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失真的叙述分析

2024-07-27

新闻失真的叙述分析(精选7篇)

新闻失真的叙述分析 篇1

新闻是对现阶段发生的事件的报道,而社区新闻多是发生在居民身边的事件。在报纸上形象生动地展现新闻事件,使得读者身临其境,看到最真实、最直观的事物全貌,依赖于文字和图片(或制图)的结合呈现。

相关科学研究证明,比起其他形式,大多数人更容易理解叙事,叙事可以向广大读者传达清晰的信息,读者也对叙事青睐有加。当我们读到的是故事,而非罗列的事实时,记忆会更深刻。所以,用讲故事的方式编辑新闻,让新闻信息如影像般地呈现,有助于让读者在看新闻时犹如读故事般,轻松地吸收新闻信息。因此,对于报纸编辑人员而言,掌握故事化叙述编辑手法是一项必备的技能。

一、和记者一起寻找好故事

社区新闻编辑收到的稿件,往往是记者采访、写作后的稿件。如果记者交给编辑的稿件是干巴巴的文字,没有人物、没有情节、没有细节,那么编辑就算有再好的编辑技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炊”。

如何规避这种情况?较好的方法是编辑提早介入采访和采写,和记者一起寻找好故事。例如,主动与记者进行沟通,告知记者“我需要故事,需要人物,需要情节”。可以与记者一起梳理事件的脉络,并根据事件的脉络要求记者采访相对应的人物。

对于社区新闻而言,如果记者能深入现场挖掘到关键的人物和信息,他的新闻故事将拥有一种强烈的市井特质,这是坐在办公室的人永远无法提供的,而这些特质将使稿件更加鲜活、富有张力。

二、新闻标题影像化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在“吸睛”上,标题发挥的作用无可比拟。泰德·切尼是最早认真对待叙事性非虚构文学的作家之一。他说:“叙事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是一部电影。”让标题影像化呈现,使之有画面感,在读者的脑海里形成“故事片断”,更容易触动读者。例如,2016年4月22日《蛇口消息报》社情版的头条——《跳海瞬间她被俩市民拉住》(如图1)。

图1这个报道讲述了一位女子在深圳湾公园的海边轻生,被热心的市民和赶来的民警救下的事件。标题就抓住了事件发生过程中最惊险的一刻,即女子跳海的瞬间,并将那个时刻的动作表现出来。目的就是使之在读者的脑海里形成一个影像片断,将读者带入场景,体验动作,让他们感同身受。

三、新闻导语个案化

拉约什·艾格瑞在1942年写了一本影响深远的剧本写作指南——《戏剧创作的艺术》。他认为人物是故事的动力,人类的期望和需求推动故事的发展,并决定故事的发展方向。

所以,人物故事——“个案”对新闻稿件来说非常重要。新闻稿件中若出现“个案”,稿件内容则会更加鲜活、丰满、立体。若读者有过与“个案”主人公相似的经历,则很容易产生共鸣,进入角色。所以,一般含有“个案”的新闻稿件更显得鲜活。

泰德·切尼曾指出,“出色的、戏剧化的非虚构文章的开头应该是有生命的,可以移动,并到达某处”。根据故事理论,当我们知道事件主人公陷入困境时,叙事弧线就开始上扬。基于此,可将新闻个案前置,在最优的位置呈现个案故事,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以往在编辑社区新闻稿件时,笔者曾设“市民说”,将其置于新闻报道正文之前,参见2016年3月16日《蛇口消息报》5版家园版头条(如图2)。

“市民说”,顾名思义就是市民说自己的故事、遭遇。对于社区新闻,许多读者生活在同一片区,对公共交通、生活环境的困惑和感受等体验多是相似的,所以会出现“集中吐槽”等反映民生问题的声音。对于这类新闻事件,在稿件处理上可先“由点及面”,直接将个案经历前置,以“市民说”的方式呈现个案中主人公的矛盾和困境,或是美好的体验,引起读者的共鸣。

四、稿件行文“动感化”

在所有的媒体中,相较于影视、网络和手机,印刷物缺乏感官刺激。很多媒体从业人员的注意力总是放在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上,忽视了读者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让它有趣一点!

当编辑拿到一个好的新闻故事时,首先可看看故事中有哪些需要补充,是否缺乏关键性信息,先“查缺”,让记者“补漏”,确保让故事变得清晰、全面,然后再对新闻故事的叙述进行编辑修整。

新闻故事的叙述,离不开人物的描写、场景的还原、动作的记录、主题的展现等。在编辑的过程中,尽量让稿件富有“动感”。吉米·布雷斯林曾经说过:“新闻就是一个动词。”这位经验丰富的纽约专栏作家认为新闻和故事一样,用一系列动词更容易把读者带入一个生动活泼的场景。

五、结语

在尊重事实、真实还原事件的前提下,用故事化叙述的编辑手法处理稿件,及时和记者沟通寻找好题材、好故事,编辑稿件过程中使标题影像化,让富有代表性的“个案”引起读者共鸣,筛选提炼出关键动词让稿件富有“动感”,让事件信息犹如电影般呈现在读者脑海中。这就是故事化叙述的魅力所在,让读者产生影像般的联想,触动读者。

新闻语言的失真、失范等现象分析 篇2

在新闻行业中, 很多的报道并不把报道应有的准则作为依据, 反而为了利益等因素“不择手段”, 更有甚者不惜制造虚假新闻。例如, 在10日17时左右, 由于网友“龚也长”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信息, “听说长沙解放西路, 一伙人刚拔出刀来准备砍人就被抓了。”, 一时间引起广泛关注, 部分网友转发求证。最后长沙警方的官方微博透露, 此为不实消息, 当天10日16时许, 赵某 (男, 39岁, 四川人) 因在解放西路步行街口路段从事“黑的”非法营运被运管部门查处。赵某随后持刀暴力抗法, 被及时赶到的公安民警制服, 未造成人员伤亡。目前赵正接受公安机关调查。这样的报道虽然可以短时间吸引关注, 却会导致人们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降低了新闻在人们心中神圣的地位, 会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对新闻行业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伤害。尽管可以事后澄清但是破坏已经形成。这就是俗称的公众的力量, 公众的力量是巨大的, 而新闻媒体对于公众关注度的引导与导向是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对于现在社会诚信力的丧失,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里面有着新闻媒体的误导与夸大。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规范, 可以确保同行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确保运行速度可以达到理想效果。对于新闻人来说, 在语言的运用方面一定要严格地遵守行业规范, 要做到力求语言表达准确, 不能为了利益而任意地改变语言的表达方向, 更要避免语言的腐败现象。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在对新闻报道的时候应该以事实说话, 不能以点概面, 或者说是夸大其词来博得公众的眼球。这样做是对新闻媒体的客观性大大的讽刺。在报道新闻时我们是一个客观视觉的存在, 而不能有任何的偏见。例如, 在2012年时就出现过这样一篇报道, 主要说“春平集团收购美国特拉华州的一家银行, 更名为‘美国新汇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爆炸性新闻。随后更是被多家媒体跟风报道。但是, 后来经查证指出报道不实, 林春平只是收购了一家破产的公司。虽然不实报道被澄清相关人员也出面道歉。但是这种利用媒体达到自身目的的行为应当受到谴责。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的, 往往最后都不了了之的, 这对于媒体的监督部门来说就是很大的责任问题。

二、当代社会新闻现状

当今的网络发展迅速, 很多从前的新闻接受者如今也变成了新闻的传播者。这样在丰富了新闻的来源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首先, 网民并不是专业的新闻人, 所以传播的新闻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真实性无法保障。还有很多的媒体也受到眼球经济的刺激, 过分地迎合大众口味, 表达方式过于低俗, 情感上也颇为偏激。这种现象在新闻中被称为“媚众”。为了取悦大众失掉了自身的特色。特别是一些公共关注度很高的媒体, 往往在面对热点新闻时不能把握住自身的责任, 导致新闻报道的失真。在2012年初, 3D版《泰坦尼克号》上映期间, 大家一定多少听到过关于女主角裸露镜头被删是因为广电总局考虑到观众在看片时会伸手去摸打到前排观众的头。这条新闻被广泛流传, 人们也都信以为真, 但最后经查证表明, 这只是网友的一个玩笑而已, 并且在最初的新闻上标有“假新闻”的提示, 但是在传播过程中为了达到效果, “假新闻”的标签丢失了。并且这条新闻成为多家媒体的重点报道对象。人们会信以为真也非常合理。网络的发展给新闻业带来更大的挑战。就如上述例子, 网友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爆出假新闻, 却被媒体肆意渲染。媒体的“媚众”行为不言而喻。这样消耗自身的权威来达到目的的行为是得不偿失的, 短期的热潮过后会有更大的问题出现。更严重的会像狼来了的孩子一样, 失掉了大众的信任。这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特别是现在如微信、微博流行的时期, 新闻的传播速度何其之快, 这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如何减少新闻语言的失真失范

想要做到新闻语言的规范就要更加严格地规范新闻的语言使用。力求语言的准确性。网络的言论自由不但带来了更多的想法, 更新颖的观点, 也让真理越辩越明。反之, 如果一味地限制言论的自由会遏制思想的交流, 和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有相同之处, 会导致思想的落后, 甚至会使得真理面临毁灭。从社会的角度出发, 如果人们经常性地面对不同的意见就会对此习以为常。社会是一个大集体, 包含很多人, 所以难免会有分歧, 不同的观点相互对立是一种常态, 也会有利于人们学会理解对方, 宽容面对。

新闻的作者决定着新闻的方向, 所以要注意从新闻从业者本身出发, 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因为他们才是能够加强新闻准确真实的最终保障, 也是新闻的源头, 他们意识的提高就是新闻行业意识的提高。

最后, 我们不得不提的还有新闻的语言艺术。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 不仅仅是单纯地让大众看到信息的量, 更要让大众可以在看新闻的同时在新闻语言中获得作者要传递的报道的核心灵魂。要达到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才是新闻的最高境界, 让读者可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这对新闻语言的要求又加了高度。这也要求新闻语言要注重技巧, 如何在多篇报道中脱颖而出, 又不失事件的真实性。

摘要:新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来源, 他会带给我们广泛的信息, 让我们对时事动态有所了解。由于新闻受到人们的关注, 所以他的真实性和语言的准确性是有颇高要求的。任何一篇报道都应该是对真实事件的分析和总结。但是对于同一件新闻不同的媒体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报道方向。关于这一点就像李普曼说的那样, 他的名言很形象地表达了新闻的特性。

关键词:新闻语言,语言失真,失范

参考文献

[1]徐迅.新闻 (媒体) 侵权研究新论[M].法律出版社, 2009.

[2]郝建省.新闻侵权及预防[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8.

[3]刘英凯.现代美国英语不正文风探讨[J].深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5 (Z1) .

[4]张维迎.语言腐败的危害[N].经济观察报, 2012-4-30 (41) .

试论新闻与新闻叙述技巧 篇3

这则短故事看起来是讲避雨, 但本意是表征神的智慧——只要心意诚, 神祇就大, 智慧更大。故事的寓意就像精巧的文本本身, 看似稳定的容量却蕴含无穷解读的可能性。表面上看, 所有文本都是表达作者 (叙述者) 意图唯一的、稳定的来源, 接受者只能对作者 (叙述者) 本身蕴含的意义进行解读。但实际情况是, 文本精巧的叙事模式让看似稳定的文本变成了开源的、丰富的、具有无限可挖掘的可能性。

在所有叙事文本中, 新闻文本被认为是可挖掘性最小的文本, 因为,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记录”, 新闻时效性和事件真实性作为其内在的、极为严苛的准则, 一些观点认为, 新闻写作的目的是为读者传达真实信息, 写作的原则是“短平快”。大多数记者入门时,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是一些前辈记者的教导。

这种观点表明, 新闻记者不像文艺创作那样, 可以调用丰富的想象力, 但这种观点缺陷在于, 对“真实性”的理解有偏颇——即记者所叙述的以及读者所读到的 (或理解的) 就是闻“新闻事实”本身。文艺理论中强调的“真实性”是指叙述事的“似真性”, 即故事无需根据真实事件来写作, 但须“符合可然律和必然律” (亚里士多德语) , 但新闻的“真实性”也并不是要求文本内容必须和新闻事实保持完全一致, 而仅仅表明, 新闻写作基于新闻事件这一真实。

肯定有人质疑:新闻文本内容如果与新闻事件并不完全一致, 那么这个新闻可信么?如果了解新闻写作过程, 这一质疑自然冰消瓦解。其实,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新闻写作, 都是一个由作者编码的过程。在文本写作过程中, 作者必然受到社会地位、文化、政治、价值观、道德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写作并非完整记录事件本身, 而是对素材进行选择性编码, 作者认为值得记录的或者必须向读者传达的信息会通过文本呈现, 否则就可能遭到遮蔽或者舍弃。因此, 读者最终读到的新闻文本所呈现的内容与事实本身已有距离, 这便可以解释新闻文本总是会不可控地引发争论。

既然新闻文本不是一种纯粹的、客观的记录, 它的写作过程和文学创作原理相似, 那么, 只要新闻写作基于真实事件这一原则, 不应该对记者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太多限制。记者可以任意选择叙述技巧, 追求文本的审美价值, 将重视新闻内容这种单一的目的转向追求叙述技巧等多个层面, 提升新闻文本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从而不会在这个“有图有真相”的快节奏时代沦为传媒的边缘。

上世纪60年代, 革新新闻报道方式的新新闻主义作为在美国众多新名词中的一个, 出现在媒体人的视野, 其“新的写作或报道方式”受到普遍关注。其最大的主张和实践者汤姆·沃尔夫在《新新闻主义及选集》表明了新新闻主义写作立场, 以真人真事为基础, 采用小说写作技巧, 包括传统对话和意识流等当时时兴的小说写作技巧, 对事件进行叙述、分析。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各种理论蓬勃兴起的时期, 新新闻主义的出现不外乎两个原因, 一是受众日渐占据传播系统中的重要位置, 对传统新闻叙事的呆板和无趣日渐反感, 二是当时各种文学批评理论争奇斗艳, 不可避免地对新闻叙事产生积极而有益的影响。

新新闻主义强调, 着眼于对场景的描写、详尽的对话记录、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传统第一人称是限制视角, 第三人称能够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细节描写, 一方面无疑将记者这一职业内涵拓宽了——记者不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 也是事件进程的参与者, 另一方面, 新闻从单纯传播信息到深入分析新闻事件, 传达政治立场, 新闻文本本身也具有了文学性, 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具有可读性和审美化功能。

如张严平和田刚的作品《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人物通讯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仅仅关注邮递员的奉献精神, 而是采用颇具精巧的叙述结构.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普通邮递员”的心路历程。文章的开头, 记者拋弃了传统的5W编排原则, 而是聚焦邮递员外貌以及他履行职责的过程, 语言饱含情感, 隆重渲染之后才告诉读者他的名字, 叙述他的故事, 这显然是文学的笔法。

新闻报道选择叙述视角的艺术 篇4

叙事视角是构建一个文本内容的前提条件, 是叙述者怎样讲故事的角度。对读者来说, 叙事视角是他们观察故事世界的眼光, 也是他们观察故事世界时赖以凭借的工具。顾名思义, 新闻报道叙事视角的含义从此可以看出, 新闻报道叙事视角是指记者写新闻内容时所考虑的角度问题, 怎么写新闻内容, 叙述时观察新闻内容的角度。视角是记者和新闻的心灵结合点, 是指记者把他体验到的知识转化为语言的基本角度, 在新闻写作中尤为重要, 记者必须精心选择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

叙述视角决定某一个事实, 因此, 可以说叙述视角在叙事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尤其在新闻报道中叙述视角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同一个事实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叙述, 会有不同的结果, 同一个事实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结果会变成几个不同的事实。新闻报道中记者的叙述视角决定新闻事实, 记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 结果所叙述的事实不同, 呈现于广大读者面前的事物也有所不同。新闻记者想要写好一则新闻, 那么必须精心选择叙述视角, 因为叙述视角决定新闻的客观事实, 决定在新闻世界里的地位。

二、新闻报道叙述视角的种类

(一) 全知叙述视角的新闻报道

全知视角, 顾名思义就是指记者全部知道的叙述视角。全知视角是记者利用传统的叙事角度, 对于他体验到的世界万物无所不知, 记者能说出对事物的任何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其他任何人无从得知, 只有叙述者知道一切。叙述者就是新闻报道的记者熟悉人物内心的感情、思想的基础上, 还可以对叙述内容进行分析和评论。全知视角的叙述者了解现在、过去和将来, 还能同时了解发生在不同地方的几件事情, 所以说全知视角的叙述者对叙述的内容无所不知。

(二) 限制叙述视角的新闻报道

限制叙述视角又分为外聚焦和内聚焦。外聚焦叙事视角从非人格化的视角来叙述人物真实的情况, 但是叙述者的叙述只限于对人物外部言行, 不对人物内省进行任何叙述。外聚焦视角的叙述者叙述从来不露声色, 对人物的叙述只追求一种客观的模仿效果。外聚焦与全知视角有所不同, 不能对人物做内心的分析和评论, 像一架摄影机一样, 只追求达到戏剧化的显示。内聚焦与外聚焦都同样具有叙述的真实性, 从新闻中的人物视角来展开叙述, 叙述只限于叙述者的视域, 只能对自己的所感所想和所见所闻进行叙述, 不能分析和评判别人的内心世界。内聚焦叙述视角中叙述者和人物知道的同样多, 但是人物没找到对某一事件的解释之前, 叙述者不能给读者提供。

(三) 纯客观叙述视角的新闻报道

顾名思义, 纯客观叙述视角的叙述是指记者只能叙述自身的所见所闻, 只能叙述人物的外部言行, 不能直接分析和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 更不能评价事件和人物。

三、新闻报道选择叙述视角的艺术概述

(一) 记者首先选好叙述视角

上文中我们已经谈到了三种叙述视角类型, 写一则新闻之前, 新闻记者必须考虑应该选择哪一个视角方法。叙述视角的选择还要考虑当时的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看描写和叙述的内容是否都写出来, 是否可以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等等因素。新闻报道的写作要求准确、客观和真实, 因此, 新闻记者将新闻与文学作品相区别, 注意新闻叙事与文学作品叙事的不同之处, 必须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准确。

(二) 全知视角的叙述艺术

全知视角的叙述应该要注意以下两点:

1. 除了要求记者述评的言论体的新闻文本外,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能分析和评价事件和人物。

全知叙述视角提倡的是新闻报道应遵守的基本要求, 新闻报道必须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 记者千万别介入人物的内心, 新闻中准确、真实地叙述客观的事实。

2. 记者应该主动放弃透视人物内心的权力。

全知视角的最大特点就是记者有透视人物内心的权力, 但是记者进行采访时应该避免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否则对被采访者产生不利影响。总之, 全知叙述视角必须注意叙述的客观性, 不能直接展示人物的心理。

总之, 新闻报道叙述视角的选择决定新闻的事实内容, 影响新闻的表达和审美效果, 给读者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上文所提到的三种新闻叙述视角有效丰富了新闻叙述的表现手段, 在新闻报道的写作过程中记者必须掌握好新闻叙述视角的艺术, 从而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摘要: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是指记者讲述新闻内容的角度, 对一则新闻报道选择适合的叙事视角极其重要, 叙事视角是新闻报道的灵魂, 决定新闻报道在新闻世界里的独特地位的高低。随着新闻传播方式向多元化发展, 新闻媒体世界竞争愈来愈激烈, 与此同时, 获得独家新闻的机会也大幅度减少, 对新闻记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基于此, 怎么写新闻报道已经变成记者首先考虑的问题, 对于现代新闻记者怎么写新闻比写什么更显得重要。因此, 新闻记者必须掌握选择叙事视角的艺术, 对叙事视角进行精心选择, 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新闻世界里独家新闻的地位。本文旨在分析叙事视角的含义, 探讨其特点, 指出相关新闻报道选择叙事视角的艺术。

关键词:新闻报道,叙事视角,选择艺术

参考文献

[1]张松.简论新闻话语的叙事视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02) .

新闻失真的叙述分析 篇5

关键词:电视新闻,真实性,叙述层面,具体环节,把握

导致电视新闻失真有诸多因素。在新闻对象、内容全都真实的前提下, 叙述层面出现问题, 即在“人工合成”过程中有些环节把握失当, “操作有误”, 都会使电视新闻造成不同程度、甚至不易察觉的失真现象。尽管这之中有些环节在电视新闻失真的成因中不具典型性、代表性, 却存在相当的普遍性、经常性。因而, 操作中稍有疏忽或处理不妥, 即会影响电视新闻的“真实度”。本文拟结合笔者从事电视新闻记者、编辑十几年的工作实践, 试谈一谈在语言叙述、逻辑结构叙述、图像叙述层面易造成电视新闻“走样儿”的一些具体环节的把握。

1 语言 (文字) 叙述层面

电视新闻虽然有图像的优势, 但语言 (文字) 决不是图像的附庸, 更不是图像的解说词。恰恰相反, 语言在电视新闻中永远占据统领地位。新闻的主要元素都要靠语言表述出来, 图像只能是语言的“佐证”。因此, 电视语言的本真程度, 决定着电视新闻的真实度、可信度。

主题把握。每篇新闻只能有一个主题, 承载一项主旨。电视新闻的主题要简要, 明了, 忌繁琐、含混。避免出现双重主题。如本是会议新闻, 为了“压缩会议报道”, 有意把会议新闻报成“工作新闻“, 前面加了一句“记者在XX会上了解到”, 后面便是各种资料性图像, 本是领导在会议上的讲话, 却加进大量图像, 是会议?还是实际工作?不伦不类。有些图像出路不明, 有的与文字内容并不匹配, 真假难辨。

“关系新闻”, 上级指派的“任务新闻”也易使电视新闻出现“走样儿”。这类报道有的内容本不属于新闻范畴, 只是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目的的报道, 因有一定的“功利”因素, 故最易出现某些方面的偏颇, 造成某种程度的不实。

语汇把握。新闻的客观性, 决定了新闻用语必须做到供公正、客观、准确。尽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用语习惯, 但在新闻写作、现场报道中, 应尽量避免个人的习惯用语, 防止用语不当、不准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新闻内容表述中, 避免参杂个人观点, 特别是有些报道不可带有采写者的倾向性。如, 一辆大卡车与一辆摩托车相撞的事故报道, 在交警尚未作出事故责任结论的情况下, 采访人员却写道“由于大卡车速度过快, 将摩托车卷入轮下”。其实, 大卡车并未超速行驶, 而是摩托车突然从一条“毛道”上冲出, 欲横穿公路所至, 结果采写人一句话, 竟将事故责任写到了卡车司机身上。

过激的言词亦容易造成偏颇。如“法律的严惩”, 用语不准, 什么“兽性大发”, 不适合新闻用语。再就是由于采编人员语汇贫乏, 总是那么几个单调的词语、套话用来用去, 不仅使新闻呆板, 亦影响“可信度”。如观众反映, 总是“上台阶”, 去年“上了新台阶”, 今年又是“上台阶”;画面上本没几个人, 也是“人头攒动”等等。再就是“恰巧赶上……”观众都明白, 哪有那么多“恰巧”。

数字把握。电视新闻许多内容要靠数字体现, 恰恰, 数字是最易出假的环节。一是采写人员的责任心所至。自以为观众不怎么留意的数字, 诸如出动XX万人、XX多辆车, 植多少万株树, 清除多少千立方米土, 修复多少百延长米路面, 对这些“无关紧要”的“报功”数字不认真统计、核准。二是有意所为。如有的地方领导为向上级多要救灾钱款和物资, 多报灾情。有的为了炫耀功绩, 虚报成绩, 少报事故等。三是由主观臆断或预测造成的失实。如工程在一周内竣工、小麦在3日内全部割完, 可是由于降雨, 延误了工期、影响了收割, 而报道已按原来预定的时间播出, 造成了失真。再就是有的记者习惯运用“据了解”等含糊词语, 一个“据了解”, 便叫人怀疑“叫真儿”的程度。

2 逻辑结构叙述层面

电视新闻的形成过程, 是集采访、录像、写作及后期合成等诸多工序的加工过程。即为加工, 必然含有众多参与者的人为因素。内容的取舍、图像的选择、主次内容的编排、采访人物的出场顺序和时间比例等诸多因素都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逻辑把握。任何事务都有它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 把握新闻事件内在逻辑与外在表现的一致性, 就是维护新闻的原始状态和本真面目。防止新闻内容的主次颠倒, 是把握新闻逻辑的第一要务。接待外国 (地) 领导人来访的报道, 客人应是新闻的主体, 但报道中却把大量的镜头给了自家的领导人, 客人仅仅“晃了几下”, 内容也是用大量的篇幅述说本地的资源优势、经济状况、发展远景什么的, 使新闻“跑了题”。“跑了题”的新闻自然削弱了真实度。逻辑关系的另一个环节是时空不能颠倒。应尽量避免采访人员与后期制作人员由于分工作业造成的时空错位、因果颠倒等失实现象。诸如采拍人员并未按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进程拍摄画面, 而后期制作却以拍摄顺序运用了素材, 进而出现了庄稼黄了又绿、路面修好又刨开等错乱现象。第三是处理好事件的内在关系。灾害发生, 光报灾情, 或大量报道灾情, 救灾、赈灾报道分份量过少, 不妥, 而只报救灾, 灾情报的不充分也会使新闻缺乏完整性。新闻事件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完整性, 缺失哪一方面都会造成新闻的不准确, 乃至失真。

结构把握。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表现形式, 新闻也不例外, 每条新闻必有其最适合它自身的表现形态, 即外在结构。而电视新闻的结构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 因此,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根据每条新闻的性质、内容决定其表达方式及其结构。而如今却普遍流行一种省力、省事, 又简约易作的结构模式。即, 新闻主旨——典型事例 (具体单位或个人) ——一段采访——一组数字。如, XX县农民以养殖獭兔发家 (新闻主旨) , 然后即出一户养兔户 (典型事例) , 随后采访户主人, 末了出一组数字:全县养獭兔人家XX万户, 平均每户年增加收入X万元。应当说, 这种结构不失为一种比较科学的结构方式, 节省篇幅, 点面结合, 足以说明问题。但是, 倘形成了固定模式则为不妥。几乎所有类似的新闻一律套用这样的结构, 便有以点代面之嫌。比如, XX地方消防部门挨家挨户排查商场商店火灾隐患 (新闻主旨) , 随后具体检查一户 (典型) , 采访消防部门负责人, 最后一组数字, 查除火灾隐患XX处, 查封防火设施不合格商户XX家。结果不出一周, 一家大型商场起火, 经查, 上次“排查”根本没查过那家, 那次查火情的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可想而知。

3 图像叙述层面

按常理说, 图像应是电视新闻真实性的有力“佐证”。人们习惯的思维定势大都是“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然而, 当假电视新闻频出, 人们知道了图像亦可出假后, 不可能不对电视图像的真实性产生不同程度的质疑。电视新闻图像出问题, 除了有意造假、故意摆拍外, 在录像、制作过程中有些环节处理不当, 同样影响电视新闻的真实度。

数量把握。许多电视新闻因图像拍摄量不足, 给后期制作带来困难。一是数量少, 不够用, 频频出现重复镜头, 特别是会议报道, 场景单一, 变化少, 重复画面一经出现, 观众即会发觉。二是有质量的、能有效表达内容的画面少, 使得新闻缺乏有力度的“佐证”。空镜头过多, 亦影响新闻的真实度。三是补拍镜头“穿帮”, 出现同一场景被采访人服饰前后不一致等情形。所以, 采拍新闻时不管何种情形, 画面一定要多拍, 拍足拍够, 以备“宽拍窄用”。

资料图像运用的把握。一是必须选用被采访对象自身的资料, 不可替用。不能“打马虎眼”。二是必须在屏角处注明“资料”字样, 不可与新采回的现场图像“鱼目混珠”。三是正常情况下, 资料图片数量的比例不得超出新拍图像的数量。

录像镜头审美的把握。电视新闻的拍摄画面当然也要讲究用光、构图、拍摄角度等审美元素。但新闻的现场感应是最美的审美要素。就是说, 电视新闻的镜头画面要讲究美, 但不可过于苛求画面的艺术完美。实践证明, 充分的现场感、真实感, 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才是最美的新闻画面。拍摄电视新闻图像不同于拍风光片、艺术片、电视剧, 过于追求完美, 有时会坐失良机, 有时会产生“穿帮”之嫌, 进而有损电视新闻的真实度。

参考文献

[1]柳斌杰主编.新闻记者培训教材.人民出版社, 2013.

新闻失真的叙述分析 篇6

这里所说的“新闻跳笔”, 是新闻写作中常用的一种写法, 通过技巧的运用, 而达到生动叙述的目的, 从而增强新闻的价值感和吸引力。

那么, 什么是“新闻跳笔”?它具备哪些特征?跳笔的写法就是多分段, 短段落, 断裂行文, 有时候还要借用电影“蒙太奇”结构, 将背景资料穿插在叙述之中。

一、新闻跳笔的运用, 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规律

下面分析长篇通讯《红豆杉被毁真相》 (刊发在2002 年12 月5 日《南方周末》) , 就可以看出新闻跳笔的魅力。

报道的第一段, 用简短的两句话, 交代了一个新闻事实——打击风暴, 击垮了云南汉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第一部分, 记者穿插了采访的背景, 并没有直接说汉德公司的现状, 而是将调查组和记者了解到的大量事实呈现给读者;接着在第二部分, 记者在交代审判结果后, 穿插专家算帐, 用两句很形象的概括, 生动地将“30万-60 万棵的红豆杉树批被剥”的事实直接告诉读者。穿插背景, 断裂行文, 这样的用法在其中有多处运用, 力求突出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事实。

这种叙述策略的运用, 既言之有物, 又将事件真相的探寻置于理性框架内, 使整个新闻报道显得更有分量、深度和高度。一方面达到了叙述新闻事件的目的, 另一方面也给新闻增添了生动性、现场感和代入感。

新闻跳笔的运用, 更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如今生活节奏快, 快餐文化盛行, 如果我们将大量枯燥的新闻事实大篇幅地平铺直叙, 很容易使人产生阅读的疲劳感。如果跳跃行文, 能够使读者产生新奇感, 且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的确能够达到准确、快速获取新闻信息量的目的。这种笔法的运用, 不仅经常出现在通讯写作中, 如果在短消息中运用恰当, 也能起到让人“耳目一新”的作用。

二、用跳笔的节奏来写新闻, 能够立体地呈现新闻事件的全貌

《中国商报》曾经登过一篇消息《儿童体检都缺锌只为卖你保健品》。在导语中, 记者直接将一个“白大褂”让孩子取尿样的场面, 诙谐生动地用简短的文字描绘出来, 但马上笔锋一转, 没有直接再说“白大褂”的事, 而是引用《扬子晚报》的报道, 将一个关键的新闻背景交代给读者——许多家长接到通知, 请带孩子到指定医院去体检。

接下来, 记者没有大段引用报纸内容, 而是通过家长之口, 详细介绍了整个体检的全过程。消息虽然不长, 但通过记者写作技巧的运用, 通过“跳笔”技巧的安排, 使这样一篇服务性的消息变得栩栩如生, 读起来很解渴, 很过瘾。如果直接交代新闻事实, 不通过跳笔来设置悬念, 解构背景, 那只是一篇平平的工作报道;但一经过记者巧妙的处理, 点石成金, 就成为一篇人人喜读的好消息了。

2006 年7 月, 《吉林日报》一版刊发了长篇通讯报道《响亮的足音——四平市红嘴集团总公司发展纪实》, 报道中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

“四平红嘴宾馆大院有棵柳树, 绿阴掩映, 高大苍劲。据说, 这是早年农家障子上的一棵树枝儿, 谁也没想到它能活。然而它不但活了, 而且一活就是几十年……”

“回首红嘴集团创业史, 这树又多出些象征的意味——从750 人的生产小队到风光无限的‘神州第一屯’, 从百元起家的‘冲天炉’到如今企业13 家, 家产43 个亿……”

今天的红嘴, 是让‘穷’字给逼出来的。村民殷龙宝做梦也没想到, 自己怒摔8 分钱, 竟砸出了红嘴人命运的转机, 砸出个卢志民, 也砸出了世上最艰难的创业史……”

开头以小见大, 用一棵大树, 来暗示红嘴集团的创业过程;然后, 作者没有接着写这颗大树, 而是笔锋一转, 写起了红嘴集团的发展历程;接着, 话头戛然而止, 又从一个农民的尴尬际遇写起, 用怒摔8 分钱这个细节, 将当时创业的艰难处境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篇通讯, 通过运用“新闻跳笔”, 将红嘴创业历程, 在这种“跳动”的节奏中, 以一个个生动的画面, 映入读者的脑海中、视线里, 让人过目不忘。

三、跳笔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舞蹈的艺术”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这里外面就不能一一例举。我们从上面的新闻写作实例中可以看出来, “新闻跳笔”写作, 在整个新闻写作过程中, 的确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运用好了, 运用得体, 事半功倍, 能够增强新闻的可读性、生动性和画面感, 它确实是新闻写作中含金量较高的写作技巧和手法。

新闻界经常用一句话来说明这种写法的巨大作用——“文如看山不喜平”。白开水似的堆砌材料, 平平淡淡, 流水帐似的讲述, 是很难在读者群中留下深刻印象的, 这正如看山, 要有起伏, 有绵延的状态, 要有曲线的延伸, 有不“平”之处, 这才有吸引力和张力。

因为, 在一篇报道中, 如果经常使用跳笔, 就会使文字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犬牙交错, 动感强烈, 加大了句与句之间的跨度, 会使报道魅力四射。一位新闻界的老前辈曾形象地打过比方:新闻写作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舞蹈的艺术”, 它是讲求跳的, 跳得好, 就成了高超的写作技巧。

如今, 在自媒体时代。这种犬牙交错的讲述, 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更加符合阅读群体的心理期待,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新闻实践中, 多尝试, 多练习, 多琢磨, 让这种事半功倍的新闻写作技巧, 被更多的新闻工作者广泛运用, 成为反映百姓生活、实现新闻理想、记录这个时代的新闻利器。

摘要:跳笔的写法就是多分段, 短段落, 断裂行文, 有时候还要借用电影“蒙太奇”结构, 将背景资料穿插在记者的叙述之中。如果经常使用跳笔, 就会使文字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犬牙交错, 动感强烈, 加大了句与句之间的跨度, 会使报道魅力四射。一位新闻界的老前辈曾形象地打过比方:新闻写作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舞蹈的艺术”, 它是讲求跳的, 跳得好, 就成了高超的写作技巧。

浅析新闻的失真因素 篇7

一、为了吸引受众眼球, 报道独家新闻而制造虚假新闻。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这已众所周知。它是我们国家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原则, 也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人一致公认的准则。可是就有一些记者, 为了报道独家新闻, 来吸引受众眼球而制造虚假新闻。2012年就发生了这样一条虚假新闻, 2012年10月4日《南京晨报》在“南京新闻”版报道《江宁鹿场长假每天有人排队喝鹿血》, 记者称十一长假期间, 在南京江宁横溪一个梅花鹿养殖场的会客室里, “一大早便挤满了从城里来的男男女女。原来, 他们是来排队喝鹿血的”。最后, 有多名排队争喝鹿血的市民, 没有喝到鹿血与养殖场师傅大吵起来, 报道同时配发了记者拍的照片, 一名男子在梅花鹿群前拿着一只鹿角吮吸鲜血。这条新闻迅速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 成为十一长假期间最受关注的新闻之一, 残忍的南京人遭到谴责。而10月16日央视播出《真相调查南京人长假排队喝鹿血?》节目, 节目报道中依据南京市横溪街道亚美梅花鹿场经营者的介绍, 9月份之前鹿茸就要全部锯完, 否则长老了就没有用了, 报纸上登的十一长假喝鹿血根本不可能。据当地负责梅花鹿养殖管理的江宁区林业局表示, 多年来当地的养鹿场从未发生过市民排队喝鹿血的事情, 据鹿场经营者介绍说:前几天, 有人驾驶车辆曾经到店里询问是否有鹿茸出售, 并从车上下来5人, 说想进去看看梅花鹿的样子, 看了以后, 其中一人说想拿着鹿茸照个相。没想到就是这张照片居然成为自己卖鹿血的证据。

在媒体多样化时代, 为了争夺受众市场, 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有些媒体记者不惜亲自出马制造假新闻, 这个案例就是在这种逻辑下生产出来的。好的新闻不仅是新、奇、特, 更重要的就是要有公信力, 我们讲出来的话, 要没有一句是假话。消息大家可以到处看, 但最后判断一个事情是不是真的, 还得来看我们是否能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上来报道。有公信力的新闻才有生命力, 有公信力的新闻才是真正的好新闻。

二、夸大新闻事实, 层层拔高, 无中生有, 有意制造假新闻。

一件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 会受到各级媒体的争相报道, 有的媒体记者为了使新闻好看吸引读者, 在真实新闻事件中添枝加叶, 层层拔高, 凭空捏造, 有意制造虚假新闻。尤其是关于明星的新闻报道, 往往是先报道, 再辟谣或更正, 然后吵闹要诉诸法律, 实在是真假难辨。在各级媒体竞争激烈的同时, 我们媒体所发布的新闻必须做到客观真实, 只有做到完全真实, 我们的新闻才是鲜活的, 才是有生命的, 我们媒体所发布的新闻才会有更多的受众, 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取信于民, 得到受众的信任, 赢得人民的尊敬。我们的媒体才能担当起舆论宣传引导社会的责任。

三、为了谋取私利, 不惜以身试法, 杜撰、炮制虚假新闻。

在金钱大行其道、利益大于一切的前提下, 有些媒体把舆论导向功能置之度外, 金钱、利益成为虚假新闻的敲门砖。深入浅析绝大多数的虚假新闻大多是在利益的驱驶下产生的。2007年7月,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专题片《纸做的包子》, 栏目临时制片人訾北佳, 为了完成所谓的工作业绩, 成为正式员工, 于是冒充建筑工地负责人到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乡十字口村13号院内, 对制作早餐的陕西省来京务工人员卫全峰等人谎称需定购大量包子, 要求卫全峰等人为其加工制作。并携带了偷拍设备、纸箱和面粉、肉馅等物品, 并以喂狗为由, 要求其将纸箱剁碎后掺入肉馅, 制作出20多个“纸箱馅包子”, 并全程偷拍。之后对画面进行剪辑和虚假配音, 在电视台正式播出后, 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严重损害了相关当事人的声誉, 对媒体公信力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后经国家质量检测总局进行调查, 得出结论:所谓的“纸箱馅包子”纯属子虚乌有。2007年8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纸箱馅包子”虚假新闻炮制者訾北佳涉嫌损害商品声誉案, 訾北佳因此获刑。

四、未做深入采访、调查和严格核对数据, 产生虚假新闻。

2011年6月, 某杂志刊登《紫金矿业之祸》。经调查, 作者就是未做深入调查和严格核对数据, 错将“9100立方米”和“500立方米”分别写成“9100万立方米”和“500万立方米”;此外, 污水中含铜而非剧毒物质氰化钠。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责令该刊更正致歉, 消除负面影响。不管是出于凭空捏造还是为弄虚作假做遁词, 都是不容许的, 任何弄虚作假只能导致两种结果:一是立即被揭穿, 真接败坏党的宣传工作的声誉;另一个是人们暂时被迷惑, 收到一时的效果。但隐瞒总是不能持久的, 一旦真相大白, 上当受骗的人们就会更加失望和愤慨。

上一篇:高职大学生生命教育下一篇:体育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