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经济理论的创新

2024-10-16

寻求经济理论的创新(共9篇)

寻求经济理论的创新 篇1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己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 我们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但国有经济改革还远没有最终完成。目前, 对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核心的国有经济改革, 还涉及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还需要突破一系列障碍, 对于有关所有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更深层次、更具体或更敏感的理论问题, 必须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本文试从这个角度着手, 对国有经济改革与经济理论创新进行辩证分析。

一、国有经济改革关键在于理论创新和突破

国有经济改革, 首先解决的不在于方法, 而在于改革原因、改革目标和改革方式, 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就取决于理论创新。科学的理论不仅成为国有经济改革的有力理论支撑, 而且在不断地转变为改革的设计和实践。

近年来, 对于国有经济的社会属性、职能定位、运行方式以及一系列管理原则等方面, 我们在理论上已经基本有了一个实事求是的界定和较准确具体的阐述, 各方面的认识也正在逐步的统一。因此, 改革的步伐近来正在逐步加快, 成效也非常显著。然而, 要更加有效地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 在国有企业中真正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对于有关所有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更深层次、更具体或更敏感的理论问题, 必须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

二、国有经济改革与理论创新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说, 国有经济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可以把直接指导国有经济改革的经济理论简单概括为:所有制理论、国有经济功能理论、控制力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等几个重要理论。

从以上几个理论要说明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看, 它们之间应该是互为条件的, 而且应该表现为逐层递进的关系, 从前到后每个理论分别可以作为下一个理论的基础。但要强调的是, 在实践中, 它们之间未必表现为一种绝对的先后关系, 如我们在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而控制力理论是在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但从现在来看, 控制力理论已经影响到了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 已经成为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理论基础。而且, 以前我们的改革过程是“摸着石头过河”, 一些理论往往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但每一个重大理论的创新都会反过来再次影响实践, 成为实践的指导原则, 保证实践的有序进行。所以, 从现在来看, 我们可以将国有经济的改革过程大致看作是与理论创新同步的过程。

因此, 国有经济改革的逻辑思路完全可以结合理论创新的逻辑加以更加明确的说明。

首先国有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所有制问题, 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基础层面和居于核心地位的改革。由于原有的所有制理论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因此, 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所有制理论, 所有制理论不创新那么其他改革都将无法开展;

其次, 所有制理论决定了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 受所有制理论创新的影响, 国有经济的功能重新定位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 以此来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而不是面面俱到。而明晰了国有经济的功能, 也就决定了国有经济的改革方向;

再次, 要处理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也就是通过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 把原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为主导地位, 改变国有企业范围过宽、数量过多、比重过大的局面。因此, 必须对国有经济进行“有进有退”和“抓大放小”的战略调整, 通过控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实现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从而提出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理论;

第四, 为了更好地实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从微观层面来看, 必须实现微观主体的再造, 即需要运用现代产权理论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实现政企分开。通过股份制改造, 不仅可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 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而且, 通过国有资本的独资和控股形式可以保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更重要的是股份制具有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 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最后,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投资主体多元化, 即要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 这需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从而也符合了公有制创新理论所要求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从目前情况来看, 以股份制改造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己经成为公有制的最重要实现途径。

总的来说, 国有经济改革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最后终于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为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我们现在的国有经济改革, 完全是由这条战略指导思想即改革思路决定的。而且, 通过以上分析, 也可以说我们己经找到了一条逻辑清晰的、科学的国有经济改革思路。

参考文献

[1]宋涛.马克思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的实践和问题[J].《经济评论》.1996年第2期[1]宋涛.马克思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的实践和问题[J].《经济评论》.1996年第2期

[2]袁木.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J].《求是》.1996年第11期[2]袁木.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J].《求是》.1996年第11期

[3]张卓元.国有企业改革—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经济改革的主题[J], 《新视野》, 1999年第4期[3]张卓元.国有企业改革—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经济改革的主题[J], 《新视野》, 1999年第4期

[4]周叔莲.国有企业改革仍需克服思想障碍.《发展导报》.2001年3月2日第3版[4]周叔莲.国有企业改革仍需克服思想障碍.《发展导报》.2001年3月2日第3版

[5]许经勇.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形式[[J].《理论与改革》, 1998年第1期[5]许经勇.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形式[[J].《理论与改革》, 1998年第1期

[6]周叔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版[6]周叔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版

寻求经济理论的创新 篇2

供给经济理论是努力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理论基础.文章在回顾、总结、评价中、西方理论界对供给问题所进行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既能揭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供给本质及其运行规律,又能解释、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供给理论体系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作 者:陈端计 周硕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刊 名: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4 3(5) 分类号:F014.32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有效供给   供给经济   供给经济学   创新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文500字精选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心理学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习感悟

★ 新冠疫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

★ 全面小康社会我们来了高中作文800字

★ 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感想作文

★ 抗击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作文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优秀作文

寻求经济理论的创新 篇3

关键词:金融创新,经济增长,理论思考

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核心和实质体现在金融功能上, 从功能的角度研究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能够接近问题的实质, 并且与其他视角相比有更大的准确性, 更客观和稳定。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渠道是复杂的。金融创新通过提高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等方式促进了金融功能的发挥, 改进了经济体系, 从而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又会引起更多的金融创新, 以满足经济体系本身的需要。但是与此同时, 无论在宏观领域还是微观领域, 金融创新也给金融经济体系带来了一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一、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

金融创新通过推动金融系统的发展而促进经济增长。金融系统的发展也就是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资源跨期配置效率的提高。而这种效率上的提高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成本的降低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增强两个方面。

(一) 资源配置成本的降低。

细说起来, 包括降低资金需求单位的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盈余单位的投资效率、提高支付清算能力和速度、降低金融产品的交易成本等。

1、融资成本降低和投资效率提高, 市场交易成本降低。

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向社会提供金融产品, 满足投融资的需求。衡量金融系统功能发挥优劣的主要标准应该是需求者对金融机构和市场所提供的金融产品的满足程度。第一, 金融产品创新增加了大量的可供选择的产品品种, 使融资渠道和投资方向增多, 从而降低了资金需求单位的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盈余单位的投资效率;第二, 由于金融机构在推出新产品方面的竞争而降低了手续费、佣金等交易成本;第三, 由于各种金融产品间的替代性增强而降低了转换的机会成本。

2、支付清算能力和速度提高, 金融市场价格对信息反应的灵敏度提高。

支付清算的能力和速度反映了支付和资金流转的顺畅程度和资金使用的效率。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上银行产品开始大量出现, 统一、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系统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这使得金融体系的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节约了大量的流通费用。并且使金融市场价格快速而及时地对信息作出反应, 提高了价格机制的作用力。

3、金融机构资产增加, 盈利性上升。

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信用创造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使其所拥有的资产大幅度增长。近年来, 我国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快速增长, 这表明金融机构所能支配的社会资本总量日益扩大, 在经济中的作用力和能量也随之增长。金融创新也通过增加资产收益和降低营运成本而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 从而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

(二) 风险管理能力的增强。

这里是指金融系统剔除和规避个别风险的能力增强。金融市场上各种避险性创新产品和投资融资技术通过分散和转移的方法, 把个别风险降到了较小的程度。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创新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互换等等, 都有使风险在不同风险偏好的经济主体之间转换的作用。

从本质上去归并, 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就是以上这两个方面。下面, 我们通过AK模型来进一步论述。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构造是一个在劳动和可再生资本上表现出规模报酬不变的加总生产函数。然后, 假设一个被标准化的固定劳动供给来忽略与人口增长和劳动供给有关的问题, 所以加总的生产函数可以写为Y=F (K) 。而这个函数中, 资本积累的边际回报递减, 这一点对限制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是在技术进步和劳动就业同时被给定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特征。但也有一系列模型, 技术进步和劳动就业这两个因素之一会随着资本的增长而自动的同比例增长, 而该因素的增长正好抵消了边际回报递减的效果, 从而使产出能够与资本同比例增长。这些模型一般被称为AK模型。

我们首先利用Pagano (1993) 中的AK模型来分析金融创新会通过哪些途径促进经济增长。

在这个模型中, 总产出是总资本存量的线性函数:

其中, Yt为总产出, A为资本边际社会生产率, Kt为资本额。

假定人口规模不变, 每期的折旧率为δ, 经济中生产的商品可被用于投资或消费, 则总投资为:

而在一个封闭经济模型中, 市场均衡的条件为总储蓄St等于总投资It, 但由于金融系统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吸收一部分资源, 故假设有1-φ比例的储蓄在金融体系中流失, 则有:

令g为经济增长率, s为储蓄率 (S/Y) , 由以上三式可以推出在稳态经济下经济增长率为:

由上式可知, 金融系统可以通过影响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φ、资本边际生产率A及储蓄率s来推动经济增长。

从这个模型中, 我们可以得到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几个途径:

一是可以促使更高比例的储蓄转化为投资,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在封闭经济体内, 金融处于浅层次发展时,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通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这一功能, 会以较高的存贷差、手续费、佣金、高额垄断利润等吸收部分资金, 并且这个吸收比率较高。而金融创新会提高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率、提高支付清算能力和速度, 从而使这个比率减少, 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比率, 促进经济增长。例如, 垃圾债券在刚开始产生时主要为了方便一些小型公司筹集资金。

二是可以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金融创新使金融体系更好地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即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资本边际生产率最高的项目上去, 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三是金融创新还可以通过调节储蓄率来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创新通过金融体系向储蓄者提供良好的收益率, 更好地对禀赋冲击进行保险以及发展消费信贷等方式实现改变储蓄率的目的, 把大量可能消费或可能储蓄转化为现实储蓄, 提高了社会金融资源的可利用度。不过还应指出的是, 储蓄总量的形成并不完全取决于储蓄率的高低, 还有赖于国民收入的总量大小。在资本稀缺的经济中, 提高储蓄的收益率和缓和禀赋冲击是很重要的;而在资本充足的经济中, 发展消费以使储蓄迅速向消费转化, 从而扩大总需求更为重要。多功能银行卡的创新就是通过影响消费而推动经济增长的。

综上所述, 金融创新可以通过影响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资本边际生产率、储蓄率和促进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

二、金融创新阻碍经济增长的原因

金融创新在有力地推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金融创新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 加剧了投机, 引发了恶性经济泡沫的产生, 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和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金融创新还影响了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的实施效果, 这些都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金融产品创新, 特别是衍生工具, 给不确定环境下的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那么, 为什么用于避险的金融产品又增加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为什么金融机构为追求“三性”而进行的产品创新反而会降低其内在的稳定性?

首先, 金融产品创新只能分散和转移金融风险, 而不能消除它。风险厌恶者通过远期、期货和期权等工具把他们不愿承担的风险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转移给风险偏好者或风险中性者。然而, 这只是一种“零和博弈”, 只在微观层次上降低了风险, 而对整个经济体系而言, 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重新组合, 风险并没有被消除, 风险仍然存在于经济体中。

其次, 衍生类金融创新产品的杠杆率很高。杠杆率简单地说就是合约总价值与参加合约所需要的费用之比。如期货交易中, 可以把保证金视为保值成本, 一般保证金水平为交易产品价值的2%~20%不等。也就是说, 期货的杠杆率可以从5至50。期权交易中, 期权费为保值成本, 通过Black-Scholes公式计算可以得到其杠杆率也很大。金融创新模糊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限, 传统的存贷利差缩小, 使得传统银行大力开拓衍生类表外业务, 当杠杆率大到一定程度时, 衍生工具便由资产头寸的风险管理工具转变成了投机手段, 由规避风险的交易变为最具风险的交易, 从而大大提高了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再次, 某些与传统信贷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创新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使用如承诺、担保、承兑等支持性信用工具并不直接放贷于客户, 而是给予客户以其他方式借款的便利, 银行从中仅收取手续费收入, 但实际上银行却可能承担着与其收入不相称的较大信用风险。

最后,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 各个开放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从而使国际游资可以在各金融市场迅速转移, 并且对各国利率差额和汇率变化非常敏感。这些“热钱”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在一国的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 造成一国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 并利用金融创新产品提供的便利条件迅速地在国家间转移, 从而使金融动荡迅速波及整个国际金融体系, 东南亚金融危机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金融创新虽然利弊并存, 但其利远远大于弊, 利是主要方面。没有金融创新, 就没有金融体系的发展、金融效率的提高, 就不可能使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如此大的贡献。正确和全面地认识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 才能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它对经济的推动力, 驾驭和控制它所产生的金融风险, 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寻求经济理论的创新 篇4

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中国高等教育创新范文

潘懋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他开创了高等教育学这个新的学科领域,还在于他丰富的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可以更全面系统地理解和领会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理论及其思想体系,避免因片面理解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同时对促进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科学的多学科研究是非常有益的。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高等教育经济学是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经济学所必须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潘懋元先生的大量著作中,我们可以充分地领会到这一点。在他创造性地提出教育的两条规律(即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和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中,他将正确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作为教育的外部规律的重要成分之一详加论述,并以此贯穿于他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中。

他提出,“教育必须与社会相适应:一方面,教育要受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对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起作用,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在这里,他将经济置于政治、文化之前,表明了他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新认识。就高等教育发展而言,“最基本的制约因素是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因素。……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选择、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无不直接受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所制约。”而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要求教育为其服务。事实上,教育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劳动力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有觉悟、有文化素养的特殊的劳动力,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通过对二战后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和经济关系的比较研究,潘懋元先生认为,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的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起直接作用。这些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起飞和加速发展,得力于这类高等教育所提供的人才资源。他对“文革”期间教育的极其浓厚的政治化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当时的教育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批评所谓„白专道路‟,忽视教育要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这就违反了教育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律,以致教学质量下降,不但不能很好地培养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也不利于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他非常赞赏“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教育发展方针,强调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的形式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这些人才将直接走向经济部门担任专门工作,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因此,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应持积极态度,而不应囿于将教育看作是纯粹消费事业的传统观念。

但另一方面,他反对将教育的经济功能扩大化,反对“教育商品化”。他认为,“教育商品化”是只看到商品经济对教育的积极作用,而忽视其消极影响,整个教育实践偏重于经济效益(姑且不论经济效益如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既有产品性的一面,但又有社会性的一面,而“教育的商品化”是将教育的社会性的一面也商品化了,这是应该反对的。不应该将“教育商品化”等同于“教育产业化”。无论是“教育政治化”还是“教育商品化”,由于未能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因此都必然会影响教育的综合效益,不利于教育多种功能的发挥。如何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呢?根据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潘懋元先生富有创见性地提出了两条基本的原则:(1)要全面适应不要片面适应;(2)要主动适应不要被动适应。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中心工作,但是教育与社会适应不能局限于教育适应于经济的发展而忽视适应其它方面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适应是全面的适应,任何只强调某一方面的适应而不顾其它方面是否适应,这种片面性的所谓„适应‟,必将走向全面的不适应。”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适应不是盲目的“紧跟”形势,不是不加批判适应一切,尤其是那些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消极的、落后的、有偏差的、错误的东西,而是“对积极面的适应,抓住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凡符合教育自身规律,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的,一般说是积极的、正确的;否则,可能是消极的、错误的。”他提醒人们:“教育的失误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纠正过来,不但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必将危及经济及社会的进步。”

分析潘懋元先生有关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到他在这个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创造性。其一,他认为研究和处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不能脱离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用纯经济学的观点难以全面、科学地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其二,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他强调,在探讨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时要将高等教育与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关系联系起来考虑,将科学技术融入经济中共同与高等教育发生关系。这一点是以往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所普遍忽视的问题。高等教育所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如果现代经济发展中科技含量不足,势必影响经济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吸收能力,既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又影响经济的繁荣。

知识经济的兴起进一步佐证了他有关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点,同时更激发了他深入探讨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关系的热情。他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成为生产力内在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积累与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知识的高等教育(大学),也就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进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的中心。”“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从经济社会边缘走进社会中心,体现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点,也体现了知识经济与大学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经济的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的最核心要素……知识驱动经济,知识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沿着两大方面展开:一方面是经济的知识化趋势,另一方面是知识的经济趋势……在某种意义上,大学所从事的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经济行为。以知识为中心的经济和以知识为中心的大学教育,发生了许多重合。二者统一于知识这个共同的基础之上”,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两者可能融为一体。“从理论上讲,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知识优势的大学,应当是一方首富。”我们坚信他的这一宏伟构想能在不久成为现实。

二、高等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

自本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如何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与经济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对此,潘懋元先生作了系统而又科学、精辟的阐述。他认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主要作用于教育体制,通过体制改革以促进教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与保证,体制不改革,教学改革很难展开……一切体制改革工作,必须围绕着(教学)这个核心”,而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受到的冲击最大。针对理论界有关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的种种议论,潘懋元先生明确指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具有客观必然性,是由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所决定的。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决定了他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的关系比基础教育更为直接、更为密切,因此,高等教育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就更为尖锐,更为深刻,高等教育要想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外是绝不可能的。他认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作用,具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两重性,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使高等教育领域引进竞争机制和效益原则,能够激励高等教育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但是,在价值观方面,市场经济所遵循的是价值规律,而其驱动力是逐利思想,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在运行机制方面,市场经济是按价值规律和供求变化来进行市场调节的,这种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发的、盲目的,市场行为的短期性、速效性、波动性非常突出,与教育的周期长、稳定性、滞后性、长效性等特点相冲突。”为了克服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潘懋元先生提出,高等教育必须全面、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参见第一部分),扬长避短,促进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共同发展。

由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引入和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非公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对原来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潘懋元先生敏锐地抓住这一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强大因素和动力,率先提出了在我国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富有战略性和超前意识的观点。早在80年代末,潘懋元先生就指出,“30多年来,我国不复存在私立高等教育体制,乃是经济体制决定的”。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更由于这些经济成分在生产水平上的提高,民办高等学校的出现与发展就有其必然性。”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体制,“有利于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广开财路,增办高校”;“有利于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引进竞争机制,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征聘所需师资”,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降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运作成本。所以,尽管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质量问题、盈利问题等,但是只要政府在目标质量上严格管理,在人事、财务上不要干涉过多,允许其自主经营,确认其社会地位,将民办高校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并给予适当的资助,那么,民办高校一定会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迄今,民办高校已逾千所,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他的倡议、参与和指导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也蓬勃展开。鉴于潘懋元先生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巨大贡献,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授予他“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创业奖(理论奖)”的崇高荣誉。

三、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

按照传统的教育经济学的理解,经济的技术结构决定教育的层次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决定教育的专业结构。潘懋元先生突破了这种传统的思想,另辟蹊径,根据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各种状况,将经济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析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从层次结构看,中国的产业结构大量的还是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专科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趋向低重心”。所以,他非常赞赏高等专科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培养专科层次人才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他认为,在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高等专科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他反对将专科划入低于本科的一个层次中去,“高等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或称第三级教育)系统中的同一个层次的两个并列的子系统。它们基本区别在于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在于年限与水平。”

在经济发展中,职业的种类日趋多样化,与产业结构、部门行业结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职业结构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影响引起了潘懋元先生的高度关注。一方面,对于依据社会的热门职业而设置的热门专业,如经济信息、文秘、广告、证券交易、房地产经营等,他给予了充分肯定:“由于市场经济起调节作用,专业课程、教材往应用方面倾斜,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高等教育脱离社会需要的弊端。”另一方面,对其中出现的某些偏颇,如自然科学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的削弱、师范院校的不被重视,表现了一定的忧虑,并希望在发展中加以克服。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启示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规模。这就决定了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不能搞一刀切,而要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制约高等教育各种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各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经济将要走的是发展区域经济与地方经济的道路,“如果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对于具有明显经济功能的高等教育来说,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就更为重要。”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之一是发展区域与地方经济,因此,必须实行高等教育地方化,使高等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成为地方的文化科学中心;使高等教育管理的权限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在他和邬大光教授看来,“高等教育地方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能够作出较为敏感的反应,可以部分地满足地方经济的需求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集资办学”,“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内部改革”,使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保持最密切联系,促进高等学校潜力的充分发挥。

就农村而言,随着农村经济、特别是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需求,潘懋元先生及时、敏锐地预见了这种需求,率先倡导并开展高等教育如何通向农村问题的研究。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能忘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科教兴国‟战略不能不包括„科教兴农‟战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也不能不包括广大的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并在农村创造就业机会。”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乡镇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存在着对高等教育的极大需求。……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需求,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问题,是一个带战略性的问题。”在他的指导下,一名博士研究生完成了以“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为题的博士论文。他们认为,“以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并不是主张把大学办到农村,而是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考虑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高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也要面向农村经济;要建立和健全促使大学毕业生乐于到农村工作的机制。同时,要探索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制度化教育形式。”可以预见,这些思想和建议,对我国高等教育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四、高等教育投资与经济效益

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反映了国家、个人、社会等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一个国家的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如何,与其看他那庄严的誓言,不如看它的教育经费预算;教育事业计划能否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拨款。潘懋元先生认为,国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因为教育的经济效益,虽然不能直接、立即体现在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中,却存在于社会之中;教育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是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承担是合理的。但是,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承

担并不等于只能由政府承担。实践证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高等教育经费,全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这种单一的投资体制,大大限制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此情形下,“如果高等教育发展过快,势必挤占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经费,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面对上述困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种种矛盾问题,潘懋元先生提出,“改革教育投资体制,多渠道筹集资金以充实教育经费。在中国当前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这是必然的选择,也是人们所能理解的。”他认为,高等教育是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投资体制应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种渠道集资为辅,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不断提高的学费额标准和奖学金受益面低、款额低的状况,潘懋元先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他强调,“向大学生收学费,要充分调查研究一般家庭的承受力,不应只着眼于少数富裕家庭的收入。否则,许多有才能的优秀青年,将被排斥在大学门之外。”当然,民办高等学校的学费可以略高一些。

鉴于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潘懋元先生呼吁政府从财力上扶持民办高校。他指出,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办学者的捐赠、学生的学费以及学校自身的收入。但在办学过程、尤其在发展过程中,似乎不应理解为政府不给予必要的资助。因为在中国,“当前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公有制以外的社会财力,远不如资本主义国家财团资财雄厚,个人的财力更为有限;收学生学费,则必须考虑一般工资收入者的承受力。所以,政府有一定的资助是必要的。”对于民办高校的营利性问题,他是这样看的:中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以营利为办学宗旨”,这是符合教育事业的社会性质的。但是,教育又有产品性的一面。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私人及私营企业投资办高等教育,可否以营利为目的,尚值得研究,不宜过早下结论。在另一方面,“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等于学校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公立高等学校,尚且可以通过营利活动筹集经费,何况私立高等学校。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投入了一定的教育经费,是否就一定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呢?潘懋元先生不以为然。他回顾本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在西方流行时,许多国家受其影响,大量投资发展高等教育。但大规模的投入并未能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由于高等教育规模膨胀过快,一方面国家财力不胜负担,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尚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严重。”也就是忽视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其它社会条件,忽视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非经济功用。在他看来,单纯追求教育的经济效益,也许在某一历史时期或某种特定条件下,有暂时的效果,但是最终将影响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与经济效益相比,教育的其它效益,往往表现为隐性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隐性的非经济效益将逐步发展为显性的联系,并将起着更为深远的作用。在他的倡导下产生了“高等教育的综合效益观”之新思想:“教育的效益不只是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政治上、道德上、文化上以及社会的其它诸多方面。……社会进步,是社会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因而教育的效益也是综合的”。

他认为,高等学校自身的经济效益要讲,但更要着眼于社会效益,要讲国家的经济效益,以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准绳。他强烈呼吁,“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整体功能与综合效益,建立可以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使教育决策与教育实践有所遵循,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五、高等教育供求关系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反映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需求和个人需求的适应状况。实现高等教育的供求平衡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客观要求。潘懋元先生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必然要求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的高等教育在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教材上都趋向应用人才的培养,这是任何高校所无法回避的。在学习他的有关著作时,我们可以发现,下述思想显得尤为突出。第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科技等意义上的需求,因而要求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多种功能,满足上述多种需求。第二,应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出发,保持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平衡。急功近利的发展观只会加剧高等教育供求的不平衡,阻碍高等教育(供方)和社会、个人(需方)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全面适应”和“主动适应”观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潘懋元先生有关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指导思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日趋强烈。为此,潘懋元先生呼吁,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注意满足个体的高等教育需求。

他寄希望于即将到来的21世纪,通过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既持高等教育与个体之间的供求平衡。他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必然的趋势,而不是“要不要”的问题。就现实来讲,“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既不应该徘徊不前,也不应该操之过急。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适度超前发展。”针对在我国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潘懋元先生置之坦然:其一,“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岗位,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数。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高等教育水平的职业岗位必将增加;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那就不是只占据一个岗位,而可能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二,大学毕业生多了,可能出现“高才低就”,“从短期看,可能是一种浪费。但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看,未必不是好事。”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种不同于精英教育模式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式或新思路,因此,潘懋元先生强调指出,一方面,“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方向与标准……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等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大众化高等教育并不排斥而应包括精英教育作为它的组成部分”,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出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潘懋元先生提出了颇具创意的“节支”与“增收”的方法。“节支,就是采取非精英教育的消费水平以扩大高等教育”,在保证一定比例的精英教育条件下,发展类似国外的社区学院、成人高等学校、开放大学、远距离高等教育,以减轻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资金负担。“增收,就是发展私立(民办)高等教育,以吸收法人或私人投资和学生较高的学费。”他坚信,“在21世纪,教育消费将成为国民消费强有力的增长点,投资者也看好这一教育产业。”“如果按照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的性质,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投入,允许给予适当的回报,并加强立法管理,将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资金投入开辟一条重要的增收途径”,使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过程中顺利通过征途中的关隘。

寻求经济理论的创新 篇5

1 弹性理论的概念解析

弹性理论广泛应用于物理学、机械学、经济学等多种领域。然而,它在不同领域中却有着既相互联系但又截然不同的含义。比如物理学中,弹性主要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撤消后能恢复原来大小和形状的性质。然而在经济学中,弹性概念主要指存在函数关系的两个经济变量,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具体的,是指当自变量发生1%变动的时候,由它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或者指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例如经济学中有一个弹性概念是需求价格弹性,它主要指当价格变动1%的时候,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经济学中,常常用弹性系数表示弹性的大小,即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具体的,假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f(X),则弹性的一般公式就可以写成:e=(△Y/Y)/(△X/X)。其中,公式中的e表示弹性系数,△X和△Y分别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变动量。经济学中的弹性有很多种,比如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等。

根据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将弹性进行分类,如富有弹性、缺乏弹性、无弹性等。弹性系数越大,说明对于自变量的变动,因变量的反应程度越大,或者说越敏感;反之亦然。例如钻石的需求价格弹性为6,说明对于价格的变动,钻石的需求量的变动反应非常敏感,即改变钻石价格可以带来需求量大幅度的变动;再如水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2,说明对于水价的变动,水的需求量的反应程度很小、很不敏感,即调整水价后,水的需求量变化很小。

2 弹性理论创新应用于教学之中和之外的意义——实践价值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需要思考并解答这样的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讲解某一知识点呢?我们就运用弹性理论来寻找答案吧。

弹性理论的力量首先在于它能够广泛适用于存在函数关系的两个变量中;其次,弹性理论能够通过因变量对于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的大小,判断两个变量变动之间的关联程度。比如食盐需求价格是缺乏弹性的,这说明食盐的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反应不敏感。

因此,可以运用弹性理论这一特性来选择《经济学》教学中不同知识点所适用的教学方法,通过比较设计各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弹性系数,以及判断这些弹性系数的大小来选择更适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经济学中的“隐成本理论”的时候,教师到底是运用“课堂叙述法”还是“课外调研法”呢?可以通过比较“课堂叙述法的教学效果弹性系数”和“课外调研法的教学效果弹性系数”的大小来择优选择教学方法。

此外,弹性理论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在生活领域,为我们的日常决策提供指导。如,对于一个高校多数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成绩的奖学金弹性”很大的话,说明奖学金变动会极大的影响学习成绩,鉴于此,学校可以通过奖学金的提高甚至是略微提高来激励同学们学习;相反,此弹性系数若是缺乏弹性的,那么为了鼓励同学们学习,学校就应该从其他方面着手。

3 弹性理论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创新性应用——教学之外的创新应用

弹性理论还可以指导日常学习和工作,类似于它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和工作中存在函数关系的两个变量之间也可建立弹性系数,来描述因变量对于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并进一步根据它来做出理性决策。比如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晚自习时候往往没太大兴趣复习那些掌握的相对不好的课程,此时,如果运用弹性理论就可以准确判断这种复习方式是否正确,同时,帮助其寻找更有效的复习方式。假定大学生张三的高等数学掌握的不太好,但晚自习时又没有兴趣学它,鉴于此,该如何评价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劣呢?我们可以运用张同学的“高等数学成绩的复习时间弹性系数”来判断。此弹性系数e=该同学的高等数学成绩的变化比率/复习时间变化比率,含义是高等数学成绩对于复习时间的变化的反应程度,如果反应很敏感则弹性系数较大,反之,弹性系数较小。具体的,如果该弹性系数e大于1,即富有弹性,说明张同学高等数学成绩的变化会对复习时间的变化很敏感,则他应该增加复习时间,这样的话高等数学成绩会更大幅度提升;反之,如果e小于1的,说明该同学高等数学的成绩变化对复习时间的变化不敏感,则他的问题就不在于增加复习时间,因为即便增加复习时间他的成绩也不会大幅度提升,或者说他的成绩仅会有微小的提升。此时,张同学就应考虑其他方法,比如参加相关辅导班等。可见,弹性理论有助于寻找到学习或工作中某一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据此做出理性的决策。在工作中,亦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应用弹性理论来进行理性选择。例如某产品的销售工作,可以创新出“销售量的销售区位弹性系数”,以甄别比较在不同区位进行销售的效果,并判断销售区位对于销售量的影响程度,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销售策略。

4 弹性理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弹性理论的确可以挖掘出很多可取之处,但是,这并不代表弹性理论在应用中不存在问题,主要问题在于两方面。

一方面,时滞效应。弹性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往往需要实验才能看出弹性系数大小,因此,需要在当期中实验,在下一期及以后中应用。另一方面,相关弹性系数大小的判断依据还有待完善。这是个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的问题。比如,在教学实际中,运用现场拍卖法进行讲授均衡价格理论时,学生们非常喜欢且能积极在课堂上对他们小组提供的物品进行定价和拍卖,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学习之后能够对相关均衡价格理论的习题做出正确回答,可以说学习效果大大提升,这说明均衡价格理论“学习效果的现场拍卖法弹性系数”是大于1的。同时,我们用同样方法判断了“均衡价格理论学习效果的课堂叙述法弹性系数”。对比之后,可以得到结论:“均衡价格理论学习效果的现场拍卖法弹性系数”远远大于它叙述法弹性系数,所以,均衡价格理论教学中更好的方法是现场拍卖法,而不是课堂叙述法。不过,本研究认为目前采用的这种方法来判断弹性系数的大小,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5 优化弹性理论的应用

应该不断完善和探索弹性理论的使用方法和应用领域。第一,灵活运用。不应该拘泥于弹性概念或弹性公式,而是应领会弹性理论的精髓。虽然弹性理论表达了因变量的变动对于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但是,除了依据原本含义加以应用之外,还可以据此延展使用来寻找到影响某一因变量的多种自变量,并据此进行排序,即通过弹性系数的大小比较出不同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我们提供理论参考。第二,继续探索弹性理论的适用领域。前述分析中体现了弹性理论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该理论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而且,在工作和生活领域中的探索空间就更大了,比如销售工作,可以开发出多种弹性系数来优化销售工作,除了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供给价格弹性系数、收入弹性系数和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之外,还可以创新出“销售量的薪酬制度弹性系数”、“销售量的销售区位弹性系数”等等,以更全面的挖掘出该产品销售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而,根据各个弹性系数的大小来判断对销售量的影响程度,并据此安排合适的销售策略。第三,进一步完善弹性系数大小的评价标准。某一弹性系数创新出来之后,怎样予以有效的评价是一项需要不断优化的长期工作。第四,探索更多方法来解决弹性理论应用中的时滞效应。第五,增加弹性理论与其他理论的综合应用,提高理性决策的准确度,将弹性理论的应用效用逐步趋于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8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寻求经济理论的创新 篇6

关键词:经济增长,技术创新,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经济增长明显, 近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9%左右。但是我国大部分经济增长仍然依靠资源、环境、劳动三个要素, 这样必然会过度消耗资源, 最终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无增长。经济增长要加大技术要素的投入量, 走集约型的发展道路, 为经济增长带来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技术投入对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从理论上更好地指导我们走上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超常规发展道路, 经济增长才有持续的动力。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马克思在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中已经涉及到很多的经济增长理论, 他在历史上第一次独立建立了长期的科学经济增长理论体系和模型。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经济增长模型的两个经济假定:一是从价值形式考虑, 社会总产品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个组成部分;二是从实物形式考虑可以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相对于古典和新古典经济流派, 两部类经济增长模型更加方便在此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 更利于分析生产力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程度等。

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费尔德曼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 他在《论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理论》这一论文中建立了第一个马克思经济增长数字模型, 文中认为, 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对应资本的积累速度和利用资本效率的和。但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因为历史的局限性, 模型的两个前提假定过于苛求;社会总产品仅仅划分为两部类, 显得不够精确。

二、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国民收入增长的动力来源于资本的储蓄积累、社会劳动的专业分工以及技术的创新, 增加劳动数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必然途径。大卫·李嘉图认为收入的分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他建议把收入中的绝大部分进行再投资, 另外通过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达到生产效率的提高, 他提出了资本、劳动报酬递减的规律。哈罗德和多马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提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他们把资本、人口、技术作为经济增长的内因, 并分析这些因素与其他经济增长因素的长期相互作用和联系。由于时代所限, 这个时期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研究都局限在静态均衡假定前提下。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学派后期代表熊彼特提出了经济增长过程状态是动态的, 它的状态随着技术创新不断产生改变。技术进步带动经济高速发展, 走向繁荣,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优胜劣汰, 推动技术更加进步, 熊彼特认为经济不会因为报酬递减规律而停止不前。但是, 熊彼特技术创新理论只从定性方面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罗伯特·索洛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实证分析较为系统地研究得出在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起更加重要的决定作用, 以此开创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索洛在运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法依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了定量的实证研究, 他计算出美国1909年到1949年41年的非农企业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约只有12%, 剩下88%的余值是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 这88%就是“索洛剩余”, 这种方法得到众多研究者的大力认可, 对之后经济学家计算技术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很大影响。索洛第一次把技术进步列入为经济增长因素中的独立部分, 打破了之前研究学界资本决定理论, 引导社会重视技术创新。

丹尼森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更加深入化, 详尽化。他认为影响经济增长率主要有两个方面:资本、劳动的总投入量和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 还可以进一步细化, 总投入量劳动方面包括就业、年龄与性别构成、工作效时和教育, 资本方面包括存货、建筑与设备、住宅和国际资产, 单位投入量产出量包括资源配置改善、知识进展和规模经济。丹尼森在美国经济增长相关实证研究中得出国民收入增长率大大超过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 其余的增长率只能由技术进步来解释。但是,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要素是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 没有作为内生因素进行分析, 这是它的一个缺陷。

四、新经济增长理论

1986年罗默在论文《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中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模型在资本和劳动传统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增加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两个要素, 他认为技术创新不仅表现为创造新材料、新工艺这些技术水平而且还表现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技术熟练程度等人力资本上。罗默在模型中强调要把技术作为内生变量, 国家经济增长要以知识和创新产品为基础。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 它具有正外部性, 边际报酬是递增的。它与投资是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关系, 投资带动技术积累和进步, 技术的进步反过来又能刺激投资, 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技术创新能够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新经济增长理论另一代表卢卡斯更加深入分析提高生产者素质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 卢卡斯建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根据卢卡斯模型, 资本由物质和人力组成, 劳动由一般人力资本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组成, 人力资本增值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 部门的经济产出与人力资本增值成正相关。要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必须通过学校学习教育和在实践中学习。从现在来看, 新经济增长模型仍是目前前沿经济研究理论。

五、全文小结

从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到新经济增长理论, 每一种理论都结合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出了原因解释, 但是由于历史局限性, 每一种经济增长理论随着经济向前发展都显现出它们的缺陷, 正是因为这样, 后来的经济学家对前人的经济增长理论作出进一步的完善, 才能推动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向前发展, 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在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有助于为我国加大技术投入, 促进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贺青.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的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 .

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 篇7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综述

所谓的经济责任审计指的是审计组织在接受审计委托的基础上, 以相应的法律与制度为依据, 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中的党员干部在职期间相应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通过检查、评审与监督等工作的落实来验证财政收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并对所应履行的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 进而为确保社会经济财产的安全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奠定基础。

2.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方法, 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如下:第一, 委托性。这一审计的本质是政府接受人民的委托,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来实现对各部门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状况进行审查监管, 通过这一宏观管理来约束党员干部的经济行为, 确保其能够做到清正廉洁, 以在净化社会风气的同时, 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确保实现党全新全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二, 特殊性。这一特点主要是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内容、方法以及整个审计环节所呈现出的与其他审计不同的特点, 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来确保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与作用。第三, 指令性。这一审计方式会受到审计类别的影响, 相应审计主体会随之发生变化, 能够按照委托指令来实现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进行审计与监管。第四, 风险性。指的是在落实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 其所针对的是各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进行审计检查, 而这一审计的结构则关系到了干部的任免, 因此, 在进行经济责任评价的过程中, 相应的审计结构需要以客观、真实且公正为基础来实现对这一风险的规避。

二、当前年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开展的现状

自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施以来,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在具备法律保障的基础上, 实现了发展, 相应审计对象的级别随之提升, 且审计程序逐步确立, 这些都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推行与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 依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具体如下:第一, 在审计对象的范围上, 呈现出窄小的问题。对于党政机关以及国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而言, 其所处的级别越高, 则相应的权利也就越大, 而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也随之加大, 所以相应风险系数也就越大, 这就意味着需要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的拓展, 实现对高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但是, 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较小, 主要局限在县级以及以下领导干部上, 难以实现对高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有效审计。第二, 相应审计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基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内容复杂, 且审计工作有呈现出动态发展变化的特点, 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传统审计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需求, 相应流程模式有待规范与完善。

三、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的创新

1.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

(1) 实现制度的进一步创新

审计工作作为管理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 对我国党政机关以及国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来落实审计工作, 是政府实现宏观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也是确保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社会经济安全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保障。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方面, 从推行至今实现了不断的优化与完善, 而为了更好的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促进我国审计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就需要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方面实现进一步的创新, 将其与现代审计理论进行有机融合, 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指导。

(2) 实现审计关系人理论的进一步创新

从我国审计工作开展的现状看, 在关系上存在三种人物关系形式, 而人物彼此间存在着关联性, 这一关系可通过如下三方面进行体现:投资以及直接或间接实施设计。而从经济责任审计看, 与盈利性审计委托人相比, 不同之处在于其审计的对象是针对国家公务人员中领导干部而言的, 而并非是投资方, 基于这一特殊性, 需要实现审计关系人理论的创新, 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委托人, 以实现对该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3) 实现类型的创新

从审计分类的现状看, 从执行主体性质、审计内容等不同角度能够将审计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而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而言, 并没有相应的分类方法, 之所以会存在这一问题, 原因在于经济责任审计是从2010 年颁布实施的, 因而实践时间短。因此, 这就需要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实现相应分类方法的制定, 以完善相应工作类型, 为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的进一步发展, 并协调好其与其他类型审计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2.审计理论的创新

(1) 实现理论结构体系的创新

当前, 与国外相比我国审计理论发展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以实现与国际的接轨, 从该理论结构角度看, 因相应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因此在相应理论结构上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态, 但是, 在这一结构中, 并没有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空间的搭建, 因此, 使得二者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联系。所以, 这就需要实现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进一步创新, 为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的稳健发展与不断完善奠定基础。

(2) 实现发展目标与机制体系的创新

第一, 在发展目标上。为了进一步完善该理论体系的内容, 需要强化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程度, 以确保在创新发展目标的基础上, 确保实现对相应目标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要把握住二者之间的联系, 对审计理论的核心目标与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以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能够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奠定基础。第二, 在机制体系上。在实际运行这一工作机制体系的过程中, 因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建立, 需要实现相应机制体系的进一步创新与完善, 以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的顺利落实, 并实现对这一工作的有效监管。

(3) 理论框架与审计方法、报告的创新

第一, 在理论框架上。基于审计理论结构本身所具备的复杂性特点, 因相应的构成要素较多, 理论体系也就呈现出了复杂化的特征, 因此, 在构建整个审计理论框架结构的过程中, 需要针对经济责任审计来实现相应结构模式的创新, 在实现相应审计体系创新的基础上, 实现相应主体的创新, 以相应的结构模式来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实现有效的监管与约束, 并实现以德制权监管理论体系的搭建。第二, 在审计方法与报告上。为了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的顺利开展并起到应有的作用, 需要实现对审计模式的创新, 进而通过相应审计方法的完善, 并实现对证据资料的有效搜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规避风险奠定基础, 以全面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全新审计制度, 在实施的过程中凸显出了在监管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行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并确保社会经济安全上的作用与价值, 因其颁布实施时间尚短, 为了进一步发挥出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则需要在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特点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进行创新与完善, 以促进审计理论体系的发展。

摘要:自2010年起我国颁布并实施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这一制度的创新融合了现代审计方法, 并实现了审计理论的创新, 为促进审计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基于经济责任审计下, 在优化领导监督机制的基础上, 为支撑廉政建设并确保社会经济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同时也推进了政治民主化建设进程。本文在阐述经济责任审计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 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推行的现状, 并针对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的创新进行了研究, 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更新, 许富荣.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审计基本理论的四大创新[J].会计之友, 2012, 10:17-19.

[2]王水平, 徐立敏, 赵永刚.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01:243.

[3]高青, 唐丽茹.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 2015, 14:10-11.

[4]牛润青.试论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东方企业文化, 2015, 15:263-266.

[5]单珺.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的创新思考[J].时代金融, 2013, 18:22.

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 篇8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它具有与生俱来的特点,首先是委托性。人民群众委托其对政府官员进行监管,这是其工作的本质特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施,主要用以保证我国官员经济行为的合法,以及职责的履行两个方面,用以确保人民群众的权益不受侵犯,实现我国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的最终目的。另外,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其特殊性,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审计的具体内容、对象与其他审计的不同。其具体的实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从而以保证其效用的最大化。

二、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1.审计对象局限性。审计工作面对的应该是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领导而进行的审计工作,但是当前我国审计仅仅只面对县级和县级以下的领导干部进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审计工作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用以监督高层领导的职责履行情况,以及财政支出情况。

2.审计有待规范化。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复杂性,并且审计工作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经济责任审计程序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经济责任审计创新

1.审计分类创新。当前,审计的主要分类是根据其主体性质不同,以及审计内容进行区分审计的。但是经济责任审计由于相应的文件颁布时间较晚,并没有进行具体的分类。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具体分类方式的编制,从而完善审计工作,促使经济责任审计的不断优化,促进审计工作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审计制度创新。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不同于其他审计制度,它是对政府部门进行的责任履行程度,以及财政支出情况的监督,这种审计制度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都是我国特有的。它是保证我国党政机关廉洁奉公的保障。从出现经济责任审计以来,审计制度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改善,为了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必须进一步实现责任制度方面的创新,将理论创新与制度相结合,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良好开展。

3.审计关系人理论创新。审计工作是对我国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管理活动。是对其进行相关职责、财政支出的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当前,从审计关系人在我国审计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参与人员中间存在三种人物关系,其中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由于经济责任审计与盈利性审计相比,审计的对象不同,因此应该对审计人理论体系进行完善和创新,实现经济责任审计,更好的进行监管企事业单位领导方面的责任履行问题。

四、审计理论创新

1.审计理论程序、报告的创新。审计理论的创新还包括对于审计理论体系以及报告的创新。首先,在审计理论程序上,基于经济责任审计本身的复杂性,因此在具体的审计理论程序中,其构成因素就会比较多。鉴于这个原因,在审计理论程序的建立中,一定要利用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程序模式的创新。在实现其审计体系创新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其主体的创新,以具体的程序模式,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约束,另外,为了审计方法和报告上能够保证经济责任审计顺利实行并起到相应的作用,就必须对审计模式进行创新,然后再对其审计方法进行完善,进一步实现有效的搜集证据材料,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进而规避风险,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提升。

2.结构体系创新。目前,我国的审计理论发展与国外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想要在国际间进行交流、合作,必须实现两者之间的良好沟通,但是当前我国的理论结构体系由于与国外的重点不同,在其具体的结构呈现上面也出现了不同的状态,那么,要想经济责任审计与国际间进行交流,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相关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创新,从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稳步发展,使经济责任审计更好的进行监督工作。

3.发展目标与体系的创新。目标与体系的创新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从发展目标上来说,想要不断的进行审计理论的完善,必须切实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在相应的目标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兼顾对于目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与此同时,还要密切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断的深化加强对于审计理论的目标以及内容的研究,用以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好的进行,为促进我国社会良好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从体系上来说,由于在机制体系运行中,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因此就需要进一步对相应的体系进行完善,用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效运行,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全新审计方式,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显现出了对于机关干部工作的,以及财政方面的监督和管理的作用,这就为我国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但是由于相关的政策颁布时间比较短,具体实施在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那么当前为了进一步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管作用,就必须在确保明确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和当前发展现状的情况下,具体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和审计理论体系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从而推动审计理论体系更好的发展。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根据我国当前的现状,以审计理论作为指导的审计制度。从长期以来的实践中,可以看出经济责任审计对于我国的发展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审计理论创新进行分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更好地发展提供相关文案。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寻求经济理论的创新 篇9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杜威,理论支撑

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 (试验修订稿) 》 (2000年) 以及《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方案》 (2003年) 中新设置的一门独立的课程, 是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新的生长点, 研究性学习吸引了研究者很多的目光, 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性学习展开讨论, 其有效实施有待于实践的深入探索及相关理论的深化与完善。本文试从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寻求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支撑。

一、杜威的教育思想中蕴涵着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约翰·杜威 (John Dewey, 1859~1952) ,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 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实用主义或自然经验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的。在杜威的教学理论中, “从做中学”是他全部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 从这一观点出发, 杜威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理念;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论, 建立了系统、完整、有独创性的教学理论。这一理论针对传统学校中的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 提出了很多合理的见解。

1. 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是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一书中说:“现在课程最大的弊端是与儿童的生活不相沟通。分离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按照成人的目的设计课程, 与儿童生活的目的不相同;根据科学发展的逻辑设置各门学科和各类知识, 但儿童的生活连贯而一致, 这不符合儿童的经验;课程所展示的知识世界是抽象的、逻辑的、符号式的, 儿童的生活则是具体的、丰富的、多样的。”因此, 杜威主张改造课程, 使其真正适应于儿童的生活。1896年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具体实践了他的以儿童的社会实践为中心的课程编制论。他规定, 实验学校的课程编制要解决四个主要问题:第一, 怎样才能使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生活关系密切?第二, 怎样才能使历史、文艺、科学的教材对儿童生活本身有真正重要的价值?第三, 如何使读写算等正式学科的教学在平日获得的经验之上实施, 并同其他学科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第四, 如何适当地注意个别儿童的能力和需要?杜威的课程设计理念并不否认社会与知识的课程基点, 但更关心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儿童自身的经验、儿童自身的生活, 并从儿童出发来把握儿童与社会、儿童与知识的关系, 以儿童为中心将社会、知识统一在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

在我国, 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中可以看到, 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各自的能力, 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差异, 制订相应的课程计划, 确定最适合个性发展的学习内容和进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这也正是杜威教育思想中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2. 杜威思维训练说为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论述了探究的本质及阶段。他认为探究在本质上是一种反省思维。即“对任何一种信念或假设的知识进行的积极、持续、审慎的思考, 而支持这种信念或知识可能得出的进一步的结构, 便是这种思考的依据”。他提倡要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能力和习惯。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 他深入探讨了思维的五个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认为教学活动的要素与思维的要素是等同的。于是提出了相应的探究教学程序, 即“问题教学法”:“第一, 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景———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 在这个情景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 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 要占有知识资料, 从事必要的观察, 对付这个问题;第四, 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 要有机会通过运用来检验他的想法, 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 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为了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能力, 教学就应当创设“经验的情景”, 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机会。杜威认为, 教学不应当是学院式的, 而必须与校外和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 创设能够使儿童的经验不断生长的生活情景———“经验的情境”, 在这种情景中, 儿童与环境持续地交互作用。在这种交互作用中, 儿童发现问题,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解决问题。杜威认为, 如果儿童在教学情境中自己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 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 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先进的、多种多样的、富有创造性的, 那么, 即使教学方式一般。其效果也是好的。

研究性课程实施的过程正是这5个阶段的实际应用。也就是说, 首先,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学科领域的前沿信息, 使学生开阔研究视野, 了解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 为选题作前期准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学习能力自主选择研究课题, 课题不受学科限制, 可以是交叉学科的综合性课题。课题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课题研究小组, 经讨论共同拟订整个研究活动的计划, 确立研究方案。然后小组成员分工协作, 收集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获得有关课题的信息, 对课题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之后, 再对掌握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归纳, 提出初步的课题解决方案。而后, 针对初步的解决方案, 进一步进行考查, 探究和分析, 对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 使之更加完善。最后, 课题研究小组对实施解决方案进行验证并证明其正确性, 而后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汇报课题研究过程, 进行答辩, 大家共同探讨此次研究的成功经验, 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 为后续研究做准备。

二、杜威的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论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观点, 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 “从经验中学”。在一定程度上, 它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知识本来源自实践, 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实践锻炼。对于缺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感性经验的儿童来说, 纯粹的理论知识是神秘而抽象的。如果只采取课堂灌输的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法, 显然很难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 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 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创新知识。

杜威明确指出要消除传统课程的弊端, 满足社会的需要, 杜威认为要采用主动作业, 他认为儿童所学的内容不应该是那些逻辑的、成人化的枯燥无味的教材, 而是那些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生动有趣、能发挥儿童个性的具体活动。杜威从儿童经验发展出发对社会生活中典型的职业进行分析、归纳, 认为学校必须有广泛领域的作业类型, 主要包括家庭技艺, 如缝纫、烹饪等;手工训练及工场作业, 如木工、园艺等;模拟日常生活, 如邮局、商店等。这些活动作业既能满足儿童的兴趣, 又在社会方面极具有代表性, 从而使儿童在校内与校外的生活相关, 减少了它们之间的隔阂, 使儿童所获得的技能和知识能迁移到各种校外的情境, 也使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杜威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论深刻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即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重过程。

上一篇:法律概念分析下一篇:黄连素联合培菲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