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信息化方案

2024-10-15

高标准农田信息化方案(精选8篇)

高标准农田信息化方案 篇1

2021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方案范文

为进一步落实我局xxxx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确保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现拟定xxxx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方案。

建设范围集中在纬一路沿线,涉及共计x个乡镇、xx万余亩。工程项目内容涉及机井、电力、清淤、修路、植树、建桥等。施工单位共计xx家,总投资x.x亿余元。

一、工作目标

按照设计方案和中标合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目标。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强化对各部门的组织领导,发挥代建部、监理部的作用,调动施工方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力争xxxx年x月xx日顺利开工,按合同要求如期完成竣工验收,出具验收和结算报告。

二、工作措施

(一)代建部

1.代建部人员及分工

2.办公场所及车辆

代建部设在天宏小区x号楼,车辆x辆。

3.工作措施

(1)负责招投标档案资料的审核归档工作,协助建设单位拟定合同及合同签订等工作;

(2)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3)督促检查各参建单位人员设备进场情况;

(4)参加监理单位组织的首次工地会议和监理例会;

(5)审核监理单位监理细则和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

(6)加强日常巡查,做好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档案管理等工作;

(7)配合第三方验收单位的验收,并审核工程验收资料;

(8)做好建设单位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监理部

1.监理部人员及分工

2.办公场所及车辆

总办公室设在中央公馆写字楼,在三个乡镇分别设有x个分办公室,车辆x辆。

3.工作措施

(1)千方百计控制工程质量

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贯穿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依据施工图纸,坚持制度规范规定,以单元工程为基础,实行对人员和机械设备、原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全方位的动态跟踪监督,最终实现工程质量总目标。

(2)积极督促施工进度

一是帮助施工单位按合同要求编制工程控制性进度计划,提出进度目标。二是随时检查承包人开工准备情况并及时向业主汇报。三是跟踪检查监督承包人的施工方案,资金投入,现场管理和施工进度。四是检查工程设备和材料的供应。五是帮助协调施工干扰和冲突。

(3)认真坚持各项规章制度

坚持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和根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很好地坚持以下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图纸会审制度;二是技术交底制度;三是开工报告审批制度;四是主要材料进场考察、检验复验制度;五是监理巡视旁站制度;六是隐蔽工程检查复测制度;七是工程质量现场监督和检查制度;八是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九是工程造价监督制度;十是监理报告制度。

(4)及时组织工地施工会议

在取得业主代建同意的情况下,要将各种会议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会议及时通报工程进度,掌握工地情况,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工地例会按每周公开一次,由于施工单位较多,也可按乡镇或按施工内容分别召开。

(5)对监理人员的六大要求

一是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真正适应并胜任本职工作;二是坚持写好记好监理日志,旁站记录,安全日志等,同时督促承包单位写好施工日志以及各项记录材料;三是认真收集整理各种检验、检测、试验等原始材料;四是按照守法、诚信、公平、科学的准则执业;五是搞好与施工单位的关系。互相尊重、平等待人、以理服人,不损害施工单位的合法利益;六是重职业信誉,讲究职业道德,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树立监理人的良好形象。

高标准农田信息化方案 篇2

1 建设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存在的问题

1.1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不能兼顾。工程重复建设多, 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科技含量低, 存在很多工程隐患。三是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目前由于我国部分地区资金短缺, 工程建设单位违章建设, 致使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 管理粗放, 造成资源浪费, 资产流失。工程建设缓慢, 老工程年久失修, 造成公共资源浪费。

1.2 资金投入不足, 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与标准

当前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包括建设新增用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等。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好,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例高, 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粮食单产较高。因此, 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少, 资金富余。而中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大, 农田水利和交通设施不健全,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较低, 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粮食单产较低。这些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重, 资金缺口大。因此形成了区域间资金投入与高标准建设“倒挂”现象, 严重影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标准与进度。

1.3 大量劳动力外出, 影响农民投工投劳和项目建设

以农民投工投劳为主的自筹资金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搞好项目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产业化的推进, 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比例增多, 致使农村老年人口、儿童所占比例上升。部分项目投资投劳变成以资代劳, 农民出资, 专业队伍机械化施工。有的项目筹资难, 投工投劳不足, 影响项目工程标准建设。因此, 解决农民投工投劳难问题, 是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

1.4 投资分散, 影响农业综合效益的发挥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使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得到改善, 提高农田灌溉能力, 基本实现高产稳产。但在建设过程中, 由于农业开发投资有限, 项目工程投资分散, 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项目区只注重“三沟”开挖配套, 标准低, 项目区河、沟缺少项目资金投入, 淤积严重, 河床抬高, 排水不畅, 影响项目区综合效益发挥。 (3) 土地沙化, 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项目区内的废水、废沟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杂草丛生, 垃圾乱倒, 环境不良, 与新农村建设不协调。同时, 农业开发没有设立工程管理维护费用, 工程老化受损得不到修缮, 影响农业综合效益的发挥。

1.5 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严重

山区、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条件恶劣, 植被稀少, 土壤沙化严重。要加强植树造林, 搞好流域综合治理, 农田打井节水, 建设灌溉工程, 采用膜下滴灌, 低压管道灌溉、喷灌、渠灌等。降低土壤沙化, 提高植被覆盖率,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治理水土流失, 提高经济作物栽种面积, 提高农业产量。

2 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对策思考

2.1 健全完善水利政策法规

要健全完善水利政策法规体系, 用法律手段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加强水利配套政策法规建设, 形成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 使水利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要加大行政法规力度, 严厉打击水利违法事件, 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分级负担等政策, 明确责任, 进行分类指导。要以水资源管理为重点,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加强质量管理, 制定激励政策, 开展评优创先活动, 调动各级大干水利的积极性。克服水利工程建设的盲目性和重复建设, 提高水利建设标准, 实施精细化管理, 避免公共资源浪费。

2.2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提高投资标准和力度

建设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力度, 健全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体制, 调动地方各级财政支持和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要强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增加粮食生产, 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力度, 从根本上提高投资标准, 增强农业开发部门的作用力和影响力。要使资金投入向中部地区倾斜, 健全农田水利和交通设施建设, 提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增强农业机械化程度和提高粮食单产。扭转区域间资金投入与高标准建设“倒挂”现象, 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标准和力度。

2.3 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工程建设标准

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 要抓好灌溉工程、农田水利、土壤改良、机械化等项目建设, 提高标准, 提高覆盖率。因此,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程投资建设。 (1) 增加平整土地, 提高灌排渠系、河沟清淤及环境治理等土方工程投资, 减轻农民投工投劳力度。 (2) 增加培植地力投资。要科学种田, 推广绿色化农田建设, 增加桔杆还田, 推广生物农药、化肥, 提高地力, 减少化学元素对地力的伤害。 (3) 制定农业合作组织技术推广服务扶持政策, 用于新产品推广, 新技术应用, 新仪器设备购置, 通过计划申报、验收考核等措施, 确保科技措施落实到位。

2.4 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要通过建立一系列工程蓄水, 调节水沙, 以用于湿润土地, 提高农田灌溉, 推动畜牧业发展。要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来达到拦截雨滴、调节地表径流、加强林地涵养水分, 已达到削峰减沙的目的。要加强对耕作措施的保护, 改坡田为梯田, 保水保土保肥。耕地措施可以提高土壤通气性、渗透性和持水性, 从而提高作物单产, 促使作物增产增收。同时梯田有利于机耕和田间管理, 方便灌溉和运输, 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和投入量。在进行流域水土综合治理, 一般以工程治理为第一措施。生物和耕作措施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利于保持水土, 提高植被覆盖率, 改良土壤, 促使作物增产增收。

3 结束语

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要健全完善水利政策法规,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提高投资标准和力度, 增强农业开发部门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工程建设标准, 要抓好灌溉工程、农田水利、土壤改良等项目建设, 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提高植被覆盖率, 改良土壤, 促使作物增产增收。

摘要:建设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 发展现代农业,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 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针对建设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存在的问题, 提出有效措施, 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方案研究

参考文献

[1]赵琦, 陈曙光, 叶新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做法和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9 (5) .[1]赵琦, 陈曙光, 叶新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做法和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9 (5) .

[2]陈维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效益分析-以浑椿河流域为例[J].水利经济, 2006.[2]陈维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效益分析-以浑椿河流域为例[J].水利经济, 2006.

高标准农田信息化方案 篇3

关键词:农田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C931.6

推进现代标准农田建设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广东省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战略决策。《关于推进现代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现代标准农田建设的原则、目标、部门职责和具体要求。为强化现代标准建设项目管理,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充分发挥项目效益,广东省农业厅组织开发了广东省现代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1.系统结构

广东省现代标准农田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发布子系统和审批管理子系统2部分组成。信息发布子系统发布各年度项目申报通知、政策法规、新闻信息以及统计报表等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审批管理子系统实现了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请信息在线填报和省市县各级主管部门对项目从材料审核、审批立项、项目下达、竣工验收、绩效评价的全流程监管,省市县三级管理机构及申报单位间数据信息可以互联互通、协同互动、数据共享。

2.功能实现

广东省现代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包括:项目申报、审核材料(区县级)、审核材料(地市级)、地点审查(省级)、材料初审(省级)、专家评估(省级)、立项下达(省级)、设计批复(省级)、绩效评价、运行管护、专题呈现、信息查询、统计报表、收发管理、系统管理(见图1)。

2.1系统管理

项目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初始化功能,主要包括各行政地区资料等:管理系统用户操作权限,省级管理部门可管理授权地市级管理部门的操作权限,地市级管理部门可管理辖区内的县市区管理部门的操作权限。

2.2项目材料在线填报

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单位,通过系统在线提交相关的申请材料电子文档,其中:项目概况以在线填写的方式进行提交,其他材料如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制作成doc、pdf等格式的文件以附件形式提交。项目申请提交成功后,可以进行受理信息查询,在县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核之前,还可更正申请材料。

2.3项目材料初步审核

县级项目主管部门的审核人员登录系统后,可对管辖区内用户所申报的项目申请材料进行在线初步审核,审核未通过的退回申报单位,申报单位修正错误后可以重新提交材料,审核通过后项目材料上报给地市级主管部门审核(见图2)。地市级项目主管部门的审核人员登录系统后,可对管辖区内需要审核的申报材料进行在线审核,审核未通过的退回相应县区级主管部门处理,审核通过的上报省级主管部门处理。

2.4项目省级审批与下达

经过市县2级初审通过的项目申报材料上报到省级后,首先进行地点审查和材料初审,地点审查主要看项目是否与已经投资建设的项目存在重复,材料初审主要材料格式是否准确充分、要件是否真实完整。经过地点审查和材料初审的项目由省级农业和财政主管部门联合组织专家评估,主要评估项目是否可行、设计是否合理、预算是否科学并给出是否予以立项的结论。

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根据专家评估结论,结合地方基本农田、农业生产等客观因素,按照项目投资控制额度和标准,科学平衡的拟定项目安排方案,并经省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由财政部门下达项目资金,由农业部门下达项目计划。项目组织实施单位根据省级下达的资金和项目计划开展项目设计,审计必须经过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

2.5信息查询统计与地图

2.5.1项目信息查询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查询项目包括:项目类型、项目级别、所在市级、所在县级、所在乡镇(街道办)、项目年度等。查询信息实行分级显示,一级为项目简要信息,包括项目编码、项目名称、组织单位、承担单位、建设地点、总投资、建设内容、竣工验收、绩效评价、运行管护等信息;详细信息使用二级栏目显示,使用超链接或程序命令形式查看。信息系统具有汇总、导出、打印、浏览等功能。

2.5.2项目地图

项目信息可以呈现分级地图。如果鼠标移动到某市(县)则弹出批注框显示该市各类项目数和投资总额,再点击该地点则弹出清单列表显示所有的项目。在地图当前图层为地级市图时,当鼠标移动到地图上的某市,则弹出批注框显示该市各类项目数和投资总额(见图3)。双击鼠标右键(点中某一地级市),系统进入县级图层,移动到地图上的某县时,则弹出批注框显示该县各类项目数和投资总额(见图4)。

双击鼠标右键(点中一县),系统进入县级图层,移动到地图上的某县时,则弹出批注框显示该县所有项目清单(见图5)。继续点击项目清单中的定位,可以在地图上定位项目所在位置,也可以点击项目名称显示项目明细资料。定位后,当鼠标移动到地图上的某项目时,则弹出批注框显示此项目的明细资料,实现双向查询功能(见图6)。

2.5.3统计报表与文件收发

项目管理系统提供省、市、县各级主管部门需要的管理报表,包括专业的统计表和分析图表,可以生成多种格式的报表文件。各级用户均可以向上级或下级传递公文、通知、告示等,省级用户可向全省传递,市级可向省级或市属下级单位传递,县级可向市级或省级传递。

3.结语

现代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现代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是以项目为载体的,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项目管理的规定进行管理,确保项目管理法制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确保项目资金安全,确保项目执行公平、公开、公正。广东省省农业厅组织组织开发了广东省现代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功能结构合理,各子系统功能明确、重点突出。系统开发调试完成后在广东省进行了推广应用,从应用情况来看,系统运行稳定、功能结构合理、监管流程设计科学、统计分析准确直观。系统的开发应用提升了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信息化水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同时,该系统也可用于一般的农业项目管理,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

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总结 篇4

开发项目三标段

施 工 总 结

南京长山建设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六月十日

一、工程概述及建设内容

淮阴区2013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标段项目位于码头镇玉旧片境内,浇筑水泥路4.381公里、中沟桥5座、拱桥2座、小沟桥8座、斗渠桥1座、路涵1座、方涵2座、桥南电站1座、机电井1座,计划于2014年5月31日全部竣工,实际于2013年6月上旬竣工。总投资约210万元

二、开工前准备充分:

1、项目组织机构明确,对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进行了落实,做到了项目机构组织明确,职能清楚。

2、针对工程制定了工程质量目标:“合格”,安全目标:“无重大伤亡事故”。文明施工目标:“达标”。

3、编制各分项施工方案。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工程特点和公司的资源现状,编制了施工方案,并报业主、监理审批。

4、现场布置完善:根据业主提供条件,三通一平工作已经落实。

三、对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严格,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评定合格

1、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技术控制措施齐全: 由于技术方案和措施是进行质量预控的关键。本工程项目部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充分考虑质检员、施工员,做业班组可行性建议。编制分项和主要工序的技术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书),并向项目质安部,工程技术人员和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做到每个工序施工前,做法明确,质量验收标准清楚。

(2)、工序控制作为质量控制重点

本工程每道工序施工完毕,经自检合格,报请监理、业主验收后方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程序控制完善。(3)、做好原材料及试块送检,确保工程质量

本工程对进场原材料如水泥、砂、碎石及时送检,并做好混凝土试块、砖试块的见证取样送检工作,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详见质量保证资料。

(4)、质量纠正预防(处理)措施及时

技术部门根据质安部的反映的施工质量现状,工程部针对存在的问题召开质量分析会,制定纠正预防(处理)措施,并指导作业队实施,质检员检查实施情况和整改效果。(5)、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评定程序规范 ①、工程质量评定:

作业班组进行自检——施工员评定——质检员核定——报监理验收

②、任务质量评定:

工序完毕,根据验收程序和制度,质检员与作业班组共同检查质量现状,并评定等级,并建立评定数据档案。

2、材料质量控制全面

进场材料与材料的质保书同行,进场时材料状态标识齐全,外观检查合格。进场后见证取样检测,合格后再使用。

3、资料管理规范齐全

工程技术部负责项目质量管理,保证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并确保和工程进度同步,资料员定期通报资料整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责任人规范及时填写。收集资料情况详见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4、质量信息管理有序

本工程项目部,建立质量检查月报:加强质量抽检资料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传递,加强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技术交底;及时下发质量改通知要求。

5、质量奖惩,保证质量提高

项目部授权质检人员,根据作业班组完成的质量现况,进行质量奖惩:在施工过程中,凡工程实测合格率低于项目部制定的质量保证计划的要求,观感不合格,对“工程质量隐患通知书”置之不理,质量意识单薄,质量通病不有效整改,自检不力,记录数据不真实的进行处罚。对施工部位被评为样板,分项工程被业主、监理多次提出表扬者,给予奖励。

四、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实现

1、项目部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了确保施工安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始终贯彻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过程加强检查,督促整改,保证施工安全目标无事故发生。

2、文明施工按“标准”要求进行布置管理,做到封闭施工,场内设施齐全,标识清楚。

五、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环境,本项目部设置专人清运垃圾,清理垃圾时,先洒水,再装入加盖的斗车内集中运至指定的地点,防止扬尘。工地四周场地,设置专人清扫,定人洒水,保持洁净。

六、工程总结

施工组织充分,质量管理强化过程控制、检查、验收、评定完善,安全管理到位,文明施工达标,环境保护有力,工程质量合格。

南京长山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理评估报告 篇5

工 程 质 量 评 估 报 告

总监理工程师: 监理单位: 编制时间:

日期:2018.08.08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安徽鼎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对贵***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进行监理,于2018年8月8日派驻项目监理部开始对该工程进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通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的共同努力,于2018年12月 8日该工程达到竣工条件,经承包单位申请,我项目监理部于2018年12月8 日牵头组织了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单位组成的验收小组,对该工程进行了竣工预验收。我项目监理部将该工程的质量评估报告出具如下:

一、工程参见单位基本情况

1、建设单位:

2、项目区政府:

3、设计单位:

4、承包单位:

5、监理单位:*****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

2、工程地点:

3、工程规模:建设规模825.21公顷,整治耕地面积419.6公顷 总 投 资:施工合同金额862.338087万元

4、计划开工日期:2018年8月8日,计划竣工日期:2018年12月8日

5、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工程量:

1)灌溉与排水工程新建50m3蓄水池12座;新建0.3m*0.3m截流沟12条,长766m;改建0.4m*0.3m农渠1条,长245m;新建0.4m涵洞6个,长32m,2.4m*0.5m*0.12m的预制空心板2块。

2)田间道工程:新建3条3.0m宽田间道,长1773m;改建田间道1条,长2564m,改建田间道3.0m宽7条,长3902m(包括扩建5条2.0m左右的生产路至3.0m宽田间道,长2970m,改建2条3.0m宽田间道,长932m);新建2.0m宽生

产路2条,总长1764m;新建1.0m宽生产路3条,长2225m;新建会车点16座,混凝土路面;新建1.5m高挡土墙,长79m,新建3.0m高挡土墙,长190m,3)其他工程:新建长8.0m,宽5.0m晒谷场1座,标识牌1座。

三、质量评估依据

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监理规范》、《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等有关监理规范;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41-2013);

3、《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3-2013);

4、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

5、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补充文件;

6、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工程项目文件和设计文件(规划文件、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有关记录);

7、建设单位与工程承包单位、设备供应单位、材料供应单位依法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设备采购合同、材料供应合同;

8、承包单位编制的并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查同意的施工组织设计;

9、工程实施过程中有关会议记录、函电及其他有效的文字记录。

10、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有关规定;

四、监理工作情况

1、监理工作就是“四控两管两协调”,而质量控制是监理工作的核心,质量控制主要有:

1)事前控制:

熟悉掌握施工图纸和有关的技术规范和验评标准;审查施工单位资质、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进场材料报验;施工现场检查验收及核查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等。对重点工序质量控制关键点进行技术交底。在整个监理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事前控制和主动控制为主,依据合同和设计文件编制了监理规划,制订了具体的监理工作程序,明确了工作内容,行为主体,验收标准及工作要求。本工程开工前,依据监理规范要求,我们审查了施工单位的资质,现场质量管理、技术管

理组织机构、人员、制度及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的资格、上岗证等。依据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审查,并相应编制了《监理规划》,开工前进行监理交底,编制相应的《监理细则》。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进行了现场复核,进一步明确了监理目标和要求,为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2)事中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主要采用巡视、旁站、平行等检验方法。严格执行隐蔽工程验收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强化验收过程控制。

(1)严把原材料、半成品进场关凡是进场原材料、半成品首先要进行书面检查,即查验合格证、准用证、质保单等,符合要求后进行外观检查,没有异常情况后监理见证取样送市检测中心复检,做到材料进场先复检后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拒绝用于工程上。本工程建筑材料合格证、质保单齐全,其中我们共查验钢材合格证、质保单、复检报告共份,水泥出厂合格证、质保单、复检报告份,对钢材、水泥、石子、黄沙等主要材料都进行了进场后的抽检复验,全部达到合格要求。

(2)严格工序检查,强化过程控制在施工监督过程中,强化了施工工序报验手段,做到先报验后施工,上道工序未经验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对隐蔽工程的验收我们项目监理部尤其重视,现场监理人员对重点、关键部位进行了旁站监督,如沟渠基槽开挖、渠底砼、路基工程、道路垫层面层施工等。施工中,我们对砼的配合比、坍落度和养护等方面作为重点来控制,以确保砼的施工质量。在浆砌石沟渠施工中,我们抓了以下关键:一是毛石的质量;二是砂浆的正确拌制;三是砌筑的质量,其中砂浆的饱满度、粘结度、垂直平整度渠道浆砌石墙后部回填土作为关键来监督。在沟渠预制板安装时,我们抓了以下关键:一是混凝土构件的验收,主要是一看资料,二实测,对于资料不全或不符要求的一律不予进入现场,对实测不符要求的,要求立即予以整改;二是现场铺设进行抽样检查,土基夯实进行旁站监理;三是拉长线及平整度检查,不符要求不予进行下序施工;在现场旁站监理中,共抽查送检水泥复检 组,碎石复检 组,砂复检 组,C20砼配合比试块 组,砂浆试块 组,评定结果均达到合格要求。在监理工

作过程中,共发出监理工程师联系单 份,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份,监理工程师备忘录 份;工程施工中我们实行每周一次的由三方参加的现场监理例会,及时处理解决施工中的有关问题。

3)事后控制:对已完成的单元、子分部、分部工程及时组织验收;审核材料抽检试验结果;及时跟踪工程内业资料整理。

(1)本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没有发生质量事故,作为一般性质量问题,施工单位通过自查、自检后内部整改;另一方面,通过监理检查发现后通知施工单位整改。

(2)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收集整理好各种工程资料,并认真做好自己的监理资料。

(3)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已完工程的成品保护工作。总的说,本工程通过监理的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工程内在的质量安全可靠,浆砌石砌筑工程总体质量较好,渠道底面未发现裂缝,无渗漏现象。

五、工程实施情况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未能实施情况:

1、土地平整工程:

因当地村名不同意占用土地,导致土地平整工程未能实施。

2、灌溉与排水工程:

因当地村名不同意占用土地,导致灌溉与排水工程未能实施。

3、田间道路及新建生产道工程:

因当地村名不同意占用土地,导致田间道工程变更如下:

1)新建田间道1-

1、新建田间道1-

2、新建田间道1-

3、新建田间道1-

5、新建田间道1-

6、新建田间道1-

7、新建田间道1-

8、新建田间道1-

9、新建田间道2-

1、新建田间道2-

2、新建田间道2-3共12条田间道未能实施。其余田间道按设计要求实施完成。

2)新建生产道-

1、新建生产道-

2、新建生产道-

3、新建生产道-

4、新建生产道-5共5条新建生产道未能实施。

六、工程监理实施情况

1、工程开工前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重点落实责任到位,检查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加强对每道工序进行自检、互检和交工艺、交措施、交标准,严格执行国家的验评标准和施工规范,加强质量管理,通过一些强有力的措施,使工程质量达到控制目标。

2、开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严格监控施工单位按图施工,按规程操作。土建专业监理师跟踪检查,按施工图严格监控,施工单位予以配合,对检查出来的质量问题,先通知施工单位责任人,再研究整改方案,上报监理部,由总监签字认可后,按方案实施整改,并派专业监理师跟踪整改情况,整改合格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3、定期召开工地例会,组织项目经理、施工员和专业施工队负责人进行交流,解决工地存在的质量问题,协调各工种之间关系,很好解决了各工种之间施工矛盾。土建专业监理师就工地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逐一通报给各责任人,各责任人制订下一步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方案,并上报监理部,监理师则督促施工单位按方案执行。

4、监理部检测使用主要仪器:水准仪、经纬仪、靠尺、对角检测尺、塞尺、反光镜、百格网、焊接检测尺、内外直角尺、卷线尺器、钢卷尺、游标卡尺、空鼓锤、砼回弹仪等。

5、对各种原材料进场严格按批量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在该工程上,否则下达通知撤出现场。严禁不合格伪劣产品用到工程上,任何材料在使用前,监理工程师均要求施工单位填写材料、报验单,详细说明材料来源、产地、规格、使用部位、见证取样后,见证施工单位送检。施工过程中水泥、砂石、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并实行报验许可制度。由于监理人员工作到位,施工单位予以配合,从而保证了原材料的质量。各种设备在开工前报验,均能正常工作,满足该工程项目的要求。

七、分部工程质量评估

项目监理机构依据验收规范、标准、设计图纸及经批准的项目划分,分批、分层次按照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逐级验收。

1、单元工程验收:

按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允许偏差项目进行。含隐蔽工程项目的单元工程首先验收隐蔽工程,隐蔽工程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程施工。验收要求保证项目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要求;基本项目参照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划分不合格、合格、二个等级进行;允许偏差项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本工程共划分为152个单元工程,实际验收71个单元工程。各分部工程所含单元工程施工记录完整,自检、交接检、互检记录完整;相关施工人员签字齐全;所用材料质量证明资料齐全,复检合格;施工资料、证明资料完整、齐全;现场报验、监理检查验收符合规定要求。

2、分部工程验收: 依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41-2013)的验收内容、程序、方法由监理机构主持对分部工程进行了验收,验收的方法是全数检查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资料的完备性,并查看工程现场观感质量,从而认定分部工程质量等级,并付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分部工程验收主要检查其所含单元工程是否全部完成施工任务,有无漏项,施工、技术、质量证明资料是否完整、齐全,相关签字人员是否签字,签字级别是否符合要求。田间道路工程:所含70个单元工程全部为合格工程。该分部评为合格工程;其他工程:所含标志牌1个单元工程全部为合格工程。该分部评为合格工程。

3、单位工程验收:

在完成单元工程、分部工程验收之后,单位工程验收是检查所含分部工程资料是否齐全、完整、现场检查工程外观质量。经资料检查核实和现场检查,单位工程所含全部分部工程中的所有分部工程为合格工程,评定单位工程合格工程。

4、单项工程验收:

所含各单位工程全部验收合格,所含资料齐全、完整。评定本工程合格。

八、质量保证资料核查

1、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基本齐全,符合验收规

范要求。

2、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基本齐全,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3、工程观感质量检查:经项目监理部检查,工程观感质量“一般”。

九、质量评估结论

1、本工程各检验批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2、工程技术资料齐全、有效,符合要求。

3、观感质量检查:“一般”。

4、评估结论:本工程共划分152个单元:共实施71个单元工程,所单元工程全部验收合格。

十、工程监理情况

1、抓好事前控制,严把开工关。

1)在整个监理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事前控制和主动控制为主,依据合同和设计文件编制了监理规划,制订了具体的监理工作程序,明确了工作内容,行为主体,验收标准及工作要求。

2)本工程开工前,依据监理规范要求,我们审查了施工单位的资质,现场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制度及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的资格、上岗证等。依据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审查,并相应编制了《监理规划》,开工前进行监理交底,编制相应的《监理细则》。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包括边线尺寸、水平标高进行了现场复核,进一步明确了监理目标和要求,为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2、严把原材料、半成品进场关

进场的改良土土质全部复合设计及耕植土要求。

3、严格工序检查,强化过程控制

1)在施工监督过程中,强化了施工工序报验手段,做到先报验后施工,上道工序未经验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对隐蔽工程的验收我们项目监理部尤其重视,现场监理人员对重点、关键部位进行了旁站监督。

2)在现场旁站监理中,共抽查改良土回填 4 项,评定结果均达到合格要求。

3)在监理工作过程中,共发出监理工程师联系单 0 份,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3 份,监理工程师备忘录 0 份;工程施工中我们实行每周五次的由三方参加的现场监理例会,及时处理解决施工中的有关问题。

4、加强事后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合同要求

1)本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没有发生质量事故,作为一般性质量问题,施工单位通过自查、自检后内部整改;另一方面,通过监理检查发现后通知施工单位整改。

2)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收集整理好各种工程资料,并认真做好自己的监理资料。

3)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已完工程的成品保护工作。

总的说,本工程通过监理的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工程内在的质量安全可靠。

十一、对工程质量的综合评估意见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招标公告 篇6

招标项目编号:

HXZB-2015-53203

建设规模:该项目建设规模为4559.4995公顷,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4271.7883公顷,项目范围内工程含农田水利工程、农田道路工程、电力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护工程等。

建设工期:不超过30日历天。

工程质量:合格,达到规划设计要求。

招标范围:巨鹿县观寨乡等四乡镇小寨村等四十一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施工、设备材料采购等共分为29个标段,其中1-

26、28标段为农田水利、道路、防护与生态保护工程,27标段为更新机井及配套安装调试工程,29标段为输配电工程施工及设备材料采购,具体内容详见招标文件。

.投标报名及招标文件的获取

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15年11月17日至2015年11月23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每日上午9:00至11:3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下同)巨鹿县阎疃镇等三个乡镇郝鲁村等二十三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招标公告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做法与思考 篇7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思考

扬州市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以北,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取水口,全市土地总面积6638km2,其中耕地30万hm2,人口445万人,辖一县三市四区。扬州市1991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有宝应、高邮、江都、仪征、邗江5个项目县。20年的农业综合开发为扬州农业的增产、增效、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2004年以来,在组织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的过程中,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

1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验做法

1.1 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是项目建设的基础,规划设计标准的高低决定着项目建设水平的高低。为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标准,发挥长效、高效作用,扬州市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结合扬州粮食主产业发展实际,着力抓好“三个环节”。一是科学设定项目区。坚持在农田基本保护区选择项目区,依据土地资源潜力大,有一定的生产基础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条件,搞好项目区设定,以创现代农业粮食生产高效平台。二是合理工程布局。按照基本达到“土地平整条田化、道路相通硬质化、沟渠相连衬砌化、桥涵配套通达化,农田作业机械化、农田防护林网化,农业措施现代化”的建设内容,结合项目区地形地貌、水系、村庄等内外部条件,进行项目区灌排、交通、林网等工程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工程的全覆盖作用。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设施条件改善,进行统筹考虑,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三是精心工程设计。包括水、田、林、路等土方工程和桥、涵、闸、站等建筑物配套工程的建设,都有个准确设计问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开发工程人员,从现场勘测入手,充分征询农林、水利专业人员意见,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进行精心设计,在此基础又请工程设计专家进行把关审核,使工程体量适中、价格合理、配套协调,以发挥工程的最佳效益。

1.2 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综合配套,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本做法。丘陵山区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系建设为核心,以土方工程建设为先导,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推磨转圈,大搞土方建设,一年一小片,多年如一日,土方到边到位,旧貌变新颜,在提高农田建设标准的同时,又新增了耕地,增长率在2%左右。仪征市在登月湖区完成了近6666.67hm2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了近3333.33hm2的集中连片的高产良田。里下河平原地区,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中心,以土方建设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建立不同治理模式,提高了建设效果。宝应县建立“二改三结合一步达吨田”的农田治理模式,即短改长、宽改窄,把农田改造与农事作业、农机作业、土壤改良结合起来,稻麦两熟亩产超过1000kg。江都市在里下河地区采用“一方农田、两种模式、三沟配套、四周绿化”的治理模式;在高沙土地区采用了“高灌低排”,“沟当中、渠两边、路随渠走,沟渠路树四位一体”的农田改造模式。高邮市2004年以来,在项目区共拆除田间破房屋99间,铲平老庄基、土垛堆101个,迁坟3945座,砍杂树62897棵,清理河道216.96km。在综合配套上,以项目区灌排工程配套建设为重点,强化灌排设施建设,包括闸站、桥涵、沟渠、河塘等灌排体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一日降水200mm48小时排出,蔬菜等高效农田24小时排出不受涝。近几年,以节水灌溉为重点,在有条件的地点,积极推广防渗渠、PVC暗灌、低压管灌等节水措施,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高效农业发展结合起来,做到高投入高产出。以项目区通道为抓手,修建田间生产路和主干道,建桥涵,拉长框架,把乡与乡、村于村、圩与圩串通相连,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做到一年一小片,三年连成片,实现连片集中开发。项目区达到晴雨通机通车,农业机械化程度75%以上,农田森林覆盖率20%以上。抓好项目区科技开发,搞好科技委托,实施好科技推广费项目,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措施到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科技贡献率55%以上,把项目区建成现代农业的样板,稻麦两熟吨粮以上,高效农田亩纯收入2000元以上。

1.3 连续投入

集中资金办大事,突出重点搞开发。一方面,根据扬州市十五、十一五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按照年度项目投资指南要求,围绕优势产业、重点区域,推进规模开发,年度一般土地治理项目区的规模不低于666.67hm2,乡镇在333.33hm2以上,省级规模开发项目在666.67hm2左右,均以一个乡镇为主。全市2004年以来,实施土地治理项目计划4008.67hm2,计49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813.33hm2。另一方面,坚持连续投入,不断扩大地域范围,实现集中连片治理,提高规模开发效益。宝应县连续4年在望直港镇安排土地治理项目,把一般项目与规模项目、产业化种植基地项目与土地治理项目、“三资”项目与国开项目结合起来,围绕有机米、有机藕等重点产业,大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形成2000hm2的集中连片高标准项目区。由原来的“三无”(无电力、无建筑物工程、无农机道路)的低洼地变成了“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1.4 整合资源

以农业开发项目区为平台,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和“三资”项目,是建设高标准农田及高效农业园区的重要途径之一。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跟进和统筹做好通达工程、碧水工程、科技工程、优质粮工程和财政小农水工程建设,把田容田貌、村容村貌的改造结合起来,把生产设施与新农村生活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一并考虑、统筹安排,相互补充、科学管理、各计其功,整体推进项目区的现代农业建设。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项目区乡镇以灵活的方式、宽松的环境、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服务,吸引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园区建设。特别在农业园区建设和产业化经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以来,扬州市农业开发系统及项目区乡镇,招商引资35.8亿元,其中外资1.08亿美元,扶持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新建了一批农业园区,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在扬州已形成农业开发项目到哪里,招商引资项目就跟到哪里,高效农业就发展到哪里,以“国资”引“三资”,四资共同开发农业的良好局面。江都小纪高效农业园区,国开项目三年投入项目计划财政资金675万元,吸引超大集团等民营资本8000万元,建成了高标准农田666.67hm2,其中建成高效大棚蔬菜400hm2。超大公司投资2500万元,建成10000m2的育苗中心,通过种苗服务,发挥了高效农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2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利因素

2.1 资金投入不足,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与进度

总结多年的实践,以扬州平原地区测算,建成666.67hm2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持续发挥效益的高标准农田,需要投入财政资金1200万元左右,2009年江苏省土地治理一般项目亩均投资500元,规模项目亩均投资700元,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直接影响项目区建设标准。在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没有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如果提高投资标准到1200元,扬州市2009年土地治理面积,将由7833.33hm2下降到3800hm2,占原计划的48.7%。全市现有中低产田面积15.33万hm2,如果每年以3800hm2的速度,需要40年时间才能转入下一轮,不能适应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要提高标准与建设速度,迫切需要中央财政加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2.2 大量劳力外出,影响农民投工投劳与项目建设

以农民投工投劳为主的自筹资金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搞好项目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化的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就业打工日益增多,农村常住人口中老人、妇女儿童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成为“3860”部队,老弱病残多,动员足够的劳动力参加项目建设较难,部分项目区投工投劳变成了以资代劳,农民出资,专业队伍机械化施工。有的项目区由于受外出打工收入影响,农民筹资难,投工投劳不足,影响项目区土方工程标准建设。研究解决项目区农民投工投劳难的问题,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2.3 工程投资偏颇,影响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发挥与提升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尤其是灌排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基本实现了高产稳产。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目前农业开发投资有限,项目工程投资偏颇,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一是项目区建设砂石路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特别是里下河地区,雨水多、地下水位高,砂石路容易受损,寿命短,保养难。二是项目区只注重“三沟”开挖配套,且标准低,项目区内河、排沟缺少项目资金的投入,淤积严重,河床高抬,排水不畅,影响项目区效益发挥。三是土地平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河堤沟边,项目区内一些废沟、废塘、实边隙地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杂树杂草、垃圾乱倒乱堆,环境不良,与新农村建设不相协调。加之,过去农业开发没有设立工程管护费用,工程老化受损得不到及时修缮,影响开发效益的发挥。

3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

3.1 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投资标准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扶持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国家粮食核心产区,是针对粮食安全事项,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财政相配套的投入体制,充分调动了地方各级财政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在国家设立增加千亿斤粮食工程建设阶段,国家应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综合开发专项投入,强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粮食生产,为增加千亿斤粮食多挑担子,多作贡献。只有中央财政的增加,地方财政才能配套跟进,加大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总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投资标准。通过调查测算,以里下河地区为例,建设666.67hm2高标准农田需投入财政资金1200万元左右,其中包括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四大措施。达到项目计划面积工程全覆盖。值得一提的是,切不可以缩小开发规模来提高投资标准,那样会削弱农业开发部门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江苏在省管县的财政体制下,随着市级财政配套资金的逐步退出,要增加省级对县级项目资金配套比例,否则,县级以上配套资金“今不如昔”,与现行的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不相媲美。

3.2 要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程建设标准

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要继续抓好灌排工程、农田工程、土壤改良、林业、机械化措施等项目建设,提高标准,提高覆盖率。此外,还需加大如下几个方面的工程投资建设。一是增加田间道路建设投资,在规划合理的情况下,项目区主干道一定要按照农村通达工程建设的标准来实施,新建机耕路都要硬质化,保证晴雨天畅通,长期受用,满足农业机械作业和农产品车辆的运输。二是增加平整土地,灌排渠系,河沟清淤及环境整治清理等土方工程的投资,提高对土方建设投资额度,减轻农民投工投劳负担。三是增加培植地力投资,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增加秸秆还田、推广生物农药、化肥等。四是制定农业合作组织技术推广服务扶持政策,用于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的应用,新设备仪器的购置,通过计划申报,验收考核等措施,确保科技措施落实到位。五是从建设高标准农田出发,工程管护经费需要提高提留比例。

3.3 要多点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增产增收示范带动效益

组织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不仅具有增产增收作用,而且就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来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要多点进行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每个省或者说每个粮食主产省,设立2个以上的地点进行试点项目建设,为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科学制定选项立项条件:(1)粮食产业特色明显,产量高品质优,具有区域性和代表性;(2)农业资源丰富,环境良好,农田集中连片,有一定基础条件,增产潜力大;(3)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基础相对较好;(4)农民参与开发的积极性高,民风淳朴;(5)有利于土地流转,发展土地股份制,推进发展规模经营;(6)农业开发科技含量高,项目实施建设科技委托、依托条件好;(7)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健全,队伍素质好,工作积极性高。

高标准农田信息化方案 篇8

一、《通则》的制定意义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战略部署的重要技术支撑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多次强调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近年来,国务院批复了多个相关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部署。《通则》的发布与实施,实现了全国技术标准的统一,解决了高标准农田“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对全面规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二)高质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基本要求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15.6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通则》的制定和出台,也是贯彻落实上述国务院批复的相关规划、高质量完成规划确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基本要求。

(三)顺利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

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各级地方,目前,各相关部门都有各自的行业标准,许多地方也制定了地方标准。编制科学合理、实用可行的通用性、基础性国家标准,指导各相关部门和各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从国家层面规范各项相关建设工作,做好各部门、上下的衔接协调和同口径统计,有利于“规划标准统一、资金渠道不变、相互协调配合、信息互通共享、积极推进整合、共同完成目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式的有效落实。

二、《通则》的编制过程

2012年7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部际协调会议,明确由国土资源部牵头,会同农业部等相关部门编制《通则》,并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指导。2013年1月2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通则》列入了国家标准立项计划。

在编制过程中,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多次沟通,立足国家层面,求同存异、达成共识。编制单位按照国家标准管理程序和要求,在认真总结多年来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高产农田创建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实践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完成了《通则》(送审稿)起草工作。2013年7月,《通则》(送审稿)通过了全国国土资源技术标准委员会审查。经与有关部门进一步沟通协商和修改完善,完成了《通则》(报批稿)。

三、《通则》的主要内容

《通则》全文共分为9章32条和3个附录,其中核心部分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原则、建设区域、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管理要求、监测与评价、建后管护与利用等6个方面。

(一)高标准农田的定义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二)基本原则

高标准农田建设遵循循规划引导,因地制宜,数量、质量、生态并重,维护权益和可持续利用5条原则。规划引导所指的规划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

(三)建设区域

综合考虑国家相关规划布局与生态保护要求,确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限制区域和禁止区域3类区域,从而最大限度保证了优质农田作为高标准农田,保障了永久基本农田的质量。

重点区域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整备区,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确定的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水利、农业、林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规划确定的重点区域,依据GB/T 28407评定成果确定的县域内等别较高耕地的集中分布区域。

限制区域包括:水资源贫乏区域,水土流失易发区、沙化区等生态脆弱区域,历史遗留的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严重损毁且难以恢复的区域,土壤轻度污染的区域,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区域,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等区域。在前述区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提供国土、水利、环保等部门论证同意的证明材料。

禁止区域包括:地面坡度大于25°的区域,土壤污染严重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退耕还林区、退耕还草区,河流、湖泊、水库水面及其保护范围等区域。

(四)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

《通则》在提出土地平整的基础上,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为重点,配套开展相应的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等工作,并规定了各项内容的具体工作建设内容和技术标准。如:耕作层厚度、田间道路通达度、农田防护面积比例、田间基础设施使用年限,以及建成后耕地质量等别、地力等级。

(五)管理要求、监测与评价、建后管护与利用

《通则》对土地权属调整、地类变更管理、验收与考核、统计、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等管理内容提出基本要求,提出了要开展耕地质量和地力等级评定及动态监测评价,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评价。同时,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作为基本农田的划定和保护、开展土壤培肥和农业科技配套与应用、工程管护等建后管护与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对高标准农田作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endprint

四、《通则》的主要特点

(一)综合多个部门相关技术标准、管理要求及地方实践经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性、通用性国家标准

《通则》是在认真总结相关部门有关行业技术标准、管理要求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的一般要求,重点对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等建设内容,以及科技应用、建后管护等提出具体要求和量化指标,为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规范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对指导相关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明确依据规划统筹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建设区域科学合理

《通则》明确要求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并依据相关规划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限制区域和禁止区域,实行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因地制宜、统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强调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通则》明确提出要切实保障农民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收益权,要求在建设前,应查清土地权属现状,调查了解土地权利人的意愿;在建设中,涉及土地权属调整的,要在尊重权利人意愿的前提下,及时编制、公告和报批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组织签订协议;建设后,依法进行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四)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利用并重,确保长久发挥效益

《通则》把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作为重点的同时,注重对建后的管护利用,明确规定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应划定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提出建立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农户、专业管护人员以及专业协会等共同参与的管护体系;要求通过土壤培肥、加强农业科技配套与应用、加强工程设施管护、加强地质灾害等灾害防治新技术应用,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持续发挥。

(五)要求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的上图入库

上一篇:特岗办事期工作总结下一篇:造价员必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