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信息服务(共12篇)
标准信息服务 篇1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旅游活动呈现常态化、散客化与大众化, 同时, 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为了能够有效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需要不断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本文主要针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网站建设及服务质量标准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服务质量标准,网站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 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旅游企业为了能够满足现代化人们的需求, 需要不断提高旅游公共服务需求与质量。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网站建设作为现代化旅游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方面可以有效满足人们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 另一方面, 可以有效促进现代化旅游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1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推动了旅游信息化的发展, 伴随着旅游公共信息服务频繁使用与出现, 各地区纷纷建立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机构。2011年国家颁布的《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 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提供有效保障。
1.1 旅游公共信息管理
国家旅游局应有效协调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机构与旅游相关的服务机构, 为顾客提供综合型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旅游公共信息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国家旅游局应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网站建设进行有效规范与调控, 充分发挥出国家对旅游企业公共信息服务的宏观调控作用, 进而推动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与发展; (2) 应加大旅游公共信息的宣传力度, 多开展一些旅游公益活动, 例如旅游企业可以根据季节开展公益活动, 对与之相关的旅游产品进行推广, 加大群众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认识; (3) 有效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提高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除此之外, 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推广力度, 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进而促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1.2 旅游解说服务
旅游解说服务是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网站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为旅游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向导, 包括地区景区与服务的解说功能。在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网站景区系统标识与引导建设中, 应以游客为中心, 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旅游服务, 并将旅游景区解说归入到旅游建设的现代化统一规划范围中。例如令人醒目的景区旅游向导体系。在旅游服务解说方面, 服务解说应遵循生动、吸引、清晰、简洁四大原则, 以游客为中心, 站在游客的角度, 充分考虑游客的特点, 对旅游服务内容、形式进行合理解说。同时, 旅游企业在人力、物力、资金允许的情况下, 旅游企业根据游客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人性化的解说。此外, 国家应大力支持与鼓励旅游企业进行公共信息服务网站建设, 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有效、准确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 促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网站的建设与发展。
2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质量标准
我国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质量标准是根据2008年联合国旅游组织颁布的《旅游统计的国际建议》制定的, 其服务质量标准如下:
2.1 旅游信息的相关性
旅游信息的相关性是指旅游企业所发布的旅游信息要满足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此, 旅游信息提供者需要了解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建立旅游信息发布与使用之间的相关性指标, 进而有利于发布的旅游信息满足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2.2 旅游信息的可靠性
旅游信息的可靠性是指旅游企业所发布的旅游信息对信息的使用者具有可信任性, 并不是屈服于压力与影响而发布的非真实性信息。
2.3 旅游信息的时效性
旅游信息的时效性是指旅游信息发布时间与信息使用者获得信息时间的状况, 因此, 旅游信息的时效性可以用时间来衡量。
2.4 旅游信息的可获得性
旅游信息的可获得性是指发布的旅游信息容易被信息使用者获得。要求旅游信息发布者对旅游信息发布时间、地点进行编制, 进而有利于信息使用者获得信息。
2.5 旅游信息质量要求
旅游信息质量要求是旅游信息发布的前提保障, 是指所有可能影响旅游信息质量的组织与制度要求, 包含了旅游信息收集、发布的法律依据, 一方面有效保证提供旅游信息的准确性、健全性、保密性与充分性;另一方面, 有效保证旅游信息收集、发布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充分性与有效性, 全面提高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质量要求。
3 结语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作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网站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旅游公共服务网站建设及服务质量标准应以信息使用者为核心, 借助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推动现代化旅游公共服务网站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建民, 胡海涛, 李家爽.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网站建设及服务质量标准[J].大连干部学刊, 2013, 12 (15) :151-152.
[2]吴文佳, 潘文虹, 刘军胜.大都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供给模式与创新质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12) :111-112.
[3]王佳欣, 何池庸, 郑伟岩.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评价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16 (18) :143-144.
[4]张国丽, 谷艳艳, 史若琳.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建设-以浙江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研究, 2012, 27 (21) :109-115.
[5]吴露岗, 黄燕玲, 李小爽.论青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6 (07) :128-129.
标准信息服务 篇2
李海涛
叶峰
(中国科学技术网络基础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摘要:网络基础信息共享是良好的个性化服务的基础,网络基础信息共享服务标准体系的建立是网络基础信息全面共享的前提,本文提出建立相应的网络基础信息共享服务标准的重要性,论述并初步完成了对网络基础信息共享服务标准体系的设计。
关键词:目录服务、数据服务注册、元数据检索、数据访问服务、数据分发服务
The design & preconception of Chinese basic network information
sharing service standard system
Li haitao(Institute of Scientific &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38)
Abstract basic network information sharing is the base of perfect service of individuation.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basic network information sharing standard system is the precondition of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sharing, this paper brings forward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ing the corresponding standard ,talks out and accomplishes the model of Chinese basic network information sharing service standard system.Key words directory service, registering of data service, the protocol of metadata’s searching, data accessing service, service of distributing data.1、引言
当代信息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异质异构、难以规范、数量爆炸性剧增。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快速增长,对它们进行整合和有效控制成为当务之急。
网络基础信息共享是良好的个性化服务的基础,而网络基础信息共享服务标准体系的建立是网络基础信息全面共享的前提。近年来,国外陆续出现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大型整合项目,而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在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和网络服务规模是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要差距之一。
网络基础信息服务标准是在Web Service(Web服务)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专用标准。Web Service是松散耦合的、可复用的软件模块,其目的是为在Internet上不同操作系统、硬件平台和编程语言间集成应用软件提供支持,方便应用的实现和发布。Web Service使用“发现” 1 机制定位服务,以实现松散耦合,使用服务说明来定义如何使用服务,使用标准的传送格式进行通讯,其技术架构包括UDDI、WSDL、SOAP、XML等。
Web Service标准化一直是W3C(互联网联盟)重点工作内容,仅依靠XML、UDDI和SOAP等数据格式、接口描述和调用标准是不够的。网络基础信息服务要实现基于Web Service的专用服务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只有根据业务需求制定动态的业务流程才能解决具体、多变的商务服务问题。目前应尽早制定与统一急需的标准,如,安全标准、网络基础信息目录服务与数据服务注册标准、数据访问服务接口规范与元数据检索和提取协议、网络基础信息数据分发服务指南与规范等。
2、网络基础信息共享服务的标准体系
2.1安全体系:
现在尚未建立完整的国家级PKI体系,因此需要以统一指导的原则,建立权威的管理部门,统一标准体系,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国家级PKI体系。避免网络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各方面资源之间的重复建设。
对于网络硬件系统的安全问题,建议在关键的地点采用防火墙/专网的机制,保证带有保密性质的基础数据的安全性。
2.2目录服务与数据服务注册标准
目录服务是用于发现、访问和管理目录信息的服务接口。
其中,发现服务是必须实现的,它提供对网络基础信息资源的查找、浏览、定位功能。访问服务是可选实现的,它提供对网络基础信息资源的信息级或服务级的访问,访问服务可以以直接访问或代理访问两种方式实现。
管理服务也是可选实现的,它提供对目录本身的管理功能,如修改目录网络基础信息、增加或删除目录等。
目录服务的标准目前趋于统一到ITU-T的X.500国际标准,该标准中,用户和网络资源(如服务器、打印机)被定义为目标。X.500标准定义了一种目录结构,此结构像一棵倒置的树,树干在顶部,无数树枝向下延伸,大多数公司都采用这种结构。X.500分级名字结构使得唯一确认目录树中的每一个目标成为可能。
目录服务和网络服务的集成规范定义了存储永久状态的标准模式及描述用户、应用、网络元素和网络服务之间相互关系的网络基础信息模式(如图1)。
图1 目录服务规范与数据服务注册
资源注册就是对已有的资源进行资源编码,对资源进行元数据编码是实现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存储的基础。只有当元数据描述信息或服务在相关的网络基础信息库上完成注册后,该信息或服务才能被其它用户发现,进而使用。
网络基础信息与服务注册规范包括三种功能:注册服务器功能的查询、服务(或网络基础信息)类型的查询和服务(或网络基础信息)类型的注册。前两个为必须实现的功能。a)注册服务器功能的查询
该功能用于提供注册服务器所实现功能的描述信息。
访问者使用该功能可以获取通过该注册服务器对服务(或网络基础信息)进行查询所使用的查询语言类型、命名域以及其支持的记录结构定义和结果记录格式定义。该功能是所有注册服务都必须实现的功能。b)服务(或网络基础信息)类型的查询 该功能用于提供服务类型的查询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发送查询指令,获取符合要求的网络基础信息共享服务(或网络基础信息)的配置信息,如:服务(或网络基础信息)访问地址、调用参数等。该功能也是注册服务必须实现的基本功能。
c)服务(或网络基础信息)类型的注册
该功能用于提供在线服务类型的注册功能。
通过该功能,服务提供方可以注册其发布服务的相关网络配置信息,如:服务访问地址、调用参数等。同时,注册服务器还可以通过该接口定时或不定时进行批量同步更新操作。该接口是可选的。
2.2数据访问服务接口规范与元数据检索和提取协议
网络基础信息数据访问服务接口规范描述了用户访问网络基础信息所需遵循的接口规范,该 3 接口规范规定了网络基础信息数据访问所使用的语言、参数、命名域,服务响应、网络基础信息返回的格式等多方面的内容。该规范将指导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人员、系统开发人员的工作。
数据访问服务接口规范主要有:WSDL(Web 服务描述语言)、UDDI(通用描述、发现和集成)、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等。WSDL是一种描述 Web 服务接口及其位置语法的XML 语言。应用程序和其他服务在 Web 上使用 UDDI(通用描述、发现和集成)注册表对其进行定位。远程应用程序和服务使用 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等标准互联网协议对其进行调用。
网络基础信息元数据检索标准是为促进计算机网络互连操作而建立的一个标准。描述了网络基础信息提取应用服务并给出明确的应用服务协议规范。
网络基础信息元数据检索与网络基础信息元数据记录的物理存储之间采用抽象映射,检索操作不依赖于物理存储的类型及模式。
对网络基础信息元数据库的查询操作将产生查询结果集,结果集包含结果索引号和物理记录号的映射。查询结果集驻留在服务器端,不随查询响应返回客户端。在查询响应中仅返回查询状态及命中记录的数量。查询操作请求指定查询目标网络基础信息元数据库及查询条件,查询采用:QUERY-TYPE1、QUERY-TYPE101及OGC-Common。
客户端可以在查询操作结束后通过提取操作返回查询命中的记录。提取记录时需要指定查询时产生结果集的标识、提取记录在结果集中的索引号、提取数量以及记录语法。
元数据检索和提取协议可直接基于Z39.50协议,该协议是目前在信息搜索领域普遍应用的一种标准表示层协议,它支持以Client/Server和Browser/WebServer两种方式对元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提取;Z39.50连接建立在TCP/IP协议(或者其他传输协议)之上,只用于规范网络基础信息搜索和提取过程中的请求和响应格式。该协议对网络连接的实现以及前、后台应用系统的实现都没有加以限制。
整个系统包括元数据浏览器、WWW服务器、Z39.50服务网关、Z39.50连接模块、Z39.50客户机、Z39.50服务器和元数据搜索引擎,(如图2)。
关系数据库 应用 网络 客户端 Z39.50 服务器 RDBMS(Oracle)(Oracle)文件搜索引擎 A 程序P 接口I Java客户 服务器接口 JAVA Z39.50 CGI客户(Java)基础信息 服务 局域/服务器网关 图2 元数据检索和提取协议与服务接口以及数据库
2.3数据分发服务指南与规范
分发服务是网络基础信息共享工程建设中信息的发布、发现(搜索、查询)、评价和获取等过程的总称,它是网络基础信息共享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网络基础信息数据分发服务指南与规范是建设网络基础信息共享工程分发服务系统,以及由系统提供网络基础信息分发服务时必须要遵循的标准。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基础信息分发服务系统提供的服务,取得所需要的网络基础信息。
分发服务规范用于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建立一种既面向社会又面向行业的、具有资格认证和网络安全保障的、分布式的、并基于统一的网络基础信息分发服务体系和网络基础信息元数据交换机制。要实现数据分发、网络基础信息发布、资料数据内部管理及情报信息相互网上交换等管理功能,必须对网络基础信息分发服务中涉及的重要术语和概念进行定义,给出制定该标准参考标准,明确网络基础信息分发服务的内容、原则、环节、步骤、如何实现以及质量方面的规定。网络基础信息分发服务指南与规范是系统分析员、系统建设者等的重要指导性标准。
2.3规范的网络管理机制
国家网络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于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并且要分布于全国各个区域。这种网络环境的异构性、分布性必然给网络管理带来了复杂性。为了实现资源的智能动态更新、提供网络服务的可靠性,需要建立一套统一、标准、规范的网络管理机制,提高网络应用效率。
2.4利用先进技术
从短期技术的角度讲,互联网络最新的一些网络技术包括:IPv6、组播技术、无线移动通讯技术,网格计算等。这些技术将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网络的一些问题,为互联网络及其应用提供更好的平台。这些技术已经开始在互联网络应用中被加以研究,很多技术已经有了相关的原型应用和较大规模的部署。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其中的一些技术必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络中的关键技术。
3、结论
本文为网络基础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者、制定者和建设者了解、查询和选用所需标准,掌握标准的发展现状和技术应用的趋势提供了参考,对于面向特定领域的网络基础信息服务的建设也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志大、白鹏、南相浩
目录服务协议分析、比较与实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3)2. 李鹤元、李波、朱文忠、郑海鹰 地理空间元数据和基于网络的数据分发技术,测绘学院学报,2003(3)3. 毛艳梅等、DC元数据与网络基础信息的检索效率,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6)4. 王继成等、基于元数据与Z39.50的分布协作式web网络基础信息检索,软件学报,2001(12)5 5. 粟慧,网络资源评价:评价标准及元数据和CORC系统的应用,情报学报,2002(6)6. 柴晓路、梁宇奇,Web Services 技术、架构和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7. Michael Ransom, X.500 Directory Services, Accessed Mar.2, 2004 http://csrc.nist.gov/publications/nistpubs/800-7/node242.html
作者简介:李海涛,男,1978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Web挖掘与搜索引擎
标准信息服务 篇3
三星数字标牌可以有效吸引点餐的顾客,给顾客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高品质、更快速的服务;另外,三星数字标牌可及时地将餐饮价位、优惠信息、餐饮知识、国内外新闻等呈现在顾客面前,在让大家获得便捷就餐环境的同时,还能获得一定的知识;不仅如此,其操作简单的特性也使每一位店员都能轻松编辑标牌显示内容,便于信息的实时更新。三星智能数字标牌解决方案使快餐厅更加现代化、标准化。
而对于川菜、湘菜、粤菜等享誉中外的中国大众化地方特色美食餐厅来说,店面里少不了每天发布价目标示、菜品介绍等大量信息。三星智能数字标牌解决方案基于强大的内置播放和编辑功能,可以实时播放欢迎词、节日祝福、特色菜、促销信息等内容,促进客人的消费欲望,增加餐厅销售收入;不仅如此,其性价比高、操作简单、安装便捷、免维护等各项优势,也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餐厅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顾客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了餐厅形象。
一般而言,人们选择日、韩料理店进餐,除了因为对异国美食的偏好,也是出于对该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浓厚兴趣。日、韩料理在制作上,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谐统一,尤其是不仅重视味觉,而且很重视视觉享受。创新的三星智能数字标牌解决方案不仅拥有usB接口,可自由传输图片及视频,还拥有丰富的编辑模块,经过简单地操作,便可以逼真地呈现出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的异国美食精髓。高档雅致的店面配以三星数字标牌美轮美奂的传统菜肴制作的高清视频,想必会令顾客流连忘返。
三星智能数字标牌解决方案具有强大的编辑性能,优异的表现力,动态画面的展示效果非常出众,这将更有利于顾客看到数字展示更快地做出消费决定,并带给顾客非同一般的用餐体验,从而成为餐厅推广品牌,提升销量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在未来餐饮行业的美好前景不可估量。
编辑 赵泽瀛
标准信息服务 篇4
标准体系框架2.0版发布
为了规范和引导标准的制定工作, 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 以便成体系成系统地开展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基础标准组首先开展了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 明确了标准制定的工作思路、内容及具体的推进计划, 并于2009年5月底正式发布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框架1.0版, 该标准体系框架有效地指导了其他各专业组的标准制修订工作。随着各项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的日益深入, 该标准体系框架进一步明晰, 基础标准组于2010年5月发布该标准体系框架2.0版。
基本标准研究成果
按照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的规划, 基础标准组计划制定的通用标准有: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能力规范》
《信息技术服务供方通用要求》。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为界定、规范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提供了参考, 丰富和完善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中计算机服务业及软件业的服务内容。该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依据, 为行业主管部门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分类提供了指导。
2009年2月起, 基础标准组开始着手查阅和收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相关的资料, 并加以整理。通过对信息技术服务的基本特征、业务需求、服务提供内容、服务提供方式, 以及国内外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2009年4月初完成了标准草案的初稿。从2009年4月到2010年3月底, 基础标准组进行了多次标准的封闭编制工作, 广泛邀请工作组成员、在华外企以及业界相关专家进行标准的意见征求, 并组织多次专家研讨会。目前,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标准已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该标准将信息技术服务分成8大类, 2 1个二级分类, 具体分类如图1所示。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进行了定义, 并且针对质量模型的各个特性制定了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 编制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使用建议, 用以指导本标准的正确使用。
通过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标准的研究制定, 对我国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相关的研究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信息技术服务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标准支持。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 为我国从事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在危机环境下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参考准则。目前, 该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及第一轮意见征求工作。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包括6大特性和23个子特性。质量评价指标部分描述了质量模型中的各特性及子特性的评价内容和计算方法, 给出了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的定量评价方法。评价方法给出了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过程的相关要求。
《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能力规范》旨在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能力标准体系, 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种类和职业资格等级, 定义了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行为能力要求, 并在职业种类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 同时规定了从业人员能力鉴定和职业培训的方法, 为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和职业培训提供指导, 为信息技术服务组织提供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从业人员能力管理准则。
按照标准体系框架1.0版的规划, 人员能力相关标准分布在服务外包组和服务管理组两类专业标准中, 并且分别开展了人员能力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在进行标准体系2.0版的研究工作中, 决定将各专业的人员能力标准统一归并为基础标准《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能力规范》。2009年4月初, 本标准形成征求意见稿。
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将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职业种类分为三类:IT服务工程师、IT服务项目经理、IT服务运营总监。在职业种类划分的基础上, 根据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的需求以及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客观规律, 进行职业资格等级划分 (高级、中级、初级) 。依据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能力发展累进递增的程度, 将从业人员能力划分为四个等级, 作为从业人员能力鉴定的重要客观依据。
基础组工作重点
服务区党员服务标准 篇5
1.餐饮(包括超市)明示营业时间、供应品种、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及其他特殊规定,销售的食品(商品)严格按照标价执行,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费用应当符合与消费者的约定。认真执行服务区协会倡导的“反对不正当竞争、治理不规范促销行为、平抑服务区市场物价协作同盟”的约定。
2.快餐、自助餐的品种不少于6种、热菜种类不少于8种、主食种类不少于4种,汤类不少于2种,并设有地方特色的餐品。
3.餐饮(包括超市)使用POS电子计算机收款系统,并与所属路段公司监管方联网,实现餐饮(包括超市)营业收入透明。
4.餐饮营业厅设立了醒目、规范的公共标志,并且符合《公共信息标志用图形符号》的规定,清真餐饮形式悬挂规定的清真标志,并与普通餐厅设施用具严格区分;整体外观、门前环境、室内装修、消费环境以及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均达到了相关标准,并将努力打造各具特色、标新立异的品牌风格形象。
5.按照服务区餐饮业卫生标准明确要求,餐饮制作、销售时,做到无下列行为:使用变质的、被污染的,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原料制作食品;使用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制作食品。同时,不出售下列食品:有毒、有害的食品;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食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的食品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食品;过期、失效、变质的食品。党员加油站服务标准:
1.车辆进站到位后至油枪开启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
2.加油站客户自购油、开票、付款到取得发油凭证的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3.每班工作交接,中断加油作业时间不超过5分钟。
4.顾客电话预订油票、油卡及油品等,在货款到账后,按双方约定的时间送到。
5.顾客提出异议时,应热情接待,耐心听取陈述,对异议内容、原因做好记录,及时处理。做到不推诿,不拖拉,件件有回音。
6.顾客有困难,热心帮助;顾客有疑问,细心解答;顾客有意见,专心听取;顾客有误会,耐心解释。
7.加油操作过程中要集中精力,准确快捷,不冒、不洒、不错。
服务区住宿服务标准:
1.客房的地面、走廊、扶梯、天花板、墙面时时保证清洁,服务台、值班室的物品摆放应当保持整齐。
2.服务员着统一、干净的服装进行服务。
3.各楼层卫生间设专人打扫,并保持清洁,做到无积便、污水、异味。
4.客房内的茶具及床上用品保证一客一换,并采取消毒洗涤方法,床上用品保持洁白、干净。
5.客房大厅的门玻璃、门窗保持清洁光亮,无手印;会客处的沙发、茶几摆放应整齐、洁净;镜框、镜面、指示牌、标价牌、照明设备应明净、光亮;并保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服务区环境标准:
1.场区设专人打扫,保证地面清洁、无污水、无油渍,并做到随脏随扫;场地内设有足够数量的卫生箱,并布置合理;绿化带内应保证无烟头、杂物;车辆进出口应无堆放杂物。2.场区内各种指示牌、导向牌要标准,字迹清楚,停车场内标志、标线清楚明显,车辆摆放整齐、有序;场区夜间照明设备要保持完好能正常使用。
3.场区公厕应设有专人打扫,并保证通风良好,门窗、四壁、墙角洁净、无积灰,公厕内无积便、异味、污渍、杂物。4.锅炉房、变电所室内卫生保持干净、整洁,无积灰、蛛网;设施、设备、工具摆放整齐有序,无油污、锈蚀;宿舍整洁、干净、无蚊蝇。服务区服务标准: 实行“六统一”
饭店服务质量的“黄金标准” 篇6
所谓饭店服务质量,就是饭店服务活动所能达到规定效果和满足客人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综合。其主要由环境质量、设施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构成。
饭店服务质量的“黄金标准”是从客人角度出发,对饭店服务的环境、产品、人员三个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是饭店视觉形象、服务功能性以及精神享受方面最本质的标准化服务规范。之所以说“黄金标准”,一是普遍适用性,它并不是专门针对高星级饭店的服务标准,而是每个饭店在服务中应当做到,并且能够做到的基本标准,反映了饭店标准化服务的精髓。二是实施重要性,让客人在整洁美观的环境感受到亲切礼貌的服务态度,享受到安全有效的服务,这是使客人满意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
黄金标准一:凡是客人看到的必须是整洁美观的
众所周知,客人认识一个饭店往往从表面开始的,如饭店的立面、台面、墙面、顶面、地面、脸面等,由此形成对饭店的初步感觉。整洁,即整齐清洁;美观,即给客人一种美的享受。它是饭店环境、服务气氛的基本要求,是给客人的第一视觉印象。
整洁美观,首先必须注意饭店的店容店貌,饭店装修要精致典雅;装饰布置要画龙点睛;物品摆放要整齐有序;饭店环境要洁净美观;饭店气氛要井然有序。目前我国的一些饭店对此则缺乏足够的重视,如一些饭店的外墙霓红灯往往缺胳膊少腿,店内各类广告牌缺乏整体设计,且制作粗糙,与饭店档次不相吻合;绿色植物、艺术品的摆放缺少美感,甚至有喧宾夺主、画蛇添足之感;饭店对各类用品缺乏定位管理,餐厅、会议室撤下来的餐具、用具无序堆放,服务用品、劳动工具随意摆放;对一些客人在饭店公共场所的不雅举止行为缺乏有效管理,致使饭店呈现混乱不堪之现象。其次必须注意员工的服饰仪表与举止,要求做到端庄、得体和大方。目前我国有些饭店的工作服设计缺乏职业美感,工作服的洗涤保养很不到位,这既影响饭店员工的情绪和形象,又影响客人的视觉形象。
黄金标准二:凡是提供给客人使用的必须是有效的
标准信息服务 篇7
IT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Standard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简称ITSS)是一套体系化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库,全面规范了信息技术服务产品及其组成要素,用于指导实施标准化的信息技术服务,以保障其可信赖。《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作为ITSS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标准,确定了信息技术服务的内容和范围, 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的原则和方法,给出了信息技术服务的定义,以及各级分类的类别名称、代码和说明。ITSS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的指导下,由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组织研究制定的,是我国IT服务行业最佳实践的总结和提升,也是我国从事IT服务研发、供应、推广和应用等各类组织自主创新成果的固化。
我国在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完整的可持续改进信息技术服务的标准体系尚未构建。信息技术服务统一、体系化的标准规范的缺乏为我国信息产业及各行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制约。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和规范信息技术服务业良性发展,实现服务价值的更大增长,在工信部组织领导下,我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工作组于2009年正式成立,国内一线IT企业及产学研用多方参与到了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的研究编制等过程中来。自ITSS标准制定工作启动以来,浪潮作为“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副组长单位全程参与各项工作。作为主要编写单位参与到ITSS白皮书编写、运维服务等标准的研究制定、标准验证以及应用推广试点的相关工作中,是IT服务标准制定和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和推行者。
浪潮是中国最早的IT品牌之一,在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前瞻的技术创新,在信息产业的大型机、个人电脑、互联网和云计算四个时代,引领了中国IT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内排名前两位的IT服务领先厂商,在云计算时代,浪潮率先发布云计算战略,已经形成涵盖Iaa S、Paa S、Saa S三个层面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凭借高端服务器、海量存储、云操作系统、信息安全技术为客户打造领先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基于浪潮政务、企业、行业信息化软件、终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面支撑智慧政府、企业云、垂直行业云建设,其云计算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国内厂商首位。伴随着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浪潮凭借其在客户需求把握、服务模式创新、服务产品化以及一整套符合ITSS标准的IT服务管理体系的丰富实践经验,基于在云计算领域软硬件一体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优势,形成涵盖Iaa S、Paa S、Saa S三个层面的云服务解决方案能力。浪潮云服务iClouds365囊括了云服务器、云托管、云运维、云容灾、专享云服务以及大数据等服务产品,目前浪潮已经为山东省卫生厅、江西省民政厅、济南市政法委、济南市中小企业软件测试平台、山东家家悦集团、洛阳银行等政府和科研院所、大中小型企业提供高品质的云计算服务。
信息技术服务运维标准快速推进 篇8
“十五”是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成长期。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18号文, 为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商业模式从普遍服务提升到增值服务。进入“十一五”后, 我国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政策和环境方面得到了不断优化, 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但是完整的可持续改进信息技术服务的标准体系尚未构建。同时,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服务供方提供的运维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已渐渐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我国尚无统一的、规范的、体系化的信息技术运维服务标准规范指导市场的情况下, 只能寄希望于信息技术服务供方的内部管控水平以及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因此, 尽快建立适应我国信息技术服务市场需求的运维标准体系成为迫在眉睫的需求。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普及与深入, 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信息技术业务的发展与壮大, 一方面不断增加信息系统的复杂性, 另一方面要求信息技术管理部门提供稳定、可靠的I T运行环境。在这两方面的要求下, 信息技术运行维护人员承受的压力随之越来越大。而在信息技术运行维护过程中, 信息技术服务供方在整体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信息技术服务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客观分析, 制定了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整体的工作思路, 确定以标准来规范服务商行为和能力。
四项运维标准草案出台推广实施方案确定
2009年4月23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成立, 神州数码凭借其在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内的多年耕耘和积累被推举为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副组长单位、信息技术运维服务标准专业组组长。随着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集成服务事业部周一兵总经理对该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组织技术管理部、服务产品部、交付线、市场部等部门的骨干人员为此次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特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
目前, 参与信息技术运维专业组的有5 0余家政企、事业单位, 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深圳、浙江等省市, 行业涉及政府、金融、税务、电信、制造业、钢铁、烟草、电力、冶金等方面, 服务类型为软件服务商、硬件服务商、集成服务商等, 截至目前, 有几十人参与了标准编写。
2009年5月运维专业组成立之初, 神州数码在工信部电子四所牵头组织下, 首先在武汉、广州、济南、上海、北京等地进行市场调研。6月2日, 在面向全国的行业调研及与十几家业内领先企业的深入沟通的基础上, 确定了信息技术运维标准的整体框架。基于“急用先行、成熟先上”的原则, 运维专业组首先确定了四项标准的编制:《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交付规范》、《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4部分:数据中心规范》。
8月14日, 承载着神州数码服务理念以及5 0余家行业企业智慧结晶的上述四项标准草案完成。
12月底, 运维相关标准草案已经历了长风联盟标委会、政府、行业、各部委信息主管部门、中央部门信息主管单位等范围的征求意见。通过各方充分交流与沟通, 基本确定了运维标准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等地推广落地的实施方案。
截至目前, 运维专业组历时一年已完成运维相关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并已通过国标、行标计划申报, 已获得批复的国标计划号和行标计划号 (见表1) 。
2010年3月底, 根据长风联盟、十部委的典型行业客户以及相关责任单位提出的几百条征求意见, 运维专业组组织了四十余家单位集中处理征求意见, 并对标准进一步完善。
2010年运维相关标准送审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交付规范》、《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4部分:数据中心规范》。
处理标准征求意见结果, 完善标准征求意见稿, 召开标准征求意见会, 2010年7月形成标准送审稿。
●《信息技术服务运维维护第5部分:桌面及终端设备规范》
2010年3月开始标准的起草工作, 6月形成征求意见稿;6~10月标准征求意见;10月形成标准送审稿。
纵观信息技术服务已呈现从基础设施到顶层应用的层次化、专业化分工格局。而利用技术标准实现知识产权利益的最大化, 已成为有代表性的竞争手段, 我们只有在技术标准或知识产权上有所作为, 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优势。这已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竞争、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 在这种形势下, 一定要充分发挥标准化手段, 争取主动, 积极引导和规范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 使之带来更大的价值。
标准简介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包括两个维度的内容:a.由人员、资源、技术和过程组成的运维服务核心能力要素, 每个要素通过关键指标反映运维服务的能力;b.供方运维服务能力持续改进与提升的过程, 即在运维服务提供过程中, 通过系统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实现能力的持续提升。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交付规范》通过交付过程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关键环节的管理, 以现场或远程交付方式为手段, 向需方提供满足S L A的交付内容和交付成果。即可作为需方判断供方交付规范性的参考依据, 也可作为供方提升运维交付水平的行动指南, 并且可以作为审计组织监督运维交付过程的遵从标准。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促使所有组织能够高效、合理的应对可能出现的应急事件, 并不断提升组织的应急响应处置能力, 通过本标准的研究, 不仅能促进涉及应急事件处置的各方组织对信息技术运维服务应急响应基本过程和要求达成一致, 而且还将为信息技术运维服务应急响应体系的规划、建设、实施、评估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标准信息服务 篇9
1 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
徐州市标准化研究中心依托国家标准馆、深圳标准院、江苏省标准院等国内权威标准研究机构的标准信息数据库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 建设完成以《徐州市标准信息服务网》为主平台, 以《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技术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徐州市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验室技术标准管理服务系统》为子平台的“徐州市标准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各界对标准信息的需求。
自主研发的《徐州市标准信息服务网》现有标准题录51万条、电子文本标准8.5万多册, 其中51万条标准题录全部在线开放, 同时还在线提供标准分类检索查询、标准有效性确认、标准编写服务、标准跟踪、标准查新、标准体系建设、认证认可咨询服务等特色服务内容。
《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技术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是我中心针对与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入住企业对技术标准的特定需求量身定制的服务平台。中心与科技园孵化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为园区企业实现了标准查询、检索、浏览、下载一站式服务功能, 帮助企业建立标准体系, 开展技术标准现行有效性确认和评估, 组织实施标准化知识培训, 帮助孵化企业实现新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转化做好技术支撑。该平台的立项和建设得到江苏省科技厅的支持, 于2007年获得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立项, 2009年完成项目验收。
《徐州市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基于徐州市重要的农业基地优势, 食品工业发达, 为更好的服务企业、帮助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时了解掌握国家有关食品质量安全技术信息、及时向社会通报食品质量安全动态和信息、加强政府监管部门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企业和社会监督的需要, 2009年经徐州市科技局立项, 完成了该平台建设。
《实验室技术标准管理服务系统》是中心根据实验室标准管理的需求自主研发的网络产品, 适合各种类别的实验室, 尤其是综合实验室的使用, 具有很好的产品移植性, 可以为每个实验室量身定做良好的用户交互界面, 方便为实验室提供技术标准的用户管理、在线查询、浏览等功能, 提高实验室使用标准的有效性及技术文件的管理水平。
2 综合服务平台研究方法
2.1 组织机构
建立项目运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明确人员, 成立项目组, 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2.2 实现方式
(1) 调查研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市场考察, 研究现状和需求, 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要求。
(2) 设计开发。主要采取自主研发方式, 必要时通过公开招标、在专业网站设计公司的帮助下, 建设完成服务平台。
(3) 相关信息收集、整理、分类。由于项目的产学研合作方式, 使项目参与者可以收集到自身领域的全面信息, 资料搜集组在此基础上,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分类, 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内容。
(4) 信息录入。在完成信息的整理、分类后, 完成各类信息的录入。
(5) 信息发布。实现了信息的传递性。
(6) 信息更新反馈。信息发布的后期工作就是信息的更新反馈, 体现了信息的持续性与可用性。
本项目的实现途径如图1所示。
3 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的主要功能
3.1 公共信息提供
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标准公告、政策法规、行业动态、生产许可、质量认证等公共信息查询。
3.2 实现技术标准分类检索和查询
《徐州市标准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对59万条标准文献题录按照国际标准ICS分类法进行分类, 从索取题库中可以简洁、直观得到体现。所有技术标准按分类要求展示在平台上, 便于产业分类查找, 提高标准查找的准确率和提升标准查找的效率。
《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标准信息服务平台》针对园区企业集聚特点, 将技术标准按照医疗电子、汽车电子、计算机、电力电子、软件开发、煤矿安全、医疗器械、工程机械八大类别进行划分, 很好地方便企业查询使用。
《徐州市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创造性地运用了QS分类法, 把标准和QS分类号进行了结合, 企业输入QS号就可以查询到相对应的标准, 可以说是帮助企业建立了一个实时有效的电子版技术标准资料库, 受到使用者的欢迎和好评。
现有标准题录和电子版本标准一览表 (见表1) 。
3.3 实现技术标准在线浏览和下载
建立了综合服务系统, 完善了标准信息网络监控系统, 完成了一站式技术标准咨询服务窗口建设。将纸质标准转化成电子版本标准, 存入服务器数据库, 展示在网络平台上, 使企业便于在网络上浏览标准, 实现了客户可随时浏览、下载所需标准。
3.4 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1) 帮助企业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
帮助、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化组织的建设和活动, 对企业标准体系的构建给予大力支持, 帮助企业建立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标准体系, 推动企业标准化研究工作。
(2) 提供标准制修定、标准跟踪、查新服务
帮助企业及时追踪国内外最新标准动态, 为企业研发新产品、完成从产品研制到批量生产加工过程的转化提供服务。
(3) 为TC/SG/WG在徐工作组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与徐州市成立的全国起重机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流动式起重机行业分技术委员会、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排灌设备和系统分技术委员会、全国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道路施工机械工作组、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控高速压力机工作组的沟通联系, 主动为其提供基础标准服务, 努力成为他们的技术标准资料库, 并积极吸收他们的最新标准资料补充我们的信息资源。
(4) 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翻译
紧扣徐州装备制造业、食品等特色产业, 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和重点产品特点, 完成了数十份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搜集和翻译工作。
4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1) 建立了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的标准资源管理与服务的组织结构体系, 提出了标准综合服务模式。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标准题录数据库关联和共享实现了各平台的数据交流与同步, 从而扩大了标准信息资源对社会开放服务能力, 有效满足区域科技创新需求。为保障数据的准确性, 每月对数据库进行一次更新和添加, 有效地保证了数据库内题录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平均月更新、修改题录10, 000余条。
(2) 建立了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海量标准信息快速检索和数据处理技术, 实现标准信息的高效动态管理和网络推送服务。建设了产品及其技术标准信息数据库, 为数据资源的可靠提取和交互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本系统设计之初使用ASP环境构架, 使用MSSQL数据库提供数据保障支持, 经过2年多的运行, 发现ASP的可移植性差, 不能适应不同的平台环境。因此平台进行了一次改版, 使用PHP语言来搭建平台, 数据库也更换为可以跨平台使用的MYSQL数据库。MySQL具有高性能、可兼容、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等优势, 特别适用于资金紧张的公益性服务平台的使用。
5 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效果
(1) 完成四大平台的研制与建设, 平台运行正常。由单一的标准信息提供, 发展成为针对地方经济特色的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功能齐全、具有特色的标准资源管理和服务综合体系。
(2) 将四大平台数据库进行关联, 实现海量标准信息快速检索和数据处理。目前, 库内标准题录59.14万条, 其中国家标准5.7万余条, 行业标准19.46万余条, 地方标准3.05万余条, 国际标准30.9万余条;电子版本标准已达到8.5万余册, 其中:国际标准5, 085册, 国家标准3.29万册, 行业标准4.5万册。
(3) 实现通讯网络百兆光纤接入, 大大提高了平台接入和运行速度, 实现了快速、便捷的服务效果及网络推送服务功能。年访问量达30余万人次拥有常年会员单位300余家, 已成为淮海经济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标准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4) 完成网络、服务场所基础建设500平方米的建设, 有效改善了网络及服务工作环境。
(5) 积极组织相关企事业技术人员进行标准化技术与管理、食品质量安全、实验室认证认可等知识讲座、培训工作, 培训人员3, 000余人次。
(6) 与聘任专家签订协议, 保持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标准化专家队伍。
(7) 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标准提供、标准体系建设、人员培训、认证认可等咨询服务, 受到广大用户一致欢迎和好评, 同时也为项目建设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有效保障了平台的正常运行。
(8) 培养、锻炼了人员, 提高了项目建设方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
6 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1) 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检联合力度, 不断拓宽平台服务领域和范围。作为地市级标准服务平台更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重点企业的技术、人员优势, 整合资源, 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和水平, 拓展平台服务领域和范围。
(2) 跟踪最新互联网技术, 加大平台的研发深度, 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
(3) 跟踪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进一步开发新的服务领域。
(4) 加强平台安全性建设, 确保网络安全。确保数据库安全是平台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 特别是网络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这也是今后平台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点。
摘要:本文以徐州市标准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例, 介绍了服务平台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建设工作方法, 总结了建设过程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阐述了服务平台取得的实效, 提出了地市级标准服务平台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关联规则,动态推送,建设应用
参考文献
[1]汪滨.网络环境下标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标准科学, 2012 (2) .
[2]许非朱莺张潇洒.检测机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研究与应用.现代经济信息, 2014 (2) .
[3]韩其峰肖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标准资源与服务平台建设.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0 (5) .
[4]金健英.东盟技术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服务模式研究.中国标准化, 2010 (10) .
国土资源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开通 篇10
国土资源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http://www.1rs.org.cn)正式开通,向社会提供更丰富的国土资源标准化信息服务。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涉及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动态、技术委员会运行管理、标准制(修)订、标准知识、标准查询、标准信息咨询服务、标准论坛等内容。平台的开发运行,将进一步推进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按照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国土资源部制定了《国土资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国土资源标准体系》和《国土资源“十二五”标准化发展规划》,建立了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实施了《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等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目前,国土资源领域现行有效标准552项,其中国家标准158项,行业标准293项,地方标准101项;国家标准物质614项;矿产资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49家,基本覆盖了土地和地质矿产主要专业领域。
标准信息服务 篇11
【关键词】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思考
行政服务中心作为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集中了行政审批、资源配置、管理协调、公共服务、信息公开以及投诉监督等多项功能。其主要职能包括四个方面,即信息和咨询、管理和协调、审批和服务以及投诉和监督。
行政服务标准化,作为一种带有目的性的科学活动,主要是对行政服务中的共同与多次出现的行政服务及其工作过程制定、实施标准,并监督这一标准的实施,使其持续改进。
一、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1.我国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的理论准备不足。虽然现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开始实施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改革,但这些实践均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我国理论界对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概念、范围、基本原则与标准体系还不明确,认识尚未达到一致。如果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的实践缺乏完备的理论准备,就很难找到明确的方向,在改革探索中就会走很多的弯路,使宝贵的公共资源被浪费,这样不但让服务标准化难以实现,也会影响行政服务中的行政服务。
2.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支持。政府改革的实质其实就是利益调整。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涉及内容较多,除了服务中心内部职责与权力调整,还包括进驻服务中心职能部门的利益调整,同时还与各类社会组织与普通公众需求利益实现息息相关。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不只需要本级政府与服务中心高层领导的推行与支持,服务中心进驻部门和窗口工作人员的认同也非常重要。除此之外,也离不开行政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目前,不论是政府内部,还是公众层在行政服务标准化上均缺乏深刻认识,没有完全认可其实施成效,这无疑制约了我国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的推行。因而利益相关方不希望改变现状,而政府内部利益相关方则害怕服务标准化的实施会让自身工作量与压力增加,进而以敷衍态度对待服务标准化,使其最终成为纸上谈兵;社会公众由于没有充分认识服务标准化,进而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多以保守为主。
3.缺乏科学、系统、适用的行政服务中心标准体系。首先缺乏具体适用的国家标准,现有的国家标准中还没有行政服务中心的专有标准;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网站资料中可看出,一些适用性较强的国家标准,如《行政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行政服务中心运行规范》等虽已于2012年10月拟定了征求意见稿,但目前还没有正式发布。其次,科学系统的标准体系缺乏,现有的相关国家标准,虽然已按照标准化规范文件建立了相应的标准体系,但体现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的服务标准尚未形成,没有科学系统的标准体系;各地在探索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标准体系时,处于边设计、边实践阶段,相关标准体系缺乏完整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我国行政服务中心推行服务标准化的对策
1.转变服务理念。行政服务标准化体系的运转是否有效,取决于是否在服务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并对“公正、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价值理念做到了贯彻执行。“以人为本”就是要对行政服务和群众需求进行统筹协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基础。而贯彻“公正、便民”等价值理念就是要立足合法合理,有理有据,保证政府机关对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予以最大化的满足,将社会公众满意程度当做行政绩效的最高准则。
2.加大宣传培训。不论是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进驻部门,还是社会公众,对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标准化都是陌生的,因而在认识上就多有不足。为此,地方政府和行政服务中心应在宣传服务标准化上加大力度,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动员、教育,如座谈研讨、内部刊物介绍等,让利益相关方对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的可行性、必要性有一个全面了解。同时,在建立,推行标准体系后,应对相关人员的标准化知识加强培训,促进标准化服务能力的提升。利用宣传培训,增强服务标准化意识,得到利益相关方的认同与支持,促进标准化工作健康发展。
3.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服务标准化的推行需以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基础。制定、实施以及推广行政服务标准离不开具备充足业务知识和标准化知识的专业人才。在创建、实施服务标准化过程中,既要坚持“走出去”,即利用多种方式,比如集中培训、实践锻炼、专题教育,建立一支专业人才队伍,参与标准化建设;同时又要坚持“请进来”,即与高校科研部门强强合作,完善行政服务标准化体系。
4.强化服务监督。监督工作有效保障了行政服务标准化的推行。相关部门应如实记录行政服务中的每一环节,通过电子网络实施全程监控;针对群众反映较大的问题,逐一分析,查找责任,及时修改,严厉查处严重影响行政效能与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对办事环境不断优化,使行政服务标准体系得以顺利实施。
结语:综上所述,虽然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已在我国得到大范围的实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暴露出诸多不足。【参考文献】
[1]胡炎平.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
报,2015,01:85-87.
标准信息服务 篇12
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是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面向政府各职能局委办、面向企业和社会, 发挥政府政务服务平台、职能部门业务系统各自优势, 条块结合、联合共建, 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工作协同, 并与相关社会应用系统、各级政务中心等部门相关联的综合性信息化建设工程。该工程将建设以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为信息管理中心, 各局委办和各社会服务机构为业务处理核心, 以企业和社会为服务对象, 实现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体系, 实现跨区、跨机构信息交换、共享以及业务协同的综合与分布式信息与网络化系统[1]。
在这样一个分布式网络环境下, 为实现数据、信息和系统的集成, 实现互联互通并最大限度地进行协同操作, 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标准体系,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果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 政务服务中心的各部门之间、接入单位与其他各服务机构之间的各种系统势必难以兼容互通, 信息资源难以共享, 而且还将浪费大量的资源、经费和时间[2]。
因此, 着力于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抓紧进行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提高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标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互操作, 是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急需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3]。
政务服务信息平台系统经过几年的信息化建设, 特别是部分行政审批系统、叫号服务系统、服务评价系统、数据交换等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 总结了许多经验和成果。这些成果有的以工程标准的形式下发, 有的以项目文件的形式下发。质监、工商、税务和海关等各单位在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项目中也形成了一些积极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下一步开展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整体水平还不高, 难以适应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因此, 必须根据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参照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在遵循已有国家标准的基础上, 结合各政务服务业务特点, 完善规划和设计建设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标准体系, 并逐步建立各类标准和规范, 为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 体系构建目标与作用
2.1 目标
以信息化和标准化理论为指导, 以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对标准化的需求为导向, 参考与借鉴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以及有关信息化的成果和经验, 按照“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互联互通、安全保密”的要求[4], 确定以下建设目标:
(1) 标准体系中应包括确保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现有的、正在制定的和应该制定的各项标准;
(2) 标准体系应由多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子体系构成, 最终达到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分类明确、标准齐全的要求;
(3) 标准体系中应包括标准、与标准直接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技术规定;
(4) 标准体系中还可以包括对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有参考价值的标准。
2.2 作用
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作用体现在:
(1) 科学合理地确立体系标准的类目、内容的需求及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为选用所需标准、掌握标准的现状和发展趋向提供详实的信息, 通过标准体系表, 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全部标准的情况, 能够发现它与国际、国内现状的差距以及短缺程度;
(3) 为政务服务主管部门提供标准化总体框架和发展蓝图, 指明未来标准化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 提供相关规划和计划依据, 避免盲目决策和与实际脱节;
(4) 为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趋向科学化、合理化和实用化打下基础。
3 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成
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标准体系如图1所示, 体系框架由八个子体系构成, 分别是:基础标准、信息资源标准、数据交换标准、业务应用标准、基础应用平台标准、网络标准、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
3.1 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子体系包括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总体性和通用性标准。从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需求看, 它的建设重点是根据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从框架性思路出发, 制定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所涉及的基本术语、主题词表、标准体系表、标准化工作指南等方面的标准, 以保证这一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高效、快速和稳定发展, 减少重复投资和互不兼容。
3.2 信息资源标准
信息资源标准子体系包括电子政务服务信息资源采集、交换、共享等所需的标准。信息资源标准是整个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标准体系中的核心内容。该子体系主要依据信息资源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从政务服务信息资源整体统筹规划出发, 面向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内容, 针对各接入系统各项业务在信息化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 采取统一制定、统一管理的办法, 从而使得各参与单位和相关机构对通用业务管理中的基本数据达成一致理解。
3.3 数据交换标准
主要包括: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涉及的政务服务各业务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业务单位与企业、公众、其他政府部门、行业之间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交换的数据格式标准。其中包括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政务服务平台内部以及政务服务平台与企业、公众、接入平台的政府部门、行业之间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交换的数据格式;以及包括政务服务各业务中所使用的许可证、申请书、登记表等的具体格式标准。
3.4 业务应用标准
业务应用标准子体系是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各类应用系统直接遵循或使用的标准的集合, 包括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各种应用系统所涉及的各类标准, 主要规定各业务系统的基本功能、业务流程、对外接口等内容, 重点支持业务流程的统一和协同工作, 支撑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致性。
3.5 基础应用平台标准
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基础应用平台位于应用层和网络设施层之间, 是一个与网络、应用无关的开放性基础设施, 在整个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总体技术框架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基础应用平台标准约束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所有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建设, 规范不同应用系统开发和接口标准, 并提供安全、可靠、统一的信息交换渠道, 使基于基础应用平台的业务系统能够在统一的环境中运行。
3.6 网络标准
主要解决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中电子政务广域网和各级节点局域网的建设, 以及网络的维护管理问题。它主要包括各种网络的总体规划、拓扑结构、网络设备要求、网络域名规划、网络I P地址分配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3.7 安全标准
主要涵盖为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提供各种安全保障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标准, 其中包括为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的网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系统、备份系统等提供安全保障的各种技术标准, 以及对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的网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系统、备份系统和重大突发事件等进行有效管理, 以达到安全目的的各种管理标准。
3.8 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子体系为整个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提供管理的手段和措施, 是实现科学管理、保证信息系统有效运转的重要保障。它包括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建设、监理、验收等环节需要遵守的标准。
4 各标准子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
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标准体系中的八个子体系并不是孤立的, 体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 基础标准:在标准体系中处于牵头位置, 为其他标准提供一个基础平台和总体指导, 其中包括了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总体规划, 直接决定了其他类标准中所包含的具体标准内容。
(2) 信息资源标准:是整个标准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建设内容。它为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撑, 从而使得不同业务接入单位、不同服务部门对政务服务平台中的基本数据达成一致的理解。
(3) 数据交换标准:数据交换是系统与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重要方式。任何数据交换中的基础数据必须遵循现有的数据标准。因此, 数据交换标准需要来自于信息资源标准的支撑;其次由于各种应用系统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数据交换, 因此在各种系统总体规范中需要引用不同的数据交换标准。
(4) 业务应用标准:是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各类应用系统应遵循标准的集合。如前所述, 业务应用标准需要来自于信息资源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的支撑。因此, 信息资源标准、数据交换标准和业务应用标准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2表示。
(5) 基础应用平台标准、网络标准、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基础应用平台在整个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总体技术框架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网络是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要想实现互联互通, 必须要有网络建设标准的规范和统一;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都是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全面、科学的管理是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和运转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因此, 基础应用平台标准、网络标准、安全标准、管理标准分别为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各类应用系统提供网络基础设施、安全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丁颢, 殷志林.推进电子政务应用提升政府行政能力[J].科学咨询, 2009 (5) :20-24.
[2]李辉.电子政务标准化问题初探[J].标准科学, 2009 (8) :18-22.
[3]孙慈辉.试论我国电子政务的标准化建设[J].科技信息, 2009 (14) :23-26.
【标准信息服务】推荐阅读: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12-12
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服务11-04
QGCX-001.01-2013 信息运维服务组组长岗位工作标准201301205-30
标准信息系统06-04
学校信息标准建设07-23
医院信息标准化06-08
统一信息技术标准06-14
信息安全评估标准研究09-01
信息安全标准化09-04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