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管理(共12篇)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管理 篇1
面向学科思维的信息技术课程是期望学生将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合理迁移至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将信息技术的学科方法渗透到解决信息问题之中,成为信息化社会的问题解决者、革新者和创造者。
对话教育技术专家
刘姝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当今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每天都在享受着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祝教授,请您介绍一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哪些课程开发取向?
祝智庭:国际上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教育,我国的计算机教育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以及人们对技术与社会关系认识的深入,它逐渐演变为一个目标多元、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的现代教育领域,并成为许多国家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课程。综合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特点,可概括为“面向学科知识”“面向学科工具”和“面向学科思维” 的三种课程设计取向。
面向学科知识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学科逻辑为依据,围绕学科知识与技能设计与开发的课程。受上世纪80年代“程序设计文化”观念影响,早期中小学计算机课程主要是通过“程序设计语言”展开的。例如,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起始阶段就是将“发展学生程序设计技能”作为主要教育目标,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的BASIC语言,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等程序设计知识。从教育发展来看,面向学科知识的计算机课程为青少年创造了接触和了解计算机的机会,推动了中小学计算机文化的普及。但是从学生心理发展和实践效果来看,它脱离了具体的生活情境,忽视了学生自身学习特点,并在抽象地向学生灌输程序设计知识的计算机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知识学不懂、语言学不会、计算机课程流于形式”的问题。
面向学科工具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技术工具的应用特征。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日趋成熟,一些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报表系统、文字处理系统开始安装到微型计算机上,越来越多非专业的人员开始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社会对计算机应用的现实需求促使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从 “程序设计”转向“工具应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也从前期的“程序设计”发展为“计算机基本组成、计算机基本操作与使用、计算机常用软件介绍、计算机对现代社会的应用” 等实用性技能。这种“学以致用”工具性课程开发取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是对即将毕业寻找工作的高年级学生来说,有助于他们掌握一些在社会生存中实用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但是,从教育发展来看, 基础教育毕竟不能等同于社会职业教育,其最主要的任务还应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面向学科思维的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学科知识与学科思维发展的结合,其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全面理解现代信息世界。多元智能专家霍化德·加德纳教授在对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研究中指出,“只限于学科知识的学习虽然可以暂时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但过于强调知识记忆也会导致学生丧失解释新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教育设计方式,即面向学科思维的课程”。面向学科思维发展的信息技术课程摆脱了“纯技术” 教育的狭隘观念,从社会生态学的视角来理解信息环境中各要素的关系,引导青少年在“学技术”“用技术”的基础上,从现实情境中批判性地认识技术变革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整体影响,应用学科思维解决信息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刘姝弘:随着信息技术“傻瓜化”和“日常化”应用的不断增多,引发了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究竟应该“学什么”的争论与困惑,甚至对中学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正当大家困惑彷徨之际,您提出了面向学科思维发展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思路,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祝教授,请您谈谈面向学科思维发展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思路、框架与结构。
祝智庭:面向学科思维的课程设计是知识技能学习与应用情境的结合,它不仅关注学生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同样也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这些内容”“怎样学习这些内容”,以及“如何用这些内容进行专业交流”。因此,面向学科思维的课程设计既不能脱离“知识”孤立地谈“学科思维”,也不能忽视“学科方法”讲普遍性的“思维方式”,而是要在综合分析学科结构、学生特点、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对学科课程的学习缘由、知识内容、探究方法和交流方式进行一体化的架构。
首先,要树立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三元课程观。科学技术革命引发了生产工具的变革,同样也使得整个“科学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在此过程中,如果人们缺少了对人、 科学技术、社会一致性的思考,忽视技术生态“范式”的重新建构,就很有可能会引发人类生存环境的潜在危机。STS课程观以学科综合、生活应用等多样化的方式描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将学生的个人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一体化的教育。在实施方式上,STS课程观强调应为学习者学习科学技术提供一个真实的社会情境,其中既包含了技术原理上的知识,也融入了生活应用等其他方面的因素,这种课程理念本身就具备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特点。因此,承担着培养数字化公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就需要树立STS的科学课程观,实现知识学习、技能掌握、思维发展的统一。
其次,要融合原理、方法与工具三类知识。一门充分发展的学科课程应有其独特的核心概念、逻辑结构和表达方式,以此反映学科课程的本体价值。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同样需要明晰知识结构,辨清逻辑关系,融合课程本身所固有的原理、方法、工具三类知识。2013年英国教育部重新修订完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该课程标准从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概念、关键过程、技术工具等方面构建内容体系,从“程序与计算”“数据与表征”“抽象与设计”“交流与合作”等维度出发形成结构框架,突出“计算(Computing)”在本学科的核心地位。可见,面向学科思维的信息技术课程也要对学科原理、方法与工具三类知识进行融合,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明确核心概念,理顺要素关系,并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本体价值,发展学生独特的信息技术思维方式。
最后,课程还应渗透信息技术学科方法与探究过程。学科课程的本质特征既取决于它特有的学科逻辑体系,也表现在它独特的研究方法和话语体系。科学的学科课程既要包括重要的学科事实、概念、法则、理论,也要反映出探究方法、认知活动的逻辑操作和思维方式。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还应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话语体系和探究方法,鼓励学生用信息技术的学科方法和研究过程去理解信息现象,思考信息问题。梳理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关注学科思维发展的关键过程,强调学生通过‘交流’与 ‘合作’的方式,体验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分析、判断、加工、综合、创新、发布信息的过程,激励学生尝试使用‘结构分析’‘模型设计’‘程序开发’和‘调试完善’的学科方法进行信息交流” 已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
信息技术课程需关注学生计算思维、设计思维、批判思维。
刘姝弘:信息技术课程在合理安排信息知识与技能、强调学生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应用行为时,更需要关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内在思维发展,形成利用信息技术认识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请祝教授谈一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思维方式?
祝智庭:你说得没错,信息技术课程更着重于帮助学生形成利用信息技术认识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主要包括计算思维、设计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信息技术课程需关注学生计算思维。算法是应用于计算机中产生特定结果的一种精确、系统的方法。从技术实现来看,它直接体现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从人机互动的角度来看,渗透了算法的计算思维是人与机器(计算机)一种重要的可以共通的思维方式。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工具的普及与推广,算法思想已广泛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之中。发展学生计算思维就是要“像计算机科学家”那样去思考信息化问题。当然,这些问题绝不只是应用于计算机科学领域,它适合信息技术所渗透的每一个角落。当前,高度信息化社会的思维方式已超越了传统计算机环境中“为计算而思维”的学术观念,将其放在了信息化社会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形成“用计算而思维”数字化生存的普适理念,以算法为核心的关注人机互动的计算思维已成为信息化社会中处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需关注学生设计思维。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规划活动,其目的是为事件、过程、服务以及在整个活动周期中所构成的系统建立一个高效组织方式。设计思维正是设计者经过相应的设计活动或学习相应的设计知识后,所具备的擅长于设计的专业技巧,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表现在处理问题上包括“现象分析”“问题识别”“事实表征”“概念产生”“方案形成”“方案评价”的过程。从表现形式来看,设计思维更强调通过形象化、结构性的方式来表示设计进程中模糊的属性,以此来明确所需设计的作品和研究过程的方案。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人们的生存空间,怎样区分复杂的信息现象,如何基于现实需要合理选择技术工具,怎样制定与验证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都是对信息化社会成员设计思维的考查。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学生的设计思维也有益于学生将所学习的信息知识与技能迁移于解决实际的设计问题之中。
信息技术课程需关注学生批判思维。所谓批判思维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并根据特有的思维逻辑作出的理性思考。它指向了“价值判断”这一核心要点。 近年来,青少年接触信息技术和媒体信息的频度和时间迅速增长,也引发了“迷恋电视”“沉迷网络”等严峻的社会问题。因此,青少年如果缺少了对信息及信息工具的批判意识与分析能力,将个人陷于信息技术固有的程序控制之中,也就很有可能成为信息技术的“奴隶”,并被技术所“异化”。2008年,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分析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中的现实问题,重新修订了“面向学生的教育技术标准(NETS·S)”,并将批判思维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标准,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批判思维的技能,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并作出信息选择与判断,解决具体问题”。因此,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提高学生对信息应用的自控能力和价值判断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在价值之一。
刘姝弘:计算机的无处不在,网络的日臻发达,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智能家电的迅速崛起,无不映射出人类与信息技术日益紧密的融合。青少年是这些新技术的最大用户群和追随者,因此当前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也面临着重重困惑。祝教授,请您分析一下应该如何重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才能实现知识技能与方法过程的统一,发展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思维能力?
祝智庭:其一,建立信息技术学科思维的表现性标准。表现性标准解释了在一定学习水平层次上学生应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是一种可操作性的、具有等级特征的标准体系。从应用效能来看,它既可以把抽象的学习目标细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要点,也可以表述这些具体要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保持学习目标的整体特征。在面向学科思维的课程设计中,为了能明确学科思维的具体学习结果,知道学习结束后所应具备的信息技术的学科能力,就有必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表现性标准。建立一套清晰、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技术学科思维表现性标准,既有利于师生对学科思维的理解,也便于组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其二,设计与表现性标准一致的学科知识结构框架。学科思维之所以能够对学科规律作出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一定程度上它是以学习者自身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没有足够的知识经验,学科思维也难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信息技术课程的重构也需要按照信息技术科学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科思维的表现性标准建构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框架。借鉴国际先进研究成果和国内经验,可以通过分析信息技术自身的原理、方法和工具特征,梳理其中的核心概念和内在关系,从计算、通信、控制三个维度建构促进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思维发展的知识结构框架,将此融合于学科活动情境之中,为学生提供解决信息问题的知识与技能支撑。
其三,组织信息技术学科思维迁移的教学活动。面向学科思维的信息技术课程是期望学生将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合理地迁移至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将信息技术的学科方法渗透到解决信息问题之中,成为信息化社会的问题解决者、 革新者和创造者。从现代学习心理学理论来看,思维的发展是一种富情境化的过程,脱离了真实情境的说教式教育很难真正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迁移。国外一些学者在发展学生思维研究中开发了面向问题的学科思维发展模式,通过“学科情境问题、专业思考与探究、情境问题表述与解决、深入交流与反思”的方式将学生学科知识的建构与学科思维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因此,为了促进学科思维的学习迁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就不应停留于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操练上,同样还需要创设隐含计算方法的、与学生生活和学习相类似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其中发现计算问题,并应用信息技术学科方法设计与解决问题,将学科思维迁移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逐步完善和发展这种思维方式。
刘姝弘:据了解,目前国家正在修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我想不久的将来信息技术教材也将随之变化。您认为在未来的新教材中应该如何体现信息技术的学科思维?
祝智庭:教材是制约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信息技术教材受知识更新快、实践应用性强、技术环境要求高等因素的影响,面向学科思维的信息技术教材建设本身就具有了特殊性。
从教材结构来看,信息技术教材要突出项目活动的设计。 思维教育强调的是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的结合,其目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利用原有知识和当前信息生成新的知识,理解生活中的世界。项目活动是以自主探究为基础,强调应用学科知识、方法或思维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寻求信息、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突出了“用中学”。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是活动性较强的课程,其教材在组织结构上就需要设计出一些与学生认知能力相符合的项目活动,这种活动要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与学生的学习相结合, 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通过真实的活动促进学生建构知识, 发展思维,形成创新能力。
从教材内容来看,信息技术教材要科学渗透学科概念逻辑结构,反映信息技术学科领域特有的“话语体系”。前面讲过, 一门充分发展的学科课程要有其特有的核心概念、逻辑结构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以此反映其本体价值。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中小学的基础性课程,其教材内容的组织也要体现出该学科的核心概念,梳理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地呈现知识内容结构,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学科领域的“话语体系”,通过学科 “话语体系”与他人交流,理解并解决问题,发展学科思维。
从教材呈现方式来看,信息技术课程要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朝着“智慧课程”方向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技术环境要求高等因素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数字化课程的“富媒体性、交互性、关联性和开放性”的技术优势不仅可以随时拓展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也有益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去学习信息技术。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最适合于嵌入创客教育内容,因此要注意“创材”(创客教育器材)的开发。最近我提出智慧课程的学习资源生态观,认为课程资源应该包括学材(面向知识学习)、习材(面向技能发展与综合应用)、创材(面向创造潜力发展)。我热切希望修订后的信息技术课程能够真正突破传统的课程框架,为智慧教育发展开辟道路。
鸣谢祝智庭教授团队的李锋副教授为本文所做的重要贡献。
对话印象
和蔼的祝智庭教授
初识祝智庭教授是在12年前,当时我有幸参与到新课程的教材建设中,参加了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编写工作。更幸运的是,我们请到了在国内外声誉卓著的祝智庭教授做教材主编,这使我有机会与全国教育信息化领域最著名的教育专家、学者共事。
本以为像祝教授这样泰斗级的人物、大牌专家可能不好接近,没想到第一次见面就感到祝教授是那样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我们面前他从不摆架子,非常乐于倾听我们这些来自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他认为我们的想法是最接近事实的。 从祝教授那里,我也了解到了许多国际上的前沿知识和理念,明白了什么是做研究,什么是教育上的创新。
睿智的祝智庭教授
祝教授是亲切和蔼的,更是睿智机敏的。这一点在编写教科书的过程中,我感受颇深,印象深刻。记得在上海和天津研讨时,祝教授无论多忙都会亲自和我们一起商讨教科书的设计,如案例选取、内容编排等。他对新课程标准和理念的深刻理解及分析,对新教科书方向和基调的准确把握及定位,让我们所有编者无不钦佩折服,他的理念与思想使我们明确了方向, 增强了信心。
祝教授说:“课程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和课程改革是共同成长的。”正是祝教授在学术和专业上的引领点拨,使我迅速实现了专业化成长,成为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亲身实践者和受益者。
高效的祝智庭教授
祝教授身兼数职,工作无比繁忙,却极为高效。这从祝教授承担了国家与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70多篇,出版著作40多部的丰硕成果中可略见一斑。
这次应《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的邀请与祝智庭教授对话,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开始的。因为我知道祝教授有多么忙碌!没想到祝教授接到我的电话后欣然应允了,让我着实感动。暑假本是休息时间,我却不得不总是打扰祝教授,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但是祝教授每次的回复都非常迅速,这让我看到了什么是高效率的工作,汗颜之余更暗下决心要好好地向祝教授学习!这就是我熟悉的祝智庭教授,从他的身上我受益无穷!
面向学科思维的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学科知识与学科思维发展的结合,其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全面理解现代信息世界。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管理 篇2
深度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其协作意识和自主能力。可以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一个改革教学结构、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效果的过程。面对深度融合的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借助开发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网络教研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一、开发微课资源,变教学资源为学习资源。
在以往的资源建设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这些资源的局限性愈加明显:一是不能满足不同教师对资源的个性化需求;二是这些资源大多属于课件资源,主要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服务,难以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微课的兴起,为信息化教学打开了新的视野。微课资源容量小,便于在不同的终端上使用,且微课开发的门槛低,方便教师掌握。
因此,可以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修团队的老师先行先试,尝试开发微课资源,通过他们培训和吸引全校教师共同来参与这项工作,同时将教师微课开发与校本研修学分考核挂钩,有效地保证了微课制作的质量。我校开发的微课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视频和自主学习检测单三个部分。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我们认为开发微课是一种很好的校本研修方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利用笔记,开发智慧课堂,以先教后学为先学后导。微课程,开启了“融合”新时代。受翻转课堂的启发,学校在开发微课程资源的同时,积极尝试智慧课堂的实践探索,规定各教研组每月必须开出一节智慧课堂研究课,并向全校展示。
我们的智慧课堂借助“为知笔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网上协作,具体包括四个基本环节:
第一,网络观课,自主学习。课前利用为知笔记的群组功能为学生提供微课程资源,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和自主学习检测单。学生按照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要求在家中进行自主学习,不懂之处可通过网络请教同学和老师。
第二,预习检测,提出疑问。利用VBA开发的自主学习检测单具有即时反馈功能,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可以在家中进行学习效果检测。我们设计了三种梯度的检测单,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如果存在疑问,可以将问题发布到讨论群组中,并由教师精选汇总后上传到为知笔记,供课堂上讨论解决。第三,小组合作,研究解决。主要包括两次小组合作。第一次是3人小组,合作解决经教师精选后的学习疑问,在合作过程中可有学生扮演小教师角色帮助解决,也可将问题提交到讨论群组由其他小组或老师帮助解决。第二次是6人小组,合作解决由老师布置的课堂探究任务,该合作探究任务更具挑战性,需要组内合作交流或组际协作交流,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学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第四,巩固练习,小结提升。学生可以利用测试平台自主完成巩固练习,并能得到及时反馈,同时老师也能利用测试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练习情况并作出必要的指导。此外,学生还可利用为知笔记进行课堂小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为知笔记不仅是一种教学平台,它还让我们的学生真真实现了“人人通”,使学生在“云端”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许多学生开始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个人知识进行管理,需要时又能将自己的个人知识共享给老师和学生。
三、建设研修平台,实践网络教研,变封闭研修为开放研修。
课例研修特色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以数字校园为支撑;与智慧课堂、微课程等探索相融合;根据教与学中所反映的实际问题确定研修主题;采用团队研修形式。具体操作步骤为①预案上传。开课团队由三人组成,其中开课者、同学科协作者和信息技术教师各一人;接到开课任务后,通过网络协作或面对面的形式,共同完成教学设计;提前一周在研修网“教学设计”上传信息化教学设计。②团队磨课。研修团队各成员针对开课教师上传的教学设计提出修改建议,并通过发表评论的方式上传研修网,开课团队汲取同伴建议后完善教学设计,并将信息化教学设计修改稿上传研修网“教学设计”栏目。③观课评课。开课一般在两个信息化专用教室进行,要求研修团队各成员到现场听课,其他教师可以采用网上听课的形式。听课教师可现场通过手机等无线终端上网即时发表评论,或课后到研修网上发表评论。④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是一种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途径,要求开课者认真参考各位同伴的评课建议,两天内写出教学反思、一周内整理出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并上传研修网,供同伴参考,各同伴也可再次提出修改建议,提升教研深度。⑤视频上传。视频内容包括开课者说课、课堂实况、协作同伴点评3个部分,要求在三天内上传视频,让开课者自观课堂,引发反思;同时也让其他教师网上观课,发表评论。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五步课例研修”有利于教师不断学习,有效实现知识管理,促进其专业发展。
1、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实现了“优质轻负” 开发微课成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新途径。一是制作微课也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教师发现身边问题,通过“想办法,解决,梳理,制成微课”的过程,帮助教师解决身边最关心、最棘手的问题,简单实用,人人可以做,人人都会做。二是制作微课,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反思促进教师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三是微课便于传播,为教师交流学习提供便利,从而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四是微课便于将专家教师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传播,引导和帮助年轻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五是通过开发微课有效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开发微课的同时,我校逐步形成了“华中微讲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微课有效地帮助一些学困生达成学习目标,提高了各学科及格率。
2、促进了学教方式的转变,形成了“智慧课堂”。智慧课堂实践有利于培养教师新的教学素养,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师的转型。一是改变了教师原来认为学生不会自学的看法。信息化教学前移,可以更好地发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供更多的内化知识的课堂教学时间,从而为教学创新提供新空间。在课堂上,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商讨难点,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学会协作学习,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收获学习成就感。二是发展了教师的教学新素养。在智慧课堂实践中,除了传统的教学功底之外,还要求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可视化教学、视听认知心理学、视音频技术、艺术修养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有一定修养。这些新的教学素养与传统教学素养融为一体,增强了教师实施教学最优化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新提升。三是养成了常态化反思习惯。智慧课堂学习方式要求教师事先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制作教学视频,便于教师播放、审查和修改,实现教学反思常态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是从“演员”到“导演”,教师新职能开始显现。在智慧课堂学习方式下,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认真制作教学视频,积极设计课堂创新学习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有困惑的学生,拓展学习深度。因此教师职能的重心从讲课向设计、组织、帮助与指导转变。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 篇3
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其他学科课程教学的一种基本的工具手段,强调的是在课程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课程整合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及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而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向学生传授技术层面的内容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思想、方法、原理,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整合教学的开展,是把其他学科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要素,把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直接与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借用其他学科知识和学生的好奇心来体会信息技术手段的方便与快捷,从而增强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信心。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在其他学科课程学习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其他学科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整合实践探索
结合教材 教科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第一节“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略偏于知识性的内容,所介绍的是一般性的信息获取及其优化,重点在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信息获取方案的确定上。教师若照本宣科,那就是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确定信息获取方法及评价信息,还有一个调整过程,这样的教学必然是枯燥无味的。本节课的授课时间基本是九月中旬,正值全国各地开展抗日纪念活动。笔者的整合教学以家乡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抗日纪念保护文物“锦丰碉堡群”为例,引导学生对纪念碑文上的日期提出质疑,围绕“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紧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及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两个热点话题,回顾温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多个著名历史事件节点,借助信息技术网络的力量,引导学生搜索查阅张家港地区抗日的相关资料,系统学习了家乡的这一段历史岁月,最终找出相关佐证资料,验证了我们最初的质疑。这节课围绕信息技术学科该章节重点,利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渴望和对家乡历史的自豪感,从而传授了有效利用网络获取相关知识的信息技术能力,在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春风化雨般培养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增强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成就感。
抓住学生兴奋点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师在准备讲授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内容时,可根据其他学科当前进度,有意识地把其他学科内容作为任务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例如: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了《鸿门宴》这一篇课文,语文教师一般在教学中可能只是对教材的文本进行具体的分析。但由于时代以及阶级的不同,作者的态度很容易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复制和延续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这时,就可以在信息技术“因特网信息的查找”这一章节课堂上,精心设计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引导学生在因特网搜索关于项羽的著名诗篇。比如,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杜牧的《題乌江亭》以及李清照的《咏项羽》,让学生对其中的项羽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甚至还可以通过《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再结合学生自己在网络上搜索到的有关项羽的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项羽。相信在这么多丰富材料的感召下,学生会对项羽以及霸王别姬的史实在中国文化影响方面立体了起来,同时,也推动了学生综合能力和鉴赏能力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在这一搜索过程,学生学习了有效使用搜索引擎方面的相关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搜索资料、整理资料、归纳知识的信息技术能力,并转化为学生强有力的学习工具,更有效地为其他学科课堂教学服务。
又如:在高中数学课程中,三角函数是一个重要模块。数学教师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可能会通过中学数学仿真网络实验平台或电子白板提供的函数图形,演示修改部分参数改变函数图形来让学生理解“数形结合”,部分学生会感兴趣数学平台上这些图形是如何生成的。信息技术教师亦可趁热打铁,抓住学生“最近发展区”及兴奋点,结合三角函数学习计算机编程,举例讲解简单编写的三角函数程序,引导学生修改相关代码,改变程序最终生成的图形效果,培养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既温习了三角函数相关知识,又学习体验到了编程的乐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结合其他学科需求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模块化的,教师可以灵活安排各模块教学顺序,结合其他学科当前需求,开展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学。比如,学生的音乐、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及校本课程等科目有时需要录制串烧歌曲、编写研究报告电子文档、制作活动宣传海报视频、社团及校本课程宣传网页等。信息技术教师可结合这些实际需求开展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培养学生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使之能更好地运用在学习生活中。
整合的要求
要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其他学科教学,这对信息技术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是一个重要考验。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信息技术本专业教学水平扎实;其次需要充分领会整合教学中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讲授时保证其他学科知识讲解到位不偏差;更重要的是要把握课堂走向,分清主次,在信息技术整合课堂中,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素养,其他学科知识是课堂的一个要素、任务驱动的动力。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完善和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
第一,不断深入地进行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比如,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管理等,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第二,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包括计算机文化、思想,软件、硬件技术。提高自身授课技能,引起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第三,多听其他学科课,尤其是多听其他学科的信息技术整合课;多参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最好结合某一学科深入教学研究。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信息技术教师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元素资源巧妙嫁接到自己的信息技术课堂中。
第四,信息技术教师在整合课备课设计时,也需要其他学科教师的帮助,以便确定其他学科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同时还需把握学生在该学科学习上的当前能力水平。
结束语
课程整合已成为促进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课程因整合而日益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是一种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交叉的整合关系。信息技术教师也要看清形势,对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积极努力地进行整合教学,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素质教育理念大力推行的新课程改革中相互辅助、占得先机,为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以及在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篇4
1.1 整合的不合理性
不合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没有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切入点;有些课件仅代替板书的作用, 只是将黑板换个样, 由原来的“人灌”变成“机灌”;滥用信息技术手段或缺少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1.2 整合后教学目的不明确性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思路理解不透彻, 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偏离, 造成教学设计散乱, 教学思路不清晰, 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有时甚至被整合课中的技术手段吸引, 导致课程与信息技术主次不分, 重视了花色与图片的演示, 忽视了对学科知识的接收和学习, 影响教学效果;给人的感觉是不重实效, 哗众取宠。
1.3 整合缺乏合作性
在整合的过程中, 有些人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 对什么是课程整合理解还很片面, 不能全面的看问题, 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该是信息技术老师应该负责的事情, 但是, 殊不知:“众人划浆, 开大船”的道理。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需要所有教职员工共同合作、共同努力, 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对这方面掌握的知识全面, 因此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服务, 所有教师相互配合, 才能将整合课上得有声有色。
1.4 整合成了教师宣读的工具
有很多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 充实了大量内容, 上课时照屏宣科, 只注重放没注重收, 像放电影似的, 教学任务很难完成, 还不如没有信息技术介入, 反而更实在一些, 教学在于效果, 而不是表演。
1.5 整合教师负担加重
教师在收集整理和课件制作上, 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备课查和工作负担, 教师长期处于疲惫状态, 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精力, 不能够保证充沛的精力优化实施课堂教学。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实现学生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2 整合的内容
2.1 技术层面的整合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 数字化通讯逐渐成为主流,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受到更多的通讯媒体的支持: (1) 智能化使每个人的个性学习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在智能化的环境中,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能让以及学习进度等等; (2) 网络化使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 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 使得合作交流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
2.2 技术手段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课程层面的整合。整合后的课程主要表现网络课程、知识形式多样化、学习动态化、资源共享、学习自主化 (更多是以小组学习为主, 合作与协作将做到优势互补的学习, 独立学习将得到加强) 。
明确技术和课程关系, 将信息技术真正的应用到各个学科课程中, 技术是载体课程是实体, 当然有时两者的角色可以交换, 技术本身也是一门课程, 需要自身的整合, 还要和其他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媒体工具渗透到各种课程领域之中, 完美地融合, 通过多媒体和网络, 将知识置于“虚拟”的真实情景中, 将不同科目的知识从不同角度, 多方位揭示和呈现出来, 让学习者在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的同时, 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空间。三应该重视多学科知识的整合, 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各学科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相互渗透, 有利于促进学生多科知识的整合,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3 环境的整合
学习环境:含信息学习环境和现实学习环境的建立, 是指充分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化学习环境, 让学生置身于信息化社会之中, 深切感受应用信息技术寻找或创新以及应用必要的新知识的信息文化生活, 激发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内在动机和需要, 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网上与网下的交流与合作。
2.4 人力资源的整合
在网上所有人都将成为学习者和教育者, 知识是在活动和互动中获得, 师生角色可以交换;学科内部及学科之间教师的联合体, 网络教师的联合体, 以及教师联合体的运作机制的建立;教材内容可以由教师, 课程企业开发者、技术人员、课程销售队伍提供。
2.5 经验的整合
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只停留在作为内容的外在知识层面而忽视了经验的内化, 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等待着接受外在的知识而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在于整合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经验, 使具体的课程成为学生亲身经历的经验,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过程, 使学生学习生涯成为一种永远无法忘怀的经验, 使学习者能够理解并将各自分立的学科知识进行连结, 进而能够有效地感知生活世界里的复杂性。卢梭认为:“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 应该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构成要素
教师应具有现代信息化教育观念: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信息化自我发展能力。
摘要: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普及, 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教师专业发展逐渐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目前, 我国对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 还处于初步的萌芽阶段和个体研究阶段, 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与整合, 没有一所高师院校为师范生开设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这样一个课程, 因此, 当前高师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当前教师应该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这一关键的教学环节。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参考文献
[1]叶良明, 刘仙桃.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 2005 (4) .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管理 篇5
【摘要】从目前全球的发展趋势看,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正在日渐深入地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阶段。文章提出,在进入这个阶段以后,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就不再仅仅局限于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创建新型教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建构,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最终要达到的新型教学结构是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使大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人才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文章还特别举例,以此具体说明应该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付诸实践。此外,为使整合过程更加完善,文章还指出了整合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
【主题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
前言
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一种背景文化,成为新世纪公民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的整合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与不可逆转的潮流。目前有关论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文章与论著汗牛充栋,但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与内涵却一直缺乏较有深度的研究,因而至今在这方面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说法,不是立论依据不足,就是未能抓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呢?老师们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结果通常是以下3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整合(即整合的目标)?什么是整合(即整合的内涵、本质)?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整合(即整合的步骤、方法)?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实现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这正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与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教学结构变革的主要标志是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作用的改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这正是我们的素质教育目标所要求的(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指出,我们必须贯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看成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根本措施,而21世纪人才的核心素质则是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这说明不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看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乃至根本措施。
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落实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既是我们国家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这正是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大力倡导与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原因所在。我们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才有可能深刻领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才能真正弄清楚为什么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内涵
通过以上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目标的分析过程可以看到,我们对整合目标的确定,是首先从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性质、功能入手,在把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再自然地(而非人为地)导出其目标。因此只要稍加精炼与加工,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从上述关于整合目标的分析过程中,引申出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定义或内涵。经过深入的研究,我们认为这一定义或内涵可以表述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由这一定义可见,它包含三个基本属性:营造(或建构)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应当指出,这三个属性并非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逐步递进的关系——新型教学环境的建构是为了支持新的教与学方式,新的教与学方式是为了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则是为了最终达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即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可见,“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4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改革当然很重要,但是这一类改革不一定能触动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这些较深层次的问题;只有教学结构改革才必然触动这些较深层次的问题。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本质要通过以上三个基本属性,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达到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的目的。
多年来统治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传统教学结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教学系统中4个要素的关系是: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用耳朵在听讲、用手在记笔记,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相当于收音机或电视机)。其缺点则是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容易使学生迷信书本、迷信老师、迷信权威,总之,不利于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是既有创新精神又有系统、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所以,为了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必修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结构(即“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实现这样的教学结构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教学系统中4个要素的地位、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其核心则是要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师由课堂的主宰,改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则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改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除此之外,媒体也要由只是作为辅助教师教的直观演示教具,改变为既要能辅助教师教更要能促进学生自主地学,即还要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材则应由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改变为学生多种学习资源中的一种(当然,是比较重要的一种),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迷信教材和迷信教师。
一直以来,由于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忽视教学结构改革,从而使这种教学结构赖以支持的传统教育思想(片面追求知识传承与“重教轻学”)、教学理论(过分强调传递接受式教学)、学习理论(只重视刺激-反应-强化,忽视内部心理过程)一直未曾受到冲击,其严重后果就是抑制了一大批(甚至几代)创新人才的成长。由此可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而这种教学结构的改变,如上所述,有赖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营造的理想教学环境和由此形成的全新学习方式。这正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意义所在,本质所在。
三.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具体方法
由上述可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的核心是使教师由课堂的主宰,改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则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改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就是以数学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把它作为获取知识的工具,改变传统的数学模式,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日常教学和实验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的整合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最理想、最实用的工具。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知识构建的工具,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交流工具、个别辅导工具、情境探究和发现式学习工具、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工具、协作工具、研发工具、情感激励工具等。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难点,学生很难理解,教材虽然采用实验的方法,把圆分割成16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但是,实验过程比较复杂,难于操作,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动态课件展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特别是分割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一过程,动态地呈现给学生,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具体,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其辅助手段一般是出示卡片、模型、挂图或实物等,即以静态形象为主,难以再现事物的客观属性。在以上例子中,我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重难点,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场”,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采用化静为动策略,既能活现教材内容,又能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即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除此之外,我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信息技术,自己做一份圆面积公式
推导过程的简易动态课件,这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圆面积公式形成过程的印象。从而达到突显感知目标、优化感知效果、提高感知能力的目的,也就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了好奇,然而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却可以实现虚拟现实环境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因为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主动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如:教学活动课“装修招标”一课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虚拟的现实情境——一个需要装修的房间,并配以语言描述:“只要你定出合理的预算,房间就交给你装修,看谁能招标成功。”然后,学生在虚构的情境中一步步去实现,先考查房间整理数据,通过长、宽、高的测量,计量出房间的面积,再调查建材情况,收集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装修材料,选好了再设计方案、预算经费,最后竞标评标,展示效果。这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为学生虚拟了现实情景,以资源为依托,通过查找、交流、合作、填写,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其间,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得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自然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整合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方法的整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主体教育、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民主化教学也成为广大教师的日常话题。但是许多学校, 许多老师只是轰轰烈烈地去讲, 而没有实实在在地去做, 老传统老方法照用不误。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则是交互性、开放性、多媒体化、全球化的全新视野。网络下的协作学习便是其中一种, 它有利于促进学习认知能力的发展, 有助于学生协作意识、技巧、能力、责任心等方面素质的培养。计算机网络为信息技术与学习方法的整合, 为实现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它大大扩大了协作的范围, 减少了协作的非必要性精力支出。在基于Internet 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通过竞争、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协作学习。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这一内容时, 我先制作课件, 让学生打开系统后系统会自动提出学习目标, 并为学生提供相对富余的学习资源及其配套练习, 让学生从网上在线学生名单中选择一名同学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根据老师提前作出的协议, 学生独立自主、尝试性的进行探索解决学习问题。又如在教授“单位换算的整理与复习”时, 利用学校的局域网,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整理常用的单位有哪几类? 各类单位中相邻单位的进率又是多少? 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对又快又有特色。这样改变了学生在练习本上整理的传统方法, 教师难于了解学生的整理过程和效果。而网络的信息传载功能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使教师及时掌握各个小组的整理过程, 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探索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以上方法真正体现了“主导——主体相结合”式的教学结构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与
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在一起了。这些方法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不单纯是老师主动,学生也主动起来了,真正执行了“主导——主体相结合”式的教学结构,实现了我们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然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有多种途径和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风格,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兴趣,不拘一格,创造出适合自身教学环境的信息技术下的教学结构。
四.实施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日趋有效的今天,学生虽然在教学中越来越占主动,但老师在其过程中也要占主导,起引导作用的。在此,为了更加完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的实施,在此提出广大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引导整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1.注意信息技术与传统工具达成平衡
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学生学更多更深的数学提供了可能,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开拓了广阔空间。但是,它不能被用来代替基本的数学活动,如实际观察、直观感知、基本运算、逻辑推理等。因此,应当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的纸笔运算、逻辑推理、动手操作、制表作图等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2.避免出现信息过载现象
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浩如烟海,垃圾也很多。老师如果不事先去仔细挑选,不去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学科站点,那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而有用的与某学科某年级某节课的内容相适应的资源却没有学到多少;如果片面地强调学生自主,就可能出现学生在网际资源的搜索中一片茫然,一节课下来还是一头雾水,不能顺利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注意教师“导”的作用,这种导的作用体现在课堂教学策略中,也体现在网络课件的设计制作中,另外还要教给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技巧。
3.重视学生的情感交流
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方面。大量研究发现,在影响个体成功的重多因素中,情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现代媒体以其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吸引学生,但容易淡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师人格力量的熏陶,使课堂上只有知识的流动、机械地反馈。因此课堂上要加强小组协作、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活动、讨论、质疑,让学生从机械的人机对话中走出来,避免“心灵封闭”现象的产生,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总结
创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最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同
时也改革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阔了学生视野,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应踏踏实实地竭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奋斗于创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让学生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构建的知识海
洋里自由遨游。
【参考文献】
[1] 高金岭.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1999.33-39页
[2] 袁振国.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75-287页
[3] 胡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高等教育期刊.2003.07期
[4] 王红艳.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高等教育期刊.2007.05期
[5]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7.04期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管理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学习情感;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322-01
在学校教育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得到广泛的认同,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程的整合,更是具有独特的优势,多媒体课件在物理课堂中,能直观、形象地展示各种物理现象,为学生学习创设丰富的物理情景,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
一、在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情感的问题
1、多媒体的普遍使用使学生的新奇感消失。在物理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的声、形、图、色并茂的物理情境,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随着电化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普遍应用,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新奇感逐渐消失。那些模式单一、不能结合物理学科实际特点的教学课件,如果只是片面追求界面华丽、媒体效果,而忽视学习者的认知特点,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产生厌倦情绪,导致学生由最先的好奇逐渐向无味转化,也就不难想象课堂教学效果差的原因了。
2、虚拟感性经验使物理规律的可信度下降。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实验不能做或效果不明显,这时,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用多媒体手段将其表现出来。但是,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的经验世界往往是虚拟的。在这一虚拟世界里,什么现象都是可能“发生”的,因此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物理实验得到的物理规律,虽然结果和过程都是那么“精确”和“完美”,但学生对于模拟实验的真实性总会产生怀疑,从而使学生对从中得到的物理规律的可信度下降,影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课件呈现过快、容量过大造成学生认知超载。物理学是追求简单和美的学科,它力图用最精炼的语言和公式来描绘大千世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内在本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每个字母和词语都有着丰富的物理意义和内涵,但正因为如此,也给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造成了困难。而多媒体课件虽然可以快速又清晰的展现板书的内容,但如果切换过快或容量过大,学生认知反应的时间缩短,必然造成对物理规律理解上的障碍及认知超载,长此以往,学生学习中思维加工的“疲于奔命”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4、教学课件的程序化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减弱。传统物理教学方式在传授内容时,教师可以灵活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进度,而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大多数多媒体课件,在制作之前已预先固定好了课堂结构、教学情境和学习路径而不能改动,课堂教学只能依照教学课件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定情景、程式化、整体型的教学课件,不利于教师的创造性发挥与教师个性教学特色的形成,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很容易使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减弱,也就很难达到提高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目的。
5、学生自制力不强造成网络自主学习迷向。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它充分利用了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也弥补了学生自身学习差异和整体教学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但是,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信息容量巨大、内容丰富,并且是由多个节点和链构成的网络结构、关系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造成网络学习的盲目性与学习中的无力感。
二、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有效整合
首先,应根据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合理而适当的选择和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要提高艺术性、注意趣味性,从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但更要防止一味追求感官效果而忽视物理教学的实际特点,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而且,还要注意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将学生对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兴趣,从对声音和动画的关注转移到对物理过程的展现上来,这是我们在今后整合实践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其次,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能让学生动手的实验,尽量由学生操作,能在课堂中演示的现象,尽量真实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和本来面目。而计算机模拟实验,只有在必须的情况下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来进行,如那些无法观察的实验(如电容器充电、放电时极板上电量的变化)、无法完成的实验(如原子弹爆炸)等,而不能把虚拟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常态。
三、教学软件的设计要结合实际
教学软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可能反应、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制作交互性强、操作灵活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创造可能,防止程序化的演示禁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作为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语调、眼神和手势等来提示、传递教学信息,加强师生沟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必须坚持交互性原则,只有通过多元化的信息交互,才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有利于通过反馈来调整和改进教学,有利于教师进行因材施教。
四、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更需要教师的培养和引导,如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筛选、鉴别、获取、加工和处理的能力,通过任务驱动学习、教学环节的设计、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即时反馈等等方式,保证学生网络学习的实效性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浅谈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课程整合 篇7
一、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能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 声像一体、图文并茂, 能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了学习兴趣, 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他们才能乐于接受。在教学《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时, 单调的教材和老师的说教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即使讲台上我讲得天花乱坠, 台下学生已恍如梦中, 收效甚微。于是我就转变思路, 利用学生喜欢动态、新奇事物的特点, 结合《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搜集相关的影视资料, 比如:部队在黄河边英勇战斗的电影, 合唱版《黄河大合唱》的视频等, 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焕发出很强的生命力。
二、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 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一般是由老师一肩挑, 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步骤展开都是按老师意志事先设定好的,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谈不上什么主体地位, 甚至这种模式下, 学生提出什么问题都是限定范围内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这种旧模式正在瓦解, 正朝着多元化、网络化的新方向发展。音乐知识的获取已趋向多元化, 教师和教材不再是学生获取音乐知识的唯一途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实际掌握情况来选择学习内容。认知学习理论观点认为:人的认知是由外部刺激和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为了有效地认知, 外部刺激要有, 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 老师只是引导者。学生借助MIDI教学软件、Flash、影视制作软件等外部刺激,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来, 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 有利于快速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结合, 能使教学方式体现出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交互性强等特点。在一次音乐优质课比赛中, 我要讲的是民族乐器, 而现实情况却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民族乐器不太了解。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所讲乐器的音色及其演奏方式呢?在制作课件时, 我上网搜索并下载乐器图片及其音色片段, 然后建立乐器图片到相应音色的超链接, 讲课时点一幅乐器图片, 就会听到与之相应的音色片段, 简明形象。此外, 我又搜集了一些著名演奏家演奏这些乐器的视频资料, 让静态的乐器动起来, 发出天籁之音, 学生很快就认识了这些乐器, 并有了深刻的印象。又如讲交响乐这一课, 这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也不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内容, 教学难度较大, 如果仅凭我的讲解, 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而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交响乐演出视频, 让学生犹如置身于一场音乐会中, 自己去听、去欣赏, 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 展现出了优美形象的教学效果, 很顺利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 有利于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这是一个事实。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区别对待, 不可一刀切, 既要让接受快的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又要顾及到后进生, 以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信息技术的网络化为教师的分层次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老师把要教学内容的相关课件、背景资料等发到校园网上, 供学生自由浏览下载。通过这延伸了课堂, 不再拘泥于课堂45分钟, 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选择学习相关音乐资料。同样在家里, 学生也可以借助家庭电脑下载有关教学课件, 立足自身实际, 展开有针对性的学习, 课堂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阵地。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 有针对性地展开层次化学习指导, 因材施教, 这样既提高了音乐教学的灵活性, 又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管理 篇8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存在问题
(一) 硬件设备和软件问题
学校应该加强硬件设备的建设, 提供必要的教学开发用的计算机、媒体采集设备、多媒体展示设备, 以及网络信息通讯、教学资源数据库服务器, 等等。而这些并不是每个学校都具备的, 这给计算机的应用和开发带来很大的难度。
有的学校具备了这些条件, 为了上“计算机辅助教学课”, 教师要自己开发软件, 而作为教师个人甚至个别学校是很难开发出能充分发挥计算机作用和体现学科教学思想的教育软件的。因此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不在于开发软件, 而是如何应用软件。
近年来, 国内出现了一批教育教学应用软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软件, 在课程中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而要熟练地使用这些软件, 就必需对教师就如何使用这些软件, 进而与课程的整合进行培训。
(二) 教师培训问题
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 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 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 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 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 主要解决计算机的现代教育手段实现教学目的, 这就对教师的综合教育水平和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后才能很好地进行课程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一)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重点是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 大规模地培训教师, 以及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会学生使用信息技术, 为应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环境。
培训工作应该包括三方面:计算机意识、知识、技能与态度;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最新发展;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一方面主要解决教师操作计算机的问题, 使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 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备课、授课、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第二方面主要是加强教师的学科修养, 并且帮助教师更进一步地把握学科教育的目的和本质;第三方面主要解决如何用计算机的现代教育手段实现教学目的。这三个方面不解决, 计算机辅助教学就不可能真正搞好。
(二) 第二阶段是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 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 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利用多媒体软件和编写程序代码, 可组织和建构复杂的任务;利用一些工具软件, 可模拟复杂的科学、经济和历史事件及现象, 从而探讨构成这些现象的变量与关系。再例如:Powerpoint软件可用来制作教学像册和卡片, Auto CAD软件可用来进行机械制图的课程设计, Excel软件可用于班级成绩的分析, Flash软件可用于制作语文课的一段情景动画, 用媒体播放软件可用来播放一段教学实况、专家讲评, 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数据、实验、提问、分析、探索、讨论等, 利用计算机进行很好的组织, 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法。这种综合课程的教学, 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实例1:数学行程问题。
首先, 教师事先设计好几个行程路线, 让学生在互连网上查找如汽车、火车等各种交通工具的时刻表, 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到达目的地所用的时间、到达目的地所走的路程等资料, 让学生如临其境, 亲身感受;其次, 观察分析网上查到的速度、时间、路程及费用等多个数量关系, 设计出行程问题;然后, 将搜集到的数据及计算的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小组通过讨论并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计算, 从而决定乘坐何种交通工具最省时、何种交通工具最省钱、何种交通工具行程最短, 在完成之后让学生思考计算时运用了哪些数量关系, 并且说明理由;最后由教师运用事先已做好的如“图表”等, 更直观地对各种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并穿插事先做好的动画显示每一种结果运算中所用到的数学知识。
实例2:信息技术与汽车发动机理论课程整合。
在传统的汽车发动机理论课堂中, 主要通过挂图、书本和实物等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 通过计算机的图、文、声、像等多方位信息制作的课件, 可使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通过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方法, 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发动机工作的原理。整合, 涉及面更广, 能够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师生还可以实现教学互动。
实例3:语文课“桂林山水”。
1.通过投影, 播放《桂林山水》风光片, 让学生认识一下桂林山水的特点, 初读课文。
2.登陆“桂林旅游网”, 进一步介绍桂林山水。
3.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说说对漓江水的印象。
4.谁能把一个字和一个句子结合起来, 成为一个新的句子。出示例句: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总结句式特点:赞叹——描述。
5.通过“你对漓江的静有什么体会?”配乐进行朗读。同法学习漓江的“清”、“绿”。
6.浏览网站上的风景图片, 引导学生见识桂林的山。
7.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说说对桂林山的印象。
8.拿出预习时完成的桂林山小贴画, 把它们拼到黑板上, 全班完成“连绵山景图”, 让学生讲讲体会。
9.朗读指导“桂林山”一段。
10.总结学习最后一段。
11.浏览网站, 了解更多桂林山水的信息。
12.读写结合:写写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通过校园网班级论坛交流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
在这样的学习中, 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高强度的训练, 在平等、安全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个性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它已超越了过去单纯传授知识的层面, 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 把教材作为凭借, 使学习者最大限度地升华出激发创造性的动机。
四、总结
本人认为, 教师的主要工作不应该是花大力气去设计编制课件, 需要花大力气的应是研究如何应用现有的软件才能发挥计算机的优势,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这里所说的“软件”, 不是指一个个具体的课件, 而应是面向学科的工具型软件, 包括带有学科特色的平台和多媒体资料库。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使得教案多媒化、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 使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时, 可跳转到和该内容相关的任何知识点和资源。目前, 很多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探索过程, 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但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尽艰辛的过程, 需要所有教育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摘要: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本身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最终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本文主要探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关问题, 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及进行的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管理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一、整合现状分析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特别是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是大势所趋, 不再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网络是一个知识的宝库, 媒体种类丰富, 检索容易、快捷, 不失为学生学习的好载体。教育资源共享, 使知识得到充分整合。教学不再仅仅是纯知识教学, 而是透过多种知识资源所实现的知识、意义、思想, 价值、理念、情感结合于一体的教学。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实践, 在做好基本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 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功用, 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独立性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 当前国际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 Internet逐渐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变得密不可分, 计算机已经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工具, 学会使用计算机将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因此, 信息技术已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 它有自己的独立性。
(一) 信息技术有自己的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 应对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有一定的掌握, 着重培养学生“信息”的灵活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以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信息技术有自己的教学内容
2005年河北省又推出了一套全新的信息技术教材, 旨在适应当今的网络形势。网络知识贯穿于全套教材之中, 教材中在内容选择方面, 力求选取学生既喜闻乐见而又新奇的内容。
(三) 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同样要新颖灵活
信息技术课同语文、数学一样也要有课件, 而且在信息技术课上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是“声、像、影”等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 在充分感知教材的基础上, 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能消除学生对于死记硬背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厌烦心理,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然,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大学科, 既有独立性, 又必须与其他课程整合, 这才能体现信息技术顽强的生命力。
三、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整合的深远意义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 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 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 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 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 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 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成功的整合应当是把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 也就是说, 整合的结果, 既以信息技术优化了课程教学的过程, 促进了学生学科智能水平的提高。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传授了信息技术, 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本人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深入钻研教材, 系统分析学科教学的全过程, 找出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现新课标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恰当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
三、在实践教学中整合其他学科
在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结合小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目标, 我确定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整合其他学科的研究”这一题目, 并为此做了一些尝试。我们选择了《古诗配画》和《图说“梅兰竹菊”》两节课进行尝试。
(一) 教学反思
《古诗配画》一课的教学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 “学由疑开始”, 以学定教, 在做中学, 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 让学生自始至终充分自主的学习, 自我探索、自我展示、自我激励、自我调控, 学生“指导”学生, 协作互助;而执教者始终保持着一个引航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整节课教学中确实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整合, 但是效果却有所不同。
1. 导入部分的课件欣赏, 整合了音乐、美术两个学科的知识:
优美的古典音乐, 精美的艺术名画, 把学生带进诗一般的意境之中, 让他们充分感受信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所创造艺术美的魅力, 学生在艺术美的感染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起“我也要制作出这样美的作品”的热情。因此, 这里的整合很成功。
2. 学生所选的古诗是自己喜欢的、语文课上已经学过的, 所以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并且通过“古诗配画”这节课的学习, 更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激起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可是本节课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却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 整合不彻底, 只是一带而过, 所以整合不成功。
应该在最后的综合运用环节中, 除了欣赏评价作品外, 还应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解释所选古诗的含义, 这样可能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 行为跟进
为了有所改进, 我们又选择了《图说“梅兰竹菊”》这一课进行尝试。本课教学中, 我们非常注重学科的整合问题。整节课中做到了与语文、美术学科的整合, 而且涉及的整合很多:让学生交流诗词的含义, 展示国画的优美, 体会照片的意境。整节课学生倒是很活跃, 但很多同学居然没有学会如何设置文本框的格式。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几个教师坐在一起分析, 也提出了许多自己的看法。原来是我们没有注意到因材施教, 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很多的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 有的课甚至不适合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 又通过其他几节课的尝试, 我们终于根据不同的课采用了不同的整合措施, 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 得出结论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管理 篇10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 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 为课程提供资源, 创设教学环境, 从而使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构成一个和谐互动的整体。它包含功能、技术、课程三个基本层面。
就功能层面而言,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 一是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充当教学媒体而成为教学结构四要素 (学生、教师、教材、教学媒体) 之一, 成为协助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工具。二是起到了支撑教学的作用。表现为CAI课件、积件、教学资源库、多媒体著作平台、教学管理软件平台等都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技术支持的作用, 使教学活动更趋多样化和开放性。三是通过信息技术体现师生的主体化学习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把课程和作业等内容上传到教学系统中, 学生利用账号和密码登录、浏览或下载学习资料。四是体现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支持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和自身需要等情况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 使学生的学习更具自由化和个人化特征。
就技术层面而言, 信息技术表现出数字化、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工具性和基础性六大特征。当今的信息化社会, 数字化学习将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旋律,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内容总是利用多媒体形式呈现出来, 而基于Web的流媒体技术则可实现远程多媒体课件的在线点播、实时现场直播等。学生作为学习者, 可以在一个开放的、智能化的课程平台上, 制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计划, 进行高效率、高质量、高层次的协作学习, 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可以依托网络学习环境以及信息化学习资源展开学习活动, 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表达和沟通的交流工具, 成为教师进行新型教学设计、实践新型教学模式的工具。
就课程层面而言,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和渗透下, 课程呈现出多元价值观。信息化教学设计受到重视, 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教学结构得到深入的实践和研究, 评价也由重视学习结果逐步转变为对学习过程的监测和评价, 提倡学生对学习经验的积累提炼、对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和对学习行为的反思总结, 呈现出课程价值取向多元化、评价过程主体化的特点。随着网络教学的兴起, 教师开始借助网络组织教学过程, 充分利用教学软件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糅合, 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促进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化。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主要措施
1. 借助信息技术创新备课方式
借助于超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备课具有了超文本、虚拟现实、信息资源集成化、开放性、互动式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的特征。表现为更加注重教学策略、师生关系民主化、知识意义的积极建构、学习方法的多元化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我们把这种新型的备课称为数字化备课。进行数字化备课, 应当做好包件和积件的开发与建设。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制作的包件, 其实是将既分工又合作的教师制作的课件组合起来, 形成以教材单元知识组合课件为主要内容的“备课文件包”。在教师进行集体电子备课的过程中, 首先要对文本教材进行划块, 明确分工, 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分头设计单元教学, 最后分别完成课件, 这些课件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包件。
2. 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站建设
建设学科性辅助教学网站, 除了要实现一般教学网站共有的功能, 像多媒体课件库、教师备课、在线辅导、在线学习、在线考试、研究性作业以及搜索引擎、超链接、VCD视频点播、网站安全系统等, 尽力使网站设计更加科学、便捷、生动、艺术之外, 关键是要把握好学科的特点。要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处理好学科知识的组合与多媒体表现形式的关系。要着重在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 突出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3. 强化教师培训
加强教师培训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前提。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精通学科知识, 而且还要掌握信息技术, 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只有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思想和理论水平, 逐步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更新观念, 并落实到教育过程中, 才能使教师在教学创新中发挥出巨大潜能。
4. 改变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 对学生的自主性、社会性有着共同的培养目标。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 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 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教学方式由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因此, 必须改变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知识的权威者、过程的设计者、流程的控制者、结果的评定者的角色。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意识, 发展个性特长。
5. 构建评价体系
评价渗透于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整合的每一个环节, 它是提高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确保学习质量的一种主要策略和机制。整合不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 而且重视过程的评价,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整合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本质特征和具体实际, 把评价重点放在整合的效果上。在评估中要突出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 利用正确的评估导向指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意识、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管理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学 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
我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通过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将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其他各课程的内容进行融合,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探索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中作了很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教师们在实践中寻找整合点,大胆开展实践活动,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来促进学科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以下是我通过各方面资料搜索,包括前人总结归纳出来的几点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
(一)利用计算机中现有工具整合教学
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基本就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借助ppt来教学。这样的辅助往往要为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课件使用的灵活性不大,而且在实施教学前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其实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我们利用这些功能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小学阶段利用智能ABC打字,初中阶段利用Excel来进行数学数据分析、利用图表工具学习制作统计图表,高中阶段利用frontpage和photoshop等工具来学习网页的制作等,充分挖掘了计算机中现有的工具进行学科教学。这样,既达到了学习、应用技术的目的,又较好地促进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寻找身边的美》的教学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我把该任务和信息技术中的网页制作相结合,通过网页的形式将自己身边的美全部以文章和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肯定需要上网找相关内容或者去实地拍照来完成这项任务。这样的任务安排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整合教学,既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拽写出了优美的文章;又达到了学会用frontpage和photoshop工具制作网页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1.利用计算机信息加工能力进行整合教学
计算机具有较强的信息加工能力,利用这一功能可以让学生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在大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信息加工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例如:小学阶段可利用计算机画图配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初中极端通过上网查找、下载资料,利用Word制作出学习汇报材料;高中阶段可通过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制作网站。
《我的家乡》一课的教学就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信息加工这一功能。课前教师制作了一个专门介绍自己家乡五十年来巨大变化的主页,里面有许多资料、图片和数据。学生可自由选择其中感兴趣的主题和相应的资料来研究,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研究报告。在这节课里,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收集相关材料,包括文字、图片、动画等,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进行信息筛选,并对选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与重组,最终得到学习成果。在这个案例中,计算机一方面提供了充足的信息供学生查找与筛选,促使他们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帮助他们整理知识,综合应用所学的语文写作、美术绘画和颀赏等多项知识完成研究报告,使知识内化并激活。
2.利用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和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
《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苕溪》就是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协作能力的典型案例。该课例以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小组活动为主导方式进行。学生们先通过网上浏览、图书查阅、调查访问等各种形式收集有关苕溪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本小组的共同研究主题;然后小组成员根据主题进一步多渠道收集、分析、整理有关信息,提出设想和建议,再利用信息技术将上述内容制作成极具个性的网站;最后全班各小组展示成果,汇报收获,交流心得。整个活动历时两周,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研究热情,克服了无数困难,各小组均制作了独具特色的苕溪主页,内容涉及广泛。本次活动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良好影响:在认知领域中,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用浏览器进行信息浏览和检索、收发电子邮件等技术,Word编辑排版、FrontPage网页制作和Photoshop图像处理等技术,语言文字组织能力,数据处理和版面设计、页面和图片的美化等知识;在人际交往领域中,学会团队合作以及对内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倾听和沟通;在情感态度领域中,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了学习自信心。
三.正确区分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
学科教师有这样一个误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就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其实这两者之间是存在根本性的差异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合的过程。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互相联系的加以学习。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它不是将不同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的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
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出发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理念和范畴方面都有所提升和扩大。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通过使用课件,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扩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学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魅力所在就是将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无缝的融合达到“互赢“的目的,而不仅仅只是局限在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总之,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必然将占据未来信息时代课程学习方法的主导地位。因此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现代化教育和信息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倡导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电化教育研究,2002
[3]王全世.资讯科技融入教学之意义与内涵.资讯与教育,2000
[4]陶增乐.《信息技术基础》.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管理 篇12
人们对教师角色的认识与教师所在教育环境有关。也与教师、学生、同行的关系以及时代的要求有关。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在这种以信息技术为主要认识工具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中, 教师的角色与传统教育中教师的角色相比, 将发生极大的变化。在此, 我对教师的角色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古代, 中国教师角色为“传道、授业、解惑”, 传统的教师角色为“知识的传授者”, “引路人”, 被比喻为“一桶水”、“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 教师不是单一的角色, 而是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复杂“角色”。他们应该是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学生信息素养的开发者;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引导者;群体学习的协作者;整合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既是学生又是学者和专家。
一、教师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获得知识, 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 (社会文化背景) 下, 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方式得到的。因此,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教师的作用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转变, 教师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努力促进学生将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并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 (并开展讨论和交流) , 并对协作过程进行引导, 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如, 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一步引向深入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 自己去评价, 去纠正错误。
二、教师是信息资源的设计者、查询者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开发者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 为了支持学习者主动探索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师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即进行信息资源的设计, 确定学习某一主题所需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为此, 教师还不得不承担在线专职信息查询顾问的角色, 这一角色要求教师自己要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能够设计先进的教学资源, 并将其融于教学活动中, 为学习者创造必要的、最佳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 教师还必须帮助学习者如何获得信息资源, 从哪里获取信息资源, 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意义建构, 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创造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是学习的前提, 分析信息是学习的基础, 能增强信息的实用性和可信度, 加工信息是组织整理、内化信息的过程。这样才有利于意义建构, 信息创新才有利于人的发展, 才有创新的火花, 信息交流使学生学会合作, 才能使学生“贡献智慧, 分享成果”。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指导者
教师角色应从“教”转到“导”。如果学生是一般在知识海洋中漂泊的舵船, 那么教师就是这艘船的领航员, 给学生把握好方向。因此教师要做好“四导”。
1. 引导
学习过程是一个探索过程, 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按照新课程理念引导他们提高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
2. 诱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和培养者, 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丰富的情景, 使学生愿意学习, 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 使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 教导
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在教会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同时, 还要培养他们辨别信息的能力。信息“形形色色、鱼龙混杂”, 应区分良莠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
4. 辅导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后, 学生除了协作学习、合作交流外, 个别化学习也是学习的主要形式。因此, 教师将独立或与他人合作, 给学生一定的帮助和宏观引导, 如确定学生为完成学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处理信息技术中的硬件、软件的故障, 帮助学生选择一种适合其特点的能有效完成的学习策略,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科技创新, 鼓励学生小制作、小发明, 写科技学术小论文。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辅导学生利用各种便利手段获取信息, 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 扩充知识面。
四、教师是群体学习的协作者
“学会合作”是信息社会新型人才必备能力之一。传统教学中也有合作, 但是是小范围的教师之间的, 学生参与面小或没有参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特别强调协作学习, 并将“协作”视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的四大要素之一。这里的“协作”是一种新型的相互协作关系, 是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 它强调的主要是学生参与, 强调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 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地批判、考察各种观点、信仰和假说, 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 并对别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论。通过协作学习, 学习者群体 (包括教师和学生) 的思想和智慧可以被群体所共享, 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协作学习”环境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在这种学习环境里, 教师作为群体协作者的作用, 体现在组织协作者学习并对其引导,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在自由交流、商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从而实现”师生互动, 智慧共享“的目的。除此之外, 教师之间、教师和社会之间, 利用信息技术也应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打破封闭自锁, 应携手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使“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
五、教师是整合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现有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三级建设体系后, 打破了原来大统一的课程资源国家垄断的状况, 给地方和学校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们完全可以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来培养学生, 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更多的“软件”和共享这些“软件”。例如, 可通过校园网、局域网发布新闻、讨论社会时事, 获取资料信息。通过对信息资料的整理使其成为校本课程, 教师要根据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确立新的、完善的校本课程。所有这些, 需要我们与时俱进, 做好学校学科资源库的建设, 担当起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的重任。
六、教师既是学生又是学者、专家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后, 教师要适应教学需要, 要不断地“充电”, 学习是无止境的, 否则, 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就会被社会的大教育所淘汰。同时, 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学习, 学生知道的, 教师不一定懂得, 所以教师要善于做学生。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教育在变革, 新教育理念, 教育事业和教师专业化发生着巨大变化, 未来的教育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教师面临许多挑战。教师要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 成熟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我们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研究学生学习特点及规律;研究怎样创设不同的学习情景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突出课程的重点、难点等。
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师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突破传统方法“只注重结果”,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过程好了结果也不会差。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后, 教师不光是评价员, 应该是评价师, 评价要有艺术, 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既要关系学生的学习结果, 也要关注学习过程, 既关注学习水平, 还要关注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 关注他们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关注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 关注与他人合作交流、探究问题的能力, 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集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 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
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 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教师为中心”变成“学生为中心”, 教师对学生的“教”变成对学生的“导”, 教师成了“角色从”。在新课程理念下, 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 教师的角色还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进程》.
[2]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2001. (1、2) .
[3]刘向永《解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3.
[4]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
[5]余胜全《基于Intemet的学习模式》《中国电化教育》1998.4.
[6]何克抗《现代信息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管理】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09-12
化学信息技术课程管理10-05
信息技术学科07-21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计划08-29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10-21
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11-18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05-17
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05-20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经验体会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