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清北-研究生报考指南:专业硕士常见问题答疑

2024-08-29

盛世清北-研究生报考指南:专业硕士常见问题答疑(共12篇)

盛世清北-研究生报考指南:专业硕士常见问题答疑 篇1

盛世清北教

中国名校考(保)研考博辅导权威

研究生报考指南:专业硕士常见问题答疑

问:专业学位和通常讲的“学位”有何不同?

答:我国于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当初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性学位,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硕士、博士学位”。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应用型专门人才,设置了专业学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 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

问:专业学位教育有哪些学习方式?

答:专业学位教育的学习方式按照非全日制和全日制攻读种类的不同而不同:非全日制攻读专业学位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利用周末、节假日上课或集中授课的 方式,进行不脱产或半脱产学习,学习时间一般为2-4年;全日制攻读专业学位的人员全脱产学习,学习时间一般为2年,同时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盛世清北教

中国名校考(保)研考博辅导权威

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问:为什么要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

答:我国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主要以非全日制在职教育为主,仅有少数专业实施全日制培养。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精神,专业学位教育既要培养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也要培养应 届本科毕业生,满足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开展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完善专业学位 教育制度、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问:专业学位的招生考试如何进行?

答:专业学位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全国联考”)和1月份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全 国统考”)两种,前者主要面向具有一定工作年限和经验的在职人员,对考生的本科毕业时间和工作年限有一定限制;后者招生对象主要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 毕业生、本科毕业人员,以及具有与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等。两大国家级盛世清北教

中国名校考(保)研考博辅导权威

别的考试都有规定的考试科目,各专业学位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对此,教育部和国 务院学位办每年都会在发布报名信息时公布相关方案。统考以外的科目,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问:专业学位的录取分数线如何划定?

答:10月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的录取工作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录取分数线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划定,统一公布。各招生单位根据考生入学 考试成绩(含面试),择优录取。1月份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录取工作,先由国家教育部划定统一的复试分数线(按地区和专业),达到复试分数线,参加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择优录取。

问:全日制专业学位和学术性学位有何区别?

答:二者都是采取全日制攻读的方式,其区别主要有两点:

培养目标不同。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术性学位硕士研究生则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盛世清北教

中国名校考(保)研考博辅导权威

培养方式不同。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 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 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问:攻读专业学位毕业后是否有毕业证书?

答: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学历教育,在修完在读学校规定的学位课程,通过论文答辩后,毕业时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俗称“双证”)。

攻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非学历教育,在修完在读学校规定的学位课程,通过论文答辩后,毕业时只获得学位证书(俗称“单证”)。

问: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报考条件有何特殊之处?

答: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条件因专业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一盛世清北教

中国名校考(保)研考博辅导权威

般要求报考者应为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一定年限以上的在职人员,多数专业学位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

但也有例外,例如从2009年开始,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和风景园林硕士也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另外,报考工程硕士中的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考生也不受毕业年限的限制。

问:专业学位是否发放派遣证?

答:非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不转户口、人事关系和组织关系,学习结束时不参与派遣,回原单位工作;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一般需要接转人事关系和组 织关系,可自愿选择是否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毕业时发派遣证,参与派遣,但录取为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不转户口、人事关系和组织关系,学习结束时 不参与派遣,回原定向或委托单位工作。

问: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如何报名?

答:非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工作于每年7月进行,由教盛世清北教

中国名校考(保)研考博辅导权威

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每年6月下旬在学位中心网址(http:// 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应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盛世清北-研究生报考指南:专业硕士常见问题答疑 篇2

1. 影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1 主观因素

1.1.1 读研“动机不纯”, 自身没有准确的职业规划

进入本世纪, 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骤增, 每年动辄数百万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很多本科毕业生没有选择迎难而上, 而是寄希望于攻读硕士学位从而将就业压力推迟几年。有些学生未能如愿考取学术型研究生而被调剂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些研究生为了上研究生而上研究生, 没有对自己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生活进行规划, 更没有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规划。这样的结果就是研究生期间收获寥寥, 与社会对研究生的期望值相去甚远。

1.1.2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识不清, 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不足

很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清楚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区别, 将自己等同于学术型研究生, 在制定自己研究生期间学习计划的时候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习计划, 忽视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很难符合用人单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要求。

1.1.3 就业观念脱离实际

大部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希望在国企、政府部门、高校等收入稳定且体面的行业和部门工作, 不希望从事体力劳动, 很多人热衷于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而忽视自身的优势和实际;在地域的选择上, 他们要么希望在一些省会城市就业, 要么选择距离家乡较近的地域就业, 这可能一方面受到家人的影响, 但是与自身的观念密不可分;薪金方面, 很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将目标薪金定位过高, “一步到位”的想法与现实相去甚远。

1.2 客观因素

1.2.1 政府和高校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政府和高校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导致用人单位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了解, 出现了“只认学术型不认专业型”的情况。

1.2.2 高校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学术型雷同, 缺乏针对性

由于培养目标与学术型硕士生的不同, 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方案, 显然已经不适用新形势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逐步扩大, 有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仍处在不断探索和改革当中。一些高校仅在现有的 (针对学术型硕士) 培养模式基础上略作改革, 在课题内容、导师队伍、实践基地、培养质量评价、保障制度等多方面均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 无法满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1.2.2. 1 课程设置

目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主要是在参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基础上, 增加一些工程实践方面的选修课或方向课。课程设置思路仍局限于传统的培养模式下, 很少能进行大胆改革。此外, 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严重不足使得一些与工程实践相关的课程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1.2.2. 2 导师队伍

出于提升学校影响力的考虑, 大多数研究型高等学校, 一直把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基本导向, 学校的大部分教师往往以基础科学为研究对象, 缺乏富有工程经验的教师队伍。部分学校着手实行了“双导师制”, 即学校和企业各有一位导师指导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但是目前这项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

1.2.2. 3 企业参与度

目前越来越多的校企合作在技术研发中, 不太重视学生培养环节, 企业和承担项目的教师均以完成项目为目标, 特别是企业, 在学生培养方面很少涉及, 企业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参与度也明显不足。

1.2.2. 4 工程实践

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展较晚, 在高等院校, 从指导教师、工程实践基地等方面均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 因此, 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普遍缺乏, 在企业直接参加工程实践的经历则更少。

1.2.3 高校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指导不够

研究生就业指导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本科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研究生就业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研究生就业工作尚处在摸索阶段, 缺乏有效的有力的推动, 工作的创新不大。主要体现在:一是很多高校在结合本校研究生就业实际方面, 缺乏推动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工作平台, 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力度有限。二是在推动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 很多高校没有足够重视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 对促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的思考

2.1 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社会的认可度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 社会、用人单位认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媒体的正面引导, 让广大考生和家长以及用人单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进而分析出它比学术型研究生在职业发展中的优势显得十分必要。

2.2 深化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

2.2.1 修订培养方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2.2.1. 1 完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为了完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各专业在明晰专业学位培养定位基础上, 认真剖析本专业特点, 为本专业研究生确立一个合适的、区别于学术学位的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 找准学科发展前沿趋势, 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进行课程设置。

2.2.1. 2 明确课程设置要求和授课内容形式, 重点突出实践环节。

实行模块化设置课程和分类管理模式。重点对案例教学、案例库、作业及考核、实习实践方式等教学环节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鼓励团队授课。增加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 积极尝试增加职业资格考试中相关课程的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的比重。

2.2.2 重视实践教学, 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

规范研究生实践内容和要求, 加强实践考核评价, 增加实践教学经费, 保证实践环节质量。加强校企战略合作, 以研究生教育为载体, 建立校企联动机制, 推动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的科学化管理。校企合作不仅要重视科研合作, 更要重视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尤其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 双方具有共同的目标导向, 借助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实现校企人才双向流动, 互利共赢。因此, 双方要高度重视各培养环节的有效衔接, 合理规划, 系统设计, 科学管理, 注重成效。双方选派相关人员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 明确各自权责, 全面负责实践计划制定、研究生思想教育、双方导师遴选、研发项目审批、经费管理等工作, 确保管理、经费、场地、导师指导到位。

2.2.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 严格限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必须承担过应用型科研项目, 特别是企业横向项目, 根据项目数量、质量与规模, 确定招生数量。另一方面, 从设计院、企业等工程类单位选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担任企业导师, 实行双导师制。建立完善的企业导师选聘、工资待遇与考核制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企业专业人才从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积极性。

2.3 加大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指导的工作力度

2.3.1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

学校应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 从理论上让每一个研究生都懂得应该为什么, 并且如何去规划和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2]。

2.3.2 指导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自我认识和确定职业目标

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 指导研究生从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知识能力等方面充分了解自己, 形成准确的自我定位。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 指导他们确定自己职业生涯目标, 从而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在随后的学习生活中,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正。

2.4 提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加强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业教育, 提高其创业倾向;制定和完善扶持研究生创业的相关政策, 为研究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研究生针对创业进行自我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研[2009]1号) .

盛世清北-研究生报考指南:专业硕士常见问题答疑 篇3

【关键词】药剂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JKGHD-0316)。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97-02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设计原理、制剂处方与工艺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开发安全、有效、可控、稳定的药物制剂为目的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而药剂专业硕士是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有扎实药剂理论基础,并适应药学制剂行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对从业者的经验技能要求较高,旨在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但从我校就业率调查来看,药剂专业学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数量总体来说低于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且很多用人单位认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尚需进一步观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上存在一定困难。

1.出现的问题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结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1.1 在招生途径上

由于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其不仅有较高的职业技能,而且还要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这就要求在招生过程中,对报考药剂专业硕士学位的学生起点要求要高,才能保证其在3年的硕士生涯中,能快速提高其综合分析的能力。但现实遇到的情况是,由于长期以来高校“重科研轻实践”思想的影响,加上很多学生在报考专业时目标并不清晰,扎堆报考科学学位的较多,而专业硕士却少人问津,导致其招生生源并不理想,有很多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虽然该群体的其它学术背景较为扎实,但药剂专业基础较差,直接影响了实际操作技能,这给后续的教学带来很大困扰,故教学效果经常不太理想。

1.2 在培养方式上

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曾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能力培养的系统化取代知识培养的系统性。专业硕士重视的是实际技能,学术硕士重视的是科学研究。二者培养目标不同,培养模式也应该不同,专业硕士在培训时需注重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为此学校开展了专业硕士双师型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近几年高校硕士扩招,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高校很多教师又以科研为主,真正应用型的导师少之又少。所以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方向大部分仍沿用传统的学术硕士研究方向,与具体工作相结合的研究方向较少。且专业硕士常常归属于单一学科,学科间交叉较少,造成培养的专业硕士知识体系与企业需求相差较大,从而导致企业的不认同感,这也直接导致了药剂学硕士的就业率较低。

1.3在就业指导上

随着高校硕士大规模扩招,社会上对科研人员需求达到相对饱和,急需应用型人才。但由于在培养过程中,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学习的课程相差无几,故导致很多专业硕士在自身定位上不够明晰,学生本人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严重认识不足的特点。这使研究生在校期间没有重点性的对职业技能进行培训和加强,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导致与社会,尤其是企业的需求相脱节。所以,用人单位的需求就没有那么迫切,直接造成了现在专业硕士就业难的问题。而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药剂学专业硕士的招生和就业并不尽如人意。

2.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对本校的药剂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有如下改革,旨在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输送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2.1加强对药剂学专业的认识,明确培养目标

药剂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在学术水平方面,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将学术价值转变为生存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应用能力方面,主要培养药剂学专业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强调运用所学知识和所备技能,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的能力,综合素质方面,通过深入学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知识,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培养出与药剂学专业相衔接的高素质应用实践型人才。根据药剂学专业硕士的学习方向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2.1.1在新剂型设计方向,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参与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通过融入教学工作,能快速的熟悉各种剂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如通过准备压片实验,熟悉了压片机的工作原理方法,出现故障能够及时排除,对于后续的实验操作有很大的帮助。

2.1.2 在临床药师方向,加强学生的临床用药技能培训,包括审方,有无配伍禁忌,有无常见的药物检测等等。

2.2改变培养方式

现行的药剂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通常是课程+实践的方式,其课程结构通常的模式为:学位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可变性较小,所以我们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不同,为学生的选修课程做出指导。如临床药师方向,就业方向以医院合理用药为主,故体内药物分析,体内药物监测是其常见的选修课程。并安排其在医院药房实习2-3个月,以加强临床药师的实际操作能力。而针对新剂型设计方向的专业硕士,主要培训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则仪器分析方法,靶向制剂,免疫分析方法是其常见的选修课程,并安排其去合作企业实习,将实验室与企业生产相衔接。

2.3加强校内应用型导师队伍建设,注重强调交叉学科,注重融会贯通

药剂学研究涉及到诸如物理化学、合成化学、材料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免疫学、化学工程等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其关键技术的突破更有赖于跨学科的研究联想和技术支持。增进与相关专业领域的部门机构的沟通联系, 是加强高校应用型导师队伍建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学科相结合,从而培养优秀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硕士学位在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并不忽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研究方法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除掌握专业基础问题外,学生对本专业前沿课题及问题也要有深入探索及解决能力。我们在培养药剂专业研究生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交叉学科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如临床药学为主的专业硕士,除了常见的药物基本知识要烂熟于心,其药理学的相关知识也要有所掌握,比如检测心血管疾病用药,常见的模型要了解,给药之后跟药物检测有关的药动学知识也应该清楚,比如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而新剂型方向的专业硕士,重点锻炼其创新和操作能力,需熟悉常见的制药仪器,如流化床制粒机,高压均质机等等,这就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知识作为指导。

由于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起步较晚,又经过了2003年以后的硕士急剧扩招阶段,使得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由于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培养模式看,全日制药剂专业硕士教育体系都保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的痕迹,所以专业硕士毕业生实际上并未达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标准。如何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校研究生教育能够持续发展的前提。笔者在进行学生培养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拟定大致的培养方式,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现行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灵活性较小,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问题。要想真正解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问题,需要有关研究生组织管理部门有相当的重视,借鉴国内外成功培养范例,大力改变其束缚影响因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需关系矛盾,以促进专业硕士学位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1-7.

[2]高文龙. 现阶段我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研究[M]. 河南大学,2013.

[3]孙阳春,王富荣,李瑨孺. 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对导师制度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2).

盛世清北-研究生报考指南:专业硕士常见问题答疑 篇4

我们学校研究生的园林设计专业叫做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园林的话就是偏于植物的观赏植物与园艺方向了。在这里不作讨论。)说起我们学校的风景园林专业,那是相当强悍。北京林业大学这个专业考研不考数学。考的是政治、英语,以及专业方面的3小时园林快速设计和3小时园林建筑快速设计。

各校的考试内容有很大差别,比如北大要考专业理论(就是什么园林史之类的)。这一点的话要是跨专业考研,考我们学校可以省去很多要背的东西~ 这个专业跨专业考比较难。当然主要需要学习园林设计、园林建筑设计以及练习设计的快速表现(两个3小时快速设计在考试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不知道你现在大几,跨专业跨校考设计方面的研究生最好时常去听听想考那个学校的专业的本科专业课程。我亲眼所见,从大三的下学期开始,就有一些外校学生堂堂不落地听我们的园林设计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并且认真完成作业找老师批改。进步和提高也是挺大的,看起来他们考研很有戏啊~

跨专业考设计呢,自学当然也是很有必要的。多看看专业方面的书籍(要多看大师作品,不要让充斥国内市场的劣质作品误导了你。)还有快速设计和表现方面的书籍。练练手绘。然而,设计这东西光自己悟可是悟不出来的。更不是像一楼说的看看专业书就行了的。更何况咱们这还不是要当大师,而是要考研。所以十分很建议你一定要去听听老师讲设计课!然后建议你多逛逛专业相关的著名论坛。以及特别是想考那个学校的那个院的论坛。

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参考现在考研的模式,两门专业课,一门毋庸置疑肯定是设计了。如果仅以考研为目标,对设计课的准备,应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认真学好自己的设计课程,尤其是设计中的可以给出“对错”那些看似枯燥,没有什么创意的部分,要知道,在工程实践和考研或设计院的考试中,首先是看又没有大的问题,之后是功能能否满足,设计条件是否被突破等等,最后才是创意和灵感呢;第二,则是要加强徒手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掌握不再多,在精。你花三四年认真练习一种表现方法,不管是马克、彩铅还别的,都应该可以很好地应付各种快题考试了。而且如果你从现在就坚持每天一张速写,相信你一直到工作,都会是被人羡慕的徒手表现的高手的。(另一门专业课,是景观的理论知识,因为现在还没有国家统一的教材,就要靠多看书了。尽管各个学校的教材不同,但现代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大家都认同的,景观(园林)史也是清晰的,这方面的知识,不客气地讲,考前半年根据报考的学校的参考书目(一般可以在那所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网上查到)来背,都应该没有问题的。)

盛世清北-研究生报考指南:专业硕士常见问题答疑 篇5

摘要:距离2019年考研结束时间仅有月余,如果能在初试中成功,便意味着你有机会实现人生目标。但这仅仅本阶段的一个成功,想要完成人生中的质的飞跃,还需要在考研复试中脱颖而出,在此,盛世清北为大家准备了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材料

1.应届生考研复试要准备哪些材料?

各院校要求略有差别,需要携带的具体材料需要查看学校官网。

一般应届生需要携带《准考证》、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等,另外如果有学校通知需要在面试期间进行体检,最好带上一寸免冠照片几张。

2.往届生考研复试要额外准备哪些材料?

《准考证》、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人事档案单位公章、同样根据学校体检通知,确定是否需要携带一寸免冠照片。

3.同等学力考生考研复试要额外准备哪些材料?

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全部必修课程的学习证明和成绩单(复印件应加盖学校公章)、反映考生英语水平的成绩证明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复印件(各院校要求不同,以目标院校通知为准)。

4.复试有必要带上简历吗?

尽管没有硬性要求,但最好附上个人简历,给老师最快了解你的机会。5.政审表去哪里盖章?

交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人才交流中心填写并盖章。应届考生由考生所在院系填写并盖章。

6.复试有必要带四六级证书吗?

有必要,因为四六级等相关证书可以在复试中加分,但每个学校比例不一样,有的学校比较少,而有的院校这部分的比例却可以占到复试总分的百分之十左右。

7.证书以及各种材料需要准备复印件吗?

需要,证书的原件不可能留给学校,用来审核你的资料是否真实,复印件要给学校留档。8.往届生的本科成绩单怎么获取?

可以向档案所在单位申请,复印档案中的本科成绩单,也可以从本科学校教务处打印成绩单。

9.一定要带准考证吗?

最好带上,有的学校虽然没有特别说明,但在必要的时候可能会用到,比如凭准考证进入复试考场。

10.初试准考证丢了怎么办?

首先去自己所在学院的办公室去开一张证明,来证明你的身份,报考的学校专业,和准考证丢失的原因。然后拿着这份证明和你的身份证到报考院校的研究生处,请那里的老师给予补办。

11.近视或者高度近视,会对复试有影响吗? 除了对视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外,一般情况不会。12.从哪里获得学校复试通知和复试相关要求?

复试通知学校会通过官网、电话通知,考研帮也会在第一时间发送。13.复试结果什么时候出?

看学校规定,有的学校当天就会公布,有的学校就会迟几天。14.奖学金的类型怎么能够得知呢?

高校研究生奖学金的类型一般会和复试结果一块出,或者跟录取通知书一块寄送。15.复试通过了就一定会被录取吗?

复试之后,还会有政审环节,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一般复试过了就意味着已经被录取。16.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 5月中旬到7月初

盛世清北-研究生报考指南:专业硕士常见问题答疑 篇6

摘要:距离2019年考研结束时间仅有月余,如果能在初试中成功,便意味着你有机会实现人生目标。但这仅仅本阶段的一个成功,想要完成人生中的质的飞跃,还需要在考研复试中脱颖而出,在此,盛世清北为大家准备了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点:材料准备。

1、认真准备好自己的履历表和相关资料。这些材料要能够充分地展示出你的智慧,兴趣和人生追求。要尽量实事求是,不夸张,但是充满着希望和自信。

2、找到几个信得过的推荐人,写好推荐信,或者直接请他们给招研单位联系。

第二点:英语。

英语的重要性大家心知肚明。稍微好点的学校,那些参与面试的导师几乎都是海龟,在国外呆了多年,他们是可以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做学术报告的。所以,盛世清北考研复试辅导班老师建议同学们,好好学英语,如果你进去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瞬间镇住导师,你离成功已经不远了。至于复试中专业英语的考察,抓紧时间多看点文献,把专业词汇好好背下。

第三点,专业课

专业基本功和知识面是复试中一定会考察的内容,但考官的提问无定式,这个源于平时积累,突击不来,平时做过的实验及毕业论文,一定要精心准备,复试中被问到的概率非常大。准备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思路设计、目前的进度、难点及拟解决方案等。

另外盛世清北考研复试辅导班老师建议你所选报的导师近三年的论文无论是中文的英文的都一定要看,要会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分析自己的优势,要告诉导师你能为他的课题组带来什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四点,综合面试

在考研复试的过程中,综合面试是重中之重,在面试过程中,要注重很多的细节,如何在面试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下面由盛世清北一一道来:

【回答重要的不仅仅是答案】

回答问题的过程是考生展现各方面能力的过程。盛世清北考研复试辅导班建议回答问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在口头表达上尽量简洁明了。回答问题要运用学科专业术语对问题进行专业解读,不要用词反复累赘。优秀的面试者是能占据主动权的考生,你要用你的话题吸引导师的关注,提起导师的兴趣,你就成功了一半。

第二,对导师提出的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把你的思考过程、逻辑分析表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导师看重的不是你答案的对错,很多谈看法谈观点的问题也无所谓对错,而是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态度要踏实端正】

有些考生觉得终于碰到了我擅长的问题,所以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的拼命表现,但要知道,过度表现很可能会让你一败涂地。夸夸其谈、不懂装懂的表现是最致命的,这不仅反应出你的学科功底不够扎实,更反应出你的学风和态度,说白了不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该有的表现。

盛世清北建议:碰到不会的问题就要明说,并顺理成章地引到一个自己擅长的相关问题上,没有必要弄虚作假,欲盖弥彰。知道多少答多少,实事求是总比满嘴跑火车要好。

【抓住导师的喜好】

导师们最欣赏的考生就是,能够对一个问题进行合理分析的考生,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知识体系、思想脉络。

而导师们最反感的就是上来吹嘘自己多么厉害,结果提了一个问题就马上失色的考生,或者是所答非所问,无知识功底和逻辑分析,这样的考生被淘汰是必然的。

盛世清北提醒大家:自信和自负是两码事,在面试的时候,态度自信不卑不亢是必须的,但刻意的让自己看起来自信往往正是不自信的表现,更别说一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考生,你要相信,合理的展现再加上你深厚的功底,结果一定不会太差。

而对于复试之前到底要不要联系导师,很多考生存在着争议,这里盛世清北辅导班根据历年复试经验,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联系导师成功的话,是有好处的:

►有利于导师了解自己

毫无疑问,导师希望挑选到能力强,又对自己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学生。一方面源于导师往往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如果自己所带的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那么将非常不利于导师对学生的指导。

另一方面源于报考的学生能力良莠不齐,高分低能的现象比比皆是。能力强的学生通过复试前师生之间的互动,将有利于导师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为复试成功加分。

►有利于自己了解导师

一般情况下,导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名望较高的年长教授。他们大都已经在某一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这类导师的最大优点是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为人大都谦和,因而有利于

师生关系都较融洽。另一类是如日中天的年青学者。他们年轻而富有开拓意识,大都具有博士学位,是学术上的新星。这类导师的最大优点是具有很强的进取心,紧跟学术前沿,热心于研究上的开疆辟土,因而有利于学生接触最新的研究领域,极易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盛世清北辅导班老师建议:如果你希望在学术上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选择年长的教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希望在短期内把握学术前沿,那么年青学者应该摆在首位。

必须要强调的一点,同学在见老师的时候,必须强调自己的学术背景,强调自己的求学能力,强度自己踏实认真的学习精神,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虽然联系导师有这一定的好处,但是在联系导师过程中,还是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

►导师是否认同这种做法

提前联系导师无可非议,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判断和考量。但不得不说这样会有风险。要是老师认为这是可行的,那么提前联系就是个很好的自我推荐机会。但要是老师认为你这是在走后门,自然就不会理会,更可能会降低复试的印象分,所以在联系导师之前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明白这位老师是否认同这种做法,盛世清北考研复试辅导班老师的复试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

►学科性质决定提前联系的必要性

盛世清北考研复试辅导班老师认为:是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很大程度与学科性质有关。理工科需要长期和导师做实验,接触会很多,提前沟通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性格特点等是很必要的。不然到了在实验室才发现自己不适合那就太晚了。在联系的时候最好由自己的老师和同门引荐。文科类的专业学生提前联系的必要性就不是很强了,如果是考取本校研究生提前联系导师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是考取外校研究生就必须要慎重了,有些同学确实不知道如何和导师沟通,盛世清北考研复试辅导班老师建议最好不要采取行动。

►邮件方式沟通最保险,切勿长“歪心”

提前联系导师便于导师了解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看这种行为背后的意图。有些学生就是想挖复试的题目,或者了解导师的为人等以便更有利于自已顺利通过复试,这些目的很容易被导师看出来,旁门左道的方式自然会引起导师反感。盛世清北考研复试辅导班老师提醒:导师更希望的是学生介绍所学课程、研究意向等与学术有关的信息,最好以信件或邮件的方式沟通,打电话、请吃饭、送礼这些方式建议放弃。

等待初试成绩的过程是煎熬的,但是我们 要把时间好好的利用起来,多多收集资料信息,提前做好复试准备,笔试要熟悉专业知识,面试做好心理准备,复试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盛世清北-研究生报考指南:专业硕士常见问题答疑 篇7

【盛世清北】

摘要:距离2019年考研结束时间仅有月余,如果能在初试中成功,便意味着你有机会实现人生目标。但这仅仅本阶段的一个成功,想要完成人生中的质的飞跃,还需要在考研复试中脱颖而出,在此,盛世清北为大家准备了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导师联系

导师招学术型硕士主要看中哪些方面?

学术能力(或潜力),对学术的兴趣或热情,其它能力(如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导师招专业型硕士主要看中哪些方面?

能力方面:(工作或实习)经验,做过(或参与过)的项目; 兴趣方面:对应用型任务的兴趣和热情。在复试前,学生有必要联系导师吗? 这要根据学校而定,如能够联系到导师最好。现在可以联系导师吗?

一般是成绩出来之后联系导师,但也要懂得分寸,别让导师烦你即可。从哪里可以了解到导师的情况呢?

一是从上届师兄师姐那里了解,二是来源于学校官网的导师介绍。联系导师之前需要了解哪些情况?

联系导师之前一定要了解导师情况,主要是导师的经历、工作状况、学术研究状况以及师生之间相处情况。

怎么联系导师呢?

邮件是最好的联系方式,写邮件之前需要注意邮件的格式;打电话也可以,需要提前准备好谈话的提纲,注意打电话的礼节。

邮件联系导师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注意邮件的格式和用语;其次内容要有条理性,告诉导师读研的决心和信心,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最后,邮件要反复打草稿,搞清楚所写内容是否表达清楚,内容的结构和条理是否清晰。

导师不回邮件怎么办?

导师一般都是不会回邮件的,除非你之前跟他有过交流,但是不回不代表导师没有看到,电话联系导师需要注意什么?

(1)对于要谈话的内容列好提纲,打好草稿;

(2)如果是通过手机号联系,提前发短信自我介绍,询问导师有没有时间接电话;得到确认之后,最好隔5分钟左右打电话;如果没有时间,可以在约定时间,下次打电话之前也要短信确认时间。如果导师没有回复短信,隔段时间再发,如果还没有回复,就放弃电话联系;

(3)办公电话,工作时间拨打。与导师沟通哪些内容比较合适?

根据自身情况来定,一般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情况,本科专业课程,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和兴趣等。

在复试前,联系多位导师,是不是一件比较犯忌讳的事情?

不忌讳。但最忌讳的是群发邮件。群发的邮件基本上会当做垃圾邮件处理,没有一个老师会认真看你的群发邮件,也不会回复。

复试前,学生多久联系导师一次比较好?

不要太频繁,如果真有事要问,不要想起一件事就给导师打电话、发邮件,因为导师一般都比较忙。

如果想要提前见导师,能够见到吗?

有些学校明确规定,复试之前不允许导师见学生。是否面见导师,还要看导师的意愿。如果导师同意复试前见我,需要带礼物吗?

尽量不要带,提前准备好交流的内容以及周全的礼仪更显诚意。性格比较文静,性格外向的学生会不会更受导师喜欢?

过于外向的学生不好管理,过于内向的学生不易交流。比起踏实认真但思维一般的学生,导师更喜欢脑筋灵活的学生。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导师需求的最理想状态是既能踏实用功,思维又清晰活跃的学生。

男生在研究生面试中会不会有优势?

一般来说,大多数导师对于性别并不是非常在意,导师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当然,由于导师本身性别、性格和专业不同,对学生的偏好也各有不同。其实,性别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重要的是看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

往届生,有工作经验的考生,对于问题理解能力强,导师面试时会有偏向吗? 往届生相对来说专业基础不够深厚,但是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当然,往届生有工作在身,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够静下心来踏实地进行科研。而这,恰恰是应届生的优势。其实,应届生和往届生各有优势和劣势,导师对他们不会区别对待,关键看个人素质。

我的本科学校不是很好,会不会被歧视?

大部分教授谈到,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的学生读研后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所以不会偏向重点院校的学生。也有些导师表示,在学生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重点院校的学生,因为他们本科能上重点院校,说明其基础是不错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

相对于跨专业考生,导师会首选本专业的考生吗?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是跨专业考研,相对于本专业考研,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稍有不足。这也是很多导师倾向于要本专业的学生的原因。但对于专业门槛不是很高的专业来说,比如文科专业,导师更倾向于跨专业的学生,因为跨专业的学生能从不同的学科背景进行研究,有利于知识的综合。

盛世清北-研究生报考指南:专业硕士常见问题答疑 篇8

金融学:入行背景需多元,经验丰富才高薪

专业热度分析

金融学专业,近十年来一直排名前十的热门专业,很多考生将其视为敲开未来人生的金砖而对其执著不已。经济学排名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录取率徘徊在5.8%,报考人数却年年激增。综合类大学排名第一的北京大学所属的经济学院与光华管理学院,录取率也在6%左右波动。复旦大学的录取率更低,在3%到4%之间。可见金融学专业以其特有的金色魅力和职场融通性颇受广大学子的热爱。去年有媒体将各大行业的薪酬做了排名,证券行业和银行业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更将金融学专业的考研热情推向新高潮。

就业“虚热”分析

金融学专业≠金融行业

金融学专业是金融行业的敲门砖?这种想法大错特错。现实状况是:一方面金融行业并不刻意招收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另一方面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也不一定青睐金融行业。以2010年法国兴业银行在北京举办的管理培训生招聘会为例:招聘程序严格,竞争激烈,除去宣讲会、笔试、电话面试、现场面试以外,入围的候选者还必须在北京参加一天的集中面试。面试环节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结构化面试等多个环节,全程英文。最后经过十几轮的“折腾”之后,初定的待选名单中所包含的专业有环境工程、国际关系、教育学、国际贸易、英语、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唯独不见金融学专业。

无独有偶,翻开招商银行去年管理培训生笔试名单,学生的专业五花八门,从天文学到历史地理学无所不包。目前只有极少数国企还特别注明所需专业,而很多外资银行、投资公司则反复强调人员专业背景的多样性。国内的银行招聘应届毕业生,所列的专业名单中金融学只是其中一项,而一些高端的管理培训生项目,干脆写明“不限专业”。

从择业角度分析,某名牌大学2010年金融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去向,三分之一的人选择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三分之一人选择非金融类大型国企,另外有少部分人去往教育机构、新闻媒体或者读博、出国,真正在银行、证券企业就业的人不足三分之一。用一个选择在某省级报社就职两年的毕业生的话说:“待遇尚可,职业路径明确,相比很多金融企业高业务压力和周期性风险波动的情况,我更偏好稳定轻松的工作。”金融学专业的就业领域并不仅限于金融行业,很多“过来人”在深入了解行业情况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之后,往往有新的想法和职业规划。

此外,金融专业的分支众多,比如投资学、保险学、企业金融等。现实中每一个专业分支并非完全对应相关的行业和岗位。除了导师推荐或者自身有特殊途径以外,在公开招聘过程中,大部分金融单位并不是特别在意具体的学科分支方向,而是将其视作有一定的金融学基础背景统一招聘。

学金融就进外企

很多学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期望进入外企,但现实是,很多金融机构,尤其是那些知名企业,似乎更注重名校魅力。德意志银行的中国应届生招聘网站上,在填写个人简历的时候,教育背景一栏的下拉菜单上曾只有复旦、上交、清华、北大四所学校,而专业则不限。交通银行总行管理培训生只在清华、北大、复旦、上交、浙大、南京大学等高校招收应届硕士毕业生,也不限专业。

而几大名校名院系,包括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院(现已并入清华大学),中国人大,北大光华管理和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等,这些院校的竞争异常激烈。

如2005年北大经济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两个学院的金融学专业报考人数合计达到1324人,实际录取86人,录取率仅6%。2006年该学院的复试分数线为404分,录取率不足5%。2007年光华管理学院录取率为5.42%,经济学院为3.35%。

中国名校考(保)研考博辅导权威

这些名校名院系,每年的录取率偏低不说,考研分数之高也令人咋舌。如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院的专业课考试内容是所有院校中考试范围最广的,也是唯一不指定任何考试参考书目的院所。从分数线来看,总分需达到380分以上才有把握进入复试。而且对数学成绩要求比较高,没有130分以上,除非其他几门考试成绩有竞争力,否则很难被录取。

基于以上原因,如果想进入高盛、摩根斯坦利、中金等顶级金融机构,首先需要通过激烈竞争进入名校,同时你的金融学背景在他们眼中并不是第一位考虑的因素。因而,大多数金融学专业的硕士还得脚踏实地,把求职目标放在那些普通金融单位上。

金融是“镀金行业”

智联招聘调查显示:金融行业涨薪幅度由2009年的7.78%增长到2010年的15.3%,列第一位。尤其是金融行业高管薪酬有望达到每年754048元,房地产与高科技行业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三,并与汽车、医药和制造等行业拉开距离。有强大的行业号召力做背景,金融学毕业生的身价也水涨船高,目前广为流传“北大光华毕业生年薪17万”,“复旦金融研究生年薪普遍过15万”之说。这种说法虽尚未得到证实,但金融业高薪的光环却是众所周知。很多考生报考金融专业无疑是看好了大好就业前途。但是“热门”不等于“好就业”,“好找工作”不代表“找好工作”。金融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在薪酬收入方面差距比较大,这跟学校、导师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以及自身能力、实践经验紧密关联。其中,融资和资本运作、咨询服务方面,发展前景更广一些,而且收入也颇丰,月薪少则6000元,多则30000元。如果能进入跨国投行或者埃森哲、麦肯锡等跨国咨询公司,年薪则大多在20万左右,还有其他福利。

盛世清北-研究生报考指南:专业硕士常见问题答疑 篇9

013年考研已经落下帷幕,一方欢喜一方愁,祝愿那些没考上的人再接再厉,考上的人一鼓作气。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北京普通211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2012年考中财金融专硕输在专业课(总分差30分),13年二战首经贸,总成绩尚可,目前拟录取。最近有一些学弟学妹跟我聊天,咨询的问题非常相似,为了造福广大研友,我决定写一篇自己的经验贴,不敢说帮助大家,只是作为交流,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首经贸金融专硕今年的大致情况是,计划录取21人(保送9人),实际录取近30人,据说明年专硕和学硕的比例达到2:1。我预计难度不会太小,也不会太大,因为首经贸生源在提高,报考人数也偏多,还是公费,地处首都,比较具有吸引力,出题会不会变谁都说不准。

一、先说一下2013年怎么失败的吧,主要在于两点:

1.专业课复习的面不广、基础不扎实。

关于这一点,我想说,跨专业考生慎重选择名校,他们的专业课难度非常大,变化无常,每年都变化,并且招生简章里没有说明变化在何处,最后吃亏的是考生。据我所知,2011年中财、人大金融专硕过线的人非常少,原因在于指定参考书只有两本,考试内容却不止这两本,在超纲的边缘,名词也许书上见过,但详细解释却无从考究。2012年的题目范围依然如此,考生也都做有准备,所以分数水涨船高。我室友两次都考中财保险,都输在专业课上,不是他不努力,而是每年的题目都在变化,却没体现在招生简章里,目前调剂到物资学院,有点惨。

2.考研心态不好。

9月份了还纠结到底要不要考,考什么专业,考不上怎么办,招录比好大啊,专业课好难啊等等自找烦恼的问题上,结果可想而知。关于这一点,我想告诉学弟学妹们,不管你选哪种档次的学校,做出选择之前要考虑再三,综合自己实力,综合风险,然后选定了就要抱

着必定付出百分百努力的心态,而不要过多地想考试结果。好的心态是考研成功最最重要的因素。有异议请勿拍砖。

废话不多说,说下每一科要注意的事项和我个人认为的复习进度与方法,有异议者请指教,大家多多交流,相互学习。

二、数学

“得数学者得天下”,这句话有人提过,我盗用过来,只想告诉大家他的重要性,其实我考的不高,90+,所以我不敢提经验,是反面教材,告诉大家哪些我没做而别人做了,所以人家考了140。

7月之前:就过课本,把课本每个字每个题都做非常熟练,不要碰复习全书,如果你碰了也没关系,抽空过课本。基础很重要,扎扎实实过一遍好过快速过全书2遍,很多人到后面遇到分数瓶颈,就是因为基础不行,过再多遍还是千疮百孔,我就是个反面例子。

7月到8月:复习全书两遍,第一遍例题大部分不会是很正常的,不要着急慢慢来,心态摆正,每天必须坚持数学至少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不会不要紧,一定要看懂了,哪怕再照着写一遍都行。关于做笔记,看个人,我建议10月份做笔记,这样既简单又快速,还能结合660题的技巧来总结自己。

9月:《660题》很多人推荐,我也跟风一回,推荐一下,我就是个反面例子,后悔没做完这本书,所以考试的大题第一个明明会做却丢分。做这本书的同时再结合全书看看概念、公式、技巧,同时做一下简单的笔记,千万不要复杂。如有时间可以做真题了。

10-12月初:十年真题+课本+复习全书+660(重要性依次递减),真题反复做,认真做,但从2013年来看,考题偏于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所以课本排第二,全书次之。有时间就真题,每天一套真题,然后改前一天做的,如果觉得任务重,就两天做一套真题,看个人情况而定。

12月初-考场:真题+查缺补漏,做个别好的模拟题,再翻翻书,有空了看一眼400题等拔高的东西。

数学这东西真心是体力活,慢慢来吧,我是反面例子,只是根据自己失败的经验悔悟地写一些我觉得应该做但没做好的,不具有代表性,仅做参考,欢迎指正。

三、专业课

专业课我比较有发言权,没有专业课的分数我不可能考上,作为二战考生,经历过中财专业课的洗礼,也经历过首经贸专业课的历练,我感觉我的经验可以给后来者一些比较靠谱的建议,少走弯路。个人认为,经济类考试的总纲是一句话:“对课本所包含的所有概念掰开了揉碎了理解了,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完整地吐出来形成一套体系”,做到这一点,你的分数肯定比死记硬背高很多,这要求偏高,尽力就行,实在不行再死记硬背(实际情况参考今年首经贸专业课压分事件,分数高的都是理解性记忆)。

首经贸专业课指定参考教材是《金融学概论》李树生+《公司理财》(具体哪版忘了,请考生自己检索),两本书难度都不大,具体怎么看两本书呢?我个人认为两本书用来考首经贸是足够了,但不足以考高分,尤其对跨专业考生来说尤为明显。个人推荐8月底之前看这两本书《金融学(黄达)》+《公司理财(北大刘力或者其他)》+《国际金融》。不知道黄达是谁请检索,总之这本教材是金融学的经典之经典,符合中国学生直接找概念的学习方式,通俗易懂,范围较广;《公司理财》的参考书我只看了北大刘力的,不做评论,反正首经贸指定的那本书我没怎么看;《国金》我认为很重要,国金可以说是金融学的应用和拓展,不需要深入研究,只需要看看基本概念和名词解释,然后对照《金融学》的重合部分再研究一下即可。

四、进度

8月底以前:对自己要求高的可以看我推荐的两本书+《国际金融》,权当小说看,理

解为重,无需记忆;对考上即可的考生,乖乖地看首经贸指定教材,看不懂的地方可以翻翻其他的书。如果肯相信我,极力推荐黄达金融学,简版的也行!

9月-11月:每个月过一遍公司理财和金融学,这时候专注于指定教材,再分章节做“关键词笔记”,只要骨架不要血肉,方便记忆,还能加深理解。因为你看过黄达的教材,结合不同点,互相补充一下(我的专业课三本书的笔记只有4页数学作业纸)。在此期间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理解透每个知识点+略加记忆。

12月-考试:还用说吗,理解透了以后怎么办?根据框架,对照书本前面的目录回想这一章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大概讲了些什么等等。总之一句话,看着目录背诵+看着标题背诵。

五、英语二

篇幅原因,简单地说一下即可。按照英语一的复习方法,9月再开始真题(英语一),在这之前背单词和模拟阅读练练手,真题第一遍很珍贵,认真做到每个单词都懂,每个题的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是因果倒置还是无中生有,还是以偏概全等等等等,英语不是认字,而是一种语言逻辑。我只做过张剑英语,别的不了解,反正张剑的书让我非常非常佩服。

12月了再做英语二的真题,为何?因为专硕越来越多,竞争不会太小,况且英语二的前身是MBA,难度不大,参考意义不大,那个什么虎的书不太建议,它对我的用处仅仅是提供了真题。

六、政治

我有个同样二战的朋友7月份开始看政治,每天抄写每天背诵,后来65左右,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用太着急,看的早了也会忘记,大纲出来再看都来得及。怎么看?红宝书我两次考研都没看完过,太厚太多,我建议买一本红宝书可以做后备查阅之用。做题很重要,随便一本题集都行,到后期了网上各种模拟题都有,反正拿来就做。切记的是:做题很重要,不是背诵,而是熟悉选项。

美国市场营销专业硕士申请指南 篇10

纵观美国市场营销专业硕士申请,发现还是finance/accounting/econ的offer多,chasedream上通篇都是finance /accounting的offer,学校也都是top级,marketing的寥寥无几,一共才看到3,4个吧。像marketing感觉如果在目标学校(比较好的学校)marketing系里面没有认识的人或者有认识的人,但是此人在申请中不能给你发力(强力推荐)的话,想进去很难。如果你的推荐信都是数学系,计算机系老师的,虽然很strong,但是现在感觉在申请中可能没什么用,即使图灵奖得主给你写推荐信,人家marketing的老师也不一定就知道这个人,隔行如隔山。

finance/accounting/marketing的不少教授,一个统一看法就是tech背景不错,应该在finance /accounting上发力,不仅finance/accounting教授这么说,marketing教授也这么说。原因很简单用他们的原 话:“finance/accounting不会在乎你有多tech,你越tech他们就越喜欢你”,但是marketing不一样。gmat680,700,710,720分都能去牛校的finance/accounting。大家一定要看清局势:gmat > 680申请finance/accounting好学校绝对够用,有math/cs/econ背景的人,如果没有很多相关marketing研究经验的人(想在申请中说服别人的话最好有paper为证),那么请不要轻易把所有的宝都压在marketing上。如果你在math/cs/econ上的背景比我 强,比如你有个数学phd或者cs phd或者harvard econ, caltech math硕士的话,可以考虑赌一赌。其实最好还是认识目标学校的老师并且能得到他的强力推荐信对你申请最有力,感觉这个比什么都管用,这能让你在几百个申请人里面绝对脱颖而出,如果他是committee那你就更爽了,即使不是也没关系,录取委员会面子总会给的,至少几率会大增。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际关系,像我这样,就只能靠100%的实力去拼,那么最好去拼finance/accounting。marketing当然也不是没有机会,但是感觉不像 finance/accounting那样(喜欢录取理工背景的人),虽然的确有quan mkt,但是这在markering里面只不过是一部份而已,更多的人做的是一点都不tech的东西,就是一个大文科。通过1年多在网上研究学校,finance/accounting/OM的current students里面毋庸置疑绝对是理工背景人多,绝少看到学语言的,学历史的,学社会学的,学woman study的人被录取,而你如果在marketing phd学生里面看到一个本科学woman study,社会学的你一点也不用感到奇怪。

大家一定要在美国市场营销专业硕士申请中重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强项,我们中国学生可能理工都比较强,那么就应该发挥这个优势,申请那些喜欢我们的优势的专业,说白了就是被录取后不用怎么培训,不用怎么上课,就马上能给他们干活,能尽快让你成为一个 + NPV project。

附:开设ms of marketing的学校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Boston Colleg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versity of Florida

University of Miami

Syracuse University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

University of Georgia

Clemson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New Brunswick Texas A&M University--College Station Virginia Tech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American University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Alabama University of Denver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盛世清北-研究生报考指南:专业硕士常见问题答疑 篇11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陈霄飞) 全国共有258654名考生报考北京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硕士研究生,较增加了33005人,增幅为14.6%。其中报考学术型专业的考生有221620人,占85.7%,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考生有37034人,占14.3%。这是记者昨天从北京教育考试院了解到的。

7个招生单位考生过万

据介绍,报考人数过万的招生单位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中科院研究生院等7个。

据了解,人大20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3450人,北大、清华和北师大招收硕士生人数基本与20持平。各单位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确定。

报MBA联考人数最多

从报考专业分布上看,报考MBA联考的人数为15384人,居各专业报考人数之首,较年增加2665人,增幅为21%;报考金融学的`人数为10194名,比2009年增加815人,增幅为8.7%;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人数较2009年增加1346人,增幅为18%。报考人数居第4至10位的专业依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行政管理、企业管理、通信与信息系统和材料科学与工程。

应届本科生占6成

在全国报考北京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考生中,应届本科毕业生为156240人,占报名总数的60.4%;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1229人,占0.5%;非应届人员101185人,占39.1%。从考生的学历看,有本科学历的250474人,占报名总数的96.8%;以同等学力报考的7241人,占2.8%;有研究生学历的939人,占0.4%。

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有216706人,占全部报名人数的83.8%。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被推荐免试入学的有15112名,占5.8%。参加“MBA、MPA联考”的有15968名,占6.2%。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的共有9058名,占3.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招办主任蔡永明说,该校明年报考人数较今年增加了18%。其中,工商管理硕士、金融学、会计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传统优势专业报考人数增加较多,说明传统优势专业仍然对考生有很大吸引力。考生不要过分担心报考人数增加,而要将全部精力用在备考中,努力在初试中发挥正常水平。只要考生成绩通过国家复试分数线,即使没有进入第一志愿专业的复试,还可通过调剂获得复试机会。

报名人数居前10位的专业

计算机专业复习问题答疑 篇12

答:这四门专业课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数据结构和组成原理是操作系统的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相对来说比较独立,或者说不需要先修课程。内容的交叉有一些,主要表现在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这两门专业课之间,二者都包含了存储系统和输入/输出系统的内容,如:内存管理的各种页面置换算法、虚拟存储器等。如果不是跨专业考生,也就是说这些专业课以前都系统的学习过,那么复习时可以不按顺序。但如果是初学者,必须先学习完数据结构和组成原理后再学习操作系统,否则有些概念和原理难以理解。四门课的复习时间应该合理分配,重点放在数据结构和组成原理上,尤其数据结构更要多花一些时间;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很多知识点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相对来说容易一些。当然难易程度是相对的,具体情况也要因人而异,灵活安排。   问题8: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有什么特点?对的考生有什么启示?能否据此估计一下20试题的难度?   答:20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从整体上说,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二是知识点分布比较均匀,考查的内容比较全面;三是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年的考生来说,最大的启示就是在复习时要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面,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上升到能够灵活运用的高度。由于今年是第5次统考,试题整体难度相对于前几年变化不会太大,预计2014年考题难度会适当增加,但跨度不会太大,应该是在与去年难度基本持平的基础上稍有增加。

上一篇:企业文化答题卷下一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