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中学学科教学的作用(精选8篇)
信息技术对中学学科教学的作用 篇1
信息技术对中学学科教学的作用
摘要:教学理论是指导中学学科教学模式的依据,本文通过论述教学理论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来说明中学各种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在先进教学理论指导下、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产生出来的CAI教学模式、教育卫星、远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模式、网络教学模式等,可以在中学教学中体现WTO所强调的人本位观念,促进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时,列举了一些具体案例,提出无论信息技术作用于哪种教学模式,或创造出哪种新的教学模式,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去探索和总结,扬长避短。并且根据中学的具体情况,提出要保证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作用,必须有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理论,教学模式,信息素养,现代化管理。一、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模式、信息素养的含义信息技术包括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传感)技术。在中学,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所用到的技术,大多数是计算机技术和与微电子、光电子传感等技术有关的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包含的领域博大精深,在中学所用到的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教学,在本文将其定义成一个联合词,指由教和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是其他场合教学的计划或范型。信息素养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它包括了:(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传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御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二、教学理论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从16世纪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理论的拉特克到20世纪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创造者皮亚杰,从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到当今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将会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的何克抗等,他们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都在呼唤信息技术的支持。德国的拉特克说:“教师必须懂得教授的技术。”他当时所说的技术,当然可能不是信息技术,但是是“……要懂得怎样教,才能使学生最容易、最牢固地掌握”的技术。17世纪捷克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大教学论(Didactica Magna)》的目的是:“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18、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在把道德教育作为每个人都必须达到必要目的的同时,提出了教育可能达到的目的,即主张为成长着的一代将来能从事某种职业实施一定教育,帮助他们发展能力与兴趣。他针对多方面的兴趣,安排不同的学科,并认识到同一学科可以培养多种兴趣。20世纪初,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这种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是程序教学、[1] [2] [3]
信息技术对中学学科教学的作用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美术,辅助教学
在科学技术发展飞速的今天, 多媒体技术以其高效、快捷、全面传授知识, 保存、收集资料相互交流等优势, 极大促进了整个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其中以形象直观的美术教学最为受益。计算机辅助教学, 因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诸多优点, 而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广泛应用在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 美术教学也不例外。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特别是在突破传统教学的诸多难点上, 计算机可以发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难点, 是在教材的教授过程中, 学生对知识的难以理解之点, 技法的难以掌握之处。
一、获得独特的视觉效果
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点, 根据教学需要, 获得独特的数码虚拟视觉效果, 协助教师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美术欣赏课有很强的直观性, 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通过数码投影仪, 就可以将作品清楚地放大展示, 让学生在欣赏课上能够真正地“欣赏”。以七年级第十四册《现代生活的视觉语言》一课为例, 通过欣赏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标志, 使学生开阔眼界, 丰富知识。标志很小, 教师拿在手中展示, 学生想要看清楚都很费劲, 更别说欣赏了, 对教师而言, 同样也不便于知识的讲解。而若通过计算机和数码投影仪, 将各种标志投影成2米见方的影像, 就可以让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能看得清楚, 达到最佳的审美感受。同时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有针对性地观察, 教师结合知识重点、难点进行分析讲解。由此, 视觉的传达与知识的传授相得益彰, 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学习和提高。
欣赏三维造型艺术时, 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可以用通常的视觉方式, 让学生欣赏到物体在某一视觉角度的造型或其内部构造, 而且可以做出“动感显示”效果, 让三维物体旋转起来, 欣赏到它的各个侧面, 让学生体会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比如, 九年级第十八册《现代建筑》一课中,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按预先设置路线, 带领学生虚拟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 使学生有现场感、真实感, 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 同时, 也会真正理解它的三维结构。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产生真实新奇的视觉效果, 独特的感染力, 将使学生对这一课留下难忘的印象。
二、动态展示变化的过程
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 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为一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 通过计算机表现许多传统教学技术不能表现的事物和现象, 如演示形象生动的动画、声情并茂的有声画面、色彩丰富的教学图片等。CAI可以使抽象问题形象化, 静态问题动态化, 在解决那些教师难以表述而学生又难以理解的问题上, 动态展示变化的过程, 突破教学难点。
在工艺与设计课的教学中, 有关工艺制作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复杂、严谨, 技法的要点、难点较多, 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教师要想利用课堂时间演示一个完整制作过程,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绘制“简单图案”教学, 仅其中的上色环节, 就不是一遍两遍能完成的, 非常耽误时间, 而且没有办法让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在传统教学中, 很多教师往往只好口头教授, 稍作演示, 这样的教学, 学生往往不能掌握技法上的难点。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我们可以将图案制作的完整程序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幻灯片进行放映, 从绘制草图、拷贝、涂色, 到最后调整、修改, 色彩转换, 都非常方便、快捷, 整个过程展示清晰明了又独特, 学生边看放映边学习, 印象深刻, 教学难点轻松解决。
三、通过整合培养美术欣赏能力
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历来是美术教育教学的难点。把艺术作品不同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在大脑中形成反射,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 利用知识经验进行综合加工, 是形成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的过程。使用计算机, 可以容易地将多种媒体融合在一起, 并方便地展示给学生, 突破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在计算机辅助的美术欣赏课中, 把音乐和美术、电影与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以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表现深刻主题, 能充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如欣赏《格尔尼卡》时, 如果只看课本中的小幅图片, 学生会因为对作品内容及产生背景缺乏一定的认识, 而印象不深, 难以产生共鸣, 影响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欣赏。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将画子投影到大屏幕上, 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内容, 通过鼠标指针, 指点画中细节, 引导学生观察, 同时播放合适的背景音乐……这时学生就开始自觉地“设身处地”, 进入某种情景, 产生审美同情。
学生受到欣赏对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接受其审美思想的启示, 展开想象, 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画面。当学生进入联想境界后, 计算机播放的背景音乐重新响起, 以配合着教师的解说:“是谁在画面上呻吟?这呻吟声像是一支沉痛的歌曲, 是人民在痛苦地扭曲。”这时学生们原先模糊的、朦胧的审美享受就会变得清晰, 学生将获得艺术作品深层意蕴的更深领悟, 从而提高了审美能力。
信息技术对中学学科教学的作用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43-01
步入信息社会,如何让学生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这都需要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教学生学,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教学,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上课开始时讲的几句话,若能先声夺人,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就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好的导入语有不可忽视的教学功能。在优质课展示过程中,老师们各尽其能,有用故事导入的,也有用经验导入的,还有用诗文导入的,都非常巧妙并贯穿课程当中,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如上《超级连接》时,我用笑话引入,然后让学生把每个笑话的目录和内容间做一个超级连接。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整堂课学生都沉浸在愉悦的氛围当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科学教学、以用为主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还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般可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吸引教学”法、“实例操作”法和“任务驱动”等;坚持“以用为主,培养能力”的原则,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完成操作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亲身体验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探索、发现、创造与成功的喜悦,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比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其实有一项容是讲Word中的图文框、文本框、图片和自选图形的使用,按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不是孤立地介绍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将所有内容设计为制作—张贺卡这一具体的任务,教师通过讲解如何制作这张贺卡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时,重难点突出,而且授课顺序就是制作贺卡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轻松自然。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教学中,如果总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容易疲劳,也容易养成上课就等着老师教的依赖心理。让学生自己操作、尝试,去创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从而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习的动力;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完成学习任务。
三、尝试自学,动手实践
在教学中,通过找出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正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教学中突破难点,也能使学生轻易地掌握教学重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讨论、交流、实践,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如教学“控制面板”一课,教师在教学完怎样改变桌面图案后,让学生试着自己去改变屏幕保护程序,改变外观等,熟悉对话框的操作。在三项显示属性修改完后,再让学生用刚才所学的方法,自己去修改“日期/时间”属性,让学生积极把学过的旧知和新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但学得轻松,也容易掌握,真正做到了轻松、高效。
四、实践小结,体验成功
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能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在操作中,教师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分层指导,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如“资源管理器”窗口和“我的电脑”窗口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所有文件夹”框。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操作实践,找出“所有文件夹”框的作用。学生上机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辅导、答疑,检查每一个学生实践操作的程度。对好学的学生,提供方便,放手让他们钻研下去。学生知道了,但说不清楚,我就让他到教师机上演示给其他同学看,并让其他同学讨论,一起归纳出“所有文件夹”框的作用,用它查找文件方便、直观、快捷。
信息技术对中学学科教学的作用 篇4
地理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有利于知识点的建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把教学中抽象、深奥,靠教师讲解、挂图、板书讲不清、道不明的重点、难点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快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良好的环境。
而地理教学不能依附于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和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确定不一定优于传统教学,试题中常见的是黑白地图,应思考如何把教学图片与试题地图有效结合,将多媒体教学与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有效结合。
课后小结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发布者:曹莉敏 发布时间: 2011-7-26 11:48:
信息技术对中学学科教学的作用 篇5
在林业领域而言,GIS着力于通过计算机应用以及网络技术对现实中的林地资源做出数据模拟,并且通过此种模拟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对于林地内部状况比较直观和明确的认识。此外,GIS系统与GPS通常在使用过程中形成互补,GIS多作为GPS系统的数据库出现,为GPS提供相应的决策和行动根据。对于林业领域而言,GIS数据系统在建立过程中可能会相对复杂,但是一旦建立起来,必将对林业整体发展起到极为重大的积极作用。
遥感(RS,RemoteSensing),是一种通过遥感器一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并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在林业中,遥感技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森林资源分布地域广大,因此想要通过人为探明必然会花费较多资源,而遥感技术就在这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相应人力,实现远距离识别。GPS、GIS以及RS三大技术,在林业中统称为“3S技术”,除此以外,一直作为此类技术支持的还包括相应各类软硬件技术,包括计算机应用以及无线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并且随着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数据挖掘技术以及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也参与到整个应用体系中来。数据挖掘能够帮助林业资源管理人员发现一些相对隐蔽的资源,帮助发展林业经济,并且在提升数据访问速度方面一直起着积极意义。此外,云计算也是另一个新兴应用技术,通过网络将我国林业管理资源以及相应的节点相联结,通过云技术共享数据以及运算能力,不仅仅对于整个系统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对于从整体上掌握我国林业发展,深入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等方面同样有着推动作用。
林业曾经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支柱型资源,也正因为如此,才会使林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控制下,林业发展总体而言相对滞后,甚至是对森林资产的清查手段都还包含有很大比例的人力清查成分。因此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介入至关重要,从整体上看,信息产业对于林业的推动作用目前聚集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林业资源的动态监控。
林业资源包括林地以及其上的所有资产,这其中既包括土地资产,也包括在土地上生长和生活的各种动植物,既包括野生也包括人工养殖,除此以外,还包括一些景观,也都属于林业资源。想要对如此种类繁多错综复杂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使用GPS和GIS,在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林业资源管理体系,是相对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于这种管理系统而言,其重要的改进作用在于描绘出整个林业体系的数据特征,并且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更为隐蔽的,容易被忽视掉的自然资源。对于林业资产清查工作而言,更为完备的数据描述,有助于减轻每一次清查的工作量。
2、对林业灾害的监控。
通过RS技术,能够有效对林业中不同寻常的状况及时发现,尤其是对于火灾以及病虫害的及时发现而言作用重大。RS技术能够有效侦测到与常规林地不同的波长,从而进行报警。RS技术同样需要庞大的数据库支持,需要对常规的森林状态波长进行获取和综合分析,并以此作为对照依据进行判断并作出告警,而后通过GIS和GPS综合系统对出现状况的林区进行定位。这样构成的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林地上发生的状况,对于无法由专业人员进行例行检查的大片林地,此种方法对于防范火灾和病虫害意义重大。
3、对林业产业链的建设。
想要发展林业,必须将整个林业置于整个经济体系之中,才能有效利用市场的力量带动林业的发展。具体可以将用GPS和GIS系统建立起来的数据林业体系与相应的产业平台相连接,让整个经济社会去发现更多可以利用的林业资源,并且可以通过相应网络平台的建立,来平衡产业链上下游的需求状况,推动产业链的不断完善。
信息技术对中学学科教学的作用 篇6
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一种新兴教育手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和作用。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习内容直观、生动、科学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而且通过声音、图像、情景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了课堂的学习效果。本文就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有效的影响和作用做几方面探讨。
1 利于打破传统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兴趣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在的学生积极好动,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和表现欲。因此,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将课本的文本转换成图形、图像、视频或者动画,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升级为今天丰富而具有新意的学习内容,无形中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他们的表现欲望,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鲁教版)初一Unit 9“Do you like bananas”一课时,笔者首先告诉学生:今天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准备带着大家去野餐,那么,我们准备哪些食物呢?“What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bananas?”教师边引导边播放动画音乐Let’s have a picnic today,学生跟着欢快的节奏一起感受野餐的乐趣。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音乐和问题创设的情境中充满兴趣。接下来笔者利用网上的Flash课件,将食品类的单词直观地呈现给他们,进一步引导学生听、读新单词,并区分食物单、复数,然后练习句型“Do you like...”。在这里不得不说,信息技术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沉浸在期待的心情中,在愉悦的享受中完成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 创设情境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语言学习必须要有赖以生存的环境,任何一种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才能保证学习的高效性。因此,外语教学往往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实现高效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单词、短语、句型设计成情境模式,把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搬入课堂之中,不但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让学生在角色中进行情感体验学习,降低了课堂学习的难度。在一个或者多个“兴奋点”的刺激之下,学生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初二下册Unit 1“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时,教师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Repeat the words above in Chinese. Tell them my obligations in Chinese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use target phrase ‘have to’.”(昨天,我收到一封来自同学的邀请函,她请我去参加万圣节聚会,可是我有些重要事情要做,不得不学习,我怎么跟她说呢?如果你们是我的话,会怎么解释呢?)笔者在大屏幕上展示了同学的邀请函,然后通过一段视频展示了西方万圣节的场面,学生兴趣盎然,开始学习如何回答,有的帮助解释,有的.干脆爽快地答应……学生在积极的交流讨论中,学会了如何邀请别人和如何回复邀请,而且对西方的节日文化和风俗习惯有了深入的了解。
3 调动多种感官,提高记忆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感知事物都是通过多种感官进行的,视觉获得知识效率占83%,听觉占13%,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于触觉;如果几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活动,那么会明显地提高记忆力。而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过程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音、形”结合,通过多媒体与网络结合,可以将无声的教材变成有声、有形、有动画的集各种试听信息于一体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加接近学生的接受水平,易于接受信息并掌握学习内容,提高记忆力,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例如,初一上册Unit 3“What color is it?”对于颜色的学习,因为本节内容简单,学生并不“感冒”,没有什么积极性。怎样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呢?笔者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奥运五环制作成课件,请学生说一说五环标志的含义。而学生在生活中虽然对于五环并不陌生,但是对每一环、每一个颜色的含义还真不是很了解。于是笔者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五环的内涵:奥运五环是国际奥委会的官方专用标志,其中五环代表五个大洲,蓝色代表欧洲、黑色代表非洲、红色代表美洲、黄色代表亚洲、绿色代表大洋洲,而五种颜色又为各国国旗的常用颜色,五环聚集到一起,表示聚集在奥林匹克赛场上,在朴素的白色背景上和平友好。学生跟随着课件了解了体育知识,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于是在练习“What color is it?”的时候水到渠成,学生看着五环很快掌握了。由此可见,视听结合的信息技术更有利于学生提高记忆力,扎实掌握知识。
4 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语言素养
在英语课堂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动画、色彩等多媒体的展示,学生可以全身心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审美能力,促进英语听力、口语水平的不断发展。同时,学生通过感受教师操作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学习一些实用的技巧技能,在操作水平和信息素养上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时,第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中,笔者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电脑设计一个生日邀请卡:“1. Get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invitation in 3a. Then answer these questions, they are very easy to them. 2. Get the students know how to write an invitation to the party, and make their own invitations to the birthday parties. 3. Then, show it to the classmates.”学生本来就对计算机操作感兴趣,小组合作的形式下更是踊跃,于是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有的搜索材料,有的整理句型,有的制作卡片。最后,笔者将他们制作的卡片放到大屏幕展览,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很有成就感,于是兴高采烈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作品。这样,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达成了教学目标。
5 开拓学生视野,提高交际能力
今天的“网络文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关注中国,中外文化的交流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天初中英语的学习正是为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对于外国的一些风俗习惯、交际特色需要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则为这一需求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随着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课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领略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对语言文化内涵的认识。
例如,通过观看两个美国人打电话的视频,学生便可以了解西方国家打电话的习惯;给出一组对比Flash动画,可以鲜明地看出中英赠送礼物和接受礼物的不同;透过圣诞节的影视作品,可以了解西方的节日文化。
信息技术对中学学科教学的作用 篇7
一、利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对于单调的重复练习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不利于教学。适当地采用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习寓于游戏中, 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让学生在兴趣中展开课堂学习。例如:在给学生上指法课时, 我先让他们掌握手指分工, 下一步需要在速度上有所提高的时候, 利用《金山打字2003》这个软件, 使学生进入到一个专门练习指法的游戏天地中。只见字母符号从天而降, 由慢到快, 这时需要学生快速按下相应的键, 才能击落它, 如果正确率高就能得高分……这样一来, 学生的兴趣就一下子高涨起来了, 同学之间也会相互竞争, 从而激发上进心, 形成你追我赶的气氛, 将枯燥乏味的指法课变成了在游戏中不知不觉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 提高了输入速度。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在平时要配合教材内容, 通过各种渠道多搜集一些既适合学生又具有很强趣味性的游戏软件, 如:字母打靶游戏、趣味迷宫、24点计算游戏、智慧拼图、答题过关等游戏。通过这些富有趣味的游戏操作, 学生们指法练熟了, 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格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等功能键的作用掌握了。反之, 强行让他们去学习理论知识, 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 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好, 同时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二、利用游戏法,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新课标大力倡导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上就更应积极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多设计一些让学生运用知识展开想象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 为学生的主动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上留下余地, 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探索, 开阔眼界, 培育学生创新的幼苗, 更好地发挥游戏教学法的价值。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人的动机来自于其内心的需要。现在的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人们都在宣传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和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 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 每周只安排一节课而且遇上考试、学习、会议、放假等甚至连一周一节都无法保证, 如果仅靠老师和家长的教导, 让学生被动地去学, 不了解其内心真正的需要, 就不会产生学习的真正推动力。在信息技术课上, 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迫不及待想要了解、掌握, 尤其是教师把游戏引进了课堂, 他们要把电脑游戏圆满的完成, 事先就得对这件事情充满幻想和向往, 继而产生做这件事的动力。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教学, 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和奇妙之处。通过计算机游戏, 学生直接感受到了学习计算机的快乐, 也就自然而然地去探索计算机的其他功能。学生在一次次电脑游戏操作中无形地聚集了学好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动力。
三、利用游戏法, 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灵活、熟练、正确地操作键盘和鼠标来达到需要的目的。计算机游戏的操作是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熟练操作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是一种很好的载体, 成为学生们对键盘和鼠标绝好的“练兵场所”。例如在《扫雷》和《纸牌》游戏过程中, 学生们必须熟练操作鼠标的左键、右键、移动和单击等基本操作方法, 才能顺利地完成游戏。在《金山打字2003》这个软件的击键游戏中, 也只有在学生熟练掌握键盘中的各个键时, 才能得到高分。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对游戏的使用技巧会自行琢磨, 不用教师多说, 他们也会根据计算机提示和自己的试验熟练掌握, 为以后其他应用软件的使用打下基础和建立信心。事实证明计算机游戏能大大促进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操作技能的提高。
四、利用游戏法, 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同时, 都有不同的体验, 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 也能体会到合作的酸甜苦辣, 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利用游戏法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学生每当完成一个游戏都会有一定的成就感, 特别是与其它学生比较过程中胜出后, 这种成就感就更大了。
将游戏引导进入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来, 实践证明, 游戏法教学对信息技术课堂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让学生轻松、自主、快乐地学,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竞争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但注意尺度的把握, 绝不能滥用, 同时要讲究方法策略, 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验证, 认为只要本着“正确引导, 合理控制, 有效选择”的原则, 对于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进行严格控制, 选择好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游戏, 强调游戏的趣味性、益知性、和学习性功能,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让游戏为教学所用。
摘要:在松弛、欢快的游戏情境下, 教师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欲, 而且游戏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游戏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关键词:信息技术,游戏,兴趣,动力,技能
参考文献
[1]朱宽.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22)
[2]郭琼.试谈游戏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17)
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篇8
关键词:学习环境;学习素材;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227-01
小学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的课前备课和学生准备学习资料提供广泛的资源。
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我们在备每一节课的教材时,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这时我们就需要去广泛阅读有关的资料。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搜集处理功能,使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获取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开阔教师的眼界,拓展教师上课的思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对信息的整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和艺术。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而且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成为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工具。利用各个网站,可以获得网络环境下珍贵的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库,学生可以从中查找所需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计算机辅助教学带来了教学手段的一次现代化的大变革。计算机能事先存储大量的信息,它操作方便快捷,可以避免教师在课堂上某些环节上时间的浪费,能为学生练习、思考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增加了教学容量,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带来了课堂效益的提高。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展示知识间的联系,引起兴趣,利于很好的理解知识。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小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当前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在学习中,合作学习小组基本由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整个研究过程都由小组学生按自己意愿去完成。学生拥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和控制,而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降低到最低限度,仅仅在必要时给予学以研究方法和学习条件方面的支持而已。
四、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1.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但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尤其是小学生,往往因相关同步知识不具备而使辅助教学本身遇到障碍。若教师自制课件,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耽误本身的教学任务。
2.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要强调教师的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基础,要在充分了解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发挥计算机的长处,而不是抛开一切只要用计算机就行。
3.注意信息污染与网络安全。
【信息技术对中学学科教学的作用】推荐阅读:
探究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推动作用10-10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12-03
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11-20
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07-07
现代信息技术对项目教学的影响06-05
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学的影响09-07
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07-10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08-13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作用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