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影视资源(共12篇)
历史影视资源 篇1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 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中学生求知欲旺盛, 自我表现意识较强, 教师在历史教学方法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引导学生“互动”呢?
一、利用历史影视资源, 促进知识积累
在课标的指导下, 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历史史实, 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时代特征及最具特色的不同时代的衣、食、住、行等文化特征, 以及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特征等。学生从时代特征可以对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再现, 进而对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可信度进行分析、判断、评价。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某一影视作品的某一场景、某一造型或某一对白出发,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 在讲明朝时的历史, 给学生推荐电视剧《朱元璋》。在欣赏电视剧时, 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感知历史, 令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被主人公的历史开创精神所感染, 给人以启迪、思考, 激发人奋进。“以史为镜, 可知兴替”, 切实领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杰出人物起着突出的作用, 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 体现历史的教育功能。
二、挖掘历史教育资源, 促进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 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推荐一些古装娱乐片, 并要求他们从中找出能反应某一阶段历史状况的素材, 如剧中的人物、政权机构、民风、民俗等, 同时说出理由。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推荐相应的电视剧, 例如, 反映三国时期的《三国演义》、隋唐的《少林寺》、宋朝的《少年包青天》、元朝的《射雕英雄传》、清朝的《火烧园明圆》等。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 不在于全盘授与, 而在相机引诱。”让学生在娱乐中接受教育、掌握历史知识, 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正确利用影视作品进行历史课的师生互动教学: (1) 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行成优势互补; (2) 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意识, 深入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意识教育以及传统文化、道德教育; (3) 对历史的认知从感性逐步向理性发展。例如, 在讲述日军侵华的历史时, 教师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提示, 只要观看《上海大屠杀》的影视, 给学生营造出一个情感氛围, 学生是很敏感的, 他们能够从这些细微处感受, 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荣辱感, 并增强了历史的可信度; (4) 使学生在感悟历史的同时, 又受到教育, 提高认识。
另外, 教师应结合学校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 挖掘、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广泛收集、多方面了解有利于历史教学的信息, 努力研究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资源的最佳切入点, 使其为学校教育服务, 这也是学校教育得以正常发展的基础。这样, 通过资源共享, 使学校教育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 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师生“互动”, 提高辨析能力, 实现历史的教育功能
大仲马曾经说:“有学问的人和能认知的人是有区别的, 记忆造就前者, 哲学造就后者。”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还应通过共同探究对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 找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与历史实际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发现影视作品与历史的联系: (1) 忠实于基本史实进行还原历史而创作的影视作品, 如《唐明皇》等; (2) 以历史大背景为基础进行重新创作的影视作品, 如《西游记》等; (3) 以史实为基础进行再创作的影视作品, 如《水浒传》; (4) 以历史为背景进行创作的影视作品, 如《杨家将》; (5) 以历史为载体而创作的影视娱乐作品, 如《黄飞鸿》等。通过对历史影视作品的史实辨析, 找出区别, 其途径主要有: (1) 是否科学合理地再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 (2) 是否正确地反映某一时代的文化特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3) 历史事实的可靠性、可信度; (4) 历史人物的真实性等。随着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不断丰富, 对影视作品的辨析能力也随之提高。例如, 让学生观看“西安事变”电影后, 让学生就“杀蒋、审蒋、放蒋”三种态度进行辩论, 各抒己见, 说明自己的理由, 从而更深层领会当时国内局势的复杂性和共产党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苦心。虽然学生的辩论水平有限, 但通过这种形式, 不但令他们对课本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而且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实现了历史课堂“互动式”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让学生们在历史知识中寻找到快乐的源泉, 终生受益匪浅。
可见,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要想合理地利用影视作品这一社会教育资源, 使学生有机会“多维互动”, 历史课程动态生成, 前提是教师要转变角色, 做“多维互动”, 学习的引导者, “多维互动”的主体是学生, 使“多维互动”平等民主。课堂氛围要开放, 重点是课内外资源有机整合。
历史影视资源 篇2
——浅论影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江阴高中
韩 强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现象的综述和分析。历史老师所要做的是在现实的客观条件下,不断探索历史教学新的方法、新的模式,这在新课改方兴未艾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可见,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已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列入新课标。而优秀的影视作品也最能体现“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然而,面对与历史教学有关的庞杂影视作品,如何将其恰如其分地利用,为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服务呢?
笔者在经过几年历史教学的探索后,认为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影视资源应该做到敢用、善用、慎用。
所谓敢用,就是要明确影视资源应用于历史教学的依据,做到用起来心中有底气。依据之一: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过去性。一切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过去,它们是无法追回的,学生不能对它们进行直接观察,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因此,用直观性教学原则指导历史教学,比起其他各科显得更为重要,而在诸多的直观教具中影视录像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历史学科的影视录像资料来源于历史纪录片、科教片、文献片、专题片和历史题材的故事影视片,前者真实可靠,后者虽不是历史的实录,但能反映当时的历史风貌,再现某些历史事件或某些历史人物。这些电视录像能够冲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把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形象和情景,增进对历史知识的正确理解。
依据之二:感官知觉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说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若两者同时使用,就能够接受约65%。科学研究也证明,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知识比率为:视觉83%,听觉11%,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学习同一份材料,采取纯听觉讲授,学生在三个小时后能记住60%;采取纯视觉观看,三小时后能记住70%,视听并用,三小时后能记住90%,三天后,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率分别为15%、40%、75%,视听并用的学习效果明显高于前二者之和。因此视听结合可获得几乎是最佳的知识保持率。而影视作品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影视作品是运用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画面来刺激大脑,产生了较强烈的条件反射,因而更容易为人们所把握,所记忆。其特性决定了它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比静态的直观教具能更好地体现历史教学的效果。
依据之三:关注学生的需要。中学生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而现在的孩子是看着电视长大的,孩子比家长更习惯接受图像信息,欣赏跳跃式画面和超常想象力。影视材料非常适应学生思维发展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通过影视录像,让学生感知大量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感性知识,这也是他们产生概念、推理和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的依据,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影视录像也有力地弥补了文字教材的不足:书本的描述是静态的,景视录像是动态的;书本是平面的,影视录像是立体的;书本是无声的,影视录像则可以把信息通过声音传播给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影视录像不仅能帮助学生观察、认识历史事物的变化过程和内在联系,有效地处理好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由于它的容量大,节奏快,还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益,收到简而不漏、活而不乱的效果。
所谓善用,就是要找到教材与影视作品相对应的结合点,做到用起来自然巧妙、不露痕迹。
1、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也有人说,如果教师不能在上课三分钟之内形成高潮,这节课就是不成功的课,由此可见导入新课的重要性。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形、声、色、情、意相结合的特点,很容易吸引、感染学生,有助于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我在讲《抗日战争》一课时,开始便播放电视纪录片《南京大屠杀》的片断。该片是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拍摄的文献纪录片,通过寻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见证者、侵华日军老兵和大量历史遗迹,真实地纪录了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的屠杀三十多万人的大屠杀惨案这一历史事实,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凶残本质,控诉了日本侵略者滔天罪恶。一副副日本侵略者屠杀我中国民众、蹂躏我大好河山的历史画面,此情此景,教师已不必言语,也能激起学生思想的共鸣,达到了“课伊始,意境即生”的艺术境界。
2、讲授新课——再现历史画面,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起关键作用、主要作用的知识内容和问题,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以掌握、难以理解的知识和不易解决的问题,教材重点及难点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电影、电视作为教学媒体,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瞬间的重现,把过去的事情、历史上的事实搬到教室里来,栩栩如生的生动画卷把学生带入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如同身临其境,既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理解历史事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教材重点知识的理解和难点知识的突破。例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时,有不少同学提出:当时中国的整体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洋务运动后期清政府建立了三支海军,尤其是李鸿章的北洋舰队装备也比较精良,而且北洋舰队将士如邓世昌、丁汝昌等奋勇杀敌,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方面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呢?为此,我播放了电影《甲午风云》中的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殉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躲进威海卫军港;慈禧太后置民族危亡于不顾,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和皇帝大婚;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三海”和清漪园。学生通过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的镜头,就不难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重要原因。
3、课堂小结——加深知识理解,进行思想教育
课堂小结是在阶段学习任务或者新课结束后,教师以富有艺术性的手段、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应该只是前面教学内容的机械再现、简单重复,更应该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助于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运用历史影视作品,配合教师的讲解分析和学生的思考,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历史情境,以情激情,能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思想上受到深刻的启迪,于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认同,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例如我在讲授《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课时,由于现在的学生都是“文革”以后出生的,生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他们对那个特殊年代的所发生的种种事情知之甚少,因此对那场**给整个国家带来的危害性也根本无法想象和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我结合不少学生正在收看电视剧《孽债》:知青们响应号召奔赴云南边疆,十年一梦,大返城的汹涌狂潮又把他们卷回城市,抛下了红土地、流沙河、橡胶林„„还有他们的孩子,千里寻父、千里寻母的孩子们的到来就像一枚枚炸弹,给父母新的家庭掀起了巨大的冲击波澜。该剧感人肺腑,扣人心弦,引起了众多电视观众的强烈共鸣,它反映的正是那个**年代带来的严重社会后果。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和相互交流,联系现在的实际,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个伟大的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更能体会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于我国的建设是何等重要,从而树立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的责任感。
所谓慎用,就是说影视资源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学,更不能代替思维过程,用起来应该有选择性,有目的性。
1、要选择那些真实、适用、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
真实是历史学的生命,然而影视作品除了历史纪录片以外是不可能“真实”的,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是艺术的产物。很多的影视作品如《环珠格格》、《戏说乾隆》等作品已经完全背离了历史的真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休闲的产物。即使人们比较认可的作品,如《康熙王朝》、《珍珠港》等作品,其中很多也已经对历史真相做了一定的修改。因此,作为传授真理的教师,必须对历史影视作品加以甄别、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与教材内容相承接,才能告诉学生历史的真相。选择影视作品也要注意适用性原则:一方面要时间适中。一节课40分钟或45分钟,观看一段30分钟的影片或阅读一篇5000字的文章在大多情况下都是不适合的。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不应该超过15分钟;另一方面要在学生欣赏能力范围之内。如果需要,教师可以向学生对影视作品做一个简要地介绍,便于学生理解。选择影视作品还应满足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教育即通过对影视作品的欣赏可以直接获取与教学相关的历史知识或间接的提炼出有关的知识;另一方面是思想教育,也就是通过对所选择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够在学生的思想教育领域有所增益。其实现今的影视作品一般都具备这两个方面,不过是“含量”高低而已。那么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尽量更富有教育性。
2、应从教学目的出发,明确影视资料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关系。
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使用影视资料也要应从教学目的出发,考虑影视资料的内容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之间有什么关系,防止和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对于教学目标来说,是激发兴趣、引起动机还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解决难点、突出重点、还是加大密度、节约课时?是用来弥补文字教材的不足,还是来加强思想感情上的熏陶?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影视作品作为教学系统整体的一部分,仅仅注意到自身的因素是不够的,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对于教学策略来说,一堂历史课在运用影视作品作为教学手段中,不要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善,而要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理解。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随堂放映,还是是在课前放映,增强直观性,帮助学生预习,或是为帮助学生系统地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课后放映。只有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充分认识应用影视作品手段时机的根据是教与学,目的是使学生更为主动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果,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
历史影视资源 篇3
关键词:历史题材影响资源;幼师历史教学;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73-01
幼师专业的学生正处于十七八岁的年纪,是关键的学习时期,历史学科是学习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幼师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知识。据此为了提高幼师专业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教师应联系当前历史题材影视剧,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历史题材在我国影视当中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与追捧,大多数观众还能通过这些影视剧学到一些历史知识。
一、创造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创新意识打基础
幼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将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充分应用,一方面激发幼师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则能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历史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不断提高。创造气氛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是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条件,一堂课上最主要的就是气氛,假设气氛好,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提高,热情度就会增加,从而大大提高了一整堂课的质量,反之,如果一堂课的氛围是严肃的,面无表情的,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下降,这一堂课就会大打折扣。例如:教师讲述人教版第二单元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时,教师可以将《封神榜》《莲花童子哪吒》等影视剧充分引入,尽管影视剧缺乏一定严谨性,但也能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背景,为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奠定基础。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播放相关片段,加深学生对商纣王的了解,并设置相关问题。如:商朝为何会灭亡?商朝是被谁灭亡的?教师通过这些手段充分培养学生历史创新意识,为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奠定了条件。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历史题材影视资源的应用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集中学生注意力,幼师专业的学生年龄小,自律性不够,导致学习兴趣不高。而历史题材影视资源的应用则能充分改善相关局面。例如:教师在講述《商鞅变法》相关内容时前,教师可以将《大秦帝国》《商鞅传奇》《东周列国》影视剧播放给学生观赏,学生普遍喜欢看电视剧,教师采用这一方法,完全抓住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结束后,教师便进行导入:“刚刚我们看了一些影视剧片段,谁能告诉我,你从中获取了什么信息?”当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时,看过电视剧的学生都会踊跃举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达到了教师目的。当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便开始《商鞅变法》内容的教学,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会聚精会神倾听。通过对历史题材影视资源的运用,可以让同学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从而取得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要想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首先就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学生才会对历史感兴趣。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倡导师生平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三、充分提高历史课程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发展
幼师专业学生多为青少年,而青少年刚好处于“生理性成熟前倾与社会性成熟后移的矛盾”。在课堂上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兴趣也容易发生变化,对于生动影视剧资料也更加感兴趣,历史题材影视资源的应用能将枯燥繁琐的政治理论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学习,还能更加真实的将历史时空展示出来,学生可以更身临其中的感受,对教师的讲解降低了难度,提高了可信度,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时间上有所减短,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学效果更甚一筹。例如:在上人教版历史教材初二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教师可播放有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视剧给学生看,将八国联军的暴徒行为完整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做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激情,进一步增强学生初中历史的创新意识,为幼师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四、充分发挥了教学互动性,促进学生学习交流
传统历史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灌输式的讲解,学生已经习惯性的去听教师讲授知识,难以体现出主体的作用。而历史题材影视资源的应用则更人性化,交互范围更广,教师还可以灵活的处理教学内容,可以反复讲解疑难知识点,较易的内容可以简单的讲解,这也便能腾出较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充分增进师生彼此的交流。既能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内容,又创设课堂带来自由愉快的氛围,从而提升了课堂效果。例如:教师在对《秦王扫六合》相关知识进行讲述时,可以将电视剧《秦始皇》片段给学生观看,加强学生对本章内容的了解,再对扫六合的顺序进行探讨,引导学生们通过观看影视剧、阅读历史书籍等形式去了解,然后再让他们利用通过这些渠道得来的资料以小作文或者是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最后老师再开展“创意演讲大赛”、“学生们互相展评活动”等让学生们进行交流与沟通,以达到相互学习初中历史知识的目的,时间一长,学生们就养成了主动去记录的习惯,这样不仅使得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还让他们增长了初中历史知识,促进了幼师专业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提高。
结束语
历史是学生必修的学科,幼师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幼师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应将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应用其中,激发幼师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及热情,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幼师也必须及时转变学习策略,将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抛之脑后,充分顺应时代发展,教师在应用历史题材影视资源时必须遵循一定原则,不能将教学重点完全放在影视资源方面,而忽视了自身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冯李媛,高峰. 影视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1:178-179.
[2]任娜. 新媒体时代初中历史影视教学研究[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92-96.
历史影视资源 篇4
一、历史影视资源的定义与特点
(一) 历史影视资源的定义
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 (Hayden White) 教授在历史评论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发表《书写历史与影视史学》一文, 文中明确提出了“historiophoty”概念, 其定义为: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 and our thought about it in visual images and filmic discourse.随后, 台湾学者周梁楷将其首译为“影视史学”, 且定义为:“以视觉影像和影片的论述, 传达历史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此定义一问世, 便获得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1]。
(二) 历史影视资源的特点
历史影视资源是以电视、电影为传播媒介, 以历史原型作为创作的主要内容与依据, 并通过图像、声音、文字、历史道具、人物以及屏幕等表现形式, 生动、形象、具体而感官地向人们“再现”历史的过程。由于我们无法亲身经历并体会历史, 所以, 我们只好通过发掘史料去认知历史、了解历史。传统的历史学习仅能以文字、图片等有限形式展现, 而影视则能在传统历史学习基础上, 借助历史画面、历史情节以及各种拍摄手法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等方式还原历史, 不但内容丰富, 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二、历史影视资源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联系
(一) 与教师的联系
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是历史课程革新的主力军, 其素质能够影响教学的质量, 而作为历史教学资源的历史影视资源, 则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师的教学成果。
一方面, 历史影视资源能拓宽历史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 完善其知识结构。目前, 我国高中历史教师不仅都受过高等教育的熏陶, 而且都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但是, 有的教师却只精通某一时期的人文历史概况或倾向于某一特定历史环境的研究, 这意味着教师对整个历史结构认知的欠缺[2]。而历史影视资源能有效帮助教师完善其历史知识结构, 此外, 教师也可依据自身扎实的知识对历史影视资源进行一定的历史考证, 纠正其存在的不符合史实的显著错误, 这不仅能有效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 还起到了对历史影视资源的监督作用。
另一方面, 历史影视资源能以其声情并茂的特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因此, 教师若能将历史影视资源合理应用于历史的实践课堂上, 就能有效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以及生动性, 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 与学生的联系
首先, 合理运用历史影视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时, 就会能动地去学习。传统的历史学习对很多学生而言, 都是枯燥乏味的, 如果教师通过辅助影视资源向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 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感官机能,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使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此外, 通过影视导入历史教学、突破重难点、衔接相关史实与最新历史知识热点等, 能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3]。
其次, 学生通过对史实进行一定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以及概括等一系列认知活动, 以此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历史的无法还原性和过去永久性及抽象性的知识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而历史影视资源的形象化、直观性等特点能够化抽象为具体, 再现历史, 学生因此能快速提高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并建立起历史的思维空间, 从而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
再次, 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历史都是在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 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及规律性, 倘若能够全面分析历史因果联系以及其规律性, 便能全面掌握历史本质及揭示历史规律。而历史影视资源的运用能够调动学生思维, 提高他们对历史的观察力、综合分析能力等, 进而促进学生纵向思维及横向思维的发展等。
最后, 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如今, 历史影视资源繁多, 部分影视传播错误的历史事实, 并且向观众宣扬消极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宣扬皇权崇拜、人治思想、奴才意识等, 严重毒害社会文化, 这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 学生在观看历史影视作品时, 要有选择性地观看并逐步养成历史批判性思维, 做到以尊重历史史实为原则, 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和世界观。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在信息化的教学活动中, 将声情并茂的历史影视资源引入到高中教学活动中, 不仅是信息社会的要求, 更是历史教学的需求。若能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开发应用影视资源的主体作用, 相信影视资源的优越性会更加发扬光大的。
参考文献
[1]王丽梅.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西部 (下旬.理论版) , 2011 (09) :45-03.
[2]司冬梅.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料的选择和运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4) :55-23.
论云南影视的历史与现状 篇5
张婷婷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历史影视资源 篇6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抓住课堂导入环节。一开课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将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上课时利用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影视剧、纪录片等导入新课,不但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
如高中的第一堂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制度学习无疑是有点艰涩乏味的。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可以采用影视资料导入新课。剪辑《封神榜》片段播放,提问:(1)该视频反映什么时期的事情?(2)什么战争?(3)主人公是谁?他的统治为何会被推翻?不仅自然轻松地导入新课,还为高一新生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史创设了良好的学习背景。
二、讲授新课中,帮助学生理解疑惑点或者重难点
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时间、地点等知识了解是容易的,但对于背景原因、性质及影响等深层次历史问题的分析要困难得多,仅凭教师的传统讲述是不够的,可以引入多形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心理学研究表明,单用听觉,三小时能保持获得知识的60%,三天后下降为15%;单用视觉,三小时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70%,三天后则下降为40%;如视听兼用,三小时能保持所获知识的90%,三天后还能保持75%。因此,视听兼用,对于学生的学习记忆是有好处的。因此,视听综合、时空综合、形象直观的历史影视利用对历史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很多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大清国地大物博,为什么还是失败?光凭老师的嘴讲,完全不具说服力,因此可以剪辑《甲午风云》的几个镜头,邓世昌、丁汝昌等北洋水师官兵在海上奋勇杀敌,壮烈牺牲;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躲入威海卫海港,避战求和;为了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和皇帝大婚,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的军费,修建“三海”和清漪园,使海军没能得到及时更新设备、战术、人员等,这就埋下了隐患。通过视频,学生可以加深理解。
三、探究隐微之处,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关于历史题材的文艺影视作品,是对历史的艺术加工,其中有些作品在内容上与历史事实有很大的出入。然而其中不乏一些能真实反映历史的比较严肃的作品,如《建国大业》、《辛亥革命》等。有时为了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影视作品会在细节处进行艺术表现,但这种艺术表现是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之上的。若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探究,透过艺术表现形式可以看出历史真相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观察社会现象的能力。
如讲述红军长征的重要背景时:党内以王明、博古为主的“左”倾主义严重,坚持正确主张的毛泽东被党内排挤,后直接被剥夺了对中央苏区红军的指挥权。对于这一点,《长征》就有具体细节描述,剪辑《长征》第一集,让学生找出剧中毛泽东与其他红军领导人的不同之处。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通过仔细观察,学生不难发现电视剧里的情节:“毛泽东的军帽上没有五角星”,留时间让学生讨论,学生就会发现五角星是红军的标志,毛泽东没有,说明他离开了军队,被排斥在军事指挥权之外。为什么毛泽东会被排斥?以这个问题为线索,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进入红军长征的学习。
四、感受历史事件的宏伟,感受历史人物的情怀,提升学生的情感境界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人类的老师。可现代很多人对中学历史有偏见,他们觉得中学历史就是“豆芽科”,就是死记硬背,就是被政治化的理论。这种对历史的“无所谓”态度很容易让我们沦丧。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放在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在课堂上成功运用好的历史影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讲《祖国统一大业》就引用了一段《跨越世纪——香港回归》的视频,短短几分钟简要把香港的殖民历史、回归及回归祖国后的繁荣展示给学生。历史发生在昨天,影视形象地将历史再现在学生面前,先是近代清政府腐败无能,被英国殖民者强迫签署《南京条约》为代表的三个条约,失去香港;然后是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领导人致力于收回香港;再者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那一刻所有中华儿女都为之动容。当时,我发现学生已完全沉浸在情境中,他们的心跳与历史脉搏一起跳动,共同感受着香港回归给中华儿女带来的激动。随着背景音乐“一百年前我眼睁睁看你离去,一百年之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一九九七年,我深情地呼唤你,让全世界都为你跳跃......”他们深深地体会到那份感动与自豪。
历史影视作品表现力强,具有吸引力大、时效性强、讲解透、效率高且资源丰富的特点,引入课堂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突出教材的重点,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影视作品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M].科学教育出版社,1984.
[2]徐福元.运用影视作品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2012(10):67.
[3]卢晓燕.历史影视教学法在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1(21):52.
[4]袁秀敏.历史影视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08(03).
历史影视资源 篇7
1 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历史题材类影视资源
对于学生本身和教学成果来说,通过历史题材影视剧进行教学具有莫大好处,如何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是人们目前所要面对的问题。一般来说,历史题材影视剧主要是在历史学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应有如下几点。
1.1 合理的选择影视题材
首先,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历史事实。现代的影视作品为增加情节的起伏,编剧往往会对历史事件进行改动,使作品更具有冲突性从而吸引观众,然而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失真,干扰了学生的认知,这对于学生来说会对历史产生错误的认识,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老师要选择合适的影视作品进行教学,且在与历史不符的情节处,指出影片错误,告诉学生真实的历史经过。其次,选择影视作品时,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选择,因为学生还处于成长的阶段,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合理的题材有助于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如《大秦帝国》《汉武大帝》等优秀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能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更能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1.2 合理的控制时间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于历史题材的影视剧,需要老师的讲解并结合课本来进行学习。过长时间的影视剧教学也会造成学生的学习重心的偏移,导致学生更加注重影视剧情节和人物,而忽略了历史本身的重要意义,也会导致学习内容完不成,拖延学习进度。因此,老师要合理地把握影视剧的播放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在播放完影视剧后,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梳理学习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2 历史题材影视剧在教学上的作用
历史题材影视剧在教学方面具有广泛而重要的作用。以下将从学生和教学的角度来分别谈论。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教学方式死板,学生的主要动力是学习成绩,而不是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长此以往,死板的教学模式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降低,还会使学生对所学的科目感到厌烦。而使用历史题材影视剧进行历史方面的学习,通过声音、图像一体化的模式,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进行学习,而且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让学生能亲临其中,更全面地看待历史事实,这种学习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 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化,科技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着,同时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快教学模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更合理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历史题材影视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学习方法、提升思辨能力和理解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3 结语
将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引进教学内容当中,对于今后的教学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改传统课堂的死板生硬,使课堂环境变得更具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教导学生如何正确的看待历史。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过度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影视剧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所以一定注意要合理应用这种学习模式,要选取合适的选取影视资料,并把握好使用历史题材影视剧播放的时间,要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影视剧相结合,二者不可分离,否则都会将学生带进学习误区,降低学习效率。
摘要:历史影视剧通过利用视觉、声音、文字等形式,以声形并茂的方式将各种历史画面再现于人们的眼前。因此,在课堂中,采用影视剧资源为学生们进行授课,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历史题材影视资源会起到什么样作用,历史题材影视剧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影视资料,历史题材,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海丽.论影视资源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5,5(14).
[2]杨国君.运用影视资源构建历史高效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历史影视资源 篇8
原则一:大胆, 即在历史教学中敢用影视资源, 并做到心中有底气
首先, 这是由历史学科本身的过去性决定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过去, 所以直观性就很差, 这就给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而在诸多的直观教具中, 影视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因为影视资源能够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局限, 将过去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 通过非常直观的方式进行再现, 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关于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直观印象, 达到拉近历史和现实距离的效果。其次, 能够满足学生的感官需要。影视作品往往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影视作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使得各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 因而可以使知识更容易被识记和掌握。这种特性与现实的历史教学目的不谋而合, 使得它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从而能更好地体现历史教学的效果。再次, 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现代社会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 其成长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影视作品, 如历史纪录片、演绎故事或者历史穿越故事等。尽管鱼龙混杂, 但是这些影视材料非常适应学生思维发展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历史课堂上使用影视资料很好地顺应和遵循了学生的身心成长的规律。同时, 这些影视作品也弥补了教材文字叙述方面的不足, 延伸和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原则二:巧妙, 即选择适当时机, 找到恰当结合点, 做到用起来圆润自然、不着痕迹
比如在设计新课导入的时候, 教师适当运用影视资料, 就能起到先声夺人、渲染气氛、激发兴趣和欲望的良好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反映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形、声、色、情相结合的特点, 这就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能感染他们, 有助于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比如, 在讲《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一课时, 我在开始便播放了纪实性电影《南京南京》中的片断, 真实地再现了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的屠杀三十多万人的场景, 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凶残本质, 痛斥了侵略者的累累罪行, 展现了一幅幅日本侵略者屠杀我中国民众、蹂躏我大好河山的历史画面。此情此景, 就足以让学生震撼和感动, 教师自然不用太多言语引导就能奠定这节课的基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对日本法西斯的愤慨和憎恨。而且, 这节课的情意目标也就在这种氛围中水到渠成地达成了。
当然, 除此之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影视资料来克服和突破重难点, 创设精彩的课堂高潮, 引发学生的深入思维, 或在课堂小结部分采用影视资料, 以期画龙点睛、升华和深化学习主题。
原则三, 谨慎, 即明确影视资源在整个课堂中的辅助定位, 做到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使用
首先, 教师要选择那些真实、适合、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 (1) 真实。我认为必须坚持影视作品的真实性原则, 这是因为真实性本身就是历史的生命力之源。然而, 现实中有很多的影视作品如《还珠格格》《甄嬛传》等的很多内容都与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即使人们比较认可的作品, 如《汉武大帝》《雍正王朝》等作品中也很多内容是对历史真相的修改。至于现在比较流行, 如清宫剧、历史穿越剧等, 就更加与历史本来面貌大相径庭, 甚至荒诞不经。因此, 教师在备课之前必须对历史影视作品加以甄别、选择, 只有那些接近历史本来面目、体现真实性的影视作品才能为历史课堂教学服务。 (2) 适合。我认为所谓适合性原则:一方面时间要适当。一节课就40分钟时间, 应该把观看影视作品的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过长就会冲淡主题, 造成课堂拖沓庸长, 过短则会欲速则不达, 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内容要适用, 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特点和接受能力。如果需要, 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地介绍影视作品或补充说明背景, 从而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3) 教育意义。教师在选择影视作品时还应满足教育性原则。我认为教育性原则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就是知识的掌握记忆。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料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从而形成基本的历史感知能力。第二层面就是思想情感的共鸣升华。学生观看影视资料主要是通过这种形象直观的方式辅助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和落实, 提升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其次, 教师应从教学目的出发, 摆正影视作品在教学中的位置。教师要学会正确处理影视作品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影视作品一定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因此, 教师使用影视资料也要从教学目的出发, 切忌为追求课堂的生动和活泼而无视教学内容, 这样会有越俎代庖之嫌。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 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同时, 影视作品要为教学目标服务。所以, 教师在使用影视作品时要突显三维目标, 不能为了解决难点、突出重点, 就过分追求表面繁荣, 这样只会显得空洞无物。从教学策略角度而言, 选择使用影视作品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 教师不能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善, 而应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上, 不能为了运用而运用, 这样只会显得不伦不类。
历史影视资源 篇9
一、具体作用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历史影视作品是一种对历史的具体化、形象化的叙述。虽然这种历史叙述并不完全等同于历史学家的历史叙述, 但它集艺术、科技知识为一体, 声图并茂、视听兼顾, 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对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例如, 在课堂中播放部分影视视频来作为学习重大历史事件的导入, 往往能冲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将本来不能再现的真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活动场景展示在学生面前, 帮助学生再正确地理解和体验历史。如在讲述“新航路开辟”这一知识点时, 通过播放影视《大国崛起》第一集《航海时代》相关片段, 学生便会全面深刻地理解, 为什么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 不是当时处于欧洲经济和文化中心的法国和英国, 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也能够理解究竟是什么的力量推动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能够征服海洋, 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
2. 拓宽视野, 激活思维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 能快速拓展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如教师在讲解“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这一知识点时, 由于教材编写过于侧重于欧美日等老牌发达国家的缘故, 对于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这几个新兴发展中国家, 学生就显得比较的陌生和神秘, 对世界多极化、全球化、区域集团化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就存在着困难, 此时可以给学生播放《金砖之国》这套纪录片, 在短时间弥补学生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佐证历史, 强化理解
“好的历史剧对于历史教育或历史教学所产生的作用, 往往胜过好书, 视听媒体所带来的感官和心灵之感动是空口白话或白纸黑字无法比拟的。”它能利用影视作品让学生置身于再造历史的场景中, 便会让学生乐于探究, 主动学习历史, 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 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这一课时, 通过播放《国王的演讲》这部奥斯卡大片, 就可以很好理解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内容, 自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资产阶级和王权达成了妥协之后, 历史滚滚的洪流便不可阻挡, 曾经高高在上的国王, 化作了国家税务供养的“寄生者”, 渐渐丧失所有实权, 最终“统而不治”。但国王仍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也是英国社会道德楷模, 《国王的演讲》讲述的便是约克郡公爵, 亦是后来的乔治六世国王, 在已然不那么惨烈的现代王权更迭过程中战胜自己天生对公众演讲口吃障碍, 通过国王煽情的演讲来激励英国人民英勇抵抗法西斯侵略, 从而成为不列颠帝国在二战时自信强大象征的传奇故事。
4. 提升情商, 陶冶情操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 运用影视资源用于人文学科的教学, 在给青少年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 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历史观, 运用得当, 便有利于学生的历史情感教育, 培养人文主义精神,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仍以《国王的演讲》这部影片为例, 影片也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 从国王的口吃来讲, 是复杂的语言失调症, 与后天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各种负面的心理情绪与外部压力, 都会加剧症状的恶化, 所以首先要究其病因, 要打开心结, 治疗心理创伤。乔治六世在强势父亲的光环下胆怯寡言, 在兄长的不屑和嘲笑下丧失信心, 不敢面对父亲, 面对兄长和公众。但当兄长不爱江山爱美人, 当国家和人民需要他的紧急关头, 他不断地努力战胜自己的缺陷, 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是他战胜自己的动力源泉。这就启示我们要有责任感, 要敢于担当, 不要轻言放弃, 只要努力就会有奇迹。
二、使用原则
以上列举了影视资源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但如果使用不当, 不仅不能起到多媒体应有的作用, 反而适得其反。现结合教学实践及其他教师的经验, 谈谈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基本原则。
1. 内容真实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而历史影视资源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综合艺术素材, 不是规范的原始史料, 所以史料的真实程度和价值程度各异。如果教学中所呈现的历史影视资料不真实, 学生就会形成错误的历史认识, 甚至形成错误的评价标准, 历史教学也就丧失了科学性和严肃性。
2. 切合主题
人类历史发展是丰富多样的, 所以反映人类历史的影视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 但也是良莠不齐的, 所以教师要注意所选的资源是否符合真实历史事实和现代历史观念的素材, 是否与所教内容紧密联系, 否则对鉴别能力有限的中学生, 反而会产生严重误导。
3. 适量适当
由于教学内容、时间所限, 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将所有相关内容都用影视展示出来, 只能选取典型中的典型, 重点中的重点, 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以教学内容的需要决定量的多少。否则, 学生注意力势必被课外材料过分吸引, 而无法及时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 一节课独立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 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
4. 引导探究
影视资源与历史的文字材料一样, 都存在着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的区别, 教师的任务, 不应满足于把其大成教学的调味品, 以调动兴趣为教学最高目标, 还要帮助学生去捕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根据教学目标, 让学生带着任务区充分思考讨论, 并从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回答与本课所学的知识有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叶永广.历史教学影视信息指南.学林出版社, 2005-03.
[2]张广智.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生代.历史教学问题, 2007 (05) .
历史影视资源 篇10
历史影视资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已经被广泛证明在教学中具有多样化的作用, 总结来看,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充分运用历史影视资料具有以下多方面的作用:
(一) 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
一般来说, 教师在课堂中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都是较为抽象的文字性知识, 加上不少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落后, 不少学生长期下来逐渐丧失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不高, 因此, 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适时加以辅助一些真实的和课堂授课内容相关的历史影视资料, 这样就可以充分地提高学生对于历史课堂的兴趣, 对于提高学生今后的学习动机水平和提高学习积极性等都是有好处的。
(二) 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授课内容, 加深理解
教育心理研究发现, 学生在初中阶段理解能力依然不高,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的较为抽象的知识学生一般不能很好地进行消化理解, 经常就是囫囵吞枣, 而历史影视资料作为一种较为直观性的教学手段, 它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感性、形象的知识, 将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抽象知识转化为更加具体的知识, 进一步减少学生学习抽象知识的难度, 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三大战役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于影视剧《三大战役》, 播放给学生看,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解放军是如何英勇作战, 解放全中国的, 这样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就更好的了解了这一块的知识, 更好地掌握这一块的知识。
(三) 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主动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直观性教学可以充分向学生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 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概况, 可以充分地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事情的能力和方法。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借助于一定的影视资料, 可以将某些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更为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某一历史阶段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某一历史事件、人物的发展脉络, 例如教师在讲述《五四运动》这一块的知识的时候, 就可以借助于一定的历史影视资料, 帮助学生理解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是如何进行的, 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过程等, 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这一时期工人阶级的斗争以及他们是如何一步步登上历史舞台的, 这对于逐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等都是有好处的。
(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传统课堂上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历史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情感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新课改要求在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情感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通过历史教学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某一方面历史的发展,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而历史影视资料更为直观性的特点恰恰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心感悟, 在促使他们更为直观地了解某一方面历史事实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情感能力的发展, 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二、历史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 影视资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在全国各地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应该看到, 由于使用不当目前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 因此, 初中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历史影视资料也应该做到科学合理, 正确发挥它们的作用。
(一) 要注意讲解和直观的有机结合
毫无疑问, 历史影视资料具有更好的直观性, 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某一方面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但是直观并非是让学生一味地看, 而是要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观看, 不少教师在放映有关历史影视资料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将讲解和直观结合起来, 结果学生只是很有兴趣地观看, 看完之后并没有很好地将其和课堂内容结合起来, 结果浪费了时间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使用历史影视资料的过程中要很好地将直观和自己的讲解结合起来, 通过讲解解答学生在观看中的困惑, 引导学生将历史影视资料和课堂内容结合起来, 更深地去理解知识。
(二) 防止历史影视资料直观的滥用
应该看到, 历史影视资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其本身并不能代替历史教学的过程, 直观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而不是教学的目的, 其本身应该是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的, 因此, 一节历史课是否应该使用历史影视资料、采用什么方式、什么时候应该使用历史影视资料、什么地点使用等都需要教师来根据本节历史课堂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决定, 如果教室在这一过程中一味追求历史影视资料的直观性, 一上课就直接放映有关的历史影视资料, 那么就会导致直观过多, 不仅浪费了事件, 更严重的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总结
总之, 历史影视资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但是教师在利用历史影视资料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 不能直观过多, 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 这是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要认真思考和反思的。
参考文献
[1]宋英智.影视资源辅助情境复现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 2013.
[2]薛雷.影视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4, 01:91-94.
历史影视资源 篇11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越发赋予了历史课堂以丰富的内涵,且正与时代紧密相连,致使历史课堂有着丰富的遗址遗存、历史文物、影视资源以及文字资源等。而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中,其中最信息化、最直观以及最受学生喜欢的是影视资源的课堂应用。而影视资源作为影视与历史相结合的产物,在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上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就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析。
一、现阶段初中历史课堂现状
现阶段,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师在课前的准备不是很充分,而且部分教师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老师在历史课堂完全是照本宣科的讲解。第二,教师在课堂上讲得精彩万分,学生却只有部分人在听讲。比如说,学生有的在课堂上睡觉,有的在学习其他的课程等。第三,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述的知识点,却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例如,老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只会说“不会”来回答老师。
二、我国影视资源的概况及作用
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历史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不仅推动了影视业的发展,也为学习历史课程提供了影视资源。影视作品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运用,既能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程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对影视作品的分析,调动学生在历史课堂的积极性以及自我表现能力的增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历史成绩。
三、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1.影视资源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历史课教学在新课程下的改革,明确提出丰富教学形式及辅助教学手段等方法,激发学生历史课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巧妙的将影视作品融入到历史课堂中,不仅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一些曾经的历史画面再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学生在愉快而又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历史知识。
比如说,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一课时,可以播放《火烧圆明园》这部与课文内容相符的片段。当时,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咸丰帝匆忙的逃往热河,英法联军直接进入北京,在北京无恶不作,烧杀抢掠,不仅把北京圆明园的珍贵文物一抢而空,还纵火把举世闻名的圆明园烧毁。观看后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讨论,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激情。
2.影视资源在培养初中学生审美情趣中的应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学习历史知识,还可以在历史课堂上学会审视历史中的各种美,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建筑的美。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加入影视作品,既可以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营造审美的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讲解史前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时,可引用《古代建筑纪录片——天覆地载》,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风格、历史韵味以及对建筑进行审美。学生在观看后,要着重就建筑的印象积极踊跃的表达各自看法。如,代表性宫室建筑邺城、云冈石窟以及莫高窟壁画等。通过影视资源,在提升学生历史课堂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
3.影视资源在培养初中学生探究能力中的应用
影视资源主要指的是电影、电视剧以及相关文献资料,通常具有声像图文等丰富在线功能。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主要通过观看查阅影视资源,来创造一种别致新颖的探析情境。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疑点,发现问题以及对问题进行探究。以此,引导学生对答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得历史课堂变得充满趣味,并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课程1942年中国抗日战争一章中,教师可根据课程要求安排电影《一九四二》的相关片段:人流中喊:“大哥,怎么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个死”。老东家:“没想活着,就想死的离家近些”。在学生观看后,教师可根据这简短的一问一答,提出系列问题:如,这对话最有可能发生在哪个时间?从穿着来看,最可能发生在哪个地方?什么情况下最可能发生这样的对话?让学生各自思考后自行交流。以此,提升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使历史课堂充满探究性。
四、结束语
总之,影视作品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还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加强对影视资源的运用,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讲课服务,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丽华. 历史课堂因你而精彩 ——谈影视资料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 教法研究,2013,14(11):104-105.
[2] 陆建华.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影视资源[J]. 教学实践,2013,10(295):170-171.
[3] 王恩妹、许序雅. 浅谈影视资源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学科教学,2010,07(19):20-21.
历史影视资源 篇12
一、历史影视作品应用的准备
教学活动虽然以学生为主体, 但仍需教师的辅助和引导。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备课时只有认真、仔细、全面, 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驾驭知识。教师可利用历史影视作品辅助教学, 但要依据教材内容对其题材进行选择, 要选择那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材料,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教师要了解历史影视作品的内容、情节、内涵, 并将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紧扣教材内容展开讲解, 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还要考虑时间问题。所以, 教师要有主次地讲解影视作品中的画面, 做到详略得当, 深浅适度;明确哪些知识要拓宽深挖, 哪些要细心专研。由于艺术高于生活, 虽然历史影视作品重现了具体事件, 但为了保证历史影片的完整性, 有许多历史情节是重构的, 这些重构情节往往会存在一些纰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 并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 避免影片内容误导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历史影视作品的应用是为了更好地教学, 教师要认真编写教案、设计问题, 将历史影视作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充分发挥其辅助性的教学作用。
例如, 在讲解“戊戌变法”内容时, 教师首先要想到哪个历史影视作品包含这样的内容, 并能以真挚的画面打动学生, 蕴藉学生情感, 打破说明性文字的单调和乏味, 充分唤醒学生的每个细胞, 使学生兴趣盎然、聚精会神地听讲, 从而更好地学习历史、铭记历史。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此知识点, 教师可以选用《走向共和》这部影视作品。在备课时, 教师要对影片进行剪辑, 使影片内容简约, 并具概括性, 同时也要控制好时间, 紧扣所讲内容。教师可以把第十八集、第二十一集中的有关片段播放给学生观看。第十八集:康有为与在朝的一些守旧官员进行了是否要变法的争论。满朝官员激愤不满, 都十分反对变法;第二十一集:袁世凯向荣禄告密, 直隶总督荣禄命人封锁京畿要道。慈禧太后将光绪帝软禁, 并下令追拿维新派人士, 戊戌六君子被杀, 康有为等人逃亡外国。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依据影视作品提出问题:“通过观看这几个影视片段, 同学们能概括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具体原因吗?”影视片段情节震撼人心, 学生会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 并形成长久的记忆, 也能从影音画面中概括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二、历史影视作品应用的过程
历史影视作品应用于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每一节历史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避免把历史教学变成影视欣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对学生的思考思路和观察度进行引导、启发, 在历史影片播放的过程中, 教师可适当进行引导:如分析他们的面部表情所传达的心理活动, 分析他们的言外之意, 由行为分析他们的性格, 分析性格背后引发的悲剧等;教师也要对历史影视作品的播放进度进行控制, 如何时暂停、何时倒退、何时播放, 让学生有效地把影视作品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教师还要对影视作品的内容进行总结, 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问题, 问题可以是列在教案中的, 也可以是课堂临时设置的, 但都要针对学生的认识程度而设计并具有启发性。
例如, 在讲解“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时, 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军事装备的落后。由于学生难以领会“落后”的概念及武力的差距, 为了有效解决学生的疑问,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用了历史影视作品进行辅助教学, 并通过后期剪辑, 把历史影视作品《鸦片战争》中广州海面中英战船交战的片段播放给学生观看。同时, 教师要控制好播放进度, 时而暂停、时而播放、时而倒退, 让学生仔细观察中英双方军事装备的明显差距:英国装备是蒸汽轮船, 中国装备则是简陋、易沉的帆船;英国装备在作战时迅捷, 容易躲开对方的炮火, 中国装备则靠人力和风力, 移动缓慢, 易被炮火袭击;英军手持火枪作战, 清军则是长矛之类的近身武器。在播放完这一战争片段后, 教师要暂停一下, 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难道除了武器装备落后之外, 再无其他原因么?我们接着往下看。”这一提问既指出了接下来要观看影视作品的目的和任务, 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拓展了学生的思路, 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历史影视作品应用的后续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都包含了美的价值, 学生可从中汲取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 这些内在的东西仅靠教师单一的讲解是不够的, 其深刻的内涵更应由学生自己来探究。从传统历史教学看, 教师往往忽视了历史知识中的情感因素, 摒弃了知识中所蕴含的美育价值。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讲解、文字材料分析, 完全不理会学生情感介入的愿望, 这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因此, 教师要总结教学方法, 借助多种教学手段, 实现学生情感介入的愿望。教师可借助历史影视作品, 对课堂讲解的知识进行情感巩固, 让学生观看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影片, 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写观后感。
例如, 在讲解完“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后, 教师还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 让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这部影片, 并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学生在写观后感的过程中, 就能把理性化的死亡数字同日寇令人发指的行为联系起来, 其愤慨之情难抑, 有助于学生对这段历史内容的深刻理解。
基于历史学科的特点, 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突破时间及空间上对学生思维情感的限制, 活用现代信息技术, 收集视听资料, 丰富历史课堂,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教师教之有效, 让学生学之有成。
摘要:以影像作为传播媒介的历史知识是以具象、动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它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缩短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让学生快速接受并形成记忆, 并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 给予学生美的感受。另外, 历史影视作品作为历史教学的一种辅助性教学方式, 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将教学重点、难点传授给学生, 以获得教学活动的成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历史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李润霞.历史与诉说历史——从电影《鸦片战争》看谢晋的历史观[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9 (14) .
[2]周星, 李艳.红军长征题材影视创作历史状况与现实思考[J].当代电视, 2006 (11) .
[3]叶永广.收集历史录像解决“无米之炊”[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6 (12) .
【历史影视资源】推荐阅读:
影视资源初中历史09-06
历史影视教学11-05
历史影视作品07-31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05-20
影视资源09-20
教育影视资源05-30
影视课程资源06-20
网络影视资源09-11
影视资源语文教学论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