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教学反思的切入点

2024-10-03

寻求教学反思的切入点(共4篇)

寻求教学反思的切入点 篇1

有学者言:“长期工具化和模式化的培养使得我国教师缺乏个性, 更缺乏专业自主性的意识……在这种匠人化、技术化和工具化的教师观的影响下, 教师的个性发展和专业发展长期受到压制。在这种培养机制的综合影响下, 教师们往往都会根据自身的教学习惯和教学经验给自己总结出一套所谓的课堂教学模式。好的教学模式当然需要广而教之, 但千万不能把某种比较实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当成教学的灵丹妙药。以下案例应该让我们有所警醒。

●案例一:牵强引入不如“开门见山”

2009年6月, 笔者去苏州听了《制作课程表》一课。授课教师的课堂引入部分激起了我的思维火花。

引入是这样设计的:出示授课教师的儿子9月1日开学时手抄的课程表和在Word里制作的电子课程表, 让学生来观察两者的区别, 引出要学习的内容—制作电子课程表。

初看, 从现实生活引导到课堂实际, 从纸质课程表引到电子课程表, 似乎是个不错的引入, 但仔细一分析, 却发现这个“引入”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情境导入也需要有时效性

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笔者听课的时间是6月份, 是学生快要进行期末考的时候, 而授课教师的手抄课程表却是9月开学时的新课表, 还未放暑假就已经新开学, 不知道这样的超前意识是否能让学生有制作课程表的兴趣, 更不用说学生从何处得到学习的动力。

2.情境导入中的元素有可比性吗

用纸质课程表和电子课表比较, 无非是设个套让学生说出电子课表多么多么的方便。可是真的如此吗?纸质课程表至今存在是因为它方便, 没有技术含量, 抄好了直接贴在铅笔盒里, 随时都能查, 而电子课程表只针对那些每天对着电脑工作的教师才有意义。如果说电子课程表美观、整洁, 那倒还有点说得过去, 但如果要让学生来操作, 我想100%的学生和家长会把它打印出来仍旧贴在铅笔盒里, 电子的一变样还是纸质的。

课程表纸质也好电子也好, 它就是课程表, 无非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种原始些, 一种时髦些, 存在即合理, 何必为了抬高电子而去否定纸质呢?

3.情境导入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吗

仔细观察也没有发现这个“导入”给学生带来多大的探究动力, 反而感觉学生有些迷茫, 他们不知道要给出怎样的答案才能让教师满意。情境引入必须要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 否则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兴趣, 学习也变得索然无味了, 看来这个“情境”的导入有些低效。

4.情境导入与其他教学环节有关联吗

情境导入必须是为教学重难点服务的, 它不可能与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脱离, 它们是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的。如果仅仅把情境导入看成一个单纯的部分来设计, 那么这样的情境是呆板的、孤立的, 是没有生命力的, 就应该完全将这个包袱扔掉。

探究性教学一直以来就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模式, 正因为它的灵活多样性, 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风, 因此情境式教学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实践也证明课堂教学要形成解决问题的动力, 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引入教学往往会收效较高。可是正因为探究性教学多了, 被大家模式化了, 才出现了开课必有情境导入的误区。

好的情境导入是成功教学的一半, 但成功教学未必就一定需要情境导入。

我想我上这堂课的话, 引入只有一句话:“大家都会在纸上抄课程表, 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 老师和大家一起研究如何在电脑里制作课程表, 好不好?”相信这样开门见山式的引入比强行安置一个牵强的引入要好得多。

●案例二:课堂总结=“鸡肋”?

2009年11月, 笔者在太仓市评优课上听了三堂课, 内容都是Word的综合运用, 略去上课前的39分钟, 我们来关注一下他们最后一分钟的默契:“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谁来说说?”然后是学生近乎一致的回答, 而教师则以一两字的感叹词作为评价, 似乎是为总结而总结, 经过总结的课似乎就是一堂完满的课了。这样的总结我们应该都听到过。那么我们就需要思考:

1.反思一:课堂总结只限于知识点吗

笔者调查过多位教师, 年轻教师一般仅仅把总结看成是课堂知识点的梳理, 其实课堂总结在梳理知识的同时, 还可以更精彩。

(1) 利用总结激励学生

学生一堂课上学的不仅仅是知识, 他们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的学习能力需要通过教师的不断激励来得到提高。有位名人说过:学生之所以相信自己有能力, 是因为你告诉他有能力。在三年级的学生打字基础课程中, 5班是速度最快的, 6班与之相比差一些, 因此在下学期的教学中, 在6班的课堂总结中我经常有意无意地提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让他们感觉已经成为进步最快的班级, 结果在期末的打字考查中, 6班的英打平均速度达到了100字符/分钟, 超出了5班的91字符/分钟。教师的言论、行为对学生是有感染力的, 教师有什么样的鼓励, 学生就有什么样的行动。

(2) 利用总结走近学生

综合学科教师经常记不住学生的名字, 当然与学生的交流就少了, 而信息是沟通的源头, 你对学生了解得越多, 学生越信任你, 就会越喜欢你的课, 也越有利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作为教师, 要挖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 并将其放大, 呵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倾听他们的心声, 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内外的朋友。

(3) 利用总结提出问题

原本意义上的总结只是知识层面教师传授知识的梳理, 没有学生层面的思考, 因此在总结时应该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已掌握知识的结构点上再引发出新的问题, 成为下一堂课学生的学习点。

总结的意义在于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 或者是深化知识点或规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自信, 或者是设下伏笔、活跃思维, 为后续教学服务, 要让学生有“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感慨。

2.反思二:课堂一定要总结吗

课上多了, 听多了, 就有了这样的疑惑。看着一堂课结束了, 时间再紧教师也要挤出一两分钟来总结课堂, 甚至一堂任务未完成的课也不会去忽略最后的总结, 似乎总结成了课堂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算一个误区吗?总结需要有总结的意义, 如果说总结仅仅是为了总结自身而存在, 那么这样的总结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有时候, 我们可以间歇性地遗忘它, 缺少了总结的课或许会更精彩。

●案例三:“粗”线条, “细”思量

2010年5月, 笔者参加校内希望杯评优课, 教学设计思考再三, 充实了再充实, 分析了再分析, 不放心之余还是在教案的最后设计了一道灵活机动的拓展题, 以防止内容提前授完的尴尬, 从走上三尺讲台, 笔者已经多次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当习惯成自然了, 就要开始反思了。

1.反思一:心理剖析

分析一下这种备课方式的心理, 一是不自信, 怕掌握不好课堂, 让学生做到下课总好过课提前授完吧;二是太主观, 新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 但教过的就一定为学生所掌握吗?不能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但也不能过高估计了他们的“消化”能力。

在信息技术这一特殊的学科中, 学生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有时会大到超出我们正常思考的范围。信息技术教学中无法预设的实在太多了, 一堂看似设计得比较周全、比较紧凑的课案往往会在一些预设不到的场景出现问题。处理这些问题需要时间, 而要完成课案中的任务也需要时间。这么一来, 所花的时间往往会比预设的多, 看似很快就能完成的任务或许就是课堂完不成的任务。

2.反思二:课堂一定要紧凑吗

至少我们信息技术课需要这样的紧凑吗?信息技术说它特殊, 就在于它的技术性, 学习技术性强的东西就一定需要自主, 需要动手, 如果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操作, 他们当时记住了, 课后你能保证他们还记得住, 时间一长, 你还能保证他们记得住?他们记不住, 你又不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记, 你还能要求他们在以后的课堂运用旧知吗?你还敢理直气壮地说我早就教会他们了吗?出现预设之外的问题也就成为正常现象了。

3.反思三:框架式教学设计的可行性

我喜欢“粗线条”, 喜欢几个问题或几道“工序”就可以组成一堂课的框架, 而学生的表现就在为这框架进行填充。但却又自认为无法全面掌控学生的课堂表现, 因此我经常矛盾着。但为了学生学好信息技术, 我觉得需要“粗线条”, 让他们去试吧, 随便他们怎么试, 他们试好了就是学好了。既然有些是无法预设的, 那就把预设的减少到最小, 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能自主解决就是好样的, 是你自己学会的;不能自主解决的还有同学和教师, 能通过其他方式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你也是好样的。不紧凑多好, 至少是学生自己在学, 不是被你追着赶着在学。

4.反思四:学习评价你忽视了吗

信息技术课上, 经常会出现有学生学得很累, 也有学生一会儿就完成, 完成的怎么办, 难道真需要再让他们拔高一点吗?有必要吗?剩下的时间只能这样安排吗?想想信息技术课的评价体系, 是多么的苍白。一堂课下来, 学生完成了, 可是完成了多少, 完成得怎样, 你了解多少?学生又在乎多少?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只关心自己是否画完, 画完了可以做什么, 却从不关心别人画得怎样, 那幅画好在哪, 什么地方修改的话会使画更漂亮……我们不是不要评价, 只是有时我们无法去兼顾它, 有时“习惯”了也就把评价给忽视了。给个别学生技术层面知识的拔高和学生充满个性的评价能力培养, 孰轻孰重?

以上三个案例, 我们都感觉到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化的一些影子。模式化在义务教育初期是一种快速见效的经验传递方式, 但随着教育的深入, 这种方式非但没有得到制止, 反而以正统的方式牢牢占据着中国教育的主导地位。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大家仿佛一时失去了目标, 对于一些学校教育模式取得的成效, 开始盲目学习、效仿, 渐渐成为一种风气, 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新“模式化”教学。

教学模式侧重的是“教”, 而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永远无法代替学生的, 只要你给他时间, 给他“学”的自主, 或许哪一天, 你仍旧只是“小”师, 而他们却已经成长为大师。

信息技术作为小学教育的一块“净土”, 我们要从教育模式化中汲取养分, 但我们不应该成为模式化的一部分, 在一个共性被放大, 服从是真理的年代, 我们更应该保持住自己的那份个性。保持着自己的冷静, 去观察教育本身, 我们或许能从“模式”中找到通往“个性”的入口。

寻求教学反思的切入点 篇2

这一段时间老是在午夜里醒来,一醒来就老想自己过去工作中种种失败的细节。我痛悔那些失败,尤其是近年来,媒体不断给我制造各种“乱七八糟”的称呼时,这种感觉就更加厉害。它常常在深夜时突然将我从梦中惊醒,让我难过,逼我领悟,催我寻求新的突破。

但时间是条单行道,教育的错误如同医院的配方一样,每一次失误都不可能重新来过;尽管教师可以在不断总结经验中成熟,但对具体的某一个学生来说,教师的成长需要他们个人做出牺牲,这本身就不是公平的。这使我对那些失败的教育对象一直心存愧疚。

如此说来,其实我一直在后悔――

后悔一:在坚持原则中忽略了对教育艺术的探索,好学生的`流失曾让我无动于衷

记忆中总有些东西跑上来,刺痛我的神经。我知道,我又在怀念初当班主任时的学生阿罗了。

阿罗是一个农村学生,她到我们班上来的时候,我正在一所工业职业中专里当班主任。第一次测验,阿罗就让我欣喜万分,一个农村里出来的小姑娘,成绩比县城里考来的学生强多了,而且很懂事,很可爱,对老师交代的任务从来都是羞涩地、不打折扣地接受。我从心里喜欢这个小姑娘,就让她做了班长。我们配合得很默契,在学校班级量化评比中,我们班总是全校第一。

如果不是后来她患了一场意外的病,我想我们的师生缘分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整个三年的学业结束。

那是入校的第二学期,临到期末考试前的时候,阿罗忽然闹起了肚子痛。为了不耽误学习,她居然没有请假,只是在晚餐过后才瞒着老师让同学陪着在校外诊所里输了几瓶液。当我知道的时候,她已经在诊所里边输液边痛得大汗淋漓了。

我看情况不对,毅然要求诊所帮助我们把她送到县人民医院就诊。同时询问她家里还有什么人,以备万一住院的话能有家人陪护。可是阿罗家里什么人也没有联系上――姐姐在广东打工,父母又长年不在家――我只好亲自去陪护,另外还喊上了两名女生。

等我把住院手续办好、医生确诊她是急性肠梗阻的时候,已经是夜晚9点多了。动不动手术,医院建议观察一夜。观察期间,不能吃东西,还要把胃里边的东西插管抽出来,半个小时一次。两个女生怕怕的,抽一次呕吐一回。于是那一夜我彻夜没睡,一直陪护她,抽她胃里面的分泌物。同房的其他几位病人和家属,还以为我是阿罗的什么亲人。当我的学生骄傲地告诉别人我是她们的班主任时,那些家属们都睁大了眼睛。那一夜,我很辛苦,也很骄傲,我觉得我的认真负责没有玷污老师这一个崇高的称呼。

第二天上午,她家里终于来人了。我把阿罗交给他们,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去组织学生期末考试。这次考试,阿罗当然是考不成了。按照学校规定,缺考的话第二学期必须接受补考。我为阿罗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发通知书时还把学校布置的暑假作业也给她寄去。

9月1日,学生们又像燕子一样飞回来了。报名,缴费,领书,安排寝室和就餐……11点多了,我还没有看见阿罗的身影。问与她关系很铁的女生,她们小声地告诉我阿罗其实早就来了,一直在寝室里。她们带话说,要老师答应她的条件,她才肯来报名。

我觉得荒唐,学生报名还要和老师谈条件!是不是老师过于溺爱了她,居然生出了特权!于是想也没有想,就要学生把她传来。

她来了,涨红着脸说:“郑老师,我可不可以不补考,可不可以不完成作业……”

“不行,这是学校的规定。”我很干脆。

“我保证这一学期所有考试都得第一名,行不行?”她小声地哀求。

“这是规定,我也不能够为你一个人而废。再说,你缺考都不考了,那些没有及格的岂不是更加不要考试(补考)?”我大义凛然。

阿罗红着脸出去了。我以为她去缴费办手续去了,因为以前她向来都是那么听话,那么乖巧的。然而,晚自习点名的时候她不在。我到寝室里去看她,床上一点东西也没有,被子、毛巾、鞋袜和书本,什么都没有。

几个和她关系很好的女生唧唧喳喳地告诉我:阿罗今天本来很想来报名,可是出院之后,因为用掉了家里很多钱,她整个暑假都用到打工上去了,没有时间做作业。另外,她觉得补考是差生的事情,她那么优秀,怎么会落到补考的队伍里去呢?她去补考,岂不让那班不读书的男生笑死?

寻求教学反思的切入点 篇3

本节课以二氧化硫的性质为教学重点, 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二氧化硫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重要意义.

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作为主体, 启发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感受实验观察、分析和推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要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掌握方法, 激发兴趣, 体验快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 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二氧化硫性质的演示探究实验, 提高实验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探究的能力.

(2) 通过分析二氧化硫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利与弊, 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运用多媒体技术, 直观地展现化学问题, 体验信息技术对化学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2) 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珍爱家园——做地球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

[引言]今天我们先从身边的环境问题说起.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承诺要把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那么, 衡量北京空气质量指标有哪几项?

生: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

<投影>北京空气质量日报.

[问题情境]师: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分别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生: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二氧化硫会产生酸雨.

[讲述]今天我们共同认识二氧化硫.先来看一段投影, 了解二氧化硫的产生和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投影>向学生展现被酸雨侵蚀过的而且面目全非的草原、森林的图片.

(意图:让学生感受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提问]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是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的?

生:二氧化硫是由含硫燃料的燃烧及某些金属矿物的冶炼等途径产生的, 可形成酸雨.

师:酸雨的危害很大, 能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 使土壤、湖泊酸化, 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讲述]既然二氧化硫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产生如此大的危害, 我们就要设法了解它的性质, 从而治理它.

(展示) 二氧化硫气体

[讲述]这是一瓶二氧化硫气体, 请大家观察, 请一位同学来闻一下它的气味.

生:无色气体, 有刺激性气味.

师:下面我往这瓶气体中加入一些水, 注意观察, 说明了什么?

生:矿泉水瓶被压瘪了, 说明了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录像>“不法商贩用二氧化硫使黄色银耳变白”的相关报道.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酸雨的形成和录像, 预测它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

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

1.从物质的组成类别分析.

2.从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的角度分析.

3.从二氧化硫能使黄色银耳变白的现象分析.

(意图: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引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交流讨论]生1:从物质类别及组成分析, 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 应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生2:从化合价角度看硫为“+4”价, 处于中间价态,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生3: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我这里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小针筒数支 (贮有二氧化硫) 、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pH试纸、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 请同学们设计实验, 验证以上得出的结论.

(意图:用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提问]:二氧化硫溶于水, 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怎么证明?

[设计实验1]学生用贮有二氧化硫的针筒抽取一定体积的水并振荡.

观察气体体积变化, 测定所得溶液的pH.

生:气体体积变小, 溶液的pH<7.

师: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H2SO3, H2SO3不稳定, 又分解生成了SO2, 反应是可逆的.

[小结]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如能与NaOH溶液、Ca (OH) 2溶液等反应.

[过渡]根据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推测SO2既有氧化性, 又有还原性.现有H2S、KMnO4两种溶液,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SO2有还原性?

(意图: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指导提纲, 引导学生把握SO2的还原性, 使学生思考更全面深入.)

(设计实验2) 用贮有二氧化硫的针筒抽取一定体积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生: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小结]酸性高锰酸钾是常见的强氧化剂, SO2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说明SO2具有还原性.另外氯水、溴水也具有氧化性, SO2也能使其褪色.在加热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SO2被O2氧化成SO3.

[讲述]根据化合价推测, SO2也具有弱的氧化性, 能与H2S发生反应生成硫单质.

(设计实验3) 用贮有SO2的针筒抽取一定体积的品红溶液, 观察品红溶液的颜色变化.

生:品红褪色

(演示) 取褪色后的品红溶液加热, 又出现什么现象?

生:溶液又恢复成红色.

品红溶液被二氧化硫漂白, 因此溶液褪色.其漂白的原理是由于它能与某些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这种无色物质在高温下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

[提问]以前我们学习过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有哪些?它们的漂白原理一样吗?

生:Na2O2、HClO、Ca (ClO) 2具有漂白性.

师:Na2O2、HClO、Ca (ClO) 2本身是一种强氧化剂, 它们将有机色质内部的“生色团”破坏掉而使之失去原有的颜色, 这种漂白是彻底的, 不可逆的.另外,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可以吸附一些有色物质而使之失去原来的颜色.

[思考题]

1.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颜色发生什么变化?

2.往品红溶液中通入某种气体后品红褪色, 能否通过简单实验证明, 通入的气体是SO2还是Cl2?

(意图: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态度和用刚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生1: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颜色变红.

生2:取褪色后的溶液少量, 加热, 如溶液恢复成红色, 则证明通入的气体为SO2, 反之为Cl2.

[小结]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加热又恢复原有颜色, 所以我们经常使用品红溶液来检验SO2的存在, 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另外, SO2能使溴水、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的缘故.

[总结]总结全课内容.

[课后作业]通过网上探索等方法, 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硫酸型酸雨的防治.

四、教学反思

反思学校德育工作寻求德育新发展 篇4

一、关注德育目标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地更新德育观念, 重新把握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并且正确地认识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 即“以德育为核心, 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是课改中德育的基本目标, 具体地说, 即是通过课程改革课程目标的实现, 要让学生成为具备“坚持真理, 勇于创新,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汲取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现代文明人。在课改方案中, 要求在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期体现德育工作的不同具体目标, 这是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的前提。

二、关注德育内容

德育的土壤在于生活中, 只有将德育生活化, 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德育内容。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利用生活事件和生活问题引导学生, 让他们认真思考问题, 发展自己的见解, 在生活中得到感悟。德育应该从书本走向生活, 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进入德育, 让德育的内容贴近生活, 实现“德育内容生活化”。学校德育应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因此, 我们提倡德育内容具体化甚至细化。根据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 设置不同的德育内容, 如小学阶段重视行为规范的教育及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具体化的德育内容, 并将这一内容具体化至常规工作中, 只有这样才能真真切切地规范学生行为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关注德育途径

德育工作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中。当前学校开设了专门的课程, 设立了专门的机构, 建立了专门机构的教师队伍, 进行有目的的道德教育活动。然而, 这支队伍、这门课程、这些活动往往是自我孤立和封闭的。因此, 这样的德育组织形式不能达到真正的德育, 培养出来的学生道德选择、判断、创造能力低, 德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要提高德育实效, 我们还需不断创新德育途径。以课堂为载体,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 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融于课堂教学中;以校园环境为载体, 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 让学生在校园环境这个“无声的教师”的熏陶下, 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增强了学生自我规范的意识;以校内外活动为载体, 丰富德育途径, 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 并没有独立自主的道德活动。因此, 必须明确德育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 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 每一个场所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场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德育”。只有德育的时间、空间、人员实现最大化, 才能实现德育实效的最大化。

四、关注德育方法

德育内容始终都要借助具体的德育方法来呈现。新课程理念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 让他们去学习、去发现、去研究、去讨论、去获取所需知识。因此, 在德育活动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 达到预期德育目标。在教学中, 我们可结合现实性中的具体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评议, 让他们展开辩论, 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认清美丑, 辩真假, 并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德育工作不能只是停止在空洞的说教上, 而应该植根于鲜活的实践中。因此,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 在活动中塑造健全的人格。

我们还必须关注新课程下的道德情境教育。道德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还在于道德学习具有情感性。长期以来, 我们的德育不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 忽视他们的情感, 这是不理智的。而现在许多学校常在课堂上通过音乐渲染、事物演示、角色扮演的方式摸拟一个道德环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还可以把社会上发生的道德事件引进课堂, 利用校园中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来教育学生, 让他们他们讨论身边的道德事件中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这样, 让学生在虚拟或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德育教育, 收获最大、效果最好。

五、关注德育评价

评价作为新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关注的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应灵活运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并且以多样化的形式来展示活动的结果。

我们可以巧妙地将评价的各个方面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来, 请教师、家长、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其中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自身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 所以没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一切都是空白的。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 可以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内部矛盾, 并在化解这一矛盾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进步。

六、关注德育的新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迁, 德育渐渐呈现出时代特征。尤其是在信息社会, 网络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当然也包括学校德育。这也让德育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 拓展了德育工作的途径。因此, 充分利用网络来丰富、交流德育信息, 加强德育德育沟通成了新时期的又一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对过去的德育方式、内容做出改变和扩充, 形成新德育方式、内容。德育工作也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以期解决不断出现的新的德育问题、矛盾, 这样才能保证德育实效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企业战略竞争下一篇:小学生榜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