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研究(精选12篇)
信息服务研究 篇1
1 国内外行业现状分析
专利信息作为记在人类智慧创造成果的载体,是世界上数量最大的信息资源之一[1]。专利信息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而日益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专利信息服务满足企业专利情报需求,帮助企业搜集行业内企业的专利信息;通过专利分析来评估与预测未来的计划与发展;分析专利权利等[2]。
美国专利咨询行业相对成熟,一方面由于美国的大学、发明家、大型企业、以及专门的研发实验室提供大量的专利,而大型企业、主题专家、风险投资者们积极地应用专利;另一方面由于美国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一个公平竞争、规范运作的咨询市场。尽管欧洲同样有着丰富的“知识产权生产商”和“知识产权利用商”,但多数的“知识产权生产商”对专利能带来的机会缺少认识。从行业构成看,国外咨询机构可分为: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新兴技术和行业发展方向与前景,对重要课题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等为主的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以协会或科技部门为后盾,一方面面向企业提供咨询,另一方面参与市场投资兼有投资功能的咨询机构;以大学的专利技术推广部门进行技术转让为主的咨询机构;纯盈利性咨询机构。
与国外相比,我国专利信息服务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但对专利信息的利用存在障碍[3];咨询市场尚在培育中。目前国内专利信息服务主体模式主要有:
(1)隶属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咨询机构。
(2)专利文献收藏单位。
(3)高校内的科研院所。
(4)以信息咨询为职能进行软科学研究的情报信息机构。
(5)民营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这些模式,目前以提供搜集行业和具体企业的专利信息以及评估与预测行业或企业的技术发展趋势的服务所占比重较大,而以专利信息分析为主的信息服务相对较少;同时,这些专利信息服务机构深入中小企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从而为企业提供切合企业发展模式的专利信息咨询服务还做得不够[2]。
综上所述,我国的专利信息服务在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服务技能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差距,使得我国目前的专利信息服务缺乏创新和竞争能力,不足以与客户共创价值。专利信息服务迫切需要对服务创新模式、过程、技术及组织管理进行科学的研究,以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优质服务。
随着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全球的服务业正经历着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核心,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迅猛发展,正在为服务创新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支撑环境,服务业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端和战略性产业。以此为背景,IBM公司率先提出了“服务科学”的概念。“服务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复合交叉型学科,是计算机科学、运筹学、工业工程、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集成。它不仅研究战略、结构、运作、营销,还研究服务需求、服务产品、服务定价、服务品牌等。服务科学对专利信息代理机构服务创新具有指导意义。
2 面向服务科学的专利信息服务创新模式
2.1 创新服务
创新离不开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需要有良好的运作环境。图1给出了创新服务的分类模型。
模型中创新服务可归于三类: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组织模型创新[4]。它根据服务的广度,将其划分为:孕育(创新的构思阶段)、发展(模型的识别)和部署(开发原型和定义产业化过程)三类。金融资源作为创新的辅助手段,参与到服务活动中。根据服务的深度,将服务分为信息、协助和积极参与服务供应三个层次。
根据分类模型,对专利信息服务进行分类,其结果如表1所示。
我国现有专利服务机构,目前的服务多集中在信息服务上。若要更好地帮助企业自主创新,专利服务机构需强化专利分析功能,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提供创新协助,并提供更多商业化的服务。
2.2 组织模式创新
专利信息服务机构帮助企业自主创新的同时,自身也不断实现创新,扩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创新并不是逻辑思维的结果,尽管其结果与逻辑结构密切相关。”创新系统模型合成定义了创新的核心元素,它们的行为相互交互。其中,领导与管理提供灵感,做出决策,并组织发展过程;战略定位连接创新战略与公司的目标、策略和任务;创新过程定义了创新的主体、对象、时机和方法;组织与人员具体定义规范,提供基础设施、渠道、资源,驱动创新;度量为创新系统提供指导和控制;组织文化则决定了上述因素的行为和交互。
要持续地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有三个方面需要考虑:文化-允许个人或团队发挥想象,谨慎行事,去追求,创造和引入创新解决方案;过程-使职能团队能为了共同目标有效操作和协作的商业过程和实践,以及一套创新方法和工具;结构-使能跨职能合作的组织结构和支持技术。下面结合这三方面,介绍几种支持创新的组织模式,每一种都有不同的目标和复杂性,组织结构是虚拟的非正式的,涉及的人员仍属于传统的职能部门。
2.2.1 创新项目团队
这是一个多学科的虚拟团队,它们在一段时期内同时工作———识别创新的机会或完成特定项目。团队由不同职能人员(客户需求、研发、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制造、渠道管理、销售或外部赞助业务单位等),或有着不同层次和角度的人(决策者、主题专家和实现者),以及不同思想的人(战略思想家以及业务思想家)组成。
2.2.2 专家网络
组织内部通常有一些特殊专长或知识的人,他们平时并不常交流,然而,可在“活动”的基础上汇集这些专家解决具体问题。随着这些专家互相之间积极地交互,专家网络可能演变为实践社区。有时,组织外部的专家可形成外部咨询委员会。
2.2.3 共享服务组织
一些企业建立企业级的功能群体提供专门的服务(如企业市场营销、企业市场研究、研发中心),作为业务单元对应职能的资源。这些团队往往提供业务能力以外的专门技能他们可以不断进行研究(扫描新兴技术,大型趋势分析),或与第三方资源寻求合作。这些共享服务团队与业务部门紧密合作,以便他们能提供明确的价值,同时他们对业务活动进行尝试和探讨。
2.2.4 创新实践社区
实践社区是一个自管理、多学科的虚拟社区,侧重于围绕特定主题(创新)学习,创造知识和能力。其目标之一即收集“隐性知识”成为可以利用的,组织内能获取到的“显性知识”。依赖在线协作工具和技术平台的支持,创新实践社区可以分享以下信息:市场研究,消费者观察,工作进展设想,具体的新产品和概念,过程,模板等。随着时间推移,社区目标,形式和参与层次将会变化,从最初的信息交流,到各成员之间实际协作。
2.2.5 创新理事会
由不同职能部门的高级人员组成(如企业创新的发起者,研发,行业主管,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创新理事会的角色是确定商业冒险的优先级,赞助并支持企业进入新的领域。“冒险团队”(或个人)并缺乏资金支持的想法或商业概念提交给理事会,理事会提供反馈,资助那些最有前途的商业冒险,或提供各种资源和便利以引入外届的支持力量等。
2.3 服务流程创新
法律保护的知识资产,包括知识产权,是商业成功的根本。企业在部署创新战略时,知识产权战略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包含知识产权的开发、知识产权的保护、市场观察和知识产权交易四部分[5]。
知识产权开发负责计划与实现知识产权,引导创新环境,激励员工;知识产权保护包含法律保护、商业机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纪律措施等;知识产权交易涉及知识产权的获取与出售、衍生产品、联合开发、许可机会等;市场观察则识别市场机遇、竞争对手等。
提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品质是专利服务机构服务社会的宗旨。实现这个宗旨离不开方法。图2给出了创新服务管理的体系结构。
首先识别出新的服务,然后根据需求特征定义该服务,使服务制度化,并支持服务的部署和操作,通过收集服务实践资料,对服务进行规范。这一过程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服务规范化包含服务方式、服务方法、服务内容、服务支持的标准化。企业可根据服务实践,总结出最有效的服务模式,定义服务的参与者、服务的实践活动、服务的具体表现形式、服务的人员、设备配置,服务的时间节点等。为保证服务品质,可结合时间节点定义与用户的交互活动。
专利信息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专利服务,可在企业创新过程的各阶段帮助企业,具体服务包括知识产权培训、专利获取、专利分析、法律援助等。为提高服务品质,信息服务机构可实践中定义基本服务流程,建立服务扩展机制,规范服务方法与步骤,拓宽服务形式,强化服务意识。
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差异性等特点决定了服务模式、服务方法、服务手段不可能一成不变。为提高服务创新意识,保障服务品质,信息服务机构可在服务管理中引入业务流程管理的思想,指导服务创新并迅速响应这些创新。
3 结论
综上所述,把服务科学这一新的学科应用于专利信息转换服务工作中,将会有助于专利信息服务机构进行系统性的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全方位地协助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帮助他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专利信息服务机构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加快科技成果的转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荣波.对专利信息服务四大矛盾的思考[J].中国发明与专业,2007,(5).
[2]刘启强,夏立新.试析我国企业专利信息咨询服务[J].中国信息导报.2007,(1).
[3]赵勇.中小企业专利信息利用中的障碍研究[J].现代情报,2004,(11).
[4]INSME Project.Classification model for Innovation Services,2006,3.
[5]Robert Stoner.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novation[M].Boston,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2003.
信息服务研究 篇2
信息化给现代纳税服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纳税服务信息化是推动纳税服务发展与变革的加速器。在新形势下,推进信息化健康发展、优化纳税服务,需要创新管理机制、理念和思路,即确立信息化纳税服务理念和管理机制,探索现代信息化纳税服务发展之路。在总结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成效和不足的基础上,研究探索现代信息化纳税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研究纳税服务信息化与信息化纳税服务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纳税服务信息化与信息化纳税服务的概念与关系
(一)纳税服务信息化、信息化纳税服务的内涵
1、纳税服务信息化的内涵
纳税服务信息化是指信息化在纳税服务中的应用,实现税收信息收集、存储、传输和处理系统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服务管理技术创新过程。纳税服务信息化的实质是一种管理思想的变革,是对管理服务理念的创新、对业务流程的再造、对管理团队的重组,改变了传统纳税服务模式、思维模式、工作方式,是纳税服务的一场革命。
2、信息化纳税服务的内涵
信息化纳税服务,可理解为将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纳税服务,通过征税主体向纳税主体提供涵盖税收立法、税收司法和税收行政等在内的服务,提高纳税服务绩效,实现纳税服务工作现代化。从广义上看,信息化纳税服务是指为方便纳税人办税而采用和形成的体现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成果的服务方式手段、管理机制和配套设施的总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层内涵:第一,信息化纳税服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纳税人需求、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征管效率、实现服务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必然选择。信息化纳税服务的特征,超越了时空限制,纳税服务从实体走向虚拟,由人工服务向信息服务转变,由“点对点”、“面对面”的服务向“点对多”、“多对多”网络化高效服务转变,由“多点接触式”服务向“单点接触式”、“零接触”服务模式转变。信息化的快捷性、共享性、互动性、创造性,延伸了服务领域,拓宽了服务空间,拓展了服务层次与质效,大大提高纳税服务的公正性、便利性、高效性、智能化、精细化、个性化程度,降低纳税人的税法遵从成本和税务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信息化纳税服务是与现代信息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税收管理理念创新与技术进步为基础,将先进管理服务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纳税服务机制。
第三,信息化纳税服务体系是一个统筹于整个纳税服务过程的综合电子服务体系,包括税收信息服务体系、程序服务体系、纳税人权益保护体系、纳税服务评价体系等。
第四,信息化纳税服务与传统的纳税服务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服务管理理念的变化:即由传统的人工经验型服务转变为基于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税的理念,纳税服务从人工分散服务向信息数据化方向发展。
(二)纳税服务信息化与信息化纳税服务的关系
1、纳税服务信息化与信息化纳税服务概念不同。纳税服务信息化是纳税服务的技术创新过程,是以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信息化生产力发展在纳税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信息化纳税服务,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与机制上的创新,更是一个管理问题,是建立在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型纳税服务机制。
2、纳税服务信息化与信息化纳税服务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纳税服务信息化水平受制于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水平和整个社会信息化水平,信息化纳税服务与税收信息化水平、信息的社会化水平呈现同步深化、同步拓展的态势。纳税服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信息技术同纳税服务实践联系紧密,并始终贯穿纳税服务工作全过程。
3、信息化纳税服务是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必然结果,也是纳税服务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首先,纳税服务信息化已经远远超出技术手段的范畴和含义。纳税服务信息化近十年的建设,发展迅猛,成效显著、影响广泛,对税务部门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干部的思想意识和管理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次,纳税服务信息化是逐步发展的,从点到面、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到丰富、从分散到统一,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目前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最后,纳税服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打破环节、层级、部门间的壁垒,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必须打破传统管理模式,进行运行机制的变革,以适应这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达到一定阶段,必然走向“科技+管理”的现代信息化纳税服务发展之路。
总之,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与构建信息化纳税服务机制,目标是一致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拓展纳税服务的时空界限,进一步规范征纳双方的行为,逐步减少涉税信息“不对称”,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丰富征纳双方互动渠道,最大限度降低征纳双方税收成本,提高税收征纳效率,提高纳税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实现纳税服务的现代化、科学化。从纳税服务信息化到信息化纳税服务,实质上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税收管理服务理念、管理方式与优化纳税服务有机结合的过程。
二、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发展状况分析
(一)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武汉市国税局大力加强纳税服务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建设,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推进纳税服务网络化、信息化
随着金税三期广域网建设项目的全面实施,以省局-市局-区局-基层税务分局四级网络体系全面建成,形成了贯穿国税系统上下的广域网络,实现了综合征管软件、防伪税控系统、新版稽核协查系统、货物运输发票税控系统、车辆购置税系统等的省级集中,建设了办税服务厅视频管理系统,推行了征管资料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纳税服务信息载体的电子化、传输手段的网络化、信息处理的集中化,信息共享的最大化、远程管理的动态化、档案管理的无纸化。
2、推进纳税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开展办税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实施“一窗多能”整合,统一服务内容、窗口设置、业务流程、服务标识、办税指南、服务制度、自助服务、文明用语,规范管理制度、服务行为、办税公开、办税环境、大厅管理,完善纳税服务制度规范,推行“一站式”服务、全程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延时服务、不间断服务、自助办税服务等服务制度,纳税服务工作的内容、形式越来越规范,过去粗放式服务被今天规范的服务行为、统一的服务标准、优化的服务环境、科学的服务评价所取代。
3、推进服务平台品牌化、现代化
建立了纳税服务热线、门户网站、网上办税服务厅等信息化纳税服务平台,以“窗口”、“热线”、“网站”、“网络”、“网点”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纳税服务平台日益完善。税收服务网站成为税务部门推行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开展税法宣传的重要载体、服务纳税人的重要平台、展示税务部门形象的重要窗口,以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缴款、网上抄报税及认证、网上文书申请审批和手机短信等为主体的网上办税服务平台,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成为信息发布新窗口、办公办税新平台、政务公开新途径、纳税服务新门户、征纳互动新桥梁、上下沟通新纽带。推出了“纳税人学校”、“纳税人之家”、“纳税人权益维护中心”等纳税服务品牌,成为税企交流的平台、税法宣传的园地、纳税人权益维护的阵地。
4、推进纳税服务多元化、优质化
积极推广网络和银行网点申报纳税,对企业纳税人推行VPDN网上申报系统;对个体双定户纳税人,全面推行税银联网;对正常申报缴税的小规模纳税人推出“同城申报缴税”服务,大力推广网上报税和CA认证,以网上办税为主体,自助办税、电话办税、短信办税、远程办税等为补充的多元化办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开展大企业直通车服务,推行VIP绿色通道服务,为纳税人奉献人性化个性化贴心服务。
5、推进服务流程简捷化、集约化
推行涉税事项“一窗通办”,纳税人所有涉税事项,都在办税服务厅办结,形成“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运行模式;推行提速减负措施,通过“简、放、提、优”,扩大涉税事项即办范围,推行“免填单”服务,简化办税流程,简并涉税资料,压缩管理层次,减少流转环节,信息传递由环节多、周期长、失真率高变为环节少、周期短、失真率低,减负合理化、管理集约化水平大大提高。
6、推进申报纳税一体化、智能化
网上申报、POS机划缴、税邮一体化、税银一体化、库银互联等模式得到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全面实现,将税款征收和银行入库统一起来,实现“税款直达”。自助办税终端得到推广应用,纳税人可免费自助完成纳税申报、发票认证、防伪税控IC卡报税、防伪税控发票验旧及发售、财税库银电子缴税、涉税信息查询下载等多项涉税业务,涉税办理更加智能化。
7、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化、社会化
建立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系统,初步实现与工商、地税、质监等部门的企业基础信息共享;推广应用个体零散税收协税护税委托代征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代征单位作用,加强国、地税联合委托代征管理和监控;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实现涉税数据在国、地税部门共享;积极推进与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民之家”的数据交换对接工作,共享信息资源。
8、推进信息服务便捷化、透明化
税收网站服务平台和电子查询系统为纳税人查询涉税信息提供方便,网上在线咨询系统、手机短信平台为纳税人提供办税提醒、政策宣传、问题咨询等涉税服务;网上政务公开平台,将税务机关执法的依据、程序、标准和执法结果公开,让纳税人交明白税、放心税,实现政务事务的透明化“阳光运作”。
9、推进纳税服务专业化、人性化
成立纳税服务工作机构,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整合区划设置,建成需求型人性化、开放互动和面对面“一站式”服务的纳税服务中心,实现与纳税人开放、互动、平等交流,在办税服务厅安装配备电子显示屏、自助办税终端、排队叫号机、电子触摸屏、POS机、服务评价器等设施,信息化纳税服务条件不断改善,征纳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规律与趋势信息化
建设发展一般需要经历“起步、增长、成熟和更新”四个阶段,当前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正从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为特征的增长阶段向以建立集成化系统、综合性服务平台为特征的成熟阶段过渡,将进入智能创新阶段。在此阶段,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建设内容不断增加。加强税收科学化、专业化、信息化管理,实施“信息管税”,对涉税信息采集利用的全面性、及时性、规范性、深入性要求更高,从而产生新的信息化建设需求,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外沿会不断扩展。信息资源逐步整合。不同应用系统在功能和数据上的交叉互动增多,建设、维护和使用成本会不断提升,因此对信息资源整合的需求会日益显著。建设规模趋向省级集中。以省为单位进行纳税服务信息化的统一和集中,既是规范管理、强化监控的需要,也是提高使用效率、降低建设成本的必然选择。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一站式”服务。长远来说,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向用户提供能满足全面需求的“一站式”信息化服务,从而改变现有的建设和应用模式。交互渠道多元化。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实现远程交互提供了更多经济、实用的渠道,在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中将被充分利用。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纳税人对纳税服务信息化的需求也不断提升,期盼享受到适时、集成、同质、互动、安全的纳税服务。适时服务:纳税人要求随时随地享受高效率、全方位的纳税服务;集成服务:要求提供集成性、全方位的纳税服务,如“一窗式”、“一站式”、“一网式”服务等;同质服务:在不同办税场所之间,享受到的纳税服务都是规范、透明、同质、无差异性的;互动服务:纳税服务由单向变为双向、由一方被动变为双方互动;增值服务:纳税人保障自身知情权和合法权益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税务部门不断拓展各种信息渠道,满足不断增长的知情权;智能服务:利用云计算、虚拟化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一个支持多终端、可扩充、可定制的“云服务”涉税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涉税审批事项自动流转、“免填单”服务等;安全服务:要求提供快捷高效信息化手段的同时,提供安全可靠的保密技术和安全措施,确保纳税人的商业秘密和隐私不遭泄露。
(三)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近年来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离“宣传咨询更准、办税服务更快、纳税成本更省、权益保护更实、服务措施更多、服务质量更好”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标准还有差距,存在一些不足。
1、信息化工作机制不健全,总体规划有待完善。相比征管信息化建设,纳税服务信息化启动比较晚,在摸索中前进,所以在管理方法上难免会顾此失彼,不能通观全局,统筹兼顾。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在投资结构及发展趋向上过分强调专业化,缺乏整体系统观,各部门各地区各自为战,自成体系,造成信息化纳税服务系统条块分割严重,纳税服务平台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业务建设重复,信息共享程度低,设备资源浪费,系统维护难度增加,整体性能提升受限制。
2、信息化应用系统不统一,应用平台有待整合。国税部门的纳税服务系统包括门户网站、“12366”服务热线、手机短信平台、电子申报、网上认证、网上报税等服务平台,服务系统分散,各自设立,体系不统一、互相分割、缺乏互动功能,各应用子系统都是基于特定的业务需求设计和开发,建设标准、运行模式不统一,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互动性较差,相互独立,变成了数据孤岛。如网上办税服务厅平台孤立运行,尚未与综合征管软件2.0以及门户网站信息共享整合。另一方面,信息化纳税服务软件繁杂,操作繁琐,更新过快,给纳税人使用维护带来不便。
3、信息化服务平台不完善,服务功能有待拓展。纳税服务信息化平台存在功能不完善、手段单
一、服务内容不健全等问题,难以有效满足纳税人日益增长的纳税服务需求。目前,网上办税处于起步阶段,在功能设置、总体框架和服务方式等方面的服务性不够强,信息技术的互动性、实时性、开放性特征与纳税服务手段的对接不够科学,利用互联网、手机、自助终端等办税方式不普及,不能完全满足适应纳税人多元化、个性化、快捷高效的服务需求,综合服务功能有待完善。
4、涉税信息利用服务不深入,安全保障有待加强。在涉税数据信息利用和服务方面,工作开展比较滞后,门户网站内容更新维护不及时,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仍未缓解,涉税数据采集面不够广,存在数据重复报送、重复录入和数据失真问题,在数据增值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互联网的应用、数据的大集中、税银联网、网络办税和部门数据交换等都是信息化的风险来源,如何保障税收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及时规避各种潜在的风险在防护措施上存在薄弱环节,税务部门核心技术研发相对落后,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如目前推行网上纳税申报所需的数字认证技术主要来源于第三方,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近期监测到多个税务行业单位网站存在远程代码执行漏洞的安全隐患,门户网站、网上办税、自助终端等系统安全防范措施有待加强。
探究在纳税服务信息化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概要分析。我们认为,影响纳税服务信息化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化理念转变不到位。受传统的“管制型”征管模式惯性思维与纳税服务发展初期概念模糊的影响,对纳税服务信息化的内涵、规律和体系的构筑缺乏全面、客观、科学的认识,应用观念基本停留在计算机模拟手工和事务处理阶段上,管理观念对信息化建设只基于技术层面,而对管理机制创新、人文信息因素认识不足。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存在误区:如重技术工程建设轻人文管理,重系统开发轻管理流程优化,重硬件投入轻服务软环境改造等。纳税服务信息化的应用要求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对国税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业务重组带来了挑战,因为过去长期形成的既得利益要被打破,有的不愿意积极主动适应这种变革。
二是部门信息化发展不协调。具有社会系统功能的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和其它部门信息化发展不协调。当前,国税机关与海关、金融、国库、地税、工商等部门的信息交换仍处于信息共享的初级阶段,除了国地税之间的税务登记信息、海关的出口信息、金融机构的税款申报扣缴信息取得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进展外,其他方面进展不大;业务关联紧密的国地税之间信息共享度明显偏低,从而造成纳税服务信息化总体效果不够理想。
三是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完备。在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中对整个业务系统性研究不够,只注重在办税过程中用信息化手段的替代、模仿人工手段,没有将其他机制、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纳税服务信息化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特别是税收业务流程还不够科学优化,征纳双方互信交流平台缺失,信息化纳税服务需求及时响应机制缺位,影响信息化纳税服务质量。
四是信息化服务技能相对不足。纳税服务信息化涉及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纳税服务人员的素质高低,很大程度地影响信息化纳税服务的能力及水平。目前,税务干部纳税服务的整体技能尚需提升,特别是缺乏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一线服务队伍信息化操作运用能力不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纳税服务信息化推进的成效。
三、优化信息化纳税服务的现实选择
从信息化发展规律可看出,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进入系统集成整合、智能创新阶段,要求重视科技创新,必然走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信息化纳税服务之路。从解决纳税服务信息化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来看,单靠技术上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靠管理,依赖于纳税服务理念、管理机制的创新,确立“科技+管理”的信息化纳税服务机制,探索现代信息化纳税服务发展之路。现代信息化纳税服务是满足纳税人需求、提高征管效率、实现服务目标的有效载体,是实现纳税服务现代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是税收机关和纳税人的现实选择。
(一)明确现代信息化纳税服务的内涵
现代信息化纳税服务是当今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型纳税服务机制、理念,我们认为有以下方面的内涵:
1、树立现代信息化服务理念是先导。树立“税收服务无缝隙”理念,运用“无缝隙”组织理论的原则,对原有管理机制和流程进行再造,通过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以及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创建服务公众的具有创新性的“无缝隙”的新型税收服务体系,以满足纳税人“税收服务无缝隙”的需要;树立“5A”服务理念,即实现Anyone(任何人)、Anytime(任何时间)、Anywhere(任何地点)、Anyhow(任何方式)、Automatic(自动)办税服务;树立“4C”服务理念,即便捷的服务手段(Convenient)、完整的服务内容(Complete)、一致的服务体验(Consistent)、高质量的服务能力(Competent),在服务方式上突出功能性,内容上突出公开性,时间上突出及时性,手段上突出科学性,形式上突出针对性,不断拓展纳税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探索“全天候、全覆盖、全过程、全地域、全时空、全方位、全自助”的服务模式,实现纳税服务载体、服务方式和服务效能的新突破。
2、构筑现代信息化服务平台是基础。以“网上税务局”为重点建设方向,构建即时互动、功能多样、便捷高效的网上办税服务厅,搭建基于实时交互模式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不断拓展网上办税业务范围,为纳税人提供“一站式”、“一网式”高效、便捷、全方位、立体式服务。
3、健全现代信息化服务体系是落脚点。以纳税人为中心,以信息化为依托,通过管理机制创新、服务流程再造、系统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优化和人员技能提升,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渠道、优化办税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促进信息共享、降低征纳成本,为纳税人提供一个顺畅高效的消除时空界限的“一体化、信息化、专业化、系统化、个性化”的纳税服务体系,推进“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场所标准化、服务行为规范化、服务方式人性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构建“信息一体化、业务流程化、管理集约化、机构扁平化、办税高效化、服务优质化”的纳税服务新机制。
4、加强涉税信息采集利用是重点。加强涉税数据采集与信息共享的规范性、准确性、严密性和时效性,把充分运用数据信息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作为根本目的。搭建政府部门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加强与其他社会经济管理部门,如工商、海关、银行等部门的信息互通,突出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运用方式;推进纳税信用与其他商业信用的联动管理,形成全国联网的纳税人信息系统和征信系统,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5、加强技术与业务融合是关键。信息化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互动过程,也是税收业务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过程。业务是信息化的先导,技术是业务实现的保障。构建和谐良性互动的征纳关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挥信息化的支持保障创新引领作用,又要注重管理业务创新和服务流程优化,根据税收数据信息的运转程序和征纳双方的需求优化业务流程,整合各类管理要素和服务资源,通过技术与业务高度融合,提高信息化纳税服务的效能。
(二)健全信息化纳税服务管理机制
创新信息化纳税服务工作体制、管理机制,有效发挥信息化纳税服务的整体功能作用。
1、构建信息化纳税服务的规划管理机制。确立纳税服务为导向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外脑”的作用,科学构建信息化纳税服务工作的组织架构和建设管理模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研究部署制定信息化纳税服务工作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充分考虑纳税人的需求,确立纳税服务的目标导向、组织原则、实现步骤,增强信息化纳税服务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2、构建信息文化驱动下的信息利用机制。充分认识数据信息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据信息利用意识,畅通涉税信息运行的内外通道,提高数据管理利用、信息服务和创新能力;强化网站等信息门户的人文设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公开、公正、公平地将税法贯彻、适用于全体纳税人,以及通过帮助个性需求不同的纳税人了解和履行纳税义务,为纳税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3、构建信息化纳税服务的社会协作机制。在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要做好与外部的交流与沟通,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社会化程度。建立“收集纳税人需求、分析纳税人需求、满足纳税人需求”的快速响应机制,实现纳税人需求获取渠道日益畅通,纳税人需求分析机制全面建立,纳税人合理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健全信息化纳税服务的纳税人参与机制,提升纳税服务的平民化程度,最大化使用信息化纳税服务供给资源。重视发挥税务代理等社会涉税中介机构在提供个性化纳税服务中的作用,更有效地满足纳税人的个性化纳税服务需求。
4、构建信息化纳税服务的绩效考评机制。按照内外结合、客观公正的原则,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全程监控、动态分析的纳税服务绩效考评系统建设,促进改善和优化纳税服务工作。
(三)创新现代信息化纳税服务平台
1、整合信息化服务系统资源,推进一体化建设。规范纳税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各类纳税服务软件整合工作,按照“数据整合和功能整合相结合、推广应用和优化完善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各类纳税服务软件的一体化、科学化,并保持统一软件的相对稳定,搭建起一个立足于“一个网络、一个平台、一套系统、一套数据标准”的全新纳税服务应用平台框架,根据创新、服务、效率、成本、安全、一体化原则,整合网络办税服务信息化平台,形成信息共享、功能整合、界面统一、操作简便的办税系统。
2、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功能,构建“网上税务局”。充分利用丰富的信息化纳税服务网络资源,借助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地拓展信息化纳税服务功能,丰富纳税服务内容。以金税工程三期的推广为契机,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深化实体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行“同城通办”、自助办税装置、POS机划缴等纳税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办税服务厅的信息化纳税服务功能,打造环境舒适、服务规范、高效便捷的集办税服务、咨询辅导、权益保护、交流互动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办税服务厅。以总体规划、省级集中、统一建设、分步实施为原则,着力建设“形式新颖、功能丰富、操作简便、服务高效”的网上服务平台,整合完善网上办税功能,打造“一号通办税、一网通审批、一览式导税、一键式查询、一体化服务”业务功能齐全的网上办税厅,为纳税人提供“网上宣传、网上登记、网上审批、网上申报、网上开票、网上扣缴税款、网上退税、网上提醒、网上查询、网上投诉、网上评议、网上互动咨询”等“一网式”服务,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轻松办税。建立支持多渠道咨询并记录咨询全流程的咨询管理系统,完善网络税收法规库平台;按照内容完整、分类科学、准确实用、检索便捷的原则,完善纳税咨询知识库,借鉴、引入电子公告板、大家共同维护和撰写的维基百科等网络交流工具,完善征纳双方互动平台,更好地为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依照“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原则,高起点建设省局级“税务门户网站”,实现数据省级集中和内外部网站信息共享,以避免网站建设与开发的重复投入;同时,发挥好该税务网站的作用,把网站建设成即时互动、功能多样、便捷高效为主要特征的“网上税务局”,提供“更容易、更节省、更人性化”的纳税服务。将综合征管系统、多元化电子申报系统、网上认证系统等进行整合,及时生成各类警示信息,依托信息服务平台,自动提供纳税提醒、税款催报催缴、发票真伪查询等税收信息服务。
3、创新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云服务”应用。云计算具有采用虚拟化技术、可被用户灵活定制、具备动态可扩展性、具备高可用性和安全性、成本低、性价比高等特点,创新性地运用云计算技术,为税务机关、纳税人、IT服务、税务咨询服务人员提供实时交互和协作的“云服务”信息化平台。建立“云服务”平台,目的是用更少的成本、更快的效率部署应用系统、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响应速度,推动纳税服务信息化逐步向云计算模式转型,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云服务”平台架构特点是“基础平台虚拟化、应用资源云端化、专业服务社会化”。以虚拟化技术整合现有服务器硬件、软件资源,以分布式计算和分布式存储为基础,实现各应用系统与现有税收业务核心平台的数据互联互通并逐步整合,建设支持网络、电话、手机、自助办税终端系统等多终端的综合服务平台系统,打造一个免填单、可定制、易部署、快响应、支持多终端的综合服务平台,为纳税人提供跨时空、多通路、全方位、无缝隙的高质效服务;推进税务“云服务”应用,包括以服务器虚拟化为核心的基础云平台,以网上办税和网络开票为核心的税务云应用,以网络开票机、网络税控收款机、自助办税终端为核心的各种智能税务云终端,构建具有高度交互性、个性化和时效性的“移动电子税务局”、“云服务”税务局。
(四)完善信息利用服务保障体系
1、形成全面采集、深度挖掘的信息利用体系。以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为纽带,以税务数据信息库为支撑,构建互联互通、及时规范、同步共享的部门间信息资源互动共享平台,加强第三方信息的采集利用,改变自下而上的手工采集和重复采集信息的方式,提高数据信息的质量,实现纳税人信息多渠道采集、多方面分析、多量次运用。抓好数据管理制度的落实,落实数据管理规程、数据质量管理办法、数据公开发布制度、数据信息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以风险识别、风险评定和风险应对为基本环节的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为信誉等级好的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利用所拥有的纳税人信息,及时鉴别出风险纳税人,从而提高稽查选案准确率,实现全面纳税评估、重点税务稽查。
2、形成信息通畅、安全稳定的服务保障体系。包括形成软硬件设施运行保障服务体系,保证税收管理软件正常运行、办税场所设施的正常可用,纳税人顺畅办理涉税事务;人员岗位职责管理服务体系,确保服务需求反馈的及时性;疑难问题解决服务体系,体现服务一站式;突发事件处理服务保障体系;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管理好第三期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健全纳税人数据保护制度,制定严密的安全防护制度,重点加强对门户网站、网上办税系统、自助办税终端、移动存储介质等安全管理,完善访问控制、身份认证、通讯加密、系统漏洞防护、防病毒、入侵检测、网页保护等安全技术策略,强化安全防护技术措施,采用必要的网络隔离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及数据包检测过滤技术,确保网络系统、核心数据的安全可靠,实现“进不去、窃不走、看不懂、改不了、打不乱、赖不了、跑不掉”的安全保障目标。
3、形成全方位、互动式的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形成税企交流体系、公告服务体系、信息互动交流服务体系,主动为纳税人书面咨询、网页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上门咨询和税务人员上门辅导、交流等服务体系,开展预约式、菜单定制式等个性化咨询服务。
4、形成环节少、效率高的程序性服务体系。包括形成“一柜式”审核、审批完成的服务体系,形成事前预审、事后核实正式审批的服务体系,对纳税人依申请涉税事项统一受理和集中审批;对涉税即办事项实行现场受理、现场审核、现场办结;对确需审批的非即办事项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保证纳税人涉税审批事项能最少时间完成。
(五)深化信息化纳税服务流程重组
1、构建流程导向模式。遵循信息技术规律,以纳税人需求及业务流程为导向,进行跨部门、跨层级、跨岗位的业务流程整合和重组,优化征管业务流程,建立一套完整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适合于专业化管理、便于操作的岗责体系和一种具有高敏锐度和反应力的信息化纳税服务组织架构,减少不必要的业务管理环节,实现纳税服务流程的科学再造和服务模式由职能导向向流程导向转变,信息流转和机构设置由纵向层级式变为横向扁平式,构建“集约型操作、扁平化管理、优质化服务”的现代纳税服务格局。
2、优化信息管理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审核、录入、传输、处理、使用、存储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流程,按照信息采集、审核、加工、应用的内在要求和信息一体化特点,盘活整合散置于征管一线的信息流与业务流,实现无纸化工作流审核和通报通缴,实现涉税事务全城统办、跨区、跨部门统办,体现消除时空限制、打破地域界限、充分发挥数据集中和信息高度共享所带来的便利。
3、简化办税服务流程。以方便纳税人办税为基础,遵循信息化基础上税收征管的运行规律,对办税流程进行全面梳理、规范、整合、浓缩、调整,将业务的审核与决策点前移,减少非增值的业务环节,缩短前后台信息沟通的时间,实现纳税服务质效的最优化。按照“即审即办、减负简办、跟踪管理、提高效率”的原则,对涉税事项的前台受理流程和后台审批流程进行简并,扩大涉税事项即办范围,下放审批权限,将原定终审权限在上级而基层能够实现服务到位、管理到位的工作事项,其终审权限下放至基层,简化程序、压缩环节,实行“审批职能、审批事项和审批人员三集中”的集中审批,拓展办税渠道、创新征管模式、规范自由裁量、实施阳光稽查、加强权益保护、优化纳税服务、严明工作纪律,简并涉税资料,利用信息化手段简化填单手续,推行“免填单”服务,提高办税效率。
4、开发流程监控系统。包括全程办税流程控制、涉税事项审批考核等,将涉税审批处理过程纳入监控,实现涉税审批事项自动流转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六)提升信息化纳税服务技能
1、加强信息化纳税服务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能力水平。加强服务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培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办税服务厅一线人员信息化操作技能培训,提升岗位服务技能,以熟练的服务技能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便捷的纳税服务;加强兼职计算机管理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在日常信息化纳税服务工作中运维替补作用,保障信息化纳税服务系统正常运转;加强信息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税收业务水平,更好地把其掌握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纳税服务工作中去;加强对纳税人培训辅导,提高纳税人财务会计、数据报送、信息应用水平。
图书情报机构信息服务研究现状 篇3
关键词:信息服务;信息服务研究;图书馆;文献情报机构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22-02
信息是人们生活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而提供信息则是图书情报工作的本质。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服务具有传统优势,但在新信息文化社会的影响下,面对新环境、新方法和新技术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各种信息服务机构的激烈竞争,图书情报机构也在持续经历着变革、变化、创新,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深化信息服务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本文对信息服务领域已取得的成果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梳理和归纳。
一、信息服务研究概述
吴超和于晓光利用词频统计分析了信息服务研究的发展特点,指出自1967年开始,信息服务主题论文逐年攀升,并在1990年前后形成研究高潮[1]。
从信息服务文献的词频来统计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基本是以检索技术(retrieval)为主,computer(s)、information retrieval services和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是当时的研究热点,并且这一热点在整个70年代一直持续。自80年代开始,图书馆信息服务进入光盘数据库建设时期,database、online、cd-rom是当时涌现出的热点主题词。光盘数据库的发展使online服务成为热点,online information、online services、online searching、online retrieval以及online bibliographic、online library都是这一时期的主题词。进入90年代,electronic逐渐成为热点主题词,电子信息、电子图书馆、电子图书、电子出版和internet等成为新的热点,借助于internet,电子信息服务迅速发展。90年代中后期digital开始成为热点,关于digital library、digital service的研究越来越多,digital与electronic的研究并存。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研究文献体现出,20世纪70年代的图书馆服务基本以计算机检索技术和检索系统为重心;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轉入光盘数据库的研究、建设与评估;90年代初至今又因为电子资源、电子图书馆、电子数据库的研究与应用,图书馆信息服务向电子信息服务转型;从21世纪开始,数字信息服务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二、信息服务研究内容
国内外对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户信息需求
关于信息需求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增多并达到了高峰。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的《情报科学与技术年度评论》(ARIST,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信息需求为题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共进行了11次关于“信息需求与使用”的评论。早期的信息需求研究是以信息系统为导向的,认为用户使用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便是所谓的信息需求,而忽视了用户对信息系统的要求。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认知科学的发展为背景,B.C.Brookes等人倡导情报学研究的认知观点,尤其是自1986年Dervin和Nilan发表了研究报告之后,信息需求研究开始对用户的认知加以关注。T.D.Wilson对五十年来信息需求与使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与评价,指出早期的信息需求研究经历了从系统范式向认知范式的变化,从由信息系统的角度定义信息需求发展到以用户认知的角度来研究信息需求。Heidi Julien等对1984-1998年间发表的信息需求与使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内容分析,涉及这些研究室关注认知过程,还是系统设计。[2]
我国关于用户信息需求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内容包括信息用户的类型,信息需求的产生、内容、变化、特点、规律、满足率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等。
(二)信息服务模式
随着现代化信息环境的变革和社会化软件、网络化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图书馆界正在努力建立基于网络的以用户为中心的动态创新型信息服务模式,以较好地解决数字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1)数字参考服务的协作模式
数字参考服务的协作(collaborative)模式是指由多个成员机构联合建立一个分布式的虚拟数字参考服务网络,以解决单个图书馆因各种原因限制而难以解决的咨询问题,从而尽可能满足网络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目前国外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建立协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美国国会图书馆和OCLC联合开发的QuestionPoint,以及美国LSSI公司与图书馆之间的合作都属于这种模式。
(2)学科门户服务的集成模式
学科信息门户包括主题信息门户、专业信息门户、跨学科信息门户、分布信息门户、开放信息门户几种形式。集成化服务模式是融传统与现代于一身、集技术与资源为一体的新型服务模式,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元一体化服务模式。国内在此方面主要是高校系统的重要学科资源导航系统,如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材料复合新技术信息门户和交通运输工程信息门户,及中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的图书情报学信息门户。
(3)信息主动推送的个性化模式
nlc202309040231
信息推送服务是基于推送技术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信息服务,是传统定题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的具体应用。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是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或基于用户的学科、偏好、使用习惯等个人特征,通过用户定制、系统推荐和推送功能,主动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和服务,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具有针对性、可定制性、主动性和智能性的特点。[3]
(4)综合利用多种媒介的移动服务模式
目前我国图书馆开展的以东信息服务主要有短信服务、WAP网站服务和客户端服务(只有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三种模式,最早的移动信息服务应该是2003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开通的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4]。近年来陆续有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开通移动信息服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数十家图书馆开通了移动服务,服务终端从普通手机到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掌上电脑等,图书馆移动服务正逐步普及[5]。
(三)信息服务关键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不断向一体化、主动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加快各种先进技术与信息服务的融合。
开放链接技术:OpenURL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可互操作的链接服务系统,可将含信息对象的元数据和标识符传送到链接服务器,由其识别具体用户对象后,再将其引向有权访问的资源或服务。应用OpenURL标准,可以实现图书馆内各种类型的学术资源的开放、动态链接,使图书馆内的所有资源整合起来,可以更方便地为读者服务。[6]
OAI技术:OAI-PMH是一种元数据收割协议,采用简单、标准的指令集,从多个数据库提供者中采集元数据到服务提供者,形成集成的元数据仓库,支持用户对这个集成仓库进行统一检索,提供跨库检索服务。[7]
数据挖掘技术:即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主要体现在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支持,对用户需求和来源信息的深层分析上。[8]
智能代理技术:具有高度智能性和自主学习型,可以通过用户行为,主动分析其行为并提取用户个性特征,通过智能化代理服务器为用户搜集最感兴趣的信息,并提供给用户。[9]
数据推送技术:即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或事件发生的需要,把用户预约范畴的或可能对用户有用的最新数据自动推送给用户。推送技术是面向用户、面向主题的,可以减少信息查询的盲目性,同时能集成自动分类、自动翻译、自动文摘等自动化技术,使“用户找信息”转变为“信息找用户”。[10]
网格技术:利用网格技术,将分布的、自治的、异构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包装成为数字图书馆网格的信息节点,为用户提供一个不分地理位置远近及设备类型一通的统一且简单的资源服务体系,提供用户对资源的使用和全方位的资源共享。[11]
三、信息服務体系的构成
张海政等认为,面向公众素质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构建应包括七个方面:馆际协作机构、各具特色的馆藏体系、协调采购、馆藏文献数字化合作、网上联合编目、网上联合服务以及馆际互借[12]。朱晓琴等认为一个高效完善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应该由管理组织系统、书目信息系统、文献信息资源系统以及文献信息传递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13]。贺洪明认为文献信息保障机制包括七个方面,即宏观调控管理机制、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文献资源布局保障机制、共建共享机制、建立特色数据库以及人才激励机制[14]。
通过对已有文献和系统的分析,可以明确一个综合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应包含五个方面:用户、信息服务机构和人员、文献信息资源集成系统、集成式网络服务平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用户、信息服务机构和人员是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的行为主体,无论是资源、系统还是服务,都要靠人来完成,因此用户和信息服务人员的自身素质都很重要。
文献信息资源系统包括图书馆的纸本馆藏、数字(电子)资源、网络资源、各种全文和文摘、索引数据库、联合目录、导航库等,在不同介质、不同类型资源集成的基础上,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组织与加工,建立统一的系统平台。
集成式网络服务平台是用户与资源、用户与服务、用户与信息服务人员之间的桥梁,包括技术的集成和系统本身的集成两个方面。技术集成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存储等系统支撑技术的集成,同时还包括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数据交换、信息检索、信息发布、信息推送、参考咨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应用技术的集成。系统本身的集成则是将不同的应用系统连接起来,通过自动化协作方式来共享和利用信息。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各项规章制度、权责分配、收费机制、评估机制等,是整个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和运行的保障。考虑到系统内各个要素的有效集成,合理的体制和机制可以起到相互制约和耦合的作用,确保最终呈现给用户的是涵盖各种资源、各项服务、稳定可靠、合理有序的图书馆统一门户。
四、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模式
目前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模式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15]:
(一)政性经费资助的文献服务体系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建立合理的藏书布局为基本起点,通常是建立信息中心,通过行政力量对一个国家、地区或系统的文献资源做出预先的合理安排,目的是减少图书馆之间的重复购置,从整体上达到比较高的文献覆盖率。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日本的学术信息中心(NACSIS,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Information Systems)。
(二)商业机构的中介服务型模式
这种模式是商业性中介服务机构以市场化的手段,以租赁和许可证的方式把可用的数据库产品集成起来,开发统一的检索界面,向用户提供有偿的联机检索服务、定题跟踪、电子文献传递和定期信息服务。Dialog检索系统、STN联机系统(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Network-International)都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nlc202309040231
(三)非营利性图书馆协作模式
由各个成员馆共同组成和参与所支撑,常被称作“书目利用共同体”,往往拥有一个图书馆联合目录数据库作为基础,并对其进行统一运营和管理,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馆际互借的信息系统和其它文献检索系统、电子文献传送系统和完善文献传送的物流系统。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OhioLINK等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也在进行了一些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文献信息服务共建共享实践。比较有影响的全国性信息服务体系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国家科技文献资源网络服务系统NSTL等,地区性信息服务体系如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北京中关村地区文献信息系统等。
网络时代,全球信息量呈指数增长,给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信息交流的互动,使得人们更乐于到网络世界中获取信息,信息资源搜索的高速与自由,打破了信息检索被少数人垄断的状况。新世纪的文献信息服务将以高速信息网络为基础。随着文献载体非纸化,记录电子化、传输网络化发展,文献不再局限于静态的文本,而是兼具声、形、色、味、动画于一体,并可通过超链接和多媒体技术形成一种全新的结构。在这种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随着服务经济的兴起、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各方面竞争的加剧,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服务从内容、形式和手段上都产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是以网络为平台的信息增值服务和知识服务成为了新的聚焦点和增长点。但无论如何变化,以个性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最感兴趣的信息仍是信息服务的本质所在,也是图书情报机构进行信息服务研究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吴超,于晓光.国外信息服务研究热点分析[J].情报科学,2007(4):530-533.
[2]馮花朴.用户信息需求研究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5(2):40-44.
[3]杨含斐.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转型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8.
[4]刘小景.泛在图书馆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4):72-74.
[5]茆意宏.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35-41.
[6]路莹.开放链接技术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7):70-72.
[7]陈士吉,张晓林,左文革.基于OAI的农业信息集成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10):21-24.
[8]谭春辉,汪全莉.个性化信息服务于与Web数据挖掘技术的契合[J].情报杂志,2007(8):82-85.
[9]李伟超,牛改芳.智能代理技术分析及应用[J].情报杂志,2003(6):29-33.
[10]张聿坤.信息推送技术在图书情报机构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11]吴建西.基于网格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J].现代情报,2006(5):99-103.
[12]张海政,阚华,王建涛.面向公众素质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5(8):58-62.
[13]朱晓琴,员立亭,郭锦芳.省级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09(9):1318-1321,1327.
[14]贺洪明.论西部贫困地区文献信息保障机制的建立[J].情报资料工作,2005(2):71-73.
[15]郑德俊.基于网络的信息合作——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作者简介:热夏提·买买提明,男,1963.3--现任新疆财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馆员。1985年新疆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4年本科)主要负责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自动化网络建设及现代技术应用等工作,发表相关论文数篇。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问题研究 篇4
随着信息化在我国的不断发展, 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发展,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己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 农业信息服务组织体系逐步健全, 但是总的来说,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 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信息服务不到位。
(2)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薄弱, 尤其是在基层农业部门投入还远远不够, 包括资金投入和管理投入都有待加强。
(3) 农民收入低、文化素质不高。
农民收入较低, 支付农业信息费用存在困难, 再加上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不懂电脑或网络, 信息观念淡薄, 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诸多好处, 没有意识到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所需的农业技术与信息的重要性。
(4) 信息服务人才缺乏。
我国农村缺乏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信息服务人员, 更缺乏既懂农业信息技术又通农业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 相关人员的信息服务水平不高, 这也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5) 农业信息服务发展不平衡。
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我国各地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能力、人员素质水平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农业信息服务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别。一些地区的信息服务水平较高, 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而有些地区信息服务的水平相对较薄弱, 还不能有效地提供农业信息服务。
(6)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一方面, 我国一些地区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另一方面, 有一些企业和网站已具备了较为丰富的农业信息资源, 但是因为缺乏与基层的衔接与信息共享, 并没有被很好的利用。因此, 应加快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这两个方面都需要加强。
2 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对策建议
2.1 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应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搞好信息化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 制定相关政策, 为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 农业科研部门、民营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及一些民间组织作为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新生力量也应发挥相应的作用。
2.2 开发农业信息资源, 实现信息共享
加大农业信息资源开发, 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利用率, 如:农产品信息、农业致富信息、价格信息、实用技术信息、供求信息、政策信息、气象信息等。
2.3 加强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农业信息化必须注重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 培养和造就一批具备较高素质的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培训力度, 提高信息服务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 还可以建立农技人员、社会力量相结合的信息服务队伍, 提高农业信息服务队伍专业水平, 从而解决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中人才匮乏的问题。
2.4 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应用能力
利用免费信息化实用技术知识的培训, 讲座及现场指导, 宣传栏、报刊、互联网、广播和电视和其他各种可以利用的媒介来帮助农民增强信息意识, 同时提高农民的信息应用能力。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供求等实用信息服务, 让农民真正体验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
2.5 多种信息服务模式相结合
在农村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上, 可以采取“政府主导发展模式”、“企业主导发展模式”、“政府+企业”混合型发展模式等多种模式结合的方式如图, 推动服务主体多元化,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信息发布渠道。以政府为主体来优化发展环境、搞好基础建设和相关服务。同时, 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 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模式来加快农村信息服务发展。
3 总结
采用多种方式提供农业信息服务, 让农民更广泛的接触到各种农业信息, 可以利用多种媒介扩大农业信息多农民的影响力, 采取以农业信息服务站为媒介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在基层农业信息站成立专门信息咨询服务部门, 面向基层农民提供咨询服务, 有利于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 搞好农业生产。
摘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内蒙古土豆滞销事件暴露出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不够完善, 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土豆滞销,农业信息化服务,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黄英良, 李娇娥.对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服务现状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 (7) :131-134.
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及创新研究 篇5
【摘 要 题】信息服务
【关 键 词】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创新
康复医学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 篇6
关键词:康复医学信息服务模式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48-01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很多知名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康复医学专业,这为我国未来康复医学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康复医学方面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建立起自己的信息服务模式,为人们提供康复信息的相关需求,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康复医学的信息服务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我国康复医学信息服务模式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1.1用户对康复医学的相关信息的需求逐渐增多。目前康复医学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们对康复医学的相关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人们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所以要实现康复医学信息服务模式的根本性跨越就要结合人们的需求来解决人们遇到的各种问题。首先应通过问题形成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然后根据这个方案中的专业性知识给人们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对信息服务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服务意识外,提供的信息还要系统、新颖、及时、能切实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所以说这是未来康复医学信息服务模式建立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1.2康复医学信息服务的时间与空间更加灵活。传统的康复医学信息服务都是在固定的时间与固定的场所进行,工作内容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信息服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也较低,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外沟通、交流的途径也不断加强,原有的服务模式也不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所以说,为方面用户对信息的随时查找应开设网络服务渠道,也就是说,信息服务模式要从传统的物理空间的服务模式转变为通过计算机体现的虚拟的网络服务,这种服务模式不但可以方便用户的查找,还不受服务时间的限制,但是,服务人员面对的用户资源变得更加复杂,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
1.3康复医学的信息服务内容也更加复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的信息需求不断增大,所以说康复医学提供的信息服务也要进行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发展与创新。首先,传统的康复医学信息已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康复医学的信息需求逐渐由传统的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转变为专业性康复知识的重组与整合型服务,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康复医学信息服务大多还存留在为人们提供基础信息的层面上,还未对专业性的康复医学知识进行挖掘以及重组,所以说,建立未来符合用户需求的康复医学信息服务模式一定要注重对专业性康复医学知识内涵的挖掘与整理,就目前情况来看,这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康复医学信息服务模式未来的发展动向
2.1根据用户需求建立动态服务体系。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尤其是医学行业,它的研究与发展主要是为人们的健康服务的,所以说,要发展康复医学的信息服务模式除了要进行专业性知识的挖掘,还要对用户的需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提供信息服务。所以说,康复医学建立信息服务模式之前应通过网上调查、座谈交流以及用户反馈等途径切实了解用户的需求信息,然后通过跟踪服务及时调整信息服务内容,使康复医学信息服务更加人性化、更具灵活性以及动态性。
2.2加大康复医学信息服务的科研力度。康复医学的科研人员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及时的了解,通过收集到的康复医学方面的新书介绍、会议线索、最新进展以及发展动态等专业性信息进行及时的整体与分析,并通过专业性的信息检索服务对原有的服務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满足用户对康复医学信息的了解需求。还有就是,康复医学信息科研人员要通过读者培训以及座谈会等形式向用户介绍新型康复医学信息的具体内容以及使用方法,以便用户更好地利用各种康复医学相关信息。科研人员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与用户进行直接的交流,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到用户的需求,同时也方便科研人员把最新康复医学服务信息传达给用户,科研人员要注意对网络平台上的各种信息进行定期的更新与维护,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3要不断挖掘开发康复医学馆藏文献,使之得到更好的运用。现代人们对康复医学专业性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基础康复医学信息服务应逐渐向深层次内涵性的服务方向转变。我国在康复医学方面有很多的馆藏文献,其中有许多专业性的康复医学知识,但是,由于开发馆藏文献需要得到大量的人力以及财力的支持,所以很多馆藏文献并未得到实质性的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纸质图书不再是满足人们阅读需求的唯一途径,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把馆藏图书通过电子数据信息的形式传达给用户,通过手机发送或者电子信箱的形式把康复医学的相关文献知识定期传达给用户,使其通过信息查找的方式对最新的专业性馆藏文献中的康复医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不但可以方便用户掌握最新的康复医学专业知识,还可以有效督促康复医学相关科研部门积极加大研发力度来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加快我国康复医学的研究步伐。
3结语
康复医学的信息服务主要是通过信息服务向人们传达专业性的康复医学知识,使人们通过专业性的服务对康复医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信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要应对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就必须要加大科研力度以便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施琪嘉.康复医学新型服务模式的建立[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10)
[2]李宁,丁晶宏,孙启良.欧洲康复医学的发展对我国健康保健工作的启示[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12)
[3]周士枋.关键在于人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01)
[4]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征文及会议通知(第二轮)[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08)
信息服务研究 篇7
一、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
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呈现出的特点有如下几个: (1) 档案用户群体范围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张。用户范围不再局限于本地区、本系统较稳定的用户群体, 通过网络进行交互访问的任何一位用户, 都成为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对象, 信息服务的深度与广度都得到了相应的扩充。 (2) 档案用户对信息“查准率”要求更高。用户不再追求“查全度”, 而是需要快速、准确地获得个人所需的关键性信息。用户追求更高品质的档案信息产品, 提高信息检索的“查准率”, 逐渐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兴需求。 (3) 档案用户信息需求的综合性和“速度感”增强。网络信息交流、传递方式的革新, 促使信息资源交流活动呈现高速度、大范围、高效率的运动特征, 信息的时效性日益增强, 此时的档案用户更加追求检索信息的“速度感”。 (4) 档案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一是需求类型的多样化。如房产档案、婚姻档案、医疗改革档案等, 涉及民生档案信息的自用需求大幅度增长。二是需求内容的多样化。目前, 应用网络获取信息的用户不再局限于少数的专业人员, 许多原本的潜在档案用户转化为现实用户, 如一般从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和青少年等。他们上网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取大众消息、熟悉民风民情和提高文化素养等。
二、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信息需求的档案信息服务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 信息的网络服务更加个性化、互动化、平等化和细分化。目前, 常见在线咨询服务方法有如下几种: (1) 电子邮件服务。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服务, 它具有投递准确、迅速、便捷的特点。利用电子邮件开展档案信息咨询服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通过它可解答档案信息用户利用档案信息中的困难, 及时与用户沟通, 也可以通过实时在线沟通解答用户的问题。 (2) 利用网页即时软件服务。即时软件具有即时互动的特点, 能够在线传输文本、图形、声像等多媒体文件, 与利用者 (一个或多个) 进行互动沟通, 尤其是针对档案信息用户遇到的共同问题, 开展群体交流十分方便。 (3) 网络论坛。论坛是一种很常见的网络应用, 它以论坛帖子的形式在公告板上发出, 解答用户提出的问题, 用户可以将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以问题或主题的形式在论坛上发出, 由相关的档案工作人员给以解答。 (4) 提供在线阅览。网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利用网络软件技术, 构建虚拟的网络环境。档案信息的在线阅览, 就是虚拟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高速传输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果。在线阅览是提供在线信息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 要不断充实档案信息在线阅览的内容, 表现档案信息的原始面貌, 尽可能地实现档案信息的整合和浓缩, 便于档案信息用户及时准确获取所需的档案信息。
三、网络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网络个性化服务
网络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可以广泛采用现代网络的信息沟通、传输、类聚、发布等新手段。档案部门要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扩大档案信息用户的范围, 充分满足个体信息的需求。一是个性化定制服务。可以将个性化定制看成是用户、资源和个性化组织机制的选择绑定, 即一定的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 选择一定的资源, 按照一定的个性化组织机制来组织和呈现。在个性化机制条件下, 要分析系统面向的对象———用户和资源, 归纳、总结出它们的一般特征, 并进行特征提取。要按照通用的网络文献检索格式, 结合网络档案信息特点, 获取统一、标准和规范的网络文献检索标识;通过对档案信息用户的自身特点和利用特征进行分析, 将用户的特征建立数据库;编制性能良好的软件, 及时、准确地对用户的需求特征和档案信息特征进行匹配、判断和绑定, 根据不同用户需求进行匹配, 从而为用户提供满足需求的档案信息。二是个性化推送服务。基于技术的主动信息服务系统, 是利用技术构建的基于个性化的主动档案信息服务系统。它是由“主动档案信息推送模块”和“档案信息搜集与加工模块”构成的, 能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网络化档案信息服务。在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系统中, 它能够主动根据用户的利用特征和信息需求, 提供不同形式、满足不同需求的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通过网络上智能搜集并建立数据库的大量档案信息, 将最终的结果按照用户的要求, 主动推送给用户, 并对用户的利用效果进行反馈、分析, 及时调整系统设计中相应的模块, 以便提高和改进档案信息系统的主动推送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李雯.网络环境下档案用户信息需求与档案信息服务的探索与创新[J].兰台世界, 2009.14
农业部门三农信息服务研究 篇8
关键词:三农信息服务,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 近年来积极倡导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农业部作为农业主管部门, 始终坚持以12316三农信息服务为抓手, 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 全力打造公益性的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不断加快信息高速路向乡村延伸, 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农业部门三农信息服务工作模式现状
(一) 工作构架由地方各自为战逐渐向全国统筹规划转化
自农业部2006年开通12316农业公益服务热线以来, 各地农业部门充分利用语音电话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2006年5月, 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开通热线, 因路径选择较为合理, 政策措施比较得当, 组织领导力度较大, 成效显著, 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和三农工作者欢迎的信息服务模式。此后, 辽宁、浙江、上海、北京等地纷纷加快了建设步伐, 并开创了适合本地特色的服务模式。应该说, 在农业信息服务发展初期, 各级农业部门走在了中央的前列, 农业部主要是在政策指导、平台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引领和规范作用。从2011年开始, 农业部提出, “十二五”期间要强化顶层设计, 按照“资源整合、协同共享”的思路, 重点建设国家、省两级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体系。自此, 农业部门三农信息服务工作开始走向全国统筹、省部联动的全新格局。
(二) 工作机制由政府强力推动逐渐向市场多元促进和跨部门协作转化
相对于工业信息化而言, 农业农村信息化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 在初期发展培育阶段, 政府强力推动占据了主导地位, 发挥了很强的引领带动作用。截至2012年, 农业部投入财政和基建资金1亿多元, 先后搭建了32个省级、78个地市级和352个县市级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在政府统一领导下, 电信运营商、大专院校 (科研单位) 、企业、传统媒体等也开始积极参与。这种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投入的机制转变, 不但为三农综合信息服务注入了新鲜力量, 缓解了资金短缺难题, 更主要的是使得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具有了长效发展机制。此外, 各地在12316平台建设中, 还注重涉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例如吉林省成立了省三农综合服务平台协调领导小组, 省直40个部门为成员单位, 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河南省推行了“一键服务”, 农民在12316热线中提出的超出农业主管部门的问题, 可以通过热线平台直接转接到相关主管部门的公益服务热线上……这种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 使得三农综合信息服务更具生命力, 不但保证了服务效果, 也提升了影响力, 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三) 工作方式由热线单点服务逐渐向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服务转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也呈现出不断拓展、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2006年, 农业部开通全国统一的公益热线后, 各地纷纷开通了热线服务, 在我国农村“386199部队”的现实情况下, 热线成为了最直接、最便利的信息服务手段。近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兴起, 在服务手段上, 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有效整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手段的服务模式。例如农业部2011年创办了《中国农民手机报》;辽宁省尝试可视化应用实现了专家与农民远程视频在线咨询;重庆市农委紧跟“微时代”, 创办了《微农信》、《特产宝》、《农贸圈》等。
(四) 制度建设由制定工作规范逐步向构建制度体系转化
在制度建设方面, 各级农业部门由印发工作通知逐步向构建制度规范和制度体系方面发展。就农业部而言, 近年来, 为保障12316服务的顺利开展, 规范全国12316语音平台的运行管理, 相继组织编写了《农业部12316服务规范》、《农业部12316平台体系管理办法》等。从地方层面, 各地农业部门从平台建设的实际出发, 不断强化制度建设。例如辽宁省出台了《农业信息采集与发布制度》、《信息联络员工作制度》、《农业专家工作制度》等文件;重庆市先后制定了《重庆三农呼叫中心管理办法》、《重庆三农呼叫中心话务员行为准则》、《重庆三农服务热线投诉控制管理制度》等20项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实施, 为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 服务模式由因地制宜试点探索逐步向各具特色稳步成熟转化
在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中, 各地因地制宜, 在信息资源、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等方面不断尝试, 逐步探索出了符合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三农信息服务新途径。例如吉林省12316新农村热线、浙江的“农民信箱”、上海的“农民一点通”、广东的“农业信息直通车”、海南的“农技110”、甘肃的“金塔模式”、云南的“数字乡村”等。全国各地不断探索创新农业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在广阔乡村架设起了信息“连心线”、“致富桥”, 惠及亿万农民群众。
(六) 工作体系由散兵作战逐渐向专业化人才队伍转化
农业信息服务工作开展初期, 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组织基本处于散兵作战的状态, 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多是兼职工作。经过“十一五”的建设, 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组织体系日益完善, “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国农业系统基本建立了一支专职兼职融合、知识结构合理的金字塔式的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服务队伍。各省依托咨询热线、呼叫中心、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各种信息化项目, 不断强化专家咨询队伍建设。地方各级政府继续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干部、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培养了一批农村信息员。截至2012年底, 我国农村信息员队伍已逾百万人。
二、当前农业部门三农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 通信服务水平大力提升,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开始起步, 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初步形成, 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一) 基础条件依然薄弱, 区域差异较为明显
虽然农村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已有一定基础, 但县、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截至2012年底, 仍有53%的县未实现光纤到村, 仅有50%左右的乡镇、村信息服务机构拥有电脑, 能上网的不到一半。在手机网民数量方面, 虽然农村手机网民20.9%的增速明显高于城镇的13.6%增速, 但总体差异依然较大, 全国4.2亿手机网民中, 农村手机网民数量为1.17亿, 仅占27.9%。据最新统计, 到2013年底, 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27.5%, 远低于城镇62%的水平。
(二) 信息资源还需发掘, 标准建设相对滞后
尽管目前涉农信息资源已形成一定规模, 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指导, 不同单位、不同行业多头并进, 已有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难以互联互通、协同共享, 导致信息孤岛大量存在, 信息服务“最初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各主体的信息采集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 信息分析形式和发布窗口种类繁多, 但实用性、统一性和稳定性较差, 需要加强规范和管理。
(三) 组织体系尚不完善, 顶层设计力度不足
至2012年底, 目前全国仅有55.3%的县设有专门的农业农村信息化行政管理机构, 64.28%的县成立了县级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48.4%县设有信息中心, 有39.6%的县设有专职从事信息化的行政管理人员。在已建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中也存在归属划分不清的问题, 缺乏统一调度和协调管理, 造成部门间信息服务工作的冲突性、盲目性和重复性, 严重制约了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 是造成信息资源分散的主要原因。
(四) 建设项目缺乏统筹, 投入机制仍需优化
目前在国家层面尚未形成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整体性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发展规划, 缺乏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发展的大思路, 导致各项目建设的整体协调性较弱, 建设内容“冷热不均”的现象较为突出。在投入机制方面, 由于农业信息化成本高、产出效益低等问题, 各方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缺少实质性的投入, 市场化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这就导致了农村信息服务建设只能向国家伸手, 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 服务形式较为单一, 人才队伍亟待加强
当前我国农村信息服务资源的供给与农民的信息服务资源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错位现象, 面向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信息、劳动生产条件信息、产品供销信息等信息服务多, 满足农民乡村生活需要的医疗、卫生、教育等非生产需要的信息服务少。同时,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深入, 农村大量高素质人才加快向城市流动, 在农村基层懂行业发展的人信息技术严重缺乏,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
三、当前形势要求提升农业部门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 中央政策对农业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 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推进农业信息服务。2013年提出“发展农业信息服务, 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灾害预警等技术”。2014年提出“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汪洋副总理2013年3月在农业部信息中心调研时特别强调“推进农业信息化, 关键是让农民享受信息化服务, 提升农民的信息化应用水平”。2011年底农业部颁布《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提出“打造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和探索信息服务长效机制”等要求。这为农业部门完善三农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 技术革新为创新信息服务手段提供了机遇
近年来, 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为核心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迅速, 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 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式。《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认为, 中国互联网发展正在从“数量”转换到“质量”, 发展主题已经从“普及率提升”转换到“使用程度加深”。2013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为13.5%, 城镇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为8.0%, 城乡网民规模的差距继续缩小。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28.6%, 规模达1.77亿, 比2012年增长2101万人。城乡互联网普及差距进一步减少, 农村地区是目前中国网民规模增长的重要动力。
(三) 个性化需求对信息服务内容提出了挑战
当前用户对三农信息服务的需求呈多样性和分层次的特点。信息需求内容向涵盖整个生产流通领域的技术、政策、市场等综合性信息需求发展, 农业信息中对优良品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与农业生产经营决策相关的信息的需求强度较大。不同地域农户有不同的需求偏好, 对城市郊区农户来说, 家庭生活信息是其除农业科技信息、市场供求信息外的重要信息需求;而山区农户对职业技术培训信息和外出务工信息有相对较大的需求。农业企业和个体种养专业户对农业信息的需求比例逐渐扩大。用户在选择信息获取渠道时更看重信息服务的精准、便捷和低成本。
(四) 政府在三农信息服务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凸显
三农信息服务除给接收者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外, 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 既要以市场为主导, 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遵循价值规律, 积极引导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农业信息服务投资和供给;又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建立健全各种基础设施, 协调各种资源的配置与共享, 协调各类信息服务主体的运作, 引导农民接收市场信息, 同时由政府 (农业部门) 直接提供外部性较强的农业信息服务。
四、构建并完善三农信息服务的建议
(一) 加强政府引导, 构建良好投入及参与机制
三农信息服务需要政府切实发挥引导作用, 构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参与与投入机制, 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信息服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形成政府引导下多元社会主体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农业部门的引导作用, 一是体现在建立健全三农信息服务的投入保障机制上。要积极争取发展改革部门和财政部门支持, 确保三农信息服务专项建设和工作运转的经费支持。二是体现在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 通过经济和财政、金融等调节手段, 探索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 引导和扶持市场力量广泛参与, 不断拓展资金投入渠道。三是体现在认真制定和执行有关规则, 健全和维护三农信息服务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的准入环境。
(二) 激发市场热情, 健全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
做好三农信息服务, 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信息服务。一是要重点发挥电信运营商在三农信息服务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购买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合作, 充分利用其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体系、人才队伍方面的实力优势。二是要鼓励和扶持各类涉农企业, 通过示范引导, 促其不断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 提升其对三农信息服务能力。三是鼓励和扶持专门从事三农信息服务的企业, 通过项目委托、财政补贴等手段, 使其在为三农信息服务中快速健康成长。
(三) 强化顶层设计, 加大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力度
针对三农信息服务整体规划缺失、信息资源散乱的特点, 必须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理念, 加快构建统一协同、科学规范的信息服务模式。一方面, 要做好整体规划, 强化顶层设计, 从构建服务体系、打造统一平台、协调战略研究三个方面加强顶层谋划, 建立健全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全国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统一协调的三农信息服务发展战略研究机制。其中, 12316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服务是很好的抓手。另一方面, 要注重资源开发, 优化资源整合。通过签订资源共享协议等方式, 构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资源共享机制。对于资源开发、整合较好的地区、部门, 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荣誉激励。
(四) 探索服务模式, 增强手段创新性和服务针对性
农业部门要结合本地实践, 加强服务模式探索和工作手段创新。一方面, 针对成效显著的实践探索, 要及时总结、积极肯定、深入研究, 将其作为一种成功成熟的服务模式予以确定和推广。另一方面, 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学科体系建设和创新体系培育, 推动农业适用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要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三农服务的融合, 通过农业信息化基地认证等方式打造一批信息服务的典型,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此外, 要摸清农民信息需求, 不断增强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更好地引导农民的生产生活。
(五) 注重人才培养, 提高队伍素质和服务实效
基于网格的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篇9
一、网格技术概述
1、网格的概念
网格是构筑在互联网上的一组新兴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为科技人员和普通老百姓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交互性,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计算、存储等其他资源。其主要特点是利用超高速互联网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设备及其它资源整合成一台威力巨大的“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每台参与计算的计算机算就是一个结点,而整个计算是由成千上力个结点组成的一张网格,从而实现计算资源、高级仪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向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2、网格关键技术
(1)网格结点:网格计算资源的提供者,它包括高端服务器、集群系统、MPP系统大型存储设备和数据库等,这些资源在地理位置上是分布的,系统具有异构特性。
(2)资源管理和任务调试工具:计算资源管理工具要解决资源的描述、组织和管理等关键问题,任务调度工具其作用是根据当前系统的负载情况,对系统内的任务进行动态调度,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3)网格中间件:目前软件界研究的热点,尤其是网格中间件正处于起步阶段。网格中间件(Grid Middleware)提供核心服务,如远程进程管理服务、资源分配服务、存储访问服务、信息服务、安全控制服务、质晕服务(QOS)。
(4)监测工具:如何帮助使用人员充分利用网格计算中的资源,离不开高性能分析和监测工具。
(5)应用层的可视化工具:网格计算的主要领域是科学计算,面对海量的数据想通过人工分析得出正确的判断十分困难。如果把计算结果转换成直观的图形信息,就能帮助研究人员摆脱理解数据的困难,这就要研究能在网格计算中传输和读取的可视化工具。
二、基于网格的主要信息服务模式
1、信息集成服务模式
网格最早是以集成异构计算平台的身份出现,接着跨入分布式海量数据处理领域,自然而然地,网格将在信息集成领域一展身手。所谓信息网格,就是要通过统一的信息交换架构和大量的中间件,向用户提供“信息随手可得”式的服务。数字信息集成服务模式就是对具有差异性、分布性的数字信息资源、技术、人员、机构与服务功能进行集成,实现对分散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的有效控制,构建数字信息面向用户的高效能、综合化的信息集成服务体系。它以信息服务内容与产品的集成为目标,以功能的集成作为结构,以平台的集成作为技术基础,以人的集成作为根本保证,最终形成统一的检索平台、一次性用户认证、不同系统之间的无缝链接和完整的集成化数字信息服务综合平台体系。
可以预见,信息集成将是网格最可能流行起来的应用方向。新的网格标准草案WSRF (Web Services Resource Framework)的出台使得网格服务与Web服务彻底融为一体,这标志着网格已经调整好方向,将信息集成作为第一目标了。我们认为,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应当朝一种面向用户的、资源系统、服务系统与用户信息利用系统聚合在同一信息空间的、智能化的集成信息服务模式的方向发展。
2、知识服务模式
网格技术为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由文本单元向知识单元深度发展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同时也要求人类采用新的知识组织方式来建立知识管理的大平台。可以预见,网格技术将会对知识服务带来革命,并将引发知识管理学的诞生。构建网格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知识的有效利用。它不仅对网格管理软件提出了技术要求,同时也对知识服务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挑战。
在用户行为方面,数字化网络化地获取科技信息已经逐步成为前沿科研人员的一种基本要求和行为习惯,而且,用户强烈地要求这种获取和利用不再是针对众多复杂的数据库或系统,而是形成逻辑整体的集成检索与利用,此外对知识内容进行挖掘也越来越受关注。所有这些,将是基于用户信息平台、按照个性化方式、集成整合多种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来进行。因而,需要对知识资源进行整合。
3、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个性化服务是一种网络信息服务的方式,这种服务方式的实现主要是根据用户的设定,借助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分析,向用户提供和推荐相关信息,以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开展网络个性化服务是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信息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突出了信息服务的主动性,开拓了信息服务的新思路。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它必然会成为网站的主要信息服务方式。这种智能推送方式既可以通过改造现有的非智能化的信息推送服务来实现,也可以在传统的拉取方式中加入智能化的“推”来实现,具体方式便是开发和利用智能搜索工具。
三、结束语
总之,网格作为国家未来信息基础设施,其研究、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既涉及大量的技术难题,也要求人们思想观念上的更新变化。我们应该把握网格技术发展的大好机遇,变革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争取在网格技术研究的竞赛中走在世界前列,更好地满足国家信息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晓湘.网格技术与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J].现代情报, 2006, (10)
[2]、邓灵斌, 臧国荣.网格技术影响下的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 2006, (2)
综合交通枢纽出行信息服务研究 篇10
本文将从综合交通枢纽的出行信息服务需求、信息服务的适应性、交通信息服务设备设计三个方面探讨交通枢纽的出行信息服务。
1 信息需求
在枢纽内面向乘客的信息服务是为了使出行者在出行中随时能获得有关交通运行情况、所需时间、最佳换乘方式、所需费用等相关信息,从而指导出行者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出行路线,实现乘客在枢纽内的快速集散、方便换乘,以最高效率和最佳方式完成出行过程。
因此,对于枢纽出行信息服务来说,应以“自助导行”为中心思想,提供“无缝、透明、人性”的出行信息服务。“自助导行”是指通过提供完备的信息,旅客依靠自己完成枢纽内换乘;“无缝”是指为游客提供的诸多信息形成完整的信息链,不出现信息缺失、断链;“透明”是指提供信息内容易理解、无歧义;“人性”是指信息获取方便,容易接受。
立足乘客的信息需求,提供完整、有效的信息服务是枢纽内信息服务的关键。分析乘客在枢纽内对信息产生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目的地或中途换乘站点的名称以及周边环境不熟悉,从而导致不知道要在哪一站下车或换乘,下车后不知道该怎么走。
(2)途中由于道路或交通条件(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客观条件的改变,希望调整出行方式或线路。
(3)途中由于工作或其他主观原因要求临时变更目的地。
(4)经常乘坐公交车通勤、通学的当地居民,同样需要根据改动的新公交线路图、时刻表规划出一种更省时、省钱、省力的乘车方式和换乘路线,需要时刻掌握车辆的到达时间,以缓解等车过程中的焦虑。
上述行为反应都有可能出现在枢纽站出行信息服务需求中,根据上述的需求,可以确定信息内容,如表1所示。
2 适应性分析
枢纽内可采用的交通信息服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交通指南、互联网、呼叫中心、广播、短信息、引导显示屏、触摸屏。不同的信息发布内容针对信息服务方式的优缺点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充分利用各种发布手段的优缺点,为不同信息发布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发布手段,对信息接收者来说涉及到信息的直观性、查询的简单操作等。
选取“信息量、实时性、直观性、易获取性、受众面”为评价指标,在专家评判法的基础上,采用模糊论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枢纽内不同交通信息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之间的适应性程度。
◆信息量:反映同一类信息内容的多少、信息服务方式发布同类信息所需要的屏数或次数。用于评价信息服务方式是否能够用较少的屏数、次数提供相应的信息;
◆实时性:反映信息服务内容的期限、信息服务方式是否能够提供最新信息。用于评价信息服务方式是否能够满足不断变化信息的提供;
◆直观性:反映信息服务内容更高的展现形式要求、信息服务方式是否具有信息展示的多样性。用于评价信息服务方式是否能够以更生动、更清楚、更易理解的形式(如图片、视频等)展示单用文字不宜表达清楚的信息;
◆易获取性:反映信息服务内容的需求程度、信息服务方式在枢纽内是否使用方便。用于评价在枢纽内世博游客是否能够更容易的获取需求程度较高的信息;
◆受众面:反映信息内容需求广度、信息服务方式可同时服务对象的多少。用于评价信息服务方式是否能够同时满足尽量多的世博游客对相同信息内容的需要。
表2是枢纽周边环境及目的地信息和交通方式/交通线路信息的最终评价结果。
3 信息发布设备设计
引导显示屏和触摸屏的枢纽中主要的信息发布设备,其设计关系到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枢纽出行信息服务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导显示屏和触摸屏设计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位置布设和人机界面设计。
信息发布应能做到在出行者需要信息的地方为其提供信息,信息发布位置的选择关系到信息发布的效果和质量。对于位置布设要求,应结合交通流在枢纽内到达、离开枢纽以及在枢纽内停留的不同出行过程,从人因工程的角度出发,以出行者为轴心展开设计,使出行者能快捷、方便、有效地获取交通信息。
良好的信息发布终端设计是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为枢纽内信息服务对象提供准确、易懂的信息,针对枢纽内的引导显示屏和触摸屏,应充分考虑人为因素,研究人性化的信息发布终端设计,主要从信息发布设备的设计高度、信息发布颜色、字体、图符、语言的人性化设计、信息内容显示方式(连续、非连续)的人性化设计等方面展开,如图1所示。
4 示范工程
上述技术在浦东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建设工程中进行了示范应用。该示范工程包括浦东机场与上海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互联与信息交互,浦东机场二号航站楼内30块交通信息发布屏、停车库1块可变信息标志、机场外围与迎宾大道交界处1块大型可变信息标志等硬件设备,以及信息发布相应的软件系统所组成,交通信息发布屏及发布内容,如图2所示。
建成的浦东机场30块交通信息发布屏,分布于机场行李提取处、机场连廊、人行步道等旅客通过处,开发相应发布软件,根据不同设置地点,在发布屏上发布符合设置地点旅客需求的交通信息,包括换乘机场公交专线、磁悬浮列车、出租车、长途客运车的地点、班次等信息,以快速、准确诱导旅客集散,减少旅客寻找换乘交通工具的时间,提高旅客在交通枢纽内的通行效率。在机场停车库建设1块可变信息标志,发布机场周边主要道路和市区快速路实时交通状态,以便驾车者在出机场以前即时了解路况,选择合适的出行路线,如图3所示。
建成浦东机场大型可变信息标志1块,设置于机场与周边快速路连接处,发布机场周边主要道路的实时状态信息,供驾车者选择合适的路线前往市区或其他目的地,提高机场周边道路通行效率,方便驾车者快速离开机场出行。
通过示范工程建设,实现浦东机场与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之间交通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包括机场航班信息、城市快速路信息、机场周边道路交通状态信息的交互,达到“系统互连、资源共享、服务延伸”的目标;同时通过二号航站楼内交通信息发布屏的建设,旅客在枢纽内行进路径有效性得到明显提高,在枢纽内停留时间明显减少,并能获取枢纽外相关道路、城区道路交通状态信息和相应换乘信息,对快速集散枢纽旅客、合理诱导出行路径具有重要意义。经对浦东机场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示范工程测试和调查,工程实施后,旅客平均换乘时间减少了近10%,如图4所示。
5 结束语
8000万人次的世博游客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服务需求,如何在游客到达上海的第一站——交通枢纽即开始提供综合的信息服务成为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本文通过对游客信息服务的需求和信息服务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探讨了出行信息服务设备的位置布设和人机界面设计,并在浦东机场二号航站楼工程中进行了示范应用,为交通枢纽内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要真正实现优质的信息服务,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包括所需要的信息来源渠道、责任主体、联动机制、发布方式等。
摘要:本文从综合交通枢纽的出行信息服务需求、信息服务的适应性、交通信息服务设备设计三个方面探讨交通枢纽的出行信息服务, 并在浦东机场二号航站楼工程中进行了示范应用, 为后续综合交通枢纽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交通枢纽,出行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晏启鹏, 王忠强.城市对外交通枢纽站客流交通特性分析.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Vol.20No.4, 2001.12
[2]杨晓光, 张珏, 张海军.轨道交通换乘枢纽交通信息服务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5
[3]戢晓峰.城轨交通乘客出行信息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都市快轨交通, Vol.3, 2007.6
信息服务研究 篇11
【关键词】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现代测绘
人们对地理信息的应用需求较大,但垄断性、专业性较强是开发、管理及获取地理信息的显著特征,因此,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及技术的优势,实现测绘服务同信息化工作的有机结合,构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地理信息空间框架的空间定位平台,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信息共享的问题,还能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概述
以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为依托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综合信息终端、宽带网络的作用,整合多种类型的空间信息,将地理信息服务于社会公众和相关政府部门,在不同领域和行业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我国地理信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因素就是信息管理难度较大,因为面对的行业不同,所以对地理信息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异,该平台中涵盖的地理数据信息具有数量大、种类繁多的特点,导致地理要素的维护及管理工作效率较低。
在固定的抽象空间中,一些空间数据资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公共性,应用频率较大,这些基础性的数据信息即为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以矢量数据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行政境界、交通、地名、水系同数字高程模型及正射影像共同组成了地理信息框架数据的内容,一方面能够发挥定位参考的功能,便于用户在系统中加入新的空间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对目标空间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分析[1]。
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架及服务模式
(一)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对空间数据的检查更新、分析查询及浏览输出,是实现对大量数据资源科学存储的前提,可以更加高效、规范的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基础测绘成果管理系统、基础地理信息成果更新及维护系统、基础测绘产品数据库是构成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三大子系统。
(二)普适计算
在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使得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相继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空间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为人们获取实时性的信息提供了很好的途径[2]。普适计算产生的基础就是实际物质空间同信息空间的相互结合,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构建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过程中,可以融合普适计算的思想,在网络中定位和更新信息技术,最终将地理信息服务通过信息终端提供给需求者。
(三)多媒体电子地图
多媒体电子地图在空间信息表现方式和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弥补了传统地图的不足,利用视频、动画、图标和图片等方式,可将各地区的空间信息状况更加立体、直观的表现出来,提高了地理信息的实效性。该产品提供信息服务的途径简便,在显示信息内容方面也更加丰富和完善,同时还具备定位、测量距离、缩放和统计分析等多种功能,将全面化的图像及时呈现给用户。在商业模式下,集合不同类型的服务方式和内容,针对不同行业进行导航、定位服务的过程是位置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体现,要想发挥以上作用必须要利用全球定位系统、Internet、移动通信等手段来实现。
(四)基于Internet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包括房产、旅游、交通和教育等多方面的信息,相关政府部门在其门户网站中分享的各类服务信息是该系统信息的主要来源[3]。只要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空间位置地理信息同電子地图的整合,就可以将更具空间方位、实时性特点的信息提供给政府和人民,明显改善地理信息服务水平。
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
(一)实现测绘成果的共享
基础测绘成果是形成框架地理空间数据的核心,要想保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使地理信息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就需要提高测绘部门的专业程度,增强测绘成果的可用性[4]。构建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让公众更加了解现代测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相关测绘部门在管理和更新地理信息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实现单一测绘成果向全方位地理信息服务的升级和转化,解决了当前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便于用户操作,保证用户能够获取准确、易懂的地理信息。
(二)对多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作为整合不同信息功能的基础性信息,服务平台能将现代测绘成果更好的应用于信息服务过程中,实现多种信息资源汇集的基础就是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要想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还需要对空间信息的编码进行统一化的整理,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在框架地理空间数据的基础上,能够划分空间位置的级别,显示空间位置分布状况,而在相关工具的作用下,这些进一步划分而来的信息能够组合成新的集成信息,可以直观的体现在用户面前。
四、结语
作为转变地理信息服务途径、强化测绘成果实际应用和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能够更加高效的服务于社会和人们。近年来,国家相继加大了对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并将其纳入当前工作的重点事项。这就要求测绘部门必须提升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管理水平,做好平台的维护及更新工作,实现向网络化服务和动态服务的转化,加快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军,蒋捷,周旭,翟勇,朱武,丁明柱.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技术设计研究[J]. 地理信息世界. 2009(03)
[2]李志刚. 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开辟测绘成果应用新途径[J]. 地理信息世界. 2006(02)
[3]肖建华,罗名海. 论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的若干问题[J]. 工程勘察. 2006(03)
学术期刊信息服务策略研究 篇12
关键词: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信息服务,网络营销
1 概述
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 更是学术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源, 长期以来以学术交流服务为宗旨, 繁荣学术交流氛围为目的, 在学术交流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术期刊编辑人员作为这个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应该充分发挥职业特点, 承担起传播、服务的责任。有人说, 有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就应该有服务, 学术期刊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 比一般产品生产具有更为复杂的内容, 所以编辑人员更应该注重编辑服务功能的创新与完善。
多年以来, 学术期刊的编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各种方法, 为作者和读者提供多项服务, 例如论文审理、提出质疑、辅助修改、编辑加工等。文献[1]中提高青年编辑应具备4项基本观念的职业素养, 其中就包括真诚待人的服务观。它强调没有作者, 编辑工作会成为无本之源, 应该热情地为作者服务, 且服务首先体现在认真做好编校等本职工作。文献[2]进一步提出了期刊应该更加重视论文出版后的一系列服务工作, 即编后服务, 但它所谓的服务也仅局限于增刊、发放稿费等传统的发行工作。
但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 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毋庸置疑,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出版业的竞争、促使出版产业的发展, 学术期刊的业务范围、发展路径、办刊模式、编辑素质都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3], 服务内容也面临的极大的挑战与变革。学术期刊可借助数字出版技术手段, 整合学术资源, 提供学术信息服务, 以体现新时代、新环境下的学术期刊存在价值。
2 数字化出版与信息服务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科技期刊数字化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4]。期刊数字化出版的优势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 在线投审稿系统的使用, 加快了稿件处理速度, 缩短了发表周期, 有利于吸引优秀论文投稿, 提高期刊的影响力;第二, 与纸质媒介印刷版相比, 期刊数字化可以实现网络预出版, 增加时效性;第三,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检索全文或摘要, 实现信息检索与阅读的一体化, 方便读者获取利用信息资源, 提高论文引用率。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据统计, 2009年中国科协主管的954中科技期刊中已有581种期刊自建网站, 其中40.8%的期刊实现了全文上网, 357中期刊使用了在线投审稿系统, 206中期刊实现了开放存取[5]。依该数据来看, 国内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确实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 不能不承认该项工作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数字化网络化出版比较低, 目前还有许多刊物停留在邮寄的方式进行投稿和送审工作, 还有接近半数的期刊网站还未建设, 基本可以说与数字、网络无缘。很大比例的期刊虽然跟着数字化出版的潮流, 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但是还仅局限于搭建静态页面网站, 购买投审稿系统, 通过万方数据、CNKI等数据库发布论文电子版等环节, 尚未领悟到数字化出版的真正内涵和实际作用。所以, 给予期刊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在编辑部的主要工作中还未占据一席之地, 只有一些走在行业前列的期刊进行了初步实践。
首先, 进行网站与投审稿系统建设。通过单刊独立网站或其他门户网站进行刊物宣传, 并同时利用网络接口建设在线投审稿系统, 实现投稿、送审、审稿全部线上操作。这是期刊网络化建设最直接的优势, 只要采用这些技术手段, 一定可以缩短稿件处理时间, 为作者投稿、专家审稿及编辑处理提供了畅通的渠道, 同时能够帮助期刊管理人员掌握稿件处理进度, 简化稿件的交付流程, 减少延迟和开支。但是, 一个完善的期刊网络平台, 还应该具备稿件生产系统, 目前稿件全流程处理系统的建设还有待发展。
其次,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排版印刷及管理[6]。目前, DOI管理与XML排版系统等各种技术手段被各大期刊编辑部广泛使用, 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了编辑部工作效率。DOI号式管理很好地实现了与Crossref的链接, 大大方便了论文的检索及可见。使用XML排版文件可以将内容从其表现形式中独立出来, 对文档内容和结构的定义更加详细, 提供了一个非私有化的、国际的信息交换数据格式。随着各种技术手段的产生与发展, 迫使编辑人员不断对数字时代的编辑出版工作进行尝试与探索。
最后, 通过各大数据库、期刊网站等网络平台进行出版论文的信息发布。现阶段, 国内绝大多数期刊的数据报送方式都是在纸版期刊出版后, 将本期论文pdf文件直接传送至各大数据库。未进行任何的加工和处理, 时效性也不好。有部分编辑部做了预出版的初步尝试, 在纸版期刊正式出版之前、稿件确定录用之后, 直接将其电子版发布在编辑部或期刊网站上共读者查阅。但是, 这两种方式都只做到了论文电子版的发布, 而无任何推送可言。这就相当于某种产品在超市上架销售, 但却未进行任何营销促销工作, 可想而知其销售效果不会太令人满意。
虽然, 新型的学术期刊工作模式在不断产生, 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 编辑人员并没有把数字化与服务很好地联系在一起, 也没有有效的基于数字出版的服务策略。
3 信息服务策略
在数字出版时代, 学术期刊在经历了短暂的方向迷失后正在向着诞生时的学术交流平台的服务功能回归[7]。但是, 只是做到在线投审稿、计算机排版、电子版发布等工作, 对于新的网络及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期刊来说都是不足够的。所以, 除了上一节中介绍的几种方式外, 本文还在编前辅助作者写作、编后的数据推送及信息搜索等方面搜索了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策略, 力争探索数字出版的更深层含义及编辑部人员的工作方向。
3.1 编前服务
作者的任务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文, 但是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 只能按照规范的文法完整地表述他们的思想, 但是他们对出版流程及工作内容知之甚少, 所以优秀的作者不一定能创造出特别利于传播的文章。这就需要作为职业出版人的编辑人员的辅助。
编辑应该抓住数字化出版的本质特征。宏观而言, 数字化出版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 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出版产业, 其特点是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和综合性, 是对传统出版业的全方位的变革[8]。微观而言, 数字化出版就是信息的破碎化, 对于期刊来说就是汇编权被肢解、信息单元化。信息不再是整刊, 而是以单篇, 甚至是以摘要、文题、关键词等细微的信息单元的形式存在与传播[9]。
由于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 读者长期阅读某一本纸版刊物的阅读习惯已完全被颠覆, 几乎所有的作者文献获取的方式都已变为互联网搜索。而数字出版的这一显著特点就是为了方便论文在网络上被搜索和定位。不论是在互联网搜索引擎, 还是在各大数据库的搜索工具中, 读者都是以文题、关键词、主题词等简短信息来搜索文章。所以, 编辑人员的首要工作已经变为让出版的论文在各大搜索方式中被检索到。那么, 前面提到的被破碎化的信息单元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却从未成为作者写作时的关注重点。作为熟悉数字出版流程的编辑从业人员, 应该在论文的编前阶段就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辅助作者加强文题、关键词、摘要等重要信息片段的写作, 为作者提供热门的、高被引的、规范的词汇及用语, 使作者的成果不仅从内容上, 还从结构上、表述上都成为一篇优秀的文章。
3.2 编后服务
3.2.1 个性化数据推送
在这个阶段, 我们可以借鉴市场营销的理念。对于市场营销, 学术期刊的市场意识远远不如出版学术专著的出版社。当前, 还有一个认识误区, 就是网络的反战已经能使读者或作者方便地查找到所需的学术期刊信息, 故学术期刊不需要营销。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观念, 从国际经验看, 无论是学术期刊还是非学术期刊, 期刊产业的发展都与营销策略紧密相关[10], 在学术期刊纸质载体逐渐消失的历史环境下, 学术期刊不仅需要正规的、大力的营销, 更需要专业的网络营销。
首先, 应该选择正确的受众, 这是该项工作开展的基础, 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一般来说, 学术期刊的受众群主要包括:作者群、读者群、审稿专家、订户及检索机构、引用者、相关研究单位的潜在读者等。他们是学术期刊网络营销应该关注的重点。
其次, 应该选择行之有效的网络营销手段。现阶段, 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惊人, 可利用的方式不少, 它们之间并无好坏之分, 关键看是否适合期刊的工作实际。目前, 可以直接利用的方式有:电子邮件营销、搜索引擎营销、超链接营销、虚拟社区和论坛营销、网络广告及博客营销、专业数据库平台营销、手机营销等。大部分的期刊还仅仅只使用了电子邮件进行宣传推广, 但是仍不成规模, 属于随机行为。部分被著名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已进行了专业数据库平台营销。但是, 其他方式尝试甚少, 尤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搜索引擎营销。据统计, 全球有超过半数的论文获取量是通过搜索引擎产生, 所以该方式应该是各种超过半数的论文获取量是通过搜索引擎产生, 所以该方式应该是各种营销手段的重中之重。
最后, 应该分配好推送内容的比例。绝大部分的期刊总是把宣传的工作放在推广期刊、提升期刊影响力上, 这无可厚非。但是, 在数字出版的今天, 单篇文章的利用率远远高于一本期刊, 整刊出现的概率已逐步降低, 甚至趋近于零。虽然期刊的品牌效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但是除了整刊推介外, 应该更加注重刊发论文的推送。把每一篇文章推送到相关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面前, 才是最事半功倍的措施。
3.2.2 追踪后续研究进展
为了期刊长期可持续性的发展, 学术期刊编辑往往要能够比较准确地跟踪到期刊所关注的领域的学术前沿信息[11], 这些信息其实也是期刊作者所关注的。在作者投稿并发表过文章之后, 编辑人员应该根据本刊所有的作者、审稿专家信息, 建立针对本刊的个性化的专业领域人员网络数据库, 记录下本领域内的研究方向、各方向上的研究人员、各方向的交叉点及延展性。待再有相关文章发表时, 及时将发表成果推送给曾经的作者, 这也正是学术期刊读作者一体特征的直接体现和有效利用。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