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群众视角分析

2024-07-01

电视新闻群众视角分析(精选7篇)

电视新闻群众视角分析 篇1

一、前言

电视新闻能够将资讯实时准确地传播出去, 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社会舆论。新闻采访作为电视新闻工作的重要环节, 从正确的视角展开采访活动, 能够让受众更加客观、准确地理解新闻的内容。当前, 电视媒体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 失去了新闻传播速率的优势。因此, 电视新闻采访的视角选择变得十分重要, 对当前电视新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网络新闻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 网络作为新闻传播的媒介, 给电视新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网络新闻的传播效率要远远高于电视新闻, 人们开始从网络上获取新闻, 而许多“独家”新闻都是由网络获得并进行传播。在这一方面, 电视新闻媒体缺乏优势。在新媒体时代, 电视新闻想要占据一席之地, 就需要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优势。在新闻采访方面, 电视媒体要从正确的角度出发, 充分挖掘新闻的价值, 发挥其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以不一样的视角, 更加准确、及时地将新闻资讯传播出去, 在与网络新闻的博弈中占据主动, 让电视新闻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不被新媒体时代所淘汰。[1]

三、采访视角的选择的要点

(一) 以事实出发

无论是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 还是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 其重点就在于将事实传递给大众。因此, 在电视新闻采访当中, 视角的选择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性。不真实的新闻会误导舆论, 欺骗大众。新闻采访视角的选择, 首先要充分了解新闻发生的内容, 内容之下的社会背景,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内容。围绕某一新闻内容, 可以通过新闻采访进行深入挖掘, 但前提是保持新闻的真实性, 不能夸大其词, 不得掺有半点虚假, 否则新闻就失去了实际价值。新闻采访无论从什么样的视角出发, 真实性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电视新闻采访从新闻的真实性出发, 结合社会背景, 联系生活实际, 才能创造出最佳的采访视角。

(二) 发挥记者的作用

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记者的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采访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新闻采访是一种即兴式的资讯获取。因此, 新闻记者以及被采访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采访信息而总结出新闻, 该过程也是由记者来完成, 不需要进行书面上的描述, 只需要将对话的内容完整地呈现。新闻记者的素质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采访视角的正确选择, 是对记者新闻素质水平的巨大考验。在新媒体时代, 新闻记者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记者的新闻素质越高, 在采访当中就更加容易寻找到合适的视角, 能够将看似普通的新闻上升到不一样的高度, 这是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应该做到的事情。提升记者的新闻水平和综合素质, 为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采访开辟良好的途径。[2]

四、电视新闻采访视角的选择

(一) 创新视角

电视新闻采访的创新不是指内容上的创新, 而是形式上的创新。在保持新闻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 在新闻采访当中添加一些新鲜的元素, 以提升受众人群的兴趣。对同一新闻主体进行不同视角下不同形式的采访, 虽然是描述统一新闻内容, 但是给予受众的感受是不相同的, 平淡无奇的新闻不会引起民众的兴趣, 短时间内就有可能忘记。而创新采访角度, 从不一样的视角进行挖掘, 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内容, 在不脱离新闻主体的前提下, 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内容, 提升其价值性。对于新闻来说, 能够让受众记住和理解的新闻更有价值。因此, 从新闻采访的创新视角出发, 能够创造更多的新闻价值。

创新视角主要体现在对新闻背景环境的延伸与拓展, 联系被采访人的实际情况, 并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 新闻的社会作用就会更加显著地表现出来。新闻的内容可能是平淡的, 无法给人以新鲜感, 但是创新视角下的新闻采访, 能够从平淡的新闻中挖掘出新鲜的元素, 这是在当前新闻竞争环境当中获得优势的重要途径, 是电视新闻媒体生存下去的基础。

(二) 生活视角

有时电视新闻采访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 记者不仅要从被采访人的角度出发, 更要结合新闻实际的受众, 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 以民众的视角来进行采访。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电视采访画面所获得的信息, 能够感同身受, 贴近生活的新闻采访受到民众的认可和欢迎, 使其能够对新闻采访内容更加深入地进行了解。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 电视新闻媒体需要走出电视, 来到人民群众的身边, 采访的对象是广大的民众, 采访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满足了当前民众对于新闻的需求, 将社会民生新闻的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 这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3]

另外, 以往电视新闻展现出来的都是摄像机的视角, 所能呈现给观众的内容是有限的, 由于技术限制和时间限制, 导致新闻叙事不连贯, 无法充分表达出新闻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因此, 在电视新闻采访视角的选择基础上, 进行视角的拓展, 扩大新闻采访的视野, 使民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五、结论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已经依赖于电视媒体, 电视新闻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电视新闻通过新闻采访视角的正确选择, 以有效应对来自网络媒体的冲击。以事实出发, 提升新闻记者自身的新闻水平, 拓展创新视角、生活视角以及采访视角。在新媒体时代, 电视新闻采访开辟了全新的途径, 极大地提升了电视新闻的社会价值, 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电视新闻是民众了解国家和社会资讯信息的主要形式, 新闻的传播对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新闻采访是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 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社会舆论的方向。对于电视媒体来讲, 采访的主体是新闻内容的核心, 新闻采访的视角极大地影响受众对新闻的解读。文章结合电视新闻采访, 从采访视角出发, 探究其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视角,选择分析

参考文献

[1]胡丽娟.试析电视新闻采访视角的选择[J].新闻传播, 2015 (05) :67+69.

[2]姚烨.电视新闻节目平民化研究[D].渤海大学, 2013.

[3]李勇.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生产研究[D].武汉大学, 2012.

电视新闻群众视角分析 篇2

一、贫民化视角在电视新闻中的意义

实现电视新闻的贫民化视角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这也是当前电视新闻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等也是电视新闻平民化视角的核心策略。从百姓的角度思考各种问题, 深入了解平民的故事。在现阶段, 各大电视平台都在积极举办记者下基层采访活动, 报道了很多关于平民的新闻,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群众的实际需要, 这种做法一致得到了百姓们认可和好评。除此之外, 实现电视新闻的平民化有助于社会公平公正优良风气的形成。电视新闻是信息传递的直接媒介, 能够反映社会上的一些不正当现象。新闻媒体能够获取来源于百姓的各项信息, 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这就能够防止一些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因此电视新闻也是百姓和国家进行互动的直接纽带。

二、平民化视角下电视新闻的应用

(一) 贴近民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在电视新闻平民化视角实现的过程中, 要实现贴近民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三点, 这也是响应国家以民为本的重要途径。电视新闻平民化视角的实现, 要在平民化的角度上体现出电视新闻的价值, 针对百姓关注的问题, 电视新闻也要对自身所要报道的新闻进行调整, 要最大限度上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常态。在对人民群众进行采访的过程中, 记者和人民群众要互相尊重, 实现人格的平等, 才可以更好地了解人民群众当前生活的情况和实际需求, 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从平民化视角获取所需要的相关信息。

(二) 在后期编辑中融入平民化视角

平民化视角在电视新闻后期的编辑中也要有一定程度上的体现。首先, 新闻播报人员要保证相关阐述的易懂性, 这样人们观看新闻时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新闻内容所要表达的意思。同时, 新闻播报人员还要确保自身的形象、谈吐等对百姓有着足够的亲和力, 这样对新闻信息的传播才有利。其次, 将电视新闻打造得更加人性化。为了增加电视新闻的感染力, 在声音和图像方面也要结合人民群众的心理特征, 尤其注意在播报一些负面新闻时要保护受害人隐私。

(三) 在评论中融入平民化元素

评论是人民群众与新闻媒体进行互动的直接形式, 因此, 在电视新闻中就要为百姓提供相关的评论平台, 在评论平台的建设中也要遵循贴近民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 要认识到平民化视角电视新闻媒体的建设就是为了人民群众服务的。

三、新闻报道平民化视角开展的前提

(一) 坚持报道题材贴近百姓

当下, 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当善于通过平民化视角观察、关注生活和新闻事件。具体来讲, 就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展开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 对于经济、时事政治、社会新闻等报道题材均需要从普通大众的视角出发, 通过普通大众视角去使用报道内容和主题。而且电视新闻工作者题材选取及新闻价值判定等方面, 应当关注新闻事件对于观众的吸引力和关注度。如电视新闻工作者对政治事件进行报道时, 应当从百姓角度出发, 考虑百姓的需求, 通俗地把这些政策传递至普通百姓, 告知普通百姓这些政策法令对其生活的影响。

(二) 坚持新闻报道内容贴近民生

在实际的电视新闻报道中,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而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全方位地为普通百姓所服务, 进而使得广大观众获得极具价值性的信息, 是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努力的方向。因为经济报道、社会发展和百姓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平民化视角的新闻报道中, 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当注重新闻报道工作的实用性和服务性。以《首都经济报道》为例, 该栏目在新闻报道中, 其内容均与北京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并采取北京百姓普遍接受的表现形式, 进而吸引了一大批观众, 实现了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 坚持报道形式平民化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 电视新闻报道内容决定其报道形式, 但是同一报道内容有多种报道形式。电视新闻的观众往往更容易接受在内容、语言、形式上均体现大众化和平民化的新闻报道。因此, 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民生新闻报道中, 要采取百姓容易接受的报道形式。如在语言上, 应当尽量使用通俗易懂、朴实亲切的词汇;在讲述形式上, 应当尽量使用讲故事的方式, 以便提升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在新闻材料选取和编辑上, 应当充分展示平民化色彩, 进而拉近观众和媒体间的距离, 使得新闻报道更加具有亲和力。

四、平民化视角在电视新闻中应用创新的建议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和社会兴旺发达的动力源泉。在21世纪的今天, 任何事物的发展均需要创新。电视新闻行业为了提升竞争力, 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 需要在平民化视角的应用上加以创新。

(一) 打破陈旧的观念

当下, 电视新闻不断出现舆论导向不明确、缺少吸引力和活力、缺乏观众量等问题, 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不能够认真系统地分析研究新时期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方法。电视新闻行业只有打破以往陈旧观念的束缚, 解放思想, 创新观念, 才能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中获得进步。

(二) 题材应当贴近性、喉舌性兼顾

对于电视新闻来讲, 题材的选取, 即报道对象的确定, 是电视报道中关键的一环, 对新闻价值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说, 新颖、优质的新闻选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吸引观众注意力, 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 表现形式的创新

电视新闻表现形式的创新既能够增加新闻内容的表现力, 以便新闻内容更好地融入声画艺术, 给观众留下强烈、深刻的视觉效果, 还能够加强新闻内容的贴近性, 通过观众普遍容易接受的表现形式, 满足观众的期待心理, 进而走进观众, 获得一定的观众量。

(四) 创新优化机制

电视新闻行业竞争终究还是人才的竞争。当下, 电视新闻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能力不够科学完善, 电视新闻人才队伍如果不开展培训提高和创新管理, 很难适应新时期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电视新闻业改革发展的步伐。因此, 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当紧跟生活变化节奏, 对社会生活变化产生的新信息加以传播, 最大限度地应用电视新闻的优势, 教育、引导大众, 为广大观众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电视新闻节目。

五、结语

总的来说, 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平民化新闻即普通大众的新闻。观众对陈旧的电视新闻节目已经厌倦, 对传统电视新闻中生硬的居高临下说教灌输不再感兴趣, 广大观众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和相处, 需要对电视新闻信息展开主观的判断。所以, 平民化视角在电视新闻中会得到更加广泛地应用。

摘要:当今的很多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都非常注重平民化视角的使用, 因为这种方法不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进行宣传, 能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 还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效果。平民化视角在电视新闻中的使用, 对传播社会正能量、维护公平正义等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信息多元化的不断发展、日渐多样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当今电视新闻媒体在发展中所受到的多种冲击, 这些因素都要求平民化视角在电视新闻中的进一步应用。在此通过对平民化视角的了解和学习, 阐述平民化视角在电视新闻中使用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应用。

关键词:平民化视角,电视新闻,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彭焕萍.中国电视新闻的平民化进程[J].当代传播, 2005 (5) :72-74.

[2]于瑞桓.电视新闻平民化现象的解读[J].东岳论丛, 2007 (2) :144-146.

[3]杨雨轩.对当下中国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冷思考[D].上海:上海大学, 2010.

电视新闻群众视角分析 篇3

一、经典叙事学的叙事视角理论

叙事视角 (narrative perspective) 即建构叙事文本的角度, 是叙事人与故事之间的关系, 是事件如何来聚焦的问题, 在新闻报道中来说也就是一个新闻报道文本如何去看待新闻事件的方式和角度。

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往往是立体的、共时的、复杂的、相互联系的, 而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新闻报道的属性等因素共同决定了新闻是一种较为单纯的叙事文本, 读者接收到的不是新闻事件本身, 而是经过叙述的新闻报道。如何将复杂的新闻事件转化为统一的新闻叙事文本, 叙事视角的运用显得极为重要。所以托多洛夫认为“视角具有第一位的意义。”

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决定了什么被看和什么不被看, 决定了读者所能看到的范围。叙事视角实质上就是叙事者观察和叙述事件的角度, 即叙事人站在什么方位去感知故事。经典叙事学理论中将叙事视角分成三类, 即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

(一) 全知视角

全知视角又称零度聚集叙事, 热奈特称之为“非聚焦”。叙述者的视角不固定、随时随地随意切换, 全知视角中的叙述者像是一个全知全能、洞悉一切的上帝, 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可以随时以任何方式介入叙事过程, 或是介绍事件背景、人物经历, 或是解释人物的行为动机、内心隐秘。罗朗·巴特曾对全知叙事视角作过如下描述:叙述者既在人物内部 (既然人物内心发生什么他都知道) , 又在人物外部 (既然他从来不与任何人物相混同) 。[2]全知视角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多针对一些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事件, 方便于全方位、多角度、跨时空地进行报道。

(二) 内视角

也称限知视角, 热奈特称之为“内聚焦”。内视角叙事中, 严格按照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知与意识来呈现, 只转述这一个或几个人物从外部接收到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新闻报道中, 叙述者运用内视角叙事时, 往往是借用新闻事件内的一个或几个当事人的视角来观察和讲述, 内视角叙述者的观察位置就在新闻事件之内, 对所有发生的事件、出场的人物, 都是用同一尺度去看待和衡量;可以选择性加以报道, 不用拘泥于未知和不确定要素, 不用面面俱到。如此一来, 使得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更强、更贴近实际生活, 有较强的感染力。且由于视角是单一的, 也使得新闻报道更为连贯、有条理。

(三) 外视角

外视角又称纯客观叙事视角, 热奈特称之为“外焦点”, 其显著特征是叙述者严格从故事外部呈现和叙述, 像一台冷静的摄像机, 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客观环境等明显可见的事件要素, 而不参与动机、情感和思维的揣测。外视角最大限度地剔除了隐含作者的主观性, 极少出现“记者看到”、“记者听到”之类的字眼, 保持了叙事的逼真性和客观性, 其负面结果是新闻报道叙事容易流于冷漠晦涩。

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 叙述者往往会对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混合使用, 随时根据报道内容和对象特征加以转换, 充分发挥和融合各视角的优势, 增强报道的深度和力度。黎明洁在其著作《新闻写作与新闻叙述:视角·主体·结构》中总结的几种新闻视角的关系, [3]术语与本文话语体系统一之后其关系可以直观表示如下:

二、内视角的典型:“群众视角”

群众视角新闻叙事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内视角叙事方式。传播学语境下的“群众”一般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 是一个具有大众性质、平民性质的名词, 与“少数”、“官方”相对。媒体以群众视角进行新闻报道, 即在新闻报道中以“群众”这一类人群的感知与意识来呈现, 以“群众”的眼睛去观察新闻事件, 以“群众”的心理去感知和判断, 以“群众”的立场去叙事和呈现。

以“十八大”以来国内新闻媒体的群众视角对习近平新闻报道为例。习近平上任以来, 一系列爱民亲民的举动得到了媒体关注, 2014年1月6日, 新华社以《习近平魅力亲民引热议:主席套餐火了、全民“围观”办公室》为题, 对习近平亲民行为进行了一个总结性的小报道, 这篇报道在舆论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得到了各大新闻网站的转载。这篇报道最大的亮点是两幅新闻照片, 可以说这种恰到好处的图片化报道的叙事方式创新, 直接为报道增色。

结合新闻报道中相关背景交代, 第一幅新闻照片表现的是2013年2月4日, 习近平在甘肃兰州某养老院养老餐厅, 盛满一餐盘饭菜, 走到一位老人的面前, 画外之意是请老人用餐。第二幅新闻照片展示的是2013年5月, 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慰问考察工作中的习近平, 将一个失去了家园的小孩的脸捧在双手上亲吻。两幅直观的、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照片之后, 是评论性的总结, 报道中这样写道:

“事实上, 自就任以来, 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展示了其亲民风格。此前, 在河北保定, 习近平在太行山深处一贫困村与村民炕头话家常;在甘肃兰州, 他为养老餐厅里一位七旬老人亲自端饭;在四川芦山, 他在地震安置点帐篷内, 亲吻一个一岁半的小男孩;在海南, 他高兴地戴上黎族群众递上的斗笠;在湖南湘西, 他询问一位老人的年龄后说‘你是大姐’;无论到哪里考察, 他都坚持不封路, 尽量不扰民。”

评论性的总结与两幅代表性的新闻图片互为表里, 图片不仅更直观地表达了传播意图, 且增强了主管评论的说服力度。报道方式的策略创新加上主观评论叙事策略的恰当运用, 有效传递了叙事主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

在这一篇新闻报道中, 媒体的报道立场引人注意, 媒体是站在群众的立场进行报道, 即以群众的视角去审视和感知, 以群众的身份去观察和理解。报道中所讲述的故事是群众所看到的实事, 报道中使用的新闻图片也是群众所有目共睹的画面。事实上,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 群众希望, 也需要看到一位爱民、亲民的总书记形象。这篇新闻报道既在事实上符合了新闻真实的逻辑, 也在情感导向上顺应了群众的情感诉求——以群众的情感倾向去报道, 总书记亲抚失去家园的小孩这一典型新闻画面正好也切合了群众的新闻接受期待。如此一来, 新闻报道的叙事与群众的期待视野吻合, 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即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 同时也体现了媒体报道“以民为本、服务群众”的宣传宗旨。

又如, 2013年国际儿童节, 习近平出席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 人民网以《习近平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强调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为题对习近平的系列活动进行了新闻报道。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简洁清新、视角新颖的新闻叙事:

“植物园农作物区, 一畦畦番茄、芥蓝、芹菜等长势喜人, 少年儿童正在从事整地、播种、移栽、松土、蔬菜采收等活动……习近平对孩子们说, 生活靠劳动创造, 人生也靠劳动创造。”

一定程度上以儿童的视角对习近平的出行和所到之处、所见所闻进行了报道, 以直白又不失深意的语言对习近平的观点性讲话进行了转引。这种儿童视角是群众视角中新鲜活泼的一种, 儿童视角也体现了媒体报道视角的创新和进一步贴近群众。

三、叙事话语中的“群众性因素”:“习大大”昵称的传播

新闻叙事中的群众性因素可以看作是内视角“群众视角”的延伸, 群众性因素即新闻叙事中群众所发生的作用或者媒体以群众的姿态发生的作用。群众性传播相对于官方性传播而言, 其具有灵活、快速、交互性强等优势特征, 然而其缺点也很明显, 即信息量大、真假难辨、有效性较差。然而群众性传播又是与官方性传播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群众性报道为官方性报道提供鲜活的素材, 也为官方性报道作了很好的补充。

2013年8月20日, 上海交通大学的“舆情研究实验室”联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联合主办“2014年《舆情蓝皮书》发布会”, 通过大数据梳理出2013年网络热词, 早已红遍互联网的“习大大”一词榜上有名。

“大大”这一称谓, 本来是元朝统治时期, 北方汉人对蒙古人的尊称, 后来随着历史与民俗的演变, 这一词汇的内涵又有了更为丰富的意义指向。但总的来说, 一般是用在方言中指称长辈, 含有亲昵的情感色彩, 在西北、北方方言中常见, 各地所指代的长辈关系略有不同, 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体系中的“父亲”、“伯父”。同时, “大大”这一称谓在互联网上也会被使用, 一般用作向某一领域的高手、达人等表达亲昵的崇敬与膜拜之情。

2012年12月13日晚, 新浪微博网友“@学习粉丝团”发布了一条简单的图文微博, 文字内容为“【帅】习大大, 你这是要干嘛呀?”, 图片本身所包含的信息不是太明朗。这是“习大大”这一称谓首次在互联网上出现, 之后这条微博信息得到迅速地传播和扩散, 至2014年9月30日, 这条微博得到了网友的13次点赞、87次转发和24次评论。此后新浪微博账号“@学习粉丝团”几乎所有推送的微博消息中, 都以“习大大”指称习近平, 这一称呼快速得到网友的认可, 并在2013年成为极为普遍的网络热词。

“@学习粉丝团”于2012年11月21日开通微博, 注册身份未经认证, 注册地点为习近平家乡陕西, 个人资料显示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性别为女性。面对舆论界对微博管理者身份的各种揣测和质疑, “@学习粉丝团”解释称自己只是一名普通上班族, 与习近平宣传团队没有任何联系。不论其信息发布者身份, 然而无法否认的是这个微博账号传播信息的功能与价值, 可以说其对“习大大”这一称谓进行传播的成功, 在于其代表了新闻受众的接受期待和一种必然的趋势, 那就是渴望多角度认知一位亲切、平民化的国家领导人的诉求。

以“习大大”指称习近平这种称呼方式, 其实是国内网友昵称我国领导人的一个传承与接力, 如网友对上一任总书记胡锦涛的称呼有诸如“胡哥”、“涛哥”等善意的、调侃式的称谓, 但仅限于小范围称谓, 未形成舆论的主流。这种被引导的善意戏谑性的昵称及其流行, 运用了传播叙事的群众视角和平等立场的主体策略, 在新闻受众来说, 以更喜闻乐见的方式了解了领导人, 参与了国家大事, 得到了满足。同时, 对新闻媒体来说, 也体现了其站在群众的立场说话和传播, “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

摘要: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是媒体如何去看待新闻事件的方式和角度, 决定了新闻受众看到什么和看不到什么, 也体现了媒体的主观选择。经典叙事学理论将叙事视角分成三类, 即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 而内视角的“群众视角”近年来成为了新闻媒体视角选择的热点。分析国内媒体“群众视角”报道的案例, 呈现了国内新闻媒体报道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和态度这一基本事实。

关键词:叙事视角,群众视角,人民立场

参考文献

[1]华莱士·马丁 (美) .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l.

[2]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叙述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29.

电视新闻群众视角分析 篇4

1 深入基层,走向百姓

新闻“走转改”的根本目的就是需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走向群众,能从新闻报道中反映广大人民的心声。民生新闻是对百姓生活状态、生命状态以及生存状态的平衡性和立体性的报道。那么,民生新闻应该是需要走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这样才能够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在如今的新闻报道中,要想使民生新闻真正走向百姓,就要深入基层。山西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午报》作为本地一档民生电视节目,是一档沟通百姓与政府的公众新闻。例如,在某一期节目当中,报道了太原市场卖的小龙虾分为死活两种,并且价格相差很大,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得利益将死虾加工当成活虾来卖。记者经过跟踪暗访,做了系列跟踪报道,在本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那么,民生电视新闻应该要关注老百姓身边的事情,民生电视台的记者应该深入群众,看看群众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切实关注到老百姓的利益。民生电视栏目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群众服务意识与服务责任,到群众中去寻找创作源泉。2011年的文艺座谈会中强调了文艺作品应该依靠群众,而对于民生电视新闻来说更是离不开群众,要从群众视野出发,走向百姓,在新闻报道当中多体现老百姓的贴身利益。

2 转变作风,体现新闻价值

民生电视新闻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报道百姓日常生活,应该改变作风,充分展现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标准,对于民生电视新闻来说应该进行客观报道,反映民生问题。第一,转变作风就是需要做好新闻的接近性价值。接近性就是新闻需要接近当地受众的需求。民生新闻需要走进人们的群众生活,需要将镜头对准老百姓,如山西广播电视台民生电视节目展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事情,并且通过小细节传达国家的政策。在“十八大”召开期间,以小人物的故事视角展现老百姓丰富生活,其中有一则新闻描写了平遥普通老百姓赵德成一家的幸福生活。第二,转变作风就是需要兼具思想与艺术高度。新闻肩负着社会教育的职能,对于民生新闻来说,他们的受众是面向普通老百姓,故而应该在内容思想上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例如,山西广播电视台《山西新闻联播》,契合国家政策,并且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十八大”政策展现出来。在新时代社会变化系列报道中,通过祖孙三代在钢铁集团的贡献,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3 改变文风,加强深度报道

民生电视新闻面对的是普通老百姓,他们最关注的是与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在以往的民生电视新闻中,很多电视台将会议新闻作为主要的报道内容,这种严肃性的新闻并不能真正传达政策要领。在新闻“走转改活动”当中,民生电视新闻应该改变报道风格,加深新闻的深度报道,应该改变会议新闻报道形式,或者是删减会议新闻,对会议新闻应该充分把握好时长,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那么,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从群众视角出发。民生电视新闻是接地气的新闻,是需要老百姓能够从民生新闻当中获取到最新的信息资讯以及国家政策的变化。民生电视新闻应该要站在老百姓的视角去报道新闻。现在我国的民众的文化素质不高,对于国家一些政策无法进行深度解读,那么就需要民生电视新闻通过深度报道,进行解读,如在“十八大”召开期间,《山西新闻联播》以小人物视角出发进行新闻报道。第二,报道手法轻松活泼。民生电视新闻面对的是老百姓,在解读国家政策上应该要以轻松活泼的气氛报道口吻,兼具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如在报道民生电视新闻的时候应该采用故事等手法进行深度报道。总之,民生电视新闻应该从百姓角度出发,在形式题材上应该符合百姓的需求,才是民生电视新闻的关键。

摘要:在今年文艺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文艺作品需要依靠人民,这是对“新闻走转改活动”的再次深入。在此背景之下,本文探讨民生电视新闻“走转改”群众战略,即深入基层,走向百姓、转变作风,体现新闻价值,加强深度报道。

关键词:民生电视新闻,“走转改”,群众路线

参考文献

[1]高贵武.电视民生新闻的拓展与提升——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报道说起[J].新闻与写作,2012,(5).

[2]舒彩红.浅谈党报在“走转改”活动中的新闻报道——以《人民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为例[J].今传媒,2012,(8).

电视新闻群众视角分析 篇5

一、亲和力——衡量电视新闻是否贴近群众的重要标准

“亲和力”, 是衡量电视新闻是否贴近群众的重要标准, 也是衡量一个媒体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亲”指亲近、亲密;“和”指温和、和气, “亲和力”是指媒体对观众 (或读者、听众) 产生的亲近感及和蔼亲可亲的态度。[1]

增强新闻的“亲和力”, 也是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要求的具体体现。要使电视新闻真正贴近群众、被群众喜闻乐见, 新闻媒体首先要在增强新闻的“亲和力”上下功夫。新闻媒体只有增强了“亲和力”, 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才能真正做到“贴近群众”。

二、亲和力――内容上群众喜闻乐见形式上生动活泼

1、电视新闻的“亲和力”具体是指新闻内容要为群众喜闻乐见, 形式上要生动活泼。这样群众才会觉得电视新闻与自己没有距离, 有亲切感。

什么样的新闻群众最喜闻乐见、对他们来说最具有“亲和力”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一是群众身边的事情;二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舆论监督、批评报道;四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电视新闻的受众群体很多, 由于年龄、职业、阅历、知识层次千差万别, 每个群体都有他们身边的事情。电视新闻多反映群众身边的事情, 就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从而最大的吸引受众。

2003年, 新疆冬季供暖统一提前到10月15日, 停暖推迟到次年的4月15日, 这是一项根据新疆气候特征出台的为民措施, 受到了新疆各地各族群众的欢迎。针对这一群众身边的事情, 新疆电视台在当年10月15日集中供暖前, 就对各地供热站的供热准备情况进行了集中的报道。2004年4月15日停暖这天, 又对停暖后天气变化的预测情况进行了报道, 提醒观众随时关注天气变化。这些新闻对观众来说, 都是非常温馨的。

2、能否坚持舆论监督及批评报道, 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 是考验一个媒体对群众是否具有“亲和力”的一个重要尺度。电视新闻节目只有坚持舆论监督及批评报道, 坚持彰显正义、反映民声, 才会赢得群众的信赖。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之所以能长期吸引广大观众, 成为观众最信赖、最贴心的电视新闻栏目, 就在于它长期坚持了舆论监督及批评报道。

2003年11月, 因石河子自来水公司、房地产公司和物业公司互相扯皮, 造成石河子市十六小区居民的自来水停水长达四天。石河子电视台记者得知这一情况后, 立即对此事进行了及时的报道, 通过连续报道的形式直到促成这几家公司坐下来, 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 使十六小区停水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起到了舆论监督应有的作用。这一连续报道使十六小区乃至全体观众觉得顺民心、得民意, 同时也大大增强了《石河子新闻》的“亲和力”。

3、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是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做为电视媒体而言, 把镜头对准弱势群体也是增强新闻“亲和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电视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 帮助弱势群体了解国家政策, 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工作, 在弱势群体与党和政府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

石河子电视台在《石河子新闻》节目中, 多次对残疾人、贫困中小学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报道, 呼吁全社会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这些报道都充满了媒体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心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之情, 非常具有“亲和力”, 拉近了媒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距离。

4、把一些“硬”新闻做“软”处理、增强电视新闻的可看性, 这是电视新闻在形式上增强“亲和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硬”新闻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一部份“硬”新闻的存在是必要的, 它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不可少的一部份。但电视新闻里“硬”新闻的比例如果过多, 观众就会觉得它生硬、枯燥、乏味、冷冰冰的, 不亲切。电视新闻如能让一部份“硬”新闻软化, 使电视新闻节目既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又能让观众易于接受、爱看, 那它就对观众有了亲切感, 也就有了“亲和力”。[2]

要使电视新闻更具“亲和力”, 还应该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和与观众的互动性, 多采用记者出镜、同期声、背景声等电视表现手法, 使电视新闻鲜活生动, 让观众觉得亲近自然。

三、亲和力――电视新闻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使电视新闻具有“亲和力”, 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媒体、新闻记者、编辑、播音、制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1、媒体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将新闻节目的定位放在关注民生方面, 要使新闻节目既传达党的方针、政策, 又反映社情民意。要让记者多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 鼓励记者创新, 努力营造增强“亲和力”新闻报道的氛围和平台。

2、电视新闻记者、编辑要转变那种围绕领导转、围绕会议转的作风, 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新闻的主体。这样, 记者才会把镜头对准群众, 才会将新闻的出发点放在人民群众身上;编辑才会在选择稿件中、修改稿件中做到多反映群众生活、反映百姓心声。电视记者、编辑的工作只有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准绳, 电视新闻才会更加贴近群众、才会更具“亲和力”。

摘要:地州市电视台的节目是当地受众获取本地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 多数节目也因此得到当地受众的喜欢并有较高的收视率。地方台与广大受众的直接距离以及离新闻的第一现场近一些, 本土化的节目特色更容易受到当地观众的亲睐,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具有了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亲和力,贴近

参考文献

[1]《试论增强电视新闻的亲和力》, 《理论观察》, 2009年第一期。

电视新闻群众视角分析 篇6

一、确立正确的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栏目思路, 让时政新闻更加贴近群众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最为核心的内容部分, 它能够传递党政领导政务活动的信息、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以及解读和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和举措等重要任务, 是党和政府贴近群众、沟通群众的重要的有效手段, 也是展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发展成就的具体载体, 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政策性与敏感性, 同时也含有大量丰富的新闻信息和内容。因此, 做好时政新闻受到每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高度重视, 也是每位广电新闻工作者一直以来认真实践并努力实现的目标。

但是近几年来, 全国大多数电视台都将电视新闻栏目分为两大新闻版块: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这两个新闻栏目一个以党政领导政务活动为主, 一个则报道群众身边发生的事件, 各自秉承其自身固有的开办思路。观众在短时期内,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收看相关的栏目。于是许多电视台的时政新闻都单纯围绕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日常活动, 重大活动和工作动态发布报道, 内容生硬, 形态单一。这种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明显分工的开办思路, 实际上是先入为主地把观众分为两个群体, 一个观众群体似乎只关心时政大事, 不食人间烟火, 而另一个观众群体却只关心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事, 这样的观点本身就显得有点偏颇。让严肃的时政新闻栏目能够生动起来、鲜活起来, 使广大观众群体都喜闻乐见, 便成为广电新闻工作者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积极提倡民生化的实践运用方针, 让时政新闻的报道理念能更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以及新闻规律的要求, 同时也能使时政报道从长期以来所处的困境中走出来, 为时政新闻更好地践行新闻的“三贴近”原则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改进时政新闻报道的形式, 让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目前,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关乎国计民生的焦点、热点、难点、疑点报道较少;二是按新闻价值的大小编排新闻顺序;三是报道中领导讲话书面语言多、套话和官话多, 缺乏群众所关心的关键信息;四是报道的内容和形式长期以来一成不变;五是缺乏客观、务实的深度报道, 失去舆论监督的作用。这五个方面的存在的问题, 浪费了大量的新闻资源, 使群众观看时政报道如闻天书, 兴味索然。针对当前时政新闻报道存在的这些问题, 我们在日常时政新闻报道中应做如下改进。

(一) 把群众的需求作为报道重点, 改进会议内容报道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新闻报道的主体地位, 同时, 深入研究广播电视观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 巧妙地应用现代传播技巧, 从平民化的视角来报道时政新闻, 进而增强时政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亲和力与感染力。对关系民生的内容应该制作主题报道。化整为零, 强化主题。对于一般性会议和时政活动, 应改变过去陈旧的报道方式, 善于提炼和抓住会议和时政活动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把会议新闻写成信息性的报道。

(二) 改变空洞贫乏的报道语言, 提倡通俗生动文风

让时政新闻民生化, 也就是要求我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报道时政新闻, 语言要简洁明了, 通俗易懂。不要说一些连自己也不懂的官话、套话、大话和空话, 要用一些典型的具体事实说话, 以点代面, 从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 防止公式化的报道方式淹没了那些有价值的信息。

(三) 调整新闻视角, 反映群众心声

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应当适当地调整、放低新闻视角, 把时政新闻从高高的主席台上拉回到群众的心坎上, 同时更多地把话题、话筒和镜头对准基层、对准群众, 让人民群众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 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基层的经验与典型,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和知情权。

(四) 牢固树立与受众平等沟通的观点, 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眼界视野、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改变宣传方式, 变封闭式宣传方式为开放式宣传方式, 变灌输式的宣传方式为启发式宣传方式, 变训导式的宣传方式为诱导式宣传方式, 才能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使时政报道更加贴近群众, 从而实现新闻舆论的有效引导, 使之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三、结语

总之, 让时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民生, 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需要各级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当然, 改进时政新闻报道, 不是简单地减少会议报道, 也不是有意地去限制会议报道, 而是改得让群众乐于接受, 让群众真正满意。只有这样,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才能有一个较大的改观, 才会起到应有的宣传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保全.践行“三贴近”改进新闻报道[J].当代传播, 2003, (5) .

[2] .杨拉娥.坚持“三贴近”闯出报道新路子[J].新闻采编, 2003, (6) .

[3] .史宗义.浅谈如何改进会议新闻报道[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第27卷 (第5期) 000017。

[4] .陈植源.下决心改进会议新闻报道新闻战线, 2001, (6) :28-29.

儿童电视新闻节目的“儿童视角” 篇7

《新闻袋袋裤》作为央视创办的第一个儿童电视新闻节目,带动了我国儿童信息类节目的发展。随后,各个地方台陆续开办了类似的节目,如南方电视台《南方小记者》,福州电视台《大嘴巴谍报》等。但总体上, 此类电视新闻节目在我国儿童的电视媒介选择行为中所占比重较低,节目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究其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欠缺原创性

儿童电视新闻节目中,翻版成人新闻的信息不时出现。同一条新闻,在成人新闻和儿童新闻节目中的画面和解说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换成了带有童声的成人主持人。这样的制作手法,很难从根本上贴近儿童心理,拉近和儿童受众的距离。

儿童缺位

我国现有的儿童电视新闻节目, 虽然在收视定位上都突出了少儿这个群体,但节目制播的全过程,较少看到儿童的参与,让人不免质疑,成人主导的儿童电视新闻节目是否真的是儿童想看的?

娱乐性不足

早在1961年,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就对儿童接触电视媒介的动机做过调研。结果显示,“娱乐”是儿童选择电视媒介的首要目的,其次才是信息。而我国的儿童电视新闻内容,往往教育性大于娱乐性。如此一来,新闻在制作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也就不够活波、多样。

以上是我国儿童电视新闻节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源于“儿童视角”的缺失。

如何在节目中自然展示“儿童视角”,有以下几点思考。

和儿童一起做新闻

给孩子们一个尝试的机会。不妨在节目中,用让他们亲自参与和体验的方式教会他们如何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卜卫在《儿童电视:谁是主体——兼论我国儿童电视的成人化问题》一文中,提到了儿童的参与权,我将其概括为8个层次:操纵;装饰;象征性地表示;指派给儿童,但还能告知儿童;成人与儿童商量,并告诉认同; 成人提出的、与儿童一起作决定的;儿童提出的,但成人并不关注;儿童提出的,并与成人一起做出决定。我国目前的儿童电视新闻节目中,儿童的参与权,大致到达第四个层面。要到达最后的儿童参与程度较高的层次,就要弱化成人的主导地位,把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和节目话语权尽可能多的留给孩子们。比如,教会他们用便捷的拍摄设备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兴趣的社会现象; 成立小记者队伍,寻找新闻源,采访新闻素材;新闻制作中多倾听儿童编导的想法。虽然他们在专业性上无法和成人相媲美,但身为儿童的代言人,一言一行都更能与收视儿童产生情感共振,拉近与节他们的距离。

对于成人新闻里出现过的信息, 从与儿童生活相关的角度切入,用儿童自己的语言表达新闻信息,成人进行适当的把关和指正。比如《新闻袋袋裤》中,《盘点过年习俗》《恶劣天气影响世界各地》《未来电脑会比人脑更聪明么》《火星:多种支持生命存在的元素被发现》等新闻,可以多听听儿童们对这些事物的认识和感受,指针性地加入成人的观点。既实现了信息服务,又能让儿童看得懂。

注重节目内容的均衡,避免城乡差别

儿童电视新闻节目在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平衡城乡资源差异,在版块划分上,可以留一定的空间反映乡村儿童的生活面貌,让城市儿童了解乡村,正确认识乡村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在节目制作中,吸纳乡村儿童参与,消除城乡儿童在心理上的差距。也可以在节目中组织联谊等活动增强城乡儿童的互动。

寓教于乐

施拉姆“儿童是媒介的使用者”这一思想,表明儿童于电视媒介是主动的选择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能带给儿童欢乐,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而非“说教”。比如,把故事、歌舞、动画、木偶等形式搭配组合,充分运用儿童感兴趣的方式处理新闻素材。比如,《新闻袋袋裤》中,用动画讲述郭明义的事迹,就把学雷锋这一旧命题用儿童化的方式进行了创新。

寓教于乐还要求节目能促进儿童在体能、认知与社会性方面的发展。英国的儿童电视节目《天线宝宝》《花园宝宝》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低龄儿童的 喜爱,就是其节目理念:呈现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发展的有趣经验。看似是玩耍、嬉戏的过程,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想象力、爱和被爱的能力、自信心、创造力等许多可贵的东西。

结语

上一篇:农村卷烟市场下一篇:校企共谋中职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