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舞蹈教育模式研究

2024-05-19

高等舞蹈教育模式研究(精选12篇)

高等舞蹈教育模式研究 篇1

一、研究背景

1954年新中国第一所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校成立, 新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舞蹈专业教育。1978年北京舞蹈学校升格为北京舞蹈学院, 再一次为新中国的舞蹈教育翻开了新的一页。因此很多地方舞蹈院校办学模式也纷纷仿效北京舞蹈学院。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我国的舞蹈教育从单一的专业化模式开始朝着普及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舞蹈特长生”招生, 在很多原先的综合性大学中, 相继出现了艺术系, 以及学生舞蹈艺术团。总体上说, 目前全国已有200多所艺术院校开设了舞蹈教育专业, 近百所普通大学开设了舞蹈高等教育专业。

在看到发展和规模扩大的同时, 我们应该要时刻关注到舞蹈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当今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内地的舞蹈教育发展中, 由于历史惯性, 以及相关资讯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溃乏, 造成全国各地舞蹈院校和普通大学学的舞蹈学科建设, 都盲目照搬了北京舞蹈学院的模式, 导致舞蹈教育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我们应该认识到舞蹈普及教育与舞蹈专业教育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对于我国当今的舞蹈普及教育而言出现了很多由于照搬专业教育模式出现问题。“舞蹈普及学科是一门涉及生理学、心理学、舞蹈学、教育学等多门类知识的学科体系。”然而当前很多的舞蹈普及教育工作者没有这种完整的知识体系, 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更是凤毛麟角。实际上相对于星光熠熠的舞蹈专业教育来说, 舞蹈普及教育完全没有发挥属于自己的光华。

本文通过对于高等院校中专业舞蹈教育与普及舞蹈教育的对比研究, 旨在深入的了解舞蹈普及教育当中的问题并试图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际的研究中选取了北京舞蹈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所学校为例进行比较研究。笔者对于舞蹈的普及教育的发展现状产生了很多的思考并且也希望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但是研究舞蹈的普及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在本文中选取高等舞蹈教育中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的立足点进行研究, 目的是以小见大的反映当今舞蹈普及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 提出自己的相关看法及对策, 因此进行了这样一个比较研究的研究设计。

(一) 理论回顾

吕艺生教授观点:“2008中国高等舞蹈教育发展论坛”会议中, 北京舞蹈学院的吕艺生教授从舞蹈普及教育从舞蹈普及教育的角度谈到:“改革开放以来, 素质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主题, 舞蹈教育也在那时进入普通高校。今天虽然舞蹈素质教育受重视的程度已有很大提高, 但它还没有摆脱‘精英教育’的范畴。离面对全体学生的真正的素质教育还有相当一段差距。值得注意的是, 全面强调艺术教育并将艺术课程纳入核心课程中, 不只是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参与力, 而更应提到素质教育和智慧开发的高度上来。” (吕艺生, 2008)

片面重视舞蹈教育的专业化, 教育的“精英化”却忽视舞蹈普及工作的做法, 制约了舞蹈普及教育乃至整个舞蹈事业的发展 (孙光言, 2007) 。

舞蹈普及教育存在“普及教育专业化”和“少儿教育成人化”倾向。许多从事普及教育的人简单的宝把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移植到舞蹈普及工作中来, 没有充分的考虑青少年的心理, 生理特点 (欧建平, 2006) 。

(二) 研究问题及目的

研究问题:在当今的舞蹈普及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是一直存在普及教育专业化的倾向。针对当今舞蹈普及教育现状当中出现的普及教育专业化;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观念滞后及培养导向不到位, 等等问题, 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舞蹈普及教育发展的道路, 在寻找这条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舞蹈普及教育与舞蹈高等教育之间要相互区别又要相互渗透。因此在选取舞蹈普及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高等教育中的舞蹈普及教育与专业舞蹈教育进行对比研究, 剖析其中出现的问题。

研究目的:通过具体实例的对比研究, 对于当今舞蹈教育中舞蹈普及教育的薄弱环节, 试图在剖析问题及寻找原因的基础上, 寻找到一条适合高等院校中舞蹈普及教育发展的道路, 目的是为促进舞蹈高等教育 (包括舞蹈专业教育和舞蹈普及教育) 的良性健康发展尽一份力。

二、名词解释

舞蹈专业教育:舞蹈专业教育凡人培养目标是以培养适应舞蹈专业领域需要的人才的教育, 也就是以职业训练为目的的职业教育, 目的是为人才走向社会之前提供相关的职业知识技能及职业资格。这种教育是与职业的准备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在舞蹈专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方向基本上为四种, 即以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舞蹈编导、舞蹈教师以及舞蹈理论研究人才为方向。课程设置完备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训练性。

舞蹈普及教育:舞蹈普及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舞蹈进行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审美的教育。在这种意义上强调一种通识教育的知识的广博性与包容性, 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性和娱乐健身性, 重在对于学生的美育教育。舞蹈的普及教育在综合类大学中往往以选修课和社团形式出现, 一般为形体训练课、舞蹈作品赏析课或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流行舞交谊舞等课程。

三、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比较法、文献分析法、观察法。

(二) 研究物件

1. 抽样方法及选择样本原因

首先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舞蹈专业教育的最高学府, 已有55年的建校历史,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是国内高级舞蹈表演人才、舞蹈教育人才、舞蹈创作人才和舞蹈理论研究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 肩负着向全国各地输送专业人才的重任。

首都师范大学舞蹈系分为首师大音乐学院舞蹈系和首师大科德学院舞蹈系, 前者以培养职业舞蹈表演人才以及职业、非职业舞蹈教学人员为目标;后者重培养大众舞蹈艺术工作者以及舞蹈相关产业工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舞蹈团是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业余舞蹈团体, 舞蹈团每年推出大量优秀舞蹈剧目, 自创建以来囊括了历届北京市高校舞蹈比赛所有一等奖。

2. 信度效度

信度方面:选取的三所学校均为国家公立大学, 具有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丰厚的教学成果, 具有研究价值。笔者在实际研究中以自己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进行研究具有可信度。

效度方面:在实际调查中直接联系学校中相关专业的有代表性的调查物件, 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节约时间。

(三) 研究工具

相关资料研究、学生调查问卷、教师及学生访谈记录。

(四) 研究设计:

1. 阶段设计

(1) 阶段一:研究筹备阶段

内容:在筹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收集与研究内容有关的相关资料、编写调查问卷和访谈计划, 收集研究物件学校的资料以及联系相关采访物件。

时间:两个月

(2) 阶段二:深入考察阶段

内容:深入考察三所学校, 对研究物件学校的相关课程进行考察收集课程表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针对性访谈和随机访谈。

时间:两个月

(3) 阶段三:资料整合阶段

内容:将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 并把计算相关调查资料的结果。

时间:两周

(4) 阶段四:报告撰写阶段

内容:将整理后的资料与搜集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攒些论文。

时间:一个月

2. 研究内容涉及

在资料的整合过程及对比分析中, 对于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内容, 以及学生反馈进行了相关整理及研究, 对比分析如下:

(1) 问卷一调查内容

问卷一共制作30份发放于五所学校, 主要侧重了解五所学校的学生是否有机会参与到舞蹈教育中来, 也就是舞蹈教育在五所学校中的普及问题。

(2) 问卷二调查结果

问卷二共制作30份分发于四所学校, 回收12份有效问卷。在发放问卷期间对同学们进行随机采访, 并且对个别有想法的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问卷回答及相关访谈情况如下:该问卷的侧重点实际上想要寻找舞蹈专业教育与舞蹈普及教育之间的交集。

(3) 对于舞蹈专业教育的院校课程设置及课程安排进行对比分析

这里选取的是北京舞蹈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舞蹈系。比较两所学校课程设置不同的原因, 也就是两所学校办学目的不同的原因。

3. 分析原因

(1) 对舞蹈普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针对舞蹈普及教育的重视程度问题笔者认为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对于舞蹈普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眼光主要集中在了舞蹈的专业教育上, 因此导致了前文中提到的“普及教育专业化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中由于没有意识到舞蹈教育所带来的提高审美能力与健身健美的功能, 因而不注重对于普通大学生的舞蹈普及教育。

(2) 照搬舞蹈专业教育模式的不合理性

在前文中很多的教育专家提到舞蹈普及教育当中出现的“普及教育专业化”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在长时期的舞蹈教育教学实践中, 舞蹈专业教育无论是从教材到大纲再到教学实践都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系统的教学体系。对于舞蹈普及教育来说,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 往往喜欢以照搬专业舞蹈教育来进行普及教育。这样既有一个已成体系的教育模式作为蓝本, 又可以在实际教学水平及教学成果无法达到专业水平的现实下用“普及教育”来当挡箭牌。实际上对于舞蹈普及教育来说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由于舞蹈普及教育不需要专业化, 因此对于教学内容及教材应该具有针对性, 而不应该生搬硬套专业舞蹈教育的模式。

(3) 舞蹈普及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对于第二点中提到的照搬专业模式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舞蹈普及教育的相关人才不足。首先是相关的研究人才不足, 针对舞蹈普及教育的特点应该有一定的专业人才对于这个方向进行相关的研究找到一些针对舞蹈普及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成功经验的借鉴等等, 为普及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其次, 对于舞蹈普及教育的师资培养力度不够, 现在舞蹈普及教育者的水平参差不齐, 有些是专业院校毕业但是没有从事专业舞蹈事业的老师来承担, 有些是原本学习舞蹈但是没有进入专业院校学习, 之后有通过各种管道进修的热爱舞蹈普及教育的老师。由此可见, 之所以出现“照搬模式”的问题也是因为从事相关普及教育的老师在“专业舞蹈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针对舞蹈普及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尚未形成。

4. 针对问题提出措施

(1) 借鉴制定并完善舞蹈教育的标准

笔者赞成部分专家呼吁的建立《中国舞蹈教育标准》的建议。众所周知, 法国作为舞蹈教育的大国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法国舞蹈教育双轨制”的实施。这个双轨制也就是在态度上对于舞蹈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同等重视, 并且完善的教育和选材培养机制使舞蹈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之间架起了桥梁, 对于舞蹈的普及教育具有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和考核制度, 并且在完善的制度下普及教育中的优秀人才可以进入专业教育的行列,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促成法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和薪火相传。我们可以借鉴法国舞蹈教育双轨制的教育理念和一些成功经验, 但是切记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 千万不能照搬模式。应该在专家论证, 大众代表论证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完善我国的舞蹈教育标准。

(2) 重视舞蹈普及教育师资培养

实际上制约舞到普及教育的最大瓶颈就是真正的普及教育教学人才的匮乏。笔者建议可以借鉴首都师范大学舞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培养, 并且致力于舞蹈普及教育人才的培养。

由于舞蹈事业是一项残酷的事业, 因此对于从业者来说有很严格的先天条件的制约, 但是普及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进行美育教育和健美健身的功能, 因此对于相关的教师要求程度再专业程度上就会略低一些。因此在专业舞蹈教育范畴中有针对性且根据实际情况来培养学生避免舞蹈教育偏向专业技能化的趋势, 同时避免挫伤学生从事舞蹈事业的积极性, 应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带有自身学科特点的教育体系。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很多的综合类大学中的舞蹈系学生, 在专业技术以及研究程度上无法与艺术院校中的舞蹈学生相比, 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这个问题是与招生机制, 考核机制等等因素有关的, 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建议一些现在已经划到专业舞蹈教育范畴的综合类大学可以不必事事都要向舞蹈学院看齐, 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导向在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就要求这些院校在给自身教育准确定位的基础上, 进行相关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和实践。

(3) 调查研究适合舞蹈普及教育的方式和教学内容设置

基于以上的两点建议, 笔者认为在构建好方向的基础上, 应该针对舞蹈普及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研究。这就需要相关研究人才的支援和深入调查。我国自古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因此针对舞蹈普及教育的教学目标我们应该以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扩展知识和健身健美为主。因此, 要真对这些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 才能够使舞蹈普及教育健康发展。

5. 研究评估

舞蹈普及教育的发展成果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实施的效果不是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到的, 因此如果要进行相关的成果及效果研究可能要对研究物件进行跟踪调查。而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对实施改革及创新的学校和接受教育的学生进行定期的访谈和观察, 这样可以使研究具有连贯性并且实现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五) 研究限制与缺陷

由于时间限制以及其他综合因素限制, 笔者只能够选取一些自己认识范围内所了解的代表性物件进行比较研究, 没有进行网络式的研究。但是在丰富程度以及问题反馈上依然不够全面。

另外, 本次研究设计只选择了北京的一些著名的并且在舞蹈专业方面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对于舞蹈教育相对薄弱的其他院校或者是教育资源不如北京地区的地方院校的相关资料都没有进行收集和研究, 也可能会使研究的结果具有片面性。

四、研究总结

舞蹈教育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不仅仅局限于学生阶段, 在社会当中舞蹈教育实际上具有自娱和娱人的两种功能, 并且对于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文化修养的和艺术气质的培养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舞蹈教育的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笔者来说自己能够意识到本项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跟踪研究, 不可能仅仅通过三个学校的对比分析就把舞蹈专业教育和舞蹈普及教育中的问题说清楚, 笔者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持续性的关注, 争取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当中完善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设计实际上是为笔者今后的研究打开了一扇窗户。同时笔者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对于舞蹈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的现状有很多的专家学者、从事教育的老师、学生及家长都很关注这个问题, 这不仅给笔者的研究带来动力更让我明白这个研究是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笔者会不断努力, 争取在学术研究中更加完善并且有新的突破。

摘要:在当今的舞蹈普及教育中, 出现的问题一直存在普及教育专业化的倾向, 针对当今舞蹈普及教育现状当中出现的普及教育专业化, 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观念滞后及培养导向不到位等问题, 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舞蹈普及教育发展的道路。在寻找这条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舞蹈普及教育与舞蹈高等教育之间要相互区别又要相互渗透, 因此, 在选取舞蹈普及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高等教育中的舞蹈普及教育与专业舞蹈教育进行对比研究剖析其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舞蹈教育,舞蹈普及教育,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4.

[2]李炜, 任芳.对高等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的思考.《艺术教育》, 2001 (02) .

[3]欧建平.21世纪内地舞蹈教育的成绩、问题与借鉴.《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6.2.

[4]汪建根.舞蹈普及教育的喜与忧.《中国文化报》, 2007.8.

[5]郭婷婷.《中国高等专业舞蹈教育与公共舞蹈教育比较研究》.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 2009.1.

高等舞蹈教育模式研究 篇2

中国舞蹈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内容摘要:自20世纪末我国实行扩招政策以来,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激增,导致“就业难”成为社会普遍现象。舞蹈专业毕业生同样跻身庞大的就业阵容中,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共同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文章以问卷、访谈的方式,针对全国范围内的部分舞蹈院校进行了有关舞蹈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从学生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期望了解目前我国舞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另一方面也从调查中归纳、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高等教育 舞蹈 毕业生 就业现状

自2003年至2008年,我国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已从212万人激增到532万人,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和择业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舞蹈专业毕业生跻身这庞大的就业阵容中,其就业状况愈来愈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舞蹈类学生就业状况与我国舞蹈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关系密切,直接体现了舞蹈高等教育的成果。笔者以问卷的形式,针对全国范围内的部分舞蹈院校进行了有关舞蹈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以期对舞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作出分析和总结。

一、舞蹈类高校学生所期望的就业选择

根据调查,并将普通高校(含师范类)和舞蹈类专业院校(图1)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普通高校中的舞蹈专业学生与专业院校的学生在所选择的职业方向上存在一些差别,针对不同类型院校的学生,各校会根据自己的办学标准来实施具体方案,不论是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上都会有其针对性,而这种针对性也是不同学生最初选择该校的原因之一,并导致其毕业后的择业方向与院校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异。据图1数据显示,普通高校舞蹈学生(简称“普通高校学生”)和舞蹈专业院校学生(简称“专业院校学生”)在“专业院校老师”“中小学老师”“专业演员”3个选项上差异最明显,对于专业院校的学生来说,选择“专业舞蹈院校老师”“专业演员”是继“高校老师”之后第二选择方向,对比普通高校的学生超出15%的人选择“中小学老师”(遵循普通高校〈含师范类〉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类院校的舞蹈教育主要是培养基础教学人才),专业院校的学生在历经至少8-10年系统的专业培养后,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很难从已形成的高精尖意识形态中脱离出来,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放弃选择同自己长期以来已适应的培养模式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近年高校的扩招政策同就业岗位的缩减所造成的就业紧张问题,造成在普通高校和专业院校不同背景下培养的人才却竞争同一岗位的局面,明显表现在两者对于高校教师岗位的竞争。国家专业团体和专业院校教师岗位的减少,使得大批从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走向了普通高校,他们将多年专业院校的教学方式、意识常不假思索地传授或重述给即将走上舞蹈普及教育岗位的群体,而面向广大普通高校舞蹈学生的岗位同样有限,加上四年来被培养的专业院校教育意识却又无法真正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这种情况造成了择业错位。简言之,人才培养的趋同化始终是高等舞蹈教育事业的硬伤,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千里只为一次分享 我的泪水 你的喜悦

二、舞蹈高校学生首选的就业地点和所期望的薪值

针对择选率较高的区域,毕业生首选的原因有:50%认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20%认为“生活条件好”;20%认为“薪水高”;10%认为“有良好的人才政策”。

根据“就业地点分布”(图2)显示,“北京、上海”“中部地区”“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是即将毕业的舞蹈专业学生最期望能够工作的地区(各专业学生普遍认为),不仅是因为上述3个区域对舞蹈教育事业的开发及重视,同样也因为这3个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大中商业城市几乎聚集在此,生活环境较好,物质条件更加优越。尽管也会出现另一种情况:毕业于西、北部地区的学生大部分选择就近择业,这样的选择比其去大城市闯荡也许更加有利。但根据调研了解,凡从上述3个地区毕业的学生却无一例愿意去外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这种现象可以说是由传统的就业观念与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不相适应所造成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在这种大众意识的支配下就业定位较高(图3),在就业目的地的选择上多选择首都、省会和东南部沿海城市等大中城市,而在对择业的认识上,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认为发达的城市就会“有较大的发展机会”和“良好的人才政策”,不仅如此,生活条件好、薪水高也是其选择上述选项的重要原因。此外,根据对某师范类院校2005级舞蹈学方向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调查显示:该班级毕业人数29人,正式就业率为48%,毕业去向地点多集中于北京或籍贯所在地,东部地区及珠三角人数其次,仅有一人支援内蒙古。广大的西部等不发达地区不仅需要经济实力的提升,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也应该吸纳更多的人才。对此,政府和社会应对有意愿到西部地区就业的学生加大引导力度、提供优惠政策,以平衡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和部分地区特需人才缺乏的局面。

三、影响目前舞蹈类学生就业形势的首要原因

调查显示,影响舞蹈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的原因大体分为4种(图4)。目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中还存在着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一些问题,对于高校舞蹈教育体制来说同样如此。学校的教育模式、专业设置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与学生的就业需求不相适应,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全等不利因素都是造成毕业生被工作单位拒之门外的原因。在这种状况下,舞蹈专业学生对求职形势的看法同样不算乐观,调查显示,10%认为“乐观”,40%认为“一般”,41%认为“不乐观”,8%认为“非常困难”。

在被问到“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的态度是什么”时,不少学生表示既要“符合自己的兴趣,有发展空间”,又要具备“待遇好、稳定”这两项条件。毕业生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的态度首先遵循自己的意志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面临就业单位减少、就业岗位逐年饱和的情况下,上述两项条件也成为了学生顺利就业的绊脚石,导致尚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忽略社会整体的现实形势,因为期望值过高、择业挑剔而错失了许多合适的机会。

四、学生认为培养和获得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兼职”“专业实习”(图5)都被选择,其中参与“社会兼职”“专业实习”以及

“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能够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更是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学生非常重视学校提供的各类就业前的实习形式,舞蹈类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校期间应该得到足够的锻炼。

为你分享

五、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

前些年扩招政策实行之后,考研和出国成了高校本科毕业生求职之外的两大热门选择,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城市和教育大省,学生选择考研或出国的几率高达80%—90%。对于考研热和出国热的骤然升温,相关人士分析其中原因认为,由于近年来本科生就业形势逐渐严峻,考研或出国于是成为了众多对择业前景感到悲观的学生的“缓冲地带”。大部分学生认为,找工作难度很大,不如考研或出国继续深造,在拥有高学历的同时还能避开严峻的就业形势,那么找份好工作自然就不是个奢望。对于高校舞蹈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每年为该专业所设立的相对对口的岗位更是少之又少,致使许多学生毕业后除了选择考研、出国深造外,要不就干脆转行或是投奔到考公务员的大潮中。从图6可以看出,“能够有一个好出路”是莘莘学子在现实的生存环境中梦寐以求的事,认为研究生毕业后基本上都能留在条件较好的大城市里,而这成为了很多有“地域情结”的大学生继续深造的主要动机之一,然而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很多学生发现在继续深造之后依然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同时,激增的生源又刺激了我国舞蹈高校层次的盲目攀升,导致舞蹈专业学生更高学历层次的新一轮就业竞争。

在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舞蹈专业毕业生的处境更为艰难。一方面是大量的舞蹈专业学生及家长为找到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需求趋于饱和。经过多年专业训练,家庭、社会、学校均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财力培养的舞蹈人才成为了闲置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且长此以往,势必对我国舞蹈艺术的长足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尽管当前国家、社会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些政策性措施也开始实施,然而舞蹈专业毕业生似乎难以看到冰雪消融的景象。结合上述调查分析,笔者以为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同舞蹈院校培养目标、人才定位之间存在着矛盾。

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生源激增,各地区涌现出大量的招收舞蹈类专业学生的院校。这些院校办学实力参差不齐,对本校培养的舞蹈专业学生定位不清,造成盲目办学的局面。培养的学生因为在校期间不能接受有针对性、符合市场需求的教育而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已成为普遍现象。师范类院校的舞蹈专业学生除了要学习舞蹈专业课程外,音乐、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实习等与教师素质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应该被纳入师范类舞蹈专业学生的教学体系中;而以培养演员为主的专业类舞蹈院校在当今社会对文化艺术需求多样化的形势下,应该适当拓宽办学思路,设置艺术管理等与文化产业、市场接轨的课程,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以使其更好地就业。

(二)毕业生个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

除上述原因外,笔者认为舞蹈类毕业生个人的就业观念与用人单位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舞蹈类学生就业最需要具备的素质”图表中(图7),在专业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选择差异悬殊。一方面是舞蹈专业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而对专业水平与就业力的正比关系产生怀疑;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依旧期望通过引进具有优秀专业素质和充足实践经验的人才,造成了学

生学无所用、用人单位对舞蹈类院校教育质量质疑的局面。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下,“人才”在21世纪已不只被定义为专家型人,而是更注重“全面发展”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即综合素质。毕业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才可能向多元化方向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对于这一点,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已从过去只埋头练功、攀比技术而走在象牙塔的时代中解放出来,现在的学生已熟知在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综合素质是多么的重要。

此外,对综合素质的重视,从侧面却造成了学生与用人单位在薪值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学生希望自身能力在单位中有所体现和提升,强调的是个人的“领导力”,而用人单位则更在乎毕业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踏实勤劳的精神品质。二者之间似乎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社会单位、院校和毕业生三方面的积极合作。

(三)舞蹈类院校应该建立健全学生就业指导机制。

就业指导是帮助择业期的学生依据个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应的职业的一项工作,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尤其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和职业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的发展,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它依据心理学、医学生理学、职业社会学、教育学的原理,对个人的个性特征加以分析、判断、咨询,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针对舞蹈类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处于不完善阶段,而对于面对严峻就业形势而无所适从的舞蹈类学生而言,校方的就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某师范大学舞蹈专业的就业情况调查中,当被提及“您首选的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的问题时,有超过63%的学生选择网络,其次是亲朋好友介绍、社会招聘、电视报刊媒体,而首选学校发布的就业信息的只占不到30%。这说明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在学生择业时所能提供的信息还不构成目前舞蹈类学生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择业的盲目性。

而在回答“您需要学校就业指导机构提供哪方面指导”(图8)的问题时,66%的学生选择了职业供求信息,这也进一步说明学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急切需要。同时,还有42%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机构应该提供就业心理辅导服务,13%的学生需要了解就业政策法规相关内容,可见目前舞蹈类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是多元化的。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针对舞蹈类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在以下方面尽快尽力健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1.提供多元就业指导服务。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应该把就业能力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发布职业供求信息。就业指导机构应该在学生和社会之间搭建起有效沟通的桥梁。由于舞蹈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学习舞蹈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就业面窄、综合素质相对薄弱,这就需要针对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服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科学实施。通过系统的就业指导讲座、及时发布更新岗位信息、开展就业心理指导、宣讲就业政策法规等多样化的指导内容,为舞蹈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地就业乃至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助力。2.就业指导工作在时间上要有延续性。本次调查的回收问卷结果显示(图9),大部分学生希望在大三(研二)时开始接受就业指导,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大

一、大二。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只在毕业时开始,而是要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展,贯穿大学教育过程的始终,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甚至在学生毕业后形成反馈机制,更好地为在校生服务。相信有科学的就业指导,舞蹈专业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多些自信,少些盲目;舞蹈专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能够得到凸显;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也能朝着

利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高等舞蹈教育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社会风云变幻,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升级,专业性技术不再是衡量和要求的唯一标准,如何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面临社会竞争时处于不败之地,制定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良好的人才发展计划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指导下,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手段和培养方式,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理论性,不同的学校具有自身的风格和特征。解决了“什么是人才培养”、“培养什么样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等深刻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课时设置、教学计划设定、教学环节制定等多方面内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更为不同,涉及内容也更为复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社会发展走向、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量身订做的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思政教育、教学反馈等内容构成是一个系统的教学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生活的实际为人才培养模式起到指导性作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

1.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基础薄弱,缺乏系统的理论作为支持。关于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理论性内容对于实践操作具有良好的指导性作用,目前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理论还不全面,针对人才培养的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细则、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理论内容还不完备,对于教学工作推进做不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给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带来难度。[1]

2.教师队伍素质有待加强。传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教师只是针对学生的专业性技能和知识进行提高,同时只是针对学生的专业技术学习开展工作,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课余生活、未来规划、心理疏导工作参与性不强或者没有相关经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缺乏系统、清晰的认识,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的推进形成阻碍。

3.学校领导重视力度有待提高。传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只是针对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工作相对简单,但是社会变化难以预料,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岗位减少、社会差距变大、岗位竞争激烈,要求的人才所涵盖的能力也越来越全面,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深远,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工作改革难度大,同时领导缺乏对此类工作的开展经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缺乏认识,重视度也有待提高。

4.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岗位紧缺、生活压力大,学生入学之后往往只关注专业机能性知识,对于自身发展规划和发展的理论性内容明显关注度不够。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法

1.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为导向。专业性培训是保证学生进入社会的前提,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在专业设置方面要紧紧把握市场发展方向,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制定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计划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与大学教育不同的是具有自身特色在专业设置方面与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联系紧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就业导向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相对封闭,学生对于外界信息了解少,对于就业信息和市场信息敏感度不够,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对于朝阳产业、夕阳产业、有前景行业、绿色行业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学生学習的知识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2]

2.加强思政教育。与大学教育不同的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方面相对空白。现在社会对于人才要求更加全面,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更是前提和必要条件,高职教育思政教育方面薄弱,领导对于思政教育认识存在误区,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同时学生由于就业压力大,对于思政教育等精神理论重视力度也欠缺。首先领导要加强重视开设相关理论课,招聘具有经验和素质的专业教师,并加强对于思政教育的宣传力度,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教育和疏导。

3.加强能力的锻炼。一方面对于学生专业性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要注重学生实战动手操作能力以备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有良好的表现;其次高职教育学生注重专业训练的同时容易与社会脱轨,要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锻炼为人处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专业知识发挥最大化。

单一的纯技术性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学校要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能力的人才促进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仲好.高职教育人才模式培养的研究.[J].2011.[8].

高等舞蹈教育模式研究 篇4

课堂教学叙事研究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一种形式,它本身可以有多种解释形式。“从叙事研究角度看,课堂教学叙事研究是应用叙事研究方法研究课堂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也可以解释为:课堂教学叙事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收集和讲述个体的课堂教学生活故事,描述个体的日常教学生活,进而对个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从教育叙事研究角度看,课堂教学叙事研究是有关课堂教学现象和问题的教育叙事研究。”2

一、作为教学手段

我们都知道,教育离不开教学,教学离不开课堂,课堂离不开叙事。这里的叙事就是“讲课”,也就是叙述、描述、讲述教学内容。可以说,教学的核心关键词就是“讲”,如讲稿、讲义、讲解、讲授、讲学、讲师、讲座、讲堂、讲台、讲坛等等。教师通过叙事来传递知识、经验和技能,学生通过教师的叙事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和技能。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课堂教学叙事,以及课堂教学叙事的相关研究。《中国古代舞蹈史》是高等舞蹈教育中的主干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舞蹈历史的发展、文化审美及其当代继承。例如,在学习唐朝“健舞”代表作——“剑器舞”时,笔者就会采用课堂教学叙事作为教学的基本手段和呈现方式。“剑器舞”是唐朝著名的“健舞”之一,在当时深受群众喜欢,有非常好的民间基础,文学典籍也有诸多详细记载。为此,我会结合教材向学生们叙述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的故事。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在夔府别驾元持家里,观看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得知她是当代著名舞伎公孙大娘的弟子后回忆其童年(开元三年,公元716年)在郾城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器的场景。我们从杜甫的诗句“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就能知道“剑器舞”飘逸凌厉、变化多端、气势如虹,也知道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艺果真是“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另有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如此看来,书法与舞蹈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随后,再叙述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记载的唐朝“画圣”吴道子画壁请裴旻将军舞剑以助壮气的故事。裴旻是唐朝开元年间人,官至“左金吾大将军”,善剑舞,世人称之为“剑圣”,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曾向他学习舞剑。裴旻母亡居丧,请吴道子在天宫寺作壁画以超度,吴道子说:“吾画笔久废,请裴将军舞剑一曲,以通幽冥”。裴旻当即脱下孝服,持剑起舞,只见他“走马如飞,左旋右转,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于是,吴道子“挥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道子平生绘事,得意无出于此”。唐文宗时,诏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关于裴旻将军的剑舞,时人多有记载。“诗佛”王维著有《赠裴旻将军》七言古诗,载于《全唐诗》。唐朝诗人乔潭著有《裴将军剑舞赋·并序》一首,序写道:“羽林裴公献戎捷于京师,上御花萼楼,大置酒,酒酣,诏将军舞剑,为天下壮观,遂赋之”。就连唐朝忠臣及书法大家颜真卿也曾写诗《赠裴将军》来描述裴旻将军的“剑器舞”,诗中写道“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并有亲自书写《送裴将军诗贴》,现为一代书法名帖,以供后人临习和欣赏。

笔者通过以上有关唐朝“剑器舞”故事的叙述,让学生们对此产生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上,叙事使“剑器舞”变得鲜活而生动、有趣而形象,这些故事就像是一座知识的桥梁把“剑器舞”与学生连接起来。那是因为,这些文学上的叙事拥有教育的价值,我们储备有教育价值的文学叙事,我们尊敬它们因为有愉悦和教育的能力。叙事,有简短故事、寓言、小说、历史传说、诗歌、神话、传说和传奇等多种形式,往往是学校课程稳定而明确的重要组成部分。杰克逊认为故事不仅可以让人知道或教育人,还有很多作用:故事,实际上,使我们成为我们想做的人。3

二、作为研究方法

课堂教学叙事研究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总结和提升,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叙事研究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研究方法,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它是研究者(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学习生活、课堂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隐藏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信念、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从而发现教育的规律和本质。根据研究主体的不同,可以有三种情形:一是其他研究者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叙事研究;二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叙事研究;三是教师对其他教师课堂教学的叙事研究。4

在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教师,教师是课堂的第一“责任人”。在课堂教学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研究者也是被研究者。教师通过不断的课堂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才有自己的专业积累和学术沉淀。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的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仅是宣读、解读教材,做教材的“传声筒”,更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研究。近几年,笔者围绕课堂教学的需要,申报了一系列专项课题研究。例如,与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相关的有教育部课题和市社科课题;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有市教育局课堂和校级课题,与舞蹈编导相关的有市教育局共建课题等等。同时,本人将研究成果再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能将研究成果视为“空中楼阁”。在高等院校一直提倡“教学立校、科研兴校”的口号,那是因为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而科研是高校层次的体现。笔者认为,作为一位高校教师在立足教学的同时,还应需要围绕课堂教育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科学研究,课堂教学叙事研究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从课堂教学叙事研究角度出发,首先是研究课题的确定。课堂教学叙事研究十分广泛,可以采用不同的叙事类型或结构,如自传、传记、生活写作、个人流水账、个人叙事、叙事访谈、个人档案、生活故事与生活往事、口述历史、民族志、特色的论文集等。5同时,还需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所谓‘有意义的问题’起码有两重含义,一是我们研究者对该问题确实不了解,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获得一个答案;二是该问题所涉及的地点、时间、人物和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对被研究者来说具有实际意义,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6其次是故事文本的收集与分析。课堂教学叙事研究关注于日常的教育实践和经验意义,不管是研究者还是参与者,他们发生在课堂上有意义的故事都可以收集。笔者在课堂上非常关注学生对舞蹈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并且会把观察到的情况通过课堂教学叙事记录下来。在课后,对课堂教学叙事进行具体分析,为什么学生对某些内容不感兴趣,对另外一些内容却十分感兴趣。然后,在下一节课的时候会针对分析的结果,在教学方法或内容安排做出一些调整和补充来适应学生的学习。可以说,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积累的过程。最后是撰写研究文本。研究文本是对大量课堂教学叙事研究的概括和总结,其形式可以是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在撰写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与叙述故事,更要强调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情景化及动态的“深度描述”和“深度诠释”。另外,要注重把教师的课堂教学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种真实的“现场感”,使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叙事得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呈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认可。

高等舞蹈教育模式研究 篇5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农村实用人才

分析与研究 正文:成人高等教育的大体特点

1.成人在选择学习方向与内容方面既围绕职业需求,又关注直接效益。因而,其学习动机 更明确,更有针对性。

2.成人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主体性特征更为突出,必须根据成人社会经验丰富、理解力强等特点,开发其心育潜能,以充分体现成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3.成人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无时不与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相联系,必须瞄准产业和市场的现实变化与预期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从业人员实现个人发展、转岗就业、提高技术层次设置教育模式和培养方案。

4.成人教育的服务视野不断扩大。新时期成人教育的任务已发生战略性转变,要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任务出发,扩大成人教育的服务面;不仅要为在业、在岗人员服务,也要为离退休人员、闲散在家的其他人员服务,满足他们的各种学习、需求。

5.成人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决定了办学形式的多元化。为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各类学习需求,成人教育需要在处理好矛盾交替的基础上突出培训周期短、见效快的特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同步,学校形态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并举,函授与业余相结合等,以社会发展为办学出发点,坚持并创办丰富多彩的办学形式。

成人年高等教育的以上特点就为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了途径和良好的平台,而且接受教育的农民朋友可以学到多种实用技术,如养殖,种植等等,他们还可以在此结识志同道合之人,可以交流,可以借鉴,甚至可以合作,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农村实用人才的行为特点

一是总量不足。截至2011年底,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约为897.1万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占全国农业人口的0.6%。

二是结构不合理。近六成的农村实用人才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能够带领农民群众获得农业以外收入的技能型、经营型人才的比重较小;在生产能手中,种养人才占到84%,从事农产品加工方面的人才只占14%。

三是素质偏低。农村实用人才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仅为68.7万人,占总数的3.9%。即便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文体艺术类人才等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中专学历也只占11.6%和10.9%。同时,农村人才老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四是人才流失严重。不仅一大批优秀农村青年通过高考跳出农门离开了家乡,而且那些头脑灵活、身强力壮的农村青年绝大多数也是常年在外经商打工。

五是人才地区分布不均衡。我国农村人才地区分布的梯度特征明显。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一是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管理体制不顺;三是投入严重不足;四是政策不完善。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是农村实用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实用人才仍停留在种植、养殖这种周期较长、获益较慢的行业上发展,而对于市场经济日益需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营销、物流等方面人才较少,技术结构不合理。有近2/3的农村实用人才有技术而无职称,有职称的多数是低层次的初级人才,高级人才奇缺,年龄和文化结构不合理。在农村实用人才中,达到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很少,40岁以下青壮年大多数出外打工,在家的多是老年和妇女,对科技的认识和接受能力较差,导致农村实用人才年龄偏大。

二是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机制不健全。不能形成合力。俗话说“龙多不治水”。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安排,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加之,行业壁垒、人为因素等原因,致使各行业之间不能经常联系,部门之间不能经常通气。就农民技术培训、农村人才培养而言,出现资源不能整合,资源不能共享,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状况。主要原因,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牵头部门;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来统一规范;培训、培养、激励机制不健全;农村实用人才管理粗放化。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仅仅局限于统计、调查意义,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和挖掘缺乏长远、整体规划,导致农村实用人才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目标不明确,人才群体和梯队建设严重滞后。

三是农村实用人才成才环境较差。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大多有人才社会效用之实,而无人才社会地位之名。农村实用人才的有实无名导致缺乏有针对性的人才评价、激励的行政和经济手段,难以进行动态的培育和挖掘。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村实用人才发展自我、造福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造成人才的部分流失。这是因为长期受传统的以学历、职称、身份等来划分人才的评价模式影响,对农村实用人才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

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是建立培训、认证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尤其是要借助高等教育的优越性,多层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明确目标,制定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规划。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量化分解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规模、质量、培训、教育、考核等指标。在实践中注重总结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式多样,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遵循“大教育、大培训”的理念,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指导思想,紧扣农村草畜、棚栽、林果、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设施农业、小杂粮开发、基本农田高效开发利用、文化艺术等领域发展所需,利用县、乡、村3级党校(党员活动室)、农技校、农函大辅导站、农村远程教育、中小学校等阵地,对农民进行阵地培训。组织一批乡村干部、农民群众赴省、市、县、乡各级各类产业开发、龙头企业等先进典型示范基地,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式的基地培训。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组织他们到农函大、农广校、大中专院校学习深造,开展系统化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于那些不能继续求学的回乡青年,应充分发挥他们文化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严格把关,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认证工作。把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评审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范围。凡是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有专业特长,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群众公认的农村实用人才,经相关部门考察、考核,评定农民技术职称。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技能等级制度,对于农村实用人才所从事专业符合技能鉴定要求的,可申请技能鉴定,鉴定合格的由技能鉴定主管部门发给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通过职称评定、技能鉴定。

二是建立实用、实效相融和的选拔机制,严格选拔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农村实用人才应坚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遵循人才成长的普遍规律,适应农村实用人才的特点,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分级选拔的原则,以市、县、乡、村为单位,形成各类实用人才梯队,充分发挥各级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的农村实用人才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树得起,用得上。

三是建立分类、分级相配套的评价机制,科学评价农村实用人才。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评价应建立在其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际贡献程度的实践性和适用性的基础上,针对所从事工作性质、评价指标的级别将农村实用人才分为社会管理型(村党支部、村委会、农技协等负责人)、专业技术型(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文化人才等)、经营管理型(农民企业家、经纪人等)3大类型、两级指标体系来评价。社会管理型人才的一级评价指标——综合素质、社会贡献、社会认可。二级评价指标——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程度、任职年限和创新能力;社会贡献包括:村级组织发展、公益事业进步;社会认可包括:个人(集体)荣誉、群众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一级评价指标——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社会认可。二级评价指标——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程度、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包括:职称证书、技能证书(专利证书);社会认可包括:年收入、个人荣誉、知名度;经营管理人才的一级评价指标——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社会贡献、社会认可。二级评价指标——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程度、创新精神;专业技能包括:企业规模、职称证书、技能证书;社会贡献包括:年产值、提供就业岗位、纳税情况;社会认可包括:个人(企业)荣誉、知名度。

四是建立考核、激励相联系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农村实用人才。按照《延安市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办法》确定的四级农村事业人才标准,采取群众评议、实地查看、现场提问等多种形式,重点考核农村实用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实际业绩,严格考核,优胜劣汰,动态管理。考核为优秀的予以表彰奖励。考核不合格的应取消农村实用人才资格,注销农村实用人才证书;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数据库,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健全市、县、乡、村级农村实用人才台账,按照农村实用人才的专业特长、技术等级分类立档建库;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表彰奖励制度,每年应对带领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道路,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并形成制度。对做出重大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及时推荐申报省、国家级先进评选;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学习科学、艰苦创业、勇于实践的先进事迹,形成崇尚科学文化、尊重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氛围。大力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干事业,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干成事业,帮助农村实用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促使更多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

五是建立资助、扶持相统一的服务机制,热忱服务农村实用人才。实行项目资助,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懂技术、会管理、信息灵的优势,采取项目推广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办法,把农村主导产业开发有关项目交给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去实施,带动周围群众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按照自愿互利、平等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组织农民建立各类新型的专业技术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增强农民的竞争意识,提高营销能力和组织化程度,促使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确保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政策扶持,鼓励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企业。制定农村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扶持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农产品加工业、养殖业为主的各种类型的“公司+基地+协会+农户”式的集技术、经济服务于一体的经济实体或私营企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名优产品生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六是建立聘用、提拔相促进的使用机制,大力使用农村实用人才。对于拔尖的农村实用人才,应打破身份的限制,聘请他们到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担任技术员,指导服务乡镇农村产业开发,也可在乡镇公务员招考中,招收农民公务员,提拔他们担任科技副乡镇长,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高等舞蹈教育模式研究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意识;本科教学;培养模式

教育科学划分的大学教育分为三个部分:传授知识、培养素质和提高能力。在本科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是高等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存在互补关系,但是高等教育的最终核心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21世纪教学内容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教委指出,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改革的目标是使教学内容、教育课程体系和高等教学方法更接近或达到世界水平,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提高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被放到了重要位置。

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涵

知识、素质和能力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人才的必备要素,培养本科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综合分析能力

它是指通过所获取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和科学工程的问题,然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这种能力,学生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组织和管理能力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对周边环境、人员进行组织和管理。组织和管理能力是人与人之间协调的能力,在科学发展的当今社会,这种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3.自我学习能力

这意味着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学生应不断努力掌握新知识,同时具备对已有知识体系的自我矫正能力,以及将已有知识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4.表达能力

它是指表述自己思想的文字和语言的能力。人类的活动需要用文字或者语言来表达认知,表达能力可分为主观表达、客观表达和科学表达。科学的表达是专业性表达,它是表达能力的最高体现。

5.创新能力

它是在以前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想法、新的发现的能力。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为基础,创新能力就像是无源之水。但知识并不等于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结合。

三、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突破固有的教育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它会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引起一系列的改革。

1.拓宽专业

课程体系的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调整专业设置。目前,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已经过于陈旧。我们应当结合发达国家本科生培养计划并根据我国的特点,制订一套新的培养方案。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更新速度快,对应的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一定要与时俱进,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相结合。

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我们教学领域包括两个专业: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毕业生应当掌握较全面的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的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目前主要安排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参加企业实践、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环节。此外,我院还建立了一个高效实用的沙盘实验室。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例如数学建模和国家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取得了很多成绩。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在高等教育模式中应当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追踪学科的发展,结合电子升级技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该领域的前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结合教师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其中的关键点和难点,使学生有机会在科学实践研究中得到更为直观的认识,也为学生主动思考提供一个平台。

(3)给学生设计一些与项目相关的探讨主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求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结合当前热点和难点,写一些专业性的学术论文。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论文写作能力。

(5)选择一些学生参与科研。这样可避免教师的精力浪费在简单的工作上,也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综述 篇7

在实践视野中, 课程是教学的一种资源, 对教学具有规定性, 而教学是对课程的利用与加工。不同的课程编排、组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过程。课程模式则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 课程编制所采用的计划方式、所确定的结构体系和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的基本框架。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 课程模式就是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课程体系框架, 既有理论支撑, 又有可操作性, 并且具有特定的课程结构和特定的课程功能, 与某种特定的教育条件相适应。它既是一种结构模式, 也是一种功能模式, 它一方面要规定课程内部构成并设定其相互关系, 同时这种结构的建立又是以特定的功能假设为指向的。不同的课程模式反映了不同的课程观及其相应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和课程开发方法。课程模式的选择不仅决定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而且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尽管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并不长, 但其间却出现了多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其课程模式名称的丰富程度远远高于其他教育类型, 包括移植普教的“三段式”课程, 20世纪9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双元制” (确切地说, 双元制不是一种课程模式, 而是指一种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体制) 、CBE、MES课程以及本土创生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 再到近年来逐渐受到推崇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多种课程模式。具体表现形式, 如表1所示。

面对国内外如此丰富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多位职业教育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课程模式进行了梳理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石伟平利用三个维度, 即课程与工作的匹配程度、课程的理论深度、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程度, 将世界各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分成准备型、交替型、渗透型和双元型等四种课程模式[4]。他认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三段式”课程为准备型课程, 而这种课程结构很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是整合度最低的一种;交替型即通常所说的“工读交替”、“三明治”课程, 其代表为英国的职业教育课程, 这种课程采取工读交替形式, 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但由于它采取一个学期学习理论, 一个学期实践这样长周期的交替, 因此整合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CBE课程为渗透型课程, 每门课程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并具体规定了理论学时和实践学习的比例, 由于把实践有机地渗透到了每门课程中去, 因此具有较好的整合度;德国双元制中的双元型课程, 由于企业和学校的密切合作, 其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程度。在所有的课程模式中, 双元型整合模式是最为理想的一种。

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劳耐尔 (F.Rauner) 根据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的不同, 认为职业教育课程首先是“学科系统化”的, 在经历了“职业分析导向”和“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后, 目前正向“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发展。赵志群认为[5], 从我国建国后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来看, 也能清晰地反映这一脉络, 其中“三段式”课程就是学科系统化的课程;职业分析导向课程是建立在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基础之上的课程模式, 主要采用DACUM (Developing a Curriculum) 开发方法, 包括CBE (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 课程、MES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课程;学习理论导向课程是按照学习理论确定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方法, 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学生认知能力、一般行动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把有效的学习过程作为主导思想, 包括“宽基础活模块 (也称KH) ”和“多元整合”课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分析的课程, 典型的是德国目前正在实践的“学习领域”课程, 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 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的学习[6]。我国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也提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目前在我国一些地区正在开发和实施的项目课程被认为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7]。有人认为在我国职教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综合课程、模块式课程、“宽基础, 活模块”等课程模式实质上也都是学科中心模式课程[8]。

徐国庆从课程论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即课程是以理论为中心还是以实践为中心这一角度把课程划分为两种基本的模式, 一类是学问导向模式和实践导向模式[9]。他认为在不同类型的教育中, 由于课程目标不同, 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在课程中不可能处于同等地位, 而必须有所侧重。不同的课程模式必须在这种竞争中做出选择, 选择的结果是形成了两种基本的、完全不同的课程模式, 即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问导向模式和以实践过程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 并认为两者至少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同, 如表2所示。采取什么样的课程模式, 应当以这种课程的目标来确定。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 因而实践导向模式应当是其合理选择。并认为已经实践10年的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开发的被称为“学习领域”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模式, 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的高职院校正在探索与实践的项目课程也属于实践导向课程模式。

综上所述, 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 课程编制者们正在倾向于采用以实践为导向来进行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 以实践体系来替代学科体系的课程。

因此, 以实践为导向、注重加强与职业工作联系的课程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 而课程模式的变革必然要影响到教学模式的变革。从实践意义上说, 目前对职业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可能比对课程问题的研究还重要, 因为这是近年来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事实上, 用老方法上新课程的情况并不少见。职业教育的教学问题十分复杂, 目前的探索还是相当初步的[10]。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正处于改革的进程中, 新型的课程模式还处于试验和推广阶段, 在教学实践中新老课程模式共存, 这使得教学层面的改革情况更加复杂。因此, 在当前职业课程模式变革背景下, 对高职教学问题的研究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所急需的。

摘要:尽管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并不长, 但其间却出现了多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包括移植普教的“三段式”课程, 20世纪9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双元制”、CBE、MES课程以及本土创生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 再到近年来逐渐受到推崇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总体说来, 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 课程编制者们正在倾向于采用以实践为导向来进行课程开发, 以实践体系来替代学科体系的课程。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实践导向

参考文献

[1]黄克孝.正确处理职教课程改革中的职业性与时代性特征的关系[J].职教通讯, 1998, (8) :6-7.

[2]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程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

[3]蒋庆斌, 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6 (22) :46-50.

[4]石伟平, 徐国庆.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J].职教论坛, 2001, (10) :10-12.

[5]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8) :66-70.

[6]姜大源.“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特征与问题——关于德国职业学校课程重大改革的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 2003, 30 (1) :26-31.

[7]张建国.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8 (1) :44-49.

[8]壮国桢.高职教学“行动导向”的教学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102-105.

[9]徐国庆.实践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21-26.

高等舞蹈教育模式研究 篇8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全面面向社会岗位 (群) 需求的技能型教育, 其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习内容的岗位针对性较为明确。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 在时间上, 应具有应紧性、前瞻性特点;在面向对象上, 应具有紧扣区域社会用人需求、灵活应对行业发展变化的特点。

二、当下校企合作模式与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 为提高职教的形式与内涵, 职业院校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比如:订单培养、交流任职、学校实习基地在企业、企业培训基地在学校等。此外, 还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合作模式, 积极推动了“校企合作” 的发展。因院校之间学校性质、办学理念、师资规模等存在差异, 在“校企合作”上, 职业教育中还有如下问题:

1.管理制度不到位, 管办评不分:各级地方政府不仅是职业教育的举办者, 还承担职业教育的管理者。职业教育管理大都挤在 “全能型政府”一条路, 自上而下, 一元单向[1]。

2.实训或顶岗实习中, 管理主体过度向企业倾斜。部分学校在校企合作的管理中, 过于倚重企业, 淡化在教学过程监督、管理、 评估和意见反馈的职能。

3.校企合作中, 院校对企业实习条件缺乏严格的审查评估机制。

4.校企双方合作点缺乏:专业与需求不符, 企业缺乏合作积极性, 学校缺乏改良能力与积极性, 最终显现为“校热企冷”[2]。

三、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为解决校企合作中突显的问题, 需要作出一下尝试。

1. 校企合作需要与学校发展“各阶段”相适应

职业院校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3]:

(1) 规模发展阶段。扩大招生就业规模是职业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也是职业院校发展初期解决一切问题的切入口。

(2) 内涵发展阶段。职业院校要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应根据学校与地方产业发展现状, 强化学科建设, 切实提升学校内涵和层次, 彰显特色、凝练品牌。

(3) 特色发展阶段。结合地区产业发展特点、本校的优势资源, 加强优势专业建设, 鼓励特色专业摸索, 走特色专业发展道路, 避免出现同行业“人才产能过剩”的浪费。

(4) 文化发展阶段。借鉴“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建立符合本校特色的“职教文化”管理模式, 以形成机制创新带动文化、以文化创新体制机制的校园文化, 促进校企合作向高层次发展。随着职业院校的阶段性发展, 校企合作被赋予不同的内容, 如图1所示。

职业教育要针对产业发展实时调整, 以地方产业用人需求为向导, 专业设置要符合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匹配、教学过程要与生产过程接轨、毕业生毕业要与实际技能资格培养结合。

2.专业设置要与产业同步

根据“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的培养经验, 有以下几点总结:

(1) 确定教育关键环节, 重视教师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采用 “导师制”、“订单式”技师培养、技师研修、首席技师工作室、 “特需专家”聘任、技能人才业绩评价等方式, 培养一支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基本合理的教师技能人才队伍。

(2) 制定人才发展规划, 从教师素质要求及引进角度, 学校要建立教育人才布局规划。针对专业发展需求, 超前谋划、整体布局人才队伍建设, 夯实“教学-管理-研发-生产-外联”所需人才基本配置结构和优化配置结构。

(3) 信息搜集与调研反馈。学校要利用区域“大数据共享平台”了解地方工业园岗位 (群) 现行需求和预估未来需求, 了解空缺岗位数量、素质要求, 以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 为专业招就提供实际数据参考。

(4) 深度校企合作。认真处理好教育环节中的脱钩问题, 职教体制有必要改成“1+1+1”模式。第一个“1”是一年的大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培养;第二个“1”是一年的专业必修、专业选修课及职业资格考试课培养。订单班企业须就“课程内容、教材选择、授课教师”三方面进行磋商, 以便于理论-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第三个“1”是一年的顶岗实习。该阶段完全以企业自身标准制定培养方案, 学校需要制定审查、教育效果反馈机制, 全程跟踪。

四、结束语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历史使命, 必须高度重视。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有效方式, 将长期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我们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形式、内容, 完善合作机制, 拓宽合作范围, 提升合作层次, 建立高效的咨询交流平台, 推进区域职业教育获得阶段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辑.浅谈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华章, 2014, (8) :163.

[2]官翃, 高桂贤.行业企业介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激励机制研究[J].湘潮, 2013, (72) :51.

高等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模式研究 篇9

一、钢琴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教材体系方面

目前, 高等院校没有基本技术练习。必须关注于钢琴教学的标准化和示范化, 即使在不能达到钢琴专业教学的高要求和高水准的情况下, 为此, 学生如果想要良好的完成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内容, 就必须让学生完全掌握钢琴演奏的方法, 只有在此基础上, 才能够培养真正的钢琴人才。

同时, 因为每个高等学校中所规定的教材中曲目都差不多一样, 所以就导致了学生能够练得曲目就比较少, 这样就十分不利于学生对于钢琴曲目的练习。应适当要加多练习曲类的数目, 为以后的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在教材使用范围上, 练习曲类和复调曲类里, 相对数量较少; 虽然我们学院在近现代中能够练习作品的范围也较广, 但是除了我们经常所使用的教材之外, 几乎没有能涉及的近现代作品的范围。

(二) 教学内容方面

高等院校把技能训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学院对每个级别的要求偏低。大学教育在基本的考试中增设了歌曲伴奏这一模块, 却未将其作为抽查考核的必选项目,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了并未将伴奏作为重点科目来进行考察, 高校中往往因为把课程分的太细, 再加上高校中所开设的兴趣伴奏课程只有一个学期, 这就造成了结业学生的学习程度还是非常低的, 进而导致了学校钢琴课和兴趣伴奏课之间的脱节, 而且在教学内容上又没有互补性, 这就让主干课程和拓展课程间缺少了渗透性, 对培养钢琴人才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音乐人才的缺失。

(三) 教学形式方面

一般来说, 高等院校是按学生的实际程度来划分教学形式有科学依据。利用集中上课的方式将作品赏析、基本乐理知识、演奏技巧及其动作规范和即兴伴奏等大方向上的课程教给学生;其中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个别课针对个人来逐一教育, 也就是我们口中经常所说的“因材施教”。但其中有一点, 尽管个体课针对个人来讲非常有效, 但它始终不能代替集体课。如果能够将集体课和个体课相结合起来, 就非常完美了, 这样就可以集体的教授共性的知识; 在个体课上再重点研究细枝末节的课题。做到这样“双保险”以求实现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优化钢琴教学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 整体教学方面

1.转变相关教育理念, 全面提升钢琴教学水平

师范钢琴教育 (这一观念明确了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解决了钢琴教学中的教学导向和学生的正确定位问题) 。首先应该明确, 所谓专业钢琴教育 (培养的主要是专业钢琴表演性人才, 综合人才的培养是师范钢琴教育培养的主要内容, 和专业钢琴教育相比较, 两者所培养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所以两者在培养人才时的音乐素质, 教育规格以及各方面的知识都是不尽相同的, 所以两者不能够进行简单的类比。因此水平比较低的是师范钢琴教育还是专业钢琴教育 (这个想法或者概念是错误的, 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真正理解钢琴师范教育的内涵以及实质, 除此之外, 它也是一种违背了钢琴师范教育规律的一种十分热闹不正常的现象。)

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在不同的层次序列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类型, 即专业教育型和素质教育型。一般来说, 现如今有一些被称为“专业教育型人才”的音乐教师在高校或者某些艺术院校里面任教, 他们相同的显著特点就是能够对学生的专业课程中侧重某一项专业课程的训练, 这些老师也都是由音乐学院专门培养起来的, 对于他们专业的特点可以高度总结为:“精、深”。就和“专业表演人才”的性质相似。而在这些老师其中的一些群体担任小学的音乐的教师, 他们属于“素质教育型”的教师, 他们主要针对的是通过一些综合性的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美育, 即使有时他们也进行音乐教学, 但是他们与那些所掌握内容“精、深”不同, 不进行专业的技法训练。因此, 对于他们来说还可以高度的概括起来。就是知识和方法上的“博、正”。换句话讲, 专业课教育不能单一要求数量的多少, 最重要的是教学水平有没有得到提升, 并非以专业为主要目标, 而是要做到知识架构的全面性和丰富性, 要做到整体协调发展和提升, 要通过正确的教学手段教育学生。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就其培养目标来说, 它培养的主要是面向普通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型师资, 这就要求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各类课程建设都必须围绕这一个目标来进行。在目前或者在未来, 高等钢琴教育都被人们视作在音乐领域的十分重要的一门音乐课程, 但即使它有多么重要, 都始终且必须遵从音乐教育的规律, 而且必须始终要以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目标为目标。另外, 高等音乐教育得树立培养素质教育型人才的基本观念, 而且体现其专业教育“广、博、深”的特点。

2.实现学生的因材施教

要做到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受教育的经历和阅历都不一样, 学习起来进度和速度都会有所差异, 若只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 则无法达到每个学生都能消化和吸收相同知识教学效果, 所以要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条件和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当然, 这是建立在老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非常清楚的前提下的, 而知识结构体系的内容则包括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乐理知识掌握的基础, 以及学生的学习思考和接受能力等等方面。这些其中所提到的问题教师必须有所熟悉或者了解, 因为这些实际问题不仅在音乐专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它们还正在以非常宽的速度席卷着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老师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如果想把钢琴教学做的更加有积极的作用和现实的意义, 就必须在采用本专业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吸取其他教学专业的方法, 博采众长, 并且学会利用现代教育和心理学的经验, 这其实也是学习钢琴教育学生必须的学习的一门至关重要的课程。但其中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也就是如何非音乐专业的知识演化到实质教育中来, 并且运用的教学的实践中来, 能够使学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我们去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思考, 去实践。若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有学生出现学习不进步反而退步的情况, 就应该警惕是出现了“高原现象”, 而这个阶段也被称为心理学上的“高原期”。

钢琴弹奏是个技术活, 不可避免的在学生的学习阶段会产生这种情况, 而出现这种情况则有两方面的诱发因素:首先是在训练的过程中, 当面对新的活动方法和活动架构时, 要改变原有的旧习惯会有段时间的不适应, 要慢慢改变习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流程。另一个原因是练习者的个人状态的影响, 作为个人而言, 出现一些个人状态的原因是非常正常的, 这些个人状态可能会导致练习成绩出现下降或者暂时的停顿。比如有时个人兴趣的降低, 最后导致了厌烦情绪。而这时, 相对老师而言, 应尽快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 分析他们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 帮助他们尽快走出这种状态的困扰, 是学生尽快的恢复或者提高自己的水平。

(二) 教师自身素质方面

1.提升教师的知识广泛性

文献, 即拥有一定研究影响力和借鉴作用的书籍、刊物和其他形式的材料。而构成钢琴教育的文献资料则有一下几种形式: 音响录像材料、一些具有历史和参考价值的论文和著作 (文本) 、多种不同特点和题材的音乐曲目、各类教本。不过一般用于上课教授知识和学生平时作业练习的文献, 一般是教本和音乐曲目, 以乐谱的方式来体现, 而其他的资料则不作为刚性资料的需求。作为老师, 本该提升自身的知识广泛性, 中华文化五千年, 留下来的文献不可谓不多, 从最早的管弦乐器羽管琴键、古钢琴到现在的大键琴, 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文献作品都接触到, 更不可能将其全部掌握。到时我们可以提取其中的精华部分, 作为我们平常使用的教材。说到教材, 世界各国的音乐家已经将广为流传的文献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演奏方式记录了下来, 并且组成了不同的教材。作为钢琴教育的教师不能按照一般教师的标准来要要求, 一般老师都了解并熟悉我国的教材体系, 比如以车尔尼的作品为主要组成部分, 再辅以其他的优秀作品组成一套教材体系。但这对作为钢琴教育老师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当然不同的文献作为教材有着不同的作用, 因为任何一个文献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及人文环境, 因此也对应不同的特点和长处 (每个课题都有难点和特点) 。所以老师如果想要让学生尽量多熟悉文献和作品的特点。就必须学会利用教材的不同作用, 解决学生在不同阶段所遇到的难题。作为老师, 如果自身阅读的文献和作品足够得多, 那么在学生遇到不同问题时, 就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去调剂和协助。此外, 在我们实施教学时, 应系统的让学生浏览不同年代的文献。除此之外, 老师更应该将其中的的精华部分拣练出来, 可以使学生以更高的水平演奏出来 (这既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也能相应的突出学生的演奏技巧) 并且可以让学生一起研究其作品中出现的技巧上的困难, 也可以说是教学内容。整体查看作品的时候要注意让学生重视这一点, 从而实现增加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的目标。

2.重视教学中的教与学矛盾规律

钢琴教学, 就是要解决钢琴这门专业的教与学这对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 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在上课的全部流程中, 都是在慢慢的化解着矛盾。同样, 钢琴的教与学这对矛盾也存在着普遍性和特殊性。我们作为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我们平常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这就是人们所谓的普遍性。另外, 我们还会遇到特殊的情况, 比如, 不同学生在不不同阶段所遇到的特殊的问题。当然不得不提的是: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其中存在着必然性。对于这种情况, 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强调和引导学生, 让学生可以掌握演奏的技术, 并且使他们领会教学的方法和要领。还有, 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多的概括典型规律中的特殊性, 就必须让他们掌握和了解教材。

三、结语

研究钢琴专业课程的教育方法, 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 通过不同的教学标准、教学要求、教授课程等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我们平常教学中所用的原则, 规律, 方法, 形式是相互连接, 渗透在一起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平常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创造新原则, 新方法, 新方式。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需要宏观意识的、与整体教学计划一并研究的课题, 上述研究仅限于单项的钢琴课程, 它在整个教学计划的课程理论的比例, 以及钢琴课和其他音乐理论课程衔接关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韩姼姼.中等师范学校钢琴教学的定位思考[J].河南教育 (下旬) , 2010, 6.

[2]张晓华.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评价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 2.

[3]彭德仙.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

[4]范立芝.略谈音乐教育专业函授生的钢琴教学[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1999, 4.

[5]郑洋.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8.

[6]覃晓宁.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探讨[J].柳州师专学报, 2008, 3.

[7]熊静文.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提高高师钢琴教学质量[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0.

[8]李剑.浅析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改革[J].黄河之声, 2010, 20.

[9]秦俊.高师钢琴教学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高等院校教育中的新模式研究 篇10

一、教师在创新才人的培养过程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

培养创新人才是各高校的社会责任, 在高等院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对教师的要求至关重要, 因此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教师是创新型教育的践行者, 是创新教育的根本, 而学生是创新型教育中的受体, 是客体, 二者缺一不可。在高等院校中,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 是高等教育中的中坚力量, 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以及教育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尤其是在将创新放在首要位置的创新型教育中, 教师的教学水平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功与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创新学研究表明, 每个人都拥有创新的潜能, 但是需要被挖掘, 也就是说在创新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需要教师去发现并靠创新教育、创新实践去开发以及发展的。创新教育离不开教师这个主体, 但对教师的各方面品质有着很高的要求。首先是教师要有深刻的自我意识, 其次是要具有协同性。这两方面品质的结合为教师形成创新精神创造了肥沃的土壤。

二、在创新教育中学生是客体, 要保持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创新教育体系中, 学生作为接受创新理念教育的受体、承载体, 但并不是说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作为创新型教育的接受对象, 在创新教育活动中必须具备自己的思想, 要具有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思考与实践, 动手动脑, 理论与实际必须相互依存在一起才能起到作用。并且在创新教育中, 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者相辅相成, 既相互促进, 又相互制约。在创新型教育中, 教师要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 要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教师主要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三、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应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1. 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

高等院校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及对培养人才方向目标的认识。在教育中对学生不断进行创新上的引导和支持, 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 在学生知识提升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创新人才, 逐步实现由应试教育体系及教育观念到为以科技文化知识为基础, 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方式,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体系的转变。

2. 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要建设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潜能;二要注重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三要利用定期培训、进修等手段促使教师更新观念、调整知识结构, 同时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改善专业的设置方向, 使专业内容与实践联系更加紧密;二是科学设置教学体系, 强化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融合, 创新学生思维;三是摒弃过去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 为学生提供创新平台

建立创新平台, 为学生建设开展创新活动的平台, 为学生提供各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创造项目的机会。建设创新教育平台旨在引导、鼓励高等院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 让在校大学生更多的参与到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创新性的实验当中, 高等院校应在培养创新性人才教育中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为学生在实际的科研活动解决困难, 提供物质保障。还可以建立大学生科研基金会, 支持、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科学研究活动中, 并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讨论, 活跃学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校的学术氛围。高校教学活动要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专业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比如对于哲学和社会科学类的专业, 要加强学生在社会调查和实验方面的教学, 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并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 优势互补的能力来进行实际作业。

4. 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按照创新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方案, 且培养方案要理论结合实践, 将学生的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对于学生培养计划的制订首要考虑的就是提升学生的素质, 为学生建立具有综合性以及全面性的知识体系, 要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技术科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培养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综上所述, 在高等院校创新教育中要以教学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 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创新的目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高等院校要不断的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以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创新作为这个时代进步的推动力, 不仅要求对所学知识熟练的应用到工作当中, 还要在已有的知识层面上加以变通进行创新。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能力,高等院校,理念创新

参考文献

[1]何宁.张晓华.王燕燕创新教育的深化与地方高校的改革探索.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曲迎春.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9 (2) .

[3]权奇哲, 袁立莉.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与优化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6) .

高等舞蹈教育模式研究 篇11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编辑出版类专业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出版业界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作出调整。本研究首先分析该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简要介绍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的概况,说明德国的“双元制”办学模式对我国编辑出版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最后提出对现行教学模式的几点优化措施。

关键词:

编辑出版专业 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 双元制

一、高校编辑出版类专业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出版行业转型,加上全球化等大环境的影响,使得我国出版类人才的培养模式面临更多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纵观我国编辑出版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大体存在以下问题。

1. 课程设置不能与社会的要求接轨。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公共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以及选修课和实践课等。主要体现为专业课的数量偏少,普遍数量不足,不符合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体系,也不符合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由于专业设置不是基于培养目标而定,因此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过多,业务基础课程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占比偏小,实践性课程占比更小;概论性课程偏多,应用性、实用性课程偏少;市场营销类、财务管理类课程严重不足,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全面,适应范围小。[1]

2. 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组织上,我国高等教育编辑出版类专业的实习和实践环节占比偏低,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脱节现象严重。我国高校一般都没有建设固定的实习基地,很多学生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即使学生进入出版单位实习,但理论难于与实践相结合,实习效果不佳。[2]

3. 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在教学方式上,我国编辑出版专业以理论讲授为主,强调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理论知识,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而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授课方式上,教师采用的是传统方式,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编排的内容进行讲解,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教学效率偏低,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双元制”办学模式及对我国教育模式的启示

1. 德国的“双元制”高校及其实践。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迫使原有的工程师学校都升级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的结果,使得实践水平高、管理水平强的应用型人才出现缺口,使学生就业时出现尴尬。在这个背景下,由德国巴符州的三家大型企业与斯图加特行政与经济学院于1972年共同合作,联合创办具有“校企”合作性质的这一新型高校,该学院具有显著的“双元化”特征,高校和企业分别构成“双元”,它是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双元”的集合。双元制高校的培养重点是在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管理和教育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3]

2.“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近几年来,德国“双元制”的办学模式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以下启示:①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对学生职业水平的培养,善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通过行为导向法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②在教学内容上,以实践的需求作为课程设计的本位,沿袭德国“双元制”以实用本位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在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设计上,注重理论能否起到为实践指导的作用,实践课程重视实际运用性。③在教学模式上,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以企业的实际需要为初衷设计课程及实践内容,实现为企业打造具有高度实用性的个性化人才的目标,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④在办学主体上,注重企业在开发具有高度应用性课程上的重要作用,与企业开展定向性的学生培养模式。

3. 我国开展“双元制”教育的实践。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职业技术学校采用了“双元制”的办学模式,并已取得一定成果。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05年被评为综合性重点职业学校,是我国第一个与德国有合作项目的职业学校。该校一直坚持 “双元制”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重实践、重技能培养的办学特色,是江苏省首批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又是全国首批教育部、财政部认定的国家级实训基地项目学校。

三、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产教结合作为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机制之一,并大力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2011年,北京印刷学院与市属大型印刷企业——北京隆达印刷包装集团签订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协议中规定双方共同合作科研攻关课题、企业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企业面向特定市场的产品由学生与企业员工共同设计完成等。这种战略合作,就是校企合作来培养师资的新型机制。

四、编辑出版类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措施

针对我国高校编辑出版类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优化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1. 兼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调整课程设置。复合型人才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又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的人才。为培养这类人才,在调整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时,首先要拓宽专业面,重视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兼顾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强化营销类课程。如,可以为编辑出版专业设置图书营销、广告宣传和经营技术等针对性和指导性强的市场营销课程,以适应出版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2. 注重实践教学,推行“产学研”一体化。我国高校目前正在探索和实践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着、组织者,在教学中学生能发挥出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观摩,学生自己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探索性学习,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掌握技能。

3. 建立培训基地,改进办学模式。高校要与当地的出版企业多方位、多层次实现资源的共享,构建校外实践培训基地。如请业界大师、专家进入学校理事会做顾问,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专家做兼职教师等。此外,学校在专业的设置上要与当地出版业的需求相衔接,根据人才需求的规模和人才需求情况,确定专业培养特点,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学校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时,要以对行业企业的充分调研为基础。

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与实践”的相关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立平,师亚丽,芦世玲.研究·借鉴·破解——国外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今传媒,2010(11).

[2] 陈如松.我国编辑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

[3] 魏晓峰,张敏珠,顾月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启示[J].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育教学分析 篇12

体育舞蹈起源于欧美国家的民间舞蹈, 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被我国引进。体育舞蹈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项目的一部分, 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 体育舞蹈不但拥有一般体育类项目的健身作用, 而且还兼有艺术类项目所独有的特质。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的不断扩展, 体育舞蹈课程的变革也日渐紧迫。

2、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选课男女学生比例不协调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男女生身心发展阶段不同的特点以及体育舞蹈课程自身的特质, 在体育舞蹈课程选择上呈现出男少女多的态势。 相对于男生而言, 体育舞蹈课程对于女生更具吸引力。 因此, 大部分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中, 百分之八十以上都为女生, 男女生比例极不协调。 这种现象对于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阻力。

2.2、体育舞蹈教学内容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内容多以拉丁舞和摩登舞为主, 其他舞种涉及较少。由于学生水平层次不一致, 教师无法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要求, 学生也不能同时理解教师所传授的内容, 从而产生教与学之间的矛盾问题。

2.3、体育舞蹈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多以教师示范动作, 学生模仿学习为主。 当学生自主练习时, 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讲解和纠错。 在这一过程中, 多数教师重视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应用而忽视了学生对于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此外多数高校还开设录像赏析课, 此种形式多为多个班级共用一个教室来观看录像资料。 这种教学方法如同走马观花, 仅凭有限次数的观看录像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2.4、师资力量和教学场地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师队伍构成中, 体育舞蹈专业出身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少。 多数教师毕业时的专业为健美操、体操甚至是武术项目。 并且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 拥有丰富经验的一线老师较少。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场地多数并不正规, 有部分院校的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更是同足球、篮球等项目一样在体育场中进行。而舞蹈室和形体房等体育舞蹈课程所必需的教学场地在较大比例的高等院校中并不完善。

3、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育教学策略

3.1、强化宣传, 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舞蹈的认识

在教学课程之外, 应当举办诸如舞会等社交活动, 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舞蹈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此外, 还可以成立体育舞蹈俱乐部, 以社团的方式宣传体育舞蹈,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2、教学内容生活化, 提高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每学期课程开始之初, 应当了解学生对于体育舞蹈课程的需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依托教学计划, 针对学生需要进行组织教学, 使得体育舞蹈课程更加贴近大学生活, 让学生掌握一门社交技能。

3.3、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提升教学氛围

在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中, 教师应当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 避免单纯枯燥的重复式教学,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 主动培养自身对于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审美等方面的能力。

3.4、加强教师业务学习,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体育工作相关领导应提高认识, 给予现任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机会, 提高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对于新进教师应当做到专业对口避免出现其他项目教师担任体育舞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象。

3.5、完善场馆建设, 提高场馆利用率

体育舞蹈课程应当属于室内教学课程的一种。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场馆设施的限制, 还无法保证所有选择体育舞蹈课程的学生都能够在室内学习。 因此, 凡是开设有体育舞蹈课程的高校都应该尽可能的提供类似于舞蹈房的场馆, 以用于体育舞蹈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条件的高校还应当配备形体教室等场馆, 以完善体育舞蹈课程的教育体系, 满足教师及学生的需求。

4、结论

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存在着诸如学生兴趣、师资配备、场馆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 高等院校相关部门领导应给予高度重视, 同时应加大对体育舞蹈课程建设力度, 引进具有较高水平的体育舞蹈专业教师, 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准, 加强对于体育舞蹈课程的宣传,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舞蹈课程的学习中来。

摘要: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艺术类体育项目引入我国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中以来, 吸引着众多学生参与该课程的学习。但是由于现阶段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水平以及各高校重点教学的侧重不同, 该课程还存在着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为体育舞蹈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晓蕾, 梁兴友.高职院校体育舞蹈选项课开展状况调查与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1.

[2]毕菲.高校体育舞蹈项目教育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 2012.

[3]朱兴东, 郭惠秋.高等院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6.

上一篇:身份理论下一篇:中心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