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复习重点(通用10篇)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复习重点 篇1
信息素养: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善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员;确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以便实际应用;将新信息和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李克东: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对信息内容的批判和理解能力、能够运用信息并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桑新民:第一层次:高效获取、评价选择信息的能力.第二层次:有序化的归纳、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第三层次: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关于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四个方面:具有较高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积极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较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较强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一.计算机文化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1年,伊尔肖夫:“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
1978年-80年代,中国大学里的Basic语言教学:1982-1983年,我国中学计算机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包括Basic语言及简单的编程等。二.计算机工具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
1994年《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
1.计算机基础知识。2.计算机基本操作和使用。3.常用软件:字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等。4.程序设计语言:Basic、Logo。5.计算机的应用几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信息文化观念(20世纪末99年之后到现在)
2000年“纲要”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 模块(八个):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简介、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数据库初步(选修)、程序设计方法、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选)、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我国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高中):
理念: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合格公民;营造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学生建设有特色的课程;培养解决问题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交流合作共建信息文化。
总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性感态度和价值观)思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任务素养培养相融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结构: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管理。
讲授法、教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范例教学法。几种评价理念: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评价分类:基准(结对、相对、个体内差异)功能(前置、形成性、总结性)表达(定量、定性)工具(标准化测试、自编测试)方式(系统测试、日常观察)总结性评价的概念:对一个阶段、一门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鉴定。特点: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或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整体评价、着眼点在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对考试考查的题目要求较高。作用: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就程度的水平、对学生学习提供反馈、预测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复习重点 篇2
一、激发兴趣, 点燃探索热情
在信息技术运用中, 数学课程采用具有声音、影像、动画甚至是3D的多种表现手法, 立刻焕发新的光彩, 瞬间激发学生的兴趣, 点燃学生对数学的探索热情, 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大数”一课时, 笔者通过课件展示, 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大事件, 像每秒泄洪量巨大的三峡水电站, 翱翔在几十万米高空的天宫一号等, 这些生动的多媒体展示, 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常见的大数字, 对数学的应用有更深刻的理解. 又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应用动画设置进行课堂导入:画面设置了一个动物王国, 动物们在进行报数比赛, 狮子随便报出一个数, 就能对应到每个动物身上. 结果动物们都十分敏捷地报出自己, 甚至是一些很大的数也不例外. 学生一边观看动画一边惊奇不已, 借此我展开探究:为什么会这么快就得到答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做的.
不到2分钟的动画, 让学生对课堂充满了好奇心, 急于想要探索个究竟, 内心的求知需求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二、化静为动, 发现数学规律
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 在教材上是静态的, 需要教师的钻研和探索, 使其动态呈现, 才能带领学生发现数学课程的规律所在, 获得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积累. 在此过程中, 多媒体信息技术功不可没.
如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推导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 根据教材安排, 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 (三条边的长度大小不等) 来围摆三角形, 学生在摆三边为3 cm, 5 cm, 8 cm的三角形时, 大部分学生认为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 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在动手操作中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这种情况, 因为不能准确地呈现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重合过程, 使得学生无法真切直观地感受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并不能组成三角形, 因而存在争议. 有的认为:“3 cm, 5 cm的两条边和8 cm的第三边, 只要摆好, 就一定有个角度, 能摆出三角形来. ”也有的认为, 根本无法摆出一个三角形来. 双方展开争论, 但因为小棒材料误差大, 无法让学生看到重合过程, 所以难以使学生信服.
在这样的矛盾时刻, 我采用几何画板动态地呈现, 让学生看到三边为3 cm, 5 cm, 8 cm的三根小棒, 两边之和 (3 cm, 5 cm) 慢慢与第三边8 cm靠拢, 直至重合, 学生眼中看到的那个所谓“角度”渐渐消失. 这才让学生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正确理解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概念界定, 并能够优化策略, 进而深刻体会到“两边之和”指的是较短的两条边之和, 而后学会运用于生活实践.
通过动态地呈现, 学生从教学难点中挣脱出来, 既培养了抽象思维, 又从动态的动画展示中获得印象, 为下一步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打好基础.
三、联系生活, 体验知识生成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生的知识形成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现有知识经验的加工和信息处理, 才能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 学生无法梳理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由此我将此确定为教学难点, 也是重点所在. 为了让学生掌握相遇、相向、同时的现实意义, 并能够从路程、时间、速度三者关系上来把握, 我特意采用动态演示,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 我先动画展示小明和小红站在甲、乙两地, 接着显示两个人对面走过来, 经历了一次相遇, 这是相向而行:然后两个人又返回原路, 经历了第二次相遇, 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 相遇”的数学概念. 然后我将动画抽象为动态的线段图, 显示数量关系的变化, 包括从A点到B点的两次相遇都有清晰的标示, 学生从这里体验到了知识的系统生成, 从而对生活应用题有了深刻的理解, 顺利完成了从自我认知到自我经验的过程, 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
又如, 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 为了让学生体验一一列举的策略运用, 我先动画展示一幅情境图, 而后提问: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 数头有5个, 数腿有14条, 问:笼子里共有几只鸡, 几只兔? 学生先提出猜想, 有的是3只鸡, 2只兔, 有的认为是2只鸡, 3只兔子, 针对学生的猜想我并不立刻评判, 而是引导学生将数量关系化为图形, 发展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我们可以给自己的猜想通过图形来描述出来. ”学生分别用圆形表示头, 用竖线段表示腿, 根据学生的交流, 我将线段图动态展示出来, 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对数量关系有所梳理, 在动态课件中我将腿和头拖动, 展示变化过程.
学生在动态化的数学展示中, 不知不觉发展出数学推理能力, 对类似问题建立直观的认知, 为探究更深入的数学问题打好了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复习重点 篇3
一、研究《考纲》,把握教材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根本,教材是教学和考试的依据,各地在学业水平测试前往往会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即《考纲》。《考纲》规定了学业水平测试的范围和要求,是学业水平测试命题的依据之一,对于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考纲》的研究,了解命题原则、考试要求、试卷结构、难度比值、考点要求以及难易程度、出题形式等等,才能使复习有方向、有目的、有重点。明确考试的要求,了解题型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利于把握复习的广度和深度,使复习更有的放矢。
在研究《考纲》的同时,还要仔细阅读教材,复习时应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不能将课本弃之不用,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上,依据教学要求和考纲,充分挖掘教材, 因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据,也是测试命题的依据之一。落实知识点,结合《考纲》和课本,以注重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为主。扎实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以不变应万变,并结合典型习题加以训练,以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另外,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联系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的实际,突出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深入钻研教材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合理安排各阶段的复习进度和复习内容,认真落实新课改理念,并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宽松的复习课堂上学懂、学会、会学。
二、根据模块结构抓教学目标的落实
三维目标即“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也必然是测试学业水平和考试的基本内容。因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落实好这些目标。
学业水平测试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常态评价。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考查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知识的理解、学习的能力以及过程与方法、学习中期望达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其中“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技术课程标准》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学会主动自主地获取知识,并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复习过程中,要结合教材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三、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仅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是不够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复习中抓住重点、难点,抓住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教师的讲解,达到释疑解惑、指点迷津的作用。复习时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强化自我反思,突出自主纠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复习存在着“恐惧症”,一到考试就紧张,心理素质差,总担心做不完、不会做、考不好,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失去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动机。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立足课本,準确把握教材的难度,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教会他们用信息技术语言和思维去解决信息技术问题,增强学生复习的成就感和学习的自信心,并且鼓励学生提问题,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复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勇于发言的胆量和勇气,同时建立和谐的师生交流渠道,使师生能在民主、平等、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和谐的复习气氛,帮助学生学会审题,形成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使他们适应新课程下学业水平测试模式。
四、在复习中渗透能力的培养
考查能力是学业水平测试的主题,关键是如何才能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在学业水平测试中信息技术学科主要考核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结合知识点而展开,要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例如:复习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多媒体的信息表达与交流等内容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内容,又如:在复习程序设计、算法等内容时,则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佳时机;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但发展能力要循序渐进。
复习时需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维、动手操作、创新等能力,就要坚持“从生活走向信息技术,从信息技术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以科学知识为载体,充分联系现实生活,学以致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技术问题。例如:“网络技术应用”模块,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整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避免技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复习时离不开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如何把讲与练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讲”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讲要“精”讲,精讲不是少讲,而是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难点,不仅要讲清基本的信息技术概念和规律,还要讲清典型问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练要“精”练,让学生通过必要的练习,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对不同类型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总结出同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试能力。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复习是一项紧张而繁重的工作,复习是否扎实有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因此,作为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重视复习策略,深入研究、探索高效的复习方法,以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要点与重点 篇4
第一章 绪论
1.生物药物的概念及21世纪生物药物的分类
2.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概念及现代生物技术的组成和特点
3.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定义
4.基因诊断、基因治疗概念
5.生物技术在药学应用中的两类方式
6.生物药物的两大来源及生物药物的特点
7.生物制药的特点、生物制药基本过程及生物制药基本方法
第五章 发酵工程制药
1.发酵定义及发酵类型
2.菌种的选育方法
3.培养基概念和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4.发酵的基本过程
5.微生物发酵方式
6.发酵过程影响因素及控制
7.代谢工程定义
8.简述发酵工程下游加工过程的的特点和一般程序
第二章 基因工程制药
1.基因的概念及基因的一般特性
2.基因工程药物的概念
3.基因工程药物制药的主要流程
4.基因工程药物建立分离纯化工艺的根据
5.基因工程药物分离纯化的一般流程
6.基因工程产品的质量控制内容
7.基因工程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特殊性
8.蛋白质工程的概念
第三章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1.细胞定义、细胞的特征和细胞的化学组成2.细胞培养定义、细胞培养基本条件和基本过程
3.细胞融合技术定义和基本过程
4.细胞工程技术概念和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基本概念
5.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特点
6.细胞株、细胞系、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概念
7.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方法
8.转基因动物概念(transgenic animal)及转基因的技术方法
9.转基因动物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10.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mammary gland bioreactor)概念
第四章植物细胞工程制药
1.植物细胞工程制药的两大内容
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定义和原理
3.植物细胞特点——外植体(explant)、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愈伤组织(callus culture)概念
4.植物细胞的培养方法
5.转基因植物概念及主要方法
6.植物细胞工程制药应用于哪些方面
第六章 酶工程制药
1.酶工程概念和现代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2.酶固定化概念、方法和固定化酶的特点
3.细胞固定化概念和固定化细胞的特点
4.酶反应器(Enzyme reactor)的概念
第七 章 新型生物制药技术
抗体工程制药
1.概念——抗体(antibody)、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cAb)、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杂交瘤细胞(hybridoma)技术、抗体工程
2.单抗制备的基本流程
3.HAT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杂交瘤细胞的原理
4.单克隆抗体的鉴定与检测项目
5.基因工程抗体概念和基因工程抗体的类型———嵌合抗体(Chimeric Antibodies),改形抗
体(reshaped Antibodies),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antigen binding protein,ScFv)等
6.噬菌体抗体工程和转基因动物表达抗体的优点
7.反义核酸(ribozyme)、核酶(antisense nucleic acide)、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
概念
8.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又称基因疫苗(gene caccine)或DNA疫苗(DNA vaccine)
概念和核酸疫苗的优点
9.基因治疗概念、基因治疗的必要条件和主要方式
10.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的概念及应用生物芯片基因芯片,蛋白芯片
12.。。。
复习重点
基本概念
1.Biotechnology 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
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
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2.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微生物工程是利用微生物制造工业原料与工业产品并提供服
务的技术.其特点: 发酵工程是以某种特定的产物为工艺的目
标,这就要求微生物细胞既能正常生长又能过量积累目的产物
3.Enzyme Engineering是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展而形成一门新的技术学科。它是
从应用的目的出发研究酶、应用酶的特异性催化功能,并通过工程
化将相应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技术。
4.Gene Engineering 是将重组对象的目的基因插入载体,拼接后转入新的宿主细胞,构建
成工程菌(或细胞),实现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并使目的基因在工程
菌内进行复制和表达的技术。
5.蛋白质工程 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
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
6.抗体工程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天然抗体的生产和抗体改造以及研
制新型抗体.7.Metabolic engineering 利用多基因重组技术有目的的对细胞代谢途径进行修饰、改造,改变细胞特性,并与细胞基因调控、代谢调控及生化工程相结合,为实现构建新的代谢途径,生产特定目的产物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学科领域。
8.biopharmaceutics是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
织、细胞、体液等中,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
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9.基因工程药物 是指以DNA重组技术生产的蛋白质、多肽、酶、激素、疫苗、单克隆抗
体和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
10.Gene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11.Cell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是有膜包围的能独立
进行繁殖的原生质。
12.Culture medium 是人工配制的适合于不同细胞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其主要成份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前体和水等几大类.13.hybridoma技术:将含有特异免疫信息的淋巴细胞与具有无限增殖的肿瘤细胞在诱导
剂作用下使其融合,产生一个具有特异活性细胞及其产物技术.14.monoclonal antibody由一个克隆产生只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结构与功能完全相同的抗体.15.Chimeric Antibodies将人抗体的恒定区(C区)替代鼠源单抗的可变区(C区)而得到的抗体
16.immobilized enzyme固定化酶是指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的酶,具体来说,是指经
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酶变成不易随水流失即运动受到限制,而
又能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
17.Biosensors由生物识别物质(酶,微生物 动植物组织 抗体等)与换能器组成的分析系统,其基于酶(细胞)固定化技术
18.transgenic animal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把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生殖细胞、胚胎干细胞和早
期胚胎,并在受体动物染色体上稳定整合,又经过各种发育途径能把外
源基因稳定传给子代的这种动物
19.gene knockout 用基因打靶技术定点灭活一个内源基因。
20.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对应于某种Mrna的正义RNA和反义RNA组成的双链
RNA(ds RNA)分子使mRNA发生特异性降解,导致其不能表达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
21.酶联免疫法(ELISA)以酶代替放射同位素对抗原或抗体进行标记,使酶与抗原抗体共
价连接,称之为酶联免疫吸附法。
22基因治疗 是指将正常的外基因导入生物体的靶细胞内,以弥补或纠正基因缺陷或异常表
达,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3.原代培养: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为原代细胞。培养的第1代细胞与传10代以内的细胞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24传代培养:将原代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称为传代培养
25细胞株:原代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细胞生长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少数细胞存
活到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为细胞株。
26细胞系:细胞株传代至50代后又出现细胞生长停滞状态,只有部分细胞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使其在培养条件下可以无限制传代,这种传代细胞为细胞系。
27细胞株和细胞系的区别: 细胞系的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细胞的特点,失去接触抑制,容易传代培养。
基本方法:
1.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主要方法 超滤和凝胶过滤、离子交换法、电泳和等电聚焦法,等电点沉淀法和有机溶媒分级沉淀法、亲和色谱法等
2.生物制药基本方法有提取法 发酵法 化学合成法 组织培养法 现代生物技术方法
3.测定蛋白质类药物分子量方法超速离心、凝胶色谱法、SDS_PAGE 生物质谱法等
4.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有载体偶联法、交联法、包埋法、新型固定法。
5.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① 斜面低温保藏法 ②石蜡油封存法 ③砂土管保藏法 ④ 麸皮保
藏法 ⑤甘油悬液保藏法 ⑥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 ⑦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⑧宿主保藏法
等
6.基因工程操作中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 逆转录法、化学合成法、PCR等
7.基因诊断主要技术包括基因探针技术、PCR技术、单抗试剂等。
8.发酵工程制药中微生物发酵方式固体发酵、液体发酵
9.基因治疗中外源基因导入的方式。。
10.基本过程:
1.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流程 获得目的基因、组建重组质粒、构建工程菌(或细胞)、培养工程菌、产物分离纯化、除菌过滤、半成品检定、成品检
定、包装。
2.发酵的基本过程 菌种、种子制备、发酵、发酵液处理、提取精制。
3.单抗制备的基本流程抗原的制备、动物的免疫、抗体产生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
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的选择性培养、筛选能产生某一特异抗体的阳性克隆和克隆化、体外培养(动物腹腔接种培养)、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
4.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取动物器官、和组织、剪碎组织、胰蛋白酶处理、单个细胞、细胞培养。
5.生物制药的基本过程1.原料的选择、预处理和保存 2.原料的粉碎3.提取4.分离纯化5.浓缩6.结晶7.干燥
6. PCR三个基本步骤 变性--退火--延伸
基本原理、组成、分类和特点
1.单抗制备的基本原理 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把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淋
巴细胞与有增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通过
有限稀释法及克隆化使杂交瘤细胞成为纯一的单克隆细胞系而产
生的只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结构和特异性完全相同的高纯度抗体
2.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现代生物药物类型基因药物 , 重组药物,天然药物,合成、半合成药物。
4.现代生物技术主要组成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
5.现代生物技术特点: 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势能。
6.生物药物来源主要有两大类 ①以天然生物材料为主,②有目的的人工制备生物原料。7 基因工程抗体的类型有嵌合抗体、改型抗体、小分子抗体、多功能化抗体。
8.生物药物特点化学结构和组成比较复杂;相对分子量较大,一般不易化学合成;药理作
用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营养价值高;有的生物原料和生物
药物不能代替.9.固定化酶的特点具有生物催化剂的功能,又有固相催化剂的功能。①可多次使用 ②反
应后,酶底物产物易分开,产物中无残留酶,易纯化,产品质量高。③
反应条件易控制。④酶的利用效率高。⑤比水溶性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
10固定化细胞的特点有细胞特性,生物催化剂功能,固相催化剂特点。优点: ①无须进行
酶的分离纯化 ②保持酶的原始状态,酶回收率高③比固定化酶稳定性
高④细胞内酶附助因子可再生⑤细胞本身含多酶体系⑥抗污染能力强
11.影响大肠杆菌中外源蛋白表达的主要因素①外源基因密码子的使用,②mRNA结构,③表
达载体的构建,④培养条件
如何实现高表达…
12发酵工程制药特点 是以某种特定的产物为工艺的目标,这就要求微生物细胞既能正常生
长又能过量积累目的产物。
13.生物制药的特点(特殊性)1.生物原料组成成分非常复杂2.有效成分含量低3.易变性
及被破坏4.分离制备过程影响因素多相对“均一性”
13.发酵过程影响因素:温度、pH、溶解氧、菌体浓度、泡沫、营养浓度。如何控制…
14.微生物发酵生产药物主要种类抗生素类;氨基酸类;核苷酸类维生素类;甾体类激素;治
疗酶及酶抑制剂等。
15.细胞的特征:在结构上具有自我装配的能力, 在生理活动中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在增
殖上自我复制的能力。
16.生物技术在药学研究中两种基本作用方式 1作为生产工具----生物技术药物
2.作为研究手段----合理药物设计
17.单抗优点和局限性优点单克隆抗体的特性高度特异性高度的均一性和可重复性 高
度专一性:大量产生及稳定性:
局限性:固有的亲和性和局限的生物活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反应
强度不如多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复杂、费时费工、价格较高
18生产用动物细胞类型贴壁依赖性细胞、非贴壁依赖性细胞、兼性贴壁细胞
19.动物细胞培养特点 无细胞壁,抗机械强度低,对剪切力敏感,适应环境差;倍增时间长,生
长缓慢,易污染,培养时必须加抗生素;培养过程需氧量少,有的需要
一定CO2;培养过程中细胞相互粘连以集群形式存在20.基因工程药物制备全程质量控制理念包括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目的基因2.表达载体3.宿主细胞),二、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1.生产用细胞库2.培养过程)
三、纯化工艺中的质量控制;四.目标产品的质量控制
21.选用动物胚胎或幼龄个体的器官或组织做动物细胞培养材料的原理(目的)这些组织或
器官上的细胞生命力旺盛,分裂能力强
22.基因治疗的必要条件1发病机制在DNA水平上已经清楚2要转移的基因已经克隆分离,其表达产物有详尽的了解 3该基因正常表达的组织可在体外进行
遗传操作
23.PCR原理 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方法 反应特点1.特异性强2.灵敏度高 3.简便、快速。确保PCR获得目的基因序列正确应注意:1.使用高保真的DNA
聚合酶,和相对保守的PCR扩增条件.2.凡经PCR扩真制备的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后必须要测序.24基因工程产品的质量控制内容:产品的鉴别、纯度、活性、安全性、稳定性、一致性。利用多学科的技术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
25.基因工程药物包含上游下游过程
上游技术主要是分离目的基因、构建工程菌(细胞)。主要技术涉及
1、基因克隆载体:质粒载体,2、重组DNA技术的有关工具酶及其应用
3、核酸制备技术; 下游阶段:从工程菌的大量培养一直到产品的分离纯化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工程菌大规模发酵最佳参数的确立,新型生物反应器的研制,高效分离介质及装置的开发,分离纯化的优化控制,高纯度产品的制备技术,生物传感器等一系列仪器仪表的设计和制造,电子计算机的优化控制等.26.基因工程中影响外源蛋白表达的主要因素
①外源基因密码子的使用,②mRNA结构,③表达载体的构建,④培养条件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心得 篇5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心得
现在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上课不仅仅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而是有了很多其他的更先进、快捷的教育教学手段,教师要由传统教师变为新型教师。新型教师的素质结构无疑包括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精深的学科教学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技术能力。
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李艺)的解读,我深深感到作为一线教师的我缺少的是理论的支撑与引领,理论基础是地基,打好了才会有更多的后劲支撑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技术水平,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该书系统的梳理了当代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流派,体现诸多理论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应用与实践,为教育者的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撑,更好的促进教师教育与教育技术的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事实已经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乃至最总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如何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还需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做出不断的摸索与探究。通过本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加强学科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多媒体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的结合,以现实课程教育目标,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它包括: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环境中实施、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二、注重教学环节的研究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和师生的互动,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
1.呈现教学内容: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后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学内容具有了生动性、立体感,使教学内容多次重复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使呈现方式得到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变化。
2.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不仅利用好教材上所选内容和背景材料,而且注意再选用其它的教学内容和背景材料,扩大教学的容量,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的。
3.转变学习方式:现代教育的技术的应用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认知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的,要建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现代学习方式。
4.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其中包含教师、学生、教学书和媒体等四个因素,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便称为教学模式。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仅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三、解决几个难题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帮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
1.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可以展示给学生很多生动的画面,可以创设有利的情境设计;可以对课文进行形象的描述,还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把真切的画面,历史性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美感体验,又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效率。
2.突破难重点 扫清学习障碍
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灵活生动的动感画面清晰地展现出来,利用各种多媒体模拟演示实验,在视觉形象作用下,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原先的障碍一扫而光了。这对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的大有益处,能够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四、几点反思
1.要适时适地选择多媒体技术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或不适宜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也用的教师仅仅是在公开课、竞赛课的课堂教学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所说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要看相应的课堂环节是否适合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否有助于“减负提质”,能否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2.避免“机器式的灌输法”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等因素的束缚,一些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多媒体技术演变成加强灌输的新手段,学生依然围着课本知识和教师的思维在转,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自主性和主体性仍然难以发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意义 篇6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每一个国家的政要、科学家、企业家以及教育工作者都在认真反思历史,都在力求从历史的反思中探求新世纪的到来与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关系和逻辑必然。从教育的角度来说,通过反思大家至少在一点上形成了共识,即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而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的关键,都集中地体现在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效地整合起来。
继“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论之后,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又为提高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性、有序性、有效性提供技术手段。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有效的技术手段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各行各业实践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迅猛发展的狂飙时代。所以,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在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水平,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以“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新时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清醒地意识到,人类社会在经历了300多年以前那场工业革命以后的今天,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支持当前这场变革的核心技术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学习方式。更为明显的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促进着教育的改革向着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中世纪以来所实践着的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班级授课制为标志的传统教育在300多年前的出现,在人类教育史上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满足了工业化社会对智能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它承袭了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它丰富了人类教育的理论宝库。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来:学习过程是个体的人的智慧和能力参与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需求,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策略,班级授课的“一齐化”教学缺乏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差异的针对性;以语言和文字为主体的教学媒介的抽象性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学习对直接经验和感性经验的需求,认知活动的优化受到阻滞;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的有限、封闭,使学习者失去探求学习、个性发展的时空条件和必要的资源支撑;教学内容的陈旧、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评价的偏颇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学校教育滞后于社会的需求;……。总之,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对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既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当前这场变革对教育提出的紧迫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在信息时代里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势在必行。
信息技术具有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功能特点,它的应用会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多方面的变化;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工作,是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渠道。因此,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起来,以“整合”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带动教育在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中的改革与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白皮书”对“e-learning”(数字化学习)这一概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以此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其他国家――例如日本、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泰国等――都出台了力度相当大的信息政策,推动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分别于12月和6月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两个重要文献,都强调了学习和实践信息技术对于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中国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启动,改善了中国教育科研网络系统、建设了现代远程教学系统、丰富了公共教育信息资源库,为学习和实践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提供了环境保障;“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和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开设,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探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和实践创设了基础条件。
总之,进入21世纪以后,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选择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促进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途径,而踏上这一途径的第一步则是学习和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二、以“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的教育国策。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中,使受教育者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创造型人才。然而在教育实践中,素质教育的推进状况却不令人满意,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造成这种状况固然有认识上的、机制上的、条件上的原因等等,但传统教育的旧有模式无法承担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任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个时代的教育只能满足一个时代对教育的需求;建立在工业化时代的传统教育,只能满足工业化时代对知识和经验的需求。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经把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功能特点加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为切入点,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从技术上来说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从功能上来说,它给教学活动增添了许多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所不具有的新机制:
1. 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化――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声化表达,并且可以以链接的技术以图片、动画、声音、文字说明等多种形态的知识载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证和说明,这对优化学习者的认知活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教学传播的多样化――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传播方式不一样,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增添了许多新的沟通机制和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方式,例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专业网站、信息搜索、电子图书馆、网上课程和远程学习等。
3. 教学资源的共享化――网上教学资源是对广域范围内的教学资源的集合,可以满足各类学习者在各种学习形态(一齐化教学、个别化学习)下的学习需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4. 教学形态的多样化――班级形态的一齐化教学、个别形态的自主学习、校际和国际间的协作学习等,都可以得到信息技术的支持。
5. 教学时空的扩大化――学校和课堂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惟一场所,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很大的灵活性。
6. 教学环境的虚拟化――根据教学需求创设虚拟的教学情境和训练条件,为认知活动的优化和技能训练水平的提高提供保证。
7. 教学效果反馈的及时化――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克服了以往教学延时反馈的弊端,既可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供诊断性反馈,也可以在教学结束后提供总结性反馈,为教学过程的调控和教学结果的评价及时提供依据。
显然,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这些技术、功能特点,可以改变教学的功能结构、丰富教学的形式内容、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使教学活动的价值功能得以改善,充分促使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成为创造型人才。研究和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所要探求的是在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以“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丰富发展教学基本理论
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就社会的发展来说,21世纪是“后工业社会”;就经济发展来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就人类的生存来说,21世纪是人类面临着的“第三次浪潮”。时代、社会和经济的这样变化,必然促使教育产生以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造型人才为核心的一系列变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初探 篇7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尽管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几乎已被全世界所公认, 在学校里相对的投入也很大, 计算机却始终是“游离于教学的核心以外”。学校的主业, 即各学科课程的教学, 没有享受到多少由计算机带来的效益。但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理论探索,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 近几年来, 更被看作是改革传统教学弊端的重要举措。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定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 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改变教与学的效果,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整合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 更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各学科中,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创新思维
用什么技术来进行课程整合呢?笔者认为课程整合可从局部做起, 全方位开花, 最终将其系统化。如信息技术课堂中采用语文、数学、生物等学科的内容;各学科利用信息技术, 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利用信息技术, 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 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 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 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 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结合现行的课改, 踏踏实实地从新课标的实施入手, 从研究性学习入手……最后涓涓细流汇成河流。
新课程倡导创设情景, 结果一些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制作课件上。有的教师在教学生学习生字时用多媒体演示, 这样一来, 写字的过程没有了, 笔顺笔画也看不出来。还有的教师把课本上的图画做成课件, 再用多媒体演示出来。针对这种做法, 一些教师的看法是, 运用多媒体教学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拓展视野和教学的思路上, 通过信息技术呈现教科书以外的内容, 向学生展示在生活中难以观察到的图形, 使学生了解到更生动、更丰富的教学内容。
有专家认为, 不应该夸大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中的作用, 也不应该用信息技术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是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有的地方评课, 把教师授课是否用多媒体作为一项指标加分, 而且不管该不该用, 用得好不好。似乎教师授课不使用多媒体, 就不是一堂好课, 这完全是一种误导。
新课程强调设置情境, 但设置情境并不一定都要采用计算机技术, 许多情境的设置是基于生活的, 根本不需要昂贵的器材。比如, 化学课利用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创设学习情境;在有关“元素”的教学中, 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元素量含表;在有关“化学材料”的教学中, 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以及各种现代新材料的图片或实物;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教学中, 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环境污染造成危害的影像或图片资料。教师还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思考和启发性的问题来设置学习情境。要避免教师投入太多的精力开发一次性课件, 应当根据不同学校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对信息技术进行多样性、创新性的应用, 防止技术配置和信息技术应用上的“一刀切”。计算机技术运用于教学之中, 应当适度、适合, 不要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 用得不恰当反而会增加教师的负担。城市有城市的特点, 农村有农村的优势, 不必追求一致。有些课就是用了现代化手段, 从表面上看很花哨, 也有可能搞的是机械的学习活动。
教学中要注意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的结合, 不应忽略原有的技术设备和资源, 技术的更新不应盲目攀比, 应根据本地和本校的现状,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实物投影仪、录音、录像等结合起来, 综合运用。可以观察的、动手做的、该写的、该画的不能取消。比如,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教师应当重视利用地理图像, 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 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当然,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 丰富地理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育科研、整合等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中的常用学术名词。正确理解它们的内涵、联系与相关点, 有助于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到,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是与学校整体教学改革紧密相关的, 从而确保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 全面规划、实施围绕以整合为中心的改革框架, 把整合研究作为学校办出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 作为一种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实实在在行动。我们是这样理解如下这些基本概念的:
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 按国际上流行说法, 信息技术是指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在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 一般指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
2.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它是中学生一门必修课程。教育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中规定:2001年底前, 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 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 最迟于2003学年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 信息技术知识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教师与学生要求掌握知识的侧重面不同, 教师重在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3. 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
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 它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未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发展趋势将由目前的“以教为主”变为“以教为辅”, 以学生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和能力为主的“人本主义”教学方式。
4. 信息技术作为新文化
信息技术作为新文化, 由此产生的道德、安全、犯罪等等都是全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时, 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这种新文化的特殊性:它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 也带来了糟粕和垃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任务中特别指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 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技术法制教育和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提高学生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 把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等作为学校德育教育, 融入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中, 也是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5. 信息技术作为设施工程
信息技术作为设施工程, 它是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教育部提出: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 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 准备用5—10年时间, 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够上网, 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 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信息技术设施工程是信息技术基础之基础, 必须在这方面加大投入, 没有信息技术设施,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也就无从谈起。
6.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系
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 加强信息技术文化道德教育, 实施信息技术工程是个渐进过程, 这些过程的集合就是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
7.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
“整合”的主要含义是结合、融合、集成、成为一体、一体化等等。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是我国面向未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 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 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将这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方式称为数字化学习。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表现为课程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理想追求。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这个系统中各要素整体协调、相互渗透, 从而达到聚积效应, 获得更好的教育效益。它不是一个结果, 而是一个过程, 它应时而生, 也会随技术应用成熟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中, 信息技术既作为基础学科, 又作为认知工具, 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 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意义 篇8
摘要: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已严重滞后于信息社会的需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代表,它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具有“信息高密度、传递高速度、交互高强度、反馈高效率”的特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增大教学容量,突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益,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育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手段的实施过程中,计算机既作为基础学科,又作为认知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和网络等技术手段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常用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相融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中,假如信息技术课程脱离了其他学科,单从技术应用层面来阐述和理解地话,那么信息技术课将显得苍白无力。同样,其他学科缺乏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那么课堂创新也只是一句空话。
在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的问题一直大量而广泛地存在着,最突出的问题有两类:
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唯恐体现不出电脑能够储存大量信息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音像视频、PowerPoint、投影齐上阵,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无法进行知识由“同化”到“顺化”的编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意义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这就是多媒体信息海洋中的“迷航”现象。这样的课件教学极易导致视、听觉的疲劳,思维训练也不足,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良后果尤其突出。这样的教学既缺乏实效,又超出了教师精力承受度,偏离了课件使用的本义,弊大于利。
人机关系处置失当。有些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编写和制作好了多媒体课件就等于把一堂课备好了,而没有进行细节设计。于是,上课就变成了幻灯片放映,受课件的编制形式所累,课堂教学被课件材料牵着鼻子走。学生学习也按照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进行,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做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鼓励创新,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
信息技术课本身就是“整合了多门学科的概念、方法论、程序、认识论、专门术语、数据等”而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它是一门集知识性、应用性、技能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方式摆脱过去强调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程序设计能力的单一性学科教学形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应用性和实践性的优势,把信息技术的学习渗透到学科的教学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各学科教师都努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的学科教学当中,确实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有些教师在“整合”的形式上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地方,即存在着让沉重的课堂学习仅仅停留在感官学习、直观学习水平上的倾向。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形象、直接、快捷传递课堂教学信息上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课堂教学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不应因此而迷失方向。弱化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分依赖感官材料,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一个误区。
学生通过动感、直观的材料来进行学习,本来是信息技术带给学生课堂学习的便利和优越之处,但过分依赖动感、直观的学习材料并形成思维上的惰性,则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学生通过形象材料来学习,追求的应是“思维学习”、“高级学习”和抽象学习,而不仅仅是感官学习、直观学习。。
课程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和心态对等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使用铅笔、橡皮、字典那样自然。
随着教育投入的加大,现在很多学校都具备了“整合”的条件,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甚至是非常先进的。但具备了这些条件,并做了一些实践后,方知“整合”真的不是那么简单,它涉及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个拦路虎。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时间又需要得力的措施,很多学校处于观望状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踯躅不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关注似乎在降温。
在各学科教学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技术的因素,通过教师的开发和整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信息意识,而且能够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例如语文展示课文背景、历史展示历史事件、地理展示各种地形地貌与各地方的风土人情、政治展示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与道德规范、生物展示生命世界的万千形态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引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未知。
在教学中,各门学科都有大量的形象的教学内容需要展示,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其中包括大量的图片、影音资料和影视资料。常规的电教手段,只能按线性的方式组织各种媒体信息,学科教师难以控制,且交互性差。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以超文本和超媒体的非线性方式组织媒体信息,教师容易控制,且交互性好,为各学科多媒体信息的呈现提供极好的展示平台,使之成为学科教学或个别化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扣人心弦的跌宕悬念,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下,以丰富的想象、牢固的记忆和灵活的思维获得学习的成功。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當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性质,懂得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2、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并能寻找到生活中的运用。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交流、发现等活动,发展平面几何观念;
2、通过实践去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
2、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二、教学重点:
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实验、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教学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发现。
四、教 法:
新的课堂教学采用“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践和猜测的发现过程。
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发现新知识。
教师耐心引导、分析、讲解和提问,及时点拨,及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肯定与评议,使学生思维逐步扩展。
确定本课主要的教法为:
1、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模型教学;
2、实践式、讨论式教学;
3、评议结合教学。
五、学 法:
从实践中探索―――在讨论中发现―――到生活中对比。
六、教学设计
准备问题:
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课件演示: 如果我们要从A地到B地,你会选择哪种走法呢?
(说明: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准备阶段,回顾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发现过程中。)进行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姚明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和喜欢的篮球明星,根据篮球明星姚明的有关资料,你能算出姚明的步幅有多大?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件演示:
(说明:设置悬念,从情境中营造可探索的环境,从一开始就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用同学们感兴趣的事,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快乐的讨论与探索中尽可能地展示学生丰富的资源、儿童的信息,使课堂教学活动更精彩,更充满生机与活力。)
2、自己实践,发现新知:
① 动手做一做:
用长度分别为7cm、2cm、5cm、4cm的四根小棒,同学们发挥想像,任意取其中的三根,首尾连接,搭成三角形。并思考以下问题:
(说明:学生有了好奇心,同时将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一步是使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自己发挥创造力、发现各种可能的结果。学生进行分组实践,遇到困难可提问,同桌学生也可互相商量。这时引导学生实践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等实践到一定时机时,转入下一步。)
② 交流反馈
③ 形成性质
(说明:通过“做一做”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通过观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和直观的推理,获得新知,并学会初步说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根据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加以分析点评,并用课件总结各种可能。)
④ 作图验证
⑤ 再试一试(说明:既使得学生会用圆规和直尺画三角形,又让学生在作图中更加体会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也为下面三角形稳定性的学习埋下伏笔。)
3、继续实践,继续发现: ① 再动一动手
(说明:通过“再动一动手”这一活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初步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② 得出性质
通过展示教具三角形与四边形。加深学生对这一性质的感性认识。课件演示
(说明:展示教具,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通过课件,带领同学们到生活实践中的去寻找三角形稳定性的运用,同时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图形之美。)
4、重点内容,尝试练习:
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信息,找准学生困难在哪里,这就为后面教师讲解提供信息,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同桌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助。
5、针对困惑,教师讲解:
根据课堂反馈信息,对尝试题进行点评。
(说明:学生互相讨论后,迫切需要知道自己尝试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时教师讲解的火候已到。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学重点和难点地方进行讲解。这是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关键一步。在“想一想”这一题的启发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6、会学数学,学会小结
在课堂小结前,问一问同学: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后,返回到本节课的开始,让同学讨论姚明步幅有多大的问题。
(说明:通过小结,一方面使学生主动地把本课的知识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熏陶学生逐步达到“会学”数学的境界。“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这时学生已经能很轻松得回答姚明的步幅到底有多大了。)
7、推荐创新,布置作业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复习重点 篇10
【摘 要】 现在,北京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正在红红火火地各地开展,如何对待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及怎样实践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现在就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主要阐述了三点见意:一是优越的“舞台”,教师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会如何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二是“剧本”的选择,在教学中应该选择那些软件进行教学,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要找到适合本专业教学的、最理想的教学模式;三是“导演”的策略,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找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他们学习的 积极性,使教育得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教学 创新教育 探索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创新教育的信息时代。为了紧跟时代的脚步,我们必须重视应用信息技术教育,特别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对学生的教育尤其重要,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起步越早,受益越高。因此,在学生中推广信息技术教育势在必行,在本文中我将试图探讨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创新教育的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这一舞台,唱出一台创新的好戏。
一、优越的“舞台”
信息技术课程有它独有的特点——不断更新的资迅、实践性强、富有意想不到的挑战、丰富的多媒体感官刺激等,这一系列极富魅力的因素决定了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有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好奇的孩子们的天性,计算机中有太多奇妙的东西,在这个领域中,信息以惊人的速度更新,能够极大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计算机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充满幻想的空间里,学生可以尽情放飞想象的翅膀;计算机是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合作与沟通的主题贯穿始终;计算机世界里充满了声音与色彩的交响、智慧与灵感的碰撞,创
新思维的火花随时被激发;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操作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程更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动手操作往往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其他学科无法比拟,信息技术课程与创新教育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互相促进的影响力。
二、“剧本”的选择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优越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什么“剧目”呢?这是一个争论很多的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和相对统一的教材,加上各个学校的硬件与师资条件的差异,各个学校课程的设置都不一样,选择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有的侧重于游戏性与娱乐软件教学,如Microsoft office系列,注重技术与应用方面的教学;还有一部分可能随意性很大,没有走上正轨。
我认为,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出发,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把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至于学生要掌握多少技术层面的东西,应该放在次要的位置,要训练学生用儿童的思维方式来操作计算机,而不要用计算机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基于以上考虑,我认为类似于“金山画王”、“超级小雪”这样优秀的软件应该进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高年级可以将“东方网页王”、“我形我速”等这样比较直观但又有一定深度的多媒体与网页制作工具纳入教学内容。教学的重心应该落在“学有所用”上,即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制作出自己的作品来。
我认为在小学阶段不宜将计算机语言纳入教学内容,过于抽象,过于枯燥,过于严谨,不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会损害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客观的说,现在我们选择“剧本”的余地很小,适合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要求的优秀软件少之又少,还有待于广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去创造、去开发。
三、“导演”的策略
有了好的“舞台”与“剧本”,还需要一个优秀的“导演”,才能够演出一台好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法还处于探索阶段,似乎少有可供借鉴的现成经验与模式。这就决定了一个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求技术过硬之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小学信息教学的路子来。
一般认为教育创新是指在学校教育中,贯彻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创新性思维和解题能力的教育思想、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经典的创新教育理论认为,创新教育的教学应该遵问题情境性原则,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对学生有最大的范例性和融通性。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几点心得,供大家探讨。
1、点到为止
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永远出乎教师贩意料,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能招致学生其厌烦的回应,教师只需要点到为止即可,甚至“心有灵犀一点通”。我认为相信学生自有一套理解计算机的独特方式,有一种与计算机沟通的先天的灵性,其高效性与合理性是成年人所不及的,因此我们绝对不可强迫学生去迎合教师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点到为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未知世界中自由探索,为学生的创新预留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而灌输式的教学则只会束缚学生的想象,扼杀学生创新的火花。“点到为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对学生的信任,是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2、广泛交流
师生的交流非常重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加重要。IT领域是非常强调交流与合作的,信息技术课程中也应该渗透这样的学习模式,教师每一节课的讲授时间应该控制在10分钟左右,而学生自由探讨、交流与操作至少需要20分钟的时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习惯,我们要努力创设一种充满了研究氛围的民主课堂。
相互交流是一种能力,是未来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要学会倾听,同伴的意见,同时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学生创新人格的一种培养。
3、充分展示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鼓励,即使是一个很简陋的作品,只要有独特之处就应该予以肯定,赏识学生的每一件作品。
展示学生的作品包括展示其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一个目标,是一种鞭策。每一节课都应该安排一个固定的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对这个环节产生期待,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
教师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评价一堂信息技术课的优劣,绝对不仅仅是看教师教得如何,更重要得看学生学得如何,看学生是否能够拿出像样的作品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渗透一种“作品意识“,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正是这种意识的强化。
4、自由作业
其他学科的作业常常有一题多解,计算机作业也是一样,为了达到某一问题,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操作方法。比如让学生用计算机
自制一张课程表,并要求学生对表格进行装饰与美化,不限制工具与格式,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能力的定位。
我认为信息技术课也应该有新授课与练习课之分,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与自由创作。
5、为与不为
信息技术课程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意思就是说在进行普及性的教学之外,应该选择一个重点,确立一个主攻方向,创出特色,而不应该求“大而全”。有的学校以网页制作为特色,有的学校以Flash动画制作为特色,有的把重点放在电脑绘画上,集中精力寻求突破。有特色方能有规模,有规模方能有氛围,有氛围方能成气候。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导演”们各有各的手法,各有各的风格,方能百花齐放,好戏连台。
[参考文献]:
[1]李克东《网络教学环境》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2]何克抗《未来21世纪的多媒体网络教育与CAI的研究任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 吴玲达《算机通信原理与技术》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4]汪日康《算机局域网络技术与应用》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年8月
[5]陈文昭、詹英编著《网络教育》,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7年7月
[6]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7]南国农《电化教育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
[8]刘永安 网络教育——教育现代发展的必然《教育现代化》1998年4月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复习重点】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09-12
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07-0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08-2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题12-17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09-10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07-04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11-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06-2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总结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