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材料成本控制

2024-06-11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精选12篇)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 篇1

1 工程成本控制概述

工程成本是企业用于施工和管理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综合反映工程中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状况, 是检查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成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在其他因素一定的前提下, 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赢利的多少;而较低的成本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材料成本是工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加强材料成本的控制是施工企业获取更大利润、立足长远的有效途径。

1.1 工程成本控制

1.1.1 工程成本控制的含义

工程成本控制, 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 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的管理活动。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1.1.2 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

工程成本控制内容一般可以从成本形成过程和成本费用分类两个角度来划分。

1) 按成本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部分:工程施工前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和完工结算过程的控制。

2) 按成本费用的构成可分为四方面:施工材料成本控制、工资费用控制、机械费用控制、企业管理费控制。

1.2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

1.2.1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含义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主要是对工程施工材料的计划采购、材料的领用、施工中材料的保管、完工后材料的回收等一系列施工活动中材料的耗费和各种支出进行指导、限制、监督, 及时发现偏差, 采取纠正措施, 使得施工各环节中材料的耗费被控制到规定的范围之内。工程成本是反映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指标, 而工程材料成本是工程项目直接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工程成本的重中之中。因此, 必须把强化材料成本控制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必要手段给予足够的重视。

1.2.2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任何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降低成本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施工企业中, 加强工程材料成本控制, 降低成本费用, 对提高施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1) 有效的材料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成本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如果成本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有效的材料成本控制, 能够提高施工企业的竞争力,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是降低工程成本、增加盈利、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许多施工企业一直以来未重视材料成本的控制, 往往在工程完工后才发现材料成本大大地超出了预算的范围, 导致工程成本增加, 工程利润减少。材料作为工程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是否到位, 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1.3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施工材料成本是工程成本中较大的一部分。目前在施工材料成本控制上, 对材料的采购、使用等环节上控制不到位,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3.1 材料采购环节缺乏制约, 不能有效控制材料采购费用

采购费用大小影响因素很多, 包括采购材料的质量等级、品牌、价格等, 归根到底就是供应商的选择问题。材料的采购费用的大小与供应商有直接的关系, 供应商选择不合理, 数量越多越分散, 材料采购的费用就越大;材料的采购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上, 材料的采购没有经过公开审核或招标, 难免个别采购人员采购材料因为个人利益舍近求远、舍贱求贵或未经多方比较, 盲目选择供应商, 造成采购费用过大。

1.3.2 施工过程中材料损耗, 增加材料成本

施工过程中, 由于材料的运输、存放、施工需要等必然存在材料的损耗, 每种材料、每个工程的材料损耗率都不一样。减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损耗, 也是保证材料成本控制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有效的约束机制力度不大, 监督不到位, 导致材料损失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施工材料二次运输损耗严重。在偏僻的山区, 对材料的运输要求比较高, 经常存在二次机械运输或二次人力运输。对材料运输缺乏事前的勘测, 未做好完善的运输方案, 往往造成材料多次运输, 增加了材料的运输损耗。

2) 施工现场材料丢失。施工现场材料的储存和保管不当将影响到整个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施工的材料主要存放在项目当地的农户家里, 或是直接存放于施工现场, 没有专门的材料存放场所, 往往导致材料丢失, 直接增加了施工材料成本。再者, 由于材料的现场码放不合理, 对材料成品的部位或其他的构件易造成损坏, 如某些施工材料堆放的环境潮湿, 直接对材料造成损坏。

3) 施工过程材料损耗大, 造成材料浪费。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损耗率, 对施工队员的具体施工监督力度不够, 对材料的损耗没有做具体的要求, 材料损耗率经常超过概算标准。

1.3.3 末期施工材料浪费, 增加成本

一项工程完成施工后, 由于施工的变更或种种原因总存在一部分剩余的材料和一些更换后留下的废旧材料, 这部分材料一般占总料的5%~10%, 对这部分材料的处理方法是完整的材料要求退仓, 零星材料和旧料则由施工队自行处理。在此, 忽略了零星材料和旧料的回收利用, 对于工程施工而言, 许多废旧材料是可以重新利用的。

2 对施工材料成本控制的改进建议

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成本控制。工程的质量、工期、风险、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一原则而展开的。

2.1 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

在材料成本控制中, 采购成本的控制是重中之重, 它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项目利润和经济效益, 所以应尤其重视。针对华光电力公司材料采购现状, 在控制采购成本方面要注重以下几点。

2.1.1 编制材料采购计划, 严格执行材料采购计划

根据材料的需用计划和经济采购量的分析结果以及将要选择的合同类型编制采购计划, 说明如何对采购过程进行管理:具体包括合同类型、组织采购的人员、管理潜在的供应商、编制采购文档、制定评价标准等。材料采购计划制定后, 就必须严格执行, 切忌在材料采购中随心所欲, 或冲动行事。尤其经济采购量一旦确定, 就必须遵守。

2.1.2 材料价格控制

价格控制就是要在各个环节上强化成本观念, 加强监督管理, 力求购进质优价廉的产品, 避免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出现管理漏洞, 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现象。物资管理部门应建立询价小组, 小组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材料采购人员所采购材料的价格不得突破询价小组的价格。同时公开厂家的联系方式, 以增大监督力度, 提高透明度, 保证做到“货比三家”优质低价购料。大宗的物资采购和构件加工要以招标的方式向供应商进行招标, 或直接召集供应商进行竞价, 供应商在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 往往会亮出自己的价格底线, 从而使采购方获得主动权。

2.1.3 设置岗位责任制约

对采购环节, 设置不同的岗位, 解决采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各岗位互相制约和监督, 又不影响工作积极性。项目需要设置采购总负责人、询价员、采购员和库管员等四个岗位;采购总负责人全面负责材料的采购管理, 依据材料需用计划和岗位目标责任成本的管理规定等, 制定并执行采购计划, 协调并充分利用内部资源, 最终高效低成本地采购到所需要物资;询价员主要负责按计划探询市场中定向物资的信息, 书面提供给采购负责人和采购员, 同时进行文档的存档管理;采购员的职责更多的是按照具体的合同, 以指定的价格和数量执行采购任务;库管员的主要职责是按标准验收材料入库及发放材料, 合理规划存放和使用, 尽可能地减少储存成本, 做好库房的管理。

2.2 加强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 材料成本的降低主要来自材料用量的节约。在施工管理中, 要使材料的质量有保证、数量有控制, 就必须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

2.2.1 材料用量定额控制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严格的发料控制程序。材料的领用实行限额领料凭证制度, 即在工程施工前依据施工图和预算定额计算出材料消耗定额, 作为限额发料的依据。限额领料单是在定额内可以多次使用的累计领料凭证, 实行限额领料凭证制度, 可以防止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跑、冒、漏等。

物资消耗, 特别是钢材、导线、电缆严格按定额供应, 实行限额领料。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 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 在工序开始前由工段长、技术人员、材料员核定、分配主要材料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 由材料员报请项目部领料, 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

2.2.2 技术人员做好技术质量交底和用料交底

由于用途不同, 对于施工项目的技术质量要求、材料的使用也有所区别。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除了熟读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思想并按规程规范向施工作业班组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外, 还必须将自己的施工估料意图灌输给班组, 做好用料交底, 防止班组下料时长料短用、整料零用、优料“劣”用, 做到物尽其用, 杜绝浪费, 减少边角料, 把材料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2.2.3 现场材料管理

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 对不直接使用的材料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进行科学的堆放, 并派专人看管, 防止材料丢失。施工现场材料的周转和领用, 均由工地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才能进行相关周转和使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的产品。文章就广西梧州公路桥梁工程处在施工材料成本控制上的一些问题作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成本控制,材料成本,材料管理,采购成本

参考文献

[1]焦跃华.现代企业成本控制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2]张彦义.降低采购成本的八种选择[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3 (21) :43.

[3]张志刚.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4) .

[4]周广欣.材料管理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J].中国外资, 2008 (3) .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 篇2

时间:2011-04-21 15:29:00 来源:数学小论文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施工估料是工程项目材料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关键词:施工材料,成本管理

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的成本中心,材料成本在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要控制好施工项目责任成本,首先必须抓住“材料成本”这个关键环节。具体落实到工程管理部,就是如何在提高施工估料准确性、降低材料消耗、杜绝浪费、减少库存积压等方面狠下功夫,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建筑安装工程材料有主要材料与辅助材料之分,尤其是安装工程的材料,具有品种多样、规格不

一、型号繁杂等特点,增加了施工项目材料成本管理的难度。为此,从施工材料管理程序入手,应着重把握六个要点:

1.推行单线图施工估料方法

施工估料是工程项目材料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所谓单线图就是以工程项目的工艺流程或系统图为基础,根据平面、剖面的布置及空间走向所勾画的单线示意图。以管道专业为例,就要在单线图上标出根据平、剖面施工图的直管线长度、材质、规格、管配件型号、数量等。由于单线图直观、易懂,能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材料、配件等。免费论文。不单主材,所有辅助材料的估料也必须有计算依据、计算过程书。采取这种方法所作的施工估料才能把好现场材料成本管理的第一关。

2.运用材料ABC分类法进行估料审核

材料A、B、C分类法是企业材料分类管理的一种方法。运用到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作为对工程项目施工估料的审核,就是对施工所使用的各种材料,按其需用量大小,占用资金多少,结合重要程序分成A、B、C三类,审核估料时采取不同的办法。根据安装工程材料的特点,对需用量大、占用资金多、专用材料或备料难度大的A类材料,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逐项进行认真仔细的审核,做到规格、型号、数量完全准确。对资金占用少、需用量小、比较次要的C类材料,可采用较为简便的系数调整办法加以挖制。对处于中间状态的通用主材、资金占用属中等的辅材等B类材料,估料审核时一般按常规的计算公式和预算定额含量确定。

3.在做好技术质量交底的同时做好用料交底

就安装工程而言,其主要专业有设备、电气、管道、通风、金属结构制作安装等。免费论文。同时,由于工程建设的性质、用途不同,对于施工项目的技术质量要求、材料的使用也有所区别。因此。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除了熟读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思想并按规程规范向施工作业班组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外,还必须将自己的施工估料意图灌输给项目现场施工部门,以单线图的形式做好用料交底,防止班组下料时长料短用、整料零用、优料“劣”用,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减少边角料,把材料消耗降到最低限度。免费论文。

4.周密安排月、旬要料计划,执行限额领料

根据施工程序及工程形象进度周密安排分阶段的要料计划,这不仅是保证工期与作业的连续性,而且是用好用活流动资金、降低库存、强化材料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在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下尤为重要。项目现场施工部门必须准确地把握工程进展的情况,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和预测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施工的进度问题。同时,要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在下达施工任务书中,附上完成该项施工任务的限额领料单,作为发料部门的控制依据,防止错发、滥发等无计划用料,从源头上做到材料的“有的放矢”。

5.及时、完整地办理签证及变更手续

工程设计变更和增加签证在项目施工中会经常发生。工程变更时,往往会造成材料积压,这是由于备料在前、变更在后所致。项目经理部在接收工程变更通知书执行前,应有因变更造成材料积压的处理意见,原则上要由业主收购,否则,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材料积压,无端地增加材料成本。另外,随着法制法规的健全,应注意业主现场代表须具有法定委托权,可通过协调会的会议记录或文件进行双方确认,才能保证工程变更签证的有效性。对业主口头通知的变更,项目经理部应主动办理工程变更书,并由业主代表签字确认,既体现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又不损害企业利益。

6.认真处理“假退料”及边角料回收

在实践中加强涵洞施工材料的控制 篇3

施工材料;涵洞质量

[中图分类号]U4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1/2-0050-02

一、严把质量关键工序

浆砌石的施工中应严格把好砌石的选料、砂浆和灰缝质量等关键工序。

1.砂浆

砌筑砂浆采用粗砂或中砂,严格掌握砂浆的水灰比,以保证砂浆的强度与和易性符合要求。采用机械拌合,其拌合时间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为2分钟。从拌合到使用完毕,不应该超过40分钟。

砂浆的基本性能:

a、砂浆的和易性。和易性的好坏取决于砂浆的流动性和保水性,稠度越大表示流动度性越大。砂浆的流动性与下列因素有关:用水量多、胶结材料(水泥、白灰等)多、粗而圆滑的砂粒、搅拌时间较长等,都能增大流动性;反之流动性就减小。

b、砂浆的保水性。保水性是指砂浆保水性水分不易析出的性能。保水性不好的砂浆,不但在运输过程中分层析在施工时不易涂抹铺开,而且在铺开后,由于水分很快被基面吸收,也不能保持足够的水分来供给水泥硬化的需要,会直接影响砂浆的强度的增长。

c、水灰比、配合比与砂浆强度的关系。水灰比与砂浆强度的关系: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标号和水灰比的大小。当所用水泥标号一定时,水灰比则是决定砂浆强度的主要因素,也是直接影响砂浆的密实度及和易性的因素。水灰比大,即用水量多,砂浆就稀,强度就降低。因为砂浆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所需的水量,一般仅需拌和用水量的30一50%,其余的水是拌和及湿润砂子用的,用水量过多,不但减弱砂浆的黏结力,而且多余的水分蒸发后还在砂浆中形成空隙,减低砂浆的密实度,因而使其强度降低。反之,水灰比小,即水泥用量多,砂浆就稠,强度就高。

d、砂浆的粘结力。石砌体中,石块与砂浆产生粘结力的原因,是由于石块表面粗糙表面毛细管的作用,使水泥浆渗入石块中,砂浆凝固后把石块粘结在一起。砂浆和石块的粘结力,随着砂浆标号的提高而增大。高标号砂浆的粘结力一般较大。一般水泥浆砂浆在超市环境中的粘结力比干燥是为大。

2.石料

砌石工程所用的石料,应为石质一致,不易风化且未风化,无裂纹的硬石。石片形状不受限制,但其中部厚度应不小于15厘米。石料在砌筑钱必须用水洗刷干净,不得有泥土,灰尘等污物,以石块与砂浆连接牢固,石料的抗压极限强度复合设计规定;主体工程的石片、块石不小于MU45,附属工程的片石不小于MU30。石质鉴定可采取看、听、测定含水量等办法。

3.灰缝

试验和实践证明,浆砌石体的整体性破坏,往往从灰缝断裂开始。因此,在浆砌石体的砌筑中,应当对灰缝的位置、宽度和填筑严格按规定施工,以保证浆砌石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注意采用科学手段

浆砌石的方法有挤浆、座浆和灌浆三种。挤浆法是目前最好的砌石方法,也是铁路桥涵、隧道现行的主要砌石方法。

1.挤浆砌石法

a、所用片石分大、中、小三种不同规格。三种不同规格的片石应搭配使用。

b、各片石之间交错衔接,灰缝要设置合理,没有重逢、直线缝和规则的曲线通缝。

c、按“大平、小不平”的要求,砌完第一层片石后,上面不再找平砂浆,而按片石砌面高低不平形状,砌好第二层的灰浆,根据高低不平形状选用合适片石进行第二层砌筑。

d、在砌筑每层片石时,应在已砌好的片石侧面上,先抹上灰浆,再把新片石安砌上去,并用力推或用手锤轻敲使新安砌的片石把灰缝里的灰浆挤实。

e、在砌筑片石时,如遇到较大的灰缝和空隙,应先填入灰浆插实后,再用适当的小石块挤浆填塞,并捣实缝隙,以保证片石的各个面上都有浆,使灰浆和片石连接牢固。

2.浆砌片石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基底处理、土质地基应夯实、石质基底应平整三项(略)。

3.浆砌片石施工要领主要包括

a、片石是一种没有固定尺寸和固定形状的石料。

b、石料供应应与砌石配合好。

c、用片石要有计划,使每块石料充分发挥作用。如果三个相邻面大致垂直的方正石块,就应留做角石;较方正有面的,应用做镶面石,不能随便用来填腹。同时还要注意有计划地使用片石,防止砌下部时,全部挑选好的了石,到砌上部时只剩下不规则的小石料。

4.挤浆砌石的注意事项

a、砌缝砂浆要饱满密实,不准有干缝和空缝,产生干缝和空缝常常是因为石面不平整,需用小石块来垫平。

b、造成干缝和空缝的另一个原因是砌石时没有严格执行挤浆法,甚至单纯求快,在堆放的石料上灌浆,因此必然存在干缝和砂浆流不到的空缝。

c、砌石时遇到大的空隙,不能全用砂浆填塞,而应根据空隙的形状和大小,选用适当的大小的石块挤入砂浆中。

d、砂浆拌合必须配合砌石速度,由于一般砂浆拌合好后40分钟就开始凝结,每次拌合量不应过多,应随拌随用。砂浆存放时间长,会影响砌石质量。

e、初砌的砌体不得碰撞震动,以保证砌体凝结良好。进制切块落座填灰后再进行修造敲打。不准在新砌的砌体上抛掷或敲打片石,以免砂浆和砌石受震动而分离。

三、注重冬季施工措施

1.冬季施工要求

冬季施工应保证砂浆在设计强度之前不受冻害。

2.冬季砂浆施工采取的具体措施

a、配备温度表,掌握冬季施工的施工气温,并作好记录。

b、粗细骨料上面应有遮盖物,防止其中夹杂冰模块,起保温作用。

c、采用积极有效地养护方法,如暖棚法。保证暖棚中地面处得温度,不得低于+5℃

d、砂浆的配合比:应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塌落度,以减少拌合用水量。

e、砂浆的拌合方面:砂子的温度应保持在0℃以上,用水温度应保持在5℃,拌和顺序:水泥和砂子先拌合均匀,然后再加入水。

f、拌合设备均应当防寒,应放置在温度不低于10℃的暖棚内,同时拌合时间应较常温延长50%。

3.冬季施工砂浆质量的检查

a、检查砂浆的温度及拌合时间(12分钟),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测4次。

b、砂浆的各种测试,检查结果以及养护方法、时间、温度、保温情况的资料,均应详细记载备查。

c、应按有关砂浆的质量检查标准进行严格检查。

e、一旦发现有受冻的砂浆,则应彻底返回,否则会严重影响砂浆的强度和工程质量。

浅谈路面施工中材料成本控制 篇4

1 工程材料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项目全员成本控制意识差

目前情况下各项目成本控制主观意识差。长期以来, 施工人员简单地认为, 成本控制是项目领导或主管的事, 你采购我使用, 天经地意。将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归于项目经理、项目材料管理人员或财务人员等, 没有全面考虑工程成本。

1.2 缺乏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及采购计划

把握市场规律, 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是材料成本控制的前提。如钢筋, 在施工黄金季节, 钢筋价格随行就市, 但年底到年初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渐停工, 市场价格基本上全部回落, 大型桥隧工程应提前储备, 及时抓住市场, 达到成本控制目的。

1.3 材料使用人员对待材料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在施工过程中, 项目施工技术人员往往是各种材料的主要使用者。材料使用者往往把成本控制看得非常淡薄。在生产使用过程中随心所欲,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4 不能及时的进行材料成本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原因

大多数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材料成本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不能及时了解材料的动态成本, 直到项目完工后才能核算出项目的实际材料成本, 但已为时已晚。

2 工程材料成本控制的措施与途径

材料成本控制分为材料采购的前期控制、使用过程中的控制、使用后的成本分析、总结。

2.1 材料采购的前期控制

2.1.1 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项目部全员成本控制的意识

对项目全体人员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和培训, 统一思想, 提高成本意识, 强化对采购成本的理解, 切实做到考核有指标、消耗有定额、成本有核算、质量有合格证和效益有提高。

2.1.2 加强业务知识或业务能力培训, 提高项目部全员材料管理理论知识水平

从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开始学习, 从材料基础知识、最基本试验方法及指标等学起, 循序渐进, 做到认识科学, 走进科学, 才能达到科学化施工。其他材料人员强化自身知识培养及素质培养工作, 使材料工作做到全员管理、全程跟踪、全体监督, 做到科学化材料管理。

2.1.3 科学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是材料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

工程施工前首先要进行施工节点排序, 施工节点排序完成后, 然后再计划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等, 这就要求材料的采购计划一定要准确及时。材料计划的准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材料的采购进场及使用, 甚至影响工期。材料采购计划是材料采购的重要依据, 因此科学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对项目材料成本控制相当重要。正确及时地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可以有效地保证材料采购的计划性, 杜绝盲目采购, 避免物资的超出和积压, 从而避免浪费。

项目材料使用总计划的编制由项目总工 (技术负责人) 主持编制, 由工程技术处根据施工图纸中的实物工程量、施工组织设计等编制。材料使用计划编制一定将材料考虑全面, 工程材料包括:大宗材料、机械所用柴汽油、辅助材料等。如项目材料中大宗材料包括水泥、钢材、碎石、砂、土工材料、烧火油、黏透层油、沥青、矿粉、柴油、汽油、特殊钢材、锚具、支座、波纹管、防水板等。

2.1.4 市场调查

首先对市场展开调查, 具体了解有关供应商的社会环境、信誉、供应能力、物资价格、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等情况。然后调查各生产厂商, 被调查的厂家及供应商应能提供出有效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生产许可证等资质证明材料的复印件, 以及产品介绍、质量检验报告、产品价格及运输费用和售后服务等书面资料。同质量、同品牌的材料采取就近或以生产厂家为首选供应方, 其次为厂家授权的一级代理商, 主要调查清材料供应厂商所供应材料质量、信誉度、年生产能力、供货能力、生产厂址、联系方式, 有时还需调查清楚材料供应厂商原材料供应链, 有无重大债权等问题。

2.1.5 材料招标、合同单价的确定

根据集团公司材料管理办法, 大宗材料 (金属材料、水泥、钢绞线、锚具、橡胶支座、混凝土外加剂、沥青、土工防水材料) 或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万元以上的材料采购必须实行招标采购, 不具备招标采购条件的实行比价、议标采购。由材料处负责编制大宗材料的标书, 要求材料标书必须写明所使用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使用地点、供货方式等。标书编制好后上传公司审批及集团公司审批, 经审批完成后才能进行材料招标。招标完成后根据材料招标情况进行合同的签订。不能招标或议标的材料合同单价确定时, 必须通过项目部会议的方式确定。注意谈判技巧, 材料使用数量尽量降低价格。在满足质量的前提条件下, 能用下面层的碎石坚决不用上面层的碎石。

2.2 工程材料使用过程中控制

2.2.1 材料进场验收

材料进场后, 材料主管、现场负责人、收料员及试验人员共同参与验收。首先对进场材料名称、进场材料数量、规格型号等要求先作一初步了解, 对所进场材料做到心中有数, 必须做到三验收:验质量、验数量、验规格。

(1) 验质量:材料进入现场后, 材料收料员先做外观验收, 包装是否破损, 大型构件或罐装成品材料是否包装或包裹密封、铅封是否完好、有无泄漏等, 以书面形式 (《材料试验申请单》) 通知试验部门等待质量验收数据。待试验部门出具材料进场验收单后, 会同材料主管、现场负责人进行数量验收。如水泥、沥青、碎石等, 当场当天能完成质量试验工作的一定在试验室试验完成后再验收数量。

(2) 验数量:数量验收一般通过过磅验收, 个别验收以点收数量为准。过磅验收时, 应先询问货车司机预测货物数量, 防止超重造成地磅压坏等不必要的损害。目测货物周围人员及车辆有无作弊嫌疑, 一经发现严禁上磅, 嫌疑排除后再上磅验收数量。

钢筋等无法在当天完成试验的大宗材料, 在数量验收完成, 货主签字, 对数量确认后, 先入库保管, 所有试验完成后再通知现场负责人领用。

(3) 验规格:对于目测能大体分开的材料, 及时通知试验室检验, 完成后再分类堆放。如水泥、沥青无法目测的材料, 根据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合格证及材料质量证明书所说明的材料规格进行验收, 验收完成后材料供应商签字确认。一旦发现所材料供应商所提供的规格与所使用规格不相符, 马上通知现场停止使用, 及时通知材料供应商及材料主管, 将规格不相符的材料清除施工现场, 并与合格材料分开堆放。

2.2.2 材料试验

(1) 施工常用材料的检测原则:公路施工首先要把好材料质量关, 合格优质的材料加上成熟的工艺和熟练的技能, 才能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对公路施工常用的材料进行选择时, 首先要知道材料必检的项目, 才能对材料合格与否作出正确的判断。施工常用材料的检测原则如下。

钢筋原材料:拉力试验、冷弯试验、反复弯曲试验;钢筋焊接 (搭接焊) :抗拉试验;水泥:胶砂强度、安定性、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砂: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 必要时需做表观密度、紧密度、堆积密度;碎石或卵石:筛分析、含泥量、针片状含量、压碎值, 必要时需做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减水剂:固体含量、减水率、泌水率、抗压强度比、钢筋锈蚀, 必要时需做含气量、凝结时间、坍落度损失。

(2) 施工常用材料的检测频率

钢筋原材料检测应以同厂别、同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 每60t为一验收批, 不足60t时, 按一验收批检测, 钢筋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各项试验, 如有一项不符合钢筋的技术要求, 则应取双倍试件 (样) 进行复检, 再有一项不合格, 则该验收钢筋判为不合格。袋装水泥装检测应以同一水泥厂、同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场日期的水泥, 200t为一验收批, 不足200t时, 亦按一验收批检测;散装水泥:应以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 以一次进厂 (场) 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 但一批总量不得超过500t。同时, 还要注意水泥的有效期 (一般为3个月, 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 , 过期必须做复检, 连续施工的工程相邻两次水泥试验时间不应超过其有效期;砂、碎石及卵石:检测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 每400m3或600t时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或600t时, 按一验收检测;石油沥青检测以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一标号, 每20t为一验收批, 不足20t时也要按一验收批检测;外加剂必须有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书, 内容包括:厂名、品名、包装、质量 (重量) 、出厂日期、性能合使用说明, 使用前应以每次进厂的数量进行性能的检测。

2.2.3 碎石运输费用的控制

材料运输费用主要指碎石、砂或天然砂的运输费用。因此选用合理的运输车辆、合理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方法对材料的成本控制影响巨大。在碎石运送过程中, 往往出现管理漏洞, 因其随意性较大, 机动性强, 最难控制。可以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严格有效的运输管理办法, 防止材料运输过程中无形增加成本。

2.2.4 施工过程中各施工环节的控制

从材料进场堆放、存储、上料、拌合、装车、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控制, 提倡节约, 杜绝浪费。

3 工程材料使用后分析

3.1 未完工工程定期进行材料盘点、成本分析与核算

着重盘点分析一个月来工程材料的总体使用情况。充分盘点分析现场未完的分部工程材料用量或出库量, 核实各施工处材料使用量与材料供应部门的采购量是否相符, 计算节超, 分析原因, 在剩余工程中严格控制施工环节和施工工艺。

3.2 已完工分部分项工程材料成本分析

着重盘点分析已完工分部分项目工程材料使用数量、采购数量, 与计划采购数量对比分析, 分析原因, 总结出问题, 通过总结出问题, 改进工艺或施工方法, 杜绝浪费, 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材料成本控制任重而道远, 需要我们每个人从一点一滴做起, 共同参与, 共同监督, 尽量使用新工艺、新材料,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科学管理, 为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2]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 篇5

建筑工程由于涉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法律、法规对其原材料及施工质量控制做出了有别于一般商品的专门规定,为了便于施工、监理、业主掌握有关规定,在此将分散于各技术标准文件中的主要原材料及施工试验质量控制合格判定进行分类归纳,以供各方参照。

一、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以下简称进场)使用前除应由供应商提交相关的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外,还应按工程设计要求、合同约定、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对规定的品种、参数,按一定的规则抽样检验,称为进场检验。

1、钢筋:钢筋进场检验以同牌号、同规格、同一出厂检验合格证不超过60t为一批,抽检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冷拉伸长率、弯曲性能四项指标;对有一、二级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进场检验某一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则应根据不同种类钢筋的抽样方法从同批钢材中再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该项目的检验,如仍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必须在监理见证下退货,并将相应记录归档备查。加倍取样复验合格的,属合格材料。

2、水泥:进场检验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抽检强度、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等指标。

当水泥初凝时间或安定性指标不符合有关标准时为废品,应在监理见证下退货,并将相应记录归档备查;终凝时间、细度不符合标准规定或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规定的指标时为不合格品,不合格品应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施工试验质量控制:

1、结构混凝土强度试件

1)标准养护试件

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的基本原则是:每一个工作班,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注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特殊部位、品种取样从其特殊规定。标养试件脱模后应在相对湿度>95%,温度(20±2)℃的条件下标准养护至28天龄期进行试验,一组三块试件,其强度代表值按下列规定确定:

a、取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b、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c、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无代表值,不参与验收批评定。

结构构件的标养混凝土强度合格与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每一个验收批中各组试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对参建的各方有预警作用,但不是最终结论。

当验收批混凝土试件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5.0.6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a、经返工重做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b、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c、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d、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2)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

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对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其数量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用与结构实体相同的养护方法。当其龄期达到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所对应的等效龄期时进行试验。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取值规定与标养试件相同,结果宜乘1.10的折算系数。其合格评定及其后续验收流程与标准养护试件完全相同。

3)拆模试件:拆模试件强度仅作为控制施工进度用,不参与结构混凝土强度评定。

2、砂浆试件

砂浆试件取样按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取样一次。

建筑地面水泥砂浆强度试件,按每一层(或检验批)不应小于1组,当每一层(或检验批)面积大于1000㎡时,每增加1000㎡应增做一组试件,剩余不足1000㎡的按1000㎡计。当配合比不同时,应相应制作不同试件。

同盘砂浆只应制作一组试件。

砂浆强度应按验收批进行评定,配合比和原材料基本相同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划分为同一批。基础和主体(多、高层建筑按施工组织设计划定)各作为一个验收批。一个验收批的试件组数原则上不少于3组。

每批试件抗压强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同一验收批砂浆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砂浆试件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

2)当同一验收批只有一组试件时,该组试块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砂浆强度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的试件抗压试验结果为准。

当砂浆强度验收批不符合要求时,同样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5.0.6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3、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接头

凡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的受力钢筋均应有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其被连接母材质量检验结果均须符合设计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在工程开工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不合格的应改进工艺或更换焊工后重新送检。

不同形式的钢筋接头其力学性能检验应从外观检查合格的成品接头或制品中按批随机抽取试件分别作拉伸、弯曲或抗剪等检验,其批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凡钢筋牌号、直径及尺寸相同的焊接网和焊接骨架为同一验收批,且每300件为一批,一周内不足300件亦按一批。

2)闪光对焊以同一台班,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牌号、同直径的钢筋焊接接头作为一批,当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时,可在同一周内累计,若累计仍不足300个接头,则亦按一批。

3)钢筋电弧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以同牌号钢筋、同接头类型不大于300个接头为一批。在房屋结构中,按不超过二楼层中300个同牌号钢筋、同型式接头为一批,不足300个仍按一批。

4)钢筋电渣压力焊和钢筋气压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以同牌号钢筋不大于300个接头为一批;在房屋结构中,按不超过二楼层中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为一批,不足300个仍按一批。

5)预埋件钢筋T型接头以300件同类型预埋件为一批。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不足300件时亦接一批。

6)钢筋机械连接以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不超过500个接头为一批,当现场检验连续10个验收批一次抽样合格率为100%,验收批的数量可为1000个接头(现场安装同一楼层不足500个或1000个接头时仍按一批)。

钢筋焊接接头、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制品(焊接骨架、焊接网片及预埋件等)力学性能各项目的检验结果判定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及《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的要求。即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电弧焊接头、电渣压力焊接头、气压焊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均应符合下列要求:

1)3个热轧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牌号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HRB400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570N/㎜2;

2)至少应有2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应呈延性断裂。

当达到上述2项要求时,应评定该批接头为抗拉强度合格。

当试验结果有2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或3个试件均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则一次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2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应进行复验。

复验时,应再切取6个试件。复验结果,当仍有1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有3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应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注:当接头试件虽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但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可按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之外,呈延性断裂同等对待。

闪光对焊接头、气压焊接头进行弯曲试验时,当试验结果弯至90°有2个或3个试件外侧(含焊缝和热影响区)未发生破裂,应评定该批接头弯曲试验合格。

当3个试件均发生破裂,则一次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当有2个试件发生破裂,应进行复验。

复验时,应再切取6个试件。复验结果,当有3个试件发生破裂时,应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注:当试件外侧横向裂纹宽度达到0.5㎜时,应认定已经破裂。

机械连接接头当3个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符合要求时,该验收批评为合格。

如有1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中如仍有1个试件强度不符合,则该验收批评为不合格。

上述焊接及机械连接接头复验合格的应予验收;复验不合格的应返工重做,重新取样检验;或按设计单位正式出具的加固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三、其它质量控制措施:

建设部为加强建筑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样、材料的真实可靠,规定上述试件应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取样,并送至有资质的对外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 篇6

工民建中绝大部分民用住宅以及办公楼等工程建筑物以及构筑物的结构安全、防渗、防寒等大多数是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所承担,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原材料的质量与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的关系有如鱼与水的关系,务必保证前者的质量,后者才能有保证。因此,在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1、水泥

进施工场地的水泥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应对其货号、品种强度等级、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对水泥质量有疑问时,必须抽样进行复查,检测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安定性等性能,严格按照试验结果确定其是否适合投入使用。其中,凡强度低于水泥强度等级规定的指标,或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烧失量和混合材料掺加量四项指标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时,都视为不合格产品,拒绝进场。另外,试验报告中还应包括除28d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

2、骨料

进场骨料应按产地、品种、规格,批量取样进行试验检测。检测的主要指标为颗粒级配、密度、表观密度及含泥量等,必要时还要检测碱活性及石料的针片状含量、软弱颗粒等指标。不得采用风化砂、特细砂、铁路道渣石作混凝土骨料,更严禁用不同来源的砂、石掺杂混合料作为骨料材料。根据实际的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当中,相关指标要点有:混凝土施工所用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

3、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施工工艺气候条件以及工程对混凝土的性能的要求,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级别、配合比例;另外需注意的是进场外加剂必须具有质量证明,需对其进行抽样检查,确认对混凝土质量无有害影响时,方可投入施工使用。在储存方面,外加剂需分别存储,避免受到污染,保证其质量性能的稳定性。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1、浇筑前的质量控制

(1)结构用混凝土在施工前应有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施工中原材料有变化时,应重新申请试配。配合比通知单应附配套的砂、石、水泥、外加剂及配合比试块强度试验单。

(2)混凝土的塌落度应严格按试验报告中的塌落度标准控制,严禁随意增加用水量。

(3)浇筑混凝土前应再次检查施工面的准备,确保模板和钢筋位置、标高、截面尺寸与设计相符,且支撑牢固,拼缝严密。

2、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坚持开盘鉴定制度,而且每天都应根据原材料情况进行调整。

(2)加强旁站监督,严格控制浇筑质量,检查混凝土塌落度,重点监督在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的现象,不合格的混凝土要坚决退回。

(3)检查振捣情况。振捣过程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除检查漏振外,重点关注过振等不良振捣,避免出现内部蜂窝、孔洞等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

(4)泵送混凝土应保持连续工作,如必须间歇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由于一般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45分钟,所以,允许中断时间也不能长于45分钟。

(5)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还应监督混凝土的倾落高度,具体为: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竖向结构倾落高度不应超过3m;否则就应使用串筒、溜槽,使混凝土沿其下落,同时保证混凝土在出口处的下落方向应垂直于楼层或地面。

(6)保证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和光洁度达到要求,为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和光洁度达到要求,使用优质的模板和合理的施工工艺是关键。另外,模板拼缝、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模板拼缝不严密,往往会产生漏浆,严重时造成新浇混凝土表面产生露石等现象,影响新浇混凝土的质量。我们经过多年摸索发现:模板缝在0.5cm以下,采用黄油水泥拌和物补缝;当模板缝小于1cm而大于0.5cm时,采用快硬性砂浆封堵。模板的刚度是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的先决条件,模板在重复使用前应进行模板刚度校准,对变形过大的模板应停止使用。

3、施工后的质量养护

施工结束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成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点环节。监理人员应当对此环节重视起来。当工程出现问题时,监理人员必须对此作出补救措施或者要求拆毁进行重施工,直到混凝土构件达到应有的强度要求。混凝土成型后,如养护不良,混凝土构建长期暴露于外面,表面的湿度经常发生剧烈的波动变化,受到风吹日晒,表面的水分蒸发过快,热胀效应,出现混凝土工程的裂缝现象;或者水分蒸发产生的体积收缩受到地基的约束,产生干缩裂缝情况,这些都是由于没做好养护工作导致的。为了尽量减少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问题,必需注意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或尽早地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以在最合适的时机适当采取补救措施,所有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都应当随时监控混凝土的配制、搅拌、浇筑和养护这些过程。通过多年的施工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预防措施:

(1)砂石含泥量不能过大,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以及粉砂的用量,监控振捣工艺的质量,尽量使用二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提升混凝土构件的整体质量。

(2)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以方便施工的顺利进行。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工作,避免混凝土构件的曝晒,并定期的适当洒水,保持其湿润。另外,大面积滴混凝土构件适宜“浇筑一段养护一段”的原则。

(3)要想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人的质量意识也是很重要的。为此,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外,还需要根据工程特点,禁止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对不懂装懂,图省事、碰运气,有意违章的行为必须及时制止施工单位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质量监督机构,对施工中的主要原材料,诸如钢材,水泥粉煤等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凡不合格品,一律不得用于工程,混凝土拌和物不合格,一律不得入仓,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总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时有发生,但我们应该坚信,只要在施工中施工人员能够掌握好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的要点,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关键问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从而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建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实施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2】张丁.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26期.

浅谈施工企业关于材料的成本控制 篇7

施工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 工程成本中材料费用占的比重很大 (一般占70%~80%) , 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 考虑到材料费占建安费的比重极大, 应作为重点予以准确把握。材料成本是由材料的消耗量与材料的采购成本两个因素构成的, 因此控制材料成本就有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和控制材料消耗量两个方面。根据材料的来源可分为两个方面:1) 施工企业自购的工程材料即乙供材;2) 由业主采购的材料即甲供材。

1 乙供料

“乙供料”是指在建筑施工中由承包商自己与材料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及付款, 购买的材料在该工程中使用。材料价格及数量风险都由承包商自己承担, 承包商根据工程进度决定所购材料的品种、价格、数量。承包商在工程中的材料成本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1 材料价格的控制

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 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从源头抓起, 坚持廉价采购, 用预算价格来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对于没有预算价格的材料, 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设法提高甲方确定价, 及时调整采购价。对于市场价格上涨的材料严格按合同价执行, 对价格下调的材料实行重新定价或更换供应商及分包商, 以减少支出。货比三家, 择优购料, 合理组织运输, 就近购料, 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以降低运输成本。根据施工程序及工程形象进度, 周密安排分阶段的材料计划, 合理确定进货的批次批量。

1.2 材料使用量的控制

在施工现场合理堆放, 减少搬运和倒运等中间环节的损耗, 对各种材料坚持余料回收、废物利用。严格控制好材料消耗定额, 对钢材、木材、水泥等用量较多的材料, 用“限额领料单”的方式来落实。改进施工技术, 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 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 加强周转材料管理, 延长周转次数等。

2 甲供料

“甲供料”是指在建筑施工中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材料供应和管理核算, 或者是指业主与承包商之间材料供应和管理核算的方法。它的实际操作流程是:由业主与承包商签订一份材料供应及价款结算合同, 合同中规定承包商在施工项目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由业主统一购入, 材料价款的结算按照合同中规定的价格结算, 数量按照业主调拨给承包商的数量结算。

2.1 价格控制

整个工程项目的材料均由业主统一购入, 在内部质量管理比较科学的施工企业, 这样对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有了最基础的把握。根据承包商提供的预算进度, 决策制定出最佳经济批量, 可以明显地降低采购成本, 而且批量采购也比分散的零星采购有更多价格折扣上的优惠。对承包商而言, 因自身的规模限制, 采购人员的素质和进货渠道信息不足, 采购的材料不能保证价格上的优势。

2.2 材料的风险

对业主而言, 只需承担价格上的风险, 而不承担数量风险。材料的短缺和毁损风险均由施工单位承担。对施工单位而言, 甲供材料可以降低管理成本, 在管理比较科学完善的企业, 有了甲供材料, 可以实现月末“零库存”的理想库存状态。

2.3 成本的确定

虽然从管理和成本的角度来看, “甲供料”有许多优点, 但是甲供材料方法的运用也存在不合理之处。首先甲供材料由业主统一购入后, 由材料部门填制材料调度单将材料调拨给承包商, 施工企业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材料出入库频繁, 需要由材料管理部门专门处理材料的出入库情况, 做好材料消耗台账, 月末根据材料部门的材料消耗报表来计入成本。在整个施工阶段, 根据施工进度消耗, 预算部门一般会编制一个暂估成本给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据以编制报表暂估入成本。也就是说业主对于材料按估计计入工程成本, 发出的材料由各分包商使用, 因此, 业主无法掌握材料的使用情况, 业主在没有与承包商结算前无法掌握材料的消耗程度, 不能确定工程实际成本。

3 施工材料核算的管理

3.1 施工图估计

施工估料是工程项目现场材料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 以管道专业为例, 就要根据施工图纸的直管线的长度、材质、规格、管配件型号、数量等, 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材料、配件等, 不单主材, 所有辅助材料的估料也必须有计算依据、计算过程书。采取这种方法所作的施工估料才能把好现场材料成本管理的第一关。

3.2 分类估料审核

运用分类法进行估料审核是企业材料分类管理的一种方法。运用到建筑安装施工企业, 作为对工程项目现场施工估料的审核, 就是对施工所使用的各种材料, 按其需要量大小, 占用资金多少结合重要程序分为A, B, C三类, 审核估料时采取不同的方法, 据安装工程材料的特点, 对需用量大、占用资金多、专用材料或料难度大的A类材料, 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 逐项进行认仔细的审核, 做到规格、型号、数量完全准确。对资金占用少、用量小、比较次要的C类材料, 可采用较为简便的系数调整办加以控制。对处于中间状态的通用材料、资金占用属于中等的材等B类材料, 估料审核时一般按常规的计算公式和预算定额量确定。

3.3交底工作

做好技术质量交底的同时做好用料交底, 就安装工程而言, 其主要专业有设备、电气、管道、通风空调、金属结构制作安装等。同时, 由于工程建设的性质、用途不同, 对于施工项目的技术质量要求、材料的使用也有所区别, 因此,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除了熟读施工图纸, 吃透设计思想并按规程规范向施工企业作业班组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外, 还必须将自己的施工估料意图灌输给班组, 防止班组下料时长料短用、整料零用、优料“劣”用, 做到物尽其用, 杜绝浪费, 减少边角料, 把材料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3.4限额领料

周密要料计划, 执行限额领料, 根据施工程序及工程进度周密安排分阶段的要料计划, 这不仅是保证工期与作业的连续性, 而且是用好用活流动资金、降低库存、强化材料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在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下尤为重要。项目经理部必须准确把握工程进展的情况, 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和预测能力, 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施工的进度问题, 同时, 要严格执行限额领料, 在下达施工任务书中, 附上完成该项施工任务的限额领料单, 作为发料部门的控制依据, 防止错发、滥发等无计划用料, 从源头上做到材料的“有的放矢”。

3.5及时、完整地办理签证及变更手续

及时、完整地办理签证及变更手续。工程设计变更和增加签证在项目施工中会经常发生, 工程变更时, 往往会造成材料积压, 这是由于备料在前、变更在后所致。项目经理部在接收工程变更通知书执行前, 应有因变更造成材料积压的处理意见, 原则上由业主收购, 否则, 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材料积压, 无端地增加材料成本。

参考文献

[1]纪文平.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 (1) :21-23.

[2]乔艳梅.浅谈施工企业施工成本的控制[J].山西科技, 2009 (2) :12-14.

[3]阳松云.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材料成本控制[J].城市勘测, 2006 (5) :35-36.

[4]张君壮.浅谈公路项目材料管理[J].山西建筑, 2008, 34 (35) :205-206.

同步碎石施工工艺及材料控制 篇8

从对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的角度来看,与其他的技术相比,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并没有对施工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为了提高养护性能,充分发挥这种新技术的优势,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条件。首先,要对公路表面损伤进行诊断,明确将要进行修补的要害问题,保证基层强度较好;充分考虑沥青结合料和骨料的质量标准,比如其润湿性、粘合性、耐磨性、抗压性等;在技术规范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摊铺操作;正确合理地选择材料,确定级配,正确操作摊铺设备。

1 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工艺

1.1 常用的结构

普遍采用间断级配结构,碎石封层所用石料粒径范围有严格要求,即等粒径石料最理想。考虑到石料加工的难易程度及路面防滑性能的要求不同,可2~4mm,4~6mm,6~10mm,8~12mm,10~14mm等5档,比较常用的粒径范围为4~6mm,6~10mm这两种,而8~12mm和10~14mm两档主要用于低等级公路过渡型路面的下面层或中面层。

1.2 根据路面平整度情况和抗滑性能要求确定石料的粒径范围

一般路面养护进行一次碎石封层即可,在路面平整度较差说可选用适宜粒径的石料作为下封层找平,然后再做上封层。碎石封层作为低等级公路路面时须2层或3层,各层石料粒径应互相搭配以能产生嵌挤作用,一般遵循下粗上细的原则。

1.3 路面清扫

封层前要对原路面进行认真清扫,对路面上的污物及浮尘要彻底清理干净,以保证黏合料与原路面的结合。作业过程中应保证2台以上的胶轮压路机以便在沥青温度降低之前或乳化沥青破乳后能及时完成碾压定位工序。另外,封层后即可通车,但在初期应限制车速,车速限制20km/h,待2h后可完全开放交通,从而防止快速行车造成石子飞溅;通车2天后要迅速把封层完的路段上未粘结的石料清扫干净,以防止其与粘结好的石料经常摩擦,破坏路面的摩擦力。

1.4 沥青温度

使用改性沥青作为粘结料时,为保证雾状喷洒而形成均匀、等厚度的沥青膜,必须保证沥青的温度在150℃~160℃范围内。

1.5 喷洒高度

同步碎石封层车的喷油嘴高度不同,所形成的沥青膜厚度及沥青重叠情况会不同,通过调整喷嘴高度以及碎石封层车液压顶杆的高度来使得沥青膜的厚度符合要求。

1.6 行走速度

同步碎石封层车行走速度决定沥青膜的厚度及均匀度,所以应以适宜的速度均匀行驶,在此前提下石料和粘结料两者的撒布率必须匹配。

1.7 原路面补强

作为表处层或磨耗层的碎石封层,其使用条件是原路面平整度和强度满足要求。所以在施工前要把原路面病害处理彻底,不能有网裂、沉陷、坑槽等病害。

2 同步碎石封层的材料及设备

2.1 粘结料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的领先性能很高,但对适用沥青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可以使用不同的沥青结合料,如软化纯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乳化沥青、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稀释沥青等,热沥青主要由于大规模封层。

2.2 石料

碎石要求经过反击破碎(或锤式破碎)得到的碎石,针片状石料严格控制在15%以内,几何尺寸要好,不含杂质和石粉,压碎值小于14%,对石料酸碱性无特殊要求,并严格经过水洗风干,保证其干燥度,并要准备好防雨措施,防止石料雨淋。

2.3 同步碎石封层设备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的主要是同步碎石封层车,与1辆同步碎石封层车配套的主要机械设备有40加长臂型以上装载机1台、石料加工清洗设备1台、石料筛选设备1台、12~16t胶轮压路机2台、8t以上水车1台、路面除尘设备(空压机)1台、小型铣刨设备1台。25t热沥青加(保)温车1~2台、(乳化)沥青运输车若干台。在同步碎石封层车的使用上,该项技术对操作手的要求较高,操作人员必须懂得机械的工作原理,同时操作要相当熟练,否则将铺不出高质量的路面。

2.4 同步碎石封层车的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同步碎石封层车的结构设计可以在稀浆封层车的基础上进行,根据碎石封层技术的特点,要求同步碎石封层车应该具有加温、喷洒、石料撒布和计量等功能。同步碎石封层车从结构上可以分为行驶底盘部分、作业部分和控制部分。行驶底盘部分完成机器的行驶任务,并支承其它部分的重量,要求工作速度能够精确控制并达到恒速;作业部分完成作业过程中各种物料的存贮、输送、喷洒、撒布等任务,这部分可以由给料系统、气路系统、摊铺系统、动力传动系统等组成;控制部分完成对车辆速度、给料速度、各种物料计量、粘结剂保温等的控制,是同步碎石车的关键部分,要有合理的粘结剂喷洒装置,保证对喷洒量及其均匀性进行精确调节与控制;要有先进合理的沥青温度控制系统;还要能够精确调节和控制碎石的撒布量及其均匀性,以保证粘结剂喷洒与碎石撒布要高度保持一致。在目前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中,乳化沥青及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同步碎石封层车可以将粘结剂的喷洒与石料的散布同时进行,相比于传统的石屑封层设备来说必须解决一些关键技术,以完成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

3 结语

通过室内试验及铺筑试验路表明该项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各种路用性能指标均符合现行规范要求。该项技术对石料具有较宽的适用范围,有利于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经封层的路面寿命可达5年以上。该项技术成本低,延长了公路的维修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施工方便、快捷,开放交通迅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已在山东省、辽宁省、吉林省、广西自治区以及河南省得到大量应用应用,我处现已完成同步碎石封层施工面积达550余万平方米,其它省市也已完成5100余万平方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该项技术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期。与此同时,公路养护工作成为了公路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步碎石封层具有强度高、表面粗糙、防滑、不透水、耐久性好、防止雨天行车水雾等优点。在欧美各国已广泛用于各等级路面,在国内尚属新型的养护技术。

高速公路原材料施工质量控制 篇9

处于21世纪的我们在享受高科技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也面临着日益频发的自然灾害和工程质量事故, 其中高速公路的质量最为关键。高速公路的原材料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 在多年的材料质量控制实践工作中, 工程人员深知工程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因此, 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 应建立系统的施工材料质量管理体系, 严格贯彻落实高速公路原材料的质量标准, 规范施工现场管理, 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避免或者减小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1 影响高速公路原材料质量的因素

(1) 随意堆放原材料, 没有任何秩序, 没有设置相应的标识牌, 外加管理不到位, 特别是常用的施工材料水泥、钢材等如果受潮或者被腐蚀, 性质将会发生改变, 造成原材料的严重浪费。

(2) 原材料检验不及时, 漏检现象时常发生, 以不合格材料冒充合格材料投入生产使用, 给工程质量带来了巨大影响。

(3) 一些用于填筑路基的土质材料, 没有进行相应的土壤检查判断, 特别容易留下路基质量隐患。

(4) 一些施工材料没有按照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采购, 尤其是钢筋等主要材料, 如果焊接焊缝不合格或者未及时进行检测控制, 将会引起工程质量事故。

(5) 对于涵管、预制大梁等半成品材料没有进行及时检测, 为了追赶工期直接将其安装在构造物上, 也将会带来无法估量的工程质量事故。

2 高速公路常用材料的检验内容

原材料是高速公路的物质基础, 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 因此, 一定要落实质量控制的各项工作, 使用优质的施工原材料, 辅以科学、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精湛的施工技术, 切实保障高速公路质量。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钢材、水泥、粉煤灰、砂、碎石、回填土和石油沥青等, 首先应该明确材料的检测项目, 才能正确判断材料合格与否;其次, 应该掌握材料的检测频率, 具体内容如下。

2.1 高速公路常用材料的检测项目

(1) 钢筋原材料:拉力试验、冷弯试验、多次重复弯曲试验。

(2) 水泥:检测胶凝强度、稳定性、初始胶凝时间、最终胶凝时间。

(3) 钢筋焊接:抗拉试验。

(4) 煤粉灰:检测细度、需要水量比例和烧矢量。

(5) 砂: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挤压标准值。

(6) 碎石:在砂检测项目的基础上, 还应进行针片状含量的检测。

(7) 回填土料:液塑限试验、击实及回弹模量、承载比试验。

2.2 高速公路原材料的检测频率

(1) 钢筋原材料的检测应以相同厂家、炉编号、交货状态和相同进入施工现场时间, 每60 t为一个验收批次, 如果少于60 t时, 根据一个验收批次进行检测, 有序进行钢筋的物理和化学成分的各项检验, 如有任何一项不符合钢筋的技术指标, 须再取两倍样本进行复检, 如果仍有一项指标不合格, 那么最终验收钢筋的判断结果就是不合格。杜绝使用不合格的钢筋, 同时做出配套的处理报告, 规避不合格原材料掺杂至其余批量中。

(2) 用袋包装水泥的检测应该以相同水泥厂家、标号、生产时间和相同进入施工现场时间, 每200 t为一个验收批次, 少于200 t时, 仍应按照一个验收批次进行检测。

(3) 散装水泥应以同一水泥厂家生产的相同品种和标号的水泥, 以一次进入施工现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 保证一批总量小于500 t。另外, 还应检查水泥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 这主要是因为水泥有效期一般较短, 主要在三个月内, 格外注意硅酸盐水泥的有效期在六个月内, 对于超过有效期的水泥一定要进行复检, 且保证不间断施工的工程相邻两次水泥的检验时间不超出有效使用期。

(4) 砂、碎石的检测应以相同产地、规格和相同时间进入施工现场的每400 m3或者600 t为一个验收批次, 少于400 m3或者600 t时, 也应按照一批次验收检测。

(5) 石油沥青的检测应以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一标号, 每20 t为一个验收批次, 少于20 t时, 也应按照一个验收批次进行检测。

(6) 粉煤灰的检测应以200 t相同等级, 同一厂家的粉煤灰为一个验收批次, 少于200 t时, 也应按照一个验收批次完成检测, 对于粉煤灰的计量按照干灰标准进行重量计算。

(7) 对于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土方的压实程度的检测, 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采用合理的方法, 待压实层表面没有车轮痕迹时, 每2000 m3检测8处, 不足2000 m3时, 保证至少检测两处。

(8) 外加剂一定要配备生产厂家的质量合格证书, 质量合格证书中应清晰注明厂家名称、产品名称、包装情况、质量、出厂时间和使用说明书, 使用外加剂之前按照每次进厂的数量检测其性能。

3 高速公路常用材料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据相关统计, 在高速公路原材料方面的经费投入达到工程造价的40%以上。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 降低原材料经费投入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因此, 选择优质、品种齐全、数量充足和经济实惠的原材料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结合多年的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经验, 总结了如下常用材料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计划和施工规范要求, 稳步有序将施工材料运入施工现场, 依据总体平面布置中的具体要求合理分类, 然后堆放, 并准备好防雨覆盖措施, 格外小心易吸潮变质的材料。

(2) 对于涵管、预制梁等半成品构件, 在取得供货商的产品合格证书和检验报告后方可订货, 并进行采样试验, 合理判断其质量是否合格。

(3) 深入调查土料场蕴藏数量及开采、运输条件, 并对水泥、钢筋、沥青、砂砾、生石灰等主要材料进行室内检验, 并配备具体的检验报告。

(4) 注重路基改良土的质量, 首先应进行土场调查、土壤分类、土壤塑性指数等各类指标试验, 同时确定各种用土的重型击实标准。

(5) 保证砼构造物中所使用钢筋的各项指标 (品种、规格和型号) 满足施工文件中的要求, 施工技术标准应与颁布标准相符, 焊条和预埋件的规格、型号、质量一定要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6) 在仓库和施工现场中堆放材料的位置应设置标识牌, 注明种类、产地、规格、检验状态, 保证原材料的可控性, 并做到可追溯性。

4 结语

高速公路原材料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在具体的质量控制工作中, 应加强抽检和检验工作, 有效结合目测和检测, 构建质量保证体系, 并保证其完整, 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 明确材料管理各项工作内容, 制定详细的材料管理准则,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试验标准和检验程序, 在检测工作中坚持科学、严谨、公正的原则, 保证高速公路原材料质量, 促进高速公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守杰.浅谈高速公路原材料质量管理的几点措施[J].江西煤炭科技, 2006, (3) .

[2]刘丽波.浅谈高速公路材料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 34 (5) .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 篇10

一、公路施工企业材料采购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公路施工企业一般都在其公司设置有材料管理部门, 负责工程材料的采购任务, 这种采购管理模式在实际的施工生产运营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各级材料管理部门在按申请计划进行材料采购时, 往往存在多方人员插手现象。经常会有业主、分包方等各方面相关人员直接参与采购行为, 使得本来就分散的采购权更加分散, 这样采购批量小, 价格也会更高, 人为因素加大了材料成本, 影响企业效益。分散混乱的采购模式, 又造成供应商数量偏多、供应渠道极不稳定, 企业没法对供应商的资质和能力作出科学评判。这样的采购模式还可能会导致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权责分配不清, 造成采购材料出现质量问题, 最终使公路施工项目的质量出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二、公路施工项目材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公路施工项目对材料的质量方面有着高标准要求, 但它又不能完全脱离现行公路施工项目材料采购的传统框架。根据物流理论、物流上下链管理和过往公路施工项目材料采购环节弊端致全局成本增加的实例总结来看, 材料采购成本攀升诱因颇多, 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 公路施工项目材料计划不周导致成本过高, 主要原因是对量和价的把握不够以及运输中的细节掌控不足。根据物流过程和线路, 材料计划不周之处大致体现在以下一些细节:多数施工企业在开发环节对材料的需求计划和施工准备阶段的用料计划估算得过于毛躁, 极不准确, 导致后期弥补时困难重重;材料采购对议价的把握力度欠缺、供需双方的短期合作较多以及未将材料供应商引入到自身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所需材料的技术层次上来, 从而导致成本无辜增大;同时运输路线的选择不科学、不合理, 徒增运输成本。在材料进库时, 对质量和数量的把关不严, 导致误差比较大等。

第二, 公路施工项目库存管理不当致成本高。主要涉及材料管理模式、选址和存放周期等。在许多公路施工项目中, 材料管理占库存或引进先进库存管理模式仅仅流于形式、材料堆放点的设置不符合材料特性致使材料发生变化而不能使用, 或对材料存放的选址不科学而引发二次搬运浪费人力、拖延工期。如果材料管理不到位, 常常会出现丢失情况, 仓库中的材料存放过多过久会出现常年占用资金使得库存成本增加等情况。

三、公路施工项目采购环节成本分析

1.材料的调控重心———采购。材料在整个公路施工项目生产要素中占有突出地位, 达到工程造价总额的60%~70%。采购是公路施工项目材料管理的第一站, 它关系到材料的质量、定价、时间的调控和供应商的战略合作, 是连接开发环节和施工环节的中转站。材料采购和管理贯穿施工环节全流程, 通过实施高效的采购管理和质量监控, 对于帮助实现高质量、短工期、低成本的公路施工项目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2.材料综合成本分析。公路施工企业在材料采购环节所产生的成本主要是由公路施工项目在建造过程中因为材料的流转而形成的各种费用所组成, 集中体现在物流的能耗及转化上面, 具体表现为采购材料的成本。这种物流综合成本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 从供应商到施工现场的仓库—材料供应成本, 其中包含材料合同价格和库存管理成本等;第二, 从现场仓库到施工现场—材料施工成本, 主要是指场内二次加工和搬运费用;第三, 从施工现场到施工地仓库—回收处置材料成本, 主要是指各施工工序在生产后对无法再使用的剩余材料的回收再处理费用。第二和第三类材料成本是大型公路施工项目可能会出现的和我们最应该计划去尽量减少和避免的。公路施工企业可以尽量将第二、三类成本的关键控制点前置到第一类成本之中, 在编制材料计划时就需要全面考虑。因此, 着重关注第一类材料成本是施工企业对材料重点规划和分类管理的目标。

3.施工材料特色分析。根据统计, 在整个公路施工项目所需材料之中, 大约有40%的材料能在各项目之间进行通用流转—基本材料, 而依照公路施工项目环境的不同在相同工序上采用不同材料—所特供的专用材料在项目材料总额中占比约达60%。因此, 可以将所有材料大体分为两大类———基本材料和专用材料, 并据此来制定不同的适应自身特点的采购模式。这样分类对于40%部分的基本材料则可以采用大规模的集权采购模式, 有利于增强购买方的议价能力并保障材料质量符合工程标准。

四、公路施工企业材料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途径

(一) 大宗材料集中采购

公路施工企业应如何积极推行集中采购, 真正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 把降低材料采购成本落到实处, 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积极大力推行施工企业材料集中采购,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 集中采购的政策执行不到位, 并不在于其难度有多大, 而是在于执行力的不够。需要企业高层决策者充分认识到集中采购的重要性, 制定相关强有力的的集中采购行政管理办法。 (2) 集中采购的关键之一在于采购计划的制订, 要求计划准确及时, JIT (just in time) 。 (3) 建立针对集中采购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可以找到集中采购实际与预设目标的差距, 提升工作效率以促进目标的早日实现。

(二) 采购环节三阶段循环控制关键点

材料采购和使用贯穿于整个公路施工项目施工之中。根据目标成本控制论原理, 可以将其划分为前端控制、中端控制和后端控制三阶段, 相对应的则是材料供应成本控制、材料施工成本控制和回收处置材料成本控制 (见图1) 。

1. 前端控制阶段—材料供应成本控制。

材料供应成本控制的核心体现在在保障材料质量的前提下, 对价格 (采购综合成本) 的有效调控 (图1- (1) 阶段) 。具体来说, 即根据基本材料和专用材料的所需使用的数量和工期点进行分类采购模式设计, 并在施工场地前期控制过程中合理安排购入模式和运入方式。基本材料的采购模式同传统采购模式相一致, 这种基本材料的购买量相对较大, 通常采用招标方式进行批量购买。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在整个公路施工项目中建立好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跟踪材料质量水平和协商最佳运输流程等措施实现双方成本共赢。

各项目部承建的不同标段, 在施工作业内容、施工工序和施工技术上对材料的需求种类、数量和型号有着不同的要求, 这就给了专用材料生存的空间。所以对专用材料最详尽的需求统计应该以各施工队为末端需求提供单位。

2. 中端控制阶段—材料施工成本控制。

由图1- (2) 阶段可知, 必须选好材料存放点和抓住场地管理要点, 做好材料施工成本中端控制。定点的选择应该符合非雨水汇集和低洼地带, 与施工现场临近, 不破坏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重要的是距离施工现场较近, 能够降低运输成本。材料管理部清点数目收料, 质检部门负责抽样检查, 做好质量监控避免材料合同纠纷。

3. 后端控制阶段—材料回收处置成本控制。

材料回收处置成本是对施工前期预防不足的滞后反应成本 (见图1- (3) 阶段) 。要降低滞后反应成本就必须在采购前期和施工过程中预防得当。施工现场在竣工之后, 可能会存在前期计划出现失误而出现的材料过剩现象, 如果我们能够较早地发现施工进度的材料需求变化情况, 结合好JIT材料管理模式和当地环境保护要求等制定相应措施, 这对过剩问题的解决是有一定帮助的。

(三) 重视信息化管理

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将企业在管理、工程、造价、成本、物资、计划、统计、技术、质量、安全、行政等方面的信息, 经集成并综合处理为企业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 如施工进度、物资供应、成本核算等, 以利于进行实时管理、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增强自身竞争力。各子系统间密切协作, 使各个业务部门都能及时、准确地查阅所需相关信息, 从而使企业达到“管理工作信息化、复杂工作简单化、发现问题及时化、成本核算科学化”的目的。

五、结束语

公路施工企业的材料采购成本控制, 影响着企业能否实现其最大利益, 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据统计资料显示, 在工程施工中, 材料费用通常占总成本费用的55%~70%, 所以材料控制相当重要, 而要抓住材料成本控制必须抓住绝对占比的材料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本文通过对公路施工企业的材料采购流程控制关键点进行分析, 为开辟一种公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

[1]刘航.项目价值链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07, (9) :73-75.

[2]毛洪涛, 汪娟.JIT库存管理方式在工程施工企业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建筑经济, 2009, (3) :102-105.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 篇11

关键词:各级材料管理职责材料成本控制管理

1 公司材料部门的管理职责及成本控制

公司材料部门是整个材料管理的核心,是材料成本控制的关键,其职责对公司整个成本控制起关键作用,所以说如何定位这一级职责是整个管理的重中之重,因为当前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造价的比重一般在75%左右,做为项目材料管理的直接管理部门,其对项目材料管理要从宏观方面进行管理,其成本管理职责主要有:

1.1 主持制定材料管理各项制度和办法,并对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特别是直接管理部门对项目部的材料管理落实情况要制订检查和考核计划,定期不定期的进行督察,只有制度健全且切实可行,使项目和班组有章可循,才能实现材料程序化管理;

1.2 组织对项目大宗材料进行招标。招标采购是降低材料成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在招标中要坚持“六比一算”原则,即:比质量、比价格、比运距、比信誉、比交货期、比付款方式、算成本,同时要坚持阳光采购原则,招标时要邀请上级纪检部门及业主参加;

1.3 组织公司预算核算人员对项目材料使用计划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核。做为计划审核部门要把好这一关,因为材料使用计划是整个材料管理的目标所在,是材料管理的成败所在,只有计划合理,公司材料管理部门才能从宏观方面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定期要对项目材料使用计划的执行和控制情况进行监督;

1.4 对项目根据计划所报的材料采购计划进行审核。根据公司库存合理调配库存材料,坚持先调配再采购的原则,在审核采购计划时要对采购单价进行严格的把关,并对整个项目材料的采购过程行为进行动态监控,采购供方坚持在合格供方名单内选用的原则;

1.5 负责对公司范围内的材料供方进行评审,防止信誉不好的不合格供方进入公司合格供方管理库,合格供方管理坚持以项目评审为主,公司考察备案的原则;

1.6 对项目材料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查。主要审查单价、质量保证条款、供货时间、付款方式、违约处理等各个方面,若对项目所报的合同有异议可以要求项目部重签或更正。

2 项目经理部材料成本控制管理职责

项目经理部是项目材料管理的责任主体,项目经理是材料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只要项目经理部认真履行好材料管理职责,才能使整个材料成本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其主要职责及成本管理有:

2.1 设置材料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配备具有较好职业素质的材料三大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材料采购员、材料保管员、材料统计员和管段技术员(班组)是项目材料管理的关键岗位,依据职责对材料的计划、采购、验收、出入库和使用负责,各责任人在其任职时限内对其材料管理负责;

2.2 认真落实上级管理部门在材料管理方面的制度、办法等相关要求,并根据规定规范项目的材料管理行为,制订材料成本控制措施,督促项目各级部门落实材料管理目标;

2.3 负责安排、部署项目经理部相关部门编制项目材料使用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使用计划编制的依据是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材料使用计划是项目材料采购和供应的依据,主要分班组编制的分部分项材料计划及总工编制的材料总体使用计划,材料计划是实现材料管理动态控制的依据,是材料控制考核评价的依据,编制材料使用计划要求实事求是、厉行节约,做到计划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准确及时。采购计划编制的依据是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按月编制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即编制好的采购计划要经项目经理签字后报公司一级材料部门审批,审批通过方可采购;

2.4 项目部要定期主持召开项目部的材料使用控制分析会议,对造成材料实际用量与材料使用计划有差异的内外原因和改进措施进行审阅,及时寻求纠偏措施,为降低材料成本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

2.5 负责对合格供应商的调查工作,为公司合格供方名单库提供合格的供方资料,材料供方管理也是降低材料成本的关键工作,只有合格的供方才能提供合格的产品,供方管理要实行动态管理,项目部要及时添加新的合格供方,同时对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供方及时剔除出合格供方名单。

2.6 对项目班组材料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包括材料采购、供应管理、材料验收及检验管理、材料库存及发放管理、材料的调拨及现场管理、档案管理,只有对班组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项目材料成本管理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3 班组材料成本控制职责

班组是材料成本控制的现场材料管理直接责任部门,对所有作业班组、劳务队材料的领用、存放、使用、消耗以及余料退库各个环节全面负责。其成本控制管理职责主要有:

3.1 根据项目部下达的材料使用计划以及工程进度情况严格控制现场材料消耗,为此要制定本班组的材料节约目标,对所有工程实体各个部位材料用量进行细化,编制详细的分部分项工程材料使用计划,以此计划为依据做好本班组的材料成本控制。

3.2 根据不同施工阶段材料供应品种和数量的变化调整存料场地,减少搬运,同时要根据施工需要和现场情况有计划地申请项目部材料部门组织材料进场。

3.3 认真执行材料收、发、领、退、回收管理制度,定期组织盘点,做好材料核算工作,同时将材料实际消耗量与材料使用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出现偏差的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4 按项目部规定加强现场材料的管理工作,制定班组现场材料管理细则,对现场材料的数量、质量、存放、使用、节约、损坏、浪费、回收等各方面做出详细规定,建立健全班组现场材料管理责任制。施工班组对材料的领用、现场存放、使用以及余料退库各环节进行全面控制。根据项目部的班组编制要把材料管理责任到人,并按项目部的材料管理考核细则落实本班组的材料管理情况,努力降低材料消耗。

3.5 严格执行材料使用中的动态管理,加强自检,以分部、分项工程材料计划为基础,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即核算材料节超情况,及时办理各种材料核销手续,正确核算材料实际耗料状况,同时要对核算结果认真比较分析,分析主要包括材料节超原因分析、后续工程材料使用注意事项、控制超耗及节约措施,班组核算完毕后向项目部上报分部分项材料成本控制成果。

当然材料成本控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各部门依据各自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材料成本控制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 篇12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所需的材料具有涉及品种多、规格广、消耗量大、核算频繁、使用地偏僻、运输和储存(受道路及施工场地偏远及狭小等因素的影响)成本高等特点,且水电工程施工地点大多远离城镇,给物资供应成本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加之预算定额的滞后性、材料计划管理的不完善、材料使用控制的不规范、材料使用核销的不严谨与不及时等因素,导致材料成本管理的复杂化。所以,做好材料从计划、采购、储存、发放使用与核销等全过程的管理,在保证工程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材料成本,对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降低水利水电工程成本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2 水利水电工程物资成本控制的主要方面

水利水电施工的物资供应,处在物资流通环节的末端,物资材料的使用消耗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它贯穿于针对施工方案进行的物资计划的编制、采购、运输、验收、保管、发放与使用控制、现场材料的回收、材料的核销等全过程的管理,每个环节都是物资成本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

物资材料费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1)价格成本:主要指物资材料的购置价款;影响因素一般为采购时段、采购地域、采购方式及材料生产厂家的选择等。

(2)采购成本:主要包括采购所投入的前期费用、采购过程中的保管费及采用不同采购方式所发生的相应费用等;它是物资管理部门的可控成本。当市场材料价格上涨时,一般除按合同向建设单位(业主)收取的那一部分材料价差外,其余的都要施工单位自行承担,所以,加强材料采购过程的控制,是材料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

(3)运输成本:主要指材料从生产厂家运达使用现场入库前发生的运输及过路过桥等费用(包括中途转运,通常指运杂费);

(4)储存保管成本:指物资入库后至出库前(包括现场回收物资回收入库后至再次出库前)对物资的维护保管投入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人工搬运、维护保管、场内转运、转库、余料保管、现场材料回收等费用;

(5)使用成本:主要指按照设计对材料使用的合理消耗(包括使材料达到使用要求所需合理的辅材消耗);

(6)库存积压成本:主要指长期闲置的物资引起的物资资金的占压、场地、设施及库管人员的投入、材料的二次转场、过期、变质及损耗的损失等;

(7)检验成本:主要指材料的送检及检验费用(送检所需的下料、人员投入、交通费、检验费等)。

3 水利水电工程主要物资材料费用控制的措施

3.1 价格成本的控制

(1)时段性(含政策因素)的价格波动;分析各类物资在一定时段内价格变化的规律性,及时了解市场供需情况及相关政策,利用有效的物资资金,应对变化进行物资储备的合理调整;或寻求确定一定时段内物资供应价相对稳定的长期供应商。

(2)直接选择厂家或区域内的高级别代理供应商,减少中间环节对价格的影响。

(3)批量对价格的影响。对一定时段内价格受批量大小影响的物资进行计划汇总采购或实行集合采购,以增大采购物资批量,克服零星物资采购的机率。

(4)地域性对价格的影响。对长期所需物资采取集合采购,分时段供应:若本区域某类物资材料价格过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行跨区域采购,迫使本区域供应商放弃垄断供应的经营模式。

3.2 采购成本的控制

为降低采购成本,须全面、准确、及时的掌握所需满足使用要求的物资特性和在本区域内、外的供需量及价格等信息,分析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并因地制宜地确定采购模式;针对各类所需物资分别选定满足采购要求的合格供应方,实行集合采购,分时段分批到货;根据物资采购的性质,采取招标或询价(比质比价)等方式实施采购,以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同时对到货前的运输做好衔接安排,避免转运衔接过程中存放保管费用的发生。

3.2.1 坚持物资材料招标和比质比价采购制度

把好物资材料的计划关、价格关、质量关,正确、合理地选择供货商,使整个物资材料采购做到全过程“公开、公正、公平、透明”。

(1)坚持招标采购。招标采购必须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和评标小组;编写标书文件,刊登公告或发投标邀请,接收投标、组织开标、评标和向决策层(招标领导小组)提交评标报告;决策层定标后,由物资管理部门(必要时会同有关部门)与所确定的物资供应方进行最终的技术、商务谈判,拟订供货合同。

(2)比质比价采购。对不适宜招标采购的自购物资,应在选择3家以上供应方,进行比质比价采购,选择最佳供货厂商。

3.2.2 合理科学的编制采购计划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物资需用量(使用)计划的控制与管理是物资成本控制的关键;为了使各类材料供应与需求相适应,必须编制详细、明确的物资需用量(使用)计划。且各类物资计划必须按照管理程序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批后方可实施。材料需用量(使用)计划编制的步骤是:首先由工程技术部门按施工组织设计、图纸及施工预算等,编制年、季、月工程项目(单项工程)主要材料需用明细表;同时提出主材(一般指钢材、水泥、木材三大材)节约指标及措施;再由物资管理部门根据技术部门提出的材料需用计划,在充分考虑库存物资的基础上,做好物资平衡工作,及时编报物资材料采(订)购计划。

3.2.3 材料运输成本的控制

(1)材料进场运输成本的控制。在保障施工生产供应的前提下,采取批量供货;在充分考虑性价比的前提下,实行就近采购;在保障安全及时到货的前提下,选择经济的运输手段。

(2)材料场内运输成本的控制:在材料的供需中,须及时确定各供应点向多个工地供应的物资材料供应量,要在这一系列限制条件下,求得合理调配,使总运费最低。特别要注意是场内布置的选择,合理堆放材料,避免或减少二次搬运产生的费用。要通过运筹学方法来求解,提供最优决策。

3.2.4 储存保管(含维护)成本

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水利施工行业的仓储环境往往较差,为有效降低人工搬运、维护保管、场内转运、转库、余料保管、现场材料回收等费用,须做好如下工作:

(1)合理布局仓储环境,充分利用库容和场地,提高仓库的利用率;按照物资类别和性质,分区、分类按系列存放,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场内转运、转库等费用的发生。

(2)按照各类物资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程度,分类确定一定周期内的库存量;同时,采用寄售、委托修理等管理模式,降低淘汰率高、有效期短及损耗率大等物资的库存,有效地规避库存风险和物资维护保管费用的投入。

(3)建立物资保管明细账,经常核对,做到日清月结,每季度对有维护和时效要求的物资进行一次检查,采用“先进先发、易损先发、有效期短的先发”的原则,保证物资的时效性;对露天存放的物资要堆码整齐,上盖下垫,防止物资因保管不当造成损失;对需维护的物资要及时进行维护保养,避免物资使用性能的降低或丧失,降低物资维护成本。

(4)准确核定材料的使用量,减少现场材料余量,并以相应的施工组织与施工工艺对回收进行再利用,减少回收材料的库存。

3.2.5 使用成本的控制

(1)施工过程中材料内部成本控制

施工过程中耗用材料数量的多少是影响材料成本的决定性因素,制定计划价格,建立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利益分配机制,尽力控制物资材料费用,具体措施如下:

控制材料使用量,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的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部门在签发工程任务书的同时,签发限额领料单一式四份,经计划部门签证后存档,随工程任务书下达到施工部门、队(厂、车间)各一份,一份交发料仓库,作为领料和发料凭证。严禁无计划或计划审批不完善(规范)的物资采购与发放使用。

加强周转材料的管理,延长周转次数。对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要按规定建立实物账卡,加强实物管理,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进行摊销。

对零星材料,采取按总金额控制的办法。

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降低材料的加工损耗。合理利用材料的规格、尺寸,减少加工过程中的损耗。

建立完善的材料成本核算体系,以材料使用核销制度的有效(定期以实际完成工程量进行材料核销)落实,确保材料成本核算体系的有效运作。

(2)施工过程中现场物资材料的使用控制

项目成本最终体现在每一个具体部位的单位成本,因此控制每个仓位的材料、劳动力和设备资源消耗是控制成本的关键环节。

确定控制指标。技术部门依据图纸、现有的加工工艺等确定实际的消耗定额,随月生产计划,下达各分队、各工序的材料消耗限额计划,同时,通过材料管理部门进行配料设计来确定各具体施工部位的材料消耗控制指标,配料分周转性材料和消耗性材料两类,重点控制消耗类的材料,严格施工部位(单元工程)材料使用设计的管理。

规范工作流程。配料单位根据《施工部位(单元工程)材料配料单》完成施工部位材料配置并配送至现场,交由施工队,队专(兼)职材料员负责办理领料交接手续,施工队、班组按《配料单》组织施工。

加强现场监察。加大物资材料使用的现场监督力度,对野蛮作业、不合理用料等现象进行监督整改和处罚,每周定期召开物资材料管理系统会,通报上周的仓位考核情况和监察奖罚情况,以《成本监察周报》的形式公示。

严格程序考核。将周转性材料和消耗性材料分别进行考核。施工周转性材料一次发放到位,合理确定各类周转材料的折旧率(一般钢模板、钢管、多卡模板的折旧率分别为4%,木模板折旧率为20~40%,卡扣件的折旧率为5%)进行核算。消耗性材料一方面随月生产计划分工序制定不同的材料成本限额指标,月底按验收工程量进行总量考核;另一方面按《配料单》逐施工部位(单元工程)进行考核。现场材料管理考核小组坚持“每施工部位(单元工程)考核,现场奖罚,每周兑现,月底清算”的原则。每月底物资管理考核小组对各基层队(厂)的物资材料消耗情况分施工部位(单元工程)、按班组、按定额进行核算,检查物耗控制情况,检查物资使用是否合理、真实、规范,是否按规章制度操作等,做到每一个施工部位(单元工程)、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岗位都有奖罚。

加强现场进度控制,坚持均衡生产。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施工,是保证现场各类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重要保证。施工中按核定的定额把劳力、材料落实到施工部位(单元工程),避免赶工和窝工带来的资源浪费现象。严格执行每天的“两会”,即调度会和碰头会制度,对每天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对每天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使施工项目形成按计划、有步骤推进、施工超计划完成任务的良好局面。

3.2.6 库存积压成本的控制

坚持物资库存“趋零”管理(工程完工后,物资基本零库存的管理理念)。这样有利于资金的运作,有利于减低物资损耗,(储存、保管引起的过期与变质)避免或减少二次转运费用(工程完工后的转场),避免因高质低卖处置(无相应工程可用或转场)而造成的浪费。

采取寄售模式,降低库存风险。联系供应商按照市场价到施工现场对常用物资、易损耗物资进行寄售,降低库存风险。

3.2.7 检验成本的控制

认真区分并掌握各类物资物理及化学性能,在物资入库前进行相应的检验;重点控制抽样物资的数量、检验批次、班次等,避免不必要检验频次与批次,降低检验成本。

4 材料费用的考核与分析

4.1 材料费用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树立管物就是管钱的观念;严格按照会计核算制度规定进行材料费用核算,具体的做法是:

(1)明确结算原则。结合主体工程、临时工程、合同变更等项目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结算原则,做到既保证对施工单位的结算及时到位,满足施工生产需要,又有效防止了超结、超付。

(2)建立会审制度。每月由合同部门组织结算及相关人员对结算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并形成会审纪要报领导审批。

(3)建立竣工清结制度。要求各合同项目必须在对外竣工结算完成一个月内办理内部竣工清结,并以文件形式明确项目终结。

(4)建立结算通报制度。项目部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结算完成后,对本季度内部结算情况进行总结通报,使各单位及时了解结算情况。

(5)建立经济问题清理核对制度。主管部门每月与各单位核对一次申报经济问题处理意见,了解费用审核进展情况,以及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双方积极配合,尽快解决各单位经济问题。

(6)严格外协队成本控制。外协劳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管理上,既要使他们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又要加强成本控制,避免出现暴利现象。

4.2 材料费用的分析

管理部门可利用管理软件,通过对物资及财务报表的数据比较及实际情况的调查,材料费的实际数与计划数的对比,检查材料费的变动情况;其次,分析影响材料费变动的因素和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意见和方案,做到“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水利施工行业的利润最大化。

各施工单位每月须按时向物资部门、财务部门提供以下报表:库存资金动态表;主要材料库存明细表;主要材料收支存情况表;单项工程材料消耗统计表;主材节约和回旧利废统计表。

5 结束语

上一篇:原创性下一篇:作文教学中的灵感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