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语言分析(精选10篇)
电视新闻语言分析 篇1
一、电视新闻语言的性质
(一)规范性
当前,电视新闻仍旧承担着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职责。而电视新闻语言也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语言习惯造成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电视新闻语言对整个社会的语言习惯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为避免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对电视新闻语言作出规范。对此,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电视新闻语言的规范性进行探讨:首先是语言规范,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第12条“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这一规定看出言语规范在电视新闻中的重要地位。其次是词汇规范,为了更好地处理词汇规范与词汇创新的关系,电视新闻语言往往需要坚持必需性原则,即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方可使用新词汇、明确性原则,在确保观众能够明白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压缩词汇。最后是语法规范,即在播出电视新闻的过程中要遵守现代汉语用词造句的词法规则,在必要的时候根据需要灵活地运用互联网上的一些词句。
(二)客观性
对于新闻节目而言,真实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同样的道理,电视新闻语言也要具有客观性。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解读:一是新闻叙述的客观性。电视新闻一般是建立在已发生的事实基础之上的,对于承担引导社会舆论职责的电视新闻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确保新闻事件叙述的客观性,不能够在叙述中夹杂过多的个人感情色彩,避免对观众产生误导。二是语言运用的客观性。在电视新闻报道过程中一方面要尽可能地使用准确贴切的语言,如不能够使用几千米、许多人这些含义不清的词语;另一方面要以描述性和对比性语言为主,不能够盲目使用结论性语言,应多使用中性词,不滥用褒贬词。三是情感的客观性。对于很多观众而言,电视新闻报道中的情感就是自身的情感,这就要求电视新闻报道情感具有客观性。例如,在报道一些负面新闻时,既要确保自身情感处于批判的地位,又要保证情感的客观性,避免对观众造成误导,导致观众无法客观公正地看待新闻事件。
(三)继承创新性
一方面电视新闻语言是建立在汉语的基础之上的,汉语悠久的历史决定了现实新闻语言必须继承汉语的优秀特性;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必将产生众多的新词汇、新语法,因此电视新闻语言也必须灵活的使用这些“新汉语”,实现新闻语言的创新。其中,电视新闻的继承性主要集中在对基本词汇的长期稳定使用上。比如电视新闻句式多以口语句式为主,多采用短句和散句等。而电视新闻的创新性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新词新语的创新,如近年来频繁出现在网络上的新词“团购、网购”等;另一个是流行语的创新,如中国梦、光盘行动、女汉子等。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语言新特点
(一)电视新闻语言日益多元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思想也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由于受观众审美需求变化的影响,电视新闻语言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语言更是实现了从传统的“单一式”语言向“多元化”语言的转变。首先是语言内容的多元化,当前电视新闻语言不仅重视语言的丰富多彩、轻松活泼和新颖别致,更重视观众的心理感受。比如访谈类新闻节目《实话实说》直接将观众请进演播室,改变了之前观众“只看不说”的局面。其次是电视新闻语言态度上的多元化,当前电视新闻语言在态度表现上更加自由,总是呈现出一种特定的倾向。比如江西卫视的《视说新语》在播出时往往大量的引用网络留言,呈现出娱乐化态度。最后是层次的多元化,不同于传统的电视新闻直接面向所有受众,当前电视新闻会根据不同群体的需要推出不同的内容。比如全球热点、国际事件、政治话题、娱乐新闻等共存于电视新闻节目中,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需要。
(二)电视新闻语言融合性增强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所有媒介形态的“母体”,这也为电视新闻语言融合诸多媒体优势提供了契机。以国务院新闻办五洲传播中心与凤凰卫视联合制作的《纵横中国》为例,可以发现无论是节目内容、形式还是节目语言,都呈现出了巨大的融合性。例如,节目参与者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背景,参与者所擅长的也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些区别都折射在语言运用上。不同风格的语言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受到了观众的喜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互联网的支撑下,作为信息载体的电视新闻语言必须做出改变,主动的吸收其他语言的优势,如此方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新闻需求。
(三)电视新闻语言互动性提升
分析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兴起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些新媒体的互动性极强,加强了观众的代入感。由此可以断定,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语言也必须重视与观众的互动,实现观众从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向信息发布者和参与者身份的转变。近年来,部分电视台所采取的设置短信参与平台、邀请受众参与、屏幕扫描二维码、建立电视台的官方网站、设立微博公共账号、开通新闻热线电话、实行节目主持人制等措施,很好地实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语言的互动性。
摘要: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不容忽视的。电视新闻语言是社会公共语言的主要引导者,不仅承担着向公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任务,更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电视新闻语言的性质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语言的特点方面,对电视新闻语言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关键词:电视新闻,语言,分析
参考文献
[1]孔丽萍.电视新闻评论语言分析[J].科技传播,2015(2):40-41.
[2]邹佳梦.浅谈电视新闻语言的特点[J].才智,2015(18):299.
[3]张伊美.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2):273-274.
电视新闻语言分析 篇2
评论栏目模式分析
1.《今日关注》:google地球威胁了谁?
《今日关注》是中文国际频道的时事述评栏目,紧密跟踪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新闻话题,邀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和高级官员,梳理新闻来龙去脉,分析新闻背后的新闻,评论新闻事件的影响和发展趋势,主要是通过主持人就某一新闻热点问题同评论员或新闻人物或重要嘉宾进行访谈、讨论而制作的新闻谈话类节目。
在《今日关注》中,首先主持人向观众提供一定量的事实背景,引出google地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的大讨论。然后,节目屏幕中为观众提供了详细而充足的信息和图片,包括什么是谷歌地球,如何操作,让一开始对该软件不是很了解的观众,直接而迅速的看到了谷歌地球是如何定位到故宫,速度之快让人为之惊叹,也觉得倒吸一口凉气。
主持人充当了“发球员”的角色,同时换位为观众的身份,在倾听中思考和发问,提出谷歌地球是否威胁到了国家安全,是否泄露了国家机密,是否合法,如何应对等问题,同时结合了韩国防空阵地图片泄露军事机密、驻伊英军突袭当地武装分子缴获的恐怖分子通过软件获得的军事信息的具体事件,从观众的角度预设了不同观点对评论员进行提问和质疑。两位新闻评论员则扮演“有观点的传播者”,抓住问题,剖析问题,通过自己个性化的观点和表达,对主持人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在节目中起核心作用。
在选题上,《今日关注》等类似节目涉猎国际、国内尤其是两岸三线的时政与主流话题,往往从一个更加宏大的国际背景来引导观众,并提供更加深、广、透的相关信息与言论,引发观众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马斌读报》
《马斌读报》栏目,主持人对报纸上有讨论价值以及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进行读报与评论相结合的方式,将事实和观点呈献给观众。现如今报纸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变得没时间读、读不全面、读不仔细、读不明白,这类节目迎合了受众心理,满足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的需要,播出时间适宜,内容广泛、制作新颖,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马斌读报》评论的对象多为民生新闻,平等的视角、平民的语言、平民的态度,是读报类节目有别于其他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出个性,其中社会新闻占了很大的比例,选取的报纸也是各地销量较大的都市报,再加之马斌时而声情并茂的朗诵时而搞笑夸张的语言,使得节目有张有弛,兴奋点此起彼伏,迎合了观众的心理,激发起观众的兴趣,观众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也更为透彻。
主持人在用词上不像新闻联播播新闻一样严谨,主持人采用脱稿形式,可以使用日常口语等,手势也比较繁多。一个有生命力的读报节目,绝对不是全盘照搬,人云亦云。它并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它更应该融入自己的观点。主持人风格各异的点评则是电视读报节目的点睛之笔。马斌在节目中更显幽默风趣、庄谐结合、联想丰富,常常在嬉笑之余把自己的观点一一列出,让人听了回味无穷。例如,在2月10日的一条新闻中提到,妻子在情人节雇侦探盯丈夫一事时,马斌说:“看来这个情人节大家都有得忙了,哈哈”。观众听完以后会心一笑,也会体会到新闻背后的内涵。
整个栏目中只有主持人一人,既要交待事实背景,又要进行适当的评论,同时结合多家报纸、网站、专家的言语或者观点进行评论。由于是《第1时间》栏目中的一部分,《马斌读报》栏目所占时间比较有限,而每次读报内容又涉及多个内容且涉及的内容比较平民生活化,因此这类栏目对事件的剖析并不深刻且容易形成较强的主观色彩,例如《马斌读报》有一期的新闻是关于一位名叫马昆的小学生狂追四千米勇擒偷车贼的事件,马斌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小马昆锲而不舍勇追歹徒的情景,好像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他还与马昆攀上亲戚,拉上家常,甚至为他今后的前途发表意见,鼓励他来京发展,让观众看了十分别扭。好好的一桩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在马斌后面的评述上就变了味道,感觉表扬的成分不大,更多的是搞笑的成分。其中的“快读快评”,版块中主持人的语速过于快,观众的思维根本跟不上,让人感觉主持人是在赶时间或是在念绕口令。
电视读报节目的定位决定了它只能是个出色的新闻“二传手”,没有自采节目、原创节目独有的内涵,它只能筛选、过滤报纸上的信息,浓缩以后以简单的方式传给受众。受众只能“概览”天下大事,却无法深入了解其中某一件。如果电视媒体过多地从别家媒体拣取信息来兜售,其结果是新闻的原创性将大大降低。《马斌读报》的内容就常常与CCTV-2的全球咨讯榜相同,甚至连主持人的评论都一模一样,如果观众又恰巧看过这两档节目,就极易产生厌恶感。例如在6月15日美国NBA篮球总决赛的信息播报时,这两档节目的内容就一模一样,让观众看了之后,感觉电视台在敷衍观众一样。
读报类节目的产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的了广大受众的欢迎,但是这种节目还处在成长阶段,在内容、形式、主持人定位上面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只有通过不断的更新与变化,才能把读报类节目做精、做巧、做好。
3.《时事辩论会》:应该允许飞行员自由流动吗?
《时事辩论会》是凤凰资讯台的一档语言类节目,每天一个热点话题,聚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背景迥异的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以深入探讨,小组辩论的形式,在《时事辩论会》展开观点交锋,通过多角度的辩论,可以使观众能洞悉到事件的不同角度,对事件的真相本质会有更透彻的了解,增强了解事情的多面性。
从心态上来讲,观众需要一个宣泄情绪、畅所欲言的通道,《时事辩论会》中,主持人把观众的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别代表不同的观点,做了观众的传声筒,因此受到很高评价。
该节目形式是由节目主持人作为辩论会的主持人交代背景、提出辩题,节目邀请不同领域专家针对辩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由于嘉宾身份的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有不同,因此形成了观点的针锋。节目在你来我往地辩论中进行,嘉宾不时抢话、插话,时常因为各执一词、无法说服对方,由辩论发展成争吵,节目有强烈的矛盾冲突与趣味性。
这种辩论形式的评论节目的存在应该放到当前中国的社会背景来分析。现在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剧烈变化的社会转型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并未彻底完成(飞行员无法自由流动就是一例),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新闻事件本身千丝万缕、极为复杂,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就容易产生分歧与争议,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形。这应该是一个言论多元、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新闻评论节目就不应该只满足于提供一种观点,《时事辩论会》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同时展现,更能够引发受众深入的、全面的思考。
只提供观点不提供结论,这是《时事辩论会》区别于其他评论节目的特色。通过每期半个小时的辩论,并没有在节目结束时分出个胜负、得出个结论,而是开放式的结尾,由观众自己思考。在飞行员这期节目里,节目结束了,嘉宾的讨论还在继续,并没有飞行员到底该不该自由流动的定论提供给观众。这与国内大部分评论节目强烈的舆论引导、鲜明的立场表达截然不同。这种节目形式在心理上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
该栏目的另一大特点是:对新媒体的充分利用以及对民众意见的重视。在节目进行到一半时,主持人会读出网友针对辩题在凤凰网论坛上的留言,以及“是否支持飞行员自由流动”的投票情况,观众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参与讨论,主持人都会有选择地在节目中读出。对网络、手机这些新媒体资源的整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电视反馈机制较弱的劣势,增强了媒体的交互性,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另外,将普通民众的观点在节目中读出,而不是一味地只是媒体在发表意见引导舆论,节目仿佛是一个公共事件的讨论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的意见表达权和媒介接近权。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探究 篇3
民生类电视新闻,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样式,更是一种新闻操作的理念,这种操作是对新闻本质的回归和还原,尤其是针对画面、声音和文字的处理。它主要是以城市居民为受众,报道题材主要来源于市民日常生活和切身相关的新闻事件。
2002年江苏电视台播出的《南京零距离》,被公认为首档大时段播出城市民生题材的电视新闻节目。随后,南京还陆续开播了《直播南京》《绝对现场》等民生新闻栏目。引发了以大时段直播为特征、以关注本土化市民生活为主体的民生新闻潮流。此外,辽沈地区民生节目也十分成功。2001年沈阳电视台推出了《直播生活》,随后又开办了《新北方》,第一次公开打出了“民生新闻”的旗号。这种贴近性、生动性的民生新闻一时间成为辽沈地区大受欢迎的新闻题材和表现形式。
电视媒介借助筛选过后的画面,即镜头语言,来表达媒介所要传达的内容主题。
镜头语言作为一种隐喻方式,是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表现工具,伴随着新闻拍摄技术的进步,表达技巧也在不断进步。
二、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镜头选取原则
(一)真实性
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电视新闻则是借助表现新闻事件或任务的真实状态来引起观众注意的媒介表现形式,毋庸置疑真实性是首要的。镜头语言的真实性,是指电视新闻画面所呈现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符合新闻报道的事实。一些民生类电视新闻为了表现事件真实性、贴近性,而去人为摆拍,甚至是策划假新闻,都是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的。
2007年轰动一时的“纸馅包子”事件,就是北京电视台某记者为博人眼球炮制而出的虚假新闻。整个画面拍摄和后期制作均是人为操作的一场“闹剧”,造成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
该事件虽真相大白,但新闻工作者须引以为戒。在利用镜头语言表达新闻事件时,务必确保真实性,即使因特殊原因必须加工呈现,也要以符合事实原貌为前提。
(二)流畅性
镜头语言作为传递讯息的一种方式,是电视新闻媒介常用的手段,民生类电视新闻也不例外。镜头流畅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视觉流畅,即新闻后期剪辑者严格遵循画面剪辑的一般原则,将各镜头进行合理衔接,保证画面节奏跟进度,强化画面表现力;一是新闻事件叙述流畅,电视新闻大多是将不同时空内拍摄的画面进行组接,从而给受众叙述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因此叙述的流畅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2年1月22日,央视《胡锦涛陪基层干部迎接龙年新春》的新闻报道就很成功。新闻随时间轴线,先后展现了车队画面、马路两旁的农田、村民的精神面貌,以及农户的家庭情况,顺畅地将镜头在堂屋、厨房、老人和领导人之间切换。整个报道过程,镜头语言简洁流畅。镜头画面不但稳定,而且角度平实周全,是一条高制作且有温度的好新闻。因此,在选取镜头、剪辑画面的时候,流畅性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三)贴近性
民生是这个时代最能凸现社会现实的内容,关注民生就是关注这个时代。民生类新闻以民生生活为内容,将民生现场放诸于各媒体的镜头之下,无疑是最具有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的表现。将关注高层、精英、明星的视角逐渐下移,让老百姓的小事、琐事、奇事、关心的事成为新闻主要报道题材,且通过生动真实的镜头语言记录和表达,传达的是整个社会对百姓生活的关怀和体贴。
民生类电视新闻要想表现新闻主体及其情感,制作出一条有温度的新闻,就必须时刻关注民生,贴近百姓,走近群众。而电视新闻除了文字声音的表达,更不容忽视的是它的镜头表达。因此注重镜头语言的平民化、贴近性,是民生类新闻生动与否的关键。《南京零距离》就是民生类新闻中做得十分成功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该节目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聚焦南京市市民的生活资讯,节目中“现场调查”更是给与百姓足够镜头,展示他们的生活状态、生活矛盾、情感困惑等,用镜头语言成功勾勒出百姓生活的全貌,甚至,有些新闻素材就是出自于老百姓的DV录制作品。收到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真正做到了和电视观众“零距离”,并且被称为“南京人的电视晚报”。所以,具有贴近性和平民化色彩的电视新闻,是成就有温度的新闻报道和取得受众信任和肯定的关键所在。
(四)简洁性和准确性
电视新闻报道的镜头不仅要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且能引起观众注意的画面,同时还要求注意镜头长度,通过适时切换画面,以凸显新闻主题和新闻背后的社会意义。
特写镜头是民生新闻常用的镜头表现形式,领导人访问灾区或探望百姓等报道中,常常通过将领导人同百姓握手、百姓脸上的表情、百姓的动作等作为特写进行播放,并且简洁地穿插周围环境以及领导人表情和语言的镜头,从而生动准确传达了领导人亲民和爱民的讯息,也反映了百姓的真实一面。相比于将冗长的镜头留个领导,大段的画面留给这样的新闻镜头,才是百姓更愿意看到的。
三、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失范
(一)镜头语言游离,导致声画分离
因为缺乏严密的声画逻辑训练,部分记者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常常忽略深入一线采集资讯的重要性。而民生类电视新闻,最终要的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走近百姓的生活就很难有生动真实的画面语言来辅助电视新闻事实的报道,一旦画面全部是或者过多倚重声音传达来体现真实性,而画面却无法配合展示新闻事件所发生的场景和进展。必然导致镜头画面和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以及新闻主题割裂,与新闻解说相脱节。类似这样的“两张皮”在民生类新闻中时有发生,例如一些新闻报道某领导干部下乡视察群众,但是镜头却展示领导办公室的摆设画面,并没有任何镜头语言表明其视察的经过和收效;此外,另一些在报道领导人与村民群众欢庆佳节,声音一再强调“处处张灯结彩,百姓热烈欢迎”,而镜头只有领导在陪同下招手的画面,却没能将围观群众或被视察的农户镜头展现出来,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新闻说服力的打折和生动性的掉色。
(二)镜头语言表达方式失当,导致新闻缺乏感染力
镜头语言表达失当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因为新闻工作者缺乏现场采编的经验,导致画面语言表达不得体,后期则文字和声音的补救为主,从而造成画面空洞、构图缺乏美感、新闻事件感染力降低。
比起上述新闻工作者不愿亲赴现场采访,这类失范并不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缺失,而是由于画面表达技巧的缺失和新闻敏感度的不足造成的。此类失范总结起来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例如,一些镜头滤色片使用不当,白平衡在拍摄之前没有进行客观矫正,此外不够重视色温和环境光线对镜头造成的影响,拍摄过程中缺少对闪光灯强弱的调节等等,这些都会导致画面过度偏蓝、偏绿,或者画面过明、过暗等现象,影响新闻报道的画面呈现效果。除此之外,还有因为技术原因或客观条件限制,缺乏拍摄机位不准、为避抢镜而偏移画面、随意推拉摇椅、画面筛选不严格等等,都是造成新闻镜头语言不专业的原因。
(三)虚假画面
新闻的第一要义是真实性,绝对不允许虚构。然而,电视类民生新闻不仅有文字表达、语言表述,更多的是镜头语言。而镜头语言的准确性、恰当性和真实性,常常容易被忽略,无论是表述事件本身的镜头语言,还是辅助陈述的镜头语言,亦或后期摄制者后期制作上,都必须是真实、可信的。这个真实性界限,在于不让受众因为镜头语言而对事件产生认知误区或者盲点。
一些民生类电视新闻为了表现事件真实性、贴近性,而去人为摆拍,甚至是策划假新闻,这些都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例如2013年,“深圳最美女孩”给乞丐喂饭,就是一场商业炒作,照片实际拍摄地点与文中所说不符,系为虚假新闻。此类例子还有,2007年挑拨人们神经的“纸包子事件”,其一系列拍摄过程均为某新闻媒体人自导自演的画面。
此类虚假新闻背离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更加损害媒体公信力,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是十分恶劣的。
(四)镜头语言的话语权分配严重失调
许多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中,镜头语言的话语权分配严重失调,百姓作为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弱势群体,享受到的表达机会十分有限。诸如一些领导视察之类的电视新闻,领导人总是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比例,而真正和同声“百姓喜气洋洋”等描述相契合的群众画面却寥寥无几。这种话语权分配的失调源自于新闻工作者民生意识的匮乏。因此,合理分配镜头语言的话语权是民生类电视新闻“三贴近”的重要方式,如何通过镜头展示更为平易的画面、选取更为平民的角度、叙述更为平实的事件是民生类电视新闻工作者所要努力的。
四、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的建议
(一)坚持民生思想
坚持民生思想是处理好民生类电视新闻镜头语言的前提,民生类新闻的开展关键在于对社会公众本身的关注。只有将老百姓切身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电视新闻的镜头才不会本末倒置。通过镜头,传达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群众关心事件的立场,是民生类电视新闻必须做到的。
(二)增强服务意识
要想准确地传达出观众需要的信息和镜头以外的讯息,就需要有服务意识。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论断,他认为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媒介本身和信息之外的东西,即讯息。从这个角度讲,大众传媒提供新闻资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新闻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民生类新闻的服务性取决于它所提供的信息的贴近性。民生类新闻之所以被誉为“百姓新闻”,其中蕴含了浓厚的服务理念。民生类新闻必须以平实的视角和服务意识来关注和记录民生生活,如此才能写出老百姓爱读的新闻。
(三)高质量的剪辑技术
前面提到了民生类电视新闻镜头剪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清楚明白,镜头语言作为一种传递讯息的方式,流畅的表达必然有赖于高质量的画面剪辑技术。
结语
电视新闻语言分析 篇4
1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口语化的必要性
无论是哪种载体的新闻, 都必须要坚持一个基本原则, 那就是叙述新闻一定要保证真实和准确。 要做到新闻播报的准确, 需要使用尽可能准确的语言。但是广播电视新闻与传统的报纸不同, 需要使用声音为载体。报纸可以直接供读者阅读, 只要读者有足够的阅读能力就可以准确的了解报纸传达的信息。但是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载体是声音, 观众需要靠听觉来获取消息, 如果语言太过书面化, 那么观众很难快速地把握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所以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口语化是必要的[1]。
在广播新闻中, 主持人要把来自报纸等文字资源的新闻通过自己的处理来变成口语化的新闻, 把各种专业术语转化成观众容易理解的形态, 把抽象的数据转化成一个直观的概念, 只有这样, 才能让观众理解得更容易。由于新闻传播无法让观众和听众重临现场, 那么口语化的表达就能让观众比较真切的感受到新闻现场的气氛。尤其是近年来各类民生节目的兴起, 观众和听众对于贴近生活的新闻更加买账, 只有口语化的新闻播报才能迎合这股生活化的潮流。
2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口语化的时代发展
语言的变化速度是非常快的。在社会发展变化的时期, 语言往往能够最先反映出时代的变化趋势。 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播报最早学习苏联, 在进行新闻播报时政治性很强, 极少出现生活口语。后来由于我国极左化的思潮, 新闻播报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当时的口语。改革开放之后, 新的事物不断涌现, 传统词汇已经无力应付新的社会需求, 大量的新词语出现在广播电视新闻语言中, 加快了新闻语言口语化的推进。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又一批新词汇开始丰富新闻语言[2]。
2.1语言交流方式的改变
新时代的新闻播报已经改变了过去照着新闻稿照本宣科的模式, 受众更喜欢互动性更强的新闻节目。读新闻已经逐渐向说新闻转变。有的电视节目还会邀请各种嘉宾, 就某个新闻事件进行探讨。还有的新闻节目更进一步, 直接以某种方式开通了观众和听众的交流平台, 如果观众和听众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在上面发表意见, 主持人会选取有价值的评论, 然后参与到新闻讨论中来。
2.2新闻栏目形式的改变
新闻栏目的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许多新闻节目越来越向综艺节目倾斜, 新闻播报形式越来越娱乐化, 越来越新颖。甚至有的新闻节目使用快板、双簧等形式, 新闻节目同时兼具了娱乐功能。 群众对这类节目一般都比较感兴趣, 枯燥的新闻播报热度越来越低。
2.3本土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广播电视新闻还出现了鲜明的本土化和个性化的趋势。许多地方的电视台或电台都有主持人大量使用本地方言来进行播报, 利用了观众的地域认同感, 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方言播报的节目已经成为了许多地方台的保留节目。除此之外, 主持人的个性也在新闻播报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主持人的个人魅力配上幽默风趣的解说词, 再用地方方言演绎出来, 这样的新闻节目拥有极高的收视率和收听率[3]。
3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口语化存在的问题
3.1口语化过度导致低俗化
新闻媒体毕竟是专业媒体机构, 在公众面前应当保持一个权威的形象, 但是几年来在市场需求之下, 越来越多的新闻栏目在挑选新闻时只顾抓人眼球, 各种低俗化的新闻占领了新闻版块,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新闻解说的口水话。许多主持人为了追求通俗易懂, 不加选择的使用一些还不够成熟的网络语言。有的网络语言意义粗俗, 难以给人以正面引导。
3.2口语化导致语病泛滥
口语化的弊病还表现在语病的泛滥上。由于口语化并不完全依赖稿件, 需要主持人自由发挥, 而在专业的主持人在自由发挥时也难免要出问题。许多口误、病句甚至是白字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广播电视新闻中, 引发了十分不好的反响。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是整个社会语言使用规则的权威, 如果连新闻人员都不能正确的使用语言, 那么整个社会的语言使用规则就会产生混乱。
4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口语化的规范化策略
规范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口语的问题, 主要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强化语言词汇的选择, 尽量挑选已经使用成熟的, 意义健康向上的词语来引用, 既不排斥新词语, 也要保持严肃性和权威性。其次是加强行业建设, 提高新闻播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4]。
5结论
电视媒体和广播媒体都主要以语言为载体,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代表着整个社会的语言标准和规范。但是现在, 随着新闻行业的日益发展, 口语化在广播电视新闻行业蔚然成风。本文对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口语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针对存在问题, 提出了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曼缔.中国电视节目主持风格的演进与创新[D].广州:暨南大学, 2012.
[2]纪晓静.“视说新语”:电视说新闻节目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李莎.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传播变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14.
电视新闻语言分析 篇5
关键词:播音;主持;语言风格;新闻
一、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特征
随着商业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播音与主持风格,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语言的风格也更加多样,更加丰富。美国《60分钟》总编唐休伊特曾说过:“如果把节目比作一份料理,节目内容是主食是一道菜的核心。那么主持人的风格特色就是作料是决定一道菜是不是好吃的关键。”“说”新闻本身是一种对于传统新闻播报的创新,同时也是一种增强主持人自身地位的一个大胆举动,通过主持人的自身的魅力,让现在的观众最为直观的了解到一个主持人的风格,增强了观众重复收看同样节目的几率。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和其他一般的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是有着比较类似的地方的,但是同时电视新闻行业有着比较独特的地方。主要有传播性、审美性、以及生动与创新等特征。电视新闻的传播性的根源来自于新闻行业,对于新闻行业来说本身就是需要进行广泛的、及时的传播才能够让更多的观众第一时间知道新闻的,如果一个新闻不能够进行传播,或者是传播的不及时,那么这个新闻本身是失败的,同时也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语言本身是承载着文化的,既然有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就必然要经历大众的点评,一个新闻是不是成功的,最为直接的就是源自于大众的感受,所以就产生了审美性。生动于创新性并不是传统的电视新闻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和媒体都意识到使用怎样的方式让收看新闻的人更加的容易接受是很重要的,通过媒体的多次尝试,最终发现人性化的新闻比严肃的新闻更加的受欢迎,不仅仅是观看的人数增多了,观众也更加的容易接受,这是电视新闻生动于创新性的重要体现。
二、电视新闻播音员与主持人语言风格的相同之处
1.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形象化、传播口语化日渐明显
其实这里所说的口语化绝对不是指直接将生活当中使用的语言直接拿过来使用,生活当中很多使用的语言多数的时候是缺少逻辑性和严密性的。新闻播报当中的口语化主要是将新闻通过通俗一点的手段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当中可以举一些自己的例子或者是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解释,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形象化并且能够让新闻更加容易传播。现在不少的新闻媒体逐渐的接受了这样一个方式,在新闻的播报过程当中为了让观众更加有兴趣,更加喜欢的去观看,增加了不少的口语化内容,减少了新闻的严肃性,对于新闻传播是利大于弊的。
2.新闻播音都具有新闻的倾向性
齐越教授说过:“播音创作最关键的是要动真心,动真情,对所播内容要真动心,对播音对象动真情”。由于传统新闻播报对于观众们的影响,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一个电视新闻主持人是严肃认真,而且不带有任何的情感,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去播报各种新闻的,其实这对于新闻主持人本身是一个限制,在新时代对于新闻行业的变革首先应该从主持人开始,主持人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感情,而且主持人所带有的感情色彩需要能够代表绝大多数观众的想法。也就是说不管一个电视新闻节目是使用传统的“播”新闻的方式,还是使用新兴的“说”新闻方式,主持人都是需要带有感情色彩才能够更容易让观众们产生共鸣。
三、电视新闻播音员与主持人语言风格的不同之处
1.主持人注重于情感意义的表达,而播音员则侧重于理性意义的表述
从简单的角度上面来说,主持人更加的偏向于感性,但是播音员更加的偏向于理性。主持人在主持的过程当中在保证内容能够清楚流畅的表达出来之后,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观众的感受,因为对于主持人来说,建立起和观众之间的联系是更加的重要的,所以在播报新闻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多的增加一些关于感情的投入,让观众们和主持人一起去感同身受,让观众产生共鸣,增强新闻传播的效果。但是播音员就不同,播音员在播报细纹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严密的逻辑性和准确性,对于观众而言他们希望播音员能够带给他们简短准确的新闻报告,所以对于感情的投入的要求要更低一点。
2.播音员注重于形象意义的阐述,而主持人则是对于事件的深度挖掘
形象意义在传播中又可以大致分成社会形象、语言形象、思维形象。在传媒内部,播音员的讲话最能代表所在媒体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这就是播音员具有的社会形象的真实体现。对于播音员在播报信息的过程中对于词汇的选择和分寸尺度的把握上都恰到好处正是语言形象的体现。如几十年如一日风格的中央一套每晚七点钟的《新闻联播》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必须把全天发生的重大新闻播报出去,必然要求播音员语言上的简练、高度概括、这又体现了播音员的语言形象。但是对于新闻主持人则不同,对于新闻主持人来说,主要的作用是为节目内容服务的,也就是说主持人要服从于节目。对于现在的很多新闻节目来说,绝对不仅仅只是将新闻拿出来就完了,而是对于新闻背后所放映出来的社会问题,新闻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主持人在解说新闻的过程当中也是更需要注重这一点。
四、怎样培养电视新闻播音员与主持人语言风格
1.要以规范的汉语普通话为标准
主持人语言要以规范的汉语普通话为标准,是普通话有简单、清楚、表达力强的特点,作为中国全国都流通的官方语言,多数的时候能够让所有的观众都能够清楚的知道主持人想要表达的意义和内涵。虽然现在有很多的地方节目通过使用方言的方式大大的增强了节目效果,但是普通话才是规范化的汉民族语言,也只有普通话能够最为简单直观的产生语言的艺术性。
2.要有较强的逻辑性,语言表达要灵活
主持人还要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因为在主持人主持节目的过程当中往往有可能会遇到很多特殊情况和意外,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主持人表现出的是不知所措就会导致当时的节目失控,同时主持人的逻辑也要足够的严密,否则即便是主持人反映过来应该做什么也很难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经验,也就是说这样的能力的培养不能够仅仅是通过书本来进行学习,主持人大量的实际的经验才能够锻炼出这样的能力,可以说这是对于一个主持人的高标准、高要求。
参考文献:
[1]熊艳,透视新闻节目论播音员主持人的风格差异[J].今传媒,2014(06).
[2]李磊,新商业背景下播音主持之文化探究 [J]. 商业文化,2014(23).
电视新闻语言分析 篇6
出言谨慎
反复。在Bloomberg频道播出的一些Tickers是:Bloomberg doesn’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f the data broadcast (彭博财经不保证播出资料的准确性) ;Bloomberg will exclude all liability for any loss due to any cause beyond its rea sonable control (凡是由于彭博财经不能控制的原因遭受的损失, 彭博财经概不负责) 。
消息来源会特别注明。尽管篇幅有限, 但只要信息来自其他机构或个人, 都会注明。只是为了突出新闻内容, 消息来源通常会放在新闻内容之后。如USTreasuries Pricing Provided by CantoMarket Data, 此条经常滚动播出的字幕, 单独注明了美国国债的价格是由Canto Market Data (坎特市场数据) 提供等。
力求精练
尽量使用缩写词。缩写词, 又称首字缩略词, 可分为两类, 即acronyms和initialisms, 由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的大写组成。这两类缩写词既有共同之处, 也有细微差别。前者是可以像单词一样读出来, 如OPEC、APEC、NASDAQ;后者只能按字母一一读出。资料显示, 缩写词在20世纪60年代只有1.2万多个, 目前已超过10万。之所以呈快速上升趋势, 因其简单明了、节省篇幅, 大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此外, 这类词汇还会给人以新鲜生动的感觉, 为新闻报道注入一丝活力。此类词汇按内容可分为四类:1.组织机构、公司等专有名词的简称, 如EU=European Union等;2.商务中的专业术语, 如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等;3.行业术语, 如医学中的AIDS、信息业的PC等;4.官职或头衔, 如PM=Prime Minister (总理、首相) 等。
大量使用节缩词。为提高效率, 节省篇幅, 此类新闻中常出现节缩词, 如ad代表advertisement、biz代表business、auto代表automobile、expo代表exposition等。
尽量使用短小词汇。下列词汇中, 在同样的上下文中前者是高频率的词汇, 而后者是罕用的。Talk, negotiation (谈判, 磋商) ;tie, relationship (关系) ;link, connection (联系) 。
大量使用介词。表示原因时用on, 如General Motors First-Quarter China Profi Doubles on Sales of New Models;表示用途、目的、时间时使用for, 如Palladium Makers to Target Shanghai, Beijing, Promoting Metal for Jewelry;表示在某一机构或事件的调查中时使用in, 如Deutsche Bank Wins Approval to Purchase 9.9Percent Stake in Huaxia Bank。
结构特点
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写作, 考虑到读者阅读新闻的心理及规律, 往往设法让最重要的信息最先进入读者视线注意域, 以引起受众的注意。因此常采用“倒金字塔法”, 其特点是前重后轻, 以利于大众迅速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 同时也利于编辑删压和安排版面。
以信息重要性为序。请看下列几则实例:
①Chartered Semiconductor Posts First—Quarter Profit on More Demand For Xbox.
②Nissan Honda may Report Record Fourth—Quarter Earnings on Overseas Sales.
通过以上实例, 不难看出, 此类报道常按信息的重要性来确定语序, 通常按其对读者价值重要性递减来排序, 比如许多事件先说结果, 再说原因, 若有消息来源, 则排在最后。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最后那则实例, 它不同于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按时间顺序 (chronological order) 来报道整个事件, 而是按重要性对信息进行排序。
先摆事实, 而后预测或补充说明。
①Taiwan’s March Jobless Rate Probably Fell to 5-Year Low, May Spur Spending.
②Covance Pays$65 Million for Radiant Drug—Test Sites, Doubling Capacity.
多用数字说话, 尤其重视相对指标
统计学中数字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数”, 另一类是“相对数”。在此类新闻体裁中, “绝对数”固然重要, 但很多时候“相对数”却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请参看下列几则实例:
绝对数。
①Credit Suisse Seeks$1.75 Billion for Buyout Fund, Person Familiar Says.
②Washington Mutual to Buy California’s Commercial Capital for$983Million.
相对数。
①Air New Zealand to Raise Fares10 Percent in May as Jet Fuel Prices Surge.
②Bell South First—Quarter Profit Falls26 Percent on Hurricane, Merger Costs.
按比较对象不同, 数据比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纵向比较, 即与自身的历史相比, 如美国公布的当月贸易逆差与上月的贸易逆差就属于此种情况;另一类是横向比较, 即与外界的同类相比, 例如把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与他国同期该指标比。通过以上实例, 可以看出在电视新闻中纵向比较更为普遍。
绝对数与相对数并用。
①China’s Huaxia Bank’s Profit Rises 20 Percent to$47 Million on More Loans.
②Satyam Computer Fourth—Quarter Net Income Rises 38 Percent to$63Million.
预测趋势有章可依
新闻报道中, 在有所依据进行预测时常会使用下列三类词汇:
很有把握时, 尽量使用will, 而避免使用如be bound to、to be about to等长而繁的词汇。如:Iranian President Ahmadinejad Will Disclose Important Issue, Late Today.
可能性很大时, 多使用likely, 而非probably之类更长的词汇。如:South Korea’s Economy Likely Grew1.1 Percent in First Quarter on Exports.
有可能时, 大量使用may, 其出现频率远高于possibly、might、possible、could等更长的词汇。如:
Copper May Gain for a Seventh Week in London as Supply Drop, Demand Rises.
独特的修辞手法
财经新闻因注重其时效性, 所以与其他文体比显得单调枯燥, 因而在英语报刊财经报道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如夸张、对比、双关、典故、押韵、对照、倒装和拟人等, 以使其语言生动形象, 引人入胜。但电视的滚动新闻因其时间和空间等的局限性, 所以修辞手法的运用较英语报刊的财经报道少很多。但为了增添其生动感, 偶尔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如:
拟人。
①Google Rallies in After Hours After 1Q Profit Beats Forecasts.
②IMF, Seeking New Role, Sets Mediation Effort That May Tread on G-7 Turf.
上述两例中, 在描述实际指标高于预期时, 使用了beat;在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解损害了七大工业国利益时, 使用了“tread on G-7”这样的表达方式。拟人手法的使用顿时增添了报道的生动感, 使人眼前一亮。
对比。
①Copper May Gain for a Seventh Week in London as Supply Drops, Demand Rises.
②Fairfax Newspapers Increase Sales, News Corp.’s Australian Sales Decline.
语法灵活多变
此类新闻强调其功能性, 所以其语法常不拘泥于传统规范语法规则, 自成一体, 灵活多变。
主语后直接用to+动词原形结构来表示将来时。例如:
China to Relax Their Currency Contractions.
引语中仅引用关键词。引语是新闻的一部分。美联社一位著名主编杰克·卡彭曾说过:“没有引语的新闻, 不论篇幅长短, 都像月球的表面一样贫瘠荒芜。”为了增强报道的真实感, 记者常常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1.直接引语。直接引语指直接引用别人的话, 需要加引号。由于电视新闻的篇幅所限, 通常仅引用关键词, 而非整个句子或段落。如:South Korea Needs‘Pre-emptive’Steps to Curb Inflation, Central Bank Says.
2.间接引语。间接引语指用自己的话去复述别人的话, 使其更简练, 可以不加引号。如:Saudi’s Al-Naimi Says Tension Over Iran, Nigeria Will Keep Oil Prices High.
过去发生的事件多用一般现在时, 而非一般过去时。如:China’s Premier Wen Jiabao Urges Severe Pollution Penalties, Xinhua Says.使用一般现在时给观众以新鲜感, 充分体现其时效性。
前置定语种类繁多。在新闻英语中, 为使句式简单, 信息密集, 通常使用多种多样的前置定语, 即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甚至是一个句子来修饰某个词。
格式上自成体系
细心观察, 不难发现, 每条字幕新闻中像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意词的首字母都是大写, 而诸如介词、冠词等虚词及小品词to, 即动词不定式前的to, 都是小写。可见, 众所周知, 实意词大多数在句子中都需要重读, 而虚词无须重读, 因其包含信息的重要性和多寡不同。此种新闻体裁突破传统, 为突出强调重要信息, 采用此种写法;且每条消息结束后并没有使用句号, 可谓独树一帜。另外, 如果有重要的插播新闻时, 电视屏幕上打出字幕新闻的背景会即刻变成橘黄色, 且报道中的每一个字母均为大写, 醒目、直观, 令人印象深刻。
结语
综上所述, 滚动新闻既具备新闻英语的基本特点, 又有其独特之处:更精、更快、更活、更新, 处处体现出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 不断创新, 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求。由于是新生的体裁, 所以更能反映出时代的要求, 更能体现语言的发展趋势, 因此研究和学习其语言特征不仅能使我们更有效地从电视新闻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还有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和思路, 让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和语言进步的潮流。
摘要: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一种崭新的以受众为中心的电视新闻体裁news ticker诞生了。借助著名的彭博财经频道 (Bloomberg) 的第一手财经报道资料, 文章分析了以功能为主的此类文体语言特点。因其主要功能为快速传递信息, 因此决定其语言必须是精练、精确和灵活的, 充分体现了多、快、好、省的原则。
关键词:滚动新闻,电视新闻,财经报道,大众,新闻文体
参考文献
[1].廖英、莫再树:《国际商务英语语言与翻译研究》,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版。
[2].张键:《英语报刊财经报道的语言特点》, 《外国语》, 2003 (2) 。
[3].张键:《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电视新闻语言分析 篇7
按照符号学的观点, 从总体上看, 电视节目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或许是同时使用五个频道的趋势, 即图像、文字、声音、音乐、音响。[1]笔者认为, 电视新闻的语言可分为直接语言和间接语言两个部分:直接语言应包括导语 (主播播报的内容) 、旁白 (记者的叙述) 、同期声 (被采访者的叙述) ;间接语言则表现在主播及出境记者的表情、着装、手势等以及画面、音效 (一般为现场画面的底声以及后期辅以的配乐) 。
当然, 对电视新闻语言的灵活运用仅仅认识其构成是远远不够的, 正如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所说的, 语言的真正意义不是在个别单词上而是在话语中。[2]这一说法对于大量间接的电视语言同样成立, 从事新闻编辑的记者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一个新闻事件必须通过一组画面的编辑才能圆满地呈现。所以, 如何创新性地组合运用直接和间接电视语言, 如何对间接语言进行组合编辑也是电视语言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以下笔者就结合获奖新闻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从直接语言入手, 像讲故事一样撰写电视新闻
《60分钟》是美国历史最长的10个高收视率节目之一, 其制片人唐·休伊特曾表示, 《60分钟》成功的公式是简单的, 它可以就简化为几个字, 这几个字是世界上所有的儿童都知道的, 那就是:给我讲一个故事。就这么容易。[3]事实上, 从讲故事的角度出发, 我们采写新闻要解决的是由谁来讲、怎么讲、讲什么、在什么时候讲等问题。首先, 由谁讲?可以是由出镜记者讲, 也可以由采访对象讲;其次, 怎么讲?可以像和朋友交谈似地讲故事, 也可以是像写报纸似地机械地讲, 当然作为电视新闻, 我们更倾向于让电视像人一样讲话, 而不是写书;再次, 讲什么?可以面面俱到事无巨细, 也可以选取重点, 以点带面;最后, 什么时候讲?是否采取直播是决定这一问题的关键。事实上, 对于上述要素的抉择, 实际上也就是对电视新闻语言运用的思量。
(一) 善用“口语”, 增加新闻亲和力
笔者认为, 所谓善用“口语”, 应注重“两多两少”, 即多用日常生活的语言, 少用书面语;多用短句, 少用长句。
厦门广电集团2009年在首届海峡论坛上采写的《海峡论坛争行销台湾县市长厦门PK》获得了2009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类长消息一等奖, 这篇报道采写是台中市市长胡志强和桃园县县长朱立伦借助海峡论坛这一平台推介各自的县市, 从中展现两位台湾政坛人士对海峡论坛的认可与期待, 也体现了海峡论坛注重搭建民间交流平台的宗旨。笔者认为, 这篇作品在电视新闻直接语言的运用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 整篇报道见不到一个长句, 取而代之是一连串或对比、或押韵的短句。比如, 记者最后对新闻做的概括提炼是这样写的:“一个诙谐幽默, 一个条理清晰, 两位台湾县市长大陆行销, 借的是海峡论坛的东风, 拿的可是各自看家的本事。”短句及押韵字句的运用, 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听起来也轻松清晰。其次, 本篇报道还运用了许多生活化的时尚语言, 比如谈到两位县市长同场推介时, 记者用了“行销”、“PK”等流行词, 又如, 在描写两位县市长演讲时, 记者用到卖个关子、两岸媒体通通到齐等生活化语言, 一下子拉近了观众的视听距离。
(二) 善选“讲述者”, 让新闻“耳目一新”
近些年来, 记者出现场, 增加现场感被广泛运用于电视新闻报道中。但是, 笔者认为, 讲述者的选择可以运用得更多样。比如出境记者可以担当起导游的角色, 多次现场出镜带领观众去了解新闻事实, 又如可以让被采访者转化身份变成事件的讲述者, 以他的原声代替播音员或记者的配音。厦门广电集团2009年的两篇获奖作品对此就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系列报道《舞动厦门》获得了2009年度福建新闻奖一等奖, 这是一组对重点工程福厦铁路建设的回顾及意义展望的报道, 属于正面典型宣传报道。这样的新闻由于受到体裁限制, 一般很难做得出彩, 但是记者在采写这组报道中除了注重画面语言外 (这部分在后面篇幅将有详细介绍, 在此不多做阐述) , 出镜记者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报道中, 记者以观众的身份, 从福厦动车厦门段起点出发, 踏遍整条铁路, 从观众的视角去寻找铁路建设的新、奇、特, 并用现场串起, 有效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而获得2009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类新闻专题一等奖的《5.12大地震周年特别节目》之《前行》篇章, 则突破性地以一位汶川地震存活下来的小学生作为讲述者, 以孩子的日记为线索, 整条报道完全用孩子自己的原声, 没有任何播音员或记者的配音解说, 真实讲述了大地震发生一年来汶川发生的变化, 节目的真实性和可看性都非常强。当然, 这一节目配合了大量的画面也是节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是, 讲述者的选择给观众带来的全新感觉也是不可忽视的创新。
(三) 站在观众角度, 用观众喜欢的方式讲故事
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执行主任崔林在其关于电视新闻语言的著作中就指出, 对于电视新闻来说, 更加重要的一层关系是隐藏在新闻事件背后的观众, 是屏幕上的人物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关系。回到新闻实践中, 这一点并不难理解。
我们的电视新闻是做给谁看的呢?显然是观众。事实上, 采访对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表达的, 也是他希望通过媒介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回到我们所讨论的电视新闻语言来说, 如何用观众喜欢, 听得懂看得懂的方式做新闻, 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新闻信息的到达率, 或者说电视新闻的收视率。我们的观众显然有其比较倾向的叙述方式。我们要让我们的电视新闻好看, 观众爱看, 研究主要受众群体的喜好应该成为一个考虑的问题, 也就是我们必须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语言来做新闻。这一点, 在国内一些地方台的新闻实践中就有很好的体现。比如杭州电视台明珠频道的方言节目《阿六头说新闻》, 成功的关键就是对当地观众视听习惯的准确掌握。
二、从间接语言找突破, 丰富电视新闻语言
以画面为代表的间接语言无疑是电视新闻区别与纸质媒体的最大特色, 正如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表示, 电视之所以是电视、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能看, 这就是为什么它的名字叫“电视”的原因所在。[4]根据沟通学的理论, 有65%的社会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 沟通双方相互理解=语调 (38%) +表情 (55%) +语言 (7%) 。可以看出, 间接语言在沟通中的作用, 而电视新闻成功与否, 重要的也是看如何让这些非语言符号, 也就是间接语言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一) 着眼细节, 丰富画面语言
电视新闻无疑也是视觉的艺术, 新闻要好看, 生动、形象、丰富、充实的画面语言必不可少, 但在新闻实践中, 我们往往看到由于资料画面的滥用, 现场拍摄画面的不规范等造成的视觉疲劳。一个精彩的故事就是要由丰富的细节来构成, 画面语言同样要讲究细节。
厦门广电集团采写的《厦门市长与民进党籍市长跨海握手》获得2009年度中国城市台新闻作品一等奖, 这篇报道在细节的把握上可圈可点。报道中, 记者没有按照传统的党政新闻拍摄模式, 只关注领导活动, 而是把镜头对准细节, 比如台南市对会场的精心布置, 比如双方互赠的礼品。当天台南市的座谈会座位安排是两方相关部门相对而坐, 原因便于交流;那天, 市长刘赐贵带去的礼物是兔年生肖邮票, 因为许市长属兔;许添财市长送上的是台南的城门钥匙, 他希望厦门人能多到台南来, 这些细节都是烘托交流主题的良好见证。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都用特写镜头展示, 既突出了主题, 也增加了新闻的可看性。
(二) 注重音效, 烘托现场感
电视新闻间接语言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现场声, 但是我们在现在电视屏幕上, 却经常能够看到无声画面, 事实上, 音效的使用也是丰富电视语言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比如在获奖新闻专题《5·12大地震周年特别节目》中的《前行》篇章, 在孩子回忆地震发生的片段时, 记者就在使用资料画面中, 配合了地震的音效以及孩子们混乱冲出教室的混弄脚步声, 虽然是原景重现, 但有了音效, 当时的情景显得更加逼真。又如在这篇报道中, 记者巧妙地运用了配镜音乐, 在回忆地震发生当日时, 慢镜头配合舒缓的音乐, 述说中透着一丝感伤, 而在展望新生活时, 轻松愉快的音乐展烘托了汶川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心。
(三) 注重编辑, 让画面语言讲故事
画面之所以作为电视新闻的间接语言是因为它本身能够传递信息, 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在说话, 一个个独立的画面就像是一个个具体的词, 我们必须通过编辑把词变成句子, 传递完整的信息。在美术创作中, 有一种技艺叫“留白”, 它同样可以运用到电视新闻的编辑中。在电视新闻中, 画面语言足以表达的, 往往不需要通过直接语言来解说, 这样可以让观众把注意力更集中于画面, 自己去判断事件。
获奖作品《舞动厦门》在这一方面就做了很好的尝试。舞动厦门第一集《穿山过海铁龙蜿蜒入岛来》中一开篇就用30秒的时间用画面配合激昂的音乐向观众展示了福厦铁路的建设历程。在这30秒钟, 记者选取了铁路建设的标志性建筑, 通过四年来同点拍摄的画面编辑, 加上字幕说明, 让观众清晰地看到了一座铁路是如何一步步“长”成的历程, 不用太多说明, 但是同点拍摄画面的编辑就让观众感受到了工程的宏大与壮观。
(四) 巧用包装, 让画面语言增色
非线编辑的广泛应用, 给电视新闻编辑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特技的运用已日益被电视记者所重视, 笔者认为适当的包装可以大大提供新闻的可看性。特别是在图标、地图的编辑上, 适当的包装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获奖作品《舞动厦门》中, 由于铁路建设牵涉到路线以及专业的铁轨铺设等问题, 单凭画面和解说很难让观众听明白。记者巧妙地运用了语言和图标的配合。比如在线型上, 记者将其概括成S型, 出镜记者现场在画板上依线性画出S, 然后特技将S变形成真正的线路图, 画面生动了许多。又如在解释无缝钢轨和传统钢轨区别时, 记者也制作了精美的动画, 让人一目了然。
三、让“直播”成为常态, 凸显电视新闻语言及时性的特色
随着SNG技术和3G网络的日益普及, 以及数字技术带来的摄录传输设备日渐小型化, 电视直播这一原本看似复杂的工程正日益常态化。在电视新闻发展较快的欧美, 直播已成为日常新闻工作的规定动作, 而在中国, 这一趋势也日渐明显。正是因为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直播, 电视新闻跨越空间、时间的优势更加明显, 也使电视新闻语言可以更加自由, 更具活力, 更具有张力。有专家认为:以直播为代表的电视新闻正是电视语言中最具活力、最能体现电视媒介特点的部分。[5]当前,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直播中更加充分调动电视新闻语言的各个构成要素。
(一) 出镜记者“讲故事”, 做直播现场的引导者
多数新闻直播都采用主播与记者连线的方式, 这种模拟的方式正是人际交流中面对面站着说话的方式, 记者面部的表情以及手势, 甚至在新闻现场中的走动都能带领观众去了解正在发生的事件。但是, 在当前的直播实践中, 我们往往看到, 记者只会拿着话筒机械地说, 身体成了话筒架, 使直播缺乏了活力, 也难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二) 别让直播成为了记者的“个人秀”
在当前的新闻直播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就是镜头机械地定格在以记者为中心的中景上, 无论多长的讲述, 观众从直播中很难看到事件的原貌, 更多的时候是听记者说。笔者认为, 这样的直播是不完整, 也是缺乏魅力的。记者的画面一般应在4到6秒后切出,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现场的画面, 记者的讲述只能作为画外音。实际上, 这样的处理方式已经成为国际上一种比较通行的做法, 它的好处不言而喻, 即加大信息量。
(三) 丰富直播画面, 让直播有的放矢
直播中如何让画面丰富, 这是一个需要精心策划的问题。有时, 我们可以制作“灌头片”向观众传递直播事件的补充信息;有时, 我们可以在记者到达现场还未直播之前, 尽量将最新的画面同样通过SNG技术, 3G网络提前传回, 作为记者出镜报道时的切换画面;当然, 调动直播摄像记者的主观能动性, 提供摄像记者与出镜记者之间的配合, 提高直播画面的可看性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而言之, 电视新闻是视觉和听觉的综合, 我们应充分调动电视新闻的直接和间接语言元素, 加强编辑功底训练, 让电视新闻不同于其他媒介的特点充分显示出来, 从而使电视新闻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罗伯特.C.艾伦.重组话语频道[M].麦永雄, 柏敬泽, 等,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18.[1]罗伯特.C.艾伦.重组话语频道[M].麦永雄, 柏敬泽, 等,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18.
[2]崔林.电视新闻语言:模式.符号.叙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69.[2]崔林.电视新闻语言:模式.符号.叙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69.
[3]唐.休伊特.60分钟:黄金档电视栏目的50年历程[M].马诗远, 林洲英,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3.[3]唐.休伊特.60分钟:黄金档电视栏目的50年历程[M].马诗远, 林洲英,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3.
[4]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 译.广西师范出版社, 2004:120.[4]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 译.广西师范出版社, 2004:120.
论新闻特性对电视新闻语言的要求 篇8
一、电视新闻语言在叙述上必须要生动
电视新闻是视听同步的传播方式, 除了生动、富有感染力的画面之外, 还要求电视语言必须生动, 在电视新闻的运用中, 毫不客气的说, 电视语言是这种传播方式的骨架, 只有这个骨架丰满了, 电视新闻这种传播方式才会得到最大空间的发挥, 反之, 如果电视语言不够生动, 观众在看时就会枯燥无味, 甚至会出现乏味和反感的情绪。目前电视新闻节目有一种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就是重视画面信息, 轻视语言信息。2008年5月12日, 中国四川的汶川大地震, 新闻在报道时出现过很多震撼很感人的场面, 一四川小伙陪在被掩埋的女朋友旁边, 和她聊天、谈未来, 鼓励自己的女朋友要坚强, 最后他们支撑到救援队伍的到来, 挽救了女友的生面, 这是一个几具有震撼力的场景, 但是整个事情都是在夜里发生的, 电视画面上只有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和几盏闪烁着的救援人员的灯光, 电视在解说时这样说“就是在这黑夜里, 我们看清了真正的爱情的力量”, 画面很平淡, 没有激烈的场面, 但是生动的解说词让观众们听了之后就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所以仅仅注重画面的新闻也只不过是会移动的图片新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上海某一建筑物爆破时倒塌的那场面, 看着一栋四十多层的楼房慢慢的倒塌, 场面应该是非常的壮观, 但是在东方卫视的一个报道中, 解说词这样写道“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某栋楼房被爆破, 全过程只有短短的二十九秒”。两个解说词, 反差如此之大, 让观众会有很大的感觉差异究其原因, 是对语言表述的吝啬。
二、电视新闻语言在情感上必须客观公正
我们知道, 霸道的要求新闻报道不许客观公正也是不现实的, 因为在解读的过程中, 会出现各式各样的主观能动的色彩。着名记者阿曼.普尔就目睹CNN蓄意歪曲真实报告的行径, 并披露:“凡是未能与政府保持统一口径的记者、编辑和主管, 都会受到威胁、排挤、请辞直至被解雇。”美国的主要媒体无一例外地都要与政府保持统一口径, 否则只有结业, 这就是美国媒体的价值观, 美国的新闻自由、新闻准则。观察我们身边的新闻报道, 不同的传播者会有不同的角度和立场, 如何选择事实?一千个新闻记者会有一千种方法, 这就是记者在起主管作用。同样, 作为辛建文的播报着, 对不同新闻处理的手法也不尽相同。美国学者艾尔费雷德.A.克罗威尔说:“客观性在事实的新闻里是神话而已, 是不存在的, 得不到的。”这样来看, 不应该说是新闻报道的主观和客观保持高度的同意, 应该是新闻的主观应该服从于新闻的客观, 这种统一是强加的统一,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对统一。情感因素的主观性和新闻的客观报道必须应该统一起来。如果电视新闻记者带有非客观的、非公正的有色眼镜来报道新闻, 如果记者的个人情感不加节制地随意歪曲有关信息, 那对新闻来说是一个灾难。我们看到, 美国CNN主持人卡弗蒂带着强烈的偏见, 轻率地在节目中发表攻击中国人的恶毒言论, 是失去了主持人应有理智的一种行为。作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 代表的是一种形象, 一种向社会昭示的形象。按照新闻传播的原则, 电视受众需要的是对事件真相的客观、真实的报道, 而不是以自己偏见、无知、愚蠢来攻击。CNN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对西方媒体标榜的“新闻真实”是莫大的讽刺。在情感言语的控制上也需要有很多的技巧, 应该是不知不觉渗入客观事实中, 尽量保证节目的自然得体, 使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被感染, 比如在报道奥运健儿夺冠时措辞兴奋, 传递扬眉吐气之感, 从而振奋民心;在报道贪官污吏时言语犀利, 从而感化民气, 为民代言;报道汶川大地震时, 语言饱含深情、惋惜和沉重, 唤起民众的情感共鸣。事和情总是相随而生, 相异而变, 受众在接受事实信息的时候也在接受情感信息。关键是这情感是否能沿着事实“自然流露”。
三、新闻报道在语言使用上要平实鲜活
从新闻的传播角度来看, 新闻语言要努力追求与受众的理解上的一致性, 从而使受众对新闻的接受转变为正确的理解和认同。目前国内很多电视媒体流行“说”新闻, 把新闻内容用平和的语言叙述出来, 而不是单一地把稿子陈述出来, 这就是为了使受众能够在平和的语境中接受信息, 在情感的语境中贴近信息。这也是电视新闻的生命力, 这不是简单的陈述, 而是一种展示, 在《电视新闻的语言技巧》这本书中, 对这种展示有很明确的规定, 展示要脱离流水账似的叙述, 要让叙述有生命力、有活力, 能生动、能感人。但是这种展示并不是天马行空漫无边际的展示, 而是按照新闻的真实性、围绕着新闻的原则来展示的。如果在展示的过程中丧失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公正的原则, 那这种展示就事与愿违, 成了假新闻。
四、新闻报道在工作上需要有职业敏感
作为新闻的传播者, 具有新闻敏感是非常重要的, 新闻敏感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境界。这种能力非常的关键, 这也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要素, 如果有了这种新闻敏感性, 等于说出自手的新闻就有了生命, 或许是一条简简单单的突发性事件, 但是具有新闻敏感性的新闻工作者能看到事件本身之外的东西, 甚至能套陇上社会法则或者国家的法律, 有的还能触类旁通, 从这个突发事件的本身蔓延到周边, 甚至整个社会上的事情。只有具备了这种新闻的敏感性, 你的新闻在采访、制作和后期的追踪报道的时候才会有深度、有广度, 具有更加广阔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当这种境界、情怀和智慧面对社会发展进程的现实问题时, 一篇好新闻也就应运而生了。
摘要:身处媒体的领域, 或者是新闻记者, 或者是节目主持人, 就是信息最直观的传播者, 在整个过程中所要做的就是从中确定传播内容以及该用怎样的新闻语言将内容传达给广大受众, 因而怎样掌握新闻语言, 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准确无误地将信息传播出去, 这是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思索和学习的技巧问题。
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运用 篇9
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作品的基础, 是视觉符号之一, 与其他符号元素相比, 它是电视新闻的第一语言或第一要素, 没有画面, 就没有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特性
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把不同景别, 连续活动的图像剪辑组接在一起, 形成一句句有视觉形象的特殊语言, 用来叙说新闻, 反映现实, 形象地为观众传递一种确定的信息。 (1) 这种由一幅幅图像构成的有着生动外表形态和丰富内涵的专业语言, 自身具有丰富的特性, 通过镜头语言的真实性和视角的潜在性的特点以达到完整讲述新闻故事的目的, 再通过画面编辑产生影喻和联想, 深度报道和发掘新闻背后的故事, 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镜头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本质, 电视新闻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画面真实。电视新闻报道的一项根本原则是电视画面的真实。电视新闻镜头的真实性指利用画面的亲近性、即时性、直接性给观众造成更接近客观真实的心理效果画面镜头是电视新闻主要的叙事方式, 它给接收者们提供了接触新闻的平台, 要让他们认可眼前的新闻客观, 就要尽可能抹去或隐藏复杂的叙事流程中叙事者主观介入的痕迹, 让新闻事实仿佛直接来到接收者眼前。
在《新闻调查》这个栏目中, 记者不是退居镜头、话筒的背后, 而是直接出现在屏幕上, 形成与采访对象的直接互动。针对屏幕外的接收者眼睛的追寻, 叙事者将记者与采访对象交谈的方式借用摄像机的视角, 使记者视角与接收者视角重合, 当记者在注视被采访者时, 接收者也同时和记者一起注视被采访者, 当被采访者面对记者、回答记者时也同时在面对接收者, 接收者不仅是他作为新闻观众的自己, 还是一个事件的调查者。这种通过整合新闻叙事者与新闻接收者的视角而形成的“真实性”, 把新闻接收者视角牢牢契合于新闻文本视角。让接收者的眼睛与摄像机的眼睛重合, 很容易使接收者忘了自己的存在.
视角的潜在性。视角的潜在性是指从摄像机镜头选取到观众面对的电视屏幕中的新闻画面, 叙事者的视角潜隐在画面报道之中, 留给观众的都只是从整个新闻事件中的一个角度、一个方面的感知和领会。从新闻接收者角度看, 如果不加选择地全盘展示过于丰富的视觉空间会让接收者造成选择与思考的压力, 比如在具有若干观点冲突的新闻事件中, 他们就会选择并思考丰富的影像提供的信息, 而这种主动性会阻碍接收者对于某媒体直接叙事的跟踪和引导, 就会使新闻叙事者解读与受叙者解读发生错位或断层, 造成两者的疏离,
因此在镜头叙事中, 特写和近景有独特的封闭视角的功能。缘自于电影艺术手法的特写如今在电视新闻中运用也较多。通过对新闻事件中人或物的特写或近景拍摄, 造成强烈、清晰的视觉形象, 起到强调的效果。
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的运用
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造型主要是指如何运用视听语言的画面元素对电视新闻的主题和内涵进行视觉包装和造型, 力求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满足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诉求。
电视新闻的景别选择。景别是电视新闻前期拍摄的造型元素。不同的景别具有不同的表现力, 远景视野深广、宽阔, 全景能完整地观照事物和场景, 中景能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近景能表现人物的局部表情和细微动作;特写画面则如同语言文字中的“惊叹号”, 具有透视心灵的冲击力和爆发力。景别的选择就是对画面叙述方式和内容结构方式的选择, 是创作思维活动最直接的表现, 不同的景别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视野、气质和韵律、节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新闻报道要在前期策划拍摄阶段做好场景选择和景别设置的工作, 富于生活真实、构图讲究的新闻画面.才能激发受众的视觉情绪, 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电视新闻的镜头选择。镜头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固定镜头便于突出主体, 使观众能以平静稳定的心态充分体验画面内涵;运动镜头能使观众视点不断变化, 更容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注意力, 引起强烈的心理感应, 因而具有更大的表现空间。推、拉、摇、移、跟、升、降等是最基本的拍摄技法.又是有效的修辞手段。推可以突出重要情节因素和细节;拉可以形成反衬、比喻的效果, 发挥感情的余韵;摇, 可以表现对比、并列、暗喻、因果的关系;移, 能造成现场感和真实感;跟, 更能强化纪实效应。
电视新闻的画面蒙太奇运用。画面蒙太奇的使用是丰富电视新闻内涵, 引发观众深度思考的重要手段, 在新闻专题、新闻调查、深度报道等新闻栏目中普遍应用。这样的新闻栏目不同于强调时效性的消息报道, 而是追求典型新闻事件或人物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传播价值, 这就要求在画面的处理上富有层次感和引申意味, 表现蒙太奇的运用可以营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像空间, 把观众从新闻事实引入到对社会问题和焦点人物的认知和理解中, 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社会价值和传播意义。
参考文献
[1].秦瑜明:《电视传播概论》,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杜, 2002年版, 第130~131页。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第35~36页。
浅谈电视新闻语言的特点 篇10
关键词:电视新闻,语言特点,表现力
电视新闻是当前新闻传播媒介的主力军, 不管是在影响舆论方面, 还是在传播信息方面, 都具有独特的传播功能以及魅力。电视新闻是人们收集信息的一种重要来源渠道, 相对于报纸、广播而言, 电视新闻制作的独特性在于视听结合、声画并茂, 而且电视新闻报道的画面非常鲜活, 报道内容也比较直观, 这是吸引广大观众眼球的重点。特别是一些突发新闻事件报道以及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优势更加突出。语言主要是对电视新闻画面的一种补充手段, 可以将画面中不能完全表现或者无法表现的内涵表现出来。
1. 真实性
真实性是电视新闻最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 真实也是评价新闻报道价值的第一标准, 电视新闻语言一定要具有真实性的特点。解说词是新闻语言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在写解说词的过程中, 记者一定要真实的写出人物、地点、时间、发生过程、事件等几个新闻要素, 而且在其中引用的史实、数据、资料等相关资料也应该真实、可靠, 针对客观事实, 记者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时, 一定要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千万不可随意掩盖事实真相或者故意夸大其词。目前, 电视传播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 有的新闻节目开始采用现场直播的报道方式, 而且在节目中直接连线新闻事件现场。现场画面鲜活、直观往往能够快速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 同时现场的声音以及记者的出境语也使新闻的真实性大大增加, 新闻语言真实性的特点也更加突出。其次, 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 一定要确保图像、字幕要准确, 静态文字上不能出现错误。
2. 导向性
鲜活直观的画面使电视新闻具有导向性的特点, 加上配合生动、优美的语言报道后, 可以使导向性的特征更加直接、鲜明、突出。一则电视新闻如果想要将相关的信息清清楚楚的交代给观众, 不仅仅需要画面展示, 同时也需要语言描述, 使观众们能够清楚的了解、掌握画面中无法包含的信息, 如事件起因、发生背景等。比如, 2011年3月我国有很多地区存在“抢盐潮”, 在短短几天时间里, 各地市场都开始“闹盐荒”。如果在报道这则新闻时, 电视镜头只是展示各大商场中很多民众抢购食盐的场景, 很多观众可能会非常恐慌, 在潜意识里可能也会被煽动去抢购食盐。这样并不是新闻报道的初衷。在报道的过程中, 如果加上这样一段文字描述:由于日本地震出现核泄漏危机, 近日国内各地都出现民众疯抢食盐的现象, 很多超市食盐销售一空。通过采访得知, 抢购食盐的理由主要是由于很多民众认为核辐射对海盐造成了污染, 或者吃食盐可以有效防辐射。但是在第一时间, 卫生部门已经明确表示食盐没有防辐射的作用, 而且中国食盐的海盐比例在20%以下, 同时海盐大部分是产自于东南沿海地区, 和日本相距甚远。其次, 国家发改委也紧急通知我国食盐有充裕的库存, 可以完全保障正常供应, 因此希望广大消费者可以合理购买、理性消费, 不要抢购、不要造谣, 不要信谣。
在画面后配合这段解说词, 不仅说明了广大民众疯抢食盐的主要原因, 而且借用了卫生部以及国家发改委的态度, 消除广大民众的担忧以及疑虑, 不仅可以满足广大群众对于信息的实际需求, 也具有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3. 概括性
电视新闻主要是通过电视媒介进行传播的, 主要是从听觉、视觉两个方面对观众感知系统进行作用, 因此通常电视新闻语言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电视新闻语言应该完美结合新闻画面, 这样对新闻画面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也有助于深化、提炼主题, 电视新闻语言千万不能简单的说明、重复画面, 尽量能够高度浓缩、概括, 激发广大观众的联想能力。因此, 在写作时用词应得当, 不能故意夸大其词, 语言尽可能精炼、简洁, 不能拖泥带水。比如,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新闻稿非常出名, 全文只有100多字, 其中渡江战役的开始、发展、结尾的解说只用了“万船齐发, 直取对岸”八个字。
4. 贴近性
电视新闻报道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向广大观众传递信息, 为了能够真正的将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路线以及政策传递给广大老百姓, 全方位的展示我国近年来在各个领域中取得的各种成就, 进而维持团结安定的良好局面, 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电视新闻语言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这就要求新闻语言应该贴近老百姓,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为了使广大电视受众能够很好的接收信息, 电视新闻画面应该尽可能使每个人都看得懂, 电视新闻语言也要每个人都听得懂。因此, 电视新闻语言应该尽量口语化, 尽可能少用一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以及书面语。同时, 新闻工作者应该深深的扎根于群众, 做到“急群众所急, 想群众所想, 办群众所盼, 说群众所言”, 全面掌握群众的脉搏, 说一些广大群众可以听得懂且熟悉的话, 新闻报道的形式也应该尽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这样才可以使新闻宣传工作深入人心, 使更多的群众更乐于接受。
语言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 作为电视画面的很好补充, 电视新闻语言在提高电视新闻影响力以及报道质量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电视新闻语言的发展历史比较短, 电视新闻工作者平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创新, 紧紧把握电视新闻语言特点将语言的魅力充分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电视新闻语言分析】推荐阅读:
电视新闻评论语言分析07-12
电视新闻语言运用06-16
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研究09-17
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11-25
电视新闻群众视角分析07-01
电视新闻观众05-20
创新电视新闻05-28
电视新闻发展06-01
电视新闻时代06-17
电视时政新闻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