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2024-11-10

食品工程专业就业前景(精选9篇)

食品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1

关键词:就业,普通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0 引言

近几年,食品专业就业率逐步在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2005年,食品专业就业率为73%左右,2006年食品专业就业率为75%左右,2007年食品专业就业率为76.34%左右,2008年食品专业就业率为80.04%左右(所用数据为四所高等院校食品专业学生就业率平均值)[1]。食品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市场上需要人才,但是部分食品专业学生找不到工作,出现这种矛盾现象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为此,本文对该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进行研究,为相关学院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1 普通本科院校本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1.1 就业环境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食品企业发展较快,很多食品企业缺少人才,急需人才,但食品专业学生不愿到食品企业就业的现象。由于大多数毕业生进企业后大多从事与普通工人一样的在车间的手工劳动工作,工作时间长,就业层次低,在大学学习的专业知识无用武之地。很多学生不能吃苦,失去提干机会也是造成就业率低的原因之一。

1.2 有些企业要求与学生知识和素质不相应

现在很多企业对大学生都要求实践动手能力强,上岗就工作,然而学校不具备提供生产企业所有的设备和工厂环境来给学生实习,学生对一些没见过的设备和工艺还是比较陌生,因而很难适应这样的工作,也有部分企业对学生知识水平要求较高,大多学生达不到企业要求,无法前去就业。

1.3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较差

虽然目前具备很好的大学生创业条件,但几乎没有该专业大学生创业,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没有学到可以直接创业的技术;二创新能力差,没有创业压力和动力,怕吃苦,贪图安逸。

2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综合该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发现目前普通本科院校该专业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更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和需要,也是影响食品专业毕业生质量与就业的主要原因。多年来普通本科院校围绕这些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好的成果。张小平等[2]对食品专业课大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改革思路。高梦祥等[3,4]对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张俊等[5,6,7]研究了食品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然而目前还没有发现有研究者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制订出适合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的方案和课程体系,提高就业率,是相关老师研究的重点,难点在于这个方案要与职技院校的方案相区别。

3 普通本科院校与职技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区别

3.1 培养目标不同

普通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应用人才”,而高职高专毕业生培养目标的核心是:“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8]。

3.2 课程体系不同

普通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有公共基础课(42%)、学科基础课(22%)、专业领域课(12%)和实践教学环节(24%)。基础课占了60%以上。而高职高专院校食品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有核心层、支持层、基础层、特色层四个层次和14个模块组成,强调职业优先、动手优先、多让学生参与和与职业培训想结合的原则[9,10]。

4 我院对该专业进行的研究与实践

4.1 大工程观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方案

所谓“大工程观”课程体系的“大”指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即把学生今后的工程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术、能力、方法等课程整合到一起;大工程观课程体系的“工程”指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学环节,即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环节等课程。为进一步凸显我校“以工为主,石化特色明显”的办学思路,强化人才培养的“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我们运用“大工程观”的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着力打造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技术教育三大教育模块。探索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新路。

4.1.1 课程体系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构建

在基础教育模块课程体系,设置廉洁修身、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环境保护概论、企业管理等必修和选修课程。同时计划开设《工程经济学》《食品工厂设计概论》等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师素质。这几方面的统一也是大工程观系统性的全面展现。

在专业基础教育模块中,在遵循本专业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选择《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原理》五门理论课以及与这五门理论课配套的专业实验课作为核心课程,同时开设与工程专业相关的与石油化工紧密联系的《石油化工与可再生资源能源化概论》、《工程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课程群。

专业技术教育模块课程体系的建立是既要集中体现大食品工程观又凸显为产业服务的特色。学生在基础教学、专业基础教学学习结束后,即进入大四学习之前,选择食品保藏与加工原理、果蔬加工工艺学、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天然产物提取与分离新技术这四门主要专业课学习在专业选修课中设置了食品加工工艺方向、食品工程方向、食品安全与检测方向、食品品质控制与管理方向和食品营养方向五个特色鲜明的模块方向,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特色分明。这样学生在就业时,可根据较细的专业方向就业,在系统外又可按大工程专业就业,增强了适应性,拓宽了就业面。

4.1.2 课程体系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体现

专业实验作为一门最能反映专业特色,与本专业科学技术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实践性课程,必须构建一个能够全面反映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框架。整合专业实验将其作为核心课程群课程服务的配套设施,组建食品专业实验中心

实习是提高工科学生感性认识和工程能力的主要环节,计划安排四周时间(其中一周认识实习、三周毕业实习)。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到相关企业走访、沟通、签订协议、挂牌等方式,建立起4-5个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在专业对口的企业实习。

强化课程设计,改变以前参与教师科研的形式,在第4、5学期相关的专业课学完后,设置对应的集中上机、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和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得到工程设计的训练。

无论是毕业论文还是毕业设计都是学生实践性和创新性能力培养最重要的环节。虽然从课表安排看这一环节时间跨度为一个学期,为做到保质保量,本专业要求在第七学期导师就必须考虑课题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让学生先进行文献查阅、外文翻译等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在寒假期间就进入课题工作阶段。学生通过大半年毕业环节的锻炼,其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均能大幅度提高。做实了毕业环节,就会使学生通过半年的历练使前三年半积累的知识得到升华。

总之,大工程观是现代高等工程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是培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较高人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客观要求。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工程环境和就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2“3+1”特色班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4.2.1“3+1”特色班人才培养方案

我国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普遍采用4+3+1的教学模式,即4个学期的基础课程学习,3个学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1个学期的毕业设计。采用这种模式,两年基础课学习后,对多数学生而言,仍不知道食品科学研究什么,新型的“3+1”特色班人才培养模式以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采用三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一年在工厂实践锻炼,把学生论文移到工厂,在工厂成立“以企业为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老师的科研与工厂结合,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4.2.2“3+1”特色班课程体系改革

(1)更新课程体系。在传统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过细过专,各课程只追求自己知识的系统性,新知识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知识反映不足,课程内容重复较大,我们在改革中做了相应的调整,对重复部分进行简化,压缩了学时。其次是大量增加了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实验学时。此外,还注重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2)改革讲课内容。新体系改变旧体系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要求老师在讲课时要少讲、精讲,要指定大量课外参考书让学生阅读,补充教师的讲课内容。要求每门课都要安排讨论课,在学期初由老师安排讨论的专题,开出讨论题目清单,学生也可以自己根据该门课的要求自拟感兴趣的题目。在讲课中要求老师尽量安排双语教学,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3)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在工厂成立“以企业为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学生有一年时间在工厂,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技能考核和毕业论文工作都要在工厂完成,因此,在工厂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非常重要。以企业为主,组成企业科研人员、高校老师和实习学生为一体的研究队伍,学生以论文为主,教师以科研项目为主,企业科研人员以提供企业急需解决的项目,形成有针对性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平台。

特色班学生经过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三年的学习和在公司一年的系统实习,全面系统学习了相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关实验动手能力和大企业生产实际经验,实现学员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高起点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无限活力。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特色班联合培养协议》的培养模式,实行“订单式”培养,学员大二或大三即与所报特色班的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学员在校期间除按国家教学大纲完成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外,还需完成企业设置的部分课程,业余时间集中学习企业按实际需要增设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课程,最后一年安排学员进入企业实训(实习期间享受带薪实习),毕业即进入企业工作,按协议享受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

参考文献

[1]侯东丽,靳军.食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4):30.

[2]张小平,师俊玲,张朝红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毕业设计工作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144-146.

[3]高梦祥,严奉伟,王辰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教学研究,2009,4,(32):57-60.

[4]李保国,牛光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6):99-101.

[5]张俊,张家年,罗学林.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1999,(1):54-56.

[6]张剑,李梦琴,冯勤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6,(6):50-52.

[7]马力,车振明.用现代教育理念推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3):53-54.

[8]周俊,张龙,王健.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14-116.

[9]高振强,俞瑞钊,段丽华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与教学体系研究[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14-24.

食品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2

摘 要: 面对严峻的食品专业就业形势,做好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在对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困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做好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食品专业 就业现状 困境 对策

食品专业毕业生是食品行业发展的人才保障,他们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高职食品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食品行业发展的未来。分析和研究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困境,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还关系到高职院校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和发展。

一、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1.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

从表1看出,四年的就业率相对稳定,还有待提高。升本人数呈增长趋势,就食品类企业而言,需要的研发、检验、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人员相对较多。但从科研能力方面看,高学历毕业生更适合做研发型、技术型人员;从实际动手能力方面看,大专生甚至高中生更适合做生产人员;这就造成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导致相当一部分人把追求高学历作为将来更好的就业捷径。

2.行业流向统计分析。

食品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难以到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由表2可看出,2011-2014年,平均每年有大部分高职毕业生走向了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已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而毕业生向往和追求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对食品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越来越少。

3.专业对口率。

由表3可看出,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专业不太对口的职业,这个数字呈逐年递增趋势,到2014年有所回落,以后人数会越来越多。说明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学以致用。

4.区域流向统计分析。

从表4可知食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集中分布在河北各地市和北京范围内,天津和其他省份就业的毕业生较少,这种趋势容易促使该区域人才需求达到饱和,因此,应鼓励学生扩大就业范围。

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

1.食品安全事件增加了就业难度。

由于食品企业多而杂,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大量民营企业不断投入到食品加工行业中,民营企业发展基础薄弱,管理相对落后,问题层出不穷。一部分企业诚信缺失,疏于自律,部分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导致“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等公共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带来了食品安全危机,为食品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给即将毕业的食品专业学生就业增加了很大难度[1]。

2.专业素养不够深厚,缺乏就业竞争力。

许多用人单位表示,毕业生的专业综合素养低,对一些专业的基本技能生疏,在工作岗位上很难快速进入岗位角色,培训时间长,让用人单位觉得有点“头疼”,安排的工作完成质量不高,只能干一些搬搬扛扛的活。而许多被访毕业生表示,在学校学得远远不够用,到企业以后还得从头学起。

3.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大多数学生不愿到生产一线,怕苦怕累,对单位安排的苦活累活能躲就躲。有的学生到企业几天就待不下去了,频繁换工作,希望找到一个舒适轻松的单位。这部分学生不仅给就业工作造成了重复推荐,增大了就业工作的难度,还在企业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4.薪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

食品专业毕业生薪资待遇普遍较低,比有些专业的薪资低很多。并且食品企业属劳动密集、薄利多销型、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多数毕业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甚至难得有周末休息[2],福利待遇比起机关单位差好多。再者,毕业生在这类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很小,与就业前期望值相差很远,这类企业往往成了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先学经验,再创业”的一个暂时落脚点。因此导致食品专业类毕业生工作更换频繁,继续深造现象频频发生[3]。

三、促进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1.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加强教育引导。

我校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毕业生树立创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大力宣传国家政策,推进支援西部计划的实施,激励当代青年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艰苦环境中。

2.加强专业课程调整,推进教育模式改革。

近几年,食品专业学生就业率相对较低,而且就业质量相对较差,这就要求我们考虑办学特色的同时,更应考虑市场的特色,拓宽就业面,打通就业通道,以就业为导向,对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作为食品专业教学工作者,应努力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及时采取求真务实的新举措,删去一些陈旧的、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添加一些新的、前沿的、尖端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实际能力提高,不能纸上谈兵。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3.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食品专业创业能力仅依靠课堂教学是培养不出来的,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才能主要来自于他们的亲身实践。我校通过知识讲座、参观考察、展览、实践、义务支教、社会调查等活动,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培养对问题的高度敏感性、观点的多样性、思维的灵活性、认识的新颖性,以及人格的独立性与较强的成就动机。我校举办的食品节活动,学校提供实践活动场所,学生自行设计产品,并自己检测产品质量。我校建立了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开设糕点店、奶茶店等经营场所,让学生出售自己亲手制作的,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创业的一些经验和认识。我校每年过中秋节给学生和老师们发放的月饼,都是学生亲手制作的,非常有创意。同时,在食品厂、饮料厂、啤酒厂等40多家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不仅磨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训练学生的就业技能。另外,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知识竞赛、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自身实力和就业竞争力。

4.立足校内,拓展校外,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

高校应充分发挥就业工作者和食品类专业教师的作用,营造“全员就业”的工作氛围。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走出去,请进来”,积极走出校门加强与各地区人事部门、人才交流中心和企业的联系,通过建立就业实习基地、举办地区专场招聘会、和一些用人单位签订订单培养、与国外合作办学、与食品人才网站建立合作关系等形式开辟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1]。

四、结语

总之,随着食品专业毕业生增加,“低质量”就业问题会越来越明显。高校必须以食品专业就业市场的需求为依据,对食品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进行相应改善,才能有效促进他们“高质量”地就业[4]。

参考文献:

[1]武国剑.食品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

[2]王昭.高等农业院校食品学科类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学,2008(4).

[3]候爱香.地方农业院校食品科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和对策探讨[J].广西轻工业,2009(2).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就业前景 篇3

工资待遇

截止到 月24日,66705位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3844 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191元,0-2年工资3664元,以上工资4664元,3-5年工资4399元,8-10年工资6667元,6-7年工资6815元。

城市就业指数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上海。薪酬最高的地区是呼和浩特。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上海[1个]、北京[1个]、南京[1个]、杭州[1个]、郑州[1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呼和浩特[4999元]、常州[4971元]、北京[4755元]、上海[4403元]、厦门[4168元]、深圳[4113元]、惠州[4104元]、南京[4085元]、广州[4045元]、杭州[4037元]、太原[3940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教育学类中的职业技术教育类,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类共37个专业,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在职业技术教育类专业中排名第27,在整个教育学大类中排名第41位。

在职业技术教育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市场营销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文秘教育,财务会计教育,建筑工程教育,化工工艺教育,应用生物教育,机械制造工艺教育,印刷工艺教育等。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就业 篇4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毕业后可到食品企业、政府管理部门、食品质量监督、卫生防疫、商检、标准计量、环境保护、内外经济贸易、旅游等部门以及食品研究所或高等院校等单位可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管理、食品企业的产品策划和设计、研究、开发和教学等工作。修读本专业的学生可进一步深造,成绩优秀者可免试推荐或考取硕士研究生。

食品营养与安全的保证主要依靠食品生产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从而使营养与食品安全从过去的监督管理,扩展成包括食品生产、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毒理、食品质量控制的诸多领域,在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食品营养专业毕业的学生,最关心的莫过于食品营养专业就业前景的问题。这样的毕业生日后可任职食品采购经理,食谱设计人员,产品科研人员,营养顾问,社区营养学家,报纸杂志食品栏目编辑,食品药品管理局或者是农业部的检查人员。

食品营养专业就业还可以考虑注册营养学家。要成为一名注册营养学家,你必须完成食品营养专业本科课程,参加实习项目,并通过注册考试。

食品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5

人类进行野生的动植物的驯化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 50多年前科学家们发现了一切生命的遗传物质都是由相同的DNA (脱氧核糖核酸) 长链双螺旋结构中的四种碱基分子构成的, 而这种DNA的遗传物质就像一张含有生命信息的精密图纸密码, 直接控制细胞的发育、分裂, 保持着“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这一规律, 使各自的物种具有自我复制和延续生命的本能, 控制各种生物本能的这种物质就叫基因。它们主要存在于细胞中染色体内的DNA分子上, 为蛋白质的全部氨基酸编码或为rRNA和tRNA编码的核苷酸顺序, 是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单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家们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密码被解开, 并能用人工分离、合成和重组基因, 这就是所谓的“基因工程”, 也称基因工程学或DNA重组技术。

所谓的基因工程就是对生物的遗传密码信息进行实验室操作, 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物种间进行体外基因转移和重组, 使其在适当的宿主细胞中得到表达, 较大的改变生物的遗传性。基因工程主要含两个方面的步骤: (1) 从某些生物细胞中取得所需的DNA片段, 或用人工控制合成这种DNA片段, 即获得目的基因, 再取得基因的载体, 使二者进行体外重组; (2) 将重组的DNA转化到受体的活细胞中去, 改变受体细胞的特性。生物基因工程的伟大创举首先在农业上带来了新的革命, 打破了常规育种利用种类杂交优势的局限性和年限性, 使育种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例如, 过去选育一个新的优良品种需10多年, 而利用基因工程只需要二三年就可完成。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抗虫、抗病、耐低高温、耐干旱、耐渍涝、耐瘠薄、耐高盐碱的各类优良品种, 它的好处是能降低生产成本, 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品质, 提高对自然灾害的抗逆性。目前, 基因工程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作物育种和食品、制药、环保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已经成功的培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水稻、抗虫玉米、抗病烟草、抗病马铃薯、抗农达除草剂大豆、抗冻番茄及转基因老鼠、鱼、牛、猪、羊、鸡、马等新品系。同时, 还破译了人类基因密码框架和绘制了杂交水稻基因密码路线图。

2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又称基因转换。就是利用显微注射等方法将动植物的优势基因转移到另一种动植物体内去, 通过基因的增加、减少或重新组合, 使生物的遗传性状发生符合人民愿望的变化, 从而选育出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生物新品系。这种通过转基因手段所产生的后代生物就叫“转基因生物”, 也称“转基因动植物”。如转基因西红柿、大豆、烟草、棉花、水稻、玉米、牛、羊、马、鱼等, 再用这些改造了的转基因动植物制成的食品就叫“转基因食品”。

通过基因转换就可以将一种冷水鱼的抗冻基因转移到西红柿的细胞中去, 从而培育出一种抗冻的西红柿;把一种抗螟虫的生物Bt基因转移到棉花和水稻体内去, 就会使棉花和水稻不受螟虫的为害, 无需施药, 这一目标目前已经实现。遥远的梦想是将棉花的基因转移到树木的细胞里去, 可培育出一种棉花树;将大象的基因转移到猪的体内, 就可使猪长得又快又大;将人体内的疾病和衰老基因切段提取出来, 就可使人们少发病和延缓衰老, 长命百岁。

从农业上来说, 1983年世界首例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就标志着人类用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的开始。1996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达20 hm2, 仅2000年全世界就达4 420万hm2, 2003年达5 000万hm2。转基因的作物有番茄、大豆、马铃薯、棉花、玉米、水稻、油菜、小麦、烟草等, 转基因动物有鱼、牛、马、羊、猪等。我国转基因农产品有20余种, 除转基因抗虫棉进入大面积商品化生产, 转基因抗虫玉米也进入环境释放阶段即将进入商品化生产外, 转基因抗虫水稻“遭指受禁”, 其他的农产品进入小范围实验研究。

转基因技术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 第一是降低成本, 能培育出抗病、抗虫、抗杂草、抗旱、抗脊薄、抗盐碱能力强的新品种;第二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产品品质, 造福于人类。但也有人对转基因技术抱有疑虑和看法:一是转基因技术使人类可以对生物生命进行“任意”修改, 可能会创造出新型遗传基因生物对人类有害, 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即所谓的“基因污染”。二是转基因抗虫作物能毒杀害虫, 对人是否也有毒?转基因杂交水稻遭指受禁就是一例。三是转基因载体抗生素是否对人体有害?所以, 1999年欧盟体 (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希腊、意大利和卢森堡) 七国明令禁止销售转基因食品, 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把转基因说成是“生命的海盗, 邪恶技术的代表”, 各国专家在转基因作物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上争论不休, 我国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条例。为此, 欧盟各国有400个专家小组, 花费了6 400万美元, 历时15年的研究, 还没有一份报告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 但也缺乏证据证明它无害。

尽管如此, 多数人认为, 运用优良的转基因技术及谨慎的监管可能比传统的食品更安全。2003年欧盟已经同意取消新的基因食品在欧洲长达4年的销售禁令, 但成员国的农业部长们通过“讨价还价”后, 由轮值主席丹麦提出新规定:“转基因食品都应自动贴上标志注明, 但转基因的物质含量不得超过0.9%”。那么, 转基因食品到底安全性怎么样呢?国际经合发展组织1991年将“安全”的食物定义为“如果能合理地肯定, 在预期的条件下消费某种食品不会有害, 则该食品就被认为是安全的”。在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上, 国际上有一个广泛接受和采用的“实质同等”的原则, 就是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同类食品比较相对安全性一样。一个广泛关心的例子就是抗虫转基因植物能毒杀昆虫, 对人是否有毒?从现在的抗虫作物来看, 大都带有一个苏云金芽孢杆菌 (Bt) 的杀虫毒蛋白基因, 它具有高度特异杀虫活性。但这种杀虫晶体蛋白平时以原毒素的形式存在, 不具杀虫活性, 当被昆虫取食后得以活化, 杀虫蛋白与昆虫肠道上皮细胞的特异结合蛋白结合, ICP嵌合于细胞膜中, 使细胞膜产生了孔道破裂而死亡。但这种Bt毒蛋白对哺乳动物、鸟、鱼以及有益昆虫不产生毒害作用。如培育的抗螟虫水稻、杀虫毒蛋白基因仅在植物的茎叶中表达, 在受到昆虫取食后于体内产生杀虫毒蛋白, 而人体肠道内不存在特异性结合蛋白, 不能合成杀虫毒蛋白。对于转基因食品, 多数消费者处之泰然, 认为转基因生物仍然是“自然”的, 只不过是改造了自然而已, 不应该对此怀疑和恐惧。况且人类已从转基因技术中获益匪浅, 如某种转基因大米既能防虫, 又增加了维生素A;某种转基因玉米、大豆和小麦, 不仅质量提高, 产量也大大增加;转基因畜、禽等除了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肉、蛋食品和奶制品外, 还可以在它们身上获得多种珍贵的药物, 可用来治疗许多疾病。

其实, 自然界里的许多食品也有某些有害物质 (如大豆有龙葵素) , 而转基因食品的负面价值是“微乎其微”的, 它远远小于治病药品和农药毒性的副作用对人体的危害, 而且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检验和检疫的深度和精密度也远远超过所有天然食品, 审查程序严格到“无可挑剔”的程度。但是, 还是有人提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否影响子孙万代、转基因作物是否演化为“超级杂草”、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是否安全、转基因作物是否影响生物的多样性等问题。现已被科学证实, 抗虫粮食没有发现人畜中毒事件, 抗虫水稻禾苗喂牛没有毒性反应。作物遗传改良的程序越高, 对人类创造的环境的依赖性就越大, 在自然条件下越难生存, 不可能在优良作物品种中导入几个基因就会变成超级杂草。相反, 发展抗虫稻、抗虫棉还有助于田间生物的平衡, 减少了用药, 节省了成本, 有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为了尊重和保护广大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不同选择, 世界多数国家对待转基因技术, 特别是对转基因食品持慎重态度, 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和管理制度。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也颁布了一系列法规, 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动植物 (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 和微生物, 还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分为尚不存在危险、具有低度危险、具有中等危险、具有高度危险四个等级。评价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即实验阶段、中试阶段、环境释放阶段、生产性试验和颁发生物安全证书。农业部在管理上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制度。目前, 我国还要加强对转基因技术、食品的科普宣传, 使人民在选择时有知情权。

3 转基因食品的开发利用及前景

自从1983年转基因作物获得成功以后, 到目前已在35个科120余种植物中获得转换, 种植的主要作物有大豆、棉花、油菜、玉米等, 2002年就分别占全球45%、20%、12%、9%, 而美国分别占整个面积的84%、81%、80%、40%。仅大豆而言, 我国每年消费量达3 000万t, 有1500万t (50%) 是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在亚太地区占49%, 在全球种子销售量中占37%。全世界目前南非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 印度也在推广转基因作物, 阿根廷批准种植抗农达玉米, 奥地利批准种植抗虫棉, 西班牙、菲律宾批准种植转基因玉米, 欧盟也批准抗虫棉籽用于食品生产, 俄罗斯也急需转基因食品。有关专家说:“由于转基因食品处于前所未有的最严格监控之下, 因此, 转基因食品对人对牧畜来说是最安全的”。欧盟的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希腊、意大利和卢森堡等七国也解除了1999年的禁令, 开始引进和食用转基因食品。我国的转基因抗虫棉已占据生产面积的80%, 为棉农增收近50亿元。美国是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 60%以上的加工食品有转基因成分, 90%以上大豆、50%以上的玉米和小麦是转基因的。全美有4 000多个商品含有转基因成分, 而且美国人食用转基因食品达10年之久, 没有哪一个医院收到一个病例说明因食用转基因食品引起中毒或致癌死亡的。

转基因食品从不被人接收到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主要有以下原因: (1) 转基因食品在严格的监控下生产是安全的。 (2) 在生产中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如转基因玉米的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50%, 含油量高两倍。 (3) 某些品种还有一定药用价值。如特种玉米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癌能力的维生素E, 转基因草莓具有抗癌作用。 (4) 减少农药投资, 省工、省时, 如抗虫棉和抗虫水稻、抗农达大豆等。 (5) 优化了环境, 减少了污染。如通过基因转换, 可培育出超级小麦、油菜、水稻等。 (6) 有利于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 如培育出耐寒、抗高温、耐盐碱的植物。 (7) 成本低, 需求旺。由于转基因作物减少了翻耕、灭茬、耙田、起陇、喷药等工序, 成本低, 市场竞争力强。

目前,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农民继续在增加他们的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尤其是对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转基因作物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数量, 解决温饱问题。因此, 基因工程这一庞大生物技术的应用将会对人类改造自然作出不可估量的经济贡献。

摘要:本文综合叙述了基因工程、转基因生物、转基因食品的基本概念、安全评价、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

食品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6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 实验 工程实践 教学改革 问题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8-0083-02

由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实践教学是该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手段。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实践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一直在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加强实践教学,但是实际上大多高校仍重视理论多于实践。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关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监督力度较小,并且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课程内容的设定不符合课程任务,缺乏实践的相关资料;尽管实践课程的课时有所增加,但是执行的力度仍不够,没有制定严格的考试制度,导致学生重视理论课程,轻视实践课程[1]。

1.2 实践教学方法不合理,综合性实验比重少

目前该专业的实验课大多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综合性的实验所占比例少之又少。实验课堂中,教师将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学生做实验只需按部就班进行,全程由教师指导。

1.3 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力量较弱

受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长期轻视实践的观念,使实验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目前实践课程的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的经验,素质偏低,教师不愿意去当实验室的专职教师,并且实验教师的晋升机会有限;并且缺少工程技术上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例如精密试验仪器出现问题时,维修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技能,导致设备维修和管理工作出现漏洞[2]。

2 如何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2.1 转变实验教学的思想,将学生放到主体位置上

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将实验教学与综合培训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点,将实验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2.2 注重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的实验教学体系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必须对实验室的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建立多方向、多元化、多功能的开放式实验平台,不断加快实验教学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将“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开设基础性综合实验、分析类综合实验、专业性综合实验。

实验教学体系的确立要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吸收以及能力的培养为重要思想,设置内容从基础实验到不同难度的实验,适合不同能力的学生。基本型实验能够直观反映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规范学生实验操作;综合设计性的实验相对较难,学生须根据教师科研成果的设计不同的实验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创新型实验主要是以科研训练为主,试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教师在旁辅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4]。

2.3 增加学生自主实验,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采用合作学习法和小组学习法为主的实验教学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重视实验设计、实行、处理、分析、报告、结果、讨论过程,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意识。进行基础操作实验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食品安全分析检测类、食品工程类和生物工程类研究型实验项目和内容,并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便于学生总结实验的结果,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使学生掌握该研究领域内的方法和技能。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开设选修实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并且建立网络开放式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预约实验,对实验进行了解、预习,加强与教师沟通,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建立合理的试验考核机制,改变以往试验评价报告为主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实验操作过程和能力的评定,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5]。

2.4 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国家紧缺的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学校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校外的实习,聘请专业的工程师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将学校教育与岗位技能相结合,实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3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是培养我国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一种途径。为了保证该专业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学校必须重视实验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验平台,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江洁,胡文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1):72-75.

[2]鐘瑞敏,黄国清,肖仔君.食品工科专业核心实践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118-121.

[3]李昌文,景建洲,纵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1(1):58-59.

[4]陈平,刘晓青.食品专业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51-152.

[5]王仲民,姚合环.高校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1):121-122.

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调查 篇7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培养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食品科学类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设计单位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和设计工作。大致有两个方向:大、中型食品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从事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工作;有关公司的业务管理部门,从事经营销售、企业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

◆ 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

◆ 具有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 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 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主要学科

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4、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化工过程与设备和食品技术原理。

目前有许多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比如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本专业学生要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具有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和发展动态。毕业生适宜到有关食品研究机关、设计部门、检验单位、食品工厂、企业从事设计、研究、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当然,如果不想进入具体的生产部门,也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虽然可能清苦一点,但是会有很丰富的精神生活。

纵观我国食品专业的发展,“教”与“学”的成果都是喜人的。但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食品工业仍面临着人才严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远远不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食品工业专门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3—4%,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食品科技人才更是奇缺。同时,全国各地食品人才不平衡,许多县级小厂甚至没有专门的食品技术人员。上述种种都与在全国各工业部门总产值排行榜中高居榜首的第一大工业的地位极不相称。而放眼海外,西方发达国家食品专门人才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可达20%以上。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食品人才的培养,几乎所有的知名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NIT)、威史康逊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均设有食品科学与营养科学系。因此,我国大力发展高等食品专业教育,培养该行业科技人才已是形势所迫、不容忽视。

传统的食品制造与食品简单加工在食品工业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关注健康、营养,并已形成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食品企业不断出现,它们已经创出了很多驰名品牌。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营养保健食品、生物食品、食品的精深加工业将有较大的发展,对高素质的专业科技人才将有极大的需求。那些学有专长,又勇于开拓创新的食品专业毕业生将会成为这些新兴企业的主角。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伴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工业也在进行大改革。今后的食品工业,将会摒弃传统的生产加工模式,向着高科技高附加值,向着食品工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毕业后从事一切与食品生产、检测、开发有关的工作:

食品化验员——进行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工作; 食品生产主管——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技术管理和协调; 食品研发人员——应用现代营养学知识,研究和开发新的高效食品; 进出口海关的食品质量检验人员。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食品工业正在向着科学化、自动化、大型 化方向发展。食品工业在国内外的竞争,最终体现在技术竞争与人才竞争上。食品工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培养。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了培养高层次食品科技人才的教育体系。这些高校毕业生分配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食品科学类毕业生除继续深造,报考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设计单位,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和设计工作。去向大致如下:大、中型食品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从事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工作;有关公司的业务管理部门,从事经营销售、企业管理等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篇8

食品科学关键于跨学科,包括: 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和食品技术。

食品科学关心的是: 食物、营养卫生、分析检验、机械设备、包装、贮运、物流、乡镇企业、烹饪研究、高新技术、粮油、肉类、禽蛋、乳品、水产加工、食品添加剂等。

食品科学专业排名:江南大A+ 学 南昌大A+ 学

中国农A+ 业大学

南京农A+ 业大学

吉林大A 学

华南理A 工大学 7 8 华南农A 业大学 沈阳农A 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A 大学 天津科A 技大学 浙江大A 学 哈尔滨商业大A

学 13 14 浙江工A 商大学 东北农A 业大学 中国海A 洋大学 江苏大A 学 华中农A 大3 9 15 4 5 10 11 16 17 6 1

2B+ 等(25 个):吉林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宁波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宁夏大学、山西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扬州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

B 等(2个):山东轻工业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集美大学、四川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大连水产学院、新疆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

中国各大学食品科学的专业特色:

1、中国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专业采用两段式培养方案。基础阶段,采用完全一致的教学计划;进入专业阶段后,划分为果蔬及饮料加工工艺、畜水产品加工工艺、粮油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工程等4个专业方向。

【毕业生去向】主要为食品制造加工企业、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制造加工企业及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海关、商检、商务公司、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

成绩优秀者可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部分可硕博连读或出国深造。

2、江南大学

【专业特色】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是中国食品工业最著名的学府之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学院建有7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在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通过师生双选,学生可自二年级起每人有1位导师给予专业指导。实施精英教育,组建试点班。学业优异者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毕业生去向】学院已与国内200多家著名食品企事业单位建立经常性的毕业生供需协作关系。

毕业生供给量与企业招聘需求为1∶5。学生落实单位区域,85%在东南沿海大中城市。2003届本科毕业生,近40%在上海就业。

3、南昌大学

【专业特色】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食吕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南昌大学“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和江西省高校重点学科。

本学科发展具有浓郁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特点。其江西中德联合研究院、江西南大中德食品工程中心,是中德政府科技合作项目。

本学科在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食品化学与营养、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与贮藏方向上形成了自身特色。

近5年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6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奖,发明专利7项。

【毕业生去向】本科生就业率达92%,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18%。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供不应求。

4、吉林大学

【专业特色】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以及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均设有食品专业。于0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作为全国16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之一,也是吉林大学第一个参加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吉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组的现场考查,考查组专家一致同意该专业通过认证。这标志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与国际工程教育标准接轨,专业建设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陈德文教授,现任校长为展涛教授,均已被列为中央管理。

5、上海交通大学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集生物、化学、物理、机电、化工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学科。

从2003年起,农业与生物学院按“生物技术”和“环境生态类”两个专业招生。第二学年末,按学生前两学年的成绩、个人志向、社会需求预测等,经个人申请,院校批准,可在学院所属专业中选读某一个专业。第一学年末,部分优秀学生可跨学院重新选择专业。

此外,大多数学生可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第7学期,一定比例的优秀生可直接攻读硕、博研究生。

目前,学院主持“863”计划项目3项、参与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他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50余项。

6、东北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下设食品营养与安全、畜产品加工、粮油食品加工等4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把本科生的教育作为基础,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作为增强学科发展的力量和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方向)培养既懂得食品专业知识,又懂得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黑龙江省重点学科。

【毕业生去向】主要前往相关知名企业。我国排名前10位的乳品集团中,有8个集团的副总,是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培养出来的。

7、西南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西南农大食品科学学院拥有全国最早建立的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

该学科为农业部重点学科,也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中最早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1998年,被国务院授予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博士点,成为西南、西北地区(10省区市)惟一的食品加工博士点。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学、包装工程、茶文化4个本、专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8、华南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吸收工科院校食品学科之所长,加强工学、工程等学科领域的渗透与发展,既具有多学科交叉并重,又具有热带亚热带的特色。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从事食品加工与保藏生产、试验、研究及食品质量控制与检测、食品经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先后承担多个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研究,取得多项成果。其中多数成果居全国领先水平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效益显著。

9、杭州商学院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与英国Leeds大学、日本爱媛大学、日本香川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协议,每年选送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对方深造。

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以及省、部委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50余项。

【毕业生去向】主要前往食品贸易管理、食品生产企业,大型饭店、大型超市、食品加工及营销企业、食品教学和科研单位等。

10、上海水产大学

【专业特色】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前身为吴淞水产学校水产制造科,创建于1912年。

学院现有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分别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生物制药、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院现有3个学科(系)、3个重点实验室、两个中心和1个研究所。

【毕业生去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次性就业率80.33%以上。

11、沈阳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

本专业设有食品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可被推荐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毕业生去向】前往各类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科研单位、食品贸易部门、食品行业行政管理部门以及食品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近几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

12、郑州轻工业学院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设有食品工程、烟草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3个专业方向,在河南省开办时间最早。

学院先后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40多项,国家及省烟草局烟草企业重大科研项目5项,取得了包括国家二等奖、省部级二等奖在内的成果20多项,创造了数千万元经济效益。

食品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9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类食品基本加工技术原理、加工工艺、创新加工的方法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主要是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而当前该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比较狭窄,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的灌输,缺乏相关的实践活动,对实践教学缺乏重视、监管制度不健全,实验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并且在实验室完成工厂化全套技术操作是非常困难的,而当前很多食品生产企业不愿意接受毕业生实习,这就为建立现代化实训基地增加了难度。因而,该专业的学生面临着实习难的问题。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就必须对当前的教学体系进行一定的改革。

1 改革培养目标和培养课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也要根据当前形势来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各类人才,满足食品产业对人才新的需求。传统的人才培养课程及培养计划涉及的方面比较窄,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及课外活动脱节,不能满足培养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应该从制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总体培养计划入手,根据当前食品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形势,来建立结构合理,各模块配置优化的课程体系,多使用一些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争取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培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传统的教学体系以培养工艺和工程类型的人才为目标,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新设置了工程科学模块,从而开辟了食品科学方向的新模块,为那些想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专业课以及选修课之间进行课程的合理调整,以促进内容的简练和课程结构的紧凑,达到浓缩课程内容的目的。在实验课程中添加一些新的科学元素,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设计实验,总结实验结果,并思考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在专业的课程中添加一些外语、计算机、交流礼仪、人文科学以及实践相关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增强其自身的素养以及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

2 改革专业教学的方法

传统的直接传授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教学的要求,随着食品行业逐渐与国际的接轨,对外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应该让教师在专业课的讲述中插入一些英语资料或英文文献,讲述一些国际上行业的形势,甚至让教师对学生直接进行英文的教授。同时,教师还要借助于现代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将死板的课文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势呈现出来,不但能够增加课堂的鲜活、生动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增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探求度。

传统的授课方式多是教师在上面讲授,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这种方式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下,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分别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和教师一起思考、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自发讨论来增强其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同时,也可以把现实中企业面临的问题拿到课堂中来讨论,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主动学习及表达学术思想的能力。

3 增强实践教学

仅仅将课堂知识强加给学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在实践中了解食品工艺中的基本单元操作和主要产品生产工艺,认识某一食品工程技术发展的状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接触食品制造的相关设备,锻炼其实践能力。

教师要确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总体目标,根据目标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让学生多参观一些实践基地或者企业的厂房,在实习的过程中来印证自己所学知识的正确性,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思考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要对专业的实验课进行完善,在老师的示范下,让学生亲自对实验进行科学的设计,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过程中的反映并详细记录实验结果,根据结果来分析实验成功与否的原因,真正达到了通过实验来强化专业理论课学习、激发创新思维的目的。另外,还要与一些企业建立固定的实习关系,让学生提前进入到实践中进行学习,增强其以后的工作能力。

上一篇:妇幼卫生服务工作方案下一篇:表彰大会发言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