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实践报告(精选8篇)
生态文明实践报告 篇1
东营市龙居镇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12生态 张丹丹
在举世瞩目的十八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作为一名生态学专业的大学生,为了深入学习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精神,真正学习和了解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我利用寒假时间去往山东省东营市龙居镇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发现这几年来龙居在生态文明方面有切实的改进和发展。以下是我的调查结果。
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过程中,东营市立足蓝黄两大战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努力构建秀美宜居、幸福富裕的生态文明城市。
绿化面积不断加大 农村景观不断美化
该区全面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片、渠相连、路相通”的大格局。东营区先后投入8580余万元用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还对重点村居统一供苗、连片绿化,共植树35.6万株,衬砌花池3200平方米,建成村庄小公园5处。
绿树成荫,让这里的空气更加清新
垃圾回收践行环保理念 还农村干净街道
曾经的垃圾路边扔
如今垃圾普遍分类回收
投资200万元,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镇55个村庄全部配备保洁员,对“三
大堆”进行了彻底清理。
在农村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聘用保洁人员710多人,保洁率达100%。推行“户集、村(居)收、镇运、区中转处理”的生活垃圾“一条龙”处理模式,建成小型移动式垃圾转运站9座,垃圾收集池196个,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环保理念宣传 村民联手共建生态农村
领导高度重视龙居镇的生态文明建设
推行环保购物袋 增强民众环保意识
在调查中,龙居镇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李博兴有这样的感言:“俺做梦也没想到村子变化这么大!龙居生态林场建设把小村建成了‘天然氧吧’,村里修了路,完善了基础设施,村里有了环卫工,垃圾运输车每天一趟进村来„„”
生态文明实践报告 篇2
一、生态文明实践逻辑提出的必要性
这里所说的实践, 是指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实践——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而所谓的实践逻辑, 就是实践如何呈现以及为何如此呈现。实践逻辑既包括实践所表现出来的模式、规范, 又包括表象背后实践者对实践的认知以及实践者的现实诉求;即便实践者对理论能够完全解读, 或者说实现了英国文化理论家斯图亚特·霍尔所谓的 “解码”, 实践逻辑还要受到物质世界客观条件的制约, 更要受到价值选择、社会压力、行为习惯甚至习俗、潜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正是由于实践本身有“自律性”、有其内在根据, 因而需要把“实践逻辑”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行合一”作为高度抽象的理论虽然有其合理性, 但是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 即好像理论和实践构成了一个封闭神经回路的两部分, 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就一定是理论所要求的那样, 似乎理论和实践是直接贯通的。如果真是这样, 对实践逻辑的研究就是画蛇添足。实际上, 这种错觉忽视了实践本身的相对独立性, 把现实的环境和人抽象化、简单化了, 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无论是行为心理学提出的“行为疗法”, 还是布迪厄的“习性”是 “实践活动和表象的生成和组织原则”[1], 都表明实践相对理论具有一定独立性, 这一点早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总之, 对实践逻辑的研究不是多余的, 对某一领域理论的研究不能代替对该领域实践的研究。
生态文明的有关理论为实践给出了明确的目标与指导, 但具体如何实践也很重要。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 自然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人们每时每刻都要和自然打交道。 生态文明需要处理好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这离不开一定的实践, 这个过程无论是实践主体还是实践对象都极其广泛, 实践方式极其多样、复杂, 有必要对这些实践给予理论上的说明, 这也是对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有益补充。
研究生态文明实践逻辑的必要性还在于:人们一旦针对某种问题形成了一定的实践逻辑, 就有可能倾向于用这种实践逻辑去解决其他问题, 当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理论被提出的时候, 也意味着把新问题推到人们面前, 那么人们可能习惯性地用传统的实践方法解决新问题, 这可能会出问题。生态文明实践逻辑是为了实现生态良好、绿色发展这一目标而要遵守的实践逻辑, 这就不能不考察它和传统的特别是以前两次工业革命为代表的实践逻辑的异同, 这样才能尽量降低人在活动中主观上积极却造成客观上消极的可能性。
二、生态文明实践逻辑与传统实践逻辑的比较
1. 对两种实践逻辑中实践领域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把实践放在哲学层面进行探讨的人, 他提出“实践是使灵魂获得平衡状态的具体的活动”[2],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实践是一种伦理、政治活动。德国古典哲学对实践基本上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把实践理解为伦理、 政治的行为。类似地, 中国古代的“知行观”的“行”也是侧重于伦理纲常和政治方面;随着“程朱理学”的发展及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士大夫开始标榜“修身养性”。 可见,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中外的实践观没有认识到物质生产是伦理、政治活动的基础, 没有认识到伦理、政治行为的继承和发展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相关联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 受限于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人们转而看重社会内部关系的掌控, 他们用自己创造出来的观念支配、限定自己, 扭曲了人的能力和价值。 尽管英国经验论、法国启蒙运动登上历史舞台, 资本主义不断得到发展, 工业文明兴起, 人们对感性经验、对物质的市民社会生活给予高度的关注和肯定, 但是由于不具备科学的“唯物史观”, 人们对自然界广泛而深入的开发、对社会本身的建设等等, 这一切实践一开始就对人活动的条件、活动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在这点上, 机器、电力的使用并没有超越刀耕火种。
与传统工业文明的实践逻辑一样, 生态文明实践逻辑承认人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 只能被看做是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不仅肯定了人的感性活动的能动性, 而且意识到实践具有社会性,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正是社会性的实践才发展了生产力, 形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并建立起上层建筑, 就是说, 生成了整个社会关系网络。“认识你自己”是铭刻在德尔斐神庙的一句箴言, “认识你自己”除了要认识到人的能动性, 认识到人的社会性, 还要认识到人的生态性。生态文明实践逻辑不仅意识到个人的主体性、社会的系统性, 而且更意识到个人、社会和自然界都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绝不是说人类历史只是平面几何一般的各个个人的“合力”的结果, 事实上, 人类历史在这个“合力”之外并不是虚无, 生态系统中的自然力也会影响人类历史进程, 而人类的历史活动也会产生波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进而影响到现在和未来的人类活动。
如果说传统工业文明的实践逻辑侧重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 那么生态文明实践逻辑则进一步把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纳入自己的视野。传统的实践逻辑和生态文明实践逻辑都旨在满足人的需要, 就是说要实现消费。传统的实践逻辑是以直接消耗既有资源的方式提供消费品, 即用消费来实现消费, 生产 (对资源的加工) 实际上是消费性的生产, 消费是实践的起点也是终点, 而生态文明实践逻辑则把人的消费建立在能再生产出资源而不是仅仅再生产出消费品的基础上。诚然马克思提到过“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3], 但是, 把生产和再生产领域机械地分为“社会”和“自然界”, 已经不合时宜了。以前有学者提出过“生态生产”的概念, 如邱耕田先生认为生态生产是自然界原本就有的, 人类的社会生产是生态生产孕育出来的, “整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 已经渗入了人的因素, 越来越多的生态生产已被纳入到物质生产的过程中”, 他认为人类应该“以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等为中介而对生态生产”加以“控制、 改造和利用”[4]。与之不同, 本文提出的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不是指外在的, 不是用“生产”一词来对自然现象进行拟人化的概括, 而是以人的活动为出发点, 这种生产和再生产是指人实践活动的必然效应, 是社会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新生事物对生态系统进行的自我否定。不是生态生产被“纳入到”物质生产, 而是物质生产越来越具有生态生产的意义, 物质生产是生态系统生产和再生产的内容而不是中介。
人的活动一经展开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力量, 人类活动及其产物会参与到既有的生态系统的运行中, 或缓慢或剧烈但必然导致生态系统的改变, 麻烦在于改变后的生态系统有可能不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因而生态文明实践逻辑把人、社会放到生态系统中来认识而不是把它们割裂。如果继续遵循传统工业文明的实践逻辑来行事, 那么人越是把社会与生态对立, 越是不加限制地对自然予取予求, 就越会使生态系统增强对人的否定, 于是在整个生态系统范围内, 人将否定人自身。
2. 对两种实践逻辑倾向的实践方式和实践结果的比较
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是粗放的, 效率低下且污染严重, 在它的实践逻辑中, 对生产资料的深入加工与否取决于利润的需要程度, 对认为无用的、作为实践产物之一的污染物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这种态度表明实践者更专注于对直接实践结果的获得, 这种狭隘的专注也体现在各个实践领域。在这一背景下, “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一常识逐渐被歪曲了, 由于没有和实践者直接相关的利益就没有相关的实践, “认识来源于实践”有了潜台词“盈利决定实践”, 于是“认识决定了实践”, 传统工业文明的实践逻辑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由于资本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动机, 传统工业文明的实践逻辑的现实后果是生产和消费的盲目扩张、“工具理性”的泛滥以及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相对应的生态开发的无序状态。这种实践逻辑没有认识到, 它的重视“实际”实际上脱离了实际, 它的“理性”恰恰是被利益冲昏头脑的非理性的产物。这种实践逻辑不仅割裂了社会与生态, 而且割裂了个人与社会, 它既把人视为具有理性的善于算计的 “经济人”, 又把人视为可以利用的工具, 这种视角既看不到社会的复杂性, 又无视个人行为的社会性后果, 更遑论生态后果;这种实践逻辑不是把人视为生产力所有者的人, 它把人直接看成是生产力而不是环境、历史的创造者。
生态是事物在普遍联系中不断生成的, 这是生态文明实践逻辑的基础, 生态文明实践逻辑不仅关注实践的结果, 而且重视实践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影响, 把污染物、废弃物也纳入实践的对象, 实践的范围更大、层次更丰富。由于考虑到人的非理性因素以及生态系统运行的复杂性、生成性, 这种实践逻辑不苛求实践结果服从牛顿力学般的精确和完全可控。生态文明实践逻辑对非理性重要性的承认、对意外持宽容而开放的态度才是真正的理性, 传统的实践逻辑否认非理性的作用、追求绝对可控反而是非理性的。另外, 它对实践的社会性、过程性的重视, 就必然要追究社会的历史, 这就把实践活动和社会形态的演变联系起来。于是生态文明实践逻辑超越以往实践逻辑侧重技术的批判或革命, 有意识地把对社会因素的反思、批判作为自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既肯定人在技术上的创造性, 又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层面上的创造性, 人被理解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最后, 社会与生态与其说是互动的, 不如说社会的活动也是生态的活动, 只有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才能真正实现对生态的合理改造, 反之亦然。
三、中国应在多领域遵循生态文明实践逻辑
中国当前的生态问题比较突出, 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严重两方面。总体上看, “我国环境局部改善, 总体在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在加剧, 环境污染在加重”“生态赤字逐渐扩大”。基于传统实践逻辑的传统发展方式要对此负责, 它已经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不能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社会不同领域的共同努力, 这种跨领域的合作就是把生产实践和政治实践、文化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 自然资源的短缺需要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 环境的污染需要科学治理, 其根本是要改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另一方面, 由于以往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已经促成了相对稳定的不同利益群体, 相关的经济法规已经建立起来, 获得较多利益的群体在上层建筑上有政治优势, 拥有意识形态的辩护, 这些都可能成为改革的阻碍。因此要想使技术领域、经济领域的实践方式发生改变, 还需要运用政治工具控制改革节奏, 妥善处理各方利益, 为经济改革提供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此外在意识形态领域, 要使人们认识到传统实践逻辑的不足, 引导人们形成新的实践逻辑, 使社会生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环境, 使实践不仅有物质形态维度而且有文化维度。
类似宗教的消亡以宗教赖以存在的世俗根源的消失为基础, 以一种实践逻辑替代另一种实践逻辑不是靠宣传或教育就能一劳永逸的, 而且逐渐以新的社会基础替代前一种社会基础才是长久之计。 换句话说, 生态文明实践逻辑在现实的展开就是要使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构建新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这个新的生态系统不仅要保持可持续的运转, 而且还要能够实现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了本国的发展而随意牺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权, 这是由生态问题的全球性决定的。 由于局部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状况, 其影响可能是全球性的, 中国在实践上需要积极争取多领域的国际合作, 在尊重各方可持续发展权的前提下, 促进新的国际秩序的生成, 使各方针对生态问题制定更具约束力的协议, 增强全球生态建设的系统性、 有序性, 不使各方陷入没完没了的争论中而错过解决生态问题的时机。在这个意义上, 人们能够有意识地联结起来创造世界历史, 人的存在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 的存在。
由于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放弃经济效益而只注重自然界的恢复。现实的生态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复杂系统, 人在试图改变自然界的同时也将改变人类社会。这是因为人类开发自然的实践往往是集体活动, 在这样的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就需要确定各人、各团体的义务和权利, 为相关活动制定法律等等, 就是说建立了新的社会关系, 实践中的人们以这样的关系参与到整个社会的活动中。由此可见, 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绝不完全是机械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自然界的存在也使新的社会关系的生成成为可能。人既是社会的又是自然的, 处于实践活动中的人作为波源同时在自然界和社会这两种相对独立的介质中引起了波动, 在此基础上这两种波动又可以相互作用。人既作为独立活动的粒子, 又作为生成关系的波这两种形态存在, 正如物理学中光是“波粒二象性”的存在, 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也可以以看作是 “波粒二象性”的存在。
因此“发展”和“保护自然界”不是二选一的问题, 不能指望把人类社会封闭在一个严格的界限之内, 界限之外是原始的自然界, 而且力图维持这个自然界的原貌。当然, 也未必要满足于把尽可能少地改造自然界且不致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一点作为终极追求。像人工造林是一种折中的做法, 既可以增加森林覆盖率, 又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人工林初看上去像是对自然林的模仿, 但其实它和现实主义绘画一样, 既是对现实既存事物在技术上的模仿, 又渗透了人类在价值、 审美上的追求。当然, 由于目前人们对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还不深, 实践上连模拟既存生态系统的技术也没达到 (像有名的 “生物圈2号”的失败) , 更不要说人为创造一个既符合人的物质发展需要又符合审美需要的复杂生态系统, 人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因此在我国的生态系统正遭受持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 人们还是应尽量尊重、保护既存的自然环境资源, 通过改革发展方式, 调整人口、产业结构, 逐步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另外结合生态工程, 优化国土开发布局, 构建生态— 经济区、发挥地缘经济优势, 逐渐提高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能力。
如前文所述, 相较于传统工业文明实践逻辑对个人、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割裂, 生态文明实践逻辑认为个人、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共同生成了整个生态系统, 人的实践空间不仅是社会的也是生态的, 实践同时具有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随着人对生态干涉能力的增强, 人对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越来越拓展为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 这意味着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需要有所改变, 现在已经到了对此加以自觉调整的时候了。
摘要:传统发展方式, 特别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这就需要对传统发展方式所基于的实践观进行批判, 树立新的实践理念, 形成新的实践模式。生态系统是个人、社会和自然界在相互联系中生成的, 人的实践不仅在构建社会关系, 而且也在构建生态关系, 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 如何进行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课题。要建设生态文明, 实践的对象、范围需要扩大, 实践的方式需要改变, 在总体上, 要实现社会和生态协同发展以及社会内部各领域的协同发展。针对生态问题的全球性, 中国应该积极谋求国际合作并推动形成新的国际秩序, 增强全球生态建设的系统性和有序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实践逻辑,工业文明
参考文献
[1][法]皮埃尔·布迪厄.蒋梓骅, 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80.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171.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01, 182, 538.
[4]邱耕田.社会主要矛盾与生态文明建设[J].理论视野, 2014 (5) :13-15, 55.
[5]赵其国, 黄国勤, 马艳芹.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学报, 2016, 36 (19) :1-8.
生态文明实践报告 篇3
从环境换取增长到生态优化发展,全域统筹国土开发格局,调整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多维立体的全方位拓展之势。
规划生态功能板块,严格生态空间管制。总体谋划全区国土空间开发,顶层设计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划定城乡发展、产业发展的生态边界,实施生态空间管制,实行集中开发和均衡布局。
划定生态红线,维护生态安全。江宁把建立严格的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划定生态红线、生态控制区边界,作为制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布局、审批建设项目的硬杠杠,给生态功能保护拉起“生命线”和“警戒线”。
坚守生态本底,构筑南京生态屏障。江宁人认识到,守护好山水田林自然生态本底,保障好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就是为南京构筑了一道生态屏障。为了确保一江清水送下游,“长江江苏第一洲”新济洲“封岛”涵养十多年,保护区内化工、铸造企业、码头、船厂全部搬迁;秦淮河之源江宁段及主要支流实施“河长制”,全面负责水质动态监控监管。为了确保秸秆禁烧无一火点,每年夏秋农收两季,全区严防死守、疏堵并举,做到白天不见烟、晚间不见火,不给机场、高铁、高速公路造成污染影响。
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到深化经济结构调整,抢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推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增强创新创业的动力引擎之变。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产业结构高新化。着力发展以新兴产业为主导、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幅百分之二三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2014年达63%。培育发展“2+2+2”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汽车、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壮大提升,加速智能电网、未来网络、生命科学、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规模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建设15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14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40%。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汤山翠谷农业科技园、湖熟生态旅游农业园等六大国家级、省级农业园区,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也是涵养生态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
集聚创新创业要素,驱动产业形态升级。一是打造“磁场”,完善生产生活条件,优化“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综合环境,建设花园式科技研发园区,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资兴业。二是“筑巢引凤”,建成了300多万平方米创新创业载体,已有近500家企业入驻孵化。三是架起“金桥”,推动科教人才资源与创新创业载体高效融合,推进政校企协同创新,建设大学科技园、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等,全区年均实施高端产学研合作项目120个以上,80%的高新技术企业与区内外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向节能减排要环境容量,倒逼落后产业淘汰转型。一方面,严格环境准入,提高产业层次。落实最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全面推进规划环评、区域环评、跟踪评价和项目环保前置审批制度,坚持“十个不批”原则,坚决控制“两高一资”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上马。另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为生态空间腾出容量。坚决向污染宣战,坚持铁腕治污。2011年以来,关停整治“三高两低”、“两高一资”企业115家。
从打造生态乐居现代品质新城到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新型城镇化,促进产、城、乡、人有机融合,彰显城乡一体的宜居宜业之美。
突出城镇功能提升,建设现代化生态品质新城。构建新型城镇体系,重点提升东山副城品质,加快汤山、麒麟等4大新城建设,培育建设淳化、秣陵等10个新市镇,推动“副城—新城—新市镇—新农村”协同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化新城区。
突出打造“金花村”,留住“诗意江南”。“金花村”开发建设内涵上,以“立于生态、兴于经济、成于家园”的理念,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要求,做到生态保护与适度利用相统一、产业发展与富民强村相促进、乡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开发经营模式上,或政府引导,或国资集团投入,或民资经营,或园街支持,或社会多方共建;开发建设途径上,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等工程相结合,将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品牌运作上,以点带面、整体开发,建设了30多公里长的旅游廊道和绿道系统,把美丽乡村串联成珠,乡村旅游从孤立的“盆景”变成了“百花园”。
突出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环境整治向农村延伸。着重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全面开展农村生态创建,全区村庄环境整治率达100%,100%的街道建成国家生态街道,92%的村建成生态村,89%的社区建成绿色社区,数量位居全市第一。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做到城乡公共交通“一元化对接”,城乡供水“一个龙头提供”,城乡污水管网“一齐覆盖”,城乡垃圾“一个炉子焚烧”。全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达35万吨,是2000年的10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0%以上。三是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引导农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社保、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社区服务,让农民不出社区即可办理19大类151个民生社会事项。四是资金投入向农村延伸。每年按照1∶1.5比例足额落实区级配套资金,整合多部门涉农项目资金,每年财政投入十多亿元,保障美丽乡村建设。
从注重发展实绩到注重百姓感受,大力提供生态产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铺就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民生幸福之路。
以群众满意为导向,让百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江宁直面发展问题,强化问题导向,坚持群众满意的唯一标准,多策并举,多方联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增进社会和谐。区“12345”政府服务热线群众综合满意率排名全市前列。南京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民意调查显示,江宁的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85%以上。
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让百姓成为环境改善的受益者。全面实施“蓝天、清水、家园宁静、绿色江宁”四大环保工程,加强城乡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进一步改善城镇环境品质和整体形象。2012年以来,以举办亚青会、青奥会江宁分赛场为契机,集中开展动迁拆违、治乱整破专项行动,开展“大干一百天”、“再干二百天”环境大扫除,完成了一批重点项目动迁,拆除了数万平米违建,进行了干道街巷出新、城中村危旧房改造、黑臭河流治理、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等,城市更美更净更靓,赢得了老百姓的称赞和支持。
凝聚生态创建合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江宁发展的新优势新品牌。强化生态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加强“绿色细胞工程”,让生态创建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强化政绩考核引导,2014年建立“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考评机制,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工作实绩纳入街道、园区、各部门科学发展目标考评体系。强化环境经济政策,探索实施排污权交易,推广环境责任保险,引导企业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管理,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维护生态保护地区群众的发展权益。
(作者系南京市江宁区环保局副局长)
生态文明实践报告 篇4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和城市正在兴起一场生态变革。在城市建设中强化生态理念,在城市发展中重塑城市生态文明,是我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保持城市长期繁荣发展的基本条件。城市生态系统涉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子系统,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从影响制约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优化城市总体环境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考虑,以城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调控城市生态系统为手段;以资源持续利用和培植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先导,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式粗放型的经营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优化配置和建立资源节约利用型社会经济。关键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发展持续的人类居住区。生态文明城市,是揭示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长的背景下,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关联和互动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的关键所在。
二、福州市创建生态文明的历程
本次实践调查以福州为地点,经过调查,进一步了解了福州市的生态文明创建历程。福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闽江下游,与台湾仅一水之隔,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沿海开放城市
和全国重点侨乡、台胞祖籍地、著名的商贸城市,也是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毗邻相连,承接台湾海峡两岸的福建省省会中心城市。国务院1999年对《福州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指出“福州市应充分发挥自然山水风光优势,加强园林绿地系统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精心塑造依山、沿江、向海的城市形象”,并“切实保护好自然山林、水体和规划的生态环境用地”,“创造清洁、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1999年以来,福州市认真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以新区建设和旧屋改造为突破口,提出并实施了城市“东扩南进西拓”发展战略,引导城市沿江向海拓展,每年以8平方公里以上的速度向外拓展新城区,实现从“闽江时代”到“乌龙江”时代,再到“滨海时代”的跨越,“三山两江一面海”的城市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这期间,福州市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载体,不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现在,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合作与竞争势头强劲、两岸三地经贸关系日益密切的新形势,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凸显了区域特色和对台优势,在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就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福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在集聚中提升、在创新中提升”的要求,从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带头带动、示范辐射、综合服务、吸纳创新功能出发,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发展思路,精心谋划了生态城市建设,制定了《福州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做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型福州”的号召,把建设“生态福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三、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性
构建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众所周知,我国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加之长期采用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迅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相当严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视作发展的基本要素,并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也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目标、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这是从根本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改造生态环境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加剧,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生态危机已经极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生存、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兴盛。面对来自大自然的报复,生态文明是必须做出的理智选择。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人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文明城市。
随着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生态文明成为新世纪人类文明的大趋势。在过去的数十年,基于环境问题的国际间合作愈加频繁,中国政府也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1993年,《中国21世纪议程》完成初稿;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发布,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2009年11月,政府宣布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中国坚持以保护环境为基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四、福州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措施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为生态城市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入十七大报告,省委提出了建设“两个先行区”的新定位,中央和各方关心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
结合福州实际,我们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就是要继续按照“疏解老城、开发南台、拉开框架、发展新城”的思路,以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推进科学发展,打造宜居城市,构建和谐福州,努力在建设“两个先行区”中作表率、走前头、树形象。近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重点:
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是要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导,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为目的,使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
控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学有序,经济}土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高度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避免因认识错位导致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走入误区。
二、要着力完善基础设施。要着眼于畅通对外对内连接通道,加快推进城际间铁路建设,续建、新建一批重大高速公路项目,为实现高速公路辐射所有县(市)创造条件。特别是要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加强中心城区路网改造和交通管制工程建设,完善城市新区道路网;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建立适应省会城市由滨江型向滨海型发展,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快速路、骨架路网为重点的城市道路网,打造快速便捷型宜居城市。
三、是要着力加强规划建设。要站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高度,注重城市规划,做到城市布局科学,城市设施齐全,呈现现代化城市格局和生态特征。要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连续性,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科学引导和调控约束作用。加快修订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从城市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疏密通透、绿化美化、色彩协调、品质提升等方面加以系统规划。
四、是要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建立健全饮用水源保护区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水环境保护,进一步巩固提高流域水环境质量。要加大中心城区内河综合整治力度,打造内河景观带,改善滨河人居环境。要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和县域城关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集中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率。要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积极抓好城市各类公园建设和道路绿化景观改造,特别是要加强城市山体公园建设,构建“城在山中,城中见林”和“山在城中,城中见山”的特色格局,推进绿色社区等系列“创绿”活动,全面提升园林绿化水平。通过推进“显山露水”工程,形成山、水、林、城相互交融的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格局。
五、重实质建设不能只是面子工程良好的名誉能给城市带来生机和活力,但关键一点还是要给老百姓带来实惠,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些城市片面追求名誉,将水源保护区申报升格为省级甚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性质的变化改变水的命运,使水源遭到人为污染。有些城市为迎接卫生达标检。突击将主要街道打扫干净,但处于城市边、卡、吊地带却
一片狼藉。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能沽名钓誉,要更多注重民生问题和环保问题,实实在在去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篇5
2007年是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重要的一年。2007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贵阳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市的延伸和发展,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一、2007年情况
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为确保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标,市委发布公告,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责任分解表》公布,并在贵阳市各大媒体重要位置刊登。分解表对《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进行了详细分解,共9大类别,每项类别又分成若干项,每项除明确完成时限外,还明确具体负责人,从贵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负责人逐项分工负责,对口各局、委为责任单位。
制定法规,提供法制保障。贵阳市人大常委会计划在2008年制定贵阳市阿哈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贵阳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规定、贵阳市促进旅游发展办法、贵阳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地方性法规,修订贵阳市水污染防治规定等多项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列入立法计划,为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法制保障。同时,对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贵阳市劳动监察条例的修改和贵阳市人民调解工作条例、贵阳市青岩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办法、贵阳市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条例、贵阳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等项目开展立法调研。
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07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共481个,总投资89.8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其中:2007年完成投资16.34亿元,超额完成了10亿元的目标任务。完成贵阳环城高速公路西南段建安投资10.2亿元。金阳新区城市道路工程中金朱路、迎宾东路(二期)、兴筑东路(二期)已建成通车;金岭东路已正式开工;金朱东路不涉及拆迁和林地路段已开工,正在进行路基土石方施工;兴黔路(一期)A标已建成通车,正在进行人行道、边坡及管道工程的施工,B标已建成通车;兴筑东路(二期)A标已实现通车。开工建设贵金线、北京西路、花溪二道、朝阳洞路、市北路二期、水东路、西南环线一期等七条道路,道路总长50公里。完成服务大楼立交桥、10个人行过街系统建设。贵阳市轨道交通工程前期工作步伐加快,完成《贵阳市轨道交通网线规划》编制及报审工作。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2007年,共完成农村公路改造1077公里,完成投资36804万元。其中,县乡公路完成221公里,村公路完成856公里,顺利完成“10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 实事目标任务1042公里。农村乡镇客车站共开工14个,完工10个,圆满完成了10个乡镇客车站建设的实事任务。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及配套小水池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实际完成1371口/44670立方米;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4.88万亩,占计划的100%。3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3370户,超额完成计划的13%。动工建设沼气池36750口,完工35984口;改圈29186间,改厕29147座,改灶28763个。完成串户路改造634.7公里,占计划92.7%。“万户小水池工程”进展迅速,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超额完成实事任务。农村市场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了400个农家店和20个农资超市工程总量的95%。“建立150个无公害蔬菜基地”任务完成176个。
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清镇东郊水厂厂区土建工程完成90%,城区供水管网已完成50%。金阳新区消防指挥中心、金阳医院已完工投入使用。贵阳市新庄污水处理厂厂龙塘大沟改线工程已完成,厂外截污沟工程进展顺利。贵阳市小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构筑物基础已完成,SBR池结构已完成,沉砂池上部结构完成。小黄河二期工程河道开挖已完成,河道档墙施工完成92%,安装完成50%,完成总量95%。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楼完成地下室和边坡防护工程。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地勘工作基本完成。贵阳市传染病院改扩建项目消化道病区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呼吸道病区基本完成即将进行竣工验收,贵阳市护理职业学院建
1设完成教学楼、1号学生楼基础。全市用以接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8所公办学校改扩建已完成。
着力巩固生态优势,城乡生态文明意识增强。扎实抓好以营林工程和绿化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出台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开展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专项行动,拆除违法占用林地建房35357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32.7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9.19%。初步建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提前关停华电清镇发电公司2×6.5万千瓦机组,对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113户企业加强了监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88户。实施水晶集团、贵阳煤气气源厂等企业的14个重点节能减排技改项目,确定10户企业为第三批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加快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测,在中心城区开展了以治理噪声、饮食油烟污染为主的“双降”工作。全年大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346天,比上年增加7天。全面启动“依法治理两湖一库,确保市民饮水安全”工作,初步建立了“两湖一库”治理保护的长效机制。2007年5月30日,贵阳市正式向国家建设部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申请,建设部专家组于2007年10月19日—10月21日到贵阳检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最终,在11月底国家建设部组织的评审会中,贵阳市由于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从全国众多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旅游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我市把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工作,作为旅游行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抓手和切入点。完成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的申报、创建方案和组织动员工作。以创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巩固贵阳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成果,做好迎接优秀旅游城市复核工作,促进中心旅游城市、旅游集散地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的配套完善和提升。2007年,贵阳市旅游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双中心”发展战略和打造“中国避暑之都”城市旅游形象的目标,按照“树雄心、展‘两翼’、抓落实、促腾飞”的工作思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强化营销宣传,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大力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狠抓行业监管,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使全市旅游业保持了协调、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314.14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25.44%;接待海外旅游者12.09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35.56%;旅游创汇5872.28万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50.41%;国内旅游收入120.81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8.36%;旅游总收入125.2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8.19%。
高技术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发展速度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40.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全市规模以上的高技术产业总产值119.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9%。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发展后劲继续增强。高技术产业实现利润总额9.0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5.0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1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7.51 %,12.83 %,15.09%。
循环经济扎实推进。2007年4月印发了《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2007年8月下发了《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贵阳生态经济市建设总体规划》于2007年4月编制完成;正式下发了《贵阳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实施意见》。目前已选择金阳新区和一些大型的楼盘进行试点。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在全市积极开展创建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的工作。目前已命名了39个绿色社区和75所绿色学校,为全市的大力推广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在项目实施方面,确定了16个项目做为2006-2007循环经济试点项目。这16个项目中,农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2个,工业类节能项目2个,工业类节水项目1个,工业类废气、废渣循环利用项目9个,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项目1个,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79768.7万元,目前,已完成3332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1800万元,利用粉煤灰及其他废渣近19万吨、废旧塑料1000多吨。其中,有9个基本完工,3个开工建设并取得一定的进展,还有4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民生事业得到加强,社会更显和谐。全市新增就业岗位4.6万个,城乡统筹就业7.2万人,率先在全省实现基本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年末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市低保继续做到“应保尽保”,城镇低保惠及3.49万户7.85万人,农村低保惠及3.16万户7.06万人。全市养老参保人数达42.95万人,扩面达6.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3.8万人,扩面3.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5.5万人(含离退休人员21.3万人),扩面5.6万人;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6万人。对困难群众中的患者实行医疗优惠政策,为“低保”户减免医疗费约16万元。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住有所居”行动计划开始启动,已开工廉租房建设5万平方米,备案建设经济适用住房达58.5万平方米。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完成136项科技计划项目,预期新增产值14.64亿元。教育事业取得新进步,再次扩大“两免一补”范围,免除全市农村和城市低保人群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对8万多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补助。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间舞大赛,县级“两馆”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2.63%,高于全年目标。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06%,人口自然增长率4.31‰。强化安全生产,我市安全生产工作评比在全省名列前茅。扎实开展打击“两抢一盗”活动,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显著上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二、2008年展望
一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发展能力。2008年贵阳市将配合省抓好贵广高速铁路贵阳站建设,确保年内完成环城高速路西南段建设;启动龙洞堡机场改扩建工程;修编城市路网规划,拓宽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城市规模;按照“三环十六射线”骨干路网规划,加快南环线等道路建设,力争启动北京东路建设;新增3000个停车位。加快金阳新区路网建设,建成连接老城区的贵金线,打通新区至百花湖、清镇的快速通道,推动贵广铁路金阳客站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10个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完成1000公里村寨串户路,新建15个农村乡镇客运站、8个农村乡镇渡口;解决20万户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开工建设7座小型水库;完成中低产田改造4.26万亩、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治理2万亩;建成“四改一气”
1.76万套。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生态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做大做强八大生态产业,大力发展以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现代中介服务、金融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以上,尽快形成稳定的“三、二、一”产业结构,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三是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四大治理工程。开展以治理“两湖一库”为重点的治水工程;开展以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绿化工程;开展以提高空气质量为重点的治污工程,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工作,继续推进第三批试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重点抓好年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工业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订并实施《贵阳市发展循环经济条例》,继续推进开阳磷煤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息烽磷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清镇铝、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基地建设。
四是实施“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努力构建“和谐贵阳”。实施“学有所教”计划,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免除全市中小学杂费,确保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劳有所得”计划,继续贯彻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抓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万个,力争实现城乡统筹就业6.8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培训1.8万人,转移就业1.44万人,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施“病有所医”计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着力加强困难群众医疗保障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农村,确保参合率达90%以上。实施“老有所养”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年内养老保险扩面3.3万人、医疗保险扩面2.2万人、失业保险扩面2.2万人、工伤保险扩面2.2万人、生育保险扩面1.1万人。实施“住有所居”计划,加大保障性廉租房建设,建立和完善廉租房制度,进一步理顺经济适用房管理体制,加快城区危房、旧住宅区、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建成廉租住房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1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完成4000户农村危房改造改建。实施“居有所安”计划,深入推进“平安贵阳”创建工作,继续开展 “严打‘两抢一盗’专项斗争”。
村庄创建生态文明村庄自查报告 篇6
自查报告
我村现有耕地2100亩,全村总户数680户,总人口2400人,人均收入7200元,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80人。近年来,我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积极推进我村新型农村建设,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村庄建设的各项要求,积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文化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连续三年我村被评为济宁市模范村庄,并屡次获得济宁市文明村庄、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现将我村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心科学规划,认真执行运作
我村按照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庄的要求,根据我村实际情况,制定了《**村发展规划》、《财务管理制度》、《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10多项制度,把创建文明村工作纳入总体规划,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做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第一目标,加强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建设。我村将各种制度张贴上墙,利用广播、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小组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项制度的内容,尤其是创建生态文明村庄的意义。在工作中我们做到统一思想和认识,明确
目标和任务,切实做到了工作科学规划,组织措施得力,同时积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形成了干群和谐为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基础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为打造环境优美宜居的新农村,提升我村的整体形象,我村先后对村内主干道路和主要分支道路进行了水泥路面硬化工作,现在全村道路硬化率到了80%以上,硬化路面总长度达到2400米。同时,架设路灯32盏,路两旁栽植了绿化树木,有效的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出资建设自来水井、铺设自来水管道,现全村都已经用上了自来水。建设标准化村级办公场所一处,更好的服务群众。高标准建设村级卫生室一处,现有20多个床位,基本满足了群众的医疗需求,实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村内建设垃圾池28处,垃圾填埋场1处,配有6名专职保洁员,每人配臵保洁三轮车,同时2辆清运车每天将村内的垃圾运送至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全村太阳能普及率达到了60%,液化石油气使用率达到80%,有效改善了原来“脏、乱、差”的面貌。
三、优化产业结构,广辟致富门路
我村“两委”一班人,选准路子,因势利导,统一规划了 600亩土地,集中进行土地流转,连片集中发展核桃种植产业,村成立核桃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注册凫山牌薄皮核桃商标,统一包装进行销售,每亩的收入达到了4000多元。同时,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畜禽养殖业和蔬菜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下一步,我们还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的有力时机,扩大核桃种植面积,进一步形成我村的品牌和优势产业。
四、推进规范管理,让群众更加满意。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政务实行全部公开。对全村的村务和财务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每月在公开栏中进行公开,实行规范化、制度化,做到每项款项都是透明的,花的每一分钱都要让老百姓清除、明白。加强财务、村务管理,做到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作用,发挥党员的职能,村上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争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此外,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每年年底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对村务公开工作进 行评议,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保证了公开质量,真正做到让群众全程参与、100%满意。
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倡树文明新风。我村以建设生态文化为出发点,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后投资6万多元,建设了3500多平方米的体育广场,配备有篮球场和多种健身器材。加强群众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建设,文化大院内有棋牌室、台球室、电子阅览室等场所,农村书屋现有图书5000多册,满足了群众的文化和娱乐需求。为加强村民道德
生态文明实践报告 篇7
1982年12月,邓小平曾指出 :全民义务植树“ 要坚持二十年 ,, 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 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 ”[1]21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是一种无形的技术,对于当代生态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监督和指导作用。 从中不难发现,邓小平把中国的环境保护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制度化,将生态文明思维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改革观与生态观。
一、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方法的辩证性
从方法论角度看,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非常注重人与环境、 社会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中的多维关系的综合把握。他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重视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的整体推进, 这使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改革认知方式充满了辩证性。 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中的辩证性,在人、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改革实践中表现出来: 中国特色的社会改革与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要发展,必然要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发展,发展的环节中必然会存在和环境相悖的因素存在。 邓小平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梳理发展脉络,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维。
研究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做出极大的关怀。 他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追求高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但有可以造成经济危机,还有可能伴随着环境危机。 1973年10月, 邓小平副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皮埃尔·埃利奥特·特鲁多和夫人到桂林参观访问。 在游览过程中,邓小平发现一些工厂企业排放的浓烟和污水对桂林的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外宾休息的时候, 邓小平找来当地的领导, 与大家共同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寻求治理办法。 邓小平指出“: 抓生产、抓城建,这都很对,但如果不把漓江治理好, 即使工农业生产发展得再快, 市政建设搞得再好,那也是功不抵过。 ”[2]589由此可见,邓小平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强调发展与环境治理相结合。 邓小平把这一宝贵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提出了中国的生态文明思维问题。 只有建立在实践方式与思维方式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克服其他发展思想的干扰与束缚,社会的发展指引方向,邓小平的“ 生态文明思维”正是属于这一发展思想的范畴。 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指出中国人口过多存在的问题,并强调:“ 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但是即使若干年后人口不再增加,人口多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也仍然存在。”[3]164邓小平关于人口问题正是马克思辩证思维实践方式的具体体现。
二、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体系的整合性
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是在中国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与智慧的结晶。马克思指出“: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4]732因此,任何一种新的社会理论的产生,都必须经过一个全方位、多领域的整合过程。 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的整合过程既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理论范畴,同进也包括对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外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当下社会发展中真实体现, 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是老一辈无产主义革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强的整合性。 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不但包含了邓小平的环境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人口发展理论、科技发展理论,而且还包含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和环境与经济、资源与经济、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改善人们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忽视的对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邓小平的生态思想实质上一种社会发展制度的建制, 它是一个过程化的体系,提出—选择—实施—建制。
邓小平的生态文明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不断的进行理论与实践整合,才能使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从发展到成熟的。 生态文明思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理论,需要有“ 新”的理论不断的充实进来。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政治、经济、文化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态势从各个社会角度予以生态文明理论注入新鲜血液,这是时代的需要、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对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研究的需要。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密切,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来愈激烈,这时就需要有一种“ 无形的手”来调和这一矛盾,生态文明建设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由此可见,整合性是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必然具有的特点,它不仅意味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多学科的整合, 而且更重要的是表明了对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的整体性的综合。 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 对外部信息结构性同化,加入设计者的主体思维设计,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整体,从而设计了一整套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工程路径。 ”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具大的促进作用。
三、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实践运行的协调性
资本主义国家走出了一条“ 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道路,建国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我们也曾经走了一段“ 高投入、高消费、低产出”的曲折道路,使我国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1978年9月,邓小平参观唐山规划模型时指出要注意企业的卫生,把环境搞好了,人的精神面貌就会改变,工厂的管理也会随之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提高。 1978年10月,在游览桂林山水时,他语重心长的说“: 桂林风景世界驰名,保护好桂林山水不受污染,是桂林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论是发展工农业也好,搞城市建设也好,都不要忘记这一点。 如果你们为了发展生产,把漓江污染了,把环境破坏了, 是功大于过呢,还是过大于功?搞不好,会功不抵过啊!”邓小平重视人与环境、经济建设与环境、科学技术与环境等社会要素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使社会要素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深深懂得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个步骤都不能脱离社会各要素而单一发展,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要与上层建筑的发展要和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要“ 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主要是制定一个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 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1]312。 自然主体要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要大力的发展客体,因此要使人类社会可持续的向前发展,必须保证自然界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程度不能超越在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当下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困境都是由于客体的严重失衡造成的,即人类社会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失衡。 民族冲突、种族歧视、暴力恐怖等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都是由于人类社会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失衡等原因造成的。表面上由于“ 天灾”所造成的环境上的破坏, 实质上也是人类社会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失衡所致。 从而可以看出只有先进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才能保证整个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保住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人类的实践活动包括四种基本形式 :保护和支持生态环境的实践,物质生产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精神生活的实践。这四种实践产生了社会发展的基本领域,即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人类社会就是由这四个系统所组成的大系统。 ”[6]只有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协调发展,才能保证人类社会向着更和谐的目标去发展。 社会系统各要素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当中,并遵循一定的秩序、规则而存在。
四、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的至上性
1978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 ,邓小平说“: 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 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他的推动下,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 关天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每年的3月12日成为我国的植树节。 生态文明建设从属于制度范畴,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一个无型的“ 手”来操控,这个无型的“ 手”就是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中应该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二者的发展速度达到步伐一致,协调可持续。生态文明的发展关键靠制度。 只有把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理念 ,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举措,体现并落实到制度上,通过可操作的具体规范来保障实施,才能实现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
邓小平把制度看成是保障社会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手段。生态文明理论的完善需要制度来予以保证。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重视社会制度文明建设,把制度建设看成是生态文明建设得以贯彻的根本保证。 以制度建设为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各项环节的规范发展,构成了其生态文明思维体系的重要特征。由此可见,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在认识方面和实践方面都非常重视制度的设计。以制度设计为中心构成了其生态文明思维的一个突出特点。
总之,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邓小平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的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民族的永续发展的新的价值取向。 在经济发展中,我们不但要注重遵循经济规律,而且更应该尊重自然规律,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上帝。在开发和利用自然时,不要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活动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生态文明之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进行解读, 无论在当下社会, 还是在未来社会发展长河中,对于坚持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坚持深化改革,优化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双向调节,从制度创新上促进可持续发展。
摘要: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生态文明内涵。在生态文明制度的严重缺失的当下,深刻挖掘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对于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生态文明实践报告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自然;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80-02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给人类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自然作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载体,在人的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资源的无限制和不合理使用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忽视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问题是历史和现实发展的产物,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
马恩所处的时代,生态问题虽然没有突出的表现,但是在他们的著作中已经不乏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环境问题的深刻见解。马恩的生态思想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一)马恩生态思想的出发点:人与自然的统一
马克思抨击了工业文明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即人与自然“二元分立”的理论,主张以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整个世界。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本体论上来讲,自然的存在先于人类,人类源于自然。同时,人存在于自然界中,对自然界有着天然的无法摆脱的依赖性。马克思指出:“人直接的是自然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1]马克思不仅强调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而且人对于自然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1]383恩格斯所说的“统治”绝不是站在事物的对立面进行统治和支配,而是主张人作为自然的能动的一部分,自觉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来“统治”,这种统治和支配是建立在“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的基础上。
人与自然的统一不仅表现在人是自然的能动的存在物,同时自然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自然首先表现为“感性的”自然界。马克思指出:“人的感觉、激情等等不仅是在(狭隘)意义上的人类学的规定,而且是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自然)的肯定。”[2]在人类学的意义上,“感性”的自然界意味着自然界在人之外的存在及其对人的效用;而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感性”的自然界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作为“本质的对象……对人的存在”[3]。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为我们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理论的基础,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说明了原因。环境伦理学家阿伦·盖尔认为“文明的标志是对世界本质和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的深层设定,因此也就是对何为值得人们奋斗的终极目标的深层设定,这种设定充斥着包括实践和制度在内的全部文化领域,并在漫长的时期中被体现并表达这些深层的生命形式所复制。”[4]因此生态文明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设定为人们奋斗的终极目标,并且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通过人来不断完成、复制和发展的。
(二)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形式: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站在唯物辩证法的高度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必须通过劳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从而满足人类生存繁衍的需要。在马克思的视域中:“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5]劳动作为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实现形式,不是以人为中心的征服对象的劳动,而是根据人和自然都必须遵循的规律来“中介、调整和控制”这个物质交换的过程。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都是以人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因而生态环境必然沦为被生产所奴役的对象。恩格斯拒斥这种短视行为指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直接的有益结果。那些只有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滥用,创造了“繁荣”和“胜利”。恩格斯毫不留情地戳破了这种虚假的“繁荣和胜利”,他警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然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1]383
马克思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内在统一、和解的最终方向。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文明,必须将自然问题的解决付诸实践,将社会问题与自然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二、破除资本主义霸权逻辑,实现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
资本逻辑下的生产方式是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的根源。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异化本质的佐证。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表现为两者相生相协。所谓经济危机,与之相伴的不过就是过度竞争、效率迷恋以及成本削减,而这必然强化对工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压迫,加大成本外在化的力度,加剧环境恶化。与生态危机相伴的日益加大的能源成本、交通拥挤成本,以及高额的地租等都会带来原材料的短缺,最终造成通货膨胀和利润的骤减[7]。西方环境运动积极试图解决经济危机和环境危机之间的恶性循环,但他们从未触及资本主义的制度,因而永远也无法摆脱生态危机。有的生态学家呼吁开展一场“将生态价值与文化融为一体的道德革命”,试图从道德层面解决生态危机,建立一种生态伦理。另一些环境学家主张从经济的角度解决生态环境危机,提出经济“非物质化”,实际上就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每单位货币GDP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经济的“非物质化”增长是一幅美丽的经济增长图景,但这种图景始终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不切实际的幻想。科学技术的伟大功绩早就被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所证明,部分生态学家企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事实上“杰文斯悖论”早就指明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科学技术,最终都导致了对自然资源需求量的增加。
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主义建设中忽视环境问题的教训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结合我国国情,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培养、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自觉
人本身并不必然会成为环境的敌人,而人是所在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造成了这种困境。生态文明的建设依赖于我们在理论和实践的自觉。“生态文明”概念首次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达是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生态文明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建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首先要求我们要有生态文明的意识自觉,将生态建设纳入经济发展的指标当中去,克服追求经济高效发展的片面性。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形成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观,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我党以及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改变旧的生产目的和方式,满足人的真实需要
社会主义要从传统的现代化建设的模式中走出来,实施“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生产目的和形式都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我们实行市场经济,绝不能沿袭资本主义无限制的扩大生产,使得劳动产品最终成为异化的力量来反对劳动者,反对自然的道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确立生产的目的,首先应该要明确生产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真实需要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虚假的需要”。同时,我们还需要确认自然的尺度,即尽量满足非人类生命物种发展的需要,必须使生产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的范围之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以这两个基本目的为前提来发展生产才是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否则就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本质的区别。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话题,需要我党以及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中不断探索正确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的基石,但是我们不能寄望于在马克思的著作里去找一个现成的生态环境伦理规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具有现实地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利用这种能力,通过不断地实践创新,摒弃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老路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0.
[3]卜祥记.“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探析[J].哲学研究,2012,(4).
[4]阿伦·盖尔.走向生态文明:生态形成的科学、伦理和政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1):191-202.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生态文明实践报告】推荐阅读:
大学生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06-20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9-01
生态文明的实践逻辑07-14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05-1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07-24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社区的调查报告09-21
【参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09-29
关于城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10-20
生态文明与生态设计09-13
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