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和思维

2024-07-08

教学方法和思维(精选12篇)

教学方法和思维 篇1

“思维类型”是一个通用概念,大量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事实上,明确区分思维的类型对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的学习,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本文从新的角度对思维类型进行分类,从四种思维类型出发给出学生的学习方法,特别对数学思维方法展开讨论,最后再给出创造性思维的彻底性原则。

一、思维类型及其对教育方法的启发

一般来说人们思维分为下述四种类型:接受快且深刻,接受快但肤浅,接受慢但深刻,接受慢且肤浅。当然最好的是接受快且深刻这种类型,这种类型的人往往自小就表现出天才模样,他们大都被称为是神童。可惜的是,他们在赞扬声中成长,很容易养成骄傲情绪,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习惯于“艰苦研究”,最后变成平庸之人。王安石的《伤仲永》写的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对第一种类型的学生,我们对他们的爱护首先就是不要多表扬他们(例如各地过分吹捧高考状元是不明智的做法),其次对他们要多加督促,让他们养成艰苦学习习惯。列宁小时候聪明异常,他往往很快就完成作业,然后就嬉闹不止。他的父母很担心,怕他今后不会踏实学习,除了教育他以外,还时刻注意他。有一次列宁看到他的妹妹坐在钢琴边,不停地弹奏一首乐曲,花了许多小时,才把它弹得正确。为此列宁感悟道:做任何事情,没有坚毅品质是不行的。列宁的父母知道这件事后才放心,他们知道列宁已经懂得养成勤劳习惯的重要性。第二种类型(接受快但肤浅)的人,他们平常的表现最容易使人迷惑:许多复杂的问题他们一听就懂,可是他们自己做起来却经常出错。他们的家长和老师都误认为这是由于“粗心”造成的,除了告诫他们要细心以外,家长、老师(甚至他们自己)对这种现象都不在意。举一个例子,初中学生刚学习有理数时,写负数时往往会遗漏负号,当你向他指出时,他立刻就知道是自己错了。人们大都认为这是粗心的原因,殊不知是他在他的意识里还没有真正接受负数这个概念,也就是说他虽然接受了负数概念(也许很快就接受了)但是却很“肤浅”,他的潜意识里并没有它的“真正”位置。因为引导学生思想深化是一件困难的工作,所以对于接受快但肤浅的学生,我们也许更应该留心。除了教育他们不要骄傲(这是由于他们接受快而造成的错误)以外,还要训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养成深思的习惯。(顺便提一下,怎样培养学生养成深思习惯,如同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样,至今都尚未找到特别行之有效的办法)第三种类型,即接受慢而深刻,在某种意义上它才是最好的一种类型。领会深本是探索一切知识的必要因素,可是他具有这种优越品质而不觉,有时他还为自己接受慢而苦恼,这样他对学业从不掉以轻心,为了克服自己接受慢的缺点,他总是“笨鸟先飞”,这样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他养成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质,这又是一个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第三种类型的人“天然”地具备了成功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大部分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都来自于他们。据说牛顿、爱因斯坦小时候都很“笨”,倘若真是这样,这便是上面论述最好佐证。另外的例子是真人真事,20世纪伟大的数学家吉伯特(1862—1943),他接受新的思想很慢,但一经接受,在运用和进一步发展这些思想上,就没有人能和他比拟了。至于第四种类型的人,虽然他们在学业上很费力,但他们的成功机率并不比第一、二种类型的人要少,甚至还要大于第二种类型的人。这种人只要不放弃努力,那么在他艰难的学习过程中,自然会养成一种深刻钻研的禀性,此是“勤能补拙”之谓也,这正是一切在学术上获得成就的人所要必备的主要品质。明末清初的一位历史学家谈迁,小时候很愚笨,记性差、反应慢,他对自己所读的书籍很难弄懂,他很苦恼,不过他锲而不舍,经常读书到深夜,由于长期的努力,他终于大彻大悟,从此他便突飞猛进,成为那个时代最有学问的人之一。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大概就是这种类型人的最好写照。总之,无论是哪种类型都有成功希望,只不过有的开始要多费点力气而已。“聪明”并不是人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最重要的是人的刻苦和坚忍,而且随着人们的成长,差的类型在不断刻苦努力下,也会迅速朝着最好类型转化,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千真万确的。

二、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学习方法

在一切学科中,数学是一门最重要而且最奇怪的学科。它研究的问题似乎虚无飘渺,并不接触现实世界,但却有莫名其妙的大功效。麦克斯韦尔认为,研究问题时首先要引入数学概念,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方程就是以这种方法推导出来的。狄拉克也认为,应该遵循数学方向前进,因为“正电子”也满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方程,所以他预言“反物质”正电子的存在,几十年后人们果然在宇宙射线里发现了它。也许最值得一提的是,陈省身的“纤维丛”几何学理论,竟然可以平行移动到杨振林的“规范场”物理理论里,对此杨振林感叹地说:数学家研究数学问题时,根本没有考虑到物理世界,而却能深刻地阐述世界,这真令人惊叹。如今关于物质粒子最新研究的“弦理论”也和数学家丘成桐的微分几何成就有密切关联。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理论的关系同样也非常密切。就连过去一向被认为是最难找到实际用途的数论也在计算机科学里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大整数质因数分解定理丰富了密码学方法:RSA公钥系统,根据大整数的分解,它采用“公钥”和“私钥”技术。[1]由此可见,在数学上花费时间是值得的。一般人并不喜欢数学,他们或者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或者认为数学深奥难懂。在人们心目中,数学里只有推理,没有猜测;只有逻辑,没有艺术;只有抽象,没有直观;只有理性,没有想象。人们感到数学的结果是一步一步推出来的,没有过人的聪慧是不行的。然而,幸亏事实并非如此,否则我们的数学就不会兴旺到如它目前所示,它早就不会吸引任何一个有智慧的人。其实数学是一门融合了人类一切认识世界方法的学科,只是在它整理自己的知识时,才采取了“定义”、“定理”和“证明”严格方式,这是为了保证它的结论准确无误所致。但是这并未妨碍人们用其他方式获得数学知识,其实最伟大的数学家在他们思考问题时,都是凭借直观(甚至是最粗糙的直观)前进的,特别是当他们在做划时代事业时,更依赖直觉,甚至有时连逻辑也不顾。这在牛顿和莱布尼兹创立微积分时特别明显。本段叙述直接来自于文献[2]。明白了上面道理,我们建议:要在感性上下功夫,要理解数学精神实质,即要有数学质感。对数学的学习要运用人类一切认知手段,即实验、猜测、直观推理、试错法、合情推理和正统的逻辑推理;对于基本知识要有透彻了解,基本技能要熟练掌握。对于较难或者很难的题目,应该努力解决它,真正解决不了,也不要气馁,可以暂时放下,“历史总是带着问题前进的”;对一门数学学科,如果你感到对它的任何一个习题,只要有时间你就可能会做出,即使不会做,但对别人做出的看一眼就会,那么这门学科你就基本过关了,没有必要搞题海战术,这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的观点。

三、彻底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彻底性。欧氏几何里有一条平行公理:“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能且只能引一条直线和它平行”。但在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里,很迟才引入平行公设,且叙述很啰唆,并不像上述的那样简练。后人怀疑欧几里德并不想把它作为公理,只是“证不了它”,才不得不把它作为一条公设采用。后来的数学家们跃跃欲试,用各种方法试图证明它,就这样证明了一千多年。不少人采用“反证法”,得出许多奇特结果,可惜他们认为“荒谬”,就匆忙下结论说,他们发现了矛盾从而证实了平行公设。只有高斯、鲍利埃、罗巴切夫斯基和旧观念,即认为“欧氏公理体系是唯一正确的”,彻底决裂,他们发现了非欧几何。高斯惧怕旧观念势力,鲍利埃患得患失,他们都没有发表他们的工作,只有罗巴切夫斯基勇敢地发表了他的成果。[3]同样,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都是彻底摒弃旧有观念的好例子。旧有观念根植于人的潜意识里,人们很难发现它,更难突破它。诚如一位物理学家说,他花了好几年工夫才真正弄懂相对论,不是由于他知识的缺陷,而是由于他头脑里的固有观念妨碍了他的理解。他的话有助于我们理解突破旧观念时,坚持彻底性原则的重要性。只要是创造性工作,哪怕是很小的创新,实质上都是在突破我们潜意识里某个旧有观念。希望有所创造的人,对此不可不察。

对思维类型做深入的反思和研究,可以及早发现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而就可以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引导,并且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努力攀登科学的顶峰。

摘要:现今学者对思维类型做了大量的研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思维也分成不同的类型。本文从新的角度去探讨思维类型,将四种思维类型与教育方法相结合,给出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并且特别指出数学思维及其数学学习方法,最后给出创造性思维的彻底性原则。

关键词:思维类型,思维方法,原则

参考文献

[1]Michael Sipser.计算理论导引[M].张立昂,黄雄,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王健吾.数学思维方法引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3]斯科特.数学史[M].侯德润,张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教学方法和思维 篇2

刘益阳

教授

什么是创新?

众所周知,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是当今最走红的“学术超男”。易中天的走红起源于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品三国》。易中天不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也不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为何他的《品三国》要比任何历史、文学权威都要著名N倍呢?原因是他《品三国》的绝妙构思。

易中天把历史著作《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对照起来品味,于是品出了许许多多的滋味。从思维的角度来讲,历史著作《三国志》运用的是逻辑思维,而小说《三国演义》运用的则是形象思维。这就是说,把《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对照起来品味,就是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于是许多亮点就闪耀了,许多地方就出彩了。比如说,对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故事,就出现了许多需要探索的疑问:到底是三顾茅庐还是一顾茅庐?当初是诸葛亮毛遂自荐、刘备不感兴趣还是后来诸葛亮待价而沽、姜太公钓鱼?《三国演义》为什么要修改《三国志》的历史事实?这对于塑造诸葛亮、刘备等人的形象有什么意义?等等。如此对照品味,既体现出易中天研究的独到和精深,又吸引了听众、读者的浓厚兴趣。这就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创新思维的魅力。这就是创新!

创新是一个非常时尚的新名词,如今,人人都言必称创新,创新这个新名词的使用频率极高。可是,创新是一种高境界,不是可以随手采撷用以点缀的鲜花。创新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第一,要以创新意识为前提;第二,要以创新思维为基础;第三,要以创新实践为载体。不具备上述三个必要条件,创新就是一个空有其名的时尚的招牌而已。

今天,我讲的是创新思维的一些方法和故事,用简要的阐述和形象的描述来吸引大家对创新思维的兴趣。

一、联想思维

所谓联想思维,就是从这一事物联想到那一事物的创新思维方法。联想思维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创新思维方法。

联想思维分为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和相似联想三种类型。1.对比联想

所谓对比联想,就是从这一事物联想到相对应的那一事物的创新思维方法。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看到山,通过对比联想,就可以想到水,山和水是相对应的事物。

请看案例:再穷也不能穷孩子与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当今有一句话早已深入人心,那就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说的是穷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即使再穷,也不能误了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使穷苦家庭的孩子有求学受教育的机会,使他们有成才的可能。只有这样,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和贫苦孩子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

经过对比想象,有人说出了另外一句如雷贯耳、发人深省的话,那就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说的是对于富裕地区和优势群体而言,即使他们富得流油、富得发昏,也不能让孩子在蜜罐中泡大,不能让孩子远离创业的艰辛,不能让孩子远离人生的辛酸苦辣。否则娇惯了的孩子长大了就不能自立于社会,就经受不住艰难和挫折,就有可能成为花花公子、败家仔,令溺爱他们的父母为之伤心欲绝。古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俗语说富不过三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这里有一张2005年9月13日的羊城晚报,大标题是:大学生自杀,只因饭菜不合口?说的是,9月9日晚上,广州某大学一名入学仅仅一周的新生,从学校的7楼纵身跳下,当场死亡。这名大学生为什么自杀呢?这名大学生入学前是番禺的高中生,从小就没有离开过父母,是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现在上了大学,住进了集体宿舍,自己不会洗衣服,又嫌学校食堂的饭菜不合口味,咽不下去,因此觉得简直是下了地狱!这还不算,学校又组织军训,又热又苦又累,苦熬了一个星期,就自杀了!看起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然而却是非常真实的故事。近几年来,我国每年都要发生几起大学生自杀的事件。

大家想一想,像这样的大学生,即使是大学毕业了,读了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了,又能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什么贡献呢?只能让他的父母为之伤心欲绝!只能让他的老师仰天长叹!可悲啊可悲!这就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不争的事实!

再说接近联想。

所谓接近联想,就是从这一事物联想到相接近的那一事物的创新思维方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看到水,通过接近联想,就可以联想到鱼,水和鱼是相接近的事物,水中有鱼,鱼离不开水。

请看案例:从《滕王阁序》想到阎都督

这个画面是“初唐四杰”之一的著名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的拓片。

王勃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

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话说王勃25岁那年,因为官场倾轧,丢了乌纱帽,重新变为一介布衣。27岁那年,王勃去交趾看望父亲途经南昌,正赶上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刚刚建成。当时南昌的最高军政首长阎都督正组织一场文坛盛会,请了众多的文化名人来写诗作赋,暗中已叫其女婿写好一篇《滕王阁序》作为压台的文章。不料,王勃触景生情,文思泉涌,即席写了一篇千古奇文《滕王阁序》。阎都督一看王勃这篇《滕王阁序》,惊呼不得了,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了!比他女婿的《滕王阁序》要好上一百倍!于是,阎都督便当机立断,压下了自己女婿的《滕王阁序》,隆重推出王勃的《滕王阁序》,从此,王勃的《滕王阁序》变成了流传千古的绝妙奇文!

通过接近联想,我想到了这位堪称伯乐的阎都督。阎都督真是一位难得的好领导啊!用如今组织部长的话来说,阎都督在这件事情上至少有如下四大亮点:

一是给了王勃机会

试想一个交趾县令的儿子,“被清理出队”的原“青年干部”,灰溜溜的既非炙手可热的权贵,更不是“万字头,湿湿碎”的大款,高规格的贵族豪宴偏偏鬼使神差地让他参加上啦。当有头有脸的名流写诗作赋赞美滕王阁,这作序就好比“秤砣压千斤”,原是阎泰山安排给自家东床露一手的,谁料位列末座的“小弟小”王勃触景生情,技痒难熬,居然反客为主,洋洋洒洒地径自作起序来了。

二是认可王勃才华

王勃下笔,虽也点了洪都才俊、名阁胜景,但那文心,却分明重重地放在了怀才不遇的惆怅、时光不待、作客他乡的惆怅上面,与当时的太平盛世极不协调,可以说是不识时务。若是阎都督崇奉“168一路发”那一套,那么,王勃一定是文遭枪毙人倒霉。谁料阎老爷子识真货,知道碰上了“文曲星”,便不让姑爷班门弄斧了。

三是不抓王勃辫子

再往深一层想,如果阎都督不但没有雅量,而且心眼歹毒,那么王勃就必然会“吃不了兜着走”,因为只要随意拿几个针砭时弊的句子,上纲上线为“触犯时政”,王勃就会轻则坐牢,重则掉脑袋!然而阎都督爱才心切,没干蠢事。领导既有雅量,他手下的名流们也就认可了王勃这个“无官衔、无职称、无资历”的“三无”青年的序文。

四是不占王勃便宜

有人写文章调侃说:阎都督啊,你压下贤婿的创作发表欲尚可理解,至于你不在王勃名字前署上自家大名,实属观念保守。是你抬举了爬格子的王勃,你只消暗示一下,他就会乖乖地将你老人家的大名冠于王勃之前,文章千古事,不朽名难寻啊!可阎都督

你偏偏不!天可怜见,今日里翻遍史书府志也还是查考不出你这位官儿的大名呢!

我想,我的各级领导,都应该向阎都督学习。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都像阎都督那样,那么青年人走进社会以后成才的可能性就大多了。只要你是千里马,总会被伯乐发现的!是金子总会闪光的!这就是从王勃这匹千里马联想到阎都督这个伯乐的接近联想对我们的启示。

接下来我说相似联想。

所谓相似联想,就是从这一件事物联想到相似的那一事物的创新思维方法。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看到了鱼,通过相似联想,就可以联想到虾,鱼和虾是相似的事物。

请看案例:《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与《一个门将引发的“血案”》

这个画面是几年前,针对影片《无极》,有人制作的一个恶搞的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当年引起了轰动效应。

通过相似联想,我想到了下面一件事。2006年3月1日,中国足球队在2007年亚洲杯预选赛的第二场小组赛中,客场以1:2不敌伊拉克队。一位体育记者新闻报道的大标题是《一个门将引发的“血案”》,一针见血地指出门将李雷雷发挥极度失常,是中国队输球的主要原因。

记者在报道中写道,李雷雷简直是在梦游!对于伊拉克队的两次进球,李雷雷的反应是:一次是麻木不仁地目送着足球滚进球门,另一次却异常敏捷地将球撞入自家球门。这还不算,上下半场,李雷雷各有一次低级到足以致命的开球失误,上半场的一次球门球直接开到了对方球员的脚下,形成了伊拉克队的单刀突破,情况万分危急,中场大将李玮峰被迫连拉带拽,才以一张黄牌的代价化解了危机。下半场的那一次球门球又直接开到了对方球员的脚下,又一次造成了伊拉克队的突破,情况更为紧急,主力前锋杜威被迫飞身滑铲,才再次以一张黄牌的代价化解了危机。

且不管国足中伊之战输球的原因还有哪些,我感兴趣的是《一个门将引发的“血案”》这个大标题。一是因为它使用了相似联想的创新思维方法,同在网络上引起轰动效应 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相对照,句式相同,感情色彩相同,令人拍案叫绝!二是因为它巧妙地借用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轰动效应,大大地增强了这篇报道对球迷们眼球和大脑的刺激!三是因为它体现出了记者的才气和灵气。该记者善于联想,善于利用联想来鼓动读者想象的翅膀,善于利用联想来煽起读者感情的波澜。因此,不管别的报道、别的评论如何说,这篇《一个门将引发的“血案”》的标题都是非常成功的。尽管这是负面的报道,很难评上什么奖项,但是,我相信,有如此创新思维的记者,将来

靠别的文章拿奖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事。

二、联结思维

所谓联结思维,就是把两个或者几个不同的事物联结起来思考的创新思维方法。联结思维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创新思维方法。

几乎所有的多功能的产品都是联结思维的产物。例如具有照相、摄像、上网功能的手机,收、录、放三用机,水陆两栖坦克、水上飞机等等。

“将铅笔与橡皮擦连成一体”,这个说起来极其简单的联结思维,为它的发明带来了一千万美元的专利收入。

“将电脑和游戏结合在一起”,这就产生了电子游戏机。这是一个普通人的一个普通的联结思维,然而它的专利价值却是一亿美元!

联结思维不但非常有用,而且非常有趣。请看案例:名叫“玛丽莲.爱因斯坦”的混合画

请坐在后面的朋友说,画面上的人是谁?有人说是好莱坞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对!完全正确!加10分!

现在再请坐在前面的朋友说,画面上的人是谁?有人说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对!回答正确!也加10分!

这幅画远看是玛丽莲.梦露,近看是爱因斯坦。这幅画的名称叫玛丽莲.爱因斯坦。按照西方人的姓名规范,梦露是姓,玛丽莲是名,女人嫁了老公以后,就要改姓老公的姓。所以,这幅画叫玛丽莲.爱因斯坦,就意味着梦露嫁给了爱因斯坦。这是美国人开的玩笑,是美国式的幽默。

这幅画运用光学原理,把梦露和爱因斯坦的面貌特征结合起来,组成了这样一幅神奇的混合画。

我们感兴趣的是创作这幅画的联结思维的创新思维方法。它把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结合起来,它把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和一个相对丑陋的男人结合起来。它把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和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结合起来。请朋友们说,联结思维的魅力是不是很大?

请大家再看一个更加令人惊叹也更加发人深思的案例:洛克菲勒与世界银行。上个世纪初,也就是一百年前,在美国,有一位大学刚毕业的帅哥,他的求职之举不但像是一个神话故事,而且求职之路也是一步登天,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这位帅哥求职的思路既大胆又新奇,从表面上看这位帅哥是异想天开,仿佛得了神经病,而实际上他却是摸准了时代的脉搏,摸对了经济寡头们的胃口。

先是由帅哥的老爸出马,拜会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开门见山地说:我有一个儿子,大学刚毕业,既相貌英俊,又才华出众。我知道您的女儿非常漂亮,聪明可爱。因此,我请求您把您的女儿嫁给我的儿子。洛克菲勒回答说:您的这个主意看来很不错。但是,您的儿子要想成为我的女婿,恐怕光靠相貌英俊、才华出众还是不够的。我想,他还得有些什么成就才行。帅哥的老爸接着说:洛克菲勒先生,您说得太对了!假如我的儿子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那么他的这点成就够不够成为您的女婿的资格呢?洛克菲勒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完全够格!

于是,帅哥的老爸又去拜会世界银行的总裁,也是开门见山地说:我有一个儿子,大学刚毕业,既相貌英俊,又才华出众,我想推荐他做您的副总裁,您看怎么样。世界银行总裁回答说:您的这个主意看来很不错。但是,您的儿子要想成为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恐怕只靠相貌英俊、才华出众还是很不够的。我想,他还得有些什么独特的优势才行。帅哥的老爸接着说:总裁先生,您说得太对了!假如我的儿子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女婿,那么他的这点独特的优势够不够成为您的副总裁的资格呢?世界银行总裁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完全够格!

神话就这样诞生了!梦想就这样实现了!先是帅哥被任命为世界银行副总裁,接着,帅哥就成为了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女婿。不但求职之路一步登天,而且成就了令世人羡慕不已的美满姻缘。按照我们中国人传统的说法,那真是名副其实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啊!

神话难道就这么容易创造吗?其实也不,创造神话还得有千载难逢的机会和绝顶聪明的脑袋!帅哥的机会是:当时的美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在实业界,出现了诸如石油大王、钢铁大王、铁路大王等等实业巨头;在金融界,出现了诸如世界银行、花旗银行、大通银行等等金融寡头。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的不断发育,实业界和金融界因为各自利益的需要而互相渗透。这种互相渗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会导致实业巨头和金融寡头之间的某种形式的联合。帅哥的求职思路正是顺应了这个美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抓住了一个让石油大王和世界银行实现某种联合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帅哥的绝顶聪明之处在于:他成功地采用了创新思维的方法来设计了他的求职思路。石油大王和世界银行不仅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更重要的,他们是美国市场经济中的两个相互之间具有强烈吸引力的事物。帅哥通过他的创新思维,把这两个事物联结在一起,促使垄断资本主义向更高的阶段发展,所以,他成功了。在帅哥获得成功的诸因素中,相貌英俊、才华出众虽然是重要的因素,然而决定性的因素却是他的创新思维,是他把石油大王和世界银行联结在一起的创新思维!

三、扩散思维

扩散思维又叫发散思维。

所谓扩散思维,就是从一个点向四周辐射的创新思维方法。扩散思维是我们中国人最需要向西方人学习的创新思维方法。

有人说,中国人至今还拿不到诺贝尔奖,关键是因为中国人扩散思维的能力比较弱,太过于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想,这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一圈一圈的:紫禁城、内城、外城、三环、四环、五环、六环。而法国巴黎的街道却是放射状的,以凯旋门广场为中心,放射出12条街道。从空中往下看,凯旋门好像是太阳,12条街道好像是太阳的光芒。这就是当年拿破仑的构想:我是太阳,请看太阳光芒四射!

1996年,我出访巴黎。在凯旋门广场游玩了以后,我同几位朋友一起逛街。因为巴黎的街道是放射状的,是斜的,我们逛了几条街以后,就迷失方向了。我们几个人不但不会说法语,就是英语也很陋嘢,问路时,虽然法国人都很热情,打着手势,表情也很丰富,还画图给我们看,但是我们还是一脸茫然。后来,还是巧遇了两位中国老夫妻,才帮助我们找到了返回的路。这一回,真是真真切切地让我感觉受到了西方人扩散思维的厉害。

虽然说我有过这样一次难忘的经历,然而话还得说回来,我们东方人学习扩散思维也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请看案例:《焚书坑》一诗的解释。

画面上是一首唐诗《焚书坑》,其中蕴含着一件令我终身难忘的经历。

1971年11月,单位传达关于林彪反革命集团主要干将黄永胜路过河南古战场荥阳时念的一首唐朝诗人章碣写的七言绝句:“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份绝密文件是逐级传达的,从矿务局领导到厂领导到科室车间采矿场领导到党员干部到非党员干部到工人,等到我这个非党员干部听传达时差不多已经是最后一级了。此时文件对我既已解密,于是矿党委书记就叫我把这首诗解释一下。其实,我是个工科大学生,没有读过这首诗,于是,我凭借扩散思维的方法来解读这首诗。

我的目光盯在了“祖龙”这个词上。当时我手上有一本郭沫若的诗集《邕漓行》,记得其中一首写兴安灵渠的满江红词的最后三句是:“说猪龙,其实是祖龙,能开创。”注释中说:“所谓猪婆龙者,盖由祖龙讹传而来,祖龙即秦始皇之异称。“既然敲定了诗中的祖龙就是秦始皇,那么以此为中心辐射开来,进行扩散思维,其他的词句就可以陆续界定,诗的意思就明白了。显然,“刘项”就是刘邦和项羽;原来不读书”就是说刘

邦和项羽原来都不是读书人“竹帛”应该是当时的书,因为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以前,书都是刻在竹板上或者写在布帛上的;“烟销”应该是烧毁,秦始皇焚书坑儒嘛;“关河”应该是函谷关和黄河;“空锁”自然是指函谷关和黄河对秦国首都咸阳的拱卫是徒劳的;“祖龙居”自然是指秦国的首都咸阳一带;“坑灰未冷”当然是比喻时间没过多久,烧书的灰都还没有冷嘛,秦朝实际上只传了两代,到秦二世时就土崩瓦解了!“山东乱”当然是指骊山以东发生了叛乱,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随之刘邦、项羽等地主武装也竞相割据,秦朝就灭亡了。扩散思维的结果,辐射到了诗中所有的词句,诗的意思就跃然纸上了: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失去了天下人心,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像刘邦、项羽这些灭亡秦朝的主要势力的代表人物,原来都不是读书人啊!黄永胜在秦朝末年荥阳古战场念这首诗,影射毛主席像秦始皇一样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必然导致天下大乱。所以中央绝密文件称之为“反诗”。经我这一解释,那位矿党委书记豁然开朗,对我赞扬备至,并迅速将诗意传播到矿务局机关和其他厂矿,于是我这个矿中学语文老师在平桂矿务局这个万人大企业也就开始小有名气了。这件事也就成为了我后来获得连续破格提拔的人生转折点。对于我来说,扩散思维是功不可没的。接下来,请大家再看一个案例:火烧赤壁的策略。

这个画面是火烧赤壁的画面。

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一次战役,它奠定了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合抗曹的胜利,取决于诸葛亮、周瑜、黄盖、庞统等人的一连串的锦囊妙计,其中的核心计谋是火攻。当东吴都督周瑜因无破曹良策,急火攻心,口吐鲜血,昏倒在地以后,诸葛亮探病时开的药方就是手心里写的一个“火”字。围绕着火攻这个核心计谋,经过扩散思维就有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计谋。例如,群英会蒋干中了周瑜的离间计,导致曹操杀了荆州降将蔡瑁和张允,损失了至关重要的水军统领。再如,黄盖行苦肉计,诈降,使曹操放松了警惕,寄希望于东吴不战自乱,为火攻创造了最重要的必要条件。又如,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让曹军把战船用铁索锁在一起,表面上看是抗御江上的风浪,使北方士兵免受晕船之苦,实际上是为了火攻威力的充分发挥。当周瑜再一次因破曹之难而口吐鲜血、昏倒在地时,诸葛亮探病开的药方是四句十六个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其实,诸葛亮预测了气象,知道三日后有东南风。于是,他演出了一台借东风的好戏,并且乘机脱离了虎口,逃出了周瑜布下的罗网。赤壁之战中运用扩散思维而形成的系列计谋还有舌战群儒、智激孙权、智激周瑜、草船借箭、智算华容,等等。正是由于围绕火攻扩散思维而形成的一系列妙计,才使火烧赤壁这台大戏演得威武雄壮、精彩无比!

四、求异思维

所谓求异思维,就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创新思维方法。

求异思维要求人们从新的与众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要独立思考,具有独特思维,提出独具匠心的创新设想。

求异思维是最基本的创新思维方法。请看案例:柏杨的《中国人史纲》

写过《丑陋的中国人》的台湾作家柏杨写了一本《中国人史纲》。这本书很畅销。据我的理解,这本书之所以畅销,除了柏杨的名气大以外,是因为这本书体现了四个方面的求异思维。一是以人为本。一般的历史书都以写历史事件为主,而柏杨这本《中国人纲史》却以写历史人物为核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二是公元纪年。一般的历史书都以封建皇朝的年号作为时间顺序,不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而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却以公元纪年作为时间顺序,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三是中西对比。柏杨这本《中国人史纲》不但写中国的历史,而且也同西方的历史相对比。从明朝开始,西方的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而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遭受了压制和扼杀。两相对比,能引发人们无比的慨叹和深入的思考。四是文学语言。柏杨善于运用文学语言来描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因此他的《中国人史纲》的可读性自然高出一筹。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案例:廖仲恺女婿之死的疑案

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期间,周恩来最关心的头等大事就是毛泽东的安全。就在谈判取得成果,毛泽东即将返回延安的前几天的一个晚上,突然发生了一件非常意外的事件。周恩来的秘书李少石乘坐中共驻重庆办事处的汽车返回红岩村的时候,突然遭到枪击而死亡。办事处雇用的司机把车开回红岩村后便失踪了。于是,李少石之死便成了一个谜。周恩来立即召集会议研究案情,参加会议的绝大多数同志都认为这是国民党特务暗杀周恩来的阴谋,理由是李少石的相貌跟周恩来相似。周恩来想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特务谋杀了廖仲恺同志,而李少石正是廖仲恺的女婿。20年后悲剧重演,使周恩来的心情非常沉重。就在这众口一词、义愤填膺的时候一位办事处的年青同志运用求异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办事处的司机突然失踪,说明存在着司机肇事的可能性。此言一出,立即招来大家严厉的批评,都认为这位年青的同志缺乏敌情观念。周恩来是善于进行创新思维的人,对那位年青同志的求异思维非常重视。他想,年青同志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经过调查不应该轻易排除。再说,毛泽东同志的安全和谈判的成果才是最重要的。国民党特务没有必要在这种时候来谋杀周恩来。于是,周恩来果断地布置了周密地调查,结果,确实如那位年青同志所预料的,是由于办事处司机开车

速度过快,不慎撞倒了路边一名国民党士兵,另一名国民党士兵喝叫停车,办事处司机不听,继续行驶,于是,另一名国民党士兵举枪射击,结果导致李少石同志死亡。与此同时,国民党方面也得出了相同的调查结果。由于周恩来对求异思维的高度重视,头脑清醒,避免了国共双方的激烈冲突,维护了谈判的成果。同时也使国共双方对毛泽东的安全更为重视。求异思维可谓立了一大功。

五、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把问题反过来思考的创新思维方法。

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都是有效地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它们反映了客观物质世界中可能与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由于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因而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就会出现不同的认识效果,这正是逆向思维的创新魅力之所在。更由于人们习惯于顺向思维,因而逆向思维往往就特别具有创新的意义。

逆向思维是最难把握的创新思维方法。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穿鞋人的荒漠与卖鞋人的天堂

有甲、乙两位推销员,分属不同的公司,一起去非洲某国推销鞋子。两人抵达后,马上开展了市场调查。他们惊讶地发现,该国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人们习惯于打赤脚,不穿鞋子。因此,推销员甲马上沮丧地向公司汇报,认为这里是穿鞋人的荒漠,鞋子在这里根本没有销路,所以他抓紧时间立即返程了。与此相反,推销员乙对这块荒漠却情有独钟,他兴奋地向公司汇报说:“我发现了 一块新大陆,请火速将大批鞋子运过来。”两位推销员针对同一情况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甲推销员按顺向思维思考:“鞋子一定要有人穿,才可能有市场。”乙推销员则按逆向思维思考:“人可能要穿鞋,因而一定有市场。”于是,甲走了,乙留下来了。不久,经过乙推销员的努力,把该国居民打赤脚的习惯改变为穿鞋子的习惯,于是,乙所属的公司成为了该国最大的鞋业批发商。从这个乙推销员成功的案例,我们不难看出,逆向思维可以将可能转化为现实,这是因为现实中的确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可能。

请再看一个案例:持续17年的爱心“骗局”

据2005年6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家住重庆沙坪坝的一对夫妇隐瞒大款身份17年,高考前夕,向女儿许下重金承诺,无意中曝光了这场持续17年的爱心“骗局”。

这的确是闻所未闻的传奇故事。经营着一座煤矿和一个书城的大款父母,为了培养女儿吃苦耐劳、勤奋节俭的品德和自立意识,竟然十分委屈地装穷17载。他们这种几乎与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截然相反的教育方式让人惊异,让人感动,也颇具启示意义。

不妨先来看看装穷式教育的最终技术效果:从小学到高中,女儿一直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善良真诚,成绩优秀。显而易见,到目前为止,这对用心良苦的父母得到了自己期盼的教育回报。

有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穷是一笔精神财富“,无数的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那些在清贫、艰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往往具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的意志、勤奋拼搏的精神和可贵的同情心、爱心,而这些人性美德之花的绽放,往往是在幼年、童年、少年时期不断播种、浇灌、培育的结果。很难想象,一个从小便大手大脚、沉醉于物质享受和以富为荣的富家子弟,能够真正发自内心的在任何时候,任何人面前表露出体恤与关怀,传达爱心与同情,乐于付出和奉献。

因此,当球王贝利喜得贵子的时候,有人赞叹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像您这样伟大的运动员!然而贝利却说,他或许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但绝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运动员!因为他一生下来就太富有,而我的童年却很穷。

前不久,大连某小学门口出现了这样一幕场景:放学后在学校门口,一名小学生在同学面前夸耀自家宝马车的豪华,恰在此时,他的父亲却开着一辆桑塔纳轿车来接他回家。感到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的儿子不乐意了,执意不肯上这辆“破车“,非要父亲回家将宝马车开来不可。面对如此的场景,如此在富裕温室中长大的”小花“,你会作何感想?你能够期待他们在未来的爱心世界中成为铺路奠基的坚硬、扎实的一份子吗?

当然,重庆这对大款父母的教育方式确实有些另类,有些极端,有些矫枉过正,而且也很难向他们学习。但是,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来说,这对大款父母的装穷式教育方式正是对现行常规教育方式和环境的逆向思维的产物,而这,才是这个案例引起人们关注和深思的理由。

接下来,请大家再看一个案例: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与荷花对淤泥这样说。在这里,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是顺向思维,荷花对淤泥这样说是逆向思维,让我们用形象思维来领略一下逆向思维的魅力。

我作为一个工会干部,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构思了《荷花对淤泥这样说》这首诗。这首诗诠释了这样一个主题,那就是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的决定》精神的指引下,党政工领导干部对待职工群众的应有的正确态度。

诗中的我指的是荷花,是党政工领导干部:诗中的你指的是淤泥,是职工群众。下面,我朗诵这首诗:

六、形象思维

这里所说的形象思维,是指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创新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是最有魅力的创新思维方法

大家都知道,形象思维是文学创作的核心,逻辑思维是理论研究的核心。一般地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通常是两股道上跑的火车,交汇、碰撞不到一起。要让这两个核心相互渗透甚至相互融合,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纵观古今中外,既是文学家又是理论家的人是少有的。对于某一个特定的人来说,似乎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来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既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应该追求的,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而且杂交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请大家先看一个案例:《导演·性格演员·钢琴家》

这是我的一篇关于领导科学的论文。大家可能会感到很奇怪,这种形象思维的题目怎么能作为理论文章的题目呢?其实啊,妙就妙在这里。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的是领导干部要像导演那样具有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第二部分写的是领导干部要像性格演员那样具有演什么就像什么的领导素质。第三部分写的是领导干部要像钢琴家那样具有统筹兼顾的领导艺术。说老实话,我这篇文章内容上并没有什么特别新奇之处,但是大小标题却特别新颖别致,强烈地吸引着评委们的眼球。结果,这篇文章获得了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这是省部级的重大奖项。当年一等奖空缺,二等奖、三等奖几乎都是社科院研究员和大学教授的研究成果,我作为一名企业领导干部,作为一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业余的散兵游勇,能够获此殊荣,实事求是地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创新思维方法功不可没。这篇文章就收录在我2002年出版的《工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里。

请大家再看另一个案例:《雷达.天平.灯塔》

这是我的一篇关于企业经营者决策的逻辑思维的理论文章。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的是企业经营者要像雷达那样探寻决策的目标。第二部分写的是企业经营者要像天平那样衡量决策的风险。第三部分写的是企业经营者要像灯塔那样指明决策的方向。这篇文章以其大小标题形象思维的魅力,又一次获得了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使我有幸两次获得省部级奖。这篇文章就收录了我2006年出版的《同工会干部谈逻辑》这本书里。

我两次因为形象思维而荣获省部级奖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具有了被评为享受广西政府津贴专家的资格。现在每月津贴300元。虽然因为我是副厅级干部,当年区党委马庆生副书记没有批准我参加评选,但是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文件精神,我的退休费因此而增加了五个百分点。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最精彩的案例: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我个人认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气势最宏伟、联想最美妙、议论最精确的一

首词。这这首词上半阙写景,下半阙言志,写景是形象思维,言志是逻辑思维,二者之间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达到了革命浪漫主义的顶峰。当年毛主席重庆谈判期间,这首词曾经轰动山城重庆,为毛主席赢得“诗人领袖”的美誉。蒋介石气急败坏,亲自策划纠集了一帮御用文人,炮制了几十首《沁园春.雪》,妄图压倒毛主席的这首词。结果统统都是雕虫小技,根本无法同毛主席的《沁园春.雪》相提并论,气得蒋介石暴跳如雷,把那几十首狗屁诗词摔在地上,大骂“娘希匹!”

下面,我朗诵一下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让我们来领略一下毛主席的伟大气魄,同时领略一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创新思维方法的无穷魅力。

七、公关思维

所谓公关思维,主要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的创新思维方法。

公共关系的理论告诉我们:公共关系的核心,一是交流沟通协调,二是设计塑造形象。对于交流沟通协调而言,需要别出心裁地使用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核心。要想别出心裁地使用语言,收到交流沟通协调的公关效果,就需要创新思维。对于设计塑造形象而言,需要独具匠心地进行策划。这个策划,既要合乎情理之中,又要出乎意料之外。要想独具匠心地进行策划,收到设计塑造形象的公关效果,也需要创新思维。离开了创新思维,公共关系的交流沟通协调和设计塑造形象都只能是老生常谈,既无吸引力,又无凝聚力。只有以创新思维为核心,公共关系学才是一门具有活力、魅力、生命力、创造力的科学和艺术。

公关思维是最有实用价值的创新思维方法。请大家先看一个案例:“移山倒海”的大师豪斯

向顶头上司、向决策者贡献自己好的建议和计划,是我们每个职场人员应尽的职责。然而,我们在献计献策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不受重视、不被采纳的苦恼,尤其是一个非常合理、非常优秀的建议或计划被上司断然拒绝的时候,我们的苦恼会更加剧烈。

碰到这种“进而不纳”的情况,人们往往抱怨上司说:“能遇上知人善任、从谏如流的上司就好了。”这几乎成了所有下属一种传统的、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样的下属之中很少有人愿意换一种思维模式来考虑“进而不纳”的问题。

其实,新的思维模式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出路。

在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鞍前马后工作的众多人中,都觉得这任总统是“一扇老橡木做的门”,任何新鲜的意见都被他毫无例外地拒之门外。威尔逊有才能、自负,所以对别人的意见往往瞧不起,要么不采纳,要么根本不予理睬,但是,有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例外,这个人就是他的总统助理豪斯。

豪斯有什么绝招呢?

豪斯自己说,有一次,他在总统办公室里被单独召见。他明知总统不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但还是尽自己所能,清楚明了地陈述了一种政治方案,因为他苦心研究过,自认为相当切实可行,所以说得理直气壮。然而他并没有得到与其他同事不同的命运,威尔逊总统当即表示:“在我愿意听废话的时候,我会再次请你光临。”但是几天后,在一次宴会上,豪斯很吃惊地听到威尔逊总统正在把几天前他向总统的建议作为总统自己的见解公开发表!这件事,使豪斯大彻大悟,懂得了向总统贡献意见的最好方法:首先是要避免他人在场,其次是要不露声色地、悄悄的把意见“移植”到总统的心中。开始,要使总统不知不觉地对你的意见感到兴趣,然后使这个计划可以作为总统自己的“天才构想”而公之于众,最后,使总统坚定不移地相信是他本人想出了这个好主意。换句话说,绝不要强调某某计划是豪斯的主意。为了使一个好的计划被总统采纳,他得自愿牺牲“版权”,把“版权”让给总统,而且必须是悄悄地、人不知鬼不觉地转让。这样,他的计划就能顺利地被总统采纳。例如,1914年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豪斯奉总统之命赴法国做外交上的斡旋。出发前,威尔逊总统原则上同意了豪斯的计划,但态度相当谨慎,距离被正式批准还相当遥远。豪斯到巴黎以后,就把自己想出的、经总统谨慎同意的计划,说成了“总统的创见”,并热烈赞扬说,这是“天才、勇气、先见之明”的表现。当威尔逊总统看了电传过来的豪斯与法国人初次会谈的记录,就毫不犹豫地正式批准了豪斯的计划。计划的实施给美、法两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豪斯为自己实际发挥的作用由衷地高兴,同时威尔逊总统也更加由衷地喜欢豪斯。对他更加倚重。但有一件事是心照不宣的:豪斯从来不表示某项计划是他想出来的。若干年后,豪斯说道:“我不愿意称那些计划是我的,并不仅仅出于讨总统喜欢。我的计划充其量是一颗树种,要长成参天大树必须有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只有总统才有这些条件。把树种变成大树的,公平地说,是总统。我只不过把种子移植到了总统心中。”

在威尔逊执政期间,豪斯一直采用这种简单而有效的“种子移植”的策略,然而他对威尔逊的影响,比当时成群的政治领袖加在一起都大。多年以后,人们才窥见豪斯的秘诀,豪斯获得了“移山倒海”的大师的美誉。

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在一切人类的潜意识中,活跃着一种本能的强烈的欲望,就是偏爱自己、珍视自己的东西,维护自己的“尊严”。这种欲望,从积极的方面来讲,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试想,如果每个人都不爱自己、不珍视自己的东西,不维护自己的“尊严”,人类还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吗?从消极的方面讲,这种欲望又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不肯轻易地承认别人比自己强。一般人如此,领袖人物更是如此,他

们总是特别钟爱自己的计划,维护自我尊严的倾向也更明显,这是领袖人物接受别人意见时的一个巨大心理障碍。我们在献计献策的时候,必须正视这个障碍,超越这个障碍,利用这个障碍,把“我的”种子移植到“他”的心中,由他当作“己出”,当做“自己生的孩子”养育。这样,我的“种子”就不怕不能成活,不怕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了。豪斯就是这样做的,所以他成了“移山倒海”的大师。有人还形象地比方说,豪斯第一个发明了“思想试管婴儿”,威尔逊总统则是这次伟大试验的母体。

请大家再看一个更加精彩的案例:大智若愚的华西列夫斯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由于反常的“自我尊严”的驱使,变得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唯我独尊”,不能允许世界上有人比他高明。莫斯科保卫战前夕,苏军大本营总参谋长朱可夫将军曾经建议“放弃基辅”,以免遭到德军的“合围”,这本来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建议,但斯大林听不进去,当面骂朱可夫“胡说八道”,并一怒之下把朱可夫赶出了大本营。不久,基辅果然遭德军合围,守城的苏军精锐部队全军覆没,等到斯大林对朱可夫说:“你是对的”的时候,已经是马后炮了。但是,另一位后来当了苏军大本营总参谋长的华西列夫斯基将军,却往往能使斯大林不知不觉地采纳他的正确的作战计划,从而发挥杰出的作用。

华西列夫斯基的进言策略比豪斯还要别致。

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在斯大林与华西列夫斯基谈天说地的“闲谈”中,华西列夫斯基往往“不经意”的“顺便”说说军事问题,既不郑重其事,也不头头是道。可是奇妙的是,等华西列夫斯基走了以后,往往斯大林想起一个好计划。过不了多久,斯大林在军事会议上陈述自己的计划的时候,大家都惊叹斯大林的深谋远虑,纷纷称赞不已。斯大林自然十分高兴。再看看华西列夫斯基本人,也同大家一样惊叹不已,好像他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计划。这样一来,就再也没有人会想到这是华西列夫斯基的主意,甚至斯大林本人也不这样想了。但是,上帝最清楚,统帅部实施的毕竟还是华西列夫斯基的计划。

华西列夫斯基在军事会议上的进言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他首先讲三条正确的意见,但口齿不清,用词不当,前后重复,没有条理。因为他的座位通常靠近斯大林,所以往往只有斯大林明白了他的意思。接着,他又画蛇添足地讲两条错误的意见,这时候,他反而来了精神,条理清楚,声音洪亮,振振有词,必欲使这两条错误意见的全部荒谬性都昭然若揭才肯罢休,往往使在场的其他将军目瞪口呆,悬口在心。

等到斯大林定夺时,自然首先批判华西列夫斯基那两条错误意见。斯大林往往批判得痛快淋漓,简直使华西列夫斯基体无完肤。接着,斯大林逐条逐条、清楚明白地阐述

他的决策。斯大林当然完全不像华西列夫斯基那样词不达意、含混不清,但华西列夫斯基心里明白,斯大林正在阐述他刚刚表达的那几点意见,当然是经过加工、润色了的。不过,这时谁也想不到斯大林的意见是从那里来的,谁也不会想到这是没有华西列夫斯基的华西列夫斯基意见。这样一来,华西列夫斯基的意见,也就因为已经移植到斯大林心里,变成了斯大林的意见,从而得以付诸实施。事后,曾有人嘲讽华西列夫斯基神经有毛病,是个“受虐狂”,每次开会不让斯大林骂一顿心里就不好受。华西列夫斯基往往是笑而不答,只是有一次,他对过分嘲讽他的人回敬道:“我如果也像你一样聪明,一样正常,一样期望受到最高统帅的当面赞赏,那么我的意见就会像你的意见一样,被丢到茅坑里去了。我只想我的进言被采纳,我只想前线的将士少流血,我只想我军打胜仗,我以为这比讨斯大林当面赞赏要重要得多。”

史学家评论华西列夫斯基是聪明的,绝顶聪明,达到了大智若愚的境界。他用傻里傻气的做法,巧妙地满足了斯大林的“自我尊严”的需要。当他自己被骂得狗血淋头,而斯大林心情舒畅的时候,也正是他的好计划被采纳的时候。更妙的是,骂过之后,被骂的人更受骂人的人的器重。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在军事上最倚重两个人:一个是军事天才朱可夫,另一个就是华西列夫斯基。有人甚至说,军事天才朱可夫之所以被斯大林倚重,从某种意义上看,正好与大智若愚的华西列夫斯基有关,因为倚重朱可夫,也是华西列夫斯基的主意之一。

浅谈初中语文思维激发和情感教学 篇3

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思维激发教学是指学生经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提示受到激发与启示下,对课文(作品)进行研究性的阅读,通过独立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回答问题的有效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方式掌握语文知识、情感等技能;应用文本中学会的有关知识去了解生活,深入研究生活中相关的事物,从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研究科学方法,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种学习活动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记忆和理解,使学生成为知识灌输的对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探究合作能力得以培养,进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教师在课的开始时精心设计新课的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别具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始。这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在这个时候得到调动、感染和熏陶,也就会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课文进行阅读、探讨和推究,大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与决心,当然会将学习进行到底。

二、注意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及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探讨。

语文课上,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对同学的提问谁能给以准确的回答,看谁对文章的内容记忆得快,较长的小说、故事等看谁能在快速阅读后准确地复述出来如此等等。教师都是由学生来解决一切问题,教师给表现好的学生加课堂表现分并给予奖励。总之,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让每一个学生感受成功。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范例,使学生明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让学生在航灯的指引下顺利地航船,志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进一步分析、讨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也是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创新是在吃透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里进行的问题设置,是帮助学生思考分析,并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思维。所以,允许学生甚至激励学生独立地、自由地、大胆地进行思考、讨论或小组进行探究,以拓宽学生的思维。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学生最想知道、最想得到教师评判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就犹如给学生“雪中送炭”,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思维。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铺路架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四、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走进情感的世界,作为教师就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加以正确引导、点拨。

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材、分析教材、备课、教学、练习等各个过程中,首先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而且始终如一,这样语文教学过程才能浑然一体、趣味横生,一切枝枝节节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因此,在情感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地去探“情”。

探情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让学生自觉接受知识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情感互动重点要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压抑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受到抑制。因此,教师要将学生做朋友,关心他们的快乐和悲伤,这样才会把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善良、同情、愉快、乐观等情感激发起来。我们知道情感是相互的,如果我们平时能够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学生就会回报以丰富的情感,因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五、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活动的过程。

现代教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参与是教学最深刻的活动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感的把握、点拨,是情感教学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教材创作情感二者的协调、交融。教师的一切行为,包括老师的教学情感,都是为了达到二者的协调、交融。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如果教材文本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那就形成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审美总是要通过主体与客体的交互感应,才有可能产生情感体验,老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促使双方发生这种交互感应,如果主体没有感受到客体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主体的情感没有被调动起来,主体没有特殊体验或缺乏概括的映像,那么再好再美的对象也不可能储存在头脑里。我们常说的“注入式”、“满堂灌”的弊病就表现在这里。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进行激发训练与培养,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切换思维和方法,灵活突围 篇4

一、巧用零头, 化繁为简

在求平均数和方差时, 如果数据较大, 计算会很繁琐, 我们可以设法将较大的数化为较小的数, 简化运算.

1. 巧用零头, 计算平均数

例1 (2015·温州) 某公司需招聘一名员工, 对应聘者甲、乙、丙从笔试、面试、体能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 甲、乙、丙各项得分如下表:

(1) 根据三项得分的平均分, 从高到低确定三名应聘者的排名顺序;

(2) 该公司规定:笔试、面试、体能得分分别不得低于80分、80分、70分, 并按60%, 30%, 10%的比例计入总分, 根据规定, 请你说明谁被录用.

【常规思路】 (1) 利用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即:, 代入数据分别计算三名应聘者的得分, 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即可;

(2) 根据题意, 甲不符合录用条件, 再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分别计算乙和丙的得分, 进行比较.

【巧思妙解】 (1) 选80分作为“基准”, 分别计算各项成绩与80的差, 得到每一项成绩的“零头”, 计算这些“零头”的平均数再加上80即可.

∴排名顺序为甲、丙、乙.

(2) 将第 (1) 小题中得到的“零头”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再加上80即可.

由题意可知, 甲不符合规定.

∴录用乙.

【解法说明】这种解法利用了平均数的性质:若一组数据“x1, x2, x3, …, xn”的平均数为, 则另一组数据“x1+m, x2+m, x3+m, …, xn+m”的平均数为+m.用这个性质在求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时可以化大为小, 化繁为简, 事半功倍.

2. 巧用零头, 计算方差

例2 (2015·镇江) 某商场统计了2015年1~5月A、B两种品牌的冰箱的销售情况, 并将获得的数据绘制成折线.

(1) 分别求该商场这段时间内A、B两种品牌冰箱月销售量的中位数和方差;

(2) 根据计算结果, 比较该商场1~5月这两种品牌冰箱月销售量的稳定性.

【常规思路】 (1) 从图中读取数据, 然后排序求出中位数, 直接利用方差的计算公式计算方差;

(2) 根据方差的大小判断稳定性.

【巧思妙解】选取一个数据作为基准, 用每一个数据减去这个基准, 然后再利用方差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1) 由图可知:A种品牌1~5月的销量分别为:15, 17, 16, 13, 14,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13, 14, 15, 16, 17;B种品牌1~5月的销量分别为:10, 14, 15, 16, 20,

∴该商场这段时间内A、B两种品牌冰箱月销售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5台、15台.

下面计算方差:

A种品牌1~5月的销量分别为:15, 17, 16, 13, 14, 选13作为基准, 用每个月的销量减去13得到一组新的数据:2, 4, 3, 0, 1,

B种品牌1~5月的销量分别为:10, 14, 15, 16, 20, 选取15作为基准, 用每个月的销量减去15得到一组新的数据:-5, -1, 0, 1, 5,

∴该商场1~5月A种品牌冰箱月销售量较稳定.

【解法说明】方差实质是各个数据相对于平均数的波动程度, 根据方差的性质可知:设一组数据x1, x2, x3, …, xn的平均数是, 则方差为;而另一组数据x1+m, x2+m, x3+m, …, xn+m的平均数为+m, 此时相应的方差因此对于一组较大的数据, 我们可以选取一个适当的数作为基准, 然后用每一个数据减去这个基准得到一组新的较小的数据, 然后计算这一组新数据的方差即可.此外, 也可以直接算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然后将每一个数据减去这个平均数得到一组新的较小的数据, 然后计算这一组新数据的方差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总之, 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 将较大的数转化为较小的数, 巧用“零头”, 简化运算.

二、另辟蹊径, 巧解概率题

在初中数学中, 解决概率问题, 常用的方法是画树状图法或列表法, 即采用列举的方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再进行计算.但是有些概率题, 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再辅以列举法, 往往能够比较简便地得到答案.下面, 结合几道题介绍一些解概率题的巧妙方法.

例3 (2014·宁波) 如图1, 在2×2的正方形网格中有9个格点, 已经取定点A和B, 在余下的7个点中任取一点C, 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 () .

【常规思路】通过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列举出所有的情况.

【另辟蹊径】如图2, 在除了A、B以外余下的7个点中, 能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的点C只有C2、C4、C5、C6四点, 所以在余下的7个点中任取一点C, 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4/7, 故选择D .

例4 (2014·雅安) 若我们把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和百位上数字都小的三位数称为“V”数, 如756, 326, 那么从2, 3, 4这三个数字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中任意抽取一个数, 则该数是“V”数的概率为______.

【常规思路】通过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列举出所有的情况.

【另辟蹊径】2, 3, 4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所有三位数为:234, 243, 324, 342, 423, 432共6种情况, 其中符合“V”数的有324, 423共2种情况, 所以该数是“V”数的概率为2/6=1/3.

例5 (2014·嘉兴) 有两辆车按1, 2编号, 舟舟和嘉嘉两人可任意选坐一辆车.则两人同坐2号车的概率为_________.

【常规思路】通过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列举出所有的情况.

【另辟蹊径】把舟舟和嘉嘉分别用字母A和B表示, A乘坐1号、2号车分别用A1、A2表示;B乘坐1、2号车分别用B1、B2表示.则所有乘坐的结果有4种:A1B1、A1B2、A2B1、A2B2, 其中同乘2号车的结果只有1个, 故答案为1/4.

例6 小明和小丽做游戏, 规则如下:小明转动转盘 (转盘被分成二等分, 若指针指向分割线则重新转一次) , 得到一个数字, 小丽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一次, 得到一个数字, 若这两个数字的乘积是奇数, 则小明赢, 否则小丽赢.问这个游戏公平吗?

【常规思路】通过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列举出所有的情况.

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讲座心得 篇5

2012年4月21日、22日公司组织管理人员培训,请梁作民教授讲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梁红武教授讲了《国学思想的智慧借鉴》,杨松讲了《中国式绩效管理》,学习后深有体会,把所学的心得做以下汇报:

一、《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人类是一种有头脑会思维的动物,思维是人类最主要的秘密,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创新,即构想一种目前现实中还不存在的东西,人化自然中的新事物总是直接来自于人的头脑。

对于个人来说,创新性的思维需要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但是旧方法的改变和新方法的建立往往需要长期主动自觉的训练过程。科学的训练让头脑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于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传统中国社会闻所未闻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的旧理念并建立相应的新理念才能加以应对。

“头脑就是资源”。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的规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智力的竞争,是头脑的竞争。为了了赢得竞争必须关注自己的思维方法,破除计划经济与传统社会的思维束缚,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这座宝贵资源。

“不断淘汰自己”。在社会领域,信息社会初露端倪,各种新事物铺天盖地涌过来,知识折旧逐渐加速,使得我们每天都要面临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崭新世界。于是仅仅依靠以往的老经验已经无能为力了,只有主动淘汰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和理论,不停地学习再学习,才能跟得上信息社会的步伐。

“做世界公民”。在全世界的范围里,全球化正在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把每个民族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我们华夏文化也正在融入人类文明的主流文化,地球正在变成一个小村庄甚至只是一套小房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必须站在世界公民的高度,才能真正看穿事物的本质,抓住其来龙去脉。

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每位有志之士都应该建立一种新的个人发展理念:有智慧者事竟成!

现代社会的创新活动大都是以团队的方式进行的,只要能防止出现一些思维定势,就能做到人多智慧多。

1、良性暗示

暗示又可分为积极的暗示即“良性暗示”、消极的暗示即“负面暗示”。学者们认为,暗示通过显意识进入潜意识,到达意识的深层部分。从这个方面讲,潜意识乃是暗示的积累与沉淀。它深刻地,从根本上影响着、折射着、塑造着人的生命。暗示在深层潜意识中深沉地潜伏着,广大地弥漫着、持久地延续着、多方地沟通着。与显意识相比,潜意识平时处于压抑状态,暗示积淀的各种各样的图景处在被压抑、被封锁、被束缚、少自由、被控制状态。遇到偶然的机会,也会冒出来,在意识中出现,其表现形式即为灵感、直觉、想象等。

积极暗示能够开发头脑中的思维潜能,应该尽可能多地从周围环境和别人那里得到积极暗示,或者直截了当地对自己进行良性暗示,同时要拒绝和抛弃那些压抑思维潜能的消极暗示。

自我暗示的五条原则:(1)简洁:默念的句子要简单有力。例如:“我越来越进步”等等。(2)正面:这一点极为重要,消极的语言会印在潜意识里。(3)信念:句子要有“可行性”,以避免与心理产生矛盾与抗拒。(4)观想:默诵或朗诵自己定下的语句时,要在脑海里清晰地形成意象。(5)感情:要把感情贯注进去,否则光嘴里念是不会有结果的,潜意识是依靠思想和感受的协调去运作的。

2、头脑风暴

原意为用脑力去冲击某一问题。作为一种创造方法,它在韦氏国际大字典中被定义为:一组人员通过开会方式对某一特定问题出谋献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克服心理障碍,思维自由奔放,打破常规,激发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获得新观念,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奥斯本创建此法最初是用在广告的创造性设计活动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后经本人不断改进和泰勒、帕内斯、戈登等人完善和发展,终于成为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及的集体创造方法,在技术革新,管理革新、社

会问题的处理、预测、规划等许多领域都显示了它的威力。

我们应该牢记的是──创新思维是习惯,关键在于通过科学训练提升能力;有了灵活的头脑想出新创意必须立即行动,才能让我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二、《国学思想的智慧借鉴》

讲座里谈到了儒家、法家、道家,理解如下:

儒家修行为善、人际和谐,贡献社会是仁者君子,孔子主推己及人以行“仁”。关心人类幸福,尤其表现在对慈善活动和社会改革感兴趣;原则的实践或表现——亦称“博爱主义”、“慈善行为”,人和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有内在的精神,就在于人能从利他的行为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就在于人懂得同情和怜悯,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等为原则的人事。

法家以力服人,力服至心服的管理逻辑,手段是严刑峻法,重赏严罚,赏罚分明,最高智慧就是制法、学法且以法管理。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不引行,好的手段来实行。

三、《中国式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制度确保企业及其子系统(部门、流程、工作团队和员工个人)的绩效成果能够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能力的管理方法以及

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

绩效管理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制定目标、检查目标、寻找对策的过程,它是每个管理者都可以随时使用的一种管理工具。

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西方绩效管理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平衡记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KPI)等工具,我们常用方法可能是用工作任务法来确定考核指标,也就是对所布臵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考核,这不仅可以对员工进行评价,也可以大大提高中国企业的计划制定和执行能力。当然这里指的是关键任务,而不是事事都进行评价,否则会导致员工时时刻刻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而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大企业,可以尽量去采用这些指标体系,追求企业的长效平衡发展。

企业考核结果仅与薪酬挂钩有弊端,对绩效工资的发放和管理上就会遇到一些现实问题。因此要学会对考核结果的多样化运用,最好能与培训、晋升及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等相结合,但如果还不具备这样的管理基础,那就只能靠管理层在日常的柔性管理中学会对员工的当面赞扬和批评来体现考核结果。赞扬别人是中国人所不习惯的,批评下属也是分寸极难把握的,因此这一点应该是中国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体系中需要重点补课的一个环节。

通过绩效管理培训课程的了解,改变了我以前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绩效不是为了考核而做,也不是为了考核员工而做;而是企业为了发展,面对市场竞争和人力管理方面所必须做出的一项

工作,才能保证我行在当今社会激烈竞争中得到发展。

教学方法和思维 篇6

思维训练和语言应放在相等的位置,思维是对外界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语言。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就不能把课本知识强行喂给学生吃,不能用“零售"的办法,把散装的字、词、句、篇章送给学生,使学生难以捉摸规律,把思维方面应有的训练转嫁于记忆上。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应该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早在二千年前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善于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它转动起来,不断开启学生的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发挥聪明才智。

笔者的教学实践是:

一、设疑辨疑和析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习的动力。为此,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有所发现。好的设疑可将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可使学生的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去,让他们自己用头脑思考、辨别、分析、归纳、亲自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点,还要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1.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采用的方法是:①学生自学;②个别正音;③总结读音规则,并指出拼写与读音之间联系;④英语释义;⑤用词造句,将单词放到句中来教;⑥启发学生运用构词法写出与之同根的其它单词以及同义词、反义词。例如, succeed的教学。

归纳u的读音规则:suppose,suggest;push,put;bury;busy;fun.

运用构词法引导:名词success和反义词failure,形容词successful和反义词unsuccessful,副词successfully和unsuccessfully

用词造句:Mr Smith succeeded in giving his first geography lesson,but Mr Li failed it.

总结句型:succeed/fail in sth/doing sth

这样教学,既学了新单词,又学了旧单词;既掌握了拼读规则又掌握词义和用法,从而克服了死记硬背的毛病,提高了思维能力。

2.课文教学

先让学生自学课文,根据下发的自学提纲,做有关的针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题,让学生找出文章各段的主题句。然后将课文按文章结构、意思分段,记下自己不懂之处提出来在课堂上讨论,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独立阅读,把问号装进脑子里是思维主动性的表现,可大大缩短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SEFC2A Unit l0 Lesson38 At the tailor's shop时,事先下发自学提纲,设置的问题是:

1.Who was Mark Twain?

2.Where did the dialogue happen?

3.What did the customer want?

4.Now did the customer want to pay for it?

以及做与课文有关的阅读理解题,让学生经过问题思考后对课文有所了解。阅读后还可设置以下的问题:

5.Why did Tod show the customer the cheapest clothes?

6.What made Tod and his boss change the attitude to the customer?

7.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教师应少提那种Display questions,应多提一定的多答案的问题,即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这对活跃课堂气氛和刺激学生的思维大有好处。如在教完At the tailors Shop一文后,提出这样的问题:

1.What can money buy or not buy?

2.If you are given a million pound, what will you do?

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可以拓开学生的思路,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思考,还可以让学生有机会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同时还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效果就大大增强。

二、利用课文插图,调动学生联想、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教师不能以自己思考问题的范围给学生“画地为牢”,让学生就范。学生思考问题通常有一种习惯性的思路,如怎样根据事实下判断,怎样进行分析、归纳等。有时由于某些因素的触发,会突破习惯性思维的羁绊,闪发出创造性的火花。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种种因素,培养和鼓励创造精神。

例如,课文上面的4幅图(教师展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发生火灾的时间,一般认为是one night,最多是one summer night,但有同学表示异议,可以是one early morning,因为图上无特殊的表示时间的东西。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积极性高涨,七嘴八舌,看了图后,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谈自己的想法,语言和思维双双得到锻炼。课后,学生们整理出一篇篇很好的英语习作。

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不全在长知识上,更在于独立开展抽象思维过程本身。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常有枯燥的感觉,多半是由于教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征缺乏认识,有意无意地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起了压抑作用的缘故。教师应该变换训练方式,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不能总是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可指答,可让学生齐答;可轮流答,重复答,跳答:可让学生之间相互问答。采用多种训练方法,让学生的脑子转起来,动起来。

语言不是死的,它越练就越熟越活,思维也越活跃开拓。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模仿描述,表达争辩,尽量动起来,更多地进行各种思维反馈,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结构,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思维、培养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多参与一次教学活动,就会多一份激发思维的推动力,多一份升华的可能。总之,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指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学习语言文字,利用学生的认识规律为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训练领航开道。【e】

教学方法和思维 篇7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发散思维,它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思维打破常规,寻求变异,广开思路,充分想象,探索多种解决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形式。可求异思维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充分理解前人千百年来所留传的结智慧晶基础之上,掌握了前人所创造出的思维方式及方法但却不依赖于前人思维方式的前提之下,通过发散的,突破纵向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颖的思维方式,发现新的科学现象。 所以求异思维来源于求同思维,进而高于求同思维。

鉴于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求同思维的两面性, 采用适当的对策,使学生形成并发挥求同思维的积极作用,同时又要注意求异思维的培养,实现从求同思维到求异思维的飞跃。

首先,知识的接受过程就是求同思维的形成过程。以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为核心的基础知识,实际上就是一整套帮助学生形成求同思维的知识体系。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就是形成求同思维。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由生动的物理现象到抽象的物理模型,由观察实验到基础理论,都有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独特的物理方法。不断的了解,积累这一切,也就形成了求同思维。

其次,求同思维在应试教育中作用明显。一位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可将一些章节的知识、技巧、方法以及题型规律总结得详尽、周全,通过大量的训练,让学生烂熟于心, 他可以使不怎么聪明、能力一般的学生也能考出好成绩。诚然,我们所要培养的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而来,它由独立思考开始,没有独立思考习惯的学生谈不上创新能力。而借鉴模仿又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或者说是第一步,一个又一个求同定势的形成,为学生汇聚了大量可供借鉴的案例,供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模仿借鉴之用。这个模仿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重要能力,它又是创新的基础,所谓熟能生巧。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过度依赖“求同思维” 来进行思考的话,很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防御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思考习惯。尤其是当新旧问题外形相似,本质相异的时候“,求同思维”往往会使人步入误区。 要知道,“求同思维”在教会我们“熟能生巧”的同时,也会带来有悖于发展和进步的“墨守成规”。要发展,要进步,就要突破原有的经验和思维模式的桎梏,去伪存真,带来新鲜的思想内容,做到“求异、创新”。人类的文化就是在这种求异和创新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那么,如何在求同思维中来寻求突破,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呢?

第一、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新知识探索推导过程、新题型的解决过程要尽量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主动完成, 教师切莫包办代替,应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应用探索式学习、发现式学习、 研究式学习,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物理思维模式的自我形成,而不是教师的灌输过程。

第二、加强对研究过程的分析。若要有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必须强调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掌握每个过程的特点和每个过程所遵循的基本规律。譬如,对于学生不太容易把握的较快的物理过程,可以采用“慢镜头”方式来分析;对过程较复杂、物体个数较多的情况,可用作图的方法进行分析等。在这种分析过程中,研究物理变化的规律及各种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挖掘出潜在的解题条件,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从而迅速、准确地确立解题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和训练,能使我们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灵活性、概括性得到发展,同时也使自己的思维素质得到提高。

第三、培养促使“一”和“多”相互转化的能力。所谓“一” 和“多”相互转化即指:用同一规律去分析处理多种物理问题,使学生善于从同一信息源出发,向着不同的方向探求,尽可能衍生出更多的信息输出;或者用多个规律来处理同一物理问题。一般来说,物理现象并不是孤立的,描述物理现象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反映和描述物理现象的规律也有内在的联系。当我们解决问题时,由于观察问题或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所提供的信息就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其中多种不同的信息组合。因此,物理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思考和解答。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再思考,探讨和寻求更好更简便的解法,以形成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立体结构,也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例如,对于外界对物体物体总功的求解,我们可以直接从功的定义用合力来求解,也可以求各力的功,还可以从动能定理根据物体动能的变化来求解。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变式”教学,尽可能地变化所引用的资源的内容和形式,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体现概念和规律的实质。

第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实践证明,开设探索性、开放性问题或实验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有益途径。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用,多途径地输入信息,让学生自由思考,自己总结规律。它的特点:一、没有已知的确定的答案;二、问题的答案一般都不是唯一的;三、一般都缺乏思考所必须的信息;四、没有确定思考程序和步骤。教师在传授知识中,应尽量地开阔思路,不要光停留在课本的水平上,那样就自然而然地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僵化。

综上所述,“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 本不应是对抗关系,只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而如何将两者相溶,而不是彻底否定或抛弃其中的一种,才应当是我们最该去思考的。用“求同思维”生活,用“求异思维”使生活变得更好。如此不断反复,分清环境和问题的本质,选择恰当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和改变。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摘要:求同思维又称定势思维。求异思维又称发散发散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求同思维的两面性,采用适当的对策,使学生形成并发挥求同思维的积极作用,同时又要注意求异思维的培养,实现从求同思维到求异思维的飞跃。

浅析高中物理思维和解题方法 篇8

一、概述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无外乎三大思维的应用,即: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整体思维.又因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我们要重视在实验中去引导开发学生的这几大思维,从而把它们应用到实际的解题当中去.我们还要利用各学科相通的特点,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抓住典型例题,反复练习,从中总结出一般规律,以不变应万变.那么这三大思维是如何应用到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中的呢?首先,逻辑思维,这是学物理所必不可少的.我们物理学不同于文学,我们讲究逻辑,并且是一环扣一环的,马虎不得.在具体的解题中它又是灵活的,可以顺向分析,层层抽丝剥茧,也可以逆向分析,利用逻辑大胆假设.再看发散思维,这对我们的分析能力要求比较高,这也正是我们解答物理所需要的.面对一道物理题,我们就必须要从各方面去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我们物理解题的过程就是分析题干,列出表达式,进行演算三大步骤,可见发散思维应用于物理解题的重要性.最后,整体思维.这个是个大综合,分两层.一层是我们在解某种题的时候需要把其放入某个系统中分析或者必须把其看作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另一层就是我们所说的各学科的互相融合,尤其是数理化的融合,我们在具体答题的过程中可以广泛应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一些好的方法,这样我们解物理题的效率会高得多.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些方法在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二、高中物理具体解题方法分析

1. 逻辑法的灵活应用.

我们在解题的时候习惯于从已知量出发,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运用合适的物理规律,逐步推出待求量.对于一般常规的题目来说,这是方便可行的.但当我们碰到复杂的或反常规的一类题目,我们就要巧妙的利用题目中逻辑关系,可以反过来思考,或大胆提出假设,根据假设一步步得到题目想要的解答.这种方法就是从要求的未知量开始,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找出与其有关的物理量,逐步分析,层层推进,由一个问题引到另一个问题,最终找到未知量跟已知量的关系为止.大多数时候我们可同时运用这两种方法.顺向分析解题法可以让我们思路清楚,叙述也简短明了.而逆向分析解题法可以让我们比较快的找到解决问题的起点,容易入手.两者结合起来就既能使表达简单又能较快的解决问题.例如,有一质量为5千克的铸铁沉入河底,现用绳子以0.5米/秒的速度把此铸铁从水底提至水面用了3分钟.求拉力做了多少功?我们首先就可以利用逆向分析法进行分析:要想求拉力做的功就要知道绳子对铸铁的拉力F和铸铁沿拉力方向移动的距离s;而要求拉力F就必须求出铸铁的重力G和铸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再根据匀速直线运动s=vt求得s,这样就可以求得拉力所做的功了.我们再根据顺向表达,把表达式列出来即可.

另外,物理解题中的一些假设法等等其实都是逻辑关系的合理应用.

2. 发散思维的具体发挥.

这一思维主要应用于分析题目上,也就是物理解题的第一大步骤上.所谓分析即对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分析在各种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结果或变化,以及导致这些结果和变化的原因.我们物理解题的关键就是对题目进行这样的定性分析,只有弄清题干的要求,找出原因了才可能进行接下来的操作,否则即使熟悉再多的公式都派不上用场.我们学生解题困难最重要的原因也就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差.如上面所举的例题,如果不善于分析问题,找不出题目所需的关键量,也就不可能解答这样一道简单的题.所以说发散思维是重中之重.它贯穿于我们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以及物理解题的整个过程中,不论何种方法,都离不开这一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转变角色,改变教师分析、学生听的模式,换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分析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独立解题,真正掌握物理解题的各种方法.

3. 整体思维的方法.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启迪数学思维 篇9

关键词:思维能力,学习兴趣,问题情境

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 它是通过对事物的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归纳而获得事物本质的能力。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弱, 不仅与知识理论、水平有关, 与思维方式也有关。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是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的重要一环, 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 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勇于探索。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主动去认识它、研究它。

好奇心是对新奇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 当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时就可产生积极的思维, 有助于点燃思维的火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动手操作或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最能唤起学生的兴趣, 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如在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时, 通过让学生自己推导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并让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推导过程, 并让学生观察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 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同原来的圆柱体的体积及表面积相比是否发生变化。在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 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 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0平方厘米, 已知这个长方体的高为1分米, 求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由于刚刚自己动手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因此很快可以求出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40÷2÷10=2 (厘米) , 这个圆柱体的体积为:3.14×2×2×10=125.6 (立方厘米) 。

二、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思维

古人说:“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在教学过程中, 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思考的重要方法, 通过提问使学生思维有明确的方向, 在思维活动中分析解决问题, 培养思维能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 以提问的形式把问题引发出来, 使学生迅速进入紧张的思维状态。

如,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 先让学生指出一些3的倍数, 然后把这些数各数上位的数字变换位置如:123、132、213、231、312、321, 让学生检验:各数位的数变换后, 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怎么还是3的倍数?”随着一片惊奇, 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急切地想去探求其中的奥妙, 参与思维活动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三、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

教师对学生要“授之以渔”, 就是要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展示学习过程, 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中调控学生的思维活动, 引导学生的思维与教材呈现的教学思维活动同步进行。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 先让学生思考下面的一些问题:1个9比10少 () , 2个9比20少 () , 3个9比30少 () ……然后让学生积极思考, 发现口诀的规律特征, 从而很快记住了9的乘法口诀。由于重视激发学生主动的思维活动, 不少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比较9的乘法口诀特点后, 又发现“9的乘法口诀”中积的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 和是9。这样引导学生分析, 实际是运用旧的知识储备, 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 学生运用能力的迁移, 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得到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的训练, 印象深刻, 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一题多解, 发展学生的思维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 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提倡一题多解, 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创造的强烈欲望, 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从而克服学生解题思路狭窄、解法单一等特点, 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例如, 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一辆货车, 从甲地开往乙地, 前3小时行驶了全程的, 照这样的速度, 行驶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用列方程的办法得解法三:设行完全程需要x小时。

从时间÷路程=单位路程所需的时间, 可得解法四:

在教学中融入转化医学理念和思维 篇10

1医学教学中转化医学发展的现状

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和理论的发展已有20多年,但在医学教学中还处于探索阶段。

1.1缺乏有效的转化医学教学思维和机制

目前,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依然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主,而能进入审定的课程标准的内容则要求必须是经过大量实践检验证明为正确或被普遍接受的理论。因此,前沿的医学理论难以有效及时地应用到教学中,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因为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之间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验证而不能及时反馈到教学中。教员传授超出教科书范围的新知识,存在一定风险。新知识新理论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推翻或者更新,给学生难以适从的困惑。因此,从目前的教学机制和情形看,医学生的教学依然缺乏有效的转化医学教学思维和机制。教员难以将临床患者的突发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临床医师急需解决的疑难问题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学生也只能通过书本上理论的文字描述和教员的口述来设想临床情形,临床见习也仅仅提供了微不足道的“眼见为实”的感觉。打破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屏障,推进转化医学发展,在医学教学中融入转化医学的思维与实践,就可以让学生在临床见习或者走向工作岗位后迅速将前沿的医学理论有效地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促进医学人才的早日成长,对未来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非常重要。这就对教学机制的顶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顶层设计、上下协调,才能更有效率地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1.2缺乏科学的转化医学的学风和理念

基础和临床脱节的瓶颈,既是教员的问题,也有学校的问题。在教员方面,基础专业的教员缺少临床实践经验,临床专业的教员缺少基础研究的理论,教员的基础与临床分离直接导致教学上基础和临床的分离,很难培养起学生的转化医学思维方式。更何况,很多教员只注重完成课本上规定的知识的灌输,而疏于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如此一来,学生也乐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样可让学生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但却扭曲了医学教学本应赋予的价值取向。在学校方面,教学管理上存在懒惰思维与教学改革的矛盾。如果缺乏科学的转化医学的学风和观念,学校对于教员中普遍存在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问题无法解决,教学改革就无法真正实现。没有好的医学教风学风和理念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同样是没有科学理念的学生。学校是教学管理的主体,是教学观念和模式的设计者。只有在教学中牢固树立“教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交融互进”的观念,教员才能用临床实践去检验和丰富教科书中的知识,学生才能自觉地将所学的理论和经验运用到具体临床实践和思考中去,两者相互交融促进,有效发挥转化医学在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中的纽带作用。

1.3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

以书本为载体进行的课堂教学,已经难以满足转化医学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即能接触和感觉转化医学的奥妙和前景,教学单位就要积极建立数字化的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过直观地展示及演示临床收集的患者体征症状、影像诊断等临床资料,并结合全球共享的资料库,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教员也可以将自己的临床感受和发现,通过积累的临床资料展示给学生。师生们通过便捷直观的数字化医学教学系统,在学习中可以随时调阅临床实际病例资料指导、强化学习记忆,也可以将教学现实碰到的新问题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及时发布并寻求答案。

2医学教学中融入转化医学思维的意义

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临床实践和科学实验等能力的培养时间少、比重低,使基础理论脱离临床实际。通过改革医学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基础、临床、科研中均衡协调地分配学习及参与的时间,在教学学习中使基础、临床、科研相互渗透,由教员作为导师,早期形成转化医学的思维,这样才能促进转化医学思维和新教学模式的形成,培养出复合式的医学人才。

2.1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往的医学教育存在明显的弱点,就是要求学生去学什么,告诉学生要考什么,检验学生掌握什么,而没有让学生去根据实践检验的需要自己决定应该学习和掌握哪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问题。这样的教学显然忽视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恰是医学教育的根本所在。医学研究需要高学历的人才,学会考试可能会帮助很多本科生日后能顺利考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从而忽视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这个角度来说,深化转化医学教学改革的意义深远,需要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评价体系的改革。从初高中迈入大学课堂的学生,已经厌倦了理论的灌输,苛求新鲜实用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学习中能见到、听到一些临床实例,从临床发现的具体问题出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和原理,或者从学习到的理论,去寻求临床上对应的实用范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基础医学能力[4]。从学生接收理论知识的角度,已经实现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汇,逐渐将转化医学理念和思维贯穿到教学中。

2.2提高教员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教学科研水平

现有的医学教学模式,由基础医学教员和临床医学教员共同担当,两者教学理念存在差距,缺乏合作与沟通,形成明显的鸿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教员,在研究中注重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发表高质量论文,是否能申请到国家科技课题的资助,很少考虑自己的成果是否能够被应用于临床实践而真正用来解决患者的疑难问题;在教学中,他们也更注重学生是否接受了自己灌输的最新理论发展和更新,而缺少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从事临床医疗的教员,临床工作已经是相当繁重,对前沿基础研究成果与进展缺乏兴趣,或者说即使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这种基础和临床缺乏互动交流的现象使教学改革的步伐缓慢而沉重。在教学中主动融入转化医学的理念和思维,在前期基础课程学习中引入临床实例,在后期临床课程学习中回顾前期理论,使基础与临床教学形成一个整体。这样的教学必然促进基础医学教员和临床医学教员相互联系、相互学习,使两者的科学研究相互渗透和结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医学知识的兴趣和体验,形成融会贯通的能力。转化医学的理念,就是用实践去检验书本的理沦、发展丰富书本的理论,及时地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具体病患的治疗过程中。

3推进转化医学教学的措施及思考

推进转化医学教学理念,也是响应《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以及国家、军队、行业规范和认证标准的施行,将专业核心课程按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个体系分别进行整合,构建转化医学新型课程体系。

3.1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合

新型课程体系将梳理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缩减成熟理论的验证性实验,增加解决新问题的自主设计性实验比例,培养教员的教学创新精神和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其具体措施是将既往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的原则,整合重组为“正常人体形态学”、“细胞与分子医学”、“器官-系统机能学与疾病”、“免疫与感染性疾病”、“基础医学综合实验”5个系列整合课程。这样的教学改革,融汇了转化医学教学理念,使学员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为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更系统和更坚实的基础。

3.2临床医学课程的整合

新型课程体系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趋势,有机整合内科学、外科学等临床医学课程,降低课内学时,加强床旁教学,促进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医学与人文之间的融合、渗透,建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的评价办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中,科学界定学科教学范围,内科学教学侧重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内科治疗原则,外科学突出外科治疗原则、手术指征、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内科学、外科教学既取长补短,又避免交叉与重复,减少课堂学时。

3.3转化医学理念的传授

教学方法和思维 篇11

近一二十年来,批判性思维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受到了高度重视。众多的学校纷纷设置批判性思维的课程来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

维的培养并使这项工作制度化。在我国,强调素质教育的教育综合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将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上议程。英语作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培养预科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切入口。

一、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倾向调查对预科教学的意义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举办和管理民族预科班、民族班,要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品德和文明风尚;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调查将从七个亚类: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到少数民族学生的批判性思辨品质倾向现状。针对不同民族的预科学生的思维品质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达到预科学习的要求。

二、思维和语言

思维是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教育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学科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数千年来,世界上有很多杰出的学者作出过巨大努力去解答有关思维的问题。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外物作用于特殊感官发生感觉感觉遗留下意象多次留下一物的意象后就形成对于它的简括形象即所谓经验。随后人从这些经验中抽出概念或把它们概括成原理,这就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恩格斯曾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指出思维是宇宙中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对思维的探索是人类科学史上对人类自我认识活动最为重要内容的探索。

思维与感知觉一样, 均属于人的认识活动。思维活动的进行除依赖于感知觉表象所提供的材料外,还必须借助于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材料,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依靠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的表达,结果即思想是靠语言符号的物化而固定而表现的。思维是语言的核心,是语言的灵魂,没有思维一切智力活动都将停止,那么语言的表达也就无从谈起。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对语言起决定作用。马克思也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由此来看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可见语言对促进人的智力,特别是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能准确地掌握和应用语言,就不可能有正确而敏捷的思维。现在许多学者直接把语言因素当作智力结构的组成部分,其理由就在于人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注意等智力因素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定义、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智力活动也不能脱离语言而进行。学生由于语言能力的高低与思维能力的强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预科英语教学和批判性思维

英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指导人们学习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掌握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能力。而思维这一智力因素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因此我们应当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地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我们也完全思维有可能通过英语教学有效地全面地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思维能力为突破口,英语学习就会高屋建瓴,纲举目张。

思维的批判性就预科英语学习而言,是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严格评判思维材料,检查思维过程。主要表现为及时发现,鉴别所听内容的长短优劣,吸收有益信息,剔除无用内容,能在听话中有所领悟,发现对立观点,说话辩论旗帜鲜明,分析辩证,表达策略,勇于坚持和服从真理,积极修正他人与自身的谬误,辩证分析所读内容汲取精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学会自评自改作文及时总结作文经验,调整改变作文方法提高作文水平。

最后,学校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创造。教育竞争、科技竞争激烈的21 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的预科英语教育任重道远,而教育的宗旨该是培养会思维的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2005).《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试行)》[Z].

[2] 罗明江.李旭(2008).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7):183-185.

教学方法和思维 篇12

一、培养学习兴趣

不少老师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时都谈到,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哪怕是难度再大,他们也都愿意去主动学习,在课堂上善于思维,表现积极。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它可以充分发挥智力的作用,使学生感知力敏锐、思维迅捷、想象丰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条件。那么,教师应当运用什么手段来培养学生稳定、专一而持久的对儿科学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路呢?其实,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还是语言。训练启动前,教师要预先精心设计好开场白,语言力求简练、独特、生动、幽默,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介绍《儿科学》的绪论时,我首先向学生强调儿科学在临床医学方面的重要地位及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同时让学生思考:“学好儿科学对自己还有什么好处?”稍稍停顿后说:“今后自己的小孩是否健康可以不求人。”对此学生甚感新奇,高涨的热情为随后展开丰富的想象提供了理想的心理动力和情绪准备,从而帮助他们形成了明确而强烈的学习动机。此外,注意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高超教学技巧和热爱学生的教师往往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又能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挥想象力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想象力是一种能动的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形象和抽象思维,对头脑中已有的各种素材进行加工,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出未曾感知过的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存储,但平时的训练和开发更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每一个环节上重视想象力的训练。如我在介绍完消化系统疾病时给同学们出一道题目:“如在一小孩的下腹部触及包块,临床可考虑什么?”要求同学们尽可能想得多一些,想得远一些。有的同学立刻想到了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症、卵巢囊肿、阑尾脓肿、腹壁疝、结核性腹膜炎包裹性腹腔积液、腹壁脂肪瘤、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直肠血吸虫病性肉芽肿、乙状结肠血吸虫病性肉芽肿、膀脱肿瘤,等等。有一位同学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此包块考虑大便。其他同学听后都笑了起来,而我却说,这位同学的考虑是有道理的,作为临床医生我们不能在下腹部一旦触及包块就考虑是什么病,下腹部触及到的包块,就有可能是充盈的膀胱或者滞留于肠道的大便。从发散性思维的角度来看,这位同学的回答应该得高分,因为他把人体内出现包块的病态与常态联系在一起了。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老师要善于从教学中捕捉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与契机,让他们也有机会“异想天开”,心驰神往。要知道,奇思妙想是产生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寻求“唯一正确答案”的影响下,学生往往是受教育越多,思维越单一,想象力也越有限。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三、采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设问、质疑等方式,创设问题情景,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起他们新的探究活动。在儿科学临床课程教学中,我将教学内容分解为3个步骤。第一步:课前预习,前次课内容上完后留几分钟时间布置学生预习内容,即提出2—3个思考性的问题将下次课讲授的内容,如疾病的概述、流行情况、发病率、临床重要性等教给学生。第二步:教学内容讲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将疾病的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内容以启发式的方法或自问自答等方式组织教学;讲授中重点精讲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及回答前次课布置的思考题,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紧跟教师的思路思考,从而达到理解性记忆的目的,同时使学生适应临床课教学的规律和思路。此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重点难点突出,内容精简,语言简单明了、生动、流畅、抑扬顿挫等。第三步:病例分析提出,在每个系统或章节讲授完后安排一次课进行,教师根据临床实际工作的特点及要求精选2—3个难易程度不同的病例,通过多媒体逐步展示给学生,如对小儿佝偻病的病例讨论、分析,首先向学生展示该患儿的病史资料,让学生学习、讨论下列问题:1.患儿的主要症状是什么?2.引起这些症状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并解释其产生的机制。3.为确立假设还需要什么资料?然后展示体格检查资料,继续讨论下列问题:根据以上体检资料,你能确诊本病例吗?诊断是什么?如果还不能,你还需要哪些实验检查和辅助检查来进一步支持你的最后诊断?最后展示实验、辅助检查资料,继续讨论:1.目前对该患儿能做出最后诊断吗?主要依据是什么?2.本病应该和哪些疾病作出鉴别诊断?3.提出对病人的治疗原则。4.讨论预防原则和方法等,创立诸多的问题情境。由于病例和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并涉及讲授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很多学生为了找到理想的答案纷纷进入图书馆查资料找答案,反复地钻研教学内容,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能力及思维能力,同时对疾病的理解和记忆也进一步加深。由此可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实际上是利用了发散思维的原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思维发展,提高了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四、提高教师的素质

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首先教师本身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要求。21世纪是医学生命科学的新纪元,迫切需要大批综合素质高、科技意识强的跨世纪人才,为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1世纪的教育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因此要把培养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医学教育的重点,要对医学教育进行改革。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一环。它要求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需要对教师的教育观、知识结构、个性特征、教学艺术及管理艺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过时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其次,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师生之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教师要以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余国良.创造力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2]林崇德, 辛淘.智力的培养.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3]郭立.中国医学教育研究进展 (第2卷) .学苑出版社, 1998, 8.

[4]王有智, 欧阳仑.心理学基础——原理和应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调度通信平台下一篇:寻求对策