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的形成(精选12篇)
现代政治的形成 篇1
我国加入WTO后, 沿海港口的发展从门户港到枢纽港, 融入世界经济, 优势不可小觑。在这个过程中, 现代港口的功能正在逐步提升。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在内的辽宁沿海经济带, 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 资源禀赋优异, 工业实力较强, 交通体系发达。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 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
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与现代港口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 主要表现在功能演变。
①第一代港口主要功能定位为纯粹的“运输中心”, 主要提供船舶停靠、海运货物的装卸、转运和仓储等。
②第二代港口主要功能定位为“运输中心+服务中心”, 除了提供货物的装卸仓储等, 还增加了工业和商业活动, 使港口具有了货物的增值功能。
③第三代港口主要功能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 除了作为海运的必经通道在国际贸易中继续保持有形商品的强大集散功能并进一步提高有形商品的集散效率之外, 还具有集有形商品、技术、资本、信息的集散于一体的物流功能。
以大连港为例, 大连港是中国东北最重要的集装箱枢纽港, 全国第二大集装箱中转港, 集装箱铁海联运量连续11年位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中国东北90%以上的外贸集装箱通过大连港中转。大连港全市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198个, 通过能力达到2.2亿吨, 集装箱通过能力430万TEU, 现已开辟83条航线, 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通航。大连港是中国东北最大的油品及液体化工品储转分拨基地, 拥有全国最大最先进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 可接卸VLCC超大型油轮, 年通过能力5700万吨。大连港是中国东北重要的散杂货转运中心, 充足的仓库、堆场和现代化的装卸机械, 定点、定线、定车次的钢材循环龙组班列, 与海上杂货班轮航线有效连接, 形成了完整的物流服务体系, 到2010年将形成3000万吨的通过能力。
现代港口从重传统功能转向重服务, 并应围绕服务, 利用现有资源, 把物流产业链发展起来, 这将是对现代物流业的贡献。因为港口是水路运输的枢纽, 具有整合生产要素的功能, 可促进多式联运的发展, 还是主要的信息平台。
2现代港口物流的形成机制
2.1 现代港口物流形成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 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运输市场一体化的形成, 尤其是现代物流的发展, 港口物流的发展不是港口与物流功能的简单对接, 而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 需要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的整体有机推进。完善沿海港口体系是发展港口物流的先决条件;大容量的港口物流需要高速的集疏运网络来支撑, 完善覆盖全国的集疏运体系是发展港口物流的物质基础;完善以港口为枢纽、陆海联运、功能完善的交通物流业是发展港口物流的最终归宿。现代港口是海上运输与陆地运输的连接点, 是货物中转、换装和集散的场所, 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 决定了它与生产制造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及销售企业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现代物流供应链中许多环节都发生在港口, 并通过港口的功能来实现。
2.2 航运业发展的要求
从广义上讲, 航运业是物流业的一部分, 两者“不分家”。事实上, 航运业和现代物流业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将成为航运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上的一个主攻方向, 这既是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和市场需求推动的结果, 也是航运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此, 航运企业应在海运服务上下功夫, 航运公司争相采用大型化船舶, 从而对国际贸易港口的水深、装卸设施、服务水平以及腹地货源等相关因素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了适应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和基于节约投资成本、节约船舶在港时间以及加快货物流转速度的考虑, 发展综合物流服务势必成了港口发展的首选。
2.3 现代港口的物流功能强化
改革开放以来, 现代港口物流有了长足的发展, 成为全国经济发展一颗明珠, 经过5次大规模的港口建设, 目前, 在全国初步建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河海兼顾、内外开放的港口体系。目前, 世界上很多大的跨国公司、海运公司和物流企业均在港口及其周围地区建立生产制造厂、物流中心、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 如安特卫普、香港、新加坡、横滨等港都围绕着现代物流建有物流中心、物流码头、分拨中心、配送中心等, 不仅具有传统的物流功能, 而且具有流通加工、信息情报、销售和展览功能, 可供全方位的服务。
2009年, 东北东部最重要的国际性大型物流中心丹东港开始向深海全面挺进, 开工新建两座大型港池和10余个大型泊位, 除此之外, 丹东修造船基地继续扩展, 形成建造大型船舶能力, 200万吨大豆油脂加工基地一期工程竣工, 同时大力发展港口服务配套体系, 建立港口综合商务中心, 大力开展电子口岸建设, 到2010年可实现6000万吨货运能力。
按照“十一五”规划, 我国港口经营管理从追求规模化转向追求规模化与满足个性化相结合, 提供全程、全方位、多层面的综合性服务, 以建设生态港口为目标, 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理念。港口与所在地区或城市的发展更为紧密, 与人类社会更为协调, 从而形成区域经济、技术、文化、利益共同体。
参考文献
[1]汪长江.港口物流学[M].北京: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2]张丽君.现代港口物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现代政治的形成 篇2
[ 教学目标 ]
1 、知识目标:识记民族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
2 、能力目标:能运用民族的四个特征来识别民族;
3 、觉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加强民族观念。
[ 教学重点 ]民族的基本特征
[ 教学难点 ]民族与种族的区别;共同心理素质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
[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法
[ 教学准备 ]CAI课件
[ 授课类型 ]单一课
[ 教学时数 ]一课时
[ 教学过程 ]
(播放《爱我中华》歌曲,导入新课)
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里的“民族”、“花”、“兄弟姐妹”特指什么?
生:民族。
师:那民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系统的学习。大家先看五分钟的书,同时带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民族具有四个特征,它的地位怎样?
第一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
一、民族的形成 (板书)
1 、时间
2 、过程
师:民族形成于什么时候?
生:原始社会末期
师:为什么不是其它时候?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师:因为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经由了一个由氏族到部落再到部落联盟的过程。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的共同体也随之瓦解,新的以地域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即民族逐渐形成。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副板书)
师:所以,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二、民族
1 、概念
2 、特征
1 )、共同语言
师:民族的`第一个特征是要有共同的语言,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师:简单来说,因为它是人们(活动和交往的工具 板书),是不是说同一种话就是同一个民族呢?
生:略
师:不是,有时,几个民族可以共同使用同一种语言。在我国,回族和汉族使用的就是同一种语言。所以,《爱我中华》中说“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是不科学
的。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民族是不是只有一种语言?也不对,我们怀集就有好几种语言。再来看第二个特征:
2 )、共同地域
师:共同地域是指一个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 ( 板书)。这是民族与氏族部落的重要区别,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也是民族形成的最关键的一步。既然这
样,那是不是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都是同一个民族?
生:略
师:同在中华大地上,但是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怀集也有好几个民族。
3 )、共同的经济生活 (板书)
师:这是指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 板书),每个民族都会在长期的生产、交换活动中形成自己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关系。如蒙古的游牧经济,彝族的纺织经济等。正是这种经济上的联系才把人们牢固地联结为一个共同体。
4 )、共同的心理素质
师:大家齐读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
生:是指一个民族的共同爱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尊严等。
试析高中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 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方法 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3-0100-01
一、在德育过程中注重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
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社会的行为规范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品行。德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德育的形成中,最先培养的是对德育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老师,热爱同学,首先就必须对德育有所认知,明白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对于德育的认知,我们可从教学课堂中老师的讲授,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同学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学习,家庭环境的影响,受到父母的潜移默化。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社会成员之间行为的相互促进,当你看到不文明行为时,自然而然的加以抵制,所以在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德育知识。随着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可以在多媒体、影视等现代传媒上看到关于德育教育的广告,在看的过程中,我们就被潜移默化了。所以德育的前提是对德育的认知。在认知后,便是情感。我们应该有强烈的德育愿望,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文明人,并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认知之后可以主动的做出社会行为规范,敢于与不文明行为作斗争,有敢于提出不文明行为的勇气。情感之后便是意志,当我们都知道了德育的内容,并且认同德育的行为准则,自己也愿意按照德育的内容进行实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意志。意志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意志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反复复的过程。我们经常在德育面前变得反反复复,就是因为我们的意志不坚定。比如说:作为学生的我们。来到学校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和友爱同学。相信作为学生的我们都知道这些。
但是在学校里经常还是有人不好好学习,上课不能做到认真听老师讲课。不是说同学们不知道这些,而是同学们的意志力很差,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课不认真的表现有:思想开小差,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关于友爱学生。学校里经常发生打架事件,就是由于学生的意志力差。所以我们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力。意志力的形成就是德育的行为,德育的行为就是将我们认知的德育内容用外显的形式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德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所以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训练。
二、发展智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系统的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还要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智力的发展也是德育过程的一部分。学生智力的养成对于以后知识的学习具有重大意义。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与知识的学习成正比。智力高的学生,学习能力更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更快,其思维能力也更加敏捷,更易于发挥创新能力。反之,低智力的学生,其学习能力更弱,知识掌握的速度也更弱。思维能力弱。创新能力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多启发诱导。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发展学生的体力,是有效学习的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体力,学习的首要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开展有利于学生积极健康的体育活动,是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学校应该组织健康向上的活动,比如说:晨跑。每天早晨跑步一小时,使学生养成热爱跑步的习惯,既养成的一个好的习惯,又能够强健体魄。组织羽毛球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可以增进同学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又可以强健体魄。开设体育课,多教授学生增进体质的知识,在营养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多普及健康的饮食习惯,让同学们合理饮食,均衡发展。
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要求我们善于发现身边美的事物,要有一颗爱美的心。善于受到美好事物的熏陶感染,在美的事物中发现美的价值。好的审美情趣表现为热爱世间美好的事物,比如说爱惜路边的花花草草,不践踏草坪,爱惜小动物,不打骂小动物。对于公共场合的物品,不随意损坏。爱护公共卫生。发现美表现为看到有人做正义的事情,如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妈妈,当我们看到或听到这样的感动事迹,应该受到鼓舞和熏陶,应该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
五、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空间的形成与较量 篇4
现代城市空间的形成总是要考虑到一个地区的具体因素, 比如地区经济, 地方风俗等, 但是中国现代城市空间的形成最突出的规律就是中国各地城市化改造形式惊人的一致性, 下面的种种表现都可以为这种一致性做一注脚。
一、城墙
中国古代传统城市都离不开城墙的概念, 城市也往往是由一座城墙来定义的。从明代开始, 中国的城池变得更加的规模宏大, 而城墙也往往被修建的更加的高厚, 根据西方传教士所著的大量笔记中我们可以得知他们进入中国后的第一印象也是由这些城墙所给他们带来的惊叹而确立的。高大的城墙代表着皇权的威严和官府的权威, 也是一个统一及稳定的封建王朝的象征。但是至近现代始, 城墙却被看做是阻碍贸易流通和人们出行的历史遗迹, 每当日落时分或者清晨拂晓, 城门需要按时开关, 而此时大批携带货物的商贩聚集在城门附近等待开门, 其往往会引起很严重的交通堵塞。清朝末年, 大部分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商业中心和会馆已经多出现在城墙之外, 而在上海, 天津等一批率先通商的口岸, 西方列强的租界也往往会避开城墙的干扰而选择在城外, 绝大多数的商业活动也都在城外进行。这样城墙不仅分开的城乡, 也开始分割城市本身不同的城区。正是基于上述原因, 民国时期的城市空间改造就从拆除城墙开始。天津的城墙在义和团运动爆发时期就被西方列强所拆除, 随后上海和广州也出现了拆除活动, 至新中国建立后, 曾经的帝都北京也经历了城墙的拆除。此类改造活动背后都只有一个逻辑:为了促进城市商业贸易发展和商品货物的流通。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城墙的拆除也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新的社会价值观的形成, 即商业利益的重要性要胜于城市城墙所带来的安全感和威严性。当然现代火炮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城墙失去了原有的保护意义。
当然如果我们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去思考拆除城墙的话题, 可能就会得到另外的一种答案。[1]文脉 (Context) 是一个有着广泛含义内容的词汇。它是一个在特定空间内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如果我们从狭义上解释即“一种文化的脉络”。美国人类学艾尔弗内德·克罗伯和克莱德·克拉柯亨指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 它借符号之使用而被学到或传授, 并构成人类群体的出色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 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 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但也可被视为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的因素。”克拉柯亨把“文脉”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1而所谓城市文脉指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及其文化传统, 著名学者葛剑雄认为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生命力的体现。文脉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当时的文化表象, 而应该是一种随着城市发展而不断衍生嬗变的文化系统。而每个城市的城墙却恰恰是这个城市数百上千年来最为重要的文脉之一, 随着现代城市空间的不断形成, 而这种城市文脉也被逐渐的割裂开来。古城西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对外旅游宣传的窗口城市之一, 就在于它的明代城墙的相对完整性从而保留了这样一个十三朝古都的城市文脉, 而究其古城墙能够得以保存的原因之一竟是偏处西北的西安城市现代化空间进程的缓慢, 两者之间的悖论颇有值得玩味之感。
二、公共空间
城市的公共空间建立首先是从街道的改造开始。中国传统城市的街道基本都以纵横的棋盘式布局为主, 但是随着城市商业文化的兴起, 大量店铺商家的摊位逐渐侵占了街道, 使得本来并不宽敞的街道显得更加的拥挤, 同时传统的街道多以夯土铺设, 但是下雨季节其泥泞程度让人印象深刻。上述问题在现代城市规划者的眼中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城市的改造最先都是从铺设柏油马路和拓宽城市街道开始, 同时当时人们也认为这是向西方学习, 建设“花园城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而街道的改造也为公共空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便利的交通使得城市商业中心不断形成, 市民已经开始习惯来到一个特定的商业区域进行商品采购, 而之前则需要到几条不同的主要街道才能买到所需用品。
民国时期, 由于中华民族观念的兴起, 民族国家需要一种社会公民意识来取代封建主义文化, 因此大量的公园, 广场, 体育场等公共空间不断建设。以北京为例, 大量的皇家园林被改造成为公园, 紫禁城被改造成为博物馆, 天坛成为旅游景点, 颐和园则成为市民夏天避暑的胜地, 当然还有已经成为广场的天安门。此类公共空间的出现也带来了新式的社会互动关系。比如政府往往利用公共空间进行强化国民意识的活动, 而学生则通过这个空间向政府示威抗议, 而普通市民在此类空间中多进行休闲活动。无论何种用途和活动, 我们都不可否认的一点即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为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三、新式建筑
1900年以后, 清朝政府推行“新政运动”, 废除科举, 兴办学堂, 旧衙门改成新政府。因此这一时期北洋大学堂, 清华学堂等学堂建筑, 以及大理院, 陆军部, 资政院等政府建筑都开始采用西洋建筑样式, 随后这种风潮也扩展至民间建筑, 百货公司, 戏院, 电影院等建筑形式都是西方模式。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个概念的区分, 中国城市空间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 虽然上述建筑都是西方建筑形式, 但是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当时外国建筑设计师所设计的欧美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往往采用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形式。如当时美国建筑师H.K墨菲规划设计的燕京大学就是非常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类似的例子还有协和医学院, 辅仁大学, 金陵大学等, 都是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因此新式建筑主要是指建筑功能之新, 而非单纯建筑样式。而这些中西建筑风格混合的新式建筑也彰显着城市的现代性。
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在进行城市大改造的同时, 同样也面临着建筑风格的如何确立的困惑, 其中西安的城市建筑风格的明晰让人印象深刻。在近年的西安城市发展规划中, 市政府确定了以复兴发展”唐皇城”为目标的城市发展主线, 因此在市政建设方面, 一批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就以一种“新式”唐代建筑样式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也因此被冠以“新唐风”建筑。
新唐风建筑的出现是有着历史根源的。早在七十年代, 周恩来就曾建议, 作为文物大省的陕西, 可以在大雁塔附近建一个现代化的博物馆, 当时这个任务交了西北设计院, 张锦秋被委任为项目的负责人。在做博物馆设计方案时, 主设计师张锦秋考虑到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博物馆建筑本身, 应该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同时她还认为:“建筑创作也是环境创作, 中国建筑和环境是结合在一起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毗邻唐代大雁塔, 因此该建筑的设计应该以唐式风格为主, 然而时代在向前发展, 完全照搬唐代建筑的设计, 已经于时代的律动不甚合拍, 必须要在其中加入现代的建筑元素, 才能符合当下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因此一座具备唐代建筑基本样式但是又有创新发展的新型建筑——陕西历史博物馆就矗立在了大雁塔旁。随后张锦秋除了主持设计了唐华宾馆、唐艺术博物馆、唐歌舞餐厅为主题的“三唐工程”、她着重设计了大慈恩寺规划及玄奘纪念院重建, 华清宫唐代御汤遗址博物馆、法门寺总体规划及其博物馆和寺庙建筑群等一批公共建筑, 并且因其具有鲜明特色和时代风格, 被人们称之为“新唐风建筑”。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新唐风”建筑创作的起源应该是来自于唐代建筑遗迹的复原和重建, 而正是由于在遗迹的重建过程中“新唐风”建筑累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因此该建筑风格在契合政府复兴“唐皇城”计划的前提下成为了西安城市公共建筑的主体设计风格。
作为新唐风建筑的代表人物张锦秋就认为自己的创作思想来源即城市设计原则.她在很多场合都多次强调城市设计对于塑造城市形象, 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并且积极的把它应用于自己的实践创作中去.因此她所设计的大部分新唐风建筑多为公共性建筑。这一批建筑在外观上延续了唐代的建筑风格, 但是在内部结构上大量采用现代建筑的新技术, 新材料, 这种处理方式是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功能技术的结合, 也是传统建筑逻辑与现代建筑逻辑的交流。虽然在单个建筑上以唐代建筑为原型, 采用唐代建筑的样式。而在整体外观上对唐代的一些建筑元素却进行了提炼、重组, 建成的形似唐代建筑的现代建筑。建筑群也是沿用传统的组合、布局方式, 设计出唐代建筑群的布局、空间分割的感觉。采用现代的建筑材料, 如钢筋、混凝土等等, “新唐风”建筑还较多地运用了玻璃, 在模仿唐代建筑的基础上增加了时代的气息, 不但产生了古建筑所没有的美感, 而且也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其装饰简单, 浮雕、彩绘之类使用很少, 而是以一种朴素的面貌呈现出来。这种改变不仅是设计者有意为之, 还因为建筑所使用的材料的限制, 不能像在木构建筑上细致雕刻。在建筑的色调上, 没有使用鲜艳的颜色, 而采用相对素淡的色调 (陕西历史博物馆使用的是黑白灰。唐华宾馆除了这三种颜色, 在外围建筑上还使用了暗红色) , 既考虑了建筑所处的小环境, 也顾及到了北方地理位置的原因。这种朴素的风格与唐代建筑相差不大。唐代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建筑构件十分复杂, 同时也是十分精巧, 力学结构也设计巧妙。“新唐风”建筑继承了唐代建筑的大方, 出挑深远的屋檐彰显出建筑的优美。同时, 从现代建筑的观点出发, 采用现代建筑材料, 省却了唐代建筑复杂的建筑构件, 但还是保留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构件, 如斗拱、屋脊的鸱吻以及唐代典型的莲瓣纹地砖。
以张锦秋为主导设计的“新唐风”建筑系列是在吸收借鉴了唐代传统建筑风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的技术和理念所进行的一次大胆的设计创新, 而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十分惊人的。在新唐风建筑的映衬下, 现代的西安作为历史名城同时具有了古典美与现代美, 和谐, 共生, 兼收并蓄构建起了西安的城市建筑风格, 这种面貌在众多的中国现代城市中独树一帜, 引人注目。
中国现代城市空间就是在上面这些点点滴滴中逐渐形成的, 传统的空间格局被打破, 而新的空间格局则随着文化, 观念, 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建立, 但是在建立的过程中, 较量也随之产生。
进入新世纪以来, 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急剧加速, 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大都市的繁荣景象和如同第三世界般的农村面貌的极大反差, 即便是城市内部也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空间分裂的迹象, 社会利益的平衡与城市空间的分配方式息息相关, 因此城市空间出现了竞争性的局面, 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话题。
现代中国城市的空间特征应该是纳入到城市行政管理体系中去考量。由于中国城市管理决策者有着一个统一的行政权交接规则 (如官员四年一届) , 因此城市决策者往往都采用同一发展策略, 即是如果某项公共建筑一旦被证明可以迅速出成绩, 则很快被其他城市所仿效。因此要追求公共建筑的高速和高产就成为中国大多数城市决策者共同的愿望。而在商业地产领域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由于对中国远期经济发展的不明确, 众多地产商也往往采用速成良方, 大量商品房快干快上, 以求尽可能快的回笼投资。政商两方共同的利益追求最后形成了一种中国城市空间发展中独特的面貌:造城运动。
目前中国各个城市的商业楼盘, 我们都会看到称通常被冠以“**城”的名号, 从地产商建房到地产商造城, 可能也是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必然结果, 地产商在售卖房屋的同时, 也要配套出一个完整的生活概念, 推出一座城市才能进行市场的推广和营销。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香港贝尔高林公司所提供的“完美造城解决方案”恰好满足了地产商的需求:带有异域风情的住宅, 钟塔式大门, 严格的安保系统, 景观喷泉还有棕榈树等, 这种大同小异的城市景观目前分布在全中国的大大小小城市中, 形成了一座座“城中之城”。这种城市空间的重新分割是现代中国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新问题, 同时也是造成城市“空间精神分裂”的原因。
造城运动实质上是城市空间利用情况的一种较量, 一方是政府部门和地产商所共同营造的“豪华城市”, 而另一方则是被谢绝在这种“城中之城”之外的边缘人群。我们应该看到在高楼大厦旁的密如蜂巢般的城中村以及在其中生活的城市居民, 他们也应该享有着城市空间发展所带来的种种便利, 但是这种对未来便利的期许随着两方势力的不断较量而逐渐变得虚无缥缈。城中村的村民早已不是种田的农民, 现代城市的急剧扩张已经瓦解了他们既有的生产方式, 所以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尽可能密集的修建房屋用来出租, 他们不会关心城市的整体面貌, 而所关注的是房屋的出租率和租金的提高。而这也会使得居住在高档社区中的居民与城中村的村民产生矛盾。对于现有城市空间的定量判断, 使得较量的双方都不遗余力的施展拳脚, 维护城中村利益者认为被城中村所环绕的“豪华城市”像一座座孤岛一样展现着社会财富和资源的过度集中, 这种居住模式会割裂城市空间的多重联系, 造成城市本体空间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分裂, 而造城者则认为城中村是阻碍城市景观的伤疤, 必须加以重新规划。但是由于官方建筑设计师偏重形象和具体管理, 所以往往城中村的规划都偏向于整齐的城市住宅区, 而最终忽略了城中村本身的丰富性存在。
如果说在现代城市空间的形成阶段, 对城市大面积和大力度改造的顺利实施是整个城市各个阶层所共同期望的结果, 那么随着目前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 社会的各个阶层对于城市空间改造的预期结果都有了各自不同的要求。在多方的较量下, 对于城市空间的再分配早已超出了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范畴, 而要辅以社会利益再分配问题的考虑。一方面高尚社区因其功能完善, 应该成为未来城市居民居住的示范区, 另一方面在城市空间利用和改造中对待城中村居民也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现实利益, 一边妥善安置, 一边进行局部建设和改造, 不能搞“短, 平, 快”和“一刀切”, 避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如前文所述, 百多年前中国传统城市由于时代的发展而拆除了阻碍社会进步的城墙, 那么今天一个现代中国的城市如果由于现实利益再次筑起一座座高墙去阻碍社会各阶层交流的话, 中国城市空间的现代化进程将会十分荒谬的回到原点。
摘要:中国城市空间的现代化进程是随着中国现代的的进程而同时起步的, 在20世纪一百年中无疑取得了很多伟大的成果,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城市化进程急剧加速, 在进一步改善城市空间的同时, 也随之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对于城市空间利用和占有的问题上, 城市各个阶层展开了全面的较量。本文正是在对中国现代城市空间的形成进行简单的梳理下, 对目前中国城市空间的较量问题展开带有批判色彩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现代城市空间,社会利益分配,较量
参考文献
[1]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姜进.李德英主编.新星出版社, 2008.
[2]城里—关于城市梦想的叙述.舒可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现代政治的形成 篇5
随着社会发展,保安公司越来越多,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很多管理方式仍旧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上,没有真正形成和实现科学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现实
从管理学的角度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现实的发展,人们对人本性的认识逐步深化,据现代对人的本性的认识,我们在一个组织中对人的管理方 式可以根据不同人的假设来管理人,因人而异地管理人,而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管理方法,应该实行权变管理。
把人视为资源是对人性假设的一种发展,自20世纪80年 代以来的资源学派认为,在组织中的人具有三种特性:一是 不可模仿性;二是增值性;三是稀缺性。因此,资源学派把人视为了一种组织资源并加以开发和利用。在此理论构架下,组织逐步形成了对人力资源的现代管理方法,主要表现在: 职位分析、招聘、培训、定位、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福利管理、流动调配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
实践证明,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任何企业在 人员的管理方面只有进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取得竞争优 势。
保安企业作为一种企业运行模式,在市场竞争中,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运用现代人力资源 管理思想和方法对本企业保安人员进行管理,可以这样说,谁在第一时间认识到把保安人力视为一种宝贵资源,并把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运用其中,谁就在保安市场上占有了绝对的竞争优势。
我国保安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部分保安企业已经认识到把保安人力视为资源 的重要性,于是,在这种认识的驱动下,一些保安企业开始 把经历了20多年的行政管理部或管理部变为了人力资源管理 部,虽然,仅仅是名称上的一种变革,但是,却能清楚地看 到我国保安企业正在悄悄地进行着思维模式的改变,经营行 为的改变和管理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发生的原因可谓是多 方面的:
一、保安人员的数量不断扩大。从保安业产生的源头来 看,人们的安全需求在21世纪可谓与日俱增,经济的活跃与 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财富的增长直接导致 了人们对安全需求的增长,这是安全供求理论告诉我们的; 根据市场规律,安全需求的增长会引起安全商品的供给增长,这样,提供安全服务的保安公司业务量将呈现不断增长的态 势,那么,保安人员的数量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局面也就毋庸 置疑了。
二、旧有的人事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需要。我 国保安公司自1984年成立以来大多沿用部队或者公安机关的管理模式,从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方面都体现出 传统官僚制的特点:一是组织方面,采取层级控制、集权的组织格局;二是管理方面,下级请示报告,上级集中决策;三 是运行机制方向,重过程轻结果,重规章制度轻创新思想。
三、为了避免现存的问题,需要进行现代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的保安企业中,原有的人事管理主要集中于对保安人员的人事档案登记,传达上级的决策和指示,日常考勤的登记,等等。这样的人事管理体制,不仅没有发挥出人事部门应有的作用外,而且很难提高保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难以适应现代保安市场的竞争。因此,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发挥出人事部门的作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提倡以人为本的现代激励思想,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工作导向,整合传统的人事管理方法为企业赢得竞争力。
保安企业如何正确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但任何一个企业的建立都有 自身的特点,这些都是由企业的目标决定的,有的企业是为 了提供给客户衣食住行成为了商场或超市,有的企业为了提 供产品成为了制造业,有的企业为了提供给客户知识或指导 成为了咨询公司,等等。而保安企业则是为了提供给人们安 全,自然成为了安全行业,提供安全成为了保安企业有别于 其他企业的一大特点,正是由于这个特殊性质决定了保安企 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别于一般的企业。因为,在现代企业管 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要服从和服务于组织战略。在 现代保安企业中,我们不应该在对人力资源进行随意的支配 和管理,而应该着重进行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招聘工作。这是人力资源管理所进行的主要工作,把潜在人员引入保安企业是企业开始工作的第一步。但是,在招聘工作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要做的工作还包括准 备工作、测试工作、定向工作等。
准备工作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职位分析工作;测试工作包括招聘策划、智力测试、能力测试和面试;定向工作 包括人员配置、岗前培训等。
第二,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就是对保安人员在各自职位上所作出的成绩管理,这种管理工作有点相似于学生在学校 的学习,学习的好坏要通过定量的考卷或定性的教师考核来完成,通过考试或考核,可以得知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学 生学习的质量如何,下一步教师和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更加 注意。
同样,通过绩效管理可以了解许多情况,如保安人员工作的效果(保安人员是否完成了任务,完成的结果如何)、保 安人员欠缺的技能或知识、客户的满意度、保安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保安人员的需求与要求以及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等等。
在绩效管理中,最重要的是绩效的考评,它是一个系统,分别由以下几部分来完成。一是设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二 是确定绩效考评指标的权重;三是运用软硬评价方法进行操 作;四是综合分析绩效考评结果。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绩效管理的考 评结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具有指导和基础的作用。保安人员的招聘以对保安人员的素质、能力、技术、知识潜 力等方面了解为基础;保安人员的晋升以考评的德、才、能、绩为基础;保安人员的培训以考评保安人员的适应性、发展 方向、潜能、兴趣、特长等为基础;确定保安人员的报酬以 考评的结果、贡献和能力为基础。
第二,培训与开发。培训与开发主要是通过传授知识或技能的方法来提高保安人员的技能或知识,从而实现保安企业的增长效益。目前,从我国整个保安市场来看,绝大多数保安公司对保安人员的培训仅仅局限于基本知识的传授方面,没有对保安人员的培训与开发作出深入的研究,根本原因在于,保安公司认为培训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行为,培训会提升公司大量的成本支出,结果使培训与开发成为了一种保安辅导。在岗保安的服务受到了客户的指责,有的客户纷纷要求撤换保安公司,这样的为了节省成本的做法结果却影响了盈利与收入。殊不知,保安人员的培训与开发在现代保安企业中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包含了二层含义:一是培训与开发的目的更为具体和明确;二是培训与开发成为企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有了明确的“位置’;三是培训与开发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有着明确的内容上的规范性。
在保安企业进行培训与开发成绩是显著的,首先,补偿保安人员的知识或技能。保安企业的培训与开发有支持企业 经营的补偿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保安人员,他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可谓是多方面的,例如,法律知识、消防知识、安全知训、人际关系技能等等。其次,保持保安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素质的保安人员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因素,通 过培训与开发,在提高保安人员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保安 人员的自创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也可以提高保安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提 高保安人员的工作满意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保安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保安企业的竞争力。再次,增强保安人员的归属 感。目前,保安公司的“高流失率,低招聘率”成为了一个束缚保安企业发展的瓶颈,强调培训和开发的保安企业会使 保安人员在增加知识和增长技能的同时,增加了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因为,保安人员会认识到,只有在这样的保安企业自我才能提高和发展,实现人身价值。
由于培训的作用已被全世界的企业界所肯定,所以任何 一个注重现代管理的企业无不对员工进行培训,投入巨大的人力与财力,以求工作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实际降低。以美国为例,企业界对员工的培训与人才的培育所作的投资,仅次于教育机构与军事机构,居第二位。由此可见培训与开发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第四,薪酬管理。目前,从我国保安业的发展来看,保 安人员的薪酬水平普遍不高,造成这样的一个局面,原因是 多方面的,一是客户提供的服务费本身不高;二是保安公司对服务费的部分截留,发给保安人员的薪酬就更低了;三是 保安公司或保安人员提供的服务内容拓展不够和服务质量不高,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依靠培训和开发等形式,提高保安人员自身的素质,向客户拓展自身的服务内容和项目,以 此来相应地提高服务费用;二是通过科学的薪酬管理来激励保安人员,留住保安人员。
薪酬是指保安人员从保安公司那里得到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简单地说,它就相当于报酬体系中的财物报酬部分。在保安企业中薪酬应该由二个部分组成,一是基本薪酬;二是激励薪酬;三是间接薪酬。薪酬良好作用的发挥需要很好的管理,薪酬管理是保安企业在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自身的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和薪酬形式,并进行薪酬调整和薪酬控制的整个过程。
保安企业进行薪酬管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薪酬管理要在保安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的指导下来进行,作 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薪酬管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战略,要为企业战略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持,绝对不能狭隘地来进行薪酬管理。二是薪酬管理的目的不仅是让保安人员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使他们能够维持并不断 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而且还要引导保安人员的工作行为、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这也是薪 酬管理更为重要的目的。三是薪酬管理的内容不单是及时准确地给保安人员发放薪酬,这只是薪酬管理最低层次的活动,而薪酬管理交际上是涉及一系列的决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 活动。
第五,流动调配。在保安企业中,保安人员的流动调配 主要是指保安人员的任免,保安人员的升降,保安人员的调 配、交流,保安人员的回避,保安人员的辞职、辞退,等等。通过保安人员的流动调配可以体现保安企业人事管理的竞争、激励机制,可以为保安企业选拔、任用和发展优秀的 人才,它关系到保安人力资源被合理地使用以及他们成长的途径。在保安人力资源管理中关于流动调配的工作主要集中于 以下几点:
1、流动调配遵循的原则;
2、流动调配的条件;
3、流动调配划分的类型;
4、流动调配的审批程序,等等。第六,评估工作。在保安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评估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活动的成本效益的测量,并与组织 过去绩效、类似组织的绩效、组织目标进行比较。人力资源管理通过诸如:招聘、选拔、培训、薪酬管理、绩效评估、福利管理、组织变革等具体管理行为来实现生产力的改进、工 作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品服务质量的改善、促进组织变革、建 设组织文化五个目标。
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评估的必要性在于,证明人力资源管 理部门存在的价值使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目标有显著贡献,为争取更多预算说明理应从员工和直线主管那力获得对人 力资源管理效果的反馈,通过判断何时增加或减少人力资源 管理活动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帮助人力资源部在实 现组织的共同目标时改进职能和角色创造使企业有社会责 任、伦理、竞争性的价值观。
中医近现代术语的形成及翻译探究 篇6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中医近现代术语的形成及翻译探究
王 曦 张晓枚 陈 宁 沈 艺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通过研究中医近现代术语产生的背景,分析其构成的原因、方式及种类,充分理解其语义,探讨了中医近现代术语的译法。同时结合中医近现代术语的特点,提出了翻译中医学近现代术语时应着力注重的原则——对应性、简洁性和民族性。
中医学,近现代术语,翻译
随着中医学科的发展,其术语也需要不断发展补充新词才能表达新的内容。正确地认识和总结中医近现代术语的产生特点和构成规律,有助于推进中医近现代术语的翻译,亦对中医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笔者首先分析了中医近现代术语产生的背景,以及在此影响下中医近现代术语的构成方式,这两部分的研究为之后探讨中医近现代术语的翻译原则提供了根据。
一 中医近现代术语的产生背景
中医近现代术语,是指1840年中国进入近代史以来,中医学科产生的一些术语[2]。这些术语沿袭了传统中医理念,又带有新的特征。它们的产生与近现代中医所处的政治、文化、科学等客观环境是分不开的。
近现代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迁,社会的变迁对中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清末新生的医学术语多是由西洋医学的中文翻译所得,中医自身近现代术语产生的数量不多。1929年开始的“废止旧医案”歧视中医政策,严重抑制了中医及其术语的发展。1949年以后,中国振兴中医药文化、支持中医发展,才使中医学得到了新的发展。在此期间,大量的中医术语得以产生,并且带有鲜明的新时代特色。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近现代术语形成的一大时代特征[3]。在近现代,随着西医及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很多西医著作被翻译成中文,许多西医概念被中国人接受。一方面,西医东渐,中西汇通,不仅为解决中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更衍生出许多中西医结合的全新概念[4],例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等。另一方面,西医术语的中译,也为中医近现代术语的产生提供了有利借鉴,例如:在传统中医学中只有“经”“络”“脉”,没有“管”,而 blood vessel的中文译名为“血管”;传统中医里只有“热病”,没有“炎”,而inflammation被译成“炎症”[5]。像“血管”“炎症”这样由西医中译所产生的近现代术语在中西医结合的时代中被更加广泛地运用、认可,其使用的频率逐渐赶超许多中医传统词汇。这是中医学和近现代术语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
中医的现代化和多学科研究是中医近现代术语形成的另一大时代特征[6]。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诊疗也开始尝试使用一些新的科技产品,由此产生出许多近现代术语,例如:“负压拔罐器”“电灸针”等。另外,近代物理、化学、现代分子生物学和伦理学等,也都被应用于中医学,推动了中医的现代化发展并产生了许多近现代术语,例如:“中药离子穴位导入疗法”“山豆根碱”和“中医伦理学”等。这促使中医学术出现多维度发展的趋势,成为中医近现代术语形成的又一重要背景。
综上所述,中医近现代术语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主要原因为社会变迁、中西医汇通,以及中医现代化发展。这些产生原因使得中医近现代术语呈现出新时代特色、西医特色和现代化多学科特色,也因此具有了一些特定的构成方式。
二 中医近现代术语的构成方式
术语系统受多方影响,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变化的系统[7]。中医近现代术语的产生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西医汇通和中医现代化发展。其构成方式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外来词借用,经典旧词分化衍生,以及新词创造[8]。
中西医结合以及中医国际化,使中医的近现代术语逐渐吸收了部分外来词。西医的生理学、组织学和护理学等,影响了中医的近现代发展,中医学也由此衍生出许多新术语。这在中药制药方面更为明显,各种中药制成的胶囊、注射液和糖浆的名称,就是参照和借用西医制药学得来的,例如:“丹参舒心胶囊”“柴胡注射液”和“川贝枇杷糖浆”等。反之,运用中医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解决西医问题也会生成一些新词,例如:“登革热的辨证治疗”等。以上情况下生成的近现代术语,本质上还是中医的,但大胆借用外来的西医术语,带有明显的西医色彩。这类词的构成方式上由中、西医两部分词素组成,且包含了中西医两方面的知识,比较复杂。例如,张锡纯的“阿司匹林白虎汤”就包含了中药白虎汤和西药阿司匹林,以及两者结合使用的相关知识。所以使用这类术语首先需要保证译名的准确性,在借用西医术语时更应当充分考虑其内涵和外延,谨慎选择,避免歧义的产生。
因中医现代化生成的新术语,则多是通过经典旧词分化衍生得来的。它们有的是中医理论的精细化发展,例如:由“中医学”分化出的“中医康复学”和“中医养生学”等;有的是中医学术的跨学科发展,例如:由“经络”衍生出的“经络同位素示踪”和“经络穴位电特性”等;还有的是中医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产物,例如:“脉象仪”和“电灸器”等。由此形成的新术语,在内容上是对传统中医学的创新与提高,在语言上则包含了现代化的科学元素[9]。这类词的构成方式上由旧词和新词词素组成,词长且复杂,所包含的信息量丰富。例如:“痔科体育疗法”就包含了很多痔疾和体育疗法的相关内容。这就需要术语能准确地表达定义的要旨,并且尽可能简明。
还有一种方式,叫作新词创造,它通常用于代指一些中医自创的新概念。这些新的概念在传统中医里没有,与西医无关,也不受现代科技的影响。它们可能是新中医理论或新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却无法用现有词语表达。创造新词的方法通常有人名地名冠名法等[10],例如:“马家气功”和“天津张一刀”等。另外,中医术语外译时还有词素造词法,如:monoyin,monoyang (一阴,一阳)[11]。但由于这类外译新造词的接受需要时间,且易造成混乱,所以在创造近现代术语之前应先检查有无同义或相近字词,并须谨慎对待,尽量避免自造词。
三 中医近现代术语的翻译原则
中医近现代术语翻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是中医翻译中最难的部分。因此译者应当遵循一些翻译原则:对应性、系统性、简洁性、同一性、回译性、民族性和约定俗成性,并在具体翻译中综合考虑有些原则的重要性和优先顺序[12]。基于中医近现代术语产生的背景和构成特点,笔者认为翻译时,应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第一,中医近现代术语翻译要符合对应性,须首先正确地表达出中医近现代术语的含义。奈达的翻译动态对等理论突出强调了译文要从语义到文体最切近而又最自然地对等再现原语的信息[13]。在中西医结合时如需借用一些外来词,应该特别注意其原本的语义可能具有多样性,避免歧义的产生。在翻译术语时,更要注重和原文术语的词义相对应,反对不顾语义的字对字翻译。例如:“阿司匹林白虎汤”如果被直接英译成 aspirin white tiger decoction,外国读者会误认为里面有虎骨之类的药材。所以在翻译时建议在其后加以英文注解,说明药里配的是石膏等药材而不是白色老虎。再如:“药材气息调养”,如果被英译成 drugs breath aftercare,就误用了aftercare一词作为“疾病治疗后的照顾调养”的语义,既难以理解这个术语的真正意思,又使人感觉药材出了问题。因此,建议将其英译为drugs breath preservation。另外,在处理此类术语的翻译时还须特别注意译文的精准,例如:有人把“中药鉴定”和“中药鉴定学”都译成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drugs,看不出两者的区别,建议将“中药鉴定学”译为study of Chinese drugs identific-ation,避免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扰。
第二,中医近现代术语翻译要注重简洁性。通过经典旧词分化衍生得来的术语,其翻译往往长且复杂,而写给外国人看的中医术语一定要简明易懂,关照读者的耐心和理解能力,用简单的语言阐述复杂的中医理论和概念。李照国先生在讨论中医术语翻译时,就特别反对“译语冗长”,提倡通过简化提高“译语的信息密度”,认为可以采用“首字母缩略法”,如TCM(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4]。另外,使用介词结构和名词性结构的翻译也可以大大简化语言。例如:把“中药离子穴位导入疗法”英译为iontophoresis of Chinese drugs,把“经络穴位电特性”英译成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ridian points,其中使用的介词结构简单且便于读者理解该术语所要体现的医疗特性。再如:把“经络同位素示踪”英译为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isotopic tracing,把“电灸器”英译为electro-moxibustion apparatus,其中名词性结构的使用也能令译文显得简洁清楚[15]。
第三,中医近现代术语翻译要凸显民族性。当前,在各种翻译理论和原则的指导下,译者受到翻译方法的束缚,译文往往单调牵强。考虑中医药术语的中国文化特色和中文科技术语特性,翻译时应以《周易》中的变易思想为指导,灵活地采用保留中医特色的译法。例如:“养生”一词蕴藏着中国儒释道的哲学思想与文化,属于中国文化独有的专有术语,在英译时就可采取音译为yangsheng并直译为life nurturing的方法[16]。另外,还要尽量避免生造词典里没有的词,生造词不仅不易理解,还会造成混乱。例如:在英译“养生学”时为体现出其学科性,造出health cultivationology,中外读者都难以接受。因此,在遇到极难翻译的术语时,要尽可能地选用一些能体现中国特色的英语词,再加上解释性的意译。
四 结 语
总之,中医近现代术语随着中医发展而增长更新,其对外翻译也随着中医国际化日益重要。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近现代术语产生的背景,分析其构成的方式,正确理解其意思,并注重翻译理论指导,才能在翻译时抓住最为重要的“对应性”“简洁性”和“民族性”原则,掌握对应的翻译方法,从而将它们更好地翻译、传播出去,推动中医学术发展。
[1] 祝世讷,丛林.中医新名词术语发展趋势——《中医新知识辞典》编后记[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2(3):2-6.
[2] 夏学传,吴达武.《中医新知识辞典》特点略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4):60-61.
[3] 马兵.一部现代中医知识的架构——《中医新知识辞典》评介[J].河南中医,1993(6):29.
[4] 罗曼.西医东渐及其与中医的碰撞[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7):60-63.
[5] 孙琢.近代医学术语的创立——以合信及其《医学英华字释》为中心[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4):456-474.
[6] 杨维华.《中医新知识辞典》评介[J].湖南中医杂志,1994(1):55.
[7] 孙寰.术语的功能与术语在使用中的变异性[D].黑龙江大学,2009.
[8] 姜静娴.当代中医的新知识库——《中医新知识词典》评介[J].山东中医杂志,1993(5):66.
[9] 朱建平.中医术语规范化与中医现代化国际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1):6-8.
[10] 余文海.论医学术语中新词的创造、翻译与术语演变[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1):184-185.
[11] 徐春捷,刘明.词素翻译法在中医名词术语翻译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3(3):127-128.
[12] 洪梅,朱建平.中医药名词英文翻译与规范原则关系的探讨[J].中国科技术语,2013(2):46-51.
[13] 谭载喜.奈达和他的翻译理论[J].外国语,1989(5):28-49.
[14] 李照国.中医术语英译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1996(4):32-35.
[15] 祝世讷,丛林.中医新知识辞典[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
[16] 沈艺.中医养生术语英译法灵活性原则探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10):2691-2692.
热 点 关 注
迅猛发展的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刻地嵌入人类社会,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催生了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这一在线教育形式。2012年,数家重要的MOOC网站上线运营,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数百万人员参与网络课程学习。在MOOC引领下,在线教育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使得获取教育资源更加便利,获取教育的经济成本更加低廉,可谓科技与教育结合的典范。
MOOC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最早出现在2008年。2011年底上线的Udacity在线教育网站,2012年上线的edX和Coursera在线教育网站等,成功地将MOOC推广壮大,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MOOC具有开放性、跨平台性和有组织性等特点,课程的参与者人数众多、遍布全球,课程的内容可自由传播,实际教学不仅局限于单纯的视频授课,而是同时横跨博客、网站、社交网络等多种平台。此外MOOC课程虽然没有严格的上课时间规定,但依然经过授课教师的精心组织,通过学习计划的设计,希望参与者能够按照课程进度进行学习,以便获得最好的效果。MOOC为全世界渴望知识的人们提供了接受顶级水平教育的机会,提供MOOC课程的知名机构的注册用户通常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上百万之众。除了自己制作在线课程外,MOOC机构还在全世界范围内积极寻求与其他知名高校展开合作。例如,Coursera与普林斯顿大学等107家著名大学和教育机构结成伙伴关系,提供五种语言的500多门课程。MOOC课程发挥在线媒介的优势,从传统的按照学时推进课程这种基于时间控制的学习模式,转向按照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情况推进的基于个人能力的学习模式。
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得到迅猛发展缘于三个原因:一是满足了人们接受一流教育的潜在需求;二是网络基础条件的改善和相关软硬件技术的成熟;三是得到了金融资本的巨额投入支持。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后,优质教学资源匮乏的短板成为突出问题,MOOC的出现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契机。MOOC能够与高校课程教学形成互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成效。同时,MOOC将一流的教育资源覆盖到网络可及之处,为偏远地区、农村地区获取优秀教育资源提供了条件。MOOC免费提供课程的运作模式又为广大低收入人群提供了学习机会,使“教育改变命运”的口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
(魏星/摘编自《科技日报》2014年6月9日第001版 作者:李强,赵延东)
Formation and Translation Investigation of TCM Terms Since 1840
WANG Xi ZHANG Xiaomei CHEN Ning SHEN Yi
In this article, we studied the background of new TCM terms, analyzed the reasons for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ir word formation, so as to better translate them. In light of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TCM terms, we propose that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principles of correspondence, conciseness, and national character.
TCM terms,neologism,translation
2014-09-01
2014-10-24
基于语料库的中医病机术语英译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AZH022)
王曦(1985—),女,北京人,助教,主要研究英语语言学与翻译。通讯作者:沈艺,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医英语翻译和中医文化对外传播。通信方式:shenyi6l@163.com.
N04;H059;R22
A
现代政治的形成 篇7
传统经济学把完全竞争市场作为研究市场结构的参照系。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需求方由无数的消费者组成, 单个消费者只是市场中沧海之一粟, 无力影响市场需求。同样, 供给方由无数的厂商组成, 单个厂商的产量对市场供给的影响微不足道。这样的话, 每个具体的消费者和厂商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进行市场谈判, 他们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既然每个具体的消费者和厂商都不参与价格谈判, 那么市场价格从何而来?经济学家用“非人格化”的价格机制来解释:需求方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方的供给曲线之交点处, 便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数量。
然而, 现实中的价格形成机制都是“人格化”的, 具体的消费者和具体的厂商都在积极参与价格的形成, 不同程度地影响价格的走向。小到蔬菜、水果、服装, 大到汽车、住房等商品, 最后的成交价格都是交易双方谈判的结果。在生产要素市场上, 谈判往往具有战略意义, 如中国钢铁企业与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供应商的价格谈判。在西方劳动力市场上, 工会与资方的谈判, 不仅涉及工资水平而且涵盖报酬支付方式、福利以及工作条件等方面。
可以说, 现实世界里不存在理想化的完全竞争市场, 也很难找到纯粹的“非人格化”价格机制。现实世界里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以及买卖双方的谈判共同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价格的形成过程就是买卖双方谈判和博弈的过程。
二、医疗价格:从供方定价到双方谈判
为了完整把握医疗领域的谈判机制与价格形成机制, 应该分两个步骤来认识。
第一步, 传统的医疗领域即医疗保险产生之前, 医疗市场只涉及患者和医生。虽然市场中有很多医生, 但是医疗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市场。医生各有专长, 即使同一领域的医生, 由于经历经验、师承门派等原因, 医疗水平及治疗风格差异很大, 他们提供的医疗服务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因此, 医生总是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另外, 医生在一个地区长期行医就会形成自然垄断, 对新医生的进入形成壁垒。
医生和患者之间天然的信息不对称, 决定了患者缺乏消费者主权以及相应的讨价还价能力。患者既缺乏讨价还价所必须的医学信息, 又缺乏讨价还价的时间和心思, 更担心讨价还价对医生治疗的负面影响。这完全不同于可以货比三家、从容砍价的一般购物。在医生和患者之间, 患者总是处于弱势地位, 医生成为价格的制定者, 患者则是价格的接受者。
第二步, 引入医疗保险机构后, 医疗保障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 形成了三方主体、两个市场的格局。三方主体即患者、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供方;两个市场即保险市场与医疗市场。医疗保险除了具有分散风险的功能, 还有几种重要功能:一是谈判功能。医疗保险产生后, 医疗供方面对的不再是弱势的患者, 而是具有强大谈判力量的购买大户;二是信息功能。单个患者没有能力改变医疗领域的信息不对称, 患者无法承担搜集信息的时间成本和货币成本。但是医疗保险机构则不同, 医疗保险机构搜集相关医疗信息并进行评估, 为大量的参保人提供就医指导。对于医疗保慑功能。如果说单个患者对医疗供方缺乏有效的制约, 作为购买大户的医疗保险机构则有多种制约手段。医疗供方可能不在乎一个患者, 但是不会不在乎以医疗保险为代表的一群患者。单就“取消医疗服务定点资格”的权力, 便足以威慑医疗供方。
在历史上, 医疗价格的形成机制经历了从供方定价到双方谈判定价的过程。医疗保险产生以前, 医疗定价权掌握在医生手中, 医生根据患者的贫富差异实施价格歧视, 对富人高收费, 对穷人低收费甚至免费, 当然, 穷人与富人享受的医疗服务质量是有差异的。医疗保险产生之后, 逐渐形成了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供方的双方谈判定价机制, 这种定价机制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谈判内容和谈判主体
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供方的谈判内容十分广泛, 远非医疗价格一项。包括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选择预付制还是后付制, 具体而言, 是选择总额预付制、按人头付费制、按病种付费制还是按服务项目付费制;是否干预医疗供方的诊疗过程, 对医疗供方有无特殊的限制, 如是否采用“第二手术意见”, 要知道, 医生一直非常重视行医的自主性;医疗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以及其他事项。因此, 结果并非一定是“低价者中标”。
需要指出的是, 英国、德国、加拿大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医疗卫生组织制度同我国具有重大差别。这些国家都清晰地区分了医生区分, 因为我国的医生绝大部分都是“单位人”, 个体行医被边缘化。在英国, 虽然1991年改革以前公立医院的医生类似于公务员, 但是, 即使在那时广大的全科医师也是“个体户”;1991年以后, 试行购买方与提供方分离, 促进内部市场竞争, 购买方分别与全科医师、医疗集团签约。在德国, 医生被区分为诊所医生和医院医生, 以往二者具有严格的界限, 诊所医生不能从事医院治疗服务, 医院医生也不能从事门诊治疗, 虽然后来有所松动, 但基本态势并未改变。加拿大对医生与医院的区分更加清晰, 这一点与美国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美国医生典型的行医方式是个体行医, 医院只是医生的“工作车间”, 也就是说, 医生是医生, 医院是医院, 二者相互独立而非雇佣关系。直到今天, 虽然部分医生被医院雇佣, 但是医生作为自由职业者的传统一直被保留, 仍有大量的医生拥有自己的诊所。这样, 英国的购买方、德国的疾病基金、加拿大的国民医疗保险和美国的各种医疗保险组织就必须对医生和医院分别进行谈判。
谈判主体包括买方主体和供方主体。在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 买方主体不是同每一个供方主体分别谈判, 而是采用集体谈判的形式, 谈判主体层次很高。以德国为例, 德国的门诊服务报酬由疾病基金的最高层协会和合同医生协会谈判决定, 由此形成双边垄断的格局, 谈判双方均没有潜在的竞争对手, 都知道对方不可替代。于是, 外部竞争消失了。同样, 加拿大为管理部门代表患者与医生协会就价目表进行谈判, 也是一种典型的双边垄断。特别提出, 在双边垄断情况下, 买方处于垄断地位, 卖方也处于垄断地位, 谈判结果未必就是低价格。美国的情况则不同, 可以是一对一的谈判 (例如, 某一保险机构与某一医疗集团的谈判) , 也可以是单个保险机构与医生组织的谈判, 具有较强的竞争性, 很难见到双边垄断型的谈判。
四、国际经验
(一) 医药价格是买卖双方谈判谈出来的。
不是提供方说了算, 也不是购买方说了算, 更不是政府拍脑袋拍出来的。尤其要重视买方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即便是政府定价也应该借鉴谈判定价机制。
(二) 谈判层次未必越高越好。
买卖双方最高层次的谈判将导致双边垄断的格局, 这种谈判形成统一的供应合同, 在供方的各成员间强制实施, 供方成员之间的竞争消失了。
(三) 谈判的结果取决于谈判双方的力量对比。
买方垄断有利于买方;卖方垄断有利于卖方。在买卖双方都不是完全垄断的情况下, 结果有利于哪一方, 取决于双方相对垄断程度。
(四) 卫生行政部门的作用在
于通过区域卫生规划, 影响新建医院建设、大型医疗设备购置、医院床位数的增减等投资项目, 而非日常经营项目。
(五) 医疗保险机构作为消费者的代表, 主导药品价格谈判以及药品目录的制定。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医疗保险研
现代政治的形成 篇8
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制度在政府的宏观政策法令和教育爱国人士的具体办学实践的合力推动下, 逐渐步入了现代化发展轨道。
一、学习原型转换下的政府法规政策
自清末到辛亥革命前的近10年时间里, 中国高等教育在理论、制度、实践层面都是“以日为师”,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 蔡元培积极推行教育改革, 他借鉴德国大学模式, 试图摆脱日本模式对中国大学发展的影响。1912年教育部颁布了民国的第一个学制, 即“壬子癸丑学制”。后来陆续颁布的《大学规程》、《大学令》等法规, 初步勾勒出民初大学制度的法律框架, 为民国大学迈进现代化提供了外部制度支撑, 建立了校内设评议会、教授会的管理体制, 显示了现代大学内部运作的重要特征。
民国成立后不久, 袁世凯篡取了革命果实, 在教育界掀起了复古逆流, 但这并未从根本上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走向。新知识分子崛起并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 美国教育界的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理论契合了当时中国教育的需求, 广大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许多大学校长由留美学者担任, 引进了美国大学办学制度和理念, 于是中国大学制度开始向访美过渡。1922年“壬戌学制”出台, 1924年颁布了《国立大学条例》, 重新规定了国立大学的内部组织制度, 这些制度设计基本沿袭了美国大学制度。《国立大学条例》和《壬戌学制》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从模仿日本向模仿美国这一转变的完成。[2]
二、基层教育界的具体办学实践
1、北大模式
“壬子癸丑学制”、《大学令》等虽然在制度上使中国大学现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但这些制度要落实到具体办学中还需要后续实践推动。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他深受洪堡大学理念影响, 重视高深知识研究, 强调“为了学术而学术”。蔡元培首先提出了“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的主张, 从根本上转变中国大学性质和学生观念, 使学校真正成为研究学问的地方。[3]他倡导学术独立, 为培养学术气氛, 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在大学管理体制上, 设评议会, 确立教授在大学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首开“教授治校”先河, 设教授会, 实行民主管理。
2、东南大学模式
1919年郭秉文担任东南大学校长, 与蔡元培一样, 郭秉文主张学术自由、学者治校, 在校内管理制度上与北大改革基本相似。不同的是, 郭秉文办学以美国大学制度为参照, 主张大学应走出“象牙塔”, 融进社会生活, 依靠社会力量办大学, 这一点应用在制度改革上便是高校领导体制———学校董事会的新尝试。董事会成员包括工商业人士、政府官员、教授以及社会各方面教育专家。郭秉文强调政府管理, 更重视借助社会的力量, 倡导“公办民助”的多渠道经费来源和办学模式, 致力于建设真正的“综合性大学”。
无论是“美国模式”还是“洪堡模式”都强调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是属于“形而上”的哲学范畴, 要把这种观念层面的办学追求转化为具体的办学实践, 还有赖于具体制度的支撑。蔡元培和郭秉文做到了这点, 他们都把“学术自由”、“学者治校”贯彻到了具体大学制度改革中, 使得大学理念得以制度化。[4]北大和东南大学成为当时中国最具现代意义的大学。
三、民国前期现代大学制度形成期的特点
1、强烈移植中的民族化探索。
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缺乏现代大学的底蕴, 是移植他国大学制度的产物。究竟移植哪一国的大学制度为好, 就有了很强的比较性, 这也决定了在我国大学制度形成时期模式是非单一性的, 移植中有多元化探索特点, 才有了先后向日本、德国、美国借鉴学习的过程。虽然当时的大学制度具有较强的移植性, 带着明显的外来成分, 但并不是全盘抄袭的产物, 所有这些改革方案都包含了知识分子对大学理念、大学发展道路的思考, 折射了人们寻求构建切合中国国情的大学制度的努力, 如蔡元培、郭秉文、张伯苓等在大学改革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正是对现实需求的体悟和对西方大学制度的借鉴, 构成了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形成的基本方式。
2、基于基层的自下而上的改革。
民国前期, 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基本上是在中央政府对全国教育大局失去控制的局面下进行的。袁世凯称帝失败后, 北洋军阀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中, 无暇顾及大学制度建设。于是大批教育团体出现, 他们的活动直接左右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方向。教育界人士更是身体力行, 积极投身于大学制度建设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 “壬戌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规定和《国立大学条例》的颁行, 就是教育界集体智慧的结果。因此, 这一时期教育变革民间、基层发挥了很大作用, 具有明显的自下而上的特点。[5]
3、民国大学繁荣的短暂性。
当时的中国对欧美大学观念的接受都是源自学者个人的认知, 大学制度变革是在个别学者能力范围内渐进推动的,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大学制度构建的内在逻辑, 但这种大学制度的自主构建是基于学者个人魅力的自我探索, 对大学发展来说也会是一种劣势。所以这种自治现象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夭折了。正是由于当时大学制度的成功往往是与某个人的魅力人格联系在一起的, 就像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 郭秉文之于东南大学, 他们的去留决定了大学命运。[6]再者, 当时的中国一直处于存在多重政治实体的不稳定状态, 中央政府缺乏全面推进大学制度改革的基础, 改革没有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和推广。所以随着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一党专政”, 大学开始背离大学自治和自由的现代大学精神, 大学随之衰落。
四、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启示
我国大学制度发展至今经过多次重大调整, 已经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体系, 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中国大学制度存在的缺陷, 基本是围绕大学存在严重的行政泛化,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 高校实体性地位缺失。[7]反思民国前期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 可以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供不少启示。
首先,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政府的外部法律制度保障。民国前期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 政府制定了较多的教育政策法令, 为大学发展提供法制化依据。尽管由于当时政局失序, 不少政策法令仅停留在纸面上, 没有完全得到落实, 但其毕竟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了体现。反观现在,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 大学法规建设滞后, 《高等教育法》逻辑结构不够严密, 很多方面没有涉及, 缺乏大学权力保障。中国当前大学制度的建设具有民国无法比拟的优势, 稳定的外部环境、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为大学制度的法制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府理应有能力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
第二, 现代大学制度需要重构大学理念, 强化大学的学术力量。中国当前大学组织的行政泛化严重, 大学内部官本位盛行, 行政权力压制学术权力, 大学自治、教授治学、学术自由等观念没能真正得到体现。因此, 中国的大学制度必须做好“去行政化”, 在大学内真正形成“学术本位”的价值取向, 让大学回归知识性的本质属性, 强化大学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主体地位。
第三,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 平衡大学与政府的教育权力。大学与政府间教育权力的博弈与平衡推动着我国大学的发展进程, 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大学制度与模式。[7]民国时期, 正是政府权力弱化, 而大学教育权力强化的阶段, 两者形成了互不干扰且相互平衡的关系, 使得民国大学作为研究高深知识的学府在政府干预和意识形态控制方面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制约, 为大学的繁荣提供了前提。而现在高等教育体制政府集权管理不断加强, 形成了大学自主权严重缺失, 而政府高度集权的不平衡局面, 大学发展时刻被政府意志所干预。实际上, 大学与政府既是斗争的主体, 又是相互合作的主体, 政府需要打破权力垄断, 归还属于高校的教育权力, 双方在权力的合理分配中可以达到共融, 才能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
现在的大学, 财力物力人力都有, 但发展为何仍与西方大学差距颇大, 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中国要想真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不妨回顾历史, 回望民国大学。
参考文献
[1]许美德.中国的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66.
[2]张建奇, 杜驰.民国前期中国大学制度的确立[J].大学教育科学, 2005 (6) :63-64.
[3]曾华.民国时期大学发展及其制度选择[J].教育与考试, 2012 (4) :73-79.
[4][6]马延奇.大学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91.
[5]田正平, 高丽浩.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45.
现代政治的形成 篇9
一、对“吃”的体验丰富、细致
“吃”类动词非常丰富, 进食动作看似简单, 实际上, 在人与食物的互动过程中, 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 处理食物的动作也不同。正是由于人对于“吃”的体验的丰富、细致, 才形成了如此之多的“吃”类动词。
从语义学角度, 观察这些动词的语义成分, 可以根据进食的方式过程、食物的特征 (固体或液体) 和进食的对象 (是否给自己食用) 粗略地将这些动词分为六类:
(1) [±对象为固体]+[﹢给自己]+[±咀嚼]+[﹢咽下去]:吃、食、品、尝、服、啖。
(2) [﹣对象为固体]+[﹢给自己]+[﹣咀嚼]+[﹢咽下去]:喝、酌、抿、啜、吸、吮、吮吸、咂、饮。
(3) [﹢对象为固体]+[﹢给自己]+[﹣咀嚼]+[﹢咽下去]:吞、咽、哙。
(4) [﹢对象为固体]+[﹢使部分食物从整体分离]+[﹢给自己]+[﹣咀嚼]+[﹢咽下去]:咬、啃、嚼、咀、咀嚼。
(5) [±对象为固体]+[啮、噆、嘬、噬给自己]+[﹣咀嚼]+[﹣咽下去]:含
(6) [±对象为固体]+[﹣给自己]+[±咀嚼]+[﹢咽下去]:啖。
上述的分类可以看出, 由于不同的因素的作用, 我们对吃的体验面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动作代表了不同的进食体验。分析得更详细一些的话, 就可以看出每个动词带有更多的语义特征。比如说第二类中有9个动词, 其中, “喝”“饮”“酌”“啜”概括了“把液体或流体食物咽下去”这样的动作;“抿”概括了“用嘴唇轻轻的喝一点儿”这样一个动作;而“吸”、“吮”、“吮吸”概括了“把液体引入体内”这样的一个进食动作;“咂”则概括了“用嘴唇吸”这样的动作。这9个动词除了都具有第二类的语义特征之外, 其中“抿”相对于其他动词具有[﹢用嘴唇]和[﹢少量]这样的语义特征, “咂”相对于其他动词具有[﹢用嘴唇]和[﹢吸]的语义特征, 而“吸”、“吮”、“吮吸”具有[﹢吸]的特征, 每一个小类的动作所凸显的侧面都是不同的, 这些都表现了人们对于进食动作的体验是丰富并且细致入微的, 这为“吃”类动词隐喻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基础。
二、“吃”是基本的认知方式
在人类思维发展的初期, 词语并非用来代表独特的概念明确的事物, 而是用来代表对某一个场景的模糊指代。[2]然而, 在人类产生之初, 就开始与“吃”打交道。“吃”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 是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情。“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是人认识和描述事物的一个基本原则。人们对于“吃”这种来自于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体验, 很自然地形成了概念, 并用这种概念去体验其他的抽象的事物。
“我们吃东西是吃它的组织肌理, 它给我们牙齿的松脆或富有弹性的感觉, 以及它的色、香、味。”[3]食物的特征、质地带给我们的感觉不同, 体验也就不同, 要将固体食物的一部分从整体分离, 就要“咬”, 如果食物过于坚硬以至于难以将一部分从整体分离, 那么“咬”的状态就会持续, 我们先是用“咬”来认识食物, 后来认识事物也用“咬”, 例如:齿轮咬合紧密。要想辨别食物味道的好坏就要“尝”, 尝的本意是吃一点点辨别味道, 后来产生了试验的意思, 例如:尝试新事物。当一种概念在人的思维中形成之后, 人们就很习惯于用这种概念去理解其他事物。所以, 来自于“吃”行为的概念在人的思维中定型之后, 人们便习惯于由此出发, 以这样的思维模式去认识其他的未知世界。
三、语言的经济俭省原则
语言的“经济原则”就是要用尽量少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尽量多的内容。社会在发展和进步, 人们认识的内容也不断增加。但在日常的语言中缺少合适的词来表达这些新概念, 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为所有的新概念一一造词, 这种情况下, 人们往往借助现成的词语来表达新产生的概念。这种借用的结果就形成语言中大量的隐喻性词汇。隐喻是词义演变的催化剂, 很多词的新义就是原有意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的方式引申而来的。[4]
以“吃”为例, 《现代汉语词典》中“吃”一共有8个义项, 除了第一项以外, 其他都是引申义。其中②依靠某种事物来生活:吃老本/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③吸收 (液体) :道林纸不吃墨。④消灭 (多用于军事、棋戏) :吃掉敌人一个团/拿车吃他的炮。⑤承受;禁受:吃得消/吃不住。⑥受;挨:吃亏/吃惊/吃批评⑦消耗:吃力/吃劲。这六个义项都是隐喻意义。用一个简单的“吃”字表达这么多丰富的概念, 这就是语言经济俭省原则作用的结果。在语言的经济俭省原则的作用下, 新的概念由旧有的语言形式来承担, 这大大地减少了人们记忆的负担, “吃”的词义也在语言经济俭省作用下得到了引申, 产生了大量的隐喻含义。可见, 语言的经济俭省原则在是“吃”类动词隐喻如此丰富的重要的语言因素。
综上所述, 人类对“吃”的体验是异常丰富和细致的, 这为“吃”类动词丰富的隐喻提供了体验基础。“吃”又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 人们通过进食的过程来体验和认识世界, 这为“吃”类动词隐喻的产生提供了思维基础。此外, 语言的经济俭省原则也为“吃”类动词隐喻的产生提供了语言学的依据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邓远洪.从概念隐喻的视角研究“左-右”的意义[D].西华大学.2009年.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91.
[3]林语堂.中国人[M].郝志东, 沈益洪, 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4:329 330
[4]娄爱华.汉语感官词模糊性与隐喻研究[D].
现代汉语同音词的形成及其处理 篇10
关键词:现代汉语,同音词,形成原因,处理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 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 由于汉字的笔画多、文字相似度高, 再加上历史沿袭、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都使得汉语教学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同音词是汉语中的一类特殊现象, 读音相同的词语却代表不同的含义, 是汉语的特有形式。现代汉语已经在文言文的基础上得到了再次发展, 简化了繁体字的复杂度, 然而同音词现象依旧存在, 给人们的交流沟通带来了阻碍。为了更好地传播汉语言, 帮助人们正确使用汉语, 我们一定要结合历史, 明确汉语同音词形成的背景因素, 并找到正确的方式予以处理, 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使中国语言在世界上传播。
一、现代汉语同音词的形成
现代汉语同音词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中音少义多的事实, 有限的音节代表无限的内涵, 势必会出现同音词现象。具体来说, 有如下几点主要原因。
第一, 古今语音的演变。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存在很大的差异, 古文中的词语演化到现代就成了同音词, 例如, “势”和“式”, 在古代汉语中属于轻音, “事”则是浊音。但是由于汉语的融合, 使两者的界限取消, 出现了同音词。
第二, 外来词进入的影响。随着现代汉语的完善推广, 一些外来词语进入了汉语体系之中, 代表电能功率的“瓦”和砖瓦的“瓦”就属于同音词。
第三, 词义转化形成的同音词。汉语中很多词语在古代和在现代代表的含义有所不同, 古今意义的转变也使得同音词大量出现。
第四, 专业用语与普通汉语并存发展的现象。我国一些岗位或活动存在着自身的专业化术语, 与人们日常通常表达的语言在意思上不相一致, 这也形成了同音词现象。
二、现代汉语同音词的正确处理
在以上内容中, 我们已经了解了现代汉语同音词形成的几个主要原因。为了避免存在语言沟通不畅通的现象, 就一定要找到正确的方式对同音词进行处理。
(1) 严格区分四个声调。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 每个汉字都分为四个声调, 不同声调代表的汉字及其含义完全不同。在汉语学习过程中, 一定要正确区分好这四个不同的声调, 掌握其中的特殊性, 将汉字加以区分。
(2) 做好专业术语的讲座教学。不仅外国人对汉语学习感到困惑, 一些中国的小学生也很难完全弄清楚同音词之间的差异。因此, 我国语文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时候, 一定要注重区分同音词代表的含义, 对一些特殊词语或者具有专业术语性质的词进行单独讲解, 把该种类型的同音词进行细致分类, 讲解它在不同语境下代表的不同含义,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同音词的差异。
(3) 利用情境教学法预设同音词使用的环境。虽然汉语中的同音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也是掌握汉语知识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但是, 汉语交流一定会具有一个真实的对话背景, 同音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所表达的含义势必具有很大的差异。语文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效利用情境, 将对话置于一个正确的背景下, 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词语意思。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 语言词语内涵丰富, 是很难学习的语言。现代汉语历经数百年的发展, 经历语言的转型变迁, 势必会产生大量的同音词。为了更好地传播汉语, 提高汉语的使用水平, 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要明确了解同音词形成的原因, 然后结合实际对这类词语进行科学的处理, 帮助人们认识汉语的转化缘由, 在授课中对同音词加以单独讲解, 将其置于特定的场景下进行教学,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音词。
参考文献
[1]李玮琳.对外汉语同音词、多义词、多音词教学探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 2007.
现代政治的形成 篇11
一、水利现代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发展国家水利建设内容的变化,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推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对水利行业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社会要求有一个基本的安全发展空间,保持社会的稳定,首先要求防洪安全建设。因此,水利建设的初期,多以大型防洪工程建设为主。经济发展过程中,用水需求的增加导致供水紧张,供水设施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初期的主要要求。在防洪安全、供水问题基本解决后,社会经济会有较快的发展,同时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度增加,水系污染问题突出,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期对水资源的保护问题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社会经济实力较强时,水系的污染问题可以得到解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假期的增多,旅游业迅速发展,它要求水系周边有优美、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此时以水边景观建设为主的水域周边空间管理成为水利工作重点。在社会经济进入发达阶段,人们将不再满足水清、景美,而要求有更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因此,对水系的生态修复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
以上的论述说明,水利建设内容的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水利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发达国家是在20世纪70年代完成经济现代化的,水利事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也同时实现了现代化。当时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GDP约15000亿美元,人均7000美元;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是:GDP约5000亿美元,人均4000美元。我们可以用亚洲国家日本作比较,把人均GDP4000美元作为我国初步实现现代化的经济指标。那么,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接近或达到了这一经济指标。所以,谈论我国的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已不是遥远的将来。但是,现代化是有起点而无终点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GDP已达70000亿美元,人均20000美元。相比之下,我们所谈论的现代化标准还只是一个起点标准,或称为“门槛标准”。
二、水利现代化理论指向
水利现代化的理论阐述可以有很多,各地已经出现了各类论说,多的可达百余条。尽管各地条件千差万别,但是最基本的涉及面可以归纳为几个大方面。
1.观念的现代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形成了许多科学的现代化观念,代表着社会的进步方向。目前,与水利事业关系密切的新观念有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这些人类文明的结晶必须成为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2.生产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水利事业要广泛地应用现代技术,如通讯、监测、分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流域规划、设计、施工等技术,以及大型水利施工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设备。
3.水利管理的现代化
形成现代化管理体系,实施体制改革,适应当代发展对水利事业的需求,加强管理人员与国内外交流;建立现代化管理法规,依法治水,实现公众参与、公众监督;采用现代化管理。
三、新水利理论的形成
实现我国的水利现代化要有新的水利理论指导,新水利理论应当充分体现现代的观念、技术和管理理论。我曾把新水利理论称为“大水利”,因为与传统的水利工作比较,现代水利的工作内容要扩大了许多。
传统的水利理论是20世纪初的产物,其指导思想是以改造自然为主、以工程建设为主、理论基础以力学为主。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水利建设过分干扰了流域的水循环。
新水利理论的形成要在传统水利理论的基础上,引进21世纪的新观念,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生态、社会等对水系影响较大的因素,重新定位水利在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建设目标。
新水利理论的一个重要进步是更加重视流域的概念。传统的水利理论虽然也提出了流域的概念,但是只注意到流域的物理特征,即由降雨和地形决定的产汇流特征,比较多的是研究流域的水文变化规律。而新水利理论除了流域的物理特征之外,还注意研究流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流域的自然特征要从“天—地—生”大系统来考虑流域,即把流域作为“天—地—生”系统的基本单元,认为流域生态系统的基本形态由流域的天象、地象条件所决定。流域的社会特征是指流域内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即流域社会的发展受流域的自然条件制约,而流域的生态系统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因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流域为单位。
现代政治的形成 篇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以影视和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而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 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影响着人们的法律意识。这种影响也体现在人们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上。
1 大众传媒与法律意识
大众传媒是所有用于向广大受众传递各种信息的物质载体, 传统上指传播范围广大的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六种传媒, 前三种称印刷传媒, 后三种称电子传媒。今天的电子传媒则应加上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等新兴传媒。在狭义上, 大众传媒特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种传媒及互联网。这些传媒与新闻传播关系密切, 即以新闻传播为重要使命, 因此又被称为新闻传媒[1]。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电视、计算机的迅速普及, 新一代传媒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思想也备受各种信息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必然带来意识、情感、习惯等多方面的反思和改变。我们的法律意识也同样处于这种冲击和影响之下。
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观念的基本构成要素, 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心理、思想、评价的总称。法律意识受现实社会关系的制约,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从认知阶段来看, 可以把法律意识划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 前者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认识的感性阶段, 是对法律现象表面、直观、自发的反映;后者则是主体对法律现象认识的理性阶段, 是对法律现象的自觉的理论化的反映。从法律调整过程来看, 可以把法律意识划分为立法意识、执法意识、司法意识、守法意识和法律监督意识。从主体角度来看, 还可以将法律意识划分为个体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2]。
2 现代法律意识
现代法律意识可以表述为:能够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代特征, 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同步的, 信任法律、尊崇法律的积极思想观的认知、掌握程度;具体来说, 即对我国法律制度表现为法律至上、权利本位、人权保护、公平正义、权力制约意识等。法制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一个先进的与社会文明进步同步的法律制度要想获得成功, 必须依赖于操作运用这些制度的人 (与所处时代相匹配的) 的素质, 具体来说就是人的创造性能否得到发挥取决于社会主体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的现代化, 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思想方式、情感意向和人格特征的现代化。只有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民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与法制现代化进程相互协调, 这个国家的法制进步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因此, 一个国家国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程度往往会体现一个国家法制现代化的程度, 所以公民是否具备现代法律意识也是考察一个国家法制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所以如何培养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3 大众传媒对人们形成现代法律意识的积极意义
3.1 形成现代法律意识———时代的要求
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需要产生了人类社会。但是, 需要并不一定引起行动, 如对法律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人们会迅速产生使用法律的行动。法制化的社会, 一方面是指通过立法系统的决策活动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另一方面是指法律应成为每位公民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工具。但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帕曾提出过传播学理论中的“选择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对于受众来说, 总是愿意接受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一致或自己需要、关心的信息, 回避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相抵牾的或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3]。由于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 人们对于法律感到陌生, 利用法律保护自己或指控别人, 对许多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大量的侵权事件, 老百姓却安之若素、习以为常, 缺乏运用法律保护自我权利的现代法律意识。甚至少数领导干部长期处于权力层的地位, 习惯于对别人发号施令, 以权代法, 也习惯于接受更高权力层对自己的行政命令, 权力的长期强化, 形成了一套“权力价值观念和体系”, 因此对法律的约束感到很不习惯。老百姓长期处于接受与服从及被支配的地位, 更喜欢接受权力的庇护, 而不愿去惹法律的“是非”。这种法律意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极为不利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个人追求权利的法律保护意识和依靠法律促进个人自由发展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 人民需要享受生活在法治社会中的幸福的愿望更加迫切。所以推动人们法律意识向现代法律意识转变是时代的要求。
3.2 大众传媒对人们法律意识的深刻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以数字影视和互联网为突破口的传播新媒体迅速普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手共进, 中国的传播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人们对大众传媒的使用,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不可或缺, 人们难以逃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大众传媒的深刻影响。大众传媒为社会提供新闻、信息、出版物、广播和电视节目, 使人们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各种事件, 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在人类历史中, 传媒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发挥着如此巨大的作用。大众传媒制造着社会现实, 左右着我们的视听, 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传媒世界, 当今社会所有重要事件的发布和信息的获取都离不开大众传媒。所以在这种影响下, 文化与法律文化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作为法律文化一部分的法律意识也随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促进人们法律意识的现代化, 逐步实现向现代法律意识的转变。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中国传媒在法律文化深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巨大的作用;或者, 还应当说, 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没有传媒作为平台, 没有传媒作为发现者、选择者、翻译者, 没有传媒的传播与放大作用, 法律规则不可能如此深入中国文化与中国普通百姓意识形态、行为规范的深层。人们通过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各种法律规范, 学习法律知识;通过专家对法律事件的分析, 可以提升对法律的认识;并且可以依照他人成功的法律维权经历, 在自己遇到类似问题时也诉诸法律。随着普法宣传、法律报道的越来越广泛, 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正在越来越多人们的思想中形成, 并将此付诸实践。在人们的意识中, 法律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国家文件, 而是实实在在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3.3 大众传媒对人们现代法律意识形成的积极作用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见,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人们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制节目对人们法律意识现代化的促进。进入21世纪, 在我国的电视节目中出现了一支新的生力军, 那就是法制节目, 而且法制节目随着我国社会法治进程的推进日益丰富, 从“以案说法”到“今日说法”再到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的开播, 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台都普遍开办了法制节目的栏目。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的电视传媒已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法律问题,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对法制节目越来越感兴趣, 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关注法律问题。所以伴随着法制节目收视率的提高, 媒体也更加注重对法律问题的深入报道, 知名法律专家、学者也纷纷现身说法, 使更多的人愿意关注法律问题, 学习法律知识。可以说, 这是大众传媒与人们的一种良性互动, 更是大众传媒对人们法律意识的一种积极促进。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热播, 并受到不同层次观众的喜爱, 充分说明人们对法律事件的关注和对法律理论和知识越来越感兴趣。传媒运用自己所发现的案例以及对法律的翻译和解释, 使法律成为人们生活的规则, 而不是停留于社会规则, 在成文法与普通老百姓之间建起了沟通的桥梁。人们通过来自于传媒的报道与介绍, 增强了对法律规则的认识, 并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浓厚的舆论氛围, 使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潜移默化、深入人心。人们不仅知法守法, 在自我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 还会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正是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人们法律意识产生的积极影响, 即在提升个体法律意识的同时, 积极促进整个社会群体法律意识的现代化。
(2) 大众传媒对于民众参与法律制定积极性的提升。现今社会, 法律的制定已不只是立法者的事情。由于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升, 民众也积极参与到法律的制定与修改工作中。为了适应这种民众参政的积极性, 党和政府在法律的制定与修改过程中也越来越多地询问、吸收广大民众的意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历史上首次举行立法听证会并通过电视向全国直播, 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 (草案) 有关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听取意见;2005年10月22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吸纳了许多意见的物权法草案“社会征求意见稿”。此前, 物权法草案和修正草案曾2次公开通过网络征询基层民众的意见。这一系列引人关注的事件, 既标志着中国民主立法的进程, 也体现了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传媒这一先进媒介对人们参与国家事务的促进作用。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新兴媒介, 就不会有如此众多的民众参与到国家法律的制定与修改中。而民众广泛参与国家社会生活不仅促进了社会的民主进程、法治化进程, 民众自身的法律意识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提升, 而这种提升正是现代法律意识的要求。
(3) 大众传媒促使人们对法律事件的深层次思考。大众传媒对法律事件的深入报道往往会加深人们对法律事件的认识。在报道中往往会带来一些法律专家、学者的深刻的法理分析。人们在对专家意见的解读中, 不但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而且会更加主动地以法律的思维去思考社会事件。这种广泛的思考不仅会提升人们的法律意识, 也会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这方面典型的案例就是“许霆案”。许霆一审被处无期徒刑。这一判决经过媒体的报道, 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也引起了人们的大讨论, 一时间专家学者、普通民众纷纷通过各种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 尤其是在网络上掀起了广泛的评论热潮。根据美国新闻学学者马克思韦尔·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的“设置议题理论”, 传媒在一定时间内选择某个议题进行强调报道, 使所选择的问题构成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 目的旨在使传播媒介选择并强调的问题对改变或坚定公众的态度产生强大效果, 或形成统一认识, 或引起关注和重视, 或提高“知名度”, 使某人、某事得到好评或相反。传媒从以往的消息传播媒介进化到了公众话题的设置者。事实证明, 如果在某一时期媒体突出强调某些问题, 其对公众的影响是十分惊人的[4]。“许霆案”一段时间成为媒体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社会问题, 相关的法律思考层出不穷, 可见传媒对引导公众思考的巨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直接体现为法院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对“许霆案”改判。在这一过程中, 参与民众的法律思考和意见正是人们法律意识向现代法律意识迈进的真实反映。也正是在现代法律意识的推动下, “许霆案”才能得以按照社会公正、公平的原则得以改判, 而公正的审判也将进一步推进公众对今后法律事件的理性思考。这种理性思考也将不断推进人们现代法律意识的进程。
以上论述, 只是从简单的几个方面对大众传媒对人们法律意识的影响和现代法律意识形成的意义做了一些基本阐述。其实对于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大众传媒而言, 其对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影响可能远远多于本文的论述, 而如何更好地利用大众传媒推进人们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也是我们应当积极探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洪伟.大众传媒与人格权保护[M].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现代政治的形成】推荐阅读:
现代政治思想07-05
政治现代化09-23
政治体制现代化06-24
现代传媒与政治发展08-16
后现代政治哲学06-24
我国近现代政治经济08-04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06-04
论中国孝道之形成及其政治作用10-15
备战2012高考历史高考预测 专题04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0-13
现代奥运的现代看法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