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模式

2024-08-20

高等教育模式(精选12篇)

高等教育模式 篇1

一、目前中国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目前中国普通高校的办学理念。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已经把的办学层次定位办学的主要目标。只从表面上解读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 导致各高校大肆扩招、普遍升级, 中专及专科学校都升级成为了本科高校, 其办学能力可想而知。而原有本科高校追求大和全。无论师资力量及设备等办学条件是否满足新专业的要求, 都热衷于追求专业的齐全, 理工院校开人文专业, 师范院校办非师范专业等现象层出不穷, 既不利于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又冲击了精英教育, 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不同程度地下降。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仅表现为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2.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目前绝大多数非重点院校本科教学都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来培养学生, 同时各专业设置若干专业方向, 目的在于使培养对象有个性发展的空间, 避免模式化培养的不良结果。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都有一定的问题。第一,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过于分散, 这里所说的分散是指课程多且杂, 与本专业关系不是很密切的课程很多;第二, 实践教学环节少, 目前各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管理, 以学分计算:文科全程教学一般在175学分上下, 其中实践环节在24学分左右, 理工科全程教学一般在180学分上下, 其中实践环节在35学分左右, 包含毕业设计 (论文) 环节一般在15学分左右, 文科实践环节比重约为13.7%, 理工科约为19.4%;第三, 很多专业方向形同虚设, 很多专业由于师资、专业教学设备等因素都放弃了专业人才的方向培养,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基本都回到统一模式, 同时有课程滞后于社会需要的现象。

3.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就业形式的分析。本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工程师系列人才, 由于高等教育没有完全以精英化的人才质量标准来经营大众化教育, 使得这一目标很难达到, 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通常是理论水平高于实践水平, 存在着普通本科生在程序设计方面不如高职专科生和中专生。加之市场准入制度造成大学毕业生必须接受职业标准的考验、雇主的鉴定和评价, 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 于是形成了“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现象, 迫使毕业生背离自己的专业, 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改善办学环境、完善教育体制、调整人才结构

1.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精英教育作用。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与并轨, 造成了原本应该从事精英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通高等学校应接不暇, 师资、设备不堪重负, 培养对象数量的急剧增加, 使得各高校在精英教育方面已经有心无力, 教育质量下降。而高职高专院校似乎日渐萧条, 造成社会人才需求比例严重失调, 西方国家工程师与技术员的比例是1∶3以上, 而中国恰恰相反。应恢复高职高专学校职业教育的职能, 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从而减轻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压力, 重新恢复高等学校精英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 优化投向人才市场人员的比例和人才结构, 达到科学合理的分配使用人力资源。

2.国家和地方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小平同志曾经提出过教育投资实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这一目标, 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 温总理2011年8月31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教育发展要面向未来,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教育是千秋大业, 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关系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整体考虑、精心设计;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教育发展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等, 可见国家从来都没有轻视过教育问题。而省属部属院校目前都面临着一个严重问题, 那就是资金短缺。造成资金短缺有如下原因, 第一, 高等教育的扩招后, 随着招生数量的日益增加, 教育成本也随之增加, 很多高校为了解决这些学生的吃住行以及教学场地等问题, 大部分都另选校址重新建设, 这么大一笔投入多数都是用学校贷款的方式解决, 造成了各高校负债经营的现象;第二, 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不够, 虽说政府的投入也在增长, 但增长的速度与学生增长的速度明显不成正比。各高校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如, 实验设备不足并陈旧, 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造成学生走不出校园, 对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一无所知, 教师没有进修和考察的经费等现象。没有沃土培养不出参天大树, 所以, 政府和地方应成立教学经费评价机构, 根据情况加大、加速投入力度, 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坚实后盾。

3.调整课程结构、开放实验室、实践社会需要。目前学生面对来自就业方面的压力非常大, 社会所需的人力资源要么需要工作经验, 要么需要实践能力, 而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很难得到以上能力, 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疲于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 如各高校火爆的“物流师”、“网络工程师”、“市场营销师”、“营养师”等培训与考试。学生同时面对广而杂的课程设置, 使得学生疲于应付, 结果两个方面都不能去的好的效果。因此, 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高等院校, 应对人才培养过程科学合理规划、精心设计, 在课程设置上进行精心安排, 不要广而杂, 首先应先立足本专业的实际需要, 加大实践课比例, 开放实验室, 让学生能随时随地的实践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 同时可采取与相关用人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 掌握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 将企事业单位工程师请进来授课, 即降低教学成本, 又使学生学到了专业前沿知识, 让学生走出去, 到企事业单位实践自己的知识, 适应工作环境, 了解工作岗位, 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就做好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必要准备,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 高等教育应结合实际社会需要调整培养模式, 国家和社会应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加大职业教育力度,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做到因材施教, 鼓励个性发展, 促进人人成才, 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 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研究怎样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改善其创新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 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的意义。而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过程, 所以将从高等教育过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角度出发, 着重阐述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模式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经费

参考文献

[1]张婷.区域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耦合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辛枫冬.论知识创新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协同学习能力提高, 知识交流、共享与合作意识的增强, 创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 2009, (3) :47-50.

[3]邹波, 张庆普, 田金信.企业知识团队的生成及知识创新的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系统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协作、模型与机制[J].科研管理, 2008, (2) :81-89.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5]王东武.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互动模式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65-68.

[6]宋迪, 武忠.知识创新管理模型及其对知识创新的推动作用[J].情报杂志, 2009, (10) :111-116.

[7]邢小强, 仝允桓.基于企业内部知识网络的知识活动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7) :44-47.

高等教育模式 篇2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现阶段我国成人教育发展遇到了瓶颈,学历教育面临严重的生源和质量危机,非学历教育也同样遭遇信任危机,办学困难重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抓住机遇,摈弃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自身向内涵发展。

考试作为成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很强的导向作用,直接关系到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因此,采取什么样的考试模式,如何公正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评价其能力水平,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国外先进的教学考试模式及我国现行考试模式的弊端

国外发达国家成人教育考核模式较为成熟,出现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诺尔斯自我指导教学评估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成人教育模式、英国的BTEC(Business&TechnologyEducationCouncil)。

美国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渗透,学分互认。成人高等教育重视能力考核,倡导考试真实性评价,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或提交的作品来衡量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强调职业技能认证。[1][2]

德国实行“双元制”成人教育模式,具有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和考核鉴定体系,教考分离,由各成人职业教育学校和企业培训机构实施教育培训,由各行业协会的考试委员会实施考试,考试分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二部分,分开执行。[3]

英国BTEC模式建立以课业为依据的评估体系,重点考核学生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两方面。专业能力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师交给的课业和其他任务时,掌握、运用和创新专业知识的能力。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要求教师对每次课业和每次课内外活动都要给出明确的等级评判标准。并且要求标准内容十分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用能力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课业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运算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和创新等的能力。其课程及证书在全球100多个国家中都得到承认。[4]

可见,发达国家的成人教育都特别重视学员平时课业的实施完成情况,重视理论和实践技能结合,各行各业加强对成人教育课程的考核认证。着眼国内传统的成人教育考试,体制建设不健全,功能发挥不完整,模式趋于“普教化”,形式较单一,存在许多弊端:

1、考试内容设置“重知识,轻能力”

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以实践形式考核较少;考试内容以学科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对应用知识的能力考核较少,题型设计上,客观题比例较大,尤其如选择题等加大比例,主观题较少,标准答案试题多,不定答案的分析试题少。

2、学生应试心理突出,“重分数、轻学习”

考核评价以最后的卷面成绩为准,这种“一卷定乾坤”的考试模式,往往是应试能力强的学生得到高分数,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学生反而考试不理想,缺乏对平时学习成绩考核,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到课率差,考前突击、考试作弊、死记硬背重点及范题现象普遍。

3、对考试缺乏质量监督和保证机制,缺乏行业资格认证

部分成人高校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怕生源受影响,对考试中存在的不良考风、考纪“睁一眼闭一眼”,采取“宽进宽出”,各行各业与成人教育的考核没有对接,成人教育的考核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4、考试透明度不够、缺乏考后的分析和消化

课程考试结束就等于划上句号,缺乏对考试过程中反应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和分析。对于考生,考试结束后一般很难回忆起所有的题目,也不知道阅卷是否有误,自己答题错在哪里,正确的答案又是什么,不清楚哪些知识面没掌握。对于教师,完成阅卷、登分就意味着教学结束,缺乏考试分析,通过考试折射出来的教学和命题环节存在的问题也就未能及时总结和发现,对下一轮的教学和命题起不到任何指导作用。

现阶段成人教育考试模式的诸多弊端导致成人教育培养质量下降,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降低了社会对成人教育的认可度,阻碍了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成人教育考试制度,改革创新我国成人教育考试模式是教育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关键性环节。

二、科学的成人教育考试评价体系应体现以下特点

1、以人为本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对象许多是边工作边学习的成人,存在工作忙、区域分布广、个体差异大等特点,因此考试模式要考虑学员工学矛盾和地域跨度等问题,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设置上要适合他们的学习需要,偏重理解与分析,避免死记硬背。针对成人教育学员学习生涯中接受教育的程度各有不同,建构的考试评价体系需与终身教育体系相适应,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2、能力评价本位

成人教育学生参加成人教育目的是补充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应用技能。因此,要把对知识的应用、对技能的培养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重点,这也决定了考核评价要以能力为本位,侧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考核内容不应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也不应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上讲述的基本理论知识,而是能真正反映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3、以考促学

“学”是主体,考试是教学的一部分,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是终结,不管是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都要形成这种意识。考试的目的:一方面,督促学生全方位学习,通过考试发现“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考试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促进教师及时发现在教学方面的遗漏,提高教学质量。归根结底,考试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改革成人教育考试运行机制、创新考试模式的建议措施

1、健全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以资格认证为标准考核成人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成人教育对象普遍具有双重身份,其一是受教育的学生,其二是在岗、转岗或即将上岗的职业者,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成人教育考试均实行严格的考试和资格认证制度,这与其职业性相对应,同时也是保证成人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我国的成人教育考试鲜有与资格认证挂钩。一方面,认证体系尚未健全,发展不成熟,各行业、各个行政部门自行发证,不乏存在部门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部分职业资格认证的考核管理不规范、透明度不高、鉴定内容陈旧、范围过于狭窄等现象,这些因素都降低了认证的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另一方面,各个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未能广泛开展起来。建立各行业的职业认证机构,统一职业资格标准和鉴定模式,并将职业技能鉴定和课程学分打通,对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可申请免修相关专业核心课程。以资格认证为标准考核成人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逐步建立“准出”机制,从而保证成人教育培养质量。

2、实现各类成人教育与自学考试、普通高校、职业教育有机对接,学分互认互通,引入免修考试

将各类成人教育与自学考试、普通高校、职业教育有机对接,互通互认,是现代开放式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要,也是“以人为本”教育原则的切实表现。

成人教育对象受教育的程度和经历各有不同,基于发展需求接受再教育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不同学校、相近学科专业之间重复设置的课程,开展学分互认,不但节约了教育资源,同时为学生节省了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然而,受制于国内政策缺位、封闭办学思路等问题的限制,各类教育间的学分互认尚未能开展起来。各个学校应积极推广和实施学分互认互通,同时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学分互认在要制订严格、细致的可执行规则,并且要办理完备的手续,防止滥用和变相降低要求。针对国内教育水平、教育质量不一的状况,学校可以引入免修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承认学分。

3、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建立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确保考试公平、公正体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成人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要本着公平、公正地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为考试目的,加强管理,完善考试管理制度,一个学校的考风考纪如何取决于教学管理部门的决心和态度。

一方面,做好命题管理工作,实施教考分离。调整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减少记忆类的考核,降低客观题的比重,加大综合分析和理解应用类题型的比分,综合类命题不能过于笼统,细化知识点,以便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改革传统的`考试命题方式,结合教学大纲,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由多名老师分别命题,然后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组卷,建立试题库,随机抽取试题进行考核。

另一方面,学校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对教师的实习培训,重视对实验室和设备的建设,加大成人教育实践环节的投入。只有教师自身实践教学水平和实践操作指导能力的提高,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的提高。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引导教师注重学生的能力测试。

4、改革创新考试方法,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考试方式

成人教育形式多样,如函授、业余、脱产、远程、自考助学、职业教育培训等等,教育对象各有不同,且各成人学校教学条件不一,可创新灵活便捷的考试方式,但所有的考试模式要易于操作,同时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坚持质量不放松。

突出成人高等教育“应用为本”的特点,考核重点由对课程理论的识记向知识应用倾斜,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向实践技能的考核倾斜。改变单一、标准化的考试模式,特别对一些专业技能课程,开展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采用多样的考试方式,如笔试、口试相结合;开卷、闭卷和一页开卷相结合;过程式考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大、中、小型平时作业和卷面考试相结合等。成绩可以是多项成绩复合后的综合成绩,也可以根据考核过程整体表现给出一段评语,这对以后学生求职很有参考价值。

团队的合作创新在工作中是很普遍的,在学习中进行团队实践、设计开发也很有必要,不仅解决了开展的实践或设计受规模局限的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具备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成人高等教育普遍缺乏实践、实训基地,学校可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社区合作,多渠道创建社会实践基地,学生分别在企业和学校接受教育,由学校组织理论考试,企业组织技能考试,联合完成应用能力培养考核。

5、建立多种考试反馈机制

提高考试透明度,考试后及时公布试题和答案,考生据此可以知道自己考试的大致结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发现和弥补平时忽略和未掌握的知识,可根据需要在考试结束之后安排答疑解惑或讲解试题,根据成人教育学生善于群聚交流、乐于助人的特点,可开展考前、考后学习交流讨论,考后在自愿的情况下请成绩较好的学生给大家分析讲解试题,开展互相讨论,让学生掌握平时忽视的知识盲点,加深理解,巩固知识,起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另外,可进行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由考生评价出题水平的高低,如是否能反映考生真实水平、是否出题过偏过难、出题范围是否合适、题目本身是否存在缺陷等,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命题老师作为参考,考生参与评价试题促进了命题水平的提高。对学生在考试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例如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一些不易掌握的难点或容易混淆的疑点等等,老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利于下一轮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从而起到“以考促教”的目的。

【注释】

[1]罗刚.美国成人教育教学支持系统的特点与启示[J].成人教育,2008(2):82-84.

[2]乐传永.美国成人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1):11-15.

[3]蔡跃.德国综合性大学的“双元制”教育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0(7):80-85.

高等教育模式 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学院式教育模式 就业导向模式 转变

一、 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

一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是以教学和传授有关知识为主,侧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文化基础教育,是一种纯粹的书本知识的机械灌输,是学生坐在课堂上被动的学习,通过考试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检查,学院式教育是以学校为核心,开展的全日制教学,大学生只是从教室到图书馆再到实验室,没有更对的实践活动,而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所重视的也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毕业,这种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模式,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养成和提高,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最终是只重视学历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 就业导向模式

200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构建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主的教育模式,大力发展面向市场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经济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校企高度的结合,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开设有关专业学习科目,有针对性的定向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使高等职业教育学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以为解决学生就业为根本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并可以脱离学校,走出校门,既可以自我创业也可以走进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种脱离了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一技之长,也使学生们得到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之才创造了条件。

三、 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的策略分析

(一) 合理定位教育职能,优化专业设置

要改变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首先就是要改变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从应试教育转变到“以人为本”的人本教育上来,合理定位高等职业教育职能,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应用性、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既不盲目办学,也不盲目培养,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创新要求,培养特色专业人才,同时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专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增加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就业形势不好的旧专业,取消没有就业市场的老专业,从而可以面向市场培养出大量的实用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中去,时刻以就业为导向,合理定位教育职能,调整办学目标和办学思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教育职能,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加大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领域的改革力度,培养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水平。

(二) 从传统的学院式教育走向校企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为主旨,让学生走出高校大门,深入到厂矿企业、深入到社会进行实践活动,一方面验证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高低,另一方面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与企业通过“定向培养”、“校企联动”、“工学交替”的合作模式,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让学生入学有就业保障、毕业即可就业。同时鼓励和培养高校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将来自主创业提供宝贵的经验。

(三) 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合格的教师队伍

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能否实现的关键就是是否建立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这种合格需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既懂得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在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要把实践经验教给学生,做好传帮带,高校可以定期安排教师与学生一起到企业、工厂进行实习,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积极参与科研、生产和技术开发,对刚参加工作的高校教师首先要到生产一线去锻炼和学习,从而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参与职工培训等,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指导才能,使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高等院校还要把教师深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在职进修,攻读学位,出国留学或考察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 以人为本创新发展

就业教育导向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提倡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创业、自我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能力进行整合,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体现,学生通过知识、素质、能力的培养,为创新、创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模式更应该支持学生创业。

四、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不单单是职业和技术的教育,而更应是促进国家、社会、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正确指导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必将得到健康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保红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课程教育的思考和探索[J]. 职业时空,2007(19).

[2] 马元兴.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11(35).

[3] 周建松. 以制度创新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2012(04).

高等教育模式 篇4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教育,“法治阶梯”教育模式,法治意识

1 传统模式存在的缺陷及原因

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各个高校把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作为法治教育的主要手段, 比起以前我国高校教育中法律教育内容的空白, 这确实是一种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新跨越。但这种完全依赖课堂讲授的传统模式却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第一, 教育方式过于单一。课堂教学虽然是大学生法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但由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教学过程比较枯燥,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比较缺乏, 学习动力不足, 由此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第二, 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法治教育是一项法律专业性非常强的教育活动, 但目前在各大高校中真正聘任法律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的情况还不够普遍, 很多高校的法治教育课主要还是由思政专业、教育管理专业的教师来担任, 这显然是不能满足法治教育需求的。

第三, 教学内容的比例设置不合理。从内容上来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13版) 这本教材只有两章包含法治教育的内容, 而且都以内容概述的方式进行编撰, 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进行学习和把握。其次, 课时安排也不合理。真正落实到法律制度这个内容的一般为6~8个课时, 在这么稀少的课时里, 一方面授课教师很难把法治教育的精髓讲深讲透, 另一方面, 学生们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当前的法治教育课在很大程度上其实还仅停留在普法宣传的层次上。

造成上述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法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的因素, 也有在研究层面, 当前还缺乏可供选择的法治教育新模式的原因。因此在理论层面设计出一个操作性强、预期效果好的法治教育新模式是一项非常紧迫的课题。

2“法治阶梯”教育模式概述

法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笔者认为, 新的法治教育模式必须是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启蒙、法治信念的培养与法治意识得到实践的相统一。从法律思维的启蒙到法治信念的培养再到法治意识的实践是一个阶梯式的递进过程, 我们把这种模式称为“法治阶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里, 课堂教学主要负责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启蒙, 庭审旁听活动负责大学生法治信念的培养, 而校园听证制度则承担着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实践的重任。课堂教学、庭审旁听、校园听证制度这三者虽有分工, 但都是“法治阶梯”教育模式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

3“法治阶梯”教育模式的三个要素

3.1 要素之一:法律思维的启蒙——课堂教学

法律思维是一种规范性的思维, 它是法律人所特有的思维[1]。法治教育的目标无意要把每位受教育者都培养成法律人, 但是至少要在受教育者心中种下法律思维的种子, 从而实现法律思维的启蒙。课堂教学由于具有课程的规范性、知识的系统性等特点, 因而在启迪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但真正要在课堂教学这个阶段完成法律思维的启蒙这个任务, 还需具备一些条件。

(1) 具有充足的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如前所述, 数量充足的法律专业教师是实现法治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由于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各有差异, 因此在配备师资时可以结合实际分步骤进行。对于本身拥有法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而言, 尽可能的一步到位, 吸引本校经验丰富的法律专业教师承担法治教育课教学任务。对于其他高校, 可以先采用外聘教师的方式进行, 再逐步过渡到全部由自编法律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的阶段。

(2) 教材需要重新修订, 课时量需要增加。首先要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样, 需要编订一本独立的《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教材, 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其次, 该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应重点突出以下三块内容:法理学概述、法制史概述及法律部门概述。法治教育课既然是一门学科, 那么在内容编排上必须符合学习论的一般规律, 即必须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才能完成对法治本质的把握, 而法理学和法制史这两门学科恰恰天然地符合了这一需求。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它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学习法律的入门知识。法制史则是研究法律及相关制度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科学, 是鸟瞰古今法律全貌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学好这两门基础性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打开了通向法治教育目标的两扇大门。对于法律部门概述这块内容, 也应该根据法治教育的实际有所侧重, 把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相关法律部门有机地编入教材。

在确定了教材应该重点突破的方向之后, 接下来需要思考的便是如何具体编写的问题, 这有赖于法理学专家、法制史专家等相关法律学者们的不断实践和尝试。在此, 我们可以尝试性提出几个需要考虑的原则。原则之一:难易适中原则。法治教育的主体与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毕竟是不同的, 因此在不改变教学规律的前提之下, 应充分考虑教材普遍适用的特点。原则之二:课时量适中原则。课时量的设置既不过分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 也不应陷入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模式。对此, 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参照, 对于一般法学院学生而言, 法理学的课时量在60课时左右, 法制史的课时量在30课时左右。那么对于法治教育课而言, 法理学概述的课时量可以设置在35课时左右, 法制史概述的课时量可以设置在20课时左右, 法律部门概述可以设置在35课时左右。这样总课时在90课时左右, 这90课时可以分配在两个学期里。当然, 这还需要反复实践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3) 严格规范考试机制。期末考试制度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考试制度的规范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些高校, 期末考试制度是分类别的进行的, 对于专业课执行严格的考试制度, 一律采用闭卷的方式进行, 而对于一些公共课, 有些高校可能会采用开卷的方式进行。这其实是有偏差的, 因为如果从一开始学生就知道这门课程的门槛很低甚至没有设置门槛, 那么它就已经丧失了对学生的指引功能, 法治教育的目标更无从谈起。尽管考试制度不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 但是在大学这个特定的学习阶段里, 严格规范的考试制度将能为法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的保证。

法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的实证。大幅度的课堂教学改革, 是否会过分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 学生能否适应这样的教学改革, 这些疑问确实是无可厚非的, 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现举一实例加以佐证。笔者所在的学院, 对2008级38名社会工作的学生进行了教学改革试验。在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 实行5+3的学习模式。即安排5个学期完成社会工作专业的课时量, 剩余3个学期用来学习法学专业知识。4年以后, 这38名学生中有26名学生报名参加司法考试, 报名率在68.4%, 当年一次性通过率在7.7%。毕业一年以后, 对这38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表明:有92.1%的学生表示大学期间3个学期的法学教育, 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职业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84.2%的学生表示, 自己确立起了法律思维, 并认为自己是个法律人了。以上事实说明, 对于一般大学生而言, 两个学期共90个课时的法治教育课是完全可以适应的。

3.2 要素之二:法治信念的培养——庭审旁听

法治信念是法治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法律信念的确立与否与一个社会的教育内容、法制状况、文化特征和社会风气有着密切的联系[2]。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信念而言, 庭审旁听活动能够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

(1) 庭审旁听活动的几个特质。第一, 旁听主体具有广泛性。根据我国诉讼法的规定, 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以外, 其他的案件原则上应该公开审理, 这个规定为大学生参与旁听提供了法律保障。况且法院开庭审理的案件数量比较大, 只要及时做好与相关法院的联系工作, 足以满足学生的旁听需求。第二, 庭审过程的直观性, 有利于大学生获得丰富的法治实践体验。亲临庭审现场, 零距离感受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人的法律推理, 进而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 这本身就是一种最生动的法治教育。第三, 庭审结果的权威性有利于法律信念的强化。庭审结果最终以判决书的形式体现出来, 法律所赋予判决书的国家强制力以及由此展示出来的法律权威, 会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法律信念。

(2) 法庭旁听活动的具体实施。旁听前准备:这个阶段主要做好案件主题的筛选、与法院的联络、庭审案情的介绍、法庭争议焦点的解读以及解释所涉及到的主要法律条文等。同时要求学生做好旁听记录, 提示学生哪些是旁听记录的要点。旁听结束后的探讨与总结: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是法治教育成果的一个阶段性展现。经过课堂教学的理论洗礼, 学生的法律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启蒙。而通过庭审旁听的体验, 学生可以用撰写旁听报告的形式来检验自己法治教育的学习成果。所以这个阶段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撰写好旁听报告。

对于旁听的次数, 理论上来讲当然是多多益善, 但是民事、刑事、行政案件最好分别都能组织一次,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民事案件可以多增加一些。总之, 法庭旁听活动能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因此需要充分重视、精心组织。

3.3 要素之三:程序正义理念的实践——校园听证制度

正义应当实现, 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看得见的方式便是正当的程序。程序正义理念是法治意识的关键要素之一, 它的实践能积极推动法治意识的确立。随着我国社会的推进, 高校行政的法治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3]。高校行政的法治化不但推动了高校管理模式变化, 也将为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一个实践程序正义理念的平台。而大学校园听证制度便是这一程序正义平台的具体化, 积极探索、实践校园听证制度, 将能大大强化大学生的程序正义理念, 也有利于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大学校园听证制度, 是指大学行政主体在做出直接涉及师生重大利益的决定时, 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召开听证会, 听取相关各方主体的意见以实现良好治理的一种程序性制度。其目的是通过合理的程序设计, 赋予学生、教师合理的程序性权利, 鼓励师生广泛参与校园管理活动, 从而实现良好治理的目标, 建立和完善校园听证制度是我国高校走向校园法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适用范围上, 它具有广泛性, 包括学校内部奖、惩、贷、助等方面的听证;学校在内部管理方面涉及全体学生的具体管理行为方面的听证;对校园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制定、修改的听证。在程序上, 它一般包括如下内容:告知;提出申请;委派听证主持人和监督员;召开听证会;制作听证笔录, 并将听证笔录提交裁决机构。

通过积极行使这些程序性权利, 亲身体验程序正义理念, 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将能得到很大的增强。法治教育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有力的延伸。

参考文献

[1]谢晖.法治演讲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90.

[2]谢晖.法律信仰:历史、对象及主观条件[J].学习与探索, 1996 (2) .

高等教育模式 篇5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问题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念能否实现、教育体系可否运转,教育质量能否保证。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位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与其管理模式及本土文化和环境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切性密切相关。因此,对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学界关于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研究多倾向于融政府一高校一社会为一体的宏观层面上的质量保障活动研究。研究内容也比较宽泛,例如有学者将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外部监督主体的独立性、高校参与质量管理的竞争性、质量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认证工作的经常化等。然而,基于国家层面对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系统。因此,本文研究立足于国家层面,通过对美国联邦教育部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政策进行梳理与分析,探寻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国家框架模式,并对其框架模式的塑成机理及其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期揭示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世界领先地位与其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的适切性密切相关。

一、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的实现路径

国家层面的质量标准规范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高校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及采取相关的质量管理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在美国,联邦教育部(UnitedStatesDepartmentEducation,USDE)并不具有法定的权力为高等学校制订标准和定义质量,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是院校或专业自定的使命和认证机构的认证准则。而USDE掌握美国高等教育法授权管理的联邦助学金及其他联邦项目,为实施国家战略目标,通过拨款和贷款等政策措施,出台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估问题的系列政策,对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方向等)实施整体规划。USDE出台的有关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规范的体系框架包括三个层面内容,即“三个必须”准则:一是院校或专业必须经教育部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Accreditation),其院校或专业的学生方可获得资助,简称“资格标准”;二是院校或专业每年必须向USDE提供信息,即质量信息规范,简称“信息标准”三是院校或专业必须达到USDE的财政和行政管理最低标准,简称“条件标准”。

1.资格标准

“资格标准”不同于英国QAA的学术资格框架,它包括认证资格标准和资助资格标准两个层面,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认证资格标准包括院校和专业两个层面。依据美国USDE规定,高等学校和专业参与联邦助学金项目或其他联邦项目的资格标准是要通过联邦教育部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这个认证比较注重事实和数据的价值,强调在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评价院校或专业的质量。美国联邦教育部要求认证机构制订的评估标准或准则包含五方面内容,即宗旨与学校的诚信度、实现宗旨与目标的能力、教与学的有效性、促进知识的研究和应用、服务回馈社会。认证标准涵盖了学生成就,教育计划,师资,设施、设备和供应,财政与行政管理,学生后勤服务,教务,学位与证书,投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为了确保认证机构的认证标准符合联邦政府对高等学校和专业的要求,美国联邦教育部每年都需要对全国的官方和非官方高等教育鉴定机构进行审查评估,即所谓的元评估。而美国联邦教育部对高等学校和专业的认可评估有效期则为五年,即每五年需要鉴定一次。

资助资格标准也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规定院校获得联邦政府资助的资格,即院校资助标准;二是规定学生获得联邦政府资助的资格,即学生资助标准。美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等院校获得USDE资助的资格和应承担的责任,其评价指标包括院校管理能力、财政能力、学术水平、录取率、毕业率等。而院校获得联邦政府资助的前提条件是它必须满足政府对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各种规定和要求(如认证资格标准),联邦政府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也因此建立了密切联系。学生资助初旨是为促进入学机会均等,因此联邦政府的学生项目资助更多地倾向“基于需求”的资助标准;随着联邦政府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意愿的不断增强,“基于需求”的资助标准逐渐被“基于优秀”的资助标准所代替。

2.信息标准

USDE要求通过资格签订的高等学校每年向它提供教育信息。这些教育信息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纳入高等教育综合数据系统(IntegratedPostsecondaryEducationDataSystem,IPEDS)供分析、研究之用;二是供教育消费者了解院校和专业情况。因此,美国高等教育的信息标准包括面向高校的IPEDS信息统计标准和面向消费者的信息发布标准两个层面。

IPEDS信息统计标准的具体指标内容包括:学校特性,学生注册,学生完成学业率,全职教师的工资、任期、福利,教职员工,毕业率,财政统计,图书馆等质性或量性规定。此外,联邦教育部还委托全国教育数据中心(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NCES)根据IPEDS提供的数据开展相关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面向消费者信息标准的具体指标内容包括:院校和专业认证,州许可证,伤残学生服务,学费和助学金,学位和专业,师资和员工,学生成就,学生投诉方法,校园犯罪,体育等质性或量性规定。这些数据指标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为学生、家长以及公众在院校和专业选择中提供了重要参考。

美国联邦教育部通过信息标准对教育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增加了高等院校的办学透明度,增强了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了解。同时,它也促进了高校广泛地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及时修订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及时适应当前和未来的需要与变化,满足社会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3.条件标准

条件标准是指美国联邦教育部关于财政和管理的最低标准要求,包括管理标准和财政标准。管理标准包括两方面内容:(1)学校确实提供了它在其出版物和手册中广而告之的各项服务,即服务管理标准;(2)学校的行政管理确实能够遵守联邦助学金项目指定的规章和准则,即行政管理标准。而财政标准包括三方面内容:(1)确实尽到了学校的财政责任,包括退款,还债等,即财政责任标准;(2)经设计证实学校财务健全,即财务健全标准;(3)确实达到了其他因学校类型而异的各种财政最低限度,即财政基准,或称财政最低标准。

由上可见,USDE“主要是通过立法、拨款、科研投入、评估认证和颁发指导性文件等途径,对全国高等学校实施调控”。从标准化管理视角审视,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一个由资格标准、信息标准和条件标准及其子体系所构成管理模式实现路径的彰显。的三维体系(如图所示),它是美国高等教育质量。

二、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的塑成机理及合理性分析

1.塑成机理分析

分析事物的塑成机理不外乎是内部机理和外部机理两个层面。无论是对内部机理还是外部机理分析都是离不开美国社会分权主义和民主政治之社会大背景影响。内部机理主要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诸因素影响与制约,我们认为,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私立大学的主流地位是塑成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以下简称“美国模式”的主要内因。外部机理主要指向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环境因素,即指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环境因素和市场、制度等微观环境因素等影响和制约,而其中塑成美国模式最有力的环境因素是功利主义文化传统。

一是私立大学的主流地位是塑成美国模式的主要内因。美国高等教育结构特征之一是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并存,且私立大学在教育体系中占居主流地位。目前,美国共有公立和私立大学4000多所,私立大学在美国一流大学中不仅占有一定比例,而且也是引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鲜明旗帜。如美国大学排行榜中排名前20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包括8所常春藤大学盟校在内(如表)。从院校管理视角审视,私立大学的管理机制是依法自主办学、自我管理、自我负责,不依靠政府拨款。由于对政府依赖性不高,较少有对外部权势的顺从及附随行为,私立大学拥有较强的学术、管理等自主权,这是导致美国联邦教育部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下放到州政府、社会认证机构及高校或高等教育机构的直接动因。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因,同时也是从此种意义上说,私立大学的主流地位是塑成美对高等学校学术自治的目的适切性的彰显。二是功利主义文化传统是塑成美国模式的主要外因。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对其本土文化与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切性,它不仅与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符合美国国情并切实可行。实用主义是美国本土文化的根源,实用主义又称功利主义。阿什比认为,“在美国,最有力的环境因素不是像牛津、剑桥那种历史悠久而权威极大的大学统治权,而是对高等教育所持的功利主义态度”。

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看,由于人们一直不满高等教育狭隘的服务理念,助推了高等教育增加服务社会功能和大众化发展的趋势。《增地学院法案》和《退伍军人安置法案》的颁布分别标志着美国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出现以及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在工业化时期,由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专业技术型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增加了服务社会的功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超越了工业化阶段,进入了以高科技创新为特征的高新科技发展时代,同时,人被异化为科技的载体,大学不再单纯是为了探究高深学问,而是培养社会的服务者和改造者,以增进社会福祉。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级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强,美国高等教育规模随之迅速壮大,高等教育中适龄青年入学率由1980年的56%增长到1995年的81%(注:世界银行报告)。依据马丁?特罗的“三阶段”理论,以毛入学率达到50%为进入普及化阶段的临界点,那么美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90年中期已经进入了后普及化阶段。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不仅对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具有社会适应性,而且对新时期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更具制度适切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学校培养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人才培养促进科学发展,通过发展科学促进社会发展。学术自由环境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而美国联邦教育部权力下放的管理模式是保证大学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制度安排。

可见,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对其分权主义、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等基本社会要素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产物。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它既保证了高等教育适应美国的社会环境和市场需求而得以发展,又保持了高等教育发展遵循自身的内在逻辑和正确方向。

2.合理性分析

按照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二元分析框架”理论,人的活动分为“价值合理性的行动”和“工具合理性的行动”。从此种意义上看,探究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可以从两个方面审视:一方面是价值合理性分析,即看它所引导的行为是否具有合价值性;另一方面是工具合理性分析,即看它所引导的行为是否具有合目的性。

从价值合理性方面分析,马克思?韦伯认为,所谓的“价值合理性的行动”,就是单纯出于对某一种特定行为方式(如伦理的、审美的、宗教的、政治的)本身的绝对价值的.自觉信仰,是纯粹由特定价值的意识形态决定的,它与成功的希望无关。换言之,价值合理性是指人的活动在内在精神层面上陶冶、涵养人的精神,把人的精神境界提升到普遍性状态,使人的行为体现为一种价值合理性。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价值合理性就在于其实践含义在价值理性层面所彰显的合价值性。在美国,整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和民主等思想,因此,美国大学有着自由开放的办学理念,其教育哲学是把学校扩充到以收容全部合格的考生为止,即彰显其全纳的教育理念。美国大学或学院自身具有对学术知识及学术专业进行界定的法定权力,因此不依据任何标准模式发展。联邦教育部不为高等学校制订标准或定义质量,而是采取财政拨款、信息管理等间接手段对高等院校的学术标准和质量施加影响。美国联邦教育部的这种合价值性的管理理念凸显了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价值合理性存在。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筹措模式探讨 篇6

一、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总量严重不足,且从政府与个人两个主渠道筹资的潜力已经不大

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在2003年仅为3.41%,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教育经费筹措水平相比差距甚远。教育经费筹措远远跟不上教育规模扩张的速度,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目前形成的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的形式中,政府财政和私人支付两个渠道仍是主渠道。但从这两个主渠道来看,已经很难再有增长。首先,在现行财政体制下,政府筹措的教育经费其增加的潜力已不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经济穷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发展,教育发展不可能逾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而在教育投资分配结构中,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高等教育投资额远远大于义务教育投资额的不正常现象。我国在以后的教育投资总额中高等教育所占的比重将会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其次,自从1989年我国开始实行高等学校收费制度以来,在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中,学杂费占的比例快速提高。高等教育学费的上涨已使家庭贫困无力支付费用的学生面临求学机会不平等的问题,而且规模扩大得速度越快,不平等有可能表现得越突出。所以再依靠提高学费而扩大高等教育筹措资金的能力和潜力已极其有限。

(二)学校创收收入近期难以成为一般高校筹资的重要途径

客观地讲,学校开办校办产业、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加快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弥补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一条有效措施。近几年来,国家赋予了高等学校开展创收活动的自主权,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许多高等院校尤其是知名重点院校,通过与学校所在地其他科学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共建科技产业试验区,与有关单位联合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与地方联办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开展技术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挖掘和利用了高等学校在人才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潜力,增加了学校的经济收入,弥补了学校经费不足。但这一有效的筹资渠道,对为数众多的普通高校来讲,目前的期望值不能过高,因为现有的普通高校整体上在全国的影响还较弱,科研转化能力较低,尚不具备在此方面有所作为的条件。

(三)社会捐赠资金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从国外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来看,社会捐赠作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四大主体之一,在缓解高教经费紧张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我国历史上也存在许多个人捐资办学、助学的情况。建国以来,伴随单一政府投资体制的形成,社会捐赠几乎不存在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捐赠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捐赠筹措资金这一渠道正在走下坡路。当前高校在认识层面上并没有意识到捐赠是丰富学校教育经费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不能主动积极地去寻找捐赠对象,有的学校仅把捐赠对象停留在校友这个层次上。

二、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模式的选择

(一)多元化筹措高等教育经费。

高等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要求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在使不同群体得到公平对待的同时,有利于激励高等教育系统在资源筹集和使用中提高效益,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这决定了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合理性。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参考国外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方式,本文认为,通过以下渠道,可以缓解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紧缺的状况。

1.加大政府财政拨款。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国内还是国外,政府财政拨款始终是各国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经费来源。随着经济竞争的越来越激烈,教育与科技在各国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世界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大量增长,用来支持科学研究和大量培养高素质的国民,以保证自己国家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作为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更应该加大政府财政拨款的力度,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一个有力的支持。

2.合理收取学生的学费。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作为接受高等教育者,学生应该通过付出一定的学费而获得知识。学生交纳的学费标准,要根据高等教育的成本和社会的经济水平等因素确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费标准也要适度提高,使该费用占到教育经费总额的一定比例。

3.增加学校创收。高校可以通过科研、社会服务等方式,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也为自己获取收益,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4.争取社会捐赠。社会捐赠在国外高等教育经费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份额。我国高等教育已有少量社会捐赠,主要是华侨及一些跨国公司,但无论是捐赠人数还是捐赠数目,相对于我国规模庞大的高等教育事业来说,总量都太小了。政府应在政策上予以考虑,鼓励个人、单位等多捐赠支持高等教育事业,比如,在政策上给捐款人提供适当的税收减免,给捐款人以经济和名誉上的双重回报,在学校与捐款人之间创造出双赢的局面等。

(二)加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出让专利产品

争取科研经费是西方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获得政府经费支持的重要渠道之一。高校在科研项目上要把握政府科研多数偏向实用性这一特点,及时调整大学的科研政策。要在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为地方提供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服务,以为学校争取到源源不断的财源。

(三)加大办学体制改革的力度

用高等教育民营化的理念,走转制和发展社会力量办学两种方式同时并举的战略,吸引社会资金加入高等教育;与此同时,加大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财政资助,形成以公立高校与私立高校并举的多样化的所有制格局。

(四)创建高等教育筹款机制,使捐赠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借鉴西方成功的募集资金经验,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相应高校捐赠工作机构,学校要设立发展办公室,其领导者直接对校长负责,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做好接受常年捐赠和专项捐赠两项工作。其次,大学要扩大捐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地和本国,不应有地域界限。再次,捐赠形式要多样化,完全可以实行不动产所有权捐赠、信托捐赠、增值证券捐赠等形式。

高等教育考核模式改革初探 篇7

1 传统考核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1.1 重结果轻过程

传统考核模式主要表现在考试结果的功利作用上。把课程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习好坏的一个硬指标, 与奖学金评定、评优、入党、学位授予以及就业等密切相关, 而对平时表现、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实践及创新能力没有硬指标要求, 结果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注重课本知识, 不注重课本外知识的积累和能力培养;“考试考什么就学什么”, 平时学习不抓紧, 考前加班加点开夜车, 考试结束, 死记硬背的知识点也随着考试结束而被淡忘。任何创新都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一味追求考试分数, 而忽视对知识的吸收、巩固和能力的培养, 是造成目前大学生“高分低能”[4]现象的原因之一。

1.2 重记忆轻理解

考试的内容是整个考试工作的核心, 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现行的高校课程考试大多侧重于对知识的记忆和再现水平的客观题考核, 不考核体现学生主观性的理解力、观察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自如的操作能力。考试内容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考试怎么考就怎么学”, 学生只要“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 根据教师上课的重点进行突击, 就能轻松过关甚至得到高分。这种情况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为考试而考试”, 这种只重记忆轻理解的考试导向, 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难以适应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1.3 重掌握轻能力

考核不仅要考查学生对课程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 更重要的是检验学生利用课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能力。考核模式决定学习模式, 目前高校课程考核模式大多为期末一张标准试卷的闭卷考试, 此种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及不允许翻阅任何资料的条件下, 独立完成考试内容[5], 忽视了教育个性化和教育目标多元化的实现[6], 忽视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7]。考试内容确定在教学大纲范围内, 基本上是书本主要内容的复述。这种内容统一和答案标准化的考试, 不但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反而把学生引入死记硬背书本、僵化读书的困境, 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压抑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 学生不能也不敢发挥自己的创造性[8], 逐渐养成了机械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9]。

1.4 重结束轻作用

考试作为一种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 不仅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 督促学生学习, 而且可以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纠正, 用更适合的方法、方式进行教学, 所以考试对教与学都有着反馈作用。然而, 目前很多学校的很多课程仍采用期末结课考试方式, 由于课程已经结束, 所以考试结果对教与学都不可能起到反馈作用, 考试能起的作用只是宣告课程结束。通过期末的一次考试评定学习结果即“一考定音”存在很大的偶然性, 因为只要最后努力就可能通过考试, 让学生心存侥幸, 结果导致有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课, 不做作业, 上课迟到旷课现象日益严重;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平衡, 因为平时努力与否在最后的考试中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且, 这种考核模式使得一些学生铤而走险, 致使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2 公共基础课多元化考核模式的思路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课题组成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着力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新考核模式 (内容、形式和方法) 的改革问题, 试图通过“X+2”考核模式在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上有实质性的突破。

2.1“X+2”的考核模式内涵

“2”指的是期末考试+课堂笔记;“X”为过程考核项目数, 3≤X≤5。在总成绩中, 期末考试的权重为0.4, 笔记为0.1, X为0.5。

2.2“X+2”考核模式的核心

注重过程学习和考核, 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 将集中考核变为分散考核, 使考核更加全面。

2.3“X+2”考核模式中X的具体内容

2.3.1 随堂测验

目的:检验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内容:主要考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周期:每两章测验一次。权重:0.2。作用:督促学生课后及时复习, 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及时交流与沟通。

2.3.2 章节小结

目的:督促学生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总结。形式:不限, 可以是提纲形式、总结性的报告、自问自答形式、框架式或图表形式。周期:选择2~3重点章节。权重:0.1。作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会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便于后期复习、回顾。

2.3.3 课程小论文

目的:督促学生完成课外阅读。内容:与学科内容有关的任何话题。形式:书面、手写。周期:总共一次。权重:0.1。作用:补充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 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培养获取知识、总结知识的能力。

2.3.4 课后作业

目的: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内容:每章的典型习题。周期:每课1次。权重:0.1。作用: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完成作业的态度。

“X+2”考核模式构建了全程考核的理念,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 构建多元化考核模式, 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能力水平的考察。

3“X+2”考核模式实施效果

通过在2008级和2009级C层次学生中实施“X+2”考核模式,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1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C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弱, 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 平时学习不抓紧, 考前研究老师的出题规律, 助长侥幸心理、懒惰思想。新的考核模式重视过程监控, 使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记笔记,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2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课程论文的考核是学生在查阅大量课外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完成的, 拓宽了知识面。由于学生选择的是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所以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探究意识也随之增强。通过课程论文的完成, 学生不仅学会如何查阅资料, 而且通过问题的解决, 还培养了创新能力。

3.3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

通过课堂笔记、课后作业、随堂测验等过程考核, 使教师能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及时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或更改教学方法, 或重点辅导, 或查缺补漏。学生通过过程考核, 有了目标, 有了紧迫感, 有了动力, 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3.4 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

学生通过章节小结, 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不仅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且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4 结论

考核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督促学生学习、检查学习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 而不是目的。“考试”是考核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但不是唯一形式[10]。传统的考核模式弱化了考试的“手段”功能, 强化了考试的“目的”性, 把学生引向为考试而学习的歧途。考试是一柄双刃剑, 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式对人才培养是促进作用, 僵化、违背教育宗旨的考核模式会遏制创新人才的培养。21世纪的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 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生源、不同培养目标应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 使考核真正起到促进学习、有助于能力培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多视角探因与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 2007, 1 (4) :74-77.

[2]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290-294.

[3]谢发忠, 杨彩霞, 马修水.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4 (2) :21-24.

[4]沈良斌, 祁嘉义, 冒小璟.深化高校考试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J].江苏高教, 2006 (3) :91-93.

[5]石辉, 朱陆莉, 仵红恰.改革考核方式,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理工高教研究, 2007, 26 (6) :85-87.

[6]李淑艳.试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的改革[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 2003, 1 (2) :30-32.

[7]王尊全.高等学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07 (16) :272.

[8]邹华生, 李美荣.改革考试模式培养创新人才[J].高等理科教育, 2004, 54 (2) :39-42.

[9]孙银莲.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 (2) :49-51.

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模式探讨 篇8

一、我国高等教育拨款模式历史演变

(一)“基数+发展”增量拨款模式

新中国成立至1985年,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实行“基数+发展”的增量拨款模式,这种拨款模式以上一年财政拨款作为基数,同时考虑本年学校发展需要来确定拨款规模。这种拨款模式简单易行,适合我国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拨款模式

1985-2001年间,实行“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拨款模式,“综合定额”是由主管部门根据学生人数和教职工人数确定拨款金额,“专项补助”是主管部门根据高校的发展需求,为高校安排的专项经费,须专款专用。

(三)“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拨款模式

自2002年起,高校财政拨款模式转变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为保障高校基本运行而拨付的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项目支出”是为高校完成特定项目或发展目标而拨付的专项财政资金。这种拨款模式将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现收支不挂钩,要求支出透明。

这三种拨款模式都属于投入导向型拨款模式,拨款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支出成本和在校生规模,不考虑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益和办学质量,导致一些高校为获取更多的财政资金而盲目扩大办学规模、重复设置热门专业等,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这三种拨款模式还保留了计划经济的一些特点,高等教育的整个拨款过程完全是政府行为,决策主体是政府官员,容易出现暗箱操作、权力寻租和权力腐化等行为,造成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一直积极探索拨款模式的变革,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预算的基础上引入了“绩效支出”预算,其目的是引导高校转变办学思路,将办学的重点从规模扩张转变到内涵建设上。但是,根据2015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通知》,绩效拨款只是六大项目支出中的一项,分配的主要依据是“管理改革等因素”,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绩效拨款,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与绩效评价相关联的绩效拨款体系。

二、国外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实践及启示

(一)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实践

美国田纳西州1979年正式启用教学评估计划,在经费总额中划拨2%作为绩效经费,目前这一比例已达5.54%。绩效经费主要是奖励教学质量高、符合州总体规划目标的高校,其目的是引导高校重视学生培养质量。针对四年制综合大学和两年制社区学院,田纳西州高等教育委员会采用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这些指标每五年调整一次,但整个指标体系的核心理念保持不变,始终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

(二)英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实践

英国对科研经费的划拨实行绩效拨款,将一般科研经费分为质量科研经费和科研能力经费,其中质量科研经费是对高校科研质量的考核。高校科研经费由政府划拨到高等教育经费委员会,再由这个第三方中介机构根据科研评价活动REA结果将经费划拨到各高校。为提高拨付过程的公开透明,高等教育经费委员会每年都会公布与拨款有关的信息和数据。

(三)法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实践

法国实行合同拨款制,政府与高校是平等的契约关系。法国政府与高校每隔四年签订一次合同,合同的内容由独立机构国家评估委员会(CNE)与高校共同商讨确定,合同中明确高校的发展战略、运作项目、完成指标以及政府拨款等内容,每个高校的合同内容都不相同。在商讨新合同时,将根据上一合同中确定的指标对高校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直接决定着政府的拨款力度。

(四)德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

20世纪90年代后,为加强对高校经费使用效益的监督,德国各州政府开始采用责任制。责任制就是明确高校与政府的责权利,并形成监督机制。州政府制定高校绩效评级指标及标准,并定期开展绩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来核定各高校的拨款金额。德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指标包括直接产出指标和间接产出指标,其中直接产出指标包括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指标,间接产出指标包括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毕业生就业状况等。达到绩效评价指标预定的标准,高校就能获得指定数额或比例的财政拨款。为提高拨款透明度,州政府会向社会公开拨款方案和绩效评价结果。

纵观这些国家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实践,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拨款模式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首先,这些国家都建立了将拨款与绩效相联系的拨款机制,并不断地完善绩效拨款机制,目的是通过绩效拨款来推动高校提升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其次,这些国家都在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用以评价高校投入产出效益。另外,美、英、法等国在高校拨款体制中都引入了第三方中介机构,这些机构充当着“缓冲器”的角色,避免政府直接操作整个拨款过程,确保拨款的公平、公正。

三、我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模式构建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主要有增量拨款和绩效拨款两种。增量拨款是一种基于投入的拨款模式,绩效拨款是一种基于产出效益的拨款模式。与基于投入的增量拨款模式相比,绩效拨款关注的重点由投入转向产出,注重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高校的拨款金额不再由高校现有的资产规模和学生数量决定,而是与其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挂钩,教学科研质量越高的高校获得的财政拨款越多。绩效拨款不仅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的质量竞争,引导高校将建设的重点由规模建设转向内涵建设,而且体现了政府财政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构建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模式,需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衡量高校的投入产出绩效,二是如何将高校的绩效评价与财政拨款相联系,三是由谁来执行评价、制定拨款分配方案。

(一)建立多层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绩效评价指标选择。我国高校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化。按高校归属不同,分为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按高校定位不同,分为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按学位授予权不同,分为博士学位授权高校、硕士学位授权高校和仅授予学士学位的普通高校;还可以按建设投入不同,分为985/211工程高校和非985/211工程高校。不同类型的高校,战略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收入和支出结构也不同。所以,不可能仅用一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所有高校的绩效水平。美国田纳西州的绩效评价根据高校不同的使命分为大学和社区学院两大类。法国与每所大学签订的合同都不同,每份合同都反映了大学的发展特色和未来规划。本文认为构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两类指标,一类是能反映高校特征的共性指标,另一类是能体现各类型高校战略定位和发展特色的个性指标。由于个性指标差异化比较大,难以形成系统性的指标体系,这类指标可以由政府、专家和高校协商确定,具体操作时,可由高校在政府提供的指标范围内提出能够反映本校发展特色的指标,然后报政府审批。本文主要探讨构建高校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

为了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财政部于2013年4月颁发了《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从投入、过程、效果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从西方的实践来看,对高校进行绩效评价的指标主要以产出类指标为主,投入类和过程类指标偏少。但是政府在对高校投入时并不是均等投入,不均等的投入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为了控制投入不均衡性对产出的影响,本文在构建共性指标体系时,除了产出类指标,还纳入了投入类和过程类指标,试图构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在高校这个特殊的投入产出系统中,投入的是人、财、物,产出的不是普通的实物,而是人才、科学技术和对社会的服务,过程类指标主要评价高校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和风险的控制情况。

(2)绩效评价指标权重。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体现政府对高校宏观调控,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所以,在设置指标权重时,要注意协调政府战略和不同类型高校的发展使命。合理的权重设置可以引导高校集中精力优先发展政府战略,同时兼顾本校的发展特色。在投入、过程、产出三类指标中,高校注重投入类指标,政府注重产出类和过程类指标。产出类指标权重应设置高一些,投入类和过程类权重低一点。在设置二级和三级指标权重时,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高校设置不同的权重,以反映不同类型高校的战略定位,促进高校特色办学、多样化发展。在具体权重设置时,可以广泛征求政府、高校、学者专家的意见,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

(3)绩效评价周期。高校的投入并不是立竿见影,其产出具有滞后性。实施绩效评价,政府和高校双方都要付出时间和人力成本,而且频繁的绩效评价会带来政策上的不连续,不能引导高校持续发展。所以,从实施绩效评价的成本和收益角度分析,对高校也不宜频繁地开展绩效评价。建议将高校的绩效评价周期定为五年,与“五年规划”保持同一步奏,将高校的发展规划与绩效评价相结合。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定期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局部调整,以体现不同时期国家战略调整对高校发展的不同要求。

(二)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拨款模式

(1)拨款方式。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方式是绩效拨款机制设计的重要环节,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绩效拨款与基本预算之间的关系;二是绩效拨款是否是竞争性拨款。

根据绩效拨款与基本预算之间的关系,绩效拨款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额外拨款,即绩效拨款资金在预算中单独列出,不影响基本预算拨款;另一种是完全绩效拨款,即将全部预算拨款按绩效来分配。但是,从西方国家绩效拨款的实践来看,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采用了额外拨款的方式,因为这种拨款方式可以保证拨款的稳定性。尤其在推行绩效拨款初期,使用额外拨款方式有助于高校接受拨款模式的变革,有利于推动绩效拨款长期执行。本文认为我国应当实行采用额外拨款方式的绩效拨款。

根据高校之间是否需要通过竞争来获得拨款,绩效拨款方式可以分为竞争性拨款和非竞争性拨款。竞争性拨款是指各高校通过横向比较来获得拨款,政府会把资金划拨给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高校,而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高校可能得不到绩效拨款。这种拨款方式使得各高校获得绩效拨款的数额相差较大,导致高校之间形成恶性竞争,出现两极分化。非竞争性拨款是指各高校主要通过纵向比较来获得拨款,一所高校是否获得绩效拨款以及获得拨款数额的多少都不影响其他高校绩效拨款的获得。高校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来获得相应的拨款数额,如果没有达到绩效拨款的最高标准,那么政府可以收回剩余待分配资金。当前我国高校财政拨款体系仍部分保留着计划经济色彩,高校缺乏竞争意识。所以,本文建议我国采用非竞争性的拨款方式,这有利于提高政策的可行性,避免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2)拨款水平。绩效拨款水平决定了政府拨款对高校自主办学独立性的影响程度。绩效拨款水平偏高,会使得高校的发展受制于绩效评价体系,过分依赖政府的战略安排,丧失自身的发展特色。绩效拨款水平过低,则无法弥补高校为提高绩效而付出的成本,不能对高校产生激励作用。所以,为了维护高校的自治性,绩效拨款在拨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不宜过高。同时,为保证预算的稳定性,绩效拨款水平应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结合西方绩效拨款的实践和我国高等教育拨款现状,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绩效拨款水平的合理范围应在3%-10%之间。

结合上述讨论,本文构建的绩效拨款是一种额外的、非竞争的拨款模式,就是在现行“基础支出+项目支出”的基础上,额外增加占“基础支出”总额一定比例的“绩效支出”,这个比例控制在3%-10%之间,刚开始设置低一点。各高校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可以获得超过该校财政拨款一定比例的绩效拨款,绩效评价结果越好的高校获得的绩效拨款比例越高,但最高不超过绩效拨款水平。这种以绩效为导向的激励性拨款,能够促进高校之间良性竞争,引导高校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设立介于政府和高校之间的独立组织

国外高等教育拨款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设立介于政府和高校之间的中介机构,如英国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美国的田纳西州高等教育委员会、法国的国家评估委员会等,形成了政府、中介机构、高校三元拨款体制。这些中介机构是非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组织,在政府与高校之间充当“缓冲器”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拨款是由财政部向教育部拨付,再由教育部向高校拨付,这是“政府-高校”二元制运作模式,整个过程透明度低,容易受到政府官员人为因素干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提出要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是一个半官方性质的组织,由教育专家、大学教授、海外顾问、政府官员等组成,划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1)通过调查研究高校资金需求情况,就财政拨款方案向政府提出建议;(2)与政府和高校共同商讨并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桥梁,协调政府战略规划与高校自身的利益;(3)根据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对高校开展绩效评价,发布评价报告;(4)将财政拨款与绩效评价相挂钩,使有限的财政资金款流向使用效益高的高校;(5)监督高校合理有效地使用财政拨款。

参考文献

[1]王莉华:《我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局限与对策》,《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5期。

高等教育模式 篇9

(一) “三明治”教育模式

20世纪初, 英国部分城市学院在当时技术工人短缺的现实下, 寻求与企业界合作, 开始尝试“三明治”教育模式。“三明治”教育模式是一种“理论———实践———理论”或“实践———理论———实践”结合的培养模式, 指在校学习与企业实习交替的形似“三明治”的课程设置模式。“三明治”教育模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最终切合了英国人才发展的需要, 形成一种拥有多元化培养目标、开设弹性化课程、具备全过程考核体系的成熟人才培养模式。

1. 多元培养目标

“三明治”课程始于桑德兰技术学院 (Sunderland Technical College, 现更名为桑德兰大学) 中机械工程学院对“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探索, 该校管理者意识到传统教育重知识、重理解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偏离了科技进步下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客观事实, 认为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还应获取一些工作经验,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逐渐形成了兼具能力、技能、态度与价值的多元培养目标。

2. 弹性课程形式

在英国, “三明治”课程常见的形式有两种, 不同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差异性。第一种是第一、二、四学年在学校学习理论, 第三学年到企业参与为期一年的实践活动, 这一年的实习, 学生可以选择一次性完成或平均分两次完成, 前者称为“厚三明治”模式, 后者称为“薄三明治”模式。第二种是学生第一年和最后一年均到企业进行一年实习训练, 期间在学校接受两年或三年的理论学习, 也称“1+2+1”或“1+3+1”教育计划。

3. 全过程考核体系

不同于其他课程考核形式, “三明治”课程的考核是一个全过程考核体系,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监督, 其考核内容包括企业评估、指导教师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方面。其中, 企业评估最为重要, 职业教育面向就业的目的, 决定了“三明治”课程尤其重视学生实习期间来自企业主管的培训和考核;指导教师评价是针对整个课程模式的系列化评价, 包括实习前指导———实习中监督———实习后总结, 贯穿了学生完整的学习阶段, 对“三明治”课程实施质量起到了较好的监控作用;学生自我评估主要依据学生的工作日记, 涉及个人发展计划、工作情况、总结反馈三部分, 基本反映了学生的工作状态。总体而言, 多方的评价构成了“三明治”课程的考核体系, 确保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具体如下页表1所示。

目前, “三明治”教育模式已成为英国职业教育最高阶段的最普遍的人才培养模式, 赢得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度和国际影响力, 成为英国职业教育乃至留学教育的一大特点。

(二) 现代学徒制

为了培养掌握核心技术的熟练工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劳动者, 实现青年人从学校到企业的顺利过渡, 1993年英国政府提出了“现代学徒”计划。随着试行行业的扩展、参与学徒数量的增多以及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 (NVQ) 的结合, 现代学徒制经过逐步改革与调整, 形成了涵盖基础现代学徒制和高级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结构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细化为中级学徒制、高级学徒制和高等学徒制三个等级。中级学徒制的培训目标是达到国家职业资格2级水平 (NVQ2级) ;高级学徒制旨在取得国家职业资格3级水平 (NVQ3级) ;完成高等学徒制的学徒则意味着达到国家职业资格4级、5级或基础学位水平, 具体如表2所示。

1. 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三维课程模式———工读交替式教学———多样化评估

现代学徒制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 直接打通了与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联系, 实现了与普通教育的衔接。同时, 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学徒也需要完成核心技能和技术证书的考核, 就此形成了由国家职业资格课程 (NVQ) 、关键技能课程和技术证书课程共同构成的三维课程体系。

三类课程中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构成上的差异, 使得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主要通过现场教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工读交替式教学模式实现。国家职业资格是一种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几乎包括了所有职业的各层次标准并与学历等级相对应。现代学徒制中涉及的国家职业资格与申请的学徒项目相关, 一般由相应行业人员现场教授。技术证书课程注重职业知识与理解力的获得;关键技能课程中提出六种关键技能, 包括交流、数字运用和信息技术的前三种“主要”关键技能被强制性应用于国家职业资格课程中, 涉及与人合作、提高自我学习与增进绩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后三种“广泛”关键技能几乎涵盖于所有的现代学徒制中。这两种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课程, 多以脱产学习的方式在继续教育学院或产业培训委员会实施。

现代学徒制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弹性, 使得考核评估更加注重结果性评价, 通过考试和各行业自主评估的方式进行, 以所获的各类证书为最终评判标准。关键技能课程和技术证书课程在继续教育等机构实施, 一般以考试的形式评估;国家职业资格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 注重学徒工作场所中具体能力的培养, 考核以学徒提供的证明能力水平的材料以及所在工作场所评估员定期的巡查反馈为主, 具体如表3所示。

2. 现代学徒制的申请

现代学徒制面向所有年满16岁, 生活在英国未能接受全日制教育的青年, 如果已经获得GCSEs资格5年以上或其中英语和计算的成绩较低者在申请前要参加文学和算术测试。已经就业的青年在得到雇主的同意后, 也可以参与相关学徒的申请。

现代学徒制拥有完善的在线服务系统, 雇主 (行业、企业单位) 发布空缺职位信息, 学习提供者 (继续教育机构、中介教育提供者) 发布可以提供的教育类型。学徒可以依据自己工作发展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情况选择空缺职位, 但需在该系统上登记和申请。

学徒的费用与年龄相关, 国家现代学徒制服务承担16~18岁青年全部的学徒期间费用, 承担19~23岁青年学徒期间产生费用的50%。

3. 现代学徒制的优势

现代学徒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享有工资收入。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带薪学习的教育模式, 工资与学徒年龄和完成学徒制第一学年的时间有关, 所有16~18岁青年以及年满19岁处于学徒制第一学年的学徒享受学徒制最低工资水平, 否则享受正常学徒制工资水平, 并需交付工资税。有研究表明, 目前学徒制工资最低水平已经达到每小时2.68英镑。其二, 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现代学徒制提供了知识和技能双项提高保障, 知识包括与工作相关的英语、计算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学习, 技能是实际工作环境中在专门职员针对性指导下形成的, 这种能力的提升使学徒能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其三, 享有良好的工作保证。现代学徒制受到国家的政策保证和财政支持, 学徒可以享受免费学习的机会并享受带薪假期。

二、英国职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特点

(一) 政府、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界的联动与互动

英国职业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政府、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界的联动和互动, 逐步形成了政府为主导, 行业协会为支撑, 职业院校和企业界“两条道路”协同共建的立体化发展趋势。

1. 政府的激励引导———法律保证、财政支持

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难以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然形成, 学校注重学术教育和企业关注眼前利益的差异无法在缺少外部激励引导下突破, 需要政府给予持续的政策介入。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文件, 规定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 保证了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话语权;同时, 通过财政上的利益引诱企业扩大参与职业教育活动的宽度与深度, 实现校企之间的合作办学。

2. 行业协会的立体化参与———市场预测、信息反馈

行业协会由最初政府鼓励的被动性参与转变为“以行业技能委员会 (Sector Skills Councils, SSCs) 为主体, 以英国就业与技能委员会 (UK Commission for Employment and Skills, UKCES) 为主导, 以行业技能协议 (Sector Skills Agreements, SSAs) 为保障”的自主性参与机制, 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支撑。

SSCs涵盖了超过90%的英国行业, 旨在考查未来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市场预测。UKCES具体为企业提供咨询、经费支持以及战略/商业发展方针, 促进行业内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SSAs详细描述了各个行业的技能缺乏和差距, 为职业院校反馈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的情况, 提高了职业教育育人的针对性。

3. 校企间的通力合作———技能与理论兼顾、顺应市场需求

职业教育发展“两条道路”追求的是企业界与职业院校间真正的合作, “企业不仅是职业教育的服务者, 也是创造和发展卓越职业教育项目中各个层次的参与者”。职业院校与企业协商学徒/“三明治”学生的培养计划, 学院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 企业负责专门技能培养, 共同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力资源;同时, 学院也会满足企业内部职员的及时培训, 提供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以及必要的理论知识, 具体如图1所示。

(二) 多方合作下人才培养方式的灵活多变

职业院校与企业界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 这主要与学生所选专业或所申请岗位的特点相关。如学徒制中卫生与保健领域、商务管理领域和信息服务领域, 因重点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不同, 就会外化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的差异。教学方式上的灵活更多取决于职业学院与企业雇主间合作方式的创新, 是工读交替模式下的补充与完善。以北沃里克与欣克利学院的“导师学徒制”为例, 就是将导师制与学徒制的完美结合。与企业协会签订培养方案的学徒, 在整个学徒期间由一名教师全权负责教学、实习指导和评价考核。同时, 采用学徒制中模块式教学方式和工读交替式教学模式, 根据培养方案中的技能划分模块, 分模块教学, 考核合格即获得相应证书;工读交替具体落实到每周, 周一学习理论, 周二至周四到工厂进行实习操作, 教师全程指导, 针对性、有效性极为突出。

(三) 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界人员的互通与融合

企业家精神是职业院校与企业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最大助力, 它“将传统的学术价值观与最新管理理念合为一体”, 既重视学生的理论教育, 也看中技能培养。推崇企业家精神的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企业界存在复杂的人员沟通, 有时资深的大学管理者可能就是当地商会的主席;学院团体代表可能是当地企业团体雇主和技能组织的成员, 同时也是当地商业团体中的一员;甚至有学院表示其管理主体包括协会、第三方、鉴定服务人员、广播、工程以及社区联系和法律组织的成员, 这种多元委员会更理解劳动力市场对知识技能的需求, 也能明晰学院未来方向、目标、优先发展项目以及市场预期。

英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世界上最成熟、最全面、最灵活的职业教育体系之一, 其职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 形成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界和职业院校多方参与, 产学研三维一体的创新型育人模式, 对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红梅.“Sandwich Courses”英国职业教育发展新阶段[J].教育与职业, 2006 (4) :90-93.

[2]刘娟, 张炼.英国三明治教育发展历程及其政策举措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12 (1) :35-39.

[3]学徒制指导一申请与资格[EB/OL]. (2014-12-04) .https://www.gov.uk/apprenticeships-guide.

[4]刘育锋.英国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匹配的新机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4) :13-16.

[5]UK Commission for Employment and Skills (UKCES) , 157Group Furthering Education and Skills, Gazelle Colleges.A new conversation“Employer and college engagement”[R].2014.

[6]北沃里克与欣克利学院官网[EB/OL]. (2014-12-07) .http://www.nwhc.ac.uk/article/view/Apprenticeships.

[7]洪成文.企业家精神与沃里克大学的崛起[J].比较教育研究, 2001 (2) :44-49.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革新 篇10

1.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

基本经历了4个阶段:

(1) “分灶吃饭”。即1980年确定除中央高校的经费仍由中央政府负责外, 各省市地方高校所需经费由各省市区省级政府负责。

(2) “财政切块、分级负责”。即高等学校的教育事业经费由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各自切块安排、分级负责。

(3) “优先安排”。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 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该规定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经费优先安排的原则。

(4) “分税制”阶段。从1994年起, 国家开始实行分税制, 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在教育投资方面的责任及其财源, 也进一步调动了各级政府增加教育投入的积极性。

2.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1) “基数加发展”拨款模式。即按事业机构规模的大小或事业的需要确定各种人员编制、房屋和设备标准、行政和业务费用开支额度,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核定高校拨款时, 主要以“基数加发展”方式来分配经费。

(2) “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拨款模式。1986年颁发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改革实施办法》, 提出对高等学校教育事业费的拨款办法进行改革, 把原来的“基数加发展”拨款方式改为“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同时重申“包干使用, 超支不补, 节余留用, 自求平衡”, 自主统筹预算经费。

二、我国高等教育投资面临的突出问题

1. 投入不足

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经费多少的主要标志, 是看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例。1998-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是2.55%、2.29%、2.87%, 进入新世纪后的2001-2006年,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未达到4%的规定, 分别是3.19%、3.52%、3.28%、2.79%、2.82%、3.01%。具体到高等教育经费, 约占教育总财政投入的20%。因此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在国家总教育经费不足以及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占总教育经费比例不高的双重作用下显得捉襟见肘。而1995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为5.2%, 发达国家为5.5%, 发展中国家为4.6%, 最不发达国家达到3.6%, 而我国仅为2.41%。2000年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3.82%、5.75%、5.25%、5.83%。根据世界银行2001年的统计, 在1999-2000年度, 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4.8%, 而哥伦比亚、古巴、约旦、秘鲁、泰国和突尼斯等中低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5.6%。如果达到4%的规定, 那么1998-200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44 811.392亿元, 而实际仅33 256.57亿元, 相差11 554.82亿元。如以同期国家财政性教育投资高等教育的资金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支出33.55%推算, 则国家投资高等教育的资金按规定少投入3 876.64亿元, 远高于高校银行贷款2 000亿元的规模。

2. 效益不高

由于校均学生规模小, 我国高校生均消耗的高等教育资源大大高于国际标准。1999年在校生超过3 000人的普通高校的比例仅为45.2%。我国高校的生师比也不高, 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的平均生师比为12∶1。在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益问题。究其原因, 在于高等学校缺乏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与竞争机制, 在制度安排中漠视了成本效益在高等学校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

3. 事权财权不统一

由于财政性教育经费的财权、事权不统一以及教育经费预算等级较低而造成一系列问题:一是教育经费预算数量相对弹性较大, 缺乏透明度;二是教育发展和政府对教育的拨款脱节;三是教育部门无权行使有效的宏观管理权与调控权, 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4. 拨款依据不合理

“基数加发展”实施起来较为简便, 但没有考虑生均成本和规模效益。因此不易克服拨款中的盲目性和制止不正当的开支行为。由于“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新模式所依据的“生均成本指标”是前一年的决算数而非符合本年实际的成本额, 因此仍无法反映当年物价波动对生均成本的影响, 也不能准确地反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5. 收费标准不科学

国外许多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均有明确规定, 如澳大利亚政府曾规定高校基本收费标准为直接教育成本的20%;美国高等院校生均学费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一直在20%左右, 其中公立院校在10%左右, 私立院校在45%~50%之间。学费占高等学校学生直接成本的比例, 印度为18%, 肯尼亚公立和私立学校分别为11%和42%, 印度尼西亚公立和私立学校分别为11%和20%。而我国现行教育法和有关行政规章也均未对学费标准做出明确规定, 《高等教育法》虽然提出了应按国家规定缴纳学费, 但对学费的确定原则、程序、基本依据等重要问题却没有明确规定, 这就导致了操作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6. 多元化筹措政策力度不够

私人捐赠是国外名校重要的收入来源, 哈佛大学至1997年所获捐赠市值高达110亿美元, 麻省理工学院至1998年所获得捐赠市值达36.781亿美元, 耶鲁大学至1999年所获得捐赠市值达72亿美元。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实行了鼓励捐赠的政策。中国虽然也颁布了捐赠法, 但在具体税收政策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企业投资也是高校经费、特别是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大学通过合同研究、专利出让、联合科研、联合培训等方式, 竞相从企业获取经费。对这些投资者, 也应在税制上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另外, 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长期受国家政策的制约, 中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法》也相应规定“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因此, 其投资、集资、融资、承包制的合法性都成问题。

7. 生均教育经费总体水平偏低

1998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OECD国家大学生均教育经费平均为11 720美元, 超过1万美元的有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荷兰、挪威、瑞典和瑞士, 最高的是美国, 达19 802美元。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总体水平偏低造成了我国一些高校校舍不足、设备落后、图书短缺、教学业务经费短缺和基本支出难以维持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考虑到我国高等教育区域间的巨大差异, 这种矛盾更加突出。

三、完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必须思考的问题

(1) 明确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目标。各级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制度规定, 在“十一五”期间执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4%的目标。

(2) 明确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责任和分工。在教育财政管理上, 政府的主导地位是显著的, 政府对教育的管理思路和手段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整体发展。因此, 代表政府管理和行使财政权力的各级财政部门, 应当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要求, 利用价格、税收、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补贴等各种经济杠杆, 通过对各级各类学校经济利益的调整、控制, 引导其经济行为和业务行为, 完成财政管理目标。从预算资金安排、使用和所产生的绩效来看, 各级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在公共教育预算管理体制的运行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 财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区财政收入、相关法规和地区发展规划等作出公共支出的总量安排, 在主要的领域或部门间进行支出安排, 如安排多少比例给教育、卫生、科技、公用事业;之后财政部门要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进行对某个部门或领域中的分配, 如在教育部门内, 分配多少给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等;继而教育主管部门在前面分配的基础上, 再将资金分配给各个学校、单位以至关键项目, 以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供给, 维持政策一致性,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级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既分清财权事权, 又相互合作支持, 以保证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3) 完善公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是一种必然选择, 与完善公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相关联的是完善学生资助制度。在国际上, 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开始, 助学贷款就作为支持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资助方式。目前, 世界上共有50多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实施了学生贷款计划。

四、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革新

1. 财政拨款为主渠, 经费逐步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教育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 保证国家兴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 可以说, “谁办学谁投资”是我国高等学校经费筹措的基本原则。公立高校在学校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如果资金不足, 应当是由所有者去解决。但中央和地方财政性高等教育拨款占高校总总经费的比重却从1995年的69.32%和72.61%下降到2005年的50.05%和43.12%, 分别减少了19.27和29.49个百分点。如果说中央高校还是以财政拨款为主的话, 哪么地方高校就已经明显为辅了。因此, 应提高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例。将教育经费预算继续贯彻“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财政支出方案, 使我国高等教育的支出占GDP的比重逐步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同时, 明确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责任, 使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总量及生均水平的每年递增幅度, 至少不低于同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2. 促进社会捐资, 实施基金运作

199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 要“改革对高等学校的拨款机制, 充分发挥拨款手段的宏观调控作用。对于不同层次和科类的学校, 拨款标准和拨款方法应有所区别。改革按学生人数拨款的办法, 逐步实行基金制”。教育基金是由社会捐资设立, 由专门机构进行投资运作, 投资收益用于资助教育事业的新型基金。教育基金能在短时间内把社会闲散资金聚集起来, 通过专门机构, 在基金增值的前提下, 以弥补教育投入的不足。从长远来看, 这是一种发展趋势, 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不断完善, 改革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拨款机制的条件下, 逐步实行高等教育基金制时机已经成熟, 应逐步设立和实行教育基金制。

3. 科学确定教育成本回收政策

科学确定高等教育财政成本回收政策,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科学确定成本回收水平。提高大学学费虽然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有益, 但有必要考虑那些处于该系统边缘的人可能受到的影响。虽然中国高校应该收多少费用还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但应根据各地区和各收入阶层的差别来考虑, 将成本回收的水平确定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

(2) 成本回收要与适度收费和建立完善的助学制度相结合。要解决成本回收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导致部分低收入学生因学费问题而上不起学的矛盾, 必须建立和完善助学、奖学制度, 以弥补成本回收带来的负面影响。

(3) 发展民办高校。让民办或私立高校适当引入经济支付能力标准选拔学生, 以满足一部分读得起书的学生的求学愿望。所以私立高校对减轻公立高校的压力, 缓解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政府不断下降的财政支持的能力之间的尖锐矛盾。

4. 多重目标合理拨款

(1) 公平目标。根据当量学生数和不同类别、不同专业合理的生均成本作为拨款的基本依据, 体现学校之间在占有政府拨款上的公平, 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

(2) 效率目标。根据学校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利用效率拨款, 以促进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逐步建立科学的学校资源利用率指标体系, 作为评价学校资源利用率和拨款的依据。

(3) 效益目标。根据毕业生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 根据学校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效益进行拨款。逐步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作为衡量学校资源利用社会效益和拨款的依据。

(4) 政策目标。根据政府的高教发展的政策拨款:为避免高教引入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 以及由此引起的高教在总量与结构上的失衡, 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政府必须制定并不断调整高等教育的发展政策, 包括总量发展与结构调整, 并运用拨款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从拨款数量上体现数量控制与结构调整政策。

将上述多重目标合理组合为量化的、客观的、可操作的拨款公式, 并定期调整, 根据综合拨款公式在学校间分配拨款, 其中1为标准拨款基金, 2~4为浮动基金。实施方案:近期内, 拨款分配以公平目标和政策目标为主要标准, 随着时间推移, 逐步提高效率与社会效益目标的比重。因为效率与效益目标量化有较大难度, 而且影响它的因素除内部因素以外, 还有有关体制不到位等外部因素;以现有拨款实际数为拨款基数, 将高教拨款逐年增加的增量部分, 按浮动基金确定;对不同地区、不同隶属关系、不同类别和专业的学校, 在基本拨款公式基础上应有所区别。实施步骤是可先在国家教委直属院校或某一省区院校进行试点, 总结经验、修正方案逐步推开。

5. 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通过产业化来形成教育经费的自身造血功能。 (1) 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办学。可以通过鼓励社会集资的方式利用社会资金, 这其中可以考虑发行教育彩票、教育公债等形式;也可以探讨办学方式的转变, 采取兴办私立学校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学校等办法, 利用社会力量办学。 (2) 应积极倡导社会捐资助教, 不仅对于国内要积极引导, 而且海外同胞历来有关心祖国教育的传统, 要加大对他们的宣传, 积极利用外资。 (3) 学校的后勤要进入市场, 要大力发展后勤社会化。 (4) 要把教育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 在注意提高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质量的同时, 要使其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 (5) 作为非义务教育产品的接受者, 按照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 需要对教育产品的提供者进行付费, 即付学费, 这也是教育经费来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6) 积极推动以高校科研力量为依托的科技型校办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 要走出一条以商养学, 以学促商的路子。

6. 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学生贷款资助体系

要探索银行、高校、社会中介机构协调合作的借贷管理体制, 结合社会信用机制建设, 促进贷款的发放和回收。要加强贷款资助的信息服务, 避免弱势群体得不到充足有效的信息。

7.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国家要进一步鼓励高等学校充分发挥其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 在全面完成正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础上, 广泛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 拓宽高等教育的经费渠道, 使学校创收收入和社会捐赠逐步占到全国高教总经费的15%~20%, 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为改革开放, 发展社会主义市经济服务。

8. 支持私立高校发展

政府可以采取“赠地”、“赠产”、“无偿租用土地与设施”以及财政拨款的方式, 给予有条件的民办和私立高校实在的支持。国家对于民办和私立高校的教师, 应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与待遇, 留住和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到我国民办与私立高等学校任教和管理。一些公立高校可以进行“转制”的改革, 或创办产权多元的高等教育机构。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引入外资, 建立对外合作机制。

9. 加强评估投入

陕西省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各项标准的规定测算, 公办高校要达到评估标准的要求需投入资金36亿元。在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方面, 在23所需要评估的院校中, 要达到合格标准, 有17所需要投入40 751万元, 其中13所的投入超过1 000万元, 要达到限制招生标准, 有12所需要投入11 645万元。在生均图书投入方面, 要达到合格标准, 有24所学校需要投入10 944.8万元, 要达到限制招生标准, 有11所需要投入1 785.8万元。在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投入方面, 要达到合格标准, 有22所学校投入31.04亿元, 要达到限制招生标准, 有12所需要投入5亿元。这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因此, 建议加强评估投入、加大基建经费投入, 安排基建专项款。

1 0. 实行法人治理

一方面, 应该认真借鉴国际上的BOT经验, 继续推进我国高等院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 真正将高等院校承担的后勤工作交给社会兴办, 以减轻高等院校不合理的开支压力, 提高其运营效率。另一方面, 应该根据高等教育的产业化特征,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 对公立高等教育实行法人化管理。同时, 在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基础上, 依据高等教育中个人受益程度相对较高的特点, 按照投资与受益的对称性原则, 应该适当控制公立高等院校收费标准, 进一步规范我国公立高等院校向公办民助转变过程中的经营行为。

参考文献

[1]王伟同, 等.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战略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 2004 (60) .

[2]张岩峰.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问题与政策选择[J].科学导报, 2001 (3) .

[3]吴国生.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 2008 (5) .

[4]张耘.完善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的几点思考[N].中国教育报, 2007-10-10 (3) .

高等教育模式 篇11

一酒店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现状

2004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该目录中将“酒店管理”列入了“旅游管理类”。201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首次在管理学科门类下独立设置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类成为一级学科,“酒店管理”专业置于新增设的旅游管理类之下。截止2012年,我国开办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和本科院校分别达到605所和38所,招生人数不断增加。

一方面,酒店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另一方面酒店管理专业高等院校毕业生不断增加,但大量的毕业生却与酒店行业失之交臂,许多毕业生进入企业短暂停留旋即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培养目标不明确。

明确培养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问题。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导致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师资安排等方面的混乱、雷同和滞后,进而导致不同学历层次人才在素质、能力上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差异,特别是无法满足行业对中高层管理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无法实现学生的职业定位和就业期待,就业后流失率较高。

现在开办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多数院校基本上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酒店高级管理人才,过高的专业目标定位对学生的从业心理产生了误导,致使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眼高手低、心态不稳。大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学习的是管理专业,就应该从事管理工作,不用从基层做起,结果一从业要当一线操作员工,短期内尚能适应,时间稍长(超过一年)如果得不到晋升,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导致他们离开酒店,选择其他行业。

二建立多层次酒店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学生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现状,亟待各高等院校进行改革,改变目前的教育培养模式,精确学生培养目标,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培养目标体系。

1培养面向国际的高端管理人才

酒店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属热门职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有着广阔的就业市场,面向国际,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无疑是我国高教市场拓宽的一条重要途径。

天津商业大学(以下简称“TUC”)已成为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典范。该校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以下简称“FIU”)于2004年开始合作举办酒店管理学学士教育项目。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是FIU的招牌专业,历次各种排名均居全美第4至6名。合作学院从国际酒店业市场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出发,整合中美双方的优势,借鉴美国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并实践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教育融合的国际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在酒店管理专业合作项目中,TUC负责前两年基础课及英语教学,并为合作项目投资2.2亿元,建成了一所集教学、实验、办公、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化绿色校园。按照FIU的要求设计和配备了一流的西餐烹饪厨房和西餐厅、葡萄酒鉴赏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FIU负责后两年专业课的教学与管理,采用FIU的教学模式、使用原版教材,由FIU派教师全英语讲授专业课。同时,学院与美国一流品牌的万豪国际酒店集团合作,签署了联合培养学生的协议,此外还与英国洲际酒店集团、美国喜达屋酒店集团、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了学生实习与就业的高起点。合作学院成立以来,毕业生除一部分考取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知名大学研究生继续深造外,其余学生全部被万豪、洲际、喜达屋等国际知名酒店集团旗下的酒店录用。

培养面向国际的高端人才,需借助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建立优质教育基地,培养成本高,一般每生年费用需达数万元,且要求学生基础好,尤其是英语水平需达到较高水准。

2培养面向国内的高端管理人才

改革开放后,我国酒店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内新建了一大批高端酒店,截止2013年,国内四、五星级酒店数量达到3071家。据统计,近几年以及未来五年,酒店数量特别是四、五星级酒店数量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达15%左右,事实上,国际排名前30位的跨国连锁酒店集团已全部进入中国市场。或是为了巩固自己在华领先地位,或是为了比竞争对手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各大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竞相制定出里程碑式的发展规划。如希尔顿酒店集团2013年国内数量达到46家,2017年将达到100家;喜达屋酒店集团2012年国内数量达到102家,预计2017年将达到179家,凯悦酒店集团2012年国内数量为14家,2017年将达到52家。中国经济的强势增长为商务活动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稳健的外部环境,促使酒店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期。但随着国内大量高星级酒店的创办,中高级管理人才匮乏已成为各酒店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据智联招聘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星级酒店管理人才缺口超过50万,酒店管理岗位满足率不到40%。培养面向国内市场的中高端人才无疑成为我国众多酒店管理专业本科院校的重任。

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一般学制四年。培养目标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备宽厚的管理学、经济学学科基础和扎实的现代酒店企业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星级酒店业务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管理人才。

学生培养重在强化综合素质和专业管理知识,同时学习专业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从事基础管理工作,如人力资源管理、接待管理等,或者通过一段基层实务工作积累经验后进入管理岗位,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厚积薄发。

学校专业培养应避免纯理论式教学方式,应实现和行业企业的无缝对接。如河北经贸大学,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河北经贸大学和希尔顿酒店集团联合培养,招收“希尔顿”品牌班。首先,双方根据市场和企业需要,共同拟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量身订做,培养企业急需适用的管理型人才,增加希尔顿企业文化和运营实务方面课程。其次,一些专业课程由企业方高层管理人员授课,使学生了解酒店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接触到最先进的企业管理实践以及品牌企业的服务和管理特色,为学生尽快适应酒店实习或工作打下基础。此外,将品牌班的学生实习过程安排在希尔顿酒店集团进行,并与就业相联系。酒店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即使是酒店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也都需要清晰掌握酒店各个岗位的服务流程和规范。系统的实习过程、基层岗位的工作经验或经历,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依托现代化高星级酒店完成这一环节,会取得学校实训教学以及普通酒店所不及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实习阶段和双向选择在希尔顿酒店集团就业后,学生的实习期记录转入考核中,作为就业后进行考评和晋升的依据,加快了学生的成长步伐。

通过校企双方深度合作,作为企业方,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量身定做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校方,可以将高端酒店的优势利用于办学过程中,助推学生毕业后迅速跨入职业化发展道路,这无疑是一种“双赢”。

3培养面向国内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酒店行业人力资源缺口较大,更多地需要的是众多的一线技能型专业人才。我国设有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2012年达到605家,但众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并没能担负起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重任,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院校培养目标过高,和本科院校一样将学生培养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使得这些学生“高不成,低不就”,放不下身段,择业错位,文化素质和管理知识拚不过本科院校毕业生,专业技能又落伍于职技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最后许多毕业生弃离了行业。

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更应该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强化技能培训,定向培养酒店服务师、调酒师、茶艺师、营养师等,在校期间通过技能培训及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毕业后从心理上和专业技能上能够尽快就位,走上职业化发展道路。

各高职院校在专业培养计划上应侧重强化实训和动手操作,并注重学生技能型职业生涯教育,同时应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建立长期实习基地,甚至依附于各大酒店集团,半工半读,顶岗实习,并按照企业要求实施“订单培养”,培养企业适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4培养面向国际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国外酒店产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且相比之于国内工资水平高、福利待遇好,但至今尚未有专门培养技能型院校成功将学生送出国门。主要原因是学生外语水平不过硬。高职高专院校应重视该培养领域,吸收英语基础好、有志走出国门的学生开办专门国际技能培训班,通过强化外语教育,达到外语熟练沟通及出国要求,并在办学过程中与国际专业技能型培养学校密切合作,按照国外技能型人才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培养面向国外就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拓宽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

总之,各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实力及生源水平,精确定位,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定位自己专属的特色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国际和国内的高端管理人才,以及面向国内和国际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符合行业发展的酒店管理高等教育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何奇彦.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7).

高等教育模式 篇12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异同,对比

在我国, 社会上主要的艺术教学模式为两种, 一种是高校艺术教育模式, 一种是社会艺术培养模式前者主要集中于各类高校, 譬如在许多学校, 特别是大量的专业的艺术院校, 为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均设有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 并且按照按学科不同, 划分不同的高校艺术教育模式, 并成为我国艺术类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并不能满足所有艺术教育的需求, 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兴起, 大量私人艺术类培训机构的出现, 使得公众需求有了其他的选择。两种教育培养模式的兴起有着大量的异同点, 分析两者的不同点与相似点, 将这两者的优点融合, 消除二者的缺陷, 为培养出更多高艺术理论水平与高超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高校艺术模式与社会艺术教育模式的相同点与联系

(一)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二者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及需求类型的多样化的发展, 艺术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校艺术类教育成为此时代的主要培养模式, 为满足社会需求, 培养四有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单一的高校教育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深层次需求时, 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得以产生并不断得到发展, 纵观二者的发展历程, 我们不难发现, 二者的产生都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和社会对于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二者的产生与发展, 有力推动了地域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断的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 高校艺术教育培养模式为社会艺术培养模式的发展创造了可能性

早期的高校艺术教育模式虽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却存在者地域性与创新性的缺陷, 无论是学科发展还是人才培养, 乃至社会服务方面, 其空间和舞台是相当狭窄的。同时单单依靠单一的高校艺术教育, 不仅难以为广大受教育者提供应有的资源保障, 而且会加大艺术教育的城乡、区域, 及需求群体之间的差距, 从而造成新的更深层次的教育不公平。为此避免上述缺陷的出现, 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得以产生与发展, 与社会高层次的需求适应, 可以肯定的是, 社会艺术教育培养模式的产生是建立在高校教育模式的基础之上的, 正是因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才为社会艺术教育模式的产生创在了必须的社会基础。

二、高校艺术教育培养模式与社会艺术培养模式的不同点

两种教育模式从产生到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二者却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不同点, 分析二者的不同点, 找出其差异性, 为我国艺术教育模式的进化提供理论支持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高校艺术教育模式与社会艺术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的不同

高校艺术教学模式主要是建立在以班级为单位, 以集中授课的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模式之上, 各高校根据国家相关制度政策的要求, 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 开设相似的课程, 选聘各种层次的专业教师, 制定专门的教学培养教案, 集体授课, 并进行统一的作业布置和考核, 此种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多为班级为主要培训单位, 学生数量多, 较少关注学生个人素质的差异性, 同时高校教育模式有着学费相对较低的优点。而相反社会艺术培训模式则与高校教育模式大不相同, 其主要是建立在针对受训人员的个性需求的基础上, 社会培训机构为受训人员量身定制符合其自身特征的教学课程, 较多的关注学生个人素质的差异性, 培训机构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对艺术能力的培养, 强调创造性和自由性的结合, 是一种典型的差异化基础上的非统一教学模式, 其主要特点在于受训人员流动制较强, 学生数量为定额, 人数较少, 相对于前者, 学费相对较高。

(二) 高校艺术教育模式与社会艺术培养模式的教学内容不同

高校艺术教育模式注重基础教学, 目的在于让其了解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培养起审美和感知能力, 注重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注重与其他文化学科的渗透, 让学生建立综合的视野, 增强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体验, 培养多向思维方式。相反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则省略了艺术基础教学, 其培养模式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艺术理论的基础上, 主要通过培训教学提高对艺术的理解和体验创作能力, 同时鼓励在受训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特性, 展现自我, 将自由的想象和实践结合, 鼓励学生自我创造能力的展现与培养, 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挥。

结语

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艺术欣赏能力以及艺术基本能力方面有很好的教学资源, 有着社会培训不可比拟的优势,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视野的拓展层面上存在更大的优势, 但在学生个性的培养等方面却有所欠缺。这一缺陷, 社会艺术培养模式却有着巨大的优势, 培养学生的技巧、创作能力、艺术技能的驾驭和熟练程度方面更胜一筹, 因此随着社会潮流的发展, 建立一种高校与社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是今后艺术教学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孙彦琴.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建设[J].大众文艺, 2012 (10) .

[3]李莲香.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路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8. (1) .

[4]陆挺, 陈峰.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启示——以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J].艺术百家, 2010 (3) .

[5]冯杰.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22) .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研究下一篇:经腹子宫剔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