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下(通用12篇)
现代文明下 篇1
《喂——出来》这篇小说, 人教社教科书定为“科幻小说”, 也有学者说这是一篇反映现代社会的问题小说, 视角不同, 观点各异。我认为将它定为“科幻小说”也罢, 看着“问题小说”也好, 只是从情节内容入手, 对小说的主要元素“人物”缺少关注, 忽视了小说最重要的要素———人物。“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所以忽视“人物”这一根本来理解小说, 只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喂———出来》一文, 就作者塑造的众多人物看, 这篇小说应该是反映在现代文明掩饰下, 人们精神的缺失, 小说所折射的诸多问题, 归根结底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问题。
从故事发生的根源看。故事的开端是风来庙蹋, 为什么是“庙”, 而不是别的房屋?“庙”一般是人们烧香求佛的地方, 是一部分人心灵的栖息地。一直以来一般人的人生价值体系的象征, “庙”的倒塌, 正象征日本社会, 经济大潮已经冲击日本人的思想意识, 预示着日本人信仰的缺失。古代文明流传下来的道德和信仰等价值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 也轰然倒塌。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最可怕的, 所以, 在“庙”蹋之后有人在利益的驱使下, 主张将洞卖掉, 虽然一度有村民担心, “生怕会出现什么事情”, “必须赶快建造一座新的庙。”可惜当初人们的担心未能阻止荒唐行为, 当听说这样有更大的实惠时, 村民也就不再坚持。利益的驱使, 丧失了自己的原则。于是便顺利地将洞卖掉。如果重视人们的忧患意识, 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灾难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从探洞之人看。文章塑造了为了名利而忙碌的各类人。城市里的各色人等纷纷不请自来, 最滑稽的是学者, 小说说他们是“闻风”而来的, 但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利益的驱使, 记者、学者, 从最原始的“绳子系上称砣”到现代科技手段“做音频分析”, 然而, 在众目睽睽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 遭人耻笑。学者“把扩音机紧靠住洞口, 把音量开到最大限度, 震耳欲聋的声音源源不断地从扩音机里传了出来, 经久不息。如果是在地面上的话, 数十公里以外的人都可以听到这种声音。”但是却没有结果, 学者不禁心里有些发虚了, 他装着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样子关掉了扩音机, 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吩咐道:“赶快把它填掉!”在没有得到任何结果的情况下, 武断地做出填洞的决定。这样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也算做出了“科学决定”。
从商人买洞看。“填洞公司”的商业宣传广告真是煞费心机, 全是一派胡言。以欺骗的手段来迷惑不明真相的人们。“本公司有一个绝妙的深不可测的洞。据学者们估计, 其深度至少在五千米以上。这是容纳原子能反应堆的核废等危险物品的最好场所。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首先用“绝妙”和“深不可测”来指出该洞的不同凡响;其次“据学者们估计”一句, 用学者效应以壮其声势;再次用“容纳原子能反应堆的核废等危险物品的最好场所”来渲染其神奇作用;最后用“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来蛊惑人心。笔调暗含讥讽, 突出了投机商人牟暴利的险恶用心。
从填洞之物看。原子能反应废料的危害程度众所周知, 各国都高度关注, , 但是只因“人们都只愿意在生产性企业或商业公司工作, 谁也不愿意和各种各样的垃圾打交道”, 所以扔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官员丢失文件是那样的神情悠闲, “外交部和国防部把那些用不着的机密文件连同保险柜一块儿扔了进去。随车前来执行监督任务的政府官员们, 很轻松地谈论着打高尔夫球的事情, 而那些职位较低的工作人员, 则一边扔着各种文件, 一边谈论着弹球房的事情”。年轻的人朝三暮四, 当年那“天地合, 海石烂, 不敢与君绝”的诺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 地位的变化, 早已淡忘。扔掉记载感情心路的笔记本, 销毁了见证美好婚姻的戒指和结婚照, “心安理得地谈起了新的恋爱”。警察把那些伪造得极其巧妙的假钞票没收来以后, 也统统交给这个洞处理, 从此便可万无一失了。而犯罪分子们则把各种犯罪证据都悄悄地扔进了洞里, 以为这样就能逍遥法外了。
总之, 《喂———出来》所揭示的不仅仅是环境问题, 而是通过用荒诞的形式来展示现代人现实生活的真实, 在批判现代人终极精神价值的失落和整个的建立在享乐基础上的现代文明的贪婪成性。所以文章的主旨应该对人类良知的拷问。是作者对良知、正义、道德的呼唤, 用这些来填补人们思想上的黑洞, 飞出来才是崇高、纯洁、美好的人类前景。
现代文明下 篇2
崛起之旅,革命领航(上篇)
【背景材料】
材料一.国庆60周年阅兵式
材料二.„„这是一个里程碑,而且是一个值得中国领导人和人民回味的时刻。回望过去,值得他们庆贺的事情很多。„„当很多人认为美国正陷入长期衰退的时候,中国的崛起似乎气势如虹。中国越来越视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摘自【香港】秦家骢《庆贺的理由》 材料三.海外说这是中国人的“时刻”,这并不为过。这的确是应当让中国人感到骄傲的“时刻”,大家一起来庆贺这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头一个甲子的确来之不易。但庆贺的时刻,更是反省的时刻。„„
——摘自【新加坡】郑永年《下一个甲子,中国仍需解放思想》 【问题导入】
“庆贺的时刻,更是反省的时刻”。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既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不懈奋斗的追求,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也是借鉴他国崛起经验的反映,比如美国。回顾美国崛起的历程,从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布建国,到1789年
过程:
领导机构——大陆会议
领导人物——华盛顿、富兰克林、杰斐逊(代表南北资产阶级)
1775
开始---来克星顿的枪声
1776
建军—-
的支持,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加速了西部大开发。
影响(史家评论)
材料一.这场战争最终清除了联邦只是一个各州的联盟而其成员可以随意退出的观念。如今成功地取代它的是另一种观念,即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
—— R·帕尔默《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内战后,北部工业资产阶级掌握联邦政权,统一的全国资本主义市场向纵深进一步发展,各种鼓励工业的积极措施与
已经为我们制定了我们的政策;世界的贸易应该而且必须是属于我们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纵观世界现代化史,荷兰、英国、美国、日本等先行工业化国家,在追赶前行国家的过程中都花了一百年的时间。荷兰在1600年至1700年超过意大利成为国际化贸易的先驱,英国在1700年至1800年超过荷兰成为
革命
这次农业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加快了垦殖西部土地的过程,使美国的耕地面积迅速扩大。”这一成就主要归功于
A.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的开始
B.《宅地法》的实施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D.废奴运动的高涨 4.美国某学者形象地说:“美国诞生于农村,后来搬于城市,这个过程是19世纪后半期完成的。”19世纪后半期美国迅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19世纪中期初步完成工业化
B.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C.林肯政府颁布实施《宅地法》
D.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
5.“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崛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
A.英国、日本
B.法国、苏联
C.德国、美国
D.英国、美国
6.1931年,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病重期间,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向全国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A.贝尔
B.马可尼
C.爱因斯坦
D.爱迪生
7.法国学者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一书中写道:“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的都是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上述材料实际上表明
A.美国已经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 B.法国已经沦为美国的经济附庸 C.美国的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D.美国实现了向帝国主义的过渡
8.20世纪中期以前的(美国)泽西城,曾有过令人自豪的“黄金时代”。那时候,“没人关心环境”“烟囱冒烟就意味着工作(的机会)”,火车昼夜呼啸,烟囱喷出浓烟,河水散发恶臭„„此处“黄金时代”所指的历史时期是指
A独立战争时期
B.南北战争时期
现代文明下 篇3
关键词:政治文明;公民;有序性;政治参与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4-0091-04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生活的重要表现,它反映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文明为政治参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民参与政治的程度也会不断提高,而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1]然而,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无序问题依然存在,并不可避免地制约着政治文明的建设。
一、政治参与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概念的基本界定
1.政治参与。由于各国研究者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所持的政治视角和思维方式不同,对政治参与含义的理解和认识也有所不同。概括国内关于政治参与的有代表性的诸种说法,结合当前各国政治参与的现实状况,笔者认为,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政治权力体系的活动及重大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其主要内涵包括:一是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而普通公民就是以从事非政治性工作为主业,而又有必要介入政治活动的人,这样就将政治参与者与政治职业者区别开来。二是政治参与的客体是政治权力体系的活动以及重大的公共政治生活。政治参与并非囊括所有与政治相关的活动,它主要是指对政府施加影响的活动,也就是政府的活动。三是政治参与是一种多目的、多形式的政治行为,是客观的政治活动,而不包括主观的政治态度。四是政治参与在本质上也体现了公民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并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五是合法的政治参与和非法的政治参与皆是政治参与。现代国家普遍确认公民的主人地位,因而,政治参与是体现公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尺度,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2.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认同现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为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良性互动、为提高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绩效而进行的各种有序的活动,包括各种利益表达、利益维护的行动。这种活动是依法的、理性的、自主的、适度的对公共事物或政府决策进行个人或集体意愿表达的行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从广义上说包括依法的政治参与行为和有秩序的参与行为。有秩序、理性的、自主的、适度的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外在表现和真实体现。政治文明的一切建构最终都要通过政治行为体现出来,政治行为文明应成为政治文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参与作为政治行为的方式的组成部分。政治本身就是“众人之事”,因此,任何形式的政治行为都是一种群体行为或涉及群体利益的行为。而只要是群体行为,必然就会有一定的程序和规范。程序和规范的形式,具体反映出政治行为文明的程度。因此,“有序性”就成为政治行为文明之根本。在政治行为范围内,有序才有文明,无序则无文明,政治行为建设就是要围绕着如何加强政治行为的有序化这个中心来进行,切实有效地推进政治行为的有序化。而无序、失序的政治参与必然产生负面作用,不仅会造成社会价值与人们追求理想的严重冲突,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政治衰退,还会出现秩序混乱、权力失控及国家、公众利益的严重受损,甚至酿成政治暴力和政治动荡,以致军事政变、战争等。
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1]这一问题的提出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公民政治参与的高度重视和决心,也是把社会公平正义赋予了民主的新意义,更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新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政治,没有民主政治,就没有政治文明。胡锦涛同志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完善的民主政治是一种参与政治,又是一种有序的政治。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过程。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建设,以利于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同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意味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主体,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一切其他形式的具体化的国家权力,都是由这一最高权力主体产生和派生的。追求广泛而自觉的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本质表现。只有公民进行广泛而自觉的政治参与,才是民主政治的成熟形态。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必然选择。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国家各级政权机构选举实施的必要前提。例如,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最一般、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只有公民自觉地参与选举,选举活动才能真正开展起来并选出能够代表人民执掌权力的人。因此,公民参与选举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决定着选举的成效。按照我国现行政治制度,在政权政治的层面上,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权力机关的方式来行使和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的。公民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代表进行自我管理。其次,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各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决策民主化的基础。各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的决策必须反映人民的意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了解人民的意愿。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主体相继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决策建立在人民意愿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民主决策,就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使人民群众能够主动地向政权机关反映自己的利益要求,进行广泛的利益表达。这种利益表达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参与。再次,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人民监督权力的基本途径。由于公共权力能够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的分配,因此公共权力极有可能被私人滥用,也就是说,人民选举出来的权力掌握者,也有以权谋私的可能,因此,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对权力的掌握者进行监督,以保障人民的利益,这是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之一。
2.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尺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有序的政治参与就是在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不断调整和规范公民的政治参与活动,使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也只有理性的、自主的参与政治,选择理性的行为参政,才可以使参政者的意愿能够较为准确的表达。而参政行为的不理性,则会使执政局不能完整准确地了解参政者的意愿,耗费大量社会资本,引发社会动荡。亨廷顿指出,在政治系统内部,政治稳定与否取决于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比率。[2]我国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分化加剧,利益差异也呈多元化,但是各种利益之间缺乏一种完善的整合机制与协调机制,利益诉求的渠道不够畅通。如何防止“参与危机”和“参与爆炸”,避免政治参与的失序,是中国政治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我国,政治参与中出现的无序状态对和谐社会的创建起着消极的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无序表现为政治参与的被动化和表面化还比较普遍。政治参与的实质是人民政治权益的实现,其基本形态是群众当家作主。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往往表现为缺乏对政治生活的关心,缺少对社会公共事物的责任心。即使参与也是流于表面的宣传鼓动、组织号召和从众行为。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等的制度落实还常常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非理性的政治参与还时有发生,如越级上访、非法集会抗议、蓄意滋事、聚众闹事、冲击公共机关、暴力对抗围攻等。[3]公民参与的无序,如果超出了现有政治制度所能承受的力度,就可能引发动乱,失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局势。无序参与是国家稳定的大敌,带来的是国家的灾难和民族的悲剧。
3.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推进民主法制化的进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完善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制国家,使法律成为整个社会管理的最高准则。政治参与必须依法有序进行,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正常功能和作用,实现它作为利益表达和政治诉求的手段,维护公民自身的利益。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人民群众依据宪法所赋予的权利,通过法律所规定的管道,有序有效地参与政治,向政治系统表达各种利益要求;人民选举并实行监督的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制定法律将人民群众中共同的意愿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为法律规范;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监督相关国家机关依法对社会进行的公共管理与司法活动,从而实现、发展与维护人民的利益。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在实际中,公民的利益表达、政治参与尚缺乏一些法定的具体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扩大,势必促进各项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公民的政治参与只有在法律规范的框架内,通过自主、理性的方式,有序地进行。
三、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思考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教育的普及以及广泛的传播媒介的增加,人们的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在高涨。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举措。
1.加强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正确引导,创建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政治参与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一种高度民主的政治体制同有高度政治意识的公民的有机结合。人民群众政治素质的高低,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高低。只有成熟、理性的公民才能真正地行使政治参与的权利。如果参与主体的素质参差不齐,很难达到应有的政治参与的能力,导致随大流毫无主见的政治参与,容易引起政治参与的失败和政治的不稳定。列宁曾经明确地指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4]从我国的社会发展来看,由于长期受传统政治文化的束缚,民众的民主意识并不强,更由于建国以来,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对民主制度的践踏,使人民对政治心存偏见。尽管改革开放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但人们的政治参与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实践证明,政治文化建设是培育公民的政治价值和政治信念,提高公民对政治制度、政治过程和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的认知水平,形成有效的政治参与行为模式的重要保证,必然对政治参与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努力致力于基础群众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公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培养公民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参与技能,政府有责任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引导和培育公民的民主价值观念,创造适宜政治参与、包括网络政治参与的良好的文化环境。对群众进行法律和管理培训,使他们增强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放弃过激行动。
2.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程序化。邓小平曾十分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的问题更重要。这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5]为此,要高度重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并用法律的形式将成熟的制度固定下来,使得任何领导人都不能随意更改或置之不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真正建成法治国家,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进而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实现公开化、平等化和非暴力化的政治行为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着重指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如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和监督制度,赋予人大实际可操作的监督权、质询权和罢免权等。同时建设权力的制约机制,权力如果不分开就是集权,就会导致专制或独裁。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就是法治,要树立宪法的权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3.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直接民主领域,真正体现民主的真实内容。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民主的传统也相当薄弱,民众的民主意识并不深厚,而面对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人民的民主意识虽有很大的提高,但政治参与形式化、表面化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农民的素质不高,不适宜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而农民本身的民主意识单薄、自治观念不强,不能有效地行使民主权利。因此,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制度的落实常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同时,目前国家所能提供的政治参与渠道还远不能适应多种阶层民众政治参与的需求。因此,必须改变公民政治参与的表面化和形式化,使公民的政治参与不只停留在公民行使选举权这样的间接民主的范畴内,而是要逐步尝试使公民的政治参与进入到更多的直接民主领域。在参与的主体上,除了可以扩大公民个人的参与外,还要扩大以团体参加的政治参与。而且在参与形式上,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以超时空、高速度、多媒体、大容量和交互性等特点,在当今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网民”的政治参与也在逐步加大,“政治博客”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电子政务平台成为网络政治参与基本途径。因此政府要主动应对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发展要求,建立电子政府,创造电子政务平台。而网络政治参与可能导致对政治认同的危机、直接民主的失度,以及政治斗争的失控。在网上直接表现为政治谣言、政治牢骚的广为流传和政治盲从、政治冷漠、政治狂热、网络攻击等。要使这些非制度化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变得有序,就要进行技术创新,实行“注册参与”,包括公民身份的实名注册,也包括网民身份的虚拟网名注册,以保证公民符合法定政治参与权的规定性,也体现网络政治参与自主权的选择性。[6]在不断拓宽和创建新的政治参与渠道的同时,政府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增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树立政府的形象,增强政府的公信度。通过举办听证会、新闻发布、民意调查,在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与公民就政策问题的形成、备选方案的拟定、政策方案的选择等进行磋商和谈判。进而逐步扩充、加大、增加和提升政治参与的形式、途径、领域、机遇、层次和质量。
总之,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公民、国家、社会三者良性互动的形式,既是政治制度完善的需要,也是政治制度完善的结果。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将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内容。如何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形式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开辟。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10-16(1).
[2] 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3] 蔡娟.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1):172.
[4] 列宁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 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现代文明视野下刑事法学的新发展 篇4
刑事法学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法制发展过程, 解放后, 刑事法学的发展更是曲折, 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只是面对我国刑事法学发展中的种种问题, 我们还需进一步研究其基础的、根本的东西, 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为我国刑事法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机遇。
二、法制是现代文明建设的基础
(一) 现代文明视野下刑事法学建设的意义
现代文明是人类在漫长的改造自然、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优秀成果成果, 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古至今, 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法”, “法”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文明的核心要素。首先,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中, “人治”难免有偏私, 法治更容易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依法治国,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建立文明高度发达的和谐社会的基础。其次,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积累是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 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相对有序、稳定的社会环境支持,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 是确保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础。再次, 现代文明发展中, 对于人权的尊重, 人类社会的公平、公正、稳定等更加重视。法律是现代文明社会维护社会安全, 解决社会发展中矛盾, 消灭社会不安定因素, 打击社会丑恶现象的关键, 是社会文明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约束公民道德规范的根本, 法不明则国易乱, 国乱则民生忧患。因此, 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更需要只重视刑事法学的发展, 以促进立法、建法、依法等环节的发展, 使其更能体现现代文明的特点,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二) 我国刑事法学发展的历程概述
广义的刑事法学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及其刑罚的一般规律及其刑事立法、司法理论概括的综合科学。主要包括规范刑法学、理论刑法学、外国刑法学国际刑法学还包括刑事政策学、刑罚学、犯罪学等等。在我国历史中, 最早的一部刑法解释的著作为《春秋折狱》, 该书这主要以经文释义的方法判解刑事案件, 在刑法发展的历史上有解释学意义。唐朝时期, 《唐律疏议》将我国的刑事法学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一方面, 《唐律疏议》摆脱了以经文诠释刑律的方法, 实现了我国法律释义学的“转正”, 标志着我国规范刑事法学的形成。另一方面, 《唐律疏议》主要体现的是官方对律文扩大或缩小的解释, 并未脱离我国古代民刑混杂的法律状态, 刑事法学的实体与程序还是难以区别。进入中国近代史, 我国的刑事法学受到了“洋学、洋法”的冲击, 大清国在灭亡前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法典式刑律, 即《大清新刑律》, 该部法典未及实施大清朝就烟消云散了, 全面的、系统的刑法研究未能形成。直到我国的新民主革命成功后, 较为完整、系统的中国刑事法学才逐渐形成。进入新中国以后, 我国刑事法学的发展更是一波三折。
(三) 建国后我国刑事法学的发展
1949年建国之始, 我国对于刑事法学方面的探讨特别重视,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立法运动, 刑事法学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刑事诉讼阶段等问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直到四十年代末期, 我国刑事法学的发展逐渐进入“冰期”, 进入五年代后, 建国初形成的刑事法学理论、体系、立法等被统统抛弃, 刑事法学全面引入前苏联刑事诉讼法学理论。这段时间刑事法学建设的重点就是归纳和总结新中国刑事司法经验及对探索刑事诉讼法学体系。进入八十年代末期, 我国的改革开发政策给我国法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受“拨乱反正”思想的影响, 刑事法学发展得到了复苏, 学者开始研究法律的平等、检查机关的法律监督等问题。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原则、制度程序进行了较广泛、普遍的解释。此外, 还有《刑事证据理论》、《证据学》、《刑事诉讼证明论》等著作, 揭开了我国刑事法学的新局面。1997年后, 我国逐渐兴起了刑事法学的一些基本范畴进行专门的研究, 如形式起诉制度、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等。现代文明背景下, 我国的刑事法学一方面继承了我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因素, 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文化能力。另一方面, 批判的接受了其他国家刑事法律体制 (如美英、前苏联等) , 通过对其法律理论的扬弃,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我国刑事法学的建设和完善。现代社会快速发展, 现代文明日新月异, 我国刑事法学的发展要紧跟时代, 才能有效的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保护作用, 维持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我国刑事法学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 我国刑事法学发展现状
我国刑事法学发展自复苏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我国依法治国方略毕竟起步较晚, 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 当前, 我国刑事法学研究比较偏重于公共安全的立法, 刑事法学的价值取向存在较大争议, 争议的核心是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保障, 刑事法学立法究竟是以社会为本还是以个人为本, 还是两者并重, 进一步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有待确定。第二, 当前, 我国刑事法学的实践比较重视重打击犯罪, 对于个人权利保障的制度相对缺乏, 在具体的打击犯罪的过程中, 往往会造成一定的个人权利受到侵害事件。第三, 我国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在刑事法学发展中, 一些研究人员忽视这种差距的存在, 一味的倡导西方国家的“民主、自由”不能正确的吸收和学习外来的刑事法学立法经验。例如, 近期的“大胆用枪”的争论就较受社会关注。在美国“大胆用枪”是警员保护自身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 因为美国允许私人拥有枪支。在我国, 枪支管理严格, “大胆用枪”背后造成了一些列的刑事法学问题值得社会的思考和探讨。总之, 当前我国刑事法学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个人权益与社会权益之间的不协调。如何结合当前形势, 在现代文明视野下发展刑事法学, 一定要立足根本,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理智的、科学的吸收外来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科学选择、科学发展。
(二) 现代文明视野下刑法学发展的思考
当前, 我国刑事法学的现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致使个人权利得不到良好的保障, 特别是被告的人权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遭受侵害得不到伸张。这也是国际社会“怀疑”我国“民权、民主”的重要方面。过于重视社会价值取向的刑事法学发展已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立法要求。过于偏向人权的“人本主义”又不适应我国国情, 不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 过于强调人权利的本位主义有一定的极端性, 西方国家刑事法学的发展经验已证明, 过分强调个人权利, 可能带给社会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有损于社会公共利益, 造成社会大众利益的受损。过于强调惩治犯罪, 会刑事法学缺少人性化, 难以体现人在社会活动中的本质地位, 即使在短期内能看到一些有利于社会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维护的效果, 但不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易造成乱用职权、草率频繁侵害公民权利等不良影响, 最终为社会的不稳定埋下隐患。现代文明下, 人们的自我意识发展迅猛, 被告者人权的思想被社会广泛认同, 社会本位和人本位价值观的冲突日益明显, 站在不同的立场, 社会安全、公共利益和个人人权的发扬一样重要。如何保证科学立法, 在协调矛盾、打击犯罪的同时又能最大程度的保障人权, 是现代文明下刑事法学发展研究的重点问题。一方面,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 犯罪客体的内涵不断扩大, 犯罪主体也日益多样化、国际化、法人化。刑事法学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另一方面, 各种自然发展种类和总量不断的增加, 犯罪的手段、形式、思想等日益多样化, 社会惩罚打击犯罪的成本不断的增加, 而一些犯罪的成本却在“人权”的掩护下逐渐降低, 严重影响了公共秩序的维护成效,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 现代文明视野下刑事法学发展趋向分析
现代文明下, 我国刑事法学的发展要客观的认识到我国立法环境、局势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理智的学习和吸收西方国家刑事法学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智慧的应用我国的传统刑事法学观念, 将其精华巧妙的融入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中, 结合我国国情思考刑事诉讼制度等刑事法学的发展。第一, 重视刑事法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引用国际上的普遍做法, 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发展刑事法学的文化研究, 注重引入方式与我国国情的适应性, 使刑事法学研究能在我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发展。第二, 认真的研究基本诉讼概念和理论思想, 逐渐的完善我国刑事法学发展中的缺陷, 规范我国现有刑事诉讼的制度, 使其能配合我改改司法改革发展, 并能使我国刑事法学在现代文明环境下有效的结合我国具体的政治、经济等发展, 建立一个科学的、人性化的发展观念, 完善公开审判、陪审等制度等, 弥补诉讼条件、诉讼行为等方面的不足。第三, 加强诉讼基础理论研究, 推动刑事诉讼认识论和诉讼心理学研究进展, 促进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发展。第四, 拓宽视野, 将刑事法学的研究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起来, 更深层的挖掘现代文明下法治观念的价值与内涵。第五, 注重取证制度的技巧性研究。一方面, 证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 传统的取证方式太过粗糙、笼统, 不利于现代文明下刑事法学的发展。另一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 刑事法学的犯罪手段越来越偏向高科技, 取证也要随之发展。例如人身识别取证, 从最初的指纹认证, 到后来的DAN识别等, 高科技的取证技术确保了取证的真实性、准确性。第五, 加强刑事诉讼基本价值研究, 寻找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和个人权利的最佳切合点, 强化对犯罪公民的人权保护。例如逐渐废除所有非严重暴力犯罪的死刑设置, 使我国刑事法学中死刑审判更能体现“人本主义”, 促进人权的最大发挥。一方面, 避免过度的重视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 造成刑事立法的专制形态。另一方面, 避免片面的强调个人权利的保护, 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国家安全危机。第六, 创新刑事法学研究观念, 科学划定犯罪圈, 增设赦免制度。例如取消对新生儿母亲及70岁以上老人的死刑判决。第七, 加强网络犯罪的立法,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网络为基础的各项犯罪的惩处力度, 例如网络金融犯罪、网络证券犯罪等, 严厉打击新型犯罪。第八, 增加刑事法学审判的可选择性, 对严重的故意犯罪的犯罪主体的判定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 保障公正审判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从思想、道德上拯救社会犯罪主体。第九, 逐渐的改革目前的劳动教养制度, 在新时代文明的引导下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切实的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对于社会违法行为, 从心里、人格、思想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纠正, 在保障人权的基础上实现刑事立法对社会秩序管理、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四、结语
我国签署《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 国际刑事法学的基本准则对我国刑事法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特别是社会公共安全与个人权利、死刑等一些问题, 成为现代文明视角下我国刑事法学发展的重点研究问题。研究其一般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实际国情, 妥善的处理这些问题, 在遏制犯罪、矫治犯罪的大形势下, 增强人权保障的力度, 是我国刑事法学发展的新趋向。
摘要:刑事法学的研究和发展是打击犯罪,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础。在现代文明高速发达的今天, 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秩序维护形式, 刑事法学的发展遇到了较多问题。社会秩序、社会安全与个人权益的冲突、协调, 是现代文明视野下刑事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如何在刑事法学发展中兼顾两者权利, 是确保刑事法学在现代文明中创新发展的需要。本文就这一矛盾的存在与当前刑事法学发展的现状展开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现代文明视野下刑事法学发展的趋向。
关键词:现代文明,刑事法学,社会秩序,个人权利
参考文献
[1]苗泽一.刑法国际化环境下的我国刑法发展[J].法制与社会 (旬刊) , 2012 (23) :16-17.
[2]周道鸾.对死刑替代措施的几点建言[J].民主与法制, 2012 (05) :34-35.
现代文明:《干爹》 篇5
小品简介:国家人才是实现人才强国的核心竞争力,千里马需要伯乐慧眼,红花还需要绿叶扶持。本小品通过挖掘在剧本写作与形成过程之中,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于简单事件里体现人生哲学。
地点场景:李老根工作室,一落地屏风,一桌,一椅,桌上有一台电脑。
人物:
约稿人赵先生
、李老根工作室人员小根、阿愣
赵先生(敲门):干爹在吗?
小根(在电脑前炒股):这里是李老根工作室,没有干爹。
赵先生(进门跌倒):这不干跌!听说你们在春节晚会要演出小品的任务,剧本小品向社会公开征稿。我送剧本片约呵。这不又赶上机会了。千里马需要伯乐慧眼,红花还需要绿叶扶持。麻烦你从生活大局出发,适应改革开放形势,从有利人才脱颖而出的角度来用剧本哟。
阿愣:我们的向公众演出剧本有严格的艺术标准与舞台要求,这回让你白跑了。
小根:
也就是说,可能会让你干跌。
赵先生:既然来你们这边,这个干跌我认了。这回门槛太高,我老是跌倒。
阿愣:
你说的是啥门槛。
赵先生:就是剧本舞台艺术的创作拜师学艺啊,以后要多认干爹,向干爹们学习,省得在这边干跌。
小根:(洋洋得意)我除了剧本创作外,平时还喜欢炒股,平时进的一些绩优蓝筹股都不会大跌。也不会白干跌,我是炒股的大师。
阿愣:炒股票跌了也白跌。省得认你师父,认你干爹。
小根:不能高兴得太早了。这不金融危机卷土重来,这回股市又跌了,才刚刚干跌。
赵先生: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先生持有的华谊兄弟股票,时常狂跌,跌了好,跌了好。干跌股票便宜。
阿愣:听说现在舞台喜剧元素增加了干跌的要素,一走台就故做跌倒。招观众大笑,所以表演这门学问看来是少不了干跌。
小根:这么一说,你是真正干爹,我成了干儿子。不长教师爷水平。
赵先生:上回我带一些拍卖品进拍卖行,这东西摆明是大师鉴定的珍品,这回拍卖行又不受拍。差点进去拍卖行,认拍卖行这个干爹。哈!这回拍卖这次干跌,我也只好乐意认了。
阿愣:你为啥需要进拍卖行,认拍卖行老板这个干爹。
赵先生:因为我要把我家珍藏的祖传珍品,赶紧拿去,进拍卖行拍卖,就是为了按时返还,去银行按揭大楼的那笔房款,好过上宽松的好日子,这老天又回轮到我干跌。
阿愣:你去拍卖行带的是哪种古董珍品,有无国家级大师鉴定证书。
赵先生:记得上回我带去拍品去拍卖行,是一尊我家祖传的珍贵的清代“大清康熙御制”款铜观音,大师说是一件孤品,很珍贵的。这回碰到我收藏来个干跌,又把宝贝东西搁在家里,房款也按时还不了,真的被家人责怪得狗血喷头。我是巴不得一头钻进地里,多认几个亲干爹。
小根(站立):你平时思想觉悟高,在单位一直想成为一名党员的标准。但在单位你与同事关系就不和谐,自己不会团结同志,只想叫同志干爹,这回也当然轮到自己干跌。所以对你来说党员门槛一直还是挺高,这不又是重大干跌了。唷呵!
赵先生:没的说,这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门槛。我想要成为真正不是干爹也没那个门。股市涨,我们的股票也跟着膨涨了。照这么说,我认为,你要是再干跌,以后该叫我干爹。嘻!
赵先生:你们吵闹大半天,为啥就不考虑一下,用我剧本,好让我高兴。
阿愣:
你平时创作的那小品剧本,总的说来应该是积极向上,反映乐观向上的现代人文风貌,才不至于白跑来回,又是干跌。
小根:
我说啊!当前的观众口味就难调,要着重考虑现代观众感受与评论,上座率也是关键,票房更不能白干跌。
赵先生:我这个小品剧本,取名就叫《干爹》,你总不能让我这部《干爹》白干跌吧。
阿愣:
这个剧本展开表演时,是不是还需要我们在台上做跌倒的功夫,招来大量观众好奇,好赚观众眼球,也才有好的票房呵。不然啥叫《干爹》,那是现代舞台艺术的`喜剧元素。
小根:这好象不是小品是相声。
赵先生:我这剧本适合三个人表演,是名副其实“三人传”。关键是表演者要挖掘生活,体验生活。我这个人在东北长大,就习惯东北农村生活味。在那里,为学写剧本,学演剧本,我认了好多“干跌”。
阿愣:我看凭你在舞台上艺术深厚功底,和你对这部小品《干爹》深刻理解。那肯定是一部好小品。有人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时常跌倒是因为没有遇上伯乐,因此明明是在眼前是一匹好马,也看成是一匹病马,这世上更没有千里马了。
小根:(哽噎)我们李老根工作室认的干跌还少吗,为弘扬国家地方艺术文化跌倒多少回,流过多少汗,受过多少活受罪。
赵先生:听你们一说,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了。这红花也必须有绿叶扶持,才会生动感人,相互衬托嘛。关键是,对这小品看你们敢不敢采用,敢不敢演,看你们有无胆量与气魄,为啥不来个老根不老,松树常青,红花常绿哟。
阿愣:这一年到头,大家为了轻松一下,不就为了图一个乐乐,就喜欢看那种在台上经常跌倒的表演。
赵先生:很好!既然你们想当伯乐,我就是千里马。你是红叶,我就是绿叶。不,我是红叶,你就是绿叶。也好让社会大众品评了,也好让我有一个上舞台机会了。这回我还要赶紧回家看看春节联欢晚会,与家庭好好团聚,再拜拜我的铜观音。为了美好的明年祈福。
阿愣:我看赵先生,你那剧本就留在我们这里,我们做伯乐了,先让我们专家看看,如果行的话,就会拍卖。这回你糊涂了吧,产品质量也是需要保证的,其实本来就不需要你进拍卖行那里白认干跌。
赵先生:听你这么说,今天让我出名,明天李老根工作室也会跟着我出名了。
小根:没错,我看凭你艺术表演的深厚功力,有了你这个《干爹》剧本,我们也不会再干跌,这是李老根的福气,也是你《干爹》的福气。
赵先生:哟,这回你认我这部《干爹》,我的艺术创作再也不会白干跌。希望大家好好陪我这部《干爹》剧本过好年,看看我这部《干爹》剧本迎新年。好好享受没有干跌的家庭欢喜。我就回家了,看春节联欢晚会去。
现代文明反思录 篇6
中国文化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运用。是一种智慧的文化,中国文化不是为知识而知识,而是更好地运用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其实知识本身是死的东西,不是力量,只有运用起来发挥了它的作用才是力量。智慧才是力量。我们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并没有继承传统理念,还停留在知识的传承,所以没有创造性人才,没有继承优良的传统。
我们提倡启发式教育,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而现在,我们是在灌输,学生是被动式接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学生是背着麻袋来学校背知识。中小学那种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把学校看作监牢。
所谓“因材施教”,我们现在是统一的标准,统一的答案,包括语文。学生只能去背诵,不可能去创造,因此教育应该是启发式的因材施教,否则无法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我们的教育是一种“为己”教育
孔子说,古人学习是“为己”,今人学习是“为人”。字面上,古人学习是为自己,今人学习是为别人,实际不是,这也恰恰是我们学习的根本,荀子对孔子这句话有解释,“为己之学,美其深也”。学习是为了完美自己,先体悟,然后落实到行动中,让自己有所受益,成为“美人”。屈原楚辞中有很多赞扬“美人”即君子之处。
教育的目的是为让每一个受教育者有所收获。“为人之学以为轻度”,“入目而出乎口”没有经过心,就不会落实到行动中去。而中国的教育是“为己之学”是为了完美自己。
要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正名。现在这句话成了自私自利作恶的借口,实际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能通过学习来完美自己的话,天地也不会容忍他。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完美自己,否则天地不容。这也是中国教育的根本目的。再进一步,若要成为社会大众的楷模、表率,就要成圣成贤。
天生、地养、人治
在这个世界,所有的学问知识都是围绕天、地、人。天生万物,地养万物,人在中间,人本身是万物中的一员,没有其特殊性,其他的万物在天地中被规定好的,没有任何主动性,而人不仅被规定好,而且有独立性和主动性。“天生、地养、人治”三者并列,人的治是参与到天生、地养之中。我们如何运用天地、万物?其实无非“天地人”之间的关系,统一的规律,统一地贯穿在其中的道理。
近代,分门别类学科兴起,自然科学是狭义的称谓,使得天文、地理、人文完全割裂开来,使得事物与事物之间根本性关键的东西被割裂。认为只有定量、定性地去分析才是科学,否则就不科学。
离开人的主观性,就不可能客观地认识人类的客观世界,从量子学以后,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世界是不可分的,人的精神世界参与到客观世界的运动之中。
现代的科学家逐步向传统回归,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取之不尽的启迪现代科学发展的智慧。
文化要保持多元性
从19世纪之末,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中国对自己的传统丧失了信心,当时的确是一个时代的课题,船坚炮利,看到了物质文明的强大,从洋务运动学习物质文明,经过30年到1893年学习成功,打造成北洋水师,但甲午战争击垮了北洋水师,所以洋务运动破产,认识到光是物质文明还不够,还需要学习制度文明,1898年戊戌变法,到1900年的辛亥革命。而百日维新告吹,于是想模仿法国大革命,虽然推翻王朝,但是整个社会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步。
人们开始反思,还是在人民的观念上,制度是以家为国的宗法血缘观念,这是儒家立脚点,认为儒家是为封建王朝服务的,于是就有了批判儒家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达了高潮。彻底批判儒家中国宗法血缘关系,提出“德先生”“赛先生”,即科学、民主,要彻底推翻中国文化,提出要以西方文化为根本。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提出“和魂洋才”,中国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在当时遭到了批评,认为体用不能分开,当时有人比喻:牛有牛体,所以牛有牛的用,可以负重;马有马体,所以有马的用,跑得快。认为文化要全盘的西化。当时10位著名的教育学者提出“中国本位文化”宣扬,认为现代化不等于欧化。虽然坚守中华民族的主体,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西化,甚至全盘西化了,但这个斗争并没有结束。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文化是否也应该趋同?出现了文化讨论热,在文化这个问题上,很多学者也认为经济一体还要时间的检验,而文化应该保持多元化,文化不应该单一,文化只有在多元下才能交流,取长补短,如果缺乏相互参透、映证,那么发展就缓慢了,所以要保持不同传统、不同文化。各地非物质的文化已在急剧消失,所以要保持多元性。
现在很多人认为现代化就是西化,全球化就是西化,认为我们要办成哈佛、牛津才是一流,曾经提出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要让世界认可,恰恰要保持特色,保持独一无二。我们到外地旅游,有什么特色的产品,民居建筑,现在大家都觉得千层一面,这是大家都能体会到,那是附庸。
中国传统文化丢失最可怕的思维方式的丢失
20世纪80年代有部电视剧《河殇》,认为中国的文化是跟土地打交道的,这种文化是封闭的,保守的。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是蓝色的,是开放,是不断更新的。这部电视剧的结论是放弃黄色文化。拥抱蓝色文化,不能说中国文化封闭。另一个角度,中国文化恰恰是不断更新的文化,开放的文化,中国人恰恰是最赶时髦,甚至丧失气节去赶时髦。
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胡适说,还应加一条:“时髦不能赶”,看似玩笑,但他看到了中国人的毛病。衣服是文化认同的标志,我们环顾世界,亚洲哪个国家不在传统节日穿传统服饰,欧洲也是如此,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文化主体意识缺失最大的隐患是什么?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丢失,在形式上丢了很多,人家说我穿的是时装,一鼓动,大家都来穿,难的是灵魂的丢失,一个是价值观,一个是思维方式,看不到,但是它指导你,统领你。
这就是一种智慧,灵魂丢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就相当困难。几年以前,到广州中医院大学,我们现在古文很少,因为读不懂,读不懂有两层,一是字义搞不懂,如“学而优则仕”,优不是优秀,是“悠”,有空闲的时候;“仕”不一定是做官,还可以做其他事。学习和做事怎么结合的问题,勤于翻工具书,前人注解都可解决。难在理念,思想读不懂,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变化了。
我们现在是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而不明白,此和彼是可以转换的,不是绝对的;因为我们现在是清晰的,解析的,丢失了传统的辩证法,只知道一分为二的对立分析理论。我们前人的思维不是绝对的,是辩证的思维。辩证的思维一个是用“时”,一个是用“中”来表达,一个事情是在一定的“时”,“中”是那个样子,离开“时”就不那样了。另一个是把握平衡“中”的原则,体现出的就是和谐,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要把握“时中”的观念,不是用普遍适用性的观念,认识事物,好不是绝对的好,坏不是绝对的坏。不能绝对化,这样思维方式的变化,西方思维的渗入,中国人很难用“时中”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很难读懂中国传统文化。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并无优劣之分是一种互补
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看作是时代的差别,想当然的认为工业文明创造的文明优于农业文明,事实上更重要的是类型的差异,不是优劣差异,而是一种互补,文化观念的互补。所以,凡事都要用分析的方法,定量定性的方法,这是不对的。
中国智慧集中的整体关联的特征上,不应该把人和其他的物对立起来,而是要把它放在天地之间去,所以中国的文化整体关联的智慧,是一种动态的智慧,不是分割的,绝对化地去认识事物。
西方的军事思想是理想主义的绝对观念,孙子兵法是现实主义的中庸观念。西方,我就是我,敌人就是敌人,是敌人就要消灭光,而中国最好的战略观念就是不战而胜,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西方医学中癌是敌人,手术割掉,化疗化掉,中国是调理,不一定要彻底消灭他,可以共生,达到平衡就好。目前西方也渐渐提出了可以与癌共存、并生。中国文化的智慧,还体现在天地人之间的处理,人有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能凌驾于天地之上。
天是生命的来源,天是“气”,阴阳之气,“和”了就是生命的出现,生命的健康也需要阴阳的平衡,天地和气阴阳共生。天地是生命的本源,人不能做天地的奴隶,要靠自己的德行。德行提升可以得天下,中国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万物是财富,相互的养育,人不能过分追求,否则就成为物的奴隶。
西方文化中的“天是上帝”,一切物包括人都是上帝创造的,中国的万物是自然生成的,不同,因此人们感恩天,对上帝绝对地服从,“地”是财富,人可以随意攫取它,对天没有绝对的独立性,在地面前又是绝对的贪婪。
人本主义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
人本主义并非从西方传来,恰恰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以人为本,民为邦本,西方传统中是以“神”为本,所以整个西方世界,人都是在神脚底下。第一阶段,文艺复兴,冲破“神本”文化,第二阶段16世纪的宗教内部改革新教,第三阶段,启蒙运动,一批西方人来中国发现中国人的道德自觉,自律来维持着社会,把中国的文化传到了西方,他们找到了人自己做主的文化,可以冲破神,可以冲破一切的文化,高倡人本主义的旗帜。当时的伏尔泰、狄德罗鼓吹中国的文化,其实欧洲的近代人本主义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这种人本主义在欧洲取得胜利,在欧洲文化传统思想中觉醒,于是提出“征服自然”主宰万物。
所以各种各样科技发展,都是为了主宰世界,于是发生了世界大战,都是为了财富、资源的摄取,反思欧洲的文化出了问题,重新提出树立新的“人本主义”。
在神的面前丧失自我,在物的面前又丧失自我。
一致认为要确立人本主义,自然资源只有到东方文化中去寻找。西方现在正批判“人类中心主义”,而我们正在把已经变化了的西方人本主义再传回来。
北京的水资源其实相当丰富,可是现在却把几百年、上千年甚至上亿年的水资源破坏了,人类想要把破坏的资源再恢复,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要从征服自然重新回到尊重自然。
西方的人本主义是偏颇的,原来是要把人从“神”那里解放出来,如今却成了“人类中心主义”。
我们要从我们的传统中,把人本主义根本的意义发掘出来,我们要防止人对物欲的过分追求。
天、地是人效法的对象,中国人描述升入:“德配天地”,天地那种“诚”“广大”。
中庸,我们把握了两边,但用的可能是中间。
中国有宗教有哲学但不能用西方的标准来评判
自20世纪以来,中国人都被认为没有宗教信仰,这是用西方人概括的宗教特征来衡量,宗教一是一种有神信仰,二绝对服从,三宗教是关注未来世界,四现在的科学是冲破了宗教束缚发展起来的。
这是对西方中世界宗教的概括,但它不适合一切宗教。
中国宗教的特色:1.无科学;2.关注现实;3.自觉;4.所有的神都跟人在一起,神是一切变化莫测的现象的总称。宗教可以是以人为本,多神,一神都可以。中国都是实践哲学,没有思辨哲学,认为中国没有宗教、没有哲学,没有艺术,这严重打击中国人的自信心。
中医不是治病医学是生命成长系统
中国的医学有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与中国的文化是一体的,不是简单的治病医学,而是尊重、保护,让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化系统。
西医是治疗的科学,结果把中医也比作治疗,与西医比治疗效果,中医是中国传统的概念,而不是跟西医相对立的。中文应该称“国文”,中医也应该称为“国医”,上中下之“中”,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上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重要的观念变化,把人对病的关注转移到对生病人的关注。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服药为中医,曾国藩给他儿子写信,“治心病,以广大二字为要”;“治身病,以不药二字为要。”是药三分毒,最好的医生十个人,只能治好七八个人。“不药”通过日常生活、饮食、起居来调整。最核心的中医“致中和”,“道”是气,气是物质,老子是唯物主义者,道是事物本来面目,不在万物之外,也不在外物之上,我们要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它的本性。
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
中国的传统智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唐玄宗亲自选了三本书《孝经》《道德经》《金刚经》,让全国人民去读,确立了儒释道三者的关系,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现代社会的矛盾,主要是三种“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身的矛盾”,用儒释道针对了这三大矛盾,顺应自然,顺应昼夜,顺应势时。
现在的中国妇女更年期表现很强烈,穿衣保暖上不懂得保护,坐月子是对中国妇女的保护,它是适应人体的变化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中国的节气很有科学道理。
道家告诉我们如何顺其自然,达到“和”的状态,达到“真性”。
儒家强调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有这样的身份就担当相应的权责,社会之所以不稳定,不和谐,人们都不愿意各守本分,所以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佛教看到生命的痛苦来源于人心,八苦缠绕,三苦攻心。道家讲知足常乐,度身而衣,量腹而食。身体统一,熄灭贪嗔痴,就达到了和谐,用儒释道三教,解决面临的三大问题。
现代文明下 篇7
低碳城市, 即通过零碳和低碳技术研发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广应用, 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 有效减少碳排放。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 即以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 自然、城、人融为有机整体, 形成互惠共生结构。“低碳生态城市”是指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生态城市建设为主导模式, 市民以低碳、环保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 政府以低碳、生态型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化, 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居住适宜、运行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的城市, 能有效促进城市在生产、流通、消费、生态保护等领域可持续发展, 是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重要发展模式。在国家战略层面, 应从趋于生态环境基底条件和容量出发, 确定主体功能区, 分类制定区域和城市的基本发展原则;在区域规划层面, 进一步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的城市发展导向;在社区和个体层面, 要大力倡导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转型趋势, 逐步开展低碳城市发展之路的试点与推广。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是顺应城市低碳化、生态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战略抉择, 是转变发展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一、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现实意义
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 我国不能再走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 必须选择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而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
(一) 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应对能源消费高增长阶段来临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这也意味着, 我国将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中等收入国家这一目标, 也意味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2010年, 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7%, 与中等收入国家61%、高收入国家78%相距甚远。以每年2~3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城市化, 对资源及经济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经济快速增长推动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会提高整体能源消费水平, 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化特征是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引起的大幅能源需求增长是能源可持续问题的关键。研究表明,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 居住消费行为是最大的能源密集型行为, 占城镇居民生活行为能源消费的45.1%;直接生活用能占26.43%;食品占11.6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占8.37%;四者共占91.56%。而这些行为也是较大的碳排放密集行为, 分别占城镇居民生活行为CO2排放的43.82%、24.47%、12.85%、9.74%, 共占90.88%。据专家估计, 未来20年,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快速推进将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1], 中国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最大的环保节能市场、最大的低碳商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低碳制品出口国。特别是碳交易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的每年交易金额都以翻倍的速度增长, 2008年的市场价值是600亿欧元, 2012年有望达到1500亿美元。因此发展低碳经济, 不仅是中国的“世界公民”责任担当, 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将为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提供不竭的动力。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 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 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低碳的本质是能源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调整问题, 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将意味着推进各类能源技术的研发和采用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将有利于合理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 为了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推行低碳城市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提高城市长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城市之间竞争的核心问题是在新经济时代如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吸引各方面的资本。生态、宜居是吸引内外资金的条件, 外来资金的涌入, 城市自然就增值, 环境优势就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下一轮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2010年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7%, 全国设市城市已达655个, 拥有6.22亿城镇人口, 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包括超大城市共122个。据预测, 到2020年,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超过50%,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的20年间, 将有约4亿农村人口要转化成城市人口, 这不仅涉及社会经济问题, 也涉及资源与环境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 需要妥善解决工业化、城市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矛盾。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减排的背景下, 城市的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碳减排的重要内容[2]。城市一方面作为创造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核心地区, 另一方面也是改变生态格局、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导致温室效应等问题最为集中的地方。据联合国统计, 世界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0%以上, 大城市能耗占全世界能耗总量的75%, 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0%。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也给二氧化碳减排带来了巨大压力。我国有600多个城市, 两万多个集镇, 对其中287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统计, 这些城市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55.48%, 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中国总排放量的58.84%。近300个城市就占到能耗和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 如果把其余的城市、集镇都加进来, 至少要占到社会总能耗的80%以上。从提高一个城市的长久竞争力来说, 哪个城市的减排工作好, 生态环境好, 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 就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 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已成为下一轮城市竞争的焦点, 这就需要城市把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
(三) 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的现实抓手
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的报告提出:中国城镇化的战略目标为, 到205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75%, 全国经济中城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90%;城市的单位能量消耗和资源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2000年基础上提高15~20倍, 争取到2035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零增长”, 争取到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的“零增长”。报告称, 中国城市交通的燃油消耗占到全国燃油消费总量的17.2%。其中, 私人机动车的能耗占据城市交通总能耗的64.9%。此外, 城市建筑业方面高强度的开发和传统的奢侈化的消费理念, 也加剧了生态格局的改变和环境的恶化。另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2010) 》的预测, 到2015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2%左右, 到2030年将达到65%左右。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调整城市发展结构的任务艰巨, 各国政府已联合起来, 积极应对这一问题, 控制城市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为降低城市经济的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 必须加快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严格控制高能耗、高碳排放产业的发展, 逐步从结构上实现经济的高效、低碳发展。建设低碳生态型城市就是抢占科技制高点、控制城市高碳产业发展速度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 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 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在全球金融危机加剧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 从低碳经济入手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也可以作为刺激经济的一个手段。我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投资已经明确了推动产业升级整合、提高能效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则需要在危机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低碳城市”与调整产业结构的要求基本一致。如果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集聚与扶持绿色产业, 同时注重技术创新, 低碳型的绿色产业完全可以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现实抓手。
(四) 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以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 已成为当今世界以及今后长时期内人类将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环境与发展挑战。2006年, 英国《卫报》刊登的升温危害显示:气温升高2摄氏度会使世界15%到40%的物种灭绝;升高4摄氏度会严重影响世界粮食产量;而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 也会对海洋鱼类的基因库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 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在这种背景下, 发展低碳生态城市, 向低碳生态城市转型正逐步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共识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2008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 气候变化问题与处理全球金融危机共同成为年会上的首要问题。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逐渐认识到, 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切断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 建立一种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东京议定书》的缔约国, 具有保护全球气候的义务。联合国宣布人类正式进入城市化进程, 我国是以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4%的石油和2%的天然气储量来推行全球21%的人口城市化。我国又是发展中国家, 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 需要较大的温室气体排放空间。所以, 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而言, 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系统工程, 也是应对气候变暖、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主要手段, 更是推行生态文明的主要支撑点。走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道路,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减缓气候变化之间寻求平衡点, 也是我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 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
基于此, 在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探索从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现行城市发展模式——“高碳”模式向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发展模式——“低碳”模式转变问题,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 在我国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 可能要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而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低碳生态型城市, 可以将农业人口向城市有效集中, 为生态环境治理留出更大的空间, 发展低碳产业, 又可解决大量的就业岗位, 及早形成新兴产业, 破解生态保护与吃饭的难题, 防治可能出现的“城市病”。
(五) 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促进我国节约型社会的顺利建设的有力保证
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同时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地方, 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和难点。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核心思想是以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提高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效率,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并最终推动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与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可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建设的历史上, 发展与资源的矛盾, 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水资源告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60座城市中, 400多座缺水。龟裂的土地, 焦灼的城市, 似乎都印证着这样的预测:到2030年, 我国将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能源告急——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加油站里跳动的油表, 铁路线上呼啸的煤车, 似乎都在警告我们:“油荒”、“煤荒”正在步步紧逼。土地资源告急——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20多年前, 人均耕地面积还接近2亩, 如今已不足1.5亩。1/3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在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之下。隆隆的推土机声, 冷冷的水泥森林, 似乎都在提醒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在被蚕食。这些资源亮起红灯, 照出的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大矛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百年大计。走向现代化就是走向文明进步, 节约意识应当贯穿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成为全民族的良好风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以低能耗、高能效和低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就是基于当前全球最为重要的能量来源化石燃料和未来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以及全球大气环境中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容量来考虑的。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旨在针对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内的资源要素,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体制下, 通过低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实现能耗降低、能效提高、低碳排放甚至碳捕获与封存, 进而推动节约型社会的顺利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们要深刻认识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城市, 努力推动经济社会走上资源节约、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六) 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现实需求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是人类集中、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和智力资源, 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就是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基础, 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目前, 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 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 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通过发展低碳生态城市, 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减少生态破坏, 减轻环境污染, 改变市民消费模式, 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提升城市生态文明的水平, 加快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步伐, 为人们营造出和谐环保的低碳生活环境。一个城市, 人均生态占有量, 既是城市生活品质的象征, 也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标志。促进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需要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配合。与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经济相比较, 低碳经济应该更贴近于追求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本质, 实现经济活动方式从物质高消耗到物质低消耗的革命性变革。发展低碳生态城市, 实际上就是一个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通过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实践, 人们可以建立起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不可持续发展的传统物质化工业经济逐步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经济, 根本性地解决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实现社会良性循环和经济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既能够满足当代发展需求, 又不对未来发展构成危害。因此,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载体, 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改善人居环境, 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缓解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此外, 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保持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处于较低水平, 并配合自然生态建设应该是一条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这不仅在中国, 在全世界也都有积极意义。
二、我国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
低碳概念源于西方, 发达国家在完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 碳排放总量已经达到或接近峰值;同时, 由于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有巨大的技术优势, 这些国家极力在全球推行排放总量降低的低碳经济模式, 并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与国际贸易规则, 进一步拉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差距, 继续保持竞争优势。然而,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未来10年又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最大动力, 碳排放总量在较长时期还将继续增长, 这随之而来的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能源需求增长、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和安全等问题也成为挑战。
(一) 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
中国拥有占世界20%的人口, 工业化和城市化远未实现, 21世纪上半叶仍然是以发展经济为主,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都会对能源提出巨大需求。未来10年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之中, 这就客观上会造成了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不断增长。从我国的经济结构来看, 经济主体是第二产业, 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 而工业生产技术的高碳消费特征, 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倾向。中国人口规模目前世界第一, 受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 中国人口规模的自然增长率仍为正值, 在21世纪前30年还不会停止, 特别是当前和今后的十几年, 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据专家测算, 2011年和2020年, 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 达15亿左右。中国从1995年开始加快城镇化, 平均每年有1540万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2009年, 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6.6%, 2010年, 城镇化率已接近50%, 未来20年还将延续这个趋势。即使我国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每年新增1400万左右, 到2035年, 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将近68%。人口城市化所带来的消费方式转变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必将产生大量的新增能源需求和碳排放。
(二) 低碳能源资源选择有限
中国拥有居世界第1位的水能资源, 第3位的煤炭探明储量, 第11位的石油探明储量。已探明的常规商品能源总量为1550亿吨标准煤, 占世界总量的10.7%。但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探明量只有135吨标准煤, 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51%, 其中, 煤、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人均的70%、11%和4%;“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 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据测算, 每燃烧1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 这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5%和75%。在我国能源探明煤炭94%, 石油5.4%, 天然气0.6%的储量中, 就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供需格局将长期存在。从国际趋势看, 在2010年, 天然气已超过煤炭, 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能源。不过, 受能源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煤炭仍是我国的基础能源, 预计在2020年之前, 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继续维持在50%以上。这种以煤炭为主的结构是造成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更致使城市空气污染向煤烟与石油混合型污染的方向发展。另据估算, 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电力中, 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 火电占比达77%以上, “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 它的支撑是低碳技术。中国必须积极研发包括清洁煤和可再生能源在内的低碳技术。通过推广和应用新型低碳经济技术方式, 引领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向新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低碳化。
(三) 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长期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粗放式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经济发展模式。对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高, 单位G D P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八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 比日本高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虽然我国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提出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但以粗放型为主的增长方式迄今仍未发生根本改变。2010年, 中国人均生活消费CO2排放水平为0.73吨, 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 即使采用比较严格的节能减排措施,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仍然会增加。现在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作为低碳经济一部分的低碳消费将成为中国的现实需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中, 中国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高耗能、高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下, 地方政府的政绩与招商的博弈、各地区经济发展不一致导致的重复投资、就业问题与投资的两难选择、二元的经济发展模式等实质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我国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因此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或许大于正面效果。对此, 推动高碳消费模式向低碳消费模式的转变将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四) 国际贸易分工中的“世界工厂”地位
在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 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或服务经济时期, 它们享受着占据研发、设计、全球营销等产业价值链高端的高额利润, 同时不断将高排放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产业处于国际分工和价值链的低端, 在世界市场上很少有属于中国的世界知名品牌。中国加工的产品在整个产品生产链上也属于最低端的环节,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虽说可以是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但这也必然会以高资源消费, 高环境污染为代价。在中国约140万hm2的污水灌区中, 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 其中严重污染的占8.4%;全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 烟尘1159万吨, 工业粉尘1175万吨;中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就排入水域。在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 目前有850多条受到污染, 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中国的天然草地面积逐年缩减, 90%的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 其中中度退化以上的草地面积占50%;另据预计在2020~2030年间, 我国石油产量将保持在2.2亿~2.4亿吨的状态, 天然气产量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 比2009年 (830亿立方米) 提升141%。未来20~30年内中国矿产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 据专家预测, 202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品中, 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矿产将难以保证需求。在我国出口的商品中, 有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我国又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本密集型、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 我国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 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我国经济的高排放实际上相当程度上是为发达国家承担了责任。据美国《自然地球科学》统计, 2002~2005年期间,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中有50%来自于出口生产。
(五) 路径依赖及“锁定效应”的影响
一个国家在经济成长的早期, 为了追求发展的高速度, 往往将稀有的资源配置到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 使得这些地区逐渐比另一些地区拥有更强的经济实力, 为的是以此发挥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带动作用。这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成为绝大多数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而且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具有路径依赖——而难以在短期内予以消除, 就很难改弦易辙, 以至于在演进过程中进入一种类似于“锁定”的状态, 这种现象简称“锁定效应”。例如, 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等, 一旦投入, 其使用年限均在15年乃至50年以上, 其间不大可能轻易废弃。工业革命以来, 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对化石能源技术的严重依赖, 其程度也随各国的能源消费政策而异。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 将一些重化工等高碳产业和技术不断通过国际投资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在对外开放的三十年里, 经济已经日益融入全球的分工体系。而在深化开放过程中建立的初始要素资源、低层次人力资本要素资源的锁定效应则发生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严重阻滞了中国工业结构的升级进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其关键是技术的创新, 即那些有助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实现经济发展的碳中性的技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系统对创新能力的支持, 然而系统中存在着的“技术—制度锁定”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技术创新的产生与实现。我国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发展高碳产业, 未来需要承诺温室气体定量减排义务时, 就可能被这些高碳产业设施所“锁定”, 因此需要从创新系统的视角探索有效防治“锁定效应”的途径。我国目前正面临着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 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 中国在2006~2030年间需要在能源部门累计投资3.7万亿美元, 而能源基础设施所采用的技术、设备一旦投入使用, 将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长期影响。
(六) 整体科技水平落后及研发能力有限
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 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 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储备不足。由于整体科技水平落后, 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要完成向世界承诺的减排指标, 面临巨大的考验。而纵观全球, 日本和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科研技术和雄厚的资本实力, 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 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低碳经济标准体系。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环境效益, 而且拉动了低碳消费, 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利用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大量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和低碳产业相关的技术, 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润。中国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中国家, 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生产等领域技术水平落后, 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 产业体系薄弱,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都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 目前的人均能源消耗量仍较低, 同时还有几千万人没有用上电, 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 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今后几十年能源消费必然继续增长, 关键是如何降低碳强度,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 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 但发达国家却一直没有认真履行。在通常情况下, 我国只能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因此, 中国只有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和经验, 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 完善低碳经济方面的标准体系, 建立“检测计算→评估认证→市场激励”的低碳经济模式, 在有效保护地球环境的同时, 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保证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据专家测算, 减少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所需的成本, 很可能在20年内升至每年4380亿美元, 这一数据相当于中国2030年GDP估值的7.5%。这样一个巨额投入, 这显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三、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低碳经济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主题, 是当前这个时代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路径, 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行动的向前再推进, 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施步骤。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从长远看, 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 而且也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我们要积极利用发展低碳经济的机会, 推进各个城市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建设, 使我国一些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竞争优势, 甚至扮演领先者的角色, 并尽早到达碳排放和能源消费的拐点。
(一) 搞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作为政府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制手段, 是一种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配置机制, 对于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经济加剧转型的中国,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尤其重要。低碳城市规划是发展低碳城市的基本战略、有效策略和可靠保障[3]。
一是全范围考虑城市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城市的低碳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 涉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要素, 因此, 在搞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时必须充分把握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实质, 切实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总体环境质量,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要切实把握城市时间空间上的整体协调系统, 将其视为整个生物圈的一个系统, 按低碳生态系统规划城市, 即采取以城市公共空间、建筑公共空间以及城市交通空间等要素多者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开放性、立体流动性和集约性的三维、一体化的复合模式。通过合理分布, 将复合型的城市公共时间和空间重要节点串联起来, 形成一种相互流通、渗透且延续的一体化状态。
二是综合考虑城市系统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城市规划是政府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制手段, 在城市化加速、经济转型、“城市病”突出的情况下, 制定高标准的城市规划尤其重要, 必须综合考虑城市系统结构中的各种因素, 根据不同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规划战略, 以规划减少和医治“城市病”,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系统结构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是实现城市生态系统持续性的保证。因此, 要综合考虑城市系统结构中的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经济资产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通过对于城市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规划, 使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要以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性和多元化的需求, 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考虑城市内外部环境系统的作用。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由“环境—资源—生产—消费—环境”组成的物质循环系统。在这一循环过程中, 一定的消费结构反映着人类参与生态系统的循环状态, 表征着它兼有物质循环通道的效能性。消费通过其在时间纵向序列上和内部组成横向序列上结构的变动, 从生产到资源利用和直接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两个方向影响着城市及其腹地环境。因此, 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中, 要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 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 以资源消耗最低、污染最小化、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为出发点, 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 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 最大程度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要把设计和控制纳人远期规划管治的范畴。只有把设计和控制纳人远期规划管治的范畴, 才能有效地监控和指导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因此, 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中, 要把低碳城市和生态目标相结合, 走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 建立起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低碳生态城市。即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 使城市发展和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地进行规划。以“和谐城市”为理念, 形成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工程、绿色建筑和绿色办公等特色, 推动从“城市建设”→“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的跨越, 努力形成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新格局, 并把“生活品质之城”作为城市的品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城市发展的总目标, 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二) 大力推动低碳建筑发展
发展低碳建筑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要求, 是低碳经济时代抢占全球经济的制高点, 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是打造低碳城市、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生态型城市的重要抓手。
一是要扩大低碳建筑理念教育。在我国既有的400多亿平方米城乡建筑中, 99%为高耗能建筑;而每年新增的约20亿平方米建筑中, 95%以上仍是高耗能建筑。据测算, 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 将释放出约0.8吨的碳;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和建材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已分别占到全社会能耗的28%和17%左右。而且今后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达到16~20亿平方米, 到2020年将新增建筑面积近200亿平方米。面对这样的现实, 各级党委要积极主动学习、了解和掌握国际上低碳建筑的新理念, 积极参与低碳建筑建设, 积极迎接中国建筑行业的新变革, 要用智慧打造全新的中国式的低碳建筑理念, 大力推进低碳建筑理念的大众化、普及化,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全社会开展宣传教育和引导, 共同营造发展低碳建筑的浓厚氛围。
二是严格实施低碳建筑标准。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研究表明, 城市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 只有30%来源于尾气排放。因此, 严格实施低碳建筑标准是生态城市建设必须遵循的一项硬指标。发展低碳建筑就是要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提高能效,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推进建筑节能要尽可能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排水等设计理念。在照明、采暖、通风、空调等环节, 要学习德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采用的低碳设计标准。要积极参用如外附发泡聚苯板的外墙节能技术、双层真空门窗节能技术、太阳能聚集及地面辐射采暖以及自然光光导反射照明技术等等。政府要严格实施低碳建筑标准, 要从思想意识、政策引导、制度规范、设计技术、立项审批、建设过程等多个层面推行低碳建设, 提高低碳建筑的生产能力。
三是推行建筑能耗标识制度。建筑物能耗标识制度是针对新建建筑实施的一种制度, 通过标注建筑物能效指标的办法, 指定建筑物能耗的水平, 界定节能建筑的节能效果。我国每年竣工建筑面积约16~20亿平方米, 建筑能耗惊人, 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约是普通居住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的10倍左右。因此, 要积极推行建筑能耗标识制度, 推广低碳建筑的分级认证制度;对低碳建筑的价值进行权威确认并为社会所认可, 提升低碳建筑的市场需求, 从而激励开发商加大投入, 发展低碳建筑。新建建筑要严格执行节能标准, 要鼓励现有的商场、写字楼、工厂等商业建筑开展节能改造, 对财政投资的政府办公楼、医院、学校等公营机构要制定和实施强制性节能措施和逐步改造。对于大型公共建筑, 应公开其能源消耗情况, 进行能源审计, 推动大型建筑节能减排等。
四是推进低碳建筑技术的广泛应用。要进一步推进低碳建筑技术的广泛应用, 严格低碳建筑建设标准, 建立中国式低碳节能建筑体系。要普遍采用外遮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建筑绿化等低碳建筑设计技术;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 改进建筑业生产组织方式, 提高低碳建筑的生产能力。近年来, “零能耗建筑”、“低碳建筑”渐渐成了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的太阳能应用方式也得到极大地推动。在我国, 光伏产业正在迅猛发展, 而且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这些利好政策将加快太阳能电源建筑一体化成为建筑节能热点的步伐。要在政府的主导下, 搭建一个跨区域、跨组织合作平台, 以市场为导向, 帮助企业减少“同质化”竞争, 形成行业交叉融合、技术互补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使企业能够便捷、低成本地享用技术创新资源, 通过技术创新培育低碳建筑建材新市场, 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 大力发展低碳相关产业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产业, 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和发展绿色GDP, 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要根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等有关规定, 积极发展低碳相关产业,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一是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促进“两高一资” (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 行业转型升级, 发展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低碳经济, 要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快速扩张, 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低能耗的信息产业, 大力调整工业部门内部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污染减排, 促进传统结构优化和升级。不断提升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 改造和升级零售、餐饮、生活服务等传统服务业, 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业、软件信息产业等资源能源消耗少的现代服务业, 促进低碳服务产业的发展。
二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发展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理念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体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目标, 建立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 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 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要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 推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积极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 建立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 建立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严格资源开采准入制度, 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及废弃物, 支持开发低品位矿产资源, 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行利用城市垃圾发电。
三是加快低碳技术的引进研发。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力量, 有序推进低碳技术的交流合作, 加快低碳技术研发与转化。通过CDM项目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低碳技术, 鼓励企业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技术, 鼓励企业通过CDM项目在联合国C D M执行理事会注册, 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及技术支持, 同时加强地区间交流与合作, 促进发达地区对技术的转让。要积极开展低碳技术自主创新, 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 重点研究新一代生物燃料技术、二氧化碳捕集、运送和埋存技术、智能电力系统开发和电力储存以及提高能效的相关技术, 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和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加强低碳技术的中长期战略储备, 争取在重点和关键技术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建立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 支撑发展方式转变。
四是加强低碳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要编制形成研究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指导目录和技术发展指导意见, 纳入政府相关科技计划项目, 组织推进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鼓励低碳服务公司或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甄别梳理已经成熟的技术和产品, 组织节能低碳技术供需双方对接会, 推广一批先进成熟适用的低碳技术及产品,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太阳能光电技术、新型墙体材料、可再生能源等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 逐步扩大覆盖面。推广高能效空调和冰蓄冷技术, 加快中央空调系统改造。积极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 推进光伏发电的规模化示范应用。在城市推广普及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 建设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 在农村和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和太阳灶等。
(四) 不断建立低碳经济结构
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 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的“主力军”, 煤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目前国际上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很高, 我国政府也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宣布了我国的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降低碳排放强度。调整产业结构,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迫在眉睫。
一是以政府主导大力倡导低碳经济。政府主导是最基本的前提。当前, 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仍然主要是由中央政府主导和以行政手段为主, 企业缺乏加大投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政府要制定长远战略, 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 以及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 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进而达到低碳经济结构的合理升级。要建立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潜力, 为落后产业和产品设置退出期限, 标准认定问题。要建立行业准入许可证制度,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促使企业高起点投入, 保障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这样可以让企业感受到压力和来自政府的推动力, 合力作用加速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二是建立合理税制和碳排放交易机制。我国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是在生产领域, 即大幅度降低企业碳排放是我国中近期内发展低碳经济、减缓碳排放的核心任务。对于企业而言, 最为关心的是, 是否建立碳交易市场以及采用何种碳交易模式, 而碳交易模式的核心是碳排放定价机制。建立碳排放定价机制需要碳税为经济手段的经济管理支持, 需要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体制支持。对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企业按行业有区别进行按单位G D P的碳排放量进行碳税征收, 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去发展高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向低碳经济方向进行升级转型, 另一个方面也可以改变目前广大民众的生活消费模式。国内目前面临严峻的减排形势, 要借鉴国排放交易经验, 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 来适时推动碳排放交易机制形成和有效运行。
三是设立碳基金。“低碳”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4], 从众多国家设立碳基金及碳基金的使用效果来看, 碳基金可以对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碳基金的资金用于投资方面, 既可促进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又可加快技术商业化。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肩负着支持和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重要使命, 要很好地借鉴国外碳基金的管理理念和监督机制, 建设好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 为实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目标做出贡献。其具体筹集渠道和规模要按“十二五”发展规划而定, 兼顾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实际需求。碳基金模式要以政府投资为主, 多渠道筹集资金, 按企业模式运作。碳基金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找出碳中和技术, 评估其减排潜力和技术成熟度, 鼓励技术创新, 开拓和培育低碳技术市场, 以促进长期减排。
四是加快行业碳排放评估体系建设。首先, 碳排放评估体系的建立要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有序进行。鉴于我国各个行业的差异比较大, 可从行业发展比较整齐、流程相对简单的行业入手开展研究。例如,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已经步入世界的先进行列, 拥有世界上领先的钢铁冶炼技术, 并且行业流程相对简单, 是开展碳排放评价研究的首选。由于碳排放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所以中国企业中拥有较大出口量的行业也是研究的重点, 比如焦炭行业和稀土行业, 特别是稀土行业, 全球95%以上的稀土都是由中国生产供应的。其次, 要研究企业碳排放标准的衡量体系。要核算碳减排量, 明确“碳”不仅是二氧化碳, 而应该是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所有温室气体。最后, 不同行业设定排放上线, 研究排放总量的“红线”, 要尽量量化行业碳评估体系, 建立统一的行业碳排放计算方法。
(五) 倡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
地球是当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及须臾难离的生存条件,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量事实表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 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 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为了人们都能有一个和谐安定的居住环境, “低碳生活”逐渐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共识[5]。
一是大力宣传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低碳生活方式已经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被一些人推崇并实践。低碳生活, 其实质说到底就是人类保护环境 (也是保护自身) 的一种生活。因此, 其重要意义就是人类自己对自己负责。为此, 要大力开展低碳宣传, 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 倡导市民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的理念, 引导市民选择低碳生活方式。要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这个影响范围最广、影响力度最大、传播速度最快、具有舆论监督的导向工具, 大力开展低碳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活动, 鼓励和倡导全员低碳消费方式和生态文明型生活模式。除此之外, 街道、社区、公共场所等, 也要主动积极地加入宣传低碳生活方式重要意义的队伍。采取有力措施, 让广大市民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 使“建生态文明、过低碳生活”深入人心。
二是积极建构低碳消费模式。要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低碳城市建设, 倡导以节约为荣、简约为美, 反对浪费, 鄙视奢侈的现代生活理念。推行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 鼓励消费领域节能和减少CO2排放。对于企业, 则要推行低碳经营的理念, 强化企业环境责任, 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 开展环境公益项目, 提升企业形象。对于个人, 在消费中要大力倡导使用节能型、低碳型的产品和服务, 以公共服务来替代过多的私人消费, 提倡消费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 以便用较少的能源消耗和碳基排放达到较高的生活满足。提倡物品的重复使用, 积极采用“低碳产品”;自觉施行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 严格制止废弃物的违规排放;自觉参与循环社会建设, 对高耗能、高排污等不良社会现象积极加以监督与制止。要健全发展各种环保组织与协会、低碳经济协会, 营造低碳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是积极建立低碳市场。发展低碳经济, 一方面需要科技支撑, 在技术上加快提升研发水平, 促使经济结构由现在的能源耗费型、粗放型向技术集约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发展。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要在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资源市场体系, 着力推进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能源价格机制上有重大突破, 挖掘低碳经济潜能, 培育低碳市场, 加快“碳交易”体制机制建设, 从根本上促进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我国的不同功能区, 应依照国际通用的“碳源—碳汇”平衡规则, 以“外部效益”溢出份额建立生态补偿基金, 同时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制度。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 开展环保和排放的技术交易、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等, 为平衡环境责任提供平台。
四是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制度。眼下从建立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秩序看, 似乎全国“普遍开花”、“各自为政”, 没能形成碳排放的交易制度。我国要在积极构建碳排放权市场的同时, 充分利用区域间碳源和碳汇拥有量的差异, 在综合考虑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所必需的排放空间和对人类共有大气资源公平使用权的基础上, 通过合理的交易制度安排, 制定一系列符合中国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简洁实用的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相关制度如:确认排放权、确认排放减少量或排放减少信用、确立抵消政策、确立排污银行政策以及确立排放权交易的法定程序等, 建立一套有效的、可持续的市场激励机制, 形成市场化的交易价格, 来加速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转让, 使低碳产业能够获得市场流动性支撑。
(六) 推进法律政策制度体系建设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 世界各国建设“低碳社会”、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态城市”的呼声此起彼伏。经济决定法律, 法律服务经济。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 各种配套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当务之急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 以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现代化城市是法治的城市, 规范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管理法律体系, 是当今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要尽快建立健全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 研究制订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形成以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规定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权限, 严格执法, 保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可成立一个独立监督机构, 专门负责节能减排的监督工作, 严格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 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 建立节能环保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力、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行为, 依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
二是建立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要认真研究完善建立有利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节能减排指标体, 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有效的地方规章保障, 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要进一步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 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 制订并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统计和监测办法, 改进统计方法, 完善统计和监测制度, 科学合理制定节能减排阶段目标。同时, 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 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 完善节能减排计量和统计, 组织开展节能减排设备检测, 编制节能减排规划。
三是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要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思路, 加强源头控制。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 把能耗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的强制性门槛;不符合节能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 现有企业经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要依法停产关闭。要运用调整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削减出口配额、将部分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 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进出口。要组织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专项检查, 清理和纠正各地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要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 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四是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采用财政补助、奖励、设立节能专项资金等方式, 支持高效节能产品和低碳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低碳项目的投入力度。税收作为政府公共管理强制性工具的一种是最有效的经济激励手段, 也是现在各国政府在促进低碳经济方面运用最多的政策之一[6]。实行节能环保低碳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及节能环保低碳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完善对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 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取得的收入, 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实行减计收入的政策。实施鼓励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进资源税改革, 改进计征方式。适时出台燃油税, 研究开征环境税, 研究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
参考文献
[1]李迅, 曹广忠, 徐文珍, 杨春志, 宋峰, 赵培红.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01) .
[2]杨磊, 李贵才, 林姚宇, 叶磊.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02) .
[3]侯波, 焦琛.浅析建立低碳城市规划体系的意义[J].价值工程, 2010, (04) .
[4]王琳, 王茹.低碳经济下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的途径[J].财会研究, 2010, (17) .
[5]张玉珍, 洪小红.低碳生活与生态文明关系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7) .
现代文明下 篇8
1 影响渝东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制约性因素分析
重庆渝东南地区是西部典型的山区, 是新阶段重庆“五大功能区” (重庆第四届三次全会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大功能区) 的重要组成部分, 幅员面积1.98万km2, 占重庆总面积的24%, 范围包括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县、彭水县、酉阳县、秀山县等6个区县。重庆直辖来, 在中央、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 渝东南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群, 负重自强, 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 农业现代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 农业现代化水平仍是全市最低的地区。主要制约因素在于:
1.1 自然条件差, 农业基础设施滞后
渝东南地区地处武陵山区, 山高谷深, 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土壤条件保水保肥能力不强, 土地贫瘠;人均耕地少, 土地坡度大, 且土地细碎, 大多是“鸡窝地”、“巴掌田”, 不适合使用大型农机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此外, 交通、水利等方面也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1.2 科技支撑弱, 农机化水平不高
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就整个重庆而言,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3%, 低于我国东部地区近10个百分点, 对于重庆渝东南来讲, 更是低于这个标准, 80%的农活靠人拉牛犁、肩挑手抬, 采用现代化灌溉、播种、收割技术比重很小, 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普及不足, 农业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靠天吃饭”。
1.3 农业品牌少, 产业化水平不高
走品牌化、产业化之路, 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 黔江的蚕桑、秀山的金银花、酉阳的青蒿、石柱的辣椒等虽然发展的很不错, 但还有很多优质、特色农产品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品牌知名度小。此外, 农产品产业链条不长、结构单一, 精深加工不够, 农产品商品化率低, 附加值不高。
1.4 农民素质低, 劳动力结构不合理
渝东南地区外流人口较为严重, 在家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多是“4560”的中老年人, 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2011年, 渝东南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平均年限仅为7.3年, 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农村人口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和8%, 掌握实用技能的农村人口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6%, 大多农民缺乏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理念和能力, 致使土地利用效率低, 土地撂荒严重。
所以, 目前渝东南地区农业传统型特征仍较明显, 这不仅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还极大地制约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成为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大瓶颈。
2 推进渝东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2.1 改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是大兴农田水利。以骨干水源、安全饮水、农田灌溉、河道治理等工程建设为重点, 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建设, 基本解决重点产业基地工程性缺水问题, 提高农业防灾减灾和旱涝保收的能力。二是健全便捷的交通路网。在改善地区内各区县及区县间交通条件的同时, 要优化改善各区县与地区外的交通条件, 尤其是农业产业基地与主要交通干道的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 打破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交通瓶颈。三是发展农业现代物流体系。围绕重点产业基地建设产地批发市场, 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县城—乡镇、区县城—主城的多级农产品市场体系及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促进农产品城乡互通。四是完善电网通信网络。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 全面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提高农业生产用电质量保障;扩大移动通信、宽带网络等覆盖率, 为实现农业信息化提供条件。
2.2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一是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渝东南地区气候、土地等立体差异明显, 要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地势特征、比较优势以及发展基础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农业产业。规划时要尽量避免同质, 力争实现差异化。二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着眼打造山区生态特色农业基地为出发点, 培育壮大有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项目。比如, 酉阳县的青蒿产业, 种植面积6666.67hm2以上, 被誉为“世界青蒿之都”。三是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围绕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以优势资源和地方特色产品为基础, 培育和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 拓展延伸产业链条, 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鼓励龙头企业以有效形式带动农民, 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民互惠互利。四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生态环境、地理地貌等优势资源为重点, 推进乡村旅游景点开发, 努力打造一批星级乡村旅游景点、农业产业基地景点、覆盖各类需求群体的乡村农家乐, 创新形成一批特色花卉、“开心农场”等农业产业观光、体验旅游项目, 加速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2.3 强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科技支撑
一是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推广。鼓励农业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发展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 发展壮大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种畜禽场;扩面推广新型农机具, 提升中、小型农机普及率。二是加大农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招录引进、签约合作等方式, 建设农业技术推广高、中、低的人才梯队。做好“阳光工程”、“绿色证书”等涉农培训项目, 增强农户种养、服务农业的技能,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分析和调度, 提高生产组织的前瞻性和高效性, 构建县、镇、村3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 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服务水平。四是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增强农业科技示范引领和产业带动作用。
2.4 完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 加强“三农”政策统筹, 完善农资生产和流通企业扶持政策, 同时充分利用中、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政策, 形成支农助农扶农的政策合力。二是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按照依法、有偿、自愿原则, 积极支持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进行合理流转, 引导土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种田能手集中, 为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三是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扎实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融资, 进一步激活农村生产要素, 提高农村集体资产使用效益;稳妥推进“地票”交易, 让广大农民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四是完善农业风险评估、防控体系。在重点特色产业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 开展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加快农业气象服务、灾害防御、应急处置体系建设, 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海峰, 苗洁.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J].中州学刊, 2013 (1) .
[2]陈江龙, 高金龙, 卫云龙.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的内涵与机制—以江苏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 .
[3]张德江.深入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为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在重庆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会上的讲话[J].新重庆, 2012 (11) .
现代文明下 篇9
传统意义上说, 疯子是指行为古怪, 可能做出疯狂的或放肆的行为, 或指那些做事严重不合常规的人。然而在心理学的范畴, 不存在疯子这个抽象的概念, 我们更多的是用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癔症等来具体化这种说法。
现实生活中, 人们往往很难理解另一些人的举动和思维, 于是倾向于把两者混为一谈, 于是, 前者把后者称作疯子。
用书中主人公之一的精神科主治医生的话来说, 这就是一种现代生活中的“苦病”, 在社会高速发展, 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 这样的“苦病者”随处可见。
在《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这本书里, 作者以极为洞悉的笔调向我们讲述了一些“疯子”的故事, 从自杀的维罗妮卡, 抑郁症的泽蒂卡, 恐惧综合症的玛丽以及精神分裂的爱德华, 他们所具有的症状或状态, 就是对现实的高度凝练。
二、潜意识压抑与人格内在冲突是“苦病”产生的心理根源
本书中, 几乎每个有故事的人, 潜意识里都埋藏着一段无法排解的本能欲望和被压抑的情感。由于这些本能与被压抑的情感很难被意识所接纳, 也不能进入意识领域, 因此, 在潜意识层面它集聚了强烈的心理能量, 这些能量则以变形的形式伺机渗透到意识领域, 以求得满足。这些骗过人的理性而出现的被压抑了的巨大能量的变形形式, 基本上就是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在作品中, 维罗妮卡的逆反心态和冒险追求, 玛丽对神权和法制社会的一种怀疑, 泽蒂卡内心深处那种无望的爱, 爱德华无法割裂天堂影像的梦想追求, 都是这些能量的扭曲表现形式。
现实生活中, 哪一个成熟个体, 没有经历过被压抑的欲望和本能力量潜藏在潜意识里面呢?只是, 它们没有还没有以扭曲的形式出现。
在人格结构理论中, 弗洛依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那部分, 它构个体生命力的内在核心, 是人进行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自我是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 既调节和控制本我的活动, 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超我的活动。超我是人格中理想和道德的部分, 它通过奖惩的手段控制和引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 预防本我的种种冲动发泄出来危及社会, 继而不断追求理想与完美的境界。当本我、自我和超我和谐统一时, 人格便处于正常状态, 人的精神就健全;当三者相互冲突时, 人格则处于失调状态, 发展到极端的时候, 人的精神就失常, 出现病态。这一理论解释了本书中很多对立而冲突的病态行为模式。
对于维罗妮卡而言, 她的本我渴望打破平静而近于死寂的乏味生活, 年少时渴望弹钢琴的梦想破碎, 心底对父母武断的爱无法抵制而衍生的厌恨等等, 另一方面, 她的超我却在约束着她服从于生活, 服从于现实, 把那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至死不变的日子过下去, 不许忤逆父母的爱, 不许打破常规等等, 两者在自我这个层面上发生无法调和的冲突, 使她觉得生活越来越乏味, 生命的意义越来越走向虚无, 于是在某个安静的下午, 她便施行了预谋已久的自杀计划, 与其说那种在睡梦中死亡, 不再纠葛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冲突的结果对她而言是种逃避, 还不如说这也是一种自我释放的幸福。
这种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甚至贯穿在本书四个“疯子”的每个人的经历中。
三、现代人的“苦病”种种——对四个疯子的分析
1. 维罗妮卡的自杀
没有自杀经历或缺乏真正的专业素养的人, 一听说自杀大都不能理解, 本书对维罗妮卡的自杀描述是十分贴切的:想要自杀的人, 一般要经历理想追求破灭, 无奈无助, 绝望直至无价值感等几个阶段。像维罗妮卡这样有自杀倾向的人, 不同于冲动自杀, 他们会有很长时间的思考与准备, 他们给予自杀以充分的逻辑理解, 这样在外人看来毫不值得的事情, 在他那里都会成为十足的理由。因此, 破解自杀行为绝不能用常理。我国的自杀发生率很高, 有关方面估计, 自2000年以来, 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 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 他们切实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2. 泽蒂卡的无望的爱
她来维雷特 (疯人院名) 的原因是因为抑郁。作者在文中写到泽蒂卡的星际旅行, 其实就是癔症。癔症是精神分析学最初研究的对象。泽蒂卡抑郁的原因是因为一个潜藏在她过去的男人, 抑或是对一个她认识了许多年的男人的幻想, 那种无望的爱是泽蒂卡抑郁乃至疯狂的原因。这种无望的爱被压抑在潜意识里很多年,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问自己:如果当年她努力争取呢?这种疑问加深了她的抑郁。
原本那种无望的爱是深埋在潜意识里的一种情感, 而有一天这情感进入到意识, 她的自我防御机制为了保护她的挫败感便以抑郁来表征, 以便让她暂时对内心有一个交代。她的病的逻辑就是:如果她病了, 就“可以哭, 可以笑, 可以忧心, 可以发脾气……”
泽蒂卡不但怀揣无望的爱, 甚至连表达这种绝望所引致的悲愤的勇气都没有。现实生活中, 很多有美好梦想的人, 也同样受阻, 同样没能表达, 并在生活的重压下, 忍受着精神的试炼。
3. 玛丽的恐惧综合症
书中描述, 对神权和法律的怀疑是玛丽恐惧的根源。实则, 任何威胁安全的意念和存在都会导致恐惧, 而信仰危机是最令人无所依托的恐惧。
一些智商较高信仰虔诚社会地位上流的人, 在有一天突然爆发起以前从未有过的最原始的怀疑时, 一种由信仰产生的危机感便油然而生, 衍生出对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畏惧, 愈演愈烈, 最终形成一种身心都受摧残的综合症, 这种综合症是信仰危机的一种变体。
如果说, 维罗妮卡的绝望大多来自家庭的阻挠, 泽蒂卡的无望也多数是因为自我内在欲望的无法达成, 那么, 玛丽的恐惧却来自于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任何人都要面对来自现实社会的庞大压力, 同时, 任何人都没有对精神疾患的天然免疫力。
玛丽的恐惧包含着很多有启示, 诸如,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当一个人得到物质和地位之后, 他精神上的渴望是什么?在我国经济逐渐强大, 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 将有越来越多的人面临这些不能回避的问题, 玛丽的“苦病”正是现实社会里白领精英们要面对的问题。我们看到, 精神疾患开始青睐白领精英群体。
4. 爱德华的精神分裂
望子成龙, 是我国无数家长的梦, 高考, 是通向梦想的桥梁, 于是演绎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像爱德华这样的由父母逼迫, 被望子成龙的观念扭曲了心灵的孩子, 看来还真不只是在中国。
父母专制的爱导致了爱德华心理上最大的冲突。这点在某种程度上与维罗妮卡类似, 不同的是, 爱德华的反抗是逃避自己, 而维罗妮卡是逃避这个世界。所以当维罗妮卡在月光下弹钢琴的时候, 爱德华会一个人在那里安静地倾听。他听的, 是心底的声音, 那种梦想被畅快表达出来的舒心感。
爱德华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 在最初的生活中, 他把与人交往视为畏途。车祸, 女友的离去, 对绘画的热情, 对宗教那种虔诚的认识, “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中, 都会出现一个神奇的瞬间, 让他们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堂镜像”。他既想实现自己的关于成为圣徒可能性的验证和天堂影像的描绘, 又想承受着父母的爱与期许, 走上外交官的上流社会之路。当他发现这二者根本不能调和时, 就将其在精神层面割裂开来。或许对于爱德华而言, 这种割裂是最好的折中方法。但是别人叫他精神分裂。
5. 挣扎与出路
在《文明及其缺憾》等书中, 弗洛伊德提出过关于精神分析的文明观。文明只不过是人类对自然的防卫以及人际关系的调整所积累而形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否定本能欲望满足的过程, , 因此他认为文明和本能始终存在着尖锐的斗争。事实上, 人类在其文明的进程中, 一方面在不断地加深着对自身本能欲望的限制, 使人深受压抑深感痛苦;另一方面文明也帮助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帮助人获得幸福。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 在多数人还没有认清和真正理解与文明发展相适应的人性进步的实质之时, 必然会出现维罗妮卡、泽蒂卡、玛丽和爱德华这样的精神疾病的患者, 他们显然是那些受现代文明与个人欲望挤压的精神扭曲者。
那么, 出路在哪里?有良知和智慧的作家是不会仅仅停留于描述客观现实, 他甚至是一个探索者。保罗对此确实给出了具有高度的答案。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 维罗妮卡与爱德华的邂逅。两个年轻人的相爱, 拯救了两个灵魂。爱情, 或者说, 发自心底的爱, 就是作家给予精神疾患者的良药!作者虽不是心理专家, 但却深谙心理治疗的真谛。他在告诉人们, 本能并不可怕, 以爱为原则, 自然的释放, 就像鲜花绽放, 就像清水流淌, 一切的美好就产生了。
当然, 方法不是唯一的。当泽蒂卡从失控的臆想中恢复理性的时候, 她吹着口哨离开了疯人院。
理性与情感就像铁轨, 彼此独立却互相依托。
这就是保罗﹒柯艾略为现代人的“苦病”开的处方。这位伟大的作家告诉人们, 生命本应有它的自然, 要重视你内心那些不起眼的波澜, 看透它, 并热爱生命。
摘要: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的作品《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讲述了一个让人深思的故事。年轻姑娘维罗妮卡因厌倦单调生活而决定自杀, 获救后却被送进了疯人院, 在那里她结识许多疯病友。弗洛伊德曾经认为人类的文明, 都是本能与社会约束之间的无法排解的冲突所衍生出来的, 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维罗妮卡以及其病友们的“苦病”进行分析, 旨在揭示作者以其独特的角度对现代文明下“苦病者”的出路的探索。
中国现代政治、经济文明 篇10
考试热度:★★★★☆
试题难度:★★★☆☆
高频考点:新中国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成就、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的缓和、“一国两制”、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和计划经济体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
考题类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个别为材料解析题,但都与相关知识点相联系,很少单独命题。
考查特点:从考查内容看,集中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从考查方式看,试题取材广泛,以数据图表、新闻报道、日记、宣传画、学者和名人观点、中共中央文件、歌谣、词典等材料为载体,设置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与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命题立意看,试题从新中国民主政治、国家统一、外交成就和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等视角切入,深化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复习建议:夯实基础,准确理解主干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理清主线,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外交成就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线索,分阶段把握其阶段特征,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注重联系,关注知识点之间的归纳与比较,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关注从世界史的视角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强化训练,提升解题能力,尤其是有效信息的获取与解读、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
【金题点睛】
示例1(2014年广东卷文综第18题)在毉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屋子再请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可知,所选措施应该是新中国为了处理与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而实施的,这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故选B项。“另起炉灶”方针是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一边倒”政策是指新中国在外交上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是指新中国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和在华特权,A、C、D均不是针对亚非新兴独立国家而言,故均排除。
变式练习学者孙天旭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对这一转变理解正确的是
A.从强调意识形态区别向维护国家利益的转变
B.实现从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和平 外交的转变
C.由“一边倒”转 向与西方 国家的友 好关系
D.由与苏联的友好同盟转向实行不结盟政策
答案:A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为了给国内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而提出的,较多考虑国家的现实利益,故选A项。从实现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转变的标志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提出,排除B项;50年代初西方国家仍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中国并未改变“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不结盟政策开始实施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
示例2 (2014年新课标 全国卷Ⅱ 第31题)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计划经济体制,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题干材料“1953年”“统购统销”“计划收购”“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等信息可以判断,粮食的统购统销正是计划经济的体现,故选C项。A项时间不符,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是在1949—1952年,故排除;B、D两项与材料无关,均排除。
变式练习“(新中国成立后)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影响
B.外交形势的制约
C.生活水平的限制
D.经济体制的束缚
答案:D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计划经济的特点,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 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后)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消失”等信息可以判断,题干所反映的现象正是计划经济体制实施的结果,故选D项。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自然经济已基本瓦解,A项排除;B、C两项均是客观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均排除。
示例3(2013年江苏卷历史第10题)“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共85篇,1959年共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1“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2“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3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4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123B.234
C.134 D.124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主要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大跃进”典型现象包括农业上大放高产卫星和工业上大炼钢铁,故1表述错误,2表达正确;从“‘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共85篇”可知3正确,从“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可知4正确,故选B项。
变式练习《人民日报》社论是《人民日报》编辑部就热点问题发表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或者政府的声音。《人民日报》曾在一篇社论中指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对该社论所涉热点问题的正确解读是
A.开始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B.反映了要求改变落后经济状况的愿望
C.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大跃进”的特点,考查考生信息获取和知识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可知,社论所涉及热点问题是“大跃进”运动,故选B项。“大跃进”开始于1958年,A项时间不符,排除;“大跃进”强调的是生产力的大发展,C项与此无关,排除;D项“健康快 速发展”有误,排除。
示例4(2013年天津卷文综第9题)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 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的改革,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的有效信息是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是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达仁堂在这一时间“心茫然”是由于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竞争,故选D项。A、C两项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达仁堂的经营情况,与时间不符,排除;B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
变式练习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 逐渐退出 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的是
A.经济结构的变化
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C.产业结构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的是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粮票的使用把粮食纳入国家统一的分配制度之下,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粮票的废除实际上把粮食的供求交由市场调节,说明市场经济已经慢慢渗透进人们的生活,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上述分析不符,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重点突破】
1.全面认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历程:1初步建设———新中国成立前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构建完成———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新中国政治制度构建完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3严重破坏———“文革”期间政治制度建设遭到严重的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4发展完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改革政治体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法治化的新时期。
(2)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
(3)特点:1具有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 民主制度 建设,都是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3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苏维埃政权和“三三制”政权的探索与创建,新中国成立后宪法的几次修改等。4以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5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制度保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与 地方、各民族 之间关系 的和谐。
(4)作用:1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通过普选来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民主协商、科学决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能够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2维护和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3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保证。
2.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和经济特区的比较
3.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4.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第一次:1950—1952年,实行土地改革。
1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2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结果: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有化开辟了道路。
(2)第二次:1953—1956年,实行农业 合作化。
1原因: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3结果: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第三次:1958年开始,实行人民 公社化。
1原因:党内“左”倾错误的蔓延,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2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3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4)第四次: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 训,做出实行 经济体制 改革的决策。
2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3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5.新中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
1表现: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
2原因: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苏联模式;急于实现工业化。
3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4结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工业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表现: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2原因:党中央吸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经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3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4结果:解放了生产力,增强了企业活力,使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3)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
1表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2原因:党中央在总结经验和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把企业推向市场。
4结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6.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内涵: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指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原因:1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2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 生产力,从而积累 了实践经 验。3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社会主义本质、市场姓“资”姓“社”的问题,冲破了思想束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4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重大突破。
(3)特点: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4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 式并存。
(4)确立过程: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发展———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3创新———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4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5)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反映的是欧洲 某一时期 的形势图。与 该形势的出 现同年发 生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
2.护照是现代公民出入国境时的一份普通身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的某段时期我国的护照只采用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这反映了该时期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不结盟”
3.1954年宪法在“序言”部分写道:“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其“发展”主要体现在1954年宪法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确认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D.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
4.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在此毛泽东主张
A.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B.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努力改善与邻国的关系
D.谋求重返联合国
5.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材料中的“组织起来”是指
A.实施“一五”计划
B.引导农民互助合作
C.组织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1669年,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此后同仁堂历经百年风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同仁堂获得了新生,企业面貌大为改观。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公私合营的实施
B.国际市场的拓宽
C.企业自主权扩大
D.企业产权的明晰
7.从1950年开始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其中,向苏联派出8310人,占派出总数的78%。这就是人们所说 的中国历 史上特有 的50年代留苏 热。这股留 苏热学习 的重点应该是
A.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与先进的科学技术
D.救亡图存的强国路
8.1956年6月,浙江省温州地区永嘉县委副书记李云河在该县燎原高级社蹲点,根据社员要求,在个人专管地段劳动质量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三包 到队,责任到户,定额到丘(田),统一经营”的政策,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县委肯定了该社 的经验,并推广到 全县。该社的做法
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B.否定了人民公社的体制
C.反映了包产到户的萌芽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一份决议中规定:社员个人所有的房屋、衣被、家具等生活资料和存款,永远归社员所有。这一决议
A.推动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B.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有利于减缓“共产风”的蔓延
D.克服了党内的冒进思想
10.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决定在1960年底1.29亿城镇人口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同时决定1961年至1962年,城镇粮食销量争取压缩到480至490亿斤,比上年度减少30至40亿斤。这些政策的实施在当时
A.解决了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
B.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C.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
D.有利于恢复农业生产
11.列宁曾指出:“凡是居民生活习惯特点或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其机构则用普遍、平等、秘密的投票方式来建立。”这可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实施提供理论借鉴
A.“一国两制”构想
B.村民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制度
12.“一九七一,十一月十一,万里大洋横渡,一望长空尽碧。此去欲何为?入虎穴,擒虎子!”乔冠华的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重返联合国
1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对这两种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前后矛盾B.前后一致
C.两者都有道理D.两者都没道理
14.“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该公报的发表
A.迈出了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
B.重申了“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正式提出
D.意味着两岸“三通”已经基本实现
15.广东是中 国第一个 不再为多 种商品———如稻米和鱼类定价的省份,也是中国运营商业计程车的先驱。广东的这股新风开始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20世纪60年代初
C.20世纪80年代初
D.20世纪90年代初
16.盘点新时期中共历届“三中全会”政策路线的关键词,其中符合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是
A.拨乱反正、社 会主义的 现代化、改革开放
B.商品经济、增 强企业活 力、农村走向城市
C.宏观调控、市 场的基础 性作用、收入分配
D.国企改革、市场 的决定性 作用、城乡一体
17.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相对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来说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可以论证该观点的史实有
1邓小平的改革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2邓小平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中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4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带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A.1234 B.123
C.234 D.124
18.图2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我国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D.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19.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当时中国政府对二者采取的相似策略是
A.速度优先B.循序渐进
C.四面出击D.主次有别
2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实行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等地方管理政策,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2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认为“政治上的自由化来源于经济上的自由化,经济上的自由化来源于农村的家庭承包”“三资企业是和平演变的温床,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一些人甚至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资”还是姓“社”的疑问。以上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困难重重
B.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仍有影响
C.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清醒
D.经济体制改革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2.据中国国家人事部统计,1992年辞官“下海”者有12万人,不辞官却又投身工商业的人超过1000万。另外,还有数以百万计 的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在经商。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街上遇到三个人,就有四个是老总。这一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A.公私合营的展开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
23.表3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其中年份4最有可能是
A.1978年 B.1985年
C.1991年 D.1993年
24.塔吉克斯坦著名学者沙利波夫高度评价上海合作组 织,认为上合 组织已经 成为新型国际关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合组织对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所做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提出联合反殖反霸的合作理念
B.开创结伴而不结盟的合作方式
C.倡导经济先行的区域合作模式
D.主张实行多国结盟的合作关系
25.据统计,五届全国人大立法60件,六届全国人大通过法律63件,七届全国人大上升至87件,八届全国人大117件,九届全国人大113件。材料表明新时期我国
A.法律体系日益完备
B.民主法治基础奠定
C.法治进程逐步加快
D.依法治国方针确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其中第26题14分,第27、28题各18分,共50分)
26.民主党派是中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中,各民主党派走向政治联盟,主张抗日救国,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他们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宣传其政治主张,并在中共的支持和影响下两次掀起民主宪政运动,向国民党当局施加压力,这有利于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 展,有利于全 民族抗战 局面的形成。
———黄展《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民主党派》
(1)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民主党派对中国民主政治进程所做的努力及意义。(4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 以《共同纲领》为指导,全方位高层次地参加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成为新政权政治决策的重要参与者……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政协具有双重属性……人民政协因此成为多党合作协商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重要事务的重要场所,成为民主党派实现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
———李玲《建国初期民主党派政治参与探析》
(2)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方式。(2分)这体现了民主党派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三民主党派成立初期,其成员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活动范围仅局限于重庆、上海、香港等几个大城市,基层组织很少,到新中国成立时总数不到两万人。……目前人数发展到60万人……民主党派的新一代成员绝大多数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知识分子,它们广泛分布在教育、科研、文化、金融、贸易、法律等各个领域和行业,地区分布也相当广泛……民主党派成员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中国民主建国委员会山西省委《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的新变化》
(3)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的新变化。(4分)面对这些变化,你认为应如何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2分)
2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不断探索现代化的建设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体现了中共进行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这一计划建设 了694个重要的 工业项目,其目的是为中国重工业和军工业的快速增长打下基础。该计划还号召进一步发展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其目标是 在1957年年底之 前将33%的农民组织进“半社会主义”或者“低级阶段”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在这些合作社中农民将他们的资源全部交入合作基金中,仅保留他们的私人自留地,他们的粮食收获根据他们劳动投入的多少和向合作基金投入的多少来进行分配。
———[俄]阿尔兰·梅里克塞托夫、[美]亚历山大·潘佐夫《论中国的斯大林化》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斯大林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7分)
材料二现在有一种偏向,好像共产主义越快越好。实现共产主义是要有步骤的……范县提出两年实现共产主义要派人去调查一下……不要谎报,不要把别人的猪报成自己的,不要把三百斤麦子报成四百斤。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1958年11月)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其原 因。(4分)
材料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智慧,以改革创新的务实精神,在深刻把握我国国情的情况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而邓小平最根本的思维特点就是他的务实精神,务实精神贯穿于邓小平的整个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中,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与他的务实精神紧密相关。
———周士跃《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的务实性特征探析》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务实精神的突出表现。(3分)上述材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发?(4分)
28.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项原则是建国初期中央领导人在正确处理周边民族主义国家历史遗留问题过程中提出的,是五项原则的创始国和倡导国之一,也是实践者和受益者。它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既符合当代国际关系的现实,又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 利益,所以,五项原则在国际关系的发展中显示出了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
———李宇博《试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据材料一,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二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苏联和美国的冲突才是冷战的战略本质,美国和中国的敌对是次要矛盾,尽管其主导着亚洲的外交。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2)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做出这一外交决策的必要性。(8分)
材料三“一国两制”的构想……这种国家结构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对立的制度包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之中……这种国家结构是对单一制下地方政府权力范围的一种突破,也是对传统国家结构学说的一个突破……“一国两制”构想中的战略原则是:争取港、澳、台地区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之内,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原则性的问题,必须坚持。“一国两制”构想中的策略原则是:在统一的国家内部,实行不同 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允许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只要这些差异不损害祖国的统一、民 族的团结 和振兴,都允许存在。
———王淑强《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一国两制”构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B4.A5.B6.A7.C8.C9.C10.D11.C12.D13.C14.A15.C16.B17.A18.D19.B20.B21.B22.C23.D24.B25.C
二、非选择题
26.(1)努力:提出并宣传民主政治主张,掀起民主宪政运动。(2分)
意义:有利于国人民主政治意识的增强,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从而有利于中国民主革 命的发展。(2分)
(2)方式:参与新政权政治决策;参与协商议事,为执政党和政府建言献策。(2分)
变化:由新中国成立前的在野党、反对党变成参政党。(2分)
(3)变化:人数迅速增加,活动范围扩大,成员结构发生 变化,成员价值 取向多元 化。(4分)
建议:加强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加强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建设,增强年轻民主党派成员对中共的向心力等。(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27.(1)表现:实行计划经济,以重工业和军工业为中心,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实现工业的高积累。(3分)
影响:有利于突破国际反华势力的孤立封锁,稳定新生政权和国家安全,促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发展;严重削弱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人民生活。(4分)
(2)问题:片面强调高速度,出现浮夸风等现象。(2分)
原因: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人们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强烈。(2分)
(3)表现:从国情出发,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分)
启发:经济建设要注意农轻重的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不能急于求成,经济建设要符合国情。(4分,任答两点即可)
28.(1)原因:具有包容性,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国际关系的现实;符合世界人民利益。(4分)
(2)表现:利用美苏冲突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2分)
必要性:中苏关系破裂,中国面临苏联 威胁;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扩大国际影响,打开外交局面。(6分)
(3)特点:创新性、原则性与策略性相结合。(2分)
夏华:与现代文明赛跑 篇11
白色吉普车开进山里,停在贵州省兴仁县“中国手工坊·苗坊”的院子里。人们渐渐兴奋起来,照相机开始咔咔作响。
群山静默,模特们缓缓走出。鲜活的纹样中,百蝶翩跹,鹦鹉织锦,在复古立体的服饰剪裁上跃然,生动。
展示这些银饰绣衣的,是一群身价不菲的企业家,观众则是衣服纹饰的创造者—一群当地的苗族绣娘。
头一回,她们以看秀的方式,欣赏自己的手工创作。
“这是她们应该享受的荣耀。”夏华身着一袭宝蓝色服饰亮相,她对自己打造的这场秀很满意。对于都市里的企业家而言,很少有机会真正走进大山,感受一件华服中蕴含的手工之美。
“只有在面对这群绣娘和大山时,才会意识到这里是她们创造力的来源,这里有她们自己的日子。她们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
为了传承和保护这些民族服饰的手工之美,夏华已经探索了十余年。她刚刚想好了故事的开头,接下来,她想发动更多人,一起参与到这场中国美学生活的书写与创造中来。
五千年的美学底气
夏华第一次意识到要把中国美学的故事讲出来,是在2000年。那一年,她首次受邀参加一个全球奢侈品论坛。作为中国品牌代表,又做过大学老师,她对自己的演讲充满信心。
听了几位嘉宾的发言之后,夏华懵了。
演讲都由几组照片开始,“这是我的爷爷,这是我爷爷的爷爷……”每位演讲嘉宾的家族史,就是品牌延续数百年的发展史。从大学辞职创业,夏华一手创办的服装品牌“依文”尚不足十年。
临上场前,她灵光一闪,让助理在PPT前加一页,写上一个五,三个零。
5000这个数字出现在屏幕时,台下一片哗然。
“中国没有五千年的企业和品牌,但是我特别想说,中国有值得我们骄傲的五千年文化和美学的支撑,让我能够来这里,跟大家进行一次平等的对话。”
从经典名著《红楼梦》里,雪水泡茶的文雅精致,到明清家具设计中,对《黄帝内经》养生原理的理解与呈现,夏华侃侃而谈。她像是瞬间打通了对民族美学认识的任督二脉,让台下众多欧洲古老奢侈品家族的代表,对中国文化和美学感到震撼。
“平等,是因为有这样五千年一直没有断掉的文化,才让我们有这样的底气。”夏华对《中国慈善家》回忆起那一幕,眼神仍然发亮,“所以那一刻我就知道,一个中国品牌的根在哪里,它的价值支撑在哪里。”
从那天起,夏华知道自己做企业的故事需要另起一行,不再是一个民营女企业家如何白手起家,而是如何用商业的手法,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和美学,传播到世界。
深山寻美
手工虽美,采集不易。
很早之前,夏华就将自己一手打造的“依文”集团日常事务交给职业经理人,而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品牌创新上。她带着设计师团队,一次次走进大山,寻找民族手工艺术的传承人。
山路难行,很多地方不通车,需要走上大半天,才能叩开深山里绣娘的家门。
有一次她带着女儿进山,一扭头女儿不见了。女儿尚小,夏华紧张坏了,挨家挨户地找,最后,推开一户人家的大门,她看见女儿正跟一位少数民族大娘,连说带比划,聊得正酣。
原来,女儿被绣娘身上美丽的服饰吸引,不知不觉跟着回了家。
十年下来,夏华访遍了西南的大山,认识了苗族、彝族、布依族等众多村寨的绣娘。不同的民族,手工艺方式也不同,不仔细研究,外行根本看不出来。光是苗族刺绣的技法就有十几种,平绣、挑花、打籽绣、破线绣……而苗绣、侗绣、布依绣、彝绣的区别在哪儿,“就得一个个去了解,一个个去走访。”
不光绣法多样,绣娘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赋予了绣品独特的创造力。布依族“独臂绣娘”梁忠美从小跟着母亲学刺绣,一次在家刺绣时,忽然一只硕大的蝴蝶飞来,停在她的面前,她被蝴蝶的美丽震惊,对视良久。
在布依族传说里,蝴蝶是神物,是自然的精灵,梁忠美认为这是神灵的恩赐,于是飞针走线,将这只蝴蝶栩栩如生地绣了出来。
“如此精湛的手工艺术,如何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夏华憋着一股劲儿,开始思考。
她带着绣娘们走出国门,在伦敦、巴黎举办大型展览,并邀请了欧洲很多时尚界一线设计师前来看展。在伦敦,设计师们被绣娘们的重工绣震撼了。一幅作品上,细线勾画着上百个小人,形态迥异,栩栩如生。一位皇家美术学院的院长,停驻在一位绣娘的作品前,深深鞠了一躬。
有人惊讶地问夏华,“Ms. Xia,我很想知道这个作者在哪里读的美学?我们努力了很多年,就是想让设计跟自然之间如此和谐。”
夏华哭笑不得,“这位大娘,别说在哪里学的美学,她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说。但是这就是中国人的创造力。她天生就有这样的创造力,这样的创造力源于生活。”
与时间赛跑
对中国传统技艺之美的发掘,让夏华和她的服装品牌在国际上扬眉吐气,“依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巴黎、米兰时装周上。
但回到山里,夏华却看到一个令人痛心的现状:很多手工精湛的绣娘,为求生计,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在已经被开发成旅游景区的村寨,卖矿泉水和瓜子。
夏华非常惋惜,她可以在欧洲办展,让世界惊叹中国手工艺术之美,但是她却没有办法让这些手工艺人,“能够有尊严地,过上她们应该过的日子。”
她甚至产生一种无力感,“随着绣娘们不干了,甚至很多老人家的老去,很多绣种都会失传。”她看到有考古学家花大力气恢复汉代织锦技术,“从古墓里弄出来,再去研究,弄纹样”,但是这些少数民族绣种没有文字,没有记载,“我们想要恢复都很难。”
夏华下了狠心,她要跟现代文明的发展赛跑。
nlc202309081013
在北京园博园,依文有一座漂亮的城堡。夏华曾把绣娘们请到城堡里工作,但她们最终还是离开了。“她们无法呆在这些地方,那里毕竟不是她的日子和生活。这些手工艺之所以存在,可以一代代传下去,就是因为绣娘们在她们的日子中创造了美学,而不是背井离乡去打工。”
走了些弯路,夏华找到了更好的解决办法。她决心在当地建起一座座手工博物馆,让绣娘们能够在自己的家门口,继续自己的生活,养鸭、喂猪、看孩子,同时能够用手艺来养活自己。
2015年11月,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的刘氏庄园和兴仁县的鲤鱼坝,中国手工坊·爱坊及苗坊先后开馆。前者主要展示少数民族婚俗服饰,后者则集中展示苗族刺绣的手工技艺。
“博物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可以展示这些绣娘之前的作品,也可以让设计师在那里跟绣娘创造新的作品。”夏华还希望能打造出一个个博物馆村落,“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变成一个小型博物馆。”
为了唤起更多企业家对“匠人精神”的理解和敬畏,夏华在十年考察的线路上,精心打造了一条“依文手工艺术之旅”。
村寨里没有饭馆,夏华付钱,绣娘们每人做一道拿手菜,取一坛自酿的酒。长桌宴上,篝火燃起,绣娘们唱起了当地的山歌。
“去的企业家,有的喝得都流了眼泪,说太美了。”夏华说。
未来,夏华准备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打造上百座手工博物馆。她打算用消费众筹的方式,让更多企业家参与进来。在目前与京东合作的布依族手工博物馆众筹计划中,不同额度的筹款可获得等值的“独臂绣娘”梁忠美刺绣作品一幅;超过五万元的筹款者,还可以将名字刻进博物馆的感恩堂中,并获得相应的旅游体验,参观自己参与建设的博物馆。
“我这是公益的心,商业的手法。”夏华不习惯把自己做的事情说成是公益,她喜欢对别人说,“我在做一件有趣的事情,你愿不愿意一起参与进来。”
对于大山里的绣娘,她反对直接的捐助,而是强调“用价值换取价值”。每当有企业家走进绣娘家中,看到一件精致的绣衣,忍不住高价买走时,夏华会告诉绣娘,“这是你应得的。”
建立生态系统
十年里,夏华一手打造的依文中国手工坊共采集了数千个绣娘的数据,绣娘们生活的村落、绣龄、技法、水准、纹样,都被整理、保存在数据库里,提供给设计师。
目前,已经有大批设计师通过在当地博物馆驻扎,设计出很多现代、时尚的服饰。接下来,夏华会推出两条产品线:“小苗裙”、“小绣片”。它们来自设计师与绣娘的合作,几百块钱就可以买到,带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
夏华计划接下来撬动全球的设计师力量,跟绣娘一起,把中国时尚变成全球都市街头的时尚,“也许在巴黎、米兰,人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作品。”
她设想通过与智能终端连接,未来让更多年轻人以更适合的价格,在日常的穿着上可以感受到手工的温度与故事。比如一件带刺绣的T恤,用手机一扫,就可以知道是哪个绣娘绣的。
夏华不在乎自己能否在这样的作品里盈利,她酝酿着建立一个生态系统,让每一个绣娘在这里面赚到钱,每一个制造商在里面赚到钱。“当这个平台能够激活一端的制造商,同时有很多创意,能激活设计师们和绣娘在这里赚到钱,未来就是永不停歇的。”
在这个系统中,少数民族绣娘足不出户,在家就可以创作作品,经由与设计师合作,作品受到更多人的欢迎。通过互联网,有源源不断的订单,“每个绣娘都有活儿干”。更重要的是,绣娘们绣一件大衣就可以赚几百块钱,吸引外出打工的孩子们重新回到村寨学习这门传统技艺。
“夏华推动少数民族服装和技艺的保护,不仅仅符合社会企业,”一位慈善领域的学者认为,“这更是一种战略性慈善。她看到了中国服装行业的文化积淀和源头在哪里,通过可持续性的保护模式实现保护和发掘,为服装行业以及自己创办的企业提供活水源头。这就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正是战略性慈善的核心要求。”
2014年,夏华登上内克岛,访问具有传奇色彩的英国企业家理查德·布兰森,那次交流带给她极为强烈的冲击。布兰森让西服革履、严肃谨慎的中国企业家们跳进泳池,一边游泳,一边讨论关于战争、环保的话题。
伊拉克战争中,布兰森曾带着维珍航空的飞行队,透过联合国谈判,解救了300多位被扣押的人质。相较之下,夏华觉得中国企业家做公益常常太严肃了。
“我们不再去向世界宣告,我做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她说,“你会发现,未来每一个人都开始做了不起的事情,只要你能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现代文明下 篇12
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有效地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确保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创造文明施工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是落实“三个代表”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有力和最具体体现, 故应把建筑施工安全问题, 放在建设行业最高点、最紧要的工作来对待。坚持施工安全无小事, 把广大建筑施工人员作业环境的安全要求和愿望, 作为建筑主管机构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目前, 建筑领域伤亡事故多发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 建筑施工安全极其严竣;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 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意识不强, 责任不落实, 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队伍建设以及监管工作亟待加强。对待施工安全掉以轻心, 部分建筑施工现场, 未能很好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规范, 也一直存在重工程质量、轻施工安全、轻文明施工;重经济效益、轻安全保障, 抱着侥幸心理对待建筑施工安全的被动局面。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管理经验总结了如何加强和创新安全文明管理, 以创现代文明标化工地, 创建精品工程建设。
1建筑安全价值及效益分析
安全需要投入, 安全也带来效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安全不仅带来含价值因素的经济效益, 还带来包含非价值因素 (健康、安定、幸福等) 的社会效益。安全具有两大基本功能:
(1) 直接减轻或免除事故或危害事件给人、社会和自然造成的损伤, 实现保护人类财富、减少无益损耗和损失的功能;
(2) 保障劳动条件和维护经济增值过程, 实现间接为社会增值的功能。
2加强安全文明管理与创新
2.1 加强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指人们对安全的理解和态度, 或是处理与风险相关的模式和规则。对企业来说, 它是指一个组织对于安全和健康的价值观、期望、行为模式和守则。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 对企业的成功与否影响极大。为了建立安全文明的施工现场, 建筑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管理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建筑企业要做好安全文化建设,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的思想, 切实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深入贯彻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安全法律法规;
(2) 培育团结协作、敢打硬仗的团队精神, 积极倡导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积极营造员工心理认同以及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
(3) 建立和完善企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不搞形势, 不走过场, 定期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学习, 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和竞赛, 使每一位员工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4) 建立一整套激励和约束机制, 包括安全奖励机制、人文关怀机制、员工福利机制、安全考核机制、安全曝光机制、安全行为约束机制、安全责任约束机制等。
2.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安全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 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 通过对现场的整理、整顿, 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理掉, 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位置上, 使其随手可得, 促进生产现场管理科学化, 达到高效生产、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包括分析、设计、组织、实施、检查等内容。
分析研究是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也是使定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的关键性工作, 深入施工现场, 应用工业工程学方法, 对生产工艺、设备、工具以及人、物与场所的结合状态、信息流动状态等进行研究。在掌握施工现场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 对施工现场系统各要素进行优化配置设计, 并设计出施工安全定置图。根据所设计的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方案和定置图, 对施工现场系统实施定置调整与整改, 同时加强实施过程与效果的检查和考核。
2.3 安全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2.3.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出任组长, 由各专业工长、班组长、专兼职安全生产检查员组成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员一名, 有权因安全问题责令某分部分项整顿安全, 各施工班组长兼职安全检查监督员见图1。
2.3.2 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 执行安全交底制度, 施工作业前, 由工长向施工班组作书面的安全交底, 施工班组长签字, 并及时向全体操作人员交底。
(2) 执行施工前安全检查制度, 各班组在施工前对所施工的部位, 进行安全检查, 发现隐患, 经有关人员处理解决后, 方可进行施工操作。
(3)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进场前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以后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意识。
(4)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 建立安全生产评定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责任的规定进行评比, 对安全生产优良的班组和个人给于奖励, 对于不注意安全生产的班组和个人给于批评, 甚至处罚。
2.4 安全生产合同制管理
每一位进场工人, 及时对其进行进场安全教育, 除发放安全知识手册外, 还将与其鉴定安全生产责任合同, 使每一位经常工人都明白, 凡属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均由其本人承担主要责任, 使人们能够提高警惕, 把安全生产常记在心。项目经理部还将与每一位安全人员签订安全责任合同, 以利本工程所有参加人员都能将安全生产意识大大提高一步。
2.5 环境保护及消防管理
(1) 遵守国家、省市有关规定, 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弃物等等。
(2) 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 应做到清洁出场, 不污染马路。散装水泥桶水泥出口有防水泥飞扬措施, 在散装水泥周围用砖墙围护, 墙面粉光刷白。
(3) 现场建立消防管理制度, 成立消防领导小组, 要有专人负责。落实消防责任制和责任人员, 建立义务消防队。做到思想重视、措施跟上、管理到位。
(4) 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消防教育, 落实消防措施。
(5) 临时设施按消防条列有关规定搭设, 做到标准、规范。
(6) 办公室、仓库、宿舍、食堂、总配电按规定设置, 设置灭火器和消防砂箱。对违反消防条列的有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3创建文明标化工地树立良好形象
施工现场文明标化管理必须严格执行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各项规定, 在项目部内成立创文明标化工地领导小组, 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本项目创文明标化工地过程中各项事务的协调。制定本项目部开展创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规定, 各项工作应落实到人, 使职工明确各自的职责, 各项工作的开发应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项目部配备专职安全员, 每个施工班组设兼职安全员一名。本项目将列入公司创优工程计划及创市文明标化工地计划, 公司质安科定期派员到项目部检查、指导。
3.1 创标化工地, 确保安全生产
3.1.1 安全管理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教育制度, 安全设施验收制度, 安全检查制度) , 使项目部内各级人员都明确自身的安全生产职责, 在项目部内形成安全管理网络。新工人或变换工种的工人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并签名。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 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 并由专职安全员组织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到施工班组的每一个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中、小型机械操作工, 应由企业组织的考试合格取证后方可上岗。坚持班前安全活动, 班组在上岗前进行上岗交底, 上岗检查, 上岗记录的“三上岗”和每周一次“讲评”班前活动制度。教育职工遵守纪律, 并且制定有关的奖惩规定。
3.1.2 施工临时用电
施工临时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生活区域的线路不得与施工用电相混合。所有用电线路实行三级保护, 施工用电统一由总配电箱用分配电箱接出, 所有机电设备必须设置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箱、一保护及接地装置, 并要明显分开“动力”、“电焊机”等使用插座。施工现场设工地用电管理负责人, 负责各种机电设备的管理, 对进入工地的电气工作人员进行用电操作交底, 并检查、监督工地用电安全。
3.2 质量控制手段及创优保证措施
3.2.1 工程质量目标
单位工程必保优良, 十大分部工程必保优良。
3.2.2 质量控制手段
(1) 建立合格的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明确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在工程项目设置专职质量员, 实施质量控制, 提供组织保证。
(2) 实行目标管理, 将工程总目标分解成各施工阶段的质量目标。要确保各分部工程的质量达到优良。
(3) 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做好质量预控;结合项目管理实践, 成立工程管理小组, 围绕工艺改革、新技术推广、现场管理实践等方面, 运用企业质量管理思想和方针, 渗透于项目管理全过程。通过质量管理目标规定、质量缺陷调查分析、制定对策、措施实施、效果检查、总结提高等一系列质量管理方法, 对质量管理点和工序控制点实行预控, 把质量缺陷消除在施工形成过程中, 使每通过一次循环, 质量缺陷均明显减少。周而复始, 不断进行P、D、C、A循环, 工程质量不断改进, 不断提高, 使各个分部达到一次成优。
3.2.3 实行全过程控制
(1) 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2) 严把材料质量关。材料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 (含环保标准) 和设计要求, 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抽样检验和试验、过程抽样检验和试验及最终抽样检验和试验三个关口, 严格控制部合格材料进场并转入下一道工序。在最终检验和试验中, 严格执行建设部关于建筑安装工程竣工验收五条标准。以此来规范项目部施工行为, 强化过程控制, 工程资料与工程进度完全同步, 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3.3 创优保证措施
(1) 认真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
(2) 严格控制各种半成品进场, 需持厂家出场合格证, 再经有关抽查送质检站检测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3) 针对每个分项工程都需要经过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个工序。
(4) 施工时安排大量人力做好现场保护。
3.4 成品保护措施
工程采取流水作业, 交叉施工, 各工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要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就必须确保各工序的质量, 而各工序及各工序间成品保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序质量的好坏, 因此加强成品保护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为此, 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
(1) 编制作业计划时, 既要考虑工期的需要, 又要考虑相互交叉作业的工序之间不至于产生较大的干扰, 以满足成品保护的需要。
(2) 成立项目产品保护小组, 组长由主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担任, 组员由两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六名操作工人组成。
(3) 过程产品要在检验前, 由该工序的作业队负责人组织保护;工程产品检验后, 则由成品保护小组负责保护, 待有作业队伍进入, 由该作业队伍负责人组织保护。
4结语
综上所述, 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 与自然科学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企业管理、施工组织、工艺工序方法、材料、机械及设备等等都密切相关。因此, 在施工生产中, 必须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做到标准化生产、高效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管理水平, 创现代文明标化工地。 [ID:5498]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GB/T50326-2006, 建设项目工程管理规范[S].
【现代文明下】推荐阅读:
现代文明社会07-22
现代文明反思08-08
现代的工业文明07-28
现代文明礼仪教学计划06-06
企业现代文明的传播者06-30
人工智能会终结现代文明吗10-20
创建文明城 先做文明人国旗下讲话09-03
国旗下讲话:校园文明08-08
文明教育国旗下讲话10-10
现代管理环境下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