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数字短片

2024-06-21

原创数字短片(精选5篇)

原创数字短片 篇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数字科技的日新月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和变化。宽带和数码影像器材的普及、视频分享网站的迅猛成长,使得网络原创数字短片大行其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影像化的导演。每个人都可以在视频分享网站上传、观看、转载数字短片。网络原创数字短片出现的时间不长, 但其发展速度迅猛,对社会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网民对网络原创数字短片创作的推崇和热爱使之几乎成为网民时尚生活的一个象征和组成部分,成为了网民表达自我意识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网络文化的重要一脉。

一、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内涵界定

网络原创数字短片是影像生产平民化在网络语境下的发展产物之一。数码影像器材的傻瓜化和普及, 降低了影像制作的门坎。影像生产工具越来越平民化、个人化,个人影像创作如同个人写作一般成为大众表达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拿起手中的摄像器材记录生活中的事件,把自己的生活、思想影像化。网络的意义“可以和远古先民钻木取火来烹煮食物、驱散黑暗相提并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已不再是神话和梦幻,而成为亿万网民活生生的日常体验……网络缔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新的神话。”[1]网络原创数字短片出现于2000年前后,2001年12月,中国mmchina.com网络公司率先在网络上播放独立影像作品。一开始,由于网速、流媒体技术不完善的限制,网友制作的个人视频不能便捷地上传到网络,那时的网络视频大多是时间很短的影像,画面和声音质量也不好。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视频网站给广大视频制作者提供了广阔、便捷的作品传播平台,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创作、分享如同书写一样成为了广大网民表达个人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大大激发了网民的创作热情。尤其是在2005年成立的美国You Tube视频分享网站成功的巨大示范效应下,优酷、土豆网、56网、酷6等国内视频网站纷纷成立,网络原创数字短片进入了爆炸式发展阶段。中国有大几十个视频门户网站,基本上都有开辟“原创”、“自媒体”等专门的平台,供网民方便上传个人创作的视频。

专门研究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论著很少,大多数的文献资料为期刊文章。国内外关于数字短片的概念并无明确统一的定义。笔者通过对国内研究数字短片文献的检索和整理,将网络原创数字短片归纳为:专业或非专业的视频爱好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个人化的创作视角用数字化的手段制作故事、纪实、音乐、动画等形态,以互联网传播为主,上传到网络播放平台与网民共享的视音频。本文的研究对象———“网络原创数字短片”限定为网民用自己手中的影像记录工具直接记录生活的片段或是通过构思拍摄、剪辑创作的视频短片,即UGC(user generate content),阅听人创建内容。

二、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传播环境分析

网络原创数字短片在国内出现至今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其传播的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是惊人的,是网络视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盛行和它所处的传播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网络时代的到来给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网民力量的推动

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为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受众基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6月9日在京发布的《2013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28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69.3%。[2]网民点击观看网络原创数字短片时不同于收看电视、电影时只有选择观看的权利,网民是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参与者、创造者。网民可以对每部网络原创数字短片进行及时的评论、转载、打分,甚至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把作品解构,重新再创造。网民习惯在线互动、分享式的消遣方式,网民并不是影像的旁观者,而是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和力量关注作品。

(二)媒介权力的瓦解,影像表达的话语权回归大众

网络的开放性、低成本性带来了影像的多向度传播。新的传播技术和新媒介正在改变大众传播原先作为大范围、单向,中央———边缘传输或发布的方式。[3]参与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传播无需资格审查、审批程序等,参与者不会因为身份、社会地位等的限制失去话语权,从而形成一个专业与非专业、职业与非职业并存的庞大而复杂的创作群体。学生、农民、工人……任何一个人只要喜欢制作、观看、传播网络原创数字短片都可以参与到其中的一个、多个或是全部环节。话 语方式在影像生产的过程中,个人的建构和大众传媒的建构是不同的。例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楼市春晚》、《让房价降》等在网络上人气极高的网络原创数字短片都通过对大众传媒影像的解构,让网民从中产生一种有别于观看大众传媒影像的观影快感。对于现实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每个人的看法和评价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影像成为大众的一种表述方式,就可以将这种多样性传递出来,以不同的方式建构现实世界。

(三)网络视频平台运营商版权内容运营模式多样化

目前大部分国内视频网站几乎将惟一的重点押注在电影、电视等长视频领域,为了满足用户需求,需要不断丰富电影、电视剧内容,2008-2009年国内网络视频版权市场整顿后,版权市场走向规范化。但随之而来高额版权交易成本,给企业运营带来巨大压力。同质化的经营带来对正版影视资源的抢夺,一款热播剧的版权价格从每集几万元上涨到十几万、二十几万。面对高额的版权费用,网络视频平台运营商要实现版权内容运营模式多样化,在以正版影视剧的版权购买占主导的环境下,鼓励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制作。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市场规模不大,但正在快速发展,无论是内容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有“最烧钱互联网”之称的视频网站面对经济竞争的压力,需要实现版权内容运营模式多样化,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刺激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创作。

三、网络原创数字短片传播的文化意义

网络原创数字短片是在网络的语境下进行传播,被充分赋予了自由言说的权利。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影像生产和传播体制的形态,开创了人们表达和交往的新形式。它带来的话语权的下移与影像生产的平民化,无疑具有革命性意义。

(一)影像传播的互动性,形成了新的公共舆论平台

十年左右的时间,大陆原创网络数字短片的发展速度惊人,“在传统媒介中只能以接收者姿态出现的民众,在网络中开始有了主动权,第一次真正拥有了自由话语权的兴奋使分享文化喷薄而出。随着技术的更新,网民只需要简单的编辑技巧就可以制作出属于自己的视频短片。与网友一起分享、评论视频成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方式”。 [4]网络原创数字短片作为一种非主流的大众文化,在过去的十年间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而且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加迅猛。网络原创数字短片传播过程中受众传授互动的主动角色取代了大众媒介传播中被动的受众角色。网络改变了传统大众媒介不可逆、单向的传播方式,网民可以实现单向、双向甚至多向互动交流,优酷、土豆等很多视频网站都有设置一些评论专区、讨论专区, 让网民能够在浏览视频短片后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 同时还能够实现网友之间转发、收藏短片等选择,邀请网友的广泛参与。优酷出品的网络原创数字短片《老男孩》讲述的是一对从初中时代走到中年的好友重拾青春,组合成乐队参加选秀节目,在参赛过程中对一首歌曲的演绎让他们找回青春的记忆。网民通过剧中主人公对青春的回忆,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回自己关于青春的记忆。这部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点击率达到了上千万次,网友评论十几万条,评论多数集中在网友对青春的缅怀、对影片的感动。

(二)主流叙事之外的个人阐述

每一种传播技术的背后,都隐藏着相应的媒介逻辑和媒介文化。主流媒体由于权力机构的把控,设置了各种门坎,网民个人的意见很难通过主流媒体的渠道发布。网络媒介提供给网民的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开放的空间。网络原创数字短片出现之前,网民在网上用博客、网络文学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精神本质秉承了自由、开放、共享、互动的网络文化精神。当影像能够如同文字写作一样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更加激发了网民的创造力。在网络的平台上,只要有网络信号,网络原创数字短片在任何时间、空间里都可以上传,不需要通过任何审查机构和提供何种身份证明。而且网站的上传操作方式简单明了,只要根据提示点击鼠标就能发布成功。这种开放的空间使人人都有机会做导演,人人都有机会上传短片。网络原创数字短片大都制作周期较短且很多视频能够随拍随播,抓住最新鲜的社会热点借势。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性命呼叫转移》、《楼市春晚》、《让房价降》等曾经在网络上创造超高人气的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背后隐藏着一群个性鲜明、张扬的创作者对当下 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的角度在主流媒体中是无法看到的,迎合了网民的收视需求。创作者带来的不仅是他们创作的激情和爱,还有他们在各自文化层里的生活积累和不同的现实生存经验。“个人影像强调的是影像生产的独立品格、自由创造和主体立场。如果将其偏狭地理解为只写与群体性相对的自我经验、生命体验,再也无关他者或他者的社会存在,就会失去由相应时代社会所参与而构成的文本重量。”[5]优酷网点击率排名靠前的作品,单纯猎奇、恶搞的作品很少,大部分作品都有故事情节构思,指向某种现实意义。电影美学家巴拉兹·贝拉说:“每一个影像都有一个视觉角度, 每一个视觉角度都是某种关系,而且不仅仅是空间的关系, 每一次对世界的再现都包含着一种世界观。”[6]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创造者的视点更多地转向自我的内心世界和现实时空的生活体验,从微观的层面呈现影像叙事,找不到主流影像中宏大叙事的使命感。短片的内聚焦式叙事能够使创作者通过剧中人物的言行举止表达自己的所见、所知、所感、所想。很多创作者面对残酷的现实,用无厘头式的恶搞拒绝上层意识形态和精英文化的灌输,用自己的创意把原有的固定文本重新组合,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文本。网络原创数字短片能够带来多样性的视界,网民常常与这种主流叙事之外的个人阐述产生共鸣。

(三)个人意识的张扬与自我身份的建构

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约束,人和人之间的等级分层在地位、经济等方面较为明显,而网络虚拟社会的产生,尤其是网络的无标识状态、无规范约束正好为现实社会中语言弱势的人提供了释放和宣泄的管道,即使他们的某些叛逆行为遇到麻烦时也可及时转换角色或退出。网络原创数字短片融入了创作者对自我精神和主体意识的追求,是在精神上强有力的抗争方法。它以独有的文化内涵张扬创作者自己的个性,在创作中展现自己,宣泄自我意识。由于没有职业压力和意识形态束缚,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创作可以使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建构自己的文化资本、个人话语空间。传播的过程中,作为个体的网民在网络语境中发布自己的原创视频短片,通过短片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经历、思考、感受,和许多志同道合者形成互动圈子,凸显个人地位。同时这样的传播影响力,还会随着短片点击率的增加,吸引越来越多的网友关注,让短片影响力不断扩散。戴维·莫利认为,面对激变的经济和社会,寻求社会群体感、传统感、身份感和归属感的冲动反而会愈益强烈。其中的一种反应是到较为局部性的地域意识和认同意识中寻求慰藉。[7]有些网络原创数字短片在网络上取得的巨大反响,让网民发现了自身潜在的创造性,强化了对其身份的自我认同。网络原创数字短片作为一种网络文化发展的新形式之一,传递了网民多元化的声音,建构中国内地民众的自我意义和快感。大部分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创作者并不寻求精神上的超越和对表现形式的先锋探索,也没有了沉重的使命感,影像可以是完全私人化的娱乐工具。创作者通过网络原创数字短片建构自己的视听文化,张扬自己的个性。

四、结语

网络的发展对传统媒介影像的冲击是巨大的,但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发展尚未形成足以对传统影像制作施加强大压力的自我成熟体系。在其爆炸式发展过程中,版权问题、监管问题、道德问题等开始被不断关注和讨论。应该说这种关注和讨论是网络原创数字短片回归理性,走上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传播环境和文化意义,对于展望中国内地网络原创数字短片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摘要:网络原创数字短片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很短,但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和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却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网络的开放性、民主性、交互性、低成本的参与性等特征,为数字短片提供了广阔的传播空间,使数字短片能够快速、大范围地传播。网络原创数字短片是影像创作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趋势之一,改变了传统影像生产和传播体制的形态,开创了人们表达和交往的新形式。研究网络原创数字短片的传播环境和文化意义,对于展望网络原创数字短片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原创数字短片,传播环境,文化意义

注释

1[1]于文秀等.当下文化景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31.

2[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spbg/201406/t20140609_47180.htm.

3[3]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464.

4[4]董强.You Tube年——视频时代的荣耀[J].西部广播电视,2007(2):35.

5[5]韩鸿.民间的书写——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05.

6[6]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精神[M].安利,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142—143.

7[7]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M].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5.

原创数字短片 篇2

1 剧情简介

《从未走远》短片的核心主题是父女亲情:女主人公小雪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没有母亲的关怀,只有早出晚归、忙于工作的父亲。百无聊赖的小雪喜欢上网并因此影响了学业,父亲询问小雪时,二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争吵后,小雪决定与网友见面,而这个网友却是个利用小雪的肾卖钱还债的骗子。在小雪即将被网友劫走的危急时刻,父亲出现救下小雪;同时,接到线人报告的警察也及时赶到抓获了身上已经背负多条命案的嫌犯。此时,小雪才真正懂得,其实父亲从未走远,父女和好如初。

2 拍摄中要把握好的环节

2.1 时刻铭记摄像的精髓——运动表现和表现运动

2.1.1 拍摄移动镜头,丰富观众视点

在《从未走远》现场拍摄时多次运用移动轨道进行平稳的移镜头表现:拍摄父亲工作繁忙,电话不断的办公室场景时,采用移动轨道的环形部分,围绕父亲进行180°的环绕拍摄。由于画面始终处于运动中,尽管父亲作为被摄主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但通过移镜头,连续不断地变换拍摄角度,完整而连贯地展现了父亲的工作环境——桌面上堆了许多要处理的文件,电话响个不停——突出表现了父亲工作繁忙,陪伴女儿的时间非常少。

在《从未走远》拍摄父亲得知小雪与网友见面遇到危险后,父亲急忙驱车赶去救回自己女儿那场戏时,运用移动轨拍摄汽车启动、驶离画面,在汽车经过镜头前转向时,汽车迎面驶来,在镜头前产生了夸张的畸变效果,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也体现出父亲紧张急躁的心情。

如果说从旁观者的角度拍摄父亲开车驶离单位、营救小雪是从客观角度表现父亲急于救回孩子。始终不见小雪踪影。主客观视角的切换,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形式,使观众具有身临其境之感,与父亲一同紧张小雪的命运。

2.1.2 运用三脚架拍摄摇跟镜头,自如转换拍摄角度

在《从未走远》拍摄小雪离家,与网友会面这场戏的时候,采用三脚架上的摇镜头,形成一定的跟拍效果。三脚架作为摄像主要的辅助设备在拍摄中非常重要,是稳定拍摄的前提条件。除了主要的固定镜头要运用三脚架拍摄,一些摇镜头也可选用架上拍摄。但在拍摄时要预先调节好云台的阻尼,不能过松也不能太紧,才能保证摇镜头流畅。

2.2 曝光控制

2.2.1 网吧内昏暗环境下的曝光控制

在《从未走远》拍摄时,网吧内光线异常昏暗,采用手动光圈拍摄,将光圈开到最大,整体曝光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没办法又加了一些增益。因此,在网吧走廊里拍摄的画面普遍偏暗。之后又通过后期软件的YUV曲线,整体提高亮度参数,才保证最终输出的画面能够看清楚被摄主体和现场环境,而不是死黑一片。

2.2.2 室内夜景日拍的曝光控制

小雪在家的戏大部分都是表现夜晚或早晨的时间点,而实际拍摄时只能是白天来拍,因此室内的光线控制就非常重要,具体拍摄时将所有的窗帘都拉起来,还有许多工作人员站在窗台上来遮挡从窗帘透过来的光线。将室内的日光灯点亮模拟深夜小雪还在和网友聊天,而父亲还没有下班的情节。拍摄时,摄像机采用手动光圈,并特意缩小光圈,使得曝光略微不足一些,营造出夜晚的光线效果。

2.2.3 室外光线控制

室外拍摄,由于天气晴朗光线充足,为了正常还原室外的影调层次必须要为镜头摄制中灰度滤色片,即ND的使用,通常光线非常强的时候要打到3档,只透过1/64的日光。这样才能符合摄像机1:32比较小的宽容度,才能较好地还原室外景物的影调和色彩。在室外阴影内拍摄时,要特别注意取消ND或者将ND设为较低档,结合画面的电瓶直方图、斑马纹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防止画面曝光过度。

2.3 色彩表现

《从未走远》色彩表现的方面,一方面是场景、光源变化时,一定要重新调整白平衡,否则会出现偏色问题;另一方面,为了表现小雪的家尽管总是空荡荡的,但这仍然是她最好的避风港湾。在色彩表现上主体呈现的是暖色调,包括灯光也都采用的暖光源的形式。在设计片头时,考虑到色彩匹配的问题,片头色彩主要呈现以黄色、橙色为主的暖色调与短片开始画面色彩刚好吻合,转场过渡自然。

2.4 轴线与合理越轴

剧情短片拍摄过程中,在对演员调度和摄像机调度时,容易忽视一个问题——轴线。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的一条虚拟的直线。当画面中存在关系轴线、运动轴线或者是人物视线方向轴线时,摄像机在改变方位和拍摄角度时,要在轴线一侧180°之内的区域完成,否则很容易出现跳轴现象,尽量避免跳轴是拍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的。即便需要越轴拍摄,也一定要合理地进行转换让观众不会感到突兀。例如,在拍摄期间多拍摄一些中性镜头、特写镜头、空镜头等用于弥补不经意间越轴的镜头,便于后期组接的连贯。

3 结语

剧情短片的创作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特别是拍摄工作必须精益求精,镜头的运用、光线、色彩、角度、轴线都要准确把握,才能为打造一部精良的影视作品提供前期保证。

参考文献

[1]任金洲,高波.电视摄像造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1):91-96.

原创数字短片 篇3

关键词:动画,实验,思维形态,视觉载体,艺术风格

无论我们接受还是拒绝, 我们不得不承认, 近年来, 一种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视觉思维, 继而并以强有力的姿态影响着中国动画教育体制的转变。当对这个似乎新鲜的事物冠以“动画艺术短片”之时, 进入我们脑海的往往是类似《三个和尚》具有浓郁中国风味的水墨动画景象。

事实上, 一直以来我们把这种所谓的美术片几乎当成了“动画艺术短片”的代名词。然而, 确乎与现在的先锋的概念相差甚远。虽然中国的美术片曾在世界范围为动画做过不朽的贡献, 在艺术性方面作出了不少的探索, 但其艺术表现方面还显单一, 哲理性方面也十分欠缺, 且实验性与抽象性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 这也极大的限制了中国动画创作者们的想象力和中国原创动画的发展。

笔者认为中国“动画艺术短片”应当从艺术意境结构、文化品格、视觉形式、艺术风格上找寻出路, 不断“实验”出新的可以代表中国原创的动画。

一、思维形态的突破, 优秀剧本的先锋“实验”

任何一类艺术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来完成的, 实验先锋“动画艺术短片”也不例外。用好的剧本表达事物的精神实质, 并向人们传递文学和哲学理念, 这是任何一门影视艺术的根本所在。而“动画艺术短片”在创作方向和选材类型上与动画长片和系列片是绝然不同的。虽然它们都是使用动画的语言形式表达作者的想法和创意, 但是实验短片是“微型小说”, 言简义丰, 见微知著, 可一叶落而知秋。在较短的时长内观众更希望在其中看到有创意和想法的剧情, 所以一部“动画艺术短片”往往不是以常规的故事情节来取胜的, 而是更倾向于创作者的巧妙构思和睿智表达, 更倾向于作者的内心情感宣泄。

作为创作者在构思剧本的时候, 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讲故事的能力, 剧本的内容更为个人化, 篇幅不长, 镜头不多, 剧情是创作者内心的追求与探索, 是对社会现状和动画艺术的深思与表达。在剧情构思上, 除了在内容方面考虑之外, 还应该加入个人因素, 带有创作者个性特点的短片, 能将其艺术气质带入其中。譬如, 奥斯卡获奖“动画艺术短片”《父与女》剧情干净简洁, 通过女儿一生对在其儿时乘船离开的父亲的等待, 用不多的镜头就深深表现出了父亲与女儿之间的温馨的浓浓亲情, 用极其浓缩的情节勾勒了一个女人的一生, 令观众感怀。这种剧情的成功在于创作者大胆的将内心深处缠绵的情怀引化为视觉感受, 将自身对剧本的“感动”传递给受众, 方引起共鸣。

“动画艺术短片”是比较个人的创作, 也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在创作中创意 (剧本) 尤为重要, 它是成就一部短片的基础。而题材则是创意的思想核心, 不同的题材会有不同的情感表达和制作设计的方向。由于它自身具有时间短、艺术性强的特点, 我们在创作时, 就要寻找合适的艺术短片表现题材的内容。所以, 优秀的剧本, 深刻的剧情, 感怀的故事是任何一部“动画艺术短片”的精神所在。我们只有在创作的时候, 敢于突破的传统剧本套路, 避免老生常谈的老路, 方可使其在剧情的大胆“实验”上取胜。

二、视觉载体的革新, 艺术形式的不断“实验”

好的剧情是短片中要体现的艺术家的理想、思想和感情, 好的视觉技术形态是短片的外部表现手法、技巧和形象。动画艺术短片的技术形态是创作者对动画本性的认识和创作中积累的, 并在制作中得到实践的动画制作经验和知识。技术形态是实现动画艺术短片的重要保证, 只有通过制作技术的创作者才能实现自己的创意, 完成一部动画作品。一部动画艺术短片的视觉技术形态, 需要创作者在深刻领悟剧情的同时, 用最恰当的艺术形式的去“实验”与突破。

其实, 在动画艺术家前辈的不断探索中发现了很多动画制作的技巧, 而这些动画制作技巧形成了不同的动画表现形式, 使动画艺术的视觉表象不断丰富。动画实验短片在视觉形式、动画的节奏语言和动画的表现手法可以不断的“实验”与探究。在表现形式上也寻找着, 试验着新的空间与可能。动画的表现形式有手绘动画、剪纸动画、偶动画、真人摆拍实动画、三维技术动画等等。可以平涂, 可以晕染, 也可以擦拭, 制造朦胧的效果, 表现形式自由而开放。如奥斯卡获奖短片《温情摇椅》在视觉形态上, 创作者用16000张单独地原画组成, 用彩色铅笔画在冷冻的磨砂醋酸纤维片上, 用丰富的色彩, 以梦幻般的画面效果讲述一段温情的怀旧故事。这些探究在动画艺术短片的技术发展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匈牙利的沙动画大师弗兰克·库科 (Ferenc Cako) 自1973年开始尝试利用泥土、沙子等作为载体制作实验动画, 并在其后的20年间赢得了多项电影奖项, 他利用沙子现场制作动画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

时至今日, “动画艺术短片”视觉形式上的探索是依然有着巨大的空间和可能性, “动画艺术短片”要突破思维定势, 挖掘深度, 使社会意识形态和个体意识形态形成良性互动, 创作者并其对形式进行不断的“实验”, 使其成为一种日常惯性行为, 找到表现主题的最适合方式才是中国原作动画的希望所在。

三、艺术风格的把握, 多维度形态的整合“实验”

艺术风格是一部动画短片的视觉灵魂, 具有风格的画面带有强烈作者电影的特点。艺术风格是动画艺术短片作品叙事的有利补充, 适当的艺术风格可以增进动画艺术短片的叙事效果。艺术风格可以带给观众视觉欣赏的愉悦。整体艺术风格设计是创作者赋予整个片子的气质, 是观众最终看到的画面风格样式, 也是场景设计和造型设计的造型风格、色彩风格、场景处理、影调风格和画面质感等, 是一种总体把握, 诸多因素都包含其中。整体艺术风格设计是对一部片子画面风格样式的总体设定和最终呈现, 是对场景设计和造型设计的统筹与规划, 起到了统一风格的作用。

对于整体艺术风格设计, 应注重在视觉艺术方面的积累和培养, 深入研究绘画、插话、平面设计、装饰艺术、摄影以及电影等相关的视觉艺术样式。从而在创作中才可以游刃有余的多维度整合形态, 进行必要的探索与追问。在造型设计、场景设计、镜头设计、声音风格设计上才会达到和谐与统一。如动画艺术广告短片《Orange》的整体艺术风格设计, 该画面以橙色为主要画面颜色, 造型简洁而又生动活泼, 将创作者所要诉求的剧情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 同时又为平涂的漫插形式载体增色不少。

由此可见, 对艺术风格的整体把握, 多维度形态的整合“实验”是成就一部优秀“动画艺术短片”必不可少的条件。

无论如何, “动画艺术短片”作为中国原创动画的孵化器, 在社会中建立起一个对于“实验”的认知和接受氛围, 让更多的人知道“动画艺术短片”的存在, 并给予其广泛“实验”的生存环境, 使其变成这个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不自觉中普遍使用的日常语言, 从而令中国的原作动画迎来有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杨晓林.主编.《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薛燕平.著.《非主流动画电影:历史流派大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袁玉琴.谢柏梁著.《影视艺术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4]齐骥.著.《动画文化学》,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原创数字短片 篇4

在现代中国的动画领域, 出现了过度崇拜美国, 日本等国外的炫酷动画, 以致忽视了对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宣扬与表现的现象。然而《功夫熊猫2》开篇中绚丽的皮影剪纸动画和浓郁的中国特色令我们汗颜。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都把目光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上时, 我们是否该思索些什么?作为北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我们跃跃欲试, 在继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也迈出了尝试性的一步。

一、制作流程

1. 剧本

故事蓝本来源于民间传说“百鸟朝凤”, 并对其加工和改编, 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更加体现出友谊、善良等传统美德。意图通过短片的形式, 来传承和宣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包容和相互帮助的重要性。

2. 分镜

根据文字版剧本, 绘制出动画分镜, 使整部片子的镜头和画面逐渐清晰, 为接下来的原画创作和动画制作奠定基础。

3. 人物设计

“百鸟朝凤”是以鸟为主要角色的故事, 所以, 我们进行了各种鸟类生活习性和图片的大量收集, 并组织小组成员去北京动物园鸟类栖息地写生, 结合剧本进行了角色设定和性格分析, 然后绘制了多个版本的形象设计。

下图是片中角色经过多次修正之后的最终版本, 最终达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写实与夸张变形相结合的效果。每个角色都具有各自的特征, 例如凤凰的优雅华丽、小丑鸟的丑中有美、老鹰的凶狠蛮横……在制作上, 每只鸟的身体各部分关节都由鱼线连接起来, 使其能够根据剧情需要作出灵活的动作。

4. 场景设计

由于一部动画片的风格取决于它的背景绘制风格, 所以背景的创作也很重要。我们首先根据剧本和剧情的需要绘制了场景气氛图。再根据分镜头和画面调整了场景设定。最后在影片中展示的场景采用分元件摆拍加后期合成的方式进行处理, 力求整体色调统一、颜色鲜艳, 并具有远近虚实的变化。

5. 运动规律

在经过对鸟类运动的学习和研究之后, 绘制各个镜头的运动规律。我们采用有纸动画的方式画出每只鸟的运动规律, 通过动检之后再把动画纸上的每一帧复制到卡纸上, 逐帧剪出, 确保动作流畅。

6. 剪纸

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完成之后, 就需要大量的剪纸工作了。先把角色和场景元件在卡纸上绘制并剪裁出来, 成为独立的纸偶和独立的纸质背景, 保留卡纸的粗糙的纹理质感, 形成独特的剪纸动画风格。

7. 上色

上色采用多种工具结合 (丙烯、彩色铅笔、彩色卡纸、针管笔、电脑上色) , 并要保证其统一性。值得一提的是, 上色时必须要保持所绘制的每一个卡纸颜色和花纹的一致性, 否则输出后会出现跳帧的现象, 这是一项极度考验细心和持久耐力的工作。

8. 拍摄与抠图

把动作的每一帧及场景元件用相机拍摄下来导入电脑, 用PS抠图。

9. 合成

片头采用3D建模, 以达到所需要的空间纵深感和镜头的推拉摇移。整部片子的最后合成工作在AE软件里完成。

二、技术实现与艺术特色

传统剪纸动画局限于二维效果, 而本片的最大创新特色在于保留剪纸动画基本韵味的同时, 使其层次更加分明, 维度更加宽阔, 是一次将二维和三维结合表现中国传统动画的有益尝试。

1. 长镜头的运用

开篇第一场的镜头都是在一个场景内完成的。大场景的搭建, 镜头跟着画面和剧情的需要, 不断地在一个大场景内跟进式摇移, 一气呵成的完成了整个片子的故事背景和主人公生活环境的介绍。这样的手法在传统剪纸动画片里是无法完成的, 而我们依靠AE软件的辅助, 完成了一个长镜头尝试。

2. 机位的转换和多视角的变换

片头, 我们依靠3D软件和剪纸原件, 完成了一个集多个视角和机位于一体的大镜头。首次尝试在剪纸动画片里完成大俯视和长镜头的跟进, 并试图以多视角来阐述镜头的含义。

3. 流畅和连贯动作的尝试

传统剪纸动画因为艺术形式的限制, 动作多趋于偶式化, 我们此次做的《百鸟朝凤》在保留其本身的艺术魅力和韵味的同时, 尝试着以剪纸的形式表现流畅的动作, 尤其是在鸟的转身及转面上作了一系列的尝试。

4. 原件式组合拍摄

短片中所有的场景都采取原件拍摄, 软件组合的形式和方法。即:先绘图并剪制出树木、草地、花丛、石头等原件, 再在拍摄台拍摄并导入电脑, 然后在PS里修图、抠图并合成最后的效果。

5. 多种上色形式的混合运用和搭配

该片在色彩运用上大胆的尝试了多种上色工具相结合的手法, 并使其风格丰富多彩但又不失整体。如:角色形象主要是丙烯颜料手工上色;场景里的原件多是彩纸直接绘剪, 但细微效果辅助以马克笔和彩色铅笔, 使画面效果更加丰富, 远景和开篇的大场景多是电脑绘制上色。

6. 零障碍360度转面

传统剪纸动画多采取侧面的形象入画, 即便有转面也是小范围的45度的转面。但此次《百鸟朝凤》尝试了零障碍360度的转面, 尤其是凤凰在空中盘旋飞翔的动作, 更是尝试了多角度转面和透视的变化, 使剪纸动画的动作不再局限于纯侧面和小范围的转面。

7. 立体三维空间

剪纸动画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二维平面的效果。《百鸟朝凤》尝试依靠三维软件表现二维效果, 使得剪纸动画的镜头运用更加多元化。

看动画比较轻松愉快, 但是要真真正正自己动手去做的时候就完全没有那么轻松了。《百鸟朝凤》的尝试与创作, 让我们从核心上了解了中国传统动画的制作流程, 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我们新的启发。尽管时间仓促, 能力有限, 但我们依然是怀着最虔诚的心和最认真的态度来制作这部动画短片。而且,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我们希望“中国学派”的动画再次威震世界, 我们希望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动画这一形势焕发出新的光芒。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原创剪纸动画短片《百鸟朝凤》的创作过程与心得。从创作初衷、创作流程、技术实现与艺术特色等方面详细阐述该片的创作过程。通过我们的思维整合, 加工修缮, 希望可以达到剧情简短有趣, 造型生动, 中国剪纸风格显著, 画面精致绚丽, 技术手段成熟等期望。

原创数字短片 篇5

一、课程与实际商业项目的切入点

1. 合作方式:健身企业公益资助+工作室创作 (企业宣传片)

2. 企业资助意义:

一方面健身企业资助教学这种行为本身就体现了其关注社会教育事业, 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也能够体现其企业理念, 为品牌的推广打下良好的社会声誉, 获得社会的广大认可。另一方面谛零壹工作室也会针对健身行业的特性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宣传, 帮助资助单位推广其产品和理念, 为提高其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积极行动起来。所以以公益的资助教学的方式必定能够为其目标群体 (学生) 所接受, 得到较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健身单位具体获益点:

在学校设立宣传点、服从学校管理、进行产品或理念宣传。

海报宣传:制作海报并在各大学张贴宣传。

广告宣传片可在人民公园的LED上免费播放。

课终成果汇报会:可邀请企业负责人发言、并现场宣传 (派发礼物、体验卡、海报) 、汇报会海报 (200人场次) 。

绵阳《800》栏目将跟踪报道。

二、《数字短片联合创作》课程教学过程

1. 短片赏析阶段:

第1-2周短片赏析, 介绍本次课程的具体安排。老师通过短片点评的方式, 对其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剖析讲解, 特别是实际项目制作方面的知识。并确认各老师所带专业方向。

2. 确定项目方向和小组成员阶段:

时间:第3周 (2012年4月15日) 中午、地点:教学楼D1-101教室、事件:确定项目制作方向为绵阳市某健身品牌制作2-3分钟的宣传片, 小组成员:贾志伟、杨玲、粱佩欣、刘雨婷、陈清艳、张翰文, 并在本周内作出健身单位宣传策划方案。

3. 市场调研阶段:

第4周对绵阳整个健身市场进行市场调研, 并初步寻找有合作意向的单位。先后对威特尔、穿越、奇迹、马力、健士盟、新大陆等健身单位进行了调研。绵阳的健身市场基本如下:奇迹靠着强大资金和联盟硬件和软件都不错, 器械和课操都比较成熟, 但是价格略微偏高达到1300元/年, 但也有促销价第二年续卡只需600元左右。据吴总介绍, 威特尔是本地创业其实力不能和奇迹相比较, 推行的就是价格战600元/年, 其占地面积也是绵阳最大的, 同时操课也是最多的, 总之一句话打得就是性价比这张牌。还有一个代表性的就是穿越健身房, 其有两家分店, 价格介于二者之间略比奇迹低, 软硬实力比威特尔高不亚于奇迹, 但品牌知名度不如奇迹。这三家基本能够代表绵阳健身品牌市场的现状。

4. 与客户谈判并确定拍摄方案:第5-6周 (2012年4月13日)

中午, 观摩参考样片商讨方案, 并与4月28日确定了谈判方案。本周内由老师带队谈了三家, 并由学生自行分两组谈了4家健身企业, 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绵阳市场的健身企业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的教学, 我们把所有谈判过程都用DV拍摄下来了。最终我们与穿越达成了共识, 确定了宣传片的初步意向。确定了宣传片主要以表意为主, 突出健身企业给顾客带来的个人主观感受, 而不是叫卖式的宣传。

5. 宣传片创意构思:

第7周 (2012年5月9日) D1-308教室观摩样片, 并构思片子的整体框架以及转场方式、合成等。开篇以20-30个器械类特写快切镜头 (运用5D2拍摄) 为主, 最后以一个男生在跑步机上跑步演变为穿越健身房的标志。其后以三个操课为主, 主要以动作为转场方式。三人推门出课操房并接过客服的咖啡 (分屏处理) , 最后一个女生出来, 经过器械区 (展示整体环境) 走到休息区, 并看到户外运动区两男子打羽毛球。并以羽毛球飞到休息区, 并落在印有穿越健身房标志的杂志上, 最后黑屏标志出现。器械部分节奏快、操课每个部分由慢-快-慢组织交叉构成。休息区节奏由快-慢组成。包装部分有片头、健身人高科技数字网格演示、落版羽毛球等。

6. 确立拍摄分镜头:

2012年5月11日前往穿越茂业百货店体验。熟悉店面环境、并与客户经理、教练、健身者聊天熟悉了解穿越的具体情况。同时用相机进行了分镜拍摄。以及对电源等拍摄环境也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当天回来后, 大家开会总结体验情况, 确定了制作具体分镜的分工任务。并在5月23日完成了分镜头图解稿。

7. 拍摄阶段:

第10周 (2012年5月30日、31日) 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拍摄工作。第一天完成了器械类、环境类等内容的拍摄工作。第二天完成了操课类、环境、室外场地等内容的拍摄工作。

8. 后期阶段:

完成拍摄工作以后, 分两个小组进行剪辑和包装任务。粗稿于三天后完成, 然后了7次反复的修改。终于在第11周周末前完成了最终的片子。

三、课程教学总结

本次课程通过真实的商业项目训练, 使得我们的教学模式, 以及同学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得到暴露和解决。现总结如下:

首先是对以前所开设课程的检测。总体看来以前的各项课程对最终的项目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让同学们具备了影视项目操作的基本技能。但由于缺乏深度的研究使学生的专业水平并没有达到商业项目的实战水平。通过本次课程训练, 让同学的实战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故而应从深度上进一步的挖掘同学们的专业能力。

其次是对学生专业的引导以及从业心态等素质的培养。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1.把商业项目引进课程, 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市场情况, 并且开拓其眼界。2.在运行商业项目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获取部分报酬, 形成一种物质吸引力。3.通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对专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学院整体学习环境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产生耳须目染的影响。

最后对于本次课程的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不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联合, 都应该从深度上着手。让联合深入化、专业化、避免流于形式。同时教师所带小组也可以联合, 让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立体式联合。同时课程评分应该偏重于指导老师的分数。

【原创数字短片】推荐阅读:

原创动画短片09-01

原创特色05-14

原创精神06-27

原创节目08-18

艺术原创08-23

原创动漫05-16

原创的作品06-03

原创性06-11

生日词原创06-16

原创爱情诗06-21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教学下一篇:Fenton试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