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共8篇)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篇1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适用年级:高一
教材特色: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总目标编写教材。教学目标:
按照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本教材之后,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操作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健康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主线:
从教材内容设计结构来看,本册教材由7章组成,每一章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主题。其中第一章是概括性的,为后续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后各章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有侧重地展开的。
体系结构及课时数:
全书课时分配计划如下表所示,大约需要32课时完成。
第一章
第二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三章2课时
第四章第二章
第五章信息获取 第六章
第七章4课时
第八章第三章
第九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5课时
第十章第四章
第十一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第十二章6课时
第十三章第五章
第十四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
第十五章7课时
第十六章第六章
第十七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第十八章6课时
第十九章第七章
第二十章信息资源管理
第二十一章2课时
第二十二章体例风格:
第二十三章本册教材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基础,很好地衔接了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相关教学内容,也为后续各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每章的开头都有简短的前言,概括地表述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关系,有助于学生掌握本章的主旨;每节学习导言包括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和学习目标简述,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索;每一节所展示的资料也贴近日常生活、易于学生理解;正文两旁的注释栏补充了很多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在每章的正文中加入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点的实践活动,在每章的的最后还附有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本章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每一章内容进行巩固。
第二十四章总的说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适应,很好地体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主要特色如下:
1、教材内容和编排合理、科学,重点、难点分布恰当;
2、教材活动设计与选材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实用性强;
3、在实践活动中,很多是以专题形式呈现,通过合作形式培养整体意识和团结意识;
4、内容调理清晰,由浅入深,可操作性强,较好地处理了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5、强调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构建,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与价值观。
各章节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包含“信息及其特征”、“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两节。这一章是高中生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讲,通过介绍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将学生引入奇妙的信息世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求知欲。既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过去,也揭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产生对生活中新技术的信息敏感度,能够紧跟信息化时代潮流。同时,通过一定情境案例展示,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现实应用有所体悟,并且让其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本章的重点是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应实例说出其特征。本章的难点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
第二章“信息获取”,本章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的首要环节,分为四节。第一节“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能有效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同时让学生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意义,学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通过搜索引擎的应用,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学会在网络中高效查找所需信息;第三节“文件的下载”,了解多种文件类型,尝试多途径下载文件,并优化下载方式,提高效率,对文件下载有整体认识;第四节“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通过体验网络数据库,学会选择合适的网络数据库提高信息获取的针对性。
第三、四、五章均为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分别是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多媒体信息加工。其中,多媒体信息加工包括音频、视频、图像三个方面的采集与加工,这部分是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衔接较多的一部分,是初中内容的深化,并且更注重应用性。第三章中信息的编程加工主要依托VB程序进行介绍,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让学生懂得用编程加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客观认识程序设计的本质,消除对编程加工信息的神秘感和畏难心理。其后,通过体验几个智能化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感受人工智能给人类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并了解其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探索新兴科学技术的兴趣。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是人性化信息加工的两类重要应用。“文本信息加工”主要讲了汉字的编码和利用文字处理软件简单加工文本信息的方法;“表格信息加工”讲解了表格数据的简单处理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通过本章的学习,将进一步体验和认识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信息加工的实际价值,特别是如何很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去有效地表达信息。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带领学生体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培养正确信息处理价值观,学会选择恰当的学习处理软件,有效完成信息加工任务,并且能够客观分析和评价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三章的重点是能熟练运用文字、图表、多媒体、程序或智能工具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难点是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适当的加工工具,掌握相应软件的操作技巧。
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集成、发布和交流能力。主要依托个人网站制作这一方式,介绍信息集成和信息发布的过程,学会发布网站、传播信息;利用论坛和QQ等平台讲解信息的交流和意义,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和交流工具,同时强调了信息安全、文明上网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意识,健康负责地使用信息。
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包括“信息资源管理概述”、“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三节。通过体验生活中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学会将一些数字化管理工具应用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对个人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的好习惯。认识数据库管理的优势和基本思想方法,理解信息资源管理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篇2
关键词:咨询设计,能力模型,标准,应用推广
1 研制背景
随着各行业、各领域信息化的深入开展,信息系统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能力显著提升,已经从单纯提供产品和集成方案向提供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转变。一方面,国内企业在咨询设计服务能力上与国际知名企业差距巨大,国内企业需要明确咨询设计服务能力改善提高的途径。另一方面,目前尚未形成客观评价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能力的方法和规范,无法有效满足当前甲方对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的巨大需求。
软件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支持信息技术咨询产业发展。
2 目的及作用
2.1 目的
SJ/T 11565.1-2015《信息技术服务咨询设计第1部分:通用要求》围绕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的技术和管理特点,明确咨询设计服务的能力模型、能力管理过程、要素和咨询规划的参考方法,为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提供评价依据。本标准的颁布有利于规范信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提供与支持,引导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行业的良好发展,促进我国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能力的提升。SJ/T 11565.1-2015 是相关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行业管理办法贯彻实施的支撑,若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冲突,在使用前需解决任何此类冲突。
2.2 作用
当前国内咨询服务没有统一的标准。咨询服务的迅速发展需要对供方的服务内容、服务过程以及服务效果进行规范,同时需方也需要依据作为参考评价和选择供方。
本标准的编制从咨询服务供方的角度出发,根据咨询服务的四要素,即人员、过程、方法、资源,规范供方的服务提供和需方的服务评价,并以咨询服务的实践为基础,参考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相关标准,积极学习、吸收国内外咨询领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本标准适用于计划提供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的组织建立服务能力体系、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供方改进和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需方选择和评价供方、第三方评价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供方。
3 标准的主要内容
3.1 服务范围
本标准所规定的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为包括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规定的6 530小类“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中除“测试评估”外其他部分(以下简称咨询服务)。
3.2 咨询服务能力模型
咨询服务能力模型描述了咨询服务能力的要求、关键要素和能力管理要求。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是咨询服务能力持续改进的管理过程,图1 描述了咨询服务能力模型。
3.3 关键要素
过程、人员、方法和资源是咨询服务能力的关键要素,每个要素通过要求和指标反映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供方能力应具备的条件。模型的各组成要素反映了供方基于资源,组织人员,利用方法,并按照一定的过程为需方提供咨询服务。
4 后续标准编制
SJ/T 11565.1-2015 为该系列标准的第1 部分,提出了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能力模型,规定了提供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应具备的条件和能力要求,其他后续标准将会进一步对咨询设计服务进行说明。SJ/T 11565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的系列标准间的关系如图2 所示。
在SJ/T 11565 中,《第1 部分:通用要求》对咨询设计服务能力模型、能力管理过程和要素等方面进行说明,通过指标衡量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能力,为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供方进行咨询服务时提供指导。《第2 部分:规划设计方法指南》对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中的组成要素、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和过程、关键技术与工具等进行规范和指导;《第3 部分:信息技术服务监理》明确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的一般原则和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各部分、各阶段的监理方法;《第4 部分:数据资源规划》对系统规划设计中数据资源规划方法进行规范;《第5 部分:知识库管理规范》对供方知识库的建设内容、管理和应用进行规范和指导;《第6部分:通用标准库》对标准库的建设内容、范围和管理进行规范和指导。
5 标准应用
5.1 符合性评估
SJ/T 11565.1-2015 符合性评估( 也称咨询设计通用要求符合性评估) 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 以下简称省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并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而开展的评估活动,评估主体为评估机构,评估对象为从事信息技术咨询的组织。预计于2016 年1月在ITSS年会上进行标准的宣贯和解读,并同期在全国各地方开展标准宣贯活动,第三方评估机构于2016 年年初起正式开始受理企业评估。
5.2 培训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篇3
【关键词】课程标准;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155-03
【作者简介】陈玉华,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南通,226007)护理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
课程标准是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它统领课程的管理、评价、督导。为规范课程管理和评价,适应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由江苏省职业教育医药卫生类教科研中心组牵头组织制定了中等职业教育四年制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等核心课程的课标,现就“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介绍如下。
一、课标特色解读
(一)突出职业精神、职业素质的培养
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不仅要传授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学生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在该课标中,无论是设计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还是实施建议,任何一个环节无不渗透了这个理念。这是职业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临床岗位的要求。
(二)满足岗位需求,改革教学内容
笔者在临床调研反馈中了解到,PDA扫描、HIS系统、电子病历等设备在二级以上医院已广泛使用,但调查以往的“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均没有提到这部分内容,课堂上教师即使讲到也是一带而过,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为了让学生能更快适应临床需要,此次课标制定增加了这部分内容。“标准预防”这部分内容一般放在护理入门中,或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而我们查看中等职业教育四年制护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发现,护理入门中并没有这部分内容,也没有设置与其相关的选修课程。而这部分内容是针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风险分析,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供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技术和信息,以便正确地预防和治疗职业伤害,对学生形成职业安全意识很重要,因此增加了这两项内容。
(三)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就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健康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课程设计时贯穿了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力求做到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一是重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二是重视学生学习经验及临床实践,加强过程性、情境性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三是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获取新知、学会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四是重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
(四)进行情境教学,教学与临床“零距离”
课程设计时重视“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真实或模拟工作环境为依托,以完整的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注意通过校企合作、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给学生创设情境平台,在仿真环境、临床环境中开展情境化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学与临床“零距离”,帮助护生在校期间及早进行岗位体验,打破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实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设计理念,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二、课标解析
(一)课标开发依据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的开发是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主要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四年制护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江苏省中职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开发指南》和护理专业岗位需求调研报告,同时参考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制而成。同时,四年制中等职业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的格式是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医药卫生类教科研中心组关于课程标准的编制要求确定,包括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编写说明。
(二)课程性质
“基础护理技术”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在学习医学基础和护理入门课程基础上开设的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按照规范的护理程序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治疗需求,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为后续临床护理课程学习、取得国家执业护士资格及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培养学生从事基础护理工作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基础护理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首先,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围绕基础护理工作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确定课程目标。其次,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护理职业岗位需求,结合国家执业资格考试要求,以及护理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本课程教学内容。最后,根据护理岗位要求确定教学模块,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认识医院—懂得生活护理—实施各项治疗—观察抢救记录”的基础护理技能形成过程为路径,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教学设计,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在传授护理学基本知识和技术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基础护理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应具备以下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能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实施出入院、卧位与安全、清洁卫生、饮食与排泄、药物治疗等日常护理,正确、规范地为患者实施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能重视医院环境对患者健康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创设适宜患者的环境;能对危重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能运用人际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实施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时,具有基本的医学伦理和法律知识,具有规范的护理操作习惯、评判性思维和执业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高度负责、严谨求实的职业操守和慎独修养;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共17个模块、54个单元,教学时数为181学时,安排在第四、五学期。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及基础护理技能形成过程循序渐进安排的这17个模块,是学生走上临床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也是学生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54个单元中,每个教学单元包含3~5个教学内容,由易到难,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教学内容根据临床反馈增加了PDA扫描、HIS系统、电子病历、职业暴露、标准预防等内容。对每项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医药卫生类教科研中心组意见以必须、充分、够用、可测为原则,采取用行为动词陈述的方法(行为动词有陈述、解释、区别、汇总、学会、应用等)。利用行为动词从认知性、技能性和体验性三个维度,从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可测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行为动词明确自己的学习要求。
三、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从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处理、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生成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提出。一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实行“做中学、做中教”。二要突出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围绕临床护理工作内容和任务进行教学设计,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景化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三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互补融合,以讲授法帮助学生理清概念和原理,以实物演示、参观学习、设计案例、角色扮演、虚拟仿真实训、操作练习等方法启发学生开展讨论、教学探究。结合实物图片、操作视频、三维动画等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四要在进行操作示范时强调和重视护理操作原则的应用,基于案例分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无菌原则、查对制度、节力原则、护患沟通融入规范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归纳,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有效实现知识的迁移。五要将各项护理技术的操作规范、患者安全、患者隐私保护、人文关怀等内容融入相应教学活动中,体验并内化护士职业的责任、情感,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素养。
(二)评价建议
评价建议从评价基本理念、评价方式方法、评价实施过程及结果几个方面提出,从多元智能学生观出发,做到多元、多面、多层,全方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建议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其次要合理选择口试、笔试、在线答题、模拟操作、技能展示、技能竞赛和综合实训等评价方式,积极发挥教师、学生、临床护理专家等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作用。在关注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职业态度、职业情感形成与发展的评价,将护理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目标元素渗透到知识和技能考核过程中。最后,评价结果要及时、客观地向学生反馈,师生共同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建议
课程资源从人、物、环境及生成性几个方面考虑,以便使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化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定期参加临床护理实践和专业培训,熟知临床基础护理标准,为教学实施和教学创新提供知识和技能基础。并按照《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配齐教学设备,利用临床实训基地,为学生参观、见习、实习提供场所。同时以临床工作中的生成性资源为蓝本,开发微电影、教学录像等电子辅助课程资源,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篇4
通过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课程让我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和对教育对象的教育方式。对现代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们教育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仅仅停留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使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现代教育环境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在本次学习中我收获颇多。在本次培中希望自己要提高的与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信息化教学环境”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信息技术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做一名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
二、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的专业素养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现代信息化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并且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篇5
通过培训学习我对新课标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使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能够识别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打字任务或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操作常用输入、输出设备。能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二、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通过身边的事例或观看案例,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在获取、加工、存储、表达和交流信息方面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加工器官的延伸,形成乐于学习、勤于操作、敢于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树立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并且能够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用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向导和约束。
三、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和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四、学会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和软件,展开写作、绘画等活动,制作电脑作品。
五、学会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运用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
备考资料 历年真题 考试心得 模拟试题
式,灵活地表达想法、创意和研究结果。
六、学会运用常用远程通讯工具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篇6
一、选择题(每题 2 2 分,共 0 20 分)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
D
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
A、创造性
B、拓展性、C、基础性
D D、实践性 2、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C、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A、加工
B、传输
C C 处理
D 破译 3、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鼓励 B的活动为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
A、单学科、B B、跨学科
C、多学科
D、双学科 4、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更自主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其年龄的信息技术 C。
A A、核心概念 B、基础知识
C、基本概念 D、重点内容 5、初中信息要学会使用
C 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支持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A、文字处理
B、多媒体制作
C C、电子表格
D、图像处理 6、初中学生要学会利用 A
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A A、因特网
B、电脑
C、电视
D、报纸 7、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要遵循“ C
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目标。
A、探究
B、实践
C C、应用
D、拓展 8、.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要根据学习或实践需要,提高使用因特网搜索、浏览和
A 信息的能力。
A A、下载
B、查看
C、发布
D 传递 9、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为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
C
”。
A、复合价值
B、双赢
C C、双价值
D、独立价值
学校
单
位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
学
科_______________ 封 封 线 线 密 密
10、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应以
A 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
A A、兴趣
B、热情
C、爱好
D、意识 二、判断题(每题 2 2 分,共 1 10 0 分)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对)
2、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对)
3、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对)
4、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师在内容选择、难度设置上无须考虑本地设备、师资及学生的现状。(错)
5、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标准规定在具备网络的学校中,学生应熟悉局域网的常用功能。(对)
三、填空题(每空 1 1 分,共 5 25 分)
1、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
基础性内容
和
扩展性内容。
2、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活动选题除了体现课程整合外,鼓励
多样化
的选题。
3、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允许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鼓励学生将学到的 信息技术技能
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学习中。
4、信息技术具有作为
学习对象
与
学习工具
的双重价值。
5、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
信息技术
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 技术创新
意识。
6、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 ”。
7、信息技术教育要让学生在“
玩 中学”、“
做
中学”。
8、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中的基础性内容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和
综合实践 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是 必修
内容。
9、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要使学生提高判断和使用 健康
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
10、设计和制作机器人,以机器人为载体,体验并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该部分内容为
选修。
11、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
68)学时,建议 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12、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和()或实践活动为主。
13、教学评价必须以()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和()有利的原则进行。
14、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15、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协作学习等,各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特点选择使用。
四、简答题((每题 5 5 分,共 5 25 分))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3、如何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
4、简述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5、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大学科,既有独立性,又必须与其他课程整合,这才能体现信息技术的活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更深入的实践,在做好基本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学科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当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针对学生平时的各科进度,信息技术教师应有目的的选择一些趣味性强、与各学科知识相关的内容,设置几个任务,由学生自主学习,最终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扩充自己的资源库。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功用,为教育教学服务。
结合以上案例,简析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为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
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学习中。以此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价值的理解,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篇7
外在价值:信息技术课在江苏省各中小学已经开展了十几年的教学,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及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特网的兴起掀起了学习方式的革命, 学习者不仅仅在课堂上学到知识, 更几乎是随时、随地的都可以接受信息, 学得新知。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 如果学生没有辨别信息、把握信息的能力, 没有紧跟时代的意识, 不会随机的获取知识, 学生的成长将时时受阻, 举步维艰。而解决这一问题, 正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外在价值所在。
内在价值:作为学生的青少年群体, 在接受新鲜事物方面, 总是比成年人来的更快、把握的更准确、理解的更到位。比如成人拿到一部智能化手机, 往往要对照说明书, 研究上好长时间, 甚至是用个一年半载也没有完全弄清楚它的功能及用法, 而同样的机器到了学生手里, 学生随便的把弄上一会, 就能得心应手的把玩起来。究其原因, 在于, 现在的智能化设备往往可以归纳为文件的菜单式管理, 智能化手机可以是桌面菜单和文件菜单的结合, 学生对于文件的管理是没有任何的障碍的, 是无师自通的。
二、信息技术课的课程思想及课程思想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的课程思想之后, 我认为其中的两条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着非常巨大的指导作用。
1. 梳理课程内容, 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树形知识结构
我们的教学过程是有着理论依据的, 就是通过课程内容的梳理, 呈现知识的树状结构, 而同一棵树上的枝桠是有着相通脉理的, 在教学过程中, 运用树状结构, 实施教学, 对于一线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讲搜索引擎的时候, 我们一般都是直接切入主题, 讲解关键字搜索和目录索引搜索引擎, 用心的老师也只是在课题引入上下点功夫, 使讲解不那么生硬。学习了课程思想的树形结构知识后, 对搜索知识进行整理, 归纳, 形成一棵搜索树, 从树根讲起, “搜索——字符串的匹配”, 一针见血, 简明扼要。先讲本地搜索, 如Word文档中, 搜索一串特定的文字;我的电脑中查找带有某一字段的文件等;再讲异地搜索, 网站的站内搜索;最后讲搜索引擎, 同时比较不同方法的相同之处, 从而可以由浅入深, 从简单到复杂, 步步推进, 水到渠成的达到教学效果。
2. 有故事化径迹可循, 使学习简洁生动
所谓故事化的径迹, 就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技术思想的径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不断的归纳小结, 积累经验, 提高认识, 将信息技术教学不断向前推进。
比如在初中二年级讲解Flash动画制作的过程中, 时间轴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也是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的概念, 在时间轴上, 不同的角色先后出现的顺序、不同图层内容的重叠、不同场景的交替演绎了完整的动画内容。那么, 回顾以前学习的知识, 从图层到多媒体, 哪些工具软件中含有“图层”的概念?大家学习过的内容中, 从Word、PPT、到PS等, 图层是贯穿始终的概念, 教学上应该是连续的。上升到多媒体加工领域的时间轴、场景等, 使学生的学习更简洁生动。
三、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安排凸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课课程基本性质在于基础性、技术性、综合性和发展性。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设置上包含了基础知识和拓展内容。在教学侧重点上, 要侧重于拓展部分的内容。体现信息时代的特点。
初一年级的信息与信息技术章节, 增加了最新的二维码知识;管理计算机章节, 用信息安全替代了原来的计算机病毒部分;数据统计部分增加了数据挖掘;音视频处理简化了声音和视频获取的途径, 以图说明, 增加了视频的拍摄和技巧, 信息创造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建议增加微信、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应用, 凸显了信息教材的时代感。
初二年级第8章前部简化, 删除了3D字, 网上获取动画部分;形态动画在前, 动画补间在后, 对调了, 使旋转的风车例子连在一起, 完整性强一些;动画部分, 最后修改主题活动的例子——龟兔赛跑, 更有趣味。
初中三年级安排了最新的机器人和物联网知识。机器人部分修改不多, 由于机器人的单片机型号和软件版本有变化, 所以插图和部分操作有变化;第1章增加了3D打印机、第2章考虑到物联网对传感器的介绍, 所以简化了各种常见传感器。
四、信息技术课的教法探讨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教学的核心问题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学习。传统的比较成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教学演示法等在这里我们不讲了, 我们主要提及一下以下方式的运用:
善用比喻, 讲解知识。比如在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讲解中, 将信息技术的革命比作孩子出生后的五次重大转变, 学习语言、使用文字、学习资料的复印、通讯设备的配备, 互联网的应用, 简单易懂, 学生听一遍基本上就可以复述了, 学习非常轻松、自如。
参与游戏, 体验知识。比如在讲解信息的特征时, 我让学生传递特定的信息, 同时要求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 让学生体验信息的依附性、传递性、存储性、共享性、失真性等特性。
模拟实验, 体验知识。在机器人教学过程中,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 不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到机器人, 而又想让学生了解机器人, 学习前言的科技知识, 于是我们采用实验模拟法, 教师做好机器人运行的平台, 让学生在电脑上体验机器人的魅力。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以对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佳效果为准, 而且往往一节课上是多种方法的并行使用。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学生打好基础, 帮学生找到学习的切入点,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使学生学会学习, 主动学习, 乐于学习。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2103年修订) , 苏教基﹝2013﹞5号.
[2]张长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S1) .
[3]段艳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2012.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篇8
【关键词】江苏中职;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课程标准解读;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80-04
【作者简介】葛鸿鹄,江苏省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215228)纺织服装部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艺术设计。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与课改创建相结合,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探讨课程开发程序、策略与方法,着力解决本专业培养目标模糊、课程结构老化、课程内容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差等重要问题,建构新的课程评价方法等为中心任务。从接受任务起,我们就成立了江苏省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小组,在这个小组中,有专业负责人和企业相关的行业专家,以及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学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小组首先对中职的纺织技术及营销进行专业剖析,明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熟练从事纺织品工艺设计、纺织品质量检测与贸易、纺织设备维护和生产操作的技术工人。
一、通过对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的剖析,确定四门基础平台课程的任务和地位
江苏省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的基础平台课程是五门,我们从中选择了“纺织材料基础”“织物结构与设计”“织造基础”“染整概论”四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有一定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进行课程标准的开发。
“纺织材料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掌握纺织材料的性能是学习和运用纺织技术的基础,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纺织材料识别和测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织物结构与设计”“织造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这里我们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强调的是掌握对常用纺织材料“识别”和“测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织物结构与设计”这门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织物结构和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织造基础”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并指出其前导课程是“纺织材料基础”,后续课程是“织造基础”。“织造基础”是针对纺织品生产的专业技能课,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机织生产的认知能力、机织产品工艺设计的应用能力,为后续纺织工艺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染整概论”是在“纺织材料基础”“织造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纺织品染整工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胜任染整工作岗位职业要求奠定基础。
二、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要求确定课程设计的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指对一门课程的内容选择和内容组织的总体谋划。本专业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为: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突出本专业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纺织行业的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坚持知行合一,做中学、做中教,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叙述各课程设计的思路。
1.课程目标确定的基本依据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是通过对各课程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以及对应的职业岗位和技能要求,对接相应职业资格标准,遵循基础性原则,结合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确定四门课程教学内容。
3.对四门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关系及编排。在这里我们考虑的是在课程目标指导下,怎样遵循现代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学习习惯,怎样紧贴纺织行业的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和将来的职业发展,精选、提炼课程内容,尤其是处理好模块总量以及模块之间的结构以及衔接关系、纵横协调;如何实现单元之间的梯度结构关系和教学推进关系,显示模块和单元的双重并行和教学匹配,经过权衡后,作出思路性的、高度概括的简要说明或路径指引。
三、通过共同探讨确定本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重点推敲了专业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关于核心素养的问题,我们学习了教育部2015年出台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其中指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于纺织专业的核心素养,我们通过组织学校的校企合作单位的技术能手和车间班组长,以及专业的专家委员会一起进行座谈和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对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的职业素养和岗位需求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达成对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核心素养的理解。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也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我们认为中职的“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总的核心素养应包括:热爱纺织行业,有为纺织事业的发展贡献的精神;求上进,讲团结,讲科学,动脑筋;掌握相应的岗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具备动手实践能力;有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进一步深化学习的兴趣。
在江苏省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其称为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又分为行业的通用能力、职业的特定能力和跨行业职业能力,由此提出四门核心平台课程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应该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实践素养、发展素养、安全素养和职业素养。
比如,“纺织材料基础”中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表述是:1.熟悉纺织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特点。2.能辨识纺织材料的种类,能够鉴别常用的纺织纤维,能熟练计算与换算纤维、纱线、织物的有关指标。3.能规范使用纺织测试仪器测试常见纺织材料的基本结构和性能。4.能独立思考、获取相关信息,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具备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求精精神。我们认为熟悉纺织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是必备的知识点,辨识和鉴别常用纺织材料是学生必备的技能点,这是这门课程的核心所在。
“织物结构与设计”的核心是掌握织物组织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织物组织图的绘制,熟悉三大基本组织(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的形成与特征,能辨认和描述变化组织、复杂组织,能仿制织物组织结构,能初步组织应用织物与创新设计。
“织造基础”的核心是掌握织造生产的典型工艺流程,了解机织生产典型工序工艺参数,能规范操作织造生产的典型加工设备。
“染整概论”这门课程的名称其实是有争议的,因为概论的提法在中职教育体系中不太恰当,理论化的程度比较高,但在江苏省人才培养方案中是这样命名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只是将其作为名称。实际上课程性质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对染整四大工序的了解:在练漂工艺上是掌握织物练漂后各项性能指标检测,在染色工艺上是知道染色方法及工艺要求,掌握染色后织物疵点种类以及色牢度及检测和评级方法,在印花工艺上是了解印花工艺及要求。
四、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反复推敲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课程内容上我们主要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和要求,以模块化、项目化的形式,突出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内容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又恰当地考虑到节能环保、产业升级等时代元素。在文献的引用上对其相似度作了认真而严肃的检查,相应的课程内容相对独立,我们强调的是专业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又把在“十二五”期间的规划教材和这次课程标准的制定结合起来,通过制定课程标准来丰富校本教材和规划教材的内容。
“纺织材料”这门课,主要分成七大模块二十五个单元,把熟悉纺织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特点、辨识纺织材料的种类、鉴别常用的纺织纤维作为该专业的基本知识点,把能规范使用纺织测试仪器测试常见纺织材料的基本结构和性能作为该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内容上,从纺织纤维类型、性能和基本结构入手,了解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从而鉴别纺织材料,达到会检测纺织材料的目的,使毕业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胜任相应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各个单元的内容与要求中,主要考虑中职生的特点和将来的工作岗位的需求,用“掌握”“理解”“了解”“认识”“熟悉”“能”“会”等词语来划分学生的学习程度。
“织物结构与设计”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的是对织物结构的认识,特别是常见的三原组织是纺织面料中的基础,而变化组织和联合组织等是在其基础上的变化和复杂化,以期丰富面料的组织变化。所以,我们在教学要求上是熟悉基本组织(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的形成与特征,能辨认和描述变化组织、复杂组织的形成与特征,掌握织物上机操作的过程与内容,具有初步组织应用织物与创新设计的能力。
“织造基础”这门课是以纺织面料生产的流程为主线,强调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与纬纱准备工艺,在织造上既照顾传统的有梭织机生产与工艺,又兼顾现代的剑杆、喷气、喷水的生产工艺和要求,最后还带有下机织物的整理与工艺要求,使我们的学生能充分地掌握织造生产的典型工艺流程及相关专业技能,能规范操作织造生产的典型加工设备。在参考课时的分配上也有所侧重,传统的“有梭织机”只安排18课时,“现代织机”安排96课时,也有专家提出把“有梭织机”这部分去掉,但考虑到有梭织机是织造的基础,现代织机是在有梭织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生起初学习的“小样机织造”还是“有梭织机”的原理,所以我们的意见是保留其内容但减少1/4的课时。
“染整概论”这门课强调的是掌握纺织品染整工艺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常用染料的性能,会运用染整的四大工序对纺织品进行处理。特别在练漂上,我们列举了棉织物、苎麻、羊毛、丝织物、化学纤维织物等常见织物的练漂技术要求与工艺,强调染色的基本知识与工艺要求,熟悉四种印花工艺和特点,了解常用五种印花设备和特点,掌握一般织物印花工艺,在整理上突出手感整理、定型整理、外观整理和功能性整理,了解轧光、轧纹、电光、增白整理的加工效果和工艺过程。
五、灵活运用实施建议,讲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信息化的运用
第一,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能力为本位,推行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倡导“做中学、做中教”。同时要求任课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
在“纺织材料基础”的课程教学中,要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要保证实训教学开设的比重,在实训中让学生了解和学会常用的纺织材料的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在操作上宜采用教师示范、分组操作的方法,在先行示范的过程中,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准确规范,学生在训练时,教师要适时、恰当地点评学生的动作和方法。在“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像上机图的绘制内容,本身其理论和实践的成分都有,如果能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理论化的知识在上机图上呈现,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尽可能在小样机房、分析实验室内选用生产中各类典型织物组织教学,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生产环境、工作环境,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应注重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在“织造基础”的教学建议上,提出强化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调与织造挡车工国家职业标准、岗位工作要求的对接,倡导“做中学、做中教”。在“染整概论”课程教学中,由于染整行业的特殊性,所以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结合染整产业发展趋势,贯穿染整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新理念,让学生全程参与计划、预处理、染色(或印花)、后整理等整个过程。高温高压的环境对教学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特别强调将操作规范、设备保养、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等内容融入相应教学任务和活动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
第二,在评价建议上注重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在“染整概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类织物染整工艺目的、作用及染整助剂作用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可以通过笔试方式评价;对各类织物染色、印花等工艺可通过打小样进行实践性评价;对各模块的综合实训,可以设计评分表和项目综合评价表综合考评学生的技能素养。项目评价表应包含学习习惯与小样加工质量、理论与技能、工作态度与行为习惯、团队合作、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等评价指标。在“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教学中,各类织物设计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可通过笔试评价,各单项技能可依照技能成长形成不同阶段的评价结果,综合类实训内容可设计综合评价表全面考评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在“织造基础”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笔试、竞赛和综合实践等评价方式。要设计好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纬纱准备工艺、有梭织机、剑杆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片梭织机、下机整理等内容的指向性鲜明的专项评价表。在“纺织材料基础”课程教学中,合理选择口试、笔试、竞赛、成果展示和综合实践等评价方式。要设计材料分类、性能测试、结构特征分析等内容的专项评价表。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专业能力的获得情况,还要关注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创新意识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表现。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试题08-19
上海市教师信息化工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答案07-06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10-30
大学信息技术课程11-10
信息技术微型课程11-27
信息技术课程情况10-01
统一信息技术标准06-14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观07-17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特点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