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语用解读

2024-10-06

隐喻的语用解读(精选8篇)

隐喻的语用解读 篇1

1.引言

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 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 还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 Lakoff和Johnson (1980) 认为“我们用于思考和决定行动的常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以隐喻为基础的。 我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每天所经验的以及所做的一切都与隐喻密切相关。 隐喻不只是一个语言问题, 人类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跟隐喻有关。 隐喻作为语言表达之所以可能, 准确地说就是因为隐喻存在于人的概念体系之中”。 语用学的兴起使人们对隐喻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 隐喻为交际理论提出了许多新问题, 人们开始思考隐喻话语是怎样起作用的, 为什么人们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愿而是通过使用隐喻话语, 当隐喻地说话时, 说话者和听话者是如何达成理解的。 Mey (1993:63) 曾指出“隐喻始终充满语用炸药, 乃荷枪实弹”, 可见隐喻研究充满挑战, 并非是简单的修辞研究。 因此, 本文首先讨论早期的语用学隐喻观, 然后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运用关联理论对隐喻进行分析, 最后结合英语中的一些实例, 对隐喻的语用功能做了具体的分类和描述。

2.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的研究

格赖斯是最早从语用学角度阐释隐喻的人, 他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对隐喻的识别引起了语用学学者们的兴趣。格赖斯认为隐喻与讽刺、夸张一样, 都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或相关准则, 因此听话者应认真分析其后的隐含意义。 但格赖斯在阐述合作原则时并没有对隐喻的情况做翔实分析, 他“只解决了隐喻理解是如何触发的这一问题, 但怎样解释隐喻, 人们为什么要使用隐喻, 格赖斯并没有予以解决” (匡方涛、文旭, 2002:43) 。

莱文森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合作原则可以作为隐喻识别参考标准的语用学家。例如:Queen Victoria was made of iron.这句话违反了质量准则中“不要说你认为是虚假的话”这条准则, 使句子产生隐喻意义。 但莱文森同时指出:“这一标准只能是识别隐喻的多重标准的一部分, 因为由违反准则所引起的会话含义情况不止隐喻一种, 也就是说, 将隐喻现象与其他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区分开来, 还另外需要一套标准。 ” (束定芳, 1996:36) 。

相比之下, 塞尔对隐喻问题的讨论最详尽, 其隐喻观结合了言语行为理论, 是对格赖斯隐喻理论的发展。 塞尔在其专著Expression and Meaning中的Metaphor一章中区分了“词或句子意义”和“说话者话语意义”, 提出隐喻意义必定属于说话者的话语意义。 “解释隐喻实际上就是解释说话者意义如何与句子意义相分离的一种特殊情况, 因为隐喻实际上是说话人何以说某件事却隐含着另外一种意义的特殊情况, 隐喻中说话者意义与句子意义相异但又以不同方式与之发生联系” (宫英瑞, 2008:85) 。 因此, 隐喻和间接言语行为一样, 说话者之所以能够表达与字面意义不同的隐含意义, 必然存在一些为听话者所了解的原则, 据此听话者才有可能理解说话者的真实含义。 塞尔的理论作为对隐喻的精细分类是值得肯定的, 但他的着重点在于隐喻的辨认和理解, 对隐喻的产生或运用不予关注, 因而其理论是不完整的, 甚至有点模糊和牵强。

3.认知语用学框架下的隐喻分析

3.1关联理论简介

正是由于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的解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隐喻势在必行。 Sperber和Wilson对格赖斯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的模糊界限提出了质疑,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关联性为唯一准则, 以演绎推理为途径的会话含义理论, 这就是关联理论。 “当且仅当某一假设在一定语境中具有语境效应, 则它在该语境中关联” (Sperber& Wilson, 1995:123) 。 同时, 他们指出, 关联性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为语境效应或称认知效应, 另一个是加工力或称心理努力。 “人们为了理解别人的话必须进行信息加工, 承受某些负担, 但因此而获得语境效应” (匡方涛、文旭, 2002:44) 。语境效应和加工力与关联性的关系为:第一, 相同情况下, 信息加工获得的语境效应越大, 关联性就越大;第二, 相同情况下, 信息加工所承受的加工力越大, 关联性就越小。 “交际是否成功就看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是否能显映和互相显映; 共处的认知环境越大, 相互显映的可能性就越大” (赵蓉, 2002:80) 。 因此, 在关联理论看来, 交际活动描述了人们在不同场合下对话语的认知过程和话语本身与语境的关联性。 任何话语都是相联系的, 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

3.2隐喻的关联性解释

根据最佳关联的原则, 认知语境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对话双方付出最小努力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因此关联域A和关联域B的相互作用就有规可循。 “不管是隐喻还是转喻, 其两个认知域之间容易被激活的概念映现为语用推理提供了必要的桥梁。 关联理论提出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又规约着隐喻和转喻中两个认知域之间所激活的概念映现” (张辉, 蔡辉, 2005:15) 。 因此, 隐喻是优化关联最终达到最佳关联的一种方式, 并且作为人们说话和思维的一种方式, 隐喻还具有启动效应。 “隐喻通过启动效应引发联想, 这种积极的联想过程构成语用推理的过程或者说类似于推理过程的一部分” (陈娟娟, 白丽梅, 2009:8) 。 在此层面上, 我们认为隐喻是一个动态的、创造性的联想过程, 体现了最佳关联原则。

总的来说, 隐喻的理解和习得, 就是听话者在认知语境下对话语进行关联、激发、推理, 最终获得隐喻会话含义的过程。 让我们设想这样一个情景, 弟弟的房间很脏乱, 于是姐姐对弟弟说:This room is a pigsty. 这句话违反了常规关系:屋子不可能是猪舍。 根据关联理论, 听话者可以认为该隐喻与现场语境有必然的联系, 即能够产生某种语境效果。对语境效果的推导迫使听话人在关联域A (room) 和关联域B (pigsty) 中激活各自相应的特征集, 如pigsty is dirty and messy.根据关联性假设, 可以获得房间不整洁这一含义, 进一步推理得知姐姐的意思是弟弟应打扫房间了。 由此可见, 关联理论对隐喻的解释比早期的语用学理论更有优势, 它将隐喻纳入认知语用学的框架, 认为隐喻既是一种认知现象, 又是一种语用活动, 为隐喻及非隐喻性话语提供了更科学的解释。

4.隐喻的语用功能

隐喻在语言运用中相当广泛, 对隐喻语用功能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语言形式, 并正确地运用其进行交流, 达到期待的交际效果。

4.1表达间接言语

隐喻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源域的语义特征转移到目标域上, 在真实与虚拟之间建立起类比联系, 让听话人产生联想, 以虚代实。 “讲话人可以用虚拟概念来避免在真实空间想说而又不便说出的事情, 让听话人借助虚拟空间去揣测讲话人的言外之意, 于是隐喻就发挥了表达间接言语的语用功能” (陈向荣, 2006:89) 。 例如, 一位谨慎的父亲不赞同他的儿子去炒股票, 于是他对儿子说:You are digging your own grave.父亲的字面意思是说儿子在自掘坟墓。 但是根据最佳相关原则, 在该认知语境下我们进一步得知, 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批评与警告, 间接地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炒股票的反对态度。

4.2增强语言的模糊性

隐喻意义的理解是始发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是通过喻体间接地实现本体的意义, 即喻体语义特征的转移。 但当隐喻喻体本身具有多种意义时, 隐喻的意义就变得很难确认。“在交际过程中, 一些特殊场合下, 为了达到某个特定意图, 我们不得不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 隐喻则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语言的模糊性和交际目的” (傅文萍, 2007:30) 。 例如, 会议上旁边的女同事一直在说话, 这时你可以说:“She is really a bird.” 这句话既可以表示对一位女士声音清脆悦耳的赞美, 也可以表示她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让人厌烦。 隐喻的模糊性在该语境下, 既能达到提醒的效果, 又不会使得对方太过难堪。

4.3增强语言色彩

日常对话有时难免枯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话者使用隐喻的表达方式, 则可以让枯燥的对话变得丰富饱满起来。 隐喻表达既可以抒发强烈的情感, 如He was filled with anger;又可以表示挖苦和嘲弄, 如钱钟书《围城》中鲍小姐被叫做“熟食铺子”;还可以进行劝说或训斥, 如一群朋友闲聊时, 其中两位朋友因意见不合发生了争吵, 此时可以用“Oh, my dear, you know, argument is war”以缓和紧张的气氛。

5.结语

平淡的言语往往在表达上是不够准确的, 因此为了更加准确地表达内在含义, 人们有时候会采用新颖别致的隐喻。事实上, 隐喻性言语不仅能传递字面意义, 还能创造性地表达内在意蕴, 使语言的描述更加丰富饱满。 隐喻所涉及的推理是一个动态的、高速的过程, 它帮助听话者在认知语境下利用关联理论推理出话语的隐含意义, 从而顺利完成交际。 隐喻的语用功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对其的研究视野还应更开阔些, 不应仅仅局限于本文所讨论的语用学范畴,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隐喻交际提供语用操作空间。

摘要: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 还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 在人类的认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认知语用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的研究, 尤其是格赖斯和塞尔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关联理论模式下的语用推理和隐喻观则弥补了早期理论分析隐喻成因的不足。当今隐喻学者及语用学家的研究成果对隐喻语用功能的具体分类和描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隐喻,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2]Mey, J.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M].Oxford:Blackwell, 1993:63.

[4]陈向荣.隐喻语用功能探索[J].咸宁学院学报, 2006, 26 (4) :88-90.

[5]陈娟娟, 白丽梅.论关联模式下的语用推理和隐喻[J].现代语文, 2009 (11) :7-9.

[6]傅文萍.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口语中隐喻的语用功能[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 (10) :30-31.

[7]宫英瑞.隐喻的语用学阐释———评塞尔的隐喻理论[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3 (5) :85-87.

[8]匡文涛, 文旭.隐喻的认知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 2002 (4) :42-45.

[9]束定芳.隐喻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 1996 (2) :35-39.

[10]赵蓉.隐喻阐释的两种新视角及其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18 (3) :80-82.

[11]张辉, 蔡辉.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J].外国语, 2005 (3) :14-21.

隐喻的语用解读 篇2

英语隐喻的文化解读

英语语言中的`隐喻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含有across的意思,-phor表示carry,所以,metaphor原意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即一种转义(transference).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英语隐喻与文化必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我们学习和运用英语隐喻乃至使用英语语言至关重要.英语隐喻犹如一面镜子,清楚地折射出英美文化的光彩.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英美文化的方方面面.下面从三个方面作简略的考察与解读.

作 者:廖传风 作者单位:广东警官学院公共课教研部,广东,广州,510232刊 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4)分类号:H315关键词:

解读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概念隐喻 篇3

电影片名兼有艺术观赏和商品广告的双重功效。片名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影片艺术性的展示和商业吸引力的大小。甚至直接关系影片的上座率,因而成为影片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最基本的翻译技巧就是根据源语与目标语之间在语法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采用适当的变化。来表达与原作相同的意思。由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汉语写作好用比喻。这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在汉语片名中也是屡见不鲜,如《鼠胆龙威》、《野火春风斗古城》、《钢铁战士》等。基于以上传统,在西片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有意或者无意地也带有这种倾向。所以本文立足于电影片名的翻译,以概念隐喻为研究取向,解读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概念隐喻。

二、电影片名中翻译中的概念隐喻

传统隐喻学把隐喻看作一种语言现象。认为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修辞作用。自从1980年莱考夫与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书问世以来,我们对隐喻有了全新的认识,莱考夫与约翰逊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并把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三种隐喻。他们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认知,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其实质是通过另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这一全新的理论是对传统隐喻观的突破,使人们对隐喻的理解从语言层面上升到认知的高度,为我们阐释和理解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事实上,概念隐喻是人们以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思维、经历和对待生疏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的一种认知手段。这种方法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为了深刻再现概念隐喻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运作模式和艺术效果,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论述。

实体隐喻

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而派生出另一类隐喻——实体隐喻(赵艳芳,2000)。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实体隐喻由于其在概念映射中独特的表征模式和认知效果,因而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广泛使用。

The Matrix的故事背景是未来的22世纪,由于地球资源的枯竭以及生存环境的恶劣,统治者为了安抚人心,便编写了一个叫“Matrix”的程序来管理这个世界。主人公白天是电脑公司的高级程序员也是一位遵纪守法的公民,夜晚他则化为网络上神通广大的黑客,常常陷于现实与虚幻的迷惑之中。Matrix,如果直译为《矩阵》,会使观众对影片的内容一头雾水,现根据影片主题译为《黑客帝国》,将矩阵的无形转换为黑客帝国的具体,集中反映出在电脑、网络、数字化生存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未来的惊恐、疑虑,对真实与虚幻的无所适从和重新界定,这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赵艳芳,2000)。如spend一词最早是用于谈论“金钱”,后来被用于谈论time,energy,efforts,force,fuel等等。结构隐喻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很为常见。常见的方法是把一种复杂抽象的概念结构转换为另一种简单但又同质的概念。

电影Catch Me If You Can是一部取材于真实案件的侦探片,讲述了弗兰克·阿巴内尔利用他精湛的伪造技术和巧舌如簧的口才成功地“扮演”了医生、教授、首席检察官助理等各种显赫人物。骗取钱财和信任无数。为了将他捉拿归案。FBI探员卡尔。汉拉蒂与弗兰克展开了一场猫捉老鼠似的真人游戏。影片在我国上映时译为《我知道你是谁》,让人不知所云。该片在台湾上映时译为《猫捉老鼠》,都更切合影片主题。译者以猫与老鼠这种熟悉的概念结构来构造影片中的人际关系,将卡尔的尽职与弗兰克的狡诈淋漓再现。

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上一下,前一后,深一浅,中心一边缘等。方位概念是人们较早产生的、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将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投射于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HAPPYIS UP;SAD IS DOMN。事实上。我们在影片的翻译中,仍然能找到方位隐喻的原型。电影“TOP GUN”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TOP GUN”是美国海军空战部队的学校的一般叫法,故事集中在机师彼得的训练过程上。绰号游侠“马华力”的他,是个性格坚强的人,一心想成为最好的F-14战机机械师。该影片大量地表现了新科技航空器及其卓越的飞行特技,那些银光闪闪的战斗机相互追逐。相互编队。或而从头顶呼啸而过,或而平稳地浮游在万米高空。伴以崇高的山川和壮美的晨曦、余辉,各种情景。令人陶醉。若直译为《高枪》太显平淡。现译为《壮志凌云》使观众对影片的题材及风格样式一目了然。在传统认知结构中。top的空间概念意义常常被赋予特定的认知和情感意义。所以TOPGUN本身也暗示着一种与自然抗争,挑战人类极限的积极精神。“壮志凌云”充分表达了“TOP"的表层意义(方位概念)和深层意义(隐喻概念),再现了影片的宏伟和壮观。

三、结论

英汉成语隐喻之语用分析 篇4

1 汉语四字格成语

1.1 人体之隐喻

老人们渐渐累了, 风雨中失去道骨仙风, 呈现出腐朽的样子。However, the old men got tired day after day.They lost their mien and turned moribund.“mien”意为“风采”、“态度”, 汉语中的“道骨仙风”四字格通过一个词就能传神的表达出此意。无须将“骨”、“风”这类隐喻赘述。

法国政府正为着民众的不满情绪而焦头烂额呢, 不过它可以表现得强硬些。Faced with discontent, the government is torn.It can try to act tough.“be torn”在英语的表达中意为“被撕裂”, 看不出“头焦了”、“额烂了”的字眼, 可见英汉两种语言喻体与本体之间的文化差异。

你要再不多吃些, 真的要变得骨瘦如柴了。If you don't eat more you'll soon be a bag of bones.这孩子骨瘦如柴。The child was reduced to a skeleton.一个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坐在酒吧盯着自己的酒杯看了一个多小时。For more than an hour a scrawny guy sat at a bar staring into his glass.据说他去年夏天曾中风, 变得骨瘦如柴, 完全不是往日大腹便便的样子了, 从此以后很少再露面。He reportedly suffered a stroke last summer and in rare appearances since has looked a shadow of his former paunchy self.汉语中的“骨瘦如柴”在不同语境英语中分别表达为:“a bag of bones”, “a skeleton”, “ (a) scrawny (guy) ”, 据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 即汉语的表现性和英语的描述性。

展览以数百帧图片和多件文物重现了自1949年至今60多年来香港与祖国风雨同舟、血浓于水的生动历程。Hundreds of pictures and relics were exhibited to show the close ties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mainland during the past 60 years since 1949.仅仅通过英语“the close ties”就能将“风雨同舟、血浓于水”表达得恰如其分, 而在不同的语境中“风雨同舟、血浓于水”又可以直译为stand together regardless of situation,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中国学生的英语习作中有相当部分学生更习惯于直接的表达方式, 在语码的转换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两种语言喻体与本体的文化背景因素, 由此可能造成语用交际失误。缺乏汉语修养的学生很难将“narrowly miss a person or an opportunity”表达为“失之交臂”, 或者无法将“失之交臂”准确解码。

1.2 动物之隐喻

动物生肖为中国特有的文化, 12生肖之动物形象被赋予特定的内涵, 故成语中之动物形象均带有一定的褒贬含义, 与西方文化不能同日而语。在跨文化交际中, 应当尽量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语用失误。“画龙点睛”put a cherry on the top/add the finishing touch, 中国文化中的“龙”代表吉祥, “龙凤呈祥”, “龙飞凤舞”等, “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并非好的形象, 它代表“凶悍”, 意为“严格而警惕的女监护人”;“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狗的形象在西方代表“宠物”, 而中国文化中的“狗急跳墙”在英语习语中表达为“even a worm will turn”, 喻体发生了改变, 因此不能理解为“worm” (蠕虫) 也能翻身。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成语、习语、典故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随处可见, 而中国不同地区的方言可能会对标准国语、标准英语之间的语码转换产生负迁移。“獐头鹿耳”意为一种莫名其妙、不明真相的状态, 在湘北方言中很容易被接受, 粤语常说“一头雾水”, “蒙查查”;而在粤语→英语的语码转换中教师往往费尽口舌才能为学生理解, 因此, 有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解码能力, 即语用移情, 尽量避免因为无法解码而带来的语用失误。

2 英语习语之隐喻

2.1 英语非隐喻→汉语隐喻

英语习语中非隐喻的现象根据语境可以转换为汉语四字格的隐喻。

如:pull oneself together (重振旗鼓) , in disrepute (声名狼藉) , in a flash (昙花一现) , be devoted to each other (肝胆相照) , be willing to repay a favor with extreme sacrifice (肝脑涂地) 。

2.2 英语隐喻→汉语隐喻

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的转码过程中务必考虑语境中的文化背景差异, 汉语四字格的凝练能将英语描述性的特点传神地破解。

如:fall in love at the first sight (一见钟情) ,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入境问俗) ,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捷足先登) ,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箭双雕) Every dog has his day. (时来运转) , Count the chickens before they are hatched. (寅吃卯粮) , The darkest hour is before dawn. (否及泰来) , Men are blind in their own cause. (当局者迷) , One swallow doesn’t make a summer. (一燕非夏) , Look before you leap. (三思后行) 。

2.3 英语隐喻→汉语非隐喻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时不我待, All roads lead to Rome.殊途同归, 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后悔无益,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一分为二, Meet the blue moon.千载难逢。

教师在指导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中完全可以做到让学生巧妙地利用英汉习语之隐喻的特点使学生的习作妙笔生花。在识记英语习语的前提下, 运用模因论将习语进行改装, 为我所用。Who moved my cheese? (著名畅销书名) Who moved my house?Who moved my love? (仿拟) A still tongue makes a wise head. (寡言者智) A steel tongue makes a fool mind. (笨嘴笨舌, 仿拟) Cry for the moon. (海底捞月) Cry for the milk. (仿拟) Constant dripping wears away a stone.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Constant shopping wears away your bone. (仿拟)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谚语) Where there is water, there is life. (仿拟) Where there is oppression, there is struggle. (仿拟) 。

3 结语

隐喻思维蕴涵的心理机制表现在现实和文化层面, 隐喻的一个重要语义特征就是喻体的意义与本体的意义之间的冲突。在按照正常的意义无法理解的时候, 隐喻性的理解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即隐喻的语用功能。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阅读与写作中明显高于口语能力与听力, 这就意味着口语能力与听力在背离语言环境和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情况下无法完成心理机制的转换, 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 即社交语用失误。隐喻的语用功能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隐喻解码的实质即为语用移情, 而语用移情是导致交际成功的必要前提。离开了语用移情, 交际的任何一方都可能会陷入迷茫, 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参考文献

[1]Aristotle.Rhetoric and Poetics[M].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 1954.

[2]Ungerer, F.&Schmid, 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 1996:116-120.

[3]方德娟.基于模因论的语用习得范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8) .

隐喻的语用解读 篇5

关键词:吃透教材;教育隐喻;文本解读理念

随着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语文教材文本的解读成为当下课程改革讨论的热点问题。一方面,新文学批评方法的引入为语文教材文本解读提供了新视角,“接受美学”“互文观念”等概念对于当前的语文教师早已不再陌生。另一方面,真正能够领悟其内涵和深远意义的教师少之又少,面对教材文本仍然存在着

诸多困惑:一方面,传统单一化、模式化的政治意义解读作为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文本解读理念早已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另一方面,许多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化影响机械化解读文本,忽

视语文课文这个“例子”,这成为语文教学不能“用教材教”的根本原因。

隐喻作为深切地根植于人类语言之中的存在,正如考恩所言:“渗透了语言活动的全部领域,并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历程,它在现代思想中获得了空前的重要性,它从话语修饰的边缘地位过渡到了人类的理解本身进行理解的中心地位。”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教育语言的表达更是离不开隐喻的存在。教育隐喻不但包含了教育的复杂性,完善了教育语言的意义,而且常常作为教育语言的理想形式出现,是对技术理性、科学价值的讥讽和抵制,是人们认知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重要认知工具。

中国作为美食国度,“吃”在汉语里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文化内

涵的词,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吃”这一动作本身的含义,比英语“eat”具有更多的隐喻和转喻。“我们吃东西是吃它的组织肌理”,作为具有一定“组织肌理”的食物是人们进行“吃”这个动作时的客观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语言学家卡西尔曾经说过,“语言被称为思想的衣服”,作为表达一定思想的由文字符号构成的文本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的识体”,这就使两个不同语义之间发生投射,形成基本的概念隐喻与转喻,使得我们分析“吃”的源域与目标域之间映射所隐含的概念与寓意——教材文本解读理念成为一种可能,从而产生新的理解,创造新的认知。具体分析“吃透教材”的隐喻背后映射的文本解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理念。

一、进入——进入文本,感知体验

“吃”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体验之一,这种每天反复发生的自然体验固化成为体验格式塔,具有很强的认知力,大量隐喻性的思维就来自体验反复发生的模式。“吃”的隐喻概念整合是建立在吃的原意(食物由体外进入体内)基础之上的,食物进入人体后,食物的色、香、味、质会分别刺激人的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食物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酸甜苦辣的味道、芬芳诱人的气味、软硬松

紧的程度都在吃的过程中得到一一体验,并产生相应的感受或

情绪。

正如食物进入人体首先会产生感知体验一样,“吃透教材”的隐喻首先意味着解读者以“一般读者”的身份进入文本,这种“进入”是解读主体的能动性参与行为,解读者在文本、作者面前就是主动的、独立的,始终是一个清醒的有着自我意识的思考者。其次,这种参与行为是对“食物”(教材文本)的整体体验,是对文本进行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注,而不是在字、词、句、章、语法、修辞、作者简介、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手法……这样的解剖中使精美的文学作品味同嚼蜡。再次,在“吃”的认知框架里,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对食物全方位、多层次的体验是“吃”的隐喻和转喻意义扎根的基础;解读承载着多重意义的文本,读者要能立体阅读,即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观照文本,获得对文本的全息解读,并能处理好文本阅读中多重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不仅是教师作为解读者所应具有的理念,也是教师引导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文本

解读时应该具有的理念,引导学生调动深度情感体验,从而目睹生命的本相,听见真理的告诫,感到心智为之洞开,灵魂得以抚慰。

二、认知——认知文本,互动体认

我们有数百种用“吃”来认识世界和表达事物的日常用语,这些承载着丰富吃文化的语言恰恰验证了吃是中国人朴素的认知方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祖先……在农业方面的生产实践主

要通过与饮食方面有关的味觉系统、消化系统等原始手段来认识

这个世界的”。“文本”,对语言学家来说是作品的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在对文本表层结构认知的基础上,以获得的信息激活解释主体所在的认知图式,使之主动发挥解读者“心”的认知功能。这适用于教师对文本所进行的分析本身,同时对学生而言也应该是一

个开放的,主动召唤激发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师生共同完成对静态文本所蕴含的动态的言语流程的认知、对文本作者深具个性的气

质与精神的认知、对自我所赖以生存的外部世界的认知。学生在解读中从文本返回自身的内心活动,也“是一种以文本为镜来反观自我的思维活动,亦即是一种将自我当作对象来认识自我的自我对象化活动”。

“吃”的动作和过程涉及人的身体和食物的互动,当“吃”和食物搭配在一起,就有可能因为该食物突出的性征、质征引起相似的联想,发生隐喻性的映射。这个过程更多的是主体的视觉和触觉与客体(食物)的互动。“吃透教材”的文本解读过程也是解读主体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观念与信息碰撞”的互动对话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语言解释”的基础上,与文本对话,相互作用,并“于身心上著切体认”,触摸文本解读的本质境界。

三、吸收——吸收文本,获得体悟

“吃”的动作中包含对食物的品尝吸收、获得能量,“吃透教材”隐喻的是对解读者教材文本的吸收与获得,自主体悟。文本这样的“精神客观物”,正如粮食必须吃进肚子里才能实现人身体的成长和健康,文本这一教育媒介并不能直接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必须批判、创意地吸收文本,靠学生自己自觉、自悟获得。

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因为认知结构的差异很大,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经验出发,以意象启发自己内在的联想和想象,真正与作者的心灵达到接触、交流、融合,从而在融合中产生新的意义。苏轼晚年曾发明禅宗式的读诗方法,其中心在于“妙悟”,即强调解诗者须依靠直觉体验、自由理解和随意联想去意会诗的妙处;或者根据亲身经历的触发,顿悟诗意;或者抛开诗歌表面文义,悬想揣测诗人的深刻用心,发现诗人艺术构思的精妙之处。这种“诗道在妙悟”的观点即强调文本的意义还是要靠学生自己自

觉、自悟获得。

本文从“吃”这一动作的源域、概念隐喻、转喻和连续转喻角度分析“吃透教材”教育隐喻背后隐含的教材文本解读理念,总结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践行进入文本、感知体验,认知文本、互动体认,吸收文本、获得体悟的理念。做到以教材文本为独立的存在,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文本,多层次细读;与文本互动,认知文本动态言语流程,于身心体认;既消化吸收、整理批判他人对文本的种种见解,又关注珍视、归纳梳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和发现,甚至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化的语言存在,实现与文本的视界融合。

参考文献:

[1]保罗·科利.活的隐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林语堂.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3]王英雪.从文化和认知角度分析汉语中“吃”的隐喻.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4]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隐喻的语用解读 篇6

成语, 作为一种衡量对语言的自然敏感和熟悉度的重要标准, 是汉语中最有活力和广泛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是反映中国文化意识的言语结晶。汉语何以有如此功能呢?这与成语的特殊文化认知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成语通常被定义为一种格式化表达, 她有两个特点:构造定型性和语义非分析性。所谓构造定型性就是指成语的构造形式不能如词组或句子那样随意改动, 成分相对固定, 结构相对紧密。这种固定是由于音韵的制约、句法关系的制约和文化价值观制约所致。成语其实是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为了特别的目的和效果而广泛使用的词汇层面的语用现象。成语字面义与其修辞义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任意性的, 而是存在着认知理据关系的。

二、成语的认知机制

因文化变迁时代久远而形成的历史尘埃和认识疏离, 使这类成语字面义与修辞义之间的理据丧失, 其字面义和修辞义之间也就出现了差距与冲突。成语构造的格式化的语用认知功能就是提示其内在的认知符号性和显示其字面义与修辞义之间的差距和冲突, 而语义差距与冲突又会诱导人去重新发现其中的理据, 从而激活和更新那被尘封了的认知语境而感悟出成语的惯用性语用含义。

三、隐喻机制

隐喻不但是一种修辞的艺术, 而且还是十分重要的策略, 这个观点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已经达成了共识。认知活动是通过语言与思维来进行的, 而语言与思维归根结底具有隐喻本质, 隐喻在人类的认识世界里具有内在的、深层的意义, 因此我们的概念结构受到它潜移默化的影响。

正如保罗·利科所说, “活生生的存在意味着活生生的表达”;隐喻作为人类固有的自身表达方式, 是与生命同源同位的有机体。单凭界定、分析的公式演绎远远不足以把握这一自身不断转换生成的隐喻机体,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必须借助功能性描述才能更好地认识隐喻的本质。

四、成语的隐喻机制解读

隐喻是人经验性感悟世界的重要方式, 一种人与世界互动而生的认知模式, 这种认知模式同时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时所必须依赖的参照模式和认知信念。 (张维鼎, 2004) 汉语成语的表达往往潜藏着相类似隐喻认知模式, 这种潜存于汉语成语字面义与惯用义之间的隐喻认知信念理据如果折射了一种普遍的认知信仰, 就会因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而广为流传, 进而促使了该汉语成语的词汇化。

借助于隐喻机制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对汉语成语进行深入的研究。按照著名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 隐喻可被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 、方位隐喻 (Orientatioanl metaphor) 和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以下我们就以一些汉语成语为例, 深入剖析成语在汉语中的隐喻认知机制。

(一) 解析汉语成语的结构隐喻

雨后春笋:指春雨过后, 在短时间内生长出了很多竹笋。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地涌现出来。

雪上加霜:指在雪上还加上了一层霜。比喻人接连遭受灾难, 而且损害愈加严重。

在“时间好比海绵”这个隐喻中, “时间”是通过“海绵”这个具体事物来构建的。下边这两个成语同样也运用了结构隐喻:

人山人海:人群聚在一起比山还高, 比海还深。比喻某个地方人非常之多。

船到桥头自然直:比喻事情到了最后关头, 自会有解决的方法。经常用于安慰陷入困境中的人。

(二) 解析汉语成语的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 既是使用一个概念构建另外一个新的概念, 也是在相同一个概念中的内部, 利用实体化的、空间化的方位词诸如“上下”一类表现方式映射出新概念的内涵。

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虽然概念隐喻有诸多类型, 但是对其起到最大影响的是方位隐喻, 因为方位隐喻帮助理解和表达了很多抽象概念。著名的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研究表明, 方位隐喻是图像隐喻的一种, 它是根据方位图像和内在逻辑把原域中的方位概念映射到目的域中的抽象概念。方位隐喻主要是通过具体方位来体现抽象概念, 这种隐喻并不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而是建立在物质经验基础之上的。接下来引出一些关于方位隐喻的汉语成语。

例如:开心是上, 悲伤是下

(1) “上”

怡然自乐:形容人高兴而满足。

笑逐颜开:形容满脸笑容, 十分欢喜。

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无法控制。

(2) “下”

悲痛万分:形容人痛不欲生, 痛苦至极。

黯然失色:形容人心情不好, 脸色难看。

垂头丧气:形容人失望, 表现出精神不振的样子。

解读:在上述的这些汉语成语中, “乐”“笑”“喜”等词, 是表示情绪高涨, 肢体语言也一并呈上, 即表示向上的情绪;“悲”“失”“垂”这一类词表示情绪低下, 身体部位呈下沉趋势。

(三) 解析汉语成语的本体隐喻

著名的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提出的最后一种隐喻是“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人们对现实生活里的物质和实体的认识是一种最基本的认识, 人们可依据以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的认识, 如事件、行为、理念等, 它们被认为是独立的、可见的实体, 用来进行深入推理。

本体隐喻由拟人和容器隐喻构成,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汉语成语中的这两种隐喻认知机制是如何起到作用的。

1. 拟人

拟人 (Personification) 就是指把物体 (例如物品、动物、植物或抽象概念) 比作人, 使以上事物具备人类的外貌、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方式。基本的本体隐喻就是把物体当做人一样来描述, 因此人们就便于认识人的动机、品行和行为来了解非人物体的多样化方式。

不少汉语中的成语都是本体隐喻的扩展, 而且都基于人们自身的动机、目的、行为和品行, 因此用通俗易懂的语汇来解释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现象。基于这种方法, 人们便于更加生动、更加自如地表达自身的感情和思维。

2. 容器隐喻

本体隐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容器隐喻。这种隐喻的物质基础显而易见: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容器, 有内部和外部之分, 因此皮肤自然就作为分界面将内部与外部分开。容器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角落, 因此决定了人们每时每刻和它打交道:从包裹里拿出礼物, 把水倒入杯子, 穿上衣服裤子, 等等。任何有边界或能构想出边界的物理空间我都可以视为容器。如将这种容器概念投射到到更加抽象的领域, 各式各样容器隐喻变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容器隐喻便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抽象的行为以及各种事物的特性。

五、结语

总之, 假如人类摒弃了经验基础, 想要深入地认识一个隐喻就是无稽之谈。因此, 隐喻既是一种修辞的艺术, 又是我们认知活动的目的和方式, 还是我们思维的归宿, 即隐喻是兼顾三者的“家族”。同时, 通过分析汉语中成语的隐喻方式, 隐喻在认知领域的两项意义显而易见, 一是增添新内涵, 表明新观念;二是为我们研究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摘要:成语是语言的精华, 经过千锤百炼后的汉语成语表现力异常丰富。长期以来, 学者们对成语的理解观点各有所不同。本文选用了30个成语作为研究对象, 都是以知语言学中的理论为蓝本, 从而系统地分析了汉语成语。

关键词:成语,认知,隐喻机制,方位隐喻,本体隐喻

参考文献

[1]《中国成语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Cooper, David E.Metaphor[M].Oxford:Basil Blackwel, 1986.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7]李四清.英汉成语中的隐喻模式及其隐喻机制研究[J].美中外语, 2005, (4) .

隐喻的在线解读 篇7

一、隐喻的两种认知机制

1. 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此后隐喻不仅被看成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现象, 更被认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隐喻涉及两个概念域, 分别为始源域和目标域。隐喻就是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 即从一个人们比较熟悉的始源域概念映射到一个不熟悉或较难理解的目标域概念。人们将其有关始源域的经验或知识映射到目标域, 从而重新认识目标域部分特征的过程就构成了对隐喻的理解。如“信息高速公路”, 喻指电脑互联网络, 其中“高速公路”属于交通范畴, 通过隐喻使词语的语义得到抽象化认知, 喻指互联网络像高速公路般四通八达, 信息得以快速传递。既然网络的概念可以通过高速公路来表达, 那么在互联网上碰到“交通堵塞”、“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奔驰、抛锚”等表达也就不足为奇了。

2. 概念合成理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Fauconnier和Turner等认知语言学家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意义构建理论, 即概念合成理论或合成空间理论。

“心理空间是根据语言表达所提供的线索在话语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构造物, 是人们谈话或听话时用成分、角色、策略和关系建构的域 (domain) ”。[1]在语言所传达的信息的帮助下, 我们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个抽象而互相连贯的概念包。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可以建立起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概念包, 即心理空间。例如:

昨天一个特技演员从五角大楼楼顶上跳了下去。

这句话就包含了若干个概念包, 建立起若干个心理空间:时间 (昨天) 、地点 (五角大楼楼顶) 、人物 (特技演员) 和行为 (跳了下去) 。这些心理空间相互连贯, 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而“特技演员”这一概念包又刺激我们的长时记忆, 从中调动已储存的信息, 即背景知识, 让我们明白这是一个特技表演而非自杀事件。

Fauconnier把话语的意义构建看作是通过激活两个或多个空间并对其进行合成以产生新空间及形成新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跨空间映射及来自两个或多个心理空间的整合。[2]他还勾勒出一个“四空间”交互作用的模型, 用来阐释自然语言意义的构建。概念合成中的四个心理空间包括: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分别代表隐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 类属空间对两个输入空间进行映射, 代表两个输入空间共享的概念结构, 并决定跨空间映射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说类属空间有与隐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相似的概念结构, 人们在理解隐喻时首先须从隐喻的始源域中抽取出反映事物规律性的、高一级的概念结构, 用它去把握目标域。两个输入空间的元素部分地跨空间映现、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中去。在合成空间中, 认知者将两个输入空间的信息进行合并和互动, 并产生新的意义即层创结构。

概念合成是普遍的潜意识的认知活动。我们在日常的活动和交流中, 经常会进行具有创造力的即时的概念合成, 人类也正是逐步通过概念合成, 来不断地认识世界和人类本身。

二、隐喻的在线解读

概念合成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都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隐喻上, 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如两者都认为隐喻是概念性的而不是纯语言现象, 都涉及概念的系统的映射。但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一些区别: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的心理表征关系是双域模式的, 概念合成理论构拟的是四空间模式;前者把隐喻定义成一种严格的单向性映射现象, 后者并不这样认为;前者通常关注固化的概念关系, 后者往往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短暂新奇的概念上。例如:

生命不是可以随意播放和停止的唱片。

逛街是很好的爱情试纸。

上面的句子在某种语境下, 都是经概念合成产生的隐喻。这种合成是一种在线的 (on-line) 实时空间建立过程, 是创造性的认知思维的表现。我们以后一句为例。在没接触这一隐喻之前, 人们不会意识到“逛街”和“爱情的试纸”之间有什么联系。而作者为了表达自己一种特别的看法和感受, 把两个并无联系的概念创造性地联系在一起。究竟作者想表达怎样一种看法呢?这里始源域输入空间是“逛街”, 目标域输入空间是“试纸”。接受者在解读隐喻时, 通常先是在两个输入空间之间寻找相似点。一开始, 接受者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 这两个概念之间根本不存在相似之处, 完全是两码事, 无法往一块联想。可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概念连贯缺省性期望” (人类往往根据常规对言语交际中的概念链具有连接贯通特性的预设性希望[3]) 会促使接受者对两者的关系采取新的角度进行思维和理解。同时, 始源域输入空间和目标域输入空间的这种不对称也打开了接受者思维与想象的空间, 为概念合成提供了发生的通道。要解读这个隐喻, 接受者需要敞开心扉, 动用自己平时积累的长时知识、对社会及人生经验的把握, 以及长期培养而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判断能力, 来对这一信息进行编辑、处理。经过充分的联想, 接受者发现尽管“逛街”和“爱情的试纸”这两个概念表面上不存在什么联系, 但从某一点来说, 逛街确是可以起到“考验爱人”的试纸作用。因为在逛街时, 观察一个男人不经意中流露出的神色、情绪, 大致就能体会出他的修养、性情及个性, 而聪明的女孩就此可以断定他是否就是适合自己的爱人。由此, “逛街”确实比问对方“你爱不爱我?”得到的回答更能充当“爱情的试纸”。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 都是在几个心理空间相互映射的情况下发生的。我们从输入空间中有选择地提取部分结构并将之整合到一个新的心理空间即合成空间后, 便产生了对认知对象的新的认识。因此, 可以说概念合成是隐喻的在线意义解读过程中的重要认知活动。

三、关于概念合成理论解读隐喻在线意义的思考

Fauconnier认为, 语言信号只是讲话人为了引导听话人在心理空间中穿行而设立的路标。也就是说, 语言本身只为接受者提供了一个最低限度的有效提示来构建一个概念结构, 而这一提示的形式组合并不是概念结构的直接反映, 而是依据语用信息和接受者的背景知识帮助接受者整合概念结构, 在线地构建话语意义。始源域输入空间与目标域输入空间的概念内容并不一定具有相似性, 或者说接受者所面对的目标域与始源域之间存在不对称性, 即发生了空间冲突, 语义构建受阻。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接受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积极开拓思路, 展开丰富的联想, 并根据语境的提示一步步构拟出始源域输入空间与目标域输入空间之间的相似性, 最后得出隐喻的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1]文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Gilles Fauconnier&Mark Turner.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New York Basic Book, 2002.

[3]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隐喻的语用解读 篇8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诗歌 隐喻

引言

艾米莉·狄金森作为19世纪美国文坛的杰出女诗人,一生创作了1800首诗歌,而《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作为其隐喻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全诗采用四音步与三音步交替的诗节形式,既给人营造出舒缓、轻松的韵感,又将悟尽死亡的悲哀与释然呈现出来,向世人展示了狄金森面对死亡时豁达的哲学思考。作为现代派诗歌的先驱,狄金森文思缜密,立意新颖,善于从内心世界的观照中来挖掘隐痛和希冀,评论家威廉斯在称赞其作品时这样说道:“迄今为止在诗歌这个人迹罕至的精神领域里,她代表了19世纪美国心灵拓荒最高的才智。”《因为我不能停止等候死神》作为其诗歌作品的代表,通过一系列隐喻的运用,借用独特的韵律节奏、变异的词汇句法,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认识与思考,以“连根拔起的植物,带着雨水、露珠和泥土的芬芳,给人无可传递的清新感”的方式将一系列隐喻融汇其中,在装饰诗歌的同时,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

一﹑诗歌创作背景及梗概

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女诗人,在其有生之年,渴望被世人接受的她,在文学创作的探索与努力中,仅有几首诗被出版,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又遭遇种种不幸,接连不断的打击让她渐渐平静,并最终选择了归隐幽居的生活。从此她着一袭白衣,闭门独处,在孤寂而漫长的岁月流逝中,用一首首简短而深刻的诗歌,抒写着对自然、对爱情、对生命、对死亡的咏叹,尤其是其作品中对死亡主题的流露,更是蕴藏着豁达而现实的哲学思考。

狄金森的隐居生活,以及对死亡的认识,伴随着早年生活的安默斯特镇,而狄金森的家是镇上办理丧事送葬必经的地方,同时,狄金森朋友的去世,也给敏感的女诗人的内心带来无尽的悲哀与感伤,一幕幕缅怀亲友的画面,更加重了女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冷静面对。与世隔绝的归隐生活漫长而寂寞,在其1800首诗歌中,有将近六百多首诗歌是以死亡为主题的,由此可见女诗人笔下对死亡主题的隐喻是深刻而复杂的。1962年,狄金森经历了一场感情危机,她钟情的已婚牧师离开了,狄金森再次陷入了精神的孤独。期间她创作的代表作《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以一种纤细、聪慧、典雅的笔触,再次抒写了对人生的思考与生命的探析。

二﹑隐喻概念

(一)传统修辞学对隐喻的认识

隐喻作为修辞格来研究最早始于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及《修辞学》中将隐喻诠释为“把彼事物的名称用于此事物”,同时,他还对隐喻的作用及意义进行阐述,提出“风格的美在于明晰而不流于平淡。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词造成的,但平淡无奇……使用奇词,风格显得高雅而不平凡”。

(二)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认识

隐喻作为修辞学的一种手段,近些年颇受学者们的推崇,尤其是认知语言学将语言与人的认知能力建立关联,将人们熟知的有形、具体的概念,与无形的、难以界定的概念结合起来,从认知、思考和经历中来形成新的认知事物的方法,也就是说,认知语言学强调“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而且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因此,隐喻不仅是传统修辞学的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基于人类深层的认知机制来审视隐喻的概念,通过跨领域映射来实现在目标域保持源域的推理方式和结构,换句话说就是借助于熟悉的源域来映射抽象的目标域,并非亚里士多德所概述的传统修辞学中事物之间相似性的意象图式,由此验证了“隐喻”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认知。

三﹑对诗歌中的隐喻的分析

(一)将“走向死亡”隐喻为“生命旅程的出发与归宿”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他殷勤停车接我/车厢里只有我们俩/还有‘永生’同座。”对于死亡的理解,狄金森没有表现出恐惧和不安,相反,她将死亡幻化为温柔体贴的马车夫,对“殷勤”的使用,将诗人等待死亡的过程变得轻松而惬意,分析马车夫与马车这一喻体,其本体是即将而来的死亡,以及与死亡相携的诗人所处的地点、离开的方式等,马车是离开的工具,读者可以从离开这一隐喻中,清晰感受到死亡降临时的那种绵软与温馨;无独有偶,汉语在表达死亡时,也时常用到“走了”、“辞世”,以及“离开了我们”等词汇也是表达“死亡”的一种。同时,对于“车厢里只有我们俩/还有‘永生’同座”,在表达对生命的认识上,将人生比作旅程,生命在旅行中,虽然有目的地,但诗人却不愿意停下,所以死神才会像马车夫一样,主动来到面前,并带领诗人去畅游。读者在理解本节时,对于死亡即是离开的隐喻,需要从诗人对死亡和生命的隐喻中,来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深意,而此时并未直接说明死亡即将到来。

(二) 将“人的一生”隐喻为“童年、成熟、暮年”

“我们经过学校,恰逢课间休息/孩子们正喧闹,在操场上/我们经过注目凝视的稻谷的田地/我们经过沉落的太阳。”对于本节中所喻指的孩子,操场,以及田野的稻谷,西沉的太阳,其本体是从人的一生来进行阐释,从童年的玩闹,到成年的劳作与闲暇、礼貌与成熟,再到暮年的辞世,将人的一生与自然建立关联。从对生命周期的认识来看,人和植物是具有一致性的,在汉语中我们也常常将年轻比喻成“嫩”,将人之将死比作“老朽”,由此来关照自然界,生命的过程犹如植物的萌芽、生长、开花、结果,最后枯萎死亡,从而形成鲜明的隐喻。对太阳的西沉,预示着生命的回归,李商隐在《登乐游园》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将诗人对生命的陨落暗指向西沉的太阳,而我们对“垂暮之年”所指代的也是生命的晚年。由此领略到狄金森在走向死亡时,对于所看到的壮丽而苍茫的夕阳,内心的惆怅与恬然仿佛“我们经过沉落的太阳”一般。对于生命的“落日”,在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内心深处是一致的,也暗指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和方法上,不会因文化的差异而不同,由此得出对人类认知机制的认同。正是基于认知机制的相似性,我们可以从作品中对生命历经的孩童、成熟,以及暮年能够从内心得到共鸣,从而帮助读者自然而然地接受诗人的认知思维,并从对生命的基本隐喻中来理解诗人所建立的死亡观。

(三)将“死亡”隐喻成旅程的目的地:“坟墓”

“也许该说,是他经过我们而去/露水使我颤抖而发凉/因为我的衣裳,只是薄纱/我的披肩,只是绢网。”从着装上来描写衣服,暗指死亡,从冰凉的露水照见死亡的寒意,薄纱、绢网作为死者的装束,向读者传达的是生命最后旅程中的那一刻寒冷与颤抖。从前面马车夫温文尔雅的主动邀请,到诗人从早上、中午、傍晚的一天旅程中,回归到驻足停留的片刻感受,露水让人浑身战栗,死亡已经逼近,呼吸已经渐止,血液的温度已经下降,冰冷和僵硬预示着生命的最后终结。在这个傍晚里,暮色四垂,寒意阵阵,薄如蝉翼的绢网已经是亡人所穿的寿衣。“我们停在一幢屋前,这屋子/仿佛是隆起的地面/屋顶,勉强可见/屋檐,低于地平面”,从语言认知学来分析眼前一幢“屋子”,再次对照“隆起的地面”,以及“勉强可见的屋顶”,从而将诗人对自己即将回归的“目的地”进行了隐喻,作为对死亡归宿的概念化指代,诗人通过联想来暗示生命的“回家”,从而将“坟墓”与“屋子”建立认知关联。我们從汉语中对“入葬”的说法来看,“入土”、“归西”、“回家”等,也从语言认知学的相似性上,指明了人的一生所遵循的必然规律:生与死。

结语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作品是有限的,而她对心灵天空的洞见却是无限的,在探索生命真谛的道路上,她平淡、冷静的死亡观,将死亡与永生建立了关联,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通过对其代表作的认知分析,从语言学和认知学相结合的角度来解读诗歌中瑰丽的隐喻意象,为帮助读者全面阐释文学作品提供了有效的认知方式。语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共农村党支部下一篇:有机进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