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研究征稿启示

2024-09-19

信息化研究征稿启示(精选12篇)

信息化研究征稿启示 篇1

投稿信箱xinxi@vip.163.com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

电子科技文献数据库及电子科技文摘用刊

来稿要求

1.来稿应无政治质量问题,不涉及国家秘密,无弄虚作假、剽窃、抄袭他人著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行为。

2.来稿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及较高的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

3.文稿应做到立论、设计正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表述清楚,逻辑严密,资料可靠,文字简练,可读性强。一般以不超过6000汉字(含图、表、公式)为宜。

4.文稿应依次包含以下信息和内容:题名(一般不超过20汉字)→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单位(部门)及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文题名→英文作者姓名及所在单位→英文摘要、关键词(应与中文相对应)。并请注明各作者的简介,课题资助基金名称、号码及课题得奖记录在首页页脚处标明。

5.文稿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2.1,2.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2.1.1,2.1.2,…排序。

6.摘要。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应说明研究(设计)目的、研究(设计)方法、实验方法以及研究(设计)成果。中文摘要应有200~300个汉字。

7.非公知公用的名词术语和缩略语应列出中文全称,必要时列出外文全称。

8.物理量和单位符号的使用请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CB3100~3102-93量和单位》。

9.外文字母请注意区分大小写、正斜体、黑体、上下角标等,字母和符号的含义应明确,且在文中前后统一。

10.插图和表格应少而精,结构紧凑,具有自明性;插图字迹应清晰,符合制图规则;插图应有图号、图题,表格应用表号、表题,坐标图中的标目要用量和单位之比表示清楚(例如,温度T/℃,速度v/(m·s-1),压力p/Pa等)。图表应随文出现。表格尽量采用三线表。图、表注释务必详细,使人不读正文即基本了解图表的内涵。

11.参考文献应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出版物,应在文中引用处以右上角标(“[文献序号]”)的形式顺序标注文献序号。

注意事项

◆本刊自收稿之日起3个月内,一般可完成审稿程序。若稿件未被录用,本刊不退稿,不反馈审稿意见,逾期作者可打电话(025)85842022查询。

◆本稿不得一稿多投。若发现一稿多投者,本刊将在若干年内不接收其稿件,并追加对本刊造成的损失。

◆搞件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实质性内容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

◆本刊不发表有保密内容的文章,在投稿前作者应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条例进行保密审查,投稿时应附有不涉密证明。

◆基金项目、专利项目、获奖项目等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视作接受上述各项约定,本刊在此特别声明。

国内统一刊号:CN32-1797/TP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4888

联系方式

地址:《信息化研究》编辑部

邮编:210023

电话:025-85842022

E-mail:xinxi@vip.1 63.com

信息化研究征稿启示 篇2

德国政府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并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中的推广应用。在以往的市场经济观念中,认为政府不应过多地干预经济,尽可能由市场机制调控经济发展。但德国政府排除争论,以指导性的行政计划力促信息技术应用。

D21行动计划--德国21世纪的信息社会

为此,1999年德国政府制定了“德国21世纪的信息社会”的行动计划,简称“D21”。计划的实施重点是在教育和工业部门,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和工业部门中的应用,并面向社会提供了相关的咨询服务。D21广泛吸收IT企业、工业企业和IT用户等各界200多个企业参加,包括BMW、VW、德意志银行等大IT用户都参加了计划。这个计划使全社会认识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经济、教育、文化及个人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政府与经济界的这种合作增加了政府与企业的交流,可以调动更多的资金促进互联网发展,也使企业更明确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到发展教育、文化和互联网的重要。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 樊会文博士

D21计划有三个基本目标:一是发展传输速度更高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二是实施“全民享有互联网”(Internet for All)项目,三是帮助平时接触不到网络的弱势群体也能够上网。

围绕这三个基本目标确定了许多具体的目标,如到2001年所有学校连结互联网,增加女性在互联网领域的工作机会,扩大多媒体应用等等。D21的一个目标是要所有人都进入互联网,尤其是要让不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人,如老年人、低收入家庭也进入和利用互联网。为此德国政府启动了规模很大的广告活动。同时降低互联网费用,增加了互联网接入的竞争,现在德国是互联网费用最低的国家之一。为了让使用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互联网,在学校、企业开展了一些培训课程,增加了电子学习软件的开发。为解决IT人才短缺问题,允许国外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进入德国就业并持有绿卡。其中,全民上网是难度最大的项目,有很大的费用负担。政府动员企业界提供了相当大量的计算机设施和费用,才终于完成项目,实现了所有学校都接入互联网和帮助所有人都能够上网的目标。

在保证互联网信息安全和增加信息内容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更新和补充了有关了互联网及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在著作权保护、电子签名等方面通过了与欧盟一致的法律。经济技术部还提供了中小企业应用安全性方面的帮助,在全国不同地方“计算机应用应急响应组”,帮助中小企业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帮他们应付病毒和黑客的袭击。另外联邦政府还在全国建立了24个电子商务能力中心,提供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中小企业可以到这些中心了解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德国ISDN用户数世界第一,DSL接入量也很大,有线电视普及率很高,有2000万个用户,可以进一步改造成为宽带接入网。

信息化效果喜人

D21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计划实施以来德国信息技术应用发展速度很快。1998年德国互联网使用者仅1400万人,只有15%的学校接入互联网;到2001年互联网使用者增加到3000万人,所有学校都实现了互联网接入。移动通讯使用者增加很快,2001年6000万人拥有手机(德国人口总共8000万)。信息技术领域包括硬件、软件、互联网等在内,是德国仅次于汽车、机械等部门后的第四大产业,而其增长速度则比其他产业都快,估计2002-2003年会有6%的增长速度。至于电子商务方面,德国在欧盟排名第一,2001年交易额达到200亿马克,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

继德国D21计划之后,奥地利、瑞士和俄国都推出了类似的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21世纪计划。欧盟也提出了“电子欧洲2002计划”,其中许多内容来自德国的D21计划。目前德国政府进一步制定了“2005电子政务”项目,要到2005年使政府所有服务都在网上提供,实现网上报税、网上申请、在线资助、内容管理等全面的电子政务。

德国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一般情况下政府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而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但在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这方面,德国政府则打破常规,表现出了特别的积极性,不仅通过立法,而且还充分利用了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应当借鉴德国的基本经验,既要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功能,加快信息技术应用立法,加速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德国信息化对中国的启示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益广泛深入的应用,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球正在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信息化是工业化之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机遇。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应该说差距并不是很大。例如,2001年德国的网络用户人数和我国大致相当,都在3000万左右;德国移动电话用户6000万户,我国有13000万户;我国.cn下域名增长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德国.de下域名增长速度排世界第三位;2001年德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200亿马克,我国则有800亿元人民币;德国和我国一样,刚开始着手三网融合和宽带接入业务,等等。

但是,目前德国等发达国家,甚至包括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重视程度,以及他们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所做出的各种政策措施,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和借鉴的。德国的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工作涉及范围很大,他们自己也认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信息技术应用推广试验,而且做得非常具体、扎实、严谨。例如,德国“联邦政府2005电子政务”工作小组在很短时间内,就调查和研究出了有哪些项政府业务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社会,并协调了联邦政府直属的200多个机构,拿出了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效率之高令人折服。德国的信息技术应用立法工作也进展很快,一年多时间内就把涉及面相当广泛的欧盟电子商务法律准则转换成了国内法律,与国际法顺利接轨。德国促进学校互联网应用的速度也很快,1999年开始实施D21计划,到2001年就实现了所有学校连结互联网。

相比较而言,我国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速度就显得不是很顺利。我国从1999年就开始着手政府上网和电子政务工作,但缺乏统一的安排,各部门自成系统,限于内部使用,重复建设严重,互相不连接,使用效率不高,而且面向社会提供的服务也很少。“三金”工程实施已有10年,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银行、税务、海关之间仍然没有实现联网,甚至在金融机构之间也不能实现业务联网。立法方面也严重滞后,电子签名和CA认证得不到推广,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尚不能得到确认,网上购物时消费者权益难以受到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和个人数据不能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等等。我国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也比较落后,只有极少数学校能够开展网络教育,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的学校根本没有条件连接互联网。

就这些情况看,我们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观念、立法、行政措施等软环境建设方面,比德国已经落后了一步,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我们与发达国家本来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如果我国也能够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我们完全能够抓住信息化机遇,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否则,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再一次错过经济起飞的机遇,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必须下大功夫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建设有利的软环境,提高全民觉悟,破除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观念,达成全社会共识,为信息技术在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环境。

樊会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

近年来主要独立研究成果有:《印度软件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发》,《加入WTO,信息产业如何应对》,《我国加入WTO对管理软件市场的影响》,《加入WTO中国IT产业不会一触即溃》等。

参与研究的重大课题有:《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国IT产业结构调整与探索》,《中国IT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

跨国公司抓住在华发展的新机遇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展现了深厚扎实的基础。中国经济环境稳定、市场需求继续扩大的形势,显得尤其引人瞩目。

不少跨国公司确信,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势头,必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在全球经济滑坡、市场低迷的形势下,积极向中国转移战略业务,拓展面向未来的高端制造、高端服务和高端研发产业,成为跨国公司明智而现实的选择。

对跨国公司而言,拓展中国战略业务的机遇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稳定的金融和经济环境为跨国公司提供了谋划和实施战略业务的机遇。跨国公司作为大型企业,必须着眼未来、谋划战略业务。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西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环境的脆弱性暴露无遗。因此,跨国公司必须寻找一个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较为安全稳定的区域,布局其战略业务,中国正是一个理想的区位。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2009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将出现0.5%的负增长,中国经济仍保持8%的增长。尤其是中国长期以来储蓄率高,积累了雄厚的金融资产,金融系统运行稳健,人民币长期坚挺,资本市场开放度稳步提高,成为跨国公司布局战略业务的理想场所。

第二,中国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构建产业链的机遇。当今跨国公司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集团竞争、联盟竞争和产业链竞争。孤立的公司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存身。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基地。2000年—2008年中国制造业年均增长24.6%,比工业化国家快22.8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快17.6个百分点。制造业的崛起进一步引起服务业的追逐和落户,各行业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这正是跨国公司所梦寐以求的理想经营环境。

第三,中国旺盛的消费需求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政府提出了促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广大的农村市场更是潜力无限。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有效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这为追求规模效益的跨国公司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市场机遇。

从长期趋势看,跨国公司在西方国家的发展空间正在收缩,而在中国的发展空间正在扩大。金融危机加快了这一趋势,加剧了很多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其高端业务和战略业务的紧迫性。事实上,近些年已经有不少跨国公司陆续把制造中心、物流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行政中心甚至公司总部迁移到中国,北京、上海等城市具有形成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地的趋势,这些转移同时也提升了中国的产业研发能力与实力,促进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信息化研究征稿启示 篇3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新媒体 就业信息 获取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网络、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信息密集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90后大学生稍需留意报刊、杂志,注意收看、收听电视广播,就能从中获得大量的社会需求信息。当然,这种信息受传播工具自身特点的局限,往往在内容上比较笼统,欠全面,90后大学生要对其做进一步的了解和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准确地使用信息。大学生求职首先要正确定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其次,应选择多种途径进行求职,不能一味依赖网络;再次,发送简历要有针对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避免“广种薄收”,甚至“颗粒无收”[1]。

一、新媒体与就业信息的内涵

就业信息(Employment Information)是主要是运用各种新媒介对相关就业资料和情况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归纳在一起,以共享。就业信息的种类有两种: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高校为数众多的直接影响就是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攀升,高校对人才培育的责任也责无旁贷,国家对此现况也对各大学提出要求和协助。在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许多重要措施中,与人才培育有关的政策内容包括:(1)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计划,以及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和顶尖研究中心计划;(2)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与设计人才,及培育科技人才的指导计划,成立产业研发硕士专班,并试办商管、法律和建筑三大领域的专业学院;(3)提出总量发展方案,鼓励大学主动反映国家重要建设和社会人力需求,并即时因应产业社会人力需求培育所需人才,除部份类科(包括医疗、法律、教育及研究所硕博士班等)之外,皆可自主规划学位学程并自行调整系所招生名额。

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就业信息是指通过各种媒介载体而发布的就业信息。媒体因其速度快、对象广、查看方便等优势,越来越成为发布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尤其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网络的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等特点,越来越受广大毕业生的青睐。但是,网络在带来就业信息的时候,也使就业信息的可靠性受到质疑。由于每个人在合法途径下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就业信息,这样就难免出现就业信息鱼目混珠,存在一些借诱人的待遇而谋取不当利益的信息,从当前网络就业信息来看,诸如此类的事件多有发生,因此毕业生一定要慎重选择,及时向就业指导老师咨询,以免上当受骗,这样才能在就业过程中拨开迷雾.实现正确的抉择[2]。

二、90后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的作用

就业信息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是非常有用,能够让他们了解到当前最新就业情况,以及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特别是当前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更需要有准确的信息向90后大学生进行传达,才能让大学生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岗位。

1.就业信息是职业选择的基本前提

目前,我国9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是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作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需要更多的择业机会来进行选择,才能让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毕业生如果没有掌握准确可靠的需求信息,就无法掌握自主择业的主动权,无法进行理想的职业选择[3]。

90后大学生掌握了大量就业信息,视野就会比较广阔,才能够不失时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比较稳妥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如果90后大学生耳目闭塞、信息不灵,合适的工作就会从自己身边溜走。

2.就业信息是择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90后要作好准备,在面对择业的过程中,会被各种各样的不切实际的就业信息所干扰,就提高自己的期待,大学生需要在复杂的就业信息中,去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不能一味强求大公司、大企业、事业单位等工作单位,要在属于自己的空间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创造一番自己的事业。

在强调学校要有未来效能,并追求多元化、全球化的同时,要兼顾不忽略本土化和个别化的特性为前提之下,开始有学者建议从文化资本、或社会资本观点来探讨,对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成就或地位取得进行研究,以探讨学校效能和学校改善的研究;而在进行学校效能的资源模式探讨中发现,学校和外在环境的资源相互依赖,并站在资源协商的有利地位,而能获取最多的资源并加以运用的能力,即是学校有效的看法;再结合新资本的观点带入教育制度,可统称为学校教育资本[4]。

教育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兴趣是活动的重要动力之一,是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当人们兴趣的对象只想某一职业时就形成了职业兴趣。教育经济学是将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间的概念相结合,将理论性的学校效能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改善学校的效能表现,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增进其拥有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投入社会市场后除了为自己争取到合适的工作,更可提升国家的竞争与经济水准。简而言之,教育经济学乃为利用教育的手段培养学生拥有就业力,在毕业后能顺利进入职场工作。在目前的学校生活中,有的同学可能在学习财务会计专业,有的同学可能正在学习美术、装潢设计等等,不论什么专业,相关职业群都会对他们的职业兴趣有不同的要求。职业群一般由基本操作技能相通、工作内容、社会作用以及从业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接近的若干个职业所构成[5]。

三、新媒体下90后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的途径

(一)网络平台下信息的收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大量的技术、资金和用人信息,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是各高校对毕业生在求学阶段应尽的义务,除了将各学院、各系所之教育目标设为基础,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表现、研究成果和专业表现等方面引导学生,更应将教育目标视为一自我改善机制,随时因应市场潮流进行调整,并对自身培育之毕业生建立系统化的生涯追纵机制,搜集毕业生在职场所见之经验与建议,对教育目标进行调整,以培育符合市场专业需求能力的人才。互联网收集信息的注意事项:

(1)要能够将各种信息网站进行分类。当前由于就业信息

的复杂性,使得在搜索信息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区分和对待,特别是信息的真实性还有待考查的时候,更需要90后大学生有分辨信息真假的能力,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要有敏锐的目光和睿智的能力去挖掘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

(2)对收集到的信息要有的放矢。不能盲目地将所有就业信息都投递简历,这样肯定是石沉大海,要有目的和目标性地去对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的单位,采用不同的方法去了解情况,并有准备地去应聘。努力做到不盲从、不遗漏和不莽撞。

(二)数字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培育出立即回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和能力;但也进一步提及企业用人标准不外乎个人知识、技术和品德优良、良好生活习惯,希望大学毕业生除了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以随时应付工作需求外,应主动积极且负责任,具创新和批判的思维,随时自我提升能力;再者,更应有良好的人际社交关系和良好生活习惯,能有效沟通、具团队合作精神和懂得专业伦理。这样的标准要求,也可视为我国学生应具有的就业力表现[6]。高校数量增加的现象,也发生了“僧多粥少”的情况,教育资源分配困难,政府分配与各校的教育资源日益稀少,而大学也因此多采取偏重研究成就,企图争取资质优异的学生及争取政府的补助经费;这样的情形却也造就本末倒置的现象发生,数量众多的大学造成入学学生素质平均降低,学校却未积极给予学生品质管控与能力培育,单就重点学生进行高度专业基础能力和研究能力培育,造成大学毕业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也无法回应社会的需求,产生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的现象。90后大学生孜孜不倦地寻求信息,千方百计地采集信息,但如果对于采集到的信息缺乏有效的管理,无法在恰当的时间查找到已采集信息,信息采集就变得无足轻重;而且对于曾经采集到的信息,如果无法快速有效地加以利用,甚至利用时需要重复信息采集过程,也会严重影响信息采集的积极性。因此,90后大学生在信息采集与利用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采集信息的分类存储和有效管理,有意识地学习管理信息的知识和技巧,摒弃那种只顾着获取采集信息,而懒于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分享、应用的思维和做法。

结论

总之,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和个人财富。谁掌握信息,谁就占得先机。对于90后高校毕业生来说,获得全面、准确和可靠的信息是实现择业和就业的前提。因此,就业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有效运用是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重要环节。构建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和安全有效的信息服务是政府、社会和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的极大支持。

【参考文献】

[1]罗静.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3,14:66-67.

[2]王颖,倪超. 中国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性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6:79-84.

[3]朱姝. 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14,06:95-98.

[4]方丰. 就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工作搜寻调查[J]. 教育与职业,2014,20:108-109.

信息化研究征稿启示 篇4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

电子科技文献数据库及电子科技文摘用刊

投稿信箱

xinxi@vip.163.com

来稿要求

1.来稿应无政治质量问题,不涉及国家秘密,无弄虚作假、剽窃、抄袭他人著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行为。

2.来稿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及较高的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

3.文稿应做到立论、设计正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表述清楚,逻辑严密,资料可靠,文字简练,可读性强。一般以不超过6000汉字(含图、表、公式)为宜。

4.文稿应依次包含以下信息和内容:题名(一般不超过20汉字)—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单位(部门)及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题名→英文作者姓名及所在单位→英文摘要、关键词(应与中文相对应)。并请注明各作者的简介,课题资助基金名称、号码及课题得奖记录在首页页脚处标明。

5.文稿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2.1,2.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2.1.1,2.1.2,…排序。

6.摘要。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应说明研究(设计)目的、研究(设计)方法、实验方法以及研究(设计)成果。中文摘要应有200~300个汉字。

7.非公知公用的名词术语和缩略语应列出中文全称,必要时列出外文全称。

8.物理量和单位符号的使用请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G B 3100~3102-93量和单位》,

9.外文字母请注意区分大小写、正斜体、黑体、上下角标等,字母和符号的含义应明确,且在文中前后统一。

10.插图和表格应少而精,结构紧凑,具有自明性;插图字迹应清晰,符合制图规则;插图应有图号、图题,表格应用表号、表题,坐标图中的标目要用量和单位之比表示清楚(例如,温度T/℃,速度v/(m·s-1),压力p/Pa等)。图表应随文出现。表格尽量采用三线表。图、表注释务必详细,使人不读正文即基本了解图表的内涵。

11.参考文献应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出版物,应在文中引用处以右上角标(“[文献序号]”)的形式顺序标注文献序号。

注意事项

◆本刊自收稿之日起3个月内,一般可完成审稿程序。若稿件未被录用,本刊不退稿,不反馈审稿意见,逾期作者可打电话(025) 85842022查询。

◆本稿不得一稿多投。若发现一稿多投者,本刊将在若干年内不接收其稿件,并追加对本刊造成的损失。

◆稿件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实质性内容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

◆本刊不发表有保密内容的文章,在投稿前作者应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条例进行保密审查,投稿时应附有不涉密证明。

◆基金项目、专利项目、获奖项目等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视作接受上述各项约定,本刊在此特别声明。

国内统一刊号:CN32-1797/TP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4888

联系方式

地址:《信息化研究》编辑部

邮编:210023

电话:025-85842022

信息化研究征稿启示 篇5

—中南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做法与启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 燕平北京华建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邱 岩

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能够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定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吗?点多、面广、线长、高度分散、流动性强,能够运用信息化平台统一管理吗?传统产业、劳动密集、人员技术素质不高,能够全面使用和掌握信息系统技术吗?再造企业管理流程、改变原有的决策体系、执行机制和沟通方式,领导层和执行人能够适应吗?投入那么多的财力、人力和时间,建设局域网和外部网站,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吗?能。

中南集团的经验表明,信息技术能够明显地提升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改进经营运作模式,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信息化是提升建筑业的现代化水平、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抓手。

13年,中南集团已初步建成全面、系统的信息化平台

中南控股集团前身为成立于1988年的南通市中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公司从一个由28人起家的小企业成长为如今年建筑施工面积近700万平方米,房地产年开发面积超150万平方米,年销售收入近100亿元的以建筑、房地产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公司拥有近3000名管理人员,近20000名工人。中南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南通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拥有国家房屋建筑特级资质。

●中南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背景 中南集团董事长陈锦石提出,要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设臵信息化要求,要以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上水平、上台阶。为此,中南集团多次率团队到法国和日本的著名建筑公司学习。

从国外一流的建筑企业管理模式来看,所有企业都是集约、集成的管理体系,总部是企业运作的核心和灵魂,甚至是总部人多,项目部人少。总部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体系中心,资金结算中心,财务管理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材料和设备的供应中心,科技研发和推广中心,而项目部在总部指导、管控下进行工作。

根据这样一个总体思路,中南集团从1995年开始,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重组,结合国际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管理特点和企业的具体情况,以企业发展战略远景规划目标为导向,建立集约型、紧密型的企业管控体系。总部负责业务承接的决策、人财物资源的调控、重大技术方案的把关、制度标准的制定、检查监督审计等关键职能,是公司的决策中心、管控中心,项目部按总部的制度、标准和要求开展各项工作,是总部决策的执行中心。

●中南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架构

中南集团从1995年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2004年后进入信息化建设的大发展阶段,在智能化系统、ERP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至今为止,已经初步建成了ERP软件系统、视频电话会议系统、远程指挥与监控系统、一卡通系统、移动办公系统、远程培训系统等较全面、系统的信息化平台。

中南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

——ERP信息系统

中南已经开发的ERP系统包括OA办公平台、经营管理、合同管理、分包管理、工程决算、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项目人员管理、进度管理、技术质量、安全管理、设备管理、风险管理、物资管理、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检查监督、政令畅通等模块。

OA办公平台:是员工的日常办公平台,包括电子公文、工作计划与总结、任务管理、工作日志、会议管理、办公用品领用等子模块。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是电子公文功能,通过该功能,员工既能按公司制度预设的流程发起公文,也能够自行灵活设计、调整文件流转流程。在6个月时间内通过该系统流转的公文达到15000条。

工作计划和总结子模块着重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要求每周、月指定对象,按规定项目填写工作总结、计划,上级针对下级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分,达到了加强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协调与沟通,强化闭环管理的目的。

工作日志模块的功能是要求普通员工每天将自己的工作进行登录,从而使上级对下级的工作安排能够实时掌控,并从中分析、发现下级工作中隐含的问题。

经营管理模块:包括业主背景信息、业务信息评审、投标管理、合同洽商与签订、经营信息汇总、经营管理报表汇总等子模块。该模块以业务承接的系统流程为轴线,从业主背景调查开始,通过固定流程的业务承接评审、承诺书评审、招标文件评审、技术标评审、报价评审、合同洽谈、合同评审、合同交底等环环相扣的子模块功能,达到了对业务承接的全过程控制的目的。

同时,该模块还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与其他模块的数据联系等功能对决策者的决策提供支持,如:该模块专门设有投标分析功能,针对每一次投标所有竞争对手的报价等信息必须进行收集、汇总,在下次竞标时,对于对手的报价策略事先就心中有数,调整自身报价以提高中标率;有了这些经过客观科学分析而得到的投标评价指标,企业在投标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显著提高经营效益。

合同管理:包括合同条款备案、合同变更、合同履约检查等模块,实现了以多种方式对工程合同进行查询、追踪及合同的执行情况,做到合同的全面管理。合同条款备案子模块中包含承包内容、质量目标、工期、决算依据、付款方式、材料供应方式、决算时间约定、违约责任、保修金保证、履约保证金等合同核心条款,一方面作为其它如资金管理、物资管理、进度管理等模块的基础资料,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另一方面通过不同项目各条款的对比分析,为今后的合同条款谈判提供决策依据。合同变更子模块着重针对签订、变更、索赔进行记录。合同履约检查子模块要求经营、生产相关人员定期对各项目甲乙方的合同履约情况进行检查、追踪,总公司通过此模块可以对各项目所面临的合同履约风险进行把控。

分包管理:包括合格分包商名册、分包合同评审、分包合同备案、分包付款管理、分包商星级评定等模块,实现对分包商全过程的有效控制。通过合格分包商名册能够查询到每一个合格分包商的基本信息以及与公司的合作经历、历史项目评价、应付款情况等;分包合同评审子模块通过组织各职能部门及人员对分包合同条款进行评审。

成本管理:包括项目总成本、月度成本、内部定额管理等子模块。项目总成本模块包括项目预算、目标成本、责任成本等功能,根据合同造价确定项目预算,根据内部成本定额确定目标成本,作为公司对项目的控制目标,根据项目降本措施确定责任成本,作为项目部资深的控制目标。月度成本模块包括月度产值、月度目标成本、月度责任成本、月度实际成本以及与上述成本相关的各种明细报表,通过每月的四算对比分析,及时对目标成本降低率、责任成本降低率、项目利润率等进行过程控制,对2~3个月连续亏损的项目进行预警。通过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各项细分费用的分析,发掘项目盈利、亏损的内在原因。内部定额子模块的内容为中南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内部人工定额、材料消耗定额等提供了依据。中南集团通过对项目从总成本控制到月度成本控制,通过对项目预算、目标成本、责任成本、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初步实现了项目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资金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在该模块中设定了资金计划、工程回款、内部资金拆分、资金支出、资金平衡等模块,基本覆盖了整个资金运行环节的管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资金计划决策中,该模块提供了强大的决策信息支持功能,在决策者对项目、分公司资金收入、支出计划进行审批时,能够实时获取项目合同付款条件、应收应付款情况、进度情况等等相关决策支持信息,有效提高了决策质量。同时,通过该系统能够及时汇总显示各项目完成产值、实际收款、总应收款,保修金、合同内欠款、未到期欠款等,并能够实时跟踪显示每一项目每一阶段的付款情况。

人员管理:该模块主要针对项目工人进行管理。由于中南集团南通总承包公司采取的是一体化管理模式,公司通过旗下的劳务公司拥有直接签订合同的近20000名工人。该模块包括劳动力计划、劳动力调配、劳动力进退场、劳动力调动表等子模块,实现了对劳动力资源的有效调控,通过综合系统中提供的关于各项目的进度、对工人的需求计划、工期风险等信息,根据需要在项目之间实时进行人员调配。基本实现了“管到每一人,管到每一天”的精细化管理目标。

进度管理:包括项目总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月实际进度对比等模块,并能自动生成甘特图,通过计划与实际的对比分析,实现了项目整体进度的控制和监督,同时进度信息也是其它资金、物资、人员等模块决策的基础。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计划、设备调配、设备出入库、设备采购与外租、设备盘点、设备报停报废、设备租金、设备分布查询等子模块。该模块实现了对设备的全过程控制,项目根据需要提出计划,上级对计划审核通过后,在可调配设备中进行调配,调配后自动生成出库、入库单,并自动计算租金。同时系统具备决策智能支持功能,如在设备调配过程中,能够自动提供可供调配设备的详细清单。管理人员通过对设备分布信息的查询,并结合各项目进度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出设备的闲臵情况和利用率,根据需要在项目间及时进行资源调配工作。

技术质量管理:包括技术标评审、施工组织设计、贯标管理、检查监督、工程创优、通报观摩、工程档案、技术论坛等模块。一方面实现了对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及对技术、质量的过程控制,另一方面实现了对工程档案的全面管理,而且通过技术论坛等形式加强了知识库的建设。

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目标、安全目标计划、内部检查、安全投入、职业健康、安全事故、证件管理、安全培训、安全知识库、统计分析等功能,可以对安全投入、安全检查、安全事故及处理结果等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同时建立了内部安全知识库。

工程决算:着重针对工程决算进展情况进行过程控制和信息沟通,具体包括:项目结算要求和计划、竣工结算进展情况,验收结算后账款分析,以及竣工资料管理等。

物资管理:包括项目需求请购申请、材料计划、材料采购、招投标管理、价格审核、出入库、项目收发存报表、供应商管理、出入库管理、报表统计分析等,是一个集成的综合管理物资链中所有的有关物资的子系统。可有效地监控材料采购的全过程、各地各种材料价格的变动趋势以及供应商的交货履约情况,并对采购人员的业绩和采购成本差异进行分析、评价。

风险管理:针对项目进度延期、合同变更履约风险、合同款支付风险、设备维修维护到期、成本指标盈亏进行分析和预警,使公司管理层能够根据风险等级的差别提前采取相应措施。

人力资源管理:具备编制管理、人员招聘、劳动合同、薪资管理、培训管理、绩效考核、人事变动等人事管理的全部功能,实现了员工从应聘到辞退的全过程动态跟踪管理。

检查监督模块:中南要求其专职检查组、各级管理层、职能部门在到分公司、项目部进行检查时,将整改通知单在该模块录入,明确整改事项、责任人、完成时间等,该模块会自动将整改要求发至相关人员办公平台,如责任人不按时整改并上报,系统会自动定时进行提醒、处罚并反映至其上级部门。

政令畅通模块:与检查监督模块相似,中南要求所有会议决议、上级讲话要求等在该模块录入,由系统自动进行跟踪。

实践表明,在检查监督、政令畅通模块运行后,解决了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公司执行力,用员工的话说“后面总跟着一根鞭子”。

信息汇总与决策支持:这也是中南ERP系统中较具特色的一个模块。此系统采用BI技术,从上述各个模块中通过ETL提取有用的数据,以Biro作为分析工具,根据不同条线管理者的需求展现出不同的图表,从而辅助领导层的决策。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定制性、灵活性,不同的部门、领导均可以根据自身要求设臵报表格式,系统自动从不同模块中采集相关数据,同时数据格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既可以做不同项目、分公司之间横向对比,又可以做不同时间段的纵向对比和趋势分析,系统能够自动提供各种表现形式直观的图表。该系统承担着类似于“管理驾驶舱”的功能,通过该系统展示的各种图表、报表,管理层能够对公司各方面的运行动态、趋势情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视频电话会议系统

前面提到,建筑企业存在点多面广、项目分散所带来的管理半径大的难题,为缩短总部与各项目之间的管理距离,中南集团把视频会议系统、电话会议系统、各种网络语音通讯系统,整合成视频电话会议系统。这一系统解决了以往建筑企业会议召集难、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保障企业政令的及时下达与畅通。目前公司的绝大部分会议都是通过视频、电话会议系统召开的。能同时召集60方会议,仅需5~15分钟准备时间。该会议系统自建成以来发挥了极大的效益,2008年初至今,该系统已经召开了3000多次会议,2008年11月28日,通过该系统在全国30个会场同步召开了集团全体管理人员大会,近3000人同时参会,图纸会审等也能通过该系统进行,大大提高了决策的速度和质量。

—远程指挥中心及远程监控系统

建筑项目具备不可集中性、非标准性等特征,从而使得项目施工的过程控制一直是一个行业难题,而中南集团利用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难题。

中南集团南通总承包公司在其全国70个项目上装了300多个监控探头,在总部建了一个5×3米的监控大屏幕,与10多个监视屏一起,对集团各项目施工现场、料场、仓库、财务部等进行实时动态监控。

中南集团南通总承包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监控组,从项目抽调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24小时通过监控系统对项目进行检查监督,着重检查项目是否按照企业规范标准进行施工;项目职工是否存在违章作业、项目文明施工情况;材料进场是否对质量、数量进行检验;各工种配备是否合理;项目材料是否出现断档或富余现象;项目保卫工作是否到位;项目管理人员是否上现场以及包括上班签到等等。在发现问题后监控组及时和项目部、分公司联系,督促及时解决处理。

—智能IC卡系统(一卡通)

中南下属近20000名自有工人,而这20000名工人需在各分公司、项目部之间进行频繁调动,以往由于调动所带来的职工工资核算、成本归集等往往难以管理,经常引发矛盾。为此,中南特意开发了“一卡通”系统,该系统具有结算往来费用、员工工资发放、食堂刷卡消费、绩效考核记录、员工自助查询等多项管理功能,只要有中南集团下属公司的地区,中南员工就能凭手中的“一卡通”磁卡,领取工资、购买餐票、查询个人信息等,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人因为调动带来的往来、核算等问题,工人通过这一系统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考核、工资、食堂消费等信息。

—移动办公系统

由于建筑企业的项目分散性,公司经理层、职能部门出差、现场办公十分频繁,为加强对一线的服务和管控,提高办事效率,中南开发了移动办公系统,包括车载电话、整合了公司信息系统的智能手机、电脑无线上网等。所有部门经理以上人员均配臵了上述三大系统,董事长甚至能在车上开视频电话会议,大大提高了总部人员的工作效率、反应速度。

●中南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效益 中南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中南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壮大了总部的决策、协调、结算、指挥能力,使总部成为五大中心。

—零距离、全方位、公开透明、智能化的决策中心。信息化的优势之一就在于能够跨越时空的距离,中南集团通过视频电话会议系统、远程指挥系统等拉近了总部与分公司、项目部之间的距离,通过共有的信息平台,各个层面基本能同步得到相关信息,实时发现问题、实时解决问题,缩短了信息传递的链条,从问题出现到问题讨论、解决、发布、传达的时间大大缩短。如遇有突发事件,则迅速通过信息系统组织多方协同指挥、处理。该系统更深层次的效益在于改变了公司的决策方式和运营模式。

—全天候的资金管理中心。中南集团通过网络银行,实行了收支两条线,每天各项目部所有的结算款回到总部。如果第二天要用什么钱,可以在网上申请,网络银行可以根据审批情况,及时拨付到项目部。

—材料、设备的调度中心。中南集团通过网络系统,很好地降低了材料成本。如分部根据进度需要在网上申报材料计划,集团根据对全国市场情况和供应商系统的网上监控进行决策,选择性价比最好的材料组织供应送到项目部。

—人力资源配臵管理中心。中南信息化通过一卡通系统,很好地解决了人员的使用与调配问题。公司两万名工人、三千名管理人员的分布动态,在网络上都有实时、直接的反映。通过对信息的分析,能够迅速高效地进行人力资源配臵。

—项目监管和科学技术推广中心。中南集团从一线抽回了一些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专门从事网络监控。每一个人可以监控三到五个项目。监控人员根据网络即时发现现场存在的问题,立即向现场项目经理发出整改通知。网络监督有效地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和工程质量。

中南集团通过信息化,对工程项目部的管理更加规范。中南ERP系统中针对各业务流程进行固化,从而让“自由驾驶”变成“轨道交通”。通过在系统中设臵标准,凡是达不到标准的流程就无法流转,通过系统的自动管控杜绝了工作的人为化。如分包款支付,凡是超合同、超公司制度规定比例的就无法发起。

ERP系统使得流程标准化、管控“电脑”化成为现实,通过在过程控制上做信息化的文章,达到防范风险、防范腐败、防范内耗、防范弄虚作假的“四防”目的,而这四个方面,恰恰是很多建筑企业盈利能力不高甚至严重亏损的重要原因。

中南集团信息化建设产生的效益

中南集团信息化建设是围绕效益展开的,在实施过程中也已经产生了相当的经济效益,由于其大量的效益是间接的、隐性的,这里仅仅初步估计其部分直接的经济效益。

—ERP系统应用增加的部分项目效益:通过系统中设备管理模块的使用,降低了机械、料具的闲臵时间,提高了机械、料具的使用效率,减少了机具使用总量。初步估计,2008年至今,已节约料具费用800万元以上;通过系统中人员管理模块的使用,加强了人员的横向调配,提高了人工的使用率,减少了窝工时间,初步估计由此创造的效益在1000万元以上;通过系统中成本管理模块的使用,建立了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体系,加强了对公司、对项目成本的动态预警和监控,推动了项目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创造效益在600万元以上;通过资金管理模块的使用,有效减少了资金沉淀,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初步估计节约资金成本超过300万元;OA办公平台的使用,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不但节约了办公成本,还极大提高了办公效率。据2007年统计,全集团共节约各类纸张费用10万元左右、通讯费用120万元以上;借助信息化系统中的知识管理功能,四新技术、先进工法、公司自身的经验教训得以在项目中迅速推广和运用,每年为公司创造效益估计在300万元以上。

—远程指挥和监控系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该系统实现了对项目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物资管理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施工进度计划目标达成率,同比增长10%~15%;提高了质量、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的管控力度,主体结构质量管理问题同比下降15%~20%,安全管理问题同比下降30%,文明施工问题同比下降40%;有效控制了项目物资、料具浪费和遗失,材料、料具损失同比下降近20%。

—视频电话会议系统的使用也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每天近10个视频电话会议,每周不少于3次的远程培训,据2007年数据统计,由于视频电话会议系统的使用,节约公司管理人员回公司开会的差旅费用和人力成本,每年超过300万元,间接影响效益在500万元以上。

—使用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效益:在信息化基础上,中南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再造了其决策体系、流程体系、执行体系等,整个公司在更高层面上形成更有效率的管控平台。他们发现,在信息化建设推进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决策反应时间大大缩短,过程控制大大加强,公司上下一致认为,中南如果离开了现在的信息化平台,已经无法开展工作了。

要么适应新系统的运行,要么离开

尽管信息化建设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其实施推进过程如果不得要领,如果未能找到其中的关键因素、关键环节,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面效应。中南在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对信息化建设必须从战略高度进行系统筹划

信息化建设绝对不是买一套软件、上一个系统那么简单,它牵涉到企业流程的再造,牵涉到企业各个层面、各个部门。因此在行动之前必须要从整体上进行认真的研究。中南集团在2004年专门在上海专题召开信息化战略研讨会,由董事长陈锦石亲自主持,邀请外部专家、内部核心领导团队,共同从战略层面研究信息化建设的框架和路径。在会议上确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再造企业管理体系,达到信息数据化、数据自动化、决策智能化以及零时间响应、零距离指挥和四个防范的目的,迄今为止,其信息化建设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同时,会议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图、组织架构、预算投入等等战略性命题,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指针。

●信息化建设必然是一把手工程

信息化建设牵涉到公司每一个层面、每一个部门,只有公司一把手才能够有效协调所有部门、人员协力推动ERP等信息系统建设。中南集团董事长陈锦石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其自身的日常工作范围,每季度定期组织专题会议,解决部门间协同配合问题,解决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关键性难题,并且在2004年亲自出面,组织分公司经理层以上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在工作过程中带头使用计算机系统,依据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并指导企业的运作。正是其最高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才使得信息化平稳、顺利地推进,并最终发挥作用。

●各职能条线是信息系统建设的中坚力量

中南经验表明,信息化建设绝不仅仅是信息部门的事情,各职能条线才是信息系统建设的中坚力量。中南集团在ERP系统开发过程中,要求各部门经理、业务骨干深度参与,由于在设计开发阶段就让相关部门参与,中南各部门已经树立起“我要推进信息化”的主动意识,而不是“要我推进信息化”的被动意识,也确保了所设计的系统能完全符合各部门自身实际的需求,各职能部门已经成为中南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推动者。

●必须把信息化建设理解成是管理项目,而非IT项目

从中南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管理的优化、固化,信息化建设的灵魂是企业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是一个集组织模型、企业规范和信息技术、实施方法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应用体系,信息系统的本质是企业知识、业务数据、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的载体,而绝不能理解成一个软件项目。

在中南,决策层没有把ERP系统仅仅看作是IT部门的事,而是将ERP实施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战略性管理举措。中南集团指定专门负责战略规划、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战略企划中心,协同信息化管理中心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确保了信息化建设与公司战略规划、管理理念的匹配性,保证了公司管理模式能够在信息化系统中得到体现。

不言而喻,企业如果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软件厂商提供的产品,并满足于应用这些产品的话,即使推进了信息化,也没有自身的特色,更不能够强化自身的管理模式和竞争优势,甚至对自身的竞争优势产生负面作用。在信息系统开发中,软件开发等技术性工作已经不构成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障碍,最大的障碍在于软件开发人员是否明确企业管理模式、各项业务流程,各条线之间的数据关系。中南集团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最为关注的就是通过内部管理专家与软件开发人员的有机结合,把自身的管理模式、运营流程内化到软件系统中去。

●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理念、行为重大变革的过程,企业必须从变革管理的角度来看待、规划其建设

中南董事长告诉我们,成功的ERP系统的实施不仅仅是使用一套ERP软件而已,也并不是简单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从其根本意义上说是一种企业的变革, 是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 建立新的运行平台, 整合改变原有的决策体系和执行体系的过程,是企业在流程、运行方式、沟通方式等各方面的持续变革的过程,是企业管理习惯、员工行为习惯重大调整的过程。同时他也坦言:“最难改变的就是习惯。”

正是因为这些抗性往往都是因为惯性引起的,而不是能力引起的,在推进过程中,公司必须表明一个态度:要么适应新系统的运行,要么离开。中南集团在向仓库保管员推行信息系统时,相当部分人员反应较激烈,他们不会打字,也没有用过电脑,甚至部分人员没有学过汉语拼音,在刚推进时来自各方面的阻力非常之大,但公司经过反复权衡后决定,为仓库保管员提供全方位包括汉语拼音的培训,同时提供手写板输入系统,什么时候会用系统了什么时候上岗,如不接受培训,马上离开公司。实际上,大多数仓管员在接受半个月左右的培训后基本掌握了系统操作,现在多数仓管员反过来觉得信息系统方便快捷。这些经验充分说明,只要实施方法正确、措施得当,信息系统在建筑施工企业是完全能够推广和应用的。

●信息化建设必须以效益为中心,以价值创造为导向

中南集团讲得最多的就是效益问题,他们觉得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其他投资项目并无区别,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企业能通过信息系统获取什么收益。系统本身不是追求的目标,其创造的价值才是关注的焦点。只有以效益为中心、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信息系统才会真正有生命力,而反过来,那些只是为了门面需要而开发的系统是不可能产生效用的。

因此,中南在设计每一功能模块、每一个流程、表单时都要问一问这项流程、表单的目的是什么,能提供什么效益,要求每一个模块都要有明确的效益目标,既包括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包括间接的管理效益。

中南经验对全国建筑企业的 借鉴意义和启示

●信息化是建筑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1997年,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国际建筑论坛”上,与会的三十多位国际知名专家一致认为,建筑业在过去5年中的变革大于前50年,是信息革命给建筑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总起来说,就是建筑业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建筑业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市政公用事业的信息化管理、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

据估计,至2004年,美国年产值在五亿美元以上的企业都全面应用了ERP技术, 年产值五亿美元以下的企业, 全面应用ERP技术的也在40%以上。而在一份英国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英国建筑业在5年内,通过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新的方法、加强培训等,可节省约30%的建筑项目成本。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建筑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获得了飞速发展。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即达37552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72亿平方米,全国建筑业企业总收入34379亿元。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业几乎年年以20%以上的增长率快速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建筑业消耗了全球30%以上的钢材,50%以上的水泥,依然建立在低廉的农民工工资的基础上求得发展。正因为如此,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由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就有着特殊的意义。

加入WTO后,我国建筑企业在获得更多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面临着国外大型工程承包企业的竞争, 要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 与之在管理水平上接轨, 建筑业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

中南经验告诉我们:

第一,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建筑业管理的现代化。建筑业的分散性、非标准性、工人的流动性,给规范的现代化管理带来了困难。而通过信息化,可以克服时空距离,可以把材料、设备、人员的状态和布局实时反映在网络和视频上,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

第二,没有信息化,就很难走科技强企的道路。过去由于战线长,工地分散在不同城市,项目部往往单打独斗,推广现代化技术比较困难。而中南经验表明,有了信息化手段后,就可以做大做强总部,让总部强大的技术力量为每一个项目部服务,有力地推动工程质量和工程建设中科技含量的增加。

第三,没有信息化,就不可能产生现代化建筑工人。过去由于项目与劳务公司相结合,工人经常处于半停工状态。很多工人在“农忙干农活,农闲干建筑”,很难造就现代化建筑工人。现在有了信息化的调配手段,确保工人一年中天天有活干,为建设新一代的建筑工人队伍打下了基础。

第四,没有信息化,就不可能进行大规模资本运作。

应该说,信息化是建筑业走向规范管理、科学发展、资本运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的现代企业的必由之路。每一个建筑企业,特别是特级、一级企业,都必须尽快实施信息化。

●公司规模的扩张使得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 公司规模扩张后,必然面临并解决两个突出问题:其一,管理半径迅速扩大,点多面广,在此背景下如何保持总部的管控能力,如何保证总部对每个项目的实时跟进,确保不存在管理上的空白和死角?其二,管理层次不可避免地增加,管理链条拉长,如何确保企业迅速获取市场、项目一线的信息,如何确保不因内耗消蚀企业的竞争力?

信息技术能够搭建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依此,一方面解决总部和项目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总部能及时获得分散在全国、乃至全球项目的全面信息,另一方面信息传递速度极快,各个层面能在同一时间获得信息,并且基于这一平台迅速进行决策,决策结果迅速同步地反馈给相关人员,避免了传统大企业的决策机制僵化、反馈速度慢的通病。

其他行业的发展经验也表明,当企业规模不大,所有项目都处于公司决策层眼皮底下时,信息技术并不能发挥特别的效用,但如果企业上了规模,管理层次、管理半径大幅增加后,则必须通过信息技术的作用,做到“大象也能跳舞”。

●信息化技术能够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项目班子个人能力的依赖,使得企业的统一标准能够在每一个项目都得到实现

建筑企业往往面临一个问题:针对项目的增加,如何实现统一的管理标准,摆脱对项目经理等个人能力的依赖?人员素质降低,新手越来越多,如何确保管理水平不下降?因此,有必要运用信息系统的管理功能及严格的执行规范,引导并强迫管理者进行规范的管理,某些作业不熟悉的管理者,借助标准流程,仍可实施有效管理并达到公司的统一要求。

●当前中国建筑企业完全具备了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条件

以前往往进入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建筑施工企业人员知识层次和综合素质较低, 尤其是电子商务、产品、网络科技等信息化方面的相关知识相对贫乏。而且,建筑施工企业工作环境较差,给计算机使用、联网造成困难,因此,中国建筑企业尚不具备大规模推行信息化的条件。

中南经验却告诉我们另外一个结论。中南集团职能部门的人员,已经实现人手一台以上电脑,项目部五大员基本实现人手一台电脑,仓库保管员也实现了作业电脑化,由电脑联成的信息系统平台,已经成为中南集团日常运行的最基础的工具。经过培训的员工完全能够适应信息化系统的要求,甚至已经到了无法离开信息系统的地步。我们在中南集团欣喜地看到,经过多年发展、提升的建筑企业,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傻大笨粗的形象,已经走出了手工作业的时代,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全面到来的今天,建筑企业完全具备了用信息技术改造自身的条件。

●信息化建设水平代表着公司集约型管理的水平,标志着公司管理现代化的程度,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代表着行业发展的方向

中南为什么能建设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行与国际接轨的集约型的管理模式,中南区别于部分靠挂靠、靠松散型管理发展起来的企业,一直重视对于项目的管控,致力于通过有效管控获得高回报,这正好匹配于信息化的内在实质:以低成本的方式实现高水平的管控、实现信息共享、实现上下左右的无缝对接,因此其信息化建设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而那些管理相对松散、粗放型、以包代管的建筑施工企业,总部没有实施管控的压力,而项目部却有逃避监管的动力,其实施信息化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这种模式本身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内在实质是背道而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化的水平就代表了公司的集约型管理水平,深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需求,是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为提升行业的管理水平,引导建筑行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大力推广信息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编后语

在原建设部2007年修订并颁布实施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中,对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要求:“企业已建立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内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网络化;建立并开通企业外部网站;使用了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相关软件,实现了档案管理和设计文挡管理”。在特级资质标准中增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要求,其目的是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用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建筑业的技术手段和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建筑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标准出台后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大多数人赞同标准的要求,认为搞好企业信息化是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导向是正确的。但是,也有一些业内人士提出,我国建筑业是劳动密集、粗放经营的行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管理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目前尚不具备发展信息化的条件。

美军信息化转型给我们的启示 篇6

1.建立信息化作战理论体系且注重创新机制

我军要想从传统的机械化战争转型为信息化战争要加快对我军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化作战理论体系且注重创新机制。重温20世纪末美军取得胜利的作战历史从“空地一体战”理论到后来的“网络中心战”理论再到现在相对已经成熟的一整套信息化理论体系,无不体现建立信息化作战理论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军要加强对信息化战争的理论研究,在借鉴美军信息化战争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军情充分掌握好信息化战争规律。深刻理解“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概念含义,结合我军现有的资源分析研究信息体系作战本质内涵及核心战术,努力解决我军在建设信息化作战理论体系上面临的各种困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信息化作战理论体系。然而建立信息化作战理论体系只注重学术层面上研究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重科学有效的理论创新机制并应用到实践中来。只有通过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完善法律约束机制及成果转化机制等才能更有效解决且加快我军信息化建设,使信息化作战理论成为我军军事领域的做战依据,使我军清楚意识到信息化作战理论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我军要将研究出来的新军事思想及信息化作战理论成果应用到实践中来,通过实兵演习或实战论证等方法检测我军在信息化转型中的不足并通过不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丰富且完善我军战斗力。

2.加强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建设

从美军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这四场局部战争中可以看出,美军将研发的新型武器装备运用到实战中来推动了做战方式和作战理论的变革,从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因此我军应高度认识到要想推动信息化建设在战争上进行转型少不了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建设这个物质基础。我军在加强建设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方面,我们都知道信息系统在战争体系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它是我们军队在作战体系中的指挥官,没有了它的指挥就像我们人体失去了大脑和神经一样,因此我军要加快脚步建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比如构建以卫星、预警机、探测雷达三合一的侦察预警系统等。并在构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如发现现有的指挥控制体系不利于信息化作战要及时的进行优化或消除,统一标准规范,为我军信息化体系作战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可靠的指令系统。其二是高性能武器方面。众所周知在战争中武器的力量不可忽视,而新型技术的高性能武器更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有力保障,因此我军要多研发高性能武器。我军在研发高性能武器过程中以三个建设作为中心思想即:新型战略威慑武器建设、精确打击武器建设、及信息战武器建设。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通过三个建设作为中心思想从各方向对我军武器进行提升。比如在武器的击打精度、生存能力及反击能力等方面;精确制导武器的研发和常规弹药的信息化改造方面;激光、高功率微波、动能武器等研发方面。通过大力发展高性能武器使之在信息化战争中取得优势,削弱敌军战斗力从而使我军在战争中获得胜利。其三是现有武器装备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方面。对现有武器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的原理是:在机械化武器装备的基础上嵌入电子信息设备及计算机系统,使机械武器具备自动的信息收集、传递、及处理能力,提高各方面的战术性能满足信息化战争需要。随着世界各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武器装备技术水平及战斗力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各国便纷纷对武器装备进行升级改造来提升其各方面的作战能力该方法如今已被广泛使用。而对于中国来说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军事总体水平还处于机械化、机械化状态更要提高武器作战能力,对现有的武器装备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变得由为重要。

3.调整我军编制体制

所谓编制体制是指人与武器科学结合的组织形式,它是影响军队战斗力的关键性因素。重温美军作战历史发现,美军在编制体制问题上进行了多次的改革与进步才致使战争的胜利。美军从一开始的两百多万士兵经合并、削减到一百多万,然后对这一百多万的士兵进行兵种分配从各方面进行该国的编制体制调整。由此可见,我军要想从机械化战争转向信息化战争要好好把握好编制体制这一关,深刻意识到调整好编制体制既是我军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更是提高我军战斗力的根本举措。而目前从我军的军队规模、兵力结构及指挥体制上来看,与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军军队仍有两百多万兵力,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其它任何国家,如此庞大的军队规模,严重制约了我军信息化建设发展。而且其中兵力结构比例也没有得到优化,作战部队与非作战部队严重失调,普遍存在陆军部队人数远远大过于海军、空军部队人数;干部人数超过实际作战的士兵人数等现象出现。基于我军一直处于机械化与半机械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形成的指挥体系层次多、环节多,且指挥效率低,抗毁性能差根本无法适应信息化体系作战需求。我军军队在对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借鉴美军经验,深化我军编制体制改革。第一对部队规模进行削减,通过削减重新对兵力进行结构优化,培养出一支精锐的作战兵力。第二调整军队兵种比例,具备充足的作战兵力,避免前期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从各方面加强部队实力。第三建立新型的作战指挥体系。所谓新型的作战指挥体系是建立在以信息化作战规律上,以信息快速流动为基本原则制定出来的,这样才能全面的适应未来我军的信息化战争。通过对我军编制体制进行调整与改革,促使我军战斗力得到大大提升。

四.总结

我军要借鉴美军成功向信息化转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军情以作战理论创新、加强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建设、调整我军编制体制为重要内容进行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研究征稿启示 篇7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一) 美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美国是最早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西方国家之一, 绝大多数企业都会按照相关要求披露有关环境会计的信息, 其中尤以上市公司做得最好。上市公司主要从环境政策、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三个方面披露环境会计信息。首先, 美国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公司的环境政策目标, 并且只要与环境负债和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都予以披露, 有的公司还披露政府就环境保护措施给予的鼓励。其次, 美国要求上市公司应披露公司的环境成本, 并将环境投资和环境费用分别进行列示, 对研究、再利用、环境健康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描述。同时要求上市公司应披露公司的环境负债, 对与环境有关的可能债务予以定量的披露, 如超级基金站点数及预计清理费;对越来越严格的未来法规所导致的潜在债务予以说明;对与环境有关的债券和金额等予以披露。

(二) 欧洲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在欧洲, 环境信息披露的历史悠久, 但发展缓慢, 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企业环境报告才得以推广。EMAS和ISO14000代表了国际上环境管理和报告的较高水平。虽然编制和披露环境信息并没有共同接受的专业标准,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也没有统一的规范, 但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公司的环境政策及环境管理系统, 导致公司重大环境影响的所有重大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并对其做出解释, 环境目标及其与公司重大环境问题的关系, 有关公司环境业绩的连续多年的主要数据及在重大环境影响方面的法规遵循情况等。

(三)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会计要素信息和环境绩效信息。环境会计要素信息主要反映企业能够用货币量化、在财务报表内作为正式项目反映的与环境因素有关的会计信息, 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资本、环境成本费用、环境收益、环境利润与环保基金。环境绩效信息也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有关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我国各环保机关对企业的各种要求, 特别是多年来环境统计报表的要求, 反映企业环境绩效信息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企业环境法规执行情况、企业环境质量情况和环境治理、污染利用情况。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制度

(一) 美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美国的环保法律法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 另一类是补偿性法律法规, 涉及补偿责任在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处理问题。结合补偿性法规,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会计标准执行委员会均制定了相关准则, 用以帮助企业确认和揭示超级基金潜在成本, 更好地完成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环境信息记录及披露方面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规则, 并要求在报表中对业务概况和环境问题予以更多揭示。美国上市公司遵守的环境法规包括《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资源保护与回收法》、《综合环境反应、补偿和债务法》、《关于地下储藏箱的规定》、《超级基金增补与再授权法》等。由此可见, 美国的环境会计制度比较具体、操作性强。

(二) 欧洲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欧洲, 最早在法律中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做出具体规定的国家是挪威。该国1989年经过修订的《公司法》中要求公司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有关污染物排放水平及根据公司环境清理目标制订和实际采取的行动信息, 同时还要求公司报告内部工作环境。法国政府规定员工在300人以上的企业都要提供包括环境信息在内的社会资产负债表。丹麦1995年6月通过的《绿色报告法》要求公司向政府全面提供有关企业环境业绩的信息。1993年欧盟颁布并实施“环境管理和审计计划”, 鼓励企业评估、报告和改进它们的环境业绩, 2001年对该计划作了进一步的修订, 详细说明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英国在1989年公司法修正案中要求企业解释控制污染的措施、披露任何与污染相关的罚款或罚金。1990年的环境保护法案要求有污染的企业必须在报告中反映其在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并对外报告其环境绩效。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在1996年10月份提出一份讨论文件“财务报告中的环境问题”, 详细述及环境成本核算、环境负债核算、资产损害复原和信息披露等问题。

(三)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 我国已颁布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 (环发[2003]156号) 、《环境影响评价法》、《关于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规定》等法律法规。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组织机构和形式

(一) 美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组织机构和形式。美国政府机构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高度重视, 例如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在环境会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特别是其组织编写的《环境会计导论: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一书, 不但从概念上澄清了环境会计的三种含义, 而且在环境成本计算、成本分配、环境会计信息应用等方面为企业管理实务提供了技术指南。此外, 参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组织机构还有:美国联邦环保署、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主要采取定量形式披露, 定性描述为辅。主要是强制性披露, 要求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其附注和有毒物质排放清单中进行披露。

(二) 欧洲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组织机构和形式。欧洲各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主要参与的组织机构有欧盟和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CCA) 。目前, 欧洲国家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除了法律规定必须披露的部分外, 主要以自愿披露为主。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各有千秋, 有的围绕环境问题导致的财务影响进行披露, 有的针对环境绩效进行披露, 有的则二者同时披露。企业主要是采取一些描述性的做法, 量化的比例相对较小。大部分企业把环境信息包括在年度财务报告之中, 也有一些企业单独发布专门的环境报告, 而且环境报告的表达形式既有采用货币形式的, 也有采用非货币形式的, 或者两种形式兼用。

(三)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组织机构和形式。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参与机构有环保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对外披露方式有:包含在年度报告中;在内部工作会议记录中;单独报告;包含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包含在董事长的报告中。但大多数企业采取内部报告形式, 也就是说环境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企业内部信息而不是一种公共资源。这种披露方式比较注重披露表内的以历史成本原则计量的货币化信息, 而容易忽视那些目前无法或难以以历史成本计量并货币化的环境会计信息。对于那些只能在表外反映, 不能用货币化数据在表内反映的环境会计信息在传统会计报表中不能充分披露。目前, 会计准则或制度并未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 在缺少规范格式的情况下, 企业完全可以按照自身信息的特点和个人的偏好自行选择。

四、美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我国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 应吸收借鉴国际上已有的成功经验, 采用多管齐下和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改进。

(一) 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外部环境建设。

1.加强和优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部环境。一是会计人员和企业内部人员必须转变观念, 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 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业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有正确的认识。二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应采取补充报告和独立报告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 可以价值量为基础的财务报告形式予以披露 (即补充报告模式) ;另一方面, 可以环境报告形式予以揭示 (即独立报告模式) 。

2.优化环境会计信息的外部环境。一是健全环境法律法规, 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确定不同污染程度行业的划分标准, 加大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强制力度,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使环境会计披露有法可依。二是加强政府监督。财政、证券监管、环保主管部门应联合起来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详细程度和披露方式进行规范。三是严格环境报告的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家审计机关应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以及真实性进行审查和鉴定, 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工作。

(二) 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社会和政府监督。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 往往不会全面、如实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而信息使用者希望通过环境会计信息的鉴证, 提高其可靠性。因此, 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 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政府应大力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提高公众对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 利用社会公众的力量制约企业环境行为。对于各种违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为, 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以保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加强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研究。从欧美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会计界的积极参与和不断努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国会计界应汲取国际会计界的成功经验, 积极发挥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可以积极开展环境会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对环境会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力求解决诸如计量等基本理论问题, 以突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障碍。加强环境审计的研究, 推动环境审计实务的开展。

(四) 加强对企业环境会计人才的培养。企业会计人员虽然有丰富的财务知识经验, 但却不具备足够的环境科学知识, 影响了环境会计工作的开展。为了顺应环境保护发展的要求, 企业会计人员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自身的素质与技能:一是了解与环境及环境保护相关的基本专业知识。二是学习与环境相关的法规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准则, 准确作出与环境相关的账务处理。三是掌握与企业环境相关的内部控制及风险评估流程。四是企业应通过开设环境相关知识培训等方法, 为会计人员素质与技能的提高提供有效的途径。

信息化研究征稿启示 篇8

一、美国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的最新进展状况

美国自1933年《证券法》出台以来就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高管薪酬信息, 在以后50多年时间里, SEC多次在披露内容和形式上对高管薪酬的披露规则进行修改, 通过不断强化强制性披露来缓解股东与管理层的信息不对称, 保护投资者利益。美国在1992年和2006年分别对1933年建立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做出了重大修订, 颁布了“经理薪酬和关联方披露”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Related Person disclosure) , 并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发布“代理披露改进公告” (Proxy disclosure enhancements) 和《多德—弗兰克法案》 (Dodd-Frank Act) , 修改了注册说明书中有关公司治理和薪酬披露的要求。

(一) 2006年SEC高管薪酬信息披露规则改革的主要内容。

2006年SEC颁布了《经理薪酬和关联方披露》, 引领着公司薪酬披露从“规则导向”向“原则导向”转变, 无论是规则中具体要求的披露项目还是没有列举到的项目, 公司都需要披露, 这从法律的角度使公司承担了需要披露高管人员已经或将要从公司获取的全部薪酬的义务, 降低了公司逃避披露义务的可能性, 使薪酬更加透明。这次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薪酬披露管制, 主要在以下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 (1) 增加了薪酬讨论与分析的项目 (Compensation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简称CD&A) 。 (2) “薪酬表” (Compensation Table) 的披露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 (3) 退休金以及离职后的薪酬披露进行了拓展。 (4) 董事薪酬以及董事独立性的披露做了新要求。

(二) 2009年“代理披露改进公告”中有关薪酬披露改革的内容。

1. 改进的薪酬披露内容。

代理披露改进公告要求公司做出以下相关披露: (1) 与公司风险管理有关的薪酬政策与实务的叙述性披露。如果薪酬政策与实务相当程度上可能 (reasonably likely) 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 就要求公司披露覆盖所有雇员的薪酬政策与实务, 该规定写进《美国SEC高管薪酬披露规则402项》 (Item 402 of Regulation S-K) , 但不作为CD&A的组成部分, 因为CD&A仅针对高管人员薪酬进行披露, 并且希望公司避免进行缺少相关信息含量的样板式披露 (boilerplate disclosure) 。该公告提供了对公司可能存在重大风险的非唯一 (nonexclusive) 情形, 它包括:公司中承担重要风险的业务单位;薪酬结构与其他部门有重大差异的业务单位;盈利能力显著超过其他部门的业务单位;薪酬费用相对收入比重大的业务单位;总风险与薪酬结构显著不同于公司的业务单位等。 (2) 对“汇总薪酬表”的修订。新公告修订了“汇总薪酬表”与基于股票薪酬与期权薪酬的董事薪酬表, 要求公司披露按照FASB ASC Topic 718计算的授予日薪酬的累计公允价值。

2. 改进有关董事和提名人的披露。新公告要求披露每位董事和提名人的特定经历、任职资格与技能。

3. 关于薪酬顾问披露的新规则。

许多公司聘请了薪酬顾问对高管和董事薪酬水平给予建议、帮助设计与执行激励计划并提供关于行业内同行的薪酬实务信息。然而, 薪酬顾问的服务不仅局限于此, 他们及关联方还经常提供广泛的附加服务, 例如福利管理、人力资源咨询和保险精算服务, 而这些业务带来的收入大大超过了薪酬咨询服务, 因此附加服务的收费水平与广度可能会对他们就高管薪酬提供服务的客观性形成挑战与风险。因此, 新规则要求如果董事会或薪酬委员会聘请了自己的薪酬顾问或关联方同时提供薪酬服务和其他附加服务, 只要附加服务的年收入超过120 000美元, 就需要进行相关披露。

(三) 2010年《多德—弗兰克法案》关于高管薪酬披露的规定。

201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多德—弗兰克法案》, 其中要求公司需披露和收购相关的高管离职补偿金安排, 要求SEC强制公司进行内部薪酬公平性的披露, 其中包括所有雇员年收入总额的中位数、CEO的年度总薪酬和这两者的比率。还要求公司在年度代理报告中披露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 并辅以图表说明。该法案引导SEC制定关于员工或高管购买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规则 (员工或高管购买此金融工具, 旨在对其手中持有的作为薪酬发放的任何本公司的权益证券的市值下跌进行套期或对冲风险) 。

根据《多德—弗兰克法案》的规定, 在高管薪酬问题上股东应有更多的话语权, 并要求金融机构披露薪酬结构中所有的激励要素;对上市公司基于重大的与任何财务报告要求不符的财务信息发放的高管薪酬, SEC拥有追索权, 其中涉及人员和事件的广度相对于Sarbanes-Oxley法案中的“薪酬追回”政策更加的宽泛。该法案要求对所有现任和前任高管进行薪酬追索, 而不仅仅局限于CEO和CFO;其追回的薪酬覆盖信息误报的前三年发放的总额, 而不局限于当年计算的薪酬额。

由此看来, 美国70多年的公司高管薪酬披露规则变迁史是一部“监管”与“反监管”斗争的历史, 公司高管俘获董事会自定薪酬的现象, 随着披露规则的发展似乎还愈演愈烈。因此强制薪酬披露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但高管薪酬问题还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政府对于高管人员的税收监管、外部审计等其他的手段来加以解决。

二、美国高管薪酬披露改革的经验借鉴与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以美国为首的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改革尽管并非完美, 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薪酬信息的透明度和保障了股东对信息的知情权, 其成功的经验, 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披露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立足于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强制性披露制度。

(一) 改进高管薪酬信息披露模式。

在高管薪酬信息披露模式的改进上,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采纳薪酬讨论与分析报告 (CD&A) , 并辅以图表和表格等直观方式来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进行集中和全面的披露, 以提高其透明度。

薪酬讨论与分析报告不仅包括高管薪酬的具体数额, 还全面披露高管薪酬的结构。美国现行的薪酬披露逐步从“规则导向”向“原则导向”转变, 披露项目除包括工资等八项内容外, 还要求将每年福利计划薪酬的实际增长、职务消费以及其他无需纳税的延期报酬支付报酬囊括在内。美国对高管在职消费披露的门槛也降低到了1万美元。相比而言, 我国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内容粗略且简单, 有些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总额虽然不高, 但在职消费数额巨大, 进入管理费用处于隐蔽状态以逃避监管, 更无薪酬决定程序和决策依据等内容。我国普遍存在国有企业部分高管人员不在上市公司领薪而由政府核发的情况, 这些高管人员的薪酬依据在财务报告中也应予以特别说明, 将高管薪酬决策过程置于股东的监督之下, 可以有效防范管理层薪酬决策中的各种利益冲突, 保证薪酬实施结果的透明与公平, 赋予股东知情权, 防范管理层运用权力自定薪酬。

同时, 高管薪酬治理的关键不是限制高管薪酬的绝对金额, 而是要使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高管薪酬粘性”问题, 我们可以要求公司披露过去三年内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比较图, 反映高管人员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情况, 使投资者直观地了解公司的薪酬方案是否具有激励性或者是否激励过度, 同时给予股东对薪酬方案的投票权, 允许股东对不合理的高管薪酬方案予以否决, 增加中小股东的话语权。

(二) 完善薪酬委员会履职情况披露的标准。

我国在2007年年报准则中首次要求披露薪酬委员会的履职情况, 内容包括薪酬委员会的组成、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问题、薪酬顾问的情况、薪酬委员会履行决策职能的情况、薪酬委员会做出高管薪酬决策的依据以及薪酬决策是否经过董事会的最后修改等, 但披露标准的不统一使得上市公司在表述上存在很大差异, 部分公司披露流于形式。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公司治理等方面的信息均为文字表述方式, 对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采用标准化的表格进行披露, 以保证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国外公司薪酬委员会大多聘请专业薪酬顾问来确定高管薪酬, 我国上市公司在这方面鲜有涉及, 但随着公司治理的完善和外部相关咨询市场的建立, 有必要对薪酬顾问的相关信息进行标准化披露以防范风险。披露内容包括薪酬顾问在连续几个财政年度提供服务的工作、性质及费用进行披露。如果薪酬顾问在公司中从事了除薪酬咨询以外的其他业务的话, 那么公司应对薪酬顾问在公司中从事不同业务而获得的薪酬分别进行披露, 这样可以方便投资者对薪酬顾问的独立性及其作用进行判断, 同时促使薪酬委员会谨慎聘请薪酬顾问并对其独立性负责, 并分析由此产生的风险。

(三) 积极推进与公司风险管理有关的薪酬政策披露。

近年来我国一些公司发生的海外巨大投资损失案例在某种程度上与薪酬激励政策有关, 高管人员激进的冒险行为给企业带来经营失败的风险。金融危机之后, 美国对上市公司薪酬政策与风险管理之间关系的披露要求对我国相关披露政策的出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2009年美国SEC出台的“代理披露改进公告”使股东和其他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薪酬政策是否会激励公司高管人员和普通员工采取激进的冒险行动从而使公司承受较高的风险。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逐步融入全球金融市场, 一些资金充裕的国有企业也纷纷开始参与高风险的海外并购。为防范高管人员为追逐高额薪酬而采取高风险的经营政策, 我国监管部门也应该出台强制披露规则要求上市公司披露高管薪酬与公司风险之间的关系。相关部门可以先在金融类上市公司中试点, 要求公司披露高管薪酬政策对公司可能产生的风险并作出相关评价, 以防范高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采取高风险的经营政策导致经营失败。随后陆续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披露包括高管在内的全体雇员的薪酬政策与公司风险之间的关系, 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公司治理水平。

摘要:后危机时代高管薪酬信息披露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持续跟踪。充分、透明的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将提高董事会对高管人员薪酬制定的有效性, 增强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近年来,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剖析了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作用机理, 借鉴美国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经验, 立足我国制度背景, 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披露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管薪酬,强制性披露,进展

参考文献

[1].Marisa Anne Pagnattaro&Stephanie Greene, 2009:“Say on Pay”:The Movement to Reform Executive Compens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an Union”[EB/OL].www.ssrn.com, working paper.

[2].Greenstone M, Oyer P&Vissing Jorgensen A.Mandated Disc1osure, 2006:”Stock Returns and the1964Securities Act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1:2.

信息化研究征稿启示 篇9

关键词:社区信息化,社区服务,构建策略

1 社区信息化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1.1 社区信息化内涵

社区一词最早来源于社会学,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其1887年出版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 最早提出了“Gemeinschaft”即社区的概念。其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 并由于地理位置、学术背景、个人差异等因素, 其概念也进一步泛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美国学者普遍支持的:社区是一个群体, 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组成;还有日本学者认为:社区具有一定的空间地区,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共同体。

基于国情和政策的需要, 中国民政部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中办发[2000]23号) 中首次明确界定了“社区”的概念: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进行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它的管理机构是社区居委会, 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本文所研究的即是这种物理层面上的社区。

随着网络信息化对社会的冲击, 被称为小型社会的社区, 也必然受到信息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那么, 是被动地经受信息化的冲击, 还是主动寻求改变, 以适应信息化的到来, 寻求更大的发展?针对这个问题, 国家从战略角度上予以了回答。自2005年以来, 由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现工业和信息化部) 牵头协调, 会同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安部等多个中央部委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相关工作。民政部与国信办也共同界定了社区信息化的概念:社区信息化是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下,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开发利用社区信息资源, 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过程。

这些政策和行动都充分显示了社区信息化在当前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因此, 要在政策基础上深入分析社区信息化的内涵, 把握其本质属性, 这对于把握信息化社区的研究方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2 社区信息化建设意义

社区信息化建设在经济社会逐渐转型、信息技术日益成熟以及共享、融合、互联互通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迈开了坚实的步伐。[1]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地方政府、社区负责人等按照政策指示确实在做着社区信息化工作, 但要问到为什么这么做, 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却未必能得到很好的回答。因此, 弄清楚为什么而做, 对于下一步工作做什么、如何做都有着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2007年, 民政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共同起草的《关于推进社区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中, 明确提出了社区信息化的三个有利于, 即:“有利于提高社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工作效率, 促进社区居民自治, 沟通社情民意, 化解社区矛盾;有利于增强政府科学决策能力, 促进跨部门的业务协同, 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有效覆盖到社区;有利于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提升社区服务发展水平, 改善服务质量, 方便居民生活。”这从政策高度指明了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中国信息年鉴———2007》则将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意义定义为:是社会信息开发利用的基础、是加快社会建设的手段、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检验尺度。[2]如此明确地提出满足政府、公众、企业与社会多重需求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定位, 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的最恰当的意义表述, 也是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要牢牢把握的方向。

2 社区服务概念及特征

2.1 服务及社区服务

服务一词在生活中并不陌生, 但它的定义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衍变期。从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 (AMA) 定义的“用于出售或者是同产品连在一起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到1990年格鲁诺斯给服务下的定义“服务是以无形的方式, 在顾客与服务职员、有形资源等产品或服务系统之间发生的, 可以解决顾客问题的一种或一系列行为。”[3]在我国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服务是指通过提供必要的手段和方法, 满足接受服务对象需求的过程。[4]它强调服务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宗旨。

社区服务作为服务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在秉承服务定义的同时, 又有着其独有的概念界定。国家发改委和民政部在《“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中对社区服务体系的定义是: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基础, 以社区居民、驻居单位为服务对象, 以满足社区居民公共服务和多样性生活服务需求为主要内容, 政府引导支持、多方共同参与的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5]这个定义在“服务”定义的基础上明确了“社区服务”中的服务提供者和享受服务的对象, 并进一步细化了服务的内容, 为社区服务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截至“十五”末期, 全国社区服务中心已达8 479个, 一般社区服务设施194 796个。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到“十五”末期, 全国已有社区服务专职工作人员30多万人, 兼职工作人员50多万人, 社区服务志愿者1 600多万人。服务对象也从传统的老年人、残疾人扩展到全体社区居民。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也被逐步应用到社区服务中。这些都是在社区服务工作中所取得的卓越成果, 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社区服务功能单一、总体水平不高等现实, 需脚踏实地切实做好社区服务工作。

2.2 社区服务特征

传统的社区服务就是一个社区为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提供的一种支持性活动。其一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这种服务不是完全的自发性行为或者自愿性行为, 而是有系统有组织的服务体系。传统的社区服务中, 确实不乏很多自由组织的身影, 他们从自己本身的需求出发, 往往能更好地贴近社区成员的需要。但这种服务形式由于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匮乏、管理者注意力转移等原因往往很难取得持续的服务效果。由政府或企业出面, 能够更加系统地组织资源, 建构持续长久的服务体系。

(2) 这种服务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经营性服务, 它往往是完全免费或低收费的服务形式。社会经营性服务, 其提供服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酬劳, 或通过服务创造某种环境, 以促使受服务者接受其它派生项目, 从而获得利益。而社区服务是服务组织基于社区成员的需要, 采用互助或共助的形式予以服务, 这种服务往往是完全免费或低收费的, 因而更受社区成员的欢迎。

(3) 这种服务针对的是全体社区成员。这里面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社区服务的对象, 即享受服务的客体是全体社区成员, 只要满足一定条件, 就应该享受到特定的社区服务项目;二是社区中的成员也应该成为社区服务的主体, 即在享受服务的同时, 社区成员也应该以提供者的身份为社区服务作出贡献。这也是社区服务免费或低收费背景下必然要作出的选择。

3 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策略

社区信息化服务作为传统社区服务的衍生形式, 在继承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 由于其信息化的特定环境, 必然有其独有的特质, 这是区别于其它社区服务形式的本源属性。在这里笔者以“芜湖96365老年社区现代服务平台”为例, 探讨当前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的基本策略。

3.1“96365”服务平台

在分析其结构之前, 首先需要对该平台有一个认识。“芜湖96365老年社区现代服务平台”是针对中国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 满足老人群体的特殊需求, 以云呼叫中心为核心, 以本地资源有效聚合为依托, 采用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手机基站定位技术等, 将智能服务终端、位置服务平台、社区服务资源整合在一起, 给老人提供紧急救助、远程监护、信息推送、家政事务等服务内容, 构建响应及时、方便快捷、精准有效的个性化、人性化老年社区现代服务平台。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该平台本着“智慧生活, 融合服务”的理念, 以政府组织、企业操作的方式进行运营。接受服务的对象主要通过手机、电话、网络等终端进行服务需求的操作。终端的来源主要有3个渠道, 分别是政府为孤寡老人购买、子女为父母购买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捐赠。提供的服务分为4个方面, 分别是社区、街道的老年活动、加盟商提供的服务、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以及志愿者组织的服务活动。

3.2 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策略

传统社区服务的3个本质特征是从服务组织者、服务方式和服务对象3个方面来界定的。结合社区信息化服务的特定背景, 通过对“芜湖96365老年社区现代服务平台”的调查分析, 对于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模式构建, 在以上3个方面的基础上, 还有以下几点构建策略值得借鉴。

3.2.1 政府组织, 企业运营

由于社区信息化服务具有信息技术的特征, 必然要求投入足够的信息资源, 其中既包括手机终端等硬件资源, 也包括信息资讯等软件资源。但并不是投入资源就完成任务了, 如何利用资源进行高效服务才是真正需要把握的重点。这要求服务组织者不仅要有很好的组织能力, 更要有管理、利用资源的能力。通过政府出面组织, 不仅能体现政府的统筹能力和监督服务的有效施行, 而且有利于消除社区成员对于这种新型社区服务模式的排斥感。而企业运营则能够充分发挥企业敢于创新的特点, 利用新技术为社区服务提供新的动力。

3.2.2 吸引加盟, 立体评价

“96365”服务平台的一个主要特色就是加盟商的引入。社区信息化服务作为一种虚拟技术的现实运用, 真正要做到对社区成员的服务, 还是要体现在对具体生活问题的解决上。服务平台在构建时可以吸引本地稳定的商家以加盟的形式进驻平台, 平台以资源调节的方式给有需要的社区成员安排最合适的商家进行服务, 并进行追踪, 监督服务质量。接受服务的社区成员也可对商家进行服务评价, 以此建立双方的评价机制, 引入信用评级策略, 对信誉较高的商家多推荐、多派单, 提高商家的服务热情。具体步骤如图2所示。

这种服务的操作模式不仅可以最大规模地容纳不同类型的商家加盟进入平台中, 为社区成员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服务, 而且能够扩大商家的影响力, 以半公益的性质增加稳定的客户量, 实现共赢的局面。

3.2.3 技术引领, 科学选择

社区信息化服务不同于其它形式社区服务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信息技术的运用。“96365”服务平台以安徽锐泓电子和中国电信作为技术支撑, 通过云呼叫、GPS定位、体质参数检测等技术, 支撑起了整个服务框架。这些技术都是针对具体的服务内容来应用的, 如GPS定位主要用于对接受服务者的位置确定, 以便随时掌握其动向;体质参数检测主要用于对接受服务者的身体健康指标的跟踪检测, 再将信息定期发送给加盟的医疗机构, 用于分析其身体健康状况。因此, 在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过程中, 根据本平台的服务内容合理选择技术, 能够极大地减少资源浪费, 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3.2.4 共同参与, 信息培训

社区服务最终必须落实到人这一主体上, 这是根本目的。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也要求人的作为, 其中不仅包括提供服务的人, 也包括接受服务的人。“96365”服务平台由于其所针对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 其信息技术能力有限且学习能力不足, 因此其终端设备上都设计有最简单的一键求助, 以便进行最快捷的求助服务。而针对所有社区成员的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 要想取得更大的服务效果, 就必然要求对接受服务的对象进行相关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高端技术的能力。同时作为服务的提供者, 也必须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业务能力提升, 只有多掌握此方面的知识, 才能更好地为社区成员提供专业的服务指导。

4 结语

正如中国社区信息化网站的建站标语所说, 推进社区信息化有利于社区管理创新, 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有利于社区服务创新,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工作协同, 推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效覆盖到社区。社区信息化是时代的要求, 交流与服务是社区信息化实践的需求。在这条道路上, 我们依然要劈荆斩棘, 不畏艰难地走下去, 为中国社区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颖.信息化改变社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2]王颖.社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信息年鉴, 2007.

[3]百度百科.服务[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33203.html.

[4]潘启灵.个性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生命之源[J].现代情报, 2007 (7) .

信息化研究征稿启示 篇10

应该说传播包含宣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包含信息的传递就是传播。然而宣传则是一种控制性的传递信息,传播者带有一种目的性的交流信息,传播者寄予你将所获取的信息继续传递或者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某种情绪或反应。比如商场中的促销,商家会利用各种手段,无论是减价还是赠送礼品,商人都是利用宣传让客户产生心理倾向,最终达到赢利和促销。

而传播的含义相对更广,而且没有复杂的因素。单纯的交流,包括上课达到、老师请假等都属于传播的范畴。

随着西方客观经验主义范式逐渐兴起,大众传播的研究者由宏观的宣传研究转向了围观的说服研究。20世纪40年代,以卡尔-霍夫兰为代表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战争中和战争后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战争结束后,霍夫兰和耶鲁大学的专家继续对说服中的各个要素进行了研究,出版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成功被称为耶鲁项目。

耶鲁项目是在20世纪40年代,霍夫兰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们对税负重的各个要素进行研究。

耶鲁项目实际并没有研究大众传播或现实的宣传,而是通过各种不同环境下的人机传播实验进行的研究。

耶鲁项目通过各种不同环境下的人际传播实验进行研究。重点关注的是说服对态度的影响。

其主要课题有:

(1)信源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其结果为: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的影响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所以权威的专业知识与诚实可信的人格是传播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条件。

(2)心愿的休眠效果。研究者发型长期观察后信源可信度产生的传播效果消失了,对高可信性信源所持观点的接受程度降低。对低可信度信源所持观点的接受程度上升。

(3)激法性诉求的研究,其中主要研究恐惧诉求,其主要结果是:成功的恐惧诉求能够引发人们紧张的情绪,然后通过提出新的意见和问题的新的解决办法,消除受众的紧张感达到说服的效果。其中重度诉求造成的心理紧张感最大,中度诉求次之,轻度诉求最小。

(4)如何组织论据才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其中他们研究了几个问题:一面提示还是两面提示;明示内容还是寓观点于内容之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面子”与说服。其研究结果为智商越高,两面提示的效果越明显;智商越低,一面提示的效果越明显。受众的智商和成熟程度在其他的说服方法研究中是影响效果最明显的。

(5)研究受众与说服效果其结果为要求掌握的材料的事实性越强,特别是材料比较复杂时,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越容易发生观点的改变,个人的趋同源于群体归属感。

2 信源

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如果是一位受众特别尊敬而且特别有权威的专家的讲话,那么受众肯定对这个新闻的信任度增加。那么这则新闻所要传播的信息也能够很好地表达给受众。

相反如果新闻报道的主要人物是一则恐怖主义消息,那么对受众的心理打击就非常大。因为恐怖主义作为新闻源头,它具有非常明显的不确定性,而且具体的人员并不被人们所熟知。所以他们所散布的信息不能为大众所信服。

所以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信息传播,都要提高信源的可信度。只有可信度高的信源,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

3 恐惧诉求

刚刚提到的恐怖主义,比如叙利亚恐怖主义。他们经常通过媒体向外界散播一些信息,让很多国家的人民感觉到不安。为了消除这种不安带给人民的无力抗争妥协效果,很多国家对恐怖主义打击。

同样“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利用美国民众的这种恐惧制定一系列政策。因为人们意识到自身的危险,同样自己需要得到救助与保护。他们不得不使用恐惧诉求,这种对生命的渴望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的。

所以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他们个人的情况。对受众有利,并且在他们身处危险的时刻对他们进行援助。当然,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必须讲究真实性,不能一贯扭曲事实,对受众产生无谓的恐惧。

作为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就应当将主体事物描述的全面,不应只从一方面考虑。无论是先入为主还是后发制人,只要涉及事物的两面性,受众对报道和信息的肯定会达到很高的信任。后面再灌输其他思想很难改变起初的想法。这种两面提示的说服受众整体思想值得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学习。

耶鲁项目延伸出的各式传播方式,人们对论据的处理方式决定了信息产生的效果。如何处理信源也取决于个人对信息的认知程度。

在数字化技术革命中,部分人利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使用计算机网络接入,电信设施比缺乏条件的贫困者获取更多信息。并且差距越来越大。这也称作数字鸿沟。

我国都区之间的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差距十分明显,主要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区域高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CNNIC地17次调查数据显示,城乡之间网民数量及普及率差异巨大。我国互联网发展结构性差异明显。乡村网民普及率很低,农村网民总规模为1931.47万人,仅与相应乡村人口的2.6%,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我国城市网民大约有9168.6万人,占城市人口的16.9%。由此可见,我国乡村网民数知识城市的1/5,而乡村网民普及率近视城市网民普及率的1/6,这一水平相当于世界上网民普及率最低的非洲网民普及率。

以上数据说明部分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数量就有限制,只够假说不单单存在于发达和贫困国家。同样发展中国家一样。

堤契诺等人总结了出现知沟假说的原因:传播技能、信息储备、相关的社会交往、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大众媒介系统的性质。

我国信息系统应当普及信息传播,建设完备的传播系统,并建立多个分站,使信息发布和传播既准时又要覆盖广。另外,需要对偏远地区增设信息服务点,对当地居民普及日常获取信息能力的知识,提高他们捕捉并传播信息的能力,增加获取信息的渠道。如网络、电子信息,一定要在西部等落后地区普及网络建设,并教授给受众如何利用网络选择信息,对大众媒体实施一定的改革方案,不再一味满足部分人生活,从每个人的眼前关注实事和身边事,尽最大能力吸引最大多数人。

摘要:文章采用对比和调查等科研方法,对传播学中耶鲁项目对新闻和信息报道两类信息产生的影响做出分析,从生活中的实例对概念进行阐述,并探讨其发展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耶鲁项目,新闻报道,信源

参考文献

[1]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美]查尔斯.U.拉森.接受与责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审计信息化十年建设成功启示录 篇11

3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一行到审计署调研金审工程建设情况。杨学山副部长在听取了审计署信息办主任周德铭的汇报后,给予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十年工作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并用生动的语言对成功实践中的关键因素作了深刻而精准的分析。

同样的“认识”,不同的诠释

在推进电子政务的过程中,认识是关键。毫无疑问,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但谁去“认识”,怎么“认识”,“认识”到什么程度,这恐怕就是问题的关键了。

在审计署,“正确的认识”不是一句盲目的大而空的话语,而是始终被放在审计信息化实践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不断地扩展着正确认识的覆盖面。首先,是领导层面的认识。从当时的审计长李金华提出“三个资格”风险警示启动审计信息化进程,到当时的副审计长(现在的审计长)刘家义提出实现“三个转变”和构建“免疫体系”等现代审计方式的重要思想,再到石爱中副审计长对金审工程建成国家审计信息系统“6个一”的要求,以及信息化条件下计算机审计模式转变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如此丰富而深刻的认识和泛泛而谈的“领导重视”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认识是主观的感知,而非被动的灌输,是来自对实际工作前途的深思熟虑而非人云亦云。其次,是具体执行审计署决定,组织推进信息化工作的执行层人员的认识。审计信息化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和高质量进程,跟这一群体的正确认识分不开。“审计信息化工作始终围绕审计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新的发展需求,而不是围着自己所在的IT部门转”,有了这样认识体现在具体工作的每一步中,审计信息化才得以取得快速健康而又高质量地行进。第三个层面是从审计署相关司局到每个审计人员的正确认识。这点在系统的推广使用上尤其说明问题。“不是要我用,而是我要用”,“不是给我增加了一个负担,而是给我提供一个工具”。在审计信息化的推广使用过程中,这样的认识随处可见。很多司局对计算机业务的认识不在囿于自己司局的小范围,而是看到了整个审计信息化的整体目标。正因如此,在审计署,没有出现“各个业务司局各搞一套”的局面,更没有出现由于对这种新事物不接受、不适应导致工作本身倒退的现象。

有了和信息化相关的所有人的正确认识,有了系统的、完整的、而不仅限于从一个角度、一个具体的事项的正确认识,才有了审计信息化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证。

同样的“规划”,不同的行动

对于这样一项历经十年,参与者8万之众的丰富的信息化建设实践,制定一个符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至关重要。“总体规划”,“顶层设计”,这两个名词对从事信息化建设的同志来说耳熟能详,甚至很多部门和地方对顶层设计和架构,对总体规划都做了很多的工作,有的还花了很多的钱,但结果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以致坊间有了“规划规划,墙上一挂”的调侃。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定规划的人没有想清楚做这件事的目的,没有符合自身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让“规划”成其“规划”,而“行动”依然是“自行而动”。

难能可贵的是,审计署跨越了这个误区。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因而制定的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得以一步一步地在工作中实施。“五层两翼”的体系架构,三大板块的应用系统,核心理念就是要为前台的审计工作提供一个完整的系统平台。这样的顶层设计不仅符合当时的工作实际,而且十分经用,加上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使得一期所确定的总体方案和后来形成的体现架构之间没有矛盾,而且避免了推倒重来的损失。

以AO系统为例,在当时面临100多类数据接口和服务于不同财务类型的很多种审计软件的局面,审计署力排众议,下决心把它们在AO的平台上集中统一起来,并为此做了大量的统一标准工作。这件在今天看来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那个时候能够看到并堅定不移地去做,是很不容易的。不是对审计工作本身和IT本身的正确而深刻的理解,这一切都不可想象。

当然,这一成功的“五层两翼”体系结构是属于审计署的,就这个体系结构本身并不适用其他部门。但是,需要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以及形成总体规划的顶层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学习的。

同样的“应用推广”,不同的服务思想

我们常说,电子政务建设要从需求出发。但是,从需求出发只是在电子政务认识的一小步。因为,没有一个电子政务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立项报告不是从需求出发的,但建设结果为什么会不一样?问题出在应用效果上。如何把因需求而出的东西回到需求的实践中去,就需要我们去尽可能大范围地推广应用,让当初的需要回到现在的应用。

那么,审计署又是如何推广应用的呢?他们在“服务”上做足了文章。

还是以AO系统为例。2002年金审一期实施之初,审计行业的计算机基础还十分薄弱。集成统一的AO系统从研制出台,到办案人员会用;从署办公室走向派出局和地方的审计部门,系统在不断改进中大范围推广,审计署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首先,他们在系统的开发时就想到了推广的基础条件,既方便又好用。由此确立了建设和服务同步设计、同步构建的思想。值得一提的是,在审计署的系统开发过程中,业务人员自始至终起着主导作用,因为他们明白,IT是为了实现业务人员提出来的需求,而不是让业务人员跟着IT方确定的框框走。接着,他们在2004年下半年AO和OA两套系统推向全国时,同步建立了热线电话的呼叫中心和金审工程服务网站,为全国AO和OA系统的运行提供了有效服务。2007年,浙江省审计厅和IT公司合作建立了金审工程服务办,取得显著效果。经调研发现其推广价值后的审计署于次年转发了《浙江省审计厅关于建设完善“金审”工程本地化服务体系情况的报告》,促进了地方服务队伍和机制的建设。此外,还建立了外包服务机制。在工程建设中,做到系统整体框架和核心业务自主可控,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采用外包。

与此同时,审计署对人员培训服务工作从未停止。2000年以来,审计署组织了全国审计系统的两轮计算机初级培训,为信息化奠定基础;组织了以“五能”为目标的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3300多人通过了中级考试,李金华审计长亲自在每一份考试通过证书上签名。与此同时,还根据需要组织了信息系统审计、AO认证、领导干部信息化素质等专项培训以优化结构。最有效的一招是,把培训考试、信息化使用水平和干部晋升作有效联动,从制度上保障了队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就这样,应用推广中的服务确保了审计应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地不发生问题,发生的问题也能够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在这样的条件下,面对188万审计对象,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的受众,AO系统的核心应用达到了一个极不容易的可信数据:67%。

当然,审计信息化的成功还有赖于计算机技术中心和信息办两个机构合署办公这种有效的体制和机制;有赖于符合规律的项目管理;有赖于妥善的安全管理等。

信息化研究征稿启示 篇12

一、作者简介与文献结构

(一) 作者简介

保罗·M·希利 (Paul M.Healy) , 哈佛商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公司披露政策及其对资本成本影响、并购的有效性、盈余管理和管理层报酬研究, 会计著作杰出贡献奖和魏尔德曼奖得主。他的研究成果在《会计评论》, 《会计学及经济学杂志》, 《会计研究》, 《金融分析家》, 《哈佛商业评论》以及《金融经济学》上发表。克里舍·G·佩普 (Krishna G.Palepu) , 哈佛商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公司并购战略有效性、公司融资选择和投资者沟通程序研究, 美国会计协会会计著作杰出贡献奖和魏尔德曼奖得主。他近年来致力于研究新兴市场特别是印度和中国全球化的问题, 以及公司治理问题。

(二) 文献结构

《述评》以回顾资本市场大环境下有关信息披露监管、信息中介和公司信息披露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后果的文献为主体, 并指出一些关键的研究问题, 为公司管理层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决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框架, 也为我国的资本市场研究指明了方向。如图1所示,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简介、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财务报告决策研究、这两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结论与启示这五部分。

(一) 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

(1) 信息披露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一是信息问题。信息或“柠檬”问题源于企业家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差异和相互冲突的动机, 其有可能导致资本市场分配资源的机能丧失 (Akerlof, 1970) 。现在有些著名的解决“柠檬”问题的方法:一种是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签订最理想合同, 刺激企业家完全披露他们的私有信息 (Kreps, 1990) ;第二种可能的方法是通过监管要求管理层完全披露他们的私有信息;另外, 信息媒介如金融分析师和评级机构可通过分析和加工私有信息以披露公司管理层独有的信息。虽然如此, 仍然有很多经济和制度性的因素决定了合同签订、监督管理和信息媒介是否能够完全消除信息不对称。因此, 有关公司信息披露的研究集中关注于这些因素的截面变化以及它们的经济后果。二是代理问题。代理问题产生于投资者投资于企业之后基本上不积极的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另一方面, 企业家可以通过发行具有更优先偿还权的债务来侵占投资者的利益 (Smith和Warner, 1979) 。代理问题也有几种解决办法:一种是企业家和投资者之间签订的最佳合同;第二种减少代理问题的机制是董事会;另外, 信息媒介通过分析私有信息来揭露管理层滥用公司资源的行为;公司控制权市场, 包括敌意收购的威胁和代理人之间的竞争, 也能够减轻公司内部人和外部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同样有很多经济和制度因素决定了贷了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减轻和缓和, 信息和代理问题的分析框架为公司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的研究者提出大量重要的研究问题。针对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监管在减轻信息和代理问题方面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审计师和信息媒介对增加管理层信息披露的可信性和新信息提供的有效程度;影响管理层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决策的因素;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

(2) 公司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的监管规定。第一, 针对信息披露的监管规定。一个重要的问题是, 对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在多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资本市场的信息和代理问题。Leftwich (1980) , Watts和Zimmerman (1986) 和Beaver (1998) 指出, 若把会计信息当作一种公共商品来看待, 搭便车的现象将导致经济运转过程中会计信息的供给不足。信息披露监管的目的在于财富再分配, 而不是为了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Posner (1974) 指出监管者更可能被他们监管的人打败。对信息披露来说, 是否存在市场失灵及其是否能够通过监管来纠正都是实证研究的问题。第二, 有关财务报告决策的监管。会计准则约束了公司管理层在准备财务报表时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研究大部分关注于会计准则是否为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增加价值。之前大量研究认为, 受到监管的财务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相关性的信息, 会计数字的信息含量随着公司和国家的特征呈现系统性的变化。但是最近几篇研究文章指出, 在过去20年中出现了会计盈余和其他财务报表项目的价值相关性下降的现象。会计研究的另一个分支是检验根据新公布的财务报告准则披露的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述评》指出了四个值得进行研究的有关会计准则制定的领域。一是现有的会计准则是否提供了及时的信息, 或者只是对投资者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信息予以确认;二是如果能够检验所有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的成本和收益的话, 评估准则制定者正在考虑的关于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好处的研究应该更有可能提供有意义的证据;三是在会计准则制定上, 在未来可供研究的领域是探索哪些类别的会计准则有可能对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最有用;四是未来有关准则制定的研究也可以探索跨国之间最优的会计准则。

(3) 审计师和中介在信息披露过程中的作用。第一, 审计师。审计师为投资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报表是否遵从公认会计准则的独立保证。股价会对盈余公告作出反映的事实显示, 投资者认为会计信息是可靠的。研究显示, 资金提供者要求把企业雇用独立审计师作为融资条件之一, 这表明资金提供者认为审计师能够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度。但可获得的证据表明, 审计意见并不能给资本市场传递及时的信号。第二, 中介机构。有关中介机构价值的研究大部分关注于金融分析师。学术研究关注分析师提供的两种主要指标的信息含量, 即盈余预测和购买或持有或出售的投资建议。这类研究表明金融分析师为资本市场增加了价值。最近有关金融分析师动机的研究指出, 分析师有动机提高乐观的盈余预测和投资建议。有关分析师专长作用的研究发现经验、所述的经纪公司和所跟踪的公司或行业等可能会影响他们倾向的因素。同时, 对公司管理层的信息披露决策和分析师是否跟踪该公司的决策之间存在的任何相关关系的检验发现, 公开的信息自愿披露既降低了分析师的成本, 也有可能降低对分析师服务的需求。此外还有对其他中介机构如商业记者和债券评价机构的研究。审计意见的价值引发了另外一些研究问题:审计师为审计客户提供的咨询服务如何影响审计师感知上和事实上的独立性以及他们审计的财务报告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 审计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 这些变化对审计失误和财务报告的可信度有什么影响;哪些因素会影响国家之间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 这些问题仍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 公司管理层的财务报告决策

(1) 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文献。基于市场是半强式有效、订立和强制执行合约的成本是显著的、监管过程中会产生政治成本的假设, 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文献主要关注于管理层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动机。这类文献的核心关注点在于检验当存在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时, 合同订立和政治上的考虑在解释管理层会计政策的选择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 使用会计方法增加盈余的公司规模较小, 负债水平相对较高, 而企业应计项目的计提似乎受到薪酬合约的影响。一些实证研究仍将会计方法和信息披露政策的选择作为合约签订过程的一部分。而虽然研究发现了一些有关企业会计决策的经验规律, 但对如何解释此类证据仍不清楚。

(2) 自愿信息披露的研究文献。一是资本市场交易假说。Healy和Palepu (1993, 1995) 提出, 对于预期将要公开发行债券或股票, 或通过股权交易去收购其他公司的公司管理层来说, 投资者对其认同很重要。于是管理层通过增加自愿的信息披露以降低信息风险来降低他们的资本成本。Lang和Lundholm (1993) 的研究显示, 分析师对现在或将来发行新证券的公司的信息披露评级更高, 这些公司在发股前的六个月显著增加了信息披露, 尤其是那些公司自身更有判断力的信息披露。Healy et al. (1999a) 发现, 公司在分析师提高对其信息披露评级后公开发行债券的频率异乎寻常的高。二是公司控制权竞争假说。De Angelo (1988) 发现, 为了争取董事会席位而发动代理权之争的股东, 经常把低迷的经营业绩作为要求管理层下台的理由。Brennan (1999) 研究发现, 在收购竞价期间, 目标公司更有可能公布管理层的盈余预测。三是股权激励假说。公司管理层同时通过很多基于股权的奖励计划直接获得报酬。相关研究认为, 管理层预测的发布和公司股票内部持有人的交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股票期权存续期间, 企业会推迟利好消息的公布而提前公布利空消息, 情况突然好转的公司其管理层在股票期权报酬有风险时更有可能发布盈余预测。四是法律诉讼成本假说。股东诉讼威胁可能鼓励公司管理层增加自愿的信息披露, 也可能减少管理层信息披露的动机。Skinner (1994, 1997) 发现, 有利空消息的公司提前发布低迷盈利表现信息的可能性是那些有利好消息的公司的两倍多, 此外, 有亏损消息的公司更有可能被起诉。经验研究证据同时表明, 法律诉讼风险并不仅仅与利空消息的公司有关, 同样也涉及那些有利好消息的公司。五是管理层信号传递假说。Trueman (1986) 指出, 管理者有动机自愿发布盈余预测以反映它们的类别。目前还没有支持或反驳这一假说的研究证据。六是产权成本假说。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公司向投资者披露信息的决策受信息披露可能会损害它们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这一顾虑的影响, 公司有动机不去披露那些有损于他们竞争地位的消息。Hays和Lundholm (1996) 认为, 产权成本导致公司只有当他的各业务部门经营业绩相似时才提供各部门的财务数据。否则就有动机通过只报告总体经营业绩而免于让竞争者知道其部门间的业绩差异。Piotroski (1999a) 推断盈利能力下降和在各行业间盈利能力波动小的公司更有可能增加对其部门经营状况的信息披露, 这和产权成本假说一致。产权成本假说还可能会延伸到包括信息披露的其他外部性。

(3) 自愿信息披露的可信度。有两种可能的机制能够提高自愿信息披露的可信度。一是第三方中介机构可以为管理层信息披露的质量提供担保;二是可以根据监管要求的财务报告本身推断之前的自愿信息披露是否准确。大部分有关自愿信息披露可信度的研究证据关注于管理层预测的准确度及其对股价的影响, 结果表明管理层预测和经审计的财务信息具有可比的可信度。也有证据表明, 投资者认为管理层预测提供了可信赖的新信息是合理的。对那些预测的准确度的检验表明, 它们比同一时期的分析师预测准确得多, 同时也是无偏的;此外, 金融分析师似乎根据管理层预测的信息修正他们的预测结果。其他证据显示自愿信息披露相比于强制的财务报表信息与股票价格的关系更显著;还有证据支持了处于财务危机中的企业的信息披露的可信度下降。

(4) 有关自愿信息披露的研究的局限性。自愿信息披露的程度难以计量。使用管理层预测作为自愿信息披露的代理变量虽然存在计量精确以及明确的信息披露时点的优点, 但局限在于其准确度能够被外部投资者通过实际的盈利结果很容易的加以验证。而AIMR数据库虽然提供了一个比管理层预测更一般的自愿信息披露的计量指标, 但AIMR评审团的分析师们是否认真的评级、如何选择公司进行评级以及评级的偏差等, 这些问题仍不清楚。同样, 构建的信息披露计量指标由于需要作者一定程度的自我判断, 且他们容易忽略公司与分析师的会议、电话会议等其他渠道的信息披露的缘故, 也不足以广泛应用。

(三) 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1) 实证会计理论研究文献。大部分有关其他会计准则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研究都只发现合约签订或政治成本因素的影响没有显著的增加。类似, 有关公司的会计方法变更的研究显示, 在宣布会计方法变更时的股票收益率及其对合约签订或政治成本的考虑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一发现至少有三种解释。第一, 会计政策没有显著的股东财富效应;第二, 对于很多被研究的事件来说, 很难计量它们的股价效应;第三种解释认为, 合约签订或政治成本的考虑在解释会计政策变更时的财富效应在经济上是不重要的。

(2) 自愿信息披露的研究文献。很多研究都检验了自愿信息披露的经济影响, 对公司来说, 进行广泛自愿的自愿信息披露可能有以下三种资本市场效应。第一, 股票流动性的提高。自愿信息披露能够降低有消息和没消息的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Healy et al. (1999a) 发现公司在增加信息披露的同时, 其股价也出现了与当前盈余业绩无关的显著上涨, 公司的信息披露战略会影响股价对信息作出反应的速度。此外, Welker (1995) 发现, 分析师对公司信息披露的评级与股票买卖价差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第二, 资本成本降低。信息披露程度高的公司, 它们的信息风险因此降低, 其资本成本有可能低于那些信息披露程度低和信息风险高的公司。Piotroski (1999b) 发现额外提供与分部有关的信息披露的公司, 同期内资本市场对于它们的盈利估值会增加。这与公司的资本成本更低一致。第三, 信息调节增加。如果管理层的私有信息没有通过监管要求的信息披露得到充分的披露, 自愿的信息披露能够降低分析师获取信息的成本, 因而增加他们的信息供给。Lang和Lundholm (1993) 发现, 信息披露更充分的公司, 分析师对其跟踪度越高, 分析师的预测之间的离差越小, 分析师的预测修正也越少。Francis et al. (1998) 发现, 举行电话会议的公司的分析师跟踪度会有所提高。

(3) 自愿信息披露的资本市场影响研究的局限性。潜在的内生性是上述研究中最严重的问题。资本市场变量和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由公司的业绩引起的, 而不是信息披露本身。更一般的, 信息披露的改变不可能是随机事件, 它们有可能是与公司的经营和治理状况的变化共生的。

三、《述评》主要结论及启示

(一) 《述评》主要结论

一是受监管的财务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信息含量的大小随企业及其所处经济体的特征而呈现出系统性差异;二是金融分析师通过他们对企业财务报告决策的分析、对未来的盈余预测和买入或卖出的投资建议, 为资本市场增加了价值;三是审计服务存在市场驱动的需求;四是金融分析师和审计师都不是完美的中介, 部分因为他们的动机是冲突的;五是公司管理层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决策与他们对合约签订、政治成本和资本市场的考虑相联系;六是公司的信息披露与其股价表现、买卖价差、分析师跟踪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有关。

(二) 经济环境变革中新的研究方向

一是迅猛的技术革新。近20年来在诸多领域中发生了巨大的技术革新, 但其经济影响并没有及时、普遍的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研究发现, 财务报表项目价值相关性的降低可以部分的用技术革新的增加来解释。而一些非财务业绩指标, 如市场总体规模和市场渗透度, 和股价的相关性比财务报表信息更显著。二是网络组织。组织形式的变革同样显著的影响了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的性质。通过模糊企业的边界, 它们对实体计量的概念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对于准则制定者来说, 如何在财务报表中反映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是一个很具挑战性的问题。三是审计事务所和金融分析师商业模式的变化。审计事务所越来越依赖管理咨询业务, 而不是审计业务。同样, 由于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资助证券研究的资金减少, 金融分析师和投资银行以及证券承销业务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些趋势可能会加剧分析师所面临的利益冲突, 因此引出了对信息媒体的作用的质疑。四是全球化。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产生了对财务报告全球化的呼声。尽管如此, 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似乎并不能很好的及时反映这些变化汇总许多变化的经济意义。因此, 未来信息披露的一个研究机会就是探索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如何作出调整, 以适应商业和资本市场环境的变革。

(三) 我国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是资本市场运行有效性的基本影响因素。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汪炜, 蒋高峰 (2004) 研究显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程小可等 (2004) 根据随机抽选的100个沪市公司样本, 证明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间呈逐年缩短的趋势, 且规模越大的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间越晚;年报披露及时性与盈余消息类型密切相关;盈余披露及时性显著影响了盈余市场反应系数。刘立国, 杜莹 (2003) 的研究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两方面, 对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舞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论建议要解决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应该从完善公司治理入手。朱晓婷, 杨世忠 (2006) 依据中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2002-2004年年报数据的研究发现:早披露年报公司的市场反应显著强于晚披露公司, 从而得出了及时性具有信息含量的肯定结论。张宗新等 (2007) 采用深交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评级作为信息披露质量代理变量, 证明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内在关联性, 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 其市场表现和财务绩效也都较佳。其它研究结论也都认同目前国内的资本市场仍处于弱势有效阶段,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信息披露制度亟待完善。

尽管如此, 有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如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评价指数设置、披露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完善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对策等。

参考文献

[1]程小可、王化成、刘雪辉:《年度盈余披露的及时性与市场反应——来自沪市的证据》, 《审计研究》2004年第2期。

[2]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2003年第2期。

[3]汪炜、蒋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市场》, 《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4]朱晓婷、杨世忠:《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信息含量分析——给予2002-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2006年第11期。

[5]Lang, M., Lundholm, R.Cross-sectional determinants of analysis ratings of corporate disclosure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3.

[6]Leftwich, R..Market failure fallacies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0.

[7]Kreps, D..A course in microeconomic theor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1990.

[8]Beaver, W..Financial reporting:an accounting revolution.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1998.

[9]Paul M.Healy, Krishna G.Palepu.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s: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1.

上一篇:妇科急腹症的临床护理下一篇:公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