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性

2024-06-11

原创性(共12篇)

原创性 篇1

设计的原创性从设计这门学科从美术中分离出来的那一刻就成为了其最重要的话题之一,随着设计产业慢慢的成熟,原创性这个概念也开始从设计师们的专业领域流传到了市井人民的谈吐之间,并且开始受到不同行业领域的重视。但究竟什么是原创性呢?相信很多设计行业以外的看客会想当然地认为原创设计是创造出一件没有的东西,从未见过的东西,纵观设计领域:每一栋建筑都是房子,每一件时装都是衣服。那么何来“原创”呢?

一、设计是化繁为简的过程

当人类世界出现绘画艺术的时候,设计这个概念便已经隐藏其中了,从远古时期人们用绘制在岩壁上的壁画代替文字来记录部落里狩猎的情况到古代王国的兴起绘画被用来当作装饰来诠释美,设计便在绘画里面开始生长蔓延。然而,即便技巧最高超的艺术家以及最尖端的设备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也无法100%还原出宇宙中造物的精度,此时艺术家们另辟蹊径地采用了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对描绘对象进行去粗取精,营造出一种偏离自然的失真的美感,于是随着这种对自然处理的人为性比例的增加,设计感也开始受到艺术家以及客户的重视。在设计铺天盖地的今天,我们发现不管是哪一个流派与风格,其灵魂都是对造物的概括与排列组合。设计大都属于商业的产物,好的设计是形式与功能的有机结合,牺牲了功能的设计是累赘的绣花枕头,失去了形式便会沦为毫无美感的糟粕。

二、人类的“创造”无法脱离已知的范围

人脑是一个天然的数据处理器,每天都在从社会与自然界中下载新的数据,并在身体休眠的时候整合成文件夹进行压缩,于是“所见即被感知”根据人脑的这种特性,即便在放飞想象力的梦中,人类都无法梦到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这就注定人类无法凭空捏造出一个不具备任何已知物体特征的实体。那么在设计中也是同理,即便打着原创的标签,实际上也看得出一些现实的影子,例如福田繁雄的反战招贴,一发子弹反着飞向枪口,巧妙的是“枪口”与“子弹”这构成画面唯一的两个元素都是可以被认知的,通过利用逻辑上的反转呈现出一个经典的招贴设计。德国当代国际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教授曾经这样说:"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福田繁雄便用这样最多快好省的方式做到了这一点。所以设计的原创性并非普世认为的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从存在到萃取的过程。那些在感受上我们认为特别的具有巧思的之前没有见过的设计便是设计师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和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将造物进行处理的产物,但这样的过程无论有多独特它的属性依然是制造而不是创造。科幻电影中长得奇形怪状的外星生物,神话当中的妖魔鬼怪,即便这样的形态不属于我们存在的世界,但仔细剖析会发现,构成它们的元素--皮肤,器官,骨骼,牙齿等等都能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当中找到原型。

三、中国原创设计的现状

中国的设计行业兴起较晚,缺失了如同欧美以及日本长久积累起来的设计文化,但索性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上攀升,不过,我认为像这样的一个状态仍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的设计能够吸收别的国家精妙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这种吸收打压了本土设计师作为个人的味道与自我,而失去了自我的东西何来原创呢?在法律层面,一个设计作品是否原创是比较难以界定的,但在制造出设计作品的设计师,制作人心中永远有一杆秤,抄袭了没有,抄袭了多少,就算成品被打上了原创的标签并且没人能够看得出来抄袭成分,在制作者心里也该給这个原创打上引号。中国的设计师真的就比国外的弱吗?事实证明国外的月亮当然也没有比国内圆,大到建筑领域的URBANUS都市实践,室内设计的胡如珊,梁志天等,小到平面LOGO设计大师靳埭强,陈幼坚等人,国内有才华,具有市场号召力的设计师数不胜数,他们一部分冲出国门在世界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受到社会名流的追捧。一部分专注于为中国设计的崛起添上一把柴火,在国内并不完善的市场上发光发热。随着年轻人接受的艺术教育越来越前沿,老板投资方的品味层次越来越高,中国未来对设计行业一定会愈发地重视,但话说回来今天抄袭横行的本土设计产业还是需要防止被卷进一个唯利是图的死胡同里,在行业当中设计师往往是整个交易过程里最被动的一方,一个设计能否被生产出售决定权在于投资方,而部分的客户经常会存在一个“别家的产品效果不错,我也要生产一模一样的东西”的心理,而由于版权的问题设计师有时候会面临到这样被动抄袭的局面,最后可能钱是赚到了,客户很满意地收到了跟别人类似但可能不适合自己的东西,设计师收到了一个失败的作品与一个需要背负的骂名。

四、真正的独创有多难?

今天还能诞生出大师吗?我认为相对于行业刚兴起的时候困难很多。相较于老一辈的设计大师来说,现在的新锐设计师不论在哪个行业都不能避免设计的反复与雷同,偶尔能出一些特别的设计作品还有近乎一半的雷人之作。为什么新一辈的设计师吸收着更好的营养却做不出更独特的东西了呢?我认为设计是局限于技术与功能的艺术门类,一种技术里面能容纳的‘点子’是有限的,但“点子”是一个作品的灵魂,当技术的发展已经要被设计的需求赶超的时候,“点子”也就趋于饱和,能容纳新想法的空间就少了。所以一季复一季我们能够看到的雷同的设计越来越多,就连还在设计一线的大师级人物也摆脱不了这个怪圈。一个经典的出格的设计往往跟一个人的成功一样,是无法概括和复制的,它需要的运气成分很难用理论解释,所以当有这样的设计跳脱出来的时候我们应该珍惜,与此同时那些试图在雷同的边缘打破突破的口子的设计师也同样需要我们的尊重与鼓励。

五、结语

March Design创始人王涛说过“设计行业发展到今天,真正意义上的原创设计其实是少之又少也非常不易的,我认为只要用正向思维去推进的设计过程都是可以支持的”受到技术的局限,在当今设计已经被拉下神坛变得寻常百姓家都能够享用的时候,能够尊重自己的内心,做到整个过程问心无愧难道不比一味追求着独特来得要更为重要吗?

原创性 篇2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音乐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天津音乐学院有权保留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硕士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天津音乐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探索提高动画原创性的方法 篇3

关键词:动画原创;思维方法1积累广博的文化知识

原创动画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很强的创造力,然而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创作者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作为其坚强的后盾,如果缺乏文化知识,想象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宫崎骏的作品想象力奇异,画面唯美,意味深长,享誉全球,其许多动画片的灵感来源于科普书,宫崎骏的动画有很明显的两个烙印“飞行”“冒险”,而“飞行”“冒险”的这些灵感就是来自他的科普知识,从《幽灵公主》到《龙猫》,再到《千与千寻》,我们都能感觉到,他的影片里融合了很多的科普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无处不体现他博大广阔的文化知识,人与自然的解读和人文主义情怀。美国的很多动画片也是如此,《飞屋环球记》中的氢气球、《天降美食》中的空中机器、《冰河世纪》中的雪崩和火山等等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科普知识的存在。

2追忆童年的梦想

童年是一个异想天开的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真实和幻想的边界很模糊,有时候会让你大吃一惊,每个少年儿童都有自己的梦想和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这种梦想和不切实际的想法往往正是很好的动画题材,因为动画正式一门想象的艺术。同时,少年儿童感情真挚,很少有杂念,思想比较单纯,这刚好符合动画片的特征。创作者可以以自己或者他人的一些儿时的想象为切入点,不断地去升华,去创造。创作者也可以以儿童的视角去创作故事,比如时下风靡的《喜羊羊与灰太郎》很多剧情就是以儿童的思维方式去创作故事的。

3体验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与生活,动画艺术也不例外,也需要主创人员长期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翻开宫崎骏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作品和其生活经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他的小时候家族经营一家飞机厂,属于军工企业,后来“飞行”成为其动画作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同时“反战、主张和平”也成了他动画电影的一大主题。《天空之城》中海盗婆婆的原型则是对他有很大影响的母亲。1947年宫崎骏的母亲患上了肺结核,卧床不起长达9年,动画片《龙猫》生动地展示了他这段灰暗的时光。在他事业爱情都处于低谷的时候,他选择去乡下体验生活,后来通过作品《喜欢碰碰》表达了这一时段的思想感受。20世纪60年代,为了拍摄《草原英雄小姐妹》,该片的主创人员多次到蒙古草原去采访、写生、体验生活,经过精心创作,《草原英雄小姐妹》横空出世,画面优美、色彩鲜艳、故事感人细腻,成为国产动画的一个经典。

4借鉴传统文化

原创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艺术的更新与发展,只有继承了传统文化底蕴,才能胸有成竹的去创造。中国的历史悠久,传统文学极为丰富,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不计其数,《诗经》《山海经》《搜神记》等诸多佛经都可以作为我们动画创作的灵感源泉。许多经典动画片就是借鉴传统文化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就取自于《西游记》;动画片《九色鹿》的剧情是根据佛教故事改变而来;迪士尼动画《花木兰》取材于我国的北朝民歌《木兰辞》;《功夫熊猫》的创作则是基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成功的案例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在借鉴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一定要和当今时代的审美结合起来,一定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一步升华。

国内外许多经典动画就是在借鉴原有传统故事的基础之上加以升华。动画片《三个和尚》取材于民间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但是动画片对这句谚语却进行了大胆地升华,在三个和尚没水吃之时,一场大火让他们变得同心协力,更加团结,由原作中的没水吃变成了有水吃。借鉴了传统但又颠覆了传统,给观众一种新的解读。迪士尼动画片《狮子王》改编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个悲剧,结局是:王子的爱人溺水身亡,母亲也中毒而死,王子在杀死仇人之后也中毒死去。而创作者把《狮子王》的结局做了很大的调整,使故事有个完美的结局:仇人坠崖而亡,王子解救了母亲和其他动物,并且和心爱的人终成眷属。这样的结局变得很完美,非常符合时代的审美。因此,在我们参照传统文化,进行动画艺术创作时,也需要把动画原创与整个当下的审美特征结合起来,绝不能照搬照抄传统,那样的作品容易使观众感到乏味。

对于我们的民族动画而言,原创性是其生命力,关乎我国动画产业的兴衰成败,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简单的移植海外的动画技术、艺术风格,乃至人物形象,甚至故事情节,只追求技术更新和视觉美感。我们应该把动画的原创力与中国当下的文化、观念、审美结合起来,这样创作的作品才是鲜活的,受世界欢迎的。参考文献:

[1] 孙立军.关于动画创作中的原创性[J].浙江工艺美术,2008(5).

[2] 胡泊,刘海兰.中国动画原创观念与内涵的探析[J].美术观察,2012(1).

服装产业的原创性探究 篇4

一、国际化背景下的原创

在新科技的影响下, 服装设计的原创性不仅会体现在服装款式中, 还能体现在许多不同方面, 如剪裁、技术、面料和纺织品。举个例子, Issey Miyake作为吸引了国际消费者的最具影响力的日本时装设计师, 首先打破了传统的服装结构, 重新诠释了东西方的传统。Steele (2010) 正确指出, Miyake最受推崇的设计理念被认为是“一块布 (A-POC) ”, 这一理念从根本上不同于西方的服装制图方法。毋庸置疑, A-POC理念是对当前时装产业的一个突破和创新, 而很多时装设计师都受到了Miyake这一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根据Steele (2010) 的说法, “在未来25年中, 人们会不断被Miyake的激进式创新所震惊;他的这些创新的艺术性和哲学性丝毫不亚于时尚性。”此外, 随着科技的进步, 面料和技术每天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不断重塑我们的时尚理念。依据之一就是面料的改进。在几个世纪之前, 莱赛尔纤维, 莫代尔等高科技面料能被用于服装中是很难想象的。面料的变革是服装原创性的一部分, 而且它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色彩、图案、纺织品等, 提高了有创意的服装设计的可能性。另一项突破是在印刷技术上。Breyer (2012) 报告称, 由于数字印刷, 人们能通过印刷机将印刷品直接覆在面料上, 从而将用水量降低了95%, 能源减少了75%, 且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纺织废料。因此, 很明显高科技支撑着服装的变革, 确保了服装技术的原创性。

二、服装产业中模仿广泛存在

相反, 服装似乎总有办法不断重复自己。人们认为, 在当代的服装产业中, 复制和剽窃已经取代了原创。服装趋势陷入了一个无休止的循环中。对于20世纪50年代的多数时装设计师来说, 其灵感一般来源于服装款式。他们立足于服装的历史, 选取不易受影响的服装设计, 融入一些现代元素, 然后将其称为复古时尚。“据说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者, 总有办法从19世纪或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时装款式中重新制作出时装, 但是它们是否只是设计者的灵感, 还是并非原创?”Firuze提出质疑。毋庸置疑, 这肯定不是原创。原创需要服装设计师具有新颖的、独创性的创意, 且其创意不能借鉴他人的想法。据Blakley (2010) ———著名的意大利服装设计师所说, 缪西娅·普拉达 (Miuccia Prada) 在一家复古风格的服装店中发现了巴黎世家 (Balenciaga) 的一件夹克, 她未改变任何剪裁和结构, 复制了这件夹克, 然后印上了商标, 将其作为自己设计的品牌出售。Blakley描述了当代时装产业中普遍以及明显存在的现实。设计师模仿古代时尚潮流中的款式、剪裁, 甚至时代思潮。在服装设计的丰富元素中, 服装制图是最易被复制的, 但其感知却是最具挑战的, 不论是否改变色彩、织物和装饰件。换句话说, 服装制图的抄袭会被非常有经验的设计师或裁缝发现, 而不是被多数消费者发现, 而这助长了服装的剽窃之风。

此外, 服装剽窃中最常见的是, 快速时尚多数是抄袭的高级女式时装。在繁华的商业大街, H&M (瑞典连锁服饰品牌) , Zara (西班牙一品牌) , Topshop (英国一快速时尚品牌) 和Gap有着一系列的模仿服装。这些设计师因抄袭高端设计而声名狼藉, 但是也有很多消费因产品的大众化受益, 也有很多商家因日益增长的销售额受益。毋庸置疑的是, 价格是这种抄袭的主要原因。以H&M, Zara等品牌为例。Memic和Minhas (2011) (这些品牌的分析师) 的研究表明, 每年这些品牌在时装秀中都占据了主要位置。而两或三周后, 借鉴主要设计师精髓而制作出的相似产品会比这些高端品牌早5个月进入市场。而且, 价格也是惊人的便宜。对于这一现象, 大部分的普通消费者是不会抵制的, 而这就是繁华商业大街设计抄袭的主要原因。不过, 模仿从来不会与原创的高端设计相同, 尤其是在面料方面。

但是, 一般来说, 这种抄袭多数是合法的。“在服装产业, 知识产权保护少之又少。商标保护是有的, 但是没有版权保护, 而专利保护更是不值一提。” (Blakley, 2010) 现实似乎足以说明法律是杜绝服装抄袭的关键。原创未得到法律的保护。换句话说, 如果没有版权保护, 那么时装设计师就会缺乏创新的动力。国内不仅仅在法律方面, 在意识方面的缺失也更加严重, 不仅意识不到贴标签的重要性, 而且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强调自我的培养目标, 培养的大多是“通”才而缺少“怪”才, 培养的大多是有技能而无思想的“人才”。

三、国内服装设计行业的原创困境

转到我们国内的设计环境中来, 服装行业品牌众多, 然而高端品牌几乎由国外的品牌所垄断, 剩下的低端市场也充斥着仿制的名牌产品, 与国外背景相比更加不容乐观。国内的一部分商家为了眼前的利润, 大量仿制国外品牌, 原创性几乎凤毛麟角。虽然自己赚取了一定的利润, 但同时, 却给国外的品牌做足了广告。这种现象与国外的大环境相比更加让人忧虑, 更像是中国设计行业的一场危机。当然, 不可否认国内也有一些品牌在想法创造自己的品牌。例如由卓越网创始人陈年创办于2007年的VANCL (凡客诚品) 。曾经的凡客体家喻户晓。最近刚刚推出了一款新的产品, 129元的衬衫, 并且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不可否认, 129元可能会买到一件质量好款式好的衬衫。作为一个商家, 凡客可能会越来越成功, 但作为一个品牌来说, 设计的原创远远不够, 无论发布会上如何讲深度, 讲设计理念, 讲时尚。但当我们听到西疆的长绒棉, 美国的品牌工艺, 英式的领口细节, 欧洲大牌的辅料供应商, 德国工业设计师的理念, 日本资深匠人主理时就觉得原创的设计可能又看不到多少了, 顶多是一件质量好, 款式好的模仿产品。无论通过怎样的宣传方式, 低廉的价格很难购买到高端设计产品, 即使是在款式方面做足了功夫, 但面料这一关是很难逾越的。当然, 除非做到了技术性的变革, 用极其低廉的成本制作出复杂而又高端的面料。关于129衬衫问题, 这不是一个个别现象, 这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当下的制度环境对真正有原创性的设计缺乏有力的保护和推广平台, 所以只是批评设计师缺乏原创, 也是不公平的。当然, 不仅仅是国内这样, 国际环境依然如此。只不过, 在设计借鉴的环境中, 国外的相对更加健全和完善。可能绝对的原创作品我们很难见到, 也很难做到, 毕竟服装设计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大众的, 如果过分重视视觉效果而忽略了服装消费者的实用性肯定是不对的。但原创作品对于设计行业来说真的非常重要, 我们做不到绝对的原创, 但应该不断努力去创作原创产品, 尽可能多地加入自己特有的设计元素。

之所以很难做到绝对的原创。一方面, 杜绝服装剽窃几乎是不可能的。服装的创新仅限于保持稳定的人体这一区域。服装只能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 或通过高科技来改进。另一方面, 由于时装产业没有版权保护, 环境相对会比较开放, 更富创造性。服装设计师可以借鉴其所有同行的设计。他们可借鉴任何设计中的任何元素, 将其融入自己的设计中, 甚至将其升华为一种艺术。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以推断出, 服装的创新不是完全原创的。但我们即使知道自己很难做到绝对的原创, 也应该去追求, 只有不断追求, 才能使我们的设计领域充满活力, 充满生机。

四、结语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模版] 篇5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校级优秀学士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原创性 篇6

一、背景资料

2015年1月26日美国东北部地区迎来了超大规模的暴风雪天气,美国媒体称其为历史性暴风雪。2015年1月26日至27日,美国东北部地区积雪量达到50厘米至70厘米,且伴有强风、洪水等次生灾害。

此次暴风雪是由气象学上所谓的快船低压冷空气导致的,快船低压冷空气来源于北美洲北部以及北极地区。由于北美洲中部没有东西走向的大型山脉,冷空气自北向南移动速度很快,能在很短时间内形成狂风、降温、降雪。

二、试题的编制

(一)选择题的编制

阅读资料,回答1至2题。

2015年1月26日美国东北部地区迎来了超大规模的暴风雪天气,美国媒体称其为历史性暴风雪。气象专家称此次暴风雪是由气象学上所谓的快船低压冷空气导致的,快船低压冷空气来源于北美洲北部以及北极地区,能在很短时间内形成狂风、降温、降雪等天气。

(1)造成此次暴风雪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D.反气旋

(2)冷空气在短时间内到达美国东北部并形成暴风雪天气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 C.洋流 D.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1)A (2)B

(二)综合题的编制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1月26日美国东北部地区迎来了超大规模的暴风雪天气,美国媒体称其为历史性暴风雪。气象专家称此次暴风雪是由气象学上所谓的快船低压冷空气导致的,快船低压冷空气来源于北美洲北部以及北极地区,能在很短时间内形成狂风、降温、降雪等天气。

材料二冷空气移动方向与降雪位置图。

(1)此次暴风雪天气属于什么天气系统?为什么?(4分)

(2)此次暴风雪的形成除了受北美洲北部以及北极地区冷空气的影响之外,还受什么因素影响?请说明原因。(4分)

(3)此次暴风雪可能对美国东北部地区造成哪些影响?请提出预防措施。(8分)

参考答案:(1)冷锋。(2分) 原因:移动速度快,带来短时间降水天气(或者阵性降水),过境时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2分)

(2)地形。(2分) 原因:北美洲中部为平原地形(中央大平原),来自北美洲北部以及北极地区的冷空气能够迅速南下。(2分)

(3)对交通的影响:航班延误,路面结冰湿滑,交通受阻。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暴风雪压断电线,电力中断,影响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启动灾情应急预案;提高灾情预警等级;做好除雪工作准备;避免外出,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激发学生绘画原创性的探索 篇7

一、尊重学生原创,培养创作自信

教育专家把儿童早期胡乱涂画的现象称为涂鸦,涂鸦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快乐的游戏。可是家长和教师对于涂鸦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家长期望孩子能尽早地画出具体的形象,如轮船、汽车、房子等;教师也希望通过绘画练习使学生能够用笔流畅、涂色均匀。其实,在学生涂鸦初期,这样的要求是不利于他们绘画能力发展的,这一阶段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认知颜色的能力,加强手臂运动的协调性训练。学生在涂鸦时,情绪可以得到放松,自由涂鸦的快乐对培养学生绘画的兴趣也是有利的。因此,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设计一些形象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涂鸦方法,进一步增强绘画的信心和兴趣。

同一个主题,每个人的想法和画法都不尽相同,学生的艺术语言是丰富的,所以他们只要敢想敢尝试,怎么画都可以,教师要予以肯定和支持。如教师让学生在创作的一开始尽量不要用铅笔画草稿,而是使用勾线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画,培养他们下笔大胆、果断的习惯。

二、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原创兴趣

三年级书画版有一个单元名为“可爱的家”,其中有一课的主题为“合家欢”。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熟悉家庭成员,通过发型、脸型、皱纹等脸部特征表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为此,在上课的前一周,我请学生回家仔细观察家人的五官、发型、服装,以及平时爱做的表情和动作等,并且选择一位最有特点的家人,在课上为大家作介绍。学生们带着任务回家了。而后,在课堂上,他们兴趣盎然地介绍自己的家人,通过他们生动的描述,大家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这个人物。在之后的绘制中,我发现一位学生画的爷爷非常有趣:爷爷满脸皱纹,大把的胡须,却有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笑起来特别可爱。在我与她交流时,她说爷爷平时就像一个老顽童,经常陪她一起玩,笑的时候就是这个表情。于是,我便让她上讲台介绍一下这张作品的创作意图。在她充满趣味的描述之后,其他学生投来了欣赏的目光,之后她对剪贴人物画的创作也更有信心和兴趣了。

三、倾听学生心声,帮助学生表达

在美术课上除了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我更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几句稚气的话、一个小小的想法,我都耐心听取,发现学生兴趣点,提高指导的针对性。

学生的绘画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他们开始努力将头脑中的表象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及情感的发展等也使学生的绘画内容开始变得丰富,他们能够通过画面形象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想象。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观察中获得感受和认知,帮助学生理解形象的平面图形符号的组合规律及变化特征,多让学生画一些意愿画和记忆画,并可以让学生边讲边画。在学生把握不住事物的特点无从下手的时候,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或者用观看图片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到事物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绘画要领。

四、从欣赏角度出发,发现作品闪光点

“原创性”和“技法”的和谐统一 篇8

只有在良好的原创性下, 又具备技法与造型方面的能力, 才能艺术地展现儿童的精神面貌, 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 洋溢着浓郁的儿童情趣的好作品来。那么, 在儿童美术教学中, 如何把原创性的培养和技法造型的培养统一起来呢?我粗略地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划分年龄, 分段培养

儿童美术要原创性和技法同时培养, 再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 分成以下两个阶段。

(一) 3—10岁, 重在培养原创性

相对来说, 原创性更是此年龄阶段的培养重点。教师主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不要强求他们画得有多好, 技法有多完美, 只要把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出来, 只要他们画的开心。因为此时, 儿童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兴趣, 想象力非常丰富, 是常人无法想象到的。而且, 他们的年龄决定他们无法领会理解技法和材料的特性, 人们把他们的这个阶段称为“涂鸦期”。由于这些原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积极思考, 而不是要求他们一味得模仿。再者, 3—10岁的孩子对“形”没有概念, 想怎样表现就怎样表现, 天真无邪, 率真可爱。所以我们只要鼓励他们大胆用色, 尽情发挥就行了。

(二) 10岁以上, 重在培养技法

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孩子思维活跃, 想象丰富, 但有些情景却无法表现出来, 这是因为绘画技法不娴熟, 无法任意发挥,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除了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以外, 还应适当教给孩子一些绘画技法和造型方法。

这个教学可以安排在儿童10岁之后的年龄段中。在这个阶段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儿童注意“形”, 但也不能一味为了“形”而形, 刻意追求画得像现实中的物体, 这样会抹杀儿童画特有的童趣。这时, 我们应当让他们理解技法与造型是为了整个画面服务的, 是为了更好的表现画面。让孩子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自然吸收到教师范画和演示中的一些基本技法, 随着时间的积累, 逐步培养技法与造型能力。

二、环境渲染, 自由选学

儿童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 他们可以很快的注意到新事物, 并很积极地去模仿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这种年龄特征来融合“原创性”和“技法”, 让两者自然地为学生所用。

“环境”就是创设一个布置着技法和技能的教室, 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室中受到感染, 自主学习一些技能技法。

把适合学生掌握的技法利用到画中来, 把多种形式的绘画布置在教室中, 每幅画的下面注明使用的工具和方法, 以便于学生去自主学习。这些不是刻意去教的, 而是重在环境的渲染。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想学、会学、乐学。但是, 环境的渲染不能一成不变, 缺乏新意。我们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时间准确

教师要掌握“环境”布置的技巧, 结合孩子的好奇心来安排环境。首先, 技法呈现的时间一般掌握在教师讲解之后。当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 展开想象的翅膀, 有了原创的内容和冲动时呈现一些技法, 此时的效果将是比较好的。尤其是第一次的技法, 不要在教师上课之前就呈现在教室里, 这样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缺乏神秘感。其次, 每次呈现技法时要少而精, 过多的呈现会让学生忽视对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一节课呈现1-2种技法, 让学生有重点地接受知识, 不要“给碗里加上一桶水”浪费很多。

(二) 贴生“心意”

技法要以“本课的教学内容”为准, 要符合学生最直接的需求。因为此时技法的传授不在教师的讲解, 而在学生的自主发现和领会。教师刚刚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目的。此时技法若离他们“所学”“目的”过远, 学生就可能会不加理会, 起不到“自主渲染”的作用, 或者会转移学习的目的, 把原创性丢一边, 把注意力转移到“如此漂亮”的绘画技能上来了, 这些都不是大家想看到的。

因此, 教师的技法要“贴生心意”, 让学生发现“这些技法正是我所需要的”“那种技能可以最好地反映我的想法”“我喜欢这种方法”……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目的与技法之间的结合点。

(三) “法”无定法

当学生选择学习几种技法后, 教师还要继续增加或加深其他技能技法的“渲染”, 不能局限于学生已掌握的, 毕竟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还不强。他们用了一两回的技法, 下回未必还会用。针对他们的这种“忘性”, 教师要随时变换内容和方式, 再次呈现, 引起学生的再次注意和学习。另外, 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的创新, 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出更多的方法。他们无意识的添加和变通, 往往就能给你不同的考虑通道。

例如, 在呈现“点彩”这种技法时, 我只出示了一种方式, 他们创作时, 我没有说一句话, 鼓励他们自己领会, 原以为这当中没有什么“例外”, 哪知因为我的宽限, 学生或采用全点, 或采用涂色上加点, 或采用半涂半点, 或采用大点、小点、斜点、直点、长点、短点……让我耳目一新, 没有一个学生的技法和范画一模一样。不久以后, 他们的创新将会更令人惊叹, 但前提是教师要“鼓励+赞赏”。

针对学生的这种“忘性”, 教师也要把学生前后所选择的技法张贴在教室里, 帮助他们做好记录, 让他们能随时发现自己所学的技法有如此之多。

三、材、创结合, 互相兼顾

“材”指教材。全览美术教材, 细心的教师会发现编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按层次在各个年级编写了一些“技能技法”之类的课程。其中常见的有纸版画、剪纸、水墨游戏、泥塑、纸雕等。这些技能由浅入深, 形成一个体系, 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既然编者在编写上注意了“原创性”和“技能技法”的统一, 那么教师更要利用这现成的教材进行有机的教学, 让学生在原有环境渲染、模仿的基础上, 更深入的学习掌握一些技能技法。

书本中的技能技法并不是纯技能的东西, 里面的内容也涉及了情感和想象等方面的培养。教师在讲解时, 可以根据自己的领会分课时来讲。比如:第一课时, 一般重在让学生明白此技能的操作要点———学会技能;第二课时, 在学生明白的基础上, 加入“想象”, 请学生想想自己能用这种方法表现怎样的内容, 注重“原创性”的培养———能用技能。

例如, 在讲解《剪纸》时, 书上分成两课时, 在四 (1) 班上课时, 我直接根据书上的划分, 在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都进行了“技能”与“想象创造”的教学, 只是第二课时的程度更有所提高。但是这种“小型的融合”教学效果并不是太好。后来, 在四 (2) 班上课时, 我自由组合教材, 把第一课时的重点落在掌握剪纸的技法, 第二课时重在学生的想象创新, 进行“大型”的融合, 效果还是较好的。

总之, 无论如何组织教材和教学, 教师都要想办法把美术中“技能技法” (外在) 和“想象创新情感等原创性” (内在) 进行合理有效的结合, 让两者互相统一。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我们的目的。

浅谈科技专著的原创性 篇9

在新形势下,编辑作为出版队伍中的一员,是文化传承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并能够对社会各类热点问题能够做出客观分析和引导,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专业门类繁多,编辑不可能对各专业学科都十分熟悉。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编辑不仅要“埋头走路”,更要“抬头观天”,要时刻关注周围形势的变化,关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关注国内外科研的进展,特别是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进展,寻找新的亮点,做到与时俱进。在尽可能较系统掌握科技专著所涉及专业学科的基本知识内容,了解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的同时,注意从编辑实践中探索审读科技专著创新性和原创性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规定,一本书具有16%以上的新鲜信息含量,才算有价值。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定量的概念。学术含量是科技专著出版得以长期发展的坚强支撑,重要的是要努力从“新课题、新视野、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新体例”方面来打造和拓展,凸显专著的原创性和学术性。

依据这一规定,以2007年10月我社出版的《中国铁路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的专著(作者系华东交通大学张诚教授)为例,透过初审编辑视角,就其内容的原创性及创新性进行一次剖析。

一、通过绪论审读其创新性

绪论是真实体现作者的总体写作思路的一个窗口,包括了三个部分,即: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及相关理论基础综述。绪论应指出其创新性,该书稿具体体现了三个结构要素: (1) 总结和分析相关领域他人的研究成果,包括铁路拓展现代物流的相关理论方法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揭示了本书的写作意义:在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广阔且变数较大的情况下,为铁路货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机遇,如何应对机遇中的挑战? (2) 提出相关领域研究中存在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空白:该书稿结合铁路的特点,对物流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物流运动学”这一概念,是对物流理论研究的升华。 (3) 提出研究课题:建立铁路物流需求模型;结合物流需求与供给的特点,应用S W O T矩阵制定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战略,进一步分析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模式;应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借鉴相关行业的经验。

通过绪论可以看出作者独具匠心的创新性,在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客观、准确地提出了极具价值和有意义的新的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入、完善、拓展。

二、通过正文审读其创新性

正文是科技书稿的主要部分,应包括理论、实验、方法以及主要观点、论据、分析论证等内容,是审读其创新性的主要对象或环节。由于内容复杂、专业性强,且涉及多学科领域及不同的研究类型,对初审编辑而言,审读其创新性难度较大,但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 对理论研究类书稿,要看是否提出了新的观点、概念、理论、学说,是否有新的论据、新的论证视角及见解; (2) 对综述类书稿要看是否掌握研究领域中的前沿信息,通过分析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指出新的研究方向; (3) 学术探讨类书稿,要看其是否对他人已发表的观点、理论或结论进行质疑、论证和修正,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该书稿属于理论研究类,由于作者长期从事物流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掌握了我国现代物流前沿动态,在书稿中把我国铁路发展历程概括为“八横八纵”的路网格局,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合理、完善的铁路运输网络体系,作者博览群书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分析、研究,以其独特的视角对铁路物流的需求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数据翔实,分析透彻,结论客观、合理,并且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准确地分析预测了中国铁路货运的发展趋势,该书的独特创新在于作者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铁路货运“灰色预测—马尔可夫链—定性分析”相结合的预测模型;改进了铁路运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学模型;构建了S W O T的定量优化模型;创新性地提出了我国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信息途径和主要模式,这构成了全书内容的核心和精华所在。

三、通过书稿结论审读其创新性

“结论”是在理论分析研究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富有成效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描述,以其自身的条理性、明确性、客观性反映了其研究成果的价值。因此,结论明显地反映了创新性。要审读其结论是否具有实质性内容:说明了什么问题,发现了什么新的规律性的内容或反映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新见解,解决了什么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对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见解作了哪些完善、拓展或修正、补充。该书稿作者提出了如下新观点:提出了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模式;提出目前我国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对策。其内涵丰富。

四、从参考文献审读其创新性

一篇完整、规范的学术专著必须标注和著录必要的参考文献,通过参考文献体现书稿创新性方面所起的具体作用。一般来说,作为选题背景的参考文献其引用的近期率要高,引用全面,且是国际国内权威性刊物或专著,这说明作者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具有前瞻性,研究工作的起点高,则创新性就强。该书稿具有新鲜的信息含量,作者参考了最新的《中国物流发展报告》;物流界最具影响力的丁俊发教授的专著《中国物流》;王之泰的专著《现代物流学》等,且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毋庸讳言,初审编辑对于涉及各个专业学科的书稿不一定能够进行深入具体的专业性审读,但是初审编辑应尽可能扩大知识面,在不断开阔视野的同时,对各种知识的掌握力求做到既博又专、博中求专上,编辑还要在业务上有自己的主攻方向,并在某一学科领域作比较系统的研究,不仅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要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趋势。

摘要:科技专著是对科技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的总结, 如果没有新的见解、新的成果或结论就失去其创新性。本文通过责任编辑初审视角, 对书稿的理论观点、科技含量及出版价值进行的初步评价和判断。

关键词:出版,科技,原创

参考文献

保持儿童美术作品的原创性 篇10

一、保护儿童美术作品原创性的重要性

(一) 儿童画趋近于艺术的本然状态

儿童画是人类早期绘画的缩影。儿童是一个天才的创造发明家, 是最富幻想、最富创造性的。他们好奇好动, 富于幻想, 求知欲、表现欲和创造欲非常强烈。这是因为孩子幼小的心灵是自由的。他们既不受清规戒律的制约, 也不受客观情理的束缚。他们敢于想常人没有想到的东西, 敢于做常人不敢做的事情。他们在画画时毫无顾忌, 大胆泼辣, 想什么就画什么, 想怎样画就怎样画。他们会把天地万物都看成是有思想、有语言的好朋友。他们的作品充满稚拙、夸张和新奇。他们用自己的特殊符号表现了各自绚丽多姿的童话世界。他们以独特的构思、古朴稚拙的表现手法, 表达出孩子们对生命充满稚气的理解, 表达着人之初最无邪的真实情感。大师在儿童画中汲取了艺术最本质的东西——自然, 感悟艺术的真谛, 从而打破了“形”的约束, 从表象走向本体, 返老还童、返朴归真, 找到艺术的源头。

(二) 保护儿童的美术原创性是非常重要的

翻开儿童的绘画作品, 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常见的有“秃头无耳无鼻子无眉毛”“长手长脚细小身体”之类等。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自我中心观点来分析“儿童在绘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关心的事物或认为重要的事物画得很仔细很突出, 而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他没注意到的地方加以忽视或遗漏”。儿童为什么会经常画没有头发和耳朵、鼻子的人, 是因为头发和耳朵、鼻子不会动, 不能引起他们注意, 因而常常遭到忽视和遗漏。至于长手长脚小身体, 那就更有趣了。儿童在画画时是没有整体感的, 他们不像成人想好了再画, 而是边想边画, 想到哪里画到哪里。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常用成人对世界理解的方式和常规的思维习惯来约束儿童的思维和行动, 使儿童在生命的早期, 心灵上的自由就受到了某些限制, 这有可能影响儿童的全面发展。新《新课程标准》实际上规定了美术课的性质, 即美术教育是文化教育, 而不是专业技能教育。我们要以新《新课程标准》作为开展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针, 引导儿童主动参与, 鼓励儿童大胆创新, 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我们要给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 保护儿童美术的原创性。当今, 在新课程标准引领下, 大多数专业的美术教师已经将新的美术教学理念带入课堂, 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求知欲、表现欲和创造欲和荣誉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满足, 使他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在美妙的童话世界里自由翱翔。因此, 保持儿童作品的艺术原创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保护儿童美术作品的原创性的措施

多年来, 我在美术教学中, 对保护儿童作品原创性进行了探索与尝试。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保护孩子作品原创性:

(一) 采用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对孩子绘画水平的培养, 教授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绘画技能, 还要教孩子们去领略自然的、生活的美, 并注重对其自身情感的表达, 释放自己的个性与活力。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身的教学与孩子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 梳理自己的教学思路, 拓宽评价标准, 让孩子们在发展中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世界上本没有绝对。对于孩子们的评价应该多元。评价贯彻以鼓励为主, 拒绝批评原则, 与学生共同分享创造成果, 不管大小, 皆以鼓励为主, 让他们释放自己的天性, 积极地去创新。无论他们画出什么都是他们的思想在天马行空的结果, 我们都应该鼓励。这才是小学美术教育的本真。

(二) 跳出习惯的思维定式。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定位自己的角色, 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航员、促进者、辅助者。教师出示的图画的直观演示只是一个引领, 要把握得恰到好处, 不要让学生照抄照搬, 要引导学生跳出习惯的思维定式, 培养他们敏捷、独特的思维方法;要诱导学生认识生活, 体验生活, 留心身边的事物, 善于发现最美好的东西,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联想, 从而找出生活中的新、奇、趣,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表现生活的能力, 又保护了学生创作作品的激情, 独一无二的作品让学生真正体会创作的乐趣与成就感。

(三) 绘画指导要得法。教师切记不要在学生作品中动手作画太多。如果教师在学生作品中画得太多, 虽然咋一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但完全是教师的表现特点, 失去了儿童绘画的童趣与本真。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降低难度, 充分诱导, 循序渐进, 多鼓励, 同样也会有所不同。

(四)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教师要积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让其观念也发生转变, 用开放和多元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发展和小学美术。对小学美术教育功能的误解家长也会有, 以为我们孩子会画画了, 有爱好和特长了, 就可以超越别人, 赢在起跑线上。但是美术是艺术, 而不仅仅是一项技能, 也许我们会掌握一种画法, 一种绘画理念, 但是我们永远无法到达其艺术性。家长在保护儿童美术原创性中应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我们经常见家长用成人的思维评判孩子的画, 认为画得很像就是画得好, 而对构思新奇、用笔大胆, 画时无拘无束、画出孩子感受的自由涂鸦的作品视为“瞎画”, 对孩子画画内容讲的头头是道而家长自己看不出画的是什么的作品不能接受。实际上画得较好的儿童都是在“瞎画”中显露出绘画天分和才能的。实践表明儿童只有在“漫不经心”的状态下才能画出自己独特感受和体验的。家长在看孩子的画时不要拿画上的东西与真的比, 艺术决不是“像不像”的问题。儿童学习美术只不过是通过美术这个媒介提高儿童的想象力, 而不是画要像什么东西, 更不是照抄自然。

参考文献

原创性 篇11

关键词:流行音乐;网络音乐;R&B;中国风

“流行音乐”一词最早要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它是人类社会文化进化过渡时期的一种音乐形式。但流行音乐这种形式真正的开始则是在20世纪上半叶。那时候的人们通常把通俗易懂,轻快流畅,比较接近古典音乐的乐曲或者音乐喜剧称为轻音乐,把时尚流行的歌舞,特别是通俗易懂的歌曲称为“流行音乐”。

本文就流行音乐多元化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面对歌曲原创性出现的问题发表了个人的一点见解。笔者在此针对以下当今流行音乐发展出现的新现象进行了一些思考:网络音乐出现对流行音乐原创性和艺术性的亵渎以及给流行乐坛带来的狼藉一片;西方流行音乐元素R&B被引用成为中国原创新型流行音乐;在这个基础上把流行音乐跟深厚的中国古文化结合产生的“中国风”原创音乐,以及这些多元化原创音乐对流行乐坛的影响和冲击。

一、流行音乐多元化时期歌曲原创现状

中国流行音乐在近20年里已经逐渐远离了音乐的原创性、思索性和传诵性,而这些年流行乐坛最大的“硕果”就是“下意识”的制造着供人在茶余饭后谈论的花边新闻。发达的媒体很乐意把一群男女歌星的绯闻、官司、毒品等捏成一团。后面甚至发展到一些好久没人关心的歌星自己自编自导一些绯闻让媒体曝光为的就是再在电视报纸上火一把。2005年6月19日,中国歌曲排行榜海外票选颁奖典礼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米高梅剧场举行,北京音乐台台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漏了嘴:“中歌榜举办海外票选颁奖目的就是希望此次赴美为海外华人带去好的音乐,为内地原创歌坛注入新的动力”。[1]不难看出无法掩饰一个事实:内地歌坛的动力已经缺乏到需要“出口转内销”的地步了!在由下意识的制造花边新闻和无意识的走向衰竭等构成的“意识流”中,中国流行音乐已经面临着无处流行的尴尬境地!

与此同时,针对新出现的网络歌曲,徐沛东、阎肃等著名歌曲作家、歌唱家联名签署倡议书:“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倡导网络音乐健康发展”。[2]据悉,签名人数现已达50多位。然而笔者觉得这样的抵制起不到根本的作用。对于网络歌曲不能用一味抵制的手段,某种程度上讲,抵制实际上更促进了网络歌曲的传播。笔者认为之所以会让网络歌曲侵入流行乐坛是因为我们流行乐坛本身缺少好的原创音乐,这才让它趁虚而入。

二、流行音乐多元化时期歌曲原创出现的新生力量

(一)引进R&B创作音乐

R&B是Rhythm and Bules的英文缩写,中文可以把它翻译成节奏蓝调或节奏布鲁斯,是最早期流行于黑人中的一种音乐形式。最初只当作是街头音乐来表现,所以与学院派的音乐有很大区别,它是很轻松很自由的。在港台R&B最早兴起于庾澄庆和杜德伟,然而真正将其引进华人乐坛的是陶喆。听陶喆的音乐你会发现和声的部分很多,而每一部分都是那么的准确、精彩。

1997年末陶喆推出了个人也是整个华语乐坛首张R&B大碟《陶喆》,歌曲和创作均属一流,这也使他在台湾得以迅速走红。这种新式又不乏中国特色的的曲风和必须具备高深唱功才能演唱的歌曲给了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陶喆一直致力于R&B,并努力将其发扬光大,其后的《I’m OK》、《黑色柳丁》等都是品质上乘的优良专辑,《melody》、《月亮代表谁的心》、《angel》、《沙滩》、《普通朋友》等是极具风格的佳作。陶喆对R&B的理解是精髓在于蓝调,而节奏次之,他的作品中也体现了这一点。上乘的嗓音能将蓝调演绎到几尽完美的境地,作品中R&B特有的转音及假声演唱也堪称一绝。但和声较之“欧美派”见显薄弱,节奏感也不很强烈,而且他为国人能够接受将R&B在一定程度上情歌化了。中国真的需要纯正的R&B吗?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把R&B情歌化?因为有权威音乐人试过把纯正的R&B音乐打入广大中国听众,而得到的反应是大多数中国听众感到反感和不理解更不要提欣赏程度了。许多音乐人为了考虑到中国人的习惯,只是吸收了R&B中的部分元素,结合中国国情来创作歌曲,许多音乐人并不是不能创作纯正的R&B,而是不愿意,华语音乐人只要通过一些黑人音乐人的指导,要达到黑人的水平也是比较容易的,但纯正的R&B并不能为中国大众所接受。

音乐从某种意义上将其实并无好坏之分,不同的人,喜好不同,底蕴不同,听的东西不同,对其评价自然也不尽相同,只要能为大众接受的,让人们喜欢的,就是好东西。R&B也是一样,让人们接受和喜爱了,便是成功的,何必非要追求它的纯正与否呢?R&B纯正了,国人却排斥了,那它和垃圾又有什么分别呢?从这点来看,华语音乐人们特别是R&B教父音乐陶喆都是功不可没的。

(二)“中国风”原创音乐的兴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音乐里开始刮起了一道“中国风”。这里的“中国风”,按照笔者的理解,大概就是通过在歌的词曲里都掺杂许多中国古典音乐元素,来达到一种古朴、典雅的音乐审美效果,充实其艺术感染力。比如京剧,京剧它包含了诗词、绘画、音乐、表演等多种文化精髓。流行音乐加上戏剧唱腔加上一些插科打诨,是一种流行趋势。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在自己的歌曲中加入京剧、昆曲等戏剧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有一位华人在他的音乐创作当中加入了京剧元素。他就是王力宏,一个在美国长大,受西方文化影响极深的华人。王力宏把中国传统的京剧、昆曲和R&B、HIP—HOP巧妙的有机结合创作出的除了《盖世英雄》、《在梅边》、《花田错》等歌曲之外,还很好的把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与R&B、HIP—HOP有机结合创作出《龙的传人》、《华人万岁》、《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优秀作品。

有人在听了他的《盖世英雄》和他这一时期写的其他歌之后说:“王力宏疯了”因为里面创作的许多歌都有着浓烈的“中国风”元素。《在梅边》这首歌一听歌名,笔者就不由想起了《红楼梦》里薛宝琴的纨扇谜:“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而这原来却是《牡丹亭》里的曲文:“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3]接着往下看歌词,“春水望断夏花宿妆残,谁闻秋蝉谁知冬来,冷秋千笑声似犹在,剪不断思念欲理还乱”,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谁还能够静坐下来,轻声相和、扣案为节地去听昆曲,甚至一字一句地看那泛黄的书呢?便是到了“所有观众老了”,是心也老了,只能寄托于梦,像那柳梦梅一般。

周杰伦的音乐风格一向不被那些30岁以上的人看好。在笔者听过的老歌中的确在许多方面是现代流行歌所难以达到的,但细数周杰伦的专辑就会发现,里面的有些歌还是着实有些质量。记得当年的《东风破》一发行就吸引了许多的高傲的“家长”。“一盏离愁”和“一壶漂泊”再加上一曲琵琶弹奏的东风破,还真是能在人们的心底掀起一些波澜,二胡的余音也仿似词中男主人公的愁肠千转。一曲琵琶,让人怀念逝去已久的一份情感,让人捕捉到了意境中唯美的片段,也让人们随着词中人物伤感而伤感。这也许就是《东风破》能吸引“家长”们的原因:歌曲的感人、动人,是在于其对于人的感染力,能让人通过听歌来思考,来回忆,让人融入到歌曲中去,老歌的感染力在于“一语中的”,好似“正挠着痒处”。

这些音乐都是属于原创“中国风”的好作品。他们这类有才华的原创歌手是我们中国流行音乐的好的代表。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在流行音乐多元化时期歌曲多元化原创性的完美诠释。

笔者认为在中国流行音乐原创性的发展上,可以把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与西方先进音乐理念结合,产生真正属于中国传统又具有国际水准的原创音乐作品,把这条路改变为流行音乐走“中国风”原创音乐,走中国个性的原创音乐的道路。中国流行乐坛的“中国风”实际上和美国乡村音乐的本质是一样的。“中国风”使中国流行乐坛头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原创风格的音乐。

参考文献

[1]乌焕庆.中国流行音乐正走向衰竭[N].深圳商报,2005-6-23.

[2]吴建华.流行音乐你还有什么卖点[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0,(1).

[3]吴磊.关于中国流行音乐与大众传媒的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3).

原创性 篇12

文化创意产业, 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 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提到了创意产业的概念, 强调其为依靠个人或团队的创造力、创新意识, 通过技术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 营销知识产权的一种主体文化, 突出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视觉艺术、广播影视、动漫、表演艺术、音像、传媒、工艺设计、服装设计、雕塑、软件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文化创意产业本质上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 它生产具有一定知识内容的、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消费需求的有形或无形产品。是从事文化商品生产和文化服务经营活动的行业, 重在通过提高文化产品的艺术性、创新性来提高文化产品的高知识性、高附加值, 从而提高产业经济。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创造力

1. 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文化产品创新

文化产品有其自身的特性, 不同于其他的物质产品, 创意是文化产品的魂。文化产品是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创造性和个性化的, 没有创意就没有文化产品的生命。缺少文化产品的创新, 缺乏发掘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是文化产业竞争力最薄弱的重要因素。在市场和消费者的角度, 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与文化产品创新的基本原则是分不开的。

2. 创新的核心要素是培养创造型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最大的不同是高度依赖文化的创新意识, 包括艺术的、技术的等方面, 但创新最核心的就是人的创造力的培养和释放, 尤此更显出对文化创造型人才更迫切的需求。文化产业真正发达需要提高人的素质, 充分培养和释放人的创造力, 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潜能和无限的创造力。要提高文化创意产业质量, 文化人、艺术家的创作能力是文化创造的技术保障。任何文化资源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造, 才可能成为具有丰厚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因此, 应鼓励文化生活的多元化, 改变僵化落后的制度体制, 努力营造和鼓励创新的宽松的社会环境, 以利于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 培养大量的创造型人才。

三、艺术原创性的建构

1. 艺术原创性要形成艺术化

文化产品必须有艺术属性, 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 要遵循全方位考察和调查的原则, 要有科学的发展观, 让文化产品不仅仅只注重本身的实用性, 更应该注重产品的艺术性。文化产品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和心情上的愉悦, 以及情绪上和心理上的刺激。因此, 为了人们充分获得审美心理的满足, 文化产品必须充分追求艺术性, 充分发挥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

2. 艺术原创性要形成品牌化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 要培植文化品牌, 要学习国内外著名企业和创意产业园的运作经验, 要加强领导文化名园、名品、名馆的建设, 组建一批综合实力强、品牌优良的文化产业集团, 进而不断加强艺术原创性水平的提高。同时, 充分考虑当前文化产品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消费习性, 突出产品的知识性、娱乐性, 更加巧妙地体现品牌的艺术性和原创性, 增强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艺术原创性要形成特色化

在实现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中, 要将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充分结合, 形成独有的艺术特色, 这也是文化品牌真正形成的一个关键所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十分注重文化特色, 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特点或民族文化特色, 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入发展。同时, 我们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区域性文化资源, 吸取不同区域的文化精髓, 加强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学等各方面的融合, 让文化产品的艺术原创性达到充分的发挥。

四、艺术原创性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意义与价值

1. 艺术原创性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艺术原创性最大的特点就是设计出创新的文化产品, 用以区分传统产业可以大规模的复制和无限生产, 而艺术原创正是这个复制时代不和谐的最强音, 这也正突显了艺术原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四个领域, 在这些资源中, 原创性的根本性质是赋予文化产品新的生命, 让人们感受到消费和心理新的愉悦感。让人们意识到, 必须通过文化产业的艺术创新, 改变过去的产业发展模式, 寻求新的指导思想理论, 以促进文化产业走向一条更繁荣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 艺术原创性的文化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采取艺术原创性, 开拓出文化产品新的生命感受, 必然重视文化的价值。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发展, 人们更追求心灵的感受, 文化产品的创新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 它正以其独特性、艺术性和文化性寄寓着人们精神上、文化上的一种重新体验, 文化产品的创新以及科学的文化能够给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

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依托人的创新能力, 借助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改造, 充分挖掘和发挥区域性文化资源, 打造以文学与艺术品原创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重点扶持以艺术原创性为专业化的艺术品经营机构, 培育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原创工作室, 构建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同时, 注重对文化产品的艺术与文化内涵的重构, 进行结构调整, 资源重新配置, 增强文化产品的独特性、创新性、差异性和品牌效应, 避免造成文化产品内容上的大量复制与雷同。强化艺术原创性, 赋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实现文化产业经济与艺术、文化价值的双赢。

摘要:本文简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涵, 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造, 并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增强文化产品的创新、艺术原创性的建构、品牌建设以及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等相应的建议对策, 同时, 重构文化产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艺术原创,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向勇、喻文益.区域文化产业研究[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7.1

[2]陈少峰、张立波.文化产业商业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8

[3]向勇.北大讲坛:金融危机与文化产业机遇[M].北京:金城出版社, 2010.1

[4]叶南客.文化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创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9

上一篇:现代政治的形成下一篇:施工材料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