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正名思想启示研究

2024-05-15

孔子正名思想启示研究(精选10篇)

孔子正名思想启示研究 篇1

关于“孝”字来源, 殷商甲骨文卜辞中就有“孝”字。《说文解字》对“孝”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 从子, 子承老也”。可以看出, “孝”字与“老”和“考”有关。在朱芳圃注的《甲骨学文字编》中说“古老、考、孝本通”, 而从“孝”的写法上来看, 上面是“老”, 下面是“子”, 是年轻的孩子背着年老的人, 作服侍状, 也就是年轻人照顾老人的意思。

战国纷乱, 礼崩乐坏, 孔子从稳定社会出发, 第一次将人类的孝行为加以整理概括, 使“善事父母”凸显出来, 在伦理学上产生了孝道理论。其孝道思想见诸《论语》, 以问答的形式告诉我们什么是孝道, 其主张光宗耀祖, 孝养和孝敬相结合, 慎终思远。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 2009年底, 60岁及以上人口的总数达到1.53亿, 占总人口的11.7%, 如今现有经济和社会保障不足, 养老问题还是主要依靠家庭来承担。那么如何对待父母, 我们的先哲孔子给了我们启发, 下面笔者从以下四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一、物质供养, 精神慰藉

首先, 要在物质上对父母进行供养。我们先来举个例子:孔子的学生子路以勇敢闻名。有一次, 子路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 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 于是, 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 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 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 子路忘记了疲劳, 心里很欣慰。这告诉我们, 当父母年老时,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不要让他们为衣食之事担忧。

其次;是要在精神上进行慰藉。《论语·为政》中记载, 子游问孝, 孔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孝”不是养活父母就行了, 而是要尊重父母, 对父母要真诚, 要有感恩的心。如果对父母不尊敬, 那么赡养父母就与饲养家畜没有什么分别, 可见孔子对孝顺的认识, 显然更加人性化了。这告诉我们要真诚对待父母, 让父母得到心灵的慰藉。因为在父母眼里, 子女的陪伴和照顾比物质丰厚要好得多, 但是如今有的孩子稍微遇到一点不痛快的事情, 就向家长发牢骚, 怨天尤人, 让家长成为发泄的对象, 不知这些孩子是否考虑过自己家长的处境, 当他们看到古人对孝的看法的时候是否心里会产生些许的变化呢?

二、顺从不违背礼仪

我们现在常说“孝顺”一词, 但是却不是逆来顺受。曾点和曾参父子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参被父亲打, 他不躲闪认为是孝顺, 孔子对他说, 父亲打你, 你让他打到满意为止, 不是孝顺。要有一个尺度, 如果父亲拿着细棍子打你, 那你就好好挨打吧, 反正只是皮肉之苦。如果父亲拿着大棒子打你, 这时跑反而是孝顺, 不然陷父亲于不义, 不是孝顺。

当然, 如果是长辈的错误, 我们要以含蓄的方式提出来。《论语·里仁篇》说:“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如今, 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们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是正常的, 而当父母的看法和自己的观点有冲突就认定父母错了是不对的, 有了看法, 就要努力寻求与父母交流的机会, 通过交流, 委婉地表达不同意见, 当意见不同时, 要学会倾听父母的意见, 毕竟父母都是过来人, 他们对问题会有更深入的见解, 我们应将父母的意见与自己的看法相比较, 经过自己的思考, 形成较为合理、适合自己本身的看法。

三、父母唯其病之忧

《论语·为政》记载,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 让父母仅仅担忧子女的疾病。这点看起来有点奇怪, 孝顺应该是子女对父母的行为, 怎么变成父母仅仅担心子女的疾病来了?因为作为孝子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父母关心照顾, 是子女能够控制的, 唯有疾病, 很难由人力控制, 所以自然的病症就成为父母和孝子最无能为力应对的事情。作为子女, 我们首先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保持健康, 然后在为人处事、进修德业方面让父母省心, 更要让父母引以为豪。

孔子还提到“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可损毁, 孝之始也” (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 , 这对我们当今也有借鉴意义, 它不只是保护自己身体不使身体受到损害这么简单, 还勉励我们在人生过程中要谨慎小心, 不要涉足违法犯罪的事情, 使自己的身体受到刑罚和损害。孔子的孝顺为我们树立了标杆, 能够使得我们端正做人的态度和方向, 为人向善, 共筑美好的家庭关系和和谐的社会关系等等。

此外, 为人子女要经常思念父母, 减少父母的担忧, 行孝及时。《论语·里仁》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告诉我们作为子女, 当自己不能在父母身边时, 要经常思念和关心父母, 不能长时间离得父母太远, 以减少父母的担忧。但是现在社会“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老人出于对子女事业的考虑, 让子女去为自己的事业拼搏, 放弃了属于自己的安详和子孙绕膝的快乐。“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出自《孔子集语》) , 时间是无情的, 老人终老, 生命是脆弱的, 告诫我们行孝要及时, 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不要让它成为终身的遗憾。

四、慎终思远

《论语》中提到, “孝”不仅指对父母在世时的供养和抚慰, 还有对死后事宜的处理, 这不但是对老者生前的尊敬, 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 这才是孝的完结。对于死去的人, 《论语·学而》载:“父在, 观其志;父没,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强调的是尊重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尊重他们的志向、意志乃至行为方式和习惯, 并竭力去发扬光大, 以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对于今天来说, 这里的前提是父母的志向、意志和行为方式是正确可行的, 我们要发扬已逝亲人的优良品格, 慎终思远, 缅怀已故亲人的遗志, 让亲人鲜活的血液在我们年轻人的胸中流淌。

以上是关于孔子孝道思想研究的四种维度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孝”是研究孔子甚至儒家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 对于我们今天的赡养老人问题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当然对于每一种思想, 我们都应当保持客观和辩证的研究态势。如果古人的观点对于当今社会依然适用, 我们就应该继续引用;如果不适用, 我们就要加以修正。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是孝理论的开创者, 第一次提出孝养和孝敬相结合的理论模式, 成为我们进行“孝”文化研究的起始。当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为此, 提倡孝道, 尊老爱老, 成为必然。我们借此从先哲关于孝道思想研究中获得启发, 并从物质供养和精神慰藉、顺从不违背礼仪、父母唯其病之忧以及慎终思远这四种维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孝道,思想,启示

参考文献

[1].《论语思想对当代的启示意义》[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传统孝文化在当代和谐家庭建设中的现实意义》[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孔子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篇2

摘 要: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提出教学相长和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原则。孔子将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视为教育的根本内容,以培养“修齐治平”的君子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我国教育民主的发展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 教育民主 教育平等 政治意识

“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1]教育民主是民主的外延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将民主的原则、方法运用到教育领域,是信仰理智精神、平等的自由和公正的交流在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具体化。我国“教育民主”思想的发端可追溯至孔子。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并将“教育民主”的思想融入到了教学的始终。

一、教育民主原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和尊重个性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的学校是由官方主办,只有统治阶级的贵族子弟才能入学,是他们进入到官僚系统的必经之路。在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孔子遵奉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并身体力行。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写道:“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在这三千人中,子贡是卫国的商人,颜回是平民,子张出身“鄙家”,仲弓的父亲是“贱人”,子路是“卞之野人”,公冶长是平民或农民,原宪是贫民,曾子是平民,孟懿子是大地主,司马牛是贵族。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分贵贱、贫富,没有等级的限制。孔子招收学生大致有八不分: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不分智愚,不分勤惰,不分恩怨,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和种族,不分美丑[2]。可见,有教无类本义是:在教育的对象方面,不分种类,即不分“贵贱”、“庶鄙”,不分善恶,也就是不分阶级、阶层,不分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意学习的,统统收为弟子,都给予教育[3]。

孔子在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又强调知识上的“教学相长”。《论语·述而》记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不仅体现了一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在孔子看来,教与学双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但必须承认,教学相长是有条件的[4]。首先,是教师的修养水平,教师能否达到“为师之道”的境界,将学生看成是相互学习的友人;其次,是教师对待知识的态度,这是建立在第一个条件之下的对友人知识的汲取。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师生共同进行学问切磋、探究研讨,通过沟通对话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师生交流的是情感,碰撞的是灵魂,启迪的是智慧,师生相得益彰,共同进步,教师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4]。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尊师爱生、二是知心朋友、三是教学相长,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教学相长,是在知识层面的一种师生平等关系。

在教学中,孔子认为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孔子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不同的教育,《礼记·经解》中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挈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根据学生的性格情况来教授知识,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使之成为人才为目的。二是根据学生面对的不同情况进行教育,《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问:“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问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面对子路与冉有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三是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论语·述而》中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循循善诱、启发诱导的“民主”型教学方式,是符合人们的学习心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规律的[2]。孔子主张尊重个人的品性和天赋等个性化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和促进个人的成长。

二、教育民主内容——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

在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尊重个性的教育原则基础上,孔子提出既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人,又要将学生培养成拥有知识的人才——即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从孔子的教科书《文经》来看,《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书既包含知识性内容又含有道德的规范。例如,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的《书》即《尚书》中就既涵盖了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又包含了哲学、教育和道德方面的思想观念。《尚书·胤征》中记载了日食,《尚书·说命上》中则有“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尚书·汤誓》写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尚书·尧典》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而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的《春秋》则不仅记录了鲁国的历史,还不乏道德思想,如:“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不从道,何以为信?”(《春秋谷梁传》)“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传·昭公八年》)六部书涵盖了政治、文学、历史、音乐、哲学等方面,每一部书又都是知识传授与道德教化的结合,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在孔子看来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道德是进行知识学习的前提,知识的学习又可以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

三、教育民主目的——培养“修齐治平”的君子

《礼记·大学》中记载:“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孔子培养君子“和而不同”“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的道德品质,能够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学习上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将道德与知识完美的结合。同时孔子在先学习后为官与先为官后学习之间做出了选择,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他认为应该先学习再为官,先通过学习掌握礼乐的知识,然后再为官实践。孔子又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里仁》)也就是说不用担心以后没有职位,而是应该担忧自己是否具有能够胜任此职位的能力。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以天下为己任、恪守道德准则,具有渊博学识和出色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君子[5]。这种君子不仅有道德的修养,还具有“仁”的精神品质,“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

孔子希望通过教育使个人的品格得以提升,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具备治国理政的能力。然而,孔子的教育目的在当时的现实社会环境下很难实现。以冉求为例,在冉求担任季氏宰臣之前,孔子在回答孟武伯时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论语·公冶长》)孔子在回答鲁国的卿大夫季康子的问题时指出:“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孔子认为冉求多才多艺,对于从政完全没有问题,即认为冉求具备了管理“百乘之家”的道德品质和能力。当冉求担任季氏宰臣之后,他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孔子对他进行严厉批评:“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希望通过教育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当其培养的学生进入到官僚系统之后,其行为与孔子的教育初衷产生偏离,非但未能实现孔子的教育目的,反而使其学生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四、孔子“教育民主”思想的现实启示

孔子的“教育民主”思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是其思想在中国教育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仍然有很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特别对我国现代教育民主化的发展仍不失现实启示。

1.继续发展“有教无类”的思想,深化教育平等理念

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受教育权,为公民平等地接受教育提供了机会,也为公民进入教育系统提供了保障,但平等不仅仅体现在受教育权上,还应该体现在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和重视上,即对待的平等。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是保障学生机会均等学习的前提,也是教育平等的题中之义。为了实现资源对待上的平等,应该克服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资源平等分配的阻碍,逐步实现教学设备的平等;合理地分配师资力量,在学校之间达到平衡;用科技减少资源对待的不平等。

2.教育应既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又重视公民政治意识的提高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数据”特色融入到社会科学之后,使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走向了“唯成绩是论”。以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优劣,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人格,进而学校以培养“成绩高”的学生为目的,忽略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其进入社会的前提,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有用的人。“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6]

3.教育要以人为本,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应依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要,对其学习方式、方法和内容等进行积极引导。同时,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当前的教学过程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学生没有积极性与活力,教师扮演“广播员”的角色,学生扮演“听众”的角色。要真正发挥教育的实效性,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三多”:教师在课堂上提供多个话题,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组建多个小组,让小组成员自由发挥,同时在小组之间进行竞争;多种反馈渠道,学生可以采取直接说、写纸条、集体讨论以及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等向教师反映情况。这样可以形成多个题目、多个小组、多个反馈渠道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实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田晓晶.论孔子思想与实践中的“教育民主”因素[J].锦州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3] 林玮.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初探[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6).

[4] 严交笋.孔子“仁道”价值观蕴含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启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 李功连.孔子:教育的民主和专制[J].湖南社会科学,2013(1).

[6] 塞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M].宋景堂,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作者:段微晓(1982-),女,吉林四平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思政部讲师,法学博士;阮海波(1993-),男,四川宜宾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法学院学生。]

孔子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篇3

关键词:孔子,教育民主,教育平等,政治意识

“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1]教育民主是民主的外延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将民主的原则、方法运用到教育领域,是信仰理智精神、平等的自由和公正的交流在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具体化。我国“教育民主”思想的发端可追溯至孔子。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并将“教育民主”的思想融入到了教学的始终。

一、教育民主原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和尊重个性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的学校是由官方主办,只有统治阶级的贵族子弟才能入学,是他们进入到官僚系统的必经之路。在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孔子遵奉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并身体力行。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写道:“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在这三千人中,子贡是卫国的商人,颜回是平民,子张出身“鄙家”,仲弓的父亲是“贱人”,子路是“卞之野人”,公冶长是平民或农民,原宪是贫民,曾子是平民,孟懿子是大地主,司马牛是贵族。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分贵贱、贫富,没有等级的限制。孔子招收学生大致有八不分: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不分智愚,不分勤惰,不分恩怨,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和种族,不分美丑[2]。可见,有教无类本义是:在教育的对象方面,不分种类,即不分“贵贱”、“庶鄙”,不分善恶,也就是不分阶级、阶层,不分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意学习的,统统收为弟子,都给予教育[3]。

孔子在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又强调知识上的“教学相长”。《论语·述而》记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不仅体现了一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在孔子看来,教与学双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但必须承认,教学相长是有条件的[4]。首先,是教师的修养水平,教师能否达到“为师之道”的境界,将学生看成是相互学习的友人;其次,是教师对待知识的态度,这是建立在第一个条件之下的对友人知识的汲取。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师生共同进行学问切磋、探究研讨,通过沟通对话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师生交流的是情感,碰撞的是灵魂,启迪的是智慧,师生相得益彰,共同进步,教师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4]。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尊师爱生、二是知心朋友、三是教学相长,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教学相长,是在知识层面的一种师生平等关系。

在教学中,孔子认为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孔子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不同的教育,《礼记·经解》中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挈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根据学生的性格情况来教授知识,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使之成为人才为目的。二是根据学生面对的不同情况进行教育,《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问:“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问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面对子路与冉有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三是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论语·述而》中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循循善诱、启发诱导的“民主”型教学方式,是符合人们的学习心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规律的[2]。孔子主张尊重个人的品性和天赋等个性化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和促进个人的成长。

二、教育民主内容——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

在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尊重个性的教育原则基础上,孔子提出既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人,又要将学生培养成拥有知识的人才———即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从孔子的教科书《文经》来看,《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书既包含知识性内容又含有道德的规范。例如,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的《书》即《尚书》中就既涵盖了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又包含了哲学、教育和道德方面的思想观念。《尚书·胤征》中记载了日食,《尚书·说命上》中则有“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尚书·汤誓》写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尚书·尧典》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而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的《春秋》则不仅记录了鲁国的历史,还不乏道德思想,如:“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不从道,何以为信?”(《春秋谷梁传》)“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传·昭公八年》)六部书涵盖了政治、文学、历史、音乐、哲学等方面,每一部书又都是知识传授与道德教化的结合,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在孔子看来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道德是进行知识学习的前提,知识的学习又可以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

三、教育民主目的———培养“修齐治平”的君子

《礼记·大学》中记载:“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孔子培养君子“和而不同”“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的道德品质,能够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学习上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将道德与知识完美的结合。同时孔子在先学习后为官与先为官后学习之间做出了选择,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他认为应该先学习再为官,先通过学习掌握礼乐的知识,然后再为官实践。孔子又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里仁》)也就是说不用担心以后没有职位,而是应该担忧自己是否具有能够胜任此职位的能力。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以天下为己任、恪守道德准则,具有渊博学识和出色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君子[5]。这种君子不仅有道德的修养,还具有“仁”的精神品质,“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

孔子希望通过教育使个人的品格得以提升,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具备治国理政的能力。然而,孔子的教育目的在当时的现实社会环境下很难实现。以冉求为例,在冉求担任季氏宰臣之前,孔子在回答孟武伯时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论语·公冶长》)孔子在回答鲁国的卿大夫季康子的问题时指出:“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孔子认为冉求多才多艺,对于从政完全没有问题,即认为冉求具备了管理“百乘之家”的道德品质和能力。当冉求担任季氏宰臣之后,他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孔子对他进行严厉批评:“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希望通过教育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当其培养的学生进入到官僚系统之后,其行为与孔子的教育初衷产生偏离,非但未能实现孔子的教育目的,反而使其学生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四、孔子“教育民主”思想的现实启示

孔子的“教育民主”思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是其思想在中国教育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仍然有很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特别对我国现代教育民主化的发展仍不失现实启示。

1.继续发展“有教无类”的思想,深化教育平等理念

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受教育权,为公民平等地接受教育提供了机会,也为公民进入教育系统提供了保障,但平等不仅仅体现在受教育权上,还应该体现在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和重视上,即对待的平等。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是保障学生机会均等学习的前提,也是教育平等的题中之义。为了实现资源对待上的平等,应该克服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资源平等分配的阻碍,逐步实现教学设备的平等;合理地分配师资力量,在学校之间达到平衡;用科技减少资源对待的不平等。

2.教育应既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又重视公民政治意识的提高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数据”特色融入到社会科学之后,使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走向了“唯成绩是论”。以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优劣,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人格,进而学校以培养“成绩高”的学生为目的,忽略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其进入社会的前提,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有用的人。“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6]

3.教育要以人为本,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应依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要,对其学习方式、方法和内容等进行积极引导。同时,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当前的教学过程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学生没有积极性与活力,教师扮演“广播员”的角色,学生扮演“听众”的角色。要真正发挥教育的实效性,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三多”:教师在课堂上提供多个话题,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组建多个小组,让小组成员自由发挥,同时在小组之间进行竞争;多种反馈渠道,学生可以采取直接说、写纸条、集体讨论以及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等向教师反映情况。这样可以形成多个题目、多个小组、多个反馈渠道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实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田晓晶.论孔子思想与实践中的“教育民主”因素[J].锦州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3]林玮.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初探[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6).

[4]严交笋.孔子“仁道”价值观蕴含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启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李功连.孔子:教育的民主和专制[J].湖南社会科学,2013(1).

孔子正名思想启示研究 篇4

[关键词]孔子管理思想 管理理念 现代学校管理

[作者简介]陈明(1968- ),男,安徽安庆人,滁州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安徽滁州239012)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0-0173-02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最深厚的哲学土壤。尤其作为“显学”的儒家思想更是两千多年来封建政治的根脉,儒家思想成为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独特士人哲学,“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系列士人们的言行准范,无不深深打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因此,儒家思想其实已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当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到举不胜举的历代儒士们经世济民的风范中,我们也可把到新儒家管理模式的“初脉”。关于新儒家管理模式的探讨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课题,本文是笔者对代表着传统儒家思想核心的著作《论语》中所蕴涵的管理思想做一些管窥,以示拾穗。

一、对管理的认识

学校管理实际上是指对“人”的管理,即处理、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孔子认为治天下以“仁”“仁者,人也”。也就是说治理社会的核心是管理人,以人为本既是治国理念也是治学理念,学校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用人才强校,这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管理者的根本任务就是围绕每一个教师、每一个职工、每一个学生的个人进步与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学校的规划中,坚持学校发展、事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致性,体现办学水平提高和广大教职工生活水平提高的一致性,既把加快学校发展作为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关心和关注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学校的管理核心也是对人的管理。

二、关于管理理念

关于管理理念,孔子提出了以“和”的办法维持“分”的理论。“礼之用,和为贵”,首先是承认差别、对立与矛盾,但对此人不是消极地回避,而是积极寻求差别、对立的原因,通过适当的办法来统一矛盾双方。因此,他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种传统环境中的“体和”之道。但是,在现代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和”的理念由抽象理念转化为实践,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孔子的管理思想是通过两条理论基础来奠基“和”这一中心原则的。其一是人性可塑论,其二是个人、社会一体论。在人性可塑论中,孔子强调“习”,即后天培养的作用。孔子的“仁”是觉醒,而这种觉醒又是在社会大背景下完成的,人是社会的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决定了人的觉醒方向是自觉守礼的人,这“礼”在现代社会是以社会规章制度、法律等为代表的社会约束,具体到学校便是社会的大规范与学校的小规章的总和。孔子强调个人对遵守这种规范的自觉与觉醒便是在某种层面上消弭了个性与社会(学校)的对抗,对于传统西方管理模式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规章与执行者对抗与内耗的疾病给出了一种全新而行之有效的解决思维,即社会有序的“礼”是一种外在的社会规范,而“仁”则是一种人性的内在要求,以仁心去护礼、维礼、守礼,礼就会得到一种自觉遵守,社会(学校)就能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其次,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恰恰又是在于对“分”的表述中。孔子的科层思想,他的名言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用现代管理学来解释就是各尽其职,各尽其责,从而明确各人的责、权、利,建立有效的学校管理系统。正是对学校实行了行之有效的责、权、利分工体系,才体现出“和”的原则。

三、关于管理主、客体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和学校的管理离不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及其之间的种种关系。对这一问题,孔子贯穿始终的还是“和”的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于管理者的素质。孔子注重领导实践的引导作用。“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领导的行为像风,群众的行为似草,草随风动。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因此,领导要有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原则,要以领导自身的正确行为和品格去影响下属。这强调的是领导的品格修养,而具体的指导原则便是行“忠恕”之道。忠,是与人交往中主体的态度,是尽心尽力“与人忠”“忠告而善导之”“吾日三省吾身”“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恕”是类此推理的认识方式,其理论渊源便是“仁者,人也”的人学观,强调将心比心,以我度人,最终达到上下相互理解支持,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沟通方式。

2.关于被管理者。学校中的任何人包括管理者在内,在另一层次上同时又是被管理者,这就是管理的互动性。因此,处于一定条件下的被管理者就应十分注重自己的“位势”。孔子认为“君子思不出其位”,强调在“分”的状态下,为了发挥最大功效必须各部分环节紧密配合。

3.关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上。《论语》在论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时,更多的是表现在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管理上,其中以“仁”为核心的管理可以总结出“五字箴言”,主要涉及的现代管理学概念有领导的艺术、激励学说、沟通学说,以下从三个方面对孔子所提到的“恭、宽、信、敏、惠”进行阐述:

首先,领导的艺术。管理学的最后一个特征提出,管理是一门艺术。所谓“艺术”,实质即是用一种艺术的手段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对于领导者的艺术,孔子提出了最基本的“恭、宽”两点要求。“恭”是指,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对待民众要真正看中他们,做到“貌思恭”“事思敬”。只有相互尊重,领导才能得到下员的爱戴和支持。关于“宽”,孔子说“躬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也”,也就是说“待人宜宽,律己宜严”,一旦与下属有冲突要承认每一个下属的尊严和价值,唯“宽则得众”。

其次,关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沟通。沟通是信息的发出、接收与反馈,是学校管理的神经元,领导者有必要了解下属的意见与想法,下属也有必要了解领导的要求与解释。这里就存在一个如何建立沟通机制的问题,孔子对此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信”与“敏”。守信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品格,更是领导者应有的基本修养。“言而有信”,是一种对承诺的实践,是与别人沟通交流的基础,为了守信,不食言而肥,就要“纳于言而敏于行”“先行而后言”,避免信口开河。确实,在上要取信于民,得到下属支持就必须以诚信为本,小心承诺,有诺必践。另外,孔子很讲究权变之术,主张“君子贞而不谅”,认为管理者讲大信不讲小信。

再次,关于激励学说。激励学说是现代管理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对于学校而言就是如何延揽人才,如何激发下属工作创造的积极性。对于这个问题,孔子提出了“惠”的观点,“惠”的前提是承认“小人”喻于“利”,承认一般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因此尊重个人利益,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惠民之法是物质激励,“养民以惠”“因其所利而利之”,调动劳动者工作积极性。对于知识分子来说,物质待遇得到基本保障之后,更看重的是精神激励。关于精神激励,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任。对每一位干部和教职工,尽量做到根据各自的特长和能力,按照学校工作岗位的需要“委之以重任”,要做到放手给予责和权,要支持和关心教师。第二,肯定。要善于挖掘每个人的潜力,特别是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肯定大家的工作成绩。第三,地位。通过职称、职务、荣誉、表扬等方式使做出成绩的教职工得到受人尊敬、受人爱戴的地位。第四,参与和认同。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可使其产生心理认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参与认同,使管理者与群众之间实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和谐愉快的心理环境和相互推动的力量。

[参考文献]

孔子正名思想启示研究 篇5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物理教学

一、规范物理教学语言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而语言是师生教学交流的主要工具, 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不准确或者不规范, 就很容易将学生带入误区。因此, 对教师来说锤炼教学语言是增强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古代,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范。孔子强调“其于言无所苟也”, “名之必可言, 言之必可行”。这是说孔子教学时讲话从不马马虎虎, 所讲的必须有依有据, 也必须能在实践中行得通。对于讲授的内容, 他坚持“述而不作”的原则, 即忠实地传述而不作主观任意的发挥, 务求使自己的语言符合经典教材。

孔子所倡扬的教学语言规范准确对物理教学来说意义特别重大,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 讲授科学的内容当然要使用规范的语言, 不能使用方言自不必说, 即使是普通话教学, 对概念、定义、规律、原理的表述也要讲究准确性。例如, 在阐述热与功的关系时, 可以说“做功产生热或消耗热可以做功”, 而不可以说“功可以转变为热或热可以转变为功”。又如, 在讲述磁场概念时, 可以说“在磁极或电流周围空间存在磁场”, 如果说“在磁极或电流周围的空间叫做磁场”就不准确。所以表述准确与否, 有时只在一字之差。再者我们不能将日常生活俗语和方言当做物理语言搬到课堂。例如应该避免将熔化、沸腾说成化了、开了, 等等。

孔子在对教学语言的使用上应该尽量简练, 他提出“一以贯之”的主张, 即抓住最根本的东西, 并把它贯穿于整体之中, 在简约性方面他主张表述要既简明又扼要“夫人不言, 言必有中”, “辞达而已”。即使要求学生要有“反三”的悟性他亦仅仅“举一”而已。就物理教学而言, 系统性与简约性亦不可偏废。例如, 从牛顿三大定律和几个基本概念出发可以导出一系列规律, 从而构成完整严密的力学体系。因此, 在学生学过牛顿三大定律之后教师在讲授力学的其他内容时, 应尽量联系这些基本定律与基本概念用这条主线“一以贯之”, 这样做既能把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系统地联系起来, 又能收到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的良好效果。

二、优化物理教学方法

1.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 但更强调“学而知之”, 这不仅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而且是教师进行一系列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不了解学生就不能教育学生。孔子常用观察法和谈话法来了解学生, 例如在《论语·颜渊》中记载, 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 孔子作出了四种不同回答。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 其言也仞。”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使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中有数, 他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 对相同的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 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 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 面向全体学生, 认真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能力, 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 认真钻研教材, 分析并掌握教学内容, 抓住重点, 吃透难点, 准确理解和把握每个章节每一课教学目的, 在此基础上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如在“凸透镜成像”教学中, 可以要求差组学生完成基本实验操作, 经历较完整的探究活动,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凸透镜的基本成像规律, 知道物距在什么范围内, 成什么像, 像距有何特点;要求中组学生在探究活动中, 通过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分析思考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并得出实验结论, 比如能归纳出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倒立的像和正立的像的分界点。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要求好组学生能从物理现象小归纳出科学规律, 并会用它来灵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比如能总结出凸透镜成像时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动态规律, 并由此得到成实像时物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四倍焦距, 进而来解释为什么实验时光具座不能太短而所用凸透镜焦距不能太长的道理。

2.“学”和“思”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孔子的教学论中, 他非常重视“学”和“思”的作用,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结合, 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过程。其中“疑思问”在教学中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学生只要认真地独立思考, 必然生疑, 疑则生问, 问则求解, 通过不同的形式解问答疑, 学生不仅能增长知识, 而且能养成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例如:讲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时, 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细棉线下面挂一只重物, 用一根线时易断, 还是用两根时易断?学生认为肯定用一根线时易断。教师演示, 结果却相反。为什么呢?这一疑问就会立即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 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孔子倡导启发诱导教学, 他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启, 谓开其意;发, 谓达其辞。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思考问题,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即是“启”。帮助学生明确认识, 弄清概念, 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即是“发”。启发式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 结合物理教学自身的特点, 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设置带有启发性的物理情境,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例如在讲热力学第二定律时问学生:内能自发地转化为机械能会怎样呢?指着桌子说:“它会吸收周围物体的内能或把自己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你不注意时突然跑掉, 吓死你。”等等。这样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学生理解得深刻, 记得牢, 调节了课堂气氛, 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来自主学习。

三、强化物理教学的人文关怀

教育不能只注意传授知识,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 培养他们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心, 这是德育的目标。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为基础, 掌握的知识越多, 危害也就越大。而孔子以德育为基础的教育, 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他的“六艺”教育, 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目标的教育, 都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的教育。而物理又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所以,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倡导人文关怀, 将教学与育人紧密的结合, 既能做到“乐教”又能做好“乐学”。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说, 知学不如好学, 好学不如乐学。教师的教也是如此。“乐”既指欢乐、和谐、愉悦的心情, 又指精神上的专注、投入与奉献, 是一种身心和谐舒畅的、美的境界。教学活动中, 师生双方如果都能进入“乐”的境界, 就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让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目标, 它的教学效果将数倍于常规方法。例如, 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铁链?在干燥季节里, 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 为什么能看到火星闪烁?通过引导,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各种各样的现象, 都能通过物理知识来解答,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 兴趣是引起学习动机的一种重要心理因素, 是学习的牵引力和加速器。教学中, 教师应把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重要任务。学生对物理发生了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 在《光学》教学中, 教师首先演示用棱镜片把太阳光分解成绚丽多彩的七色光, 接着又吹出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肥皂泡, 最后让学生将眼睛闭成一条细缝观察太阳, 同样也能看到彩色光带。教师追问:同样是彩色光, 它们产生的原理是否相同呢?这些新问题一定会激起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再加以启发引导, 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 孔子的教育理论中所提出的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师修养及学生自身修养的原则在今天仍然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我们应该积极汲取其中的精华, 使之成为我们今天不断创新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严秀芳.走出教学困境:谈谈物理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21) .

[2]毛家瑞, 孙孔懿.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

[3]王英丽.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职教探索, 2011.6.

[4]唐玉兰, 杨怀琼.“乐教”与”“乐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17, (2) .

[5]戴虎.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J].教育科学, 2009.1.

[6]吴耕宜.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J].考试周刊, 2007, (9) .

[7]张葆全.论语通译[M].漓江出版社, 2005.5.

孔子正名思想启示研究 篇6

一、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

(一) “因材施教”思想的典故

有一次, 孔子讲完课, 回到自己的书房, 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 子路匆匆走进来, 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 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 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 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 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 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 恭敬地问:“先生, 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 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 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 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 办事犹豫不决, 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 办事不周全, 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 三思而行。”

(二) “因材施教”思想的原则

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 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当学生的学习一路顺风顺水时, 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出学生的学习动力所在和学生擅长解决的问题, 以及是什么样的情况让学生顺利;当学生遇到问题时, 是教师应特别值得留意和分析的, 比如:学生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困难, 这样的困难为什么学生会无法跨越。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分析, 了解学生的特性。其次,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风格,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供教学方式。教师在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 不能只顾及成绩好的那部分学生的学习风格, 只提供与他们的学习风格配套的教学方式, 还要顾及到班上其他同学的学习风格。比如, 班上成绩好的那部分学生喜欢讲授式的教学方式, 而其他学生喜欢从情境教学中学习知识, 这时候老师就应该在本堂课上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最后,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 并帮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风格转化为学习策略。学习风格不等于学习策略, 学习风格是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胜利行为构成, 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只有在教室的引导和点拨下, 学生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学习风格转化为有效的学习策略。

二、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 中国的家庭多半都只有一个孩子, 而这一个孩子在家庭里往往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自然而然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性格, 孩子与孩子之间也就形成了个体差异, 这些孩子以现目前在学校接受教育的80、90后居多。所以,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必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首先, 注重学生在智力方面的差异。孔子在《论语·公治长》中说到颜回可“闻一知十”, 而端木只能“闻一知二”,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智力方面的差异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最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样如此, 应该要更加注重学生智力方面的差异, 对智力较高的同学只需稍加点拨, 而对智力一般的同学必须耐心解答和说服, 直到其能彻底领会为止。其次, 注重学生在能力方面的差异。孔子在《论语·公治长》中说到:子路勇力过人, “可使之为宰也”;冉有善于政辩, “可使治其文武也”。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同样如此, 必须注重学生能力方面的差异, 根据学生特长, 让学生做不同的事情, 让学生在成功的过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最后, 注重学生在性格方面的差异, 孔子在《论语》中说到“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由也喭”。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工作之前也要先通过细心地观察, 理解了学生各自的性格特征之后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二) 课堂教学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孔子的“因材施教”是在其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智力差异、能力差异、性格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他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能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质量。

作为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同样在了解了学生的智力差异、能力差异和性格差异的基础上, 也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力争让学生在每一堂思想政治课上完以后都能有所收获。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以及自主学习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而且还要结合本堂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当然这一堂课在教学的过程中,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 你可以选择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选择几种教学方法。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理念、教育态度以及教育方法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 值得我们学习。当然学习的过程并不是照抄照搬原有理论, 而是要结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向着更辉煌的明天继续前进。

孔子正名思想启示研究 篇7

《论语·卫灵公》第三十九章“有教无类”, 意指不分贵贱、贫富、贤愚、善恶、地域等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是这一主张的最早发起者和践行者。他的学生既有出身贵族的南宫敬叔、孟懿子, 又有出身下层的仲弓、伯牛, 甚至还有曾被捕过的公冶长;既有富足的子贡, 又有贫困的子路。年龄经历不同, 禀性才质亦不同。颛孙师偏激, 仲由鲁莽, 高柴愚笨, 曾参迟钝……然而孔子不加弃取, 统而教之。他说:“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如此一来, 孔子的学生就十分庞杂。《尚书大传·略说》中有这样一段话:南郭惠子曾问子贡:“夫子之门, 何其杂也?”子贡回答说:“欲来者不拒, 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 隐括 (用以矫正斜曲的器具) 之侧多枉木, 是以杂也。”这个“杂”字正是孔子招收学生“无类”的最好体现。

孔子生活在西周末期, 那是一个土地国有、宗法制度和学在官府三位一体系统势力强大的时代, 办学形式上依然是“学在官府, 民间无学”。当时社会动荡不安, 战乱频繁, 各国注重的是争权和称霸, 难以接受关于德政和理智的主张。孔子认为教育是治国的重要举措之一, 对老百姓进行道德和礼仪的教化, 能起到行政命令所达不到的效果。他还从人性论的角度肯定了教育在人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曾言:“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于是, 他退而从教, 创办私学, 并提出“无类”教育, 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 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 为当时造就了一大批有用之才, 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

二、“有教无类”思想对现代教师的启示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 不仅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 而且对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随着时代发展所赋予它的更多内涵而更加大放光彩于日新月异的神州大地。作为施教者, 教师要积极响应“有教无类”, 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思想, 广教、擅教不同类型的学生,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1. 深入中西部农村学校。

中西部农村学校的总体现状是学校自然条件差, 有效师资严重不足, 表现为教师呈现老龄化趋势, 学历达标率低, 职业培训机会少, 教师专业发展受到制约, 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教师通常没有, 学生没有机会培养艺术才能, 课余爱好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等。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 金融危机的爆发、高校的扩招等, 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俗话说“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但是人人都到经济发达的城市, 都往所谓的“高处”走, 哪还会有“低处”之说。何况还有“人满为患”一词作警示。经济发达的东部, 人才济济, 高手如云, 刚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难有立足之地。何不从“低处”练起, 一步一个脚印儿, 扎扎实实走稳, 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 实现生命的价值。时值乱世, 孔子还是不辞辛劳地周游列国, 不厌其烦地奔走呼号。他用“诲人不倦”的精神实现“有教无类”, 令人钦佩。年轻的大学生有什么可畏惧的, 年轻就是人生的资本。孔子周游列国, 当今的大学毕业生深入中西部农村学校, 未尝不可。

中西部经济落后, 教育不发达, 辍学儿童比例让人触目惊心, 放羊娃的故事也让我们瞠目结舌。一组组让人揪心的西部儿童辍学的数据不得不让我们去深思, 去拷问我们的社会, 高度发达的城市边缘, 一排排贫民窟也确实让我们替那些在垃圾房里学习的孩子们感到痛心和难过。身为教师不能帮助、施教于这些学生, 心中难免有愧。针对此种状况, 我国在近年来成立了农村志愿者服务队, 农村招聘特岗教师, 免费师范生教育, 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去等措施, 得到了许多有为青年的积极响应。

2. 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孔子开办私学, 主张“有教无类”, 其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 要进行统一的教学模式是不可能的, 即使有可能也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孔子从自然界中得到启示:“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矣夫!” (《论语·子罕》) 即庄稼中有不吐穗开花的, 又有吐穗开花而不结果的, 由此他联想到人的能力也是如此, 总是有差别的。因此, 他在教学中承认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 反对千篇一律, 倡导从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其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 这样“因材施教”也就产生了, 为“有教无类”的可能存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了解学生的特点, 明察学生的个性, 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先决条件。《论语》中有大量证明孔子“因材施教”的事例。他通过“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论语·为政》) 的观察方式, 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技能、兴趣特长。正是孔子对学生深入了解和细致分析, 巧妙地实施了因材施教, 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养了众多人才。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去观察了解学生, 现在的课堂教育能照顾到多数学生的特点已属不易, 要照顾到每一个人是不太现实、不大可能的。教师也可以通过课下的作业批改、社团活动, 甚至聊天、谈心等, 了解学生。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能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法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根本保证。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难点, 建立在对学生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并且要有很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宜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孔子实施“因材施教”的目标是“扬长补短”,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长, 而且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次, 子路就赈救穷人的事情问老师:“听到了这种事马上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 怎么能不请示马上就做呢?”而冉有又问这个问题时, 孔子却说:“听到了马上就做。”公西华问孔子, 为什么问题相同, 老师的回答却前后不一呢?孔子说:“冉有遇事退缩, 所以要鼓励他;子路好勇过人, 所以要约束他。” (《论语·先进》) 处理同一件事情, 对性格迥异的两个人, 孔子教给的方法也截然不同, 但又都是正确的, 这也就是教无定法的体现。

3.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有教无类”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与其学生平等、民主的关系。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 孔子还教导弟子们“当仁, 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 更让人惊讶的是,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 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 子之迂也!奚其正?” (《论语卷七·子路第十三》) , 意思是孔子到卫国去后, 子路问孔子, 如果卫国国君起用你来治理国家, 你将先干什么?孔子说要先正名。子路听了嘲笑地说, 是吗?夫子你也太愚了吧, 怎么正?学生竟然当面嘲笑老师愚, 如果师生之间没有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学生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话。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一直是现代教育的一种追求。但现实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平等关系, 教师对学生不够尊重, 打骂、体罚学生的现象在很多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一些教师把学习成绩当作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缺乏公平的原则, 轻视学习差的学生, 缺乏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沟通和交流。这些教师应该积极借鉴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 在学校建立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为基础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4. 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面对各类学生, 孔子不仅能“诲人不倦”, 而且能“学而不厌”,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知识快速更新, 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 才能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教师更需不断学习新知识, 研究新方法, 然后才有资格去教学生。一些老教师因为代课次数多了就不备课, 用同样的教案教不同年代的学生, 显然是行不通的, 而应该与时俱进, 认真备课。上课前必须熟悉教案, 理清教学思路, 对备课预设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几种答案要非常清楚, 这样才能把握课堂中的动态生成。作业布置也要有针对性, 数量、难度适当, 符合学生实际, 这样的作业才是有效的。此外, 还要重视过程性评价, 课堂提问、平时作业也是质量测评的方式, 应避免只注重书面成绩的现象。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 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也因此蓬勃发展。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扩大了人才来源, 给现代教师以启示。

关键词: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启示

参考文献

[1]孙培青, 李国钧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 (第一卷)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2]幺峻洲.论语说解[M].济南:齐鲁书社, 2003.

[3]张彬, 周谷平.中国教育史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4]张瑞潘.再评孔子的“有教无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78, (1) .

[5]白明风.孔子“有教无类”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 2001, (1) .

[6]王颖.孔子教育平等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 2006, (11) .

孔子正名思想启示研究 篇8

一、以“仁”的精神为思想核心

孔子认为文艺精神应以“仁”的精神为思想核心。在《论语·学而》中,孔子提到“泛爱众,而亲仁”。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仁”不仅是指一种道德情感,更是指一种博爱精神。孔子以“仁”的精神注入礼乐之中,使礼乐获得新的内涵,“‘仁’,为‘乐’增添了博爱的精神内容,使‘乐’的情感有了心灵的附着,变得更加宏大、充实;‘仁’,为‘礼’的实施,提出了为人处事、行为规范的要求,使‘人’不因等级、地位的差异而疏远、分离。”[2]孔子以“仁”的精神作为“礼”“乐”的内容核心。在《论语·八佾》中,孔子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反对只关注文艺创作外在的感性形式,而不注重艺术创作内在的精神意义,学者修海林指出,“仁”的精神不仅是“礼”的道德基础,而且是“乐”的意义所在。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孔子认为文艺精神应以“仁”的精神为思想核心,追求文艺创作的内容善和形式美之和谐统一,以“善”的内容为主导前提以陶冶人的情操,并通过美的形式传递善的内容,使人获得精神的启迪。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提高,商品意识几乎渗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连精神文化也被贴上了商品的标签,文艺精神出现了商品化、功利化倾向。文艺创作以经济利益为核心价值,美和善的标准被功利所取代,丧失了应有的文艺精神。以音乐创作和表演为例,许多人重技轻艺,醉心于技的操作,将音乐当作炫人耳目的技艺,出现了许多徒有形式而内容空洞的音乐作品。比如,现在热播的选秀节目,许多所谓的演唱者在舞台上声嘶力吼,沉迷于支离破碎的音乐曲调,陶醉于音乐器具的摆弄,丝毫没有音乐的形式美感可言,也不具备感人心灵的精神意味。商人们用门票钱与喝彩声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质次价高的明星。或重艺轻道,利益熏心,将音乐作为谋求金钱暴利的手段,丧失了音乐应有的道德力量。比如,在联欢晚会上出现的假唱现象,许多明星如同走马灯一般,乱哄哄地你方唱罢我登场,趁未成为昨夜星辰的时候,拼命地火爆,拼命地抬高酬金。在商品意识的影响下,文艺创作沦为摆弄的器物和牟利的工具,丧失了“仁”的精神实质,而人性则被物质功利所蒙蔽。如何后恢复文艺精神的理性精神,给人以情操的陶冶和精神的启迪,孔子提出以“仁”的精神为思想核心,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二、以“和”为美的情感表现

“和”是孔子礼乐思想的核心概念,也是孔子的“中庸”哲学观的体现。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道:“礼之用,和为贵。”《礼记·仲尼燕居》记载:“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在孔子看来,不论礼或乐都要适当地节制,以符合“中和”的要求。孔子强调文艺创作的情感表现要保持“中和”状态。孔子对诗乐作品《关雎》表示极大称赞,提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情感要求。《论语·八佾》记载“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指出《关雎》所描述的感情,使人感到快乐而不放荡,令人感到忧愁但不悲伤,即无过也无不及之处,情感表现中和适度。孔子肯定文艺创作对情感的感性抒发,体现对人性情感的肯定,但他主张不能放纵感情的宣泄,还要有理性的制约和调节,保持适度协调的状态,才能够促进人格修养和社会稳定,即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发乎情而止乎礼义”,既通过感性,又超越感性,引导人们进入超感官的精神境界。正如李泽厚所说,这种“和”之美“舍弃了那种狂热、激昂、急烈、震荡的情感宣泄和感观痛快,着重强调‘和’‘平’‘节’‘度’,以服从和服务于当时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3]正因为文艺创作能够抒发人的内心情感,通过情感变化影响人的思想行为。

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经济的飞速发展,刺激了物质欲望的膨胀,急遽扩张了人的负面因素,人的主体性被物欲所异化。受娱乐文化的影响,享乐主义盛行一时,许多人把美与享乐甚至纵欲相联系,将文艺精神与感官享受相联系,以欲望消解意义。文艺创作出现物欲化倾向而沦为娱乐享受的工具,追求感官欲望的满足。以音乐为例,为迎合大众的喜好和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出现了许多内容低俗的流行歌曲,歌词内容直接表达赤裸裸的欲望,比如性爱、功利等等。例如,爱情是人类吟唱的主题,当下许多流行歌曲都是无病呻吟或声嘶力吼,演绎始乱终弃,夺人所爱和第三者插足等混乱的恋爱关系,丧失了爱情本有的隽永精神,文艺的理性精神荡然无存。在物欲刺激下,人们的灵魂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状态,社会的文化秩序出现了混乱局面,作为人类精神文化产物之一的文艺异化成物欲满足和情感发泄的手段。如何恢复文艺精神应有的理性精神,调节人的感性欲求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二者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以维护社会文化秩序的和谐稳定,孔子提出“和”为美的情感表现要求飞,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三、追求和谐有序的“乐”之人生境界

孔子的礼乐思想旨在重建一种文化秩序,追求一种个体生命与社会秩序和谐有序的“乐”之人生境界。孔子把人生境界分为“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境界是相互递进的。《论语·泰伯》记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把人格修养的完成放在“乐”,即“成于乐”的境界,通过文艺活动可以把道德情感引入“乐”的人生境界,实现“仁”的道德与感性欲望的圆满相融,“仁”的精神对于人类而言,不再是一种标准规范,而是一种情绪上的享受,从而获得心理的快乐,使“礼”的规范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在“乐”的人生境界中,人性本身、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都处于和谐一致的状态,实现人格精神与艺术境界的相互融合,使人性得到净化和提升,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在孔子看来,这是就是“乐”的人生境界,也就是徐复观所说的“人在这种艺术中,只是把生命在陶熔中向性德上升,即是向纯净而无丝毫人欲烦扰夹杂的人生境界上升起。”[4]

在现代社会,随着文化工业的兴起,大众文化逐渐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大众文化的影响,提倡日常生活审美化,文艺精神出现了庸俗化倾向。大众文化以商业性为本质属性,庸俗化的文艺创作更为广大人群所接受和喜好,一方面能够扩大文艺的宣传面,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大众文化的特点是给人以感官享受,满足人们最低层的精神需求,使得文化深度模式逐渐瓦解。文艺精神的庸俗化倾向,侧重感性欲望的抒发,造成文艺创作的品味格调低下,文艺创作的理性精神丧失。商品经济大潮的扩张,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利益而轻视精神修养,精神文化的追求从精神的层次降到物质的层次,如何重建文艺精神的文化深度模式,孔子所追求的“乐”之人生境界,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孔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着眼于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试图复兴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建立以“礼”为规范的文化秩序。他强调文艺精神要以“仁”的精神为思想核心,以此陶冶人的情操,并通过美的形式传递善的内容,使人获得精神的愉悦。要求文艺创作的情感表现保持“中和”状态,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并把“仁”的精神引入“乐”的境界,使“礼”的规范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维护人性本身、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秩序。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而精神生活却出现了严重危机,礼崩乐坏的现实随处可见。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文艺精神出现功利化、商品化、庸俗化倾向,文艺异化为技艺的器物和牟利的工具,丧失了应有的理性精神,人性则被物质功利所蒙蔽。随着娱乐文化的盛行,享乐主义得到发展,文艺精神出现物欲化倾向,文艺沉沦为物欲满足和情感发泄的手段,丧失了应有的理性精神,人们的灵魂在物欲刺激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状态。受大众文化的影响出现庸俗化倾向,造成文艺作品的品位格调低下,使得文艺精神的文化深度模式逐渐瓦解,人们的文化追求由精神的层次降到物质的层次。如何在社会转型时期重建新的文化秩序,恢复文艺精神的理性精神和文化深度模式,使人性得到启迪和升华,让社会的各个方面和谐有序,孔子所倡导的礼乐文化对现代社会的精神文化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摘要:孔子提倡的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下,孔子试图恢复和重建礼乐精神,建立以“礼”为规范的文化秩序,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有序。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礼崩乐坏的现象随处可见,文艺精神出现功利化、物欲化和庸俗化等不良倾向。如何在现代社会转型期重建文化秩序,孔子的礼乐思想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孔子,礼乐思想,文艺精神,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云五,朱经农.礼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

[2]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3]李泽厚.华夏美学:插图本[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孔子正名思想启示研究 篇9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地理课堂 学法指导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117

2500多年前,孔子开门授徒。他的学法指导思想,如君子不器、终身学习、实事求是、启发诱导、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快乐学习、因材施教等,尽显古代伟大教育家的智慧与风采。

2500多年后,一缕课堂学法指导研究的春风吹进了贵州黔西南地理教学课堂。其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定位于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促进教师探索并积累教育智慧,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基于常态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课堂研究,让两种教法学法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在学法指导教学模式下,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过程有效、学习方法优化、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产生显著变化与提高,要求教师针对学生个体实际,实施有效的学法指导研究;二是基于学法指导学生发展行动的研究,通过开展系列对话性的活动,包括对话、问卷调查、心理咨询等多种措施,对学生地理学习方法作一基础了解,通过实验阶段教师采取的针对性学法指导措施,研究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在此过程中及时采取的对应性策略,启发促进学生学习,主体参与,自主探究,课堂有效学习形式多样。

前后联系,不难发现,新课程新理念下的地理课堂学法指导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虽时隔2500多年,孔子充满智慧的教育思想对地理课堂学法指导的实施仍有借鉴和指导作用,他的教育智慧仍是一部指导我们实施课堂学法指导的活教材,为课堂教学学法指导的实施提供源头活水。我们应该用心学习它、认真研究它、灵活运用它,让它为我们课堂教学实施学法指导提供源头活水,输入新鲜血液,提高教学效率。

一、“君子不器”思想及启示

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的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君子不器”思想对我们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意义在于:应全面提升学生的“君子”意识、成才意识乃至全才意识和对崇高境界的追求。地理教师在第一堂地理课时,充分利用“君子不器”(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的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的思想,结合中国古代评价一个人博学多才的标准之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及其他学科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要博学。这是笔者坚持新生第一课的必讲内容,效果较好。在德育渗透中,要注重突出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中体现其德育主体地位的国情教育。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地理教材内容的特殊性,有效开展对学生的国情教育,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国情教育优势。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等都是决定当今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条件,地理学科课堂教学就是要在这些方面让学生有生动形象的认识。教师课堂学法指导实施得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给学生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终身学习”思想及启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够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孔子认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提出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仁德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就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积累内心经验和体验,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终身学习”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地理课堂教学中也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地理学习不能理解为地理老师教了三年知国情、惜资源、护环境等地理方面的知识及理念,学生就是圣人一个。“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学校学习之后,学生还必须进入社会磨炼,融入不同的环境学习、积累、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思想与行动、与大自然的融合,从而成为一个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贡献的人。诸多地方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人为现象,笔者认为恰好凸显了地理教育的重要作用,地理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

在指导学生利用好闲暇零碎时间,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方面,笔者有身边的例子:2010年,万某同学,从兴义七中考上兴义八中高一时,差7分,因八中降分录取“三农”子女进入八中。到八中学习后,他基本上一个月出一次校门,充分利用闲暇零碎时间学习,别人在玩,他在学。到高三,量变到质变,厚积薄发,2013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这个实例,笔者经常用作对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从而取得巨大成就的教育素材。

三、“实事求是”思想及启示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认为,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实事求是”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地理学科在初中、高中几乎都成为学生最害怕的学科,因中考不考,高考中文科学生较少,因此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科地位的重要性,抛弃“主科”、“副科”成见,虚心学习,刻苦学习,不懂就问,尽可能地学好地理。二是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治学态度,学习态度科学严谨,注重对知识的思考,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强化个案的研究与积累。三是指导学生提高学识修养,德学并举。唐朝著名史学家刘知几认为人须兼备才、学、识三长,才是一个完善的人。笔者认为“才”即个人的才能,与知识素养密切相关;“学”即知识素养,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密切相关;“识”即有见识,与道德修养密切相关。四是指导学生不要有畏惧心理。笔者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占一半多的学生害怕学习地理。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害怕呢?是我们自己,我们故意夸大地理学科的学习难度,让学生还没有学习,就产生畏惧心理。我们教师认为我们已经讲得很细致、很明白了,学生应该都懂了,对学生期望过高,其实他们对很多问题一知半解,因为教师期望高,学生不懂又不好意思多问。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学法指导上加强对学生虚心学习、刻苦学习、不懂就问的教育引导。地理教育教学中更应强调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性。

四、“学思结合、启发诱导”思想及启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孔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若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学思结合、启发诱导”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我们很多教师都不顾学生感受,按自己的意志完成教学任务,不换位思考,不体会学不懂的感受,还拼命地增加内容,怕这点那点的诸多知识遗漏了,怕自己没讲。课堂中,几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高一年级更是突出,内容多,难度大,时间少,课堂活动形同虚设,更谈不上让学生思考,教师的启发诱导也基本上难以正常进行。我们不能做到让学生先认真思考,思考后想不通,再进行启发,让他们思考,再开导,让他们领会,原因是我们的功利思想、社会对我们的压力、高考给我们的压力,增加了我们的教学任务,本来新课标书本上知识已经简化,有些已经作活动处理,难度已经下降,但我们在高考指挥棒下不敢放弃,这是一种教育上的不自信,也是教育教学上智慧不够的表现,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拴脚链,束缚自己。学生思考时间少了,又哪里来的学思结合?哪里来的举一反三?因此,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教师有很大的责任,只有课堂高效了,学生才有时间思考,教师才有时间诱导,学生才能实现举一反三。做到课堂高效,很大程度上要指导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取”和“舍”。舍掉那些不容易启发学生思考的部分,取那些能让学生动起来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自觉地完成那些看起来自己完不成的内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五、“因材施教”思想及启示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因材施教”者,这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直接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

“因材施教”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教”有教师管教之意,有教师说教之意,有教师身教之意,有教师将价值观、思想传教之意,有教师向同行、学生请教学习之意。我们何时管教,何时身教,何时传教,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的教育对象不可能一致、相同,肯定存在差异。我们必须学习先人,充分了解学生。正如孔子所行,一要谈话,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状况,学习存在的最大困难,心理存在的问题,是否有上网、抽烟等不良习惯,是否有异性趋向等。教师要放下架子,用爱走进学生心灵,像父母一样关心、关爱他们,他们就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无所不谈。教师了解学生需求,了解他们的想法,就会有办法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如笔者遇到一位学生,高一升高二时很优秀,是社团负责人、校乐队鼓手,高二成绩下降,笔者谈话教育,效果不佳,再与他进行深度交流时,他终于讲了真心话:他想组建一个乐队,过自己的生活,认为读书作用不大。笔者从起点、影响、效果等方面引导,以《中国好声音》的例子引导,最后终于有一定效果,期中考试他成绩进步了,数学还考了班上第一名。只要我们用心,是可以做到“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这一目标的。二要观察,特别是课余时间、周末,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观察学生在没有老师在身边时,是否用手机上网、是否看电子书、是否看漫画、是否看言情小说、是否迷恋游戏、是否好打扮自己、同学之间相处状况等。观察要有针对性,对于那些不需要老师、家长管的零管理学生,就不要浪费时间,要把重点放在后进生身上。观察到情况后,对他们进行充分的了解,有针对性地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的根本就在于导,指导、引导、开导、训导、教导,导的目的是唤醒,一个自我迷失的学生,一旦被唤醒,一旦被启迪智慧,可能会变成驰骋疆场的骏马。我们如何及时唤醒他们迷失的灵魂,让他们短时间内恢复学习状态,是值得我们长期研究的学法指导课题。就是因为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智慧应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才形成不同的教育教学特色,成就了许多名师、优秀班主任。如果您努力了,如果您的做法与众不同,也许下一个名师就是您。

六、“温故知新”思想及启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习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知识。

“温故知新”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孔子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极强的实用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研究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不难发现,试题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选择题,二是大题。选择题几乎都是以一图带两至三个问题的形式呈现,大题都和图有联系。因此,学习地理,图是关键;学生如何记忆,如何牢记,教师指导是关键。笔者要求学生,每天看图十五分钟,任意选择对象、范围,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即使熟悉的也要重复看,长期坚持,就有效果。这个办法就是来源于孔子的“温故知新”。不长期积累,难有新的突破,要培养优秀学生更是如此。

课堂刚开始时,有针对性地对上节课的重点、难点,对某一部分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问,也是“温故知新”的灵活应用。教师、学生都是通过“温故知新”积累知识,成长起来的。连三本都考不上的学生多数在“温故”环节就没有做好,更无法做好“知新”环节,导致知识积累少,进步不大。

七、“快乐学习”思想及启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快乐学习”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适合学生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学生乐学、好学了,教师就轻松。地理课堂有丰富的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与激情,让学生乐学、好学。如:利用短视频辅助学习教材知识,在必修Ⅲ“数字地球”教学中,笔者利用视频《军事连连看——数字地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好。又如:学习沙尘暴危害时,如果单靠教师讲述,学生难以体会,笔者播放《美国黑风暴》视频,学生观看后很震撼,提高了学习兴趣。

利用精美的图片导入新课也是地理课堂激发学生乐学的常用手段,如旅游地理中学习从不同角度欣赏景观,选择象鼻山、猫山、阿诗玛、仙人指路等特殊精美图片,学生既能领会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设置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也是笔者课堂活动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如:学习工业布局时,让学生思考作为兴义市市长,如何对兴义市工业进行布局考虑;学习“新兴工业区——意大利与温州对比”后,让学生从浙江省委书记、省长的角度,思考如何解决温州工业发展的问题。学生在锻炼中提高知识水平,在知识水平增长的同时,提高能力,同时更好学、乐学。乐学了,兴趣自然浓,有兴趣了,当然更容易学好。

作为地理教师,如何让学生爱上地理课堂一直是我们研究的不朽话题。学法指导中需要加强学生乐学、好学的教育引导。除了上述例子外,自身的旅游经历等都可作为秘密武器。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只要学生好学、乐学,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在今天,物质追求与享受慢慢侵蚀人们纯净的心灵,我们需要强调加强内心的修养,此时特别需要用传统文化重新净化人们的内心,洗刷人们的灵魂。因此,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实我们的头脑,将课堂教学学生学法指导根植于课堂教学实践,务实地从日常细节改进做起,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地理学习高效性,揭示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办法,挖掘一个个普通的地理教学成功案例,把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从缺乏兴趣,觉得地理难学,学地理无用、浪费时间等学习瓶颈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真正掌握“简单、精练、高效”的地理学习方法,发自内心地喜欢地理,爱上地理,让地理课堂成为教师易教、学生乐学的和谐课堂。

孔子正名思想启示研究 篇10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地理课堂,学法指导,启示

2500多年前,孔子开门授徒。他的学法指导思想,如君子不器、终身学习、实事求是、启发诱导、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快乐学习、因材施教等,尽显古代伟大教育家的智慧与风采。

2500多年后,一缕课堂学法指导研究的春风吹进了贵州黔西南地理教学课堂。其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定位于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促进教师探索并积累教育智慧,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基于常态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课堂研究,让两种教法学法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在学法指导教学模式下,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过程有效、学习方法优化、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产生显著变化与提高,要求教师针对学生个体实际,实施有效的学法指导研究;二是基于 学法指导 学生发展 行动的研究,通过开展系列对话性的活动,包括对话、问卷 调查、心理咨询等多种措施,对学生地理学习方法作一基础了解,通过实验阶段教师采取的针对性学法指导措施,研究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在此过程中及时采取的对应性策略,启发促进学生学习,主体参与,自主探究,课堂有效学习形式多样。

前后联系,不难发现,新课程新理念 下的地理 课堂学法指导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一脉相 承,虽时隔2500多年,孔子充满智慧的教育思想对地理课堂学法指导的实施仍有借鉴和指导作用,他的教育智慧仍是一部指导我们实施课堂学法指导的活教材,为课堂教学学法指导的实施提供源头活 水。我们应该 用心学习 它、认真研究它、灵活运用它,让它为我们课堂教学实施学法指导提供源头活水,输入新鲜血液,提高教学效率。

一、“君子不器”思想及启示

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君子是孔子心目 中具有理 想人格的 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的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 的领导者。

“君子不器”思想对我们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意义在于:应全面提升学生的“君子”意识、成才意识乃至全才意识和对崇高境界的追求。地理教师在第一堂地理课时,充分利用“君子不器”(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的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的思想,结合中国古代评价一个人博学多才的标准之 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及其他学科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要博学。这是笔者坚持新生第一课的必讲内容,效果较好。在德育渗透中,要注重突出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中体现其德育主体地位的国情教育。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地理教材内容的特殊性,有效开展对学生的国情教育,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国情教育优势。资源观、人口 观、环境观等都是决定当今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条件,地理学科课堂教学就是要在这些方面让学生有生动形象的认识。教师课堂学法指导实施得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给学生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终身学习”思想及启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够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孔子认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 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 阶段:十五岁到 四十岁是 学习领会 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 境界。孔子提出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仁德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就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积累内心经验和体验,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终身学习”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地理课堂教学中也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地理学习不能理解为地理老师教了三年知国情、惜资源、护环境等地理方面的知识及理念,学生就是圣人一个。“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学校学习之后,学生还必须进入社会磨炼,融入不同的环境学习、积累、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思想与行动、与大自然的融合,从而成为一个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贡献的人。诸多地方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人为现象,笔者认为恰好凸显了地理教育的重要作用,地理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

在指导学生利用好闲暇零碎时间,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方面,笔者有身 边的例子:2010年,万某同学,从兴义七中考上兴义八中高一时,差7分,因八中降分录取“三农”子女进入八中。到八中学习后,他基本上一个月出一次校门,充分利用闲暇零碎时间学习,别人在玩,他在学。到高三,量变到质变,厚积薄发,2013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这个实 例,笔者经常用作对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从而取得巨大成就的教育素材。

三、“实事求是”思想及启示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认为,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 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 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实事求是”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地理学科在初中、高中几乎都成为学生最害怕的学科,因中考不考,高考中文科学生较少,因此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科地位的重要性,抛弃“主科”、“副科”成见,虚心学习,刻苦学习,不懂就问,尽可能地学好地理。二是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治学态度,学习态度科学严谨,注重对知识的思考,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强化个案的研究与积累。三是指导学生提高学识修养,德学并举。唐朝著名史学家刘知几认为人须兼备才、学、识三长,才是一个完善的人。笔者认为“才”即个人的才能,与知识素养密切相关;“学”即知识素养,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密切相关;“识”即有见识,与道德修养密切相关。四是指导学生不要有畏惧心理。笔者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占一半多的学生害怕学习地理。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害怕呢?是我们自己,我们故意 夸大地理 学科的学 习难度,让学生还没有学习,就产生畏惧心理。我们教 师认为我们已经讲得很细致、很明白了,学生应该都懂了,对学生期望过高,其实他们对很多问题一知半解,因为教师期望高,学生不懂又不好意思多问。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学法指导上加强对学生虚心学习、刻苦学习、不懂就问的教育引导。地理教育教学中更应强调教师 教书育人的重要性。

四、“学思结合、启发诱导”思想及启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 问题,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 并重,思学结合。孔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 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 思考,若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学思结合、启发诱 导”思想对课 堂学法指 导的启示:我们很多教师都不顾学生感受,按自己的意志完成教学任务,不换位思考,不体会学不懂的感受,还拼命地增加内容,怕这点那点的诸多知识遗漏了,怕自己没讲。课堂中,几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高一年级更是突出,内容多,难度大,时间少,课堂活动形同虚设,更谈不上让学生思考,教师的启发诱导也基本上难以正常进行。我们不能做 到让学生 先认真思 考,思考后想 不通,再进行启发,让他们思考,再开导,让他们领会,原因是我们的功利思想、社会对我们的压力、高考给我们的压力,增加了我们的教学任务,本来新课标书本上知识已经简化,有些已经作活动处理,难度已经下降,但我们在高考指挥棒下不敢放弃,这是一种教育上的不自信,也是教育教学上智慧不够的表现,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拴脚链,束缚自己。学生思考时间少了,又哪里来 的学思结合?哪里来的举一反三?因此,实现课堂 教学高效,教师有很大的责任,只有课堂高效了,学生才有时间思考,教师才有时间诱导,学生才能实现举一反 三。做到课堂高效,很大程度上要指导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取”和“舍”。舍掉那些不容易启发学生思考的部分,取那些能让学生动起来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自觉地 完成那些 看起来自 己完不成 的内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五、“因材施教”思想及启示

孔子在教育实践 的基础上,创造了因 材施教的 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因材施教”者,这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直接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 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 话,也有聚众而谈。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要“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

“因材施教”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教”有教师管教之意,有教师说教之意,有教师身教之意,有教师将价值观、思想传教之意,有教师向同行、学生请教学习之意。我们何时管教,何时身教,何时传教,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的教育对象不可能一致、相同,肯定存在差异。我们必须学习先人,充分了解学生。正如孔子所行,一要谈话,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 状况,家庭状况,学习存在的最大困难,心理存在的问题,是否有上网、抽烟等不良习惯,是否有异性趋向等。教师 要放下架子,用爱走进 学生心灵,像父母一 样关心、关爱 他们,他们就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无所不谈。教师了 解学生需求,了解他们的想法,就会有办法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如笔者遇到一位学生,高一升高二时很 优秀,是社团负责人、校乐队 鼓手,高二成绩 下降,笔者谈话 教育,效果不佳,再与他进行深度交流时,他终于讲了真心话:他想组建一个乐队,过自己的生活,认为读书作用不大。笔者从起点、影响、效果等方面引导,以《中国好声音》的例子引导,最后终于有一定效果,期中考试他成绩进步了,数学还考了班上第一名。只要我们用 心,是可以做到“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这一目标的。二要观察,特别是课余时间、周末,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观察学生在没有老师在身边时,是否用手机上网、是否看电子书、是否看漫画、是否看言情小说、是否迷恋游 戏、是否好打扮自己、同学之间相处状况等。观察要 有针对性,对于那些不需要老师、家长管的零管理学生,就不要浪费时间,要把重点放在后进生身上。观察到情 况后,对他们进行充分的了解,有针对性地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的根本就在于导,指导、引导、开导、训导、教导,导的目的是唤醒,一个自我迷失的学生,一旦被唤醒,一旦被启迪智慧,可能会变成驰骋疆场的 骏马。我们如何及时唤醒他们迷失的灵魂,让他们短时间内恢复学习状态,是值得我们长期研究的学法指导课题。就是因为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智慧应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才形成不同的教育教学特色,成就了许多名师、优秀班主任。如果您努力了,如果您的做法与众 不同,也许下一个名师就是您。

六、“温故知新”思想及启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 所学习过 的知识,可以获得 新知识。

“温故知新”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孔子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极强的实用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研究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不难发现,试题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选择题,二是大题。选择题几乎都 是以一图带两至三个问题的形式呈现,大题都和图有联系。因此,学习地理,图是关键;学生如何记忆,如何牢记,教师指导是关键。笔者要求学生,每天看图十五分 钟,任意选择对象、范围,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即使熟悉 的也要重复看,长期坚持,就有效果。这个办法就是来 源于孔子的“温故知新”。不长期积累,难有新的突破,要培养优秀学生更是如此。

课堂刚开始时,有针对性地对上节课的重点、难点,对某一部分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问,也是“温故知新”的灵活应用。教师、学生都是通过“温故知新”积累知识,成长起来的。连三本都考不上 的学生多 数在“温故”环节就没有做好,更无法做好“知新”环节,导致知识积累少,进步不大。

七、“快乐学习”思想及启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快乐学习”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适合学生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学生乐学、好学了,教师就轻松。地理课堂有丰富的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与激情,让学生乐学、好学。如:利用短视频辅助学习教材知识,在必修Ⅲ“数字地球”教学中,笔者利用视频《军事连连看———数字地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好。又如:学习沙尘暴危害时,如果单靠教师讲述,学生难以体会,笔者播放《美国黑风暴》视频,学生观看后很震撼,提高了学习兴趣。

利用精美的图片导入新课也是地理课堂激发学 生乐学的常用手段,如旅游地理中学习从不同角度欣赏景观,选择象鼻山、猫山、阿诗玛、仙人指路等特殊 精美图片,学生既能领会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设置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也是笔者 课堂活动 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如:学习工业布局时,让学生思考作为兴义市市长,如何对兴义市工业进行布局考虑;学习“新兴工业区———意大利与温州对比”后,让学生从浙江省委书记、省长的角度,思考如何解决温州工业发展的问题。学生在锻炼中提高知识水平,在知识水平增长的同时,提高能力,同时更好学、乐 学。乐学了,兴趣自然浓,有兴趣了,当然更容易学好。

作为地理教师,如何让学生爱上地理课堂一直是我们研究的不朽话题。学法指导中需要加强学生乐学、好学的教育引导。除了上述例子外,自身的旅游经历等都可作为秘密武器。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只要学生 好学、乐学,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上一篇:公路网管理论文下一篇:陕西文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