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等教育(共12篇)
中高等教育 篇1
法国经济社会委员会2007年题为《决策领域中的女性地位——以促进男女平衡为目标》的报告中指出,制约女性成为领导者的因素包括3个方面。首先,教育因素及社会文化潜在地影响女性参与职业活动的地位及角色;其次,实际的组织状况不利于女性,无论是在公共、私营或政治及社会组织中(即便存在一些特殊性),组织结构对女性发展具有内在的制约倾向;此外,女性自身的行动及职业规划同样会阻碍她们到达职业巅峰。从根源上分析,社会文化中的女性刻板印象与职业方向选择所起的作用较大,这也是解释我们观察到的在高级管理层存在的男女不均衡、女性地位提升缓慢以及“玻璃天花板”形成的根本原因。事实上,法国男性管理者的成长经验十分相似,他们的教育和培训关联着职业生涯(如提名、任命等),这些经历往往不是女性所拥有的。可以说,步入职场前的中、高等教育和培训决定着他们各自职业发展的路向和轨迹,是造成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性因素之一。
一、女生在中等教育中的课业选择与定位
法国中等教育阶段女生总体上优于男生,如2004年中学毕业生女生占了54%,普通中学女生比例高达59%,但是男女生的学科选择存在较大差异。[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深蒂固的社会刻板印象
法国教育部门周期性教学评价,使学校包括中小学教师产生一种看法,女孩在数学、科学方面逊色于男生,在语言、写作方面则优于男生,即使这种差异并不是客观存在,但这种看法可能被女生接受并内化为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继而产生“外溢效果”。这种对学科优势的“期待”仿佛成为自动实现的预言,产生“皮格马利翁”心理效应,即预期导致某种行为的出现,而行为似乎又印证了预期,大大降低了女生在数学、科技等方面的信心,而男生则过高地估计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长此以往形成了社会刻板印象,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暗示作用不可小觑。
(二)过早的分科选择
法国高中是多样化的学习阶段,追求升学和就业并重,目标是保证任何学生在走出校门时具备某种被证明的资格。法国的高中大体分为普通和技术教育高中以及职业高中两类,前者传统上导向高等教育,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法国才设立了职业高中相关的各类职业考试。普通和技术教育高中又区分为普通教育和技术教育两大轨道(les voies d’enseignement),各个轨道又分为若干个专业系列(les series)。在法国,许多父母根据子女的性别提供将来就业的意见,学校咨询委员会和教师也往往依据两性差别来提供分科建议。1998~1999学年和2004~2005学年普通中学第二阶段(高中)分科情况来看,女生在文学系列大体持平,分别为81.6%、81.5%;社会经济系列分别为61.4%、63.5%;科学类不足一半。中等教育阶段学科分布不均衡的影响延伸到高等教育的相关领域及培训系列。(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Repères et références statistiques sur les enseigne-ments,la formation et la recherche.Ministère de l’魪ducation nationale,de la recherche et de la technologie et mission IN-SEE du Conseiléconomique et social.
二、女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学科选择和定位
法国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双轨制”高等教育体系:大学(Universités)和大学校(Grandes魪coles),前者是以传统的综合大学为主体的方向指导体系,学生在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后,只要申请就可以入学,容纳了约70%的学生,是法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以及高等教育民主化的标志,开放性是其显著特点;后者则是以大学校(在我国也翻译为“专门院校”或“专业学院”)为主体的择优录取体系,招生极为严格,需要在预科班学习并参加特殊的入学考试,对候选人近乎苛刻的筛选机制是其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效保证,属于典型的“精英教育”。两者在投资经费、学习条件、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学位文凭、就业前景等方面有很大差别。此外,法国还有大学技术学院和高级技术员班等短期教育形式,构成了极为复杂的高等教育体系。
(一)女生在大学中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根据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的统计,女大学生在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人数和比例逐年上升(见下页表2)。2004~2005学年大学中女生比例为56.5%,获得学士学位的女生占57%,硕士学位56%,博士学位46%。理科院系中女生占少数,生命科学是例外(女生占57%)。女生似乎更加倾向于以热情和兴趣为导向来选择那些更具社会人文色彩的专业,如文学、语言、艺术等学科,女生选择基础与应用科学、体育运动科技等专业的比例最低(具体学科专业分布见下页表3)。根据调查,女生比男生更早地明确自己的职业计划,男生倾向于选择科技系列专业,更多考虑赢利性、就业市场等因素,期望获得有丰厚薪酬回报的工作。
(二)女生在竞争性、有声望的大学校中增速缓慢(见下页图)
1. 大学校预科班(les classes préparatoires aux gr-andesécoles,CPGE)
准备参加大学校入学考试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要进入预科班学习,学制一般为2年。从1984年至2002年,大学校预科班中女生人数增长了一倍,男生仅增加了35%,其中1990年女生占总数的35%,2005年这一比例增至41.5%,文理分布极不平衡,女生在文科、经济、科学类分别占77%、55%和28%。[2]
2. 女生在大学校中的地位
有声望的大学校决定了未来的职业发展,根据2005年2月由GEF(Grandesécoles au féminin)发起的关于“大学校毕业女性职业抱负”的调查显示,81%选择大学校的女性,62%取得了职业成功,即短期内获得关键职位。2005年,商业院校48%是女生,高级商业研究学院(HEC)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女性占1/3。其他大学校,女性化运动显得缓慢且(或)无规律,以工程师院校为例,1990年女生比例为19.9%,到2005年达到24.2%;在通科大学校中,如著名的巴黎理工、中央矿业等,女生约占15%,预科班中约占20%。法国行政学院(L’ENA)2006年2月的入学考试中(评委团由一名女性主持),女生占录取人数的44%,是自2000年以来最高的入学录取比例,在此之前女生仅占22%,近10年一直在30%左右浮动。
(统计范围包括法国本土及海外省)资料来源:Ministère de l’魪ducation nationale,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de la recherche,Dep.
资料来源:Repères et références statistiques sur les enseignements,la formation et la recherche,ministère de l’魪ducation na-tionale,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de la recherche,魪dition 2006.
资料来源:MENESR-DEP B2.(统计范围包括法国本土及海外省)
三、提升女性受教育水平,构建两性平衡发展的知识社会
为消除两性在中、高等教育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异,法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策略和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取措施,逐步消除社会刻板印象
法国是一个有着悠久人文历史传统的国家,国民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热爱可谓到了极致,相对而言,科学技术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并不太高。在某些领域,如数学、物理、信息与通讯科技等更是少人问津,为提高科技的魅力,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团体不遗余力地采取多种积极介入手段。例如,在学校宣传手册中,避免采用科学职业类型化的象征,鼓励用女性形象作为研究人员代表,对教学道具的选用,也注意避免性别类型化。根据2002年5月3日的法令,录取评委会女性成员应不少于1/3,以克服对女性可能存在的偏见。一些认为从事脑力劳动是男性专利的陈腐观念正逐渐被抛弃,这种深层次的变化对社会各界以及国家教育各阶层都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二)积极应对,平衡文理科两性分布差异
为提高科学对女性的吸引力,法国政府可谓“从娃娃抓起”,不仅中央部门完善立法,促进男女在教育体系中的平等,而且大学区的负责人、地方督学以及教师都负有相应的责任去提升科学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规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提供平等的机会。从小学阶段倡导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发现活动和经验积累,强调团体合作;组织学生到科技文化中心、科学实验室、企业参观,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活动节,强调对科学的关注;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建立“学者—学生计划”,邀请专家学者走进中小学,开展科普讲座,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播撒科学的种子;鼓励电视等大众传媒围绕“科学使命”进行讨论,建设与社会互动的“开放式学校”。从初中起,向青少年及家长宣传科技职业的现实可能性、职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议家长关注相关的科学网站,给子女正确的引导。在教师培训院校(IUFM)鼓励女生更多地选择科学技术系列,国家教育与职业信息办公室(ONISEP)重点了解大学校预科班、工程师院校中的女性状况,鼓励女生多元化选择、促进各学科平等均衡发展;为女生提供住房、贷款和专业介绍等各项服务信息。社会积极树立成功女性榜样,充分展示职场与家庭“双赢”女性的范例;政府和社会团体设立各种女性成就奖项,如“伊伦·约里奥-居里奖”,对杰出女性进行嘉奖和表彰。
(三)消除入行门槛,畅通女性职场道路
在法国,女生约占高校总人数的57%,47%的高等教育文凭由女性获得,由于女性在教育中所占份额的增加,她们进入劳动力市场和在公共部门就业的条件更受关注,法国政府和社会组织正在采取措施,畅通女性职场道路。如何消除公私部门的显性或隐性性别障碍和歧视,给女性一个公平的起点,是她们获得职业成功的前提。政府倡导高等研究机构在招募新人时,应推崇多样性,公布男女平等的具体目标;要求专业人士不断推出职业研究报告,利用网络及传统媒体,鼓励女性从事科学研究。从法国人口统计特点分析,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一个有利的外部推动因素,起到加速器的作用。数据显示,1990年至2000年间,企业平均每年替换55,000名雇员,2004年退休人员约为78,000人,2007年扩大到89,000人,到2010年约为85,000人。[3]近年来法国社会面临的问题是尽量减少“婴儿潮”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男女职业平等将成为战略性关键,公司应加强对女性的吸引力,因为企业的责任不仅是关注业绩增长,更应注重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即加强组织影响、发挥组织工具性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平衡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法国中、高等教育中女生的课业选择与学科分布等状况,总体上反映出女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和特点,介绍了法国政府为促进知识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女性教育地位而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女性,法国,教育,知识社会
参考文献
[1]“La place des femmes dans les lieux de décision:Promou-voir la mixité”.Conseil conomique et Social?,Année2007-No6.
[2]“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franaise:les enseignants-cherc-heurs et les chercheurs des EPST”.Ministre déléguéà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àla recherche,2005.
[3]“l’égalitéprofessionnelle entre les femmes et les hommesdans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la recherche”.Ministredéléguéà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àla recherche,2006.
中高等教育 篇2
摘要: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一种新兴的开放式教育资源―――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达地球最偏远的角落”是MOOC的理念。本文主要介绍了MOOC的教学模式,并通过MOOC教学的实际案例分析就MOOC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启示作出五个方面的总结。
在大型开放网络课程之风的推动下,美国陆续出现了多种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学习的平台,如美国三大在线课程提供商Coursera、Udacity和edX的兴起,为全球范围内的学习者们提供了世界著名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引起了教育、科技、商业等领域的关注,推动了全球开放教育运动的新发展,被认为是教育领域的标志性事件。Coursera、Udacity及edX被誉为MOOC领域的“三驾马车”。对于大数据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3V定义,即认为大数据的构成需要满足三方面的特点: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性(Velocity)。大数据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使对数据的处理从数据库(Database,DB)转变到大数据(BigData,BD),从而使数据规模、数据类型及数据处理工具更加多样化,强调将数据作为一种资源,运用数据处理工具进行分析后,得出数据潜在意义及价值。MOOC与传统远程教育相比,更加具有大数据时代的特征。首先,多样性主要针对学习群体中学习者个体而言,每门课程面向成千上万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学习者,每个学习者已有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同。MOOC平台恰恰能够包容海量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实现学习者自主适应的主动式学习。其次,高速性体现在MOOC教学模式的互动性与实时性。围绕课程视频和在线作业所开展的实时互动对MOOC学习至关重要,面对学习者产生的各种疑问,教师可以依赖网络互动模式解惑答疑,同时教师发现在知识教授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实现互助式学习。学习者在平台上的所有学习行为数据,也将实时地以网页点击浏览的方式被记录下来,如学习者从注册到所添加的各知识点的学习周期及耗时长短、课堂互动交流的内容和次数、作业完成情况及知识掌握程度等等,为以后进一步分析学习者学习兴趣、课程选择提供依据。再次,规模性更多地体现了数据规模之大,数以万计学习者的实时学习数据都被MOOC平台及时记录、分析和评价,帮助教师了解学习者当前所掌握的知识概念、课程学习轨迹和学习兴趣等特征,通过评价学习的整体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设计。
MOOC教学模式分为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和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这两种模式,其在课程模式上各有不同的侧重点。cMOOC的课程模式强调教师不应是课程的主导,而是课程发起人和协作者,学习者拥有更多的自主性。教师提供资源作为知识研究的出发点,学习者需要在课前了解课程内容,储备必要的.基础知识,课堂上参与大量的讨论,与其他学习者共享资源并从中提取知识,课下同样可以方便地利用多媒体社交工具自发交流,从而完善知识体系。此种模式侧重于学习者自主地进行知识构建与创造,强调知识资源共享与交互式学习。cMOOC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较大区别,对学习者有较高的要求,学习的最终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学习者的自我调控能力。而xMOOC教学模式,更接近于传统教学过程与理念,其更侧重于系统知识的复制和传播,通常采用在线视频、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等方式高效地进行教学,其最大特点在于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保护学习者的求知欲望,课程传授的知识均围绕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及兴趣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因此,xMOOC也是目前Coursera、Udacity和edX等平台普遍采用的课程模式。作为迅猛发展的新事物,MOOC同样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及缺点。MOOC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且没有选择成本;第二,终身学习,兴趣学习;第三,老师获得的反馈更多,竞争更强;第四,注重理解与思考,而不是记忆。其缺点也有如下几点:网络问题对课程的学习限制大;语言问题;传统授课中的许多环节是MOOC教学所不具备的;MOOC的质量监控与结果认证尚没有达成一致。基于前文为MOOC的教学模式及其优缺点分析,作者设计了“MOOC―课堂”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模式。这种课堂模式的优点在于:把知识传授放在课外,使学生能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赋予学生更多自由;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便于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更多的沟通和交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MOOC与传统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或能取得双赢的结果。接下来我们便以实际案例来分析一下“MOOC―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浙江省在“高校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下已经开展了一年该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高等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篇3
【关键词】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 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 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30-02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讲授事实上已成为最为盛行的教学方式,甚至在很多教师课堂中成为唯一的教学行为[1][2]。这种现状至少在以下两方面难以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首先,单纯的讲授使学生缺乏独立、主动进行探究的学习过程,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其次,在信息爆炸时代,知识信息获取渠道众多,大学的课堂教学如果还简单停留在讲授阶段,已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大学的立锥之地岌岌可危。因此,如何在讲授之外,合理使用其他教学手段来弥补上述不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小组讨论是一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方式,在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基于笔者在麦考瑞大学的经济学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法培训经历,通过探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中对小组讨论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为我国高等教育中有效开展这一教学方法提供有益借鉴。
自2016年7月10号开始,笔者参加了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为期12周的经济学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法培训。本次学习的主要内容分成了英语学习和教学法培训两大模块。英语学习模块中,除了专门学习和训练英语的听说读写,培训老师还在课堂中运用了各种教学方法,让被培训者真实体验到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劣,其中小组讨论就是其中最为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法培训模块则主要涵盖了如下内容:同行评议,有效教学,教学方法,在大课堂和小课堂的教学,教学观摩,学术道德,教学评估,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发展与实施,教学技术等。在教授这些教学法的过程中,小组讨论也成为其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虽然通过此次培训,作者在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和反思,但鉴于篇幅限制,以下重点讨论培训中作者感受最深的小组讨论教学法。第一部分探索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讨论;第二部分研究小组讨论的软硬件支持系统。
一、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贯穿本次培训的最常用教学手段之一,无论在英语学习,还是各种教学法的培训课堂中,几乎每个培训老师都使用了这种教学方法。但是,鉴于笔者作为一个被培训者的观察和体验,并非每次课堂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小组讨论的组织安排,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深度讨论,如何在大课堂中开展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都是影响小组讨论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以下分别从优秀实例出发逐一探讨。
1.小组讨论的组织安排
实例:英语教学中的寓教于乐。Lindsey是麦考瑞大学语言培训中心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女老师,担当此次英语学习的主要培训者。课堂的时间安排为每天上午两堂课,每堂课90分钟,课间休息30分钟。因此,如何在漫长的90分钟课堂中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是一项巨大挑战。小组讨论成为Lindsey克服这一挑战的巧妙方法之一。例如,在进行英语阅读培训中,她将一篇长文献进行分割,每个小组阅读其中一个部分,组员相互讨论各自阅读部分的核心思想,然后将各组组员打乱重新组合,新的组合成员再分别向其他组员讲授自己所阅读的那部分内容,最后形成对整篇文献的综合理解。这种阅读方式新颖有趣,将个人阅读与小组讨论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头脑风暴,对文章的理解既快速又印象深刻。
一般来说,这种形式的小组讨论可以安排在学生注意力开始涣散的阶段;每组成员不宜过多,以2到6名为佳,可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分组方式以随机分组为主,一则确保不同个体间都能产生交流,二则避免强强联手的情况产生,使小组讨论更具公平性。此外,通过要求小组成员向其他组员讲授自己所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其學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相互讨论、形成头脑风暴,最后实现更深刻理解和领悟知识的目的。
2.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深度讨论
实例:案例教学中的层层深入。George是一位年近半百具有丰富案例教学经验的男老师,为我们开展了一个半小时的案例教学培训。George通过两个具体案例现场带领大家完成了整个案例教学过程,该过程中小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他先将学生按3到4人分组,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阅读案例并以组为单位讨论问题的答案。一轮讨论完成后他将各组讨论结果罗列在白板上,根据学生的讲述画出思维导图,然后通过进一步发问的方式,不断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在此过程中,George逐次加入到各小组讨论中,了解小组讨论进展并回答各种疑惑。最后,在全体学生主动思考和共同探讨下,结论自然呈现在每个学生的脑中,老师自始至终没有直接给出问题的标准答案。这种将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充分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完整地体验了在头脑中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获得结论的方法,如演绎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对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从这次教学体验中得到的基本结论有二。一是老师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层次要有清晰的掌握,比如可以借助诸如SOLO(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分类法来了解学生当前的理解层次[3],并通过运用与不同理解层次对应的发问方式,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将学生一步步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二是小组讨论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facilitator)而不是知识的喂食者(knowledge feeder),即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小组讨论,老师要多倾听、少发表自己的观点,帮助学生完整地体验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并最终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3.大课堂如何开展小组讨论
实例:克服大课堂的缺陷,引入辅导系统课后讨论。Prashan是麦考瑞大学教经济学的明星老师,是此次培训中我们的主要教学观摩对象。Prashan的课堂被安排在一间可容纳500人的剧院中,面对这么大的课堂,要开展小组讨论是非常困难的。通常一节课下来,除了极少的与学生一问一答式互动,大部分时间仍然以老师讲授为主。不过,小组讨论仍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针对这种情况,麦考瑞大学设立了相应的辅导系统(tutorial system)。通过辅导系统,可以将大班分割成若干个小班,由博士生或高年级优秀研究生担任辅导者,协助学生在课后开展小组讨论。辅导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将辅导参与及课后讨论成绩纳入最终的学习评估中,并占据不小的比重。
4.如何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实例:小组成员匿名互评,克服搭便车现象。Olga是麦考瑞大学教育学专业老师,是此次高等教育教学法培训的主要讲师之一,小组讨论是Olga课堂最常用的教学手段。然而,由于小组讨论的结果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晶,如何客观评价各成员对结果的贡献是影响小组讨论积极性的重要环节。如果评价不能客观公正反映每位成员的努力,那么偷懒组员就有可能凭借其他组员的努力而获得超过其自身贡献程度的评价,即产生“搭便车”现象。Olga指出,如果给予小组成员相同的分数,或者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明确,则出现“搭便车”现象的概率更高。一般来说,为了避免该现象,对小组讨论结果的评价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是小组成员匿名互评;二是学生收集能显示其贡献程度的资料证据,并进行自评;三是要求组员依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各自写出总结报告;四是使用某些跟踪记录软件,记录小组讨论的历史进程,据此评价每位成员的贡献。其中学生互评是最为简便有效的方式,它不需要提供额外的证据或资料。
二、小组讨论的支持系统
如果说开展小组讨论离不开完善的支持系统,那么麦考瑞大学的教学设施则无处不彰显着对小组讨论的支持。其实,不仅是麦考瑞大学,作者有幸参观的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以及伍伦贡大学等澳大利亚高校,它们的教学设施也充分体现了这种以小组讨论占据核心地位的教育文化。下面着重以麦考瑞大学为例,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探讨它们的小组讨论支持系统。
1.课内支持系统
第一,在麦考瑞的某些教室中,教室的四面围墙都是可供书写和擦除的白墙。在这种特殊设计的帮助下,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中非常方便的组织小组讨论,各组可以将其讨论过程和结果书写、涂画在白墙的任意位置。第二,即使普通的教室中,为了方便老师开展小组讨论,学校也提供了巨幅白纸、彩色便笺、彩色水笔或油性笔、小白板等各种辅助耗材,方便记录小组讨论的进展或结果。第三,许多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都是带轮子的,可以任意移动、拼接、组合,方便老师按照课程需要对学生进行不同规模不同个体间的组合。第四,除此之外,学校还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几乎所有教室的多媒体教学平台都是可以连接外网的,方便老师随时使用在线网站(online websites)、互动白板(interactive whiteboards)等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课外支持系统
课堂内的小组讨论往往可能延伸至课外,因此课外的小组讨论空间非常重要。为此,麦考瑞大学图书馆提供了许多专门为小组讨论设计的小隔间,隔间提供了巨大的白板可供书写涂画,甚至还有投影设备。学生只要提前预定一个隔间,就可以自由组织讨論。此外,强大的辅导系统,也为学生开展课外小组讨论提供了智力支持。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可以帮助预定隔间、组织讨论、解答疑惑等,保障了课外小组讨论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陈佑清,吴琼. 为促进学生探究而讲授——大学研究性教学中的课堂讲授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Vol.32,pp94-99.
[2]周湘林,李爱民. 如何面对低效的大学课堂:学生如是说[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10月,第33卷,第10期,pp67-74.
[3] Teaching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Biggs 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 (SOLO) taxonomy, viewed 7 August 2016,
[4]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 高等教育研究,2012,(8):1-6.
[5]张楚延. 大学里,什么是一堂好课[J]. 高等教育研究,2007,Vol.28,No.3,73-76.
[6]钱颖一. 论大学本科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2月,Vol32,No.1,pp1-8.
中高等教育 篇4
现代青少年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诱惑与影响, 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 尤其现代大学生自主意识增强, 往往脱离现实寻找自我, 用传统的模式去追求“考分”, 实现自我。通过社会调查发现, 有36%的大学生除上体育课外, 不参加体育锻炼, 长此以往, 必然导致其身体素质下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许多青少年营养过剩, 加之缺乏系统锻炼和基本的体育健康常识, 有不少人染上“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等都市“文明病”, 严重地危害其健康和身心发展。在这样一个现实情况下, 加强体育素质教育, 增强人们的健身意识, 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迫切需要。
1 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1.1 体育教育是学生获得健康身体素质的基本手段
健康包含身体、精神、社会、情感、伦理诸多方面, 获取健康包括医疗、卫生、防疫、环保、营养和体育等许多手段, 其中体育的方法手段对于健康的价值是最积极、最有效、最廉价、最适合青少年学生的, 是其他手段不可取代的。因此, 体育教育对一个人的身体成长而言具有基础性的功效。
1.2 体育教育是学生获得“学会生存”各种知识技能的必要途径
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的起点和支点, 是学生进入现代社会求得生存的基本条件。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健康观、环境观、营养观、生活观、体育观、运动观、休闲观, 以及相应的权利意识, 并习得各种相关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养成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 将会有利于他们的一生。
1.3 体育教育是塑造新时代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体育运动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直观作用, 就在于它树立了新的民族形象。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 极大地震撼民族的心灵, 成为亿万人民社会冲动的结晶。它牢固地维系着民族感情, 使每一个成员都能享受到归属于它的荣誉感, 认同于它的义务感。毫无疑义的, 这将对于青少年一代维系于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具有感性和理性兼有的价值。
2 高等体育教育中各种素质教育的培养
2.1 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 靠学生之间的合作, 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 才能凝聚人心,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 热爱集体, 为集体争荣誉, 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 尊重人, 理解人, 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 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 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 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 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 使学生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体育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必须具备不怕困难, 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自己应做的事要坚持不懈,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 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2.2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务实、求真。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 通过体育教学手段, 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 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 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在体育教学中, 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 编排徒手操, 设计场地, 制做体育器材等, 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另外, 通过上体育课,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 如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 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 所有这些素质, 在体育课中都得到了发展。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2.3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 提高身体活动机能, 养成卫生习惯, 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运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 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学习体育动作能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 增强体质, 提高各项身体素质, 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学会自我保护, 提高自理自控能力。培养学生健身锻炼, 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主要指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4 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 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 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 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 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3 高等体育教育中如何加强素质教育
3.1 改革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又能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我们要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体育健康课的知识性、趣味性, 使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技术动作和健身方法, 发挥学生的智能, 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拓宽学生知识面。另外, 我们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时, 要做到整体优化、创新与发展, 培养具有创造性和广泛适应性的合格人才。
3.2 改革体育课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以竞技体系为中心, 不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加强体育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的任务上, 使学生能掌握两种以上增强体质的健身手段和方法, 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 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 改革学校运动会的比赛方法和内容, 改革体育课的考核内容, 使体育健康课的教学思路更加符合“健康体育”的指导思想。
3.3 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 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是教学核心和教改的关键, 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现有的体育教师是在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 这种以往的知识结构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必须采取积极措施, 有计划的进行培养与提高, 制定自修计划。另外应注重对他们敬业精神的培养, 鼓励教师积极努力地钻研教材教法, 全面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深化教师队伍监控管理机制。
4 结语
体育素质教育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培养和造就21世纪高质量的新一代, 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力度, 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对体育健康教育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 真正落实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功能, 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身体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元镇.论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体育科研, 2002 (23) .
[2]张子沙, 等.对我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0 (1) .
高等教育中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篇5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教学方法 趣味性 教学效果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教育中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艺术性的应用学科,该课程从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学知识入手,了解和分析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使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现代经济管理理念,为日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微观经济学课教学程存在的问题
1.1课程难度大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来解决社会资源分配的合理问题。存在着大量的基础概念、经济理论、经济模型及分析方法,只靠传统的灌输式授课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庞大的课程体系和分析方法容易使学生望而生畏,造成厌学的负面情绪。
另一方面,在市场供需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成本分析等章节中出现大量的图形及经济数学知识,对于数学程度参差不齐的同学们来说难度较大,特别是多个章节中出现了导数的运用,数学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数学基础不扎实的同学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中一知半解,会产生厌学情绪。
1.2案例脱轨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模型多,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因此单纯的理论讲解起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学方法方面要注重案例分析来引导学生。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到大量丰富的信息,如果案例不能贴近时代特征,教师不重视案例的适用性、适用性,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精选出与时俱进的典型案例,学生接收到生硬的老旧案例达不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同时,微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课本的案例教学中大多是西方国家的经济现象,学生在认知层面上缺乏兴趣,也不容易接受。
1.3学生缺乏对经济的认识、意见分歧多
高职教育中订单教育模式初探 篇6
摘要:随着我国开始步入世界制造业大国阶段,许多岗位的技能型人才短缺现象十分严重。作为办学特色鲜明、培养专门技能型人才的我国民办高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行业,其“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订单教育”新模式的探索。本文通过对订单教育的深入剖析,指出了目前订单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订单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订单教育存在问题新模式探析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明显成绩,它正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得到社会的认可。“订单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界、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新亮点。
“订单教育”是高校和企业之间所商定的人才培养合同,是作为人才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学生就业等方面合作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要素包括订单、人才培养计划、运行机制、工学交替、就业等。
“订单教育”作为高职高专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增强了高职高专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就业,也增强了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三赢”。“订单教育”开辟了高职高专教育的新思路,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来,“订单式教育”已成为许多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的重要办学特色,也成为许多院校招生的一大招牌。“订单式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一种更为务实的教育,与当前各种学校专业设置重复性大、毕业生结构性饱和相比,“订单式教育”的专业设置更适应市场需求,更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所培养的人才就业竞争力也更强。在连续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只有70%左右的情况下,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则高得多。如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2005年的就业率是96.25%;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社会需要,积极开设老年人服务、现代殡葬服务与管理、戒毒康复等专业,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因此学生就业率达到100%:河南的郑州经贸职业学院经济系与河南多家企业合作,开设实践实训基地,定向培养专门技能型人才,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上岗工作。
但是,有些院校的“订单式教育”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据笔者了解,一所国内知名的民办大学所进行的“订单式教育”为例:学生在上了1个学期的专业基础课后,被学校安排到相关单位实习,由于专业基础太差,学生在实习期间只会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技术上根本达不到一定水准。学生毕业后,学校给学生推荐了工作,但是由于没有一技之长。这些学生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很低的工作,有的工作时间达12小时或者更长,而工资只有600元,这样的“订单式教育”简直就是在赚取了高额学费后,变相地为企业输送廉价劳动力,是对相关教育法律的公然践踏。
基于以上认识,借鉴同行的经验教训,并通过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笔者构建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柔性就业导向办学模式”,一种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教育”要从转变学生实习方法起步。面对高校学生实习安排越来越困难,实习经费日益短缺的困境,学校应一方面加强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另一方面不断改革实习内容与方法。学校调整教学计划,大幅度延长实习时间;此外,修订和完善一系列实习管理办法。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及其选择权,充分体现学生的市场主体性及其权益。
“订单教育”突出的特点是在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关系中,以学生与用人单位雇用劳动关系为主,学校处于协调配合的地位。具体内容可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①以学生为主体。本文中的所指的“订单教育”应以学生与用人单位关系为主,具体体现为以协议方式建立学生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关系,学生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应尊重其市场主体地位。②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是一种准雇用劳动关系。这一关系受劳动力市场规则的约束和支配,学生实习期间不仅不需支付实习费用,而且可以按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工资)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该模式要求时间较长,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同时有利于企业安排,有所收益。⑨学生与学校仍然存在着教与学、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学校在整个实习期间安排指导教师(我们称之为“导师”)全程跟踪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导师除应承担指导学生完成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环节的教学任务外,还负有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生活指导、职业生涯设计等责任。这一特征将“订单教育”与一般的劳资雇佣关系区别开。④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就业能力为重要目标。传统的常规实习,虽也是产教结合教育模式,但其主要是以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验证为特征。订单教育模式将学生置于一种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在学校和导师的指导下,体验到真实的社会生活,将会极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学生顶岗工作虽不要求专业对口,但应从事具有较强专业背景的工作。⑤学生身份多样性。该模式中学生与学校与用人单位具有多方的关系,既是学生又是打工者,管理工作非常复杂,不仅受劳动力市场规则支配,同时也受教育服务市场规则所约束。⑥实习结束双向选择,优秀毕业生可能留企业工作。
实施订单教育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学生自主联系形式,此形式特点是学生本人根据人才市场的信息或通过亲朋进行推荐,而与用人单位达成劳动雇用关系。学生一方面进行工作,同时另一方面接受学校老师的指导而形成一种多方合作的教育模式;另一种是在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搭建平台的基础上,由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而形成的一种多边合作教育模式。订单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开展:①完整计划:订单教育的实施应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对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整合,特别是集体组班式的合作双方应密切配合,对学生学习与工作进行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切忌盲目与随意。②工学结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课程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工作或工作一段时期后再回校学习,以及工作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边工作边学习,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的过程。③顶岗工作:在学校的总体要求下(如所从事的工作性质范围),通过与用人单位谈判,签订劳动协议,真正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从事一定量的工作。④相应报酬:按照劳动力市场的规则,通过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⑤过程监控:一方面要求顶岗过程要写实习日志及心得体会,回校后要交实习报告和实习单位鉴定意见:另一方面导师应加强对所指导学生的实习检查,帮助其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对工作加以指导和督促。学校派巡视员分片了解和掌握学生和指导教师情况,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⑥考核评价:一是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二是对工作模式进行考核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
中美德三国高等教育的文化比较 篇7
(一)百年回眸: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1、20世纪上半叶的外来影响
(1)世纪之初日本的影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20世纪20年代是一条全面模仿日本教育的道路,190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和1904年“癸卯学制”皆是日本学校教育制度的翻版。
(2)外来影响与京师大学堂的沿革:京师大学堂创于1898年,一定意义上说它是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刺激中国由学习西方转化学习日本的结果。1912年它改为北京大学。
(3)20年代后美国的影响:这一阶段得益于“庚款兴学”及美国的崛起,掀起了留美热潮,1922年的“壬戌学制”标志着中国教育改革转向美国。
2、建国后苏联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走向“以俄为师”全方位模仿的道路,教育也不例外,进行了院系调整、专业设置,大量使用苏联教材。
3、改革开放后的外来影响
改革开放置我们于一个更广阔的外来影响中,多方面都不同程度受到外来影响,如观念变革、结构调整、院校合并等。
(二)美国高等教育的嬗变
1、独立前的教育移植:
独立前北美13个英国殖民地发展极不均衡,由于移民和经济背景的差异,宗教教育是各类学校在殖民地时期的主要内容。
2、独立后至南北战争前教育的改造与创新:
19世纪20年代后,逐步建立起适合于年轻共和国需要的小学、中学、大学相衔接的教育制度;随着地方分权制确立,各州开始创办大学,从19世纪30年代起,其大学教育兼收英法长处,加上各组织体系演变,终于创立了美国式大学。
3、南北战争至二次大战前教育的发展:
南北战争后美高等教育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美国会1862年的《莫雷尔法案》实现农业机械化,在赠地运动中逐渐形成了极富美国特色的“威斯康星思想”;二是在德国大学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影响下建立研究型大学。
4、二战后教育改革阶段:
美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案,像1958年《国防教育法》是人类历史上首次通过立法确定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正是这些法律使美教育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
5、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
这一时期美高等教育方面的报告和教育改革,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三)德国大学跻身世界一流的成因
近代德国大学的现代化运动始于1694年创办哈勒大学和1737年创办哥廷根大学,经过19世纪初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改革运动,到19世纪中已领先于其他国家,其成因:
1、注重自由的科学研究
2、保证国家对大学财政支持及大学经费合理使用
3、吸引第一流的学者并给予优厚待遇
4、确保大学更好的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中美德三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脉系归属与特点
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对待外来影响也由“盲从”变为“自觉”,将其作为一种文化迁移。
(二)美国高等教育的脉属与特点
可以说向外学习是美国教育发展的基础,而不断创新是其铸就辉煌的关键,所以美国高教发展应属于“内生型”脉系为主的形式。
(三)德国高等教育脉系归属与特点
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虽说也一直受到外来影响,但19世纪洪堡对柏林大学进行改革时所提倡的教育思想,至始至终是德国大学发展的内因和动力,其传统是德国高等教育的精髓,故德属“内生型”为主的脉系。
三、中国高等教育的反思
中国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全面仿日,1922年《壬戌学制》全面仿美,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仿苏,这与德美两国的吸收、融合、创新的过程是大相径庭的。
中高等教育 篇8
一、继续“做大”我国高等教育的必要性
(一) 对“高等教育强国”的解析。
“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与外延应该包括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两大方面, 二者缺一不可。从高等教育质量上看:一个高等教育强国除了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外, 其国家整体高等教育还必须做到理念先进、制度优化、体系完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水平优良, 等等。从高等教育数量上看:一是全国在校生总量必须达到较大规模 (很难想象一个人口很少的国家能号称“高等教育强国”) 。二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必须达到或接近“普及化”阶段的水准。众所周知, 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整体水平, 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高等教育强国, 其适龄人口的毛入学率必须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高端水平, 即达到45%以上 (《纲要》提出2020年达到40%) , 接近“普及化”阶段的临界指标 (毛入学率达50%) 。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典型, 无论是早发型的美、日等国家, 还是后发型的韩国, 其高等教育之所以被认为“强”或“较强”, 不仅是其质量水平高、拥有若干世界一流大学, 而且其整个高等教育规模总量大、尤其是毛入学率超过50%, 进入“普及化”阶段。由此可见, 只有庞大的规模数量, 而教育质量平平固然称不上高等教育强国;但只羁绊于质量问题、留恋于“精英教育”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不到较高水平, 仍不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二) “做大”是“做强”的前提基础;“做强”是“做大”的最终目标。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绝对值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 但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 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欧美等“强国”超过50%的毛入学率相比, 仍有不小差距。因此, 我国只有在高等教育“做大”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任务。需要指出, 提出高等教育不需要再“做大”的研究者还有一条理由, 即认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呈逐年下降趋势, 因而高等教育规模无需进一步扩大。其实这一理由是缺乏依据的。我国未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虽呈下降趋势, 但到2020年, 全国适龄人口仍将达到近9000万人;即使按《纲要》提出的毛入学率为40%的目标计算, 到2020年全国高校在校生也应有3600万人, 比2010年超出近800万人。同时, 社会在不断发展, 国际竞争在不断加剧, 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这些情况都充分表明, 我国未来阶段仍要继续“做大”高等教育, 只有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毛入学率, 才能更好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总之, 必须以“做大”为基础, 最终实现“做强”的目标。
二、我国高等教育在“做大”中“做强”的对策
(一) 改革经费投入机制, 实行多渠道投资办学。
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是建设高教强国的首要问题。要改革政府财政投入的单一投入模式, 逐步形成由政府财政、社会捐赠和民间资本构成的多种投入模式。一方面财政应进一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 政府应从目前仍在部分包办的一些应当由企业、私人和市场从事的活动中逐步退出,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对教育等公共项目的支出, 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力争在短期内使对教育的财政投入达到国家规定的4%的标准。
(二) 在继续“做大”过程中必须坚持规模、结构和质量的协调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要比经济发展适度超前, 而要在结构、规格上预约之谋。高等教育的先行性、超前性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必然性。” (潘懋元) 因此在考虑扩大规模的同时更应该把握好规模、速度、结构和质量等方面的协调性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应当进一步优化, 包括区域高等教育的布局, 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和具有博士、硕士授权的重点院校的结构比例, 克服高校片面追求规模增长和局部利益的功利主义的做法, 一定要注意处理好规模、速度、结构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支撑。
(三) 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做强”省级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中的公共政策 篇9
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体过程, 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 教育是民生问题的关注重点, 也是国家公共财政运行框架目标的‘基本层级’。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 他是由政府及其机构和官员制定的, 调节教育领域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的公共政策。而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其他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着导向作用。
二、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1999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以来,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从1998年的1022所增加到2009年的2305所, 增长225.54%, 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招生数从108.36万人增至639.4932万人, 在校生人数从340.87万人增至2144.657万人, 全国招收研究生增加到510953人, 在校研究生1404942人。高校的扩招不仅是数量上的发展, 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最大变革, 是政策的引导。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 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是党中央在心的历史发展阶段下为更好的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最大战略目标。加快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不仅能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把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缓解我国的人口压力, 而且在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指出可以缓解我国高等教育学历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的供应矛盾, 促进人力资源结构的重组, 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
(二) 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转变
高等教育在日渐趋向大众化的同时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 需由政府、社会、个人三方面共同来解决资金需求。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以及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需要引入大量的社会资金, 就必须通过市场改革实行资金来源的多渠道, 可以从政府拨款、企业投资、社会捐赠、学生学费、高教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多种不同的渠道获得资金, 还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筹集办学经费, 这样可以缓解政府单一渠道投资的沉重压力, 在高等教育市场化解决高校资金问题的同时, 也扩大了高校的自主权, 可以提高高校针对市场具体需求来培养人才, 增加就业率。所以市场机制的引入不仅使高校对市场的供求关系作出迅速反应, 而且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运作效率和质量。
(三)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情况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化伴随着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管理上的自主化与分权化, 教育机构合理化等变革, 现代高等教育的观念、体制、结构、人才培养的模式、内容、教养方法都有了改革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从单一结构向多种结构演变, 改革了传统的象牙塔结构, 教学方法及内容更综合化, 并建立了高等教育为主导同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的联合体。这些体系的良好运转和顺利实施, 都须以有效实施公共政策为前提,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趋向规范化,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推动高校后勤社会改革、鼓励民间力量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民办高等教育、多种所有制办学模式、打破过去政府单一制的“垄断格局”。
三、我国高等教育中公共政策的调整
(一) 公共政策制定要具有前瞩性
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体过程, 其本身就具有前瞩性, 而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主导方向, 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具有前瞩性。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的定位创造适合的土壤, 全面落实正确的发展观。我国高等教育实施扩招只有十年时间, 而世界许多国家也都在扩招, 特别是北美、欧洲和大洋洲回家纷纷迈入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所以在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必须制定出更有前瞩性的教育政策。
(二) 在高校的投资政策上, 必须健全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
高校市场化主要是一种有限的市场化, 其基本含义就是把市场机制引入一些领域, 对这些领域实施不同程度的市场化运作。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投资成本的问题, 但也必须建立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 杜绝完全政府管制和完全由市场承担的两种极端, 避免政府单一渠道投资的压力及市场“失灵”带来的不良影响, 所以高等教育市场化只能在有限的范围。要保证政府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 采取一种“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运行模式”, 使得政府的公共政策从宏观上调节和控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弥补市场的不足, 矫正市场失灵。
(三) 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符合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 各国的科技教育逐步趋向融合, 世界高等教育呈现出普及化、信息化、市场化和终身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国外教育产业将进一步介入国内教育市场, 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方式等方面, 对我国教育, 尤其高等教育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地方高等教育, 积极支持中外合作办学, 鼓励教育投资多元化, 努力开辟国际教育市场, 尽快完善高等教育的政策, 使政策符合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更体现了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 其政策的制定必须从观念的转变、投资的多元化、机制健全、政策改进和资源调整等方面改进, 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简单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共政策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公共政策
参考文献
[1]李盛兵.高等教育市场化:欧洲观点[J].高等教育研究, 2000 (04) .
[2]冯冬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公共政策选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9 (06) .
[3]张海.云南高等教育公共政策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财税研究报, 2009 (01) .
试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10
关键词:情感教育,意义,主体
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是以培养高层次人才素质为目的的实践活动, 既是塑造学生知识素质的过程, 又是以知识教育为载体, 按照国家对人才提出的思想道德标准, 对学生人格品质进行培养的过程。大学生作为有着丰富情感的社会群体, 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与接受, 对社会的看法和价值认识及其行为, 都以一定的情感为基础并表现出自己的情感标准与情感选择。因此, 在高等教育中, 在大学生的人格品质的培养中, 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 情感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从教学目标上看, 教学作为高等人才的主要培养途径, 担负着提高大学生情感品质的任务。
为使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要求他们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基础和较好的实践能力, 具有创新的思维品质, 具有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奋斗的理想、觉悟与自觉性, 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等。这些素质的形成又以大学生具有较好的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和审美情感等诸品质为基础。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知识成长的时期, 思想活跃, 易于接受新事物, 有强烈的成才渴望和发展自己的要求, 有理想和正义感、责任感, 较为重视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 思想要求上进。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定型, 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易受到社会错误道德思潮的影响, 缺少必要的道德分辨能力和抵御能力。因此, 为使教学活动较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必须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对学生道德的引导教育作用。
其次, 教学的受体———大学生本身需要情感的影响与培育。
大学生正处在思想、知识、能力素质和心理品质成长的阶段, 他们既要求通过教学培养活动, 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素质能够符合社会需求, 又要求教学要符合他们的心理品质的成长规律, 使其思想、思维素质得到发展的同时, 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获得发展。
第三, 教学过程本身也体现了对学生情感的引导。
从教学过程上看, 它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的职能。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教材是人类文明成果的凝结, 教学手段是知识教育的媒介, 以其为载体, 将反映人类文明成果的教育信息内容传播给大学生, 使他们在带有了强烈时代性、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批判性特点的教育氛围中, 从多角度、多领域、多层次上受到丰富的情感引导和深刻的思想熏陶, 使情感的精神层次和艺术品位得到了提高。
第四,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最有价值的情感教育工作。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受社会制约并为社会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 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一样都要受人情感的支配, 并引起他们情感品质的发展。教学通过有目的的施教活动, 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 也使教学对象的情感发生变化、发生升华, 从而使他们形成新的精神品质。教学目标自身担负着提高大学生情感品质的任务。
2 情感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提升的影响
教师是从其道德伦理观和价值观来看待教学活动并表达其教育情感的。他们在教学中表现出的情感面貌体现出对知识、对职业、对学生人才素质培养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价值评价, 这种认识和评价又是以教师对社会、人生、理想等方面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为基础的, 教师对教学的情感反映同其道德观与价值观之间存在着一致性、稳定性、深刻性的关系。当学生在一定的教育氛围中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 也使他们从中受到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无形教育。
由于大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基本停留在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层次上, 其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表现出很强的仿效性、情绪性、群动性、不确定性特点, 同时他们的道德品质又有较大可塑性。教师从情感教育中表现出的道德面貌, 会影响大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发展、变化。教师道德和价值观的状态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道德引导方向和结果, 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情感品质能否实现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精神, 敬业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会使学生受到较深的情感触动和道德情感引导, 引起思考、兴趣、赞同、仿效, 从不同角度和程度上对他们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教师用情感引导和形象感染创造出的良好道德情境中, 使学生在鲜明、生动、形象的情感直接体验中, 认识到情感的魅力和发展人格品质上的价值, 以及发展道德品质和情感品质具有统一性的关系;感受到高尚的道德所具有的教育力量, 激发他们实现人全面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这个更高的层次和角度上, 更为理性地去思考道德培养的价值和作用, 良好的情感教育在使学生情感品质得到发展的同时, 又通过其具有的道德迁移和道德调节功能, 使他们身上消极的思想道德因素受到抑制和削弱, 积极的思想道德因素得到增强和发展, 并有助于大学生在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和道德行为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 从而能以更自觉的态度努力塑造自身的道德情感品质。
3 教师是情感教育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情感, 既来自于他们较好的情感素质, 也来自于较高的思想道德情操。
第一, 教师要有敬业和乐业意识。
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是教师形成敬业和乐业意识的前提。这又以教师具有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的。在从学生的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成长中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和意义, 并使他们能从更高的层次上去认识道德情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当教师具有良好的敬业和乐业精神时, 就会对从事的教学工作产生高度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尊严感, 较好地认识对大学生情感品质和道德品质成长所起的教育者角色与担负的引导责任, 激发起他们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和道德品质进行开拓性教育劳动的热情。
第二, 要求教师要有勤业敬业的思想。
教师为在教学中较好地表达自己的道德情感, 必须对教材内容中的科学与价值进行深刻的认识, 能感受到蕴含其中的情感与道德价值, 并通过教学表现, 使大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情感教育。为此要求教师要努力钻研业务, 对业务精益求精, 有较强的事业心。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高尚人格所具有的情感感染力和道德示范力会使学生受到较好的情感引导和道德教育。为此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的感情, 全身心地投人到教书育人工作中来;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时刻想到育人先育己, 从育人和敬业的要求上审视和努力提高自己的情感品质和道德水准。
总之, 注意研究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特性和发挥情感在道德培养上的作用, 是使大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立丰.情感教育贵在真[J].安徽教育, 1992 (11) .
[2]叶萌.走进学生的心灵谓之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 (综合一专辑) [C].2006.
[3]杨德宏.浅谈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N].云南经济日报, 2003.
[4]李兴增.以情感教育打造和谐校园[N].中国信息报, 2006.
中高等教育 篇11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估高等教育评估机构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开展状况及意义
1.1 开展状况
我国对高等教育评估的重视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经过近三十年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研究和实践,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果。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和数量的扩展以及学校对生源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率先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型,高等教育质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高等教育评估就是政府为了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所实施的有效手段。
中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是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规章制度自上而下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极强的政策导向性。高等教育评估就是根据政府所定的教育评估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和进行科学的分析,对高等教育作出价值判断并改进教育工作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已实施的评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体现政府行为导向的各种高校建设项目的评定。这类评估由政府机构组织实施,体现政府工作重点和行为导向。
(2)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评估。这种评估的目的在于加强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指导,促使高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以社会评估为主的大学排名。这种评估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引发的争议较大。
(4)学校内部组织的各种评估。学校自评旨在促进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管理。自评不仅为外来评估做准备,更有助于完善高等学校内部评估的管理体制。
1.2 意义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活动是在政府统一组织和领导下进行的,政府是高等教育评估的唯一主体。政府的评估虽然有利于顾全大局,能够从整体上管理高等教育的布局和规划,其评估结果的权威性能够引起学校对评估工作的重视,但这种评估模式是封闭的、单一的,这种状况与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高校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是不相适应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个性化及适应性的发展。因此系统地研究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角色定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2 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角色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是由政府建立,依据政府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对高等教育进行价值判断,结果上报于政府。政府依据评估结果对学校实施管理,所以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角色是:
2.1 高等教育评估的组织者
“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在我国最早是由教育评估专家、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1994年在沈阳会议上提出的,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首次于1994年第一期《高等教育研究》上见诸文字,但并没有形成机构的实体。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后,原有的集权型统治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求。为保障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学质量,政府既要加强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又要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为解决这样的矛盾,政府不是亲临评估现场对高等教育作出评估,而是建立了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委托机构进行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政府是高等教育评估的组织者。
2.2 高等教育评估活动政策、法规的主要制定者
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政府和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在评估中的主体地位。1990年高级教委正式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其关于评估主体的规定如下:“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实行监督的重要形式,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实施。”这个规定也明确了政府是实施评估的主体。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仅仅依靠政府单一主体进行评估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多元化的要求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国家就制定了由社会团体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条例,扩大高校自评和社会团体对高等教育评估的权利。在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文件中,提出了要建立有教育和社会各界专家参加咨询、审议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对高等教育形成民主的、科学的决策程序,致力发挥社会各界参与教育决策和管理的作用。但是,实际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上,管理体制和投资上,政府仍居中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这种现象造成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现状仍然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评估为辅助进行的。所以目前,我国政府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政策、目标体系的主要制定者,其它社会各界只是辅助政府对高等教育评估政策、目标体系的制定。
2.3 政府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实施者
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是以政府的权力为基础,通过行政、立法、财政等手段强制执行。在高等教育评估中,政府以国家权力为基础,通过颁布法律制定评估政策,自上而下的强制评估活动。虽然是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执行评估活动,但是评估机构是由政府建立的一个部门,是代表着政府的利益进行活动的,只能说评估机构是高等教育评估的执行者。
在我国,政府是高等教育的举办者,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直接由政府部门控制,高校是政府的下属部门,是被管理者。政府有权力对高校实施管理和引导,高校则有义务必须服从上级管理和工作安排。高等教育评估实际上已经演变成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政府所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和监督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3 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回顾我国十多年来的高等教育评估历程,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发挥了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并在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还存在一些较大的问题,给高等教育评估带来负面作用。
3.1 高等教育评估目前处于政府的垄断状态,主体单一、权力集中、效率低下、导向偏颇
首先,政府是高等教育评估的唯一合法主体,其评估活动明显呈垄断性质,这就排除了社会和市场对高等教育评估的参与,从而抑制了社会、高校参与评估的积极性,形成了社会团体参与评估只是一种象征性补充的形态,因此,不能发挥社会团体和高校之间建立充分沟通的桥梁作用,更谈不上社会各界的支持、监督高等教育评估的顺利开展,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其次,在评估中,由于高校处于被动地位,主体意识淡薄,不能充分认识到自评的重要性,对政府自上而下的评估结果只是消极地接受,这样对于改进高校工作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另外,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过于强调鉴定、分等等总结性功能,评估作为组织管理手段的功能过强,作为组织自我检查反思和改进工作手段的形成性功能太弱,这样导致了学校只是强力迎合政府的评估,想方设法达标,而忽略了如何改进学校的教学工作,使部分科目教学质量下降。
3.2 行政工作过于直接,管理工作过于具体
在高等教育评估的每一个环节中,政府都是直接决定者。从确定评估小组成员、审核评估方案、批准评估结论,到接受处理高校对评估工作及评估结论的申诉等每一个评估环节,都由政府直接决定。在专家组进校考察期间,几乎专家组所有的工作任务和考察程序也是由教育部规定的,使得专家行动受到严重约束,不能根据学校实际和特色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评估工作。由此可见,政府直接控制着高等教育评估的各个环节,内容涉及具体评估事务的每个方面,这严重地约束了专家的自主行为,专家不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展开评估工作,甚至有些学校为了达标,不择手段,弄虚作假,使评估信息失真。
3.3 以政府为主体的评估,缺乏监督,影响了评估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由于主体单一而导致了指标体系单一,权威性过强,从而使评估工作与政府行为混为一起,难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合理性。从评估的提出者、组织者,到实施者、协调者都是政府部门,各类评估活动都是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这种单向的评估,很难具有代表性,加上对评估结果的宣传、推广不够重视,造成评估产生的社会效益不明显。同时,与针对评估结果相匹配的政策性改进机制的不健全,致使评估工作在推进大学提高质量方面的作用不明显,因此很难产生开放系统所需要的评估结果。另外,其它评估机构很难对政府的评估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这种不透明的评估很难保证评估活动不受评估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进而,也会影响到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3.4 评估活动封闭,信息来源单一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各类活动都是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无论是评估的过程中,还是评估结束后,都有较强的封闭性。而高等教育评估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它需要评估者掌握大量、全面的信息,而且,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但是我国由于人手有限,再加上评估人员大多并非专业出身,他们大部分是从政府部门的闲职中分流出来的,其文化水平、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等因素限制了他们对大量、准确信息的获得。
4 完善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角色的对策
4.1 更新观念,使政府真正做到职能的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都应该改变原有的观念,建立一种新型的、能适应和满足现行经济体制发展的新观念。在高等教育评估活动中,政府也要更新观念,由过去过多、过细、过死的集权转向宏观指导、管理和监督。一方面,政府应当继续发挥其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
依据中国的国情,教育评估机构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的,只有通过政府的推动和引导,它们才可以获得生存的空间。但是政府对评估机构的支持,不应该只是限制在文件和合同中,而是应该下放给评估机构实实在在的评估权力,使其能够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作出评估。
4.2 完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机制,保证其权威性和公正性
地理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篇12
一、在课堂上体现地理教学的美感
课堂语言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优美的语言, 不仅是传递信息的良好载体, 而且是塑造美、体现美的美育源泉。教师的语言描述应该是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 同时可引用一些名言名句。例如, 在高中上册讲述各种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时, 可用“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等名句来加深学生印象;在下册介绍农业生产特点时, 可用“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等名句来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板书、板画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板书时若能清晰明了、整齐有序, 就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略到美。板画具有突出的表现力, 有了好的板画, 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会显得更形象、更具体, 从而展现美、创造美。
二、在教学过程中传播科学, 弘扬真善美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联系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带有迷信色彩的现象、事物进行阐释, 让学生用科学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 让他们学会思考什么是真善美。例如, 在学习“彗星”这一部分内容时, 我在向学生介绍清楚彗星的组成、运行等特点后, 及时说明彗星被称为“扫帚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从而使学生明白“彗星出现是灾难的象征”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 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 使大家知道彗星拖着尾巴是一种天文现象, 而且每隔一定时间, 人们就会看到同样的现象。再如, 地理教学中还可对平时说的“天狗吃月亮”这一现象进行解释等等。可见, 这样的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天文知识, 展现地理学科的自然美和科学美, 让他们领略到科学美的博大、广奥, 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唯物主义观点, 鼓励他们努力钻研科学知识, 学好本领, 进一步用科学来解释自然现象、批判迷信, 激励他们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教师要满怀爱国情感, 熏陶和感染学生
地理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阵地。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功能, 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刻板地说教, 要满怀爱国情感, 用自己对祖国真挚、热烈的情感, 去熏陶和感染学生, 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方面, 要使学生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 到热爱祖国的山川河流、物产资源。这一切都是离不开地理教学的。因此, 地理课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难以替代的特殊教育价值。我在教授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交通运输”这一部分内容时, 首先要求学生在课下尽量搜集新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近些年来) 我国各项交通运输的建设成就。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会深刻体会到祖国建设的突飞猛进。在课上我又进一步带领学生从京九、青藏铁路的建设很自然引申出许多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建设的亚洲之最, 甚至世界之最。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与此同时教师有必要不失时机地表现出深切的忧虑, 从另一个侧面引导学生, 使他们不仅看到我国在各方面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同时也使他们知道其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从而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不知不觉中, 爱国之情与忧国之心就会熔铸成学生的拳拳报国之志!
四、教师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环境美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环境美的教育也成了中学美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地理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尤其要贯穿一条主线, 即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协调好人地关系, 增强他们环境美的意识。为了更加充分地进行环境美的教育,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保护环境、创造美好环境, 地理教师除了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美的教育外, 还应该设置一些专题探究课。例如, 我在讲授高中下册第八单元关于“环境问题”的内容时, 设置了一节专题课———“环境与人类”。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 在课上热烈讨论, 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其实, 节约每一度电, 爱护每一株小树、小草, 不乱丢每一片纸屑……都是环境美教育, 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渗透。这些事看似小事, 却并非小事, 它们能够体现出美感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