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共12篇)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 篇1
经过十几年的高校扩招,每年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近期我国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指出要扩大并普及高中、大学教育,对未来十年的高等教育作出了规划:2015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3350万、研究生170万、毛入学率36.0%,2020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要达到3550万、研究生200万、毛入学率40%。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从“象牙塔”的精英教育趋向大众教育,从能力鉴别趋向偏重能力提升的教育,从重数量趋向数质并举,更重质量的未来发展之道,高等教育的这些发展离不开大量专业的教育人才,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更应具备肩负这一艰巨任务的能力,但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却表现出一些不足。
一、高等教育研究生培养主要存在的不足。
(一)高等教育学生源与导师的不足
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表面看上去欣欣向荣,深入下去却发现由于本科无高等教育专业,加之教育类考生报考的数量少,招生的量却较大,大量跨专业考生涌入。因为招不满、无筛选的必要,对于研究生的复试也就呈现出形式主义;不对高等教育学的考生进行全面的考查就将招收,所以相当比重的学生基础薄弱,加之抱着避开就业压力、混学历增加就业资本的心态居多,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不能静心学习,又无心思搞学术研究,由于空闲时间多,不务正业者众多,生活方式颓废。在招收人数增加的同时,导师的数量需求增大,但由于一个优秀的教育类导师要时间的积累,教育类导师的数量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许多导师又是从别的专业转入教育类教学,属于“半路出家”,而真正“科班出身”的比例很少,这样就出现一个导师带多个专业的学生的情况。一个导师面临着多学科的学习、教学和科研任务,加之许多导师处于管理岗位,过多的责任往往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导师较难真正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科研任务。跨专业的考生和导师背景多样化,从某个角度来说,它确实给高等教育的学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高等教育学与其他类的学科之间交叉互补,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培养解决复杂教育问题所需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但同时也带来学生理论基础弱、专业性不强,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差等多方面的培养问题。
(二)高等教育学的教学不足。
高等教育的科研以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为指导,文科的理论分为公共基础理论、相关学科理论、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方向理论等,教学首先应通过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理论谙熟于心,同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前沿问题介绍给学生。学生对自身专业研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以后科研问题的处理才能有的放矢。高等教育学在我国起步较晚,高等教育学的研究生培养仍处在模仿和自我探索的阶段,一方面向先行或成功院校“取经”,学习借鉴别的院校经验,另一方面又总结自身教育过程中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方法,但专业的未成熟,理论体系的缺乏,没有一个绝对的范本,这样就导致“因人设课、因课找人”的问题。有些课程设置是根据学科带头人的个人经验,因此课程设置就具有随意性。课程中很多内容陈旧,理论课有余而实践课不足,加之教学方式以上课为主要形式,教学上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对高等教育学方面前沿问题的介绍,国内、国际同行没有形成稳定频繁的学术交流;学生缺乏国内、国际在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最新信息,学习自然缺乏主动性,学习成为了灌输知识,没有主动寻求本专业新讯息的渴望。
(三)高等教育学的科研问题。
我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必不可少,创新型人才要提出优质的原创成果离不开科学研究;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也离不开科研创新;一个研究生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独立的科研工作能力必不可少,可见科研在我们学习中的重要地位。高等教育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必然要在数量上去后抓紧质量关。如何把握质量?如何在新的机遇下培养好人才?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这些都需要高等教育学去研究、去发现。科研对于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很重要。但高等教育学因为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积极主动性低,参与科研和实践的机会少,很多时候都是在教室里纸上谈兵;学校本身对教育类科研不重视,对学生的培养中没有明确严格的要求,不需要太多努力也能拿到学位文凭,一些学生放任自流;混文凭的思想冲击着“枯燥”、“单一”、“乏味”的科研,一些学生对科研的观念模糊,可能还未来得及好好想,在岁月的流逝中学生已经毕业了。这些因素的结果就是面对枯燥的科研,一些学生望而止步,不愿去作真正的科研。
二、高等教育学研究培养的改进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过程,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问题是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必然要经过的阶段。如何改变现状?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改进的途径。
(一)重视生源选择与导师队伍建设。
大批好的生源、优秀导师队伍是促进一个学科高速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因为生源不足,未能达到计划招生人数,而降低复试的要求,不加区别地招收学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也是对自身学科发展的不负责,因此在复试中应该加大力度考查学生的理论基础、思维敏锐度、创新能力、个人心态等综合素质;对于没有相关基础又没有意愿在专业上研究、混文凭的学生要慎重选择,对于“科班出身”或邻近学科、基础较好的学生要优先录取。学科队伍要重点引进学术务实、对国内外高等教育有广泛了解、有前瞻性眼光的导师;对于学科带头人的选择要慎重,可以让大家民主投票,选出一位人格高尚、品德出众、踏实科研的“船长”,驾驭好高等教育学这艘船。导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背景尽量多元化,年龄结构上可以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背景上以教育背景为主,力求其他背景多样化。
(二)导师引导,改变学生的错误心态。
研究生教育是以导师为主导,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开拓创新性思维,锻炼学生专业能力的过程。导师对研究生的生活、学习影响巨大。导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培养都是极其重要的信号。导师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学术榜样,于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行为。其次,导师要对学生作出明确严格的要求,特别在本专业上的学习上,导师可以以学术交流的形式督促学生,在学生之间开展稳定频繁的“学生学习交流会”、“科研实践感悟会”,在会上导师还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沟通、解疑答惑。最后,在生活上、学习上,导师要提供必要的关心,让学生感到导师的关爱,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没有被遗忘,不要过放任自流的生活;让学生自发地意识到学习的紧迫感,研究生的生活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三)以专业方向为导向,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之上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首先,加快课程体系化建设,以学科的培养目标为根本,依据相关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开设课程,合理调节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比例,同时课程安排要按公共基础理论—相关学科理论—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方向理论的顺序。教师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多讨论、多发表看法、多联系实际,同时导师也可以以自身在理论上的发现或实践经验为导向,引导学生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对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对知识和能力锻炼有促进作用的工作,教师在提醒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兼职时间外,也应鼓励学生在工作中寻求与专业相关的问题并尝试着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综合素质,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四)加大科研的要求力度,着力培养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学校作为招收与培养研究生的单位,应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参加科研的可能,特别是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这一点更是不容忽视。高校应该对高等教育方面的科研工作加以重视并政策性支持,推动导师带学生搞科研、做学问,身体力行地引导学生如何做高等教育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在科研过程中掌握理论的运用、方法的选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改进思维方式、提升创新力。以学院为单位,与其他学校间相关或相同专业互通信息,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和合作,多多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或通过旁听学术研讨会、国际会议、国际座谈、学术沙龙等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为以后的科研项目做好知识信息储备。
摘要:在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却展现出不足的一面。本文从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的生源、师资、教学、科研等角度探讨其存在的问题, 进而在选择生源和导师队伍建设、学生心态、教学、科研等四个方面阐述改进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不足,改进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六生.论教育类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0) .
[2]全丽娟.理工科院校教育类研究生的培养[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3]陈子辰.研究性大学与研究生教育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12) .
[4]杨颉, 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1) .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 篇2
[摘要]随着高校单独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缺陷明显,为了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技术技能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不得不考虑转变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现有的培养模式,探索一条新型的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型+应用型”双型人才的重要保证。文章探讨了实现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产学研合作重要性必要性
我国自1988年开始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队伍不断加大。但由于长期以来受高校其他学科的同化,高校在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时也形成了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的学科化思维定式。这种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脱节,不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发展,不利于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成“研究型+应用型”双型人才。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之路至关重要。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鲜明地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特色,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又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条值得继续研究和不断探索的培养模式之路。依据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特性,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必须既具备学术性,又必须具备应用型人才的“双型人才”。趋于这种特殊性,高校走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十分重要,并且非常有必要。
一、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现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
当前高校在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实训基地缺乏、双师型导师队伍缺乏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和就业问题。加强产学研合作有助于解决高校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实训基地缺乏、导师队伍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现产学研合作是异常重要的。笔者把其重要性简单地归纳为八点:
1.产学研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经费提供保障。从起,我国开始统一实行高校收费制度,但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仍然还是依靠政府拨款,再加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经费十分有限。而且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长速度远远高出我国的GDP、公共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等诸多因素,导致研究生教育经费不足,进而导致教学设备陈旧、实验设备不足等教学资源匮乏问题的产生,这严重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产学研合作是集结教育经费的渠道之一,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鼓励企业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经费投入,从而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提供经费保障。
2.产学研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训基地提供保障。美国凤凰大学创办人约翰·斯柏林认为,传统大学在传授人类知识成果方面往往带有教条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学非所用,不能顺应市场的需求。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应注意理论和实际结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双型人才”,应该注重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有相应的实训基地,而企业和科研院所是提供实训基地的主要来源。因此,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训基地提供有力保障。
3.产学研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形成提供保障。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在某种职业活动或生产劳动中所需要或应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式和特征。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境。职业能力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它的职业性。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生可以深入企业管理、服务生产一线,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技术技能,并且通过对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迁移,使一般能力得以发展,职业能力也由此形成。因此,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提供保障。
4.产学研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就业机会。近年来,由于高校加大力度扩招,再加上高校单独培养出来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素质不具备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失去竞争力,最终导致很多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错位、就业难。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生可以通过基地实训、在岗顶岗、深入企业实地实岗进行实践操作,一方面,学生面对企业的岗位工作任务,严格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并在企业团队精神文化熏陶中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共事,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大大提高了职业素质;另一方面,学生融入企业市场竞争氛围,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企业丰富的生产实践,学习企业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掌握企业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技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和制定的项目、科研等。因此,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5.产学研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最基本的经济保障。随着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大幅度的扩招,计划内招生名额越来越少,自筹经费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越来越多。虽然目前研究生的“三助”活动在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是“三助”活动面临着岗位少、资金少的尴尬局面。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突破培养单位单一的经济资助来源,为学生提供数量更多、技术含量更高的岗位,提出更多的应用性课题、项目,同时也为研究生提供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报酬。因此,产学研合作既可以免除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经济上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潜心投入学习和科研中,又可以改变长期以来研究生资助“等、靠、要”的尴尬局面,拓宽资助的渠道,增强资助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6.产学研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师资保障。职业技术教育学的性质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是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即“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需要,但目前我国的一些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还没有达到“双师型”教师所具备的要求。其主要表现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差。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理论课教师占多数,而具有高职称、具有实践背景的高素质教师偏少;师资来源的渠道单一,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大都是来自高校。这些教师往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较为突出,专业课教师从事实践培养和训练的机会较少。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很少有机会去企业或实训场地从事专门的实践培训,培训投入不足,培训力度不够。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企业技术专家可以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学、课题研究指导、学位撰写和实践能力指导等实质性的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弥补了高校在培养学生时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师资保障。
7.产学研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提供了研究平台。通过产学研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三方共同申报、承担高级别的科研课题,组织联合科技攻关,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联合开发新产品使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工作充满勃勃生机。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河南科技大学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93项,其中国家级19项,完成横向开发项目407项,推广科技成果70余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2项。承担大量科研项目一方面为培养研究生的学位科研选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些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产学研三方合作教育的纽带。另一方面,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创造了很多参与研究的机会,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研究素质及能力。
8.产学研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技术支持。学生通过产学研合作参与技术研究,有利于加深对技术理论的理解,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养成。科研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师生的技术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为企业产品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智力支持,并为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机制创造了条件。学生不仅能直接参与科研申请、承担的过程,还能够深入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技能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
产学研合作在我国呈方兴未艾之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发展及其成果向生产力的迅速转化,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竞争能力的关键。为此,产学研合作已普遍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实现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非常有必要。
1.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自身发展来看。从人才培养层次的视角分析,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研究型人才素质;从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来分析,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又须具备应用型人才素质。基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型和应用型”双型人才模式,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要注重理论及技术知识的实际运用,注重技术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注重技术创新,注重就业和实践。根据对湖南农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调查中“对将来就业最担心的问题”中,大多数回答是用人单位提出的“需要有工作经验或需要某种职业技能证书或是动手能力强”等条件。如果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校内、外双基地培养,并在导师们的精心指导下,掌握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和一定的技术技能等,并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增加求职成功率。
因此,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实现产学研培养模式切实关系到切身利益。实现产学研培养模式不仅使学生在导师们的指导下学到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具备了研究型人才素质,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而且使他们得到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素质的养成,最大化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2.从高校及学科发展来看。我国从198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以来,已发展到至今48所高校,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家、学者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的结果。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大量扩招,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意味着导师与学生的比例差距不断拉大,出现一个导师带多个甚至十几个学生的现象,这势必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指导不足等。再加上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直以来都是由高校以学科化的思维模式加以培养,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研究水平差、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并不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形成研究型和应用型“双型”综合能力。高校及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培养点除了提高教学质量外,还应该思考如何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问题,思考试图改变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改革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增强实践环节,强化技能培养,与社会上的职业资格考核接轨,使得培养的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职业技能,提高学校的社会功能和声誉,吸引优质生源,促进学校及学科发展。
3.从社会需求来看。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经济赢得了空前、迅速、持续的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才尤其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却成为就业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针对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状况,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面对经济发展的呼唤,面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造就一支高质量、多数量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成为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这项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国家、行业、地方、企业以及高校等的高度重视和通力合作。高校作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输送的最大加工厂,应当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型和应用型双型综合人才,急需一种符合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而实现“双基地、双证书、双导师”培养模式有助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成研究型和应用型双型人才,既能促进学生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培养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素质,提升择业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提供高层次高素质的研究—应用复合型人才。
三、结语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 篇3
关键词:高职;实践技能;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李克强总理会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不久,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规划强调: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职业教育将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承担着重要角色,而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则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剖析
近几年,各高职院校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虽有所改变但实践技能培养方案滞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薄弱,甚至常用的一些计算机软件实际操作能力远不如社会上一些短期培训班和中职学生熟练。这说明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课程设置没有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目标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了解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能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兼备某一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确立法律、道德和团队协作的意识,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现代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和操作等工作,并具备进一步深造和自学的能力。该专业实践性很强,很多计算机的相关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才能得到巩固,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衔接有偏差,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没有建立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实践教学体系。多数院校的实践教学仍为理论教学服务,没有完善、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及综合实训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应用能力。
(二)校内外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的建设不完善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校内外实习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学生没有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环境。教师能够做到的多数实验教学仅仅是为了辅助理论教学,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偏多,而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较少,缺乏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实验。经验证明: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来说,实践的层次有多深,运用的能力就会有多大。对于内地的高职院校,由于受地域限制,周边没有相关的企业可供学生实习,学校自身也因财力等诸多原因没有建设自己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只能局限于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学生很少甚至没有社会实践的机会,因此就不具备社会所需的岗位能力,更谈不上胜任某一岗位工作。
(三)实践技能型的“双师型”师资严重不足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明确指出,“双师型”教师并非是讲师与工程师的简单叠加或具有“双师经历”“双证书”的教师,而是由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和教师综合构建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观点是: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既要有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能力,又要具备工程师或技师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而后者正是各个高职院校的教师所欠缺的,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十分欠缺,培养应用型一线的高职人才就无从谈起。如何造就一大批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实践技能培养基本思路
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方面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流程,突出实践教学,将获取岗位资格证书的有关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使学生掌握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传授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技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技术和职业导向,学生能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选择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
(一)专业能力模块的设置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个应用范围很广的专业,可以从事计算机行业几乎所有工作。因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变得非常广,内容涵盖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维护与管理等多个方面。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三年学习内容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计算机应用领域。因此,必须将该大类专业能力划分为若干能力模块。而这些能力模块须根据市场需求确定。
根据对用人单位的调研,我们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划分为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图形图像四个核心专业技能模块。
(二)课程体系建设
1.以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体系
将原有的以学科为体系的课程设置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设置,即先按各技能模块对岗位能力的要求,以及每岗位能力从入门、基础、应用到综合的过程来设置课程。
在课程构建中采用倒推法。如:专业核心能力之一的计算机系统维护维修能力,根据该项能力所需的知识,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课程,并且安排了实习实训及综合实习,为学生提供反复训练的时间与场所。课程结束后考取IT运维工程师资格证书。
2.课程建设思路
分别以《软件开发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网络综合实训室》、《图形图像处理实训室》为载体,成立课题组对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图形图像处理四个技能模块开展项目式教学方法研究,力争到2015年9月,专业课程全部采用项目式组织教学。最后通过各模块综合实训,使学生掌握岗位实际工作能力。
(三)构建以实践技能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特点,一方面适度、合理地设置课程,让高职学生能学、乐学,避免在课程设置上面面俱到,致使到头来全而不精。另一方面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深入调查和分析各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要求,科学合理地构建以实践技能为主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见表1)。
(四)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职业教育多年来一直倡导校企合作、“订单”教育等,其目的就是以企业为平台,直接服务于生产、社会建设,使教学、生产、开发、推广、科研融为一体。产学研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合作过程中,一方面学校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活动,通过科研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为学校创造社会效益。同时将从生产一线得来的最先进、最前沿、最实际的科研成果融入课程内容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得到最广泛的社会、生产锻炼,有助于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三、多种实践教学模式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一)“以证代考”实践教学模式
所谓的“以证代考”是按照行业资格考试大纲授课,期末不参加校内考试,直接参加各类证书的考试并作为该门课程的成绩。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最先推出的“证书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最低获得教育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或者工信部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CEAC)证书,或者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OSTA)证书。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最终通过计算机高级维修员的资格考试,获得高级维修员的资格证书,或者IT运维工程师证书。程序设计课程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或者工信部全国软件人才证证书(中级),或者IBM工程师证书(中级)。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最终通过网络工程师资格考试,获得网络工程师证书。
(二)“模块式”实践教学模式
依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以“模块式”开展实践教学,以“计算机硬件”模块为例:该模块以实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为其主要课程。在单一课程实验基础上,最终该模块实训任务让学生组装一台计算机并调试。此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不但能熟练地安装电脑,还能维修维护机器并能调试,为参加IT运维工程师资格证书、计算机高级维修员考试做准备。考试内容所涉及知识面广,还要进行实际操作的测试,由此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三个合一”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与机房合一,就是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将学与做有机统一,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机房实现自己的实训内容,对课程内容知识点加深理解,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教师与学生合一,就是教与学一体化,前提是教师必须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作业与项目合一,就是将作业与成果一体化,如网页设计、软件设计等实训,学生通过完成实训,均产生自己的作品,实现产教融合。
(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
经过多年探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2+1”模式,也就是说在高职三年学制下两年在校内进行,一年在企业进行。校内教育,以理论适度、够用,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性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以顶岗实习为主,按照所面向的岗位,或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并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基于工作过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与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合作的企业主要有锐捷网络CNTD(中国网络人才发展计划)公司、西安长风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长风实训基地)、全国电子信息设备运维考试中心陕西运营中心、联想集团阳光雨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校企合作上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一方面与企业行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聘请企业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担任部分实践课程教学任务;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培养和任职锻炼;在企业建立稳固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较早地熟悉企业工作环境,缩短教学与企业的差距。另一方面利用学校资源为企业开展继续教育和生产服务,通过校企合作、教学相长努力把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办成企业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还要支持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共同开发和解决生产一线遇到的新课题,促进教师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实践证明: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有利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对接,满足了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是对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都有益的举措。
四、结语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技能是职业教育内在要求,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提出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摸式,是在实践技能培养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实践技能培养体系,但各院校由于师资力量、实习(实训)环境、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还需要管理层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顾可民,于海洋,金英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2,(5).
[2]易著梁.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3]李洛,古凌岚,汪清明.三阶段技能递进式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 篇4
一、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
1. 生源质量。
影响教育学硕士培养质量的第一个因素就是生源, 所谓“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源质量代表了各高校教科院或独立教育科研院所的水平, 是“门槛”的具体表达之一。研究生教育属于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教育, 培养的是国家所需的高层次人才, 因此, 它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科研能力、综合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2. 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基本的学习方式, 是研究生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直接通道, 因此, 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环节会直接关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通常来讲, 我国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周期在一年左右, 在这一年的课程学习中研究生应该对所学专业及所研究领域有宏观的把握和深刻的认识, 能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研究范畴, 获取相关的研究方法并灵活运用。在我国, 一般将研究生课程分为三个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初衷是为了维护研究生专业自我发展和自我设计, 其目的在于拓展研究生的专业视野, 激发研究生的学术个性, 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 应该讲, 专业选修课程是各培养单位培养特色的显著表现, 对培养质量的多元化产生重要影响。
3. 导师队伍。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 研究生教育需要导师的直接性深入。指导。导师影响着每一个研究生的具体科研领域, 指明了每一个研究生读研阶段的发展方向, 关系每一个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层次, 甚至对研究生未来的人生走向产生重要的思想启发或是间接指导, 他们是研究生培养的直接参与者, 也是研究生阶段性的导航者。因此, 导师队伍的建设对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 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接锻造师。
4. 科研实践。
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又兼具较高科研实践能力的综合型高层人才, 只注重研究生的理论化素养则有“闭门造车”之嫌, 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另一重要区别就在于, 研究生重在科研实践, 重在将深厚、广博的学科理论通过大脑与双手转换为具有学术突破价值以及社会服务价值的科研成果。当前用人单位对“社会经验足、上手快”人才的大量需求造成研究生不能踏实从事科研实践, 花在社会工作中的时间远远大于科研实践, 这也直接导致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线下降。
二、教育学硕士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入学门槛较低。
正如前文所言, 随着硕士研究生扩招的继续, 教育学硕士的培养也受到了重要影响。自2003年以来, 每年报考教育学硕士的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 但人数上的繁荣并没有带来质量上的春天。许多院校为了给本科没有教育学专业背景的学生补习基础知识, 要额外拿出大量时间和科研经费为这些学生开设本科课程, 平时的专业基础课为了顾及大多数跨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 也局限于基础而不敢深挖, 致使研究生培养计划大打折扣。
2. 课程设置“本科化”。
在我国学科体系中, 教育学作为一个一级学科, 在研究生阶段划分为教育学原理、教育史、学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职业教育学等多个二级专业, 呈现出专业方向多、专业口径细的特点。表面看来, 专业划分的多样化有利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提高专业研究的精度和深度, 为专业分工做好了准备, 但当前我国对教育学的分支研究滞后于教育学本身的发展, 这就致使教育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跟不上专业方向的设置, 教师的配备没有达到专业分工的要求, 因此, 就出现了课程设置趋向于本科, 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对所在方向研究的深化, 专业质量趋于模糊。
3. 导师队伍紊乱。
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教育学硕士扩招的一个典型特征在于, 大多数科研院校出现了一个导师带多个学生的情况, 而这一现象大多出现在教育学重点院校, 由于有些院校的某一方向为国家教育学重点立项研究站点, 每年会有数以百计的学生报考这一学校硕士点, 这就引发了一个导师带5个学生的现象, 甚至有些院校由于教师引进迟于学科硕士点的建设, 出现了一个导师带多个方向或学生与导师不在同一学院的跨界代导现象。
三、教育学硕士培养标准构建
1. 招生标准严格化。
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开端, 如何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首要环节。当前教育学硕士招收门槛低、招收范围广, 抑制了在短时期内培养高素质研究生的目标实现, 我们认为, 各招生单位首先要严格遵守《国家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办法》, 严把学生的基础理论关, 做到认真阅卷, “手不留情”。
2. 课程设置宽厚化。
课程设置是科研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它体现科研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实力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战略眼光。每所教育学科研院校都有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课程建设规律, 教育学是综合性较强的大学科, 其内容之丰富、涉及范围之广泛、涵盖历史之长久是设置课程时必然要考虑的大背景。在对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 各科研院校要着重体现专业基础课程的综合性和延展性, 在安排专业基础课程时重点考虑内容的深厚性和思想的思辨性, 加强学生对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研究生主干课程的教学, 使他们在基础课程学习之后能够有宽阔的学术视野、多样的方法储备、深厚的思想积淀。
3. 导师管理科学化。
提高教育学硕士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强化导师队伍的管理, 制定系统的管理标准体系, 增强导师梯队的建设。首先, 要建立科学的导师遴选体系, 在用人的初始阶段就狠抓导师的质量, 筛选高素质的导师充实导师队伍。其次, 要解决“多导”向“精导”的转变, 减少导师带导的数量, 缓解导师精力分散的压力。最后, 要注重导师与学生研究方向一致性标准的建设, 逐步破除由于导师资源紧张而造成的“一导多向”的怪现象, 保证在导师队伍上维护教育学硕士的培养质量。
4. 科研实践有效化。
教育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其培养的教育学硕士应该具备教育科研与实践能力, 将理论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或实践行为, 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学科的实践特色。制定教育学硕士科研实践标准, 首先, 要关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新要求, 注意用人领域对教育学硕士基本素质的要求。其次, 教育学研究生不能仅仅依靠发论文的方式进行质量评价, 要注重建立培养过程的动态标准, 对学生的科研过程进行奖励、淘汰和竞争, 对科研质量进行全过程的把关, 从而给研究生以科研的压力与动力, 激发他们的科研潜力。
综上所述,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有特定的标准, 只有以标准化的培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放羊式管理、机械化培养所造成的质量下降、资源浪费的问题, 才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高质量的血液。
摘要:随着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我国教育行业特别需要一批具有深厚教育理论功底、精湛教育教学技艺、强烈科研创新意识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推动我国教育走向素质化、能力化、创新化的轨道。但近年来教育学研究生不断扩招, 入学门槛与毕业门槛不断降低, 规模化培养、批量化生产加剧了教育学硕士生培养质量下降, 前景不容乐观。本文对当前影响教育学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科学分析, 依据教育人才培养规律以及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适时提出构建教育学硕士培养质量标准, 以促使我国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走向围绕质量抓保障的道路。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安东平.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 2006, (10) :5.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 篇5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旅游业飞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酒店业已经成为我第三大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酒店业的飞速发展,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人才的短缺也是阻碍酒店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物。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对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
一、我国酒店业人才现状分析
(一)酒店人才存在着短缺
我国酒店人才短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酒店业所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短缺,例如经理、营销公关经理、大堂经理等等。高校酒店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从事酒店管理的人越来越少。酒店业工作者需要较强的适应能力,工作强度大,由于酒店业的特殊性,需要员工进行三班倒,就是吃饭时间也不超过半小时,还有可能是轮流吃饭。酒店业需要员工要有饱满的情绪去工作,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要承受较大的压力。酒店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很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都不愿意到酒店工作。酒店和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还特别少,不能满足酒店业的需求。另一方面,酒店需要的合格的一线工作人员十分紧张。一线工作人员虽然工作任务简单,但是要求也十分严格,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能力,还需要良好的道德素质,同时还需要良好的适应能力,在遇到不同的客户时,要很快的适应,即使面对客户的为难,也要忍住自己的脾气,要很好的为客户服务。一线员工就好比是一个酒店的“门脸”,对一线工作人员的要求因此十分严格。
(二)酒店人才结构上存在不合理性
酒店人才的不合理性具体表现在:1、酒店人才的学历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工作人员,是专科毕业生,本科和硕士人员所占的比重特别少,比重严重失调;2、我国酒店业的人才很少是科班出身。现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外国人进入中国旅游、做生意的特别多,酒店业经常会接待外国人员,对员工的外语水平也有很大的要求,酒店管理人员很多都是英语等专业的人才,不是酒店管理专业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侧重于酒店工作的教育,对英语的教育就相对落后一下。而且,一线工作人员,他们原有的英语基础不好。3、酒店业的专业结构十分单一,专科生事酒店业一线工作的人员比较多,但是酒店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很难满足。一些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或者是硕士生,对酒店管理工作不是十分满意,就业率不是很高。
(三)酒店业的人才流动性比较大
人才的流动性是制约酒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酒店业从一定程度上说,是靠年轻吃饭的,酒店业的.一流员工,一大部分是专科生,他们进入酒店业的最佳年龄阶段是20岁左右,而且酒店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也有一部分是从一线员工中提拔起来的。一些合理的流动性也是有一些好的地方,如果管理人员把这边好的工作经验传递到另一个酒店,容易使好的资源得到推广。但是更多的情况下,员工的流动,容易影响原来酒店团队的积极性,导致团队的不稳定性,加大管理工作的难度。严重的情况下,如果是一些财务管理人员或者是酒店策划人员的流失,容易造成酒店信息的外漏,给酒店产生不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人员流动的大部分是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一线员工,人员流失业加剧了酒店的资金支出,原有的员工离开,对于新进来的员工需要进行培训,加大了就带你的培训成本。同时,影响酒店人员流失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酒店的工资、福利,是否有升职空间。如果一个酒店不能给员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如果长期处于一个特别压抑的工作环境下,员工的身心健康都会收到很大的打击,员工就会选择离开这个环境。酒店还必须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酒店员工出来也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利益,同时还应该获得一个好的工作环境。酒店应该给员工提供一个稳定的舒适的工作环境,保障好员工的合法权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减少员工的流动性。
二、高等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根据社会的需要,开设了酒店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等专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人才,但是我国高等院校在开设这些课程中,存在了一些弊端。本文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研究,来分析我国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是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我国高等院校在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时,存在着培养目标不准确的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1、院校在人才培养时,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太过于广泛,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不能很好的满足人才的培养要求。例如一些高等院校在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时,在招生时对酒店管理人才是这样表述的“本专业为现代化酒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可我们很难看出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可以适应酒店的发展要求。
2、我国高等学校设定的培养目标不符合实际,制定的目标都存在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到酒店管理专业,他们把人才培养定位在酒店高级管理人才或者是职业经理人,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他们在毕业求职时候,会把眼光定位太高,而酒店对这些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会十分严格,毕业生会很难适应酒店的要求。毕业生又因为在学校设定的目标过高,很少会愿意从底层做起,慢慢积累工作经验。
3、大部分学校设定的培养目标都大同小异,没有很好的区分好层次。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甚至研究生层次都没有太大的区别,缺乏多样性。
4、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轨。高校酒店管理老师,大部分是从别的专业转调过来的,没有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经验,他们过分地依赖课本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市场需要。
(二)专业技能教育方式落后
学校对酒店管理人员的培养能力十分有限,一方面,从事酒店管理教育的老师,没有酒店管理的经验,大部分知识是从书本等理论中获得的,从而传送到学生那里的也只是课本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注重了理论,缺乏一定的实践性,是学生感觉到自己学无所用,造成酒店对毕业生的不认可,毕业生对自己的不自信。另一方面来说,我国高校的实践经费有限,没有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大规模的实践活动。高校没有能力建设自己的实习基地。
(三)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淡薄
酒店在进行招聘时,不仅仅招聘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招聘非本专业的毕业生。因为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在进入到酒店的正常工作以前,都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酒店招聘时,更多来考虑的是毕业生的潜力,能否可以更好的从事酒店工作,但是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它们是一种潜在存在的东西,不是我们通过短时间的招聘就可以清楚了解的。
(四)运用外语能力较差
由于改革开放的原因,酒店工作人员会经常的接触外国人员。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大受欢迎,这些也要求酒店工作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要有流利的英语能力。酒店业的对外英语要求,是我国高校酒店业教育的薄弱环节。
三、高等教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确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该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把目标重新定位在培养实用型的、技术型的高级人才。我们应该认真分析现在酒店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能把知识仅仅局限于书本上,还应该熟悉现代酒店的经营管理方法。现代酒店业缺乏的不是某一专业的人才,应该培养些多方面的具有超强适应力的人才。因此,我国高校在进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时,应该加强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扩宽知识的范围,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加强德育教育,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认知能力也越来越高,人们的就业观念、人员的供需关系以及企业的用人需求都在发生着变化。酒店也在招聘人员时,不仅仅考虑员工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还考虑员工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因为现代企业讲究人文理念,即使一个员工拥有再好的工作本领,但是人员道德素食低下,酒店也不会任用这样的人才。一个没有良好的道德的员工,会影响整个酒店团队的核心力。学校应该加强德育教育,把道德教育和理论教育结合起来,培养一个爱岗敬业、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人才。同时,由于酒店工作的特殊性,它要求员工拥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说话要文明懂礼貌,要有很强的组织性和超强的应变能力。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在企业中发挥他的最大能力。
(三)丰富教学内容
单一的课本教学不能适应现代酒店业的需求,我们应该丰富高校的教学内容。学校可以引进外部资金,选择与酒店进行校企合作,根据现代酒店的需求进行人才培训。我们可以和酒店进行沟通,学校为酒店培养人才,酒店为学生提供实习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一些有实力的高校,可以根据酒店的工作建设一个自己的模拟实习基地。高校也可以聘用一些资深的酒店管理人员来学校给学生进行理论实践。这样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机构进行合作,提高外语水平
高校可以聘请从事酒店管理教育的外语老师,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外语培训,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酒店工作中需要使用的外语。可以多阅读一些外国的酒店管理的书籍,让学生一边好好学习知识,一边学习外语知识。
四、结论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 篇6
[关键词]高等数学;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数学建模的开展越来越深入,使得数学应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数学教学的主旋律。学界指出数学科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充实数学科学核心领域,一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从历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国家的数学课程教学目标都是一致的,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建模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我国数学教育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数学教育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相对于国外数学教育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还有一定些差距。如何准确把握、准确理解高等数学教学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关系,怎样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实现高等数学教学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合理有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数学教育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目前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高等数学是大学生课程学习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这门基础课是管理、经济、化工、建筑、医学等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有的高校文科类,比如文学、历史、教育学等文科专业也同样开设高等数学课程。高等数学对学生在学习期间以及毕业之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较大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际往往和高等数学所涵盖的知识是相通的、相连的,并且在分析问题时和解决问题时所展现的多维度思考方式的特点,非常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同时,我们通过对比中西方大学生学习运用高等数学的能力中,可以发现:中国学生在常规计算方面要比较擅长,而数学应用能力相对较差;外国学生相对比较擅长在解决模糊且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但是计算能力相对较弱。另外,中国学生在近几年的国际数学大赛中屡获大奖,但是在重大数学问题研究方面,成果寥寥无几。由此,也就说明我国大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存在较大缺陷,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已经迫在眉睫。
数学是技术发明和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是一项基础性学科,而且已经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和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中得到广泛应用。当前,考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其公民数学应用能力的平均值。同时,伴随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已经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成为数学学科发展的助推器,因此,这也就要求高校和教师要把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重点落实。
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游刃有余的数学应用问题往往是那些思路清晰、题目明确、结论唯一的问题,可以相对比较容易得出结论和应用有关知识,这也证明学生的数学应用解决能力有一定基础,但是在遇到复杂而又背景关系不熟悉的情况时,他们的解题思路就相对比较僵化,比较单一,有时候更是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够熟练应用,数学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
大部分大学生,甚至是一些从事高等数学授课的专业教师,对加强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的认识相对比较不够全面,没有充分理解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加强数学应用能力教育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理解不清晰。有的数学课程教师根本不考虑数学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仅仅以应付考试、应付教学为目的,把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放在最边上,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鲜有行动。
2、教材编选滞后
当前,大部分高校使用的高等数学教材在选编上仍然以理论性教材为主,主要以理论推导为中心,以论述讲授为重点,这种教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高等数学教学需要,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甚至阻碍了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在高等数学教材的编著上,虽然已经逐渐认识到教材选编的重要性,但教材中数学理论知识应用的内容和比重仍然较少。例如数学学科的专业教学,相对就更多地关注内容和体系,使高等数学成为纯粹的学科,单一的专业,而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应用则没有益处,这种情况的不断发展必将使学生弱视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甚至丧失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意识。因此,高等数学教材的选编,对于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而言,是催化剂、是助推器,如若教材中的应用理念、应用知识、应用技巧不能与时俱进,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就不能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
3、教学方法单一
高校由来已久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教师和学生都在为了考试而授课和学习,以分数论的局面还是当前高校评价学生和教师的主要指标,甚至在有的学校是唯一指标。数学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应试教育下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数学教育的发展需求。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讲授,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占有主导地位,填鸭式教育形式较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长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下,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僵化、思路不清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4、实践教学欠缺
近几年,通过数学建模竞赛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于数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已经相对比较牢固,非常令人满意,但是在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方面还相对比较欠缺,数学软件的应用、数学模型设置时间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高校对于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实验教学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沒有真正凸显。
nlc202309021053
三、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
当前高等学校教授数学课程的教师基本来自高校数学专业毕业生,而且绝大多数是从毕业后直接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基本也就是从学校到学校的过程,长时间学习养成了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模式,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技能运用等方面,都是围绕知识传授这个重心,忽略了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体现。高等数学课程任课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当做高等数学课程教授的第一要素,建立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全力推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
(二)推进教学改革
在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而新的问题的出现需要运用新的数学科学知识来解答,这有利于数学的理论学科发展,有利于数学教学改革的推进,有利于相关学科的协调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推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优化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建立完善以应用为中心的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目标和授课模式,是当前高等数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数学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连续到间断、由精确到模糊等,这也要求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注重开设数学建模类课程、数学实验教学课程等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课程,以及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数学软件等计算机应用课程。
(三)加强数字教学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告诉发展,在高等教育中运用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也日臻成熟正在不断的发展。建设数字化课程、数字化教学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数字化教学技术可以不同类型的动画、音响效果进行综合展示,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形象、更具体。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高等数学理论知识清晰地展示给学生,更能增强高等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也会增强,从而产生数学教育的良性循环。因此,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增强数字化教学模式,使数字化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有机融合,增强教育效果。
(四)强化数学建模
长期以来,数学学科教育界一直致力于探索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渠道,其中最有益、最有效的尝试就是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是基础性学科竞赛,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建模竞赛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充分结合,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用实践促进理论知识体系建设,这种理论和实践双向结合的良性互动循环,将抽象的数学活动和具体的实践问题相结合,既能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又能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推动大学生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五)增强实验教学
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教育界一直强调增加实验教学,同样,在高等数学教育中更应该注重实践实验教学,要把实验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借助计算机的功能,用实际行动解决问题。同时,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行动完成数学实验。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分析问题时候可以查阅更多的数学理论知识、可以动手操作实验程序,最终完成探究学习,从而实现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经过对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在校大学生和已毕业学生追踪调查显示:数学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仅仅是单纯掌握数学理论知识的学生则相对较弱。提升大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成为数学教育界探索奋斗的重要目标和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晓妃.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和实践[J].科技资讯,2015年第19期
[2]孟桂芝,王树忠,宋迎春.基于数学竞赛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年第10期
[3]孙志红.基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数学教学改革思考[J].亚太教育,2015年第33期
作者简介
豆永丽(1982年—),女,汉族,河南周口人,助教,本科学历,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数学与應用数学。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 篇7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一、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从90年代中后期逐渐开始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进入新世纪后, 外资企业的增多、规模的扩大使我国有可能成为世界的大工厂, 这种形式下导致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原来本科院校的高职教育也发展迅猛, 而且原来的大专院校也有不少向现行的高职方面转型, 同时也出现了大批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的教学不是按照普通高校那样办, 而是根据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方式来确定的, 尤其是在实习、实训方面, 因此高职高专办学模式区别于以前那种老大专的办学模式。这种新的办学模式正在形成, 办得好的学校, 都是跟企业有了广泛合作关系, 产学研搞得比较好, 比如说沈阳的工程学院、辽宁美术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办得好的高职院校中也成长很快, 因此社会的认同度比较前几年有所提高, 尤其是沿海地区的高职高专。但同时, 我国的高职教育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 诸如高职教育应该具有“高等”的性质及“职业”的特征, 但是现在还是有很多高职院校的“高等”或者“职业”不明显、和本科及普通大专界限不清晰等。
二、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剖析
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大多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市场需求为引领, 以能力为核心进行“职业化教学”。它又以能力为本, 技能+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企业开展工学结合, 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但是现行的高职教育也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高等”性和“职业”性。“职业性”缺乏主要存于本科兴办的高职和老大专类高职院校中, 这并不代表主流;相反, 我国的高职教育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其“高等性”比较缺乏, 即在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的同时, 不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 以致不能很好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据相关资料阐明我国的高职教育基本上都比较侧重于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安排过程中实践课课时不得低于60%, 而实际上这里的60%是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的比例, 如果考虑到目前高职办学基本上都是三年制大专, 最后一学期基本上都是在校外实习, 则这个比例会增加20个百分点。
高职教育中片面的追求实践方面, 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 有几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 片面注重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忽视理论学习, 容易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脱节。二是, 理论学习的缺乏, 将导致学生难以承受将来知识自主拓展的需要, 成为学生今后专研技术的瓶颈, 同时也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
三、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认知分析
大部分高职生对职业素养还很模糊, 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素养对于他们的重要性, 而只是把视线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提升, 忽略了社会对于人才的全方位定义, 所以说学生的职业素养认知能力有待提高。那么什么是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从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当今社会, 对于高职生来说, 对于职业素养评价主要关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从业者的技术实力, 另一方面是从业者的职业态度。当前, 技术实力已经成为选择人才的初级标准, 更多企业在人才选录中把职业态度作为选拔和考核人才的核心标准。正所谓, 庸才与人才的评价标准为技术实力, 人才与良才的评价标准为职业态度。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片面的认识技术实力。多数高职学生在毕业最初几年将从事一线的操作性工作, 因此大部分高职学生, 甚至实训老师会把技术水平作为衡量学业的标准, 忽视了高等性的探究。
四、对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一般都按照“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采取从企业引进技术专家、定期派老师到合作企业顶岗工作、参加师资技能培训、鼓励老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等多种措施。这种师资队伍建设忽略了学术性专家的引进, 必定导致高等性与职业性发展的失衡。
五、如何培养高职学生“高等”性和“职业”性即创新能力的思考
高职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要靠高层次的专职研究人员, 更要靠那些直接的社会实践者的积极和有效参与。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现状, 在教学中应该贯彻以下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 改变课程设计中实践课一边倒的倾向, 适当增加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注重实践课开设的同时, 我们不能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不仅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 也包括其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尤其要注意增开一些方法论方面的课程, 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总结、自主动手等方面的能力, 促使学生具备从实践中学习和总结理论、甚至创新的能力,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第二, 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开阔的思维, 鉴于目前我国的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较低, 他们的思维通常是比较有局限性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到自身的思维开阔, 并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能顺应的发散, 对诸多相互联系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 锻炼其自主思维能力, 从实质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 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真正达到“教-学-做”三位一体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能搞“一刀切”, 这里包括两方面。其一, 有些基础理论知识无法实践或者讲实践成本过高, 则不应该搞实训;其二, 需要实训的, 也必须做到区别对待, 对于那些独立性比较强的单个知识点应该及时进行训练, 而对那些具有综合性质的知识体系则应该注重实训的综合性, 以便真正做到实践和理论的结合, 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 科学调整考核体系。学期考核采取项目整合达辩形式, 对学生一学期技能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毕业考核采取“快题设计+讲标”的综合技能考核方案。同时还要对学生建立一种长期的跟踪考核制度, 并将重点放在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考核上。
第五, 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内涵建设。加快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加强各层次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全校选拔为实施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人选。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 篇8
一、职业核心技能的理解
“优质产品制造者”,是指具有产品质量精度意识和能力,具备严谨、精细的职业素养和良好习惯,能正确处理操作技能中快速与精良关系的操作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优质产品制造者”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和核心技能等方面,其中核心技能是整个能力体系中的关键所在。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人们对“核心技能”含义的理解不同。从职业能力决定权的角度去理解,应该是所有职业都要掌握。从职业能力的价值角度去理解,是要掌握核心的、重要的专业技术内容。对“核心技能”的理解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核心技能划分为八项,即“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而狭义的核心技能是从事职业活动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的基本技能,又称关键技能,它是指一种可迁移、具体的专业操作技能,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核心专业技能,是需要持续系统学习训练而获得、其他职业无法取代的技能,是带有职业导向性的共同的、普遍的、核心的知识与技能,直接影响到整个专业领域的发展,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也有着极其关键的决定性作用。
二、数控加工类技师培养核心技能现状分析
从目前我国高校技师培养的情况来分析,对于学生技师的核心技能培养还存在很多不足:缺乏对学生技师核心技能构成的全面、清晰的认识;培养目标不明确,层次性不强;课程体系与核心技能缺乏有机联系;只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操作,而往往忽视核心技能的培养。
1. 核心技能认识模糊或概念不清
培养技师的核心技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还只是停留在专业知识技能的层面上,对于广义与狭义的核心技能理解不透彻,未能透彻地挖掘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核心技能。这样,导致对于某些核心技能项目的培养未引起足够重视,如培养质量精确意识、自我反思评价、工艺革新创新、互助协作等能力尚未明确培养途径与方法,使得学生这些方面能力普遍较弱。
2. 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
在教学中,由于对核心技能培养理解得不充分、不透彻,并缺乏相应的技能标准,从而导致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现有技师培养课程体系缺少整合,对基础课和选修课开设目的及意义认识不足,专业课教学中核心技能的内容比较薄弱,教学大纲中也未体现核心技能培养的要求。在专业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重视不足,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其中,缺乏有机整合。因此,在课堂活动的具体环节中,也疏于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从而导致核心技能培养与专业技术教育相脱节。
3. 教学评价标准单一,缺乏针对性
现有学生技师培养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核心技能深入透彻的理论性研究,导致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上没有创新,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学业评价为主,缺乏核心技能的评价标准,忽视精准意识和产品质量的评判。基于此单一评价机制的导向性,决定了学生的能力发展方向。所以,建立有效的核心技能培养机制,是当前学校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数控加工类技师核心技能的构成
要分析数控加工技师核心技能的构成,首先要从数控加工专业的职业岗位分析开始。通过制造类企业调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然后对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及要求进行分析,根据其岗位职责所要求的专业技能,遴选出所需掌握的职业核心技能。最后结合人社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数控技师职业标准中提到的技师所具备的能力要求,构建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核心技能为本位、以终身自我发展为目的的课程体系,确立数控技师核心技能为:产品图纸分析技能、产品工艺设计技能、加工程序编制技能、产品数控加工技能、产品质量控制技能、设备维护保养技能。
四、数控加工类学生技师核心技能的培养
1. 更新培养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改革数控加工类技师核心技能的培养的关键在于更新教育观念。要认识到“核心技能和核心能力”是能力培养这一整体目标的两个不同方面,还要深刻认识职业教育能力培养阶梯型、开放性的内涵。要改变技师培养偏重于教学生“技能操作”的倾向,将“优质产品制造者”作为培养目标,构建起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核心技能为本位、以终身自我发展为目的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让学生正确处理快速与精确的关系,树立规范操作、质量精确意识,时时处处体现标准,按照标准去做事。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培养核心技能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能力训练之中。在坚持方法指导的同时,更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地提高核心能力课程的教学水准,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高自身能力。
2. 重组课程体系、系统培养技能
依据“优质产品制造者”内涵要求和国家技师职业标准确定专业核心技能后,便可围绕其进行课程开发、设置,按照目标具体化、内容灵活性、彼此衔接好、形式多样化、参与全员化、调查全面化、评价适时性的原则,进行课程体系的重组构建, 确定培养途径方法。在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中,要明确指出核心技能的构成及培养途径、方法,以求课程体系满足职业共同性、技能主导性、内容发展性、课程多样性的特性,在满足技师核心技能培养的同时,兼顾专业基础知识、生产管理知识、职业拓展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让学生在掌握本专业职业核心技能知识的基础上,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增强综合素质与能力,早日成长为合格人才。最终构建课程体系如图所示(篇幅所限,图略)。
数控加工专业学生技师核心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包括文化基础课程、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综合实训课程四方面。其中,核心技能课程又包括产品图纸分析、产品工艺设计、加工程序编制、产品数控加工、产品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保养六个方面,具体包含机械识图与绘图训练、互换性知识与测量测绘技术训练、工程材料与金属切削刀具、机械制造技术及工艺设计训练、机械加工实训、数控加工工艺与操作实训、CAD/CAM软件应用实训、质量控制技术、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及PLC实训、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及实训、机床结构与拆装实训、阶段性岗位实训。职业拓展课程又包括逆向工程应用、模具设计制造、工业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知识四个方面,具体包含三坐标测量扫描技术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及实训、快速成型技术实训、CAD/CAM/CAE软件实训、模具结构与设计制造、企业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包括岗位实训、职业资格证考证训练两个方面。
3. 注重核心技能、核心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有机统一
现在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都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具备正确的职业态度,包括敬业精神、工作热情、职业道德、诚信度等,以及必需的职业能力,包括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变能力等等。其次,还必须具备与职业相关的核心技能。以上素质对学生的个体发展,从事更宽泛、技术要求更高的职业工作,可以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技工院校要将学生技师培养成为适应市场要求的“优质产品制造者”,就要在其培养方案中将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养统一起来,培养过程应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例如专业技能教学是以掌握专业技能操作为核心,以生产工作型任务和综合性课题为载体,融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根据学生的层次性开展递进式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注重学生质量精准意识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同时运用项目驱动、岗位模拟、产品制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融入企业“6S”车间管理制度,强化严谨的合格品废品质量管理制度,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增强岗位竞争能力。
4. 注重全面型、复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
在学生技师核心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其专业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将直接决定其培养的成败。专业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水平之外,还要具备本专业核心技能所要求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为此,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师每年要定期参与企业生产实习,担任学生阶段性岗位实训的指导教师,这样做除了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知识技能,吸收先进生产技术、企业文化外,还可以真正明确落实学生岗位实训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阶段性岗位实训的成效。除此以外,还可以在企业中选取一些能工巧匠或工程技术人才担任学生的岗位实训指导教师,尤其是学生技师毕业论文的指导,对培养学生技师的职业核心技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 改革现有教学评价机制
改变传统的以学业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评价方式,开展重在适时实效的综合评价机制改革,紧密围绕以核心技能以本位的“优质产品制造者”评价体系,明确细化过程评价标准。从行为表现的一贯性、发展性,从特殊事件的表现中,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构建核心技能的评价体系 (评价标准、评价手段、评价方法等),以适时、准确、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技师核心技能的培养。
五、结束语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 篇9
传统外语教育的弊端在于教学环节缺乏真实性。从教师教授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角度看, 课堂上教授的内容与生活中真正的场景不一致, 缺少语言使用的自然性与真实性, 如重复 (repetition) 、省略 (ellipsis) 、习语 (idiomatic language) 等语言知识在真实的语言应用中不可或缺, 然而教科书中却很少出现;从学习者理解语言的角度看, 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往往拘泥于固定的词条, 缺少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语言材料真实性的机会;从学习者使用语言环境的角度看, 大部分学生只限于课堂上的应用, 很少甚至没有机会将所学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传统教学中, 教师主要关注固有的考试内容和学生成绩, 而忽视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教和学的形式也过于片面和单调。但在实际生活中, 真正的语言交流与对话过程具有不可预见性, 都是根据说话者的身份、地位, 听者的反应以及两方共有的背景知识、周围环境等众多因素即兴发生, 没有固定的模式让人效仿。
二、民办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教育特征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本科层次的民办院校开设英语专业, 其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 使之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所需。然而自从高校扩招以来,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却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应届毕业生群体的加入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性, 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而又独特的研究课题。大学教育的专业人士总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是把他们培养成学术人才, 还是一般的劳动力?哪些就业能力对他们更重要?不同专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就业率较高的专业面临的问题还可以边研究边解决, 而就业率日渐下滑的英语专业则必须马上正视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尤其是民办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 学生的入学成绩远远低于国家重点本科和一般本科, 学生的英语基础十分薄弱。有些学校由于英语专业的就业率极低, 甚至取消了英语专业的招生, 这无疑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了消极作用。
目前, 英语专业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是英语考试内容与生活中使用的英语相脱节, 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要的英语能力相脱节。由此, 民办院校的英语专业教育必须转型, 这个转型不只反映在教学手段上, 还反映在教学模式上, 要向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上转变, 带动大学生真实地参加社会实践, 即以校企模式为依托, 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
三、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对英语教育的影响
校企联合办学是民办本科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 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 开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等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 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民办高校所开发的校企联合模式主要是指高校教育者与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举办的与英语相关的对外交流活动, 并把这种与校园教育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有机地与英语教育和实践结合起来, 营造出让人能切身体会到的新的教育路径。从本质上说, “校企联合”就是真实性教学原则的体现。
同时, 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 对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做了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大纲》规定在大学四年期间开设英语专业技能课程 (基础英语以及训练听、说、写、读、译各种能力的课程) 、英语专业知识课程 (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 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 (有关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 。由此, 只有通过学生真实性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才能将所学的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 更好的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 为社会培养人才和传播文明, 而生产实践正是文明社会的具体体现。裴斯泰洛奇作为瑞士著名的教育学家曾指出“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这种观点体现了教育的实践意义和真实性。英国著名教育家亨利·威多逊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使用语言真实性的重要意义。英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迈克·布瑞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他指出语言教学的真实性应包括学习者对文本理解的真实性、学习者输入文本的真实性、课堂语言交际的真实性。从本质上讲, 没有学习者本身的需求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 就没有真实性。因此, 真实性不是传统意义的文本真实性, 而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四、校企联合培养的教育价值体系
(一) 问卷概述
2008—2013年, 我院外语系与北京某国际留学中心合作, 在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建立海外勤工俭学基地, 使得百余名大学生有机会参加国外英语交流活动, 愈近800多次。由此, 我们设计了“海外留学社会实践活动问卷调查”。给参与三次以上该活动的同学发放了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80份。本次交流活动的主要意义是探究社会实践活动对高校英语教育的影响。
本问卷调查共包括16题, 其中第1—4和9—12题使用ikert Scale等级量表法, 第5—8题和13—16题使用开放式问卷法。
(二) 问卷分析
我们采用spss软件对整个80份问卷调查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在这里, 我们针对有关海外留学社会实践活动的题目进行了分析。
1. 海外英语实践活动对学生使用英语灵活性的影响
如图1所示,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参与真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后, 受试者中, 85%的学生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要求再说一遍、重复、打手势、举例子) 。只有7%受试者采取拒绝回答问题。由此可见, 通过海外交流实践活动后, 多数学生都不是消极对待沟通障碍, 而是通过替换同义词或反义词来化解困难。
2. 海外英语实践活动对培养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如图2所示,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 参与此项交流活动后, 74%的学生会选择与国外友人交流, 由此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95%的学生会选择看美剧等来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86%的学生会更加注重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地表现自己。
3. 海外英语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如图3所示, 问卷显示3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改善, 2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语音面貌得到提高。2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听写能力得到提高。
4. 海外英语实践活动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
问卷第10题的4个表述主要调查的是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英语业务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产生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91%的学生认为参加真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英语业务水平, 87%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英语沟通能力, 93%的学生则认为实践活动能够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由此可见, 真实性海外英语实践活动,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内在动机, 对学生未来职业道路和人际交往方式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也恰恰符合民办院校培养应用型的英语人才的教育理念。
五、结论
海外英语实践学习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拓展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同时, 让学生体验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真实性。其以真实性的学习材料解决了普通教材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的不足, 增加了中国学生用英语与人沟通的机会, 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搜集语言知识、探索英语文化的自觉性, 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英语语料的实践价值。为学生未来的英语面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而实现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的教育目标。
摘要:民办高等院校培养外语人才不仅要考虑英语教育的目的, 更要考虑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要结合市场需求培养通用型英语人才, 并在一定条件下兼顾培养复合型人才。本文以民办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校企模式的社会实践为依托, 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的统计软件, 研究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通过此项研究, 学生增强了学习的热情, 改善了英语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实践活动使英语专业教育在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和学业考试等方面更具真实性。
关键词:英语教育,社会实践,校企模式的联合培养
参考文献
[1]Breen M, Candlin C N.T he Essentials of a Communicative Curriculum in Language Teaching[J].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1) :89-112.
[2]Harvey K, Graham S L.Acquisition of Employability Skills by High School Students[J].Canadian Public Policy, 2002 (7) :277-278.
[3]崔海英, 王淑仙, 栗蕊蕊.大学生就业能力解析及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基于SWOT理论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6) :27-30.
[4]冯云霞.提高可雇佣能力[J].企业管理, 2008 (2) :53-56.
[5]何向荣.突破障碍创建“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5) :43-44.
[6]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7.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 篇10
篮球是我国普及程度相对较高的球类项目之一,因其参与门槛不高、组织形式多样、场地要求也不苛刻等因素便于普及,又由于篮球运动有较强的娱乐趣味性、能在对抗中体验运动的快感、而且运动强度适中,广受青少年喜爱。虽然篮球运动在我国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国家篮球队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席之地,但目前我国篮球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诸如篮球专业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竞技篮球后备人才严重匮乏、竞技篮球整体水平的提高速度较欧美严重滞后、普通民众对篮球运动的认知程度不高、篮球基础设施缺乏等问题都制约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篮球专项课是高等体育院系的核心课程之一,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体育休闲等专业中专修或主修篮球的人数众多,在整体学生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一部分学生可以说就是较为系统、专业培养出来的篮球专业人才。因此,研究高等体育院校篮球专修或主修学生的培养,研究优化培养模式对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课程科学改革有较为现实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高等体育院校不同专业中篮球专修或主修学生。
1.2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了大量关于高等体育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以及篮球专项教学和训练方面的多篇高质量文献资料,根据自身多年教学训练方面经验,对各个材料进行了有目的的分析,为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理论依据。
1.2.1 访谈法
通过与有丰富篮球教学训练经历与经验的知名同行和教学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篮球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见解。
1.2.2 调查法
通过对不同院校、不同专业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地调查和现场观察,对比分析学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处事待人等各方面的表现。
2 结果与分析
2.1 篮球专业人才能力结构辨析
2.1.1 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高等专业体育院系各个体育与教育有关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培养学生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学工作核心任务。又由于体育院系的毕业生毕业后多从事的是教育工作,因此,必须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对于肩负普及提高我国篮球水平双重任务的专业人才来说,教学能力主要是指与篮球高度相关的基本能力,诸如篮球基础教学、训练比赛、专业培训、体能训练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包括其它相关体育项目的教学能力,类似于足球、排球、田径、小球类项目的基本教学能力。教学能力首先在结构上要合理,其次要有较为突出的篮球专业教学能力,做到教学能力全而有重点。
2.1.2 裁判工作能力
篮球是一项同场对抗项目,在规则的约束下进行合理的身体对抗是项目最为主要的特征之一,为了更好的普及和推广篮球项目,社会上需要更多的有一定篮球专业知识的人,其中篮球专业裁判相对比较缺乏。所以,高等体育院系培养篮球专业人才时应该强调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的篮球裁判首先要具备公正执法的观念和信念,其次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勇气,第三要有熟练的专业业务,最后还要有丰富的临场应变能力。
2.1.3 组织能力
篮球是一项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集体运动项目,不管是高水平的篮球比赛,还是基层的篮球比赛都能吸引为数众多观众前来观看。在国家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今天,各大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学校、社区都需要组织不同类型的体育比赛,其中篮球项目是最为出彩的项目之一,但从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的赛事组织并不如人意,凡是有体育专业人才单位的比赛组织的就比较好,所以,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在培养专业学生时也应该特别注意组织能力的培养。
2.2 改革篮球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方式辨析
专业体育院校在培养专业的篮球人才时不应该墨守成规,被老的框架和思维方式所制约,应该适时的打破常规,运用新的理念,采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高级篮球人才的培养。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在不改变整体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遵循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原则有目的的优化篮球授课形式或方式实施课堂教学;在裁判实践环节中在强化公平观念的基础上,应该着重学生裁判的业务能力。
3 结束语
高等体育院校是培养篮球专业人才的基地,在培养篮球专修或主修学生时首先要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过硬综合能力是人才的标志;其次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篮球事业,敢于为篮球事业付出的信念和决心。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现代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第一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 篇11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职教学研究生由于招生时间短、职业教育专家少、培养目标不符合职业教育硕士的发展、导师素质结构不健全、学校缺乏创新氛围及职教研究生自身的问题等,致使职教研究生创新型能力不强。因此,建立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是我们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1.影响职教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形成的因素
1.1培养目标中对职教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不强
除了个别院校将培养职业教育学理论型人才向应用型和技能型方向转化之外,大部分院校依旧套用高等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来培养职业教育学硕士,严重缺少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培养过程中忽视对职教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2.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缺乏实践与创新
课程设置集中在基础理论方面,出现重理论轻应用的学术性色彩。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学科特性—职业性和技术性”,不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2.2导师队伍素质结构不完善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具有高职称及实践背景的高素质教师偏少;专业课教师从事实践培养的机会较少,培训投入不足,培训力度不够。
1.3缺少学术氛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形成
高校中开展的学术活动较少,学术交流多存在于学生和自己的导师或同门中,与其他导师、其他研究生或其他学校之间进行的却很少,导致学术视野狭窄,难以创新。
1.4科研经费不足,经费使用和安排效益低下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低下;对纵向科研经费监督不足,而对横向科研经费又不敢放活;导师课题经费偏少;研究生科研课题经费普遍缺乏。
1.5职教研究生自身的问题
一些学生对于创新的概念严重缺乏,对学术活动非常冷谈。在选题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导师身上,自己没有任何的想法,更谈不上有任何创意。
2.职教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措施
2.1培养目标中更加明确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要求
培养目标应该更加明确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突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高校就会加大重视职教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使培养出来的职教研究生与培养目标基本吻合或匹配,也有助于职教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2培养过程中注重实践和创新环节
2.2.1淡化学科壁垒,重视跨学科课程的学习
在课程设置上主张打破学科间的壁垒,重视加强文理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进行学习。加大选修课在职教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的比例,并把选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要等来决定每学期的选修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职教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更有利于职教研究生寻找学术上的创新点。
2.2.2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重视实践性教学
(1)灵活生动的课程教学。教师要善于从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善于探索意识。
(2)重视实践性教学。加大实践性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并不断更新其内容。注重学生的实习过程,由学校负责安排到有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半年至一年,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再回到学校学习时往往会激发创造的欲望并付诸行动。
(3)建立2+X导师组制。
建立“2+X”导师制。“2+X”(X≥0)导师制亦叫导师组制度,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这里的2代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必须是来自本专业的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的传授。校外导师必须是来自企业行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师及相关人员,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传授。这种模式可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是对那些跨专业和对自身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能力的机会。
2.3加大经费投入,合理使用和分配经费
应当加大经费投入,严禁科研经费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合理使用和分配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另外要多给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4改善并创建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环境
一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创造问题情景,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兴趣与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抛弃对理论平铺直叙的授课方法,把理论的传授和解释某一问题直接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激发他们提问的勇气,对他们提出问题的质量不能苛求,二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意志品质。三是要加强教学科研的针对性,营造创造发明的动力环境。高校必须时刻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发展趋势,加强教学、科研的针对性,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身到创造性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去,提高高校创造成果的社会认同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创造者的成就感,从而形成持续有效的动力环境。
2.5提倡职教研究生论文自主选题,选题应重视创新
学生在选题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查阅大量相关领域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具有创新性的论文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学术前沿信息,而且更有助于学生从中找到学术研究的创新点,这对于职教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以上提到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学术环境急需创新之外,提倡创新观念、评价制度的创新和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等,都有助于职教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陈闻,谭源渊.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费因素分析[J].高教论坛,2008,(3).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 篇12
(一) 政治理论修养包括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二)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 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基础。主要包括:1.掌握每个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技2.掌握学科的必备理论和知识体系3.熟悉学科的发展趋势4.教师还应当了解每个科目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
(三)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的知识体系不仅要精于自己教授的学科, 并且应当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并且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应建立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
(四)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其中教育学, 心理学和各科教材教法是作为教师要必须掌握的知识, 也是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的必备知识, 此外, 教师还应当掌握教育组织管理领域的知识。
(五) 丰富的实践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基于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的累积, 它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 具有情境性的特点, 同时也是对待和处理偶发的教育问题彰显出的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教育机智。它的主要途径来源于和受教育者交往的日常的课堂教学情景之中, 同时也来源于课堂外和教师的互动, 带有明显的教师个人经历的情景性、独特性, 是教师面对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教学情景的一种决策和分析, 它受个人的主观经验、思维、行事风格的影响。面对实践方面的知识, 有的是被我们真切感知的, 是通过反复考虑的;有的是潜意识的, 是一种非反思的沉思知识。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 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理论层面的知识素养如政治理论素养和学科专业知识等, 也包括实践层面的素养, 如丰富的实践知识。
BH学校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切入口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形课程、实习教学、过程评价这五个方面, 而我们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路径的建构, 则需要从改善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完善环境与评价这三个大方面着手。
一、改善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或隐形课程相对应, 是以具体学科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的一种课程, 它通过人类对知识经验的科学划分为基础, 从中的分支学科中选取一定的内容来组成对应的学科, 彼此分立地安排他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从而使教学内容规范化、系统化。各科课程强调各自的逻辑体系, 以各个学科的知识为中心分科进行教学。
二、强化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 与学科课程相反, 它突破了学科逻辑的界限, 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条件, 通过自己组织的一连串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我们应当强化活动课程, 形成教学能力的氛围。
三、完善环境与评价
隐性课程又叫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 是在学习环境 (包括社会物质环境和文化修养体系) 中学生所学到的非预期和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态度, 在计划表里看不到的课程。隐性课程的作用主要有:
1。陶冶功能。2育美功能。3益智功能。4健体功能。
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作为师范院校, 能修建一些教育大家的雕像, 在教学楼门口张贴一些“教书育人, 作灵魂的导师”的横幅, 已然成为一种普遍化现象, 我认为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 应当尽可能的让每栋教学楼, 每个教室门口, 都有它自己鲜明特征的带有教育艺术气息的名字, 比如“知行楼”“仁爱楼”“博闻楼”等, 意在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 让每个师范生走过路过的时候, 能对教师这一行业的内涵和意义有着初步的感知, 对教师这一岗位心里产生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对从事教师这一行业的意义和作用更加明确且认同。幼儿园或是小学教师虐待儿童、谩骂儿童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 无一不引发民众强烈的愤慨, 涉案教师也都受到了严肃的惩处, 作为教育现象研究者的我们, 对此类事件表示震惊且深恶痛疾。这类事件发生的原因有:1.在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里经常发生一些虐待事件, 这些事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2.教育机构对新入职教师把关不严, 个别教师素养不高。3。相关部门惩处不利。而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的教育素养低下, 对教师存在的意义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感悟。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改变了传统的智力发展理念, 给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的新型评价体系提供了理论借鉴,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们新课程改革的启示有:1.要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2.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3.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提倡构建关注差异、分层评价、立足过程、多元互动、是全面构建的立体化评价体系的重要因素。
(一) 作为师范院校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行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追求教育的坚持和崇高的理想, 坚持把教育的公益性放在首位和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了师范生的发展。
(二) 师范生发展的差异性, 合理的运用多把尺子——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作为以传统评价方式普遍以一把尺子衡量学生, 要求学生达到统一的标准。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推荐阅读:
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07-05
高等研究院07-19
高等教育研究08-16
高等舞蹈教育模式研究05-19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07-30
高等教育研究话语08-04
中日高等教育比较研究05-16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05-17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05-26
高等代数教学改革研究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