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犯罪启示录

2024-06-10

老年人犯罪启示录(通用4篇)

老年人犯罪启示录 篇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善, 我国已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变化, 但同时又给全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压力。人口老龄化势必会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增添新的社会压力, 需要在政策、制度、物质、思想等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于是, 在刑法学领域, 有关老年人犯罪是否应当作为特殊的犯罪主体对待从而与普通成年人加以区别, 是否应当适用特殊的刑罚制度等研究, 便日趋受到社会的关注。

一、老年人的犯罪成因、类型与特征

所谓老年人犯罪, 概括起来说, 就是指60岁以上的人所实施的犯罪。以这样的年龄标准来判断老年人犯罪, 也就是说, 为老年人界定了一个起点年龄, 凡是达到这个标准的就为老年人, 虽然年龄差异都各不相同, 具有个体性, 但是, 以这样的标准就会便于整体规划、统计, 便于掌握。所以, 这种以年龄界定的方式已经被广泛运用。德国著名犯罪学家施奈德、凯泽、阿尔布莱希特等人对老年人犯罪所下的定义均是:老年人犯罪是指年满60周岁及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总和。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把我国老年人的起点年龄定为60周岁, 以60周岁为标准便于正确估量老年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更适合我国的国情。

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人口的不断上升, 向社会, 向我国现阶段的法治提出了一个又一个严峻问题。2011年我国通过并实施的《刑法修正案 (八) 》中对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除死刑的规定, 首次把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观念纳入我国刑法中。 (1) 这体现了我国刑法对于老年人犯罪宽和的态度。

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社会文化的日新月异, 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变革等, 犯罪的形式也趋于多元化, 犯罪本身以及其变化也就被各界高度重视。对于老年人犯罪渐渐地也被社会重视, 诱发老年人犯罪的原因也就是老年人犯罪的根源对于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是很重要的, 从而也将体现出我国对于老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更人性化。

二、老年人犯罪现状与刑罚从宽处理的必要性

刑罚的目的是根本有效地保护社会安定, 是为了维护打击和预防犯罪, 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死刑的目的是针对犯罪人本身而言, 是对已经被法律认定无法改造的犯罪人, 为使其不至于回到社会继续肆无忌惮危害社会, 而将之与社会永远隔绝的一种刑罚手段。 (2) 并且对于社会潜在犯罪人而言, 是对其进行威慑, 打消其犯罪的意愿。同时是对于受害人和其他社会公众的保护以及对安全生活环境的保障。

三、刑法修正案 (八) 中关于废除老年人死刑的重要性

废除老年人死刑是刑法谦抑性的体现。既然从宽的刑罚就能够达到预防犯罪和惩罚犯罪的发生的效果, 那么对老年人处以死刑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和必要。

(一) 废除75周岁以上老年人死刑是刑罚根据刑事责任承担年龄和能力的体现

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 死刑的目的即在于预防严重暴力恶性犯罪等, 严重危害国家的存立根基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犯罪。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罚, 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第一, 必须达到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 而我国刑法在刑事责任年龄上的界定则偏重于未成年人, 划分和具体承担罪名也比较详尽。但在免去老年人死刑的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 则体现在《刑法修正案 (八) 》中明确的划分为75周岁。 (3) 但我国《刑法修正案 (八) 》这个条款的规定, 首次将关于老年人犯罪的刑罚年龄的界定写入刑法, 顺应了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把对于老年人犯罪在刑法条文上加重视, 不仅提升了社会对老年人社会心态、身体健康、福利保障等问题的关注度, 而且对于推动我国刑法的完善和控制死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二, 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所谓刑事责任能力即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性质和意义的认知与控制, 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对于未成年人来说, 我国刑法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成长以及社会因素, 细致且详尽地划分了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的承担年龄。对于老年人来说, 随着年龄增长, 智力和体力的减退, 对于外界的感官和认知能力也逐渐衰退。认知受到了由于年龄的增长而造成的行动得不便, 受到了限制, 这也是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下降的体现。

一个人的一生, 他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应当呈抛物线状。随着年龄的增长, 个人的社会行为对社会起到的影响力度, 自身否认认知能力的增长这些诸多因素决定着刑事责任能力增长与否。正值壮年时期是社会进步的砥柱中流, 人生的社会地位以及认知能力达到顶峰。因此, 此时的社会责任和刑事责任能力也应是顶峰阶段。 (4) 当人步入老年, 逐渐退出社会活动, 身体和心智等各方面的下降也大大影响了老年人对于社会以及自身行为的认知, 故刑事责任能力也下降了。所以废除老年人死刑是根据一个人的刑事责任能力而定的, 符合人一生的发展规律。

(二) 废除75周岁以上老年人死刑, 顺应了社会道德的需求

老年人的人口比重逐渐增加, 高龄老年人的比例也逐渐增大。在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下, 社会对于老年人的重视也逐渐提上日程。在国际上, 各国对于老年人犯罪的宽宥条款, 也被社会所认同。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 对老年人的宽宥处罚可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在我国, 尊老也一直是我国的文化传统。所以人们对于老年人犯罪也报以宽和的态度, 老年人死刑的废除也是取决于社会的容忍程度。老年人原本就应该颐养天年, 即使不判处死刑, 生命也将顺应自然的规律。

(三) 废除75周岁以上老年人死刑, 推动了我过刑法控制死刑的进程

我国自封建阶段开始就有了死刑制度, 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无论在制度上, 还是在文化上都根深蒂固。社会上普遍存在着杀人偿命的观念。全面废除死刑的观点在目前社会条件仍然很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 限制死刑就成了当前控制死刑发展的途径, 也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限制死刑绝不意味着中国死刑发展目标有所改变, 而是废除死刑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也是向废除死刑过渡的首要目标。在废除死刑的途径上, 根据国际各国的发展理念和国外的成功做法, 应在不能全面废除死刑的情况下, 先考虑控制死刑的适用, 并且逐步达到全面废除死刑。纵观死刑研究的理论, 在以废除死刑为目标的理论中, 均包含着限制死刑的内容。然而, 废除死刑的主张主要是和保留死刑的观念相互较量, 而限制死刑则是针对扩大适用死刑的现状的抵制措施, 因而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从死刑观念的世界大体趋势来看, 死刑并不会永远保留下去, 致力于减少死刑适用和死刑的罪名, 将是对废除死刑目标最好的支持。

我国刑法从1979年起通过刑法修正案、单行条例的不断完善正在随着社会一同进步, 就我国老年人犯罪现状、国际上对老年人刑法的规定以及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来看, 对于老年人犯罪加强重视势在必行。《刑法修正案 (八) 》中关于取消75周岁以上老年人死刑的规定, 由于老年人自身的原因, 在司法实践中重大恶性的犯罪较为鲜见, 但是在理论上推动了我国刑法的完善, 也限制了死刑的适用。 (5) 《刑法修正案 (八) 》首次将老年人犯罪的刑罚写入刑法, 也体现着我国刑法在不断完善和进步。

总而言之, 尽管关于老年人犯罪刑罚我国的法律规定还需进一步完善。但是有《刑罚修正案 (八) 》将发展之路拓开, 关于我国老年人犯罪刑罚适用以及死刑的控制将更加完善, 司法实践进步指日可待。

摘要: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 老年人犯罪日益成为社会的关注的问题。《刑法修正案 (八) 》的修订对老年人适用死刑问题有了新的突破, 此规定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关于老年人从宽处罚的立法空白。老年人如何适用死刑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 我国《刑法修正案 (八) 》增加对于老年人死刑的免除条款, 足以说明对于老年人的国家以及社会的重视。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死刑,规定

参考文献

[1]焦绪顺.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的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 2012.

[2]张静宇.我国老年人犯罪刑罚适用从宽论[D].重庆:西南大学, 2009.

[3]刘鸿兴.老年人刑法宽容制度探究[D].湖南:吉首大学, 2012.

[4]王小巧.关于我国老年人犯罪刑法制度的立法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9, (3) .

[5]黄春.老年人犯罪可否区别对待[J].人民政谈, 2003, (1) .

[6]赵秉志.论老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J].法律学习与研究, 1988, (2) .

[7]胡静.论老年人犯罪形式责任的轻缓[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2012.

[8]史晶晶.我国老年人犯罪死刑适用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2012.

老年人犯罪增长原因及防范 篇2

老年人犯罪有所上升的原因。

首先是有些老年人因离开工作岗位以后,在学法用法上不能与时俱进,法制观念逐渐淡薄;有些社会老年人,原来的法律意识就不够强。随着年龄的增大,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学习法律几乎成为空白。这是老年人犯罪逐年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心理特征所致。有些老年人自控能力失衡,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存有固执、易被激怒等心理特点,因而有时会因琐事而情感爆发并实施犯罪。如:75岁的张某见女儿与女婿因生活纠纷而缠打,张犯怕自己的女儿吃亏,想以长辈的身份教训一下女婿,竟冲动地用菜刀将女婿砍成重伤而被判刑入狱;又如60多岁的周某,因与某鞋店店主发生口角,为了泄愤报复,竟利用金钱引诱未成年人放火,烧毁鞋店内的物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万余元而被判处徒刑。

三是恶习不改所致。少数老年人之所以实行犯罪是因为恶习很深,积重难返,不思悔改造成的。如“三进宫”老年罪犯郑某,利用封建迷信、欺骗、胁迫等手段奸淫妇女;老年惯犯王某采用利诱的手段,先后多次利用看电视、给钱等手段对邻居家的小女孩进行猥亵。

四是精神疾病所致。有一些老年人因老年期身心变化所引起的精神障碍或老年型精神病的影响,刑事责任能力往往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甚至完全丧失而犯罪。

五是地位变化所致。有些老年人由于离开工作岗位,放松了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对家庭成员或周围的人所发生的异常行为,出于义愤又不依法干预而犯罪。如:81岁的罪犯施某因儿子经常盗窃、酗酒、虐待自己的母亲,有一天竟趁儿子大醉时把儿子电死。

六是经济原因所致。老年人或者被遗弃,或者不堪虐待而离家流浪,或者因孤单无人接济,而为生活所迫实施盗窃、诈骗等犯罪活动。如现年70多岁的郑某,遭儿子嫌弃而离家出走后,因生活无着落,竟冒充湖北省民政厅原党委书记,编造“中央将向复员军人发放优抚金”的谎言,对老复员军人进行诈骗。

针对目前老年人犯罪增长令人担忧的现状,有关方面应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来预防老年人犯罪。为此建言:

1.加强法制道德教育。对老年人的法制道德教育,应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中,有关部门在进行“四五”普法教育中,应吸收老年人参加,组织他们学习相关的法律,进行针对性教育,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法制意识和道德水准,增强老年人的法制和道德观念。

2.营造健康良好环境。相关单位(组织)要给老年人提供可以互相沟通的场所,吸引老年人投入健康的社会活动。培养老年人的法制理念和健康心理,增强其对不良生活因素、突发生活变故的抵御能力。以减少和预防由家庭矛盾激化导致的犯罪案件的发生。

3.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首先,要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危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被害的老年人;其次,对老年人犯罪也要打击,通过打击,使那些在犯罪边缘的老年人能悬崖勒马,起到教育和震慑作用,从而收到预防老年人犯罪的效果;再次,要保护被害老年人和犯罪老年人的各种诉讼权利,在依法办理案件时要采取相应、切实的方式体现对老年人的保护。

4.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年人。老年人是个既庞大又脆弱的群体,要切实贯彻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全社会都来营造老年人健康心理、健康生活的局面。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以避免老年人误入歧途,防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浅析老年人犯罪心理 篇3

对于多大年龄的人犯罪可以称之为老年人犯罪, 理论上存在一定的争议。严格地说, “老年人”不是一个刑法意义的概念, 我国刑法第17条对老年人犯罪做出了规定, 但是这个规定只是规定老年人年龄对其责任能力的影响, 而没有对老年人犯罪的具体概念做出规定。到底老年人犯罪的年龄起点是什么呢?德国著名犯罪学家施奈德、凯泽、阿尔布莱希特等人都把老年人犯罪的年龄界定在60周岁。而瑞士学者桑德巴最早总年龄结构来分析老年人犯罪, 把老年人的犯罪起点确定在50岁。各国的医学水平参差不齐, 挪威等国家也提出了67岁的方案, 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犯罪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我们可以在刑事法律没有做出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援引这条规定。

统观世界各国, 老年人犯罪的现象虽说普遍, 但是犯罪率也并不高, 美国的老年人犯罪率只有1.2%, 而在96年德国警方破获的老年犯罪嫌疑人113851人, 与全部的犯罪嫌疑人相比, 还不到四分之一。 (1) 而从犯罪手段上来看, 老年人犯罪既有暴力犯罪, 也有非暴力犯罪。对于暴力犯罪, 主要表现为性犯罪, 如抢夺、猥亵和一些流氓犯罪的犯罪, 其中强奸罪主要以强奸幼女的作案手法偏多, 而对于非暴力犯罪手段多以扒窃、诈骗为主, 这类犯罪主要表现为智能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老年人的阅历丰富, 财物犯罪有的时候不比亲力亲为, 而本身身体状况不如年轻人, 所以这类犯罪也表现为假手于人的时候也层出不穷。而从犯罪对象上看, 其主要为弱势群体, 所以老年人犯罪大多情况下都是小规模作案。

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探析

进入老龄阶段, 人在生理、心理上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减退, 虽然有说“姜是老的辣”, 但是比起年轻人的精力十足, 老年人也不再耳聪目明, 即便他们在问题的思考上面比年轻人更高层次, 即使他们有比自己年轻的时候更深的城府, 由于生理因素的缺陷所致, 他们的思维也不再如同以前那般敏捷。笔者就试图从09年63期的《北京晚报》上对老年人性格的归纳来分析一下老年人的这个年龄段的所欲所求。

对于在这个年龄阶段的老年人的全部心理状况, 可以分为下面十中群体。其一是享受型。这类群体已是“看破红尘”, 对于晚年, 只想享受, 不想奉献。实际上这是相对较中庸的类型, 不会对整个社会和家庭产生正作用, 但最起码也不会对整个家庭拖后腿。第二种表现为贪婪型, 这类群体对身边的财物看得很重, 家人外人看来都是贪得无厌的。其实笔者看来其本身并不是单纯对物质的看重, 而只是对自己内心空虚的掩盖方式而已。第三种是虚无型, 这类群体和贪婪型笔者认为在心理的成因上是一致的, 不过后者是积极的摄取钱财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 而前者是对身边的一切无所适从, 与世无争, 无所作为。第四种表现为保重型。这类群体知道自己“时日无多”, 所以对余生也是得过且过, 不求对下一代能做出怎么样的贡献, 只想着消极的延年益寿, 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这类群体和享受型的群体都是对社会既没有危害也没有贡献的, 但享受型那一类群体在态度上明显比此类群体更积极向上。第五种类型表现为操劳型。这类群体年轻时就是家庭、工作单位的顶梁柱, 所以退休后有点闲得慌, 即使身边的人都视他们为身居二线的长辈, 但是这类群体仍然是“好为人师”, 担心家人和年轻同事的工作学习, 生怕年轻人出一点差错, 任何事情都想躬亲力行。第六种类型是表率型。这类群体与人为善, 虽然不能在劳动上对社会有什么贡献, 但是力求能在作风上给晚辈一个效仿的榜样, 在他人需要帮助时还会慷慨解囊, 不遗余力,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最积极也是晚辈最敬仰的类型。第七种是奋发型。这种类型与前一种类型都是积极的心态类型, 但是这一类型较前者稍逊之, 虽不是为难者解囊, 但是在这近黄昏的年代, 也不忘老骥伏枥的大志, 仍然发奋研究、学习、充实自己的晚年。第八种是绝望型, 这类群体对余生的希望全部破灭, 得过且过, 万事皆空, 只是在泪水和无助中打发日子。第九种是消遣型。这种类型表面上看上去是在享受生活, 不计较物质得失, 但是比起享受, 这类群体却不是太注重精神的调养, 虽清心寡欲, 知足常乐, 但是精神生活单调低级。最后一种是寄托型。这类群体可以描述为“人老了, 心也老了”, 对身边的事情毫无主见, 子女如何决定, 自己就如何跟风, 寄生苟安, 听天由命。

以上十种类型基本上可以概括老年人这个年龄段的所有心理类型, 有的是积极的或者中庸的, 但有的消极心理若不注意自身的调养, 就可能慢慢恶化, 在原本不太良好的家庭环境下造成恶性循环, 演变为三种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心态。第一就是无责型, 心态是上述心态中绝望型和寄托型的进一步恶化, 这两类群体对余生没有什么希望, 对生活也没有什么主见, 因此觉得自己早就退出了社会的舞台, 对家里的事情、社会的责任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倘若错交损友, 便会毫无主意, 近墨者黑。别人做大坏事, 自己就跟着做小坏事, 殊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以后的行为便是越来越离谱, 自己无法控制, 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深渊。第二种是嫉妒型, 这类心理类型是贪婪型的异化, 贪婪型的群体本身对钱财没有什么欲望, 笔者认为准确地说, 是一种“节癖”, 时常想着钱, 但是从来不去考虑钱该如何花, 攒钱只是成了自己的一种爱好。然而一旦发现身边的人“觊觎”自己的钱财, 哪怕是和自己最亲近的子女, 也会怀有疑心, 生怕他们对自己意图不轨, 所以对缺乏安全感, 长期以来对身边有钱的人有了防备心和嫉妒心, 先只是财富上的嫉妒, 后来就逐渐升级到社会地位以及各种综合方面的攀比, 使这种嫉妒的心理一发不可收拾, 诱发财产犯罪或者人身犯罪。第三种类型是自负型, 这种心理形态可以说是操劳型的一种变异。本身关心和照料晚辈不失为一件好事, 可是晚辈老觉得他们好心帮倒忙, 或者是心疼他们忙这忙那, 所以明里暗里地故意让老人家少办事。可越是这样, 就越是刺激了老年人的自卑感, 越没有之前长辈的威严, 就越是觉得整个家庭在抛弃他们, 这个社会在抛弃他们, 在大起大落的自卑和自负中, 他们决心报复家人和社会, 滑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

三、老年人犯罪心理成因分析

老年人是家庭的组成人员, 也是社会的细胞。上了一定年龄之后, 其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都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少数群体走上犯罪的不归路, 虽然多是由于其本身内心的异化, 但是家庭和社会也难辞其咎。如果社会对老年人更多关爱, 或许老年人会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调养性情, 安度晚年。基于上面三种犯罪心理的阐述, 我先谈谈老年人对社会的不适应。老年人首先对退休是不适应的, 退休就等同于失业, 突如其来的退休使得老年人无所适从。其次因为退休也对生活方式变得不适应。退休使他们的生活丧失了重心, 特别是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上班族, 家庭活动让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 身子骨还算不错, 因而一些男性空虚无奈, 趁着自己精力尚未衰竭, 萌发了部分性犯罪的作案动机, 比如有些男性直接通过网络或者朋友介绍找到卖淫点, 故意找到幼女, 对其嫖宿来慰藉自己内心的空虚。再次是他们对现在的经济条件也不适应, 这就是我之前阐述的“贪婪型”, 之前可能算是单位的一把手, 能拿到和自己平分秋色的工资, 但是退休后只能拿到微薄的退休金, 这种落差让他们萌生了自卑感, 可能诱发财产犯罪。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曾经是家里的长辈, 是家里的顶梁柱, 但是子女也成家立业了, 自己不仅在工作上无法和子女媲美, 家庭地位也屈居二线, 之前家庭关系中金钱地位、权力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现在也不复存在, 尤其是遇到一些修养不太好的子女, 不会很好的包含父母, 而是嫌弃他们, 冷落他们, 老年人与子女的关系越发尴尬, 但虎毒不食子, 舍不得拿身边的人开刀, 便从陌生人开始下手, 在公共场所的扒窃, 强制猥亵妇女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金钱欲望或者性欲望, 而是单纯的刺激, 以这种变态的心理去报复社会, 自己越是弱者就越去欺负比自己更若的群体。与子女的关系变化只是一方面, 对于夫妻关系也会成为犯罪的导火线。以前在工作时, 男女双方是聚少离多, 如果夫妻之间有口角, 也是床头吵架床尾和, 忙碌的工作让大家都没有时间去考虑谁是谁非。然而等到大家都已经没有了那份让自己忙碌的工作, 就会对大家之前都觉得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死缠烂打, 开始还是小打小闹, 但之后双方都是大打出手, 甚至还会把几十年前的旧账也搬出来算。

当然, 让老年人心理产生变化的也和他们的人格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在这个年龄段里, 老年人开始变得敏感多疑。微薄的退休金、长期被子女呼来唤去让老年人颜面无存, 而由于自身的感觉能力的衰退, 使得老年人们越发自卑, 家里自己收好的钱财找不着了, 老觉得是子女“霸占”了自己的财产, 长期情绪不定更容易激化家庭矛盾。对于遇到这些矛盾, 脾气不好的子女也很难和父母坐下来好好商谈, 父母闹, 子女也闹, 双方各执己见, 让老年人对这个家庭缺乏归属感, 本来子女是这个时候最值得信赖的人, 但部分老年人甚至把这份信任放在了外人身上。一切都是恶性循环的, 越是和子女关系处理得不好, 老年人就越是以自我为中心, 这个时候老年人或许变得越来越自私, 在生活习惯上常常让人觉得心寒, 比如家里的补品只能自己品尝而不让子女享用, 让家庭环境时常透着不和谐的气息。

诚然, 老年人的犯罪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老年人生理上的衰退是无济于事的, 药物和补品只能延缓他们的衰老, 但父母终究会成为老年人, 我们有一天也会成为老年人, 只有做儿女的多对他们尽一份孝道, 才能让年迈的他们有一个安乐、祥和的生活环境, 抽时间对给他们一份照顾, 让老年人少一分寂寞, 多一份关爱。让老年人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 不仅能够使他们心情舒畅, 而且能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爱老年人, 预防老年人犯罪是年轻一代的责任, 也是社会的责任。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高龄犯罪也处于高压趋势。这类人群由于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尤其是在计划生育时代, 少数的子孙对多数的长辈也难以做出和几个年代以前晚辈对长辈那么多关爱和照顾, 所以老年人长时间出于孤单、压抑的状态。很多人对老年人犯罪存在一定的误解, 认为老年人是这个社会的弱者, 所以他们更多的是出于犯罪的对象, 即使成为了犯罪主体, 其能实施的犯罪也只能是性侵等类似的“和平”犯罪。其实不然, 老年人的暴力犯罪的案发率也节节攀升。本文试以老年人的犯罪心理角度来探讨老年人的犯罪成因。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心理

参考文献

[1]李明琪.犯罪学理论和事务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2:320-333.

[2]康树华, 张小虎.犯罪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211.

[3][美]斯蒂芬巴坎.犯罪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89

[4]王牧.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监察出版社, 2010:432.

老年人犯罪启示录 篇4

关键词:共同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犯罪记录;封存

一、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概述

1.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内涵

(1)未成年人犯罪的含义。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的反社会行为。它以我国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14周岁为起点。

(2)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含义。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是指有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经过司法程序,宣告封存其犯罪记录,恢复正常法律地位的一种司法保障制度。

2.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275条第一款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从该条款可知,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条件有以下两个:第一,年龄限制,这里所说的不满十八周岁是犯罪的时候,而不是进入侦查或审判阶段;第二,量刑限制,要适用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必须满足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根据“举重以明轻”的原则,对于检察机关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的案件也符合该制度的封存条件,应当子以封存。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该条款没有限制关于8种重罪的限制,也就是说只限制了量刑,并没有限制罪名。

3.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内容

刑事诉讼法第275条第二款规定:“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显而易见,封存的内容是犯罪记录。在这里应对于“犯罪记录”作扩大解释,不仅包括未成年人的犯罪事实和刑事诉讼过程,而且还包括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所有信息。

二、魏某案反映出的共同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问题

1.案情简介

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于2013年2月19日接到一女事主的报警,她于2013年2月17日晚在海淀区一酒吧内与魏某等5人喝醉酒后,被带到一宾馆内轮奸。这一强奸案之所以被多家媒体报道,是因为其一名涉案被告人李某是著名歌唱家之子。在这起案件中除了一名成年人之外,包括魏某和李某等4人都是未成年人。法院最终以强奸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10年:王某(成年人)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魏某(兄)有期徒刑4年;张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魏某(弟)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2.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问题

在魏某案中,魏某与王某(成年人)是共同犯罪。魏某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缓刑3年。这也就意味着魏某的犯罪记录是要封存的。而在本案中,随着王某的代理律师把判决书发到微博上,自然而然的也把魏某的相关犯罪记录公开于整个社会中。因此,在本案中,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根本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给魏某以后回归社会,融入社会设置了极大地障碍。这不仅仅是王某代理律师个人的法律道德问题,更多的还是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所导致的问题。

在实践中,共同犯罪中有很多案子就是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共同犯罪。由于未成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大部分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共同犯罪中,未成年人都是起次要作用。在量刑方面,因未成年人这一特殊主体,一般会从轻或减轻处罚。因此,在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中,很多未成年人都会被判五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处罚。本来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本身就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共同犯罪中,这一制度就更难发挥作用。

3.未成年人共同犯罪中犯罪记录封存问题

在本案中除了王某以外其余四人都是未成年人,但是在量刑上四人各不相同。按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应当封存。因此,除了李某以外其余三个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都是在犯罪记录封存范围之内的。假设在本案中抛开王某(成年人)的存在,对于魏某兄弟和张某。如上文讲述,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判决书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更何况是未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共同犯罪。这就导致出现了跟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一样的问题。这样的犯罪记录封存的意义就不大了。而且对李某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让他觉得对他不公平,回归社会后会对仇视社会,给社会安定造成隐患。

三、完善共同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建议

1.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分案审理制度

在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共同犯罪中,符合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条件下,成年人的判决书中不应该出现任何关于未成年人有关的所有信息。对于共同犯罪中刑期五年以上的未成年人也要区别对待,视其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封存其犯罪记录。这样既能有效防止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对外泄露,也可以保障分案审理制度的作用。

2.建立追责机制

共同犯罪中犯罪人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属于犯罪记录封存范围内的犯罪记录,情节较轻的,应当予以行政处罚或者以民事行为追究其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应当以刑事责任惩罚泄露犯罪记录的共同犯罪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运用民事、行政与刑事等多种救济手段,建立泄露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惩处系统和追责机制。从而实现多手段、多角度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孙谦,童建明.《新刑事诉讼法理解与适用》,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年版

[3]张军,陈卫东.《新刑事诉讼法疑难释解》,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版

[4]赵岩.《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刍议》,燕山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12月

[5]杨岚.《关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几点思考一以比较法为视觉》,《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上一篇:中小学美术下一篇:S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