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创新

2024-10-11

寻求创新(精选10篇)

寻求创新 篇1

今年, 连云港联通以“深化改革促发展、不断创新添活力”为主题, 积极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以客户感知为导向、以信息内容服务的品质与特征为核心, 满足客户的信息消费需求, 不断创新服务, 积极寻求突破, 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探索承包体系, 创新维系工作方式

维系工作不同于发展, 需要慢火才能熬出好粥, 而客户的期望也是动态的, 因此要加强服务竞争力, 必须要在服务上不断的创新发展, 满足甚至超越客户的期望, 不断给客户惊喜。

连云港联通深入探索, 把VIP客户承包到人, 明确客服经理目标, 自活动开展以来, 累计来话营销办理小业务1413 笔, 带来收益59214 元。仅通过网上营业厅、手机营业厅代客下单老用户合约2263 户。同时, 连云港联通通过拓展微信服务渠道, 增加服务粘性。通过微信群发、朋友分享宣传公司业务, 实现快速传播, 迅速提高用户的办理率。让用户感知联通服务贴心、暖心、真心、安心。

创新行业应用, 以项目挖掘商机

企业不仅承担着发展的责任, 同时承担着服务社会、建设社会的责任。近年来, 连云港联通为推动连云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产生积极的作用, 并连云港联通在建设“智慧连云港”上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今年, 连云港联通重点围绕“智慧城市”、“教育信息化”、“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形成组合销售, 撬动客户3/4G等优势产品全面发展。通过聚焦无线备网、3G职场监控、移动定损、移动办公、移动展业等行业应用、加快规模发展, 推广“云总机、无线视频监控、位置服务、一卡通、物联网、一信通和移动办公”7 项行业应用在医药行业、交通运输、制造业、公共服务业实现名单制大规模突破。

通过不懈努力, 连云港联通先后完成了连云港花果山智慧景区项目, 港口集团智慧物流项目、正大天晴智慧企业项目、海通集团智慧交通项目、石梁河葡萄园智慧农业项目、各大银行的智慧银行项目等。进一步提升连云港市信息化发展水平, 为连云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沃在联通”, 践行企业责任

连云港联通于2014 年4 月打造“沃在联通”志愿服务品牌, 主要针对全市贫困地区通信服务网络信号差、信息化技术传播落后等诸多问题, 以在贫困地区加大网络建设投资力度、扩大信息传播、扶贫济困、消除贫困和落后、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

“沃在联通”现有108 名注册志愿者, 成立以来, 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为主题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2014 年5 月10 日, 开展“献爱心, 传递正能量”无偿献血活动, 有70 多名志愿者报名参加, 献血量达6700 毫升;2014 年5 月31 日, 组织10 多名志愿者, 冒着炎热带着节日礼品来到市民政服务中心施工现场, 慰问一线工友;今年春节前夕, 走进凤凰社区, 挨家挨户给居民送年货, 共为5 户贫困居民送上色拉油、牛奶等慰问品。2015 年3 月份, 组织20 名志愿者参加市“学雷锋”启动仪式。2015 年12月4 日上午, 参加连云港市志愿者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启动仪式, 在现场宣传防电信诈骗, 提供免费手机软件灌装、故障维修、免费贴膜、联通老用户宽带升级、免费电脑杀毒等服务

“沃在联通”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义务服务, 大力弘扬了“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理念, 持续在社会中汇聚“微力量”和引领“正能量”, 提升联通服务品牌形象、真正做到“奉献自我、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这一年, 连云港联通通过多维度、全方面开展各类活动, 积极寻求突破, 不断创新服务举措, 给客户惊喜, 给自己挑战, 努力锻造一张优秀的企业名片, 为公司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立足土建专业,寻求改革创新 篇2

一、重现代教育的观念

运用现代教育观念,使教材易教易学、启发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和专业技术综合能力是我们编制本书的目的之一。与传统技术基础课教育中大多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基本训练轻因材施教、重理论阐述轻实际案例详析相比较,现代教育更重视素质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发扬,以及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造就。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三维形状及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依然是土建工程制图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有限课时条件下,如何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理解教学意图、掌握重要知识点,编者在教学实践中做过许多探索并将之体现在教材编写中。

(一)投影理论以体为纲的双向思维模式

如何才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投影理论并建立空间思维模式?本教材一改陈述式的传统编排,将点、线、面空间投影概念的建立直接依附在空间形体上,并逐次展开其正投影图,使学生通过一个图示系列瞬间明了空间几何元素三维空间表达与二维正投影表达的关系,并迅速建立起相关重要的正投影理论概念。这种将点、线、面的投影特性融入形体的投影之中,从“立体投影——抽象出点、线、面几何元素——立体投影”的双向思维教学过程,深化了正投影基本理论的学习,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知规律,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将构型设计理念渗透于教材

尽管在建筑设计终端,工程图最终以计算机绘制图呈现,但徒手绘图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技术及构思设计时必须具备的技能,这一点在土木及建筑类专业中尤为重要。构型设计是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性及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本书将徒手绘图训练和构型设计内容落实于具体教学环节和作业实践中,以实现培养学生快速设计构思能力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初衷。

(三)有利于学生的自学

本课程通常设置在大学一年级,受学时少及学生工程体验少的限制,部分投影理论及建筑工程图的专业内容不可能在课堂铺叙详解,到大三大四用到这部分知识时大多已忘记。鉴于此,在课堂教学中对有关专业工程图的内容没必要讲述太细,学生需要时知道何处入手自学即可。故本书在编制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便于自学。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本着尽量多以图说话的原则,对基本概念、投影规律及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绘制空间示意图,多以图形和表格形式表现、阐述和归纳对比,以帮助学生理顺从空间到平面、从平面到空间的三维空间思维过程;书中大部分例题均采用分步作图,每个作图步骤配合一幅相应的图解过程,使作图方法、步骤一目了然;强化实践性教学内容,如草图训练、建筑工程图实例导读等。

二、以提高专业素质为目的,融合人文情怀与技术理论

强调知识的条理性逻辑性但工程文化素质教育缺失是专业技术基础教材的常态,土建工程制图也不例外。而建筑作为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品,见证了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各个进程,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及科技知识。将枯燥的技术理论还原到产生它的本体上,通过了解技术理论和艺术审美在人们生活中的投射,使学生由土建工程制图课走近专业,提高学生的工程文化素质,并增加教材的可读性和学习的愉悦感,是本教材的一次大胆创新。作者在教材中穿插介绍了图形表达方面的相关历史知识,反映出作者较丰富的工程文化底蕴,对提高学生的工程文化素质大有裨益。

以轴测图章节为例。在教材中除增加徒手绘制轴测图及引入“正等测交会投影”以满足计算机的需求外,还在第一节介绍了建筑轴测图的发展历史和意义、轴测图与中国古代透视图的渊源、建筑绘画与轴测图等内容,对轴测图的历史和现实做了深入剖析。将艺术和技术绘画有机结合,让学生看到一幅以往同类教材中从来没有的图画,体现了一种人文情怀。显然,这部分关于建筑文化、建筑艺术及建筑实践的内容穿插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中,是非常宝贵使学生受益匪浅的。

另外,在建筑施工图章节中,将建筑技术和建筑实践的相关知识贯穿其中,适时介绍国内外同学科的发展和改革趋势,拓展了本学科的宽度,并给予学生更多思考、感知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教材组织与教学终端的有效衔接

(一)以建筑设计过程为线索组织教材

教材组织不是离散地安排知识点,而是围绕产品“建筑”的设计过程进行组织,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如教材中的中高层住宅实例,我们将此建筑物的整个设计、绘图过程贯穿于教材相应章节,使学生在建筑项目的设计与绘图过程中不但学习与建筑制图直接相关的绘图规范和方法,同时还学到土木建筑的相关知识。相对以往同类教材知识点割裂不利于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质量的进展,这是本教材的一个突破。

(二)建筑案例独具一格

建筑施工图是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中最重要的章节,是之前所有知识的综合运用,是通往相应主专业课程的踏脚石。在建筑案例的选取中,我们打破常规教材中图例较易但与建筑实践有些脱节的做法,直接将建筑实例整理后引入教材。书中围绕设有电梯的建筑物展开的专业施工图教学案例,在以往教材里实属首创。这一举措,缩短了技术基础课与后续相关专业课的距离,为学生较快进入专业学习打下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结构施工图紧扣专业设计

结构施工图对土木建筑工程类专业来说尤为重要,是学生阅读、绘制专业结构设计图的重要基础。但这部分教学现状堪忧,主要体现在:以往大多数教材示例虽简单易懂但重要的图示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且与后续专业课程脱节,学非所用;课时的大量压缩,使之在实际教学中成了“鸡肋”,教师上课常常一带而过;已广泛应用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设计整体表示法专业性很强,教材中缺乏详细解读,学生无法自学掌握。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做毕业设计时,专业教师要帮学生重温“土建制图”才得以进行后续专业设计,严重影响了专业教学进程。鉴于此,本教材在编写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1.在专业基础课与后续专业课之间建立有效连接。编者通过直接介入毕业设计现场,了解土建专业设计对工程制图的需求观察学生对工程制图的掌握情况,以获得第一手资料;与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联手,直接将毕业设计结构施工图中的相关内容用于本教材案例。通过编者的精心整理和逐步详细解读,使该章节内容既紧扣专业设计又易于解读,满足学生自学需求。

2.详细解读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设计整体表示法。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设计整体表示法(简称平法)是我国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的主要表示方法,也是毕业设计中结构设计的主要图示。虽然该表示法作图简单、表达清晰,但对于没有工程实际经验的大一学生来说,却不易掌握。对此,我们在本章编写中采取如下措施:(1)重视钢筋混凝土构件传统图示法在读图初期的重要作用。尽管在建筑结构施工图中平法已取代传统表示法,但与平法相配套的标准构件详图仍然是通过正投影获得的。故此,从教材案例的梁、柱等平法施工图中选取合适的单个构件如梁、板、柱等的配筋详图,加以详细解读,以期通过建筑构件的二维图建立起三维空间图示的映像,为平法的识读打下基础。(2)注重梁、柱等主要平法施工图的完整性及系统性。教材选用了后续土建专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中所需的相关图例,在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的立体感知基础上,再分步详细解读梁、柱等平法施工图,并通过习题训练举一反三,宜于自学。显然,该部分编写有效改善了土建工程制图与土木建筑工程类专业设计之间因种种原因造成的脱节。

总之,本书在遵循“实用、够用、新颖”及“有利于自学”的编写原则下,从工程图学技术发展、建筑技术发展、教学实践需要等多角度对教材的编写内容进行了改革创新,且结构得当、内容翔实、风格严谨,是一本既秉承优良的制图传统教育又不失先进的现代风格的教材。

参考文献

[1]马彩祝,黄莉,谢坚.土木工程制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段丽玮,刘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J].工程图学学报,2008,(6).

直面危机,在创新中寻求发展 篇3

1 金融危机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 业务有增不减

2008年9月, 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 并迅速地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也受到了一些冲击, 相应的智能建筑行业也处于金融危机所波及的范围之内。一方面,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用户资金不到位, 缩小了项目规模;另一方面, 很多项目被无限期的滞后了。

金融危机对于我们康普的直接影响是, 保持完成既定的销售任务会变得更加困难, 销售面临很大的压力。所以, 近一段时间我们也一直在想办法在机会减少的情况下, 如何保证销售业绩。从我们2009年1月份的销售额和2008年1月份的销售机会同期比较来看, 2009年项目机会还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这是一件让我们感觉很振奋的事情。我想这主要是依赖于康普优秀的销售团队, 因为危机的原因, 让每个员工都面临着很大压力, 大家都更加努力地工作, 希望尽快化解危机。所以, 从某种程度上讲, 金融危机也并非都是不好的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 反而还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 增加了员工的斗志。

2 坚持技术创新, 顺利度过危机

康普虽然是美国公司, 但是我们在中国的业务方面没有太大影响, 我们没有裁员, 更没有降薪。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我们2008年依然完成了95%的销售任务。应对危机我们主要是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 一方面, 适当的压缩一些成本,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我们提倡我们的员工也要尽量节约。另一方面, 是在危机中抓住机遇。我们一直坚持技术创新, 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是完全有能力顺利度过危机的。所以, 我们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 仍然加大了实验室研发的力度。2008年12月份, 我们在美国的研发中心专门成立了“数据中心研究小组”, 招聘了一些数据中心方面的专家。这些专家有的是非常懂数据中心, 有的是非常懂机械方面的设计, 这样可以保证我们的产品无论在性能、外观、实用性, 还是日后简便的维护方面都有新的创造。2009年, 数据中心方面的建设依然是我们市场拓展的一个重点。2008年, 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项目基本都是房地产方面的, 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抗风险、抗危机的能力较差。而中国的金融系统抗击风暴能力是很强的, 因此我们金融系统数据中心方面的项目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相反, 一些公司会更慎重的考虑投资回报, 同时也会考虑到布线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对未来技术的支持, 他们选择产品变得成熟, 会更加慎重地考虑到长期的投资回报率, 在布线系统上选择性能卓越的产品, 以避免短期重复投资。

3 数据中心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家也推出了史上最强的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 这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一个机遇。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建设、高科技产业会带来一些高端的项目, 布线是智能建筑中的基础架构, 是必不可少的产品。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建设做得好会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一种投资的信心。

2009年, 我们将继续关注金融、医疗、宾馆、能源、政府、教育等行业的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中高速公路、机场、火车站以及调度中心的项目也是我们非常看重的。我们之前也做了首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深圳机场、郑州机场等很多机场项目。

2009年, 我们也会加大市场宣传的配合, 重点推广“数据中心”等高端的客户解决方案。同时, 我们实验室“数据中心研究小组”的成立, 从长远来看也是个很好投资。金融危机下, 我们研发部门一直在苦练内功加强研发, 每个月都有产品更新。一种是生产出崭新的产品, 另一种是根据客户的反馈对原有产品进行优化, 近期我们就会有新的电子配线架产品问世。正因为不断的创新, 用户也对于我们越来越有信心。

4 金融危机带来布线行业的再次洗牌

有些经济学家说:“在金融危机下, 是最能看出一个公司实力的”, 真正有实力的公司, 是能在顺境中发展, 也能在逆境中壮大的。无数次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经济危机的本身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 是一个社会“优胜劣汰”的过程, 对于我们布线行业的发展来看也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将带动行业的再次洗牌, 我们认为洗牌是件好事。在以往的市场中, 有的企业销售策略就是拼价格, 低价中标, 这样将拖跨整个行业。因为, 大家都已经把价格做的非常低, 没有人去考虑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 此次金融危机将会一定程度上加速不规范企业、无信誉企业的淘汰, 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会朝越来越规范的方面发展, 原来低价中标, 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恶性循环将得到遏制。我们希望此次净化市场, 可以把布线行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去。

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求平衡 篇4

关键词:课堂高效;传承;创新;平衡

在新教材实施以来,教师对于“课堂高效”的理解是怎样的?在教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存在什么问题?怎样达到课堂高效?一线教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一筹莫展,困惑多多,现罗列如下:

一、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带来的一些困惑

1.长篇章回体小说进入了课堂,如何教与学?

中国小说欣赏这个模块给老师很大的压力,从一部长篇小说中节选出一小结来赏析,学生只读节选部分他们不清楚整部小说情节。但还是有一些教学中的困难:本书中所列的16部小说均是鸿篇巨制,这要求老师在有限的备课时间看完并熟悉这些小说,这就大大增加了老师的备课量。而且如何让学生在紧张的课余时间阅读完这些名著,这也是每个老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如,第10课《家族的学堂》节选自小说《白鹿原》,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白鹿原》所反映的生活年代,与小说的时间跨越有半个多世纪,从清末写到解放初,其间还涉及新中国成立以后更长的时间。我总的感觉是,这是一部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说,比如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生命玄学和神秘不可解的力量、人物命运的因果报应等。利用两课时让学生学习这样一部著作,让学生探讨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人物形象等,这让教师感到困惑不已。

2.怎样做到传承与创新并行,使课堂高效?

好的语文课堂离不开最基本的问题。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究情趣。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为一线教师怎样做到传承与创新并行,使课堂高效?……

二、对“课堂高效”的思考

1.做好传承:让学生做好充分、扎实的课前预习,使课堂高效

《中国小说欣赏》是全新的教材,备课资料的缺少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每个授课老师只能在一部部的小说教学中摸索着前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阅读小说呈现这样几个特点:有爱好想去读但苦于没有时间(科目繁多时间安排不来);有爱好想去读但又有畏难情绪;喜欢影视作品胜于文字作品;喜欢阅读当下畅销的校园青春小说,对经典小说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

由于学生阅读小说的现状普遍不尽如人意,笔者在教学时感到很茫然也很吃力。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互动,也要求鉴赏小说时着重突出学生的感悟。但当学生对小说原著毫不了解或一知半解时,教学互动强调感悟便成了海市蜃楼,教师在教学时也显得非常被动。

由于所选课文大多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且节选的篇幅有限,甚至可能无法照顾到该部小说的最主要内容,于是我做好传承:让学生做好充分、扎实的课前预习,使课堂高效。我对教材的处理是:让学生在上新课的前一天下午通过学习资料,在预习作业本上认真预习并总结让学生总结整部长篇小说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结构、主题思想及节选部分的人物形象。在上新课时,以小组形式或个人形式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请生谈预习收获。既让学生对长篇著作有了整体认识,又对节选部分有了更升入的分析。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节选自《三国演义》的《曹操献刀》,我的教学步骤是:

①上新课前两天的书面预习作业

借助资料整理小说《三国演义》中家喻户晓的故事或俗语。(每人至少整理五个)

②介绍小说《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时代、主题

认真阅读节选部分《曹操献刀》,并写不少于200字的故事梗概

当我教授小说《曹操献刀》时,读过小说《三国演义》的学生,在课堂交流时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家喻户晓的故事或俗语的交流更让同学们对小说《三国演义》的主人公及作者意图了解的淋漓尽致,这样有利于节选部分的学习。

做好传承使长篇小说的节选由难化易,并且使课堂高效。

2.传承与创新并行: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使课堂高效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改评判教学的优劣,重要标准之一是教学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的太多,总是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如,教授《鸿门宴》,我既做到了对传统教学传承,又做到了创新。我让学生在理解文言词语的基础上,写剧本、分角色扮演,然后在班里演出。此时,就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学生对项羽的“義”是真是假提出了完全相对立的两种意见,我便及时组织了辩论。最后,学生明确了:项羽违背“先入咸阳者王之”的誓言,本身已是“不义之举”,但他又深以此自愧,怕别人说自己“不义”,因而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铸成大错。可见项羽本身的性格也是自相矛盾的。

通过辩论,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有了具体的认识。樊哙闯军门一段,我按参考资料分析说:“这一段把樊哙粗犷、豪放、勇猛而且粗中有细的性格,活生生的表现出来了。”没想到,有一位同学听了我的分析,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应该是本文的高潮,樊哙又是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描述的语言为什么这么少?”组织全班讨论,意见很不统一,这时我用下面的例子引导同学思考:举行班级篮球比赛,假如某班有个主力队员因事来晚了,比赛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局势非常紧张。该队员到球场后会怎么说?他一定问:“怎样了?”同学回答:“很玄。”另外有同学说:“快上。”抓住时机,我接着问:“对话为什么这么短?”,同学们恍然大悟,因为在当时紧张的情况下,不可能讲很长,说很多话。同学们还总结出:紧急时刻,感情激动时刻——大喜、大怒、大悲时刻,人物使用语言简短。在这基础上,我适时总结:《鸿门宴》的作者这样写,不但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而且烘托了紧张的气氛。

这样,我在教学中,培养典型,鼓励感说爱说的同学,同学的心弦被拨动了,提问的信心和勇气倍增。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既使学生提高了语文修养,又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使课堂高效。

实践证明,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使课堂高效,是非常必要的,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求平衡,不仅要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养成动脑、动手、动口的良好习惯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从而使现代中学生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更好地适应将来更高层次的教育以及科研,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益的全方位人。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市十九中学)

寻求创新 篇5

基于此,本文拟将“学习实践社群参与”这一关键变量引入研究模型,特指员工在学习实践社群中的互动和沟通情况[6,7],关注其作为典型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在发挥跨组织的网络优势,粘着多元化、异质性的知识信息,激发员工创新行为中的影响。另外,依据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个体学习过程受到个体和环境双重因素的影响,两者相互渗透、动态交互,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共同作用于学习效果[8]。为此,本文探究学习实践社群参与(非正式学习)对员工创新行为(非正式学习效果)的作用时,进行个体和环境双向视角的考察,即选取个体层面的反馈寻求倾向和组织层面的组织支持感知两个调节变量,以期更充分、立体地考察员工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和个体创新激励、组织创新管理之间的关系特征和作用机理,为互联网时代员工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开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与管理思路。

1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1.1 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和员工创新行为

(1)学习实践社群和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学习实践社群(Community of Practice,COP),最早是由Brown等[9]对施乐公司(Xerox)的跟踪研究中发现的,它是由维修工程师自发形成的一个非正式交流群体,在早餐、打牌和休息等时间里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丰富和提升彼此的知识和技能。这一现象引起学者关注,并将“学习实践社群”界定为在兴趣、知识及工作等人际关系基础上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学习群体。在社群内,员工可以通过彼此分享个人经验,传递知识信息,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等产生积极的学习效果[10,11]。随着社交网络和学习工具的拓展,学习实践社群逐步从界于社群与组织之间的结合方式,演变为联结组织内员工以及员工与组织外部专业人士之间的跨组织的非正式学习形式(informal learning)[12,13],关联范围广泛,存在诸多“结构洞”的关键性联接,具有丰富的、非冗余的社会资本[14]。

学习实践社群参与是实践社群产生、维系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可定义为:个体成员在学习社群中的互动和沟通方式、内容与状态[15]119。早期对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的关注集中在单一组织内部层面,例如为了知识创新和专业任务的需要,员工在组织内部形成以知识分享为目的的学习圈,显现自发性、松散性和兴趣性等特征。伴随着组织的虚拟化和网络技术的兴起,出现了一些跨越部门、团队、组织边界的学习实践社群参与行动,其参与的程度和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参与程度显著不同:一些是浅层的、或者是应急性的参与;一些则是深层的、嵌入式的参与。参与形式亦趋于多元化、丰富化,既包括非正式的讨论会、读书会、兴趣小组、咨询专家团、同行或同领域专业人士的头脑风暴、跨界人员的碰面聚会、联盟企业共享的问题解决小组等,也包括视频会议、BBS、微信群、网络工作空间共享、知乎、维基百科等现代沟通工具或社交软件的使用[16]。

(2)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近年来,员工的创新行为在各类任务、职位、部门、组织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根据Scott等[17]581、Jassen[18]的观点,员工创新行为主要指员工产生和实施新奇的、有潜在价值的、与工作或职位相关的观点、方法和行为。其概念内涵既突出了过程的视角,包括创新思维的产生和实现创新思维的行为或行动,又强调了基于工作/职位的特性,即限定于工作相关的个体创新,而非泛化的工作场所之外的创新活动。

相关研究发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实践社群可能存在于部门内、部门间或跨越组织边界,而成员们也可能穿梭于若干学习实践社群,扮演不同的核心成员或边缘成员的角色,串联起多样化的网络,粘着和引入新鲜的、多元化的知识和信息。成员们凭借学习实践社群提供的信息传递或头脑风暴的“场”或平台,通过交流和沟通知识、技能、经验、诀窍等人际互动或社会化方式,进行思想碰撞、思维启迪,促使隐性知识共享、融合、内化和升华,使得基于工作或职位的创新尝试和创新行为随之涌现。正如Wan等[19]研究发现,学习实践社群互动参与对个人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包括有潜在价值的知识迁移和应用,以及创意创新的激发和尝试。

个体的学习实践社群参与主要包括参与程度和参与形式两方面,根据Teigland[20]的研究,两者都对员工创意萌生和工作绩效提升至关重要。参与程度侧重于员工在实践社群内的互动频率和互动质量,包括员工参与社群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能够影响其参与讨论的范围和深度以及与其他社群成员互动的和谐顺畅程度等,从而有效地影响信息获取、知识共享、交互启发创新的过程。参与形式主要包括现实参与和虚拟参与。前者主要发生在特定的物理空间,成员之间在固定的或随意性的场所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互动,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促进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整合重构,激活个体创新;后者主要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进行远距离的、非面对面沟通交互活动,为员工提供“弱连接”的知识网络,更有可能搜寻新颖、有潜在价值的信息,改变惯性思维,激活创造潜能,迸发新观点、新思想。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H1: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a: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b: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形式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2 反馈寻求倾向的调节作用

反馈寻求倾向(feedback-seeking),特指个体的一种信息搜寻的偏好,体现为员工在组织中积极、主动地寻找与工作、职业等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属于员工的主动性或前摄性态度和行为[21]251。依据研究主题和和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的特点,本文将反馈寻求倾向界定为员工个体在学习实践社群中主动获取信息的偏好或倾向性,并参照Ashford等[22]和Krasman[23]等的研究,划分为两个维度:直接反馈寻求和间接反馈寻求。直接反馈寻求是指个体通过“开门见山”或“直抒胸臆”等直接询问方式来获得知识、技能、信息等,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应对和解答工作中悬而未解的难题;间接反馈寻求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暗示、试探、反思等间接询问方式来获得信息和帮助,并伴随着自身对信息的持续筛选、加工和思考。Ashford等[24]认为反馈寻求是员工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的有效方式,直接或间接反馈寻求倾向体现了员工对信息寻求方式的差异化选择。Morrison[25]也指出,对于要求准确性、价值性的技术知识或技能,直接反馈寻求方式具有更好的效果;而补充性的、参考性的或人际关系方面的信息,间接反馈寻求方式更常被采用。

为此,员工的反馈寻求倾向决定了其在群体中提出问题或表达学习需求的方式,这对于社群成员如何给予反馈以及反馈哪些内容等至关重要,从而影响个体在学习实践社群中获取信息资源以及基于工作/职位的创新创造行为产生。正如Zhou[26]提出的,特定的反馈方式能够极大地影响个体创新绩效:直接反馈寻求能够使参与者获得更为精确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意识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丰富更新已有的知识,提升创新技能,提高创新的内在动机,因此能够促进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27];间接反馈寻求具有无明确的需求意识和目的性质,员工能够从学习参与中偶然获取意想不到的信息和知识,这些不同视角的信息和观点有助于个体多样化的思考,从而促进大胆的假设、猜想行为及创意迸发。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H2:反馈寻求倾向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H2a:直接反馈寻求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H2b:直接反馈寻求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形式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H2c:间接反馈寻求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H2d:间接反馈寻求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形式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1.3 组织支持感知的调节作用

组织支持感知(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最早由Eisenberger等[28]501提出,定义为“员工感知的组织重视其工作的贡献和关心其福利待遇的程度”,体现了组织对员工的关怀和尊重。本文将组织支持感知,限定为员工在参与学习实践社群以及将社群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时,感受到的组织提供的支持和辅助情况。同时,参考McMillin[29]的建议,组织支持除了包括组织对员工情感方面的支持,还应该包括物质方面的支持,如员工在完成工作时需要的信息、设备与工具等。鉴于此,本研究将组织对于员工参加学习实践社群的支持,划分为情感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两类[30]14。

组织支持感知作为员工在组织中能感受和获取的重要资源,对于员工的组织行为及行为结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组织支持能够预测员工的多种态度和行为,如员工的工作投入、组织承诺、工作绩效、组织公民行为和离职倾向等。组织提供的支持越充分,员工就能获得更多的资源来完成特定任务和目标。对于组织而言,学习实践社群虽然属于非正式群体,带有非官方、兴趣性和自发性等标签,但其构建的主要目的在于工作相关的知识信息分享,为员工提供了正式培训之外的补充性学习机会。当组织提供情感性支持,员工参与学习实践社群的行为受到鼓励、赞同和表扬,或提供工具性支持,为员工参与学习实践社群的行为提供时间、地点、设备、资金等,能够极大鼓舞员工的士气,提升参与的动力,有效迁移和应用学习实践社群的知识,激励员工发挥创造力解决新问题,促进工作创新的尝试和实施[31,32]。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H3:组织支持感知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H3a:情感性支持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H3b:情感性支持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形式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H3c:工具性支持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H3d:工具性支持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形式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旨在探究学习实践社群参与作为工作场所需求引发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依据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个体学习过程受到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向影响和交互效应。故本研究选取个体和环境层面的两个调节变量:反馈寻求倾向和组织支持感知。本文的研究框架见图1。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与程序

考虑行业和企业间的差异性及信息的覆盖面,本研究采用借助研究者人际网络和委托第三方(问卷星服务)两种方式收集数据。问卷主要以链接、邮箱、微信等方式获得,发放时间在2015年3—5月间,共发放问卷569份,回收有效问卷506份,有效回收率为88.9%。员工样本特征情况如下:男性占44.1%,女性占55.9%;年龄在21~30岁占52.4%,31~40岁占39.3%,41~50岁占7.5%,51岁以上占0.8%;教育程度而言,大专及以下占11.3%,本科占72.9%,硕士占12.6%,博士占1.2%;岗位/职务而言,基层工作人员占62%,基层管理者占22.5%,中层管理者占11.3%,高层管理者占4.2%;企业属性而言,国企占35.8%,民企占44.7%,外企占9.9%,合资企业占9.7%。

2.2 变量测量

变量测量的问卷均采用或借鉴国外开发的成熟量表。考虑语言习惯及表达的差异,邀请两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生和一位英语专业博士生将量表进行中英文互译,并由作者进行对比和修订,从而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为避免答案的居中倾向,所有潜在变量都采用Likert6点计分法,1~6表示从“完全不符合实际”到“完全符合实际”。

(1)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的测量。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的本质指个体与社群成员的沟通或互动情况。主要参考Ruekert等[33]以及路琳等[15]120的量表,根据学习实践社群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其中,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的子维度参与程度和参与形式各有两个题项,共4个题项。

(2)反馈寻求倾向的测量。反馈寻求倾向是指个体主动去获取信息的偏好。借鉴Ashford等[21]编制的反馈寻求量表,包括直接反馈寻求和间接反馈寻求2个维度,直接反馈寻求包含2个题项,间接反馈寻求包含4个题项,共6个题项。

(3)组织支持感知的测量。该变量的测量参考了Eisenberger等[28]502、陈志霞[30]开发的量表,包括情感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两个维度,前者包括7个题项,后者包括3个题项,共10个题项。

(4)员工创新行为的测量。该变量的测量采用Scott等[17]607开发的量表,共6个题项,主要测试员工是否存在创新思维的产生,及执行和实施创新思维的行为。

(5)控制变量。根据学习实践社群特点以及不同类型员工/组织对于学习实践社群互动参与情况的差异性,本文将员工的性别、年龄、学历、岗位/职务、企业属性作为控制变量。

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3.1 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大多采用克隆巴赫α系数(Cronbach'sα),主要用以估计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程度。根据吴明隆[34]的建议,Cronbach'sα系数大于0.7表示量表的信度达到可接受水平。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对各量表进行信度检验,结果显示各量表的Cronbach'sα值均超过0.7(见表1),表明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水平。

3.2 效度分析

(1)聚敛效度检验。运用MPLUS7.0统计软件的结构方程技术对各构念的测量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根据Hu和Bentler[35]的建议,选取以下指标作为模型整体拟合度的衡量标准χ2/df(<5)、RMSEA(<0.08)、TLI(>0.09)、CFI(>0.09)、SRMR(<0.08)。结果表明,各测量量表的拟合指标基本上均在可接受范围内,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大于0.5,t值均达显著性水平,AVE均大于0.5,CR均大于0.5(见表2),表明4个测量量表均具有较好的聚敛性。

(2)区分效度检验。采用竞争模型比较法检验变量的区分效度。其中,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划分为参与程度和参与形式两个维度,反馈寻求倾向划分为直接反馈寻求和间接反馈寻求两个维度,组织支持感知划分为情感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两个维度,员工创新行为是单维度构念。因此,基准模型由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形式、直接反馈寻求、间接反馈寻求、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员工创新行为的七因子构成,分别与其他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准模型(七因子模型)拟合最为理想,主要构念均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见表3)。

注:LCE表示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LCT表示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形式,DFS表示直接寻求反馈,IFS表示间接寻求反馈,EOS表示情感性支持,IOS表示工具性支持,IB表示员工创新行为

3.3 同源方差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对数据采集的同源方差程度进行了检验。将问卷的全部条目做探索性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未旋转,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其中,第一主成分解释了48.4%的变异量,未超过建议值50%,可排除所测变量的同源方差现象对结论的影响。同时,采用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自变量与中介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效应,结果显示这些相关变量的VIF值介于0.008~6.874,小于临界值10,表明多重共线性效应不严重。

3.4 变量相关性分析

相关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的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的两个维度参与程度和参与形式显著正向相关,反馈寻求倾向的两个维度直接反馈寻求和间接反馈寻求显著正向相关,组织支持感知的两个维度情感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显著正向相关。另外,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反馈寻求倾向、组织支持感知以及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均两两正向相关。

注:***表示在0.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3.5 假设检验

本研究借助MPLUS7.0软件的路径分析来验证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参与程度、参与形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主效应;选取潜调节结构方程模型方法(LMS),凭借MPLUS7.0软件验证反馈寻求倾向(直接反馈寻求、间接反馈寻求)与组织支持感知(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的调节效应。

(1)主效应检验。由表5可知: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r=0.340,p<0.001),H1a得到支持;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形式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r=0.254,p<0.001),H1b得到支持。

注:***表示在0.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2)调节效应检验。依据Klein等[36]的潜调节结构方程模型(LMS)方法,如果交互效应系数显著则可证明调节效应的存在,检验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直接反馈寻求显著增强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关系(r=0.083,p<0.05),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形式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关系(r=0.142,p<0.001),H2a、H2b得到支持;间接反馈寻求显著增强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关系(r=0.101,p<0.05),H2c得到支持;间接反馈寻求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形式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r=0.129,p>0.05),H2d没有得到支持;情感性支持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与员工创新行为(r=0.017,p>0.05),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形式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关系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r=0.020,p>0.05),H3a、H3b没有得到支持;工具性支持显著增强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关系(r=0.210,p<0.001),H3c得到支持;工具性支持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形式与员工创新行为正向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r=0.195,p>0.05),H3d没有得到支持。(见图2—图5)

注:1)LCE代表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LCT代表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形式,DFS代表直接寻求反馈,IFS代表间接寻求反馈,EOS代表情感性支持,IOS代表工具性支持,IB代表员工创新行为;2)*代表p<0.05,**代表p<0.01,***代表p<0.001

4 结果讨论与研究启示

4.1 结果讨论

(1)实证研究发现,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包括参与程度、参与形式)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这表明,在我国企业中,学习实践社群已逐渐成为一种信息交流和互动学习的非正式平台,粘着对某一特定领域或专业知识技能感兴趣的人员,通过多种形态的参与,分享与工作密切相关的颇具新颖性、异质性和多元化的想法、经验、诀窍等。而且,员工对于学习实践社群的参与频率越高,参与质量越好,参与方式越多元化,互补整合性越强,其越能使员工充分获得实践社群互动的益处,可有效促进个体知识或信息的迁移、积累和重构过程,激活个体的创新行为。

(2)反馈寻求倾向的不同维度的调节作用具有差异性。反馈寻求倾向的两个维度存在差异化的调节作用:直接反馈寻求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与员工创新行为以及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形式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均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间接反馈寻求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形式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原因可能如下:间接反馈寻求行为强调信息寻求过程中的试探、观察、搜索、反思、顿悟等,并不适合于所有学习实践社群参与活动,尤其是虚拟实践社群活动缺乏面对面、观察、体验等先决条件,因此不适合个体成员汲取有价值、稀缺性的专业知识,激发创新。

(3)组织支持感知的不同维度的调节作用迥异。工具性支持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形式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而情感性支持对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和参与形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均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原因可能如下:参加学习实践社群进行非正式学习的员工,大都是专业技术人员,对于这类员工而言,组织期待的个体创新行为,是角色内行为,属于工作绩效的范畴,却因为存在创新风险、成本等比工作绩效的其他维度如任务绩效、关系绩效等,更难于激发和驱动[37]。为此,组织对于员工参与学习实践社群的支持和辅助至关重要,尤其是工具性支持或“硬”支持,增加可利用的工作资源,减少非正式学习成本,促进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的效果迁移,鼓励工作创新行为的产生。

4.2 研究贡献与启示

4.2.1 理论贡献

(1)探索学习实践社群与个体创新两个领域的整合性研究。近些年来,学习实践社群和个体创新问题均被普遍关注,但学术界多将这两个问题进行隔离性研究:学习实践社群研究,或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探讨知识获取、组织学习等,或从社会学的角度研讨非正式群体特征和人际关系、信任等问题,而个体创新则多聚焦于员工“微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激励机理的探究。本研究认为两者存在强烈的内在关联性,可以进行整合性研究,可将学习实践社群参与作为员工创新行为的激发因素,员工创新行为则可视为实践社群互动的应用效果,从而为相关领域拓展新的研究思路。

(2)识别出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受到个体层面(个体因素)和组织层面(环境因素)的双重调节。本研究发现,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既受到个体层面的反馈寻求倾向的影响,也受到组织层面的组织支持感知的影响。这一发现有助于全面地、综合地对内在作用机理加以解读: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对于员工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权变的,是个体特质和环境氛围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支持了Bandura等学者的观点。

4.2.2 管理启示

(1)企业应该营造良好的信息交流氛围,鼓励员工积极实施直接反馈寻求行为。相较于间接反馈寻求行为而言,直接反馈寻求更能够满足员工对差异化信息的需求,获取丰富的、多样性的资源和信息,有效地弥补自身知识的缺陷和不足。基于此,企业应该提倡学习实践社群成员之间进行直接透明的沟通和交流,避免当面批评和驳斥,减少员工害怕影响自身印象的顾虑,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畅所欲言、直抒胸臆,刺激新颖观点与工作方法的萌生,进而涌现基于工作或任务的创新行为。

(2)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支持员工参与学习实践社群活动。虽然学习实践社群的创建和维续,相对而言成本低廉,不必投入过多的资金和精力,但如有效发挥其在员工能力开发和创新行为激励中的作用,仍需要组织有意识地、适时地给予帮助和支持,包括资金、时间、地点、信息等硬件资源或工具性资源的提供,积极倡导员工参加多个学习实践社群,形成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非正式网络,拓宽知识来源,促进异质性知识、新鲜信息搜索效果最大化,从而驱动员工的创新活动。

4.3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寻求创新 篇6

徐迅:2008年发生的各种突发和应急事件,确实给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压力,但最终同济大学2008届毕业生实现了平稳、愉快离校,并确保了较高的就业质量。在新学期,展望新学年的学生就业工作和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们积极开拓思路,寻求突破和创新,一如既往地“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各项学生就业工作,深化我校职业发展教育体系的建设,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愉快离校。

具体来说,在这个学期,在做好常规工作、职业发展教育、继续开展特色项目的同时,同济大学学生就业工作有一些新的设想与举措:

一是加大就业工作信息化力度。“同济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作为学生就业工作的专门网站,自2004年投入使用以来,日益成为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和主要渠道,更有数据表明,不少学生的签约单位信息直接来源于学校的就业信息网。为了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不断提高和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更好地运用网络科技的进步技术,我们在2008年上半年决定对目前的网站进行升级改版。经过前期调研以及与专业公司沟通,在上学期,“同济大学就业信息网”改版计划方案已基本完成,这个学期我们主要进行新老系统的对接、转换和测试。改版后的系统界面更美观、板块更清晰、互动功能更强大,用人单位和学生能便捷的使用网络无线服务。

2008年8月,同济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电子显示屏启用,我们运用这一学生课余生活经常接触的媒介,滚动发布就业信息、转播知名企业宣讲会,以及进行不同校区间的就业讲座、宣讲会视频转播,从而扩大就业信息的发布渠道和受益面。

二是细分就业市场拓展空间。根据近年来的学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同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平稳,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比较理想。但是,也有一些学院(系、所)的某些专业就业情况始终不理想或有陷于困境的趋势。2009届毕业生就业更是面临宏观经济形势的压力。2008年5月,发展改革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张东生在作客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曾谈到:“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可能对就业工作带来影响。一是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当前国际经济次货危机尚未见底,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中国经济会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中国就业市场;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也会涉及部分行业、企业的职工安置。三是受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国际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会对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大学生就业作为整个就业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为此,我们保持着高度的紧迫感,在学生就业市场建设上寻求新的思路,以期为毕业生提供更充分的有效信息。

我们的思路是对就业市场进行细分拓展,一是维护好对口传统优势专业的用人单位,为长期合作的优质单位提供专门化的重点服务;二是,针对就业弱势专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学生就业工作的范畴内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有针对性地联系对口单位开拓面向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三是,在地域结构上,由沿海、华东地区向内陆、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劳动业基地延伸,通过实地调研、上门拜访建立合作关系。

三是推出就业工作人员赴企业挂职锻炼项目。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加深对社会用人需求以及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了解,提高就业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职业发展教育的指导性,2008年6月,我们启动了“同济大学学生就业工作人员赴企业或人才服务机构挂职锻炼”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响应我校“‘985’二期职业发展教育项目”中设置的“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锻炼”的要求,每年开展1-2期,每期派出2-5名人员赴企业或人才服务机构挂职。目前,已有学生就业工作人员赴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等企业挂职,起到了了解企业招聘需求、增进校企联系的积极作用。新学期,我们将继续推进这一工作,与更多企业建立广泛联系。

近两年来,我们不但走访了上海地区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还分赴北京、山东、浙江等地,走访调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的学生就业工作。同时,我们还接待了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兄弟高校的来访。通过主动走访和接待来访,我们学习了兄弟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宝贵经验和先进做法,增进了同行间的联系和友情,受益良多。我们真诚希望与期待能够和更多同仁进行交流与沟通,共同把学校就业工作做好。

记者:学校的就业工作对于大学生就业起到了促进和保障的作用,但是,大学生要想顺利就业、满意就业,最根本的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就业力。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您对他们有何建议或者说忠告?

徐迅:我这里谈三点建议。

一是,尽早树立生涯规划意识,确立奋斗目标。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早在毕业前半年、甚至一年即开始了就业准备,这说明毕业生普遍感到一定的就业压力,同时,就业意识有所增强。但需要提醒广大学生的是,就业准备是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组成环节,是阶段性的,但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则是长期的,是要在学习阶段的早期就开始有意识地作准备的。尽早树立生涯规划意识,有助于促进个人生涯规划的制定,确立努力的方向,为个人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充分的动力。在这方面,同济大学建立了包括新生入学教育、专门课程、专题讲座、职业咨询在内的全程化、层次化职业发展教育体系,为生涯规划意识的普及,以及大学生探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专业服务和资源,希望大一新生能充分利用。

二是,加强实践锻炼,提高知识运用和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的经验表明,实践、实习经历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相当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不少经历过求职的大学生也会反映“实践能力”在求职中起到重要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有效途径,在实践、实习过程中,他们得以提前体验职业角色,不仅积累工作经验,还可以积累社会阅历、锻炼人际沟通能力,为职业发展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此外,不少学生通过实践、实习,展示了自身的良好形象,直接获得了就业的岗位。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千万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基础上,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企业实习等有益的活动中。

寻求模式的突破 篇7

一、寻求信用等级较高的物流公司:

评价标准可从物流企业信用等级 (银行或联合采购会评定等级等社会认可的等级) 、非轻资产型物流公司、有全国性运营网络、经营时间较长、市场口啤较好的物流公司中去选择, 否则风险太大。

二、向代收货款物流公司支付较高

的代收货款费用, 由其在提货时预付货款或以交押金模式, 在货物送达时代收货款, 但此模式销售方的盈利空间下降。

三、新渠道下的支付宝模式, 收货方

将货款汇至一公共平台, 收货方确定收货后再由公共平台支付予销售方, 就是目前常见的网上购物模式。

四、前面二种解决方案还可用另外

一种方法去评估物流的资信, 评估物流公司下游供应商的结款能力, 是否是及时、守信的, 如其开放代收货款是为了解决现金流的, 宁可不用。

其实本案例中最核心的部分不是如何解决代收货款的问题, 全国批发的商业模式才是本案例的关键问题。

在过渡中寻求突破 篇8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 我国传统的增长方式难以持续, “创新驱动”势在必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今年两会上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许多代表认为应当充分发挥低碳经济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控制闸”和“调节器”的作用。企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执行者, 只有承担起社会责任, 将气候变化问题纳入运营管理的决策之中, 在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同时, 降低由此带来的环境、法规、市场等风险, 并且提高企业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 最终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在全球“世界工厂”的地位奠定是以初级加工制造业为基础的。随着以资源换资本技术战略的转移, 需要正确认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在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下提升产业竞争力, 深化出口。欧美发达国家需求的恢复将是一个长期低速恢复的格局, 出口企业在提升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尽快从低附加值的生产向产业链的上游升级的同时, 还需要通过开拓发展新兴市场来寻求突破。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内需消费被寄予厚望, 而“自主性内需增长”才具有源动力。动力来自从主动工业化向主动城市化过渡, 需要农民工成长为真正的产业工人, 融入现代城市生活;需要劳动者报酬在国民经济中比例的提高。企业能顺应发展趋势, 以人为本, 关注员工的幸福与尊严, 就能留住优秀人才、留住熟练工人, 拥有企业的美好未来。

航运金融:在创新中寻求突破 篇9

上海“两个中心”建设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一个非常重要桥梁就是航运金融。6月25日在上海浦东举行的“2010陆家嘴论坛”上,航运金融成为一个焦点话题。从与会专家的言谈和近期上海方面对此的探索中,不难看出上海对航运金融的渴望、探索和无奈。

“金融+航运”仍然是弱项

交通银行副行长钱文挥在论坛上的总结很有“穿透力”:中国是金融大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是航运大国,这一点同样无可争议。但是中国是否是金融强国尚值得讨论,中国不是航运强国是肯定的。两者相加的结论是,中国不是航运金融大国和强国。

上海凭借优越的港口条件和较为完备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具有发展航运金融的独特优势,除了具有金融、物流等优越条件外,还具备贸易支撑和工业基础等。

从条件来讲,上海发展航运金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上海汇集了全国40%的国际货运企业和全球前20强的企业,这为发展航运金融奠定经济基础。同时,上海的造船工业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和龙头地位,不仅形成了完整的制造体系,也培养了大量技术、管理和技能方面的人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谭作均表示,上海与其他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相比,更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为航运业和金融业提供硬件支撑。

在硬件基础相对发达的情况下推进航运金融业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关键。上海发展航运金融需在专业法律和政策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做新的试点和实验,为发展航运金融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以新加坡为例,从资源配置到加工配置,航运中心已经从传统提供货物运输为中心延伸为航运服务中心。发达的结算体系、海上保险和衍生服务对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至关重要。可以说现在的资源配置能力和结算能力比货物吞吐量更为关键。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明确后,航运保险、船舶融资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延礼介绍,保监会已与上海市政府签署了大力发展保险业,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合作备忘录。积极探索保险业服务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举措,推动中国人保和中国太保成立了航运保险事业部,加快航运保险业务的发展。

交通银行董事长胡怀邦说:“交通银行大力发展航运金融,取得了首单突破,我们为一些港口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近期,我们的租赁业务也专门为国内外的优质企业提供有竞争力的融资服务。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航运金融,充分利用综合经营、国际经营和离岸平台满足需求。”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航运业、造船业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比如,我国造船接单量位居全球第二,我国的船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的银行业、保险业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航运金融业的现状却与我国航运大国的地位不相称,航运金融的发展瓶颈何在?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於世成说:“这个瓶颈就在于国际航运金融这套游戏规则,都是英美法系下的结果,制定权、解释权等方面,我们都没有发言权。”

突破之路在何方

为稳步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银行业、保险业都在航运金融业务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加强与金融机构、航运相关企业的沟通,鼓励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大胆尝试,推动航运金融服务升级和航运金融创新发展。在市金融办的指导下,各金融机构纷纷行动起来,加大在机构设置、人才投入、产品研发、资金扶持等各方面的力度,航运金融领域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多家银行面向市场推出全方位的航运行业金融服务概念。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浦东发展银行纷纷成立了航运金融部或航运金融服务中心,以此加强对航运行业的政策研究、业务规划、产品研发及客户营销,并向航运相关企业提供账户管理、结算服务、资金理财、融资授信、电子银行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

中国建设银行,光大银行总行也来沪就成立专业航运金融部门开展了相关调研。汇丰、渣打等外资金融机构也加强了在沪航运金融团队的力量。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深入市场调研,并根据市场需求开展产品创新。各商业银行已推出或酝酿推出的航运金融专业化产品或服务方案包括:出口买方信贷、内保外贷、租约融资、境外船东融资、针对境外航运龙头企业以现金管理带动账户资金集聚的金融服务、与航交所合作研究船舶交易服务方案和指数衍生品交易金融配套方案,以及推出针对货代公司需求的融资方案等。

此外,各银行加大了对航运、造船业的信贷投入。各商业银行加大了对港口基础设施、航运企业的信贷投放。

作为航运金融重头戏的航运保险也逐渐在上海发芽,如码头责任保险、海事担保和固定费率船舶保赔保险等业务,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专业的风险管理和解决方案。2009年上海市保险市场货物运输保险业务收入9亿元,占全国货运保险业务收入的14.7%;船舶保险业务收入7.76亿元,占全国船舶保险业务收入的18.57%。

关干航运保险业务免营业税优惠政策敛应显现。根据申报统计,享受该政策的企业有32户,2009年5月至12月减免营业税1900万元,为促进各家公司加速开拓航运保险市场提供了强劲动力。

但航运金融的突破之路到底在哪里?航运金融涉及多个行业,比如,造船业发展离不开航运业发展,也离不开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航运是造船的下游企业,只有航运取得蓬勃发展,造船业才有发展基础。造船业典型的技术密集,一艘船舶几千万、上亿美元,必然通过融资的渠道解决船舶建造中的资金需求和后续的营业需求。同时,信息、咨询、保险、融资各个环节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比如,伦敦既是航运信息中心,又是航运保险中心,还是航运经纪中心。

正如人保财险公司的资深专家王海明所说,航运、金融、保险还有贸易是四位一体的,这四位一体的发展应该是全局观的,但是目前我们基本上都是单独发展的,航运发展航运的,保险发展保险的,贸易发展贸易的,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现状。因此怎么形成一个集约型的结构或是机制来共同发展,是当前航运金融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SPV迈出的一小步

6月27日,6家单船、单机SPV(即特殊项目公司)在上海综合保税区正式获得营业执照。SPV是国际通行的船舶等大型设备融资租赁模式,被看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相互促进的突破性创新,而单船SPV的设立更是填补了我国船舶融资的空白。SPV又称特

殊项目公司,通过设立SPV进行船舶、飞机的融资租赁是国际惯例。融资租赁公司就一架飞机或一艘轮船注册一家独立的SPV项目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每一个项目公司对应一笔租赁合同,实行单独管理、单独核算,从而实现有效隔离风险。

航运企业从SPV享受到的好处,主要集中于融资成本。工银租赁一位负责人表示,航运企业往往负债率高,很难获得抵押担保贷款。而一艘船舶价格动辄上亿元,企业出于对现金流的担心,也不愿意直接购买。通过融资租赁以租代买,原本只能买一艘船的资金,可以租用更多船舶。目前,SPV大都设立在巴哈马群岛、新加坡等“避税天堂”。中远等国内航运企业通过这些SPV租用船舶,还可以省掉一大笔赋税成本。再以飞机为例,通过上海综合保税区的SPV租赁比进口,税收减少18%。

随着大量拥有船舶所有权的SPV在上海安家,对船舶的交易、处置、法律等业务和人才需求量将急剧上升。而SPV对船舶所适用航运保险的绝对主导权,也将对上海航运保险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一位从事此行业的专业人士表示,实际来说,航运中心的形成无外乎三个因素:资金、市场和人才。

就此而言,SPV的大量聚集,意味着与船舶所有权相关的资金、交易的汇聚。而频繁的交易过程便是市场形成的过程。而频繁的交易所产生的机会,又会使大量人才聚集。虽然该专业人士此言未免夸人了SPV的功能,但道理并非差之千里。上海发展SPV也不失为一条做大航运金融的探索之路。

一些发达国家对飞机船舶租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如爱尔兰是世界最大的飞机租赁中心,飞机租赁企业享受12.5%的所得税率,单机公司股权交易所得免征所得税,并允许采取直线折旧法在5-8年内基本计提完折旧;美国规定出租人在购置设备时,享受相当于设备购置成本10%的优惠,从应税收入中抵扣投资支出;后起的航运中心,如新加坡、韩国、香港,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与之相比,我国开展飞机船舶租赁还存在众多税制障碍。比如,经营性租赁营业税税负过重问题。飞机租赁市场中超过一半是经营性租赁,与融资性租赁针对扣除成本后净收入征收营业税不同,经营性租赁营业税的税基是全部租金收入,这就使得在现行营业税制下,开展飞机船舶经营性租赁不具备经济上的可行性。比如,出口退税问题。由于国内造船企业承接国外订单享受出口退税,因此国内造船厂倾向于将船出售给海外企业,一般不愿卖给国内租赁公司,这就意味着租赁公司可能买不到国内生产的大型远洋船舶。

比如,进口税负问题。为保护国内造船工业,租赁公司从国外进口船舶面临较高的关税和增值税。以4000TEU集装箱船为例,在国内登记比在方便旗国多缴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1762万美元,多缴营业税费3121万元。这阻断了境内租赁公司从境外购买船舶进行船舶租赁的可能性。另外,按现行政策,国内航空公司从境外购买飞机,只需缴纳1%的进口关税和4%的进口环节增值税,而国内租赁公司从境外购买飞机租给国内航空公司,需缴纳6%的进口关税和17%的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差别太大,制约了国内租赁业的发展。

再比如,船舶登记运营税负问题。租赁公司的资金大部分通过负债筹集而来,购入的船舶要抵押给相关金融机构,这就要求租赁公司买来的船必须在境内登记。目前境内登记的船舶相关税负是境外的5至10倍,而且境内登记时间长达几个月,而境外仅几个工作日,登记期间租赁公司损失也很大。

寻求股权结构平衡 篇10

大股东间的股权相互制衡,使公司控制权的获得在形式上由股权份额大小决定,实质上是股东利益一致化的结果

又到每年研究物流上市公司中报的时候了,透过纷扰的数据表象,直接对上市公司治理发生作用当属股权结构。合理的股权结构与股权的相对制衡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物流上市公司治理实践中, 由于股权的集中度高,出于对自身权益的保护和利益的追求,大股东更倾向于在公司治理中扮演主要角色, 有着很强的直接控制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动机和能力。如果缺乏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去制约大股东在公司治理活动中的滥权,则物流上市公司资产质量难以保证。

因此需要平衡股权结构,避免因股权失衡而对公司经营造成损失。其中,将小股东作为一个整体委托人,寻求合理、有效、利益相容的代表者,建立一种股东间的股权全权委托投票机制是一种可行思路。该机制中大股东有获取公司控制权的动机,公司控制权的获得是由拥有的股权大小决定的。因此,大股东会积极主动争取成为中小股东的股权全权代表人。单个中小股东不拥有相应的直接参与公司治理活动的治理资源,与大股东间在信息的获取和甄别上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监督成本的不可分摊性和监督收益按股份均摊的特点下有获得“搭便车”收益的动机。大股东只有承诺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使公司控制权的获得建立在使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中小股东才会愿意将其表决权委托于利益相容的大股东, 大股东才能整合中小股东的表决权以增大自己的表决权,实现大股东在股东大会上的主导地位,进而控制或影响董事和经理人选, 以实现其理性预期。这样,在大股东之间就形成一种争取代表,行使中小股东权益的竞争约束机制,这就自然形成了大股东间的股权相互制衡, 使公司控制权的获得在形式上由股权份额大小决定,实质上是股东利益一致化的结果。

上一篇:博物馆与幸福下一篇:中国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