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

2024-09-09

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精选12篇)

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 篇1

1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意义

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够,因此很多时候会在无意之中就给环境造成了破坏。比如,冰箱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生活,然而人们只是更多地关注冰箱的使用功能,却没有注意到冰箱在使用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氟利昂,严重地破坏了大气层,影响了地球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每年都有大量的动物灭绝,林地覆盖面积也在逐步缩小,此外,全球变暖、水平面上升、能源短缺,都给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当中,一定要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贯穿其中,并积极修复已经失去平衡的生态系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人类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难题,如何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兼具地方文化特征和自然环境的优秀设计作品不断涌现,为建筑设计向着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提供了经验,为简历生态建筑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类型分析

2.1 节能节地类型建筑

以节约能源和物质资源为出发点,节能节地建筑设计竭力使物质材料的循环使用成为可能。在目前生态文明的视域之下,节能节地类型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之一。其可以在确保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对土地资源和建筑资源加以利用,并最终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能够使用生活废弃物来进行太阳能发电或者沼气发电,这样一来,高污染的能源可以被替代,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给人们提供了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此外,还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加入新型的设计方法,在一定土地资源的基础之上,最大程度得提高人均居住面积。

2.2 生土类型建筑

生土建筑是以节约能源为目的,采用覆土来优化建筑的热工性能,大幅度降低资源损耗的一种建筑类型。生土建筑设计可以大幅度降低保暖方面的能源消耗,同时,还能够确保建筑物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如,在建筑设计中多次利用覆土的优势,可以实现防风防震的效果,还能够大幅度降低外界噪音对建筑物内部的影响。因此,生土类型建筑也是绿色建筑的类型之一,在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维护生态平衡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3 生物类型建筑

生物建筑设计倡导从宏观方向来衡量和设计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以保证人与建筑之间关系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生物类型建筑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生物类型建筑设计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放在第一位,并从整体布局上完美地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生物类型建筑设计对建筑营造模式、自然材料和传统材料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在建筑自然采暖技术和建筑通风技术的基础之上,扩大了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前景。最后,除了做好建筑自身的设计之外,生物类型建筑还把注意力放在了了解人们的生活工作规律之上,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目的。

2.4 新陈代谢建筑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等要素可能会被忽视。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新陈代谢建筑应运而生。在进行新陈代谢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在保留历史传统的基础之上,运用现代科技和建筑材料,实现不同文化建筑的共生共荣。

2.5 少费多用建筑

少费多用建筑指的是在利用最少的物资和能源的基础之上,建设更多体现生态文明的建筑物。该类型的建筑具备很多优势,建造规模大、费用省、还能够对物资进行循环利用,形成独立的生态环境,是一种智能化的建筑结构。比如,使用计算机技术使建筑外围进行自由呼吸成为可能,并对能量和物质进行交换,同时还能够对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进行有效利用,使得这类建筑形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循环系统,大幅度减少了建筑的能耗。

3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技术

3.1 建筑设计符合实际气候条件

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对每栋建筑物的日照和通风影响较大,因此,建筑群的布局需要错落有致,此外,还需要注意夏季季风的渗透问题,在竖向布置方面,需要把较高的建筑方在夏季季风的背风面。在单栋建筑物方面,其形体需要符合外部条件的需求,因此交通部分和卫生间常常被设计到平面两段的位置之上,以便对东西方向射入的日光进行阻挡。在建筑平面方面,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需要具有灵活性,以便减少噪音,有效调节温度,以符合未来发展的需求。生态建筑设计需要在建筑形体和平面方面都符合实际的气候条件,这也能反映出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

3.2 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都十分短缺,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建筑设计需要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程度。并加大对原生自然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力度。例如,太阳能可以为建筑物采暖提供能源,把太阳的光能转化为建筑物室内所需要的热能,可以有效减少对煤炭等资源的消耗。除了太阳能,地热能源也是可以利用的再生能源之一。我国地热能源的储量巨大,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微弱。我国东北地区冬天气候十分寒冷,对供暖能源的需求量巨大,因此,地暖形式的住房在东北的应用范围较广。这样一来,不但能够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而且成本相对较低,避免了人们对建筑空暖所需要的费用。除了加大对新能源的利用力度之外,还需要提高对能源再利用技术的研究,提高能源在建筑物种的利用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还能够推动我国建筑设计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障我们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显示,我国目前的建筑技术水平相对西方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外新技术应用的成功经济,不断推动我们建筑行业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发展。

3.3 方案设计因地制宜

生态建筑十分关注环境的生态价值,然而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之下,个性化在设计方案中的应用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生态建筑对自身的形象关注度本身较多,只有优质的建筑形象,才能够促进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然而,在进行生态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基础之上,借助最新的技术手段,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设计方法,确保建筑的个性化,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只有做好错落有致的建筑设计,才能够使得建筑符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达到和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目的,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居民的关注。

3.4 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从横向分析可以看出,建筑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发展。只有合理处理人、建筑和自然之间关系,才能够为人们的生活营造出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还能够有效地保护好建筑周围的大环境,保证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能够持续存在。此外,从纵向分析可以看出,建筑设计要实现当前与未来的一体化。只有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才能够使建筑空间环境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能够符合人类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身心健康需求。要做到建筑设计的一体化,就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建筑材料,切实保证使用的建筑材料对人体不会造成任何伤害。此外,还需要有效控制危害人体的辐射、电磁波及气体等各种污染。还需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自然通风,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调节,使室内温度和湿度符合人体需要。另外,还可以对直接采光加以利用,充分享受太阳光的魅力。

4 结语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提升建筑的使用效率,促进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共荣,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志远,陈祖展,吴博.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住区规划策略研究[J].中外建筑,2015(11):86-87.

[2]田辰.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分析[J].城市建筑,2013(16).

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 篇2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引起人民大会堂内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环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儿童的发展。

著名的生态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曾指出:人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成长的个体从出生便渐渐获得广泛而分化的关于环境的概念,逐渐形成在不同程度上揭示环境特性,参与环境中的活动,持续或改变环境特性的动机与能力,从而实现人的持续发展。可见,这个过程的活动是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自然生长的个体在作用于环境。

环境为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一.认识周围的生态环境,让环保教育自然化。

通过日常活动,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让环保理念自然而然在脑中生根发芽。二,增加与环境的互动机会,让环境教育游戏化。

有教育理论指出,人可以依赖环境,也可以作用于环境。三。营造温馨的环境氛围,让环境教育情景化。四。扩展儿童活动环境,让环保教育社会化。

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师我们的活教材,我们应当注意环保,利用环境,让教育回归生活。

在儿童周围的生态环境中,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我们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周围的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需要,放开儿童手脚的同时,渗透我们的教育理念,积极启发,激励和引导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促进儿童发展。

语文课堂“生态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的课堂环境下的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课堂环境过分强调学习的预设性和封闭性,学生与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在原先设定的框架之下进行的,从而使教学变的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即使有也很有限,且都被老师牢牢控制。这样,就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且老师即将传授的知识和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也就不能成为一个正比,最终使得课堂教学不能圆满的完成。但是,生态模式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却不然,它强调学习的开放性、不确定性,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它有更温情、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的特点。总之,生态模式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的布置、课桌的摆放等狭隘因素,而是要求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四要素的完美结合。力求营造一种和谐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可持续性的教授知识和交流知识的“生态环境”。

1、抛弃传统的教师行为中的专权控制,重视师生间的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形式。而在互动中,主要是教师发挥作用,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而学生提问、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则很少。而生态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成为语文活动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学习,丢弃传统意义上的专权控制。敢于承认自己有不如学生的地方,主动放下架子进行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所以,教师应转变观念,要乐于向学生学习,这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相反,如果教师不肯放下架子,不肯加强学习,不主动与学生交流、交谈,就不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

2、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在语文课堂的“生态环境”中,要求传统的个体学习让位于更富有生态性的“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是指教师或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它包括三种形式:师与师之间的合作、师与生之间的合作及其生与生之间的合作。这里所说的主要是生与生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分工一般为4—6人为最佳,人数如果过多,就会出现分工不明确、混乱的现象。而人数过少,又起不到交流合作的效果。因此只有在最佳分工状态中学生之间才能积极的互相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才能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能互相信任,有效解决问题。“合作学习”将个人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语文上有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目标。

3、课堂实施的核心——学生参与教学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堂不再只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而演变成为了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否则课堂内容无法理解。这次的语文课改解放了学生的嘴巴。在新课标指引下,语文课一改以往的沉闷压抑,营造提问、读书、表达的氛围,学生发言踊跃、辩论积极。传统的师生单向信息传播,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要实现这三个维度目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参与课堂来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落实的标准。因此说,学生的是否愿意参与教学已经演变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学习的标准。

4、尊重学生个性,提倡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各不相同,他们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强项和弱项,人的本能是多元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而每个学生又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也提出了统一的教学目标。这种看起来相当公平的教学是以假设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智力为基础的。然而事实上,依据多元智力理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立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合在一起的。为了建构新型的语文课堂“生态环境”,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适宜的、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使每个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并给与学生最大的发展机会来解放自己的头脑。鼓励学生放飞想象,从不同角度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换角度、多方位探究,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

5、语文课堂“生态环境”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生态环境”不仅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现实生活经验,使之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让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同时,还要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学校、家庭、社区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各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课堂生态”的孤军作战。作为学校应对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生态环境”所需的硬件设施给与充分的支持;作为教师,不但要解放学生的空间,而且还要立足课本、放眼课外,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作为家长应努力配合教师的教学,多与学生以及教师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和交流各种信息,让教师能更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时修正课堂教学;作为社区,应关心社区内学生的成长,并为社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各种有益的硬、软件设施;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应整体上把握教育动态,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做出修正,而且还应引导社会各成员有一个健康、正确的教育观和学习观。

三、小学语文课堂“生态环境”对教师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潜心教学而不循规蹈矩,不懈的探索创新,由“教研”而“科研”,由借鉴而创造,从而转向“科研治教”的共同目标。新课改的推出给语文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小学语文课堂“生态环境” 的建构将使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巨大的变化,而每一位教师都应在这场变革面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新语文教材60%以上的选文都是新的,阅读量翻了几倍,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新的转变,教学评价有了新的标准。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就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实施新课标,教师不仅要“洗脑”,而且还要“充电”,阅读是教师的必修课。新课程对于教师的阅读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教师的阅读不再只是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有思考的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追求先进文化的先进思想,更重要的是人生体验,是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生命的体验。

1、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要求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着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师生的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1)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语文教师须从学生细微的表现中,洞察到他们的知识、智力和个性发展的情况,及时掌握学习情况,了解教学效果,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2)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持久的记忆力。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以便与教学中能够得心应手,也能为学生的语言积累起示范作用。

(3)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创造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对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 篇3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文明;设计要点

工业文明使得科学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便利,但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更多的满足生态文明的需求,并且通过艺术作品,宣传生态文明。人类已经由工业文明跨入了生态文明,这要求我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大的环境背景,做好相关设计工作。

1 生态文明简介

人类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之后,逐步进入了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有着广阔的含义,首先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对自然的充分尊重和保护,严格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建议一种稳定的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要求人们主动地去遵守和维护自然规律,和自然和谐相处,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生态文明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工业文明存在问题的解决,对人类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2 生态文明和环境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新兴的艺术种类。作为艺术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综合性。其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几乎涵盖了广告设计、平面设计以外的所有艺术设计,包括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等。

环境艺术设计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能使环境给人的视觉带来强烈的冲击。环境艺术设计的宗旨是将“情”与“景”进行有效的结合,其中“景”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还广泛的包括人文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是以美术为基础的,并且在建筑上得到了展现。然而,不论在何种建筑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宗旨就是在设计建筑时,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达到一种稳定的和谐状态,使自然与人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美,这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审美需求。所以,在这种本质上来讲,生态文明与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

3 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要想做好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必须有科学的理论和正确有效的方法作为指导,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一些原则。

3.1 以自然为根基,努力做到回归自然

工业文明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促进了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但是对于物质的过度追求,使得人们的精神文明发面极度匮乏,更不幸的是由于人们对物质的盲目追求,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人们的生活面临着危机。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强,人们越来越想回归到自然之中,在这种生态环境观念极强的背景下,需要我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更多地使用自然化的发法,努力做到回归自然,当人们看到设计品后,会立刻融入自然中去。例如,北欧的一些设计流派,它们在设计的过程广泛的应用天然材料和自然中存在的色彩,在设计住宅时,多采用一些欧洲田园风格,为人们创造一种回到自然的感觉。在设计的艺术上,十分注重整体的一致性,还适当地添加某种功能,来增强设计的自然性。整体的设计以环保为主,更多地使用一些环保材料,将各种自然圆形进行搭配结合,从整体上创造一种自然的感觉。

3.2 人文气息在生态化环境艺术中的融入

强调文化精神的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最能唤起人们共识的就是作品本身中蕴含的人文气息,作品同时也是设计师情感的流露。一个优秀的作品,能够充分的反映出设计师对人文环境的重视。可是,在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不是很注重对设计师人文情感的表达,更多的是一种肤浅的形式模仿,缺乏艺术的创新,作品没有自己的特点,枯燥单调,很难充分发挥环境艺术作品应有的作用,此外,很多作品都是为了满足商业的要求,其出发点是经济效益而不是人文效益,致使一些艺术性较低的作品通过商业宣传而被人们认为是真正的艺术,这扭曲了人们的审美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要努力做到文化精神的生态化,这就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开拓思路,不断创新,努力吸收各种思想,在广阔的中华文化中,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这种文化气息,在设计作品中得到完美展现,努力完善自身的审美观,吸收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强化自身的文化知识,提高作品的艺术品位和人文气息。通过作品向人们传递正能量,改变人们的低级审美趣味,给人们带来真正的美学享受。

4 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要坚持“和谐”的发展道路。努力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只有达到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才能是我们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人类才能得到更好的延续和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将人和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将二者进行结合,并找到二者共同协调发展的结合点,引导人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学会重视环境,保护环境,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于所在生存环境的要求,做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生态文明的强调等,都体现了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有利于帮助环境艺术设计朝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为环境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和挑战:要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满足生态文明的需要,同时在设计时要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

5 总结

以上就是对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要点的简单分析,要努力做到会对自然,同时做到文化精神的生态化。并且对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帮助相关的设计师,做好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设计工作。由于本人能力的有限,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还需要更多的学者进行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梅红.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3(16):112-114.

[2] 庞永红,屈健.当代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文艺研究,2011(2):62-66.

[3] 符浩彬.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才智,2013(13):118-120.

[4] 王淮梁.生态视野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展望[J].美术研究,2008(1):23-26.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 篇4

1 生态文明的定义

生态文明是整个人类进入到新世纪后, 在总结过往发展经验和面对社会文明发展趋向而得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生态文明是人类建设家园、保护环境、重建生态的过程, 是各类物质、思想、制度和组织方面诸多成果的综合, 对于社会上经济、政治等建设工作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功能, 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和文明状态的一个根本体现。

2 生态文明对于建筑设计的重要价值

2.1 生态文明对建筑设计的规范性

建筑设计需要遵循建筑相关的规律, 也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 同时也要遵从相关的规范, 生态文明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有效的规范。当前建筑过程中造成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问题十分突出, 这就必须加强建筑设计这个阶段, 从设计方面入手, 以生态文明为基础全面而有效地规范建筑设计的细节, 这样有利于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 而且也有利于建筑行业的进步。

2.2 生态文明对建筑设计的指导性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 往往会遇到发展和保护这一对两难的选择, 生态文明可以为建筑设计师提供方向上的指导, 这有利于建筑设计人员进行有方向和有目标的设计与创作, 在更好实现建筑设计工作的同时, 优化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使建筑进一步走向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为建筑行业的总体进步指明方向。

3 建筑设计达到生态文明的方法

3.1 建筑设计中应该突出节能特点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以生态文明为基础, 要突出建筑的节能功能, 要尽量使用节能技术, 通过墙体、屋顶、门窗、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应用, 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3.2 建筑设计中应该强化新材料的应用

随着建筑材料科技的发展, 各种新型节能材料正在大量出现, 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降低了建筑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铝合金材料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建筑节能效果的提升, 高强度玻璃的应用取得了优化室内环境的效果。因此, 必须在建筑设计中大胆使用新材料, 以此来实现建筑生态文明的系统性目标。

3.3 建筑设计中应该广泛利用自然能源

要在建筑设计中对太阳能、风能有重点地应用, 以便使建筑物通过自然资源的应用达到升温、排湿的效果, 这样可以起到对石化资源的节约效果, 并且为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此外, 要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循环技术, 以循环的能源利用来提高建筑物的升温、排湿效果。

4 生态文明视域下做好建筑设计的路径

4.1 推进建筑设计的人性化

建筑设计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 综合满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 进而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

4.2 推进建筑设计的生态化

建筑设计充分利用自然色彩与天然材料, 合理地将民间艺术手法与风格进行应用, 能让居住环境更加舒适, 促进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4.3 推进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建筑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一体化, 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空间, 同时又要对大的周围环境实施很好的保护, 促使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能够持续存在。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间满足人类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身心健康需要。在设计中应该充分采用自然通风, 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适当地控制, 使室内温度、湿度能够达到人体所需的最佳状态;充分利用直接采光, 享受太阳光对人体的自然沐浴;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享用, 做到室内外空间的过渡要自然顺畅, 使人们尽可能多地观赏到周围的自然美景。

5 结语

生态文明是党和国家未来建设的主要方面, 事关国家的兴旺和人民的福祉, 对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和远大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 使建筑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环境、融入自然, 成为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有效适应社会建设与生活发展的基础上, 形成生态文明的建筑, 为建筑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为生态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为社会总体进步提供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林芝.生态住宅设计方法在住宅节能改造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 2013, (24) :36-37.

[2]孙晓琳.某高层住宅楼建筑节能计算及经济分析[J].山西建筑, 2013, (26) :41-42.

[3]郑欣欣.浅谈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3) :29-30.

[4]范明亚.建筑节能现状与发展的科技性思考[J].中小企业科技, 2007, (06) :45-46.

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 篇5

【摘 要】 本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及存在的威胁,针对如何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四点措施:绿色发展是保障;加快环境治理是重点,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保护生态是关键;监管体制是保障。

【关键词】 生态文明;严峻形势;美丽中国;措施

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1、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小康社会是否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众所周知,我国环境保护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使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经逼近了极限。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必须坚决打好,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目标,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2、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内在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是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成了急需补地短板。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就提到这样一句话“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只有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才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增长点。

3、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

环境问题的出现其实就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出现了问题,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乡发展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作用,同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才可以推动各地下决心解决产业结构、能源体系、空间布局等问题,最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发展与保护协同共进的理念,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严峻形势

1、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1)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之路已经开启。十八大之后,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了两份重要的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成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姊妹篇”。这两个文件将“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大战略,给予从理念到思路,从目标到制度创新的系统规划与落地。此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系统纳入到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战略之中,标志着决定中国未来发展命运,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已经开启。

(2)污染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重拳出击遏制不?嗦?延的污染势头,是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要处理的问题。新环保法在2015年元旦实施时,就被誉为“史上最严”,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2016年12月中央又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今年开始启动的最严格中央环保督察行动,都用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表明了中央对遏制污染、治理环境的决心。尽管中国治理环境还面临着重大挑战,但五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使污染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3)绿色发展将成增长新动力。在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下,五年来,中国的生态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新能源革命是未来生态经济最具有全局性的革命。在这个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尤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尽管在农村还是星星之火,但也即将成为燎原之势。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五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清楚严峻的形势。

2、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1)环境污染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拉浪水电站网箱养鱼出现少量死鱼现象被网络曝光,使得龙江河宜州市拉浪乡码头前200米水质重金属超标80倍。2015年6月,安徽池州河水被污染千亩田变荒地。这些事例仅仅只是环境污染的一个缩影,却已经让人类背负了沉重的代价。

(2)生态受损大。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尤其是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此外,生物入侵也是值得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物入侵者也搭乘着国际贸易的“便车”“登堂入室”。中国作为贸易大国,成为了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悉,目前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已达620余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中国就有51种,并造成逾20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

(3)环境风险高。环境风险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或由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运动过程共同作用造成的,它是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其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发生影响。应该说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危机和严峻挑战,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公报,确认2016年成为自188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年”,刷新2015年创下的最热记录。同时,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温度再创新高,突破400ppm的警示线。“气候变暖放大了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目前面临的风险,并产生各种新的风险,带来更多的极端天气。同时气温升高造成我国华北地区静稳天气增多,加剧了重污染天气的频发。”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1、绿色发展是保障

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应该是自上而下的,从国家层面来说,就是顶层的设计规划。按照十九大报告的部署,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需要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保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还应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三大产业。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方面,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对于个人来说,在生活方式上应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的消费现象,积极开展创建节约活动,让机关、家庭、学校、社区等任何一个部门都能够将绿色行动进行到底。

2、加快环境治理是重点

(1)打赢蓝天保卫战。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合理是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在产业结构方面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环保等标准,着力推动“散乱污”企业整治、重点行业污染源治理,加快不达标产能依法关停退出;能源结构方面,尤其突出抓好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减少重点区域煤炭消费;交通结构方面,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提高铁路货运量,降低公路货运量。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让群众享有更多蓝天白云。

(2)加快水污染防治。水是生命之源,水污染直接关系人们每天的生活,直接?P系百姓健康。当前城市黑臭水体大量存在,饮用水安全保障有待加强。全面实施“河长制”,尤其是县、乡、村三级河长名单及主要管护工作任务要明确,系统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和水灾害防治,抓好重点流域,大力整治不达标水体、黑臭水体和纳污坑塘,严格保护良好水体和引用水水源,加强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亲水环境。

(3)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我国土壤污染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因为土壤污染与大气、水污染不同,加强监测监控、做好风险监控是第一位的。要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提高危险废物处置水平,夯实化学品风险防控基础,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人管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

3、保护生态是关键

生态环境问题应该归咎与人,是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重大工程的修复,可以使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得以优化,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构建,大幅度提升了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4、监管体制是保障

2017年4月总书记到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考察指出:“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认真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

首先要明确责任,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要让每一个领导干部都感觉到自己任职期间的任务重大,还要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更要让他们明白,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更好地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

其次要严肃追责,总书记指出:“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 要将生态指标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针对于生态环境指标很差的地方,如果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要让生态环境保护变成一项重要权重指标。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7.[2] 韩保江.让生态文明建设向世界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优越性[N].央广网,2017.[3] 张孝德.这五年,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到实践取得四大成就[N].央视网,2017.[4] 杜悦英.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J].中国发展观察,2017.【作者简介】

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型政府的构建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型政府;推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12-0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当前日益凸显的生态危机,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前不久,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实质上,生态环境效益与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代际利益是相契合的,生态型政府是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不断适应新境遇,新要求的政府,才是一个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政府。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型政府

1.生态文明含义及发展历程

“生态”一次源于古希腊语,最早的意思是房屋、家庭,19世纪中叶以来,被赋予了现代科学意义,主要指的是自然界各要素系统之间相互交错的关系。如果将文明定位于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那么生态文明则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状态,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切积极成果。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思考、新境界,是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生态伦理社会化,是人类文明在全球信息化条件下的转型和升华。它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含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建设生态文明并非人类消极回归自然,而是积极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文明成果,在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张扬的同时,过度贬低了自然的价值,使自然沦为人类征服与掠夺对象。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增长论,将一切可利用自然物作为经济资源,这种对自然的工具性世界观,意味着经济增长越多,资源损耗就越多,环境破坏就越严重。加之,以过度消费为增长动力的经济观更是使人类生态陷入重重困境。恩格斯早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警示人们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必然饱尝高增长会带来的苦果。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灾害频发,不断促使人们重新冷静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行为的准则。1962年美国学者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了《我们憧憬的未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表明世人对生态文明的反思与重视程度。

2.生态型政府含义

生态指的是自然界诸主体、诸系统之间相互交错的生存关系与状态。“生态型政府”这一概念,是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背景下提出的,学术界尚没有统一定论。学者黄爱宝认为:所谓生态型政府也可称之为绿色政府、环保型政府或环境友好型政府等,它是指能够将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作为其基本理念,将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作为其基本目标,并能够将这种理念与目标渗透与贯穿到政府制度与行为等诸方面之中去的政府。朱和磊认为生态政府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就是构建一个职能生态化的政府。笔者认为,生态型政府指的是既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又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政府。其内涵包含以下几点:首先,生态型政府在制定各项政策法规时必须树立生态优先的价值观,以生态良性发展为目标,注重生态效益在决策中的作用。其次,生态型政府的基本职能应该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管理上,改变以往为经济利益不惜生态代价的不适当思想观念。最后,生态型政府的决策系统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以生态科学家为主体,以社会公民呼声为参考的多元化决策机制,注重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但是随着深层次的发展,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也随之愈演愈烈,我国已进入了高消耗、高污染的风险社会,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呼唤生态型政府。一方面,公有制主体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我国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在生态公共资源配置中的缺陷,决定了政府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其看得见的手的宏观指挥棒作用,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政策等手段调节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国语》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面对目前的生态问题与环境发展态势,胡锦涛同志审时度势,先后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与履行的职责。其一,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政策文化宣传,倡导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与绿色消费观,促进社会全体树立环保意识,资源节约意识。其二,强化政府的生态监管职能,各级政府应切实贯彻落实中央颁布的各项法律方针政策,自觉使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其三,各级政府应协助好中央政府做好政策反馈工作,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果可寻,各项工作良性推进。

三、生态文明目标下,我国生态型政府构建的推进策略

1.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生态行政协作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指出,生态问题的全面升温,突出表现为三化,即政治化、全球化、内部化。政治化体现在生态环境问题不再仅仅是一国的经济、社会问题,已由各国内政问题升级为国际政治问题。全球化体现在生态保护早已突破一国范围,意味着生态危机感导致的生态文明意识已扩展为一种全球化的社会伦理。内部化体现在生态保护正在由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动力,不再是因为破坏了而去治理,而是因为要求更好更和谐而去管理。生态型政府建设需要各国政府紧密合作,公民积极参与,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国际间生态行政合作力度。

2.明确政府生态优先的执政理念,注重发展中的生态效益

有句古语叫做:“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政府作为行政领导者,需要具备未来发展的预见力,并把之转化为执政思想与理念。其执政思想理念又是各项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决定了一定时期内行为趋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社会公众的思想认识与行为习惯。所以政府应该首先明确生态优先的执政理念,充分认识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效益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格局中。当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相冲突时,应秉持生态优先的执政理念,把握经济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统一性,做到真正的为人民谋福利。

3.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努力发展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

传统发展观下的粗放型经济,一味追求GDP快速增长,结果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生态环境恶化,迫切要求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的工业化,发展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坚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经济、社会、资源与生态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而生态产业的主要形式便是循环经济,它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要素要在经济循环系统中合理有效利用,从而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实践证明,生态产业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发展生态产业是一种新的道路和模式。

4.强化政府生态管理职能,构建生态法律体系

传统上,生态管理职能虽然是政府基本职能,但在管理形态上一直处于经济至上的“非生态”范畴,新形势下,政府应该重新认识其生态管理基本职能,加强生态法律体系建设。首先,政府应该明确自身定位,立足公共服务,自觉把优质生态产品纳入到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去,为社会公民提供优质公共生态产品。其次,构建生态型政府生态法律体系,根据不断出现的资源环境危机加强或修改原有环境法律规定,专门制定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填补某些法律领域真空状态,及时完善修改已经出台的不成熟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5.优化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与方式,强调生态绩效指标

绩效考核体系在政府行为过程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不合理,是政府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监管与生态保护的内在原因。绩效应该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综合统一体。生态型政府追求更高层次的绩效,就必须对原有政绩指标进行修正,凸显生态绩效指标在整个绩效指标体系中的地位,贯彻绿色GDP思想,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有效合一。建立多元化、多主体的科学决策评估体系,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有效避免因政策失败而偿付严重的生态代价,优化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实现政府生态治理。

参考文献:

[1]黄爱宝.生态型政府构建的背景动因[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高小平.政府生态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赵映诚.论生态行政与生态行政建设[J].浙江学刊,2006,(4).

[4]王彬彬,朱益芳.对构建生态型政府的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2009,(2).

[5]徐汝华.生态型政府的模式选择与推进策略[J].行政论坛,2009,(2).

[6]郑小叶.生态文明目标下的生态型政府建设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9.

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 篇7

1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绿色建筑设计形态

生态文明视域下绿色建筑的设计形态非常多样, 几种最为典型的形态如下:1) 节能节地建筑。这种建筑的设计思想的出发点是力争节约能量和物质资源, 实现一定程度的物质材料的循环。2) 生土建筑。它的特点是利用覆土来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 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生土建筑具有诸多优点, 如节能节地、防震防尘、防风防暴、防噪声、可减轻或防止放射性污染及大气污染的侵害, 并且洁净、安全等, 在环境上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及保存原有自然风景。3) 新陈代谢建筑。该设计强调复苏现代建筑中被丢失或被忽略的一些要素, 如历史传统、地方风格, 提倡过去、现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建筑的共生等。新陈代谢建筑积极地接受、吸收和保留过去建筑中有价值的成就, 并在试图表现时代文化和识别性的同时也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4) 少费多用建筑。这种设计形态是使用较少的物质和能量创造更加出色的建筑作品。该设计具有这样的特点:可大量建造, 且费用低廉;由住宅工厂预制, 能量自给自足, 并可以灵活迁移;统一装配, 符合模数;住宅有自洁功能, 居住舒适。5) 高技术建筑。可以说这是一种智能建筑, 它的特点是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 使固定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成为可以跟随气候自我调整的围合结构, 成为建筑的“皮肤0, 可以进行自由呼吸, 控制建筑系统与外界生态系统、环境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增强建筑适应可持续发展变化的外部生态系统环境的能力, 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2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技术

2.1 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是一门涵盖多学科、多理论的综合技术, 这项技术中不仅会利用到能量流转规律、气候变换规律、物种循环规律以及建筑内外部的环境热湿交换规律等, 这种建筑技术也具备一些非常显著的优势。首先, 绿色建筑技术非常注重建筑的节能降耗, 会让这一设计理念贯穿与整个设计的始终, 因此, 能够很好的降低建筑物能耗, 并且提供更为舒适的内在环境。其次, 该技术在采用时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会很严格, 新型材料往往能够更好的满足绿色建筑的设计需求, 例如, 越来越多的传统砖石已经被各种更轻便的墙体和结构取代, 各种高强度合金钢、高强度混凝土以及高强度玻璃等也越来越广泛的被使用。

2.2 自然生态能源的利用技术

自然生态能源的利用很好的为绿色建筑技术提供了基石, 各类原生自然能源也成为绿色建筑的首选。首先, 太阳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于绿色建筑中, 利用太阳能不仅能够进行室内采暖、降温以及干燥, 还能够很好的降低整个建筑物的能耗。其次, 丰富的地热能源也可以成为绿色建筑的一项重要资源, 地热不仅储量丰富, 而且污染小, 非常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此外, 循环利用也是绿色建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无论是对于材质的循环还是对能源的循环, 这些都能够很好的降低建筑成本, 节省能耗, 并且非常环保。

3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绿色建筑设计路径

3.1 建筑设计的人性化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有一些非常典型的路径选择, 首先, 人性化的建筑设计便是一个重要典范, 在建筑中凸显“人本理念”无疑是生态文明视域下对于绿色建筑的一种非常好的诠释。一方面, 建筑设计的一些传统规律应当勇于突破创新, 随着人们对于个性化的居住空间与居住环境越来越看重, 设计中应当对这一点有充分的考虑, 这才能够更符合当下人们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另一方面, 建筑设计中应当逐渐融入更多的艺术原素, 这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一种需求与体现, 这也能够让整个建筑的附加价值得到提升。

3.2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

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对于原生态居住环境的日趋向往, 这也可以很好的成为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方向。生态化的建筑设计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与居住空间, 在这样的理念下打造的产品也能够更好的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进而实现建筑物与环境间的良好融合。生态化建筑既可以体现在设计概念上, 也可以体现在设计中的用材上。值得一提的是生态化建筑在打造时要充分而全面的考量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等, 设计时要充分和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的综合环境相融合, 这才是生态化的建筑设计中应当凸显的标准与理念。

3.3 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建筑设计的一体化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 具体可以体现在两个层面。从横向来看建筑设计应当充分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一体化, 建筑设计不应当一味的改造环境, 而是应当融入特定的环境中。从纵向来看建筑设计应当实现当下与未来的一体化, 这也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秉承。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应当既满足人们目前的居住需求, 长远上也不会损害建筑物周边的生态环境, 能够良好的与环境和谐共处才是生态文明视域下优质的绿色建筑。

4 结语

绿色建筑理念不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如何打造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优质绿色建筑, 这个问题也很值得研究。绿色建筑应当在满足人们日趋演变的居住要求的同时, 也能够很好的与自然环境间实现良好融合, 这样的建筑才是真正符合生态文明视域的优质建筑。

参考文献

[1]胡锦和, 陆梅.城市建设及建筑设计的生态性探讨[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5 (02)

[2]李晓绯, 许赫男.生态化建筑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 (06)

[3]李林芝.生态住宅设计方法在住宅节能改造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3 (24)

[4]王鑫, 郑卫.生态建筑的适应性设计问题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 .2011 (05)

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 篇8

1 绿色建筑设计发展

绿色建筑, 又称为绿建筑, 这里不是指园林绿化, 花园城市这种传统意义上, 我们日常生活中称呼的绿色, 而是对于环境友好, 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于环境的消耗, 最大限度的减少消耗自然界的原材料 (钢铁、水泥等建材, 石油、煤炭等能源) , 最大限度减少释放对于环境有害的物质 (甲醛、还有一些人工合成化学物质) , 最大限度节能环保。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都需要践行最小消耗, 追求完美的零消耗, 和自然融为一体, 建筑施工的建材最好使用垃圾再生材料, 建筑的施工做到无粉尘、低噪声, 建筑的使用做到对环境友好, 充分利用太阳光, 减少对于外界电能的使用, 建筑的寿命终结的拆除要做到回归自然, 物尽其用。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生态文明的思潮逐渐成为当今世界一大趋势, 尤其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过度消耗自然环境的消费至上的理念, 当代的生态危机就是资本主义消费过度的结果, 因此, 走生态社会主义是必然道路,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政治理论。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 绿色的建筑设计理念也逐步兴起, 但是, 各种思潮, 各种设计理念鱼龙混杂, 防止建筑的滥绿色化, 各个国家努力规范绿色建筑的设计标准,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在罗伯特·瓦特森先生的发起下, 在2003年开始推行了绿色环境与节能领导标准 (Leader 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简称LEED) , 这个标准规范了绿色建筑设计概念, 成为比较恰当的评价绿色建筑的一个规范评价工具。可喜的是美国联邦的部分州和部分国家已经以这个标准定位法定的建筑强制标准。美国的LEED标准也逐步丰富, 从最初的只针对公共建筑, 发展到可用于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标准LEED-EB、商业建筑绿色装修标准LEED-CI、目前正在致力于开发专用于住宅建筑的LEED-RB。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参照美国LEED标准, 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 高于美国LEED的标准, 比如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标准。

我国为了贯彻执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 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2008年4月委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成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 (以下简称中心绿标办) 负责具体工作, 已评出15项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这一个标准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绿色建筑的指导。从这里开始,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逐步进入千家万户, 形成一大批绿色公共建筑, 绿色住宅建筑, 绿色社区。

2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实践案例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 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根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指标体系, 城内绿色建筑比例将为100%, 美国LEED创始人罗伯特·瓦特森表示“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宜居示范新城, 已经制定出了很高的生态环境目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 LEED可以成为一个手段。另外, LEED这套标准目前是国际上最被广泛认可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生态城要达到其建设目标, 也需要得到一个国际标准体系的验证。”因此, 本文选取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绿色建筑设计的标准。

2.1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特点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北部 (原汉沽区) , 设计之初就选取了不占耕地的盐碱地, 建立在节约用地, 节约用水, 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从一开始就选取了生态比较脆弱, 植被比较稀疏, 环境退化较严重的地区, 因此, 绿色建筑在中新生态城是十分必要的。总结起来,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特点有以下三点: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建筑节能环保贯彻始终, 可再生材料的充分利用等等。

2.1.1 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中新生态城选址之初就考虑到依托大城市, 会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 减少对自然界的索取, 建立独立的各类能源和污水、垃圾处理系统会造成浪费。中新生态城依托天津中心城区, 滨海新区等基础设施和配套管网, 最大限度利用了城市污水处理, 中水回收等基础设施, 真正实现了经济、高效、生态绿色建筑。

2.1.2 建筑节能环保贯彻始终

中新生态城从能源的源头上就选取可再生能源,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建设了大规模的区域性太阳能发电站, 海滨风力发电站, 生物质发电站, 并且, 结合国家首批智能电网试点的优势, 鼓励区域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根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结合中新生态城实际情况, 制定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标准》, 规定确定了生态城住宅的单位能耗不高于78 k Wh/ (m2·年) , 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的能耗不高于110 k Wh/ (m2·年) 。该项指标实现了生态城的低碳目标, 减少CO2的排放, 这个指标硬性规定, 实现了生态城绿色建筑和生态城生态文明目标一致。

2.1.3 可再生材料的充分利用

中新生态城建设充分利用可再生材料, 征地拆迁把原有的汉沽碱厂的建筑垃圾, 回收利用, 做成混凝土材料以供后期建设使用, 中新生态城三个片区的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充分利用各种当地随处可取资源, 海盐、芦苇等等。对于挖掘的表土进行合理配置, 最大限度节省自然资源。

2.2 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

具体到建筑, 中新生态城从设计之初就秉承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 主要有以下几点:建筑布局设计比较合理;被动节能措施主要是最大限度利用太阳光, 利用自然风;主动节能措施是回收热风系统, 使用节能灯具等等。本文主要以中新生态城某中学建设设计为例探讨低碳环保的设计情况。

2.2.1 建筑布局设计合理

教学楼、综合楼、操场环状环抱, 让学生在5 min以内去教室读书, 做实验, 去操场活动, 教学楼总体设计呈之字状, 教学楼朝阳的房间用作教室, 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度过, 充分利用太阳能, 教室背面的房间用做实验室, 走班教室, 东西向的房间用作行政办公用房, 减少了冬季风对于建筑的影响。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在操场下面建设有地下车库区, 以供学生走读使用, 所有建筑的地下都连同一起, 最大限度实现了建筑的一体化。

2.2.2 被动节能措施

所有建筑都建设有良好的围护系统, 最大限度降低取暖的能耗, 墙体保温采取了绝热、保温、防火等措施。建筑外墙使用了混凝土砌块加气, 石棉构造。所有外墙玻璃采用双层中空钢化玻璃, 设置真空层, 有效避免了热量的散失。

教学楼都设置了可调节遮阳的措施, 在不影响室内采光的前提下, 自动调节遮阳板, 保温、透光。教学楼的所有走廊都设置了透光的设置, 充分利用太阳光, 在部分区域实施了开天窗的设置。教学楼部分室内活动区, 有大面积的可开窗户, 夏季可以充分开启, 冬季可以关闭保温。

2.2.3 主动节能措施

该校空调系统的设计, 充分回收了循环空气, 教室一般不设新风系统, 为了保证学校通风的需求, 教室采用了热回收功能, 在地下室及一楼到五楼设置了多个回收热的智能环保回收空气机组, 充分保障热量不散失, 又可以满足空气质量的需求。

在庭院中使用高效节能的LED灯具, 提供夜间照明, 在部分区域使用太阳能发电功能, 白天储存的电力, 晚上使用。此外, 还使用了雨水回收利用, 雨水和中水作为景观用水。

3 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方兴未艾, 目前, 各地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目前使用的GB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很多标准是引用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条目, 这些规范和标准本身就是尚存许多问题的, 如日照标准。现行的日照标准以一年中冬至日和大寒日的日照时间作为日照审核的依据, 但这其实并不能完整反映全年的日照情况, 有些项目中冬至日和大寒日的日照时间符合要求, 但是在全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达不到要求的。虽然这些项目符合规定, 可以实施, 但是以此标准兴建的建筑是否能够称之为绿色建筑有待商榷。GB 50378作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应该逐步完善和细化自身的评价指标, 其中的日照标准不但应满足GB 50180的规定, 同时还应结合绿色建筑的特点, 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绿色建筑不仅要节能, 还要宜居。

4 绿色建筑设计几点启示

绿色建筑经过数十年的实践, 逐渐摸索出来一些可行的做法, 比如, 加强绿色意识, 加大力度完善相关配套的法规, 积极完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与实施, 加强整个建筑行业的绿色规划等等。

4.1 积极完善相关绿色建筑配套法规

要加大力度完善相关的绿色建筑的配套法规, 逐渐从有立法权限的市开始试点, 制定相应的规章、法规, 逐步形成省人大层面上的地区法律, 逐步形成国家部委层面的指导配套法规, 最后建立国家人大层面的绿色建筑法, 强制性规定我国的建筑实施绿色建筑的标准。另一方面, 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实施对环境友好的建筑, 最大限度的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从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都需要践行最小消耗, 追求完美的零消耗, 和自然融为一体, 建筑施工的建材最好使用垃圾再生材料, 建筑的施工做到无粉尘、低噪声, 建筑的使用做到对环境友好, 充分利用太阳光, 减少对于外界电能的使用, 建筑的寿命终结的拆除要做到回归自然, 物尽其用。实现经济、文化、科技等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国家的基本发展纲要和战略规划, 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筑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物质要件,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将绿色、环保的设计规划理念植根于建筑领域, 必然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支持, 对于土地的使用, 建筑设计的规划, 施工队伍的资质, 国家都应从宏观角度去把握, 给予支持和引导。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尽管我国早已出台建筑节能规范, 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执行力度还较低, 各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因此应设立执法监督机构, 为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励绿色建筑的发展, 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 制订优惠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可通过示范工程的榜样力量积极引导市场, 明确政策导向, 吸引投资帮助绿色建筑的发展。

4.2 加快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目前, 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主要是跨国评估机构的代理公司或者是合作公司, 往往不能独立于母公司进行评估, 进行评估中不能基于中国国情进行分析, 因此, 应该尽快建立我国独立的第三方评估体系。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应建立在充分调研、科学立项、切实实践的基础上, 依据我国国情, 针对气候、地域环境参数、资源状况、人文素质、技术水平、法律法规等的不同来合理开发、有效实施。应尽快完善绿色建筑国家和地方标准体系, 尽快制定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的评估标准, 实施绿色建筑及相关产品标识制度, 建立评价监管体系, 规范评估机制, 切实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加强急需人才培养对急需熟知绿色建筑理念、致力于绿色建筑建设的专业人才, 可通过高等院校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相关学科建设, 或增加绿色建筑相关课程, 来培养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性人才。可通过定期组织绿色建筑相关培训, 提高各行业不同层次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应用能力;还可在建筑师资格认证或行业资质相关评审中, 适当增加对绿色建筑知识的考核, 提高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素养。

4.3 加强建筑产业的规划

目前, 我国建筑行业缺乏整体的规划, 由于房地产行业推向市场以后, 快速的繁荣下, 隐藏着种种的隐患, 追求经济利益, 往往忽略了对于生活环境的保护, 即使打着绿色建筑的旗号, 往往不能严格落实对于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的绿色建筑。因此, 加强建筑产业的规划十分有必要。

现在建筑行业在逐步完善发展之中, 但还是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行业内恶意竞争、暗箱操作的情况依然存在, 一些资质不足的小型建筑企业依然大量存在。不足规模的建筑企业在设计水平、施工能力以及后期维护上肯定有所局限, 再加上对经济利益的追逐, 很难保证建筑设计环保科学, 因此, 要加强建筑行业内部的规范化管理, 制定行业运行规定管理的条例和规范, 使得建筑行业发展有法可依。同时对于资质不佳的企业进行行业整顿, 必要时取消其公司。

5 结语

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 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 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在目前情况下, 绿色建筑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实践阶段,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或许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使用,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学习,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 只要我们秉承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爱护地球的宗旨和理念, 利用经济、科技、文化的一切力量, 就能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为人类世界在环保方面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翟燕涛.浅谈新世纪建筑设计文化发展[J].同煤科技, 2009 (3) :79-80.

[2]胡婷婷.海南炼化项目生产管理区的建筑设计[J].石油化工设计, 2009 (2) :101-102.

[3]绿色生态城的思考路径[J].世界环境, 2008 (2) :16-17.

[4]王孝东, 孙振男.浅谈绿色施工[J].华章, 2011 (9) :64-65.

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 篇9

一、生态住宅设计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1. 基于“共通价值”, 在生态住宅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美学。

生态住宅设计和生态美学有着共通的基础价值, 就是“生态”。生态美学的含义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生态美学是站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 以此建立本身的价值立场和理论向度;其次生态美学的突出特征是大自然中一切生命体都是共生共存, 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最后生态美学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的和谐统一的审美关系。生态住宅在设计中的各个环节都有效的体现了生态美学的理念, 使得生态住宅具有“生态美”。

2. 生态住宅设计中生态安全与生态美学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生态住宅设计的过程本质上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 不仅要满足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 也不能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生态安全主要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环境不会受到破坏和威胁, 一直处于安全的状态当中。在生态住宅设计中, 生态安全和生态美学是统一存在的。生态美学存在的基础就是生态安全。

现代社会, 生态安全与生态美学存在的矛盾主要是生态住宅设计。住宅在建设生态服务、功能设施上通常都没有对生态美学进行有效的考虑, 也没有有效的融入生态美学观念, 往往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只是一种冰冷的构筑物。另外, 在生态住宅设计时, 通常都缺少宏观生态风险规避方案的支撑, 只是以相关的工程措施来降低生态风险。同时也没有融入生态美学, 导致生态住宅设计缺乏了一定的活力。

二、生态文明视野下住宅设计与生态美学的协调统一

1. 借鉴古代住宅协调生态安全与生态美学矛盾方法。

生态美学最重要的理论原则主要体现的是整体主义原则。生态美学在生态系统中将建筑主体和环境客体都有效的融入到其中。主体与客体通常都是相互协调, 共生共存。构建生态美学的基础主要就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我国古代住宅建设中, 都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到住宅设计中, 对于现代生态住宅设计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古代建筑方面, 地域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都是站在地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发展起来的, 比如在黄土高原, 窑洞可以有效的处理黄土湿陷性;江南吊脚楼可以对河道洪水进行合理的防范等。我国古代住宅的建立, 站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上面, 并没有将生态安全与生态美学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 而是在建设生态住宅时, 有效的将生态美学因素融入在其中, 从而构建成一种新的城市景观。现在的住宅设计, 在构建生态住宅时, 可以有效的借鉴古代住宅设计。比如, 在现代建筑的建设中, 首先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生态改造, 适当的在建筑周围种植爬藤植物和树木, 构建绿色小区。这样不仅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定的舒适性, 也节省了一定的资源。另外, 可以基于古代建筑, 将传统优秀的住宅打造成新的现代住宅。最后也可以将传统与现代造景手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构建与生态城市相合一的生态景观。

2. 站在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协调和发展生态住宅设计与生态美学存在的矛盾。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由于城市安全格局的限制, 城市发展和住宅设计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制约, 不能在同一块存在着不安全的用地上建设与发展。为了有效的发展城市现代化, 构建合理的住宅, 许多城市建设者逐渐重视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及其蕴含的巨大作用。因此, 有些城市科学合理的构建生态住宅, 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生态所带来的问题与风险, 这样可以有效的扩大城市安全用地范围, 扩展城市建设用地。但是在构建生态住宅的过程中, 会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新建城区所构建的景观带来一定的影响, 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城市的传统风貌、同时也会对城市景观结构造成不协调的影响。因此, 我们就需要从整体与局部出发, 构建城市整体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住宅。

在拓展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时, 可以以局部的工程措施来确保城市整体的生态安全。在生态住宅设计中, 如果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会对城市的整体带来不协调的影响。如果只是想利用生态美学来对住宅设计的不足进行修补, 而不将其融入在城市的整体和局部的建设当中, 则具有一定的不可行性。所以, 必须要在根源上解决生态服务功能设施的过多建设。首先确保生态服务功能设施的完好无损, 其次保证生态美学没有受到一定的破坏, 从总体上设计生态住宅, 构建生态城市。

在生态住宅设计中, 在保证生态美学不会受到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影响时, 去思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需要对局部的利益进行保证时, 就需要协调和解决整体利益。因此, 在构建生态住宅建设时, 必须要实现城市整体生态美。同时也要实现城市整体生态安全, 需要站在城市整体角度去解决生态安全与生态美学的关系。比如在处理杭州西湖防洪问题时, 从整体上处理钱塘江整体防洪问题, 在建立钱塘江大堤时, 不仅解决了生态安全问题, 也融入了生态美学, 成为了旅游景点之一, 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三、总结

在生态文明视野下, 在将住宅设计与生态美学有效的融合时, 首先要基于“共通价值”, 在生态住宅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美学;其次要站在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协调和发展生态安全与生态美学存在的矛盾, 从而实现生态住宅设计与生态美学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 篇10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广义上讲,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更为高级的文明形态, 是一种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统一的文明形态。从狭义上来讲,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四者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经历了多重演变:在原始社会,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人们对自然的态度更多的是敬畏和服从, 依靠自然的力量求的生存;到了农业文明时期,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自然的态度由“服从”转变为“利用”, 人们利用自然的力量谋得更高层次上的发展, 随之带来了对自然的破坏;工业文明时期,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使得人们不再满足于“利用”自然, 转而“征服”自然, 使自然匍匐于人类的脚下, 成为人类的奴隶, 征服的同时带来了对自然的剥削和掠夺, 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而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谐发展。在当今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进行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建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其中如何建立生态文明消费观成为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大学生的过度消费行为制约着高校生态文明消费观的确立

人类谋得生存和发展, 必须要进行消费。必要的消费是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的消费群体, 其消费方式对社会消费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 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当代大学生大多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 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无法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形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在大学生活中, 我们不难发现, 许多大学生将消费的重点放在了衣物及配饰上, 而对书籍等体现精神文明的物质的消费则少之又少。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 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 七成以上的人有电脑。大学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消费的物品看作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这种炫耀性的消费在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中日益凸显。大学校园里日益滋长的攀比心理更是将大学生的消费观引入一个错误的道路和方向。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更多的体现为炫耀性消费和超前消费。

过度消费必然以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作为前提, 为了满足其日益膨胀的消费需求, 社会必定以消耗更多的资源为代价来满足人们的这种消费心理。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 商品的丢弃与浪费都对自然平衡产生了极大地压力, 而自然的承载能力又是十分有限的, 在这种消费心理的刺激下, 必然导致生态的破环与失衡。

三、“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生态文明消费观

生态文明消费观是一种绿色的、可持续的消费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提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要求, 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是自然资源有限材料的使用量减少, 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最少, 从而不危及后代人的需要’”。生态文明消费观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消费, 反对过量消费, 而且提倡简朴的物质生活, 反对奢侈浪费, 同时, 主张绿色产品的使用。

生态文明包含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实施的过程中, 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 不仅仅需要在产品的消费环节加以强调和实施, 更重要的是要在各个环节能够注重对资源和产品的合理利用, 从整体上构建生态文明消费观。生态文明消费不仅要求人们在产品的选择上要坚持绿色无污染, 同时在资源的利用和产品的生产这一环节要坚持资源和原材料的合理利用。树立生态文明消费的理念就是要求大学生在消费中注重使用绿色无污染的产品, 在消费过程中减少和杜绝污染, 不仅要考虑到自己的利益需要, 还要兼顾他人的利益和需求。

学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 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要场所, 其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对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消费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把“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荣辱观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荣辱观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将生态文明消费观内化为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和价值观, 使他们从心理上接受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同时, 学校也可以采用经济的手段制约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以经济制约的方式使其形成勤俭节约的意识。学校管理中将理论教育与经济手段相结合, 双管齐下, 对其消费方式的转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要努力做生态文明消费观的实践者和宣传者。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干力量,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做到绿色消费, 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反对奢侈消费。同时, 大学生要以自己的行动做生态文明的表率, 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观念。

高校生态文明消费观的培养可以促使大学生通过身体力行改变整个社会的消费理念, 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高校作为社会思想的发源地和传播者, 对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高校要积极遵循生态文明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的要求, 寻求生态文明消费观确立的有效途径, 确立大学生的正确消费观。

参考文献

[1]李晓菊:《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道德教育探析》, 《东南学术》, 2008, (04) 。

[2]俞白桦:《关于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11) 。

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 篇11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业生态保护;外部性理论;国家责任制度;专家监督制度

[中图分类号]DF4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8)03-0062-04

一、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农业生态保护的时代契机

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的巨大进步,推动了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当人们还陶醉于工业化的繁荣与成就时,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已经不期而至,并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而加剧,逐步发展为全球性公害。长期以来,人们以过度牺牲环境资源的发展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日渐恶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酸雨、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森林锐减、草地荒漠化、耕地破坏等问题也不容乐观。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整个国际社会都开始反思已有的发展模式,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这种背景下,我国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境界一生态文明理念。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新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观的发展和升华,它的提出是人们价值观的一场革命,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同样是自然的客体,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要摆正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只有在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和幸福。生态文明建设中要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类的和谐、永续发展为着眼点,着力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和谐共生。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在生态文明理念下,为我国农业生态保护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代契机,我们对农业生态问题的关注也应随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首先应改变传统的为保护而保护的环保理念,过去往往是在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时被动地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现在我们更应加强对农业生态的积极保护,预防农业生态问题的出现。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对农业生态保护的成本投入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付出,从更为长远的眼光来看更是一种投资,是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投资。我们应该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契机,加强我国农业生态保护建设,并通过对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研究使具体的生态保护措施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外部性理论分析:我国农业生态保护的必要性研究

19世纪初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分析个别厂商和行业经济运行时首创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其后,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阿瑟·庇古首次从福利经济学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外部性问题,在马歇尔提出的“外部经济”概念的基础上扩充了“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和内容,将外部性问题的研究从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效果转向企业或居民对其他企业或居民的影响效果。此后,尤其是近年来,外部性理论不断发展,众多的学者将外部性理论引入自己的探讨领域,并从不同的角度去透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外部性。具体而言,外部性(externality)是某种经济交易所产生的成本或利益,这种成本或利益落在第三方身上而交易者并没有考虑到。按道格拉斯·诺斯的观点就是:“个人收益或成本与社会收益或成本之间的差异,意味着有第三方或者更多方在没有他们许可的情况下获得或者承担一些收益或者成本,这就是外部性。”从中可以看出,外部性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经济,即在没有成本付出的情况下,有某种利益落在第三方身上;另一种是外在不经济,亦称负外部性,也就是在没有任何利益获得的情况下,却有某种成本需要第三方来负担。

农业生态保护的最早提出是因为农业生态问题的产生,而农业生态问题和农业生态保护本身恰好体现了这两种外部性: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另一方面农业生态保护本身又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通过对农业生态问题的负外部性解读和农业生态保护的正外部性探讨可以明确我国农业生态保护的必要性。

(一)农业生态问题:负外部性解读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膨胀,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农业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等大范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并且已经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往往也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农业生态环境更是如此,比如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加重、水源枯竭、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等等。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研究结果显示,1986年全国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为831.4亿元;“八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破坏加剧,1994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4201.6亿元,接近同年GDP的10%。可以说,“外部性”问题最具意义的就是环境污染。当然,这里主要是指的是负外部性,即坏的消极的影响。

在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中,负外部性就是人们因受生态环境污染或破坏所承担的外在成本。造成环境污染的各方在决定和进行其经济活动时,并没有考虑到其行为将给社会带来的不利的外部效果。所以从表面上双方以及多方达到的供需平衡能够给交易的各方带来最大的收益,但是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行为所造成的污染是一种外部成本,交易的双方本身不必承担,却由整个社会去替他们承担这个成本,例如耕地污染,不仅直接导致农民失去土地,而且还会给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隐患,同时也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将因此而受到严重损害和挑战。

因此,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分析中,可以得出农业生态保护的必要性,就是要通过农业生态保护,解决农业生态问题,并消除其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同时,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影响也决定了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架构的必要性,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才能使保护措施得到切实贯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二)农业生态保护:正外部性探讨

在欧美发达国家,虽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

比重并不大,但他们一直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尤其重视对农业生态的保护。在对农业生态的保护方面,各国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消极保护,而更多的是主动对农业生态采取保护措施,不仅对显性的农业生态问题进行保护,同时也对隐性的、潜在的农业生态问题进行预防性保护,比如鼓励休耕等。这主要是基于对农业生态保护正外部性效果的考虑。因为耕地保护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它不仅能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较强的“积极的”或“正的”外部性。

农业生态保护的正外部性就是农业生态保护的边际私人成本或边际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或边际社会收益相偏离,个人对农业生态保护所带来的收益可以被其他社会成员分享。农民对农业进行的生态保护,可以给无关的他方带来收益。农业生态保护是种正外部性很强的公共物品,农民受收入较低和短视性的影响,往往不会主动为农业生态保护进行付出,从而造成了农业生态保护这种公共物品的生产严重不足,有时甚至会出现供给为零的局面。

通过农业生态保护本身的正外部性分析,农业生态保护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是全社会都可以享有的,要使农业生态保护长期进行,必须要靠国家的投入,而不能单纯依靠农民的保护投入。同时在对农业生态保护进行法律制度架构时,也要明确国家的农业生态保护责任。

三、法律制度回应: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的架构

(一)基本原则: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架构的基石

1.目标性原则:协调发展

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目标性原则是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原则的具体内容是指农业生态保护要与人口的增长规模、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容量和承载能力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在农业生态保护上也并不是投入越多就越好,成本的投入量要达到一个合适的水平,农业生态保护不是一项孤立的计划,要考虑社会经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因素,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相适应。

2.基础性原则:预防为主

农业生态保护的根本在于预防,法律制度的基础性原则就是以预防为主。在农业生态问题产生后,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种治理,而非保护。所以,农业生态保护更应该把防止产生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放在首位,事前采取防范措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同时,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负外部性,这种负外部性会损害社会的整体公共利益,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多其他负面的影响,因此,在预防阶段的投入会实现以较小的成本换取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的目标。

3.关键性原则:公众参与

农业生态保护的关键是公众参与,在法律制度中应建立公众参与原则。农业生态保护是以整个社会的利益及后世利益的实现为出发点的,既涉及现实的、当代人的利益,也涉及潜在的、后代人的利益,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扩大公众的知情权,使农业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并使公众对具体制度规划的实施情况有所了解,才能真正获得公众对农业生态保护措施的支持。农业生态保护可以带来的经济、环境等多方面效益,有的并不是能及时显现,因此应该保证公众都能够参与其中,加强对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的了解,对各项具体措施予以监督,以提高成本投入的效果。

(二)具体制度: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的内涵

1.基本前提:国家责任制度

在农业生态保护过程中,国家要承担起主导作用。国家责任的明确是我国农业生态保护的基本前提。第一,农业生态保护也是全球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各国农业生态保护构成一个完整的保护体系,国家应该承担起农业生态保护责任,发挥主导作用。第二,农业生态问题具有负外部性影响,基于人们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短视性,农业生态保护必须由国家来予以引导,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这也要求在法律制度中体现出国家责任。第三,这也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和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的客观要求。虽然农业生态保护主要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的,但由于农业生态保护具有正外部性效果,农业生态保护所产生的环境、社会效益是全社会都可以享受到的,因而不能将农业生态保护的责任全部转移到农村、转嫁给农民,国家应在其中承担主要责任。

2.逻辑起点:规划和影响评价制度

在农业生态保护的法律制度中,要以规划和影响评价制度为逻辑起点。农业生态保护只有以合理的规划和影响评价为起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适的保护措施,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保护效益。农业生态保护规划,是指根据国家或各地区的具体农业生态条件、自然资源状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一定时期内所要实现的农业生态目标及采取措施的总体安排。不同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往往需要不同的规划,例如我国北方的旱地和南方的水田的生态保护规划就应该针对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通过以法律化的形式将农业生态保护规划制度固定下来,可以对这些制度予以有力保障,不但能使农业生态保护的相关措施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而且也可以避免因规划不当导致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农业生态保护影响评价制度是农业生态保护影响评价的法定化,是指通过农业生态保护的影响评价,对某项可能影响农业生态保护措施的人为活动的环境影响、可行性等提出报告,依法定程序予以监管的法律制度。农业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前、实施过程中以及实施后,应该及时对已经或者可能造成的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确保农业生态保护的有效性。

3.核心目标:综合利用制度

农业生态保护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各种农业自然资源之间的综合利用。农业生态体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环境系统,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具有特定性,而所谓的综合利用,就是要根据各种资源的不同特性、功能、贮存形式以及具体分布情况,通过适宜的保护措施进行符合实际的合理保护。根据综合利用的要求,不但要考虑各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的差异性,更要考虑各种资源问的互生、共存关系,在此基础上予以相应的农业生态保护,否则不但会造成成本投入的浪费,更有可能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所以,加强法律引导,实现农业生态保护综合利用制度的法定化,可以更好地针对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种不同的农业生态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避免保护成本的不当增加。

4.重要保障:专家监督制度

农业生态保护是针对不同的资源进行不同利用的综合规划,其效果的显现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并不是可以即时显现的,因此对具体措施的监督有一定的技术性要求,这就需要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农业生态专家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相关的调研、考察,以此得出农业生态保护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而将相关专家的这种定期对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予以评价,并根据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来指导进行新的规划措施的实施等不同的监督形式以法律化的方式予以固定和规范是很有必要的。专家监督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

5.关键内容:利益分享制度

在农业生态保护中,关键内容是建立合适的利益分享制度,实现农业生态保护利益的协调分配。农业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对这种社会公共产品的保护会带来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同时也存在利益分享问题。比如,在河流上游的人们为农业生态保护付出了成本,却由下游未付出成本的人们享受收益,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这也是农业生态保护的正外部性效应,农业生态保护不仅能给保护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会给其他无关的社会主体带来效益。这其中就会对相应的社会主体产生一种不当激励,即农业生态环境利益分享主体在无环境利益成本的约束下尽可能获取自身环境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架构利益分享制度时,要切实保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者的利益,从公平原则出发,在法律制度中要求收益者根据自己的收益情况承担相应的保护成本,以弥补保护者的成本投入,这样,不但有利于社会公平,更有利于激发保护者的积极性,以使农业生态保护能长久实施。

6.和谐运行:纠纷解决制度

在农业生态保护的过程中,各方主体围绕利益分享、成本分担等问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纠纷,如何及时解决纠纷是保障农业生态保护和谐运行的基础。在纠纷解决制度中,首先应划清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再根据各方承担责任的大小、付出成本的多少来享有收益;其次要注重保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在制度方面予以适当的倾斜。在具体的纠纷处理方式中,应以和解为主,兼采其他方式,力争使各方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平息纷争,化解矛盾,促使争议得到公正、彻底解决。这不但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生态保护的和谐运行,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四、展望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契机下,我们要勇于突破传统思想,站在一个更新、更广、更高的视角下探究我国的农业生态保护问题,通过农业生态保护外部性分析以及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的研究,不但可以使人们更加理解进行农业生态保护,并加强法律保障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农业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促进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措施得到真正贯彻。

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 篇12

一、新形势下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形成了“大生产—大消费—大量废气”的局面,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不断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突出和尖锐,使得社会面临难以逆转的污染后果。经过几十年的奋力赶超,中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令全球瞩目,但是在巨大成就的背后,很多是不计成本的大量浪费的低效率生产,进而使环境面临严重污染和健康受损的后果[1]。

(一)不合理的消费异常突出

据统计,国内每年因生产1 000万箱一次性木筷,会失去500万立方米木材,需要砍伐2 500万棵树木;2013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总容量达到创纪录的2 170亿美元,全年增长率为11%,其中,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总额为1 02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人买走全球47%的奢侈品[2]。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要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构建和谐的生态消费模式才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当前中国正处于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的发展势必会导致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不断加大,在开发的过程中,如果往往只注重数量而忽略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产生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会造成能源、原材料的巨大浪费,产业和产品比例失调,经济效益低下,进而使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加剧。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三)能源开采量大但能源利用率低

如今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倍,是法国和德国的3.4倍,是日本的4.1倍,是加拿大和英国的6.3倍。同时,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炭占能源总量70%左右,而这个数字在发达国家最高不超过25%[3]。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比世界平均值高出近一倍,中国GDP占全球12.3%却消耗全球21.5%能源。中国每年消耗的煤炭占全球的50.4%[3]。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其中,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是新的能源革命,即能源生产革命和能源消费革命,即由黑色、高碳向绿色、低碳转变,由粗放、低效走向节约、高效转变。

二、生态消费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从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入手,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构建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4]。生态消费是一种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具有适度性、持续性、全面性等特征,这种生态消费模式是符合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社会良性发展文明形态,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有助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的核心,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是不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的出现,人们不仅对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同时也损失了大量的环境容量,危机到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5]。当前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的大环境下,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和控制污染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用较少的资源获得更大的价值。提高生态消费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消费需要,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大多为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6]。

(三)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是实现人民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

人的消费需要,不仅包括物质消费需要和精神文化消费需要,还包括生态消费需要。满足生态消费需要,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全面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保护并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就对培育和提高生态消费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只有生态消费力提高了,人的生态观念牢固树立了,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满足人们更高的生态需要。而只有更高的生态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使人们享受生态之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6]。

三、生态文明视阈下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路径选择

构建生态消费模式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众多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其中政府、消费者是最重要的两大主体,它们缺一不可,并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互动的关系。

(一)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用价格杠杆、法律等手段价格调控力度,引导和规范民众的消费行为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有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政府要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微信平台等各种媒介,将生态文明消费思想传达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认识到生态文明对人们的重要性,进而在生活中自觉形成文明的消费的良好氛围并转化为行动。

第二,利用价格杠杆原理,推动生态文明消费[7]。按照价格影响供求的关系原理,通过价格来调节消费者选择适当的消费方式,例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实行梯度价格机制;提高一次性产品的购买价格;对节能环保的企业,通过价格补贴的方式加以支持。

第三,制定相关生态文明消费的法律法规。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不仅仅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加以约束,还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生态文明消费法律细则。例如,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惩罚力度。

(二)消费者应树立勤俭节约、可持续的消费观

消费者要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坚决摒弃互相攀比、追求虚荣的不良风气。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树立适度、绿色、科学的可持续消费消费观,同时消费要符合我国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是一个人的财富越多就应该消费越多的产品,消费应该将个人的发展需求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第一,要坚持适度消费原则。一是消费与资源承载力相适应;二是消费与家庭支付能力相适应;三是消费与科学合理的积累比例相适应;四是消费与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8]。

第二,要坚持绿色消费原则。一是要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意识,选择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品。二是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在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时,要注重环保和节能。三是消费过程中要注意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分类,不要造成环境的污染。四是坚持循环再利用,如在生活用水方面,尽量地循环使用。

第三,要坚持科学消费原则。一是消费要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要求;二是消费要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相统一;三是反对低俗愚昧无知的消费,如吸毒、赌博等方式消费。

摘要:生态消费模式是当前中国消费转型的必然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构想。合理的消费模式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文明视阈下探析生态消费模式,试分析构建生态消费方式的必要性和消费方式对生态文明的影响,并从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出发,提出构建生态消费的路径。

上一篇:票据集中管理论文下一篇:小剂量呋塞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