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社区的调查报告

2024-09-21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社区的调查报告(通用7篇)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社区的调查报告 篇1

毛概暑期课程调研报告

——关于重庆市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

摘要:此次我们的调研团队共20余人,包括有6名老师,深入3个各具特色的社区进行不同主题的课程调研任务,从各个方面了解民生问题,我们小组共有4名成员,针对社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调研。通过发放问卷,观察周边环境,对居民、社区干部等采取访谈的形式来了解社区的环境问题,希望最后能通过调研报告来反映社区环境的一些问题,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为建设生态文明社区建言献策。

关键词:调研、生态文明、社区建设、居民 调查时间:2014年6月30日—2014年7月2日

调查地点: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宝桐路社区、双湖路社区、宝圣东路社区 调查方法:观察法、发放问卷、人物访谈 调查对象:社区干部、社区居民、业主等

三天的课程调研分别深入了三个社区,20余人的调研小分队被分为了几个小组,在听完社区干部的介绍后,分别由组长带队各自走入社区进行调研。我们小组的课题是关于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也许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现在,环境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在过去,为了经济发展,牺牲了很多绿水青山,而每天产生出的很多生活垃圾也给城市环境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难题。此次,我们小组调研这一课题的目的就是了解社区关于环境的建设情况,了解居民个人素质,希望能提供些建议或意见,能有益于建设生态文明社区。当然,进行社区调研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小组需要调研的主题,各个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得根据社区特色提供意见。

一、调查过程及结果

在街道办社区中心听过社区干部讲述社区建设历程及现状后,我们还参观了社区关于帮扶失业人员建立的站点,里面有具有特色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如何帮扶就是通过教给失业人员手工制作方法,将制作的工艺品再销售出去来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这不仅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也会使社区更安定。参观完后各小组就

开始各自的调研,我们也分为两个小组给周围的居民发放问卷,并进行访谈,在这个农转城的社区里,大多数居民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因此只能采取边问边答边记录的方式进行,通过对经营业主和居民的询问,我们了解到很多人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没有多少概念,但普遍都认为这个比较重要,而当问到社区环境的满意度时,都表示比较满意。我们通过观察周围环境也得出从外部看,社区的环境比较整洁,而社区的垃圾也是有专门的地方处理,所以说在环境问题上,最主要的问题在居民自身的素质。

下面给出问卷中一个问题的调查结果:

从图表中可以得出结论,社区环境在居民眼里是比较满意的。而在社区环境中,哪一环境问题是最严重的调查中,如下图

由此可知,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噪音污染,在这个社区里,道路宽敞,不管白天黑

夜,车流量是比较大的。因此在几个环境问题选项中,可知噪音污染是比较突出的。

不光光是从问卷中可得出这一结论,在对居民的访谈中可知,在这个农转城的社区中,起初迁来的时候环境是很脏乱差的,可是慢慢发展起来以后,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垃圾普遍也是有专门的地方处理。然而尽管是这样,在垃圾分类问题上,从问卷统计结果中得到大多数人不会进行垃圾分类,这归咎于居民素质不高,加之社区宣传做得不够,由下图就可知:

尽管生态文明一词对人们来说不算生疏了,但人们都还没有足够重视,这也是因为社区对环保这方面的活动宣传安排的少的缘故。

在之后的对区环保局环保支队队长的访谈中,大致了解了这几个社区的主要环保问题,辖区的环境问题多集中在餐馆的油污、娱乐场所的灯光污染和周围工地的噪音等。而环保支队也会在接到群众投诉后立即处理,如今投诉机制也比较完善,居民可以选择在网站上投诉并在问题处理后进行反馈,这样不仅提高了环保局的工作效率也给居民真正解决问题提供保障。支队队长还表示,现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不是特别健全,但一直都在不断完善,而他们的职责也是只在法律的框架下依法执行,所以在法律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工作也会越来越顺利,也能更好地解决居民的困扰。

在随后对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如今的生活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区各种娱乐活动也比较丰富多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只是在跟他们聊天中可以看到,只有在人们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后

才会重视自己的精神生活,才会去了解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因此社区对居民的民生问题还是重于环保问题。如今,居民的生活改善了,对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起来,在环境污染最应该由谁负责的问题中,得出下表:

在对居民们的调查中,他们也认为环境污染跟自身有很大关系,有这个意识就是很大的进步了,在对一个保安的访谈中了解到,居民们只有在解决了自身生存问题后才会有也会愿意去了解环保知识,参与环保方面的活动。正如下表所反映出的人们的态度:

多数人是愿意去了解的,只是在工作繁忙的时候就不会把这个当做是很重要的事,在人们眼里环保似乎是一个业余的事,因此,如果社区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到建设生态文明社区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就可以做到,那人们就会逐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会体会到生态文明在生活点滴中

都可以体现。

另外,环保本就是依靠每个人的努力的,在看到他人破坏环境时,在调查中发现,人们的反应可以从下表中看出:

将近半数的人都会选择观望,却不敢上前制止,有的人是觉得事不关己,有的人觉得就算制止也会被认为是多管闲事,所以才会只是观望,这也是由于法律不健全导致的。若是破坏环境,即便只是随地吐痰也会有处罚,有了完善的监管机制,那人们更会愿意遵守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调查人们更乐意通过什么媒介了解环保知识的问题中,得出下表:

从以上四种方式中,最受青睐的是网络电视媒体,在如今的信息发达时代,人们每天都接触手机电脑电视,自然以这种方式最容易普及知识,人们也乐意接受。其次就是环保宣传活动,以特殊的有意思的活动让人们接受如何促进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社区里尤其可以举办这些活动,引起人们关注。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社区的调查报告 篇2

诚然,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期的国家宏观发展战略, 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领域都是一场革命性的创新;同时,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正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当中, 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体到生态社区建设而言, 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对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同时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思想借鉴和难得的历史契机。为此, 研究和探讨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就不能忽视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 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环境是建设我国生态社区必须着重考虑的首要因素。

1 生态社区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毫无疑问, 生态文明是现阶段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 更是人类社会能够得以永续发展的希望所在。国内外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涉及也经历了比较长的时期, 并且已经有了显著而丰富的成果, 尤其是现阶段对生态文明的理论探究更是呈现出多角度、宽领域、深层次、实用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 受学科性质和研究视角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文明的概念表述不可避免地体现出或多或少的差异性。尽管对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迄今为止依然缺乏统一性, 但无论哪种角度和类型的生态文明阐述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一个根本性的核心思想———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灵魂和精髓, 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理念和根本要求。其实, 如果对生态文明蕴含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作进一步的剖析, 就不难发现可持续发展理念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人”的可持续发展, 更为细致的表述则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比较起来, 人类社会在这两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虽然都同时隶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范畴, 但二者在内涵层面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涉及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浪潮中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动力和模式, 主要体现为生态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生态产业的扶持与发展;后者面临的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人类社会聚居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创新与变革, 基本表现在生态居住社区的建设改良和生态生活方式的传播与建立。因此, 生态社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二者之间本身就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生态社区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社区建设的终极目标, 也是生态社区建设的价值导向。二者在基本内涵和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区别仅在于外延的覆盖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生态文明建设的辐射范围最为广泛, 包括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技术等所有层面, 而生态社区建设主要涉及的是人类的日常社会生活领域, 覆盖的范围更为具体、也更加细致, 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更强。

生态社区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早在10多年以前, 我国的吴良镛院士就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 将人类居住环境划分为从宏观到微观的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5个层次[1]。与此相对应, 人类的生态文明形态也可从上至下分解为全球生态文明、区域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文明、社区生态文明和建筑生态文明5个层面。虽然从逻辑上看, 建筑生态文明处在整个生态文明体系的最底层, 但由于人类自身与生俱来的聚居特性, 以及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膨胀和城市化发展趋势, 导致社区必将是人类社会最为主要的居住模式。此外, 即便仅从成本方面考虑, 单体建筑也明显缺乏规模生态效应, 不符合生态文明的“低成本”要求。因此, 生态文明的实际微观基础便是生态社区建设。

事实上,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社区建设是同一事物的两极,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高层次的文明形态, 其内容包罗万象, 覆盖面十分广泛, 势必将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正由于生态文明的系统过于庞大, 必须将其进行分解和细化, 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与时效性。生态社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是构建生态文明大厦的微观细胞,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 尤其是生态社区从规划开发、设计建造直至运营管理各个阶段都必须遵循“5R”原则 (Reduce, Reevaluate, Reuse, Recycle, Reuse) [2]都是在细致的微观层面践行着生态文明的具体要求, 是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效果的基础保证。同时,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改变人类生存和发展模式的革命性文明, 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层面, 势必要求和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产生紧密的联系。生态社区的建设, 就是从最为基本的衣、食、住、行、娱等角度出发, 改变居民的传统居住模式、提供绿色的交通方式、倡导生态消费的新理念、营造和谐的社区人文环境。生态社区建设的目的正是使得生态文明能够惠泽到所有的社会大众, 让社会公众能够从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生态文明带来的价值, 这些都是在实践层面响应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

另一方面, 生态文明为生态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历史契机。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新型生态社区内的居民人口数一般在5 000~10 000人之间[3]。虽然从表面上看生态社区覆盖的范围并不大, 但由于生态系统天然的整体性和联动性, 生态社区在实际建设的过程当中必须超越社区本身的范畴, 突破行政区域和自然地域的限制, 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加以考量, 顾及更多的外部因素, 因此, 生态社区建设要求动用更多的社会资源, 同时势必会影响到更多的利益和关系主体, 包括社区居民、政府机构、物业管理部门 (居委会) 、设计单位、建筑商、配套设施供应商等多个方面。由于生态社区建设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 对社区运营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比较高, 多方利益主体在博弈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 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对这些问题的解决, 必须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高度, 打破局部利益的纠结和桎梏, 为生态社区建设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此外, 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为生态社区建设创造了更为宽广的理论视野, 开辟了生态社区建设的新途径, 同时也为生态社区建设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证, 这些都对加快我国生态社区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生态社区的缘起:发展演进与实践探索

生态社区是一个新兴事物, 目前还处在方兴未艾的发展过程当中, 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领域都还算不上成熟, 因此, 研究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 确有必要总结归纳一下国内外有关生态社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2.1 国外生态社区理论及实践模式

目前, 国外学术界对生态社区尚未形成统一的称谓, 类似的叫法有“可持续性社区”、“宜居性社区”、“健康社区”等, 这也导致了国外学者对生态社区的概念表述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杨尼斯基认为生态社区是以生态功能为核心, 同时具备较高生活水准和环境水准的人类聚居区域。罗伯特·吉尔曼坚持生态社区内部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应当相互融合, 以保证人类自身及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克劳福德·梅纳斯则视生态社区为一个多因素的复合环境系统, 生态社区维护的是共同的需求和利益。全球生态社区网将生态社区界定为以生态设计、生态建筑、绿色产品、绿色能源为基础, 追求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城市及乡村社区[4]。

抛却学科性质和研究视角不同所导致的差异性, 国外不同学者对生态社区的理解有着大致相同的立足点, 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生态社区内涵的几个重要方面。其一是生态社区的可持续性。生态社区和传统社区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社区建设与管理理念的根本性差异, 生态社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宗旨, 追求社区内部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度协调与匹配, 以保证社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而非传统社区那样片面追求社区规模的扩大和社区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二是系统性。从宏观上看生态社区系统包含资源、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子系统, 不同子系统之间需要充分协调与配合;在微观层面生态社区涵盖了管理、设计、建设、运营等不同的利益主体, 各个利益主体对生态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成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与作用。其三是均衡性。生态社区内部及外部的构成要素没有主次之分, 不同要素之间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而非传统社区那样以人为核心, 将人的重要性置于其他要素之上。

生态社区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西方国家无论是生态社区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迄今为止, 国内学者对西方生态社区的理论总结和实践归纳已经比较系统,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改良。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 西方生态社区的理论研究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和严格的逻辑演绎, 从西方学者对生态社区的理论研究中可以看出明显的线性时间关系, 这和西方国家整体的经济及社会发展阶段是紧密相连的。西方国家早已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 进入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进一步促进西方国家经济及社会的深度发展, 因此, 他们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的发展源动力;同时, 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使得西方国家深刻感受到了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切肤之痛, 迫使他们探寻新型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此外, 工业化进程中打下的坚实家底也为西方国家新型生态社区建设和传统社区的改造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 从各方面看, 西方国家生态社区的理论研究都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演绎。而我国的情况却大相径庭。我国目前还处在深度工业化的进程当中, 正从农业国向工业国急剧地迈进, 赶超型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使得我国现阶段同时面临着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三种文明形态的激荡与冲突, 这种“混沌”状态给我国生态社区的理论研究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干扰和迷茫;同时, 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与质量、人口数量及素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等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明显的差距。因此, 我国在借鉴西方国家生态社区理论时, 必须对这种差异性有着清醒的认识, 注意西方生态社区理论和我国国情的适配性。

从总体上看, 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生态社区理论研究的分水岭, 两个阶段有着明显的差异:70年代之前可以归纳为自然生态范畴, 偏好于技术革新, 规划设计等“硬件”;之后则属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并重的时期, 更多的寻求文化、意识等“软环境”。究其原因, 除了西方国家文明发展的渐进性之外, 工业化的进程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二战之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社会工业文明发展的巅峰, 也是西方国家社区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是西方国家以传统工业文明为基础的社区建设在此时也进入了瓶颈状态, 无法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变革, 探寻社区深层次发展的动力。

西方国家在生态社区领域不仅理论研究领先, 而且实践探索也开始得较早。几个主要的西方国家都制定了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生态社区建设模式。例如:美国在生态社区建设中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的优势, 提高生态社区的网络融资水平, 拓宽生态社区建设的资金渠道, 并且侧重于政府部门与NGO的合作;英国偏重于政府对生态社区建设的管理, 专门建立了环境部、皇家环境污染监督局和全国河流管理局来配合政府部门的生态社区建设;日本从法律角度来规范生态社区建设, 从20世纪60年代起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再生资源利用的法律》、《环境基本法》、《有关控制特定有害物质进出口的法律》等一系列法律来严格细化生态社区建设的指标[5]。总体而言, 西方国家在生态社区建设的具体操作层面也处在领先水平。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权威、可借鉴性比较强、影响范围比较广的生态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大都出自西方国家, 例如:美国1998年正式提出的LEED (能源与环境设计领袖) , 英国1990年开发的BREEAM (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价标准) , 日本在之后诞生的CASBEE (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 [6]。这些标准为全球范围内生态社区的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球生态社区建设的步伐。此外, 当代比较典型的生态社区建设范例也大多处在西方发达国家, 例如英国伦敦贝丁顿零能耗小区、德国弗莱堡市的沃邦社区、瑞典马尔默市的明日之城住宅示范区在日常运营过程中都是以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供给渠道[7];澳大利亚的哈利法克斯生态城通过生态修复技术将被污染的传统工业区改造成生态居住区[8];瑞典的哈马碧通过垃圾焚烧发电、供暖以及水循环、水处理将传统的工业港口区打造成高循环、低能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球生态社区典范[9];瑞典的哈默比湖城通过封闭式垃圾自动真空收集系统来最大化的减少浪费, 确立其“全球生态社区”的典范形象[10]。

由此可见, 西方国家在生态社区的实践领域, 不管是新建的生态型社区还是传统社区的生态化改造, 都是以新兴的生态技术作为支撑的, 这种方式的确为全球生态社区的推广树立了典范, 但严格地讲, 以技术作为主要支撑的生态社区发展之路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发达国家由于有着工业化的良好基础, 在生态社区技术的研发、推广及运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发展中国家不管从技术基础、资金实力、国民素质哪方面来看都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少的差距, 因此发展中国家不能完全以发达国家的模式来进行自身的生态社区建设。此外, 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 过于依赖技术手段来推行生态社区的实践也不完全符合生态文明的宗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社区建设, 不仅需要技术等“硬因素”, 同时也更需要文化等“软条件”, 片面倚重技术革新来解决问题, 实际上还是工业文明的发展思路。西方国家的生态社区实践正是基本建立在生态技术的基础之上, 因此依旧能折射出些许工业文明的影子, 对此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国在生态社区的实践过程当中, 除了注重生态技术的应用之外, 还应当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充分利用生态社区建设的有利因素, 降低生态社区的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 使得生态社区建设能够在我国最大范围的普及, 惠及更多的社会大众。

2.2 国内生态社区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

生态社区在国内通常被叫做“绿色社区”和“环保社区”, 和西方国家的情况类似, 国内学者对生态社区也没有统一的界定, 很多学者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生态社区有所涉及。例如郭永龙认为绿色社区是从设计、建设、管理各个环节贯穿绿色理念, 追求社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区;从澜则是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对绿色社区进行了界定, 认为狭义的绿色社区是具备较为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公众社区, 而广义的绿色社区则是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1]。和西方学者比较起来, 我国学者对生态社区的界定更多地偏重于人文因素, 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文化当中的哲学传统,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在技术层面落后于西方国家, 所以在生态社区研究与建设领域需要寻求更多的解决路径。除此之外,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 受传统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影响, 我国社区的自治色彩远没有西方国家那么浓厚, 社区在我国是一类实际上承担了许多政府职能, 但却没有政府身份的特殊型社会组织机构。生态社区在我国依旧很难摆脱“半官方”的身份, 我国生态社区建设更多依赖于上级部门领导与基层民众参与, 这是我国生态社区在内涵及范畴领域与西方国家的显著区别, 值得注意。

“生态社区”虽然是个舶来语, 但生态社区的思想其实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就体现了朴素的自然居住理念。我国学术界对生态社区的大规模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后对外学术交流的增多, 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组织职能在发生转变, 社会生活领域的管理权限逐步的由“单位”向“社区”转移, 而此前我国真正的社区功能还很不完善, 因此需要社区建设理论的创新与指引, 这也就正好契合了同一时期生态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国际潮流。这一时期, 马世骏和王如松提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杨芸和祝龙彪提出在社区规划和建设中应当运用生态学原理[12]。朱锡金强调生态社区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沈清着重生态学及城市生态学在生态社区建设中的理论指导。宋言奇认为生态社区有布局合理、环境保护、绿化体系、功能混合、安全至上、文脉延续、公众参与、资源共享和社会资本九大基本特征。吴志刚和缪磊磊认为生态社区包括群居性、地域性和共生性三大主要特征。黄彬认为生态社区系统具有循环性和互动性两大属性。刘静怡提出居住安全、环境健康、生活便利、居憩舒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区标准[4]。颜京松认为生态社区要按照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强调生态社区的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高吉喜认为生态社区应当具有适当的地域范围和人口规模, 具备共同的生态文化意识[6]。

虽然20多年以来我国的生态社区理论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 但和西方国家比较起来, 我国学者在生态社区领域的理论研究明显缺乏整体层面的系统性和严格的历史逻辑演绎, 理论建构的根基显得并不扎实和完备, 总免不了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国内学术界研究视角的局限, 更为重要的因素是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阶段性。西方国家的生态社区理念是在工业文明充分发达之后顺理成章地过渡形成的, 二者之间的衔接也就显得顺畅而自然。而当代中国奉行的是赶超型的发展模式, 在深度工业化的进程当中还要紧跟生态文明的时代潮流, 两种文明正处于磨合期, 没有给我国生态社区的理论研究预留充分的时间储备, 这就使得我国学术界在生态社区的理论研究方面往往只能被动地紧跟西方潮流, 基本上还是在追随西方生态社区理论的身影。虽然国内有关生态社区的新提法、新观点、新理念层出不穷, 但实际上大都处在概念更新的层面, 没有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从总体上看还是显得相对仓促和肤浅, 理论研究的深度不够厚实, 系统性不强, 缺乏原创性。

在生态社区的实践领域, 国内也基本开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从80年代单纯的清洁社区口号, 到90年代的绿色社区建设浪潮, 直至当今构建社区生态文明的时代潮流, 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走的也是一条从无到有、由简单化到深层次的发展之路。与此同时, 我国政府对生态社区实践的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 各级政府相继颁布了多个有关生态社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标准, 例如中国政府发布的《绿色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指导》 (2001)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2001)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2003)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2006)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 (住区) 》 (2007) ;许多省市级政府也适时制订了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地方性居住环境评估体系, 例如上海市政府于2002年颁布的《上海市新建住宅小区环境导则》、《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4]。这些国家及地方性指导文件为我国生态社区的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明显促进了我国许多地方的生态社区建设步伐, 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例如上海崇明陈家镇创建低碳国际生态社区建设模式,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金榜园小区通过多中心治理的模式来构建可持续生态社区的制度保障, 深圳市梅山苑社区通过循环经济的路径来构建生态社区。

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的实践虽然方兴未艾, 但依然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不足, 比较突出的就是将生态社区的建设简单化和局部化。就实际情况而言, 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显得较为简单, 虽然很多社区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都标榜着“生态”, 但实际上却往往将社区的“生态化”简单地等同于植被绿化、新能源利用、污水处理、垃圾分类, 这些做法实际上是非常肤浅的, 没有涉及到生态社区建设的本质内涵和实质性要求, 这种狭隘的模式是对生态社区理念的误解和扭曲, 是一种“伪生态”的社区建设模式, 从根本上讲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此外, 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视野显得过于狭隘, 往往是就社区而社区, 很多时候都只关注社区内部要素, 忽视社区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充分利用。虽然就社区内部而言, 部分指标可以达到生态化的标准, 但如若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考量, 新兴生态社区和传统社区处在明显的隔离状态, 生态资源和技术的共享程度偏低, 生态社区建设和运营缺乏规模效应, 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的成本过高, 生态社区的管理效率偏低, 生态社区缺乏长效运营的动力, 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的规模扩展和深入发展。

3 积极推进我国生态社区建设

前苏联生态学家亚尼茨基将生态社区的构建划分为自然-利用层次、社会-功能层次、文化-意识层次3个层面[13], 由此可见, 生态文化的构建是生态社区建设的最终归宿。然而, 迄今为止从整体上看, 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依旧偏重于制度完善和技术应用, 明显缺乏社会伦理和文化层面的理性思考, 实质上表明我国当代的生态社区建设仍未真正融入生态文明的历史范畴。这种狭隘的观念和模式使得生态社区的根本内涵在我国没能得到充分认识, 生态社区的实践其实是在一条快车道上盲目前行, 缺乏长效发展的文化驱动, 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许多地区生态社区建设的昙花一现。因此, 为避免现实中生态社区的实践仅仅具备“示范效应”, 我国新时期的生态社区建设首当其冲的就是构建生态文明的思想根基, 以生态文明作为生态社区建设与发展的中心轴线, 从而使得生态社区实践的幼苗能够寄生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参天大树, 充分汲取生态文明母体的营养, 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庇护。在此基础上, 还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光芒下进一步探寻生态社区实践的新型模式, 创建多元化的生态社区建设路径。

3.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社区建设的协同发展

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指导, 这既是生态文明发展的时代需求, 也是由我国的现实情况所决定的, 因此, 生态社区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正确处理和生态文明的关系, 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建设真正符合生态文明需求的生态社区。然而,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容易混淆的命题, 正是在对生态社区与生态文明二者关系认识上的偏差, 导致我国现阶段生态社区建设理念和模式的一些误区。比较典型的一种观点是认为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而言, 生态文明显得“超前”, 我国目前的生态社区建设和改造难以跟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步伐, 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的时机还未真正成熟, 必须等到生态文明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生态社区建设才有可能取得大规模的实质性进展。这种观点实际上混淆了生态社区与生态文明二者之间内在的逻辑结构关系。生态文明与生态社区在涉及的范围领域的确存在明显区别, 但二者在发展的时限方面却并不存在矛盾。简单而言, 生态文明与生态社区只有“大”和“小”的区分, 而无“先”与“后”的差别。

诚然, 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生态文明的发展潮流的确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挑战。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体层面还不够高, 和西方国家比较起来,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当中会面临着更多的障碍, 难度也会更大;然而, 就全世界范围来看,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刚刚兴起的文明, 注定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况且,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领域的差距远没有工业文明阶段那样的代差, 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社会的整体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 我国原本就脆弱, 并长期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也不允许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按部就班地走“先理论, 后实践”的传统道路, 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必须是同步发展的“现在进行时”。因此, 具体到作为生态文明基础的生态社区建设而言, 必须创建生态文明与生态社区协同发展、齐头并进的互动机制, 以生态文明引领生态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将生态社区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这是我国生态社区建设必须首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也是决定我国生态社区实践成败与否的命题所在。

3.2 推进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社区建设

在明确了生态社区与生态文明二者关系之后, 剩下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创建真正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态社区。生态社区建设和评价的指标至今尚无定论,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生态文明目前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 理论构想更新和实践模式转换的频率很快, 致使很多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没有机会得到长期的实践检验, 缺乏充分的说服力;同时, 和传统工业文明比较起来, 生态文明是更为系统和庞杂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的覆盖面明显广泛, 涉及的因素也更多, 指标的界定和选取也更加困难。此外, 生态系统天然的地域性和差异性也使得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无法统一。因此, 生态文明建设只有理念的指引, 而无具体的模式可供借鉴, 国与国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种情况对我国而言有利有弊, 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难度, 但同时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其实, 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途径的差异性很好地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宗旨, 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 对发展的可持续性的理解体现为多个维度,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发展的和谐性, 可以说和谐是可持续的重要内容和评价标准。生态文明本身强调的正是人类行为与自然系统的和谐统一, 主张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因地制宜, 采取和自身环境匹配度最高的建设模式, 以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降到最低限度, 最大化地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到生态社区建设而言, 就是要从社区生态系统的环境特征出发, 选取最为合适的社区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 在能量供给和物质交换等诸多领域最大程度地立足于社区系统自身的运行, 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以实现生态社区的长效运行。因此, 我国的生态社区实践固然要借鉴国外生态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但更多的还是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

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社区建设有一个明显的偏向, 那就是刻意追随发达国家生态社区建设的模式, 尤其是对国外生态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往往是一种盲目的心态。由于忽视了我国在技术研发及运用、资金保障实力、居民整体素质等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异, 导致我国许多地区的生态社区建设成本过高, 覆盖范围过小, 惠及的人群非常有限。这种高成本的“技术型生态社区”模式不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的基本国情。实际上, 技术并不是生态社区建设的“独木桥”,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社区建设为生态社区提供了多种可能的实现途径。同时,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 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只能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各地区的生态社区建设只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创造符合我国国情的多样化生态社区建设模式。

总的来说, 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应该遵循“低成本、广覆盖、深层次、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所谓“低成本、广覆盖”, 是说我国的人口众多、地域广阔, 需要新建和改建的生态社区数量巨大, 所需的资金缺口很大, 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不可能走发达国家“高、精、尖”的发展道路。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扩大覆盖面, 惠及尽可能多的普通民众, 因此我国生态社区建设对成本核算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走节约型生态社区建设的道路。所谓“深层次、可持续”是指, 就具体模式而言, 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要在区域自然特性、人口特征、经济情况、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建设路径, 完善生态社区建设的系统设计, 为生态社区建设营造长效发展的动力, 使得生态社区建设尽早摆脱实验的“象牙塔”, 走上规模化发展的宽广之路。

3.3 推进生态社区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充分融合

如前所述,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彻底完成, 与工业化如影随形的城市化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并且城市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依旧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从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 城市化可以说是一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缩影, 传统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工业文明的弊端。如果说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主要是在生产领域对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构成威胁, 那么传统的城市化进程则是在现实生活层面对人类自身的生存造成挑战。现阶段人类社会的许多环境和生态问题, 例如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碳排放过量、废弃物污染等都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和模式的不合理而造成的。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 必然要求对传统的城市化模式进行彻底的变革;生态文明在我国的实践, 也必须通过新型城市化的路径来完成。因此, 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社区建设必然要求和城市化的进程紧密结合, 以生态型城市化的道路来有力地促进生态社区的深度发展。吴智刚和缪磊磊将城市生态社区的建设分为旧城社区、新建社区和边缘社区3类, 并且相对应地提出了3种不同的生态社区建设措施[13]。但无论是那种类型的生态社区建设模式, 都逃脱不了城市化的身影, 城市化为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生态社区的建设步伐, 这一点是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的。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早已完成, 城市化进程也已到了饱和状态, 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都已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因此普遍缺乏生态社区建设的切实动力。而我国的情况则不同, 我国城市化的方兴未艾, 为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预留了很大的实践空间, 极大地降低了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的社会成本, 这是我国生态社区建设难得的历史机遇, 更为我国在生态社区建设领域赶超西方国家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 城市化潮流中的生态社区建设, 将会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并且细化生态文明的理念, 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惠及面, 使生态文明走下理论的神坛, 更加贴近大众的生活。这既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根本要求,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

3.4 推进生态社区建设中的资源区际共享

传统的生态社区主要指的是城市区域, 实际上, 完整的生态社区还应当包括农村地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二元制社会结构造成了农村社区的发展水平和质量远低于城市社区, 这种不平等的区域发展现状是和生态文明的理念背道而驰的。作为生态文明宗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对“发展”的界定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其中之一就是发展的均衡性, 这种均衡既体现在地域层面, 也应包含在人文领域。而我国传统的区域资源分配中, 城市对资源的占有量和优先权远高于农村, 这种模式既造就了人为的不平等, 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从生态文明的系统角度来看, 任何一种资源, 只有当和外界发生充分接触的时候才能被最大化的利用, 人为地隔断资源交换和流通只会增加资源的运行成本。

迄今为止, 我国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资源鸿沟, 优势资源在城市社区的过度集中, 导致人口分布的不均衡, 增加了人口流动、迁徙和管理的成本, 因此, 从总体上看, 城市社区的资源使用效率并不高。新时期的生态社区建设, 必须平衡资源在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之间的合理分配, 实现优势资源在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间的高度共享, 降低生态社区建设的资源运行成本, 这一点对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社区建设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也是我国在生态社区建设领域和西方国家的一个巨大差异。西方国家的城乡差别极小, 城乡之间的资源分配高度均衡化, 并且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自由化程度很高, 这使得西方国家在建设生态社区的过程当中不用过多地考虑资源的流向问题, 使得资源能够被最大化的充分利用, 有效降低了生态社区建设和运营的成本, 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社区的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 生态文明;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2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深刻矛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是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面临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后,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用整篇来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直接关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发展。而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生态问题日显突出,“农村的污染排放己经占到了全国的‘半壁江山。”[1]农村的生态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关键。本文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立足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试图对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进行深入阐述。

1 农村生态社区的内涵

“社区”一词起源于拉丁语communis,表示亲密的关系和共同的东西。1871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最早将其引入到社会学研究中,并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一般认为,社区是由居住区域关系引发的共同生活体系。农村社区是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人们构成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其基本功能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对区域内农村居民进行管理以及促进居民的经济增长。”[2]农村生态社区是由传统社区发展而来,是以是以自然生态为本底、以农村人口为主要居住人群,以农村为特定社区、生态景观、人文景观镶嵌一体的生态与人文经济社会系统,强调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它表明中国农村建设的理念、目标、模式和体制,向着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社会迈进。

2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態社区的特征

农村生态社区中生活的人和环境之间建立了持续的、稳定的相互依存关系,其所关联的共同体,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共同体,而是包含而又超越了生活共同体的更大的生态共同体,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2.1 生态性

生态性是农村生态社区的首要特征,它强调农村居住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改变过去农村过度消耗资源的状况,不再以破坏生态环境来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农村生态社区通过绿化、净化、合理处置污染垃圾等方法改变农村被破坏的自然环境,通过有效的生态治理手段,促进村容整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社区产业间的合理联结,实现良性循环。

2.2 人文性

人文性是指人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关照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生关怀。如果农村生态社区的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是硬件,那么农村生态社区的人文精神就是软件,它指向的是一种更高水平的建设,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环境的保护中,更注重村民的内在精神文化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享乐文化、世俗文化在逐步蔓延,功利主义、金钱主义在非理性膨胀,农村文化原有的传统道德观念碎片化,精神虚无化。农村生态社区需要培养村民的公益精神、参与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构建村民的精神家园。

2.3 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内容。在经济方面,就是要引导农民建立与自然环境相是一个生产、生活方式,包括对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护、推动农村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高效绿色农业,对具有资源优势的地方,发展生态旅游业,推动社区产业发展优势。在政治方面,加强制度创新,从制度上规范社区内政府、组织或个人的费生态化行为,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规章制度,鼓励村民的公共参与,赋予农民话语权、知情权和决策权。在精神文化方面,充分挖掘社区生态人文资源,加强生态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将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积极建设农村生态精神文化。

3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力举措,是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建设的路径上,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树立大局意识,认清生态社区建设重要性

思想认识上,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不能将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视为一项简单的工作任务去完成,农村生态社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维系的生活共同体,而是呈现出多样性联系的地域共同体。通过改善村民居住地的生存环境,不断满足村民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提升生活质量,通过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调整与优化,实现农村社区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是“生产高效、生态宜居、生活幸福、人文和谐”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提升乡村的人居环境品质和资源配置效率,传承乡土文脉,保护自然生态,重构乡村魅力空间。其实质是要让农民参与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农村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建设能够共享现代文明成果的现代农村社区。

3.2 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经济建设工作、文化教育工作……一切工作,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那末,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3]农民是农村生态社区的建设者和直接受益者,决定了农民是农村新型生态建设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农民成为生态社区建设的实践主体和推动力量,是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为此,生态社区建设不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是要让农民看的到实惠,摸得着幸福,通过培训、讲座、广播、电视、标语和公开栏等各种形式,把生态社区建设的意义介绍给农民,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评判权,让农村在生态社区规划、建设、经营中当主人、做主体、唱主角,增强农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开展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要从村民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解决村民们的实际困难,让村民们切实感觉到社区建设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3.3 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

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思想素质水平存在着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而不应设计一个统一的建设模式。这在客观上要求各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分析本地区当前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综合考虑农村山水风情、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资源环境等因素,把握其内在的肌理,并统筹兼顾到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开发规划,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社区建设,而一些地方在生态社区建设中缺乏科学合理规划,导致同质化建设严重、特色化建设不足,短期行为多、长远设计少,这与生态社区建设的目标相违背。为此,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科學合理规划是当前各个地方建设生态社区的过程中特别需要予以明确的,需要作进一步具体的研究。

3.4 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建设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在建设过程需要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建设。首先,推进规划管理由粗放型、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做好社区项目规划的前期调研和科学论证工作,向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咨询,多听不同意见,避免长官意志,提高生态社区规划建设决策的科技含量,依法编制集镇和村庄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其次,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运用市场经济理念和政府财政手段,调节生态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生态与经济利益,确立资源环境的价值观念,形成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建设者和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运行机制,通过制度设计激励人们从事生态保护投资并使生态资本增值,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最后,制定和完善与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相关的其他各项法规与政策,将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与法治精神融合在一起,从制度和法律上的理顺各种关系,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惩治违法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生态社区建设在有序的轨道上顺畅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干杰.探索我国农村环保新道路[J].瞭望新闻周刊,2011(6).

[2]李海舰.国外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天中学刊,2013,28 (5)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会,1991:137-140.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社区的调查报告 篇4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和城市正在兴起一场生态变革。在城市建设中强化生态理念,在城市发展中重塑城市生态文明,是我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保持城市长期繁荣发展的基本条件。城市生态系统涉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子系统,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从影响制约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优化城市总体环境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考虑,以城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调控城市生态系统为手段;以资源持续利用和培植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先导,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式粗放型的经营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优化配置和建立资源节约利用型社会经济。关键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发展持续的人类居住区。生态文明城市,是揭示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长的背景下,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关联和互动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的关键所在。

二、福州市创建生态文明的历程

本次实践调查以福州为地点,经过调查,进一步了解了福州市的生态文明创建历程。福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闽江下游,与台湾仅一水之隔,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沿海开放城市

和全国重点侨乡、台胞祖籍地、著名的商贸城市,也是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毗邻相连,承接台湾海峡两岸的福建省省会中心城市。国务院1999年对《福州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指出“福州市应充分发挥自然山水风光优势,加强园林绿地系统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精心塑造依山、沿江、向海的城市形象”,并“切实保护好自然山林、水体和规划的生态环境用地”,“创造清洁、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1999年以来,福州市认真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以新区建设和旧屋改造为突破口,提出并实施了城市“东扩南进西拓”发展战略,引导城市沿江向海拓展,每年以8平方公里以上的速度向外拓展新城区,实现从“闽江时代”到“乌龙江”时代,再到“滨海时代”的跨越,“三山两江一面海”的城市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这期间,福州市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载体,不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现在,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合作与竞争势头强劲、两岸三地经贸关系日益密切的新形势,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凸显了区域特色和对台优势,在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就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福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在集聚中提升、在创新中提升”的要求,从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带头带动、示范辐射、综合服务、吸纳创新功能出发,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发展思路,精心谋划了生态城市建设,制定了《福州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做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型福州”的号召,把建设“生态福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三、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性

构建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众所周知,我国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加之长期采用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迅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相当严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视作发展的基本要素,并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也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目标、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这是从根本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改造生态环境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加剧,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生态危机已经极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生存、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兴盛。面对来自大自然的报复,生态文明是必须做出的理智选择。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人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文明城市。

随着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生态文明成为新世纪人类文明的大趋势。在过去的数十年,基于环境问题的国际间合作愈加频繁,中国政府也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1993年,《中国21世纪议程》完成初稿;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发布,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2009年11月,政府宣布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中国坚持以保护环境为基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四、福州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措施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为生态城市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入十七大报告,省委提出了建设“两个先行区”的新定位,中央和各方关心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

结合福州实际,我们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就是要继续按照“疏解老城、开发南台、拉开框架、发展新城”的思路,以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推进科学发展,打造宜居城市,构建和谐福州,努力在建设“两个先行区”中作表率、走前头、树形象。近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重点:

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是要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导,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为目的,使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

控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学有序,经济}土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高度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避免因认识错位导致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走入误区。

二、要着力完善基础设施。要着眼于畅通对外对内连接通道,加快推进城际间铁路建设,续建、新建一批重大高速公路项目,为实现高速公路辐射所有县(市)创造条件。特别是要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加强中心城区路网改造和交通管制工程建设,完善城市新区道路网;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建立适应省会城市由滨江型向滨海型发展,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快速路、骨架路网为重点的城市道路网,打造快速便捷型宜居城市。

三、是要着力加强规划建设。要站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高度,注重城市规划,做到城市布局科学,城市设施齐全,呈现现代化城市格局和生态特征。要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连续性,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科学引导和调控约束作用。加快修订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从城市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疏密通透、绿化美化、色彩协调、品质提升等方面加以系统规划。

四、是要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建立健全饮用水源保护区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水环境保护,进一步巩固提高流域水环境质量。要加大中心城区内河综合整治力度,打造内河景观带,改善滨河人居环境。要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和县域城关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集中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率。要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积极抓好城市各类公园建设和道路绿化景观改造,特别是要加强城市山体公园建设,构建“城在山中,城中见林”和“山在城中,城中见山”的特色格局,推进绿色社区等系列“创绿”活动,全面提升园林绿化水平。通过推进“显山露水”工程,形成山、水、林、城相互交融的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格局。

五、重实质建设不能只是面子工程良好的名誉能给城市带来生机和活力,但关键一点还是要给老百姓带来实惠,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些城市片面追求名誉,将水源保护区申报升格为省级甚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性质的变化改变水的命运,使水源遭到人为污染。有些城市为迎接卫生达标检。突击将主要街道打扫干净,但处于城市边、卡、吊地带却

一片狼藉。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能沽名钓誉,要更多注重民生问题和环保问题,实实在在去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社区的调查报告 篇5

党的十八大报告就生态文明建设辟出专章论述,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

主要内容:一是要加深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二是要加深对“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认识。三是要加深对“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认识。四是要加深对“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的认识。

战略部署:一是要全面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二是要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三是要努力提供健康、安全、优质的生态产品。四是要建立健全制度、政策、法规等保障体系。

各项工作:一是要切实加强研究交流工作。二是要积极推进创建促进工作。三是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四是要努力深化内部建设。

淮安市主要做法和成效:

(1)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

通过“十一五”规划有关项目的实施,全市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各主要河流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有较大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2)污染物总量基本得到控制

全市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大幅增长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的持续利用和处置率进一步提高。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达100%,市区医疗固体废弃物全部实现集中处置。

(3)工业污染防治成果得到巩固

“十一五”期间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并在全市先后开展了“七整治一夯实”行动,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到建设规划中,在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中,实行统一规划,整合项目资源,形成企业间的共生网络,使资源得到梯级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4)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进程加快

“十一五”期间,我市积极开展“全面达小康”行动,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纳入“十一五”规划的淮阴电厂集中供热以及市区天然气供气项目已基本完成,楚州区集中供热工程已进入项目可研阶段。

(5)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9年对境内1/3行政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设,2012年底前,对辖区内所有行政村开展一轮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2009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13.58万亩,年末实有林地面积312.37万亩,中心城市建成区新增公共绿地240万平方米。新

增节水灌溉面积18.69万亩。解决56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建成8个镇村生活污水试点项目。新建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36座,完成农村改厕11.8万座。

(6)生态保护和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我市扎实推进生态市、县建设,2007年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涟水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建成省级绿色社区1个,市级绿色社区4个;市级绿色学校13所;建成5个市级优美乡镇、12个市级生态村和14个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淮安市六县区生态县(区)建设规划全部通过专家评审。

(7)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完善环境执法程序,环保执法力度明显加强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建立“河长制”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管理的决定》在全市实行“河长制”分级管理,重点强化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开展饮用水源地安全隐患排查,对5个饮用水源地存在的10个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加大了污染源自动监控建设力度,35家国控(市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装置实现与市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联网。

“十一五”期间,市环境监测部门每季度开展28家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新增监测能力11项,其中有机监测能力10项,已经基本实现饮用水源水质监测109项监测能力。开工建设古黄河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涟水县和金湖县空气自动监测站,实现各县(区)空气自动监测全覆盖。

“十二五”期间淮安市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形势分析

(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任重道远。淮安市作为发展中的工业城市,始终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2)水环境污染依然严重每年汛期尤其是枯水期淮河上游客水夹带的大量污染物对湖区水产养殖和淮安市饮用水源水质的影响短期内仍无法解决。(3)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全市大气污染逐渐向复合型、区域性转变。(4)固体废物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产生量呈上升趋势,处置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处置能力尚待提高。(5)农村环保工作基础薄弱。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农村生活环境还没有实现根本性改善。(6)生态破坏未得到有效遏制。

环境保护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1)污染物排放量仍将继续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考虑到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重污染行业还占有一定的比重等因素,预计城市环境改善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控制。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特别是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和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更加繁重。

(2)新生的环境问题逐步显现,潜在的环境危害日趋严重。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大量的新化学物质可能成为自然系统中新的持久有机污染物;大量的产品类废弃物和废水、废气处理产生的污泥等非传统废弃物急剧增加。

(3)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健全,环境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市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得到加强,但仍然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服务和收费的价格偏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补偿,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机制还不够完善。

意见和建议:

艳阳天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材料 篇6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迁村并点建设新型社区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把迁村并点和社区建设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艳阳天社区作为开发区首个进入实施阶段的迁村并点社区,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多方筹资”的办法,以开发区和原有集体经济组织投资为主,由四图、西尖、东尖、商家庄、邢家河等5个自然村合并成立,涉及居民1010户、3214口人,总投资5亿元,规划建设3000户,可容纳10000余人居住,整个社区建成后,将腾出旧村占地近1000亩,用于引进项目和发展社区经济组织。社区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目前一期200套二层住宅已建成并全部入住,二期共建设43栋农民公寓,建成后将实现5村居民全部集中居住。目前,农民公寓已完成投资2.3亿元,32栋楼完成主体工程,其余11栋正在建设,年底43栋楼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明年上半年建成并交付使用。开发区对整个社区的水、电、热、气、路、绿、亮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进行了完善规划,今年新投资1000万元进行了道路地下管网配套和路面硬化、绿化、美化、亮化。

具体工作中,我们遵循“以人为本、方便群众、资源共享、节约成本”的原则,按照“一线工作、星级服务、限时办结”的指导思想,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社会保障、民政服务、科技服务、计生服务、户籍管理、合作医疗、法律咨询、志愿者服务等10个窗口,配备了警务室、计生服务站、社区医院等服务设施,幼儿园、超市、银行等设施将于近期动工建设。去年以来,社区服务中心在民政服务、社会保障、合作医疗、家电补贴等各类服务事项已办理1700多件,办结率达到100%。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社区的调查报告 篇7

生态批评 (Eco-criticism) 是在全球性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日益深化的生态危机的语境下、在目前风起云涌的绿色运动的感召下, 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的一股“绿色”批评浪潮。生态批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针对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 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迅速做出反应。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 是人们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自然观方面的危机。正如历史学家唐纳德·武斯特 (Donald Worster) 所说:

生态批评不仅要解放大自然, 而且还倡导回归自然, 返璞归真, 还人性以自然状态, 建设人的精神生态, 从而解决人的异化问题, 提倡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它不仅要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还要建构一种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宗旨的自然的、生态的、绿色的、可持续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重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

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可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 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21世纪最紧迫的问题很可能就是地球环境的承受力的问题。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人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让自然屈服于人类的意愿。但是人类却忽视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的有限, 有些资源用掉一点就少一点, 再生的可能性是极小的。比如石油的资源就是不可再生的, 而水资源虽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其再生, 但价格却是十分昂贵的。因此对自然资源的过分利用总有一天会使地球上的资源消耗殆尽, 从而最终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无情报复。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及其对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就要首先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反拨人类中心主义的专断和排他意识, 使人们重新树立尊重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2.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 生态文明是对以往文明的反思和扬弃。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但在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发展思路之下, 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 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 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其次, 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塑。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合的过程中的扩展与延伸, 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因此, 沈阳市提出了创建北方最佳城市环境的目标, 今年将全面启动生态城市的建设。经过不懈努力, 沈阳市具有了“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绿化城市”、全国十大“安静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此外, 沈阳被国际园艺者协会 (AIPH) 确定为2006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城市, 这充分说明了沈阳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肯定。但是, 搞好生态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1. 大力加强公民素质教育, 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 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 还须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 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 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着眼校园文化建设, 为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要营造良好的社会交际环境, 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教, 这将提供一个和谐校园建设的坚实的人文基础。生态教育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视觉, 更要重视所有的共混物的人—环境教育为和谐的整体。提高人们的生态伦理必须建立新的系统概念, 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学技术观;创建国家生态道德意识培养的社会氛围, 还应完善环境教育机制的建立, 特别要关注学校教育环节;特别是, 应注重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和青少年。因此, 学校应开设相关选修课程, 让学生了解生态学是十分必要的, 从而培养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步伐, 产业发展须与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使整个经济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化、生态化。工业和农业应大力发展生态化, 绿色化, 实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和现代化农业道路。

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 也是全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 沈阳应该在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众多优越条件的基础上, 对制约其发展生态旅游的不利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应加大资金投入、有序地进行开发、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完善生态旅游管理制度、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 使沈阳市的生态旅游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 是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潮流。沈阳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每年接待数以万计的游客。发展生态旅游应成为沈阳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不仅能增加就业机会, 活跃地区经济, 而且能有效地保护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 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沈阳市顺应了这一潮流, 植树造林, 增加绿化面积, 改善生态环境, 全面启动生态城市的建设, 为沈阳市开展生态旅游做好充分的准备。沈阳市民将是生态旅游的直接受益者。生态旅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沈阳世园会的主题是“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 即表明了沈阳市对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视。

四、群策群力, 倡导构建新型消费模式, 共同推动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讲座、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 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引导人们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促进能源资源循环式利用, 形成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 形成“环保节约光荣、污染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提倡新的消费模式, 能够帮助人们摆脱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追求, 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从而切实地把党和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真正做到力行生态文明理念。

五、结语

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将工业化对自然的破坏以及人类回归自然寻求美和崇高的行动结合起来。生态批评不能仅停留在人与自然关系显在方面的批判, 而应将批评的视角向人的心灵深处延伸。将人与自然地关系归置到人与整个心灵世界加以对照, 树立绿色生态理念, 以构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 生态批评在引导人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回归自然天性、构建绿色的生活方式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Donald Worster.The Wealth of Na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1994:26-27.

[2]沈阳市政府.模范生态城市, 旅游观光城市[EB/OL].http://www.shenyang.gov.cn/.

[3]王秀明, 许桂兰.论中国生态旅游经济及其发展[J].旅游经济, 2006, (1) :165-166.

上一篇:新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下一篇:c语言属于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