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对策

2024-07-08

寻求对策(共10篇)

寻求对策 篇1

历史是一门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学科。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 如何做好初中历史教学工作, 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初中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现就此问题作一简要论述。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 由于受应试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学科“歧视”现象, 历史学科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且历史学科专职教师配备不够合理。在很多初级中学中, 教学活动几乎全部围绕着中考转, 一切向中考看齐, 学校和教师特别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中考科目教学, 历史学科教学无形中被忽视。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历史教学课时不足, 授课时间被变相挤占, 使得学生难以构建起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也淡化了历史课的教育功能。二是管理措施不够到位。学校在课程安排之后对教师缺乏必要的监督, 过程管理不够精细, 加之部分历史教师教学观念滞后、知识老化、教学手段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重灌输轻引导, 这扼杀了学生“神圣的好奇心”和“内在的自由”, 影响了学生对未知事物的追求欲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三是部分学校, 尤其是农村初级中学条件简陋, 资金匮乏, 缺少必要的历史挂图、音像资料等, 这使得学生对历史无法形成形象、直观的认识。此外, 一些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未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重教材而轻资料, 其结果则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残缺”的知识体系, 学生未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做好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主要对策

面对种种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因素,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师, 应认清形势, 把握关键, 树立起现代教育理念,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从而有效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一是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经验,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获得历史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从而使其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中, 教师还应适时、适度地引入国内外“热点”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照”、“中外比较”, 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促使他们开动脑筋, 学会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二是要深入钻研教材,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确定。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要钻研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要领悟教材主旨, 掌握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方法;要在吃透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如, 教师在讲授某一课时, 首先, 应明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然后,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其间要明确哪些内容应精讲;哪些内容应展开;哪些内容必须让学生练习;哪些内容可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哪些内容则需要采用图表法、演示法;哪些内容可以采用参观、采访等寓教于乐的方式。真正做到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得心应手、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有机统一。三是要重视课堂教学。俗话说:“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而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对此, 一方面, 教师要学习各种教学方法、了解各种教学方法、掌握各种教学方法, 做到“胸中有法”。另一方面,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灵活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想有效优化教学方法,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 要善于学习。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博采众“法”, 并仔细研究其中的异同, 这样才能在设计教案时做到信手拈来。另一方面, 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 要因人、因时、因境而异。教学方法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 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教师就要大胆采用并不断改进, 以适应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要求。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寻求生机的努力 篇2

从美学上评价唐诗,这正是我们所说的本体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首先取决于唐诗艺术美的本质。而当一千多年后人们在审视唐诗时,更倚重的也是这一方面。公正地说,这项工作我们并没有废弃,但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坚实的阵容,这或许不只是数量问题,而是还牵扯到观念。在这个意义上《唐诗美学论稿》的意义就超出了作者所讲的“尝试和体会”,而成为一种突破。因为它直接把唐诗作为艺术展示出来,从而形成了本体研究的基础,也因为它使唐诗研究由被动的诠释变为主动的把握。也许《论稿》的作者并没有明确认识到这一点,但这种不自觉却正好说明文学的审美特性及唐诗研究的必然回归。当然,这还只是一个新的逻辑起点,真正意义上的唐诗本体研究,乃在于从这个逻辑起点上所展开来的研究体系,《论稿》所着力追求的也在于此。

一般地说,唐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其产生的背景和内容的发展上,诸种情况极为复杂,如果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过于执着于各种现象的说明和故实的考察,那么体系将显得松散失去聚合力,艺术哲学或美学也就会迷失在林林总总的细节的汪洋大海之中。《论稿》的作者显然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抓住了美这一基本的概念,从各个方向研究它是如何体现于唐诗各个不同部门的具体作品中。自然,任何新的研究不可能是飘然而至的空中楼阁,它总是对以往研究的合理性的延伸,因此《论稿》的创新也就包含着继承的因素。《论稿》以上、下两编来划分,上编着重于从美学精神的演变上对唐诗进行历时性描述,因而更多地涉及到了唐诗美学现象的历史动因和理性本质;下编是从横向上对唐诗加以审美分析,所以较多强调不同作家在共时状况下的风格特点。这样全书就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交叉立体的十字坐标系,处在坐标的中心点上的就是美的要求。这一作法不仅在形式上增进了全书作为一个研究整体的完美性,而且也有利于对审美客体进行多方位的观照。同时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它恰当地吻合了读者的心理要求。即以上编而言,传统论述唐诗总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现在看来,这样的划分有其合理与科学的依据,它恰好勾勒出了唐诗发展的脉相。《论稿》在对唐诗美学精神进行描述时,也是继承了前人的传统。但是,作为对整个唐代诗歌美学现象的分析,它又必须能够从富有个性色彩的审美特征上来判定,这样才有利于勾划出特定时代文学的主潮。所以作者果断地割弃了唐初诗歌绵绵回旋的齐梁余风,从“四杰”与陈子昂的夺人先声之中迈出,直接切入了“盛唐气象”的恢宏与壮美。这就是作者把美作为基本出发点给研究体系所带来的活力。同时又正是这种富有活力的形式,使得美的认识可能摆脱繁冗琐碎的枝节,更有穿透力地表现出自己独立的完整性。

正如我们前面所讲,作者所注重的是唐诗美学自身的精神节奏。当盛唐诗人展开自己宽阔的胸襟,面对着宏伟无限的世界,诗作为一种感性活动,就必然带有积极豪迈的因素,显示出人们对自己本质力量的自觉、信心和把握,显示出昂扬乐观的进取精神。自由是其追求的本质,它要求摆脱一切桎梏,否定一切局限和约束,谋求达到“尽人之性”和“尽物之性”。正如作者所标举的盛唐诗歌所显示的两个基本倾向“气”与“神”,直接联系着唐诗鼎盛时期的两大审美特点:开创美和规范美。实际上作为我国古典美学范畴,“气”所代表的正是物自身所生成运化的本性,《周易》即把宇宙归为阴阳二气,谓:“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王充《论衡·自然》云:“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可见“气”的特点在于动荡和运化。因而它在文学中强调的是精神思想的动态过程,是其可变性和发展性;“神”则是指宇宙万物的现象及其本质规律的不可知性。《孟子·尽心下》:“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周易·系辞上》讲:“阴阳不测之谓神。”这里“神”所代表的正是内在的规律,体现在唐诗中则是其深沉的精神内涵,以及无限的包容性和丰富性。正是从这种美学思想上来认识盛唐诗歌,才使得作者所称道的开创美与规范美得到了具体显示。在盛唐诗人充满自信、富于豪气的积极进取精神凝结在李白身上时,贯穿于诗歌中的“气”则体现为一种泛滥的自由倾向,他更崇尚的是天才式的破坏,从这种破坏之中表现出创造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这与其说是及时行乐的颓唐,倒不如说是浸透了强烈自信和自由意识的对传统的破坏和极端个性发展的开创。在这中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气”的奔突和涌动,感到了一种精神的重生,恰如在“文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的鄙夷之后,慨然自负“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的味道,开创之气至此而极。一旦当磅礴浪漫的热情趋向于更为内在的思考时,富于秩序性的文学则以“神”贯通于具有代表意义的杜甫诗中。当然,杜甫诗作并没有放弃自由的追求,但这种自由不再是李白那样的任性泛滥,而是万物微妙变化规律的探寻。《周易·系辞下》说:“知几其神乎!”把能够把握事物的变化规律归诸神。这正是杜甫诗歌自由追求的方式。我们也可以据此来领会盛唐诗人规范美中的自由精神。象老杜的《登高》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全诗不仅严格体现了盛唐诗歌规范美的特征,其情调也弥漫着忧愁和悲怆,但在理论上反复强调“诗应有神助”(杜甫《游修觉寺》)的杜甫却正是把“神”作为艺术创作的化境来抵达自由精神的。虽然悲哀和法则一向比喜悦和自由更为有力地支配着人生,但即便如《登高》所写的向心式悲哀中,诗人仍不失其均衡、调和以及精神的自由。自然,在诗中自由精神既非漠然与抽象,也并不松弛,而是在诸种紧张的关系中,抓住物象及物我的关联,进而形诸于庄严的语言,这正可以看作是唐诗规范美的内在特质,也可以说是“神”的诞生与道化。这些仅只是《论稿》对盛唐诗歌一个侧面的描述及其美学观点的暗示和广延,对于作者所努力构建的唐诗美学体系来讲,并非全部,我们也只能由中窥斑见豹。但是通过这一点,我们至少可以感受到,当唐诗研究立足于文学本体,并借助于艺术哲学来认识时,它所深含着的思考的活力与机体的创新。

创新当然意味着对传统研究的突破。《论稿》对某些几成定论的研究领域,表现出了独立探索的精神。历来评论唐诗现象时,大多注意其意象、兴趣以及胸襟、才情,这都表现了研究者企图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去考察唐诗的审美特点,多少揭示出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的基本性质,对认识唐诗的审美属性具有一定启发。但是毋庸讳言,这些研究者并没有把创作主体置于社会历史关系中加以认识,也就不可能深切地理解到唐诗中所表现出的人的本质力量。所以其评论往往孤立、狭隘,以致于使唐诗现象变成了某种诗人的个人活动。即便当今的一些批评理论家,站在更高的基点上发掘历史的纵深度,对唐诗与后代诗歌的比较研究,也显得苍白而缺乏说服力。有这么一种观点:唐人用形象思维,所以不可超越;宋人不懂形象思维,所以宋诗味同嚼蜡。作者以为,试图用这种简单地划分来阐明唐宋诗之别,未免有点太机械和片面了。形象思维并非唐人所专擅,其原始形式当可追溯到《诗经》中的比兴手段,是中国古典诗歌一以贯之的传统。从宋诗实际来看,宋人也并非背弃或不懂形象思维,而是更为广泛和能动地发挥了形象思维。宋诗与唐诗在韵味和情趣上的不同,实在是与世运的更迁密切相关,因此要理解唐诗和盛唐气象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只能从诗本体所印证出来的主体和客体关系中探求。故有钱钟书先生形象化的说明:“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谈艺录》)无可非议,作者在这里表现出了观念的更新和研究角度的变化。这正是我们对唐诗进行本体研究的基础。

当然,唐诗是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唐诗研究也已跨越了一千多年,形成了自己深沉的积累和相对的确定模式,因而任何一个新的体系的构成和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论稿》如作者所说的作为一种“尝试和体会”,对于我们所说的唐诗本体研究来讲,仍存在着粗疏和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对唐诗进行美学分析是我们的本体研究和艺术哲学的重要任务,而艺术哲学的研究包含着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达到描述性与规范性的统一。从研究特性上来说,这种对唐诗本体的研究,具有高度的理性色彩,而理性的根本归宿就在于唐诗精神,所以它要求某种类似于“绝对”的统一贯通。诚如《周易》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艺术哲学更侧重于思考性,所以倒不妨再多一点形而上的研究,这样或许更有利于从唐诗现象中发掘出其精神实质,从而也增进了研究整体的有机性。

同时,如果把这种唐诗美学研究归诸于我们所说的本体研究的一个环节,就其研究目的而言,必然要体现出某种强烈的参与性,唐诗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其研究的当代性也出之于此。具体到美学问题上,则至少必须深刻地融贯进研究者主观性的情感,因为美学判断首先是一个情感判断。二十世纪英国美学家、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并且因此一切历史都是在历史学家自己的心灵中重演过去的思想。”(《历史的观念》)唐诗乃至于整个古典文学似乎更其如此。如果从这里开始,我们所讲的本体研究也就是把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思想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将会惊奇地发现,当我们面对着古典文学之本身时,那种抛开文学自身而去寻觅其外的许多枝节的行为,显得是那样地无谓和没有必要。具体地说,就是我们的古典文学包括唐诗,不仅是以往的,又是无限的,如果研究者能够用崭新的思想将其联接起来,那就是说他已经达到了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并且也正因为研究者带有个人思想性的理解,这才使得过去的文学摆脱时间所带来的隔膜,显示出新的生命力和无限性。这是一个蔑视了传统规矩的奇想,但实际上溯源归本倒是祖宗们的一贯做法。似乎从孔子以来便如此——孔子讲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好象真是要重复原始史实,但他在实际上却恰恰是以述为作了,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不就加进了许多自己的货色吗?其实我们不必盲目地尊崇,或者过于自命清高地维护所谓学术殿堂的“尊严”,我们完全可以寻找自己的路,这便是唐诗本体研究的起点。从人类精神智慧的发展讲,这才是真正的创造,因为我们所面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和发展的。哲学家罗素,一生追求着确定性,然而在晚年却不得不承认确定性的获得只是一种渺茫的希望,因而在其最后一个哲学论断中作出了这样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全部人类知识都是不确定的、不精确的和不全面的。”(《人类的知识》)这或许可以启发我们对自己的研究观念加以反思。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唐诗美学论稿》的出现,标志着唐诗研究的更新和开拓,它带来的是观念的变换和思想的深入。尽管它与期待中的唐诗本体研究的宏伟构想还大有距离,但毕竟营造了一座由此及彼的桥梁,联系到我们唐诗研究在美学领域的空白和贫乏,可以说仍不失为一部富有昭示性的开启风气的著作。

立足根本寻求突破 篇3

在您的信任和支持下,《电工技术》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回首过去,有过欢笑,有过泪水,也有过辉煌,但无论何时,我刊都坚持“服务、品牌、创新”的理念,坚持“服务于读者、服务于作者、服务于企业”的宗旨,并致力于持续改进和创新,让您不断感觉到《电工技术》新的活力和亮点,为您的工作充电、添彩。

为适应现代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2010年《电工技术》将在栏目设置上作一些适当调整,其调整原则是:立足于电力供配电之根本,重点突出技术应用和技术交流,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电工技术》的专业性、广泛性;体现《电工技术》服务于读者、服务于企业的独特性;进而强化《电工技术》在电工电器行业的权威性,提高《电工技术》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电工技术》专属网站——“中国电工网”内容丰富,技术全面,资讯及时,已经成为杂志专属网站中最出色的专业网站之一,并与“中华工控网”、“电气产业网”、“中国低压电器网”、“国际照明网”等多家专业网站结成了合作伙伴;《电工技术》还拥有历史悠久的品牌培训班(培训人员遍布全国各个行业);同时也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原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设计院、重庆建筑电气委员会等多家国家级的设计研究院和协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向读者和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的保障。

庄吉:寻求定制突破 篇4

企业全称:庄吉集团有限公司 创始人:郑元忠 陈敏 吴邦东 创立时间:1993年(1996年成立庄吉服装集团) 市场位置:男士西服领军品牌 2011年销售额:24.5亿 模式特点:从设计、生产到品牌运作全程导入,专卖店零售+定制业务 上市计划:曾计划2010年A股上市,目前不详

1996年,庄吉成立刚刚三年。当时由于某些企业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致使温州企业一度声名狼藉。彼时温州有一万多家服装企业,但大多以小规模作坊式的加工为主,产品主要以批发形式销往各地,服装市场整体比较低端。在此背景下,郑元忠、陈敏、吴邦东三人走到一起,组建了温州第一个服装集团,着力打造西服品牌。 1996年以前,庄吉西服以中低档为主,庄吉集团成立之后,开始重新定位,瞄准中高档市场。庄吉是国内较早提出“商务休闲”概念的企业之一,2001年,在正装外推出多个休闲品种,形成现今以西服为主的正装和商务休闲两大品类。 目前,庄吉服装销售来源于两大业务板块,一个是专卖店零售,一个是定制业务。金融危机以来,国内服装行业普遍不好过,成本上升、零售不景气、库存积压严重。服装定制业务刚好回避了整个服装业头疼的成本和库存的问题,在庄吉服装版图中渐成气候。它一方面省去了流通环节、租金、管理等成本费用,一方面除了面料外不存在库存问题。从消费者这方面考量,人们消费观念逐渐改变,加上定制产品的价格优势,使得服装定制业务逐渐成长起来。庄吉外宣部经理余贤贵在接受《新领军》采访时透露,目前在庄吉,定制业务和零售的销售额基本相当,定制已经成为庄吉的发展重点。目前庄吉的团体定制业务已遍及金融、通讯、烟草、电力、石油、酒店、航空、教育等几十个行业,包括男女西服、衬衫、夹克、西裤、女裙、大衣等各类职业装。他认为这也是服装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2009年高调推出的“吉婚坊”是庄吉在婚庆礼服细分市场的一个新战略。外界有评论认为此举是庄吉多元化发展受挫后的主业回归,也有人认为,这是庄吉度过“服装业寒冬”的保护措施。不过,余贤贵对《新领军》表示,这项业务受限于特定市场,在庄吉服装的总体销售中所占比例并不高。但是目前国内涉及这个领域的服装企业不多,庄吉相信凭借多年来积累的技术、渠道资源以及先入优势,会逐渐在这个细分领域取得好成绩。 渠道建设上,庄吉独创的“代理商零风险”策略曾在业内反响巨大,即只要代理商按庄吉的营销战略去经营,不管产品属于换季还是任何理由卖不出,都给予100%退货。这一策略令庄吉西服在众多同类品牌中迅速脱颖而出。 2007年庄吉推出“赢在庄吉·庄吉营销创业伙伴计划”,斥资5000万创业基金,用评选的方式寻找区域营销创业伙伴,堪称中国服装行业在直营和加盟代理之外的第三种营销模式,社会反响空前。 不过金融危机以来,由于服装行业的整体低迷,庄吉同很多服装企业一样,选择了低调平稳策略。营销推广方面只有区域宣传的常规手段,即代理商制定推广计划,庄吉予以配合。这样的“无作为”必然会反馈在零售终端上,对于市场的认可度及美誉度也势必会带来影响。2011年的庄吉销售收入与2010年相比增长非常有限,其中定制业务是在增长的,零售终端其实可以说没有进展。 在国际合作方面,2007年与美国高档男装品牌Joseph Abboud的交叉联营合作,目前也已经终止。在服装业大环境受挫的情况下,庄吉的渠道创新尝试也暂时停下了脚步。 应该说,团队管理和设计能力是庄吉的核心竞争优势,加上整个温州在服装工艺上的领先,庄吉服装在产品上还保有一定优势。虽然在大环境不景气的状况下,收缩求稳是一个保守选择,但由于国内男装的同质化竞争激烈,在与国内外品牌的竞争中若想保持市场领先地位,针对提升品牌价值、创新营销渠道,庄吉还应加把劲。

在过渡中寻求突破 篇5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 我国传统的增长方式难以持续, “创新驱动”势在必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今年两会上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许多代表认为应当充分发挥低碳经济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控制闸”和“调节器”的作用。企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执行者, 只有承担起社会责任, 将气候变化问题纳入运营管理的决策之中, 在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同时, 降低由此带来的环境、法规、市场等风险, 并且提高企业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 最终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在全球“世界工厂”的地位奠定是以初级加工制造业为基础的。随着以资源换资本技术战略的转移, 需要正确认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在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下提升产业竞争力, 深化出口。欧美发达国家需求的恢复将是一个长期低速恢复的格局, 出口企业在提升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尽快从低附加值的生产向产业链的上游升级的同时, 还需要通过开拓发展新兴市场来寻求突破。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内需消费被寄予厚望, 而“自主性内需增长”才具有源动力。动力来自从主动工业化向主动城市化过渡, 需要农民工成长为真正的产业工人, 融入现代城市生活;需要劳动者报酬在国民经济中比例的提高。企业能顺应发展趋势, 以人为本, 关注员工的幸福与尊严, 就能留住优秀人才、留住熟练工人, 拥有企业的美好未来。

寻求破解瓶颈之道 篇6

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媒介体,具有全球性和非中心化的特征。依附于网络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也因此具有了全球性和非中心化的特性。但是跨境电商的流通时间和流通成本,绝大部分仍然被物流占有,因此物流对跨境电商未来发展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物流的特殊性决定无法像解决商流问题一样依靠互联网解决物流问题。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经济可以改造和优化物流,但是不可能根本解决物流问题。物流问题的解决,尤其是物流平台的构筑, 需要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

现实情况是,物流的发展速度远远滞后于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发展。先进的、不断推陈出新的跨境电子商务和攀台阶式缓慢发展的物流形成鲜明对比,直接表现为物流服务问题。 究其背后的原因,是物流服务运行的物流平台不能满足发展要求。所以,在关注跨境电商的同时,还需要在物流方面投入更大精力,尽力建设基础物流平台系统和与跨境电商配套的配送服务体系,逐步改善跨境物流平台,建立跨境物流产业,以寻求破解物流瓶颈之道。

寻求经济再平衡之策 篇7

经济再平衡的提出,首先源于经济失衡的存在:一是不同国家之间经济的失衡,如赤字国与盈余国之间的经济失衡;二是一个国家本身经济发展的失衡,如产业结构失衡、内外需失衡等。经济再平衡通过经济调整,纠正失衡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经济秩序和格局。经济再平衡的过程,也是经济格局重塑的过程。寻求经济再平衡之策,在经济再平衡过程中提升国家竞争力以及国际影响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全球经济再平衡的竞逐中,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频频活跃于世界舞台,积极争夺全球治理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其表现令人瞩目。2011年4月14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以及南非等五国首脑聚首海南省三亚市,并在会后发表了《三亚宣言》,其风头甚至盖过了同时期在华盛顿举行的货币基金组织会议。从之前的“金砖四国”发展成为如今的“金砖五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壮大的态势。

美国与中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再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2011年5月9日至10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汇率再次成为焦点话题,而促进两国之间相互投资、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良性发展也是此次对话的一大亮点。

本期文章重点关注经济再平衡与新经济格局形成中的全球经济,尤其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对中国经济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汇率和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提供了深度解读。

香港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郑磊博士的《中美日经济走向和亚洲的未来》以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程志强博士的《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思考》两篇文章对全球与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论述。

在《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一文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分析了中国经济失衡的表现、原因及其代价,并进一步指出,渐进式增加工资和渐进式汇率升值相结合,是中国经济实现再平衡的现实选择。

深化创新举措,积极寻求突破 篇8

探索承包体系, 创新维系工作方式

维系工作不同于发展, 需要慢火才能熬出好粥, 而客户的期望也是动态的, 因此要加强服务竞争力, 必须要在服务上不断的创新发展, 满足甚至超越客户的期望, 不断给客户惊喜。

连云港联通深入探索, 把VIP客户承包到人, 明确客服经理目标, 自活动开展以来, 累计来话营销办理小业务1413 笔, 带来收益59214 元。仅通过网上营业厅、手机营业厅代客下单老用户合约2263 户。同时, 连云港联通通过拓展微信服务渠道, 增加服务粘性。通过微信群发、朋友分享宣传公司业务, 实现快速传播, 迅速提高用户的办理率。让用户感知联通服务贴心、暖心、真心、安心。

创新行业应用, 以项目挖掘商机

企业不仅承担着发展的责任, 同时承担着服务社会、建设社会的责任。近年来, 连云港联通为推动连云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产生积极的作用, 并连云港联通在建设“智慧连云港”上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今年, 连云港联通重点围绕“智慧城市”、“教育信息化”、“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形成组合销售, 撬动客户3/4G等优势产品全面发展。通过聚焦无线备网、3G职场监控、移动定损、移动办公、移动展业等行业应用、加快规模发展, 推广“云总机、无线视频监控、位置服务、一卡通、物联网、一信通和移动办公”7 项行业应用在医药行业、交通运输、制造业、公共服务业实现名单制大规模突破。

通过不懈努力, 连云港联通先后完成了连云港花果山智慧景区项目, 港口集团智慧物流项目、正大天晴智慧企业项目、海通集团智慧交通项目、石梁河葡萄园智慧农业项目、各大银行的智慧银行项目等。进一步提升连云港市信息化发展水平, 为连云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沃在联通”, 践行企业责任

连云港联通于2014 年4 月打造“沃在联通”志愿服务品牌, 主要针对全市贫困地区通信服务网络信号差、信息化技术传播落后等诸多问题, 以在贫困地区加大网络建设投资力度、扩大信息传播、扶贫济困、消除贫困和落后、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

“沃在联通”现有108 名注册志愿者, 成立以来, 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为主题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2014 年5 月10 日, 开展“献爱心, 传递正能量”无偿献血活动, 有70 多名志愿者报名参加, 献血量达6700 毫升;2014 年5 月31 日, 组织10 多名志愿者, 冒着炎热带着节日礼品来到市民政服务中心施工现场, 慰问一线工友;今年春节前夕, 走进凤凰社区, 挨家挨户给居民送年货, 共为5 户贫困居民送上色拉油、牛奶等慰问品。2015 年3 月份, 组织20 名志愿者参加市“学雷锋”启动仪式。2015 年12月4 日上午, 参加连云港市志愿者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启动仪式, 在现场宣传防电信诈骗, 提供免费手机软件灌装、故障维修、免费贴膜、联通老用户宽带升级、免费电脑杀毒等服务

“沃在联通”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义务服务, 大力弘扬了“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理念, 持续在社会中汇聚“微力量”和引领“正能量”, 提升联通服务品牌形象、真正做到“奉献自我、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寻求死亡者 篇9

是一种艺术,和其他事情一样

我尤善于此道

Sylvia Plath

西尔维亚·普拉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一个世界诗坛的传奇人物,一个给后人留下一串谜语的女人,一个视死亡为艺术并最终以此方式完成对生存的探索、对生命含义注解的女人,一个在钟形罩中苦苦挣扎,留下了痛苦、恐惧和极度压抑的心灵历程的女人,也许当她拿起笔,就注定要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甚至付出自我毁灭的代价。

她用敏感而动情的笔触,以自己追求完美人生的女大学生生活为蓝本,写成了那部自传体小说《钟形罩》;加之给她带来了世界声誉的诗作;还有她与英国桂冠诗人特德·休斯间异国婚姻纷争……这一切都引起了世人极大的兴趣。二人闪电式结合、闪电式婚变所造成的悲剧也成为20世纪后半叶英美诗坛的一桩最大的公案,其影响之深之广之久实属罕见。

他俩在1956年2月参加《圣巴托尔夫评论》编辑部举行的酒会上一见钟情,坠入爱河。普拉斯时年23岁,就读于美国史密斯学院,获富布莱特奖学金后赴剑桥大学深造。休斯时年25岁,正攻读剑桥大学的硕士学位,主修英文和人类学,兼在玫瑰园打工,灯芯绒茄克衫口袋里常塞着诗稿。1956年6月,休斯和普拉斯结婚。几年之后,他俩迁居美国,然后又回到伦敦。他俩常常旅行,从未安居一处。由于双方性格不合,短短6年的婚姻生活一直处于磕磕碰碰之中,最后导致感情彻底破裂。休斯于1962年下半年与阿西娅·魏韦尔同居,丢下了普拉斯及2岁的女儿和6个月的儿子。普拉斯受不了精神与生活上的双重压力,在休斯离开她数月之后,也就是在休斯办理离婚手续的过程中用煤气自杀身亡。

表面上看,西尔维亚的一生似乎是一帆风顺的。她自幼才华出众,17岁开始发表作品,获得奖学金上大学,成绩优异,在各种写作比赛中获奖。1956年,她又获得奖学金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在那里结识了英国年轻诗人特德·休斯并与其闪电相爱、结婚,一举成为“国际知名天才诗人的妻子”(普拉斯语)。婚后二人生有一男一女,其间她不歇手地写作,完成大量诗稿(多为死后发表)及自传体小说《钟形罩》,奠定了她作为美国自白派诗歌代表诗人的地位。但她生前决未料到自己将成为女权主义运动的偶像。约翰·伯吉斯说:“普拉斯写诗直至1963年去世为止,一直运用不和谐的、有时病态的意象传达战后美国妇女孤独的感情和普遍的无能为力。”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她的作品被愈来愈多的人,尤其是女权主义者信以为真,于是她的诗成了上个世纪最畅销的作品 之一,她也成了死后获得普利策奖的人。

但从另一角度看,她短短30年的人生却是风云不测、险象环生。她8岁丧父,留下困扰一生的精神隐患,从那以后,她的生活渐渐成为一个自身创造的神话,自主独立,受外界影响很小,她将他人视作对自身完整的威胁,她的诗中多次出现扭曲的父亲形象,在上大学期间她曾精神崩溃,像《钟形罩》中的埃斯特那样试图自杀。英国阴冷天气令她倍感压抑,婚后特别是怀孕生子后,持家、育子、写作等重负同时加诸于一个脆弱的躯体。雪上加霜,休斯婚外恋的纠葛使家庭最终破裂。纵然在《钟形罩》的最后几页埃斯特摆脱了钟形罩的束缚,但她还是疑惑:“我怎么知道有一天——在学院,或者欧洲某各地方,任何地方——还有它那种叫人透不过气的扭曲视像,不会再度降临呢?”果然,她用自杀来告诉世人:“这个世界本身无疑是一场噩梦。”

她的死亡引发了多种议论,有人说,本来她就有难愈的精神痼疾,在婚姻和事业双双惨败的打击下,无法再支撑乐观向上的假象;张子清先生则认为她的死是一念之差,因为她经历过两次未遂的自杀,似乎把自杀视为一种对身体的挑战,如同她在剑桥大学时学骑性子暴烈的马,或滑雪冲向危险重重的山坡,上帝跟她开了玩笑:当她前两次认真自杀时,却没让她死,当她第三次半心半意地去寻死时,却成全了她;《钟形罩》的译者杨靖认为,从普拉斯后期诗作中萦绕不散的死亡主题,以及《钟形罩》中贯穿众多与死亡有关的意象,以及象征凤凰涅槃、死而后生的仪式,这些病态的意象和仪式散发出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令人震撼之余有一种莫名的快感,普拉斯本人大概也沉浸其中,最终玩火自焚;阿弗雷德·阿尔瓦雷斯认为:“对于艺术家来说,自然常模仿艺术,或者重复一句套话,艺术家举起镜子映照自己时发现了自己是什么。但这种认识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她,使她变成那个镜中形象。”按照这一说法,似乎普拉斯的自杀是模仿她诗中人物拉撒路女士。

对于西尔维亚的死,笔者认为她的死不能完全归因于其近乎病态的敏感多疑天性,也有不少社会的和人为的因素。《钟形罩》是普拉斯借以释放过去的“学徒之作”,其中多有揭示:

《钟形罩》是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被誉为“写给女性读者的《麦田里的守望者》”。19岁的美国女孩埃斯特以其女性独有的冷静娓娓地讲诉自己的痛苦经历:她不想成为传统标准与主流价值观中相夫教子的“幸福主妇”,然而在面对纷繁的社会时,却也无法确定自己的方向。看不到出路的埃斯特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获救之后,她在一家精神病院里接受心理分析治疗,重新审视自己,期待开始一种崭新的生活。“钟形罩”的意象,取自埃斯特在男友就读的医学院里见到的钟形玻璃罐子,里面放着死于母腹的胎儿标本,“钟形罩里的酸腐空气像填塞衬料似的将我四周的空气塞得满满实实的,叫我动弹不得”。对埃斯特来说,钟形罩意味着“不正常的生长、窒息和死亡”。

故事的结尾,埃斯特紧张又充满期待地等待着她的出院鉴定面试。而真正的结局是:普拉斯在小说发表之日的三个星期后自杀身亡。

纵然西尔维亚言其《钟形罩》是她“自个儿的生活中的几桩事件拼拼凑凑,再加以虚构,增添了几分色彩而已——只能算是糊口之作”,她想“展示一个面临精神危机的人那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试着透过一只钟形罩子来描述她的世界以及其中的人们的扭曲视像”。

现实生活中普拉斯也有很强的死亡欲望,她是自白派诗人中最迷恋死亡也是最早自杀的。自白诗本就是“一种痛苦的诗,其痛苦‘难以承受’,因为这种诗常常引发精神崩溃和妄想症”,普拉斯是视诗歌为生命的,她曾对人说,诗对于她就像面包和水,没有诗她无法想象自己能否活下去,她在写一首诗或写完一首诗时感到绝对的满足。而死亡是她晚期诗歌的一大主题,她“使诗歌和死亡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尤其是她在生命最后的几个月所写的诗,简直是一本死亡笔记。她把死亡神化,认为死亡就是解脱和再生,并把自己放在神话的中心,力求寻找再生,因为渴望再生是人的真实本质。

矛盾的是,特德·休斯在普拉斯死后声称,没有人比她更爱生活、更有获得幸福的能力。笔者认为,这也许是人类经验的一个最可怕的方面,一个人似乎热爱生活,实实在在地活着,可在心灵最深处仍然感受着死亡、不真实、仇恨和虚无。人是脆弱的动物,每个人的生命都潜伏着危机,尤其是像普拉斯这样生活在危险边缘的诗人,从她的诗中就可看出她对生存的矛盾态度——时而维护生命,时而反对它。有时她的诗是力量和活力的表现,有时则充满自杀倾向和自我否定,这很容易使人走向极端,她情绪变化捉摸不定,任何想发现“真正”的普拉斯并找到她自杀的“真正”原因的人是徒劳的,因为根本没有“真正”的答案。她也像我们一样,是个复杂的人,充满矛盾的冲动和情感,她勇于纪录下所有这些矛盾,说明她比我们诚实。

正因为普拉斯的自杀正好迎合了西方文化中关于“厄运诗人”的神话,那些死于非命的诗人都会因其死亡而身价倍增,成为传奇人物。普拉斯也不能例外,后人大肆渲染、猜测甚至夸大她的自杀,其实是没必要的。安东尼·思韦特说得好:“西尔维亚·普拉斯的与众不同不在于她出了什么事或她对自己干什么——而在于她作为一个诗人的控制力、热情和活力。如果我们把她变成一个传奇人物,那等于歪曲了她,毁了她。”

同时休斯也成了众矢之的,受尽抨击,长达35年,直至他去世。一批女权主义批评家、普拉斯研究者把休斯当做可憎的男性原型加以口诛笔伐。到目前为止,至少有五部同情女方谴责男方的普拉斯传记面世。

寻求习作的“源头活水” 篇10

一、课外阅读为学生习作做铺垫

阅读课外读物是学生探索世界、掌握知识、品味文章的思想情感、运用文章中的表达方法的重要渠道。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让学生从课外读本中汲取精华, 积累丰富的语言, 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个学期学生在课堂上要学的课文有二十多篇, 教师要求学生读背得滚瓜烂熟, 但是学生在其中所得却是非常局限的, 因此, 自觉地读课外书、读报纸的好习惯对于写作是很有必要的。很多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看合适的课外书。以三、四年级为例, 学生可以读的课外读物有很多, 如《三毛流浪记》、《格林童话》、《成语故事》、《木偶奇遇记》等, 这些书目中包含了情感教育、自然科学、生活常识等, 让学生从阅读中增长见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倡导师生共读、亲子阅读, 让家长陪孩子在阅读中提升。还可以进行读书论坛,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让学生爱上读书, 这样就可以给习作积累大量的材料, 提高习作的表达能力。

二、感受生活为学生习作添砖加瓦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带给我们的启发是:生活是学生习作素材取之不尽的源泉, 只要学生深入生活, 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 捕捉写作的素材, 学生写作就不再是无米之炊了。在学校举行的“五一”活动前, 与学生的交谈中, 我发现学生对于学校的安排颇有微词, 我灵机一动, 趁这次活动的机会进行一次习作练习, 习作的结果出乎我的所料, 就连那些平时很怕写作的学生, 居然能够洋洋洒洒写上两三页, 而且能够生动地表达自己的心中感悟, 言辞恳切, 真正体现了“言为心声”。从这次的习作看来,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生活, 因为那些是习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再来反思一下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 每次写作教学时, 老师都会搜集各种写作材料希望能给学生写作时运用, 还会教学生如何开头结尾, 教师讲得很细致, 很明晰, 学生却常常是一头雾水, 不知如何起笔, 学生受到了这样那样的束缚, 他们的情感不能被激发, 那么学生写出来的习作就缺乏感情, 写作只有学生的情感积极参与了, 那么作品才会有血有肉, 才会变得生动, 才能激起读者的共鸣。其实类似的生活题材还有很多, 比如和家长一起准备过节。元宵节布置学生搓汤圆、煮汤圆吃;端午节包粽子, 等等。老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用笔记录下来, 和同学交流一下, 这样就可以成为以后习作的素材。由此可见, 在学生动笔习作之前, 老师要让学生去观察生活, 从生活中挖掘提炼写作的素材, 这样学生对写作就产生了兴趣, 学生也就有话可说了。

三、读写结合为学生习作积蓄段落素材

小学语文书上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 在表达方法、语言的运用方面都是很好的范文, 学生可以学习它的写作方法, 可以学习它的句式, 可以续写, 可以仿写。

1.句式训练为写作初学者铺路搭桥。记得苏教版二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式:我想变我想变透明的雨滴, 睡在一片绿叶上。我让学生仿造这句话, 让学生想象美好的夏天有哪些动植物为它增添了无限生机。于是学生们展开想象, 各抒己见, 表达自己想变的事物, 再将他们说的按照课文的形式变成一篇诗歌, 让学生体会到言之有物, 避免了学生初学写作时不知如何起笔。仿写既可以减轻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又能加强写作的单项训练。

2.续写, 填补文章空白, 激发学生想象。语文书中某些课文后面常常会留下一些空白之处, 留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如学习了《狼和鹿》一文, 当人们认识到狼其实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时, 人们又会怎么做呢?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续写, 学生的头脑中仿佛在过电影一般将文中的内容再现于眼前, 当人们意识到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时, 他们内心会怎么想?他们又会怎么做?结果森林又会是怎么样的景象?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此时文中的空白之处就得到了拓展, 我们可以利用好这样的资源, 为学生提供练笔的好机会,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作为一个语文老师, 我们要对教材进行细致地研究, 把握好每篇文章中的语言特点, 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真正做到一课一练, 这样的话学生也就不会再谈习作色变了。

上一篇:教学方法和思维下一篇:刑罚的证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