中,通过全面分析判断,巧妙应用翻译技巧,并将语序进行合理调整来组织语言,将其翻译成为:“他们开始对园艺产生兴趣”。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汉语的翻译习惯。

再例如,用汉语直接翻译成为英语时,如“他能吃能睡”,一些非英语专业的學生将其直接翻译成为:“He can eat and sleep”,这样便难以将原来句子的意思准确的表达出来。而这句话的真正中心思想是:“他的身体非常健康,什么毛病都没有”。因此,在采取直译法的时候,便可以翻译成为“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这样便能够让翻译的语句更地道,更能够凸显出英语原文的意思。从这里便可以清晰的看出,古板生硬的翻译不但难以让别人理解,甚至还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英语课程的学习成效,从而不利于英语翻译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

二、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翻译的思维能力

1.准确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英语语言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只有深入全面的掌握了英汉语言在词与句方面的差异性,才能够形成基本的英汉双语翻译思维能力。其中,词汇方面,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称和平衡性,而英语词汇在应用过程中则并不注重对称性,而更加重视英语单词形式上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例如,汉语中的“天生丽质”这个词语则可以直接翻译成为英语:“beautiful”。在句子方面,英语侧重于突出主语部分,而汉语则侧重于突出主题内容。但是,英语句子一般常常会用到无灵主语,但是汉语则常常会用到有灵主语;在采用英语单词组合句子的过程中多以静态形式出现,而汉语在叙述过程中多以动态的形式出现;英语句子在组合中存在多个透视焦点,而句式呈树式结构。汉语在组句过程中所采用的是散点透视,其句式主要呈竹式结构。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便需要全方面认识到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6]。

2.重点培养英语思维

在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汉翻译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双语翻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思维是英语翻译学习的重要基础。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学生的漢语思维形成则更容易把握,但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英语思维培养则更是重点内容。

首先,应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语感是学生形成英语思维的重要前提,可以指导学生从模仿单词、句子入手,尽量多听一听英美人士的讲话,坚持每天看一部英文电影,这样便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英美人士的语音语调,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同时,还需要指导学生加强英语背诵,通过背诵大量的英文句子和课文,有利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大量的英语信息,从而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其次,准确抓住语言交际的机会。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翻译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尊重每个用英语交际的场合,不断强化学生的英语应用动机和意识,积极应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其中,不但需要重视个人用英语说话的内容,还需要重视用英语语言进行表达的方式,从而促使大学生能够在翻译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萌发英语思维。

(二)掌握翻译技巧及方法

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所掌握的抽象的翻译理论知识较少,所以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翻译能力,便需要指导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如词汇的移植法、增词法与减词法、词类的转换法、反译法、分译法和释义法等,以及在翻译句子过程中所应用的词序调整法和语态转化法等。其中,在翻译常用的习语时,一些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主要使用的是异化法、归化法、折中法和略译法等。但是,不论是哪一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都需要根据句子而定。同时,词和句的翻译需要进行大量的翻译,侧重于专项练习,有利于让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更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三、结论

总之,在现代国际化联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全面分析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对策,有利于帮助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翻译技能,从而有效实现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武光军.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学习观念及其发展特点研究[J].外语界,2013(01):72-78.

[2]武新宇.探究式学习对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水平的可行性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4(09):78-79.

[3]吴阿妮.思辨性阅读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09):112-113.

[4]蔡立颖.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培养探微[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3):40-41.

[5]张毅.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10):102-104.

翻译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篇4

翻译专业大学排名

排 名 高校名称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上海外国语大学 267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67
3 浙江大学 267
4 西安外国语大学 267
5 山东大学 267
6 华东师范大学 267
7 黑龙江大学 267
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67
9 复旦大学 267
10 华东政法大学 267
11 华中科技大学 267
12 重庆交通大学 267
13 大连外国语大学 267
1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67
15 暨南大学 267
16 华中师范大学 267
17 四川外国语大学 267
18 武汉大学 267
19 河北师范大学 267
20 西北师范大学 267

简介

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是增强促进人们社会交流发展的重要手段。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娴熟的口笔译技能,能够胜任外事、商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部门翻译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并为翻译硕士和博士教育输送优秀生源。

知识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相应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

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

笔译板块课程主要有英汉翻译技巧、汉英翻译技巧、文学翻译、商务笔译、科技翻译、法律翻译、旅游翻译、新闻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等,口译板块课程主要有视听译、随同口译、政务口译、商务口译、同声传译入门等,以及跟翻译能力紧密相关的其他专业选修课。

就业方向

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外事接待、商务、旅游等口笔译工作,在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从事外语翻译教学及与翻译有关的科研、管理等工作。

其他信息

翻译的具体形式

有口译、笔译、机器翻译等,从翻译的物质形态来说,它表现为各类符号系统的选择组合,具体可分为四类:

(1)有声语言符号,即自然语言的口头语言,其表现形式为电话通讯、内外谈判和接待外宾等;

(2)无声语言符号,包括了文字符号和图象符号,其表现形式为谈判决议、社交书信、电文、通讯及各种文学作品等印刷品;

(3)有声非语言符号,即传播过程中所谓的有声而不分音节的“类语言”符号,其常见方式为:说话时的特殊重读、语调变化、笑声和掌声,这类符号无具体的音节可分,语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其信息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得以传播的,比如笑声可能是负载着正信息,也可能负载着负信息,又如掌声可以传播欢迎、赞成、高兴等信息,也可以是传递一种礼貌的否定等。

(4)无声非语言符号,即各种人体语言符号,表现为人的动作、表情和服饰等无声伴随语言符号,这类符号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性,比如人的有些动作,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所表示的语义信息完全不同,不仅如此,它还能强化有声语言的传播效果,如在交谈时,如果伴有适当的人体语言,会明显增强口头语言的表达效果。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

考试性质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 CATTI)是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China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Administration)负责实施与管理的一项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已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在全国实行的、统一的、面向全社会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认证,是对参试人员口译或笔译方面双语互译能力和水平的评价与认定。

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是我国翻译系列职称评审制度的重大改革。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与原有翻译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制度相比,更体现了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报名参加考试人员不受学历、资历和所从事专业的限制。取得各级别证书并符合翻译专业职务任职条件的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需要聘任相应职务。在资格考试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之前,新旧体系会有一个并存期。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将分语种、分级别地逐步推开,随着考试逐步推向全国,旧有的翻译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制度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考试目的 设立这一考试的目的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加强我国外语翻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翻译专业人才水平和能力,同时进一步规范翻译市场,加强对翻译行业的管理,使之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从而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服务。

考试报名条件 该考试是一项面向全社会的职业资格考试,凡是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恪守职业道德,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人员,不分年龄、学历、资历和身份,均可报名参加相应语种二、三级的考试。获准在华就业的外籍人员及港、澳、台地区的专业人员,也可参加报名。

考试语种 考试分7个语种,分别是英、日、法、阿拉伯、俄、德、西班牙语等语种;四个等级,即:资深翻译;一级口译、笔译翻译;二级口译、笔译翻译;三级口译、笔译翻译;两大类别,即:笔译、口译,口译又分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个专业类别。

考试科目 二、三级笔译考试均设《笔译综合能力》和《笔译实务》2个科目;口译考试均设《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2个科目,其中二级口译考试《口译实务》科目分设“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2个专业类别。报名参加二级口译考试的人员,可根据本人情况,选择口译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个专业类别的考试。报考二级口译交替传译的人员,参加《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交替传译类)》2个科目的考试;报考二级口译同声传译的人员,参加《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同声传译类)》2个科目的考试;已通过了二级口译交替传译考试并取得证书的人员,可免试《口译综合能力》科目,只参加《口译实务(同声传译类)》科目的考试。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前未获得二级或二级以上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的,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参加二级口译或笔译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并可免试《综合能力》科目,只参加《口译实务》或《笔译实务》科目考试。

考试方式 二、三级《口译综合能力》科目考试采用听译笔答方式进行;二级《口译实务》科目“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以及三级《口译实务》科目的考试均采用现场录音方式进行。

二、三级《笔译综合能力》和《笔译实务》科目考试均采用纸笔作答方式进行。

考试时间 二、三级《口译综合能力》科目、二级《口译实务》科目“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考试时间均为60分钟;三级《口译实务》科目考试时间为30分钟。

大学专业课程翻译 篇5

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成立于2005年,为全国第二批经教育部批准试点开办翻译本科专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单位,现为国家级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翻译实践教育基地。学院开设英语口译、英语笔译两个专业方向,旨在培养能够承担语言服务产业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及优势〗

学院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课证融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国家级翻译实践教育基地为平台,突出国际新闻翻译、外事翻译、本地化工程翻译等方向特色,实施校企联合指导、真实项目驱动、过程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引入TICAT翻译执业能力证书评估体系,Trados计算机辅助翻译工程师认证体系,培养适应现代语言服务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职硕士生导师29人,其中博士占34.5%,正教授72%,2人为博士生导师。聘请陕西省百人计划专家2人,西外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5人,客座教授10余人,业界兼职实践导师20余人,形成了以国际知名专家、特聘专家和“百人计划”学者为引领,以学术优势互补的专兼职教师为主体,以业界资深专家为支撑的优秀师资队伍。国际翻译家联盟前秘书长Frans De Laet、奥运会口译专家Daniel Glon、变译理论创始人黄忠廉、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译审姚锦清、如文思高级译审程介未等知名专家定期授课;国际著名翻译理论家Christiane Nord、Anthony Pym、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名誉主席Hannelore Lee-Jahnke、秘书长Martin Forstner、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北京大学[微博]辜正坤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定期讲学;

〖课程体系〗

学院建成了以应用翻译概论、术语翻译、译者写作技巧与规范、文化翻译、商务翻译为基础,以数字媒体新闻编译、外交翻译、本地化工程、计算机辅助翻译、视阅口译、商务谈判口译、高级会议口译等为特色的课程群。同时,以国家级翻译实践基地为平台,以项目机制运行外交新闻翻译工作室、专利翻译工作室、综合新闻编译工作室、同声传译工作室、会议口译工作室等实践课程,实施校企联合指导,强化学习者在翻译实践中的体验和反思。

〖教学及科研成果〗

学院教师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形成“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翻译专业特色课程行动研究”省级教改重点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陕西省社科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等课题8项,近三年在国际权威期刊“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及《中国翻译》、《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十余部。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陕西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会议口译被评为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术语翻译、文化翻译为校级精品课程。

〖校际交流、联合培养项目〗

学院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埃塞克斯大学、朴茨茅斯大学、美国宏谷州立大学建立双校园双硕士项目,与北京大学开展计算机辅助翻译进修项目。学院设有翻译实践教育基地,参照国际标准建设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翻译项目工作

室、口译自主训练实验室等,支持特色课程教学和学生自主训练。基地与多家单位签署校企联合培养高端翻译人才战略合作项目。

〖学生实践〗

学院将校内翻译实践教育基地与企业翻译项目相对接,充分发挥实践基地服务实践教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长期承担政府机关、出版机构、新闻媒体、语言服务企业等委托的大型翻译项目,与合作单位共建高层次、持续性、多元化翻译项目。相关单位选派一线译员、编辑近10人常驻基地开设实践课程,并与学院教师对参与项目的学生译员进行联合指导。基地已形成全国高校最大的新闻编译生产中心,陕西本地最大的专利翻译生产基地,为全面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学院翻译项目中心与全国数十家单位签订实习协议,遴选优秀实习生进入有关单位顶岗实习,由实习单位委派专职导师指导,并出具实习评价书和翻译资质证明。

〖就业去向〗

英语翻译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篇6

专业来拓宽自己未来的道路,目前来看经济学比较合适,因为大学毕业我想去美国读商学

院的研究生,如果本科有相关背景可以增加录取几率。下面对未来做出如下规划:

这个暑假:

①在北外学习法语课程,把语法基本学完,掌握日常口语,达到与法国人熟练交流的程度。

②每天练习英语TOFLE听力2小时,做听写。每天听一篇CNN或BBC新闻。暑假过后,达到听英语新闻和看美国电影,与english native speaker交流无障碍的程度。

③每天留出至少4小时读书时间,一个半小时写作时间,一天中文一天英文,努力提高中文思维能力与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④每天保证一小时英语口语练习时间,新学期可以熟练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程度。继续加强语音练习,模仿地道美语,我坚信:我可以跟英语为母语的人说的一样好,这主要取决于语调,只能多听,多练习。

⑤充分利用离国图近的地理位置优势,一有时间就应呆在那里,用俞敏洪的话说:”大学四年没翻过一千本书就算是白过了,至少也应了解各大概。而最重要的是,也是读书最主要的

目的是:拓宽自己的思维,知识面,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总感叹比别人如何

有思想,要形成对事物自己的看法。

大二上学期,课程不是很多。由于本学期新开写作,西方文化概况和商贸英语等新课,所

要重点加强这三门课程的学习。

第一, (1):保证每周三篇英语作文。

(2):尽可能抓紧时间阅读外国文学名著

( 3):多阅读有关商贸英语书籍,熟练掌握商贸英语口语及听力。

第二,多去北外,人大,北大旁听英语,经济等方面的课程,多听名教授,大师的课,给自己人生以启迪,从而更好的发掘自己真正兴趣所在。

第三,本学期重点落在去法国交换生的面试上面,全程英文对答,用英文流利表达自己思想是最基本的一步,而更重要的是考察你对发生在身边,国家乃至世界上一些重大事件的看法,看看你是否真正是一个会独立思考,有独立思想的人。所以,要想顺利通过此次面试,拿到去法国作交换生的签证,英语口语及阅读量所涉及的对问题思考深度与否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还有当然是法语程度,若当时能用简单的法语与考官熟练交流,必定会是自己一大优势。是否能去法国交换直接决定着我的第二外语法语掌握程度,当我已充分意识到它对我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时,就应时刻提醒自己取得面试成功的三个方面:英语口语,思想深度,法语程度。毕竟,机会总是留给又准备的人。

第四,大二这一年还有一个考试是我没有退路的,就是北大经济学双学位考试。因为它对数学要求很高,而我现在专业课程又没有数学,所以这主要靠自学,靠自己是否有决心,耐得住寂寞,踏下心来学习。因为这是我要想学经济第二专业的唯一选择,而且只有明年五月份考才适合我大学毕业的时期。所以大二上学期自学线性代数,寒假复习高等数学,主要以自己看书做练习册为主。同时平时抓紧对汉语写作的练习,多看书多想多观察多动笔,为写作考试做好准备。大二下半学期除了北大双学位考试外,还有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这主要是平时积累和考前多做题型的练习。所以只有在距离4级考试还有一年的时间里不断加强听,说,阅读,写作的练习,全面自己的提高英语综合实力,才能在考试时有个良好的心态。

第五,同时大二下办学期我还要参加一年一届的cctv英语演讲大赛,这个比赛主要对参赛者英语思维能力,逻辑性,知识面等综合英语实力的考察,所以还是这三个方面:口语表达,独立思考,写作能力。真的要从当下,从每天做起,用平日的积累赢得充实内心。真正的实力不是语言的流利,而是思想的深度。

接下来的这个暑假和大二的一年将会是我至关重要的一段时期,成功与否可谓决定着我未来的人生道路,在努力完成目标的同时,我更要在生活中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接纳身

边的一切,多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多看他人的优点,20岁的我是时候做到不光做自己喜欢

做的,而是做自己应该做的,更多的承担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的责任,用行动去实践成熟的含义。

如果顺利拿到交换生的资格,大三一年我将去法国更好的学习法语。因为现在还是未知数,所以我不想说我要在这一年时间法语达到何种程度,一切尽力。

若我能考取北大经济学双学位,大四将忙碌于相关课程的学习。上半学期准备TOFLE与GMAT考试,寒假完成这两门考试,为赴美读研究生做准备。下半学期准备英语专业8级的考试。

大学要做的事情的确很多,但所有要争取到达目标都要以学校考试成绩优秀为前提,目标专业课每科在85分以上,选修80分以上。毕竟GPA不论对出国读研究生还是在大学本身意义来说都是基本学习态度与能力的认定。

四、结语:

大学专业课程翻译 篇7

关键词:翻译教学,外语教学,实施策略

一、翻译教学含义

传统意义上的翻译教学作为语言教学一部分,翻译教学涉及大纲制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培训、教学模式、翻译测试、教学评估等,是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教学法植根于外语教学法,但具备独特个性。

在翻译教学法中,首先要区分“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两个概念,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类型。这对概念最早由加拿大翻译家让·德利尔在1988年提出的,教学翻译又称“学校翻译”,是为了掌握语言结构和应用技能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旨在考核外语学习的成果,附属于外语教学;翻译教学目的不在于学习语言,而在于培养双语转换和翻译能力,归属于翻译学。对于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区别,翻译界达成了基本的共识: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是两个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教学分类,分别满足不同的功能和要求,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明确是以外语语言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翻译,还是旨在培养专业人才的翻译教学,这一原则的建立决定着整个翻译教学过程中的目标、模式、思维培养、教学内容和评估标杆等。

二、翻译教学的重要性研究

翻译教学对于大学外语教学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科设置而言,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手段。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针对未来大学生就业的前景的必要准备。

(一) 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手段

英语技能的五个方面为“听说读写译”,这种的翻译并不仅仅是说专业英语中的翻译能力提高,在广度和维度上可以扩展到教学翻译的范畴中。过去的认识翻译是听说读写的补充,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翻译作为教学手段的低估。而实际上,翻译教学是外语专业学生高年级的必修课,是检验学生过去两年中基础知识学习程度的必要手段。

(二) 翻译教学是针对未来大学生就业的前景的必要准备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知识国际化和全面化的要求逐渐升级,各个领域的对外合作要求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领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要想学生更有竞争力,就业前景更好,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是必要的,在本专业中较强的翻译水平也是很必要的,这就要求外语教学要顺应这一形势,更好地提高翻译教学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三、翻译教学的特性

(一) 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学科意识增强

翻译教学的走势依赖于翻译学科独立健康的发展,只有准确地定位才能保证认识、规划和指导的开展。翻译教学已经不再附属于外语语言教学。从这一点上来说,翻译教学具备了良好的生长土壤,研究者的任务是如何使其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

(二) 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加强

翻译教学是一个严谨系统的工程,理论研究的缺失会导致认识的偏差。对翻译技巧的讨论确实可以从感性层面得出经验之谈,但如果不抽象到理论层面,就没有科学的指导。

(三) 翻译教学经验交流增多

为了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海内外不少国家和地区建立翻译学研究中心、设置翻译院系,在大纲制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测试与评估、师资培训等方面可圈可点、成绩斐然。

四、翻译教学的问题

尽管我国的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日益成熟和完善,不过对翻译教学的研究和讨论仍处于萌芽状态,对于翻译教学的探讨也要逐渐深入、逐渐细化。由于翻译教学的起步晚,面临的困难很多。翻译教学的不足:翻译教学论著缺乏,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有待加强,翻译培训的研究仍需深入,翻译测试和评估机制未有效确立,教材研究仍显薄弱。随着对翻译教学的历史、现状、成就、问题的逐一梳理,对翻译教学的性质、目的、任务、方法的系统认识,中国翻译教学研究的步伐会更坚实,道路会更宽广。

(一) 翻译教学研究投入缺乏

对于翻译教学的研究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是很少的,相对于整个翻译教学的研究的情况,只是在专业英语的教学和教材中有所涉猎,内容的规范性和正确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只有针对具体的专业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的有效的翻译教学的研究,才能对实践有更大的指导意义,才能对学生外语水平和翻译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二) 翻译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要想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除了对教学本身规律的研究,还要求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不仅在外语方面的基本知识要丰富,人文百科知识要丰富,还要对于所教授的各类专业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对于国内外最新的知识动态有所熟悉,还要对较纷繁复杂各类翻译内容有兴趣。

(三) 翻译教学教材有限

翻译教材的编写较少,审核不严格,导致了本来就数量有限的翻译教材在质量上更是差强人意。所以我国翻译教材多为针对人文社科类的内容,体裁和题材十分有限,具体化到专业资料是很困难的。此外,对于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料的开发和利用是很不够的,教材只局限在书本,没有形成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全面利用,在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和音像教学资源的使用上差强人意。

五、翻译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 翻译教学的课程设置

翻译教学课程设置应包括语言课程、翻译课程、百科知识课程等三大板块,其中语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翻译课程包括针对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的内容,百科知识课程是为发挥各校优势而设,旨在根据相关专业培养不同领域的专才。

(二) 翻译教学的内容选择

在翻译教学中,只泛泛地讲授翻译技巧,无论在讲授范围还是深度上都是远远不够的。笔者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首先,讲授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上的对比和差异,为进一步学习翻译理论、实践知识打基础。其次,结合翻译技巧的讲授,配有大量的翻译练习,练习的选择也应改变过去从词、词组到句,再到段落和篇章的安排,应从段落开始翻译,培养学生的语篇知识。另外,对于翻译理论的讲解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理论比来源与实践还会反过来指导实践。在翻译理论中讲解了中国翻译长期关注的问题,如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翻译标准、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等问题开阔学生的专业理论视野。此外,还有对于翻译史的简单介绍,包括中国翻译史和西方翻译史等。此外,还有译文的比较和误译评析等方面的介绍。丰富的翻译教学内容必然对于翻译教学的进步带来促进和提高。

(三) 翻译教学的教材选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翻译教材层出不穷,根据张美芳的说法,翻译教材的模式和内容受社会政治、经济、外语教学大纲、教学法、学生的外语水平、翻译理论研究成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不可能存在一部能运用于各个时期不同需要的教材。因此,我们在研究翻译教材时,要把视点从教材本身扩大到影响其形成的社会因素,对影响教材发展的各个因素进一步了解,有助于翻译教材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和各种因素去选择和预测翻译教材的发展方向。

(四) 翻译教学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按照一定指导原则,融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的一整套实施程序,是具体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南和操作策略。翻译教学是要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而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积累的过程,过程教学法以其启发学生意识、自我发现问题为特点,成功规避传统教学法的弱点。在认清翻译活动的本质之后,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翻译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决策,安排多样化的任务形式,欣赏学生译作,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加拿大]德利尔.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J].孙慧双, 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1988.

[2]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3]刘和平.再论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从希拉克信函的翻译谈起[J].中国翻译, 2000, (4) .

[4]张美芳.论两种不同层次的翻译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5) .

[5]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 2002, (4) .

[6]鲍川运.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J].中国翻译, 2003, (2) .

大学专业课程翻译 篇8

【关键词】口译技巧 英语翻译专业大学生 口译能力

口译技巧是口译实践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口译经验和方法的提炼与总结,是处理某些口译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问题的一般规律。口译技巧包括很多方面,如公众演说技能、听解技巧、记忆技巧、转换技巧等。要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口译技巧,需要个人的亲身实践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熟能生巧,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口译技巧,才能巧妙出色地完成口译任务。

对于英语翻译专业在校大学生来说,比较实际可行的掌握和提升口译技巧的方法就是细化口译的各项基本技巧,然后在平时的训练中加以应用,由此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下面就对如何掌握与提升口译的几项基本技巧加以简要说明:

(一) 公众演说技能

每一个合格的口译员都应该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对于口译员来说,几乎所有讯息的传译都是靠口头表达出来的,所以公众演说技能是口译员必备的首要技能。如何提升演说技能,则需抓住公众演说技能的要点:

1.普通话要标准,口译过程中吐字要清晰,音量适中,声音自然,语调中肯。

2.讲话时注意嘴巴与麦克风的位置和距离,根据音效适当调整。

3.注意停顿和调整语速,以确保听众跟得上并听得懂自己的讲话。

4.讲话时适当保持与现场听众的目光交流,少用手势,表情不要夸张。

(二) 口译听解技巧

口译中的听辨和理解是整个口译过程的基础,没有听懂,其他后续环节就无法进行。口译中所有的原语信息基本只有听一次的机会,所以在口译过程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当然这里的“听”与一般外语学习的“听”是不一样的。它更多的是需要译员理解原语的意义。以口译为目标的听辨技能训练的基本方法有:

1.大量地听,促成听力技能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2.精听和泛听相结合。

3.养成把注意力集中于理解意义和提取信息的听力习惯。

4.养成边听边做笔记的习惯。

5.“影子训练法”,一边听录音,一边用原语或译语跟读复述。

(三) 口译记忆技巧

口译记忆的方法包括脑记和笔记两个方面。

脑记:口译记忆以脑记为主。在脑记中,要注重捕捉原语的逻辑关系和主要意思,切不可逐字逐句。因为口译包括对原语进行转换和重新表达的环节,口译记忆就必须是理解性的记忆。在平时训练的最初阶段,可以找一些内容相对简单或者书面文章进行训练。任何一项技能的掌握都是循序渐进的,时间可以逐渐延长,难度也要逐渐加大。要注重听力内容的逻辑,抓住整体框架结构。在比较熟练的基础上,开始注重听力内容的细节。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记忆技巧上,阅读一些关于记忆的文章,参考一些记忆方法。

笔记:口译记忆以笔记为辅。在口译过程中,笔记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很好地将信息点串联起来,也可以对脑记进行补充,保证听力内容的完整。口译笔记需要做到简略化、直观化和个性化。好的笔记技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竖向记录,意群分行。 2.快速书写,减笔连笔。 3.缩略书写,少字多意。 4.巧用符号,形象表意。 5.段尾画线,明确结束。

(四) 口译转换技巧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口译英汉转换时往往会出现不少困难,可以借用笔译当中的英汉转换技巧。笔译技巧有增译法、减译法、转译法、拆分法等,这些都在口译中有相当的应用。所以熟练掌握笔译中的转换技巧,也会促进口译转换技巧的应用和掌握。平时在口译联系的时候,就要注重这些转换技巧的融会贯通。汉语表达多用四字排比结构,已达到结构匀称,音韵和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造成了转换的困难,所以英汉口译时就要注意采用直译、意译或其他方法简明表达,做到删繁就简。

(五) 数字口译技巧

很显然,数字口译是口译中的一大难点。在口译过程当中要求我们对于数字极其敏感,对于小数、分数、百分数,序数词,时间,年代的读法都要烂熟于心,一听便知。英汉两种语言在数字的读法上差异较大,英语数字以三位数为单位,而汉语数字以则以四位数为单位。英语的倍数表达也比汉语复杂,英语在读十几和几十时也容易混淆。没有大量的练习,数字口译技巧是难以掌握的,要掌握数字口译技巧,就得下大量的功夫。

数字快速口译的三大步骤是:快速记录,快速转换和快速读出。有较长数位的表达时可以三位一逗号,四位一竖线,有了逗号和竖线的辅助,从某种程度上说,长的数字要更容易记录和表达。

(六) 口译表达技巧

译员对两种语言的掌握情况、记忆力、思维应变能力和知识结构等都会影响口译的理解和表达。能否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是口译成功的关键,所以口译学员要加强双语的训练,提升表达技巧。

口译表达中的连贯手段主要有三类:逻辑关系,先后顺序,增补说明。口译中的信息点主要是通过这三类手段连贯起来的,要明确这些连贯关系的表达,口译练习者可以平时多听广播,多看新闻,可以对这些连贯关系收集整理。

口译表达中应注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表达习惯和方法,要注意不合译语表达习惯的说法,掌握平衡的原则;要注意讲话的语气,尽量委婉,礼貌文雅。

口譯比笔译更加灵活,只要表达讲话者的意思,可以不拘泥于一种表达方式。口译学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灵活表达方法的训练,这是建立在双语熟练基础之上的,所以最最关键的是对两种语言的精通。

对于英语翻译专业在校大学生来说,得到在大型口译现场亲身实践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而且也只有少数英语翻译专业中的佼佼者才能有幸得到这些难能可贵的机会。所以,如果英语翻译专业大学生寄希望于口译现场亲身实践来获取经验和提升技能,那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可取的。英语翻译专业在校大学生要想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口译技巧,那只能从自身拥有的实际条件和学校所能提供的资源出发,大量的训练,强化技能,提升技巧。只有不断地用这些技巧武装和强大自己,才能在专业学习上学有所成,才能在未来更好的适应职业需要,才能更加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仲伟合,英语口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2]仲伟合,英语口译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

[3]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9

上一篇:美丽的古村作文150字下一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