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2024-07-04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精选12篇)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篇1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工作,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早已进入了学生的课堂, 但有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 但课本上的知识却并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 他们更喜欢的是完成教学任务之后的自由操作时间。当老师要求他们完成学习任务时, 他们会问:“老师, 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啊?考试会考吗?”的确, 作为一个目前以文化课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学生, 他们似乎没有感觉到信息技术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而毕业以后的学生, 碰见我的时候常常会说:“老师, 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信息技术, 现在单位用的就是你当时教我们的知识, 我都忘光了。”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其实, 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如何操作计算机,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 让他们掌握信息技术技能, 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那么, 究竟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呢?

1.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原本单一的教学变得更形象、有趣、直观, 也扩大了教师的知识视野, 使我们不再是仅仅依赖课本进行教学的“井底之蛙”。然而要想上好一节多媒体教学课, 需要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庞大的备课压力, 常常压得老师喘不过气来。同时作为农村学校, 让学生们自己搜索资料是不现实的, 如果我们巧妙地将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整合, 将权利下放给学生, 引导他们变被动为主动, 利用信息技术课搜集资料、整合知识, 在课堂上交流、分享, 老师只作为引导者、合作者, 这恰恰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相一致, 我想这样的教学效果岂不是更胜一筹?

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应该主动与其他科任老师沟通、探讨, 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科教学内容相整合。例如, 某班语文教学中有一篇关于中国民俗的课程, 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就是通过网络搜集关于陕西民俗的资料。在信息技术课上, 学生问我:“老师, 我怎么在网上搜资料呢?”我告诉学生:“今天我们正好要学习的就是搜索引擎。”带着任务驱动, 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们使用网络, 搜到了“陕西八大怪”, 了解了“升仙台”的传说, 知道了家乡的小吃是多么的受欢迎, 燃起了作为桔乡人的骄傲……在老师的引导下, 孩子们一边兴奋地告诉老师搜索的结果, 一边相互探讨帮助, 一边又急速地记录着。孩子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 既了解了世界, 又掌握了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还提高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平台, 就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课的优势, 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将新课改精神落到了实处, 同时, 也实现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目的, 让学生掌握了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将信息技术课堂任务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

在谈到如何上好信息课的时候, 大家会提起一个方法, 那就是任务驱动法, 那么究竟如何运用好任务驱动法呢?我想任务的内容就需要我们动动脑筋了。

比如, 刚入学的新生, 大家相互还不太了解, 每位同学是否愿意做一份个人简介来介绍一下自己呢?刚刚举行了运动会, 有很多精彩的照片, 同学们想不想把这些做成一个电子相册呢?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校园, 同学们能不能把我们每天的生活记录下来, 做成一本校园电子期刊呢?做期刊时, 可以把同学们划分为小组, 有拍照的、有搜集文章的、有制作的, 通过齐心协力来完成任务, 似乎更有成就感。

3. 不断创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景创设是一个好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想要吸引学生, 必须有个能吸引学生的情景。教师要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创设良好的氛围情景, 往往更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学生更愿意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2) 采用分步、分组教学法, 以帮带的形式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 动手能力也有差别。采用分步、分组来开展教学活动, 不失为个好办法。在任务的布置上可分为三个层次, 由易入难, 这样既不会让学生因为任务太难而放弃, 也不会让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因为任务太简单, 过早完成而出现空闲时间。同时, 划分小组时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均匀分配, 组长负责本组各项学习活动的组织、帮带等, 在考核时, 以小组完成任务情况为依据, 促进小组间的合作和帮带。

(3) 及时进行作品展示, 适当给予表扬和鼓励,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孩子最需要的是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一个小小的赞美, 是对他们成绩的认可, 也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在信息化的时代里, 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 我们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不仅自己要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 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篇2

过去的评价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学生获得答案的过程却无从体现,导致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轻视,限制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深刻体验,进而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要合理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以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和产生的成果作为评价依据,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激励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全面评估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信息素养。下面就问卷评价法、电子作品评价法、QQ交流评价法等进行探讨。

一、问卷评价法

问卷评价法法是指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将知识点设计一套测评题,题型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操作题等,通过学生答题进行测评,并将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共同分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实时性,具有提高教学效率、节约资源、方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巩固运用。但这种问卷的评价方法只适合对信息技术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测评。

二、电子作品评价法

电子作品评价法是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作品创作,比如学习了《用电脑画图》后,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创作一幅美丽的图画,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生作品主要是指学生在一个板块结束时完成的作业,如制作电子报刊、成绩统计表、多媒体作品等。电子作品的创作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电子作品的评价具有很强的主观评价性质,它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及应用情况。学生完成并上交作品后,教师和学生根据制定的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评价的核心主体,可以是自评、小组之间互评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要求。

三、QQ交流评价法

空间交流评价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成功的经验、遇

到的困难以及完成的作品发布到自己的QQ空间,班上的每个人都能看到,然后教师和其他同学根据要求,对其进行探讨、交流和评价,相互介绍学习的成功经验,合作探讨解决遇到的困难,指出作品做得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再由学生进一步完善。如此反复改进完善,学生既学到了知识,熟练了技能,又创作出了更优秀的作品;教师则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心态,从中发现教学的问题,并即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改进教学效果。突出了评价的改进、鼓励和调节的作用。

QQ空间交流评价法,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更重视取得成绩的过程。有助于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督促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并实时监控、管理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四、学生自评、互评法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评价方面,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讲究评价的方式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由教师组织学生自主进行。事前,先就学生评价的意义、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向学生做出说明,提出明确要求。

学生自评以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为主要依据,描述和分析自己在一级指标四个维度的表现,用“★”作为标准,4颗星以上为“优秀”,3颗星为 “良好”,2颗星为“中”,1颗星为“还要加倍努力”。最后写出自己对本章的学习心得,表达自己的感悟,提出自身前进的方向,并为自己在四个维度确定1个分数。

(二)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是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以4~6人为一组,采取任务驱动法,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并对完成作业的小组用一级指标的四个维度进行登记,作为学期总评的依据之一,学生为每一个同学在四个维度确定一个分数。最后由教师计算出平均得分,作为学生互评的最终得分。

学生通过自评及互评,了解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及时改进。

(三)网上互评。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将优秀的作品放到校园网上展示,以提倡全校学生间进行学生自评、互评,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他们继续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改革 篇3

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改革应该从那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我觉得应该从“观念”入手。我们都学过“意识的能动性”,正确的观念才能指引一个人走向正确的方向。所以作为老师,我认为我们应该首先改变传统观念。以前别说学生,就连我们老师都认为高考不考信息技术,所以信息技术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如果老师的观念都错了,就好像一个汽车没有了方向盘,怎么来指引学生朝正确的方向把信息技术这门课学好呢?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首先改变传统观念,让自己和学生都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更是让他们面对未来机遇与挑战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信息技术课程改革重要性的新观念。

再者,老师授课方式的改变也是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的重中之重。传统授课方式主要以你讲我听,老师占主动,学生占被动这种模式为主。也就是说,以前上课时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在上面操作,学生就在下面比葫芦画瓢似的模仿。这种授课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这种传统授课方式。现在新的授课模式是学生占主动,师生共同参与的讲课模式。在老师的带领和号召下,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辅导、讲授为辅的授课模式。并且,我们可以将一个班分为几个组,并给每个组选出一个小组长,一有问题就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小组长正带领着组员学习,老师在各组之间转悠,不时地对学生进行指点,大家学习检测之后,会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共同的交流后得到解答,不仅缩短了缩短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使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这种授课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变得很主动地学习,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而且,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认为,信息技术课改还应从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入手。怎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每节课开始的时候,我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是很重要的。信息技术课改之后,老师在每节课上课的时候总是拿生动、形象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有一次,在让学生对word进行初步学习时,我拿出了一个事先制作好的word电子报刊用幻灯片展示给学生看。这个电子报刊马上就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而且他们很想知道并学会这个电子报刊是怎么做的。然后,我告诉他们要想学会制作电子报刊,应该把word学好并熟练掌握这个软件的使用,所以首先他们要“word的初步认识”把这节课上好。于是他们就一个个精神抖擞地跟我开始了学习word的精彩之旅。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

其次,我认为信息技术课改还应该给学生提供开方式的学习环境。以前上信息课时,学生电脑是禁止联网的。目的就是不想让学生上网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想让他们专心学习,但是效果往往事与愿违。还是有很多学生上课打游戏,甚至把一些东西拷到电脑上看电影。不让学生上网的目的和出发点是好的,也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道路同时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实施信息技术课改之后,学生电脑可以联网了,学生上课时不懂的信息技术专业名词可以上网查查;也可以上网找一个漂亮的图片把它插进word里面;还可以找一个漂亮的图片把它作为Frontpage的背景等等。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而且学生的操作技能更加熟练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变宽了。而且,上课打游戏的人也大大减少了,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学习电脑技能。所以说,给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也是信息课改的重要内容。

最后,我认为信息技术课改应该从增强学生自信心入手。增强学生自信心首先应鼓励学生勤动手,多操作。这样他们慢慢地熟练了,也就自然有自信了。增强学生自信心还应该建立良好的奖励和鼓励方式。对于做的好的同学我们应该及时给予夸奖,把他的作品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大家学习。对于做的差的我们应该给予适当的批评和鼓励,鼓励他们下次做好。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才能把信息技术学好。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的实施 篇4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有效教学

在各学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学生主体的差异性一直都存在并逐渐放大, 到高中阶段, 这一差异则更加突出。面对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存在的如此大的差异, 实施分层教学显然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根据学习主体不同层次的差异, 采取不同措施, 让每个层次上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线上发展和提高。

那么,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分层教学如何实施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分析班级现状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 首先要对执教的班级状况有相当的了解, 能够知道该班级信息技术学科学生主体的层次分布, 这是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

教者可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水平和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 将其分为三组:A组为基础组, B组为提高组, C组为优秀组。开学最初一段时间内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可凭此展开, 但切忌以一个固定的分层模式在班级中实施教育教学工作, 要以动态的管理模式开展分层教学。

●动态分层

分层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是动态的管理模式, 不能总是以一个固定的分层模式在班级中实施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要适时地了解学生主体的学习现状, 及时调整学生主体的分层状况, 形成良性的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了如指掌。例如, 当我们在接手一个新的教学班时, 可初步确立一个分层模式为A、B、C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内的成员应当是互有流动的, 动态分层的管理模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了教学之中, 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 因而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较快。

●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 在于设置学生主体各个层次的任务目标, 以便教学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都能够实现。也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只停留在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上, 应该是激发和启动学生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 完成相对于其现有的知识水平而言达到更高一个层次的知识水平。

确定分层次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 使目标的分层次与不同层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 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有力所能及的任务目标。例如, 《文字及其处理技术》这节内容主要分两部分:体验文字处理技术和汉字的编码。前者“体验文字处理技术”涉及的内容是在文化层面上文字本身的发展历史, 要求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要达到“了解汉字的起源及其无穷魅力, 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学目标, 后者“汉字的编码”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这里的设计为分层实施教学目标, 对于学习基础组的学生, 只需将教学内容推进到教学大纲要求达到的“了解汉字的编码方式”目标;但对于特长生, 则由教师引导、组织他们通过推理分析的方法将点阵字型、字模的概念、常见字模类型的存放字节数等内容分析透彻。实践证明, 这样的一个目标设计, 不仅使得特长生能“吃得好”, 同时也让普通生在有信心达到既定目标后, 更有向高一级目标进取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分层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 具体实施时, 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控制能力,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以教师讲授或模仿性学习为主, 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 给其提出较高层次的任务目标后, 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方法, 教师并不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 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例如, 在讲授《文字及其处理技术》一课时,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地方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1) 在机房上课, 利用教师机上的双向广播系统软件, 可分别选择各层次学生的电脑广播教学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 相比较于其他学科, 这是信息技术课堂能够在教学方法上实施分层教学的一个先天优势。

(2) 在教学活动中解决“汉字的编码”这一教学难点时, 笔者设计为将这个难点分解为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为什么要编码”和“怎么样编码”, 基于教学广播软件的优势, 将“为什么要编码”的问题发送给基础组的学生去解决, 而“怎么样编码”的问题则发给提高组和优秀组的学生去探究, 最终让他们的代表将各自总结出的想法和答案在全班公布, 这个安排使得一个本来让人望而生畏的难题演变成为课堂上一个闪亮的话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智慧的火花在这里得到了碰撞, 课堂效果空前的好。

●课堂练习分层

课堂操作练习是信息技术学科一个重要内容, 有师生共同完成的, 有学生独立完成的, 教师在练习的设计上要分出不同的层次, 使学生的操作练习更具有弹性, 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了”、“吃得好”和“吃得饱”。特别是在习题的难度上要设计出难易程度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分层次练习, 分为基础练习、巩固练习、提高练习,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仍以《文字及其处理技术》一课为例, 在布置“请同学们利用True Type造字程序制造出‘囧’字或其他生僻字, 并在Word文档中输出”的习题时, 笔者作了如下安排:

(1)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每个小组包含全部层面内的学生, 让他们开展互帮互助型的合作学习。

(2) 每个层面的学生得到不一样的任务, 基础组和提高组获得的课堂练习是“模仿教师的操作, 利用True Type造字程序制造出‘囧’字或其他生僻字”;而优秀组得到的是“请利用True Type造字程序制造出‘囧’字或其他生僻字, 并在Word文档中输出”这样的任务。教师选择基础差的学生以教师讲授或模仿性学习为主, 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 教师将任务直接发送给他们, 稍作提示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总结和归纳, 这两个层面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同步进行的。

●学习评价分层

学习评价分层是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落实分层教学模式最易实现的一个环节。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 应当注意如下几个重要内容:

(1) 学习评价应该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评价, 而不是所有的表扬与赞美都落在优秀学生的层面, 所有的批评与指正都落在基础较差的学生层面。

(2) 不以统一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 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公正地获得评价。

(3) 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评价, 可以针对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的大小, 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 这是进行分层次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衡量分层次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篇5

一、信息技术课的课程理念与目标体系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理念

1.满足21世纪社会发展对社会成员的要求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如果信息技术课程不能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与竞争的需要提供支持,就会使学生被信息化社会所淘汰。因为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素养已成为和体现传统文化的“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不可或缺。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缺乏信息素养就相当于信息化社会的新“文盲”。

2.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信息技术课程要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另一方面,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使未来的社会成员具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人的素质不断发展。

3.要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并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在课程设计时应该加强“做中学”、“学中做”等实践环节。信息技术在学校的作用,不应仅局限于教学的媒体和工具,它是新的学习方式的支撑,更是一种新的文化,是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延伸。

4.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与认知发展水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别是信息技术中有关技能的学习更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其他课程比较而言,信息技术课程有更大的主动发挥的余地,而失去了学生的主动性,课程就会死板、枯燥;再有,信息技术课程要体现出不同学段的目标,在内容上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对应。

5.加强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课程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所帮助。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实际有用的,是必不可少的,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信息素养的培育是以下四种途径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即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打下基础;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是主要渠道;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信息素养的培育氛围与环境;社会家庭中的信息教育提供了特色与发扬其特长。如何加强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呢?可以在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等方面加以考虑。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体系

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体系,我们认为可以从目标领域和目标层次两个方面来考虑:

1.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领域

我们考虑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领域分为基础领域、基本领域和发展领域三个层面。

(1)基础领域:掌握信息设备与设施的操作;

(2)基本领域:培养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

(3)发展领域: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实现问题解决。

2.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层次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层次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的上位目标、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等。

(1)信息技术课程的上位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我们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培养采集、加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有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3)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段目标。

我们可以依据信息技术课程的上位目标,结合信息技术课的具体目标和不同学段中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个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

2.能够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感受并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能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5.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6.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7.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

8.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

■ 以学生为中心

■ 操作与基本知识相结合■ 利用信息系统来学习

■ 注意信息素养的全面培育

■ 注重学习强于传授

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原则

1.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2.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3.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4.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5.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教和学都是为了满足学习者学习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个人发展的需要,解决学习者现状与期望之间存在的差距)

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与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之间的区别

■ 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结构

■ 教师是教学系统的中心,教师是主动,教师利用讲解,媒体向学生传授知识。

■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知识灌输对象。

■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

■ 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手段。

■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结构

■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 学生是知识意义建构主动建构者。

■ 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

■ 教学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主动认知工具。

会话、资源、情境、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的四个方面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原则

■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 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 强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 强调对学习环境(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非“教”)

■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法

■ 教学目标分析

■ 分析教学目标,以确定当前必需学习与掌握的知识的“主题”,活动的主题应包含教学目标中所需要的教学内容(知识点)。

■ 不可以用“意义建构”取代“教学目标”,意义建构是围绕着所学知识来进行意义建构的。

■ 情境创设

■ 信息资源设计

■ 教学方法的设计

■ 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 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

■ 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评价设计

■ 教学结构的设计

学习环境的设计

■ 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 ■ 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信息)和学习者学习认知的工具(获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学习空间(教室或虚拟网上学校)。

■ 人际关系包括学生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间的充分的人际交往。

■ 学习的氛围,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 任务情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核心

■ 任务情境是指呈现给学习者的问题解决情境。

■ 任务情境蕴含着等待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智力操作。

■ 任务情境的真实性是指任务情境与知识、技能被应用的实际情境相联系的程度。

■ 情境的创设的方法

■ 教师的范例

■ 两种效果的对比

■ 小故事

■ 真实的事件(学校运动会、班报)

■ 情境创设的形式:

■ 课件、教师的讲、学生的谈、故事等

■ 情境的创设的注意事项

■ 情境要有连续性,最好不要用互不相干的情境应用于各个小任务,这样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

■ 情境的创设应简单而实用,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如:文章的编辑一课,可以采用两篇文章比较,让学生分析哪一篇更好、为什么好,进而教学生如何让文章更漂亮。

■ 导趣要真实可信(昨天老师去抓老鼠)。

■ 导趣不要用对学生无意义的课件或录相(赵本山和宋丹丹的„„没爹没娘说“多利”克隆)

■ 情境的创设要适合儿童生活经验,不切实际的情境使学生养成了说假话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信息资源的设计

■ 教材的使用

■ 课前、课中、课后的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利用教材的能力、会读书的能力,这是一种个人成长过程中基本的学习能力)

■ 与教材相对应的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的准备。

■ 网络资源的准备。

■ 第四册教材的使用,教师应自已利用学校局域网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条件。

■ 农村远教工程中服务器的使用

■ 研究性学习中信息环境(资源)的设计。

教学使用的注意事项 ■ 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由于每个地区的硬件条件的差异,教材的适用性有一定差别,教师应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 信息技术属于理科的范畴,教材的运用上要遵循理科书籍的使用方法,更多是参阅、研读,不能像读语文课文的方式来读信息技术的教材。

■ 信息技术的教学不能用齐读卡片形式(常用工具栏)

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选择

■ 教学的组织策略:

■ 示范— 模仿教学策略(曲线的画法„„ 佳木斯市 田丽燕)

■ 游戏教学策略

■ 任务驱动教学策略

■ 主题性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教学中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

■ 讲授法

■ 演示法(课件演示、教师演示)

■ 讨论法

■ 训练和实践法

■ 合作学习法

■ 示范模仿法(教师或学生模仿演示)

■ 强化法

■ 教学方法

■ 尝试指导学习法:尝试教学中如果学生发生困难,教师应及时指导演示,不能浪费时间。尝试学习法之间,教师一定要做好诊断性的评价。(阿城图形的环绕方式)

■ 迁移学习法:WINDOWS是一个系统的操作软件,很多知识是可以迁移,尝试性的教学手段经常运用。画图与金山画王之间的迁移。

■ 研究性学习法

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 不要用课件来代替教师的讲授演示。“课件的讲解”实际是“电灌”的一种表现,媒体本身缺乏交流的特性,永远也代替不了教师的语言。媒体的演示可以来创设情境,呈现微观和宏观的事物演示。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也易砸自己的脚”多媒体是双刃剑,师生交流不畅,教师的亲和力下降,滋长了教师的依赖性

■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不能以牺牲时间作为代价,从教学设计上看多数没有考虑时间的设计。我们国家学校的条件、人数、资源的缺乏客观地限制了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北京京东学校)

■ 要保证70%以上的时间给学生上机操作,不能创设情境及评价占用总课时30%。

■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品德的教育。

■ 课程整合不能是整景,而应是有效率的整合。

学习的方法策略设计

■ 自主、尝试学习

尝试教学要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尝试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课前要做好前置性评价诊断性评价。

■ 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是保证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要保证,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基础,而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则是为了使学生在个体意义建构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的协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 自主学习

■ 自主学习能力

■ 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

■ 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源的能力

■ 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源的能力

■ 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 支架式教学策略:教学可以创造最邻发展区,教学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最初可以由教师引导,逐渐减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让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登。

■ 抛锚式教学策略(基于真实事件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将问题或真实事件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3)自主学习(案例:《旅游计划我来做》)

■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1)确定主题

(2)创设情境

(3)独立探索,从一个主题的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自主学习。(案例:《保护动物》从不同的角度展开。)

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 合作学习现在几乎成了一种泛式,好像一节课如果没有合作学习就不会体现新课程的思想,往往牵强的合作学习无意义、浪费时间,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 合作学习要与研究的问题密切相关。具有不良知识结构的知识,发散性思维的问题,越是需要合作学习,对不良结构知识可以采用科研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合作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要注意合作中的分工,还要避免学生的包办代替;良性知识结构的知识更适合教师的演示、讲解,二、三人之间的合作学习,这是一种比较浅层次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形式

■ 二人或三人间的知识性的交流学习(学生间语言更有利于知识的传递)

■ 多人间的合作研究性的学习

分组最好要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小组内的合作要有效率,合作要有深度。

■ 角色的分配:

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地能进入角色,深度的思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信息、鉴别信息、组织信息、提炼信息和解决问题。(保护动物:科学小组、社区小组、环境保护研究小组、政策法规小组)

■ 交流:信息技术是以操作为主的学科,但绝不意味着要淡化交流。

■ 师生交流是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应是一个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师的指导、帮助、参与无不有语言的交流。

■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应注重课堂上研究氛围和生生的交流。由于条件不一样,学生的水平不一样,生生间的交流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学生间的演示、互助更有利于沟通和理解。

■ 课业(作品)的评价更充斥着语言的交流,不仅有口头语言的交流,也可以有书面的交流(EMAIL、BBS)。

■ 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性要求学生有语言的交流(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的过程、总结评价都需要语言的交流。)

■ 但交流、讨论一定要有必要性。教师设置的问题是否值得学生去讨论,讨论是否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无效的分组、讨论是浪费学生的生命。

教学结构(模式)的设计

■ 小任务的事件驱动模式:是一种以典型作品设计

(适合用于低年级的学生)(建构主义与行为主义)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主动性还较差,自学能力不强,更需要教师的引导。

■ 学习者起点水平分析

■ 预备能力的分析(可以诊断性评价)

■ 目标技能的分析(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 学习者学习态度分析(观察、会谈等)

■ 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 场依存性—场独立性

■ 沉思型—冲动型

■ 这是为什么高年级与低年级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应有所区别

■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

(适合用于高年级的学生)(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

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自学能力、合作的意识较强,更有主见,这时教师应布置综合性较高的学习任务和活动。

任务驱动教学策略

■ 任务设置的合理、高效而实用,高效而实用的任务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前提。

■ 任务驱动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 教师是任务的提出者,学生的指导者;学生是完成任务的主人。教师的工作是设计好学习的任务支架: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新知的传授、提示点拨和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 学习的任务要有层次

■ 基本任务

■ 提高任务

■ 开放性的任务

(画风筝„„ 鸡西碱场学校? 刘丽莉)

■ 任务一,在画图的时候,有时需要一些图片中的颜色,如何选取呢?(相比较:在颜色盒中选取„„颜色)

■ 任务二,怎样获取在颜料盒中找不到的色彩?(在自定义颜色中寻找找不到的色彩)

■ 任务三,探究教师出示的图画中,天空的云彩和地上的绿草是怎样画出来的。(用喷枪画草地)

■ 任务四,创作一幅画,用画图工具把你设计的风筝画出来,看谁创作的最棒!

可以看出每个小任务解决一个知识点,而且有层次,有内容,有学习的方向。每个问题产生探索的愿望。

■ 任务不太笼统,“怎样把我们的文章变得更漂亮”“为亲人画一幅画”,“做一张有自己特色的幻灯片”,不如做一个例如“元旦贺年卡”等更具体的任务,随意的任务让学生很难去把握,也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深度的思考、深度的思维。

■ 任务又不能太简单化,如“设置字词的红颜色、大小12”作为任务,它是一种学习的目标,任务驱动要有一定的情境,任务所创设的情境有利于学生的深度思维的发展。(不如为古诗配字,加音乐更好)

主题性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 研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生身边的事情或者学生容易工作的问题(科学的饮食\天气\日常学习活动)。

■ 研究的问题也可以是能够引起学生对外面世界和未来生活的好奇与向往的问题(历史\环境)。不要被狭隘的生活教育观所限制。

■ 主题的提出可以是教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们提出。

■ 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可行性(资源的分析和约束条件、学习者能力的分析)

主题化的教学与任务驱动的区别

■ 主题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综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任务驱动是借助事件驱动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 主题教学一般只有一个主题,而任务驱动可以有多个相关的小任务完成■ 主题教学学生主动参与程度更高,对问题思考的更深;而任务驱动的实质是行为主义的成分要更高,学生相对是被动的,跟着老师的设置的任务来学习。

教师的作用

■ 指导者

■ 任务的设置是否合理

■ 情境创设合理、生动而实用

■ 问题的提出是否具有扩展性,能否引起学生的深度的思维

■ 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

■ 帮助者

■ 为学生研究问题提供有用的素材

■ 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引导学生自主而有兴趣的探索

■ 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出谋划策

■ 引领者: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 参与者

■平等地研究

■平等地学习

■平等地活动

■平等地评价

■ 组织者

■ 组织如何学习

■ 组织学习资源:教师组织的学习资源一定要有效,无效的学习资源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影响了教学。

评价要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开展评价

■ 知识与技能目标:信息技术是以操作技能使用为主的学科,重视学生的技能目标培养。

■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任务驱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素养。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鉴别和抵制网络上不健康的东西,利用主题性的具体研究性的问题,开展爱国主义、爱环境、爱家人、爱护动物、爱人类等。

■ 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要以学生的表现性评价、作品评价为主,作品的创作是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的手段。表现性评价目标不能笼统处理,而是应该有非常具体的要求,目标明确。关注学生成就评价时,应尽量体现课程的综合化。

■ 限定性表现性评价:按要求作一个多媒体作品

■ 拓展性表现性评价:用多媒体作一个演示方稿

■ 下达任务之前教师应出示任务评价表,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评价的内容要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 前置性评价(安置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运用(教师更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诊断性的评价,教师更应借此判断采用什么教学的方法及手段)

■ 评价的方式(评价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平台)

■ 作品(电子文稿、电子图画、电子小报、图表、电子文章等形式)

■ BBS(使用熟练了自然就产生的效率)

■ E-MAIL

■ 谈论

■ 电子调查表

■ 电子档案袋

■ 量规表格

■ 综合任务的报告

■ 教材的最后一课可以与期末的评价结合起来进行

评价的注意事项

■ 如何形成作品:信息不等于知识和能力。形成的作品不能简单化,从网上找到的信息不加提炼地、没有深度思索而随意地堆砌信息的作品,不能深刻地解释和阐释所要研究的主题。质量较高的作品一定透视着学生的思想的作品。

■ “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丰富内涵的图画的体验与表现”,这一点可能是所有课程中的共同的难点。是三维目标的具体体现。

■ 不能用教师问学生的操作的方式来评价学习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方式也是一种机械的记忆。我们更提倡导一种有意义的记忆(奥苏贝尔:意义学习的理论),通过任务的完成来达到认识、记忆知识的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6

一、充分理解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意义

信息技术课的教与学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上掌握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如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信息技术课很感兴趣,学得很好,那么他将来就能学好计算机技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准确把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配备有专门设备的教学环境,也就是计算机教室。在讲课的时候,教师不但要讲清楚基本概念,而且还要进行实际操作,所以每一节课都要合理分配理论讲解和上机操作的时间。因为学生是坐在计算机跟前听课,当教师在讲理论知识的时候,一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心思一直放在计算机操作上,不能专心听老师讲课,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在计算机教室里上课,还涉及计算机设备的管理问题、微机房的卫生问题、安全问题等。尤其是设备的管理问题,有些学生,不仅不爱护设备,甚至还故意破坏计算机设备。总的来说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明确分清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主体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主体,是指以教师主导的教学和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学习,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网络人之间相互都可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信息技术课更能发挥分组协作的优势,实现分组教学的意义。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甚至网络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对完善学生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完善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全人格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参与教学活动的个体是自由平等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平等协作的关系,问题的提出和解答都是开放发散的。网络将给予学生完美“地球村”的体验,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信息的广阔与纷繁芜杂,体验到世界文化的广泛与魅力,个人生活、自由的人际交往赋予学生更深妙的知识。信息技术课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特殊性,信息技术课为学生创设了个性发展的社会情境。

四、稳定灵活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去获得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去获取知识。

我上课的教学模式是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为主要结构的教学模式,它既相对稳定又相对灵活。说它相对稳定,是指教学模式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形成,有一定的组织和操作程序,它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样学生会慢慢适应、慢慢接受,找到规律。说它相对灵活,是指人是教学模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学的形式也就灵活多变了。

在通常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或一个生活中的实际现象,提出学习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也会在我的启发下逐步发现问题,我会因势利导要求学生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去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与此同时引导他们拟定完成任务的可行性计划或者实施方案。将问题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利用学习资源借助一定的情境,产生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兴趣,对任务进一步剖析,并从中发现新问题。

由于问题是纷繁复杂的,完成任务所需的新旧知识及其工具也是多样的,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难以找准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和选择适当有用的信息。这时,我会创设任务情境,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参考方法和网上相关资料的位置等,为学生完成任务指点迷津,积极引导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认知水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否具有高度缜密的思维、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巧妙娴熟的问题解决技巧,直接影响到问题能否高质量地解决。“三人行必有我师”,实践证明: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完成任务,将会更好补充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完善他们问题解决的技巧与方法。因此,我们提倡学生分小组共同完成某项既定的任务,让他们通过小组进行协作讨论、共同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及时、耐心、正确地引导学生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并适当对其成果加以点拨,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积累

一般课本上所讲到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普遍存在了。我在信息技术课的理论教学中大多采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使得一些生涩的计算机专用名词,不但不会让学生感到头痛,反而会通过这些对比,加深了的对知识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灵活多样的,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一定积累了更加丰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到用Excel统计数据的时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为例,如何统计考试成绩的总分和平均分以及每门课程的总分和平均分,单科优秀排名等等,通过联系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就会对它感兴趣,就会主动去学、主动去做,甚至还会提出教师也没想到的问题,久而久之也就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搞好信息技术教学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大胆改革,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其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加合理。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教学技能,改革

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为适应时代需要,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 用5~l0年的时间, 在中小学 (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 需要大量高素质师资作保障, 而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着为中小学培养高素质教师的任务。

我校于2003年起开办了计算机教育专业, 特将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列为专业课程之一, 由于该课程形成的历史较短, 相应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善, 教学策略、评价机制也尚不成熟, 使得这门课程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养效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笔者在近几年从事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工作过程中, 对这门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评价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式的改革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高师院校计算机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能向学生提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方面的知识, 是具有教育理论基础和信息技术实践特点的综合性课程。所以, 本课程的教学在注重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 还要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1. 构建全面、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现行《信息技术教学论》教材的版本很多, 但其课程内容体系大同小异。我们在精选教材的基础上, 对《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改造, 基本思路是:理清基本原理, 提高理论水平;强化实践环节, 注重技能训练。重点在使学生形成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理念上下功夫, 在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教学法上下功夫, 在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上下功夫。以基本理论结构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线建构起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内容体系, 它们相互交融, 共同为学生建立现代教育理念、形成教育教学技能、生成教师角色意识奠定基础。在此思想的指导下, 初步确立了本课程内容体系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我们选用的教材是由李艺主编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教材, 由于我校学生就业主要面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所以这部分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和变动, 在最前面补充了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研究目的、对象及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和解决思路, 并将教材前三章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等内容作了大幅度改动 (只选择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关内容, 并将其具体化) ;在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艺术等内容的学习中, 补充大量实例 (观摩教学录像片段) 和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 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并将其合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为后面教学技能的训练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技能

先集体讲授信息技术教案的格式、编写过程及各环节的注意事项, 然后选择一些优秀教案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等) 。向他人学习是学习的开始, 从借鉴他人的经验起航。学生从学习他人教案开始, 既是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学习, 也是对教学实践的训练。接着以作业形式训练学生分析教材和编写教案的能力。

第三部分:课堂教学技能

在本课程教学中, 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 更要重视和突出实际教学技能的训练, 作为一名教师, 其专业技能的核心就是教学技能, 所以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 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 以有效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技能。这部分内容包括3天的中小学见习、校内模拟试讲 (每人分别在教室、多媒体机房至少各1次) 和最后一学期为期1个月的教育实习。

2.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系

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协调一致, 没有教学方式的相应改革上述内容的改革也无法发挥其作用和价值。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 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教师的必要指导和宽松学习环境条件下, 由学生能动地利用多条获取知识的渠道, 自主地、创造性地去主动获取知识。

(1) 基本理论知识部分主要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理论非常丰富, 在讲授信息技术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时, 若不结合实际,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内容空洞而厌学,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部分内容先精心的整理, 再对其核心思想进行讲解, 并列举大量实例组织学生讨论, 为学生提供一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关于这些理论知识的经验交流材料 (如论文、相关论坛中的帖子等) 供学生课外阅读, 使学生能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为教学技能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为了促进学生将教学设计技能向课堂教学技能转化, 组织学生观看优质教学课例 (包括我校往届实习学生、实习学校教师的课堂录像及网上的一些优秀信息技术课例) , 让学生观摩、领会和模仿, 其中也有前面分析讨论过的教案所对应的教学录像, 便于学生把静态的教学设计方案与动态的教学过程联系起来。在观看之前, 先提出学习目标, 如授课教师的仪态、信息技术教学语言的运用、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活跃课堂气氛、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让学生在观摩过程中思考, 教学录像以我校前几届学生实习的优质汇报课为主, 师兄师姐的现身说法, 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他们的知识基础、教学技能水平等各方面都与我们的学生最为接近, 所以他们的示范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在观看完录像后, 再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评议,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

(3) 基本技能训练以组织学生讲课为主, 要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就必须加强实践环节。提供模拟教学环境, 让学生进行讲课训练 (先教室后多媒体计算机机房) , 教室中进行的试讲重在练习板书、仪表、语言表达及与学生之间的交互等, 而后一轮在机房中的试讲则侧重于引导学生讲自己的讲解与操作演示有机结合起来, 并如何去指导学生、在学生练习中及时发现问题等方面, 其他同学在扮演模拟学生角色的同时, 还要对讲课同学的过程进行评价。每一位同学试讲结束, 先进行自评, 再组织其他学生进行集体评议, 首先由学生评课, 充分发表个人见解, 分析该位同学课堂教学的优、缺点, 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然后由教师从仪表、语言、内容讲解、重难点、板书、知识过渡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述。这样不仅讲课同学及时获得了多方面的反馈信息, 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能力, 同时也为其余同学提供了大量发表观点、见解的机会, 对自己教学技能、评课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3. 评价方式的改革

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 既要考察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掌握情况, 又要考查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为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 避免单一、机械的评价方式具有的评价结果的片面性的缺点, 考虑到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内容构成复杂, 开放性、实践性强等实际情况, 同时按照学校及本系有关考试考核的有关规定,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参照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占总成绩的20%;教学设计方案、试讲 (说课) 表现综合起来占总成绩的40%;最后期末考试以4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在学生试讲 (说课) 过程中根据事先设计的评价量规, 采用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办法, 然后要求试讲同学在教学设计方案中再加入自己的反思, 不仅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也使大家更深刻的体会到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要从哪些方面做起。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考核, 试题包括考核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客观题型和考核信息技术教学技能的一些开放式的主观题型 (如列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导入方法等) 。

二、结束语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研究的教育理论应该是立足于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与研究, 应紧密联系中小学的实际, 充分反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所以还应该大胆采用“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让学生到中小学去见习, 亲自感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情况 (我校的见习活动安排在第三学期, 而教法课却是在第五学期开设, 学生的见习没有明确的目的, 不知道去干什么, 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听课。建议要么改动见习时间, 要么在见习之前安排必要的指导) ;此外, 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 聘请有经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和有关人员来学校开设专题讲座或座谈, 在座谈会上, 就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疑惑给予解答。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中对人才的培养理念和模式, 势比会影响到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的培养。该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 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需要共同努力、开拓创新, 来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周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篇8

●利用多媒体软件构筑立体空间

化学教学中有两个世界: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中学化学教学中最为困难的地方就是学生对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空间想象感缺乏, 不能够正确地理解物质分子之间的关系等。对于微观世界的教学内容, 如果单纯靠教师口授讲解, 必将导致学生觉得枯燥和抽象。通过制作多媒体软件, 就可以构筑出虚拟的立体空间, 模拟出物质分子之间的关系及运动等, 从而使学生容易理解那些模糊和缺乏直观感觉的概念。

例如, 在化学中有许多分子和离子运动的内容, 完全可以采取二维或三维动画的方式进行模型构造。通常情况下, 教师大多采用实物模型授课, 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分子结构图, 但是不能产生动态感, 而采用多媒体动画形式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使学生能在头脑中构造出分子结构图, 也能想象出分子运动时的状况图, 自然能够很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

●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改进实验教学

对化学教学来说, 实验课程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够对化学反应有直观的感觉和理性的思考。但是, 由于日常的化学实验并不能够全部开展, 特别是有些化学实验药品昂贵, 同时由于实验过程中操作比较危险, 有时还容易产生有毒气体, 因此化学实验的日常开展受到了限制。但是, 由于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化学实验过程, 让学生自由地对化学实验过程进行操作, 使得他们能够反复练习达到对化学实验原理的真正理解。

但是, 多媒体软件模拟实验只是改善实验教学的一种方法, 不能够完全代替传统的实验教学。特别是在实验教学中, 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处理复杂实验现象的能力, 这是无论多好的模拟实验软件都无法代替的。所以,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我们仍然要强调学生应该多动手做化学实验, 在实验中提升能力。

●利用概念图软件形成知识网络

化学知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而化学课程教学要努力使学生形成化学知识网络体系。概念图软件就是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加了解有效率、有意义学习的内容与过程的后设认知工具。概念图软件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如何建立在他们先前的知识之上, 将学生的知识结构外显化, 让教师能够掌握学生因为先前知识而拥有的认知结构的特点, 也可以将学生的错误和疏漏展现出来。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篇9

一、清晰明确、速度适中的示范

著名的教学设计专家加涅把人类的学习结果分为五大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键盘操作因为主要涉及身体中上肢小肌肉群的运动, 属于精细的动作技能类学习结果。费茨和波斯纳 (M.I.Posner) 概括了较为成熟的人类学习运动技能的一般过程, 他们把运动技能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依次是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该理论认为动作技能学习必须经过认知阶段, 学习者在学习动作技能的初始, 首先要通过对示范动作的观察、对刺激情景的知觉形成一个内部的动作意象, 作为实际操作时的参照。因此, 在教授键盘的操作方法时, 给学生提供清晰准确的动作示范很重要, 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 枯燥的语言描述往往增加学生理解新知识的难度。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具备相应的教学条件, 可以通过课件或者实物投影演示键盘操作的基本指法;如果设备条件不能满足, 可以由教师直接进行示范, 不过这会限制每次参加观察的学生数量, 教师可以通过多次示范满足教学需要;而对于特殊键的使用方法则利用黑板板书比较快捷方便。另外, 许多研究表明, 在动作技能学习的初期阶段, 要使示范有效, 则示范动作必须慢速进行。这是因为初学者在刚刚接触一个新的动作时, 很容易因为新的信息量过多而发生认知超载。当认知超载发生时, 学习便终止了。[1]在示范过程中, 速度适中能够使学生观察仔细, 保证学习效果。

二、科学合理、设计得当的练习

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 练习是形成运动技能的最基本条件。适当的练习对于键盘操作技能的习得是不可或缺的。小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 长时间枯燥的机械练习会增加他们的厌烦情绪。为了保证练习的效果, 应该根据学生的特征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练习。首先, 键盘操作的学习一般遵循“输入英文单字→词组→语句”的程序进行, 在每一阶段的练习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作为练习的材料, 这样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不需要对输入材料分配过多的注意力, 从而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指法练习上。而且, 实践证明熟悉的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比如:在初步掌握键盘指法后, 可以在练习时边唱边输入英文字母歌《I Can Say My ABC》, 这样学生更容易记住每一个字母在键盘上所处的位置;在单字练习时, 可以输入自己的名字或者能够背诵的古诗;在词组或句子练习时, 可以输入自己能背诵的课文或小故事等等。其次, 为了使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指法训练, 还要谨慎选用游戏软件。在学习键盘的初期, 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熟练地掌握指法, 如果这时候选择单纯要求较高输入速度的软件, 比如打蚊子游戏, 那么在游戏过程中, 学生们会把重点放在找到并敲击游戏中出现的字母, 而忽视正确指法的运用, 不利于良好操作习惯的养成。相反, 有些游戏软件在测量输入速度的同时对正确的键盘操作指法给予准确示范, 比如打字高手等软件, 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兼顾指法, 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准确及时、坚持不懈的监督指导

根据费茨和波斯纳动作技能获得三阶段理论, 在动作技能学习的联结阶段中, 学生不断排除过去知识经验和动作习惯的干扰, 并将动作的各个组成部分建立起固定的联系。笔者观察发现, 在学习的初始, 由于对键盘上各个键位不熟悉, 大约50%以上的学生习惯于用单个手指或一只手操作键盘。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 他们难以自觉地纠正错误的动作, 排除旧习惯的干扰。所以, 教师的监督指导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正确指法的意义, 诱发主动性。当学生明白正确指法是快速录入的基础时, 他们会发挥自主能动性, 在实践中严格地要求自己。其次, 应该抓住机会, 在学生出现不正确行为的初期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有利于错误行为的排除。如果在错误行为出现的初始, 教师默认不给予纠正, 那么很有可能使学生养成不良习惯。再次, 因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错误的行为会不断反复, 所以教师应该长期坚持监督指导, 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排除旧习惯的干扰, 掌握正确的键盘指法。

四、渗透方法、汇集智慧的总结

有关键盘操作的知识内容较为零散, 为了提高知识的系统性, 帮助学生掌握规律性的知识, 应该重视课堂的收尾环节, 即总结。在每堂课即将结束时, 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规律和心得, 以加深其印象, 更好地将新知识迁移到以后的学习中去。比如:掌握基本的键盘操作之后, 集体总结其中的规律, 使知识系统化;结束打字竞赛时, 可以让优胜学生总结自己打字速度快的原因, 使其学习经验在全班共享;进行完小组竞赛活动时, 让优胜组总结自己获胜的原因, 深化互助合作学习的意义等等。总之, 恰到好处的总结能够在渗透方法教育的同时, 对一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给学生留下“铜钟一击, 余音袅袅”的美妙感觉。

五、利用学生差异, 组织互助学习

在键盘操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监督指导固然很重要, 但是在班级授课的条件下, 教师一个人的讲解和指导很难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学生之间信息技术基础差距较大。有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较多, 他们在学习新的操作技能时花费时间较短;而有些学生平时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较少, 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新的学习内容困难较大。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 积极开展互助合作活动。首先, 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其异质分组, 每组一般4-6人;其次, 任命每一组中最快最好完成任务的学生为“小老师”, 负责帮助组内其他同学。这样, 一来可以减轻教师压力, 可以做到讲解与示范个别化, 使有困难的学生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小老师”得到锻炼;二来可以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行为习惯, 渗透合作的意识和思想。

六、寻求操作规律, 开展探究活动

根据费茨和波斯纳动作技能获得三阶段理论, 动作技能的学习必须经过认知阶段, 键盘教学适合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模式进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学生是新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长期采用此种教学模式容易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如果仔细分析键盘的操作方法, 会发现键盘操作本身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规律给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 让学生体验成功, 激励其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了左手操作键盘的指法之后, 可以让学生推断右手的指法;学习了部分符号的输入方法之后, 让学生输入其他的符号等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输入了从来没有用过的字符并因此得到老师的赞赏和表扬时, 喜悦、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在体验了自主探究的成功以后, 学生不再认为键盘操作枯燥无味, 而是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键盘学习中去。

七、开展多样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

键盘操作练习本身枯燥无味, 需要学习者付出较多的努力。而且, 长时间的练习常常导致指关节酸痛, 更加消磨学生的兴致。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 调动学生积极性, 寓学于乐。使学生在练习键盘操作的同时, 其他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在基本掌握字符的输入方法时, 开展画字符画的活动, 不但巩固了基本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在学习词组输入法时, 开展词语接龙的活动, 在生生、师生互动中不知不觉强化了新技能;在练习输入一句话时, 开展看图作文的活动, 学生既实践了操作又锻炼了写作能力。

八、塑造规范行为, 奖励与惩罚并行

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差、保持时间较短, 在键盘操作练习中注意力常常被各种无关刺激所吸引。而且, 计算机房特殊的学习环境给学生的不规范课堂行为造成一定的隐蔽性。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不听指挥、不知所云的混乱现象。因此, 采取措施塑造学生规范的信息技术课堂行为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 可以通过奖励正确行为和惩罚错误行为的方法塑造学生的规范行为。比如:对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奖励游戏时间;对于错误行为, 比如未经允许玩游戏或者频频大声说话行为, 给予关闭显示器十分钟的惩罚, 严重时可剥夺其操作计算机的权利。强化时注意把奖励与惩罚的原因与学生的行为相联系, 长期坚持强化学生行为有助于规范行为的养成。

以上是笔者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实践所提出的几点键盘操作教学策略, 其有效性仍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但是, 依据相关理论探索有效的键盘教学策略, 无疑对提高键盘教学的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设计 篇10

一、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 鼓励个性化发展;以培养信息素养为核心, 促进学生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关注学科整合,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强烈的兴趣, 养成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和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在信息技术课上要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 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 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树立安全上网的意识和信息道德规范。通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要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 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即根据教学目标正确确定课堂教学任务→结合教材内容做必要的操作演示→布置 (展示) 任务→学生通过自学或协作学习有目的地

程主动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任务”设设计计的基本原则是要具

有真实性、整体性、开放性, 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

息创新能力, 要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任务驱动, 把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引导其进行自主、探索性的学习。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一个有目的地学习的过程, 是一个动手实践掌握技能的过程, 是一个充满想象, 不断创作的过程。教师还要及时地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 将信息反馈给学生, 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信息技术课驱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为自学和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是模仿学习的提高, 是观察思考和综合实践的提高。课堂总结教师为主持, 方式主要为讨论—分析—总结, 内容为教材中“小结”和“观察思考”“实践创新”中的重点、难点。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 抽象思维能力相对弱。如果仅仅靠口头讲解计算机知识和简单的上机操作, 初中信息技术课必然会显得比较枯燥, 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 所以教者必须“以人为本”,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应用软件课可采取“讲、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即讲、演→模仿练习→巩固练习→实践→展示、评价 (小结) 。这样的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另外还可以将单纯讲解、操作变换为在电脑上制作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非常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 直观、形象、生动, 能够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 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课的评价是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课程目标、发挥教学导向和进行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学生的操作情况如何, 是否熟练掌握了技能, 还存在哪些问题, 这些都是教学中要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 要立足于“教学过程”, 采用民主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达到“激励”学生创新进取的目的。在教学评价中, 应遵循“学生自评、互评, 老师点评”为主导的原则。

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 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发表对每个问题的意见, 组织讨论、交流汇报, 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表现自我。在互评的过程中, 从正面引导学生, 肯定同伴的成绩, 提出改进的意见。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创新作品和思想, 应该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 从而激励学生形成一种积极探索的学习品质。课堂教学评价, 可谓信息技术课的催化剂。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 篇11

关键词:中学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目标 分析

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制订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一般以行为目标的方式来陈述,主要叙述了学生在学完信息技术课程后所引起的认识作用、思考作用、理解、技能、鉴赏、态度等信息素养方面的行为变革。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息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教导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将来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分类

1.认知领域

认知是指通过感觉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并探明其性质的过程。它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①知识,即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知识目标包括计算机的概念、作用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史等;②领会,即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就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计算机及其组成部分的功能,阐述计算机的实际应用;③应用,即在某些特定和具体情境里使用抽象概念。如学生学习和熟悉了“画笔”的功能后,在遇到其他的画图软件时,就能触类旁通地使用它们;④分析,即把整体的知识材料分解为各种组成部分或组成要素,考查学生对问题、信息或解题方法的分析能力,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⑤综合,即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学生在学习了程序设计的各方面知识后,能独立编写计算机应用程序,并能根据现实需要,编制出具有创新性的计算机软件系统;⑥评价,即根据材料的内在标准或外在要求,对其作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如计算机和网络对社会、伦理、法律、安全、个人权利等问题所产生的影响等。

2.动作技能领域

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这七类。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如计算机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的操作,以及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操作都属于动作技能领域。

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包括:①认知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领会技能的基本要求,掌握技能的局部动作。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动作忙乱而不协调,出现错误的操作后往往不知所措;②联系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技能的局部动作被综合化,从而形成一个连续技能的整体;③自动化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后,一长串的动作系列已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固定下来,表明基本动作技术已进入熟练阶段。

3.情感领域

情感领域的目标共分为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五类。其形成过程包括:①顺从,即指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但在认识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教师有必要限制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在外显行为上遵从行为规范;②认同,即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如经过教师的说教,学生能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信息,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这就表明学生对成为一名合法网民的价值内化程度已达到认同水平;③内化,即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上网时,学生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地使用上网礼仪,从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网际关系。

分析教学目标有助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也可以作为教学实施的依据和教学评价的准则,从而确保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篇12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已成为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国内各大高校都在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信息技术给课程教学拓宽了思路、知识面以及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能否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显著提升学科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能力素质, 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内容

2.1 教学观念的融合

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建设等相关领域出发,促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融合、渗透、组合到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自己使用信息技术,强调自主探究性学习,在自主的实践过程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2 教学目标的融合

构成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方法、情感”,而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运用等能力,是融合在课程教学目标之中的,通过对掌握的已有的信息进行合理地处理,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有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情感认知。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是相互依托、相互渗透、相互弥补、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构建课程目标的时候,也要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2.3 教学内容的融合

将课程教学中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多媒体, 是教学内容融合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内容重组和教学方式创新的过程。为完成某一主题的教学,需要大量的网络资源或其他媒体资源的引入;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的支持。

2.4 教学活动的融合

信息技术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模式创新的工具。教学活动的展开必然要考虑信息技术的运用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统一。

3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方法策略

3.1 增强教学内容的呈现力

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动漫等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文字教学内容转变为图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素材,综合呈现的直观内容,从而全面生动地呈现教材中文字承载的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所学内容更能直观、有效地被学生接受,同时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在较大程度上优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习内容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3.2 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

对于一些新兴行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传统教材滞后性的问题也更加凸显。因此,如何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为学生提供最新知识,成为提高教材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尤其是借助学习平台容量大、可以随时更新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与学科相关内容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有效弥补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

3.3 构建 “主导 — 主体 ”的教学结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是变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长期以来,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授、学生识记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学生学习中的个性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使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元素, 建立了一种平台支持下的交互学习环境。在这种交互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监控学习效果,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上, 成为课程内容重构组合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情感的支持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学术性支持和人际性支持。

通过实践研究, 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1)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包括自然、社会、文化、各种问题情境以及虚拟实验环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2)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 ,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

(3)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 ,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4)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 ,组织协商活动 ,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5)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6) 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 , 借助信息工具平台 , 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4结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它是一个复杂的长期实践过程。融合的终极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学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我们应合理有效地将这种手段和工具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 学中去,它不仅能为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浪潮中,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提供极大的帮助, 使其能在更广阔的教学领域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也能为所教学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有利的互动平台,同时能为学生创设一种崭新的学习新时空。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乃至中小学都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本文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探究,提出在融合的过程中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形成教学模式,并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彻底变革。

上一篇:城市中水回用发展问题下一篇:力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