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工业文明

2024-07-28

现代的工业文明(共12篇)

现代的工业文明 篇1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文明进入空前繁荣的时期,其消极影响也达到极致。越来越多的森林、田园变成煤矿、工厂,越来越多的土地充斥着机械文明的喧嚣,越来越多的人失去宁静和谐的生活。劳伦斯比较短促的一生,正处在这个社会和政治大动荡的时期。他见证了19世纪末英国大变革的风雨和经济危机造成的饿殍遍野的情形,他的脑海中植根了对于社会的愤怒和对于人性与爱的深切同情。他憎恨产业主义,特别憎恨在诸如诺丁汉郡这样的地区大规模地开采煤矿,造成对周围农村的破坏。

在劳伦斯的小说中,经常出现一些古朴清新、充满活力的自然场景。劳伦斯小说的背景大多在乡村及城乡交汇处,或是幽静的树林,或是山花烂漫的原野,或是月光朦胧的湖面,或是一望无垠的冰天雪地,还有农场、煤矿等。像《儿子和情人》中的米利亚姆家的农场,保罗和克拉拉幽会的河谷边;《虹》中的埃勒瓦什河谷,安娜和威尔捆麦秆的田野;《恋爱中的女人》中伯金以石击水的月光下的湖面,等等。作家对自然的和谐与宁静的渴望与怀念尽显其中。

当现代的工业文明以及被现代文明戕害的人类凸现其中的时候,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强烈碰撞给读者带来的震撼可谓异常强烈。在《儿子和情人》的一开头就有这样的描写:“整个乡村都布满了同样的矿坑,……,矿工和他们的驴子,如同蚂蚁一样,在钻挖着大地,在玉米地里,在草地上,堆起了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土丘,留下了一块块黑乎乎的场地。”而矿工们的房舍,一排一排的,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只是零星地点缀了几块农场。在劳伦斯的笔下,工业文明的显著特征表现在色彩上是“黑乎乎”、灰蒙蒙,表现在形态上是单调和机械性,毫无生气。《虹》中的布朗文一家祖祖辈辈生活在埃勒瓦什河谷的马什农场,他们在那里过着清新、悠闲的生活。日出日落,寒暑易节,虽不富有,却如世外桃源般地沉醉。但是不久,运河开通了,煤矿开挖了,铁路也修建了。农民们从镇上回来的时候,“就会遇到从矿坑中上来的一队一队的、浑身乌黑的矿工。当他们收获粮食的时候,西风就会吹来煤矿燃烧垃圾发出的阵阵硫磺的气味。当他们十一月份在地里拔萝卜的时候,听到空车厢在铁轨上发出尖利的‘哐当哐当哐当哐当’的声音,他们的心也随之震荡着……”工业文明的噪音和浓烟打破了自然的宁静,更打破了心灵的静谧与和谐。

如果说现代文明最直接地破坏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那么其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畸形。这是劳伦斯小说所探讨的中心主题之一。刘宪之说:“劳伦斯的作品所批判的是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压抑,即人的自然本性如何受到机械文明的摧残,资本主义工业化怎样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行了破坏。用劳伦斯自己的话来说,以前的作家所描写的是‘老式而稳定的自我’,他所描写的是‘另一个自我’,即在工业文明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受到压抑、趋向分裂的自我。”劳伦斯小说中这些“分裂的自我”都是工业文明的受害者。

《儿子和情人》中的莫莱尔原本是个充满活力、乐观的青年,也正是他的自然洒脱赢得了葛楚德的芳心。他们结婚之后,非常幸福。好景不长,随着儿子接二连三的降生,经济条件日益恶化。他起早贪黑,到煤矿出卖劳动力,回到家里已经是筋疲力尽,但仍然赚不到几个子儿,与妻子的矛盾也逐步升级为一场旷日持久的生死之战,唯一的解脱就是到酒店酗酒寻乐。一个全身散发出原始冲动与活力的、自然的人,最终沦为一个毫无责任的酒徒,作为工业文明的牺牲品,既可恨又可悲、可怜。妻子葛楚德的分裂性格表现更为突出,一是表现为在与丈夫冲突中的强烈理性欲望,二是表现为对儿子们精神和情感的绝对控制力量。她希望按照自己的理想把丈夫塑造成一个“理性的”人,也即符合现代文明要求,失去自我、失去活力、机械的人。改造丈夫的希望落空之后,转而寄希望于自己的两个儿子。但是当儿子有了情人的时候,她就从来没有快乐的日子。“有妈妈在,我永远无法去爱。”保罗这样跟他的情人诉说。无论是和米丽亚姆还是和克拉拉在一起,母亲的影响总像一只无形的手牢牢控制着保罗,使他永远无法获得自然、和谐的情爱。更糟的是,即便在母亲去世之后,这种影响仍然挥之不去。保罗的悲剧,葛楚德自然是难辞其咎,是她这种畸形的、无处无时不在的影响,使得保罗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去恋爱、去生活。但是,劳伦斯在1912年11月14日给埃德华·加尼特的信中谈及这部小说时这样写道:“这是一个伟大的悲剧,我告诉你我写了一部伟大的作品,这是英国成千上万年轻男子的悲剧。”不难看出,劳伦斯想说的是,真正的元凶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这个社会,这种悲剧的产生是这个社会工业文明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有人曾经说,劳伦斯的作品,缺乏明确的信仰及对于社会变革的正确态度。这固然是事实,然而,谁可以否认劳伦斯作品中的希望呢?《虹》的结尾勾画出彩虹般的新世界远景,不正是劳伦斯充满痛苦与悲壮的希望么?在那个充满控诉的故事背后,不正是劳伦斯不懈的苦心与努力吗?还有什么比充满希望更加重要呢?工业文明固然来势凶猛,而大自然所蕴含的力量更是独特而巨大。劳伦斯想告诉我们的是,自然的力量是强大的,人类工业文明的出路只能是与自然融合,与天地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宪之, 乔长森译.劳伦斯书信选.北方文艺出版社, 1988.

[2]F.R.Leavis, D.H.Lawrence:Novelist, Penguin Books Ltd, 1985.

[3]冯季庆.劳伦斯评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

[4]郭群英.英美文学简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88.

[5]罗婷.劳伦斯研究——劳伦斯的生平、著作和思想.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6.

[6]漆以凯.劳伦斯的艺术世界.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现代的工业文明 篇2

文明发展

当前的文明研究将世界分为几大文明圈,如---文明圈、儒家文明圈、印度文明圈、伊斯兰文明圈之类,这种研究不是不正确也不是没有价值,但这其实是对传统文明的研究,基本上是对农业文明的划分,不但不能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格局给出清晰地说明,而且还很容易混淆人们的思想。而将社会发展阶段划分为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也过于机械,没能抓住生产力这个根本。实际上对文明的划分应该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按工业化水平对人类社会进行划分看起来很简单,但却是最科学的,因为工业化是对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是生产力各要素中最具革命性要素的变革。可以用工业化水平作为唯一标准对全世界的国家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处于低端的是落后国家,处于高端的发达国家,处于最高端的国家曾经是大英帝国,而到了21世纪则是“大美帝国”。

工业革命

从18世纪80年代到以后的三代人里,一场史无前例的、意义深远的革命在整个英格兰展开。“从那时起,世界不再是以前的世界了。”英国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拉开了整个世界向工业化社会转变的“现代化”帷幕。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使各国看到了振兴的希望,纷纷变法图强,从此以后,工业革命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展开,至今方兴未艾。从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地球上就开始存在着两类主要的文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当然中间还有很多过渡地带,因为不同国家的工业化程度不同,有的很高级而更多的甚至还没有开始工业化。工业革命是近代工业化的实际开端,是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转折点。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的伟大飞跃,工业革命所建立起来的工业文明,成为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农业文明的终结者,它不仅从根本上提升了社会的生产力,创造出巨量的社会财富,而且从根本上变革了农业文明的所有方面,完成了社会的重大转型。经济、政治、文化、精神,以及社会结构和人的生存方式等等,无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所谓工业革命,其实是不同层次的统一,首先是产业和经济革命,然后是社会革命,最后是文化革命。不能把工业革命仅仅当做是产业革命,而应当从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着眼来进行全面把握。事实上,如果没有社会革命的支撑,工业革命无法最终完成。工业革命与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互为表里。实际上工业社会的一切都以工业大生产为基础进行,一方面国家建立起关联度极高、分工极为严密的产业体系,产生了大批的“自由劳动者”——产业工人(包括蓝领和白领),同时工业化要求从业者有较高的教育,因此国家建立起完整而系统的国民教育体系,使得教育和职业训练社会化。另一方面,国家作为大企业利益的集中体现,与经济管理高度整合,管理能力和国家权力大大增强。如此一来,整个国家和社会高度组织化,就像一台巨大的机器,日夜不停地产生出令人生畏的能量。

二.评价

人类社会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最终到达现在西方国家所处的知识文明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中间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可省去。这是一个生产力水平不断递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相比较而言,工业文明早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这也使得一些左派人士对此表达出了强烈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的产生是正常的,但也是不理性的。因为那些人只看到了工业文明早期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贫富差扩大等问题,却丝毫没有看到工业革命后人类粮食产量的迅猛增长,没有看到工业革命后期社会福利制度的蓬勃发展,没有看到工业革命后新生儿死亡率的快速下降。因而,西方国家的曾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今天的我们也必须走,但我们要吸取西方先进国家的经验教训,使我们在工业化道路上尽可能少走弯路,以期更早进入知识文明。

三.意义

工业经济决定了国家需要它的成员们在文化上具备相同的特征,或者说,经济增长需要一种由国家维系的普遍识字的大众文化,盖尔纳把它理解为近似于农业文明中的高层次文化的世俗化和普及。是这种跨社群跨地方的大文化而非社群和地方文化提供了国家内部的约束力。“在农业社会里,高层次文化与低俗文化共存,需要一个教会来维持。在工业社会里,高层次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他们需要的是国家而不是教会。每一种文化都需要一个国家。”[⑩]这意味着文化边界和政治边界的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一种普遍的和共同的、与政治单位同一的现代文化的世界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来说,就变成了自然的社会单位。

这种单位就是近代国家。就像他没有具体分析农业国家的政治统治的效果一样,盖尔纳也没有刻意去列举近代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细节。由于了解这些细节对理解盖尔纳的思想是不可缺的一环,因此笔者以为花些笔墨对这一几近常识的领域作些勾画还是有必要的。近代国家的特征是从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开始形成的。理想的近代国家都有下述特征: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对其人民直接统辖,不存在任何足以妨碍流动的中间统治环节;国家对人民进行普遍的读写文化和公民准则的教育,但几乎都不宣扬宗教;由于普遍的教育、迁徙和就业使几乎每一个国民都成为现代经济的成员,由于等级和身份的废除和经济社会差距的缩小,使得所有人都被赋予纳税的义务和能力,现代国家的财政制度得以建立;由于人民是税收和军队的主要来源,由于平等,近代国家必须时时关注其人民的意见,不得不允许人民参政议政,只有获得人民的认可近代国家才能维持下去。这意味着,和农业时代相比,现代国家或多或少必须是民主国家, 至少是大众动员和参与的国家。

工业文明为自然立法的困境 篇3

关键词:华莱士·斯蒂文斯 工业文明 自然

莱士·斯蒂文斯(1879-1955)是美国现代派诗歌的主将之一,他的诗歌,意象神秘,“想象力之丰富,足以媲美叶芝和艾略特。”[1]涵义深邃,是不可多得的诗意与思想兼具的诗人,“一位极具美学敏感的哲人。”[2]他1914年开始在美国著名的《诗刊》杂志发表诗作,1923年,他将近几年完成的诗作收集成册,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风琴》。《罐子轶事》便是《风琴》所收录的诗作中的一篇。这首诗自出版后,受到了批评家的广泛注意,被推崇为美国现代主义诗歌名篇,在当代,它是英美国家大学生文学必读书单中的常客,在中国,也有较为广泛的影响。批评家纷纷撰文,谈论这首诗歌的主题。有批评家认为这首诗是 “诗人不懈探索、追求生活的秩序和意义,给现代人以启迪、勇气和力量的真实写照。”[3]有批评家指出,这首诗体现了“想像对自然景观的改造”。[4]有批评家相信这首诗说明了“诗人审美的视界始终在艺术、想像和现实之间游离。”[5]还有批评家则探讨了这首诗中的意象与法国艺术大师杜尚的先锋作品《泉》之间的相似性,指出斯蒂文斯诗歌的意象具有“本质的模糊性”,在逼迫我们思考艺术品的定义与内涵。[6]不过,尽管批评家对这首诗的解读多种多样,精彩纷呈,他们的批评视角却留下了一个盲点:即他们均忽略了从工业文明与自然对立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歌。

要想深入理解斯蒂文斯的《罐子轶事》,首先要从这首诗的中心意象“罐子”入手。斯蒂文斯用的英文表达是“Jar”,翻译成汉语,有“罐子”、“坛子”、“瓶子”三种不同的选择。1985年赵毅衡在《美国现代诗选》中将其翻译为“坛子”,即《坛子的轶事》。[7]1992年张曼仪在《现代英美诗一百首》中将其翻译为“瓶子”,即《瓶子轶事》。[8]不过,如果我们翻看斯蒂文斯研究家的考证,将会发现,这里的“Jar”应该翻译成“罐子”才更为合适。[9]它指的是现代人居家生活中常用的食品罐,用玻璃制成,上面带有金属盖,有不同的尺寸,可以盛放水果、腌菜等食物,方便贮存,也方便携带。在斯蒂文斯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这种工业化集成生产的玻璃罐刚被发明不久。1918年四、五月份,当斯蒂文斯到田纳西旅行的时候,随身便携带了一只由加拿大一家公司所生产的“统治牌”(Dominion)宽口罐。而斯蒂文斯就是在这次田纳西之行之后,完成了《罐子轶事》这篇诗作。

在我国批评界,在解读斯蒂文斯的这首诗作时,多采用的是赵毅衡《坛子的轶事》这一译本。坛子在中国汉语中,带有工艺品的内涵。在我国,早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的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就掌握了烧制陶土的工艺,学会了制作陶坛、陶瓮。进入商代后,又发明了烧制瓷器的技术。陶坛、瓷坛成为了人们的日用品。不过,这些陶瓷坛除了实用功能外,同时具有审美的功能,倾注了工匠们的心血和才华,可以归属于工艺品的行列。由于我国研究斯蒂文斯诗歌的批评家解读这首诗时的依据点是“坛子”这一意象,不难理解,他们一致将斯蒂文斯诗歌中的Jar读解为了艺术的象征,认为诗歌探讨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比如李莉指出,这坛子是“奇妙完美的艺术品,具有无限的魅力。”[10]杨金才认为“作为工艺品,‘坛子’显然象征着艺术。……它和其它艺术品一样,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除此以外,它还意味着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创造。”[11]孙长城认为诗歌“揭示了艺术的功能以及与自然的关系,诗中的‘坛子’是艺术象征。”[12]孙冬认为坛子是“被剥夺了实用价值”,成为了“纯粹的审美对象……它是死去的艺术品、人造的文明的产物。”[13]

以上读解均言之成理,不过,如果我们从激发斯蒂文斯创作灵感的那只便携食品罐的角度来重新读解这首诗,将会发现,这首诗应该另具深意。诗中的Jar,取材并不是大自然的土壤,过程也不是由工匠手工烧制。它并非艺术凝结而成的精品,只是一只工业集成化生产的千篇一律的食品罐中的一只。它的实用功能占据主导地位,价格低廉,形象不具备独特性,缺乏美感,是不折不扣工业文明的产物。透过“罐子”的这一层含义再来解读这首诗歌,我们会发现,诗歌所体现的其实是工业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对立。

在《罐子轶事》的第一个诗节中,斯蒂文斯写道:“我把一个罐子放在田纳西,/圆圆的它,立在山顶。/它让凌乱的荒野/围绕着那座山。”[14]第一诗节介绍了罐子的来龙去脉:叙述者“我”把罐子带到了田纳西。也介绍了诗歌的背景——美国的中部省份田纳西。田纳西这个意象,和诗歌中的“罐子”一样,具有象征意义。田纳西是美国最重要的农业省份之一。从公元前一万两千年,就有印第安部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进入十八世纪中叶,白人开始向这片土地移民,将印第安人赶到了固定的定居点,逐步完成了对这片土地的殖民化过程。这些早期来到田纳西的白人主要是拓荒者,他们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农业和畜牧业。进入十九世纪,到二战前的百余年时间里,田纳西逐渐崛起为重要的农业畜牧州。不过,在这里,商业和工业并不发达,和美国东北部和南部的各州相比,田纳西相对落后,保留了大量传统的农耕社会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在诗歌中,田纳西成为了自然的象征,被描写为一片凌乱荒野的原因。在这里,自然保留了未受到机械文明侵害的未经人工雕琢的样貌。然而,在诗中,在这片空旷的荒野,却加入了一名不速之客——一只由叙述者放置的食品罐。有批评家认为,这首诗的主角是这个罐子,“不以放置这只罐子的人类演员为中心”,[15]不过,这种观点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首诗的背后,始终有人类的影子。食品罐是人类的造物,也是人类的足迹将它带到了田纳西。这个食品罐是一件庸常的日用品,它的形状规规矩矩,样子普普通通。它是工业化的产物,被人类放在了山巅,和自然的自在、无序、率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是没有秩序的自然,随着这只罐子的到来,俨然间有了秩序,仿佛所有的事物,都在向这个陌生的介入者的所在地聚拢。

有感于罐子对周围景观所造成的影响,在第二诗节中,斯蒂文斯继续描绘着罐子在荒野中的存在,以及它产生的效果:“荒野向它隆起,/向四周铺开,不再蛮荒。/罐子圆圆的,立在地面/高高的,是空中的港口。”[16]以罐子为中心,荒野俯首称臣。即便是四散开来的布局,也暗含着秩序,簇拥着这只平凡的食品罐。美国新批评时代的主将柯林斯·布鲁克斯曾指出,试想,如果诗人将罐子这一意象置换成一棵枫树,这首诗绝对形成不了罐子与自然之间如此强烈的张力。枫树本就可以算作是荒野的一部分:“一棵枫树会融入自然,不过是众多的树中的一棵而已。”只有一只人类的造物这“不自然”的存在,才能达到这种戏剧化的效果。[17]一只毫不起眼的器物,由于和自然间的差异,带上了神圣的色彩,成为了君临万物的帝王。从第一诗节到第二诗节,斯蒂文斯确立了罐子侵入这片土地后所占据的主导地位,体现了工业文明凌驾于自然之上、统治自然的主题。

然而,在《罐子轶事》的第三诗节中,斯蒂文斯却加入了质疑与挑战的声音:“它统治四方。/这罐子是灰色的,没有装饰。/它无法奉献鸟雀或灌木,/和田纳西其它的一切毫不相像。”[18]在这一诗节中,第一句是过渡句,对上两节诗节进行了强有力的总结——“它统治四方。”“统治”一词,和食品罐的品牌“统治牌”相契合。既是生活中由这一实物引发的自然联想,也是对罐子的超然地位的重申。诗节的第二句,则是对罐子的客观描述。在这里,诗歌的涵义产生了微妙的转折。前两个诗节中,诗人用来形容食品罐的词以正面肯定为主,比如它是圆的,放在山顶高高矗立。到了这里,诗人却用了“灰色的,没有装饰”这样的修饰。罐子那灰蒙蒙的颜色,流溢不出生命的光彩,反而是接近无生命的惨淡。罐子没有雕饰,说明它不具备艺术审美的价值,无法让人产生精神的愉悦。为此,诗歌以对罐子所代表的工业文明的否定而结尾:和充满生意,可以孕育鸟雀和灌木的田纳西的其它事物相比,这个罐子了无生意。田纳西的万物生机勃勃,这只罐子则死气沉沉。它强行介入了田纳西的风景,和自然的一切格格不入。

《罐子轶事》一诗采用的是先扬后抑的写法。我们可以看到,罐子与田纳西自然风景间的对立,从第一个诗行贯穿到了最后一个诗行。在第一、二诗节中,作为工业文明象征的食品罐与田纳西所代表的自然间形成对抗,在这场对抗中,罐子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赢得了胜利,宣告了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宰制。然而,在第三诗节中,诗人却逼迫着我们反思这种人工造物存在的意义。与自然相比,罐子冰冷而没有生命。批评家露西·巴克特曾经指出,《罐子轶事》体现了人类想象力的胜利,不过诗歌的结尾,说明了“这种胜利没有意义。”[19]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说,这首诗说明了工业文明的胜利,不过,这胜利并不具有积极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诗歌的结尾,罐子和田纳西的其他一切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差异,但是诗歌的最后一行,“它和田纳西的其他一切毫不相像”一句,却也将它融合为田纳西那“一切”中的一部分,享有了和田纳西的其他一切相同的在田纳西的合法存在权。叙述者将一只罐子带到田纳西的荒野,这是人对自然的介入,是工业文明向自然的殖民。无论自然与之相比,具有何等创造力,它依然不得不向日益逼近的工业文明低头,接受它成为自己中的一份子,甚至是自己的中心。

批评界曾经一度认为斯蒂文斯缺乏社会责任感,“小心谨慎地操纵词汇的微妙差异和相关联想是他缺少感情和信念的标志。”[20]他们指责斯蒂文斯过于沉浸在艺术的空间,忽略了对人类社会相关命题的关注。其实,如果我们细细研读斯蒂文斯的诗作,将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斯蒂文斯所承担起的,是美国诗歌传统自爱默生以降的 “诗人、哲学家和教士”三位一体的角色。[21]他在通过自己的诗作,唤起读者的思考。《罐子轶事》一诗便是很好的证明。这首诗只有寥寥三诗节、十二行,英文不过七十二个单词,却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工业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很好地体现了优秀诗歌“少即是多”的原则,[22]意在言外,余韵不已。在现当代社会,工业文明确扮演着为自然立法的角色,人类科技的发展,大大改变了整个地球的景观。但是,面对自然,人们是不是应该在内心保留一份敬畏?毕竟工业文明的产物,那只灰蒙蒙的罐子,永远也飞不出展翅蓝天的鸟雀,长不出葱茏茂盛的灌木。

注释:

[1][8]张曼仪编:《现代英美诗一百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2年版,第44页,第45页。

[2]杨金才编:《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三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0页。

[3][10]李莉:《一只神奇无比的坛子——史蒂文斯的小诗<坛子的轶事>赏析》,《名作欣赏》2001年,第3期,第99-101页,第100页。

[4][17][20][21]Cleanth Brooks,R.W.B.Lewis,Robert Penn Warren,Eds.American Literature:The Makers and the Making.New York:St.Martin Press,1973.p2156,p2157,p2154,p2154.

[5][11]杨金才:《W·斯蒂文斯:艺术想象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河北学刊》,1996年,第4期,第74-77页,第76页,第76页。

[6]Glen MacLeod,Wallace Stevens and Modern Art: From the Armory Show to Abstract Expressionism. New Haven:Yale U P,1993.pp.20-22.

[7]赵毅衡编:《美国现代诗选》,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4页。

[9]Roy Harvey Pearce,“‘Anecdote of the Jar’:An Iconological Note,”The Wallace Stevens Journal 1:2(Summer 1977).p65.

[12]孙长城:《一只深刻的坛子——史蒂文斯<坛子的轶事>解读》,《阅读与写作》,2002年,第8期,第19-20页,第19页。

[13]孙冬:《论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意象》,《学术交流》,2005年,第6期,第165-167页,第167页。

[14][16][18]Wallace Stevens,“Anecdote of the Jar”,i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Makers and the Making. Cleanth Brooks,R.W.B.Lewis,Robert Penn Warren. Eds. p.2156,p.2156,p2156.

[15]Frank Lentricchia,Ariel and the Police: Michel Foucault, William James, Wallace Stevens,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9. p7.

[19]Lucy Beckett,Wallace Steve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4.p83.

[22]Pat Righelato,“Wallace Stevens,” in American Poetry: The Modernist Ideal. Clive Bloom & Brian Docherty Eds.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1995. p32.

【附录】

罐子轶事

华莱士·斯蒂文斯

译者:陈榕

我把一个罐子放在田纳西,

圆圆的它,立在山顶。

它让凌乱的荒野

围绕着那座山。

荒野向它涌起,

向四周铺开,不再蛮荒。

罐子圆圆的,立在地面

高高的,是空中的港口

它统治四方。

这罐子是灰色的,没有装饰。

它无法奉献鸟雀或灌木,

和田纳西的其它的一切毫不相像。

现代的工业文明 篇4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纠正,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笔者在对自然灾害研究中, 特别是对人为自然灾害的剖析中, 就得出一个结论:“对人类未来的瞳景, 有许多遐想, 其一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其二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其三是智能电脑化的社会;其四是信息社会……。诚然, 这些都是十分美好的。但是我以为利用人类的高度文明的科学技术, 充分运用信息控制技术, 创造一个生态和谐的持续发展的社会, 才是我们的目标, 不管你是否愿意, 这是必然要走的路。” (商宏宽, 自然灾害研究中几个观念问题的讨论。《工程地质学报》Vol.4, No.3, 1996)

所谓人为自然灾害, 是因为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 受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 为了局部和暂时的利益而破坏自然环境的整体平衡, 导致灾难的恶劣后果。第一导致亿万年形成的自然生态平衡被打破, 造成物种灭绝或种群失控而衍生为生物灾害;第二造成不可再生或很难再生的资源的“渗漏”, 近300年已经消耗了全球矿产量的70%以上, 这种资源消耗是难以补偿的;第三损害了人类生活环境系统的自冾结构, 土地贫化、盐碱化、沙化、荒漠化、地下水位降低、淡水咸化、水质污染、海水倒浂、地表水污染、近海赤潮、大气污染、酸雨、臭气层空洞及大半个中国频繁的雾霾。特别是最近十年强调GDP过份, 环境污染破坏尤甚, 土无净土、水无净水、气无净气、食无净食, 人无可容身!这种境遇已经无法忍受, 这是被逼上梁山,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非走生态文明这条路不行。

2.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 , 首先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第一应批判人类中心主义, 树立整体有机自然观。

第二应批判优胜劣汰的种间竞争思想、斗争哲学, 树立相互依存多样性和谐共存的观念。

第三应批判物欲横流的高消费、金钱至上的享乐主义, 树立勤俭节约、逸养环境、尊道贵德的能持续发展的观念。

这里要强调发掘自然国学宝库,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

3 . 生 态 文 明 是 社 会 发 展 的 划 时 代 进 步 , 在 科 学 技 术 上要 超 越 工 业 文 明

在科学技术上要超越工业文明, 要有能力纠正, 改变工业文明留给我们的乱摊子, 这就要改变“高耗低效”的生产状态。以整体有机自然观取代单纯机械观, 以可再生清洁能源取代高污染高能耗的矿物能源, 以信息自动控制取代机械控制, 以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取代分科还原性科学、以循环经济取代一次性消费……使科学技术走上更高一级台阶。

4 . 生 态 文 明 取 代 工 业 文 明 是 全 新 的 事 业

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是全球的事业, 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做好就能达到目的。推行生态文明必须有实力、有话语权。全球pm2.5的分布图说明, 高pm2.5地区, 就是世界的垃圾场。先取得发展的国家把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转嫁给欠发达的国家而造成的奇怪现象。这种做法虽然解决了发达国家的污染, 但在全球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这种做法不仅是不道德的, 而且对全球环境改善更加有害。这正是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在减排上的根本分歧。我们现在在经济上有一定的积累。在政治上有越来越高的影响力, 在军事上可以挤身于强国之林, 在舆论上有较多的话语权, 我们的主张、观点和改革措施有更大的传播空间和影响力。

现代的工业文明 篇5

第一课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1个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4个条件: 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1)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市场)――市场条件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发展的障碍――前提条件(制度保障)(3)通过海外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和原料――资本、原料条件(4)在国内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条件

二、工业革命进程:

1、工业革命概况:

(1)开始行业:棉纺织业;(2)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3)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珍妮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4)完成时间:19世纪40年代(上半期);

(5)完成标志: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工场手工业。

2、代表人物及发明

(1)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的优点:用煤和木柴做燃料,效率高,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限制。(2)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3)水力纺纱机

(4)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交通运输行业)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热转化为机械运动,这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

3、工业革命的扩展:法国和美国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4、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对世界的影响:开启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开始城市化的过程。总之,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

②对英国的影响:1840年前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P615、认识与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国家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积极学习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的世纪”:19世纪中期科学家们完善了热能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1、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

2、开始标志: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影响:电力在工厂和家庭中得到普遍应用,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开始国家:美国、德国

发电机、电灯:

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3、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4、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发明大王”。(还有电表、留声机、复印机、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等发明)影响: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电话、电报:

1、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

2、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

3、1895年,意大利人马克尼发明了无线电报。影响: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汽车、飞机:

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2、1903年12月,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影响:增强了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们之 间的交流。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流水线生产出现: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

资产阶级革命、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的内在联系:(1)新海路开辟使世界日益联系成了一个整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市场和劳动力,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2)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时间:郑和下西洋 1405-1433(明朝)哥伦布航海 149

2特点:时间长、时间早、规模大、船只数量多时间短、时间晚、规模小、船只数量少 最远到达地方: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美洲

目的(动机):友好交往、炫耀国威 加强了明朝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和友好往来。寻找黄金、获取商业利益

影响:它采取的是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给明朝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而遭废止

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推动全球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但导致了对美洲财富土地的掠夺,对印第安人的奴役

历史评价要求全面、客观、公正。哥伦布远航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他们的贫穷和落后;同时在客观上市掠夺的财富成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有其进步性。

对于哥伦布的评价: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联系起来,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但与此同时,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使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

工人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62--651、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

2、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在为西方社会的两个主要的阶级。

3、工人运动从追求经济权利发展到争取政治权利4、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P63(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2)英国宪章运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3)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上半期)

(1)代表人物:(法)圣西门、傅立叶、(英)欧文――新和谐公社

(2)特点: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对资本家的剥削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把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

6、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创立的条件: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②思想条件:空想社会主义; ③阶级条件:三大工人运动标志了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④实践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当时工作的情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的斗争。

(2)标志: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创立(3)内容: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3)意义:《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

7、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1)成立时间:1871年3月(2)人物:巴黎人民(3)革命措施:建立工人自己的军队和行政、司法、立法机构,让工人自己管理工厂灯;(4)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5)政权性质: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6)国际歌创作:欧仁.鲍狄埃作词,狄盖特谱曲。德国统一P66—68

一、统一的原因:

国家分裂状况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经济的发展要求把统一问题提上日程,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二、统一过程:议会和民主武力和战争(俾斯麦,被称为“铁血宰相”)

三、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原因: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农业;良好的教育和行政体系; 单一的日耳曼民族;强有力的领导(俾斯麦);素来好战,对领土抱有无止境的扩张野心,梦想统一德意志;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战斗力强。

四、统一的经过(三次王朝战争)

丹麦(1864)奥地利(1866)法国(1870)

五、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凡尔赛)

六、德国统一的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统一战争(资产阶级革命)

七、德国统一的影响

(1)积极:实现了德意志民族长期以来的梦想,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对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统一后的30年内,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为世界强国(2)消极:通过铁血道路实现,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逐渐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同时,5、措施(内容):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改革》,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6、性质: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7、影响(意义、作用):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②局限性:这次改革留下大量封保留了君主政体。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得到充分实现。美国南北战争P68--70

一、美国南北战争:

1、美国领土的扩张:方式:购买、抢占、吞并结果: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2、西进运动:①含义:P68② 评价:印第安人西迁的历史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西进运动的历史又是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3、背景:

①南北经济制度的尖锐矛盾(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南方种植园经济)②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北矛盾的核心)

4、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5、过程:①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②初战:北方军事上一再失利;

③扭转战局:颁布《宅地法》;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④结果:1865年,北方获胜,维护了国家统一。

6、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7、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出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8、局限性:但美国种族歧视依然严重,种族平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9、启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二、评价林肯: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领导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但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也有软弱的一面。俄国、日本的改革P71--7

4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①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那时的俄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②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③1689年,羡慕西欧先进科技文化的沙皇彼得一世掌握实权。

2、目的:为了使俄国成为强国。

3、措施: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

4、作用: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5、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目的:①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②为了维护沙皇统治和贵族、地主利益。

2、原因:①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②(根本原因)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④(直接原因)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3、时间:1861年

4、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建残余。

三、日本明治维新

1、原因:① 日本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发展;②幕府的封建统治和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一些大名和武士地位下降使他们对将军不满,要求改变现状,同商人、新兴地主日益接近;④西方列强的侵略打开日本的大门,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

2、时间:1869年

3、人物:明治天皇

4、方式: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内容:①政治上,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管理(“废藩置县”),以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②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④军事上,开始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6、政体: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也称《明治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至此,明治维新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7、性质:1869年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7、意义: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重大转折点。

8、明治维新取得成功原因:

① 日本的幕府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 ②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经过斗争,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③倒幕派建立新政权以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④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一、新航路开辟以后,最先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等。

二、罪恶的“三角贸易”:(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英国后来居上。)①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种植园主急需黑人劳动力。②简单经过:

③时间:延续了三百多年(16世纪---19世纪)

④影响: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给黑奴带来了悲惨的命运、血腥的资本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三角贸易的影响有哪些?(提示:从欧洲、美洲、非洲来思考;从殖民者、殖民地方面思考)(1)对欧洲:大发横财,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殖民者的资本原始积累是 建立在对殖民地掠夺基础上的。

(2)对美洲:黑人奴隶为美洲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3)对非洲:丧失近亿精壮劳动力,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阻止其文明的发展。

三、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相继打败了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

18世纪后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1、英国对印度的掠夺:

①时间:17世纪②人物:克莱武③机构:东印度公司④特点:沿海建立贸易据点内地扩张掠夺财富⑤影响:掠夺无数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广阔的殖民地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英国殖民者贪婪成性,正是他们的贪婪侵略,造成印度贫困和落后;同时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四、印度民族起义:

①背景:19世纪中期,英国的殖民统治导致印度民族矛盾尖锐。②时间:1857年—1859年③领导人:章西女王④结果:反抗战争失败

⑤影响: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⑥启示:热爱和平,反抗侵略。

五、拉丁美洲的人民战争:

1)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受欧洲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掀起了独立运动。

2)海地独立:(独立前是法国殖民地)

①时间:1804年②意义: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3)领导者: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拉美独立之父”)圣马丁解放了阿根廷和智利等地。

4)结果:①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

②1822年,巴西宣布独立,除古巴等少数地区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获得了独立。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P82--8

5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手工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银行业、服务业等

2、工业化:工业占据社会生产主要地位;城市化: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的生活方式取代了原来农村的生活方式,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

3、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带来文明的好处与坏处: 参考书本第83页

二、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

①饮食结构合理 ②平均寿命延长 ③生活质量提高 ④妇女地位提高 ⑤教育普及⑥服饰、娱乐活动 {注} 这些生活上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有了根本改善,政治地位也没有得到提高,原因是贫富分化加剧,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广大人民群众不可能享受到工业文明。★★★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方式):

(1)革命方式:英国、法国。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民族独立运动:如美国。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颁布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

(3)改革方式:如俄国、日本。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不老传说,工业文明的基因与遗产 篇6

但在后来的人们或时代,这些遗产,或者因为无用而消湮,或者因为衰朽而被弃置。直到某一天,我们陷入穷途或迷茫,回头时,它们仍在煜煜闪光,照耀并保佑后人们前行。

于是,在刚刚闭幕的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丹尼?博伊尔特意营造了一个大场面向人类的过去致敬:震耳欲聋的鼓声打破了田园的宁静,大地崩裂,草地被水泥地所取代,巨大的烟囱在场地中央拔地而起, 钢水流淌、火花飞溅,工人们夜以继日辛苦劳作,火红色的巨大纺车转动不停……

那是被称为“工业革命”的一个时代,它改变了人类,也改变了地球。200多年后,它的遗产,仍然惠及人类。

工业遗产,并不仅仅在艺术中才能复现。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脚下仍然分布着从数万年前直至20世纪的工业遗产,印刻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脚步。

截止到2010年的数据,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工业遗产数量为50处,主要集中在欧洲,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是英国。在这50处工业遗产中,既有如比利时施皮纳斯(蒙斯)的燧石矿这样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也有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的,包含有大量现代科技,至今仍在使用的瑞典瓦尔贝里广播站。中国认识到工业遗产的价值是较为晚近的事情。2006年4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无锡建议》。

事实上,无论是早期的采矿时代,还是其后的水利时代、手工时代以及工业时代等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各地散落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遗存不计其数,它们都是中国工业发展各阶段关键点的标本,其中不少遗存使用至今,在人们的生产或生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泸州城传承400年的酿酒窖池;青岛在百年前修筑的地下网管;耗费400万斤钢材,于1909年修建而成的兰州黄河铁桥;哈尔滨铁路局所在的原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

这些“活着的遗产”,不但以物质的形态记录着中国从传统农业到近现代工业转轨过程中走过的蹒跚脚步,同时也传递着工业精神在中国的曲折成长。

工业文明的崛起及其对中国的冲击 篇7

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考点覆盖率达26%,分值比重占3.5%,平均难度0.45。从考查的内容来看,考点主要集中在新航路的开辟、 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尤其重视对工业革命与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大国崛起等内容的联袂考查。另外也会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殖民扩张的关系、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等知识点进行考查,中外联系和西方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冲击以及中国的反应, 也是考查的重点。从考查的方式来看,侧重中外关系的比较,体现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角度。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28题)1852年,一位在华的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土布的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答案与解析】D设问是关于包装布的, 没有涉及生丝,排除C项;材料里面提到的是 “上等棉布”,“价格更具优势”的说法不正确,排除B项;之前一直在用中国土布,其质量粗糙的说法不正确,排除A项。

变式练习表1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的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的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答案与解析】B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不是完全解体,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的税率在降低, 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推动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B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进口税率在降低,没有反映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C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在19世纪60、70十年代,题干时间还没有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更谈不上破产,D项错误。

示例2 (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28题) 奕讠斤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 “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答案与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当时的国人对倡导洋务或与洋务有关的人和事件持轻视、反对的态度,体现出传统观念对外来事物的排斥,A项正确;倡导洋务和出使国外不是崇洋媚外的行为,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洋务运动只学器物、不学制度而受到批判,C项错误;国人抵制洋务不是因受外国侵略而产生的爱国情感,而是对外来文明的抵触,D项错误。

变式练习1864年,普鲁士公使在大沽口私自捕捉了三艘丹麦商船作为战利品(当时两国是敌对国),满清政府根据国际法提出了严重的抗议。最后,普国退还了商船并支付了1500美元的赔偿金。这在本质上说明了满清政府

A.领土主权、贸易主权意识的增强

B.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来解决国际争端

C.满清政府的国际视野逐渐加强

D.已会利用国际法来维护本国的权利

【答案与解析】D依据材料“普鲁士公使在大沽口私自捕捉了三艘丹麦商船作为战利品(当时两国是敌对国),满清政府根据国际法提出了严重的抗议”,可知清政府已会利用国际法维护本国的权利,D项正确。

【重点突破】

一、近代西方崛起、东方衰落的原因

1.西方崛起的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掠夺奠定了物质基础; 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食粮;宗教改革成为“清道夫”;良好的政治环境保驾护航;工业革命的推动。

2.东方衰落的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缺乏新思想的冲击。

二、对殖民扩张与资本原始积累的认识

1.不同时期殖民扩张的目的及手段

(1)15世纪末至18世纪晚期。1目的:主要是为了掠夺金银财富,积累资本。2手段:抢劫财富、贩卖黑奴、进行欺诈性贸易。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1目的: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手段: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商品。

(3)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1目的:满足各国垄断资本家利益的需要,积极抢占资本输出的场所。2手段: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系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决定了西欧国家采取殖民扩张政策。

(2)殖民扩张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建立在西方列强野蛮扩张与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的。

3.对殖民扩张的评价

(1)文明史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碰撞;是资本主义先进文明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是落后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的外部促进因素。

(2)全球史观。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3)现代化史观。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国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的发展。

(4)革命史观。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美的历史进程,引发了民族、民主革命。

(5)社会史观。促使物种、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4.资本原始积累与资本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是以暴力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而资本积累是通过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积累资本的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资本积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是赤裸裸、强盗式的直接掠夺,而资本积累的手段是间接性和隐蔽性的剥削。

三、从多元史观的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整体史观

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发明,为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2.文明史观

使人类由农业文明迈向了工业文明。

3.近代化史观

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的进程: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工业化、城市化;思想上,科学化(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博爱);社会生活上,文明化、大众化、市民化。

4.社会史观

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的人口暴增);严重的群体性社会问题; 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者等)的社会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等问题。

5.生态史观

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也带来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6.革命史观

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要求改善待遇和分享政治权利,国际工人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四、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市场的关系

1.市场的扩大促进了科技革命的发展

(1)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了法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19世纪中期前后,美、德、日、俄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由于殖民扩张的加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激烈,又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2.科技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加剧了各国对市场的争夺

(1)工业革命迅速地提高了生产力,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殖民扩张加剧,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提供了物质基础。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对商品销售市场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分工更具体,联系更密切。

(3)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促进了国际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了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它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五、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认识

1.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阻碍因素。1生产力:传统手工主导, 引进技术有限。2生产关系: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3社会环境:政局长期动荡,外来侵略不断。4资金市场: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轻、重比例失调,不能独立地发展,市场狭窄。 5劳动力和人才:缺乏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技术人才。

(2)推动因素。1生产力:西方技术不断传入。2政策:政府鼓励兴办实业。3社会环境: 西方国家经济的客观推动,反帝爱国斗争、辛亥革命的推动。4思想观念: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实业家们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的技术、管理革新的推动。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

(1)产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直接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设备兴办起来,不是由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2)地域。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和通商口岸,广大西部和内陆地区极少。

(3)部门。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表现出工业结构的不平衡。

(4)实力。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5)发展过程。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排斥又依赖,发展艰难、曲折。

六、对中国思想近代化的认识

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兴起的原因

(1)历史遗产。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新思想的深刻影响和启迪。

(2)严峻现实。民族危机、统治危机的出现与加深。

(3)学习方向。从“开眼看世界”到“中体西用”,学习西方逐步深入。

(4)推动力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5)人才培养。近代教育的发展和派遣留学生出国促进了西学的传播。

(6)经济基础。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特点

(1)爱国性。以救亡图存为主题。

(2)进步性。向西方学习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广泛性。四大阶级的不同阶层先后向西方学习。

(4)渐进性。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文化层次。

(5)由被动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走西方的路”到“走俄国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

七、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及启示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打个比方,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西方对东方的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的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了泄洪口。由此可以得出

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B.工业革命的起因

C.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政治关系的变动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近代欧洲的民族国家为维护本国的利益,在经济上采取了一项重要的政策,该政策的实质是经济民族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国家的统治者同新兴的商业资本家结盟,从政治上加强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该经济政策

A.有利于为工业革命积累资本

B.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了支持

C.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逐步确立

D.有助于缓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3.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曾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意即人类文明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少数两三个地区代表着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每个民族都应该谨慎地寻找自己的方位, 判断自己到底是与“世界时间”同行还是被远远地抛弃在后面。根据这个说法

A.1840年前GDP处于世界首位的中国处在“世界时间”之中

B.英国从工业革命开始跻身到了“世界时间”当中

C.罗马法是古罗马处于“世界时间”中的重要标志

D.改革开放和国力增强使中国再度回归 “世界时间”

4.“20世纪初和20世纪末之间存在的类似之处和明显的连续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下列选项,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较量

B.跨国公司的资本扩张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5.19世纪末,有人作了这样一首诗:“富人成双结对而至,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他们谈论自己的事务,声音高大、刺耳而又无休无止。” 20世纪初,这首诗又被添加了几句:“穷人乘坐福特而至,这些车子的外貌跟他们相似;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以下对这首诗的解读正确的是

A.诗歌的前后变化反映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

B.生产方式的改进促进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

C.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社会的平等

D.工人运动的发展提升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6.某国的规定从“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卖到本土或其殖民地,包括烟草、 糖、棉花、靛青、毛皮等”到“允许外国的商船到沿海从事贸易”。该项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地开展了解放运动

B.大西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

C.代议制完善了民主政治

D.该国获取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7.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按文明的类型及其演变划分历史,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一些中国史的研究者尝试以这种视野审视中国的历史,撰写了《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等著作。下列史实中,最能印证这种视野的是

A.16世纪开始兴起三角贸易

B.清王朝厉行海禁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D.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8.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和民权运动的开展,1870年通过的英国历史上第一部 《已婚妇女财产法》规定:“已婚妇女因从事任何职业、工作或手工艺,或者因独自经营而得到的工资收入,都应被视为和确认是她独自拥有和处理的财产。”1875年,议会正式批准《婚姻及离婚法》,使离婚合法化,妇女也有权提出离婚。材料主要表明

A.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妇女地位的提升

B.妇女人格独立地位的法律确认

C.民主进程激发了妇女维权的意识

D.工业革命激发了妇女参政的意识

9.马克斯·勒纳在评价《国富论》时指出: “他在封建欧洲解体、近代世界开始之时写作, 在这个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他正是为了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据此,可知《国富论》诞生的主要背景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普遍确立

B.法国大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开展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10.图1中两个历史时期主要经济体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反映了

A.两次大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B.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C.日本经济发展的速度世界领先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11.“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非工业国家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 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上述情况的出现是在哪一事件发生后

A.工业革命B.新航路的开辟

C.第二次工业革命D.《航海条例》的颁布

12.某经济学家指出:“先行工业化的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了现代增长模式。” 这里的“转入了现代增长模式”主要是指

A.以资本原始积累为主要手段

B.利用殖民扩张发展经济

C.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经济

D.依赖世界市场发展经济

13.恩格斯在《波斯与中国》中写道:“中国南方人在反对外国人的斗争中所表现的那种狂热态度本身,显然表明他们已觉悟到古老的中国遇到了极大的危险;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他在此

A.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B.赞扬三元里人民抗英的爱国精神

C.赞扬义和团运动表现出的强烈民族精神

D.认为国民革命运动具有进取精神

14.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盈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 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服饰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

B.政治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

C.上海的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

15.甲午战争后,剪发易服行动不断地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为此,立宪派也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剪发易服与国货运动并行的主要原因是

A.服饰西方化的潮流引发了利权之争

B.剪发与维护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

C.易服与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

D.立宪派以剪发易服来推进宪政改革

16.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 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的知识分子

A.已经摒弃了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C.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

D.以挽救民族危机为己任研究西方

17.1898年,有报纸评论说:“出洋肄业之诸子弟,学成返国,早已习与性成,只知改洋装, 操洋语,娶洋妇,教洋书,或为洋人司出纳,或以洋人作舌人,从无一委质策名,供国家之用者。 推其原弊,岂非幼稚时未明中国大道,先沾染外洋之习气使然耶!”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留学教育危及了清朝的统治

B.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

C.传统观念制约社会转型

D.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化特征

18.有的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的市场不可谓不发达,城市的规模也曾居世界之首,但是市场的性质受制于消费的性质及其社会效应。古代中国的消费结构中,国家军费、行政消费大大超过了生产性人口的消费。由此可以得出

A.国家体制制约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B.国家军费、行政消费等没有与近代接轨

C.城市的规模与消费没有成正比例关系

D.消费性质及其社会效应决定社会性质

19.图2漫画《得意的日本人、沮丧的德国人》深刻地反映了

A.大国强权政治B.德日争夺山东

C.中国门户开放D.列强瓜分中国

20.依珀金斯所引资料,民族工业1912年至1921年净产值的年增长率为11.7%,整个北洋政府时期平均发展速度为13.8%。…… 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华民国展品获得各类奖章1218枚,是各国获奖之冠。由此可见

A.北洋政府全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B.经济的工业化得益于政治的民主化

C.民族工业的发展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D.一战使得中国的GDP迅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第21小题18分,第22小题17分,第23小题15分,共50分)

21.(18分)对同样的历史活动,不同地域的人或不同时代的人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昔洪武年间,广东人陈祖义等全家逃于此处(指“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境内), 宽为头目,甚是豪横,凡有经过客人船只,辄便劫夺财物。至永乐五年(1407年),朝廷差太监郑和等统领西洋大宝船到此处。有施进卿者, 亦广东人也,来报陈祖义凶横等情,陈祖义等被太监郑和生擒,回朝伏诛。

———〔明〕马欢《瀛涯胜览》(马欢曾随郑和三下西洋,本书成于1451年)

材料二弗朗西斯 · 德雷克于1577— 1580年期间作环球航行,不断地作战与抢劫。 他带回大量的战利品,被(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封为贵族。1585年,与西班牙的战争再起,德雷克在加的斯港摧毁了敌国船队,后又率领舰队于1588年与无敌舰队作战。

———[法]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材料三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境内)番舶长张琏,广东潮州饶平县人。张本大盗,明嘉靖末作乱,扰广东、江西、福建三省。西籍言嘉靖间有海寇张士流夺据葡人之澳门,殆即琏也。 中国人之胜西人,自是始。琏后为官军剿平。 已报克获,万历五年,商人诣旧港者,见琏列肆为番舶长。漳、泉人多附之。犹中国市舶官。 盖琏虽不称王,实握王权矣。

———梁启超《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陈祖义和德雷克的结局有何不同。(4分)请结合史实,说明原因。(4分)

(2)历史记述能反映记录者的观点和立场。 请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关于民间海外活动的记述,指出陈祖义、张琏的共性,分析马欢和梁启超观点的差异。(10分)

22.(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93年9月,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主持下,汉阳铁厂在湖北龟山建成投产。创办经费最初定为246万余两,到建成时,实际支出500万两左右。1896年4月,该厂改为官督商办的形式,“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 因计划不周,所购设备不适于炼制大冶铁矿提供的含磷较高的矿砂,所炼钢料不符合铁路钢轨的要求,钢铁生产陷入困境。1908年3月26日,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盛宣怀任总理。至辛亥革命前,有炼铁炉3座,炼钢炉6座,年产生铁约8万吨,钢近4万吨,钢轨2万余吨。……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的部分冶炼设备内迁重庆,其余被日军侵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作为敌伪产业清理结束。

———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862年,卡内基把以前自己入股的两家公司合并起来,成立了联合制铁公司。 1890年,卡内基将公司名称变为卡内基钢铁公司,资金增长到2500万美元,他持公司半数以上的股份。1892年,卡内基在合并了30多家厂商公司的基础上,在全美范围内成立了钢铁托拉斯公司,建立了从铁矿石开采、炼钢、运输到销售的一整套经营系统。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内基钢铁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它拥有2万多名员工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它的年产量超过了英国全国的钢铁产量,年收益额达4000万美元。卡内基与洛克菲勒、摩根并列为当时美国经济界的三大巨头。

———《公司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阳铁厂和卡内基钢铁公司建立的背景, 并归纳出汉阳铁厂发展的特点。(11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阳铁厂相比,卡内基钢铁公司的发展优势。(6分)

23.(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历史学家李剑鸣认为,历史解释包括了解事实的真实含义,寻找不同事实之间的关系,最后作出恰当的判断。请你以此为标准对表2进行历史解释。(1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B 6.D 7.A 8.B 9.C 10.B 11.C 12.C 13.A 14.C 15.A 16.C 17.C 18.A 19.A 20.B

二、非选择题

21.(18分)(1)不同:陈,被明朝镇压并处死。(2分)德雷克,被英国国王封为贵族,并利用其打败西班牙。(2分)原因:中国,专制集权制度限制了海外扩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妨碍了中国人走向海外;海禁的影响;理学强调纲常礼教(或强调道德伦理)。 (每点1分,任答2点得2分)英国,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殖民扩张的需要;民族国家形成,争夺海外殖民地;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解放了人性。(每点1分,任答2点得2分)

(2)共性:都从事海上劫掠(海盗活动);都在海外建立了殖民统治。(2分)差异:马欢否定了陈祖义的海外活动。(2分)马欢在记述时强调陈祖义的凶残,对其行为完全否定。(2分)梁启超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张琏的海外活动。 (2分)梁启超在记述时强调了张琏战胜葡萄牙人的历史;同时将张琏称赞为殖民伟人。(任答1点得2分)

22.(17分)(1)背景:汉阳铁厂,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严重;在抵抗外国侵略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洋枪、洋炮的厉害;洋务运动兴起后,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问题,洋务派创办了民用工业。(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卡内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新技术、新发明广泛应用;重化工业的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资产阶级调整了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出现。(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特点:由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商办;由政府统筹到企业自负盈亏;由单个经营走向关连企业的跨行联合;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加上外国的侵略和国内的黑暗统治,发展艰难。(每点1分,任答3点得3分)

(2)技术领先,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新科技成果;经营模式优越,建立了垄断组织的最高形式托拉斯,并形成了从采矿、冶炼、运输到销售的完整经营系统;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民主、平等、自由、法治的经营环境(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市场广阔,殖民扩张推动了海外市场的扩大。(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现代的工业文明 篇8

关键词:工业文明,经济渗透,中东地区,工业化进程

自19世纪以来, 中东地区的经济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 从而出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其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和内在突破。本文主要从工业文明对中东社会的全方位挑战冲击以及影响中东经济变革的重要因素分析入手, 探讨中东近代经济转型的动力与条件。

一、工业文明对中东社会的全方位挑战和冲击

(一) 商业领域

商业冲击是工业文明传播最为主要的内容, 在19世纪40年代中签订的英士商业协定, 直接为欧洲商人及商业活动在中东地区的开展提供了税收特权。另一方面, 在19世纪中期, 迫于英法等国的压力, 奥斯曼政府制定了帝国商业法典, 并将其在国内所有行省推行。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 其原本实行的是国内的商业垄断, 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国内物价的稳定以及本土工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其对外国商人的活动做出了较大的限制, 从而增加了帝国农业品出口量以及西方工业品的输出量, 而英法等国家谋求其取消商业垄断。在帝国商业法典实行后, 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获得了较多的受益, 从此奥斯曼帝国的农业水平以及商业活动伴随着国际商品的价格以及银行信贷的变化, 产生了较大的波动和负面影响。

(二) 西方技术的传播及影响

技术的传播和挑战是紧随着军事活动和商业扩张之后的, 技术的革新及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方的社会结构。对于中东地区来说, 工业文明挑战和冲击下的西方技术传播主要包括火器、远洋航行工具、地图、钟表制造以及精密仪器的制造等, 但是与此同时也传入了较为重要的西方医药科学及烟草种植技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商业竞争是与殖民地掠夺和科学技术知识并行的, 其更多地直接表现为军备竞赛和海外贸易副产品的争夺, 不可否认的是其最终所带来的成果和社会效益要远远超越于其并不光彩的起源, 比如制图技术以及望远镜和气压计以及罗盘等仪器的发明都有助于减少海上航行的风险, 但是其也是当时支撑着欧洲技术及军事的重要优势。

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 军事上失败所带来的强烈衰落感还未消退, 紧随其来的又是商业文明的挑战以及技术输入对其社会结构的冲击。欧洲对于中东地区商品的出口已经不仅仅简单地局限于奢侈品的销售, 更为重要是其出口商品涉及到了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上, 例如糖和咖啡等, 这对中东地区本土的糖和咖啡市场几乎产生了致命性的打击, 使其受到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

(三) 西方文化观念的传入

西方的文化观念以及风俗习惯具有一定多样性, 其在中东地区的传播途径也是多样化的, 当时的西方强国都在中东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市场, 但是其在中东地区所造成的影响并不一致。比如在埃及和巴尔干等城市, 西方文化的传播途径较多, 且在传播过程中的速度较快。但是对于阿拉伯以及安纳托利亚等地区来说, 其较多的农民和游牧民几乎没有受到丝毫程度上的西方文化观念冲击。另一方面, 从总体上来说, 中东地区各中产阶级的基督徒以及城市居民对于西方文化观念的接受程度较高, 而相对于该地区的穆斯林来说, 其接受程度相对较慢。与此同时, 在中东地区也产生了相应的宣传西方文化观念的活动, 其倡导除旧布新和反对落后无知的蒙昧主义, 在一定程度为西方先进思想的引进和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影响中东经济变革的重要因素

(一) 制度和政策性因素

政治因素对于中东地区经济变革的重要影响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首先是中东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政治制度起到了何种作用。其次是政治制度本身能否实现现代化, 主要内容应包括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以及行政管理上的分权制衡原则等。第三, 政府选择的各项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同作用和影响等。从中东地区近代的历史特征中, 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衰退、停滞及发展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奥斯曼帝国对各地控制能力的削弱, 造成了其经济资源调整和经济力量部署方面力不从心, 由此中东地区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等因素所造成的经济变革是不可避免的。

宗教因素对中东地区经济变革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伊斯兰发展观和西方发展观之间的强烈冲突。在伊斯兰传统中, 其不刻意追求物质上的财富和满足, 即使在经济问题上其注重的也是社会财富的分配而并非经济本身的增长。并且伊斯兰教史上也并没有发生过类似于资产阶级启蒙性质的宗教改革。其次, 社会经济活动较多地受到了伊斯兰教公正、正义和平等的经济思想的支配, 其强调穆斯林皆兄弟以及教胞团结的思想, 但是在其思想中与现代化所背道而驰的消极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

(二) 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念

对过去成就和智慧的崇尚以及将过去继承的行为模式作为有效指南的思想倾向是群体观念的一种社会表现, 其在本质上属于人类原始的心理需要, 而价值观念的影响恰恰就表现在了对于外来事物以及新鲜事物的抵制, 不仅仅是对中东地区来说, 其更是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国家经济转型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

三、中东经济转型的动力与条件

对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东地区来说, 其在生产力上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发展和突破, 马克思主义经济中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中东社会经济中并不突出。在中东近代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其主要动力来自于工业文明冲击以及经济渗透下的生产关系的转变和自强支配意识下推行的改革。其外力主要是通过内力而产生作用的, 而内部变革的动力在社会支持下直接决定着中东社会经济转型的成功与否。

(一) 经济转型的动力

1.自强意识下的变革动力

对于中东地区来说, 其超越西方的自强意识是推动中东近代经济转型的精神动力, 对于存在的军事、政治和文化差异, 中东伊斯兰世界认识到了自身与西方强国之间的落差, 从军备、装饰、资源配置以及工业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改革, 成为了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支持。

2.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

在奥斯曼帝国早期的改革中, 乌勒玛力领导下的政府支持欧洲人推动的革新运动, 并在西化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后期又提出的关于经济改革的内容, 强调了本国人对于商业的兴趣, 特别是奥斯曼社会上层对于商业牟利鄙视思想的转变, 为其经济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度扩展到了教育、医疗、司法及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

(二) 经济转型的条件

首先从内部来看, 中东社会机体的活力并没有完全丧失, 具有着较好适应力、创造力以及自我更新和转化能力。其次, 中东地区具有吸引外国投资的能力, 其在经济条件上为西方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工业品销售市场, 并且具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第三, 从外部条件来看, 西方列强的入侵加速了旧制度和自然经济的破坏, 传播了现代化的因素并且其能够有效地利用先进国家的现成技术的力量, 通过外国资本的引进, 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来看, 中东地区具有着实现工业化的强烈愿望以及强大的动力, 但是其动力源以及着入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 从而造成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这也是中东社会经济转型的症结所在。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转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从而开辟一条与欧洲国家不同的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田文林.抗拒与变迁:中东经济现代化的多维透视[J].阿拉伯世界, 2001 (03) :14-19.

现代的工业文明 篇9

1.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 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 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 以我国近代报刊、影视的发展为例, 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3) 了解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高考导向】

本专题是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三个部分整合而成的知识体系, 它涵盖了当今历史学习中的三大史观即全球史观 (整体史观) 、现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从全球史观来看, 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从现代化史观来看, 它是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 包括政治上法制化、民主化, 经济上工业化, 思想文化上科学化、大众化进程等, 既有世界的变化, 也有中国社会的变化;从文明史观来看, 主要是指工业文明对世界尤其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等。近年来, 高考对本专题的命题力度较大, 是命题的重点区域之一。

从考查的内容来看, 主要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以世界工业化为切入点, 考查近代以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特别是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近代化的角度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等。

从考查的题型来看, 以选择题为主, 特别是新情境材料型选择题。

命题预测: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都会有所涉及;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是考查的重点。

【整合解读】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 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 原因:①经济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资产阶级渴望另辟到达东方的途径。②社会原因:14、15世纪受《马可·波罗行纪》影响, 欧洲人掀起寻金热。③政治原因:西班牙、葡萄牙君主为强化王权, 积极扩张。④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即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被奥斯曼土耳其阻碍。⑤宗教因素:传播基督教是重要的推动力。

(2) 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罗盘针的应用, 地理知识的丰富等。

2.开辟新航路的经过

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开辟的航路和影响;支持航海的国家。

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1)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新航路开辟后, 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 初步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2) 贸易中心的转移:新航路开辟后, 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出现了一批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3) 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一是使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二是使非洲成为早期殖民者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三是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4) 走向整体世界:新航路的开辟, 使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二)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1.“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扩张

(1) 贸易范围:主要包括西北欧贸易和对亚洲的远洋贸易以及对东方“新大陆”的贸易。

(2) 手段和方式:主要是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如1602年成立的荷属东印度公司等。

(3) 殖民扩张范围:在亚洲及美洲侵占重要商业据点。

(4) 影响:商贸的发展带动了银行信贷业发展, 阿姆斯特丹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殖民帝国的崛起——“日不落帝国”

(1) 原因:政府的支持和鼓励;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经济实力的增强;海上霸权的确立。

(2) 过程:早期进行海盗式劫掠, 1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17世纪打败荷兰;18世纪中叶打败法国, 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 特点:①早期主要是海盗式劫掠;②进行商业战争;③进行黑奴贸易。

(4) 影响:英国殖民扩张和黑奴贸易为其带来巨额财富, 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英国逐步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同时对非洲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3.罪恶的黑奴贸易

(1) 从事奴隶贸易的国家:早期主要有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 18世纪开始主要是英国。

(2) 形式:三角贸易。

(3) 影响:①为英国带来巨额财富, 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②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的廉价劳动力;③严重摧残了非洲人, 破坏了非洲的社会经济。

4.殖民扩张与掠夺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1) 到18世纪, 欧洲的殖民活动和海外贸易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欧洲内地和亚洲内地也越来越多地为世界市场生产商品。

(2) 世界市场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过去, 欧洲与美洲、亚洲进行着大规模的三角贸易, 欧洲从美洲获取金银, 再用金银换取亚洲的香料、瓷器、纺织品等。到18世纪, 大西洋三角贸易突飞猛进, 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不仅把欧、亚、非、美的商业活动联系起来, 而且促进了欧洲尤其是英国制造业的发展。

(三) 两次工业革命

1.两次工业革命

(1)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首先发生在英国) ——进入蒸汽时代:

①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条件:a.市场因素:英国海外市场扩大, 手工工场日益满足不了市场需求。b.资本因素:殖民掠夺促进资本原始积累。c.劳动力因素:英国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d.技术因素:手工工场长期积累的技术 (如培养了一批能够发明机器的熟练工人) 。

②过程和主要发明:过程:从棉纺织部门 (纺与织之间相互促进) 到动力机械部门再到交通运输部门。主要发明:凯伊发明飞梭 (前奏) 、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 (开始) 、骡机、水力织布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富尔顿 (美) 的蒸汽轮船;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

③影响:a.动力:蒸汽动力开始代替自然力、畜力。b.工业结构和布局:纺织、机器制造、铁路运输、煤炭、钢铁等工业兴起;各国以轻工业为主导, 促进工业化进程。工厂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c.结果: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d.经济思想:自由主义思想取代重商主义思想。e.殖民扩张: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全球扩张。

(2) 第二次工业革命 (以美德为代表) ——进入电气时代:

①前提: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条件:加剧了殖民扩张, 扩大了海外市场;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成功, 削弱封建的或其他形式的人身依附关系;更重要的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大大提高, 科学理论引导发明创造。

②过程和主要发明:过程: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 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即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化学工业的建立。主要发明: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相继问世;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19世纪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德国人本茨等成功地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制造业等也得到迅速发展, 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意大利人马可尼实验无线电报取得成功;科学家们开始从煤炭中提取化学产品;诺贝尔发明炸药;塑料、人造纤维等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应用。

③动力:电力和内燃机逐步代替蒸汽机, 成为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2.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

(1) 国际贸易的发展:原因:工业革命使产品数量增多, 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表现:欧洲各国内部的贸易增长巨大;欧洲与殖民地及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也有一定发展;随着欧美其他国家逐渐实现工业化, 改变了英国的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2) 人口和资本的大规模流动:19世纪, 大批欧洲移民为移入国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和制造业技术等, 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3) 资本输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输出达到空前规模。其加强了欧美投资国与资金接受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使工业国在资金接受国销售工业品和收购原料, 获得了丰厚利润, 而资金接受国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4) 军事武力逼迫:欧美工业国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 还经常动用武力逼迫一些落后国家满足其通商、投资的要求, 甚至直接实行殖民统治。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除日本外, 亚洲大多数国家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非洲大陆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 拉丁美洲各国在经济上受制于西方列强。至此, 欧美工业国可以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原料和初级产品, 并倾销工业品或投资。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影响

1.概念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以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

2.形成过程

(1) 第一阶段:16~18世纪中期, 是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改造全世界, 这时的世界市场表现为资本主义早期发展中竭力开辟海外市场和贸易的跨国发展。

(2) 第二阶段:18世纪中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是世界市场的扩展时期, 起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 世界还未被瓜分完毕, 所以世界市场只是处于初步形成阶段。1857年发生在美国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 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 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

3.影响

(1) 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如英国位居“世界工厂”地位。

(2) 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 如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3) 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 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这也是今天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早期表现。

(4) 破坏了亚非拉传统的经济结构, 加剧了当地的贫困和落后;在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刺激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但也限制和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 鸦片战争后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

1.原因

(1) 外国资本主义凭借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 大规模地对中国进行商品、资本输出, 掠夺农产品, 猛烈地冲击了自然经济。

(2)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家庭手工业, 技术水平低, 生产规模小, 分工协作不发达, 鸦片战争后, 国门被打开, 自然抵挡不住西方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

2.表现

(1)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大量手工业者和农民破产。

(2)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并大量出口, 自给自足的成分逐渐减少, 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3) 中国经济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体系, 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中国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3.影响

自然经济解体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等) ;其进一步解体则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使中国逐步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附庸。

(二) 中国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1.中国近代工业的开始——洋务运动

(1) 背景:清朝内忧外患;有识之士要求学习西方科技。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等。目的:“自强”、“求富”。

(2) 代表企业: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标志着近代工业起步;1865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 , 它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1881年李鸿章创办民用工业企业开平煤矿, 它是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3) 失败标志: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

(4) 主要作用:中国近代工业的正式开始, 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

(5) 性质: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但已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1) 产生:19世纪60、70年代前后。原因:外资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2) 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原因:清朝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放宽;“实业救国”热潮的兴起;清朝鼓励发展工商业;中国人民收回利权运动的促进。表现:涌现出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一批实业家;棉纺织工业发展迅速。

(3) 总体特点: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轻工业中, 如棉纺织业;在夹缝中求生存, 发展缓慢, 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并受到清王朝的压制。

3.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

(1) 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①背景及原因:一战期间,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对华的投资减少;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提倡国货;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②表现: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迅速发展, 重工业和新兴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 1927~1936年: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原因:①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②国民政府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3)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

原因:①日伪政权在沦陷区疯狂破坏;掠夺大量劳动力等。②在国统区, 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行掠夺,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膨胀。③战争影响。

(4) 1946~1949年: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原因:①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通货膨胀;实行经济统制政策, 压制民族工业发展。②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使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中国。

4.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 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①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③后天畸形。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 重工业基础薄弱, 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 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 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④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2) 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①西方列强的侵略, 不断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 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 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 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

5.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1) 从经济上看,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有利于中国现代化。

(2) 从政治上看, 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 从思想上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不断冲击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 从发展趋势上看,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地区分布不尽合理,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 难以独立发展。

三、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近代服饰风格和社会习俗的演变

首先, 注重各个时期衣、食、住、行、发式、婚俗、礼仪、称谓等方面的比较;其次, 注重上述各方面在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三个时期的变化。

2.近代服饰风格和社会习俗演变的特点

(1) 从地域看, 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推向内地和市镇。

(2) 从性质看, 从西方引进, 有较强的殖民色彩, 且中国与西方, 传统与现代并存, 甚至中西合璧。

(3) 从水平上看, “断发”运动发展迅速且彻底, 但不缠足运动起步早、进展缓慢, 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 从动力上看, 每一次习俗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

(二) 交通与通讯工具的进步

1.近代交通的变化

(1) 变化与表现:铁路、水运、航空等方面发展的史实。

(2) 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消极方面:便利了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

2.近代通讯的变化与影响

关于这一问题, 掌握有关基本史实即可。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报刊、广播、电影等方面发展的基本史实。

(四)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

(1) 从根本上说: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强烈冲击, 引发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 导致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变化。

(2) 具体原因:①中国为适应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变化情况, 不断推行各种改革措施, 从而导致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②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不断传播, 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冲击着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 促进了社会生活习俗的演变。③随着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在一些通商口岸的兴建, 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2.特点

(1)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

(2)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在通商口岸和沿海地区人们的社会生活近代化变化明显, 农村和内地变化不大。

(4)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受西方文明影响深刻, 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同时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5)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 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结合, 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3.影响

(1) 中国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 增添了新内容, 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2) 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 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复习方法】

1.复习中, 要准确把握工业文明的崛起, 在工业文明影响下中国近代化的曲折进程;明确世界由分散到整体、由孤立到联系加强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进而树立全球史观;把握历史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特征, 构建知识框架, 如关于工业文明的进程,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及曲折发展的历程, 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等, 可用此法复习。

2.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评价, 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商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原始积累、洋务企业、不缠足运动等概念, 并能正确运用。

3.注意运用联系和比较的方法。如对两次工业革命的个性和共性进行归纳, 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据《西方文明史》记载, 1524年有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 现在在它的中央了, 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班牙成为世界生产贸易中心

B.西班牙逐步成为殖民帝国并开始掠夺巨额财富

C.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西班牙继英国之后, 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2.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 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A.毛纺织业领域

B.交通运输领域

C.棉纺织业领域

D.机械制造领域

3.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 你认为他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发展

C.城市化进程

D.社会生活的变迁

4.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 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 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 拟方名曰, 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材料中省略的字最有可能是

A.洋务清火汤 B.新政补元汤

C.宪政调味汤 D.革命销魂汤

5.下面是中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张裕酿酒公司的部分发展大事:1892年, 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1896年, 从欧洲大批引进优质葡萄苗木, 创建葡萄园, 酿造出中国第一批葡萄酒;1912年, 孙中山先生到张裕酿酒公司参观, 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1917年, 康有为、黎元洪等社会名流前来祝贺并留下诸多墨宝手迹;1934年, 张裕酿酒公司进入中国银行的接管时期;1941年, 张裕酿酒公司被日军强行接管。从中可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张裕公司的创办得益于清朝晚期放宽投资设厂的限制

B.孙中山为张裕公司题词时的身份应该是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C.康有为、黎元洪等祝贺期间适逢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

D.张裕公司被中国银行接管表明国民党正积极为抗日做准备

6.对于中国近代化, 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 湖南人流血, 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

B.江浙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最早的地方

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

7.下列诗词中, 能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风尚的是

A.簷前新叶覆残花, 席上余杯对早茶

B.西域移来不夜城, 自来火较月光明

C.雪亮玻璃窗洞圆, 香花爆竹霸王鞭

D.空巷无人尽出嬉, 烛光过似放灯时

8.“上海之有德律风, 始于壬午季夏, 其法沿途竖立木杆, 上系铅线, 线条与电报无异, 惟其中机括不同。传递方法, 只须向线端传语, 无异一室晤言。”该材料反映哪种工具的传入

A.电报 B.电灯

C.电话 D.英语

二、非选择题

9.铁路是近代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 是社会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曾就铁路建设上书奕:“将来欲求富强, 舍此莫办, 倘海有铁舰、陆有铁道, 国家之真实声威, 始能树立, 外人断不敢轻于动手, 请主持大计。”

——沈云龙《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材料二 1876年6月, 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淞沪铁路, 不久铁路在江湾一带轧死行人, 导致民情汹汹。清政府遂赎回淞沪铁路, 拆毁并掷入大海。1888年“紫光阁铁路”上行驶的宫廷专列, 因慈禧害怕火车的汽笛声破坏京城“气脉”, “每车以内监四人贯绳拽之”。1890年, 一位当朝官员这样感慨道:“任载之重如此, 脚费之轻如彼, 果能各处仿行, 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显。”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

材料三 甲午战争后兴办的铁路有津芦、芦汉、沪宁、汴洛、粤汉等, 而关外铁路也修建到营口、锦州等地。沪杭、广九等铁路也签约, 京张铁路也在1908年建成通车。

帝国主义也在中国竞相修建铁路, 抢夺路权。俄国修建了中东铁路, 德国修建了胶济铁路, 法国修建滇越铁路, 日本修建了台湾铁路等。

民国时期修筑的重要铁路, 有江浙地区的杭江铁路和山西境内的同蒲铁路。前者的特色是成本低廉, 边建设边运营收效快;后者是窄轨铁路, 带有明显的地方保护色彩。

——《李鸿章和甲午战后中国的铁路建设》

(1) 材料一、二中体现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对近代铁路的哪几种态度?请阐述他们的理由。

(2) 依据材料三, 概括甲午战争后铁路修建的特点。

(3) 综合上述材料, 指出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体现了怎样的社会历史进程。并指出在此进程中中国人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A 5.C 6.C 7.B 8.C

二、非选择题

9. (1) 态度:主张兴建或欣赏近代铁路;理由:铁路是国家富强和树立声威的途径, 有利于民生的改善。态度:反对或拒绝使用近代先进的铁路设施;理由:扰民情、坏风水。

(2) 特点:兴办和修建了大量铁路;一方面中国自主兴建铁路, 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抢夺路权;采取地方保护措施;注重效益等。

(3) 社会历史进程:近代化历程。态度: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发展。

现代的工业文明 篇10

高更生活在19世纪末的巴黎,巴黎是一个时尚的大都市,他在证券市场工作。对于后来的高更,一个野蛮人的形象,一个对原始美的追求,和一个穿着白领衣服,坐在证券市场工作的高更难以联系到一起。

1881年,在高更早期的一幅画作中《公园里的一家人》描述的是一个公园场景,画面中间有枝繁叶茂的树,右下角有高更的家人太太、孩子。整幅画色彩温暖,情调温馨,画面没有摆脱对光、对自然的描绘,光与色、线与形仍受到印象派的影响。太太戴着时尚的帽子,悠闲地打着毛衣,温暖聚集在这个小小的角落,仿佛人生所有的追求不过如此,淡淡地追求平凡的生活。然而,对于艺术家而言,这种稳定的轨迹其实隐藏着“出轨”的危机,安定在三年后打破了,高更辞去了工作,离开家庭,抛弃了他的太太和孩子。我所感触的是,如果不知道高更以后的发展,也许这幅画也许没那么感动,我们无法想象什么原因使得高更放弃了工作,放弃了家庭,但我们如果用宽容的眼光去看待一个艺术家的话,也许答案在我们自己心中。也许正是这种隐藏着的危机,是否也在提醒我们在工业高度文明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家庭,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都要把每一分每一秒小心去经营,看似没有问题的两个人,也许会发生问题,这样的危机感提醒我们如何去维持圆满。

二、寻找自己——对抗以巴黎为主的现代文明

对高更的探讨在于我们的人生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上,一方面觉得安全,同时可能觉得是无趣的。1886年,高更远离工业文明的巴黎,来到了偏远的、纯朴的布列塔尼,选择去对抗以巴黎为主的现代文明,画风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认为“印象派画的是眼皮下的东西,不是心灵深处的神秘东西”(1)。作品《跳舞的布列塔尼女人》中,整幅画面中心呈现三位布列塔尼的女人,她们背朝内,牵着手,围着围裙,胸前戴着红花,在收割后跳起了舞。画面颜色开始变得强烈,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受浮世绘的影响,装饰意味增强,画面中黑、黄、红、蓝充满节奏感,人与自然的完全融合,右下角的小狗无不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她们眼里没有拥挤的城市,用劳动去换取收获,保留了生活的简,她们是自然的,是没有伪装的,是快乐的。她们的节奏,她们的呼吸,没用工业的味道,正是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美,深深打动了高更,反思自己,寻求自己,最终以这样的方式对抗着工业文明。

1891年,高更漂洋过海,到了南太平洋一个荒野的小岛大溪地,对高更而言,他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了像天堂一般的地方,开始去画这些原住民。高更曾和记者说:“我想摆脱文明的影响,我只想从事非常质朴的艺术,为此我需要沉浸在未被开发的大自然之中,除了野人什么也见不到”。(2)这一时期高更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纯色大胆平涂,简化形体,线条明确,具有平面装饰的特点,忽略透视、明暗关系,表现出东方绘画中的象征主义。正如面对他最早描绘的大溪地画作《大溪地女人》,两个女人坐在海滩上,其中一个女人穿着白色的衣服,一头乌黑的头发,用一个布条扎着蝴蝶结,头发自然地垂在背后。这样的美是不经过修饰的美,对比现代都市女性的美而言,她们是不需要化妆的,没有口红,没有胭脂,没有香水。她们的身体是自然的,她们的皮肤是通过阳光晒过的皮肤,眼睛是多么的明亮,头上戴着花朵。高更却一直在做这样的对比,和他太太的对比,和主流时尚的对比,和工业文明的对比。而大溪地的女人,她们没有过时的说法,她们永远穿着自己织染的大花布,在高更眼中,她们成为了最简单、最纯朴的美,不是精油、化妆品带来的美,而是自然、大地赋予她们的美。当我们所透过高更这一切的行为来看,我们也似乎可以揣测出高更对美的追求和引发我们当代人对美的思考,他在这样一片土地上,感受到真正的生命力,不经过伪装的、不需要名牌包装的完全自然的身体。当我们被高更的画所感动时,我相信我们的心里也有一个充满原始自然的呼唤,我们也会有现代文明下伪装美的不安。当我们一旦面对最真实美的时候,我们会忽然发现人是不是开始脱离了最真实的自己。高更也许是第一个告诉我们,美是什么?美可能是回归到原始和自然。

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1897年,高更完成了一生创作中最大的一幅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幅画,用他的话来说“其意义远远超过所有以前的作品;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有同样价值的画来了”。在高更看来,他花费了余生所有的精力,在他的笔下,在体验过种种恶劣的环境后,把所有对生命的感动、对人性的思索,在一个月的癫狂之中,在与画布的摩擦之中,在融入一切原始与体验中,在与自身的斗争中,在与工业文明的对峙中以及在一切美好的原始大自然中,把它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他终于发泄了,把人生的生老病死,整个循环轮回的过程,以这样的一种形式表现出来,他最终对人生的领悟、对哲学问题的解答与思考、对全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的反思,将这幅画作推向了历史的高点。我们感动着艺术家丰富的生命形态与使命,我们感受与体验着大自然的美。我们能想象原住民充满灿烂的笑容,他们有着尊严,他们从容纯真,他们热情好客。我们同样也能想象城市生活的冷漠与疏离,无力与无奈。高更唤起了我们对于工业文明的反思,对于都市的自省。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是高更最伟大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高更所提出来的问题不仅只是原住民所面对的问题,也是全世界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当我们静下来去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它牵涉到人类所有哲学最根本的三个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样的问题是我们无法简单回答的问题,也许需要我们用一生的经历、不断积累的阅历去思索问题。人类面对孤独死亡与恐惧,面对时间的恐惧,当我们沉思在这些问题中时,也许会更有力去战胜这样的处境,去珍惜每个人所拥有的共同体验。画作主题提出了对人类终极问题的思考——人类对命运的无知恐惧和不知所措,导致自身过着毫无目的、周而复始的生活,从而提醒我们以怎样的生命形态而存在,高更是直接用画笔在布满结节和皱纹的粗麻布袋上画成的,画中的风景由蓝色、绿色构成,裸体人物用醒目的橘黄色,在蓝色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醒目。

参考文献

[1][法]高更.诺阿诺阿:塔希提手记[M].马振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法]高更.高更艺术书简[M].张恒林瑜,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3][法]保拉·高更.我的父亲高更[M].刘霞张奔,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4][法]高更.高更回忆录——此前此后[M].麻艳萍,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5][美]约翰·古尔德·弗莱契.高更他的生活与艺术[M].陈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法]高更.野蛮之书[M].韦白,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7][法]弗朗索瓦丝・加香.高更:我心中的野性[M].廖素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现代的工业文明 篇11

今年1-7月份,整个基建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完成了1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汽车产业完成了3.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整个基建工业完成了7千亿元,比去年增长12.3%;汽车工业为27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7%。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基建行业、汽车行业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长了7.6%,整个工业增速为9.3%,基建工业不仅起到了支柱性作用,而且起到了保增长的作用,产业结构正在很好的进行调整。

十八大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对汽车工业的永续发展起到了纲领性的作用。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不是持续发展,而是永续发展。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为人民创造美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的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十六大提出了“三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十七大增加了社会建设,十八大专门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最近我看到习主席汇报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中,其中讲了一句关乎生存的一句话,“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

学习了十八大报告,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到底中国的汽车工业为社会、为经济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发展提供了哪些正能量或者负能量?只有充分认识面临的形势,汽车工业才能持续的发展,才能永续的发展,才能真正的为生态文明建设,为整个社会经济的永续发展作出应该有的贡献。

从第七个五年计划,即1986年中央第一次在经济社会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汽车工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三十年快过去了,1994年颁布了第一个产业政策,2004年颁布第二个产业政策,2009年颁布了汽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在2000年第十个五年规划中鼓励“轿车进入家庭”,这些都是引起汽车工业巨大变化、推动性的政策,或者叫做正能量。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产业应该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这个地位不能改变,而是会越来越显现,越来越巩固。

我们每创造一块钱的产值,大概可以拉动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产值,汽车工业5万亿元的产值,实际上可以带动6万亿元其他产业的产值。汽车工业整个的比重占整个工业的5.85%,占整个基建工业的30%。汽车工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按照去年的计算,大概占1.56%,直接就业的员工过去有两三百万人,现在则超过了400万人。所以,创造和带动的税收超过1万亿元,像消费税、车购税,相应的加在汽车行业本身可以直接创造税收之外形成的税收。2010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整个税收比例大概在10%左右。因此,汽车工业对于稳定物价、扩大就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想这就是我们汽车工业完成的比较好的社会责任。

但是,另一方面,辅导报告里面也谈到了另一句话,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几百年的成就或者逐步显露的问题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十年压缩了,对整个社会、整个生态文明形成一定的影响。我们都很了解,汽车工业真正快速发展的新世纪十年,汽车产量从200万辆增加到今天的2000万辆,短短十多年时间增长了十倍。在这期间,汽车保有量累计生产了一万一千辆汽车,将接近一亿辆。我们现在有2000多万辆汽车被淘汰报废,这些淘汰报废的车去哪儿了?是不是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我们的填埋物占多大的比例?最近看到一则消息,废旧轮胎太多,烧了轮胎又引起火灾。欧洲到2015年对废旧汽车报废填埋物的严格法规不能超过5%,即95%的车必须都要利用好。过去2000多万辆汽车到哪去了,是不是真正实现了循环经济?是不是又带来了危害?这些都值得继续讨论。据我所知,2000年我们应该报废300万辆汽车,但实际报废的数量远远没有达到,这件事情汽车工业应该有自己的责任。

七八年前我参加法兰克福汽车展,大众的展台上有一个展示,他们把废旧保险杠现场制造成喝水的杯子,这个保险杠材料可以充分利用,不仅可以做成一般的玩具,而且可以拿起来喝水。我现在也了解了一下废旧汽车的处理,最难处理的是夹层玻璃,几乎是全部被填埋,填埋之后一两百年都不会降解。从这个意义上讲,按照2010年的数据,我们每年要消耗3500万吨钢材,200多万吨塑料,200万吨橡胶,100多万吨玻璃,按照标准煤计算,我们要消耗1380万吨标准煤,包括从电中折算过来的。从使用过程来计算,我们消耗了50%的石油资源,我们的排放物不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算温室气体),我们的排放物该怎么结算、怎么分担?有害气体的排放物大概在20%左右。这就是汽车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的问题。如今,不管是交通的拥堵,还是PM2.5,还是其他的有害气体等等,汽车工业都要认认真真的分析,我们所承担的责任才叫实实在在的社会责任。

十六大报告最后一句话讲,“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十七大最后一句话是,“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十八大最后一句话提的更高,“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大概四年前,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讲过一句话,“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要有利于人民的生活,要让老百姓吃的更安全,行的更便捷,住的更舒适,身心更健康,生活才能更幸福”,这让我回想起上海世博会时,世博会组委会专门安排我参观了汽车馆,这是上汽集团和通用公司共同创办的,组委会专家讲话时谈的更多的是“未来的汽车”。他们讲完了让我说一句心里话,由于当时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我加了一句话,“汽车让城市美好,城市就会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想,这既是汽车工业的责任,也是我们未来的美好前景。

现代工业中齿轮的失效 篇12

1 轮齿折断与齿端崩角

渐开线圆柱齿轮轮齿折断, 一般发生在齿根部分, 这是因为齿根部的回应最大, 而且有较高的应力集中。折断有两种:一是轮齿因短时过载或冲击过载而引起的折断, 另外是齿轮在多次重复的交变应力作用下引起的疲劳折断。这可用计算弯曲静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来防止。

2 齿面磨损

齿轮传动中如润滑不良, 润滑油不洁、设计选材不当和操作不当均可造成磨损。磨损可分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擦伤、腐蚀磨损和烧伤、齿面胶合。

2.1 粘着磨损

润滑对粘着磨损影响很大, 如润滑油层完整且有相当厚度就不会发生金属间的接触, 也就不会发生磨损。在相同油膜温度和压力下, 油的粘度高, 有利于防止磨损发生, 在低速、重载、极端温度、相对比较粗糙不规则的表面、供油不足和油的粘度太低的情况下, 油膜可能被破坏而发生磨损。此时的磨损在除节圆的大部分轮齿面上发生。

2.2 磨粒磨损与擦伤

当润滑剂不干净含有杂质颗粒或在敞开式的吃轮船顶中的外来磨粒, 或者在摩擦过程中金属相互作用产生的磨屑, 都可以产生磨粒磨损。严重的磨粒磨损会产生表面擦伤现象。此时齿根和齿尖磨损的最严重, 然而节线区域保持原状, 这是因为在节线处主要存在滚动方式的接触, 只有很小的或者根本不存在的滑移作用。如果齿轮的对中好, 且擦伤又不是由于齿面上孤立的微凸体引起的, 那么擦伤会扩展到整个齿宽。

2.3 腐蚀磨损

由于润滑剂中的一些物质, 诸如水和酸等污染物与齿面的化学反应造成金属的腐蚀, 这样就形成了腐蚀磨损。活性的极压添加剂也是造成腐蚀磨损的一个原因, 特别是齿轮在重载时更是严重;过分过热, 极压添加剂将加速腐蚀磨损;零件表面保留一层紧密的热处理造成的氧化物膜对抗腐蚀磨损有利, 这种作用甚至在碱溶液洗涤剂去油处理后仍能保持。如果在稀磷酸溶液中进行去游处理, 那么氧化物膜变为磷酸锰和磷酸铁镀层, 则对抗腐蚀磨损更好。如齿轮在热处理后进行磨削或喷丸处理, 则具有活性表面对锈蚀敏感, 降低了抗腐蚀磨损性能。

2.4 烧伤

尽管烧伤本身不是一种磨损形式, 但它是由于磨损造成而反过来造成严重的磨损失效和表面变质。烧伤是由于过载、超速或不充分的润滑引起的过分摩擦所产生的局部过热到高温, 这种高温足以引起变色和过时效, 或使钢的几微米厚表面层重新淬火, 出现白层。烧伤还对疲劳性能有不利影响, 损伤的表面容易产生疲劳裂纹

2.5 齿面胶合

大功率软齿面齿轮传动, 当润滑条件不良造成齿面强烈摩擦时, 易产生齿面胶合破坏。破坏较轻时, 在吃面形成沿滑动方向的擦伤沟痕, 破坏严重时, 由于局部高温, 形成齿面熔焊粘附现象。

3 齿面点蚀

轮齿进入啮合时, 齿面接触产生很大的接触应力, 脱离啮合后接触应力即消失。对齿廓工作面上某一固定点来说, 它收到的是近似于脉动变化的接触应力。如果接触应力超过了轮齿材料的接触疲劳极限时, 齿面上产生裂纹, 裂纹扩展至使表层金属微粒剥落, 形成小麻点, 这种现象称为齿面点蚀。实践表明, 由于齿轮在节线附近啮合时, 同时啮合的齿对数少, 且轮齿间相对传动中, 润滑油膜不易形成, 所以点蚀首先出现在界限的齿根面上。一般闭式传动中的软齿面较易发生点蚀失效, 设计时应保证吃面有足够的接触强度。为防止过早出现点蚀, 可采用提高齿面硬度、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增加润滑油粘度等措施。而对于开始齿轮传动, 由于磨损严重, 一般不出现点蚀。

4 齿面塑性变形

软齿面齿轮传递载荷过大 (或在大冲击载荷下) 时, 易产生齿面塑性变形。在齿面间过大的摩擦力作用下, 吃面接触应力会超过材料抗剪屈服强度极限, 齿面进入塑性状态, 造成齿面金属塑性流动, 从而破坏了正确的齿形。有时可在某些类型的齿轮的从动齿面形成“飞, 边”。设计中如对冲击性尖峰在和考虑不足, 在工作中会出现显著“飞边”。严重时挤出金属充满引起剧烈振动, 甚至大声断裂。

齿轮的工作情况和制造材料存在千差万别, 因此齿轮失效的原因也较复杂。对于齿轮失形的分析工作, 应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根据具体的失效形式、现场调查来查明齿轮失效的原因。有的齿轮失效是由几种原因综合作用而引起的, 因此, 要进行全面的科学分析推断,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提高机械传动齿轮质量, 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齿轮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合的机械零件。它在机械传动及整个机械领域中的应用极其广泛。现代工业中齿轮的设备中因磨损或其它故障而失效的齿轮甚为常见, 本文详细介绍齿轮的轮齿折断疲劳点蚀等四种失效形式, 并对四种常见失效形式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还针对不同的失效形式给出了预防改进建议, 这对机械设备的设计、加工、维护及使用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失效形式,分析,轮齿断裂,疲劳点蚀

参考文献

[1]吴宗泽.高等机械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1]吴宗泽.高等机械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

[2]林觉慧.齿轮失效常见的几种形式[J].科技资讯, 2007.[2]林觉慧.齿轮失效常见的几种形式[J].科技资讯, 2007.

上一篇:不稳定转子间骨折下一篇:英汉翻译中的反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