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理念(精选12篇)
高等教育理念 篇1
摘要:文章论述了高等服装教育理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阐述了高等服装教育理念具有导向性、历时性与前瞻性等特征以及高等服装教育理念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形成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改革等作用。
关键词:高等服装教育,服装教育,教育理念
中国高等服装教育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历程中发展迅速, 但随着国内外教育环境的变化, 它的改革也面临着新的课题。我们认为从教育内因的角度出发, 探讨和分析教育理念问题, 将能为国内高等服装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高等服装教育理念的界定
教育理念属于教育哲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1], 虽然这个概念在中国教育文本中的使用已经很频繁, 但是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与理解。李萍教授等人 (1998) 、王冀生教授 (1999) 、睢依凡教授 (2000) 、韩延明教授 (2003) 都对教育理念的概念进行了论述。以韩延明教授的界定为基础, 本文可以给出高等服装教育理念一个初步的定义:高等服装教育理念反映高等服装教育的本质特点和教育理想, 是教育主体对高等服装教育的价值取向、应然状态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的观念体系。
由于教育理念是个外延比较宽泛的普遍概念或上位概念, 如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教育看法、教育认识、教育理性、教育信念、教育信条等都在理念之中, 而理念本身也包含了上述概念的共性[1], 因此可以通过这些概念的外在形式加以认识与理解, 如教育宗旨、教育使命、教育目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标、教育要求、教育原则等。国内外一些高校的服装教育理念就通过教育使命 (宗旨) 、教育目的等内容的阐述加以体现。譬如, 全美排名在10位左右的康奈尔大学下属的开设服装专业的人类生态学院提出“学院的使命 (宗旨) 是通过改善营养、健康以及提升设计与技术, 发现、传授和应用能够解决人类面临挑战的实际方法”。
高等服装教育理念的特征
教育理念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国际性、民族性[2]以及历时性等特征, 以下针对高等服装教育就其中的导向性、历时性与前瞻性阐述如下:
1. 导向性。
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种“远见卓识”, 反映了教育本质和时代特征, 蕴涵着教育发展的思想, 是指明教育前进方向、引导和鼓舞人们为之长期奋斗的教育理想[2]。显然, 科学的教育理念必须对教育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反映, 正确地引导教育发展的过程和目标。高等服装教育理念必须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要办高等服装教育”、“高等服装教育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高等服装教育的教育理想是什么”、“什么是高等服装教育的应然状态”等问题。
2. 历时性。
教育理念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形成的, 它的历时性也即发展性。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国家民族都会有相区别的教育理念。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都影响着高等服装教育理念的发展。以美国高等服装教育为例, 从最初的妇女课程、家庭科学发展到人类生态科学, 高等服装教育理念从“家庭管理”发展到了“改善人类境况”。
3.前瞻性。教育理念反映着教育本质特征和教育理想, 是对教育规律的科学认识。它使具体的教育行为具有一种超越自身、超越现实的功能, 从而避免教育行为的短期性、离散性[3]。高等服装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服装人才的重任, 其理念蕴含着服装教育发展的思想, 体现着服装教育追求的长远目标。美国高等服装教育的人类生态学理念就很好地体现了服装教育的前瞻性:将人类生态学的思想、原则与精神作为高等服装教育理念, 其内涵主要包括“对人的关注、对文化多样性的重视以及以可持续性发展作为经济活动的思想”。
高等服装教育理念的作用
教育理念作为教育活动的深层观念体系, 作用是突出的、多方面的, 以下针对高等服装教育当中的价值导向、办学特色、教育改革、吸引人才等方面的作用阐述如下:
1.价值导向作用。教育理念以一种明确理性目标的形式体现教育主体的共同价值观, 它的理想性价值表述能够营造文化氛围、产生精神力量, 满足教育活动的价值期望[4]。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实现正确的价值导向,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客观需要。在高等服装教育中, 本科和专科层面的教育有着应用型特征与较强的职业性倾向[5], 更容易出现“以眼前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倾向, 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有良好的专业技能, 却缺乏职业操守”或者“能适应当下环境, 却缺乏未来提升潜力”等问题。
2. 形成办学特色。
不同的教育理念意味着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教育看法以及教育认识等, 明确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上文提及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服装专业基于最深层的教育理念, 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整体风格, 体现在学术氛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校园文化 (社团活动) 等方面:康奈尔大学着眼于人类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高瞻远瞩, 具有精神认同的特点。
3. 深化教育改革。
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内在动力, 教育的改革与进步必须以理念的突破和更新为先导[2]。由于服装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课程体系等都植根于教育理念, 因此不同的服装教育理念就意味着教育主体对这些教育内容的不同认识。例如, 服装专业与其它专业门类的关系可以籍以教育理念进行梳理。譬如, 基于“致力于提高生活品质”的教育宗旨, 韩国首尔大学人类生态学院将服装与纺织、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食品与营养、消费研究与资源管理等专业组成了学科专业群。
参考文献
[1]睢依凡.简论教育理念[J].江西教育科研, 2000 (8) :6~9.
[2]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 2003 (9) :50~56.
[3]李萍, 钟明华.教育的迷茫在哪里:教育理念的反思[J].上海高教研究, 1998 (5) :22~25.
[4]编辑部.教育理念:概念、特点和作用[J].教书育人, 2005 (3) :31~32.
[5]吴巧英, 朱秀丽.高等服装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之探讨[J].纺织教育, 2007 (6) :46~48.
高等教育理念 篇2
创新教育理念 构筑教育特色
—老河土学校创办特色学校的认识与实践
老河土学校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多年来,我校本着“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不断创新教育理念,致力构筑教育特色,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设施优良、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学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创新对于一所学校的重大意义,创新首先应该是理念的创新,理念决定思路,理念决定成败。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下面几点。首先是创新教学理念。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样,一种“民主、开放、人本、个性”的现代教学理念才能在学校逐步确立起来。其次是创新育人理念。要确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做到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学生的“五育”尤其是“德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只有创建和谐校园,才能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再次是创新管理理。
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念;变革;创新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发展逐渐与世界接轨。在经济文化都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事业的成长面临新的挑战。培养全面的人才是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新近力量,全面提升我国综合实力。高等教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能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但满足了学生对科学理论知识学习的渴望,还培养了人才对于社会工作实践的能力。本文针对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创新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提升,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促进我国社会的人才培养。
一、高等教育理念变革与创新的重要性
完善高等教育的观念体系,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能够起到强有力的作用。高等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是国家富强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首先,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通过活动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国家发展建设理念与教学引导观念的统一,让学生通过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且努力向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1]。
高等教学的理念进行变革,就是要求在传统的单一教学理念上进行创新实践观念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力,根据自身能力进行专业引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通过高等教育理念的改革,可以推动新的制度执行,能够加强校园体制的完善力度,将传统的教学文化进行创新升级。通过改革后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制定学习的榜样力量,带动提升我国社会的整体素质,满足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奠定。
二、高等教育理念变革与创新特征性
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具有它的特征性,变革和创新的活动形成于历史经验的积累,能够成功转变教育模式的理论,是具有先进性的。首先,高等教育的形式是大众化的,深深的融合到大家的生活之中,具有广泛的影响意义。发展的基本途径就是通过时代的变化和经验的积累总结形成的,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的毕竟阶段。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也必须经历变革和创新,这是发展的成果展现。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初期也经历了不被认同和不能广泛宣传的阶段。直到当下的高等教育被普及,成为大众化所能接受和认可的事业发展模式[2]。
其次,高等教育的理念是多样性的。传统的教育方式经过演变,成就了现代教学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形成了多樣性的教育模式。有基础教育基层,逐渐深化到现代的高等教育类型。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将原本的基础知识传递,转变成当下的社会实践深入。再者,高等教育不断创新,形成了新的社会发展体系,能够满足社会化的需求。通过教育方式的转变,形成了优胜略汰的机制,形成了科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发展模式。综合了传统与新晋的科学力量和体系,实现了科技发展的根本目的。高等教育变革和创新,实现了信息化的建设,满足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提升综合国力,培养全面人才。
三、高等教育理念变革与创新的方针实施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变革与创新,需要有坚定的实施目标和发展方针。首先,要构建独立完善的教学体系,能够将国家发展进步的使命感融入到教学事业当中,实现教学的最终目。其次,要坚持传统教学中的优良思想,坚持实现两者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实现的基础是传统与先进理念的结合。
以人为本的方针执行,就是要求培养学生兴趣,建立适应社会实践的教学体系。教育理念的创新就是将教学主体转变成学生,要求学生符合国家和社会教学的根本宗旨,但是又不缺失个性,具备专业能力水平。人才是适应社会发展,同时兼备应变能力的共同发展体[3]。
四、结论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教育事业也跟随时代的变迁不断完善自身。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观念,顺应社会发展的内涵,坚持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完善教育体制。能够完善传统教学方式的教育体系,积极融合现代教学模式的精髓,可以成功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综上所述,进行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创新,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进度,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我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力量,具备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够拥有实践动手能力,就是我国社会进行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献君.适应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的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4-11.
[2]王超.从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看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J].中国农业教育,2011,01:10-13.
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的基石 篇4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 对职业素养的要求也就更为严格, 在必须拥有丰厚的知识、掌握娴熟的教学技能、具有探索和创新的个性之外, 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至关重要。这体现在教师要处处“为人师表”, 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职业素养, 实现师生的彼此尊重和信任。它是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塑造学生的能力的重要体现,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和心理活动,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符合他们个性的发展与提高大有裨益。只有教师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才能实现对学生的真正教育。
二、教师要正面引导学生
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 由于学生年龄小, 自控能力差, 还没有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每天都在亲身地感受身边教师的行为举止, 并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做出最细腻的情感反应, 所以在行为判断及处理方式上教师的身传言教、正面引导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
教师在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中, 应时刻保持一颗冷静的心, 控制好个人的情绪波动, 从容不迫地去面对和处理学生间的矛盾。这不仅体现了教师完整的人格, 同时也在无声中教育了学生如何去理性面对和解决问题。
三、教师要关心学生, 维护学生的自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育者还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的感觉。你必须热爱美、创造美和维护美 (包括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学生的内心美) 。”所以, 在教师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 对学生的尊重很重要, 在处理矛盾中, 一定要注意呵护学生敏感自尊的心灵, 让他们敢于承认错误, 勇于面对问题, 承担责任。“鞭挞或呵斥是应该谨慎地避免的。”
三年级时, 我班上有名女生, 很调皮, 但很聪明。一天, 她把一本很有趣的《脑筋急转弯》带到了学校, 上课时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几乎都被这本书吸引了, 我当时很生气, 就很大声地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呵斥了她, 并拿走了那本书。课后我把她叫到办公室, 对她说:“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吗?”她带着泪小声地说:“李老师, 我影响了您上课, 我知道错了!但我有时真的管不住自己, 我犯错误时您能不能不要当着大家的面说我, 我当时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回想自己一时的言语冲动竟然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我一时语塞, 不禁拉着学生的手温和地说:“小宁, 你是个好学生, 但我们每个学生上课要有集体意识, 要学会约束自己, 这样课堂教学质量才会提高。老师的话伤了你的心, 很抱歉, 老师以后一定会注意, 你会原谅老师吗?”这位学生顿时云开雾散, 又恢复了活泼的模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一个学生的缺点和毛病公诸于集体, 是一种非常细致的事情, 要很有分寸, 讲究方法, 要有很高的技巧。集体对个人施加的影响应当是含蓄的, 潜移默化的, 而且最主要的是使学生认识自己, 对自己负责。”发生这件事后我充分认识到儿童的过错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 但斥责时的语言, 应当背着他人私下执行, 因为学生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 维护并保持他们的名誉很重要。
四、教师要耐心、温和地处理学生问题
低年级的学生, 他们天真、调皮、可爱, 喜欢被赞赏, 向往美好, 可涉世未深, 与他人交往时难免会有矛盾, 有的小学生喜欢搞恶作剧, 而且非常频繁。作为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工作外, 调节诸多的矛盾和误解也是日常常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处理学生间的纠纷时, 教师要用冷静、耐心、温和的态度去调查事情的真相并达到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反之, 教师如果因为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压力, 随之把焦躁情绪带入到学生的矛盾解决中, 则会对学生的教育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正如洛克所说:“你的举止应温和, 即使惩罚他们, 态度还是要镇定, 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 对于他们是有益的, 而且是必要的。”
当学生走进学校后, 他就会无限地信任他的老师, 老师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 老师的行为在他看来就是智慧的化身和道德的典范。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就像玫瑰花上的一滴洁净的露珠。作为他们的老师, 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份信任。这种教育智慧, 应该贯穿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五、总结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在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初期, 教师是让学生认识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引领者, 是打开学生思想的启迪者。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 也许每天学生们都会发生一些不平凡的事, 这些事无关大小, 但却都与他们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教师作为教育者, 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学生的心灵, 在面对学生每天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时, 我们不要急于处罚学生, 要冷静下来想一想, 是什么促使学生犯下这种或那种过失的。只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的。我们每位教师都应理所当然地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而教师只有善于跟学生交朋友, 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 耐心了解学生的心灵, 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学生, 他才是一位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优秀教育者。
参考文献
[1].杨金贵.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6) .
[2].谭锦儒.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之我见——浅谈农村小学校长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24) .
[3].张素坤, 韩新君, 韩桂英.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 2002 (04) .
[4].李旭炎.大力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J].天津教育, 2006 (12) .
全人教育理念 篇5
霍利斯一词源自英文“Holistic”(全人教育),霍利斯育儿园里的教育工作深受早教先锋们的影响,其中包括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和苏珊伊萨克,他们为孩子们的健康,教育和在精心设计的环境中活动的自由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他们相信孩子需要 “有时间玩耍,在敞开的空间里自由的活动,能够感受到阳光和微风”,教育需要包含一个孩子的“全人”--他们的手,头脑和心灵。
帮助孩子为将来的成人生活做准备的最好的方式是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给他们所需要的,孩子拥有感觉,情感,想法及与他人的关系,他们是完整的人,需要健康的身体,正常的心智,正派的道德及灵性的自由。
不同的学习领域,如数学和艺术不能区分来看,幼儿是以整体的方式学习的,而不是在一个个整洁的小区间里学习。
孩子应该被赋予适当的职责,允许他们犯错,可以自己做决定和做选择,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学习者被尊重,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我们强调自律,这实在是最值得拥有的,因为奖励制度的影响只是暂时的而不是永久的,孩子们需要他们的努力得到尊重。
孩子们在某个阶段会对有些事物格外感兴趣,学习也更高效。
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各样象征行为(读,写,画,跳舞,音乐,数学,角色扮演及语言)将会得到显著提高和显现。
孩子们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们不能做什么)是孩子教育的起点。
与他人(既是与成人,又是与儿童)的关系是一个孩子人生的重中之重。
Ethos and Principals of Holistic Day Nursery
The work at Holistic Day Nursery is highly influenced by the principals of the Early Years pioneers, including Froebel, Montessori, the MacMillans and Susan Isaacs.Each of these pioneers worked with young children promoting health, education and freedom to play in environments carefully designed for young children.They believed that children needed ‘Time to play, to run free in open spaces, and feel the sun and wind’, and that education needs to involve the ‘whole child’, the hand, the head and the heart.Our beliefs and valued are underpinned by the principles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 adapted by Bruce(1987)
解读《指南》教育理念 篇6
关键词:童年生活 幼儿 个性发展 成长
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我知道《指南》从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下面我依据《指南》的理念,结合幼儿园的各项常规活动,谈自己学习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
幼儿在园一日常规的9个环节中,除了集体教育活动环节外,其它8个环节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统称为生活环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主张,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指南》中也明确指出了3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程度的期望。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要在做上学。学习《指南》后,我和老师们针对幼儿的生活教育各个环节,用“小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针对入园,设计了“入园好时光”“甜蜜的问候”等活动;针对活动,设计了“活动懂自护”活动;针对饮水,设计了“科学来喝水”活动;针对午睡,设计了“甜蜜午睡时”;针对离园,设计了“幸福离园曲”等。用儿歌作为活动的依托,幼儿对于这样的教育形式很容易接受,也富有童趣。每天都这样去做,八大生活教育的常规就逐渐养成了。我觉得幼儿教育,能力培养是关键。
二、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指南》中指出,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最重要的是要为幼儿创造机会和途径,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相对生活环节来讲,集体教育环节是丰富多彩的,我在给教师们规范备课要求的时候,规定每一节课,都要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对新知识去充分的体验和理解。依据《指南》中对语言学习与发展要求,我们在大班阅读课上制定了六步教学法,即质疑、说意、讲述、表演、猜想、假设。课堂上寓教于乐,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避免了老师们小学化或“一言堂”的教学方式。
三、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
在《指南》科学目标中对幼儿的数、量及数量关系的理解,根据《指南》的目标和教学建议:幼儿在5~6岁,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根据《指南》的教学建议,把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问题,用实物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数之间的关系。如4个小动物怎么住进两间房子,怎么将5块饼干分给两个小朋友。行文至此,我也深感《指南》的微观层面的指导。细致入微,易于理解。是每位幼教工作者的必修之课。
四、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
大家都知道切错苹果的故事,充分说明了孩子都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学习了《指南》中艺术目标后,教师们鼓励幼儿在美术、手工等作品中大胆想象,同一作品,班与班不同,鼓励作品不拘一格,鼓励创新精神,尊重幼儿的创造,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另外,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年龄越小,个体差异越明显。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在统一的时间达到相同的水平,允许幼儿按自身的速度和方式达到《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对于幼儿的点滴进步要及时鼓励,开展节日主题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比如,在母亲节开展感恩教育。很多家长反馈给老师说,他们的孩子变了,懂事了。其中,有个孩子的奶奶说的话让我感动,她说:我的孙子懂事了,那天给我一朵折纸康乃馨,对我说,奶奶我爱你,奶奶辛苦了!我说:大孙子,谁让你这么做的,他说:是老师。老师说,今天是母亲节,让我们给妈妈送礼物,我没有妈妈,一直是奶奶照顾我,所以我就把礼物给奶奶,听到孩子说出这么懂事的话,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这个孩子的奶奶边叙述边掉下了欣慰的泪水。每个孩子都有其个体差异,孩子的成长路上,各个方面的教育太重要了,因为我们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
五、要重视家园共育
《指南》强调,家庭教育对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倡导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创设平等、温馨的家庭环境,注重家长对孩子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园共育是教育的关键。
做好家长工作,沟通最重要,解决问题是目标。要把理解和换位思考作为沟通的前提,记得有一次,关于小班幼儿尿裤子的事件:当家长发现孩子回到家裤子是湿的,就打电话给老师,开门见山地喊道:你缺心眼儿啊,裤子湿了不给换。老师听到这句话,很生气,也感觉到自己没有地位,随口也说了一句:你家孩子有病你不知道?也不领着去看看。由此,矛盾激发,我听着两方面打给我的电话,这个孩子是小班的一个男孩,平时半个小时不去厕所就会尿裤子,幼儿几乎每次午睡后褥子都被尿湿,老师也劝过家长。以前也有过这样的幼儿,后来去检查是生病了,你最好也带孩子去看看病。几个月来,家长也没有带孩子去检查,老师还是坚持着晾晒被褥,换洗裤子。我对老师和家长说:你们没有理解对方,作为老师,要想到家长有多在乎孩子,不容一点闪失,要理解她说的那句冲动的话。把事情解释给家长听,注意沟通的语气,不要逞一时之气。我又告诉家长,幼儿尿湿裤子具体在哪儿都没弄清楚,因为乘校车回家还要一个多小时。作为家长不该向老师兴师问罪。要考虑到老师的自尊,懂得在孩子面前帮老师树立威信。劝说下,家长同意带孩子去看病,并感激老师几个月来对孩子的关爱。老师也理解家长的莽撞。正如应彩云的一句话:我们的爱,一定要让家长看得见,再固执的家长都会为爱所动。家园联系至关重要,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只有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学期初的幼教工作会上,刘岫岩局长说过一句话:我们要用对下一代高度负责的理念,精心地做好幼教工作,对幼儿的爱护要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其健康成长。作为幼教工作者的一员,《指南》会成为我今后幼教工作中的灯塔,指引着我,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的幼教工作,让幼儿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宋文霞,王翠霞.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伍香平.幼儿教师易犯的150个错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0.
[3]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9.
“微课”更新教育理念 篇7
从教育部到区域性教师培训和区域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再到一线教师的教学中, 似乎都刮起了一股微课风, 微课的兴起并逐渐融入课堂教学, 正渐渐地改变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微课应用于教学中较成功和较有影响力的模式当属可汗学院模式, 以及由可汗学院模式演变的并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的翻转课堂 (笔者认为, 可汗学院发展至今, 更偏重于学生利用其教学视频开展自主学习, 并利用学习分析系统进行学习的自主监测;翻转课堂更偏重于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 同时也需要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理念上的革新) 。微课方兴未艾, 作为一线的学科教师, 在这股微课风中该有何作为呢?
拥抱微课发展趋势, 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随着教学年限的增长、教学经验的逐渐积累, 其教学模式、教学风格也逐渐定型, 如果没有较大的外力推动, 那么, 经过多年沉淀下来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要想改变是比较困难的。
随着翻转课堂理念的不断传播和可汗学院教学模式影响力的日益扩大, 微课的兴起并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必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因此, 在面对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时, 作为学科教师应该自觉大胆地拥抱并接受这一趋势, 在微课的发展趋势中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点, 实践的落脚点, 努力吸收微课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 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如微课一般将时间长度限制在10分钟以内是根据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为10分钟来确定的。
了解微课, 深入研究, 在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教情、学情的微课应用模式
作为一线学科教师, 如果只停留在拥抱微课的发展趋势上是不够的, 还需要对微课做深入的研究, 了解微课的特点、微课的制作方法, 并在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学生学习情况的微课应用模式。
1.了解微课及微课特点
黎加厚教授对微课的定义为: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内容短小, 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1]。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为:所谓微课, 就是微型视频课程, 又名微课程, 它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 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2]。
从以上黎加厚教授和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来看, 微课的核心要素是微型教学视频, 但是, 微课仅仅只有微型教学视频是不够的。因为, 仅仅只有微型教学视频的教学就如同从一个长长的视频中切取一个小片段作为教学资源来使用, 没有包含课堂教学中所需的其他教学元素, 如练习、学习目标说明。因此, 需要给微教学视频配上相应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说明、练习, 甚至课后的教学反思等元素, 才能够真正称得上微课程。如可汗学院的微课中, 不仅有课程介绍, 还有课程学习计划, 这样, 能够让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之前就能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也就是说, 微课归根结底还是一种课程的形式与形态, 需要具备课程所必须的元素, 如课程介绍、课程目标、课程教学的组织方式、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课件、课程学习单、课程练习、课程学习反馈以及教师在实施微课教学后的反思。
从微课的定义中对课程时长的限制可以看出, 微课最鲜明的特点是短小精炼, 该特点是由人的认知规律特征决定的, 因为一般人的注意力能够持续有效集中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 而小学生活泼好动, 注意力能够持续有效集中的时间则更短。微课的另一个特点则是精炼, 因为时间短, 只能够对知识点、或经典习题进行精讲。
2.了解微课的制作方法
目前常用的制作微课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1) 运用摄像设备 (如手机、DV、摄像机) 把教师讲解的内容及过程全程录制下来; (2) 运用Camtsia Studio、Snagit、Captivate等软件录制教师通过手写板的书写过程, 或者是在PPT、Word、画图软件中的讲解过程; (3) 运用Office2010、Office2013中的PPT, 将设置好自动播放的PPT课件通过“文件→另存为”的方式直接保存为视频格式的文件; (4) 在一节微课中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方法中的组合方法制作微课。
3.制作微课中需注意的问题
学科教师要想在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中应用微课, 就不可避免地要自己动手制作微课, 因为网上搜索到的或者从其他同学科教师处拷贝的微课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教情和学生的学情。在此, 笔者结合自己制作微课的实践经验, 提出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四个问题。
(1) 不要从录课视频中切片或截取
学科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都是非常忙碌的, 能够用来设计、制作微课的空余时间非常有限, 于是, 有的教师为了省事, 就拿来自己上公开课或者汇报课时所录的视频进行切片或截取, 然后作为“微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使用。
其实, 通过切片或截取的“微课”, 按照上述微课的定义严格来讲, 是不能够称之为微课的, 只能够叫做课程教学资源。因为, 这种教学资源不仅可能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而且还可能缺乏课程的基本要素而没有形成微课的系统, 如微课的教学设计、学习单或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
(2)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应以学生为中心
微课在教育教学中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为最高目标的, 因此,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即实现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 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3]。
那么, 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设计与制作中,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 在活动的设计上, 着力于学生的发展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尽力避免教师在微课中的反复讲解, 尽量做到精讲, 以学生解决问题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替代灌输式的讲授。其次, 在微课学习的评价上, 着力于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过程性的连续的评价与反馈替代片段性的结点评价。最后, 为了实现上述两点, 在微课的设计中除了录制的微视频外, 还应该包含微课的教学设计、学习单、反馈测评 (如练习题、学习反馈表) 以及微课的拓展教学资源。
(3) 理顺微课知识点与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的关系
学科微课的知识点来自于学科课程知识体系之中, 因此, 微课中的知识点与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其他知识点必然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 但是, 由于时间长度的限制, 微课的容量是有限的, 一节微课中不可能包含较多的知识点, 原则上一节微课包含一个知识点。但是, 在高中和大学学科中知识点的难度普遍较高的情况下, 则需要教师对微课知识点与学科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 如果两个知识点的关系确实非常紧密 (如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的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 在满足时间限制 (10分钟以内) , 适应高中学生或者大学生学习特征的情况下, 一节微课可以包含两个知识点。在制作微课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科灵活处理, 不要太拘泥于原则的限制。面向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微课, 笔者建议一节微课只包含一个知识点, 以减轻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认知负荷。
也就是说, 学科教师在设计与制作微课时, 应该树立大课程的意识, 处理好“叶”和“森林”的关系, 不要因微课这“一叶”障目而不见学科课程知识体系这座“森林”, 因此, 学科教师在分割知识点制作微课时, 需要考虑知识点的前后联系, 通过对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对知识点的教学设计的再设计, 使微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 微课开发与应用环节说明
一节完整的微课开发环节应该包括微课的选题、微课的设计、微课的制作、微课的教学应用和应用反馈与反思等环节, 而微课教学应用后的反馈反思能够进一步促进微课的再设计与完善。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4.大胆探索和创新微课应用模式
微课作为一个新事物, 目前较为成功并取得一定影响的是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肯定不会满足所有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因为, 一种模式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 也正是这种不完善, 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探索和实践的舞台, 探索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模式。在这种探索和实践过程中, 尤其要关注的两个方面是:微课的使用应该结合班级的学情和自己的教情;微课程如何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1) 微课的使用应该结合班级的学情和自己的教情
笔者在“制作微课中需要的注意的问题”中已经阐述了“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应以学生为中心”, 同样, 在微课的使用中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对于学情的考虑主要体现在, 对于学生来说, 容易遗忘、难度较高的知识点是否可以使用微课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因为同一个知识点对于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其难度是不同的。而对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的考虑就是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与特点, 适合用微课的时候就用微课, 不适合运用微课的时候就不用。因为对于不同的教师来说, 同一个知识点、同一个单元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是多样的, 只有运用最符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才能够实现教育效益和质量的最大化。
(2) 微课程如何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微课程如何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体现在, 一线学科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如何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如可以在课前的知识回顾阶段, 运用微课来回顾上一次、或上几次课所学知识的重点、核心概念, 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 为课堂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或者是将课堂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课, 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学习, 把课堂作为答疑解惑与讨论的场所。当课程进行到课中时, 可以利用微课程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提炼, 梳理出课堂学习知识的核心概念。而当某次课堂教学处于尾声时, 可以制作交互式的微课程 (在该微课程中有核心概念的知识内容, 也有针对核心概念的少数但经典的练习) 实现巩固学习知识之目的[4]。
利用教学案例微课进行教育反思,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即由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作为一名教师,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不可避免的话题, 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其不可回避的路径。不管是新教师还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 要想在教师专业成长上走得更快更远, 就需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反思, 思考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或优点。因为,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不能速成, 而且需要教师日积月累的积淀。
以短小精炼为主要特点的微课, 一出现就迅速赢得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和热爱。之所以深受好评, 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的忙碌导致了时间的碎片化, 找不出更多的空余时间进行长时间的学习。碎片化的时间跟短小、精炼的微课程结合起来, 就像天作之合一样, 既满足了现代人的学习需求, 又不会挤占学习者太多的时间, 从而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变得更加可能。而教师, 无疑是亟需解决这一学习需求的人群。另一方面, 微课能够帮助教师深入挖掘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根源, 思索问题的解决策略, 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反思可视化。
如微课《在路边鼓掌的人》, 向我们尤其是教师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不要也不应该把我们的孩子打造成一模一样的, 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培养孩子的个性特长比什么都重要。“妈妈, 我不想成为英雄, 我想成为路边鼓掌的人”, 这是孩子的心声, 是多么的纯真, 没有一丝世俗的杂念。而作为教师的我们, 我们真的倾听到了每个孩子心中的心声了吗?即使倾听到了孩子的心声, 我们能够做到尊重孩子的心声, 而不是一味地死盯着成绩不放吗?或许, 孩子的成绩真的很重要, 学科教学的成绩也很重要, 但至少, 这不应该是教育的全部或最终目的, 因为, 育人才是教育的核心。也许, 当我们学科教师认识到这一点时, 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就更近了一步。
结语
微课还不是很完善, 也不成熟, 但是不完善和不成熟中蕴含着广阔的研究天地和可能, 作为学科教师, 只有扎根教育, 脚踏实地地开展研究与实践才能够促进微课的发展, 促进教师自己的专业发展。就如一个广告语中所说的:“我编织了梦想, 我谱写着未来, 我创造了希望, 这是属于我们的金色年华。”祝愿行走在微课路上的每位教师都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金色年华。
摘要:“微课风”来袭, 学科教师不应该拒绝这种新兴的教育趋势, 而是应该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中深入了解微课, 结合自己的学情和教情大胆探索和创新微课的应用模式, 利用微课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并最终为微课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关键词:微课,学科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4) .
[2]岑健林, 胡铁生.微课:数字化教学资源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术, 2013 (4) .
[3]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 2012 (8) .
高等教育理念 篇8
不同学科对自由有不同的理解。在高等教育领域,自由主要指学术自由,是指高校自身具有探索真理的自由,寻求学问的自由,思考、质疑、交流和讲授知识的自由[2]。而且,这些学术领域的自由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不受外部环境的干预,而是希望得到外界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一、学术自由理念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体现
学术自由理念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自由教育
学术自由教育(又称“文雅教育”或“博雅教育”)是西方的主流教育思想之一,它以对智力自身的追求为目标,强调心理智能的训练与培养,旨在促进人的智慧和理性发展。自由教育的课程设计以古典文化课程为主,认为只有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自由教育的理念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见表1),既有指向理性的自由教育,也有指向人性的自由教育。
美国大学最早是仿照欧洲模式(主要是英国模式)建立,受英国绅士教育影响,美国大学也推崇自由教育思想。随着高等教育的世俗化和大众化,美国大学越来越追求学生的自由发展,对学生的培养采用文理结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对文理知识的学习和探讨得到全面发展。自由教育强调学生应接受西方古典文化传统的熏陶,在传承经典文化的基础上,主张以个人理性养成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这一教育思想一直贯穿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几乎每所大学都有自由教育的影子。此外,美国大学的蓬勃发展更得益于它的兼容并包性,它不断地吸取欧洲各国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同时对本国的教育现状进行改革,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这也说明美国大学的发展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自由的,才得以形成如今世界上最发达和最独特的高等教育体系。
(二)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是指高校具有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自由,这一自由不受政治或社会因素的影响。美国的学术自由主要包括教师的学术自由和学生的学习自由,也有学者把这两种自由称作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两翼”。教学自由与学习自由是学术自由密不可分的两方面。
1. 教师的学术自由
教师的学术自由是指大学教师享有教学自由和科研自由。
(1)教学自由
教学自由是指美国教师拥有自主选择教材和教学方式的自由。大学的一个很重要职能就是教学职能,保证教师的教学自由,可使教师有更充分的准备空间,使教师选取最适合所教学生的教学内容。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大力宣传学术自由的理念之初,曾经过分地强调教学自由,甚至认为教学自由和学术自由是可以划等号的,由此可见教学自由在高校的地位之高。美国的大学课程并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教师会给学生推荐很多参考书目,让学生阅读。教学自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自由,教师也会参考学生的意见,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使师生双方都能从教学自由中受益。
(2)科研自由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机构,担当起科研任务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科研自由是指大学教授具有选择科研课题获得经费支持的自由,大学教授在选择科研课题时有十分大的自主性,不受政府或社会机构的制约。保障教授有独立开展科研项目的自由,使大学对科学探究有更大的选题空间,使得科研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3)教授终身制
教授终身制也是大学教师追求学术自由的产物。19世纪中后期,美国大学教师的合法权利不断受到政治或社会因素的侵犯,美国大学校园经常发生教师被辞退事件,大学教师的地位岌岌可危,自身利益得不到合理维护。在学术自由被外界因素侵害的同时,为了维护大学教师的合法权益,美国教师纷纷联合起来,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做斗争。1915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成立,发布了著名的《1915宣言》。该协会提出并大力推广学术自由原则,旨在为大学教授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促进学术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美国大学教授协会还颁布了关于教授终身制的一系列声明,防止学校董事会随意解聘教师的现象发生。但由于协会刚刚成立,并不十分成熟,当时发布的宣言也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教授终身制并没有得到落实。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发布的《关于学术自由与终身聘任制原则的1940年声明》重申了学术自由原则,明确规定教师享有的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等权利,并再次提出了教授终身制的必要性。直到1972年,美国最高法院接受该协会提出的“教师服务一定的年限后可成为终身教职”,这才为美国教授终身制争取到法律支持。
当然美国大学教授的终身制,并不是一经聘任为大学教授就马上享有这一荣誉,而是要经过一系列评估和严格考察之后才能获得“终身教授”这一称号。正常情况下,大学教师聘任后会有5年左右的试用期,试用期合格才能有资格由专家小组评审是否成为终身教授。如果聘任期间考核不合格,将无缘进入终身教授行列中。
2. 学生的学习自由
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的学生运动使得人们对学生的学习自由开始引起重视。雅斯贝尔斯认为,“学生在大学里面应该独立地思考,批判地学习,并且要学会对自己负责。他应该有学习的自由。”[3]这些学习自由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专业自由
美国本科学生录取后很少需要确定专业,即提前填写专业,入学后如果打算换专业也是很容易的事。一般情况下,学生只知道自己被哪所大学录取,进入学校之后才选择专业。这样,学生在大学前期就可以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擅长的专业。专业之间的流动性,保证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科学习。另外,美国大学的本科学习一般没有固定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课表,经常与不同院系的学生一起学习,从而进一步加强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也为加深学生对各专业的认识提供了渠道。
(2)选修自由
在美国大学建立之初,大学的学科教学就以欧洲古老传统及文雅学科为主,学校开设的课程不多,而且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的科目,学生的学习内容几乎不存在任何差异。在伊利欧特(Eliot)担任哈佛校长期间,意识到学生存在学习课程的单一化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选修制度因此应运而生,为哈佛校园带来了自由之风。伊利欧特在他长达40年的任职期间,一直致力于维护选修制度,让学生在学习中享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同时得到文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熏陶。选修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天,美国大学在这一制度的影响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各行各业所需的通用性人才。
(3)转学自由
美国大学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毫无关联的,相反,美国各大学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学生在一所大学获得的学分,在另一所大学也被认可,因此,美国大学生在不同的大学完成学业也很正常。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向学校提出申请,只要接受方学校同意,学生就可以去另一所大学继续学习。这种“转学”制度,不仅更好地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自由,也促进了大学之间的交流融合,对学生接受多元化教育大有裨益。
除了本科院校之间的学生转学,社区学院转向本科院校的案例占更大比例。由于美国四年制高等院校对学生有最低能力要求,因此,很大一部分学生高中毕业后并不能直接去本科学校读书,而社区学院则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了进入本科学校或名校的平台。美国社区学院通常为两年制,而且对美国公民完全开放,只要年满十八周岁的美国公民都有申请入学的资格。社区学院是本科学习的“预科阶段”,它开设的课程和大学本科前两年的课程差不多,只是难度上会低一些,完成社区学院的学习后,学生可获得副学士学位(相当于中国的大专)。当然,优秀的学生也可以申请去四年制本科学校学习后两年的课程,也就是说你在社区学院所修的学分在本科学校也被认可。社区学院与本科学校之间的转向机制为更多的美国人提供了进入名校学习的机会。据调查,2003—2004年有超过1/3的社区学院学生注册是为了转学到四年制大学,如今美国学士学位的获得者中有30%—60%曾就读过社区学院[4]。由此可知,美国社区学院在推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正如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所说“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学术自由在美国高校的地位无可替代。正是这股学术自由之风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为美国高等教育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使其蓬勃发展。
二、自由理念在当代受到的挑战
对自由理念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并不是在追求自由之路中所产生的制度都一直符合时代发展。随着科学主义和专业主义的发展,自由主义也受到了不少挑战。
(一)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博弈—通识教育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专业教育逐渐发展起来,自由教育的理念受到冲击。自由教育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心智,不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一点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很有作用。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细化,社会需要一大批专业人员才能完成相应的工作。很显然,自由教育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由此,专业教育应运而生,专业教育作为联结大学与社会需求的中介,往往更能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学者对大学是进行专业教育还是自由教育的不断讨论,出现了一种通识教育———妥协的教育方式。有学者把通识教育看作是自由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其也与专业教育有一定联系。哈佛伊利欧特校长早期推行的选修制度由于缺乏一个中心,使学生的知识显得零散不成体系,这一点也为社会学家所诟病。罗尔(Lowell)于1909年接替哈佛校长,上任后便把前面实行的自由选修制度废除,进而开始推行主修制度。主修制度规定在学生毕业最低限的16门课中,必须有6门是集中主修某一学科领域的,4门则在自然科学、历史、文学、数学中各选修一科,由学生自由选修的只有6门。这种主修与辅修相结合的制度是美国通识教育的开始。
美国大学既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更注重使学生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更适合社会工作和生活的高素质人才。目前,美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主要由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组成。核心课程是对自由教育的保留与发展,甚至比专业课程的地位还高。如表2所示,美国核心课程的构成十分丰富,既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又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还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这种核心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新型大学生很有帮助。
(二)教师终身制的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这一要素也渗透进美国高等教育环境中。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经济追求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因此,教授终身制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教授终身制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学术自由,保障教师的教学权益不受外界压力的侵害,从而保持优秀学术队伍的稳定,促进学术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教授终身制也有其弊端。如它使得已获取“教授终身任职证”的教师变得不思进取,放松对学术追求,教授终身制俨然成为部分低产教授的保护伞;教授终身制使得学术体制逐渐僵化,不利于学术体制的创新和专业科系的重组;终身教授会造成“学术权威”,使得未获得终身教授的教师和已获得终身教授的教师间形成沟通障碍。
面对上述种种质疑教授终身制的声音,美国大学也开始对教授终身制进行改革,建立起“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度”。这一制度既保存了教授终身制,同时也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教授终身制的质疑。取得终身教授职称的教师,每5年要接受一次考核,第一次考核未通过,则说明该教师未能完成学校的要求和研究工作,由学校发出警告。如果连续两次考核均为未通过,则学校有权解聘该教师。该制度一出,得到很多学校的响应,各大高校纷纷建立起自己学校的终身后评审制度。这一制度对于激励大学教师更好地完成工作,提高其研究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大作用。
当然,美国大学的自由发展不是说它与社会是完全脱离的,相反,美国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美国大学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中。美国大学享有的学术自由不是无限度的自由,而是在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之后享有的自由。正是对学术自由的不懈追求,为美国高等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引领美国高等教育始终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
摘要: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高等教育系统,促进美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对学术自由的不懈追求,美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奉行的学术自由理念可在高校的自由教育中得到体现。
关键词:自由教育,学术自由,美国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暴世祺.对伯林“两种自由概念”的质疑与思考[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2.
[2]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02.
[3][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的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0.
学校“主动安全”教育理念 篇9
1.着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安全意识和主动安全行为习惯。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方面教育实践, 这是“主动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从英国的小学生守则中, 我们可以看到, 内容虽然不多, 但几乎全部都是安全教育的内容, 而且非常具体, 通俗易懂, 如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不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不保守坏人的秘密等。安全教育, 可以说是英国人受到的全部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开端。
2.积极运用多种有效的技术手段作为辅助。随着安全防范技术的进步, 技术手段既成为安全工作的重要工具, 也成为安全教育的重要辅助。法国在学校中推行了校园安全监测系统, 监测项目细致, 且系统和数据库不断升级。监测系统及其监测评估结果, 既是学校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 也是对教师、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最好教材。日本还专门开发了保护学生尤其是低龄学生的安全防护设备, 如带GPS定位功能的安全报警器、手机、隐蔽的发射装置等, 教师和家长经常辅导学生使用这些设备的方法, 辅导的过程就是有效的安全教育过程。
3.严格制定具体可行的法规、制度、标准等, 保障安全教育及成果的落实。美国是依法保障安全教育的典型, 奥巴马政府延续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关于学校安全年度公告制度, 要求各学区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详细统计, 并公布结果。该法规定, 各州必须对“长期处于危险境地的学校”作出说明和认定, 保证学生的知情权。美国学校都严格执行门禁制度, 对来访接待和学生外出都严格审查和登记, 这对学生是很具体的安全教育, 让学生懂得, 服从学校的管理制度自己才是安全的, 服从管理也是有利于自护的良好行为习惯。
浅谈中日教育理念 篇10
至此, 我们明确看到了日本教育与中国的教育有着截然不同的部分, 我们不能明确区分说到底哪一种更好,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 中国的教育的确有着应该向日本教育学习的方面。那么, 中日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很简单。中国的教育有着相当强烈的功力、名利色彩, 而日本的教育则更强调人的素质提高, 他们只是强调教育的普及性, 不因受教育者的身份地位差异而有别, 更没有从中选拔的意思。从中国古往今来的选拔体系来看, “出人头地”不外乎成为了学习的主要目的, 似乎如果做不到“出类拔萃”这一程度, 就很难在社会中生存下来, 而现如今这一潜在的要求, 似乎也成为了大多数企业挑选人才的一个标准。相反, 日本学校的教育, 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 培养学生自我思考, 独立判断能力的一个教育体系, 因此, 学校的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对人生价值、道德价值的体验。所以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 很多都涉及到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的部分, 除了“料理教室”、“家庭课”这些需要学生亲自操作的实际课程之外, 还有“修学旅行”、“社团活动”等等与社会、与自然接触的体验课程, 在对这些课程的体验过程中, 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加强, 无形中让学生体会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对“主动性”这一概念也会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很多的日本学校都把“重视人类自身精神, 称重生命, 树立对生命的敬畏之念”这一要求作为了贯穿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 重视孩子身体素质培养, 寒冷冬天也是短T恤和短裤, 鼓励孩子多锻炼;重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和自立能力, 从小做家务, 做饭, 买东西, 上学放学家长从不接送, 不定时的“远足”锻炼课程;念大学, 靠自己的双手来打工赚取生活费生活费;重视培养孩子的国家集体观念;重视引导孩子团结合作……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 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自然不断的丰富, 在很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能不断了解实际的社会, 也在这一过程中渐渐学会如何去思考, 如何处理一些事情, 也就真正实现了素质的提高。
再来看看中国的传统式教育。在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下, 很多学校也渐渐的开始提倡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培养实际应用人才, 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高材生”、“尖子生”。这一点在如今中国的教育体系上还是有所体现的, 比如, 在国内的大小入学考试中, 听力部分和实际操作部分的比例有了很明显的增大,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创作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表明整个教育体系已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然而实际上究竟改革了多少, 确实很难界定。打着“提倡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有着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新型人才”这样的口号, 但却仍然把考试当作衡量学生优劣标准的学校仍然占据了主体地位, 毕竟, “应试教育”在中国已经切切实实扎下根, 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为了应试, “私塾”这一类的补习课程也成了中国父母的首选, 孩子们在私塾里边除了私塾先生的“填鸭子教学”之外, 就是题海战术。也正因为如此, 有的家长, 为了孩子的学习, 甚至不惜辞掉工作, 把全部心血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上, 家庭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孩子进行, “家里有应考生”这一理由, 似乎成为了可以推掉一切社会交往的强大借口, 但事实上, 这样的“牺牲”, 对孩子真的就好么?在我们的教育里, 为了挤入名校, 似乎一切的牺牲都变得微不足道, 但效果有的却微乎其微。中国的教育, 已经明显地呈现出幼儿教育小学化, 小学教育中学化, 中学教育大学化的特点, 超量灌输知识, 不但极大地挫伤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让孩子成为机械的学习工具, 也抑制了孩子自我发散、自我创作思维的培养, 甚至会摧残孩子进入大学后的发展潜力。
然而大多数的日本家庭决不会认为家庭中只有孩子考试这么一件事, 也不会因为家有考生, 家中的考生就变成了上帝, 更不会打乱日常的生活方式。虽然日本和中国一样, 也有看重文凭的传统, 但在现在的日本却没有出现像我们国内那样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为什么呢?日本社会中, 大多数人只要肯付出劳动, 就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得有声有色。而事实上, 有很多的建设岗位在中国同样也短缺, , 可目前, 在我们中国人眼里, 这些职业却是让人不耻的。家长们竭尽全力培养出的大学生, 如果做这样没“水平”的工作, 那为了光宗耀祖而所作的一切努力和牺牲岂不白费?如此说来, 家长们又如何能够做到不为考生倾注一切呢?
提升教育质量需遵循的教育理念 篇11
有教无类
什么叫有教无类?
释义一: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贫穷、地域等的区分。
释义二:人在教育之前是有类别的,有贫富,有贤愚,但是教育之后就没有了这些差别,就没有类别之分了。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并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后,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鲜明充分。各国都用法的形式来保护受教育者的权利。因此,教师的责任和道义使然,要求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也是孔子提出的,它是教学的方法论,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性而教” 性别不同,差别各异。所以,教师应看到男女生各自的优势,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分别保持和发展各自的优势,共同进步。
“因龄而教” 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先生有认知发展四阶段说,各年龄阶段都各有其特征,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要因年龄特征而教。
因能力差异而教 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能力的充分发挥也有早有晚,能力的结构上也有差异,有的长于想象,有的长于记忆等。故教师应因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
因性格差异而教 每个人有不同性格,很多学生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往往是性格造成的,而且不同性格的人对于学习的方式和内容的敏感度也不一样。作为教师应彻底消除偏见,切不可厚此薄彼。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本身,既要“教人”,更要“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育人”比单纯教人知识的“教人”更重要。因为对教师来讲,单纯教人知识的“教人”往往只需要讲究“教”的方法和艺术,而“育人”除了要讲究育人的方法和艺术,更要重视感情的因素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比如端正教师对学生的根本态度,在教学实践中,把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寓于对学生的关爱之中,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进步,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心去呵护,用爱心去启迪,用爱心去点亮每个学生的人生灯塔。因此,有人讲教育是一朵云呼唤另一朵云、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活动。事实证明:有爱就有教育,有爱就有教育的高质量。
人的全面发展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即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即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因此,我国一解放就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写进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其次指个体的特长发展,让每一个个体潜在的能力和特长都得到开发。从人的全面发展讲,教育质量不仅仅是文化成绩的提高,还应是学生素质全面、综合的提高。因此,今天要求的质量提高是指素质教育的质量,指所有学科的成绩都要提高,学生的特长要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是需要理念指导的。如何办教育?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笔者认为这便是教师追寻的基本理念和基石。
(作者单位: 重庆开县汉丰三校)
高等教育理念 篇12
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创新教育理念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新的任务,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必须要有前瞻性思考。 前瞻性思考的过程,就是逐步探索和形成指导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过程。 周远清同志曾说:教育观念改革是先导,教育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是核心。可见,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教育理念对于教育实践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理念具有先导作用。理念、思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第一性的,实践在先,理论来自于实践。 但理念、思想、理论一旦形成,不仅可以反作用于实践,而且成为孕育新理念、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源泉。因为理论具有解释力,在实践中,理论对经验具有先行激发、共时建构、事后解释等作用。 第二,教育理念具有导向作用。 规划是人的本性的体现,在规划的过程中,人们预先设定的目的和既有的知识、观念基础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影响着人的判断与选择。 在论述思想、信念、观念对实践的作用时,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铁路轨道上的扳道工”理论。他把思想、信念、观念等无形的力量比拟为“扳道工”,扳道工可以使一列被利益驱动的火车驶向理想、信念所确定的方向。可见,对实践而言,理念具有导向作用。第三,教育理念具有激励作用。教育理念形成后,会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一方面有利于人们去认识有助于达成自身教育理念的信息、资源与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唤醒人的良知与潜能,提升人们对符合教育理念之教育实践行为的积极性。 教育理念对教育实践的主体具有激励作用。
世界上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都离不开教育理念的创新。众所周知,没有洪堡等人所倡导的科学研究、学术自由与学术独立理念, 就不会有19 世纪德国大学的辉煌。 美国高等教育的崛起,高等教育强国的建成, 则与美国由来已久的实用主义传统和20 世纪早期的实用主义思潮密切相关;没有康奈尔计划、威斯康新思想、社区教育理念,也就没有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美国高等教育。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变迁的历史,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从突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开始的。 没有邓小平同志1977 年9月关于 《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 的谈话, 没有1978 年全国范围内关于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没有1979 年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等人率先站出来呼吁“给高等学校一点办学自主权”,以及诸如此类的思想解放运动, 很显然就没有今天高等教育的厚实基础,更不可能出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倡议。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面对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城镇化、大众化的形势;面临许多新形势、新情况,如经济转型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驱动需要高校提供技术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高等教育拓展了发展空间, 经济新常态倒逼高等教育深化改革, 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等等。但是,现有的高等教育理念与国家理想、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一方面,高等教育理念变革滞后而未能充分发挥其作为促进国家进步的中坚力量的作用,高等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角色错位导致思想理性的缺失,高等教育理念漠视人的主题从长远意义出发不利于国家强盛。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理念转变往往是以社会主题和需求认知为前提的。 但是,不同社会机构与个人均从各自出发点来理解和要求高等教育,在如此庞大的服务对象中,人们的价值观与需求有着多样性和不协调性,大学若要成功地取得合法性,取决于大学理念能否成功地使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与需求取得共赢,或者说,大学理念要发挥引领和协调社会价值观的作用,社会结构越复杂多样,就越需要凝聚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理念。
可见,现存高等教育理念与国家理想、社会需求之间的不适应, 已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问题。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教育理念的创新。
二、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有一定规律可循
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高等教育理念创新有其规律性。 创新高等教育理念,应遵循其规律。 在研究中国百年国家高等教育理念、百年中国大学理念、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理念以及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发现,高等教育理念创新具有以下规律。
1. 社会转型是高等教育理念变迁的直接动因。在常态社会,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冲突较缓时,理念认同度相对较高。 反之,转型期原有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开始打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在教育领域中开始凸显,促使高等教育寻找新的理念与秩序。然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稳定性与保守性使其难以适应急剧的社会变迁,决定了高等教育理念只能对可变因素作局部性调整,但正是不可变因素的存在才使高等教育保持内在稳定性。 只有当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国家与大学层面之间的思想碰撞能在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上趋于一致时,高等教育也才能有新的理念可循。
2. 文化特色是创设高等教育理念的内生动力。文化是教育之根,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无不培育和积淀着一种特有的传统文化,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亘古不变的保存精神才奠定了其教育强国的地位。 历史证明,当大学理念封闭僵化,对外来文化持全面否定态度,完全依赖于政策指令时,其理念发展趋于向心性萎缩,从而失去弹性;当整个教育理念完全是外域转换而来的,对民族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时,大学发展将失去根基,抵御不住外来文化的任何冲击;当教育抱着既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 又全面开放的态度时,理念才可能获得较高弹性, 最终促进大学健康发展。从变革起点看,文化与思想上的启蒙运动总是先于社会行为,文化变迁是教育理念创新的内生动力。
3. 人的主体发展是教育理念变迁的根本主旨。从普遍的人性出发来确立理念形成的基础,在世界及人类发展的大视野中去思考教育问题,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共性特征。大学理念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任何时期的大学,最终只能通过培养人才能生产知识、服务社会。否定大学理念的育人价值,就等同于否定了大学的社会价值,离开对人的培养,大学对社会也将无所作为。一方面,人构造了国家与大学,人既是国家意志的建构者,也是大学教育的主体。 另一方面,在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满足的前提下,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相统一是大学存在的唯一理由。忽视培养人这一根本使命,就意味着将大学泛化为其他社会生产机构,否定了大学的教育性。
4. 学术属性是构建高等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高等教育作为独立的学术与文化组织,是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播的机构,具有知识性与学术性。 学术作为大学理念的逻辑起点是由大学与高深知识的普遍联系决定的。 从大学发展史看,大学的知识功能主要经历了由传授知识、探究知识到应用知识的演变,相应地,大学组织从单纯性的育人机构向着发展学术、服务社会的机构转型。 从学术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看,学术逻辑应当高于社会需求逻辑, 并形成一种导向,引领社会思想,保持大学与社会逻辑的主体性、目的性的契合。 尊重大学学术逻辑,对科学研究与学术事务的决策管理享有自由,保障学术的独立自主性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
5. 信念与制度是理念转化为行为的关键所在。理念本身是个哲学概念, 这些理念为人们所认可后,如何将“形式化”的理念塑造为“稳定性”的制度,再从“规范性”的制度转化为 “实质性”行为才是问题的关键。历史经验表明:无论制度上的决策多么英明,单凭政策文本仍难以产生真正的效力。
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求适时转变国家高等教育理念
国家高等教育理念体系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基本理念”“发展理念”“育人理念”“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等相互作用的五个主要方面。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从整个体系上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
1. 基本理念:以学术自由为大学的宗旨与根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形成无不得益于学术自由理念的确立。“学术自由”在中国应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内涵:中国的学术自由应不仅是一种消极、被动地强调“免于干涉的自由”,更应是一种积极、主动地“求知的自由”; 中国的学术自由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的自由,是以内在精神为核心的自由,是有边界、底线的自由。大学在享有学术自由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法律、道德、理性的边界之内自由活动。
2. 发展理念:由 “单向度发展” 向 “ 协同式发展”转变。倡导“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强国发展的共同经验和客观趋势,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转变, 迫切要求创设一种 “协同式发展”理念。该理念旨在改变原有相对单向、封闭的发展思维,向社会传达这样一种信息和价值导向:通过交流合作寻求共识,建立科学合理、均衡发展、包容合作、知识共享、开放共建的高等教育强国体系,突出高等教育公平、普惠、自由与理性的发展观。
3. 育人理念:由 “外部驱动型”理念向以 “自发内生型”为主的理念转变。 外部驱动型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问题,解决公民的基本生存问题,表现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社会环境的被动适应性,是基于实用主义与机会主义的教育理念。而自发内生型教育体现了高等教育对人与社会的独特贡献方式,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这一理念的目标是保障教育主体的发展权,激发个体教育的内驱力,促进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了个体价值创造与社会生存相统一的高等教育理念。中国高等教育育人理念应着重实现以下转变:由“模式化教育”为主向“个性化教育”为主转变,面对独特的生命个性,通过适合每个独特生命的手段, 发掘个体生命的潜能,促进个体生命自由发展;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就业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转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
4. 管理理念:由 “集权管理” 为主向 “ 共同治理”为主转变。 同教育强国相比,中国教育集权体制以政治性的经验决策为基础,以权威式的行政命令为主导的方式,已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自主发展空间。在“集权”与“分权”的博弈中,高等教育与政府之间事实存在着“相互增权”的共赢关系,这将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管理向共同治理的转变。“分权制衡”理念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方面,相对于集权管理而言,大学独立自主空间不断扩大,政府从微观层面的行动者转向授权者(enabler), 成为大学与市场改革的中间人与协调者。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由二元对立转向相互增权(mutual empowerment),向着“强国-强教”关系格局转变,并将最终形成“双向的适度制衡关系”,促使大学在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中实现自治法治化。
5. 服务理念:由 “适应社会”向 “引领社会”转变。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是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功能与责任。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并不仅仅是靠国家大力投资,更要凭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 建立什么样的服务理念,转变何种服务社会的方式,关系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之大局。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更为突出,必须走出“适应社会”的思想局限,重建价值信念,将引领科技创新和社会前进的历史责任纳入到人才培养之中,融教育于社会,发挥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辐射力。 作为对国家与社会支持的回应,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满足社会的理性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
四、大学应当形成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相适应的核心理念
大学作为一个理念组织,是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强国的创新与实践主体,国家层面的理念最终要落实到各级各类高校的办学理念与战略选择中。每个事物都有它的核心价值,大学也要在认识其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理念。从大学理念体系的层次性来看,主要包括核心理念和子理念(功能理念)。 核心理念是大学理念体系的元理念,是奠基性的理念,直接决定大学其他理念的方向和选择。子理念是围绕核心理念,对影响大学发展的各要素、关系、问题的理性认识。核心理念承担“造血”功能,子理念则负责“输血”。核心理念应辐射到大学文化、制度、管理与实践的各个方面,植入到具体办学体制、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中,延伸到高校制度层和操作层,形成学校管理理念、学科发展理念、专业建设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教师发展理念等相互促进的理念体系。
研究认为, 大学核心理念有其特殊的运行逻辑。从构成要素来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核心文化、核心价值、核心目标、大学使命与大学愿景。 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学校在建构核心理念时,应以这五个维度中的一个维度为主,兼顾其他维度,找准自己发展的原点、特点和生长点,探索建构自己的核心理念。 当然,不同层次、类型的大学所承担的任务、服务功能的类型和范围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其核心理念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差异。
大学在构建自己的核心理念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握定位的内涵,包括学校类型、层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办学特色、服务面向等方面,回答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问题;二是把握核心理念形成的依据,从自身办学基础、教育目标、价值选择、社会环境与发展需求、历史文化传统、办学优势与特色、实际运行状况与资源条件等因素出发,使核心理念既与办学定位相契合,又符合自身实际,彰显个性与特色;三是把握核心理念的发展性, 社会的发展是多层次的,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核心理念的建构要着眼学校和社会未来的需要的有机统一。 可见,各类大学在核心理念的设计上绝不能脱离自身的办学传统与定位,应“分类选择,各有侧重”,充分发挥自身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