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版画教育的启示

2024-07-12

现代版画教育的启示(精选9篇)

现代版画教育的启示 篇1

版画, 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 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现存中国最早的版画, 有款刻年月的, 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 根据题记, 作于公元868年。唐、五代时期的版画, 内容题材多以宗教经卷为主, 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宋元时期的版画, 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刻本章法完善, 体韵遒劲。同时, 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明清两朝是中国版画的高峰时期, 在许许多多文人、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 版刻出现了各种流派, 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 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尤其是文学名著的刻本插图, 版本众多, 流行广泛, 影响深远。

作品或粗犷豪放, 或工雅秀丽。题材开阔, 刻制精美。建国后时值今日版画更是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那么, 什么是版画呢?版画这门艺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有何重要作用呢?笔者从事版画创作几十年, 下文将作一浅谈。

一、浅谈版画的定义及分类、制作。

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版、石版、胶版、铜版等版面上雕刻或印刷出来的画叫版画。

1、版画的分类。

按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按颜色可分为:黑白版画、单色版画、套色版画等。按制作方法可分凹版、凸版、平版、孔版和综合版等

2、版画的制作。

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胶版、铜版、锌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所用的刻刀有各种大组的三角刀、圆口刀、平口刀和斜口刀等。大的圆口刀和平口刀则称凿, 凿是在刀柄后加力敲击用的工具。至于刻木口木刻, 则要用一种特制的实心钢条, 造成各种不同形的刀锋。刻木口木刻多须借助放大镜进行。创作木刻以刀代笔, 不似复制木刻那样照刻笔画的画稿, 所以要讲究刀法, 恰如书画讲究笔法一样。刻画和画画相反, 是在黑地上刻出白线 (或块) , 版画家应掌握这个特点来产生与笔画不同的木刻特色。而且用锋利的刀刻在质硬的木上, 自然产生金石味, 在木刻上则称作刀味与木味。木刻家善于运用和发挥木刻的特色, 才能称得上是创作木刻版画。至于版画还必须经过印刷才算完成, 而手印版画又有多种印刷技巧, 成为版画家艺术创造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说来木刻的印刷有油印与水印之分。前者用油性油墨, 后者用水性颜

获得良好的歌唱状态, 建立正确的歌唱技能, 它不仅仅是身体各技能的机械性训练, 实际是一种心理过程的训练。

2、初学者对声乐学习的长期性, 复杂性和艰巨性常常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他们学习的最初动力主要是认为学习歌唱是一件高雅、浪漫而又可以名利双收的事情, 在刚刚开始学习声乐的时候, 学生往往劲头十足, 而新鲜劲一过, 随着训练难度的加大, 要求提高, 学习的兴趣一落千丈, 在一部分学生继续坚持的同时, 有人则开始怀疑自己的天赋, 有的开始不相信老师的能力, 有的干脆半途而废了, 我们应该看到学习尤其是声乐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没有遇到挫折的人是很少的, 在声乐入门的阶段由于没有掌握要领, 喉咙没有打开, 声音支点没有找料;印水色比印油色难。套色木刻亦然。版画印刷时须选用较好的有吸水性的手造纸。先将纸用水潮湿, 这要由版画家靠自己的丰富经验去掌握, 水分过多与过干都不好。纸潮湿至何种程度, 往往直接影响印出的效果。

二、浅谈版画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与功能。

由于版画是由一个形象变成另一个新的形象, 所以在画变形画时, 必须对两种形象进行观察、分析、比较, 因而便自然地引起了观察和思维活动。这是变形画区别与一般绘画练习的独特作用。例如:在一般绘画练习中, 画一只小狗只观察它就可以了。但在变形画中画一只小狗却不只是一只小狗这样简单, 它还要变成狮子或别的什么动物。这样就自然引起对小狗和狮子或别的什么动物的观察与思维活动。

版画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对形象的抽象概括能力, 特别是在变形画设计练习中更需要抽象概括能力。可以通过变形画设计练习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例如, 让学生观察小鸡雏与小鸟的图片, 他们首先会发现小鸡头和身形都是圆乎乎的, 而小鸟的头和身形都不如小鸡雏那样园。要找到小鸡雏与小鸟头和身形上的共同点就要进行抽象概括。概括几乎是儿童天生具有的能力。例如:儿童画一棵大树时, 没有办法画一片片树叶, 而是画个大圆圈代表所有的树叶, 即树冠。应把这种概括上升为表现形象特征的概括。用蛋圆形画小鸡雏的头和身形就是表现形象特征的概括。之后再用三角形画出嘴形, 再用圆形画出眼睛, 再用直线画出脚, 就是一只形象的小鸡雏了。然后, 画出小鸟的特点, 加上长尾, 画出细长翅膀, 这样小鸡便变成小鸟。以上画出小鸡与小鸟的共同形的过程也是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抽象概括又离不开观察分析和比较, 变形画的制作又需要综合性地具体地描绘。

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到一个版画的制作要经过从观察开始, 再通过分析和比较, 抽象和概括, 然后再综合性的具体化的描绘的一个严密的观察和思维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在每个环节上如何发挥版画能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作用, 从而在美术教育中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其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力。

综上所述, 版画是一种纯粹审美意义上的既朴素又高雅的艺术形式, 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艺术作用与价值, 作为一名版画艺术事业的传承者, 肩上更是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到, 气息和声音没有接上, 学习的过程确实令人枯燥而又信心不足, 而一旦领悟到了窍门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 但是每一次的飞跃之前都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和累积, 这个阶段如不能耐任性子, 病急乱投医, 过于偏信他人的评价或盲从迷信他教师和名家的理论及办法, 都会影响自己的声乐学习。学习和练习歌唱不要忽略我们身边环境中的事物, 科学是相通的, 正确的方法往往就在我们周围, 例如:婴儿用不疲倦的啼哭, 小鸟用一点点气息唱出嘹亮的声音, 手风琴、汽水瓶、压水井惊吓、闻花、打哈欠等等, 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并借鉴的, 我认为学好声乐首先应该做一个细心的人。

现代版画教育的启示 篇2

摘 要: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一直广为后人所传颂。本文从教学方面,以及《马说》、《师说》等一系列作品中论述韩愈关于对教师问题的见解和他关于教育与教学的思想, 并阐明了它们对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韩愈;教育思想;教师问题; 教学的方法与教育

韩愈(公元768- 824年)字退之, 河南南阳(今河南盂县)人, 人称昌黎先生, 著作有《韩昌黎集》。他的教育思想和作品一直为后人所传颂和发扬,对我国当今的教育也是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很好的现实意义。

一、韩愈教学方面的思想对现代教育启示

努力勤学的启示。他说:“读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并把自己的经验概括为“业精于勤荒于嬉”。在当今的社会许多人浮躁,许多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靠着父辈就可以谋得好职业或轻松获得巨额财富,如果此种人只是游手好闲,最终他得到的那些不会巩固。随着网络的发达,有些中学生,整日沉迷于虚拟的网络;有些大学生在经过了高考的压抑后来到大学,整日逃课,学无所成。“书山有路勤为径”,每个有些作为的人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勤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匡衡凿壁偷光,莎士比亚终生手不释卷,古今中外这些勤学的例子数不胜数。一个人的成功,先天的智力因素固然是要有, 然而后天的努力更是必不可少的。每个有些作为的人无不是勤勤恳恳, 坚持不懈,勤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

二、《马说》的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马说》是关于人才选拔的文章,站在教育的角度去阅读,这篇短文对教育也有着很好的启示。作者认为每个时代都有人才,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者善于识别和培养,教育者应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才能,这应成为教育的原则。

“策之”“以其道”。我们的教育教学也是一种“策之”的活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有不同的认识规律和习惯。但我们的“策”是不是都千篇 一律,有没有针对不同的“马”,取其不同的“道”进行因材施教呢?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老师需要了解不同的学生去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学生;“食之”“尽其才”。不同的马由于能量消耗不同,食量消耗也不同,千里马“一食或进粟一石”。在教育中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学生其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在相同的时间内接受的新知识、完成的作业量也是有质和量的差别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面对这种差异,“食之尽其才”,不求多也不克扣,让他们在各自的平台上实现他们最大的发展;“鸣之”“通其意”。因为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鸣”的方法,他们会通过他们的鸣来显露他们的个性特点:有的个性率真,有的沉默寡言,有的藏在眼睛里,有的表现在怪异的动作上,有的甚至通过奇装异服来达到自己的“鸣”。对于不同的鸣的方式,作为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善于读懂学生的心声,为“策之其道”做好准备。

三、《师说》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师说》论述了韩愈关于对教师问题的见解和他关于教育与教学的思想。他提出了教师即应该忠于理想、传播真理, 又要学有专长、认真授业。他暗示了教师既要起主导作用, 又要重视教学相长、能者为师,尊师重道。

教师的基本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在今天,教师首先要教授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知识,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的过程中所提到的疑难问题。其次,还要教授学生动手能力,劳动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师的标准方面,在提倡“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对教师本身的素养要求更是严格了,尤其是师德建设,教师首先就要有很高的道德素养, 要有“道”, 只有这样才具备了为人师的最基本要求,其次还要有很好的`专业方面的知识, 要对自己要讲授的专业知识很熟练, 能够及时掌握专业方面的研究动向, 才能够介绍给学生并带领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即要有“业”方面的修养;

在师生关系方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认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要是“ 能”者就可以为师,同时老师也不要因为学生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而气馁,应该更努力的完善自己的知识,这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也是很有帮助的。我们现在提倡“教学相长”, 就是提倡老师和学生要互动, 要充分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要肯定学生的长处和优点, 教师和学生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

现代版画艺术创作的图式研究 篇3

【关键词】现代版画 图片研究 精神价值

一、现代版画的基本含义

为了对现代版画艺术创作的图式研究有更好的了解,首先熟悉什么是现代版画。所以本文以现代版画的基本含义为开篇,逐渐引入题中。现代版画主要是指由艺术家通过细致的构想创作,再通过制成样本印刷而成的艺术作品。具体的说就是指用刀或者是化学药物等一些材料在木头、石块、金属物质、麻胶等版面上雕刻或者是腐蚀后再印刷出来的图画。可以看出,版画艺术在制作技术上和印刷术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在我国古代,版画材质主要是木制的,一般都是由木刻专家用刀直接进行雕刻,当然也有一些铜刻版画。古代独特的刀刻版画使它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形成现代版画艺术的条件

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现代版画艺术发展形成的条件无疑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屈辱史从此结束。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于艺术的创作也呈现纷繁多样的特征。艺术工作者用自己的作品记录了中国近百年来的辉煌奋斗历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社会经济开始变革和发展,人们的思想逐渐解放并接受新的思想理论,在政治和经济重大变革的时代,艺术工作者汲取丰富的营养,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版画艺术,版画图式在这个特定的时代具有其特定的价值。现代版画艺术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体现时代特色,反映当代人们的生活面貌,同时从版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还可以印证新中国的成长历史。

三、版画图式创作的历史沿革

中国的版画艺术从传统到现代走过了漫长的路程,从我们熟知的雕版印刷术开始,经历了唐宋元的发展,到明清时期木板画艺术达到鼎盛水平,各个地区的雕刻艺术蓬勃发展种类丰富多样。到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版画变化既体现了艺术创作的变革也与当时中国所经历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体现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从版画的题材画风、图像创作上都可以找到反映自然社会生活环境的缩影。

中国近现代版画的创作不仅受到西方版画艺术的影响,同时也与中国当时代的政治经济情况和文化发展需求有莫大的关系。现代版画的形成与发展与鲁迅先生有很大的关系,他所提倡的版画运动可以说是现代版画图式艺术发展繁荣的开始。鲁迅提倡木刻运动,他对版画的大力赞扬,从技术层面影响了版画艺术形式的美感和表现出来的力量,更深层次讲可以将鲁迅所提倡的版画艺术图式当成是表达革命情感和社会思想价值观的平台。鲁迅提倡的版画运动比较倾向于革命运动的方向,推崇人性并倾向于进行积极向上的文化运动。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木刻画主要展现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将广大劳苦群众的生活面貌和他们奋起反抗的精神作为创作的对象,并受到其他国家的艺术影响,直面中国的社会现实,将艺术创作者的情感价值观和他们对于社会的批判生动的展示出来。

版画的辉煌可以说是明代时期,但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人们所熟知的雕版印刷术可以算是早期的版画艺术,它为后来的木版画提供了基础。从很多历史或者艺术文献上我们很明显的可以看出版画至少可以追溯到晋代。从考古学的发展来看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金刚经的首页画,当然这是与佛教密切相关的,与对下层百姓的思想教化密不可分。从宋朝金朝再到明代,由于这一段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比较快速,对版画的影响体现在版画的内容向很多方面扩展。总体而言这个时期的版画艺术主要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而且明代生产技術有了很大的进步,版画作坊的工艺也日益成熟,彩印技术日趋完善,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文化领域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对于版画的发展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此外我国政府积极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国外的版画技术和艺术形式传入并与我国原有的进行融合发展,版画的发展开始走向多样化和开放的类型。虽然在文革时期对于版画的语言进行过一定程度上的批判,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版画艺术的图式还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丰富了文化的种类展现了我国艺术的独特之处。

四、现代版画的创作图式之意义所在

通过一系列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版画艺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和继承它是我们的重任。通过文化工作者对版画艺术的收集整理,研究版画创作图式的理论让我们对于版画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设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版画艺术在新的时代根据形势的变化,突破了传统思维的禁锢,在版画艺术家的辛勤工作下,融合西方文化的优点不断进行创新完善,体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罗万象,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肯定。从版画艺术的发展历史中也渗透了我国社会发展历史的演变的丰富过程,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对祖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参考文献

[1]王平;木板年画的造型语言对中国当代版画创作的影响[J];中国包装工业;2015年第7期

[2]易阳;传承与创造——当代版画艺术创作及拓展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张毅;版画艺术研究之现代版画的形态[J];大舞台;2010年第12期

[4]王晓玲;浅析版画艺术的创新途径[J];电影文学;2007年第13期

[5]苗桂欣;木板绝版版画艺术创作方法与制作过程探析[J];科技致富导向;2012年第21期

浅析东西方艺术对中国版画的启示 篇4

一、从欧洲表现主义版画汲取营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版画在鲁迅先生的倡导下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从西方引入中国。在开启版画新纪元的同时也终结了中国近千年的复制版画历史。“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版画不再是绘、刻、印分工明确的工匠和艺人从事的职业, 而是真正成为自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艺术家的主体性也更加凸显出来。版画家们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将画笔刻刀朝向现实生活, 用木刻艺术来关注中华民族的命运变迁, 用作品来述说世间万象”。虽然作品中掺杂些许政治因素, 使版画家对艺术的定位有些偏颇, 但总体来说这短短几十年间成绩是显著的。诞生了很多像力群、李桦、古元、彦涵、黄永玉这样的大家, 还有《起来, 饥寒交迫的奴隶》、《饮》、《到前线去》等诸多富有时代性有力量的作品。

这一时期的中国版画家尝试着去学习德国和苏联的现实主义版画。像柯勒惠支、麦绥莱勒、梅菲尔德苏联的法沃尔斯基、克拉甫钦柯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比较适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珂勒惠支的一生是在战争中度过, 她直接接触到的是饥饿、疾病、死亡, 她用手中的刻刀奋起反抗用残酷的现实作为题材却旨在表达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画面上充满了激情和博大的爱。中国版画家从中感受到了她画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 深受感染。梅菲尔德有很多插图作品采用的是木刻的形式, 大部分都是用圆口刀刻制的, 黑白对比强烈, 喜欢用阴刻法, 虽然是插图作品但也有创作木刻的感觉。苏联版画则又是另外一种风格, 工细而富有装饰性。虽然不很适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但也起到了开启中国版画家眼界的作用。在此期间, 国统区的版画也有借鉴民间木板年画、剪纸的现象, 这些学习和借鉴虽然是“拿来主义”有些极端速成, 但也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 为今后的版画艺术下了基础。

二、从西方现代艺术中汲取营养

随着我国采用的开放文化政策, 外国版画艺术的历史发展、艺术现状、艺术作品等大量资料传入我国, 由于一时无法理性的消化吸收, 导致了中国版画在其后很长的时间里呈现“西方现代艺术热”的局面。中国版画家认识到了与外国版画的差距, 在观念上, 西方艺术的自由性和多元化发展方向深深打动了中国版画家。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新颖面貌的借鉴使得中国版画在选择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上都有了突破。艺术语言更加丰富多样了, 版画不再以写实为唯一的表现方法, 出现运用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等表现方式的作品。也更加追求个性化的表达。在技术方面, 由于版画这一画种对材料、技法的要求比别的画种要高。虽然版画家一直在实验、探索, 但与版画技术发达的国家相比仍需要进一步的学习。版画家尝试各种新工具新材料, 也尝试用各种表现手法来进行铜板、丝网版、石版画的创作。

三、从东方艺术中汲取营养

日本现代版画起源于日本浮世绘。虽然日本版画中也有是学习西方艺术, 但仍值得我们借鉴。因为日本的文字、宗教等等很多文化是传自于中国, 两个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说浮世绘就受到了中国明清时期的民间木版年画的影响, 又融入了本国的民风民俗发展演变而来的。日本是如何在保留了本民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学习西方, 很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日本版画在木版、铜板、石版、丝网版都有不错的成就。版画家黑崎章、高桥恭子、近藤辛、吉田丰雄等人的作品有很强的现代艺术气息, 又风格各异。由于地域接近, 思维方式、审美理想较西方人来说更容易理解, 也就更容易接受。

二十世纪以来, 中国版画家们经历了认识、研究外来文化的阶段, 观念上日趋成熟。同时也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比较认识到了本民族文化的不朽魅力。西方的观念、技术可以借鉴, 可以学习, 但学习西方不等于和西方趋同。中国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不一样的情感表达方式, 还有着悠悠几千年的艺术文化传承, 如文人画、宫廷美术、民间美术等等。就民间艺术来说, 遍布中华大地的民间美术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体系。自由的造型、深厚的情感、奇异的想象以及对生命的渴望与赞叹都是民间美术的魅力所在。与其他艺术相比, 民间美术还有着鲜明的群体性, 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艺术。这是由它的文化根源、创造动机、思维方式等一整套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决定的。中国版画家逐渐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力图把握好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华, 在作品中努力体现本民族精神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做中国版画。

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都在变化。东方与西方的概念也在缩小, 新兴的青年版画家们更是在技法和传统中显示出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艺术理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文献

[1]张天星.版画艺术.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6.

[2]齐凤阁.二十世纪中国版画的语境转变.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

我国现代版画的发展趋势探讨 篇5

中国现代版画从概念的提出到如今的不断发展, 已经经历了八十多年, 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背景以及经济的跌宕起伏中, 一路坎坷前行。在日新月异的世界经济和世界大融合的现当代, 探讨明晰我国现代版画的发展趋势, 对版画艺术的不断传承生存以及进一步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现代版画的发展历史

上个世纪30年代, 鲁迅先生在我国传统版画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现代版画的概念, 而后现代版画在国际间战争不断的环境下缓慢发展。在前期, 现代版画根据我国战争年代的需要, 体裁大都是与战争相关的;解放以后, 民间艺术大兴, 现代版画在这个时期相对在民间艺术家之间较为活跃;文革期间, 由于政治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现代版画一度衰落, 发展也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以后的八九十年代, 经济逐渐恢复, 政治环境也变得相对活跃, 这个时期的现代版画艺术也从前期的低迷中慢慢的走出来;进入新世纪以后, 国际间交流往来频繁, 经济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 各国间的文化艺术交流逐渐增多, 因此我国的现代版画艺术在这个时期被较多的赋予了国外艺术气息, 从此走上了一条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并且融合国外艺术文化的道路。

我国现代版画的版种材料在这曲折的八十多年中, 也经历了不断改进, 并出现不断增多和逐渐综合的趋势。现代版画最开始使用的版种材料是木版, 而后逐渐发展到铜版、石版以及丝网版, 经过现代经济和国际文化交融的洗礼, 版种材料又出现了纸版、石膏版和泥版等, 现代版画的版种材料日益显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二、我国现代版画的发展趋势

我国现代版画的提出和发展, 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 因此, 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的来分析探讨现代版画的发展趋势。

1.现代版画版种材料的发展趋势

我国现代版画的概念是在传统版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因此在很长一个时期, 现代版画的版种材料都是沿用传统版画的版种材料——木版。70年代以前, 我国现代版画的版种材料几乎都是使用的木版, 由于这个时期很多大师的出现以及木版版画优秀代表作品的影响, 木版是这个时期的使用最多的版种材料。七十年代到改革开放前, 我国经历了十年动乱和因此导致的经济文化衰落, 现代版画艺术的发展也因此坠入低谷。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间, 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逐渐得到改善, 文化事业也得到领导人的关注并逐渐复苏, 现代版画的领军人物经过集中探讨和总结历史经验, 认为现代版画要想得到长足发展, 版种材料就不能局限在木版这一种材料中, 进而鼓励多种版材在版画艺术中的应用, 在这个时期相继出现了以铜版、石版和丝网版为版种材料的优秀现代版画作品。铜版、石版和丝网版在版画艺术中的使用活跃了版画艺术家的创作思路, 许多版画艺术家开始尝试更多的版种材料作为创作版材, 后来就逐渐出现了纸版、石膏板以及泥版等版种材料, 应用在现代版画艺术中的版种材料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由于单一版种材料的性质和使用局限性, 有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版画艺术家开始尝试使用多种版种材料综合在一起来进行创作, 扩大了版种材料的选用范围。总之, 现代版画艺术创作中使用的版种材料已经突破了以往以木版作为单一版材的局限, 版种材料的选用开始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综合性和无限性的趋势。

2.现代版画创作题材的发展趋势

在传统的版画中, 题材大多以民间人们日常生活为主, 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现代版画发展初期, 题材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改变, 一直沿用以往的民风民俗题材。同时, 版画艺术大师的优秀作品和历届比赛的优秀作品都会被许多版画艺术家模仿, 这就造成了现代版画艺术题材的单一局限性和地域性, 具有很大的时代特色。

改革开放以后, 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解放, 加之外来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 版画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一下子就变得十分宽广, 并在一定程度上带上了国外优秀艺术作品的风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现代版画的创作题材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民风民俗, 更多的开始以自然景观和各国文化风貌为题材。

3.现代版画传达媒体的发展趋势

现代版画的传达媒体是随着印刷术的发展而变化的。在初期的石版、木版以及铜版等的创作版种材料下, 相继出现了石版印刷术、木版印刷术以及铜版印刷术。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 现代版画的传达媒介又出现了新的变化。现代版画艺术家可以完全采用电脑创作, 应用多种特技制作和后期修改, 使版画作品较以往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觉欣赏性的高度。但不容置疑的是, 我国由于这方面的软硬件基础还很薄弱, 创作经验远不及国外的版画艺术作品, 因而我国的版画传达媒体大都还依然停留在木版等传统版种材料上, 这与国际的大制作、大特效的优秀版画作品还有巨大的差距, 但是, 我国现代版画艺术家在把最新传达媒体应用于传统制作中去的尝试从未间断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的现代版画传达媒体一定会突破传统, 与国际水平接轨。

4.现代版画突破纯粹艺术的发展趋势

我国传统的版画的创作大都是用来自娱自乐的, 相应的它的题材都是一些民风民俗和民间传说。现代版画被系统的提出来以后, 版画艺术被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 只供专业人士欣赏和观摩, 普通民众很难接触到或者说没有兴趣去接触现代版画作品, 这与现代版画的高度艺术性的趋势是分不开的。虽然说现代版画朝着艺术高度去定位发展自己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这种从民众中来却又脱离民众的艺术, 最终只会失去自己的艺术鲜活力, 逃脱不掉衰落湮没的命运。

我国的现代版画艺术家在版画的发展过程中意识到了这个缺陷, 并针对性的做出了改进调整的措施。在现代版画的创作过程中, 所选题材与社会民众生活状态息息相关, 并且紧跟经济发展趋势, 把现代版画的作品结合经济商品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视野中, 为民众的平淡生活增添艺术色彩, 并在人们的自然选择中使现代版画进行洗练。

三、结语

现代版画作为从我国传统版画中结合时代特征提出和发展的一种艺术, 在我国艺术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我国现代版画发展历史的了解, 以及对各个方向的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分析, 可以发现我国现代版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现代版画艺术家可以依据这些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改进和创新, 是我国的现代版画艺术走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建春.对中国版画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J].华章, 2011 (16) .

[2]郭宗保.关于版画艺术的当代发展浅谈[J].中国培训, 2015 (14) .

[3]吕东升.简读版画门类及发展[J].鸭绿江 (下半月版) , 2016 (03) .

胡适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篇6

1. 胡适对高校“扩招”的看法。

胡适在学校教育方面强调“质”与“量”并重, 反对高校盲目扩大教育规模。他认为扩大教育规模不宜从高校起, 高校不宜追求“大而全”。胡适认为看似“量的发达”的进步是没有基础的, 而教育的基础却是很重要的, 即“使各个学龄儿童都得受义务的小学教育, 使人人都感觉小学教育是‘人’必需的东西”。胡适认为“高等教育之所以还办不好, 原因在于教育基础太狭小, 欲要救济教育的失败, 根本方法只有全力扩大下层的基础, 就是要做到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 受教育的人多了, 单有文凭的资格就不够用了, 多数人自然会要气真正的知识和技能了”。

2. 胡适的家庭教育思想。

胡适十分重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 他认为“一个人小的时候, 最是要紧, 将来成就大圣大贤英雄豪杰, 或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 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胡适的家庭教育着眼于子女前期的学习与生活, 更注重于子女终身的事业与做人, 不仅包涵丰富而且系统完整。其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子女自立成人, 宗旨是让子女成为自立的人。胡适在家庭教育中主张一种激发子女自我教育的教育模式, 即孩子形成一种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实现、自我评价的活动。父母应该培养子女有自己的立场, 让他们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决定。这些思想都对我国现代家庭教育有很多启示, 现代家庭中打多是独生子女, 使得家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太过溺爱, 全部代劳;另一种是以过来人的经验, 要求子女听从他们的安排。这两种都会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建立起他们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和意识, 更不能充分发展他们自己的个性和天赋。

二、胡适的教育独立思想

胡适把教育视为培养人的百年大计, 主张教育的正常发展需要有独立的经费来源作支撑, 有科学民主的行政管理作保障和独立自由的学术研究作灵魂。

1. 教育经费独立的观点。

胡适主张学校教育应该有独立的经费来源, 主要是基于当时教育经费短缺而提出的主张, 虽然在当时看来是无法实现的不明智之举, 但是他的观点在今天也有现实意义。首先是主张有钱人捐资助学, 仿效美国一些大学靠私人捐助来支撑学校发展;二是提请政府对教育经费拨款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不得拖欠截留。

2. 教育应有独立自由的学术研究之风。

独立自由的学术研究可谓胡适的教育独立思想的真正意义所在, 学校教育要有“高价值的创造”。胡适反对把教育看作政治、经济的附庸。教育的独立并不是指教育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 相反教育独立还应该在这些因素的保护和引导下有自己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一方面希望教育在社会环境中有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地位, 另一方面希望在教育领域内营造一种独立、自由、民主的学术研究气氛。胡适赞赏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 原因就是因为他认为书院有一种“唯自修与研究”的精神。学校本该是学术研究的一块“圣地”, “大学必须有研究自由、思想自由、教学自由”, 研究是一个大学的灵魂, 大学不是仅仅教书的地方, 学生也不是仅仅只听从老师的教授, 学校提供了自由独立的学习研究之风, 学生才能成为有创造研究的人才。

三、胡适的高等教育观和职业教育观

1. 高等教育观。

在胡适的高等教育思想中, 有许多观点和理论都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借鉴的意义。高等教育是创造新学术的园地, 而学术也是国家无形的财富。胡适主张“大学教育应该朝着研究院的方向发展, 凡能训练研究工作人才的, 凡有教授与研究生做独立科学研究的, 才是真正的大学”。在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孰轻孰重的问题上, 胡适也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改革和发展中国的教育, 当首先抓高等教育, 这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直接为国家输送高等专门人才, 只有造就了大批这样的人才, 国家的各项事业才能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抓高等教育, 则是抓到了问题的根本, 否则便是舍本逐末。我国近几年特别注重增多基层特岗教师数量, 这给农村的基础教育发展了大量的人力, 但是重视量的同时更应该注视教师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 抓中小学教育, 首先必须要有懂得中小学教育的专门人才, 通过专门的教育工作者来从事教育工作, 这样才能从最基础发展和提高中国的教育事业。

2. 职业教育观。

胡适在他的职业教育观中虽然没有形成具体完整的体系, 但是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仍具有现实意义。他提出了职业教育要与当地实际需要相结合和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等等, 都是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制实施的内容, 这种教育制度有利于社会和市场拥有大量的技术型人才, 也使得青年就业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胡适特别重视青年职业选择要注重个人兴趣, 学生的职业选择有两个标准, 即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比, 个人需要更重要。个人需要主要是个人的兴趣和性情, “性之所近, 力之所能”, 只有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 才能易于获得成功。结合我国当前的择专业择职业的现实情况, 大多数教育机构和学生自身都倾向于社会的需要, 什么热门就学什么, 什么收入多就找什么工作, 而是否是自己喜欢的或者是否适合自己却没有考虑。儿童和青年的发展阶段, 已经有了兴趣和潜能的显现, 家长和社会应该迎合他们的自身特点, 发挥他们的才智和潜能, 才会形成百花齐放的学科和职业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面临着各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教育更是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建设人才的重任, 所以我们要承接前人打下的根基, 结合当下实际继续夯实教育思想, 为百年大计的教育发展而努力。

摘要:胡适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 更给予当时和后来的学者很多启发。特别是在教育思想方面, 胡适身体力行“完全”教育体制, 强调“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坚持教育独立思想等等。本文结合胡适教育思想的一部分内容, 希望能给予当代我国教育一些启示。

关键词:胡适,家庭教育,教育独立,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胡适.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教育[A].胡适论学近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

[2]胡适.论家庭教育[A].胡适学术文集?教育[M].中华书局, 1988.

[3]胡适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4]白吉庵, 刘燕云.胡适教育论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5]胡适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浅析书院教育制度的现代启示 篇7

书院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它是中国封建社会自唐以后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一种集教学和研究于一身的教育机构,兼有修书、编书、藏书等多种功能。历代书院多以私人创建为主,也有官方创办的。

书院之所以萌芽于唐末,并非偶然。一方面,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国力由盛转衰,征战频发,致使官学衰落,一些文人墨客为避乱世,便隐匿在山林名胜僻静安全之处聚众讲学。可以说社会动乱,官学衰落是书院萌芽一个很重要、很直接的原因。另一方面,佛教在西汉末、东汉初始入中国,至唐时,佛教的一支,禅宗已相当流行,禅宗讲求“安静而止息杂虑”。故禅宗也常入山林以修道讲习,硕学鸿儒显然受到禅林影响,纷纷仿效之,于山间名胜聚众讲学。此后聚徒讲学之风逐渐兴起,成为了书院的早期雏形。

需要注意的是,在书院最初出现的时候,仅是官方藏书、校书以及私人读书治学的地方,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机构。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兴盛是在宋朝。北宋初年,国家统一,还没有充足的力量来兴办学校,但文化要传承,此重任便责无旁贷地落在书院这种私人讲学性质的教育组织身上。到了南宋,书院更为发达,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组织之严密,制度之完善,都达到空前,几乎取代官学,成为主要教育机构。元代也相当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统治者奖励书院的建设。到了明代,政府把重点放在官学和科举上,不重视书院,后由于科举腐败,官学衰退,王守仁等理学大师的倡导等原因,书院才得以复兴。清代统治者对书院采取抑制的政策,书院官学化倾向日益严重。

纵观中国一千多年的书院制,可以看到,书院始终是封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统治者既有调和,又有斗争,在每个朝代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扼杀。要研究中国教育史,研究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决不能忽视书院制度。

2 书院制的特点

2.1 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强

纵观宋、元、明、清的书院制,我们不难看出,其内部所研究的学术,所讲述的内容都有很强的时代性,多与每个时代的思想理论热点联系密切。例如宋代,理学思想盛行,书院就多以理学讲学为主。明代时,王守仁等人的心学盛行,书院所讲授的内容也就多以心学为重。到了清朝,由于文字狱以及汉学与宋学相对立等原因,硕学鸿儒多重经学,讲考据,书院内部做学问也就多重经学和考据。总之,中国封建社会书院制度下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也正因为这样,发展延伸了当朝的思想文化,留存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

2.2 倡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学术思想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百家争鸣。书院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倡导百家争鸣,不同思想和理论的相互争辩,屡见不鲜。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就是一例。在南宋,朱熹和陆九渊代表两个不同的学派。淳熙二年(1175年),两派在鹅湖寺进行公开辩论,首开书院讲会之先河,是历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研讨会。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还邀请陆九渊到自己主持的白鹿洞书院去讲学,成为千古佳话。这种提倡自由争辩的书院讲会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

2.3 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

书院允许不同派别的学者自由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学生可自由择师,一所书院的著名大师讲学,其他书院的学生也可慕名前来听讲,并不受地域或其他因素的限制。特别是盛行以学术交流为中心的讲会制度之后,书院就成了学者们思想自由驰骋的乐园,他们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争辩之像屡见不鲜。这种听课相对自由的方式,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包的特征,也有利于文化思想和学术观点的交流与传播。

2.4 学生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

书院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各位大师在讲学时,多讲其思想之精义及要旨,并指导学生怎样读书,怎样理会,绝不提倡死记硬背,鼓励学生争辩,提出疑难,教学采用问难论辩式。总之是要提(下转第57页)(上接第22页)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3 书院在今天的意义

3.1 书院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背后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它不仅属于中国,亦应被世界所了解。在引进国外文明的同时,亦应注重自己文化的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1984年北大成立中国文化书院,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外国介绍中国文化,已经做出了巨大的成绩,取得了惊人的发展。近年来,世界许多地方建立的“孔子学院”也是很好的例子,一方面可以传承和宣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国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3.2 书院可以保存历史资料

书院的作用不仅在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还可以保存史料。近年来,在历史学领域内,口述历史这种历史研究和记录的方法在国外进行的如火如荼。口述历史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由历史学家、学者、记者、学生等,访问曾经亲身活于历史现场的见证人,让学者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之后,作为日后学术分析,在这些原始记录中,抽取有关的史料,再与其他历史文献比对,让历史更加全面充实、更加接近具体的历史事件真实。中国文化书院通过记录口述历史和为老学者老专家录音录像,在保存、抢救历史资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也是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所不可缺少的。

3.3 可以弥补当前中国教育制度的不足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办教育一向是官、私两条腿走路,两者相互补充,历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可是我们现在官办教育程度和水平远远高于私人教育,这无疑是一个损失。在国家教育改革普遍发展的今天,如果可以提倡创办书院,鼓励私人办学,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实在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另外,众所周知,学习应该伴随一个人终生,这种“终生教育”在国外很是普遍。国外的老人在退休之后,可以选择进大学继续深造,这种做法既可以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也可以提高国民素质,而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很欠缺。随着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会大大提高,老年人群体也会不断加大。诚然,中国的教育改革或许还无暇顾及老年人的教育问题,但国家可以鼓励民间力量兴建书院,帮助解决这一问题。总之,书院通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可以给当今中国的教育制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当今,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迈向了一个新台阶,从去年教育部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难看出,积极批判继承我国传统教育的经验是我国教育改革不可忽视的一面,将国外教育经验与我国传统教育精华相结合,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走向。书院教育作为我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充分挖掘其宝贵经验,以便更好地服务我们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和国内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庄子理想人格教育的现代启示 篇8

庄子的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体现人生价值、完成人生目标的人物形象, 是一种人生哲学理论宗旨的标志。”[2] (P149) 《庄子》中描写的理想人格称谓不一, 有“真人”、“至人”、“神人”、“德人”、等, 但名虽异而实相同, 都是指得“道”之人。

什么是“道”?“道”是庄子一切思想理论的基石。庄子的“道”包含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一是宇宙本体论的“道”。庄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 是创造宇宙万物的动力, 它孕育天地万物, 并决定着天地万物的生存与发展, 是天地变化运动的内在规律及法则。二是认识论意义上的“道”。庄子认为“道”生成天地万物之后内在于宇宙万物之中, 蕴含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制约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人认识了这种道, 就是实现了“对真理的认识”。[3] (P 114) 三是作为人生最高境界的“道”, 是对“道”的第二层含义的实践, 是达到“道”的认识境界之后的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庄子的这三种“道”, 圆融无碍, 混为一体, 是从本体论到认识论, 最终落脚于人生境界, 庄子的理想人格就是这种得道之人。用现代话语来讲庄子的理想人格, 是指实现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体验, 并能将这种理性认识用于社会生活, 指导人生的人。

庄子理想人格教育的原则、内容、过程及方法

庄子的教育思想与老子一脉相承, 老子的教育思想源于他的宇宙本体论, 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 提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4] (P163) , 庄子承袭了老子的这一思想, 在教育问题上以顺天应人、随顺自然为教育原则。

一个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不光有教育原则, 还有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庄子的教育内容没有具体的规定性, 但在庄子确定其“真人”的理想人格时, 已向我们昭示了其独特的教育内容, 那就是以“道”为教育内容。而他的教育过程和方法几乎融为一体, 分为两个阶段, 那就是知“道”、体“道”与得“道”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以期实现教育的返本归真, 使人学会生存的方法, 又引导人明白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是知“道”。是先要认识字, 识字之后要反复吟诵;熟读之后要思考, 要把别人的思想融入自己的思想, 形成自己的思想后要待时行使, 反复实践;在实践中要不断修正完善思想, 拓宽视野。[5] (P252-256) 概括起来, 在这个阶段, 庄子主张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反复的思考、领会、探索, 去认识、发现道的玄冥与奥秘, 学会生存的智慧, 属于理论认识阶段。

其次是学“道”、体“道”——“心斋”与“坐忘”。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既是过程又是方法。什么是“心斋”?“若一志,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虚者, 心斋也。”[5] (P147) “心斋”就是使整个心灵内敛而达到虚静状态, 是排除外在世界对心灵的干扰, 去感悟生命意义的真知, 从而提高自我修养和认识。

庄子学“道”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自我精神提升的过程, 除此之外, 庄子提出还要在现实生活中涵养个性, 以“缮性”来完善人格。

所谓“缮性”, 就是修治本性。春秋战国时期关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围绕着关于人性的问题展开, 在儒家内部就存在着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的分歧, 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理论。而庄子则站在更高的角度, 从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历程来讲人性, 认为人类之初的本性应是随顺自然并与自然界万物具有同样的本性, 人类应该通过对“道”的把握, 使人性合乎“道”, 通过道的修养使人性返本归真。

庄子理想人格教育的现代启示

庄子“真人”理想人格的培育目标和教育理想, 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对人生价值问题的探索。这种探索在当时虽被儒家正统教育理念所淹没, 甚至被那个时代所不齿, 但其对于人类个体自我修为的提高, 对于当代生命价值教育大有裨益。

教育的发展, 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程凯先生认为“人们的教育价值取向基本可以归纳为两个基本点, 一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一是以个体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由此在教育史上就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和理想主义的教育价值观”。[6] (P463) 自从儒家的思想成为正统以来, 封建时代的思想家往往以国家利益至上, 以孔孟之道义价值论为基础, 提倡国家本位, 主张教育应培养服从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他们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为满足国家利益不惜牺牲自我。与此相反, 道家庄子的教育思想则主张教育应当合乎人自身的发展, 应尊重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的精神自由, 重视生命本真的存在, 寻求生命精神的自由与永恒, 这是一种具有理想主义的教育观。

在封建时代, 教育常常被当作统治阶级的工具, 大多采用了儒家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 使个人在人格追求上以“达则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这种教育观在当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价值, 但同时我们从庄子的理想人格教育中发现教育的功能应不仅如此。在科学发展、科学教育的旗帜下, 当代的教育肩负着培养经济社会所需要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重任, 但我们也应注意在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 还应关注受教育者本身的生存状况、性格养成, 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既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又具有豁达、进取、珍爱生命、热爱自然、品格高尚、素质优良的全面发展的人, 而不是不顾人的生命存在和道德规范, 片面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正如2006年3月26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讲到:“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 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1] (P29) 今天,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 要求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这既有对国家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要求, 又包括对个人现实生存能力的提高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深化。这就是说, 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上, 教育必须不仅使人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精神生活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不仅要培养人的积极进取之精神, 也要注重对人类真性的呵护和对生命价值的珍重;既要有大义凛然的、见义勇为的勇士风度, 又不能僵化、教条, 置生命于不顾, 徒作枉然的牺牲。

摘要: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庄子理想人格教育的目的是对战国时期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修正, 是通过效法自然和对“道”的学习, 使人性返本归真, 珍爱生命, 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具有重要的现代启示。

关键词:庄子,理想人格,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8.

[2]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3]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现代版画教育的启示 篇9

教育时间

孔子确立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的理想, 蕴涵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孔子认为学无止境, 学习和接受教育不是某个年龄阶段的事, 而应该与生俱在, 直至死亡。终身教育理论认为, 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 与人生相始终, 不限于生命中的某一阶段。在这方面, 孔子教育思想中同样有着丰厚的内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为政》) , 孔子通过自身经历生动形象地说明人只有终身学习, 才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孔子自认为是“其为人也, 发奋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孔子自己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人, 并且在其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 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 故艺’。” (《论语·子罕》) 人家夸奖孔子多能, 弟子以为是老天爷对孔子特别厚爱, 才让他既如此有智能又具有众多的艺能, 孔子却自谦地说, 自己是因为生活的需要, 所以才用心学习各种技能, 但是又因为自己还有更大的志向, 所以也不会就耽乐于某种特定的谋生技能中, 因此, 会了一样再学一样, 所以智能众多。“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 韦编三绝。”要做到终身学习需要具有乐学精神, 把学习看作人生的一项基本需要, 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学习热情, 活到老学到老。

教育形态

终身教育理论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提出现代教育应该打破传统学校教育注重单一的抽象知识学习模式, 同时, 还要打破各类教育之间的分隔, 谋求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之间的统一, 并从整体上寻求具体的联系, 给受教育者以理智、道德、情感、审美、体育等多种教育, 以促进人的自我完善。“为政以德, 辟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孔子由仁的伦理道德概括出仁的政治, 强调只有拯救人心, 才能拯救世界。因此, 孔子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君子儒”, 为此孔子将教育内容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置德行于诸科之上。孔子认为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 就需要提高个体的修养, 不断完善自我, 以达“仁”的境界。孔子曾告诫子夏说:“汝为君子儒, 毋为小人儒。”在孔子看来, “君子儒”应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投身到当时诸侯各国的政治改革中去。孔子所谓“三千徒弟子, 七十二贤人”中, 有不少从政的。像冉求、子路、宰我、子游等人, 曾为列国大夫或邑宰, 子贡常相鲁、卫, 在施政上很有政绩。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 文、行、忠、信可以说是孔子制定的教学大纲。在培养目标上,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并通过“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论语·述而》)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论语·泰伯》) 来实现。孔子坚决反对不能学以致用的死读书, “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启发”一词由此而来, “举一反三”的成语亦由此而来。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 敢问。”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论语·先进》) 因材施教, 特色鲜明。可见, 孔子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教育方法与教学形式等方面, 与现代终身教育理论都有着非常近似的主张。

教育结果

终身教育可以导致个人获得、更新和提升知识、技巧和态度的改变, 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 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 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 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即志向“笃信好学, 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 ,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生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德才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 (《论语·宪问》) 中:“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 公绰之不欲, 卞庄子之勇, 冉求之艺, 文之以礼乐, 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为成人矣。”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与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或志士就是孔子的教育目的。“士”的标准是“君子”或“君子儒”。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 修养自己, 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修养自己, 使一般人安乐, 使老百姓都得到安乐。修己, 讲的是“德”。孔子尤其注意把握仁者爱人的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 也就是关心人、帮助人, 认真为社会做事, 这便是忠。道德行为都是相互的, 普遍伦理必须普遍适用, 忠恕之道便是可以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孔子强调君子应有治国安民之术和治国安邦之才, 具有一定的才智和从政的能力, 能治“千乘之国”, “使于四方, 不辱君命”。如季康子想在孔子的学生中挑选人才, 孔子说:“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 均可在政治上独当一面 (《论语·雍也》) 。孔子还说, 君子应有“智、仁、勇”三方面的修养:“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 此外, 孔子还注意美育陶冶, 他提出君子要追求“尽善尽美” (《论语·八佾》) ;而且还要“文质彬彬”:“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朴实多于文采, 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 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 内容和形式, 配合适当, 这才是君子之修养。因此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仁” (德) 、“知” (智) 、“勇” (体) 、“美” (乐) 、“才”等几方面全面发展。

教育对象

传统教育主要局限于儿童、青少年或青年, 终身教育则同时涵盖社会上所有不同年龄段的人, 即全民化。强调在教育中要充分体现民主、自由、平等的原则, 坚持人一生的各个阶段都能自由、平等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这与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有着一脉相承的理念。“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 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 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平民, 将教育普及于平民, 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有教无类”是指教育的对象不应该分等级、种类, 即教育应该面向全民, 致力于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学习需要, 并主张使孔子私学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他对所有的学生包括那些出身贫苦的弟子都不歧视, 确实做到了一视同仁, 平等相待”。《论语·季氏》中记载了他对待学生同对待儿子伯鱼一样一视同仁、无隐无私的事迹。孔子教学采取民主自由的教学风格, 多采用对话方式交流切磋, 师生相处的气氛融洽。例如在一次师生交谈中, 面对子游的反驳, 孔子马上承认错误说:“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师生之间的民主交流、平等和谐可见一斑。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 吾未尝无悔焉。” (《论语·述而》)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 孔子的弟子之中, 有贵族家庭出身, 有贫贱家庭出身, 有商人出身, 还有“大盗”出身, 并且来自各个诸侯国和各个种族, 其中贫贱者居多。南郭惠子问子贡:“夫子之门, 何其杂也?”子贡说:“君子正身以俟, 欲来者不拒, 欲去者不止, 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 隐括之侧多枉木, 是以杂也。” (《荀子·法行》) 。

教育实践

终身教育强调增进自我导向学习的动机和能力, 强调自主自发的学习, 以发展和完善自我, 因为社会不可能使每个人的一生都接受学校式的教育, 孔子教育思想中也含有这一方面的内容。“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学习是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 要让人不仅愿意学习, 更要乐在其中, 乐意学习是最好、最有效果的学习。孔子还称赞“好学”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好学”、“乐学”, 有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的乐趣, 是一个人能否终身坚持学习的关键。孔子有“每事问”的精神, 一生“发奋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榜样。“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 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不仅引导弟子从历史文献中获取知识, 而且在“礼失而求诸野”和“天子失官, 学在四夷”的历史背景下, 他把弟子引向民间、引向蛮夷。孔子要求学生“多闻”、“多见”, 为此, 他常带学生出游, 远至列国, 在出游之中体验生活, 培养处事应变的能力。可见, 从社会中学习, 是孔子教育的一大特色。孔子主张学习要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 做到知行合一。《论语》开篇便是:“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孔子认为学习与实践是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愉快过程。孔子的教学就是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的。他的学生子夏有一著名论断:“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 “仕”有“做事”之意。这一论断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与仕即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孔子主张知行一致, 但更加重视实践,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实践不仅是指职业工作, 而且包含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孔子主张“和为贵” (《论语·学而》) 、“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 。“和”是指无乘戾之心, “同”是指有阿比之意。君子相处和谐而不偏袒, 小人则偏袒而不和谐, “和而不同”的保障在于仁厚的环境“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 焉得知”。《论语·里仁》谨慎交友“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旨在处理好个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的关系, 使各种关系和谐发展。孔子所进行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仁”的手段来达到和谐的目的。孔子强调人的社会性, 他认为“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 (《论语·微子》, 个体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参与社会生活, 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服务社会, 从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匡亚明:《孔子评传》,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2].杨伯峻:《论语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 1980年版。

[3].俞涛:《孔子的成人教育思想及对成人教育的启示》, 《中国成人教育》, 2003 (5) 。

[4].于龙斌:《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终身教育理念》, 《孔子研究》, 2004 (4) 。

上一篇: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下一篇:学籍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