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支出

2024-08-30

高等教育支出(精选12篇)

高等教育支出 篇1

一、引言

公共教育支出又称为公共教育财政投入, 是我国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教育支出是决定一个国家教育事业能否正常、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也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公平的实现。目前, 我国学者对公共教育支出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公共教育支出的绩效研究。如申玲 (2009) [1]、从树海和周炜 (2007) [2]对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绩效的研究。二是公共教育支出的公平性研究, 如邱伟华 (2008) [3]对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不公平的分析;杜晓利和沈百福 (2010) [4]对公共教育经费三级教育分配的研究等。

家庭教育支出是居民家庭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着居民对教育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学者们对家庭教育支出的相关研究也很多,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比较不同支出主体之间的差异性, 如张锦华 (2008) [5]对城乡之间、农村的不同发展地区之间的教育支出的差距研究、魏新和邱黎强 (1998) [6]对城镇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差距的研究。二是对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如刘社建 (2003) [7]对教育消费水平的收入弹性的研究、丁小浩和薛海平 (2005) [8]对城镇居民家庭在选择性教育支出差异的研究。三是对教育支出负担的关注。郑翠霞 (2006) [9]对贫困地区农村家庭子女教育支出的研究、张艳梅和赵桂梅 (2006) [10]对内蒙古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增长的研究等。另外, 关于家庭教育支出的效益研究也日渐丰富, 成为解释家庭教育投资决策的重要分析维度。

根据已有研究文献可以看出, 公共教育投入和居民家庭教育支出作为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两大教育经费来源, 在学术领域分别形成了各自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然而, 学者们却少有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公共教育支出作为宏观因素, 理论上会对居民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明晰, 很可能造成家庭教育支出的浪费和公共教育投入的盲目性, 不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 本文以公共教育投入与家庭教育支出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利用1992~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 对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变化趋势、家庭教育支出倾向和弹性系数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试图解析公共教育投入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之间的相互关系。

目前, 学者们对家庭教育支出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秦宛顺等人 (1992) [11]认为, 家庭智力投资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家庭智力投资指家庭用于提高家庭成员文化教育水平的支出, 即除了购买课本、讲义、文具、书报杂志的支出和学费之外, 还包括购买文化娱乐用品和文娱费支出, 简称为家庭文化教育支出。狭义的家庭智力投资指家庭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 简称为家庭教育支出,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家庭直接教育费支出, 包括纸张文具、书报杂志和学杂费;二是家庭教育集资;三是家庭教育税费。基于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笔者将《中国统计年鉴》中所列教育娱乐文化支出定义为广义教育支出, 将其中的家庭教育支出定义为狭义教育支出,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中国统计年鉴》中, 只将城镇居民的狭义教育支出予以单列, 农村家庭则没有。本文中的家庭教育支出是指城镇居民家庭狭义教育支出。

二、公共教育支出

从教育经费的供给和需求来说, 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教育经费的根本来源[3]。在教育经费总量中, 预算内教育经费和学费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 预算内教育经费来源于财政支出。1992~2010年, 我国教育总经费和预算内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长, 人均教育总经费由62元提高到1094元;人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由46元增长到1006元。但是, 二者相对量的变化却存在明显差异。首先, 我国教育总经费占GDP的比例呈缓慢的波动增长状态, 虽然总体处于上升趋势, 但仍有6个年份出现下降, 这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并不匹配, 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并不充分。其次, 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波动区间为13.17%~15.47%, 其中, 1994~1996年和2007~2008年处于波峰阶段, 2000年是波谷阶段, 表明我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受政府的财政预算和相关政策因素影响较大。

三、家庭教育支出

1992~2010年,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和教育支出每年都在增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1618元增长到13471元, 增长了7.3倍;人均教育支出由64元增长到661元, 增长了9.3倍。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反映了家庭对教育的需求,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倾向和家庭教育的需求弹性是反映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人均总支出、人均收入、学费等关系的重要指标。沈亚芳等人曾经对我国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倾向[12]、楚红丽也曾经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13]进行过分析。这里, 我们将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倾向和家庭教育支出的总支出弹性、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进行分析。

(一) 城镇居民家庭的教育支出倾向

1.平均教育支出倾向

经济学上,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居民平均消费支出占平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因此, 平均教育支出倾向就是指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即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份额。通过对1992~2010年度数据分析发现, 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教育支出倾向1992年为0.032, 2002年最高的时候为0.064, 此后一路下行, 到2010年为0.035。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我们认为, 可能是1992~2002年,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改革和扩招, 居民对教育的需求量大增,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较快增长, 使原来被体制压抑下的教育需求得以释放, 导致平均教育支出倾向上升。2002年之后, 随着城镇居民基本教育需求的满足, 平均教育支出倾向则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2.边际教育支出倾向

边际教育支出倾向是指增加教育支出与增加的收入的比值, 反映了家庭收入增加对教育支出增加的影响。

分析表明, 我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教育支出倾向, 1993年为0.056, 1998年达到最高0.14, 此后一路波动下行, 2010年仅为0.008。对于边际教育支出倾向的“倒U”型趋势的原因, 我们认同沈亚芳等人的看法, 是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变化和边际消费递减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数据分析表明, 我国城镇居民边际教育支出倾向的变化, 符合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 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并不按比例增加, 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是递减的。

我们也可以用函数模型:Y=a+b X来计算边际教育支出倾向。其中Y代表人均教育支出, a是截距, b是教育支出倾向, X是人均收入。用模型计算1992~2010年边际教育支出倾向为也是倒U型, 从0.0737~0.0871, 然后逐步下降为0.0163。

(二) 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的相关弹性系数

经济学认为, 弹性是指当两个变量存在函数关系式用来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映敏感程度的一个指标,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弹性系数=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13]。具体地说, 弹性系数告诉我们当自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 它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家庭教育支出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下面主要从教育需求的总支出弹性、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来分析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与相关指标的关系。其中, 本文利用双对数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其斜率就是弹性系数。

1.教育需求的总支出弹性

家庭教育需求的总支出弹性是指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率与家庭消费性支出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关系, 能够反映家庭教育支出对家庭消费性支出的敏感程度。通过对1992~2010年城镇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和人均消费总支出的相关分析发现, 二者存在极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0.9227。据此, 我们将人均消费支出看作自变量X, 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看作因变量Y, 进行双对数回归可得:Ln Y=1.173Ln X-4.3, 拟合优度R2=0.917。由此可以看出, 1992~2010年,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需求的总支出弹性系数为1.173, 说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的总体增长速度快于家庭消费总支出的增长速度。

城镇居民教育需求总支出弹性的历年变化趋势, 我们可以看出, 家庭教育需求的总支出弹性经历大幅波动后走向平稳, 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4~2002年, 总支出弹性系数总体大于1, 表明城镇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家庭消费性支出, 并受家庭消费性支出的影响较大;第二阶段为2003~2010年, 总支出弹性系数总体小于1, 走势趋向平稳, 表明城镇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速度慢于家庭消费性支出。

分析2010年我国31个省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和人均消费总支出的横截面数据可以得出, 二者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0.8492。我们可以将人均教育支出看作因变量Y, 将人均消费总支出看做X, 由此建立双对数回归模型可得:Ln Y=1.3201 Ln X-6.1074, R2=0.62, 模型计算的总支出弹性系数为1.3201。这说明, 我国不同省份城镇居民家庭之间的教育支出存在差距。人均总支出高的地区, 人均教育支出也高, 并且其增长速度, 高过总支出的增长速度。

2.教育需求的收入弹性

家庭教育需求的收入弹性,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因家庭收入变动而引起的教育支出变动率, 即教育支出对家庭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弹性系数等于家庭教育支出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根据相关分析, 我国1992~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0.9094。由此, 建立双对数回归模型可得:Ln Y=1.081 Ln X-3.78, 其中, Y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 X表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R2=0.91。模型表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为1.081 (小于总支出弹性) , 即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 其教育支出相应增加1.081个百分点。弹性系数大于1, 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而增加, 且增长速度快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分析表明, 家庭教育支出的收入弹性并非一直大于1, 而是经历波动起伏后趋向平稳, 其波动周期与总支出弹性一致, 但波动幅度相对较小。1994~2002年, 教育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 即收入水平上升时, 对教育支出的增幅高于收入增幅。2002年以后, 收入弹性系数处于0~1之间, 即当收入水平继续上升时, 家庭教育支出增幅小于收入的增幅。

对2010年我国31省份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 二者存在极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0.8443, 据此建立双对数回归模型如下:Ln Y=1.217 Ln X-5.56, R2=0.5543。由于地区差异的存在, 横截面分析模型所得教育支出相对人均收入的弹性系数高于时序数据的计算结果。

3.教育需求的价格弹性

学费是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 学费来源于家庭教育支出, 由于学费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教育的价格, 我们据此可以计算家庭教育需求的价格弹性, 即家庭教育支出变动的百分比与学费变动百分比的比值。分析表明, 1992~2010年, 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学费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人均学费占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的比例也一路上升, 从6.25%提高到34.04%。

1992~2010年,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与人均学费存在极为密切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0.9177, 我们将人均学费看作自变量X, 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看作因变量Y, 进行双对数回归可得:Ln Y=0.6031Ln X+3.46, 其中R2=0.97。据此我们得出, 1992~2010年, 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价格弹性系数为0.6031, 即人均学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 人均教育支出增长0.603个百分点。表明,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幅度低于学费的增长幅度。

2010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据也表明,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与人均学费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0.8547。根据横截面数据可得双对数模型:Ln Y=0.6613 Ln X+2.8411, R2=0.78, 其中, Y表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 X表示人均学费。模型表明, 家庭教育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为0.6613。

从以上三组弹性系数可以看出, 时序数据与横截面数据的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横截面数据可以扣除物价上涨和时间因素的影响, 因此, 笔者认为, 运用横截面数据计算出的弹性系数更客观。

四、公共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

我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各组成部分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投向教育, 转化为教育总经费。我们认为, 家庭教育支出受到四个层次因素的影响:第一层次是家庭收支状况, 也是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第二层次是教育政策的影响, 如学费政策和预算内教育经费等;第三层次是公共财政支出水平;第四个层次是宏观经济发展水平。根据上述思路, 在确定这些影响因素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时, 我们把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作为因变量Y, 分别选取人均可支配收入 (X1) 、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 (X2) 、人均财政支出 (X3) 和人均GDP (X4) 等4个指标对其进行解释。

在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分别拟合Y对X1、X2、X3、X4的一元时序回归, 结果如下。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解释变量对家庭教育支出的综合影响, 我们利用SPSS软件, 对解释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 建立模型如下:

根据表6的统计结果可得模型:Y=5.661X1-4.767X4, R2=0.972。该模型表示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对家庭教育支出影响显著。从“已排除的变量”可以看出, 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和人均财政支出并未进入模型, 说明公共教育支出和公共财政支出并非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的最主要的线性因素。但是, 如果我们将4个自变量取对数, 建立逐步回归模型, 则被排除的指标是X1和X4。

对31个省份的4个指标进行逐步回归, 我们发现回归结果只剩下收入X1, 其他三个都剔除了。我们认为, 从全国来看, 这些年GDP的增长对教育支出是有影响的, 但是各地看, 人均GDP的差异, 不是影响教育支出的重要因素。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根据国民经济总量与教育经费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支出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 认为城镇居民教育支出, 在逻辑上受到4个层次的因素影响, 但是最紧密的因素也是第一层次的因素, 即家庭收支。

本文分析了1992~2010年, 我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教育支出倾向和边际教育支出倾向的变动趋势, 发现城镇居民的平均教育支出倾向趋势的变化关键点在2002年, 之前是上升阶段, 此后是下降阶段。城镇居民的边际教育支出倾向趋势的变化也是先上升, 后下降, 正在逼近0。

本文还分析了1992~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总支出弹性、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 发现:根据双对数模型, 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总支出弹性、收入弹性都大于1。就是说, 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增长快于家庭消费总支出的增长和家庭收入的增长。对2010年31个省份的横截面数据的分析, 也得出上述结论。但是, 1992~2010年, 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价格弹性, 根据双对数模型分析, 是小于1的。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的增长慢于人均学费的增长。对2010年31个省份的横截面数据的分析, 也是同样结论。

本文根据逻辑分析, 选取了可能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的4个指标, 分别是人均GDP、人均财政支出、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家庭人均收入, 拟建立逐步回归模型。在1992~2010年的时序模型运行过程中, 剔除了人均财政支出、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两个指标, 留下了人均GDP和家庭人均收入;表明这两个指标是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的重要指标, 而公共教育支出因素, 至少不是重要的线性影响因素。对2010年31个省份数据的横截面数据作相同的逐步回归过程中, 剔除了3个因素, 仅留下家庭人均收入作为家庭教育支出的重要因素。

上述分析表明, 虽然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的许多因素在理论上是存在的, 但是从目前的数据来看, 仅仅家庭收入是能到证实的重要因素。

摘要:公共教育支出和家庭教育支出作为不同类别的两大经费来源, 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19922010年全国31省市城镇居民的相关调查数据, 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教育支出倾向和弹性系数进行了分析, 并进一步分析了GDP、家庭收入及公共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 最后对相关结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公共教育支出,家庭教育支出,消费倾向,弹性系数

高等教育支出 篇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公共支出管理中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近20年来出现在西方国家公共支出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核心是强调公共支出管理的目标与结果及其结果有效性的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面向结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就是要求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逐步融入市场经济国家惯例的间接监督管理方式和手段,使高校能够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管理理念,像企业财务计划一样,对高校的财政资金支出进行合理规划和控制,强化支出效益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支出效率,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财政资源,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及与市场的协调能力,保障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认为,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客观上导致了财产委托者对财产受托者进行经济监督的需要,这就直接导致了绩效评价的产生。为履行受托责任,就要求相应的评价体系对高校所掌管的经济资源及教育投入和产出的结果进行确认、计量、评价和报告,以如实反映高校履行受托职责和实现其教育职能的情况。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够反映和控制高校作为受托经济主体在受托责任上的具体履行过程,二是反映高校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最终结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以规模而不是以效益为基本目标取向,政府部门的着重点在于每年教育财政经费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在教育财政资金分配方面,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财政部门与经费申请学校之间的“讨价还价”来进行的。这样做,一方面难以避免经验决策、关系决策的色彩,难以保障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了许多部门和地区高校年复一年地进行教育资金争夺战,而对教育投资责任和教育支出绩效不够重视。另外许多高校在申请教育经费时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顾国家财力可能性,盲目制定发展计划的倾向,尽最大可能性向财政申请经费,财政给多少花多少。许多高校在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等问题。这种在教育财政资金拨付和使用上的权责脱节、责任不明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有限财政资金比较严重的浪费。由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对高等教育支出进行绩效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总结出了“3E”原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所谓经济性(Economy),是指在财政支出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支出决策机制和支出优先安排机制,克服财政支出活动中严重浪费和分配苦乐不均的问题;所谓效率性(Efficiency),是政府及民众对财政支出在项目决策机制、实施进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要求的具体体现;所谓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财政支出所取得的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需要结合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来衡量。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作为公共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原则也同样适应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工作。鉴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由于资金使用单位对支出绩效认识模糊或者缺乏认识,导致高等教育支出在某些支出项目中忽视最终的目标和效果而单纯追求支出的经济节约;或不顾效果单纯追求效率而造成浪费;或追求所谓“效果”而不顾财政资源情况,最

终影响综合效果等。因此,要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使用状况进行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价,就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分析其中的某一个要素,而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三要素进行综合考察、分析,从而达到综合评价的目的。

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由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尚未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应有的考核、监督和评价,加上财经领域存在着“重改革,轻管理”、“重分配,轻监督”等一些不正常现象,导致高等教育财政资金困难与损失浪费并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益低下等。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上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未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讲效益的制度环境,绩效评价缺少应有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设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建设却近乎空白,还处于探索阶段,这极大影响了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整体成效。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来看,制订绩效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制定绩效评价的有关政策、制度、办法,组织、协调绩效评价工作开展,建立相应的报告制度和评价结果监督制度等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或政策才能有效开展。从国外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发展实际来看,这项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立法的支持,而且要制度化、经常化。

(二)未形成有效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讲效益的监督机制。目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监督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一些地方开始在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查的内容仍只注重于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核,未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其次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查的目标仍仅限于鉴证形式,只是审查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而未转变为发现管理中存在问题并找出原因,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提高教育财政支出使用效益和支出效率;另外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查的方式仍是提供审计式的鉴证形式和财务报告的事后审查,未能形成事前确定目标、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的方式。

教育支出,要讲科学 篇3

家长要花哪些钱

保教费 保教费是幼儿学前教育的最基本投资,据统计,我国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园际之间保教费存在较大差异。以西安为例,因幼儿园核定级别和办园性质不同保教费有所差异,城镇每月从500元至2000元不等,农村地区则从80元至500元不等,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城市一般从1000元至5000元不等。

伙食费 和保教费一样,伙食费也因幼儿园所在地区和级别不同存在差异。以目前幼儿园普遍执行的三餐一点标准来说,伙食费从每天的10元至30元不等,每月则达到200元至600元左右。

书本费和文具费用 书本费包括一些幼儿园指定的教材和教参书,也包括家长为孩子购买的家庭读物。目前幼儿家庭读物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且价格不菲,既有纸质读物,也有电子音响类读物,还有动手操作的益智类物品。文具费则包括书包、彩笔等等。这些开支因家庭不同的经济水平和家长的重视程度差异也较大。

玩具费 幼儿的玩具种类更多,从功能上来说有益智类玩具、健身类玩具、娱乐类玩具等,尤其是时兴的健身类玩具如电动汽车、轮滑套装等,价格不菲。

体育、娱乐费用 运动、旅游是现代家庭的重要休闲方式。为使孩子体质健康、身姿优美,家长常常带孩子去参加各种运动,如皮球、跳绳、羽毛球、拉力器、足球、篮球、游泳等。为了让孩子心情愉快,玩得开心,家长也会经常带孩子去做各种娱乐,比如去公园、动物园、游乐场,以及看演出等。所以,家长带孩子运动、娱乐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兴趣班费用 兴趣班包括幼儿园内的兴趣班和园外兴趣班,如美术、舞蹈、音乐、体育、外语等,这些兴趣班的收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的家长甚至给孩子报多个兴趣班,则花销更大。孩子参加这类兴趣班,需要家长陪同接送,家长的误工费、交通费也是一笔不小的隐性成本。

除以上列出的消费种类外,幼儿教育类消费还包括带有保险性质的各种教育基金投资,家长放弃工作陪读的误工和租房等隐性损失,重要节日家长送给老师的礼物等人情消费也很常见。

如何才能花好钱

给孩子花钱是否合理科学,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那就是要量力而行,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花钱时不给幼儿带去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不给幼儿带去身体伤害,如给孩子购买的文具书包必须是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给孩子购买的读物是健康的,无渲染凶杀暴力等;给孩子购买的图书不能只重视读写算,加重幼儿教育小学化;不要超越家庭的经济水平借债或贷款让孩子上“贵族式”幼儿园……总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幼儿教育规律、贴近家庭实际情况的投资是最好的教育投资。

突出重点,让幼儿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

家长应让适龄幼儿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孩子到了入园年龄,应该适时入园,由此产生的教育费用是必须的合理的。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有利于儿童良好个性的培养和智力的系统开发,有利于集体规则意识的养成。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家长应当让幼儿接受学前教育。

摆正心态,避免非理性消费

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不一样,天性和潜质也不一样,幼儿教育要着眼于自己孩子的发展,针对自己孩子实际制定教育投资计划。至于升学就业,是家长科学教育计划的必然结果,家长对孩子成才的过早焦虑,由焦虑心态产生的盲目投资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不盲目攀比,眼睛要盯着自己孩子的发展

现在很多家长在幼儿教育投资方面既存在着炫富式的消费,又有因自卑怕人耻笑的面子消费。比如说,为了满足虚荣心,尽管自己家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也要超越家庭经济能力让孩子上收费很高的幼儿园,买昂贵的儿童玩具等等。其实,幼儿教育花小钱也能办大事,也能出教育效果,例如,家长可以给孩子动手制作一些玩具,或在网上寻找一些有趣的知识提供给孩子,同样能收到独特的教育效果。

儿童为本,顺应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儿童享有生存权(生命权和健康权)、发展权(发展体能和智能)、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幼儿的家庭教育投资要有益于儿童的权利保护和诉求表达,充分体现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投资中,凡是不利于儿童安全的和健康的投资是不可取的,不利于儿童发展的甚至阻碍儿童发展的投资也是要加以避免的。学前期儿童有了表达自己意愿和诉求的初步能力,因此在教育投资过程中,有些重要的决定要倾听幼儿的声音,征求他们的意见,逐步培养儿童做出决定的能力。如参加什么样的兴趣班,选择什么样的书籍或学习光盘,购买什么样的玩具和衣服等等,这些和儿童生活密切的事务家长不可越俎代庖,专断独行。

悉心研究,琢磨幼儿教育投资的技巧

幼儿期教育投资是整个教育投资的基础,在幼儿阶段,家长养成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对以后阶段的教育投资具有奠基性的影响。建议家长朋友对自己的教育投资进行梳理:在您现有的投资中,哪些是合理性投资,哪些是重复性投资,哪些是奢侈性投资,哪些是盲目跟风的从众性投资,哪些是超前性投资,哪些是有害性投资。如果发现哪些投资是非理性的,就要及时调整投资结构,做到以最科学的教育投资获得最佳的教育产出。

(王国琪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张勇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

高等教育支出 篇4

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绝对规模,相对规模

一、概念界定

财政教育支出, 是指国家按照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使用用途将部分财政收入划拨教育事业的财政管理活动。在众多教育经费来源中, 财政教育支出是其中的一种。我国教育经费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经费、学费及其他教育经费。

我国《教育法》中规定的财政教育支出的计算口径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 包括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与国家财政预算外教育经费支出, 国家财政预算外教育经费支出又包括四部分: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 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支出, 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支出及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当前我国财政体制存在很多问题, 财政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 国家也正努力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体制。虽然国家财政预算外教育经费的征收也是政府行为, 具有政府支出的性质, 但并不属于规范意义上的财政支出, 所以文章所涉及的财政教育支出仅仅是指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

由于各国的教育体系不同, 并且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文化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 各国教育支出统计口径与分类也不完全相同, 因此教育支出结构的分类及其比较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但从总体上和趋势上进行观察,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分析对象, 财政教育支出结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按财政教育支出在地区间的分配与划拨, 在区域结构上可以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支出, 城乡地区的教育支出。

2.按财政教育支出在不同等级教育的分配划分, 在层级结构上可以划分为初等教育支出、中等教育支出、职业教育支出和高等教育支出。

3.按财政教育支出的用途划分, 在使用结构上可以分为教育基建费支出和教育事业费支出。教育基建费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学校房屋建设以及危房改造等方面的费用支出。教育事业费支出是指财政教育经常性费用支出, 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人员经费支出是指用于教职工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性开支及学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公用经费支出是指教学机构、科研及办公费用及购置教学仪器、实验设备、文化用品和图书资料等方面支出的经费。

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一) 区域差距:东部、中部、西部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政策与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 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各地区的财力状况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同时以地方为主的财政教育支出体制与不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最终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区域配置不均衡, 东部投入最多, 中部次之, 西部教育投入最少。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低下无法满足发展经济的需要, 经济发展缓慢又导致教育投入的进一步减少, 形成恶性循环, 这将极大威胁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与社会的稳定。

(二) 城乡差异:农村和城市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障碍, 同时我国现行僵化的财政体制也成为加大教育城乡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基础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基础教育长期投入不足, 城乡教育经费的差异长期存在。因此必须改善财政教育支出的城乡差异, 努力发展农村教育, 强化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及扶持力度, 缩小教育经费差距, 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 层级教育之间的支出分配比例不合理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全面推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 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 所以我国初、中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支出比重从总体趋势上来看是上升的。从表1来看, 从2006年到2009年间, 高等教育的支出逐渐减少, 中等职业教育支出有明显增幅, 初等和中等教育支出也在波动中有所上升, 但在2010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层级结构中, 初等教育占35.57%, 高等教育所占比重为22.71%, 比2009年增长了将近4%, 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偏低, 只有7.42%。

从我国目前教育发展状况来看, 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 初、中等教育相对萎缩,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加强基础教育应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 政府教育支出应向初等教育更多的倾斜。

数据来源:2008-2011年中国数据统计年鉴及整理计算。

(四) 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存在问题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不够合理, 公用经费支出比重过低, 人员经费支出比重太大, 挤占了用于购置教学设备、图书, 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公用经费支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教育资源在管理体制上不严格, 存在使用过程中的漏洞和浪费, 使得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高效的配置。

(五) 财政教育体制存在问题, 亟需改革

我国的财政教育体制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构成, “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特征比较明显, 基础教育投入以地方为主尤其是义务教育以乡 (镇) 为主, 中央和省级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形式进行补助, 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 以省为主。这样的财政教育体制造成地方教育经费分配结构不合理, 导致了地区、城乡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出现基础教育支出水平的巨大差异。根据2008-2012年中国数据统计年鉴公布的相关数据计算, 2006年, 中央财政教育支出为692.15亿元, 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百分比为10.9%, 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为5656.22亿元, 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百分比为89.1%, 到2009年, 中央支出1191.77亿元, 占9.7%, 地方支出11039.32亿元, 占90.3%, 再到2010年, 中央支出1492.09亿元, 占10.17%, 地方支出13177.97亿元, 占89.83%。一方面, 中央和地方在财政教育支出的总量规模是逐年递增的, 这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关;另一方面, 在2006年到2009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比例不断下降, 而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比例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这与目前以行政分权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在教育提供上居于主导地位有很大的关系。但在2010年这一现象有所改变, 主要是因为政府意识到现行财政体制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改革财政教育体制, 加大中央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比重。

三、对策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上看出, 现阶段我国的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存在失衡问题, 财政教育支出的区域、城乡、层级、内部使用结构急需调整, 财政教育体制亟需改革, 要优化教育财政支出结构, 增强教育公平性。

(一) 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 向中西部偏远地区倾斜

国家应当努力改善中西部和农村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现状, 可以通过健全学生各项教育贷款与补助制度、奖学金制度、减免学费制度、完善财政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资金的倾斜力度, 要更多承担起义务教育的责任, 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的发展, 改变其经济发展落后的面貌, 逐步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二) 教育资源向基础教育倾斜,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应在增加财政教育支出总量的基础上, 增加对初等教育财政资金的投入比例, 加大对初、中等以及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提高初、中等教育的质量, 同时更多地鼓励社会资金来发展高等教育, 稳定和保持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水平。

(三) 努力优化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

要控制保持教育事业费支出中的人员经费支出, 不断增加对基建费的投入力度, 改善办学条件, 增加教学设备、图书等公用经费开支, 使有限的教育经费用于教育事业自身的发展。

(四) 深化财政教育体制改革, 完善财政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的比例, 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教育责任分工, 形成各级政府对教育财政支出的合理分担机制。建立规范的财政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一是要建立横向省际之间及县域之间的教育转移支付框架, 促进各地方政府教育供给能力的均衡;二是加大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重点解决因乡镇财政困难导致的农村义务教育财力保障不足问题。

参考文献

[1]郝菲.财政教育支出问题与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赫娜.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失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3]刘文平.优化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4]王敏.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经济经纬, 2007, (6) .

[5]陶璐.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4) .

[6]韩爽, 韩继深.我国财政教育支出问题分析[J].经济师, 2010, (5) .

加强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篇5

内容摘要 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是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一部分,是国家评价高校办学情况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制定教育政策、分配学校经费和加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开展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育支出 绩效评价 述评

作者1陈俊生,南通大学研究员;2彭宇飞,南通大学副研究员。(江苏南通:226019)

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国际比较 篇6

关键词:财政支出 教育投资 国际比较

0 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达程度、教育投入水平常常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文明程度、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和尺度。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而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在为积极发展本国的教育事业,不断探索和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教育模式和体制,教育支出在各国财政支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是集消费的排他性、一定竞争性、拥挤性和正外部效应等特征于一身的准公共产品。现代各国对教育的投资一般为市场与政府混合提供或政府采取全额免费或部分免费提供教育服务等形式。

近年来,我国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的大量增加有力地支持了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经济不发达,财力也不充裕,教育投入规模和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拟对

世界部分国家财政教育支出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寻求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1 国际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

公共教育历来是各国政府的开支项目之一,但财政对教育的大规模投入则是本世纪后半叶以后的事。其中的主要原因是:①尽管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它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则是在二战之后;②本世纪前半叶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主要国家财力耗尽,客观上限制了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增长;③二战之后,各国经济迅速发展,财力的增加为政府扩大对教育的投入提供了基础;④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财力的大量集中投入,而教育的投资效益又具有间接、迟效、流动和外溢等特点,因此绝非私人资本所愿意和所能承担的,这也在客观上使政府成为教育的主要投资者。

自上个世纪60年代各国大规模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以来,教育经费的增长水平渐趋平稳,世界教育经费占国民财富的比重(表1)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其主要原因是:随着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大规模增长,公共教育经费的绝对规模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而要使这一庞大的绝对规模达到较大增幅的相对增长则绝非易事。

说明:

①1950-1980年数据根据GNP计算,1995-2004年数据根据GDP计算;②德国1950-1980年数据为原联邦德国数据,俄罗斯1950-1980年数据为原苏联数据;③资料来源:根据OECD,Education at a Glance 2008第237页,李福增等《人才与经济发展》第35页。

美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持续保持对教育的较大投入,以美国为例(见图1),二战结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教育支出比例,并通过了一系列法律,保障教育支出的实施。

说明:

①按2000年的美元不变价格计算;②资料来源: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Budget of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Fiscal Year 2009

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持续保持对教育的较大投入的同时,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更以空前的规模增加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在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NICs)中,教育经费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2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25%,普遍高于发达国家15%左右的水平。

韩国1948年的教育预算仅占政府的8.9%,到1980年这一比重提高到18.9%。1962到1986年间教育预算占政府预算的比重平均为16.8%,仅次于国防预算。

台湾地区高度重视对教育的投资,1952年教育经费占预算总支出的24.8%,1980年此比重仍保持在25.02%。

香港地区在港英政府统治期间,尽管实行“不干预主义”财政政策,但对教育实行大规模的干预,1970年代教育经费占预算支出的比重一度达到22%,在1980年代,这一比重仍然保持在15%到20%左右。香港回归之后,特区政府继续大力投入教育,教育经费占政府支出的比重平均在20%以上(图2)。

资料来源:沈祖良,陈继勇:《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经济述评》;香港特区政府《香港年报(1997-2006)》。

近年来,世界各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发展本国的教育事业。1975-1990年,在发展中国家成年人口中,至少接受过某种高等教育的人数增长了大约2.5倍。1995年,发展中国家有4700多万名学生在高等院校学习,而1980年仅为2800万人。

1976年后,印度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的主要拨付机构“大学拨款委员会”(UGC)向所有的高等院校提供经费。UGC重点向15所中央大学及附属学院以及42所达到大学档次的研究院大量拨款;对UGC认可的167所地方大学中达到拨款标准的116所地方大学,有UGC和地方财政联合拨款。UGC的拨款用于学校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增添设备,更新设施,购买图书期刊等,地方财政拨款用于学校的日常开支。

在墨西哥,其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除财政拨款外,还实行普通拨款外的追加补贴政策,确保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所需的资金,加大对一些重点和特殊学科的资助力度。墨西哥政府在1995年、2000年和2004年的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了5.6%、5.5%和6.4%。

2 国际间财政教育支出水平比较

在理论界,通常把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及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作为衡量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主要指标。表1和图1分别展示了这两种指标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国财政制度设计不同和筹资模式不完全相同,加之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不相同,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可比性会相对差一些。

通过对各国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2.1 教育支出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稳步提高是一个普遍的趋势。

经济增长是增进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支出逐步提高是一个普遍的趋势。同时,发达国家的教育支出的总体水平也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2.2 发达国家教育支出水平已经比较稳定。

从表1可以看出,自二战以来,发达国家教育支出占国民财富的比重比较稳定,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比如,德国从1970年的6.4%下降到2004年的5.2%。这主要是因为国民总财富增长较快的原因。

2.3 教育支出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存在着完全对应关系。

教育支出水平虽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的制约,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教育支出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比如,1960到1980年代,东亚的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相对较低,但是教育支出水平却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标准。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教育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3 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分析和比较

3.1 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的进展

党的十七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我国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我国教育财政投入这几年增长幅度很大。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的增长率大部分年份高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2000—2005年,财政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6.4%,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1%,预算内教育支出同期增长率为17.6%。预算内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2000年为13.1%,2005年为13.8%。这表明国家充分重视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经济中,教育正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3.2 目前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教育财政投入虽然增长很快,但与教育发展的需要仍不相适应。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首次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20世纪末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事实上,4%的比例只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据1999年《世界科技发展报告》统计,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5.5%,发达国家在6%以上。美国更是高达7.7%,成为世界上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国家,从而为其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另外,韩国、加拿大等国家超过了6%,甚至达到7%。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水平也有4%。而截至2006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2.27%。

其次,教育财政投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一方面,高等、中等、初等三级教育分配不合理。而我国目前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比重依然偏高,对初、中等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财力在三级教育间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见表2)。高等教育投入过高则挤占了部分中、小学教育经费,其结果必然是既违背了公平,又损害了效率。

资料来源:钟泽胜,《中国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研究》,载《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另一方面,地区间教育投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城乡之间教育的投入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基础教育。缺乏合理的分配结构,即使教育投资的数额比较充裕,不仅不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反而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力。

3.3 从比较的角度看,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应有适当的增加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分别来自一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历史上对教育投入的欠账太多,正当世界主要国家大量增加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之际,我国财政对教育投入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这对目前的国家财政带来了压力。

另一方面,目前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仍然偏少。总之,不论是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在亚太地区;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在各国政府对教育投入的竞争中,我国处于劣势。参照有关国家的历史发展水平,我国教育经费应占到年度财政支出的15%左右,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额宜占到GDP的4%左右,才是一个合理的状态。

3.4 从各国实践看,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需要完善的法规和灵活的机制

根据各国在教育财政投入上的实践经验来看,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教育财政法规应当是我国加强教育财政投入的重要基础,使教育经费的筹集、负担、分配、使用都有法可依,责任明确,推进教育财政决策的民主化、法制化。

同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应灵活采用多种供给与运行机制, 以改善教育服务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政府需要重新界定自己在教育服务中的角色,逐步从目前政府办学校、政府管学校、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模式逐步向多元化制度转变,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强调政府和社会办学力量之间的灵活和多样化的合作,鼓励竞争。

参考文献:

[1]沈祖良,陈继勇.《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经济述评》.第204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东北财经大学课题组.《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财政的国际比较》.载《财政问题研究》.2004年11月.

[3]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年报(1997-2006)》.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5]沈百福.《我国教育投资的进展与问题》.载《教育科学》.2003年第2期.

[6]钟泽胜.《中国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研究》.载《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7]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社会保障支出的国际比较》.载《财政研究》.2007年第10期.

[8]邵培德.《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国际比较》.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9]才秀凤等.《高等教育财政来源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载《黑龙江教育》2007年滴1,2期.

[10]蔚权等.《基础教育财政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载《财经界》.2006年第12期.

[11]金丽红.《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载《金融与经济》.2005年第11期.

[12]OECD.2008.Education at a Glance 2008. OECD Indicators. Brookings Inst Pr.

论我国教育支出改革 篇7

1 现阶段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

1.1 公共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的总量偏低

一般情况下, 我们用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国教育支出的规模, 因为它可以直接反映该国有多少资源用于教育。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 教育支出绝对数额大幅增加, 但是相对数目却增长缓慢, 教育支出占GDP的份额始终徘徊在2%左右, 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度出现下降趋势。我国在1993年颁布的中规定——“筹措教育经费的主要措施: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在20世纪末达到4%, 达到发展中国家八十年代的平均水平”。同时在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中, 提出要确保在2007年使教育财政支出达到GDP的4%, 并力争在2010年达到5%的目标。但如表1所示, 截止到2008年, 中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2.99%, 远低于预期目标。

1.2 教育支出结构失衡

1.2.1 三级教育支出结构失衡

据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情况的资料, 在10个市场经济工业化国家中, 初级教育的社会收益率为15%, 高于中等和高等教育的11%。在26个发展中国家中, 初级教育的社会收益率为28%, 高于中等教育的17%和高等教育的14%。因此, 初级教育从社会角度看是最大的投资形式。因此, 对于处于在发展中国家行列中的我们来说, 政府应在基础教育中起主导作用, 而在高等教育中起辅助引导作用。

为反映每位学生的平均教育经费支出, 我们引入生均支出的概念, 三级教育支出结构由生均支出的比例表示同时, 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 人均GDP600—2000美元的国家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比例应为1:2.5:9.2, 我国的数据为1:2.6:20.6, 远超过标准。这一方面显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畸高, 基础教育过于薄弱, 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低, 筹资渠道单一, 办学效益不高的弊端。

1.2.2 地区间教育投入结构失衡

第一,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之间差异明显。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基础教育上。2006年, 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指标最高的上海市小学生均预算内经费为9409.78元, 初中为10325.89元;最低的河南省小学948.57元, 初中1195.42元, 相差近10倍。

第二, 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明显, 所以我国教育投入基本上走了一条先城市后农村的道路, 导致城乡教育支出差距显著。但是我国有80%以上的小学、64%以上的初中设置在农村。从公平原则看, 城乡学生的生均政府教育投入应当相等。但事实并非如此。当前我国农村教育资金严重不足, 以2004年为例, 全国的各项教育经费投入, 占40%的城市人口获得了其中的77%, 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而2006年, 我国基础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公用经费全国普通中小学是648.42元, 而农村中小学是594.04元。这种地区之间教育投入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各地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差异, 极大地影响了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2 民生财政的视角下教育支出改革的有效途径

2.1 继续加大教育支出规模

《教育法》中规定, 教育经费必须确保“三个增长”, 即中央和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的增长, 生均教育经费要逐步增长, 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要逐步增长。这对我们调整支出规模显然有重大意义。我们应转变政府职能, 在制定预算时, 科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在有限的财力中确保教育支出的优先增长, 并且根据经济发展状况, 将财政收人超收部分更多地用于教育投人, 确保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 做到“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相结合, 切实保障每个人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2.2 大力提倡社会力量办学

根据我国政府目前的财力, 公共教育支出不可能满足我国对教育的迫切需求, 在积极提高公共教育支出的同时, 应该大力提倡社会力量办学。政府如果包办一切教育, 不允许社会力量办学是不合理的, 因为在一个社会中, 总有一部分比较富裕的人对教育有更高的要求, 而私立教育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同时, 私立教育的存在可以促进公立教育水平的提高。只要政府对私立学校加强管理, 私立学校一方面为国家节省了大量教育经费, 特别是对我国来说, 可以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于最需要的地方, 另一方面又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是一件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利的事情。

2.3 合理安排教育支出结构

首先要合理调整三级支出结构。一是基础教育, 对于我国而言, 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普及, 降低文盲率, 提高整体公民素质, 保障社会稳定, 经济健康发展。二是高等教育, 主要由受益者个人承担资金, 财政以助学政策和助学贷款的形式予以资助。为了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来支持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私立大学给予政策的支持和适当的财政补贴。三是职业技术教育, 由于其与物质生产领域有较直接的联系, 带有明显的商业收益性, 因此其资金来源基本上由市场机制决定。在我国应由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或受益人承担。但是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促进就业、再就业, 消除贫困落后地区接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我国政府也应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增加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其次是合理安排地区之间教育支出结构。现在我国基础教育主要由县和乡两级负担教育经费, 中央和省一级财政支出比例过低, 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直接导致了教育支出水平的不同。现阶段中, 我国应加大中央、省两级财政教育支出力度, 把重点放在中西部地区, 同时加大地区之间转移支付力度, 以东部带动西部教育事业发展。就教育结构而言, 财政教育支应在中西部地区应把重点放在初级教育方面, 而在东部发达地区, 由于中、高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高, 这些地区教育财政支出应重点放在中、高级教育方面。就城乡而言, 我们应继续推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 弥补农民对于教育的投入不足。

2.4 公布教育信息, 建立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加大监督力度

为促进民生建设, 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教育领域的支出逐年增长。然而, 虽然我国的财政支出中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 但由于监督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滞后, 许多“民生”本意的财政资金安排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政府应每年将各级财政对教育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在网络媒体上公布, 让公民了解当地教育资金状况, 并给予监督。同时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是民生资金从注重资金投人管理向注重支出效果管理转变的重大改革措施。只有通过建立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才能帮助教育部门调整和优化预算支出方向和结构, 真正反映财政支出的合理性, 使有限的民生资金得以科学合理使用, 提高民生资金管理水平。

摘要:教育是政治建设、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是形成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的核心力量, 然而我国现阶段教育支出存在多种问题, 如何从民生财政的视角研究教育支出改革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高等教育支出 篇8

在改革开放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整体的规模以及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是在高等院校发展的过程中,资金不足已经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阻碍,许多学校由于经费不足而难以开展相应的高水平教学工作。所以说,必须要积极的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对于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进而最大程度上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的必要性

2.1 缓解办学经费短缺

在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发展当中,资金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经费使用效率较低的影响,许多学校在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当中,由于经费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制定出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能够极大地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更好地发挥出其在缓解经费紧张方面的作用,为协调经费不足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说,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更好地缓解高等院校的办学经费短缺问题。

2.2 促进教育改革实施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当中,资金的使用状况直接影响着其教学质量的提升。而通过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能够明确高校内部的资金使用状况,从而更好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在建立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以后,能够对于高等院校的资源配置情况有一个更为清楚的了解,从而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更好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促进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更好地发挥出其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所以说,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改革,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准确性,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3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3.1 立法工作缺失

在我国当前的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当中,由于相应的立法工作缺失,使得许多的具体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整个机制的构建,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缺乏相应立法工作的基础上,高等院校许多的评价标准制定以及评价方式的选择都面临着众多的难题,这就对于高等院校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制的完善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因此,在缺乏相应立法工作的基础上,许多绩效评价标准的制定存在严重的问题,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3.2 支出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目前高等院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资金使用效率较低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而在目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当中,支出监督机制存在严重的漏洞,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监督机制来对自身的财政支出进行管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对于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在高等院校目前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当中,仅仅是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审查,并没有去深究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更好地促进监督工作的开展,这就使得其整体的资金使用效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3.3 重视程度不足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最主要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资金的优化配置,从而充分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发展当中,资金大都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支出,这就使得其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效果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下,高等院校在资金的监督管理当中也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监督责任制,无法有效地发挥出各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4 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对策

4.1 强化立法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目前高等院校教育工作当中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必须要强化相应的立法工作,为各项绩效考核标准提供一个科学的指导,进而在最大程度上为绩效评价机制的完善提供可靠的保障。这就需要国家立法部门在现行的各项高校法律当中,强化相应的绩效评价管理内容,从而对高等院校的财政支出进行有力的制约,促进其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特别是在完善的法律规范下,高等院校的各项财政支出能够更好地接受监督,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构建内部会计预算体系

在建立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当中,离不开必要的会计工作的开展,只有依据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才能更好地构建起相应的绩效考核平台,为缓解其经费紧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高等院校应该构建起内部会计预算体系,通过利用科学的会计计算手段与方法,对于自身的各项财政预算进行更为科学的计算,从而为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除此之外,在构建内部会计预算体系当中,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预算支出考核机制,从而利用科学准确的考核结果,更好地开展相应的资金预算工作,促进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3 健全相应配套制度与设施

高等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的基础设施相对来说较为完善,但是在涉及财政支出绩效评级当中,其自身的配套制度以及设施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就使得其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遭受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在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配套设施与制度,通过构建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以及数据库,为绩效评价制度的完善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除此之外,教育以及相应的财政主管部门应该对自身的财政支出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科学准确的分类,更好地促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制的建设。高等院校也应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教育宣传工作,保证各部门能够加深对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认识与理解,为其下一步的完善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5 结论

在高等院校发展的过程中,资金不足已经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阻碍,许多学校由于经费不足而难以开展相应的高水平教学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型学科当中,由于资金的短缺造成基础教学设施的不完善,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在高等教育当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不完善造成的,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所以说,必须要积极的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对于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进而最大程度上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莹,陈红喜,袁瑜.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平台运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江苏高教,2013(4).

[2]廖开锐.浅谈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教育财会研究,2012(4).

我国教育支出的结构分析 篇9

一、我国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 我国对教育的战略地位的认识已经提高到了相当的高度。各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在逐年递增, 从表1可以看出, 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4年以来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我国教育仍然存在着支出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1、政府教育资源相对短缺, 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偏低, 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亦偏低。

从表1中看出, 近段时期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在1991年617.8亿的基础上翻了两番多, 到2001年, 达到了3000个亿以上。但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重较低, 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 (GNP) 的比重, 在本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未能达到1995年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 更低于4.9%的世界平均水平。预算内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也偏低, 如果把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税费、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和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计算在内, 财政性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也仅仅能提升近4个百分点, 低于韩国 (1997年) 20.5%、泰国 (2000年) 22.44%和墨西哥 (1999年) 25.54%的水平。近几年来, 预算内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增还减, 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的走势逆向而行。财政性教育支出未能与经济同步增长或优于经济增长, 使得政府教育经费对学校运转的支撑力度没有得到增强, 而教育接受者的家庭或个人直接负担的教育成本较大。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教育支出的区域结构不合理, 东、中、西部差异明显。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较大差异, 各地区的财力状况也有较大差异, 加之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不一致, 使各地区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差异较大。另外, 在我国目前以行政分权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下, 中央设立一部分专款进行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则负担着几乎全部的基础教育拔款和占高等教育总投资近一半的地方属高等院校拔款, 因而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的多少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公共教育支出的水平。从表2可以看出:2000年, 预算内教育经费拔款占本级财政支出比重最高的省份是江苏省, 达24.25%, 其次是湖北省, 达22.78%;最低的省份是西藏自治区, 仅4.61%, 再次是甘肃省, 仅有6%;全国平均水平为11.73%。2004年, 全国人均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为309.86元。全国各省区市人均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较大差距,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市13个, 占41.94%。2004年, 北京市人均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1146.65元, 排在第1位;当年四川省人均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181.58元, 排在第31位。2007年北京市人均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是当年四川省的6.31倍。因此, 我们可以看出, 受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急剧扩大,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了教育投入水平间的差距, 东部地区投入最多, 并从东至西呈梯级递减分布, 且级距日益扩大。据统计, 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速度、人均教育投入水平、生均投入等各个地区的差距都显而易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不发达, 既不能满足发展教育所需的基本资金, 也不能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 从而导致一些地区连九年制义务教育都没有得到普及。教育水平低下, 普遍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口素质就成为空话, 更无法满足发展经济的需要。经济难以发展反过来又导致教育投入的进一步减少, 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结果只能是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这不仅威胁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从长远看还将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

3、我国财政性三级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

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资料表明, 各国教育资源在各级教育中的分配情况是随着本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一般而言, 在经济发展初期, 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比重极大, 三级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比重, 将按初、中、高的顺序呈递减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扩大, 这时在整个教育结构中, 初等教育的比重将有所下降, 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比重将有所上升, 其中, 中等教育的比重上升幅度会更大一些。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比重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初等、中等教育的比重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同时, 各级教育各自所占比重间的差异将大大缩小, 教育的结构形式趋于均衡。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费研究小组对50多个不同发展水平国家教育结构的统计研究结果, 人均GDP在600到2000美元之间时,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投资比例应为40.5%:29%:17.9%。而2002年我国的人均GDP值为988.4美元, 其财政性三级教育投资比例却为33.34%:34.88%:22.56%, 此外, 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中学与小学的在校学生年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例为11.84:1.46:1。由此可知,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政府教育支出应向初等教育倾斜, 但是, 我国当前的财政性三级教育支出结构呈现出高等教育投资比例明显偏高, 而初、中等教育投资比例较低的状况, 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4、教育支出内部结构存在问题。

教育支出内部结构, 按照支出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部分: (1) 教育基本建设支出, 指用于购买房地产、校舍建筑、大型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支出。这部分支出是发展教育的基础, 属于教育资本支出。 (2) 教育事业费, 指用于学校的日常运行所需的教职工薪金、学校图书设备、福利服务、校舍维修、校园绿化等方面的支出。这部分支出关系着教育质量的改善, 属于教育现期支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的教育事业费支出占预算内教育支出的比例一直较为稳定, 基本保持在80%左右。而教育基本建设支出则变化幅度较大, 且基本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固然与教师待遇的改善而导致的人员经费大幅增加有关, 但也与教育部门的一系列相关管理及改革措施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改进措施及政策性建议

1、加大财政教育支出在教育投入中的比重。

目前财政性教育支出约占我国教育投入总量的80%左右, 这一比例与国际相比是比较高的, 但由于我国当前还不能很好地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教育领域, 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成为增加教育投入总量和解决社会对教育过度需求的关键。为此, 首先需要确保现在预算内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 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教育法》, 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提高, 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在预算安排时, 应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拔款的增长要快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生均教育经费、教师工资、公用经费要逐步增长的标准安排教育支出。其次, 在财政部决定从中央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前提下, 地方财政的超收部分也应更多地用于教育投入。此外, 要研究增设教育专项资金的新渠道, 考虑开征教育税以取代现在的教育费附加, 并且将中外各类企业都纳入征税范围, 从而拓宽税基, 稳定税源, 专款专用, 使财政教育支出具有更加可靠的收入来源。

2、调整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中的分配结构。

针对我国目前适龄入学人口数量多、基础教育普及率尚待提高, 以及小学和中学教育经费投入相对偏低的状况, 应当适当地提高基础教育, 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支出比重, 并相对降低财政性教育经费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重。另外, 在教育经费总体向基础教育倾斜的前提下, 注意使各类学校教育经费的分配比例日趋合理。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直接而密切的学校、专业等, 要适当加大投资力度, 而其他类型的学校和专业也要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给与适当的投资分配比例。

3、进一步调整大、中、小学的规模与布局。

近年来, 各级政府在这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 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为此, 可以对中、小学采取合并的办法, 即将生源严重不足的中小学并入邻近的学校, 或通过评估后, 将没有多大发展前途的学校的师生及设备分配给邻近几所学校等所谓瓜分的办法, 来对中小学重新布局, 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网点点尽可能地加以重新规划和调整, 而对于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那些大、中专院校, 可以采取“关、停、并、转”的方法, 促使学校之间的联合, 并裁撤、合并或重新调整一些系别和专业的设置, 逐步使我国高校规模趋于适度, 专业结构趋于合理。

4、努力改善教育支出地区不平衡的现状。

当今, 我国东西部地区教育投资不平衡的现状对我国教育乃至经济发展都极为不利, 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为此, 在教育投资的地区分布上, 国家应当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资政策的倾斜力度, 努力改善中西部, 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现状。“希望工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学校和学生的困难, 但绝非主流, 可以通过完善和实行学生教育贷款制度、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以及特困生补助或差别学费制度等, 来帮助贫困地区尽早改变其教育和经济发展落后的面貌, 从而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

5、调整教育事业费与基建支出比例。

目前, 我国教育事业费在全部教育经费中的比例偏大, 而基建支出相对偏小, 为此, 一方面应当通过加大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力度, 裁撤冗员, 并适度提高生师比等措施, 节约教育事业费的开支;另一方面, 要相对的提高学校基建投资的比重, 改造教学建筑和设施, 改善教师居住条件, 购置和更新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 使得教育事业费与基建比例趋于合理, 从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摘要: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不断扩大, 表明了财政对公共教育支持力度的加大, 但在支出结构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现存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财政教育支出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教育,支出结构,分析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9.

[2]刘玲玲:公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3]刘华:优化财政性三级教育支出结构[J].中国流通经济, 2004 (12) .

浅析我国财政教育支出问题 篇10

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

1、教育支出总量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9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的经费为617.83亿元, 从下表可以看出, 1999年已增加到了2287.18亿元, 到2006年更是突破了6000亿元, 相比于1991年增加了9倍多。虽然国家对教育投入的总量在不断增加, 但相对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还是偏小。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要在2000年实现我国教育财政投入占当年GDP总值的4%的目标, 但进入20世纪以来, 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却始终在3%左右徘徊。而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左右, 其中发达国家达到了9%左右, 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了4.1%。这样的现状如果持续下去, 不仅不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也会使国家发展必需的人才储备出现供给问题。 (见表1) 2、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不仅在总量上不足, 在支出结构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城市和农村的教育投入相差巨大, 教育支出的城乡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教育一直处在投资不足的状态, 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支出的大部分由农民自己负担。农村普通中小学的生均预算内经费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2004年为例, 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经费相当于全国水平的81%, 农村普通中学生均预算内经费相当于全国水平的85%。这形成了广大农村地区“落后——教育投入低——落后”的恶性循环, 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分配的差距。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加大了对农村的教育投入, 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免费, 这一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第二、教育支出在初级、中级、高级教育之间的分配比例不合理。这三种教育的外部性不同, 初等教育的外部性最强、投资效率最高, 教育支出应该根据这种特点合理分配在这三种教育上, 国际上普遍的做法是加大对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支出, 国的教育支出体制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构成, 基础教育投入以地方为主, 中央和省级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进行补助;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 以省管理为主。近几年来,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家教育投入分级负担的体制导致了各地区对教育投入的不平衡2004年, 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最高的是广东 (4217378.9万元) , 最低的是青海 (190741.6万元) , 相差20多倍, 财政教育支出的地区差异之大可见一斑。

二、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政策建议

1、完善财政对教育投入的机制, 提高财政教育支出规模。

首先, 加强教育投资制度建设, 明确各级政府对各级及各类教育的投资责任和投资标准, 实现教育投资规范化、法制化和标准化, 做到教育投入有法可依。其次, 提高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加大对教育投入尽早兑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中央政府可以采取发行教育债券等方式多方面筹措教育经费, 缓解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不足的矛盾。

2、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努力解决存在的各种结构失衡问题。

中央财政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 改善教学条件, 提高教育质量;加大对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提高全民素质。同时中央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一方面通过财政专项教育转移支付, 重点解决落后地区办学、教学环境的问题, 另一方面, 从发达地区集中资金, 向落后地区进行转移支付, 可以弥补落后地区财政教育缺口, 促进各地方政府教育资源的平等化。

3、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除了基础教育之外, 非义务教育应推行多元化发展, 高等教育可以实行市场化。另外,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引导企业、个人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提倡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王国清, 马骁, 程谦, 财政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篇11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

一、引言

为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并改善教育质量,西方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管理改革。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要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同时提高效率强化监督。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是使得我国的适龄儿童都可以得到一定质量的义务教育,从而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平。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希望可以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二、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绩效评价指标是对项目进行绩效衡量的重要依据,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绩效评价的基础环节。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全面的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以目标结果为导向,坚持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原则,为绩效评价的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投入指标、产出指标、经济绩效指标、社会绩效指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指标体系可设置如下:

投入指标:义务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产出指标:毕业生数、升学率、师生比、专职教师比;经济绩效指标:义务教育财政支出GDP的变动系数;社会效益指标: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与收入分配公平的变动系数、社会公众满意度。

三、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绩效意识薄弱

部分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绩效管理意识淡薄,对绩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绩效管理没有贯穿义务教育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对于资金的配置和使用缺少科学的评价,大家的思想意识还停留在通过加大资金的投入总量来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层面上。

2.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第一,缺少统一的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义务教育绩效评价工作的完成需要很多部门的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项工作在我国并没有一套完整、统一的评价体系,各地区评价指标不一致、评价方法多样导致地区间的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不利于我国财政绩效管理的发展以及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二,缺少公平性指标。义务教育作为公共物品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公平性对义务教育显得尤其重要。目前我国学者在义务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上,主要按照“3E”原则,较少涉及公平性指标。公平是义务教育不断发展的保障也是财政资金使用有效性的体现,绩效评价过程中缺乏对公平性的考察会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底下同时也不利于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配套措施不健全

第一,政绩考核制度不完善。目前通常通过经济发展的提高程度来考核相关官员的工作政绩,但教育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有很大的时滞性。对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相比于固定资产来说见效慢,使得财政金更多地被投入到见效明显的项目上,制约了义务教育财政资金的投入水平。

第二,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缺乏必要的法制环境。现阶段我国并没有形成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相应的保障制度,法制化进程缓慢,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绩效评价是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指标体系作为基础,也需要法制进行支撑。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制环境还需要不断地建设完善。

四、完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策建议

1.明确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定位

第一,强化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意识。我国的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处于起步阶段,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大多数地方政府、财政及教育部门侧重于对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注重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没有充分考虑资金的效率和效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宣传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的意义与重要性,理论联系实际,使得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深入人心。

第二,树立以公平为本的财政效率观。公平和效率是财政支出的两大原则,从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绩效评价指标来看,并没有很好得反映出公平性,包括城乡间、校际间、地区间的公平问题,脱离公平的效率实质上是无效的。应该在保证公平性的前提下,不断探索提高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效率的方法。

第三,端正义务教育绩效评价的目的。虽然各地都展开了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但很多都是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而走的一个形式,或者是用“绩效评价”这个新兴的事物来显示自己的先进性,没有正确地认识到绩效评价的目的。对于绩效评价停留在得出评价结果这一表面上,没有与之后的预算工作相结合,没有体现出绩效评价的真正价值。

2.构建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第一,建立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的结果都要通过一定的指标来体现,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绩效评价工作的核心。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考虑效益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公平性。一方面由于教育的特殊性,指标选择中不可量化的事物比较多;另一方面由于各地区发展程度不同,对于指标的选取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在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置时要有侧重点,使得在可以得出客观有效的绩效评价结果的同时也便于地区间比较。

第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绩效评价工作队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主体主要是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这两个部门要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朝着义务教育绩效评价的目标努力。虽然有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等对义务教育财政经费进行监管、评价,但会存在由于集权、权力争夺而造成效率低下等问题,这就需要专门的中介机构和社会公众参与进来监督绩效评价工作,真正做到绩效评价公开化。

3.加快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配套制度建设

第一,加快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进程。法律法规是保障政策从制定到执行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教育财政法和绩效评估法,导致了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随意性。为了使得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框架内有序进行,必须加快法制化进程。

第二,发挥绩效评价结果的作用,建立问责机制。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一方面可以反应出各部门的工作成效,使得各部门发现并及时改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评价结果也可以作为日后预算支出的参考,逐渐形成“绩效+拨款”的预算管理模式。同时,问责机制是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手段,有必要建立“支出、管理、结果责任”一体化的问责机制,提高各部门的责任意识,进而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义务教育质量的目的。

第三,完善管理模式,加强全过程绩效管理。全过程绩效管理是对项目事前、事中、事后整个过程与绩效相关事项的全方面管理模式,包括事前对绩效目标的申报、事中跟踪问效以及事后绩效的评价。把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点前移到事前的预算申报和事中的跟踪问效,不断了解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情况,及时改进影响绩效结果的政策举措。结合事前、事中的管理,进行事后绩效评价,实现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全过程管理。

参考文献:

[1]杨华章.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成刚.中国教育财政公平与效率的经验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2.

[3]樊燕,邢天添.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J].湖北大学学报,2013(2):131-135.

[4]杜玲玲.义务教育财政效率内涵度量与影响因素[J].教育学术月刊,2015(3):67-74.

作者简介: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篇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和OECD国际组织, 一般采用财政教育支出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 一词定义各级政府机构用于教育的支出, 不直接与教育有关的支出 (如文化、体育、青年活动等) 原则上不包括在内, 政府其他部门或同等机构, 如卫生和农业部门用于教育的支出则包括在内。该定义强调财政教育支出是各级政府的教育支出, 以区别于其他私人来源的支出。世界银行 (2001) 对“财政教育支出”的定义是“对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加上对初级、中级及第三级私立教育的补贴”。我国与“财政教育支出”相关的概念分别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是指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 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 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 校办产业减免税, 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是指中央、地方各级财政或上级主管部门在年度内安排, 并计划拨到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主办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事业单位, 列入国家预算支出科目的教育经费, 包括教育事业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基建拨款和其他经费拨款, 其外延小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是指国家机关以提高财政教育资金分配与使用效益为目的, 在有效开展财政教育支出合规性评价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 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 对照部门预算要求, 对财政教育支出行为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与反馈。其本质是在实现财政分配基本职能过程中体现的国家主体对其他相关主体的一种效益性制约功能, 其目的是促进国家财政资金配置与使用效率的提高。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从动态角度分析, 可以理解为财政教育支出资金运行链条。在整个链条中财政支出过程可以划分为若干个运行环节, 具体可分为财政教育资金的分配环节、财政教育资金的拨付环节、财政教育资金的使用显效环节。财政教育资金的使用显效环节又将涉及到财政教育支出活动的四个方面即成本、投入、产出、效果。投入是指用于提供教育服务所使用的资源, 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过程是指取得投入后提供产出或实现成果的方式。产出是指教育机构获得投入后通过一定方式提供给学生的教育服务。成果是指通过产出所要实现的目的, 也就是一项活动最终取得的成绩是什么, 反映了相关活动的社会影响。这些环节构成了财政教育支出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这一资金运行全过程都需要进行有效性的评价。所以, 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 从动态上说是财政教育投入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时要遵循“3E”原则。所谓“3E”原则是经济性 (Economy) 、效率性 (Efficiency) 和效益性 (Effectiveness) 的总称。“3E”实质上是三种关系, 涉及到财政教育支出活动的四个方面即成本、投入、产出、效果。经济性评价, 反映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的规模和强度;效率性评价, 反映既定数量的财政教育支出所获得的各种有形产出, 比如毕业生数, 生均图书资料册数、生均教学设备价值等;有效性评价, 反映财政教育支出对改善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状况和教育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比如教育服务综合评价世界排名的提高等。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对财政教育资金分配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分析, 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二、财政教育支出评价的基本思路和逻辑顺序

利用普遍采用的绩效评价方法, 依照财政教育支出本身的特点, 本文评价财政教育支出绩效依据的基本思路与逻辑顺序是:首先按照前述原则, 建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各层次的评价指标, 每个层次的评价指标都涵盖三个方面, 即基础类指标与评价类指标, 其中基础类指标是指财政教育支出的投入类、过程类、产出类与效果类四类指标, 运用这四类指标分别测度财政教育支出的投入、过程、产出与效果四个方面的实际水平。评价类指标是指经济性、效率性与有效性三类指标。在此基础上, 依照本文对财政教育支出范围的界定, 运用构建的基础类指标与评价类指标分三个层次对财政教育支出进行评价, 即基础教育支出评价、中等教育支出评价、高等教育支出评价。最后, 通过权重设置得出财政教育支出的总体绩效评价。在各层次的评价中, 主要依据“三E”原则。整个评价活动的逻辑思路用图表示如下:

三、构建财政教育支出评价指标体系

(一) 评价指标的选择

基于上述指标选择的思路与指标构建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外, 本文结合财政教育支出自身的特点, 在指标的选择上还依据全局性原则、层级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其中全局性原则指, 财政教育支出同其他财政支出一样追求社会整体效益, 全部支出的过程涵盖投入过程与耗用过程, 这不但涉及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与多个环节, 也涉及教育基础设施的建造与教育发展能力的增强, 同时还涉及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其他部门等。因此, 财政教育支出的评价, 不但包括财政支出本身的直接效用, 而且应从总体社会效益出发, 把财政资金的拨付和消耗置于提高社会综合教育素质的过程中进行评价。层级次性原则指, 教育领域的多层级性, 决定了财政教育支出的多样性, 进而形成了财政教育支出效果的不同层级, 评判财政教育支出效果要从整个财政教育支出总效果、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效果、中等教育财政支出效果、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果等多角度出发, 进行多层级分析与评判。独立性原则指, 若一项评价内容已在分类指标中显示, 则在综合指标中就没有相同或类似内容的指标, 保证各评价的独立性, 以避免出现重复评价, 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根据这三个原则, 选用指标如下表所示。

(二) 评价标准、计分方法及权重的选定

在通常的绩效评价中, 可对评价指标采取两种评分方式。一种为“横向比较法”, 把被评价对象评价指标的具体数据和其他可比对象同期数据进行比较, 得到评价结果;另一种是“纵向比较法”, 把被评价对象评价指标的取值与过去某一时期的取值展开对比, 经由前后数据的变动得到评价结果。横向比较法的特点是能够客观反映被评价对象所处的水平, 正确反映被评价对象实际的发展状况;但无法直接反映出被评价对象在一段时期取得的进步与成果, 不能很好反映被评价对象相关部门工作的努力程度与成效。纵向比较法的特点在于能够较好反映被评价对象在一段时期取得的成效, 也能够较好反映相关部门工作的努力程度与成效。依照教育支出评价的特点, 保证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 本文在评分方法的选择上采用纵向比较为主, 横向比较为辅。具体来说, 就是在各指标标准值的处理上, 对标准值越高越佳的指标, 标准值乃这几年的最大值;对标准值越低越优的指标, 其标准值乃这几年的最小值;对标准值既非越高越佳也非越低越优的指标, 其标准值运用理论标准与协调原则来确定。理论标准就是依据经济理论的一般原理推算其标准, 如指标中的资金到位率, 理论上讲, 作为科学的预算编制, 其执行过程在没有特殊例外的情形下, 应得到切实执行, 因为预算由立法机构批准后就已具有法律效力, 任何改变均为违法行为。

协调原则, 就是依据社会成员认可的或已被国际社会一致公认的、或需要与其它同类项目协调的原则, 某个指标的值是定值或是区间范围。譬如人均教育支出GDP弹性, 为保持支出项目间的协调与社会资源配置协调, 其取值通常为0.8-1.2。本文设定人均科研支出占社会人均科研支出比重、生均教学科研人员数量与各学校生均教职工数量比以及校均规模的标准值为1, 主要是出于教育科研与同类协调发展的考虑。依照所确定的标准, 对各指标进行计分, 在取得各指标计分结果后, 就要确定权重。权重的确定分两个层次, 先确定各类型指标的子指标权重以得到各类型指标的综合得分。子项指标权重设计为简单加权平均法, 即各子项指标的权重相同。再设置三类指标权重, 即经济性、效率性与有效性的综合得分。依照相对重要性原则确定三类指标权重。其中, 经济性是0.3, 效率性是0.3, 有效性是0.4。有效性权重为0.4, 大于经济性与效率性, 是考虑到财政支出的最终目标而定。这样, 就可得到各层次财政教育支出的绩效状况, 最后再根据各层次的重要性汇总得出整个财政教育支出的绩效得分, 汇总过程也要确定各级教育权重, 为保持评价过程的统一性, 在各层级教育的权重确定上, 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权重最高为0.4;相对于基础教育, 中等教育支出相对而言, 略显次要, 此项支出权重为0.3;高等教育支出的权重为0.3。

(三) 不同层次及综合绩效评价的结果

本文分析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财政经费统计年鉴》、还有部分数据采自财政部和统计局网站。由于篇幅有限, 这里略去各层级支出基础类指标与评价类指标的数据计算过程及结果。依照各层级基础类指标计算的分层评价类指标得分见表4。同时按照各层级权重的设定汇总得出中国财政教育支出的总体绩效 (见图2和图3) 。为了研究各层级不同权重设定对总体绩效的影响力度, 还分别计算了3个层级在不同权重 (40∶30∶30) 与 (50∶3 0∶20) 情况下的总体绩效水平。

四、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政策含义

财政教育支出政策实质是一项公共政策, 在我国不仅涉及到部分人口 (指受教育者) , 而且涉及到13亿的全体人口 (指人力资本状况) 。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 公共政策的取向和政府作用是什么呢?依照前面绩效评价中显露的问题, 首要需要明确新的发展战略, 即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缩小受教育差距, 消除教育贫瘠。有效的公共政策和政府功能定位是改善公平、提高效率、促进发展。表现在教育事业上就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旨在投资于人力资本的基本教育供给政策, 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获得充分利用, 最大限度地改善基本教育服务在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之间的可及性, 缩小因收入差异形成的受教育差距和享受基本教育服务水平的差距, 进而提高全体人民的人文素养。

落实到具体政策上, 当前财政教育支出政策需要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 明确政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位置, 增强政府在教育事业中的支出责任

绩效评估的结果表明, 我国教育投入整体绩效较低的首要原因在于财政投入不足, 教育领域的市场化倾向使此种矛盾更为明显。因此, 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家财政的教育投入比例, 确保现有预算口径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各级政府要按照《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规定, 充分挖掘各级财政增加教育投入的潜力。在预算安排时, 各级政府要在保证落实《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中央、地方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重, 地方财政的超收部分也应更多地用于教育投入, 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同时根据每年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 为教育投入建立一个有法律保障的稳定资金来源。

(二)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资源的整体绩效

由于教育事权的地方化, 使得我国财政教育资源的配置呈现出较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 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 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 教育资源的占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种“二元”的教育资源配置结果不仅造成了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水平, 公民的受教育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也造成了城乡和地区之间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直接降低了有限教育资源整体效率的下降。所以, 除了增加政府教育领域的支出规模外, 还要关注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性。当前政府的教育投入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供给水平上, 降低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程度, 同时调整教育支出的事权结构, 提高中央政府在基础教育的支出责任, 中央政府应通过适当的转移支付和支出安排为不同地区提供公平的基础教育服务, 这正是我国政府制定的教育服务均等化原则的战略体现。

(三) 建立财政教育支出的绩效评价机制

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按照其流程主要分为战略评价、投入评价、过程评价与产出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 战略评价的对象是教育部门中长期规划, 对年度预算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 完成目标所需的资源, 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以及今后的具体工作计划进行考察。投入评价的对象是公共教育支出的年度绩效计划, 主要是审核战略规划按照教育财政年度编制的具体计划, 将中长期战略目标分解并落实的情况。过程评价以目标单位的年度绩效报告为依据, 将教育预算本年度的实际执行情况分别与年度绩效计划以及上一财政年度的完成情况进行比较,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同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可行性建议。产出评价是指当教育项目完成后, 项目单位应提交最终绩效总结。由绩效评价委员会对提交的最终绩效总结予以核实分析, 并通过实地验收的方式对项目的完成情况、产出水平、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同时, 相关部门应该研究和制定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管理办法, 对评价结果运用的目的、范围、程序、权限等作出具体规定, 指导和规范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财政部门可以把考评相关信息作为加强公共教育支出管理, 调整教育资源分配政策, 改善公共教育投入模式的重要参考依据和今后制定年度预算的重要因素。可以说, 建立严格绩效评价机制对保证资金的足额到位和资金的使用效率非常重要。

(四) 强化财政教育支出的透明度

财政教育支出信息公开的原则应当是“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教育支出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 需要通过政府公报、红头文件、党报、党刊、电视台、电台、墙报、专栏、布告、标语、固定的信息公开厅、公开栏、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信息公开服务热线、政府网站等多种形式定期发布、及时更新教育支出政策信息, 最大程度地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覆盖范围, 使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知晓了解教育支出信息, 始终把方便群众作为选择教育支出信息公开方式的首要考量, 而不受限于“信息特点”, 仅从自己省时省力与否的角度出发, 从而保证财政教育支出的合规、合法与合理。

(五) 大力培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 教师在教育事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队伍良莠不齐, 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水平差距明显, 学生受教师关注程度差距加大, 这些都是教育的不公平, 同时加剧教育的不公平。教师自身受教育程度和工作能力的差异、教师待遇和职业前景的差异, 教师工作压力的加大, 教师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都对教师队伍建设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平等地享有教育。我们要逐步改变片面强调学校办学条件的优化, 加大对教师的尊重理解和关怀帮助, 不能单方面要求教师奉献, 而忽视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要划拨专项资金, 保障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空间和职业发展空间, 提供必要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鼓励和扶持教师通过各种形式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信念和专业价值。加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 敬岗爱业, 勤勉奉献。

摘要:基于绩效评价的一般原则, 构建用于评价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绩效的三类指标体系, 即:基础教育支出绩效指标、中等教育支出绩效指标、高等教育支出绩效指标。通过对2000-2009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绩效的评估得出结论:该期间,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整体绩效不甚理想, 10年间绩效平均得分71分, 其中, 基础教育支出绩效波动中有所提高、高等教育支出绩效明显下降、中等教育支出绩效下降后回复, 财政教育支出整体绩效呈现出下降态势。财政教育支出绩效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不适当退出与财政教育资源配置的“二元”结构。因此, 合理调整财政教育支出的事权结构, 强化各级政府教育财政领域的支出责任, 调整支出结构, 提高教育服务的供应数量和质量, 降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程度是今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政策的关键。

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效益性

参考文献

[1]郭亚军, 姚爽.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地方财政研究, 2010 (01) .

[2]贾康, 孙洁.平衡计分卡 (表) 方法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设计初探[J].山东经济, 2010 (01) .

[3]Shih-Jen Kathy Ho, Yee-Ching Lilian Chan.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Balanced Scorecards in Municipal Governments[J].The Journal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2, 51 (4) .

[4]Barro, Robert J.and Xavier Sala Martin.Public Finance in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2, 59 (4) .

[5]Robert Kaplan, David Norton.Link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strateg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Fall, 1996 (9)

上一篇:当代军旅题材下一篇:办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